088唯有长天,不见秋水——中下游湖区的连年大旱长江与多数江河一样,在汛期与枯水期之间,还有一个平水期。这个平水期在九十月。秋水在江河最美的季节呈现。“秋水伊人”、“望穿秋水”——人们把清澈丰腴的秋水与美人联系起来。人们通常认为,水库拦蓄的是洪水。在汛期蓄水,枯水时再放水,调丰补歉,解决天然河流水流量的季节性不均。——如果是以农业灌溉为主的水坝塘堰,集水区面积不大,只要库容足够,倒是有这种可能。蓄满水后,自有溢洪通道,即基本可以保证大坝安全。而修筑在江河干流上的大坝,而且以发电为主,实际并不这样运营。首先,为了发电效益的“最大化”,首先要保持高水位,能够调错洪峰的调节库容并不大。比如三峡工程,与393亿立方米的总库容相比,理论上调节库容只有220亿立方米——而且这还得从145米的最低蓄水位,上升30米,涨到最高的175米。长江宜昌以上的上游,年平均径流量达4000多亿立方米,其中69%集中在5—9月,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拦截几次洪峰,不让它白白流走,就可以一口气搞到了175米的高水位,把水库灌得满满当当的,何必一年又一年搞蓄水“试验”?据说,汛期洪水来临时,水量特别大,因此不可能拦蓄起来。在“充分发挥”下游河道安全泄洪能力的同时,暂时拦蓄超出的部分,“削减洪峰”,随后便立即加大泄流,把水放掉,回到145米的限制水位,以备上游的强降水后出现又一次洪峰。同时,汛期的洪水含沙量高,让它沉积在水库里也不好消受,因此需尽量泄洪排沙。三峡工程并不例外,水库并不想要浊水。尽管水库拦蓄洪水的功能一再被宣扬,而事实上,拦蓄的却是每年9—11月最美的“秋水”。第四部分 与水争地到退田还湖(4)三峡水库达到设计高水位175米的目标,是分期实现的。2003年和2006年,分别蓄水到135米和156米。——尽管此前曾经提出,三峡水库在156米的中水位时停止,运行若干年来,看看对生态和环境影响有无大的问题,再考虑继续提高蓄水高度。对于企业而言,效益总是诱人的,内在的冲动难以拒绝。自2008年秋天开始,三峡水库向175米的最高水位冲刺。有专家认为,自2003年以来,每年的蓄水过程,都使下游出现罕见的低水位,因而使长江中下游出现连年干旱。(范晓:《通江湖泊的旱与涝水坝之过?》,《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7月)范晓说,2008年、2009年,三峡水库两次试图蓄水到175米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也是在缓解蓄水过程中,长江中下游出现了特枯水位。2009年9月新华社播发了消息:《175米:三峡工程试验向最终水位蓄水》:“9月15日零点,上游的长江三峡大坝落闸提前蓄水,关闭所有泄洪闸和洞孔,并在此后两个多月中将坝前水位由145米蓄水至175米。”为配合这则消息,同时新华社还播发记者对三峡工程总公司负责人的专访和背景资料,介绍“只有在175米的水位下,安装的26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才能在高水头下达到其设计能力”。——可以看出,蓄水至175米的高水位,是一个发电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其他如“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的说法”,其实有许多只是说辞。若要向高水位冲刺,势必进一步减少下泄的流量,影响长江中下游水系的生态。为了解释蓄水至175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拿三峡电站与大亚湾电站作比较,称“机组全部投产后,平均年发电量将达847亿千瓦时,比水位在156米时增加100多个千瓦时。相当六个半葛洲坝和10个大亚湾核电站”,并称“三峡电能将在更大范围内惠及全国”。(见2009年9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看来,记者还是用多年前的旧资料写稿,名满天下的三峡工程非要拿同样知名的核电企业来过招、比较,给自己增加分量,委实没有太大必要。更搞笑的是,还弄错了数字。——其实,2002年大亚湾和岭澳核电4台百万吨级机组均已投产,年发电量已达300亿千瓦时,超过了长江三峡电站计划最大年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作这种比较只有一种解释,试图表明水电比清洁能源核能优越,在中国有更大的责任担当。2009年10月,三峡水库平均入库流量为每秒1.25万立方米,而因蓄水,下泄流量一度低至每秒0.65万立方米,仅为河流正常流量的一半左右。这些都是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总公司提供的水文数据。九十月间,长江中下游仍赤日炎炎,酷暑未消。为了缓解下游旱情,长江防总命令入库容量每秒大于0.95万立方米即按每秒0.95立方米下泄,如小于这个流量的,即来多少放多少。结果,2009年秋天三峡水库继2008年之后,蓄水到175米的目标,再次落空。2010年秋天,三峡水库铆足了劲,为了确保实现蓄水到175米,不得不冒着遭遇上游秋汛所出现的洪峰和加重泥沙淤积的风险,将开始蓄水的时间由往年的9月下旬(2009年的9月15日),再提前到9月10日开始下闸蓄水。但人算不如天算,未想到,满城风雨又新秋,川江一夜几尺水。9月中旬,长江上游局部地区连降暴雨,出现高达每秒3.8万立方米的洪峰,来势汹汹。为躲开秋汛,大幅蓄水只好延后。第四部分 与水争地到退田还湖(5)眼见蓄水至175米又成问题,为了保证蓄水计划按时完成,只好进一步减少宜昌的下泄水量。每年10月中上旬,入库流量一般在每秒1.3—1.6万立方米,按长江防总的调度令,这时三峡工程日均出库流量减少到每秒0.7万立方米,仅为入库流量的一半左右,以致下泄流量远低于2009年同期的控制水平。可是,在入库流量尚有每秒1.5万立方米左右的九十月平水期,应该是长江最美好的季节,秋高气爽,江水宽阔舒缓,平和自然。出库流量7000立方米/秒——即与大旱的2011年5月的三峡水库平均入库流量相当,等于拦截了一半江水还多。那会给下游河段湖泊河流,给中下游水系的生态,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和后果呢?现在是新词迭出,语意暧昧,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补是用得最多的字之一。补钙、补锌、滋补……缺什么补什么。现在比较流行的女士用化妆品补水。不可理喻的是长江这条伟大的江河,中下游竟然也用上了“补水”这个词。——补水的反义词是“脱水”,有脱水才有补水。那谁给长江脱的水?造成连年脱水的具体原因又有哪些?翻检几千年来的江河史,如果不深入科学地分析探究,一味尤人,和一味怨天一样,都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有报道说,在2010年10月底,为了缓解中下游的大旱,长江防总决定把下泄流量增加到1万立方米/秒,这就是所谓的三峡水库对中下游的“补水功能”。——不说此时三峡已经基本蓄满水了,只是稍微减少一点、减缓一点蓄水速度,仍然入库多于出库。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怎么成了给长江中下游“补水”了呢?比如高速公路降低了收费,你能说给司机“补钱”吗?长江汛期刚结束,与三峡蓄水如影随形的,枯水期便接踵而至了。——年年望断秋水,岁岁唯有草色,不见烟波。以下的关联就变得比较直接。三峡下泄水量大幅度减少,极易使中下游出现低水位甚至超低水位。通江湖泊洞庭湖与鄱阳湖,受长江干流低水位影响,入江水流加速,造成湖水的大量流失,这就是所谓的“拉空”。同时,湖水的下降,也影响湘江等入湖河流的水位,直接影响城市供水与通航。轻舟不过,关山苦渡,愁如秋水难东去。2010年10月25日,长江三峡终于达到了创纪录的蓄水175米,至少可以喘一口气了,表明原设计蓄水水位是可以做到的。——尽管此前曾经提出,三峡水库要优先,无可置疑的是,同时付出了长江水位连续四十多天持续走低的代价。从10月下旬开始,接踵而至的是,长江航道水位不断创新低,大量船只搁浅,沿江不少城市出现取水困难。也许是巧合,年后,长江中下游大旱就开始了。地质学家范晓认为: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旱情极为严重之时,三峡工程加大下泄流量被认为是抗旱补水之举,理由也不充分。这实际上只是在6月汛期到来以前,水库必须将水位降至汛期限制水位的必然过程。并认为,在水库蓄水期导致或加重的干旱,有可能不会因此时加大泄流量得到真正的补偿。——这种解读,可能更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否则,为什么不早点开始加大下泄流量呢?因为即使2011年5月20日8时准备加大三峡下泄水量时,三峡水位仍在153.84米,这个水位与2009年最高蓄水位基本持平,可调用、下泄的蓄水量有220亿立方米之多。第四部分 与水争地到退田还湖(6)说到这里,多数人应该心若明镜。089防洪能力,从宣传到现实有人把报道长江三峡工程防洪能力的四条消息的标题贴到了网上,引起了人们的热议——2001年6月1日,《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2007年5月,《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2008年10月,《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2010年7月,《长江水利委:今年抗洪不能全部指望三峡大坝》。这些报道都来自主流媒体,消息的来源也是三峡公司及长江水利委的新闻发布。从起初抵御“万年一遇”、“千年一遇”的长江洪水,到现在“百年一遇”的洪水,被许多网民认为是三峡抗洪能力的过快“萎缩”。如果细读这些报道,可以看出其间有不少差别——其主要是指大坝之坚固可以抵御多少年一遇的大洪水,但强调巨大作用时,似乎有意无意都把这种模糊进行到底,即似乎有三峡工程,可保下游的安澜。因为大坝本身如何坚固,对千年万年来说都没有意义,对千秋之后的子孙来说也没有意义。——你见过经历千年万年仍坚不可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吗?无论从防洪还是从拦蓄洪作用上来说,三峡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大概长江水利委的相关负责人说的是实话:“抗洪不能全部指望长江三峡。”事已至此,其实不需要激烈的对抗,就像三峡水库与洞庭湖、鄱阳湖不需要对抗一样。所有的尖锐、抵触、争议之后,更需要平和,需要实事求是和中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可担任过三峡公司这个国企领导的一个权威,说不允许“妖魔化三峡工程”。此言一出,令人感到悚然、哗然。“妖魔化”这个词来自清华新闻学院教授李希光的书《妖魔化中国》。后来在使用中,通常也有明确的指向,即西方敌对势力恶意丑化中国。称人们的不同观点是“妖魔化三峡”,显而易见,把中下游广大地区干部群众的一些疑虑,一些不同的声音,特别是质疑后三峡时期带来的负面影响,都看作“敌对势力”,而且文中也多次暗示,如认为中国的NGO(非政府组织)也有西方反华势力插手——这个打击面也未免太大了,使我们不禁想起“文革”中一些人的做派。其实,有利必有弊,现在只是让三峡工程至少在宣传上“走下神坛”,回到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科学应对与弥补,尽量使存在的负面影响有所减少,仅此而已。还有一个问题,三峡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据介绍,“三峡电站在2010年发电量达到了843.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89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066万吨,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三峡电能相当于一个年产三千多万吨的煤矿,这也是个“大煤矿”了。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32.5亿吨。如三峡电能大致折合成标准煤的话,不到全国煤炭总产量的百分之一。同年,我国净进口煤炭约1.5亿吨,约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的电能。而煤炭在我国总能源结构中约占70%,其余为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以及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这个比例几十年没有大的变化。如果这样一算,三峡的电能在我国能源格局中起多大的作用也大致清楚了。记得十多年前,我还在新华社,编发过宣传三峡工程伟大意义的稿件,记者发来的新闻标题是“三峡发电:照亮半个中国”——当时就颇感疑惑,是指1994年中国全国城乡的生活用电呢,还是指15年后三峡建成之时?这些在新闻中都没有交代。如果用2010年三峡建成的发电量,来“照亮”1994年的中国城乡可能差不多,而对于新世纪的中国城镇的居民用电来说显然根本不够。——当时读这报道,便有时空错位之感。十多年前称“三峡发电能照亮半个中国”,在特定的时期里,写点这类有强烈文学色彩的报道也无妨,可鼓舞人心,坚定信心。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资讯已无法垄断。——如今,科学发展观正在引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经济社会信息的透明度大大提高,最好摒弃这类华而不实的浪漫文风。至于说到清洁电能,大致不错。大家都知道碳排放和碳交易,与植树造林有关,林地和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虽然水电不像火电,有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三峡水库淹没了一千多平方公里土地,这片辽阔土地上有庄稼也有森林,能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至今,我们并没有科学统计过。江西、湖南、湖北等我国中部地区,冬季往往既缺煤又缺电。同样,如果完全寄希望于三峡大坝发电,大抵也是靠不住的。今天,在湖北咸宁、江西湖口等地,即三峡中下游建设核电站规划也提上了日程。其余利与弊、得与失,不再一一分析,有的已经超出了一个人学问与智慧的边界。——是不是可以说,历史不单单是事件和业绩,而是人,经历或者被经历了往事的人。瞬间的决断,无论大小,未必就是全部知识与全部科学。第四部分 关河望断,大江难东去(1)水天窄,云梦宽。2011年6月19日,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豪情满怀地宣布,正在上游金沙江加紧修建洛溪渡、向家坝、乌连德、白鹤滩等4座巨型电站。这4座巨型电站的装机将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工程总投资亦为三峡的2倍。——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早在5年以前的2005年1月,洛溪渡电站就因未经环境评价而被国家环保局紧急叫停过,后补报了环评才继续施工。当时处理了一批严重的环境违法事件,被称为“环境风暴”,国内外都叫好。大型国企原本就是政府工业部门改制,或带有某些政府职能,官员也都有行政级别。事实表明,不管当时看起来整治的力度有多大,环境保护说起来有多么重要,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面前,这种体制上的设计,对于大型国企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约束力。据报道,洛溪渡等4座电站计划移民32万。——其中,有的地方还曾经因移民发生过激烈的群体性事件。联想到金沙江上游,华电集团与西藏自治区一起,也奋发有为地一口气规划了8座电站。由此算来,金沙江上至少将被大坝分割成12个“梯级”。上一座大坝,将与下一个水库的回水区,形成“首尾衔接”的景观。——一切都源于选择,长江的宿命,仅仅是为了水能利用的最大化么?此外,南水北调西线前期准备,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计划把长江上游雅砻江、金沙江的水调往黄河,这些“伟大工程”令人鼓舞之后,未免又百味杂陈,不无疑惑之处。首先的疑问,有那么多的水可拦、可蓄、可调么?无需高深的专业知识,可以向身边的变化寻找答案。可以预见,长江上游几乎所有干流和一二级支流,都在加快开发,建几十座大坝发电。经过层层拦截与损耗,再过若干年,长江三峡要蓄到原设计的175米高位,难度必定会不断增大,蓄水时间将延长——而最大的可能是,多数年份蓄不满水。在此种情形下,长江中下游丰水与枯水期的改变和异动,径流量和湖泊蓄水量减少的趋势难以遏止,这无疑会进一步影响长江中下游的水环境水生态系统,甚至相关地区气候的变化。——而今世事两变,不说气候增温和极端天气,我们的选择余地也似乎越来越小了。长江中下游河湖的水系生态系统,在短短几十年中,在“人为”的调控下出现了“拐点”,日益变得气象万千、大水大旱接踵而至,真令人悲欣交集。写到这里时,我忆起1997年夏天,从济南去东营考察黄河断流。同行的是一位地矿局的水文工程师,他研究黄河、长江水文地质多年。他在路上对我说,与黄河一样,我国的长江断流也极有可能。我听了后一惊,说,长江流量可比黄河大得多啊?他叹了口气说,恒河断流了、尼罗河断流了,现在又是海河、黄河。哪一条不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那一夜,在黄河口干净的小旅店里,听着外面风吹芦草,疑是风声水声盈耳。我失眠了。091潘阳湖的纠结之一:三峡蓄水对鄱阳湖究竟有没有影响?2011年10月27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消息:“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消息称,鄱阳湖星子站水位降至9.98米,意味着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此时,鄱阳湖区水体面积只有536平方公里,与丰水期内三四千平方公里波澜壮阔的场面形成巨大的反差。第四部分 关河望断,大江难东去(2)新华社的消息称,与2000年以后长江三峡开始试验性蓄水后的常年水平比较,2011年进入枯水的时间提前了约10天;与2000年之前的常年水平对比,则提前了一个多月。进入新世纪以来,鄱阳湖就呈现枯水期提前、枯水时间延长的特点。当鄱阳湖标志性水位星子站在汛后出现低于10米的水位时,就标志着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据分析,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是周边河流来水量减少和长江低水位拉空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数据表明,从2003年到2009年,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月份由以往的12月提前至11月甚至10月,在个别枯水年份,最低水位来临日期提前了至少100天。而在2011年的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中,进入丰水期的月份也由往常的4月延后,鄱阳湖的枯水期被明显拉长。如此说来,鄱阳湖提早进入枯水期,差不多已有十年了。鄱阳湖在20世纪50年代,取代了洞庭湖,成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汇纳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以及博阳河、漳田河、清丰山溪、潼津河等,这些河流基本上都在江西省境内。各河来水经鄱阳湖调蓄后,于湖口注入长江,构成了以鄱阳湖为汇水中心的完整辐聚水系。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鸟类湿地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季,有数十万只水鸟在这里越冬,鸿雁、白鹳、大天鹅、白枕鹤……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越冬地。大约三分之一的长江江豚也在鄱阳湖栖息。200多平方公里的鄱阳湖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的正是晚秋时节鄱阳湖的景色。鄱阳湖与上游的洞庭湖不同。长江水在汛期可通过虎池口等四条分水直入西洞庭湖,而水入长江的则只有城陵矶一处。——可以说,长江水时常在洞庭湖大进大出。鄱阳湖与长江的沟通只有湖口一处。可以肯定,湖水入江多,而江水入湖少。过湖口不远,从地理上划分,则已经是长江下游了。——但这决不意味着长江与鄱阳湖关联不大。因江西地近沿海,长江流域的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江西鄱阳湖区的汛期来得比较早,一般是每年五六月,最早四月即有较大的降水,浩浩荡荡的湖水就已经击拍堤岸了。而一般长江上游的涨水与洪峰出现在七八月。当然二者也可能有“重合”的时候,但几率不会太高。所以,一般年份,长江上游与中下游洪水相互错开,不致形成威胁中下游平原的大洪水。进入九月,江西基本上没有大汛了,鄱阳湖要保持足够的水面,主要靠长江高水位的顶托,减缓入江的水量。有专家认为,三峡水库建成运行,客观上已对鄱阳湖的生态与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原因是打破了湖水原有的吞吐规律。每年九十月是三峡大坝蓄水期,泄流量在大幅减少,此时江西省开始进入少雨季节,鄱阳湖急需江水补充。但结果是,非但得不到补充,反而被长江低水位拉空;每年5月末至6月初,三峡水库要腾出库容来应对即将到来的主汛期,便加大泄流量,但此时又值江西省的主汛期,闽赣江等五河来水与长江来水相逢在鄱阳湖,互相叠加抬升湖区水位加重了防洪负担。2011年底,我再次来到了鄱阳湖。西望车窗外,庐山峻岭第次耸起,而东边不见烟波浩渺的鄱阳湖。这一段是中国最有文化沉淀和优美自然风光的旅程。陶渊明佳句的景色、李太白名作的意境,在脑际纷纷浮现。走在通往白鹿洞书院幽深的林荫道上,悠远的读书声和古刹的钟声,伴着溪涧的流水,似乎隐隐传来。第四部分 关河望断,大江难东去(3)正值隆冬,鄱阳湖水浅,这于我是有思想准备的。望着浓暗下来的天色,沿着湖边行走,心却越来越沉重。——向东望去,湖区则是连绵的荒草滩,几乎难以看到远在天际的水面,单调乏味。“鄱阳湖年年都如此吗?”我问。“有些年了,自从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水一年比一年少。”同来的一位经济学家说。“与三峡有关?”“有。鄱阳湖与长江水道沟通。九十月,长江的水位高,鄱阳湖就蓄得满水,赣江水也满。今年,雨季未结束,长江三峡就提前开始蓄水了。这几年,差不多年年鄱阳湖都缺水。”“候鸟呢?”我想起90年代初搞得沸沸扬扬的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发生的猎杀候鸟的事件。“近几年很少了。”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位于鄱阳湖边的星子县。县城位于庐山主峰牯岭下。浩阔的鄱阳湖在这里收窄,形成一条弯曲的水道通向长江。县城不大,地形从山脚向湖盆倾斜。在湖边,我们到一位浙江老乡老董的造船厂参观。这家在当地也算得上一家大企业,有两个万吨级的船坞。想到三十多年前,能造万吨轮的只有上海、大连少数几家国有船厂。一艘万吨轮下水,都是要上报纸显著版面的大新闻。现在,许多民营企业也能建了,而且很平常。董总说,他们厂在鄱阳湖里造出了江西省第一条万吨级的船。前几年发展还好,政府重视支持,这两年不行了。鄱阳湖水位太低,船造好后下不了水。一年中也只有洪水季节能涨到船台下。船台的利用率太低了。我来到船台上,果然,下面一望无际全是青草,远处闪着白光的水面,像一条弯曲的河道。确实,要把造好的船滑到水面上,绝无可能。那位老乡叹了口气,说这个厂也只能这样了,下步看看能不能在长江边再建一个。望着江流荒草之外的萧瑟冬景,我似乎读懂了,“江——河——湖——海”这几个字脆弱的关联。092鄱阳湖的纠结之二:要不要建“闸坝”?2011年春季以来,江西省在鄱阳湖入长江处筑坝建闸的“湖控工程”再次浮出了水面,引起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相关人士的热议,引起了国人的关注。——这项工程的本意很明显,是要切断鄱阳湖的自由通江。有关方面解释说,方案已经作了调整,不发电了。所以不应该说在湖口建坝,而是建闸。江西省水利厅的一位官员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说:“真的,如果中国经济实力过去有现在30年这样的长进,(鄱阳湖闸坝)早干了,那时候还没有科学发展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早就说要干,没有钱,干不了啊。如果原来干了,就是大坝了。”这位官员大约听到了不同声音,情绪激愤难平,说了一番“牛语”:没有三峡我们也是要建的,有了三峡工程我们更要建了!他说:“否定这个工程,要按科学否定。我又没说人家否定,我也能够上!你还相信共产党,还相信我们这一代人还是学科学的吧?如果我是学水利的不懂科学,你们学别的东西懂科学?你们对人民负责,我就不对人民负责?!”事实上,人们并不太了解这位学水利的官员是否真懂科学。即使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未必就真正掌握了科学发展观。追溯源头,最先的创意与长江三峡大坝一样,都拿出了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破题。第四部分 关河望断,大江难东去(4)我们不妨先看看《建国方略》中的原文,在第三部“建设内河商埠”一节中:“吾欲于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建设一鄱阳港。……此港位置,应在鄱阳湖入口西端,长江右岸之处。此港应为新地之上所建之新市,其中一部之地,须填筑湖边低地成之。在鄱阳湖之道整治工程之中,应建一范堤,起自大姑塘山脚,迄于湖口石钟山对面之低沙角。此堤之内,应建造一有闸船坞,以便内河船舶寄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建国方略》中的设想是建港口的防波堤,用深挖港池的土,来填高湖边低地,建设新的港口城市。范堤“迄于湖口石钟山对面之低沙角”——低沙角在湖口石钟山对面,由长江水与鄱阳湖入长江的回水所形成。因此,孙中山设想的这个河湖港口防波堤建在鄱阳湖口西岸,而决非横在湖口拦截鄱阳湖水,甚至利用落差发电的闸坝。我想,仅从把孙中山建港口和防波堤的设想,说成了在湖口建闸坝这点来看,如果不是理解能力上的问题,至少可看出这位领导不太实事求是的说话和行事风格了。确实,在鄱阳湖口建闸的设想早已有之。要在鄱阳湖口修建2.8公里长的闸坝,在工程技术上当然不是什么难事。江西省有关部门也拿三峡大坝说事,据测算:“湖控工程”总造价为80亿元人民币,是三峡工程的二十五分之一,蓄水能力可达200亿立方米,是三峡工程的三分之二,蓄水成本大大低于三峡水库;此外,湖控工程还将有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年发电量为10.33亿千瓦时。——当然,这个测算仍是传统水利工程的理念和方式,什么“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等。仅凭与三峡相比的造价、蓄水能力这两项来说明投入与产出效益,就显得有些可笑。鄱阳湖原本就是一个湖泊,是构造上的地质凹陷,历史上鄱阳湖的湖面更大,蓄水更多,难道是用大坝拦出来的?其实,现在提议在鄱阳湖建闸坝的诸多理由,实难经得起科学的审视:如认为,受特殊地理气候条件影响,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巨大的水位变幅给湖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这种季节水位变化极大地影响了沿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洪水来时,长江水倒灌,给沿湖平原的防洪带来极大压力;而一待水位涨落,留下的大片滩地则成为钉螺繁殖的最佳场所。——世界上哪一条江河、哪一个湖泊年水资源分布是均匀的?至于说“长江倒灌”,这正是通江巨泽调节大江洪水的自然功能,怎么看成是坏事,怎么还得作无情割弃?至于江西省有关部门认为,建坝既能改善鄱阳湖的水质,又能保护鸟类栖息地。——这些人们可以姑且存疑。但有领导认为,让冬季鄱阳湖大片地区干涸出来没有什么意义,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鄱阳湖的合理水位和如何更好地使大坝运转。——这就匪夷所思了。是不是前些年中央准定“退田还湖、平垸行洪”搞错了?又要开展新一轮围湖造田?其实细想,这种说法,除了浅薄无知,只能导致瞎折腾之外,确实“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在湖口建闸坝,可能会严重影响长江下游的水生态系统,过去并未上升到决策层。——而今,由于长江三峡蓄水后,鄱阳湖连年出现枯水,“湖控工程”的再提出,就很容易获得人们的同情和理解。第四部分 关河望断,大江难东去(5)鄱阳湖区是江西省的经济核心区。经国家批准,江西省鄱阳湖经济区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经济区的层面,如同下游安徽的皖江经济带、江苏的沿江沿海经济区。该经济区包括鄱阳湖平原及周边38个县市——鄱阳湖区以江西省三分之一面积、近一半的人口,创造了江西省三分之二的经济总量。其湖体是核心保护区,湖滨是控制开发区。没有想到,江西省在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发展战略后不久,即连年陷入了无水的窘境。“三峡水库达到正常水位175米的目标,是分期实现的。在2003年、2006年分别蓄水到135米、156米。事实上,自2003年以来,在每年蓄水过程中,都使下游出现罕见的低水位,因而使长江中下游出现连年干旱。”(范晓:《通江湖泊的旱与涝》,《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7月)官方数据显示,仅2007年大旱,鄱阳湖沿湖地区100余万人口饮水困难,600万亩农作物受旱。2010年9月15日,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启动。上游蓄水的同时,包括鄱阳湖在内的中下游江湖水位一路下跌,比往年提前40天进入枯水期。10月25日,与鄱阳湖邻近的长江安徽省安庆段水位为6.80米,比历史同期低4.25米,这是该江段近30年来的最低值。有专家认为,“流域旱情加上三峡蓄水,使鄱阳湖问题突然放大”。也许鄱阳湖迟早要面临彻底干涸的危险。但未想到,它会如此早早地进入轮回的预演。——2011年5月,莺飞草长的江南时节,鄱阳湖水面缩小至常年的十分之一,逼近完全干涸。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湖区旱情,促使江西下决心推进筑坝工程。然而,江西省“湖控工程”方案甫一出台,来自体制内外的争议声不断。尽管当地官方一再表明建坝有利于留住水源、保护湿地环境,但部分人士担忧,建坝会影响水质,并会进一步恶化湖区日渐褪色的生态环境。2011年1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委托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的鄱阳湖工程“六大课题”通过了评审。2011年6月2日,长江中下游大旱进入最后的严酷时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鄱阳湖视察旱情。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向总理提出,希望中央尽早批准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称这是民生工程、富民工程和生态工程。(《鄱阳湖工程上不上马》,《瞭望》周刊,2011年6月)实在事关重大。温家宝总理没有正面答复。——截流平川,看似容易,其实不然。不是有三峡公司等一再义正词严地声明,长江三峡工程与下游的干旱,包括洞庭湖、鄱阳湖的低水位无关么?天不变,道亦不变——那只是几百年一遇的气象原因,为什么要建“湖控工程”?可是,严峻的现实不容回避。有些问题不应该成为各自解释与猜想的谜团,虽然有一些观点论点,未能权威到让所有人都接受的程度。科学平等地探讨,总比武断的结论好。毕竟,我们已经进入了“后三峡时代”。要解决问题,先得提出问题!问题是要首先把江与湖的关系一点一点地搞明白,梳理清楚。尤其要紧的是,在鄱阳湖筑坝建闸之前,对长江下游生态环境产生的种种影响,需要深刻研究和评估,方可动手,以免终结一个遗憾,又留下一个遗恨。——看看除在鄱阳湖口、洞庭湖口建坝修闸之外,还有无他法?对于鄱阳湖建坝和闸的不同声音一直存在。“江湖自由联通”的生态学意义非常重要。在温家宝总理考察鄱阳湖区后,江西省方面提出,我们不建坝,改为建闸了。在汛期,打开水闸,接纳长江的洪水。只在枯水季节落闸,让鄱阳湖保持一定的水位。一般说来,改建坝为建闸,对水生态的影响会有所减少。但建成后,其闸坝如何控制,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问题是,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建成,上游跑马圈水建电站已成无法遏制之势,下游各地“抢水”也在加剧,如果在各通江湖泊、各主要支流均建起闸坝——如同今天的淮河那样,对湖区和整个下游流域的生态影响仍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长江中下游的水问题更加严重,武汉、九江、芜湖、南京壮阔的江面,就会变成一条水沟。——为什么不可以再等一等,做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对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水生态系统的认识,实在还很肤浅。现在,后三峡时代正在悄然到来。由于上游来水的变化,长江中下游,包括鄱阳湖在内的水系和生态环境平衡已被打破,其正在发生的巨大改变,也许难以预料。现在,就应当站在这个历史地理的制高点上,对得失利弊作一一考量,努力找出解决难题的路径——事实上,已难有彻底两全的抉择。有些问题,有些矛盾,是不是可以通过三峡水库及其他水利工程,调整蓄水时间或降低蓄水高度来缓解?一个流域不同于一个流域,一个省区不同于一个省区,科学发展观的成熟与落实,需要在自然、历史、地理和现代学科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承认和尊重科学,统筹兼顾和调整妥协是必需的。记忆是脆弱的,岁月常常会把它磨得不留一点痕迹,好像我们的山河原本就是如此,荒芜,干涸。在共和国的建设上,我们已经交了足够多的学费。第四部分 怅望洞庭(1)几次往返潇湘,都错过了洞庭湖和岳阳楼。忽然预感到什么,觉得这次不能再错过了。参加一个会议,住在长沙一个堪称豪华的会议中心,讨论中国广电的改革。会议结束后,买了一张没有座位的火车票。以岳阳为终点的慢车,旅客不多。坐在夜行的列车上,窗外沉沉的夜色中,掠过零星的灯火。在铁轨与车轮摩擦的动荡与韵律中,我默默地想,有一些地方,在模糊不辨中牵挂了几十年。当踏上奔赴的旅途时,突然有了朝圣般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对于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巨变,在21世纪,几乎注定不是终结,而偏偏是有些不祥的演化和转折的起始。洞庭湖和湘江,这几年连年出现了枯水。受三峡工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洞庭湖。近年来,洞庭湖与长江之间原有的水生态平衡不断被打破。在2010年初召开的政协湖南省十届第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岳阳市政协主席白尊贤抛出惊人言论:“如果不迅速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洞庭湖湿地将因缺水而大面积消亡,甚至可能演变为‘长江罗布泊’。”——至少在今天听起来,已经不太像警世危言。翌晨,朝暾映窗,即下楼打出租车,直奔岳阳楼。公元768年,老病中的杜甫,离开了栖居了一年多的奉节,沿江而下,最后来到了洞庭湖,艰难地登上了岳阳楼。在涕泪交流中写下了《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当时,他全家都在漂泊的船上,靠一些友人接济度日,几十天后,他孤独地在洞庭湖的小舟上去世。一千二百多年以后,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边的菊香书屋里,孤独而又寂寞地手书了这首诗。虽然同为诗人,但一个是当代伟大领袖,另一个是潦倒落魄的唐王朝小吏,难道他们的精神与文化世界,还有什么共同之处?是杜甫的诗,还是岳阳楼这个特定的建筑风景触动了雄阔而又苍凉的思绪?正是暮春,枯水的季节。看不到波撼岳阳城的奇观。洞庭湖向北方的长天倾斜,一抹水涌来,被一大片草滩接住——草色也是诗人们喜欢描写的岳阳楼上的风景。曾经无边的水和大地——湘江、沅江、资水、澧水,还有汨罗江等,一条条大河从南向北奔来,突然跌落,还有长江水流的汇入,形成浩渺无际的水面。岳阳楼便凸起在水与陆地、水色、草色和柳色之间。像地球测量中的一个基准坐标。柳丝拂面,绿浪如烟。还是走下高高的大堤,先到湖畔草边走一走。无论是少年梦幻与想象,青年时的壮志与抱负,还是中年的怅惘与无助,都会在这一色水天里消融,都会在萧萧芦荻中迷失。——而现在,只有心境与心情的平和。不必追溯到三国时期鲁肃在这里修建的水师阅兵台,不必考证旁边几吨重的千年大铁夹的用途与断代。岳阳楼也许一千多年前就被定格了,确定了在中华民族思想与精神“地图”上的定位。但这,绝不是挂在门口的“五A级风景区”。——那牌子上的铜光,只是价格不菲的门票的照耀而已。这湖,多少帆漂来?这楼,多少人登过?连诗赋文章,都汗牛充栋了。但在湖边走着,记得起,背得上的,也就是这么几首,这么几篇!想得更远一些,更浪漫一些。滚滚长江冲出三峡以后,九曲回肠、缠绵不断地在荆楚大地上徘徊,是等待“湘女”投入么?第四部分 怅望洞庭(2)大湖与大江的携手,正是大构造与大地貌,也是大思想与大文化的荟集点。在这个构造、这个节点上,不管是风中雨中,不管是春和景明,岳阳楼的隆起和屹立,都有灯塔般的意义。——现在,洞庭湖与长江千百年来起起落落、水脉相连的关系,被人为地干扰阻隔了。每年秋天,雨季过后,长江三峡就开始蓄水。长江水浅,再也流不进洞庭湖了。“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现在为解决湘江枯水,沙陷“飞舟”问题,湘江上游以控水为主的综合工程(水坝)也在加快建设。若毛泽东在世,即使到中游也无水可击了。中国古代有谪官文化。但如果认为《岳阳楼记》是谪官文化,是放逐文人与“山水亲热”以后的产物,那就大大的错了。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是在河南邓州知州任上,时年58岁。那年秋天,昔日的好友滕子京派人送来一幅岳阳楼图,请他写一篇岳阳楼记。是夜,范仲淹把那幅图挂在了官舍的墙上,秉烛以观。作为西北战场上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范仲淹很多夜晚是在地图边度过的。有一个故事:范仲淹有一次率大军疾行,大家都不知道此次出征的目的,等快要深入西夏军防地时,他突然发令,就地动工筑城,建筑工具已经事先准备好了。只用了十天,就筑起一座要塞。这就是楔入宋夏交界处著名的孤城——“大顺城”。等西夏发现,引兵来反扑时,却发现宋军以大顺城为中心,建起了堡寨呼应,相互支撑的坚固战略体系,奈何不了。可见,读图、实地勘探,范仲淹对山川形势,攻防退守,早已了然于胸。但那天晚上,他面对的不是军事地图。他一定想起少年时代,曾随继父到过的洞庭湖。从鏖兵西北到京都的“庆历新政”,人生的大起大落已经太多。正因为其大起大落,才显出壮阔与博大。不是文辞与文章的节奏韵律问题,只有扬波的洞庭,只有浩渺的洞庭,只有四季四时景色不同、气象各异的洞庭,才能盛满一个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感怀与理想。094山河不语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是脍炙人口的佳句。六盘山上并没有一般意义上那种连绵不断的汉与明长城。毛泽东诗中的长城,实指应该是六盘山区仍然屹立的唐、宋时期许多关寨城堡——其中必然包括扼六盘山至陕北吴起镇要道上范仲淹修建的要塞大顺城。萧关道上,处处有黄芦草。范仲淹是忧思型的,忧国忧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河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于是,我们知道了,长河落日中的“孤城”,无论是大顺城还是麟州古城,都与玉门关、交河、轮台、大散关一样,在国家与民族的战争中,在历史的危急关头,具有星辰一般的象征意义。相比之下,行走在六盘山峻岭与古城堡之间,马背上的毛主席豪放乐观,心情极好。雁是诗人们喜爱的候鸟。毛主席也写到了大雁,“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我又想到写《庆州大顺城记》的张载。这个城记写得远不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现在,其城墙、文字与断碑一同没入了蓑草。人们只记住了形容大顺城坚不可摧的词句,“百万雄师,莫可以前”——原来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百万雄师”的出处,正在这座荒城,它曾在战争年代,被夕阳映照得铜墙铁壁一般。这个成语的出处与用法,不仅反映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也反映了宋对西夏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与改朝换代有异,战略防守与战略进攻有别。第四部分 怅望洞庭(3)但是,我们不可据此,就断定先贤与今人,谁更伟大。铁与火的战争过去了,大风暴的时代过去了。范仲淹与毛泽东,在少年或青年时代都到过洞庭湖。晚年的范仲淹与毛泽东,都曾不约而同地又遥想起洞庭湖和岳阳楼,状景抒怀,回望世事人生。前者作《岳阳楼记》,观景状物抒怀;后者挥毫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一切尽在不言中——这让人回味不已。岳阳楼是唯一保存百年前古建原貌的古代名楼,耸立在大堤与高台上的三层楼阁。岳阳楼没有新修的黄鹤楼、滕王阁和鹳雀楼那样现代、那样高大雄伟,登楼也不用举步,可以乘电梯直上直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明了这座砖木结构楼阁的价值。岳阳楼一二层都悬挂着清代张载书写、范仲淹作的《岳阳楼记》,文与字俱佳,有一种震撼的力量。一级一级走上去,最高一层的正中挂着毛主席手书的杜甫的《登岳阳楼》。毛主席是当代大书法家。他的作品,特别是晚年的草书,出入魏晋,更兼有唐草圣怀素的风采。岳阳楼最高一层上悬挂毛主席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这幅手书,主席生前并没有发表过。中锋用笔,字无定格,随势布白,笔势灵动、豪迈,气象浑穆,自然参差,似潮涌滩,字里行间,脉气相连,如云舒卷。我凝视许久,不禁叹服。是杜甫的诗和晚年的境遇,是洞庭湖与岳阳楼触动了他晚潮般的思绪?两位诗人的经历绝无共同的地方。尽管万岁的口号,依旧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回响。尽管会见外宾时依然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我想,抄录这首诗时,毛泽东孤独的心境大抵与杜甫是相似的。有一种豪迈、激烈过后,烈士暮年的苍凉与孤独——这是伟大人物很少流露出的另一面。两个诗人的心灵在《登岳阳楼》诗句中获得了共鸣。中国的历史,中国人的自然观,民族思想文化的大地上总有那么一些奇特的构造,那么一些结点,如同榫和卯,连接起柱石和栋梁,构筑成大厦;如同人体经络上的穴位,既是终点也是起点,精、气、神流转不息。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地域民众,乃至国家民族的脉动。——无法回避,面对这种结点,各色人等读出了不同的内涵,有不同的感受与体会。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南天,思绪浩茫。中午,买了去君山的船票,走出岳阳楼,走下大堤。有个人守着一个高倍望远镜,花钱可以眺望湖中的小岛君山。野草侵漫,整个候船室也已经破败,空无一人。来到了渡口,苦苦等了几十分钟,被告之无船。现在,君山已经与陆地连成一片,有公路与汽车可以上“半岛”。我忽然想到宋代戴复古的《柳梢青》:“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可如今,连洞庭湖、君山都已大变了。君山也只是因盛产银针这种茶叶为人所熟知。这使我想起,泰山可乘索道缆车,直上岱顶——古人说:“登山如读史”,如果不读史,只余下观光旅游,那还有多少意义?现在,像岳阳楼、君山这样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精神的结点正在不断地被忽略和抹去。江山与人俱老。再过几年,还能有多少关山晓月,长河落日。湖水浩浩,长天漠漠,不见只帆片影,确实无渡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