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前沿动态(旨在提高全吧科普知识)-5

作者: 字数:52879 更新:2023-10-09 13:55:57

《第四纪冰川》(日本安部公房著)也是一部灾难题材的科幻小说。一批日本科学家预测到第四纪冰川期即将临近,海洋会吞没整个陆地。他们拐买了许多婴儿,通过基因改造,培育生长有腮而能在海洋里生活的一代新人。  詹姆斯。冈恩的《冰中少女》,用诗化的语言描写这一灾难:冰河期来到,每年冰川都向南推移几十公里。人类文明彻底崩溃。剩余的人们都迁到赤道附近。恋家的约翰。里德坚守在家乡土地上。冰川来到他家附近,里面裹着一个死去的少女。整篇小说就是描写里德怎么与这个冰中少女作精神上的交流。  泰坦尼克号是冰山制造的最大灾难了。不过,在南极附近,一些体积如小国般的巨大冰山正缓缓地向南美洲靠拢。郑军在《白魔》中,描写了面积如新加坡大小的冰山“白魔”撞击阿根庭里奥加耶戈斯港的故事。  第三节:超级地质变动  科幻作家们还曾经预言了一种鲜为人知的地质灾难——地磁极倒转。中国科幻作家星河的长篇代表作《残缺的磁痕》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小说描写到,在过去的亿万年间,地球磁场发生了多次南北大转换,每次大的转换都会使大量生物遭受灭种之灾。不远的将来,地球磁场又将发生变迁,人类在这场灾难中虽不至死亡,但会失去记忆,导致文明的毁灭。  小说里这样描写了地磁大逆转时的景象:所有的行人都躺在了半路,所有的车辆都停在了旅途,所有的灯光都熄灭了,所有的电器都停止工作了,所有的小鸟都不再歌唱,所有的昆虫都不再低吟。  生活在狭窄的岛国,日本人危机意识极强,对灾难也更敏感。1973年,被称为“日本科幻推土机”的小松左京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日本沉没》,轰动日本,发行量高达四百万册。很快又被改编成科幻电影。在小说中,日本海沟出现大量泥团,关东大地震造成二百多万人死亡,富士山也重新暴发。  地质学家田所博士预言了更为可怕的灾难:两年之内,日本列岛将沉入地下。无奈中,日本政府制定了D计划,组织日本人民撤离本土,流亡到世界各地。  虽然南太平洋上的基里巴斯正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彻底沉没的国家,但要让日本这么个大块头沉入深海,大自然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小说中描写更多的,是埋藏在日本人内心深处的忧患意识。  《日本沉没》之后,小松左京创作了它的姐妹篇《首都消失》:一股黑云笼罩住东京。不仅电波、空气无法进入,甚至飞机撞上会爆炸,竹竿伸过去也会烧掉。堪称彻底的铜墙铁壁。当然,这么古怪的灾难最后消失得也不明不白。  生物灾难更新时间:2008-9-9 21:18:29 字数:8573  不管人们是否愿意,对“回归自然”之类的论点是否接受,大自然和人类总是处在对立之中。前面两编中,我们站在人类中心的角度,看人类如何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在本编中,大自然将成为挑战者,以种种灾难来试验人类的成熟。  灾难带来的损失是否严重,不仅在于它本身,更在于人类是否有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突然袭击”往往是灾难题材科幻作品的共同特点。灾难象定时炸弹那样,倒计时般的走来。人类必须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解决问题,或者是被毁灭……是的,被毁灭。在科幻作品里,赢的不总是人类。当然,灾难本身也往往成为动力,促使人类集中全力,发展出平时难以形成的尖端技术。这和战争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  本编试图将灾难题材总结到四大类中。生物灾难的范围最小,只产生于生物圈内: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比之下,在大气与地质剧变中,地球母亲从舞台变成了主角,而在星际灾难里,施加给人类的考验来自更广阔更宏远的地方。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技术灾难。在今天,它给人们带来的挑战和反思都超过了自然灾害。  第一章:生物灾难  大灰狼穷凶极恶,小绵羊娇柔可怜。可能各国童话都是这么编写的吧。但在现实中,你或许只能在节假日,跑到动物园才能看到一两只狼。但你不愁看不到羊,至少是看到羊肉和羊皮制品。  现代人在濒危物种面前进行反省的同时,忽略了另一个事实:象小麦、大葱、猪、羊这样的物种,肯定会伴随人类共始终。除非有一天人类不需要它们,那要比最大胆的科幻还科幻。这两个事实合在一起,才能令我们认识到真相: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经将自然形成的旧生物圈,改造成为一个以人类利益为核心的新生物圈。哪类物种灭亡,哪类物种繁盛,均视其对人类的利益大小而定。纯粹的野生生物,只有在这个人类生物圈的缝隙中才能存在。  和这些已经被控制住的物种生存在一起,人类不会感觉威胁。所以,爱犬才比它们的祖先狼可爱。即使是肉眼不可见,神出鬼没的微生物,人类也早已不象几百年前那么恐惧了。然而,象SARS那样,如果出现人类从未遇到的新物种,那便往往意味着灾难。  在科幻作品里,类似SARS这样的生物灾难层出不穷,以至于我们要用一个专章来介绍。这种灾难的核心就是“变异”。因为常态的物种人类均已征服或适应。在瘟疫中,我们看到的是变异的微生物。而变异动物,则在科幻作品里慰然大观,以至形成一个流派——怪物科幻。这里面,最先出现的是天然怪物,然后则是由于人类技术失误形成的人造怪物。  第一节:瘟疫  曾几何时,瘟疫还是大自然向人类示威的有力武器。十五世纪流行欧洲的黑死病夺去了当地三分之一人的生命,几乎使西方文明为之断绝。今天,人类已经用现代医学构筑起了严密的堡垒,抵御瘟疫的袭击。现代人因此获得了相当的安全感。然而,这座堡垒真的那么坚固吗?  人类从末有过包治百病的药物,所以,未知的传染病仍然会给世界带来灾难。早在三十年代,中国科幻文学的先驱顾君正先生就创作了短篇《伦敦奇疫》,描写了发生在万里之外的莫名瘟疫。成千上万的居民逃出伦敦,亡国灭种就在眼前。  八十年代,叶永烈在《爱之病》中,描写了艾滋病在中国大流行的可怕未来。不过,尽管作者着笔谨慎,但在当时仍然召来了“不合国情”的指责。世人并未从中得到警告。  在美国科幻影片《死亡地带》里,一种类似埃博拉病毒的致命病毒生存在非洲的猴子身上。偷猎者将一只染病的猴子带入美国。结果不仅自己得到报应,还牵连了一个幽静小镇的居民。成百上千的人感染病毒并且死亡,以致于束手无策的美国官方计划用炸弹将小镇和它的居民一同抹去。后来,还是从那只猴子身上提取的疫苗挽救了众人。  霉菌的个头比细菌大许多,人类的肉眼可以看到。英国作家H.F.赫德在科幻小说《大雾》中,描写了一场由特殊霉菌造成的灾难。这种霉菌侵袭世界上的许多种树木,但却不会令它们毙命。直到有一天,由这种霉菌产生的大雾覆盖了全世界,但人类也没有生命危险,粮食作物虽然见不到太阳难以生长,但吃这些霉菌就能存活。最终“死亡”的是社会秩序,因为人类从此只能在几米远的视野里摸索着生活,而且自给自足,商品交换便因为异常困难而被放弃了,大家都倒退成了原始人。  第二节:怪物题材  如果一个人从未接触过科幻作品,忽然想随便挑一本科幻小说,或者一部科幻电影看看,他十有八九会遇到以下三类题材:外星人、时间旅行,还有就是层出不穷的怪物。  不是科幻作品中每只超现实的怪物都包含在这个题材里。对怪物题材可以作以下限定:它是某种生物学尚未记载到的动物。这种怪物的“原产地”必须是地球,而不是外星。来自外星的怪物,如“异形”,可以列入“外星生命题材”。  当然,追循科幻史,我们可以发现,“外星怪物”其实就是“地球怪物”的发展。科学剥夺了地球表面的神秘感,“迫使”科幻作家只好把关于怪物的构思搬到外星背景里去写。不过,从科学角度来讲,地球环境不同于外星,生物演化的基础也不同。还是把它们区分开比较清楚。  怪物科幻由来已久。我们可以从远古神话,神怪小说中寻找到它的萌芽。象《奥德赛》、《辛巴达航海》、《镜花缘》这类各国古典作品,都用写实而不是魔幻的手法,描写文明世界之外存在的各种怪物。凡此种种,均可被视为怪物科幻题材的先祖。  科幻小说刚刚兴起时,怪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题材。那时候,人类的足迹还远没有踏遍世界,雷达、声呐、卫星这些遥感技术尚未出现。地球远比今天显得辽阔。如果在一些“倚角旯旮”里存在个把未被认识的物种,也不是难以想象的。  最初一些怪物科幻,就是对生物学上寻找新物种这一工作的幻想。比如赫。乔。威尔斯创作的《食人海怪》,所描写的,就是当时刚刚发现的深海生物大王乌贼。这种生物腕长几十米,重达数吨。但它只生存在人类难以到达的深海。只是在偶然情况下,死去后残肢被卷到海面上,或者被从抹香鲸的胃里找到,才稍稍为人所知。直到今天,生物学家也没有捕获到它的成体。在《食人海怪》中,作者先是介绍了一些生物学家对大王乌贼的片断发现,然后描写了这种海怪袭击英国海岸的情节。  今天,人们可以从科幻电影《极度深寒》里看到大王乌贼的魔影。编导更是根据大王乌贼的形象,虚构出一只差不多和邮轮般大小的海怪。它拥有数不清的吸管,每个吸管都可以吞进一个人,吸干他的体液,再将残体吐出。影片最后,海怪现出头部,用一双睁狞的巨眼盯着主人公。那个细节也完全符合大王乌贼的生理特征:它有直径超过三十厘米,酷似人眼的巨眼。当然,在大洋上航行的人们不必真得担心遇到这种巨怪,由于水压不同,它只能生存在深海。  在怪物科幻方面,创造出大侦探福尔摩斯形象的柯南道尔是一把好手。除了著名的《失落的世界》外,他还创作了一个怪物短篇《高天的恐怖》。发表于1913年。那时候,飞机刚刚诞生,雷达更还是未来的事。在那时人们的眼中,高空还是很神秘的去处。小说描写道,当时,飞行冒险家们不断试图打破上升纪录。但是,不少冒险家接连在空中失事。飞机坠毁在地,附近却都找不到尸体。阿姆斯特朗研究了大量这类事故记录,认为有某种可怕的怪物生存在特定的“高空丛林”里。英国威尔特郡上空就是一处。  于是,他驾驶飞机前去探险,达到了前人从未涉足的四万一千英尺上空,终于和这些怪物相遇。那是许许多多云雾状的生命,小的有如气球,大的超过圣保罗教堂的屋顶。有的形似水母,有的仿佛游蛇。它们的肢体轻薄似雾,摸上去呈油状,可以随意变化。阿姆斯特朗知道口说无凭,回到地面后,准备好仪器,再次飞向高空,计划提取一些生物样本回来。但是,人们只看到了他的飞机坠毁在田野里。还有记录这一切的残本。而本人则尸骨不存。  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全部陆地和近地空间的一切,均被人类所涉及。只有深海仍然戴着神秘的面纱。“海怪”也仍然是怪物题材的一个重要来源。前苏联科幻作家甘梭夫斯基在《海港之魔》中,超越生物学知识的限制,描写了一种“集体生命”式的海怪:一个苏联人来到某热带海港,听那里的法国人讲海怪的故事。那种海怪由一种细小的海洋动物组成。它们分散时体形很小,绞合到一起时,则形成庞大而完整的身躯,有肢体,有吸血管子,有消化道,连鲨鱼也不是它的对手。最后,一个在陆地上称王称霸的资本家被工人们投入深海,喂了深海霸主。  郑军在科幻新作《海与人》中,描写了一种由海星构成的深海巨怪。从浅海到深海,各种海星遍布期间。就象陆地上的蚊虫那么普遍。它们的五个角上长有吸盘,可以吸附在海底。在《海与人》中,某种未知的海星可以通过吸盘联合起来,形成直径上百米的巨物。它们存在于一千米以下的深海,平时象正常海星一样生活。一旦领地里出现达到几十米的入侵者时,它们就象蜂群般联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攻击,甚至可以破坏核潜艇。  随着欧洲探险家进入非洲丛林,文明世界认识了猩猩这个物种。它与人的酷似,成为人们惊异和恐惧的来源。二十世纪初,一大批描写大猩猩袭击城市的小说和电影与人们见面。这里面以三十年代的《金刚》最为有名。那是一只数层楼高的大猩猩。它本来独居在海岛上,与世无争。但利欲薰心的商人想把它带到美国展览。结果,“金刚”突破钢笼,在纽约横冲直撞。在三十年代的黑白电影里,“金刚”最后被十几架战斗机围攻,被杀死在帝国大厦上。笔者看过七十年代重拍的彩色片《金刚》,新片里,这个大怪兽死在双子塔上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思想深入人心。世人逐渐意识到,生物们袭击人类,往往只是为了抵御人类的蚕食。于是,猩猩们不再承担恐怖和灾难的角色,反而更多是受到同情的对象。这方面以科幻电影《巨猩乔扬》(mightyjoeyoung)为代表。  在非洲某处原始森林,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守山巨怪“奈加沙姆”的传说,以至于当地猎人不敢靠近那里。女生物学家露易斯。扬带着女儿吉尔在那里长期居住,研究大猩猩。一次,露易斯被偷猎者杀害。一只叫“乔。扬”的小猩猩也失去了母亲。  十二年后,乔竟然长成了两千磅重,体形接近大象的巨猩。原来,这个猩猩种群里有一种隐性基因,每隔几代就会产生一只巨猩。乔长得太大,同类都疏远它,只有吉尔和它相依为命。美国加州动物保护园的葛雷格来到此处深山,劝说吉尔送乔进入那个保护地。这样才能避免它被偷猎。而曾经杀害过露易丝和乔的母亲的偷猎者又潜入美国,试图带走它。结果,愤怒的乔逃出囚车,在洛杉机街头横冲直撞。逃避猎人和警方双方的追捕。最后,乔杀死了猎人,自己被善良的人们送回非洲丛林。  在这部影片里,乔虽然也象科幻片《失落的世界》中的恐龙那样毁汽车,砸房子,搞得一片混乱,但却一点不可怕。从头到尾只是出于自卫杀死过一个人。和那只霸王龙相比,它更象一个不喑世事的大娃娃。  除了非洲丛林,亚马逊森林至今也是人迹罕至之处。电影《狂蟒之灾》让它蕴育出超级蟒蛇。这只巨物不停地吞蚀猎物,当然也包括人类。一个记录片摄制组进入亚马逊森林,想拍摄某个原始部落的生活情况。在密林里生活多年的猎人保罗。萨龙对那条巨蟒垂涎已久。他遇到摄制组,发现他们设备精良,又有船只,便以带路为名,诱使他们带着自己进入密林深处,寻找那条巨蟒。最后,仅有两人从蟒口里逃生。萨龙更是被巨蟒生吞活剥。  在科幻电影《死里逃生》(Python)中,一只体积更大的巨蟒进入人类社会,造成灾难。生物学家鲁道夫在丛林里发现一只巨蟒,仅头部就和人一样大,爬行起来可以追逐车辆。美国中央情报局试图把它诱捕,再投放到某国游击队潜伏的森林里打击对手。  巨蟒在中途苏醒过来,毁灭运输机,掉到地面,爬进美国的一个小镇,隐蔽起来。它神出鬼没,不停地吞吃小镇居民。由于蟒的鳞片在被害者周围形成滑行痕迹,不知底细的警察误以为滑板运动员约翰是凶手,引起一连串误会。最后,始作甬者的鲁道夫自己也被巨蟒吃掉。巨蟒则被居民们联手消灭了。在续集里,美国军方在某处秘密基地里研究新的巨蟒。巨蟒再次逃脱,大开杀戒。最后不得不派飞机轰炸才将它消灭。  在科幻故事里,怪物来自森林,深海,这都可以理解,比较罕见的是让它来自地下。科幻片《深渊异形》讲的就是来自地下的怪物。故事的背景是十九世纪的美国,一个偏远矿区。由于矿工们都被不明怪兽杀死,矿区濒临倒闭。远在“文明世界”里的矿主来到这里,雇用了枪手前去查看真相。  原来,作崇的竟然是一种地下怪物。它的幼体和人一样大,成体竟然长达数米,平时在土层里钻行,只有捕食时才跃出地面。可谓防不胜防。枪手也被它们吞食。片中有一对清朝移民来的华人夫妻,他们把这种怪物称作“土龙”。估计是中国传说中的“太岁”吧。被几只“土龙”困在小镇上的人们失去外援,他们鼓起能力,通力协作,用蒸汽机和大口径火枪把它铲除了。  第三节:人造怪物  由于科学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地球上的秘密所在越来越少,到后来,科幻作家再描写怪物,便让它们出自人手,是某种科学技术产物不慎引发的变异。  不过,怪物题材不包括那些被专门制造出来奇异生物。象《莫诺博士岛》中由器官移植形成的“兽人”,《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变形怪体》中的“原生质”,《魔鬼DNA》中的“超级蟑螂”,等等。它们都是生物学家出于某种目的制造出来的异物,可以归入“基因工程”之类的题材。而从情节上讲,怪物科幻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神秘性:人们并不知道怪物们来自何方。而上述被制造出来的怪物则诞生于实验室,缺乏这种神秘性。  《哥斯拉》(Godzilla)是这类怪物题材的经典。《哥斯拉》原来是日本的一个怪兽电影系列。从五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共拍摄了十几集。后来被好莱坞购买了改编版权。为大家熟悉的,就是这个美国版的哥斯拉。这是一只几十米高的巨型蜥蜴,远比古生物学上的恐龙高大。并且它没有自己的族群,单性繁殖。它长途跋涉,袭击纽约。一时间楼倒屋塌,人仰马翻。  在日本人的原创中,哥斯拉就是个悲剧角色,代表着受人类侵害的大自然向人类反抗。美国版《哥斯拉》继承了这一主题,把巨型恐龙“哥斯拉”的诞生,归咎于大气层核实验。不过可笑的是,罪魁祸首被设定为法国人。法国的核实验次数只是美国的零头,但影片却要法国背这个“黑锅”。而且,在影片开始处别有用心地插入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现场。英雄是自己,丑角是他人,这种描写非常可笑。  其实,把一种普通的生物尺寸变大,是怪物题材的常见手法。早在威尔斯的名作《神食》里,这种手法就已见端倪。英国科学家赖德伍德制造了超级生长素——神食粉,可以使任何生物都长大几十倍。于是,神食粉散布之处,草长得有树高,老鼠可以吃人。不过,那部作品的核心是一代几十英尺高的新人,怪物们只是配角。  到后来,被偶然诱变的巨型生物成了怪物作品的潮流。当《蜘蛛侠》在纽约街头飞檐走壁时,好莱坞同期推出了另一部蜘蛛题材的电影《八脚怪》(Freaks),讲的也是被放大的巨型生物。这部电影里的“超级生长素”不是专门研制的,而是某种不知名的化学废料。一罐化学废料在车祸中掉入河里,不慎泄漏。当地正好有一个生物学家,专门研究蜘蛛。家里收集了大量毒蜘蛛的样品。结果,其中一种蜘蛛吸收化学废料,体形越来越大,最后超过了人,开始以人为捕杀对象。成百上千的巨形蜘蛛包围一个小镇,将它变成人间地袱。  在英国经典科幻电视剧《复仇者》中,也有一集巨鼠的故事。开始,伦敦的一位科学家发明了超级生长素,想用它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实验室助手马虎大意,将混有生长素的残液倒入下水道。当时处于冷战高潮,英国情报机构在伦敦的苏联大使馆下面建立有侦听系统。不久却突然被破坏。三个侦探斯蒂德、帕蒂和甘比特钻进下水道,调查真相。在那里,他们遇到了苏联的王牌间谍。后者说,苏联情报人员侦听到有“大型机器”在下水道中不停驶过,也认为它是英国人新建造的侦听设备,所以派他下来侦查。  双方联合起来进行调查,结果却发现,那是一只狮子般大的巨鼠。它本来是只普通的小老鼠,因为偶然间吃了超级生长素,体形暴长,吃光了下水道里的同类,并且到处磨牙,才导致一系列事故。最后,苏联间谍被巨鼠吃掉,巨鼠则被三个侦探击毙。  类似于《复仇者》这样的大型科幻电视系列剧,往往要涉及好多科幻题材。怪物题材总要在其中占据一定比例。在《X档案》中,不少集都以怪物为题材。有的是异种小昆虫,它们在人和大型哺乳动物的皮肤上产卵,吸食它们的身体作营养,造成一个个疮疤。最后破茧而出。有的怪物是莫明其妙的大型蠕虫,它寄生在人的脊椎里,并且从一个宿主换到另一个宿主。有的是“硅基生命”,它们侵入人体中生长,令人神志不清,再从喉部钻出来。当然,宿主肯定一命呜呼了。  第四节:神话怪物的科幻化  除了萌发于科学知识的怪物科幻外,还有一种怪物题材类型,那就是将各民族古代怪物传说现实化。古人缺乏严格的科学训练,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记录都不准确。对某些罕见生物的道听途说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固定的怪物形象。象龙、麒麟、美人鱼、吸血鬼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虽然古人对它们信以为真,但这些生物没有生物学基础,没有存在的可能。一些科幻作者反其道而行之,消除这些传说中的神话色彩,将其描写成一种真实存在的异物。将那些神话当成历史记录,以此为基础构造故事。  泰国科幻片《哥鲁达》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哥鲁达”是泰国传说中一种人身鹰面的怪物,长有长翅,可以飞行,与世无争。法泰混血儿,生物学家李娜长期研究这种传说,并拥有一些“哥鲁达”的化石残片。她认为,“哥鲁达”是从恐龙进化来的巨鸟,它一直生活到几万年前,和人类并存了一段时间才消失。  二十一世纪初,在曼谷地下铁道的扩建过程中,工程队偶然间发现了它的化石。李娜受军方邀请来到现场,发现了哥鲁达的洞穴。在那里,一只残存的“哥鲁达”经过千百年冬眠,被人类惊醒,和泰国特种兵部队展开一场血战。最后,它被消灭在一幢高层建筑的顶端。  当然,科幻源自西方,西方传说也最早进入科幻的天地里,成为怪物题材的主要来源。在欧洲传说中,龙是一种恶兽,伤人害命,不仅形体不象中国龙,而且会吐火。早在黑白片时代,恶龙在好莱坞银幕上就经常出现。最近,科幻片《火龙帝国》的问世,更把“西方龙”的恐怖和邪恶演驿到了极点。  在一次正常的钻井工程中,沉睡在地下几千年的火龙被唤醒。二十年后,它们竟然征服了全世界。残存的人类失去文明,倒退回去成为原始人,在深山野岭里躲避火龙的追击。这种火龙并不具有智慧,而竟能征服人类,堪称奇迹。  大家看惯了楼那么高的蜥蜴,人那么高的蜘蛛,或许就会忽略另一种怪物故事。这种题材里的怪物最接近现实。那就是不改变生物的外形,只是让它们拥有更可怕的习性。希区柯克的《鸟》(TheBirds)便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影片中的鸟就是普通的海鸥。它温和,乖巧,甚至经常被艺术家歌颂。由于人类不断侵蚀海鸥的领地,海鸥们不得不集体自卫。终于,它们联合起来,袭击了波德加湾的一个小镇。  在较新拍摄的科幻电影《蝙蝠》(Bast)中,怪物换成了不那么可爱的蝙蝠。在西方传说中,蝙蝠本身就是吸血鬼。不过,在这部片子里的蝙蝠既不变得巨大,也没有生出什么特殊的器官。真实的蝙蝠从不袭击人类。而在《蝙蝠》里,蝙蝠受到化学污染,成了杀手。成群结队地袭击人。  科幻电影《人鼠大战》也遵循这么个路数。那里面的怪物就是老鼠。其个头和能力都和正常老鼠一样。但它们的繁殖力更强,并且不怕人,于是便到处袭击人。它们可以发动集体进攻,吃掉一个成年人。更能够成群结队地从下水道涌入游泳池,惊走一群游客。  在影片最恐怖的片断里,群鼠包围一辆地铁,猛攻里面的乘客。人们被咬得皮开肉绽,白骨裸露。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个专业捕鼠员,名叫杰克。他拥有对老鼠习性的专业知识,还有紫外线光、微型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最后,杰克是用炸药才制服这种看似弱小的动物。通过他的口,正常鼠的习性和变异鼠的可怕被清楚地交待给观众。  如果要以性质离奇而论,最离奇的怪物,莫过于隐身怪物了。这种怪物出现在十九世纪的一些作品里。有奥布里恩斯的《这是什么?一个奥秘》,莫泊桑的《赫尔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作者安布罗斯。比尔斯创作的短篇《该死的东西》。  这篇作品的背景是美国的农村,故事里没有科学家和先进仪器,只有农夫,伐木工和检尸官。一个叫摩根的农民酷爱打猎。他发现,自家的猎犬经常对着空无一物之处吠叫。住宅周围经常有奇怪的脚印。综合种种迹象,他认为,可能有一只隐身动物出现在农场周围。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发疯,他邀请好友哈克一起围捕这只隐身兽。最后,摩根在与隐身兽的搏斗中死去。哈克虽然就在近旁,但因为根本看不到隐身兽,误认为摩根是死于极度惊挛。后来,这也就成为对死者死因的官方说法。而他那记载隐身兽猜想的日记则被看成是幻想故事。  微观世界更新时间:2008-9-9 21:18:53 字数:6615  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直径零点一毫米以上的物体,小于这个尺度下的事物都属于微观世界。“视而不见”,或许正是这个因素给微观世界染上了神奇色彩。想想,你每一平方毫米的皮肤上都生活着无数细菌,远远超过一个小国家的人口,但你用肉眼却看不到它们!天底下比这更神奇的事情,应该不会很多。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在微观世界里,存在着微生物、病毒、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夸克这些物质对象。但作为一篇科幻小说,还必须有人物,有角色!作者要把他们安排在这个世界里冒险。  1862年,一个名叫菲茨。詹姆斯。奥布莱恩的军官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战死,年仅三十三岁。他是科幻史上的一颗流星。他赖以照亮科幻天空的,只是一篇名叫《钻石透镜》的科幻短篇。正是这个重印了许多次的佳作,引领人们将艺术之眼转向微观世界。  小说的主人公林利自幼迷恋显微镜。他没有受过正规学术教育,凭着家庭提供的优裕条件,把时间都用在观察微观世界上。当时,人类只拥有光学显微镜,只能通过放大,目睹细胞水平的微观世界层次。林利到处寻找可以突破这一局限的透镜材料,最后,不惜通过暗杀手段,搞到一块超过一百四十克拉的钻石,完成了心愿。  林利制造出钻石透镜后,把一滴水放在下面观察。视野扩大了无数倍,结果竟然看到了一个美妙少女,出入于白芒芒的云雾间。林利入迷地观察她,竟然日久生情,给她取名叫阿妮穆拉,并且对宏观世界的女人再也看不上眼。但那个微观世界的女郎却无法感知他的存在。几天之后,林利突然发现阿妮穆拉形容憔悴,奄奄一息。这才意识到,自己观察得太入迷了,忘了微观女郎生活于其中的水滴已经蒸发,只好惋惜地看着她消失掉。  微观世界里当然不会有妙龄女郎,奥布莱恩在这篇小说里要表达的,是对微观世界可望而不可及的感慨:这位美人就这么永远地被囚禁在小水滴里了。她离我就像海王星那么遥远。纵观此类科幻作品,大多是在描写故事的同时,抒发类似的感受。  总结以往微观世界题材的科幻作品,游历微观世界的角色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缩小后的人,这还要涉及缩微技术。一类是外星人、地球上不明来历的异类智慧生物,甚至是人造微型智慧生物。它们天生就那么微小,和我们分处不同的天地。下面,笔者分别介绍这两类传奇故事。  第一节:人体缩小术  《钻石透镜》发表后,微观世界题材沉寂了许多年,终于在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笔下复苏。那便是不朽名篇《奇异的航程》。阿西莫夫“突破”了宏观、微观世界的隔阂,让他的英雄们潜航进微观世界。  故事发生在冷战背景下,一位苏联科学家发明了物质缩小术,这足以改变世界均势。他带着这项成果逃到美国,途中被苏联间谍击成严重内伤,生命危在旦夕。格兰特带领四位医生,乘上潜艇,一起缩小到细胞尺寸,通过针头从动脉进入科学家体内。  由于缩微技术的局限,他们必须在一小时内返航,否则会被还原,胀破科学家的身体。在人体里,超微潜艇误入静脉、闯过心脏禁区、克服缺氧危机、经历千难万险,最终到达病人脑部,用激光手术枪消除了血液凝块。  在这期间,他们还要解决掉混入航船的苏联间谍。激烈格斗中,苏联间谍竟然被一只白细胞吞蚀掉。时限将至,他们驾驶微型潜艇“高速”运动,最后从科学家的眼泪里流出。这个名篇于六十年代被改编成电影,在银幕上一展人体世界的奇妙。  阿西莫夫除了是科幻大师外,还是杰出的科普作家。他创作《奇异的航程》,更多的地为展示生理学成果。到了八十年代,斯皮尔伯格以制片人身份,拍摄了同类题材的佳作《内层空间》Innerspace.此片不仅特技水平更上一层楼,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而且故事更加曲折惊险。  海军试航员塔克参加维塔医学研究所的缩微实验,他和一只实验潜艇被缩微,吸入注射器,准备注入兔子体内。正在此时,恐怖分子玛格丽特等人袭击研究所,妄图抢走缩微潜艇。科学家奥兹情急之中,将潜艇和塔克一起注射到超市服务员杰克的体内。  塔克通过实验艇上的通讯装置,反复努力多次,才与杰克沟通,使他相信自己身体里竟然有一个细菌大小的人。两人一面要重回研究所进行复原,一面要与恐怖分子斗争。而恐怖分子又把一个叫艾戈的打手缩微,到杰克体内寻找缩微船。当然,好人取得了最后胜利。不过这一次毁灭歹徒的不是白细胞,而是杰克体内酸酸的胃液。  影片开始第一个场面,就是美国宇航局表彰进入外层空间的英雄,却被放荡不羁的塔克搅了局。这预示着影片将要表现另类探险——以人体这个“内层空间”为目标的探险。当杰克知道塔克驾驶潜艇在自己体内航行时,也感慨地说道:食道、气管、肠胃,这些东西听起来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遥远。  影片表现了许多宏——微世界相互关系的细节。比如,塔克想喝酒,便驾驶潜艇来到杰克的食道,把酒瓶伸到外面,杰克喝一口酒,一点余波便灌满了塔克的酒瓶。当杰克情绪激动时,心脏加速跳动,把潜艇沿血管吸到那里,心脏迅速开闭,仿佛地狱之门。  片中最神奇的一个镜头出现在故事后半部分:塔克的女友丽迪亚与杰克接吻,误将潜艇随唾液吸入自己体内。塔克不知道自己已经开到恋人体内,到处游走,竟然来到丽迪娅的子宫,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父亲驾驶着潜艇,围绕着山岳般的孩子航行,用按照灯扫射孩子的脸,这个想象之大胆令人叹为观止。  阿西莫夫重新打开的这个题材大门,甚至影响到美国的冷战对手那里。苏联科幻大师布雷切夫在《大战微型人》中,假戏真唱地利用了这个题材:画家阿尔卡沙忽发奇想,认为以往的画家只描绘了宏观世界的生物,却没有人给蚊子或者毛虫写生,那是因为画家不能直接观察微观世界。阿尔卡沙看到《奇异的航程》这部作品,便来到美国,竟然找到一家“阿西莫夫物理研究所”。该研究所正是为实现阿西莫夫这一“缩微”理想而建立,并且真的发明出人体缩微术。不过,他们只能把阿尔卡沙缩小到三厘米,而不是细胞寸度。但在一个三厘米高的人眼里,世界已经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  幽默电影《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讲的也是人体缩小术。发明家韦恩研制成功“电子磁力缩小机”。在实验中,不慎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和邻居的两个孩子缩小,并将他们扫进垃圾袋抛掉。孩子们发现自己被缩小了,便爬出垃圾袋,往家门跑去。由于他们的身体比蚂蚁还小,平时十几步路竟然相当于几英里远。他们在森林般高的草坐里走了一天一夜,经历了和蝎子格斗,被苍蝇带走等危险,才由小狗带回屋中。  中国科幻作品里,此一题材的早期代表作,当属吴岩的《生死第六天》。在航天部西北第063基地里,中国宇航员建造了专门飞往冥王星的“天女图三号”飞船。在一次强磁场测试中,长达几十米的飞船突然无影无踪。安全官员兰星烈受命调查此事。他请教了物理学家季伦博士,后者告诉他,强磁场不仅使飞船缩小,而且已经使它离开了原有的空间。  此时,离航天基地四百公里外,一个名叫汪洋的小学生突然在课堂上讲起胡话,不停地背诵宇航操作规程。医生们在他的大脑中发现了缩微的“天女图三号”。由于强磁场效果不能持续下去,医生们必须在六天之内取出缩微飞船,而它正好陷在人脑的间脑处,用微型手术刀去取,难免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科学家们发现,“天女图三号”上的电脑已经与汪洋的大脑联接在一起,于是,他们通过遥控,操纵“天女图三号”离开原地,下降到脊柱底端,以便用注射器吸取。结果,这艘本来预定前往冥王星的巨船,仅仅走过这不到一米的距离,就要花整整六天时间!在磁力消失的最后关头,兰星烈将注射器和其中的飞船掷出,让它在医院的广场上恢复成形。  在周宇坤的《脑界》里,缩微进入人体不再是实验,已经成为常规手术方法。某公司专精此道。他们可以应顾客所需,将其短时麻醉,然后派人进入其大脑,把顾客需要的知识植在大脑皮层上。主人公韦恩正是这种手术的执行者。  韦恩缩小以后,进入某个顾客脑部,通过在大脑皮层上直接提取信息,发现此人是国家秘密武器研究人员。而正是他研究的秘密飞行器在实验中失事,导致自己的妻儿惨死。韦恩愤然用生物激光枪抹平了顾客的技术记忆。自己也在顾客大脑复苏后,被生物电流杀死。  到了刘慈欣手里,这位以宏大叙事为特点的作家,甚至塑造了整整一个微型人类。科学家发现太阳将产生灾变,于是派了方舟号飞船前往其它恒星寻找移民点。由于相对论效应,方舟号飞行二十三年后返回地球,那里已经过了两万五千年。由于通讯阻碍,宇航员不知道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惟一幸存的宇航员“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充满凝固融岩和寒冰的世界,人类无疑已经被毁灭。  但是,他接受到一组奇怪的图像信号:有繁华城市,摩天大楼,无数居民。更有许多人从窗子里跳出,却落到几百米的地面上。先行者最初以为,这只是某台残存电脑里产生的虚拟画面。  事实却令他震惊:这完全是真实的,他看到了被缩微的整个人类。原来,方舟号出发后,人类放弃了宇宙移民方案,转而采用克隆技术,培养细胞大小的“微人”。“微人”迅速发展,最后竟然和“宏人”,也就是现在的人类展开世界大战。“微人”凭借无孔不入的优势击败“宏人”,结束“宏纪元”,开创“微纪元”,也使得人类文明度过太阳浩劫,得以延续。  小说最后,惟一幸存的“宏人”,那位回归的宇航员理解到“微人”在进化方面的优势——消耗自然资源极少。他毁掉了飞船里“宏人”留下的冷冻胚胎细胞,保护“微人”彻底接过文明火种。  第二节:微型智慧生命  让大活人进入微观世界,虽然堪称神奇,但现实性毕竟差了一些。而设想某种天生就只有微生物大小的智慧生命,则更可信一些。中国科幻作家王晋康便创作过一个幽默短篇《完美的地球标准》:一对地球夫妻来到一颗名叫“斯契可”的白矮星上旅游观光。白矮星体积很小,但极其致密,上面生活着同样微小和致密的智慧种族。不过,人类的肉眼根本看不到他们。结果,在“快摄慢放”的观察镜下,物质尺度放大五万倍,时间延缓十万倍,这对夫妻才能够看到一群群外星人象电影快镜头那样飞速地生活着。  这么细小的生命,给人的第一感觉当然是脆弱不堪。丹麦作家尼利斯。尼尔森在《出售行星》中,就描写了一颗微型文明星球的毁灭。一个人类探险队来到距太阳系两百光年外的贝塔星,在那里发现了一颗直径仅十米的行星,上面生活着一个文明种族,每个外星人的身高只有两微米。当宇航员出现在他们的天空中时,引起巨大的地震和海啸。探险队员想把这颗行星,连同上面的亿万居民一起带回地球,作为观光游乐项目。无奈他们返回宇航港时,被迫按照规程对所有货物进行消毒!  和这篇作品的恢谐相比,香港作家倪匡的《雨花台石》则显得有些惨烈。卫斯理少年时,知道僧人智空师父偶然间捡到一块雨花台石。正常雨花台石都有奇妙的花纹,在阳光下活灵活现。但在这块神奇石头里,一些红色细丝和一些白色细丝却在不停地移动、变换,甚至争斗着。卫斯理听到这个消息后,好奇心大动,想方设法偷到奇石,一睹奇观。不料,智空和尚夺回这块奇石,并且为了保守秘密远走他乡。  许多年以后,智空主动找到成年卫斯理,告诉他,当年曾经有两块这样的奇石,被他和一位高僧主持得到。两人在观看其中一块时不慎将它打破,其中的细丝迅速渗入高僧体内。僧人立刻全身变化,并且举火自焚!智空和弟子幻了研究多年,也没有得到结果。他想让细丝爬入身体,然后向卫斯理讲解自己的体验。  卫斯理为了阻止他冒险,夺走奇石,并带它到美国研究。半路上,奇石被海关官员班纳带走。石头里的微型外星人渗出石体,控制了班纳的思想,让他带走石头潜逃。不过,到了最后关头,班纳还是控制回自己的身体,拼命逃到一个废矿井里,用瓦斯爆炸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微型侵略者。  罗马尼亚作家克罗马尔尼齐努创作了《诺伊霍夫协定》,也是此类题材的代表作。诺伊霍夫出生在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平庸无奇,惟一有点特别的是他从不得病。三十多岁时,诺伊霍夫遇到一次车祸,腿骨骨折,送到医院后竟然自愈了。后来,他接连遇到白血病、误服毒药、抢匪枪击等事件,都在濒死前自动痊愈。  诺伊霍夫意识到自己有超级免疫能力,于是便去诈骗保险公司。他先买下保单,再让自己患上绝症,接着把保单以赔偿额的半价卖给保险公司。对方雇用的医生每次诊断,都认为他不会活过半年,于是纷纷中了圈套。  最后,诺伊霍夫竟然受雇于国家秘密机构,突破各种人类极限去盗窃情报。并且,他的体内能够产生全新病毒,杀死敌方人员。而且,诺伊霍夫并无政治观念,只是把他的神奇能力作为商品提供给敌对各国。  由于诺伊霍夫的能力越来越显得神秘,敌对各国终于答成协议。他们绑架了诺伊霍夫,把他囚禁在哥特兰岛的秘密基地进行研究。他们从他的身体机能上查不到任何问题,便令他患上种种病症,观察病体的自愈过程,结果也找不到答案。而诺伊霍夫自己也不知道那种超级免疫力来自何方。  最后,研究者决定杀死这个怪人,以免后患。就在这时,诺伊霍夫的胸口处长起大片皮疹,形成不断变化的文字图案,连在一起形成一句句话,警告人类不可杀死诺伊霍夫。原来,不知何方的外星人跨越时空,竟然进入诺伊霍夫体内。这是一次飞行事故。他们再也无法离开诺伊霍夫的身体。于是就用自己的技术,保护这个小宇宙般的身体永远健康。  外星人警告说,如果有人试图杀死他们的寄主,他们就制造超级病毒,毁灭人类。结果,人类和“诺伊霍夫人”达成协议:人类给作为人类一员的诺伊霍夫提供优裕的生活,保证不杀死他。而“诺伊霍夫人”也永远不离开他的身体。  相比之下,美国作家格鲁格。贝尔创作的《血里的音乐》,则没有这么个大团圆的结局。单是这个名字就足够恐怖了。小说里,疯狂天才弗吉尔。乌拉姆专门研究生物芯片。这种芯片利用细胞内部的DNA作为存贮器,功率之大,当今电脑都无法相比。他在吉尼特朗公司研究生物芯片时,脱离公司的研究计划,另辟蹊径,将细菌的核蛋白发展成计算机,并且使它的智慧程度不断提高。这种超微型生物计算机可以自我复制,它们的智慧也在不断提高。  吉尼特朗公司发现他私下里作危险的实验,就把他开除了。离开公司之前,弗吉尔进行了最后的疯狂实验:把自己的血液抽出来,将智力已经达到人类幼儿水平的无数个生物芯片输进去,再送到自己体内。  那些生物芯片在他的体内不断复制,慢慢熟悉他的身体,并且加以改造,以提高机体的效率。结果,弗吉尔体内生活着无数亿个和人类一样智慧的生物芯片,它们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有分工,有领导,有组织。而且,这种微型生命的时间频率远远快于人类。几天之内,它们便在弗吉尔体内形成了几千种文明。它们又飞快地改造着他的身体,使之仅仅拥有人类的外形,而骨骼脏器等等都被彻底改造过了。  最后,生物芯片们透过“血脑屏障”,侵入并控制弗吉尔的意识。他们试图浸出弗吉尔的身体,侵入人类世界。知道前因后果的同事爱德华杀死了弗吉尔。但为时已晚,小生命们通过汗液进入爱德华体内,将他彻底改造,并进一步向人类世界进军。  令人叫绝的是,《诺伊霍夫协议》、《血里的音乐》和《雨花台石》分别创作于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作家之手,他们在创作时,相互间似乎不可能有交流。但其中人体被微型智慧寄主改造的结果却如出一辙——寄主都被改造成百邪不侵之躯。在《雨花台石》里,高僧自焚时,身体表面遍布红白细丝,《血里的音乐》中,弗吉尔的身体表面则布满了高速公路般纵横交错的白线。《诺伊霍夫协议》里则是“皮疹文字”。  延着这个思路再往前走,迄今为止最疯狂的想像,莫过于德雷克斯勒的灰色粘质(greygoo)了。1986年,他在《造物引擎》一书中,设想了能够直接操作单个原子,进行加工组装的的纳米机器人。它们能利用任何材料,通过原子组装术制造任何产品:食物、服装、电器,总之,制造出人类需要的任何东西。今天的全部工业生产都将被改写。结果,这些纳米机器人失控,疯狂地自我复制,到处漫延,最终把整个地球变成一大团全由纳米机器人组成的“灰色粘质”!  在这里,微观和宏观的幻想最终结合在一起,多么富于辩证法的结果啊。  新冒险更新时间:2008-9-9 21:19:27 字数:18452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金榜无名?事业无成?婚姻不幸?疾病缠身?……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对于科幻人来说,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自己的肉体凡胎被限制于此时此地,不能纵贯六合,遍阅古今。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便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新冒险。当然,冒险并非科幻专有。与其它文学门类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些冒险并不处于我们熟悉的时空环境里。  更有甚者,对新奇背景的描写,本来就是科幻文艺的个性。在八十年代初,文学评论家董鼎山先生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科幻)读者的注意力不是被角色性格刻划及角色行动所吸引,而是被一个完全所不熟悉的世界环境所吸引……在科学小说中,性格的描写是次要;主要的是新奇环境的描写。《读书》杂志1981、7月。转引自《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38页,吴岩编著。  可以说,“刻划”陌生环境,成了科幻小说家的专精之道。而形形色色的奇异世界本身,便是科幻作品奉献给大家的主要礼物。  本编汇集了科幻中出现的种种“新世界”。地球上的新冒险、异星风光和宇宙奇观、微观世界传奇,在空间方面扩展了人们的视野。未来时代、时间旅行这两章里,科幻作家们的触角延伸到时间概念上。到了异度空间、“乌托时”科幻和虚拟世界里,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时空了。  所有这些,都大大扩展了读者的视野。让我们从“此时此地”出发去作假想的旅行吧。  第一章:地球上的新冒险  地理大发现,点燃了许多文人的探险之梦。早期科幻作家继承这一传统,再加上科幻本身的自由度,将人类冒险足迹撒到地球的各种角落。这就是本章的内容。科幻作品描写过种种奇异世界。本章内容也是人类从身边“正常”时空出发,进行奇妙探险的第一步。  人类作为陆生动物,探险的脚步自然要从陆上秘境开始,然后便是地下世界和幽幽深海。还有南北两极。这些地方迄今为止无人定居,它们的神奇和壮美只呈现在科学工作者面前。  第一节:陆上秘境  本节所指的陆上秘境不仅包括陆地本身,也包括一些方位不明的海岛。后者由于远隔大洋,容易建立陌生感,更是早期科幻作家们描写的重点。但这不包括南极在内。虽然南极洲也是大陆,但它更属于科学考查的对象。它被人类发现得很晚,进入科幻作品时,也更多地具有科学考查色彩。而早期陆地秘境的描写,主要是假设一个未知的人类社会。  在这方面,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早期陆上探险的集大成作品。倒霉的格列佛在一次次海难中踏足了探险家们刻意追求而达不到的许多地方。虽然作者并不着眼于写冒险小说,而是把冒险当成讽刺的工具。但《格列佛游记》里对奇异世界的细节描写十分丰富,堪称范本。  乌托邦小说是这类题材的先锋。如今,“乌托邦”是一个贬意词,和“不切实际”划着等号。但在“乌托邦”刚刚出现在小说中时,它曾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希望。这个词的本意是“并不存在的地方”。在早期的乌托邦小说中,它通常被安排在一个海外岛屿上。那里的一切都与作者和读者身边的丑陋现实相对照。  在乌托邦小说中,最有名的当然是英国哲学家托马斯。莫尔(ThomasMore,1477、2、7——1535、7、6)创作的《乌托邦》(1516),它成了此类作品的代名词。其它著名作品还有佛兰西斯。培根的《新大西洲》(1627)、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罗斯人马莫诺夫于1769年出版的《贵族哲学家,寓意》,等一系列作品。乌托邦小说的作者从不希望他的读者真地去寻找那些地方,而是希望他们通过努力,把自己的社会改造成乌托邦。因此,对乌托邦的赞诵,也就是对身边现实的批判。  第二节:地下世界历险  不管你住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只要从你家里出发几公里远,就会来到一个恐怖的地方。在那里,温度高达上千度,还有几万个大气压。那里没有一点点空气,完全是生命的禁区。呵呵,你肯定猜出来了,我说的是地下世界,是从你家出发,往下面“走”几公里远的地方。  从地面到地心,平均半径是6371公里。这么厚的地层里包含了哪些物质?它们的运行规律如何,对地球表面的生命又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对于人类来说基本还都是谜团。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以西的“西部深井黄金矿区”。其中2、3号井超过三千五百米,是人类能够达到的最深处。  如果不考虑经济利益,也不用派人深入岩层,仅以提取科研样本为目的,那么,地质学家可以钻取专门的大陆科学钻探井。前苏联地质工作者曾经在科拉半岛钻出深达12261米的钻孔,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深入地下最远的地方。再往下去,科学家也只能通过地震波等间接手段进行研究了。  如此人迹难至、神秘莫测之地,当然逃不出科幻作家的视野。其实,地下有什么?这个问题自古就盘桓在人们心头之中。只不过,古人多认为地下有地狱、冥王和鬼魂。但丁的《神曲》可以说是以神话方式想象地下世界的作品的极致。十七世纪末,丹麦作家路德维格。霍尔堡创作了中篇科幻小说《地下之行》,在文学史上第一次用自然,而不是神异的原则来描写地下世界。该篇小说也是科幻史上这一题材的滥觞。  在《地下之行》里,贫困大学生尼尔斯。克利姆游历到挪威的一个神秘山洞中,意外跌入空洞,竟然掉到地心。原来,地层下面完全是空的,象太阳系一样,有许多小星球围绕着太阳般的地心旋转。  克利姆在“地空”中与秃鹰搏斗,遇到原始树人,被他们误认为是敌人,遭遇追赶。在“地空”中,克利姆还先后遇到猴人、虎人、熊人、斗鸡人、冰雕人,等等。当然,那里也生存着和地面一样的人类。他将地面上的人类文明传给地下人类,教他们组织骑兵、制造步枪、建筑战舰。  克利姆带着这些军队征服了“地空苍穹”中的大部分文明王国,自任皇帝,不可一世。不过,他的统治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克利姆被逼退位,在地空里到处奔逃,最后又从一个山洞里跌出来,从挪威回到地面。  绝大部分读者不会知道《地下之行》这篇小说,但会立刻联想到凡尔纳同样题材的那部著名作品。是的,《地心游记》不仅是凡尔纳第一部科幻小说,也把地下探险这个题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地心游记》写于1864年。这个时候,地质科学较霍尔堡生活的时代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凡尔纳面临着如何平衡科学知识与传奇故事的问题。在小说开始部分,作者设置了两个观点对立的人物:“我”和叔叔李登布洛克。两个人对于地层深处的结构经常争论。“我”引证了当时十几位有名有姓的学者的观点,论证地心是实体,没有空隙。  而李登布洛克则是野路子学者,坚定地认为地下有巨大空洞可以探险。他找到一个中世纪冰岛教士萨克努塞姆的秘本。后者是个披着教士袍的学者,曾经深入地心空洞进行探险。为了防备敌视科学的宗教裁判所迫害,萨克努塞姆用密码记录自己的冒险经历。两百年后的李登布洛克则象揣摸武林秘芨一样,研究多年才翻译出原文。  两人按照先辈的记录来到冰岛,和一个叫汉斯的仆人一起,从巍峨的斯奈菲尔火山口进入地下。在曲折迂回的地下岩洞里经过九死一生,终于进入宏伟的地下空洞。那竟然是一个小宇宙般巨大的“地空”,方圆不知凡已。空中密布着浓云。由于云层永远不散,剧烈磨擦,导致闪电颇繁,使得“地空”里存在着弱于阳光,但强于月光的朦胧光线,照亮整个地下世界。  酷爱海洋的凡尔纳没有忘记给这处地下世界安排一个真正的“地中海”。叔侄二人和仆人汉斯一起制造了简陋帆船,在“地中海”上航行了几天,途中迭遇风暴,被鱼龙和蛇颈龙袭击,最后才艰难地泊入到一处沙滩。在那里找到史前巨人的遗骸。“我”甚至隐约看到了极远处沙滩上有巨人在走动,但未能证明。  探险旅程的结尾处,三个人乘着小船,被熔岩推送,从火山口喷出,跌入大海。他们清醒后才发现,此处居然是西西里岛附近的斯特隆布利岛:他们从地下世界穿越了整个欧洲。  或许正是那地层深处的神秘,给了《地心游记》永恒的艺术魅力。它被多次搬上银幕,并且,远在清末就由23岁的鲁讯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  到了二十世纪,地质学又有长足进步,再描写如此巨大的“地空”、“地中海”,似乎更不太可信了。科幻作家们转而描写用特殊工具进行地下探险的故事。  1988年,前苏联科幻大腕布雷切夫出版了一部发行量极大的科幻小说,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内容——《入地艇》。在小说中,生物学家加罗利德专门研究洞穴蚯蚓,痴迷成狂。一次,他深入地下采集标本,再没有音讯。二十年后,他的弟弟伊凡诺维奇却收到兄长一封用金箔刻成的书信,说自己仍然活着,但被困在地下。  伊凡诺维奇思兄心切,研制了入地艇。这是一种可以在地下岩石中航行的工具。它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是强化陶瓷制造的艇身,本身就是一个巨型钻头,外表还刻有螺旋线。入地艇运行起来后,外层旋转不停钻入岩石。而内层则是静止的,人员乘坐在里面进行操作。  伊凡诺维奇患有贪食症。费尽心力造好入地艇后,自己却胖得无法进入舱室,只好请阿丽萨和巴什卡两个十几岁的瘦小孩子进到里面,驾驶入地艇寻找兄长。入地艇钻入岩层后,居然发现了复杂而宽阔的洞穴体系,里面还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地衣是植物,低等动物食用地衣,再被高等动物食用。在这个食物链最上面是几种人科动物。其中有尼安德特人的后代。一万多年前他们被人类的祖先赶入地穴,由于忘记了出路,便在地下繁衍起来,成为地下民族。还有矮人、特罗利巨人等种族。  原来,二十年前加罗利德深入地下后,被有毒蜈蚣咬伤,导致人格分裂,在“科学家”和“暴君”两种人格间变换不停。他凭着自己的知识统治了所有地下种族,建立起以他为君主的统治。同时又大量收集蜈蚣、蚯蚓等地下动物标本,满足科学家的探索欲。阿丽萨和巴什卡闯入这个地下王国后,分别与加罗利德的两种人格较量,最终制服了暴君加罗利德,将恢复为科学家的加罗利德用入地艇送回地面。  《入地艇》中的入地艇,只是自带动力的金属钻头。由于会带来严重磨损,靠这种“简陋”设备穿行于岩层似乎不大可能走得很远。科幻作家们又“发明”了更为先进的工具,一般统称为“地行器”。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过哀婉动人的短篇《带上她的眼睛》,便以地行器和地层旅行为题材。  小说里的地行器名叫“落日号”,由致密的中子材料制造,不惧高温高压。地行器前端有烧熔发动机,可以烧熔迎面遇到的一切物质,后面有推进发动机,推动飞船朝任意方向自由潜行。烧熔发动机、后部推进发动机、加上耐超高温超高压的船壳,便是许多类似题材科幻作品里地行器的“标准配置”。  “落日一号”到“落日五号”都按计划进行了地层考查,最深处不超过海平面下3100公里。“落日六号”却出了事故。它在航行中突然遇到地幔中的一条裂缝,熔融状态的铁镍地核在这里向上延伸一千公里。突然变化的温度和压力使烧熔发动机与主体脱离,仅凭后面的推进发动机,“落日六号”无法动弹。不过,虽然铁镍地核十分致密,但和制造飞船的中子材料相比,就象水一样稀薄。“落日六号”向地心沉去,最终沉入地心,受重力作用永远固定在那里。两名船员死去,仅剩下“她”通过无所不穿的中微子通讯工具和地面保持联系。  这篇小说里最为奇特的一笔,是描写“落日号”在地心位置上遇到的奇景:虽然物体离地心越近,受到的重力越大。但在地心位置上竟然是失重环境,和太空中一样。以致于“我”通过传感器,看到“她”身边漂浮在船舱中的笔时,误以为“她”在太空中的某条飞船上工作。  如果大家想从银幕上看到“地行器”的雄姿,可以去看不久前上演的美国科幻片《地心毁灭》(Thecore)。该片可谓集地下探险题材之大成。从这部电影里可以发现,我们从不谋面,十分陌生的地心其实决定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地球外面包围着一个无形磁场——“范艾伦带”,正是由于它屏蔽了宇宙高能粒子,地球才能有生命存在。而范艾伦带之所以存在,则是因为铁镍组成的地心在不停自转。  影片里,地面上突然出现了许多奇怪的灾难:一些人在健康状态下突然死去;鸽子失去定向能力,纷纷撞向楼宇;低纬度天空出现极光;强大的雷暴袭击世界各地。科学家凯思通过研究判断,地核正在逐渐停转,是导致以上灾难的原因。如果地心彻底停转,范艾伦带完全消失,地球上任何生命都将不复存在。  由于有政府高级科学顾问詹姆斯的支持,美国政府认可了这一理论。他们找到技术专家爱弗生,后者隐居在沙漠里二十年,潜心研究地行器。这部机器前面用强力激光器作“烧熔发动机”,瞬间便能气化掉遇到的一切。船身则由致密材料建造,所承受的温度越高,保温能力越强。由于在熔岩里无法使用光学摄像设备,他们还研制了必要的X光设备,观测沿途中的一切。并且还为船员准备了能耐数千度高温的防护服。  总之,《地心毁灭》中给“地行器”以科幻作品里细节最丰富,最完整的构想。不过,即使这样完备的地行器。仍然和其它作品里出现的种种地行器一样,虽然在岩石里畅行无阻,神通广大,但坠入岩层间的空洞里便寸步难行。  美国政府决定由凯思、詹姆斯、爱弗生、宇航员瑞贝克等人组成抢险小组,驾驶地行器将十亿吨级的核弹送入地心,依次爆炸,再将启动地心自转。地行器被沉入海沟,从地壳最薄处进入地层。在地狱般的环境里,他们遭遇了地形复杂多变、计算失误、船体破损等种种磨难,最终到达地心,完成任务。幸存的凯思和瑞贝克驾驶地行器,延着地幔裂隙回到海底,重返人间。影片中近一半情节是在明亮的熔岩伴随下展开的,给观众留下了关于地心实际情况的深刻印象。  在《地心游记》和《入地艇》里,尽管地下世界生活着五花八门的生物,但都是陆地表面生物的变种或者遗孓。而美国作家哈里。克莱门特(Hal.Clement)在短篇名作《临界因素》中,完全以地下环境为背景,描写了一群奇特的智慧生命。它们的身体由比重小于水的液体碳氢化合物构成。熟悉化学的读者知道,石油就是类似的成份。所以你可以把他们想象为“石油人”。  这些“石油人”的体形受意志支配,变化无常,头在一座“城市”外,尾可达这座“城市”的中心。他们专门在岩缝中穿行,“象墨水透过吸墨纸”。不过,也不是所有岩石都任他们自由来往。较松散的石灰岩、沙岩可以,而玄武岩就不行。岩石不仅是他们的生活空间,也是他们的食物。这些“石油人”彼此间使用微弱的地震波交流。由于岩石传导声波的能力远大于空气,一个“石油人”的信息可以发布很远。  这些生命拥有智慧,所以也分种族,彼此间更有战争发生。美洲下面的“石油人”和亚洲、欧洲下面的“石油人”相互作战。有一个美洲“石油人”科学家名叫彭东。他渗透到岩石圈上部,发现了南极大陆,知道上面有“固体海洋”,也就是冰层,便回去力促“石油人”政治家们把固体海洋融解,更多地覆盖地球表面,保护岩石不氧化。因为氧化后的岩石对他们来说就是毒药。彭东提出的方案就是从下面穿透岩层,让熔岩涌上南极洲,融化冰层。当然,受身体条件的限制,“石油人”从未到过地球表面,根本不知道上面还有人类生存,更不知道此举如果真的实行,会令人类遭遇大难。  好在有一个叫德洛尔的“石油人”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力,其实就是我们人类司空见惯的重力。只不过石油人在细小的岩缝中生活,根本感受不到重力。德洛尔为了考查这种力,带着学生渗透到岩石圈上层空隙较多的地方,结果不慎坠入一个空洞,变成洞底的一滩液体,动弹不得。幸亏学生们急中生智,把岩石推到他身上,这个石油人科学家才从岩石里穿出来。他向当局汇报:对于石油人来说,岩石圈上层极其危险,“彭东工程”于是被停止了。人类则在不知不觉中免除一场大难。  研究地下结构当然不仅仅只为了作战,除了采矿之外,居住也是一个目标。只不过,要人们放弃青山绿水、蓝天阳光到地下居住,似乎只有大灾大难时才可以。正常情况下,人们不大可能象老鼠一样打洞生活。  五六十年代、冷战中的核危机达到高潮。一些欧美富人感觉核大战马上就要打起来,纷纷建筑地下掩体。六十年代古巴导弹危机暴发时,甚至有大批富人开始往这些私人掩体里贮存食物,随时准备不测之需。台湾科幻元老黄海在当年创作的《鼠城记》,便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  在《鼠城记》里,人类面临核大战威胁。大批富人集资修筑了巨型地下城——铁堡。它具备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以在不依赖地球表面物质供给的情况下生存下去。富人们雇用了大批工作人员为他们服务。由于这些人的重要工作是反制环境污染,所以又称为“反污组”。核大战暴发后,地下城和地表之前通讯中断,只有居住在最深层“幽远殿”里的凌空大师凭借特异功能,遥感到地面上的一切。  大战过后,“铁堡”派出“反污组”,调查地表的灾变情况。他们发表在一个被垃圾包围、遍地老鼠,空气严重污染的城市“大银山”里,还存在着较为正常的生活秩序。反污组成员和大银山人、火星移民之间展开了许多爱恨情仇的故事,最终定居下来。而地下城则由于过分依赖机器设备,生存条件越来越差,不得不陆续把部分成员赶到地面。最后,地下城毁于一次空气调结系统的突发事故,只有凌空大师因为产生预感,带着极少数人脱离大难。  在《黑客帝国》(Matrix)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宏伟的地下城——锡安。它位于地下两千多米的深处。从母体里解放出来的人类聚集在这里,依靠着来历不明的能源供给维持生活。而在电脑程序母体看来,这个锡安不过就是程序中的“垃圾箱”,母体把“病毒程序”逐渐清理到锡安,最后“清空垃圾箱”,也就是用机械水母军队将生存在那里的人类一网打尽!电影里水母大军攻打地下城的惊心动魄,相信大部分读者都看过,不再赘述。  对于地下穴居,也有不那么遥远的想象。八十年代末,《正大综艺》刚创办时,上演了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侠胆雄狮》。片中的狮面变异人和他的同伴也是完全生活在地下世界中。和“铁堡”、“锡安”不同,这个地下世界不是被单独设计和建造,而是由纽约市一些很普通的下水道、防空洞、地铁线组成。由于城市十分庞大,建设周期长达百十年,人工地下洞穴开挖过多,许多洞穴早就被废弃和遗忘。其中一些更是能够通到天然岩洞里,甚至接近熔岩层。  地面的警察们通过一系列案件,猜测纽约地下存在着某些神秘力量,但谁也不敢下去探个究竟。“侠胆雄狮”和他的同伴凭借这些蛛网般的地下道,可以自由往来于纽约各处,行侠仗义。而他的重要敌手也包括终日生活在地下的恶棍们。  今天,人类正在展望太空,计划到月球建屋,准备在火星登陆。但人类的足迹虽然已经印到月尘上,却从未超过海平面下几千米的深度。正是这个感慨,促使一代代科幻作家把他们的视线投向那个神秘所在——地层深处。  最后向读者介绍一个事实:中国在地层深处结构的研究领域处于落后水平,迄今为止只钻出了不到两千米的地质矿井。真正意义上的大陆科学钻探井连一口也没有。这一遗憾,就有待本书的某些读者来弥补了。  第三节:幽幽深海觅神奇  凌渡宇跟在船长和上校背后,爬往舱上的驾驶室,在梯顶时,他停了下来,望往星光满布的壮丽夜空,空气中海水的咸味,提醒他宇宙虽无际无涯,但对主要生活于陆地的人来说,深不可测、阔不可量度的海洋,不就是另一个宇宙吗?其中充满了未知的事物,只是人类不去注意吧!(《浮沉之主》黄易著,77页,华艺出版社。)  这是黄易科幻代表作《凌渡宇系列》中,传奇主人公凌渡宇面对汪洋的一段感慨。这种感慨不止属于作家黄易,它存在于不少科幻作家的内心里。他们展兴挥毫,共同打造了一个独特的科幻题材——深海题材。在这类科幻作品里,故事主要发生在万顷波涛之下神秘莫测的黑暗世界。光线平均只能穿透两百米海水。对于平均厚度几千米的大洋来说,这只是薄薄的一层,这一层在海洋学上称为“真光层”。它不仅能透过阳光,也聚集着绝大部分海洋生物,算是我们熟悉的这个世界的延伸。而从那里再往下,那个高压、低温、黑暗的极端环境,就可以说是“另一个宇宙”了。或许我们又可以把这类科幻小说称为“真光层下面的故事”吧。  深海科幻的源头,自然要追溯到凡尔纳的名著《海底两万里》。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本书里第一次呈现到读者面前,从此进入文学艺术的殿堂。小说中写到:1866年,一只形似鲸鱼,巨大迅猛的海怪出现在大洋里。不断惊扰船只,甚至撞坏了一只军舰。美国军舰“林肯”号奉命出海,消灭这只“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随船出发,试图研究这种“新生物”。大洋上一番争战后,“林肯”号被撞损,阿龙纳斯落到海怪上。这才发现,它原来是一艘远远超越当时技术条件的高级潜艇。  不了解科技史的人,常常认为潜艇的构想最初就是被凡尔纳在这部小说里提出来的。其实,早在1670年,荷兰人就发明了潜艇。在《海底两万里》出版时,潜艇早已成为现实,并参与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凡尔纳在这部名著中真正的创见,在于提出了开发深海资源的可能性。  潜艇主人尼摩船长原是印度王子,反英斗争失败后,依靠天才设计和大量金钱,建造了这艘名叫“鹦鹉螺”号的潜艇。“鹦鹉螺”是一种深海贝类。它的肢体可以暂时脱离贝壳,在附近猎食,然后迅速返回自己的家。尼摩船长把潜艇当成自己的贝壳,带着一群部下隐居在里面,从此弃绝大陆,声称陆地上都是野蛮人,他们可以完全不依靠大陆便能生存。这不仅是豪言,也是科学技术上的挑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鹦鹉螺”号不仅是一只作为航行工具的潜艇,还是一个完整的深海资源加工厂。尼摩可以从海藻中提取糖,制造纸张,用墨鱼汁作墨水书写,用海洋中的矿物质发电。甚至穿好潜水具,在深海里捕猎。当然,他并不是真的永远与大陆绝缘,潜于波浪之下的同时,还一直在支持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而其斗争方式也烙下了深海的烙印:他在深海里养殖极品巨型珍珠,以此为各民族反抗斗争提供经费。  在小说里,尼摩如此深入地依靠海洋生活,当然是为了逃避英国人霸占的陆地和海面世界。而读者却可以从中读到另一层意思:原来在那滚滚波涛的下面,竟然蕴含着足够养活人类的宝库。  在开发海洋方面,别利亚耶夫的《种海人》也是值得一提的佳作。它别具一格,将小说的主要人物设定为一群以海为生的渔民。他们在浅海区建立简陋的海下住宅,以种植海藻为生。出现在这部作品里的技术都不是什么高新科技,除了一种体积极小,能量巨大的蓄电池,都是当时已有的技术,甚至有些还是手工业时代的技术。但作者可谓进行了“系统集成”的工作,把一些简单技术结合起来,设计了很有现实感的海底住所。与《海底两万里》相比,《种海人》在开发海底资源的细节上更接近当时的技术条件,甚至引用了大量同时代的海洋开发数据资料。小说还描写了苏联人与日本人在争夺海底资源方面的冲突,可以说是最早描写海洋资源冲突的科幻小说。  中华民族是个大陆民族,出生在黄土地上的文人墨客对海洋素不敏感,从未写出《白鲸》、《老人与海》之类歌颂海洋的作品。直到今天,虽然海洋经济在中国整体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更多的人靠海吃饭,但在文艺作品中,海洋的影子仍然微不足道。只有中国的科幻作家是一群另类。他们从不吝于表现深海的神秘与浩阔。  在《海底捕猎》(《中国最新科幻故事》,第四卷,354页)中,作者丁彩霞便给我们描述了一翻八千米深海的景观:在巨大的压强和无边的黑暗中,竟然生存着龙虾、火蛟、巨型章鱼等海洋生物。人类携带深潜器具,在巨型海底植物间品尝着打猎的乐趣,仿佛陆地上一般自由。现实中,人类虽然能够穿着太空服在太空中漫步,但却对付不了每下降十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的深海高压。迄今为止只能乘坐潜水器进入深海。  对于现实的人类来说,人类从间接意义上讲,还不是深海的主人。因为即使是海洋学家,人类探索深海的尖兵,对那里也所知廖廖。而在一些科幻作品里,从直接意义上讲,人类也不是深海的主人。他们为深海另外设置了主人:深海智慧生物。主力作家星河曾经创作过一部深海题材长篇科幻——《海底记忆》(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出版)。在这部书里,作者让拥有文明的海豚成为深海真正的主人。主人公“我”是一个大学生。在自己失去记忆的情况下,莫明其妙地出现在某海滨城市,又莫明其妙地登上飞机。在突如其来的劫机事件中,“我”被无法抗拒的念头驱使,与劫机犯搏斗,导致飞机坠入大海。  “我”在海底醒来,发现自己和所有乘客都被关在一个海底基地里接受检验。这个基地竟然处在三万米以下的海沟里,大大超过世界上已知最深海沟的深度。基地的主人藏身在一个个大“冰箱”里移来动去,不见真容。通过自己的侦探,以及一个叫“姗姗”的人类的帮助,我得知了全部秘密。原来,地球上最富于智慧的生命不是人类,而是海豚。只是由于他们的生存环境过于安逸,空有智慧而没有发展出高度文明。后来,它们羡慕人类文明,试图据为己有,便制定了“记忆结点”计划。通过人为制造的海难,将人类带入海下基地,在大脑深处植入“记忆结点”。这个结点不仅被害人本身拥有,而且可以遗传给后代。将来,海豚们可以唤醒这个结点,支配被害人为它们服务。经过许多年的秘密操作,竟然有两亿人被植入了记忆结点。而“我”是仅有的能够回忆起真实情况的人类。在姗姗和她父亲的帮助下,“我”逃离深海基地,准备把事情真相告诉给人类的科学家。  海豚确实是海洋里最富于智慧的生命,甚至超过灵长类,成为地球上仅次于人类的智慧生命。所以,描写海豚文明的科幻作品也有很多。当然,对于海豚智慧也有不太夸张的写法。美国科幻作家戈顿。R.迪克森创作的《海豚之路》便是一例:由威勒尼尔基金会赞助的一个海岛研究所,因为专门研究海豚语言,又被称为“海豚之路”。最初,他们研究被捕获的海豚。但由于研究所的环境过于人工化,不利于海豚生活,科学家们便将水池与大海连通。结果,家养的海豚逃走了。但不断有野海豚来到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科学家马尔专门研究海豚语言。海豚可以发出复杂的声波,彼此沟通。马尔录制了大量“海豚语”,渴望与海豚交流。但最后他发现,单单知道声波信号所代表的内容,完全不能达成这种沟通。除了声音,交流时的气味、动作、位置、甚至当时的环境、天象,都是“海豚语”的一部分。马尔大彻大悟。他用潜水器具将自己尽可能化妆成海豚模样,和两只野海豚一同出海。在大洋深处,两个种族之间开始了第一次交流。马尔彻底理解了海豚语,并且了解到,其实海豚们也理解这个研究站的作用。在马尔努力研究海豚语的同时,它们不断游到这个站里,努力地与人类沟通。  现实中的海豚固然智慧,但终究与人有差距。一些科幻作家干脆就描写“海底人”与人类并行称霸地球的故事。大陆作家风保臣在《深海恐光》中就描写了这么个故事。大海就象在地球上存在着的另一个星球(《深海恐光》54页,风保臣著,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带着这样的感慨,作者描写了一个发生在深海的恐怖故事。澳大利亚一个深海钻井平台的工人,突然目击一团火球自天而降,落入深海。几天后,一些随意变形的液体怪物袭击了平台,将所有工人都变成焦碳圈。专攻超自然之谜的大卫。理曼受命调查这一奇案。他和一干科学家乘船出海。在接近钻井平台途中被怪物袭击。又被古巴秘密潜艇掠走。几经波折,终于在深海中发现了金字塔形的巨型飞船。并在飞船上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原来,生活在八百万年前的森林古猿并未象古生物学家认为的那样直接进化成人类,而是进入海洋,演变成海猿,从此拥有泪腺、皮下脂肪、光洁的皮肤等海洋生物特征。海猿发展出远超现代人类的技术文明,但毁灭于战火。那以后,绝大部分残余海猿登上陆地,成为现代人类的祖先,而一只海猿探险队则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前往天狼星寻找栖息地。他们发现,天狼星第四颗卫星整个被海洋覆盖,便决意在此生存。不料,在这颗行星的深海里,生活着液体状态的外星人。他们以硫为生命的物质基础,以氯为新陈代谢的手段,所以酷爱饱含氯离子的海洋。他们夺下海猿的飞船,沿着原途飞往地球,试图清洗人类,将整个地球表面全部变成海洋。这样一来一往,几万年过去了。“陆人”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二十世纪末,于是引出一场浩劫。最后,理曼用特制的碱性武器消灭了酸性的海底外星人。  《海底寻亲》也是一部描写海人文明的小说。作者赵丹涯是青岛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科学家,对深海的描写十分到位。小说主人公是女大学生肖吟先,她的父母是两位海洋学家。他们认定在深海中存在着一个文明世界。夫妻俩不仅自己努力探索这一文明,还大声疾呼,遂被同行耻笑。故事发生的四十年前,他们在茫茫大洋中失踪。又过了二十年,他们突然现身在自己昔日的学生面前,请后者用试管婴儿技术给他们培养一个后代,然后又飘然无踪。这个后代就是肖吟先。  肖吟先长大以后,每到生日,必定收到父母的一封不知发自何处的电子邮件。她认定双亲仍在人世,遂下定决心去深海寻找。二十岁时,一贴神秘海图帮助她作出判断,父母当年是在一个叫“钩鲨岛”的地方失踪的。她邀请几个年轻人组织成探险小团队,寻找钩鲨岛。  这个任何人类海图上都没有的神秘岛屿寸草不生,其质地也并非天然。神秘的家猫、转瞬即逝的人影、一些无法理解的高超技术痕迹,引导着他们深入寻找。肖吟先等人从钩鲨岛下海,深入大洋,最终在海沟里找到了先进的海底人文明。原来,海猿们早在几十万年前就发展出文明,但他们保持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依靠温差发电等技术满足基本需要。他们还建立了巨大的展览馆,收集陆人文明的种种器物。肖吟先等人甚至找到了二战中沉没的日本战列舰“武藏号”。  与《深海恐光》不同,在《海底寻亲》中,“海人”与“陆人”是分别进化的两支人类,并且互不干涉。另外,小说中出现了“USO”题材。与不明飞行物“UFO”对应,“USO”是“深海不明物体”的缩写。史上层出不穷,只是影响力不及后者。《深海寻亲》中,“USO”被虚构成是海人们的航行器。当它们飞出海面,监视陆人时,就被当成UFO.在《深海寻亲》中,海人是一群和平主义者。对陆人只有防范,并无侵略行为。而在阮帆的长篇科幻小说《暗流汹涌》里,海底人与陆地人之间最终暴发了一场战争。二十一世纪初,人类发现了海底人。不过,整整过了二十年,才发现了三个海底人。但却有许多蛛丝蚂迹显示,海底人派了大批间谍向人类渗透,其中肯定蕴含着阴谋。于是,联合国成立了高度机密的“海洋安全保障与神秘生物调查局”,简称“海安局”,负责侦查和反击海底人可能发起的进攻。  这部长篇科幻中的海底人不是灵长类,甚至不是哺乳类,而是一种变形水母。他们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化,肉体不甚发达,却有超强的精神感应能力。当他们群聚在深海沟里举行会议时,能量团束彼此交错,让深海显现出太空般星星点点的神奇景观。海底人另辟蹊径,发展出利用T元素,使用生物膜建造各种设备的能力,甚至可以制造出与人类无异的合成人,再把思想意识输入其中,派他们混入人类社会,慢慢掌握一些关键部门的位置。  不过,海底人如此行事,主要不是为了侵略陆地,因为他们并不需要陆地的生活环境,而是为了防止人类在陆上资源耗尽时,转而过度开发海洋。在普通人的视野之外,海底人与人类秘密机构双方展开了间谍与反间谍的复杂较量。当然,两大族群里也不乏和平人士,暗中寻找沟通渠道。最终,双方在剑拨弩张之际达成了相互理解。  凌渡宇是黄易笔下打遍天下,又屡遇超自然之谜的人物,沙漠、丛林无不涉及。在《浮沉之主》里,这位大英雄的身影出现于深海。在小说里,弱小的能源企业——“探索者”石油公司在大洋上发现了奇异海生植物“火藻”,每百克释放的能量相当到二十五桶石油。以“太阳神石油公司”为首的巨型跨国能源公司知道这将颠覆他们的垄断地位,遂暗杀了“探索者”公司的老板马诺奇。马诺奇的女儿遍请世外高人,组成秘密考查队,寻找火藻在深海中的出处。太阳神公司则派出黑帮分子劫杀他们。  一片腥风血雨中,突然有无法理解的风暴袭击他们。危难关头,考查队中一个名字就叫“渔夫”的秘鲁渔夫告诉大家,海洋里有一个有智慧的“魔流”,神出鬼没。许多年前,他和父兄三人曾经追踪过魔流。魔流夺去父兄的性命。现在它是来找自己的!渔夫舍身蹈海,风暴立即停止。不过,考查队并未采信这过于神奇的解释。直到目的地后,凌渡宇深潜海中,才发现魔流的真相。原来,大洋底部有一个完全由珊瑚构成的智慧生命,高达数百米,仿佛小山一样。“火藻”是生长在这座巨型生命上的能量体。而“魔流”便从它身上的孔洞出入的海流,由它控制着流向大洋各处,成为它探索世界的触须。凌渡宇以意念力和这个“浮沉之主”交流,但终于无法沟通,只能恳请其放过自己。最后,考查队决定,既不开发火藻,也不把“浮沉之主”的秘密告诉世人。  在深海那种恶劣的环境里产生智慧生命,多少有些超越科学实际。不过,无智慧的海怪却是许多科幻作品喜爱的题材。与海人相比,海怪就好接受了,因为深海里没有被查明的生物种类,远远多于已被发现的生物种类。其中,大王乌贼就经常被科幻作品描写到。一是因为它体形巨大,最大的约有十八米长,二是因为它常年生活在深海里,即使是海洋科学家也很少见到它。最初,人类还是从抹香鲸的胃里发现它的残肢,才知道深海里有这种怪物。三是因为它与人类熟悉的鱼虾等海洋生物相去甚远,形状怪异。早在二十世纪初,威尔斯便在短篇科幻小说《食人海怪》中,描写超级大王乌贼袭击法国海岸的故事。在《海底两万里》中,抹香鲸大战大王乌贼是一个经典场面。而在科幻电影《极度深寒》(Deeprising)里,编导更是根据大王乌贼的形象,虚构出一只差不多和邮轮般大小的海怪。它拥有数不清的吸管,每个吸管都可以吞进一个人。吸干它的体液,再将残体吐出。影片最后,海怪现出头部,用一双睁狞的巨眼盯着主人公。那个细节也完全符合大王乌贼的生理特征:它有直径超过三十厘米,酷似人眼的巨眼。  前苏联科幻作家甘梭夫斯基在《海港之魔》中,更超越海洋生物学知识,描写了一种集体生命式的海怪:一个苏联人来到某热带海港,听那里的法国人讲海怪的故事。那种海怪由一种细小的海洋动物组成。当它们绞合到一起时,形成庞大而完整的身躯,吸血的管子,连鲨鱼也不是对手。  让我们把视线投向科幻影视吧。在那里,深海题材也是不胜枚举。1977年,第十部007系列电影《TheSpyWhoLovedMe》(直译《爱我的间谍》。通常意译为《007大破海底城》)与观众见面。风流的绅士间谍詹姆斯。邦德在上天入地之后,这一次打入了海底,与世外狂人卡尔。史登堡较量。史登堡是世界航运巨头。但他志不在钱,而在于“改变历史”。他痛恨人类社会,认为它腐败肮脏,最后必然崩溃。同时,这个怪人却深爱大海。两个念头结合起来,促使他决心推动他认为必然会发生的历史进程,那就是毁灭陆地上的人类,在大洋深处建立人类新世界。  史登堡第一次见到邦德时,便讲出一句经典台词:地球表面还有十分之七没有被探索,人类却想着去探索太空。当然,这百分之七十便指的是海底。史登堡建立了巨大的海底城。那是一个可以升降的悬浮建筑。片中另一个重要道具便是核潜艇。核潜艇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单件武器。每艘核潜艇上拥有的核导弹合计威力足可以毁灭一个中型国家。单单如此还不足以形成威摄。核潜艇的制胜法宝,还在于它长年游潜海下,不可捉摸。影片里,史登堡找到两个意大利科学家,研制出了跟踪核潜艇的仪器。并且,他还能在海面上通过遥控,令核潜艇失去能量与通讯能力,不得不浮出水面被其俘虏。史登堡连续俘获英苏核潜艇各一艘,换上自己的部下,准备向纽约和莫斯科各射一枚导弹,引发世界大战。关键时刻,邦德破解了操作系统,让两艘核潜艇自毁。英国海军则用鱼雷击沉了“海底城”。  拍摄于八十年代末期,曾获奥斯卡“最佳视觉奖”的科幻电影《深渊》(TheAbyss)也是深海题材的佳作。单是影片的名字便能体现深海题材的魅力。美国海军核潜艇“蒙大拿”号航行在加勒比海域时突然失事。失事海域附近只有石油勘测船“探险者”号。美国军方紧急请求“探险者”号搭救核潜艇,并派特种兵科菲中尉带领抢救队一起前往。探险者号有一个利器——“深海之心”钻台。它专门用于水下勘测。利用“深海之心”号,人们潜入水下找到了潜艇。而出事地点周围,一些神秘莫测的东西围绕着他们。头脑“一根筋”的科菲中尉认定这是苏联人在搞破坏,并且判断这里还潜伏着苏联特工部队。而工头巴默和女科学家琳赛则认为没这么简单。  关键时刻,海面上暴风骤起,“探险者”号无法坚持,只好离开,把“深海之心”留在海底深渊旁边。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科菲越发偏执。他从“蒙大拿”号上拆下核导弹,准备和想像中的苏联特工大打一场。阻止他胡乱行事的巴默与琳赛等人都被他视为敌人。在几百米厚的海水的压力下,科菲与巴默等人在深海下追逐,打斗,最后,科菲连同核弹头葬身于深渊,而一直徘徊在他们周围的外星人也终于露了面。  影片虽然涉及到外星人,但天外来客们的戏份很少,大部分情节都围绕着人类在深海中的冲突展开。这部影片突出体现了深海题材的魅力——环境恶劣、狭小,与世隔绝,更又有神秘力量环饲左右。在惊险电影里,公路追车屡见不鲜,水上飞艇也偶有所见。但在《深渊》里,大家还能见到罕见的深海追逐:两只潜水器在幽暗的光线下,于密布的礁石中互相追逐。深海背景的耳目一新在这里尽显无疑。  十多年后,科幻片《深海惊怵》(Deepshock)再现了类似的惊奇:北极点附近的一条深深海沟里,温度突然上升,导致海面上大量冰层融化。如此下去,十年后全球大陆都将沉没。在海沟附近,有美国的深海军事基地“赫伯研究所”。基地官兵受命用核子鱼雷轰平那条海沟。不料,一些巨型电鳗状的智慧生物却提前袭击了基地。  一个应急小组飞到北极,进入基地。小组中,代表联合国的科普坚持要再次启动鱼雷袭击计划,而女科学家弗莱、海军军官瑞则希望同这些奇异生物沟通。人类与异类的矛盾,人类之间的矛盾,就在幽幽深海下暴发了。影片五分之四的情节,都在深海中幽幽的暗光下展开。最后,在联合国的协调下,美俄两国共同派出十几艘核潜艇前往出事地点,发射了一百枚核鱼雷轰击海沟。而已经与异类生物进行了沟通的弗莱和瑞则帮助它们躲入赫伯研究所,与研究所一起沉在洋底。它们将在那里冬眠上千年后醒来。影片中,单人潜艇与巨型电鳗在海下疯狂追逐,上百枚鱼雷的齐射轰击,都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深海镜头。  在法国作家菲利普。克拉梅的科幻小说《大海沟》中,狂热的生态主义者拜尔在几千米深海下建立基地,试图完全消灭陆地人类,重建文明。他的方法是引导深海潜流改变运动方向。这些深海潜流从极地冰层上融解后,历经千百年才在几千公里外浮上海面,成为地球正常气候的组成部分。拜尔计划炸穿某些海山,令海流改道。几十年后,陆地上气候剧变,人类将无法抵御。  由于拜尔拥有先进的快速潜艇,美俄两国派出联合潜艇部队,都惨败而归。最后,是神秘的深海病毒消失了这种狂人。4米切尔。克莱顿的长篇《神秘金球》也是深海题材的新近代表作,后来被改编成科幻电影《深海圆疑》。作为一部典型的深海科幻小说,它的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深海里。作者充分运用了海底题材的优势——与世隔绝,环境狭小恶劣,神秘力量环饲一旁,来构造出扣人心弦的紧张情节。  心理学家诺曼受美国政府之邀,编制了一个计划:如果外星人大驾光临,应该召集哪些学科的哪些学者去处理这类事件。诺曼根本不相信会有外星人光临,但为了挣到策划费,还是编写了计划。几年后,美国政府突然按照他的计划将他征召,同时还征召了他计划中提到的生物学家贝丝,数学家哈瑞,技术专家巴斯等人。原来,在大西洋的深海中,美国军方发现了一艘有三百年历史的飞船,似乎是外星飞船无疑。这个小组立刻前往调查,却发现这是一艘发射于几十年后的美国飞船。因为飞越了黑洞,才导致时空变换,落到几百年前的深海里。  飞船中只有船员的遗体,同时却多了一个来历不明的神秘金球。接下来出现了深海科幻的典型情节:由于风暴,海面船只被迫离开,一群科学家被困在深海下,与莫名的神秘力量相伴。巨型章鱼、奇异讯号、生物学上无法解释的怪水母等异物连续出现在几个科学家面前,而小组成员之前也充满了怀疑甚至敌视。最终,诺曼等人发现,一切都是那个神秘金球在作怪:它能够复制人们的所思所想,制造出自然中完全不存在的事物。最后,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才在神秘金球的魔力圈中脱身出来。  这部电影里有个绝妙的道具,就是名著《海底两万里》本身。哈瑞将这本书带进深海基地解闷。“神秘金球”根据他的潜意识,复制了许多本《海底两万里》放在基地里。但它只能复制哈瑞读过的那些内容,余下都是空白页。正是这一线索使诺曼最终悟出了金球的秘密。估计作者克莱顿是想用这个情节,向凡尔纳这位深海题材的祖师爷致敬吧。  当然,说到深海题材科幻影视,不得不提到经典中的经典——《大西洋底来的人》。这部剧集的英文名称原来便叫作《海底游记》。《大西洋底来的人》只是它的中文译名。在其中一集里,主人公麦克。哈里斯调查一个阴谋集团。他以潜泳能力为资本去应聘嘉年华会特技演员。报幕员为了吸引观众,便称他为“大西洋底来的人”。实际上,麦克。哈里斯来自何方深海,不仅科学家没有调查出来,他自己也已经完全忘了。  由于麦克能在深海里生存,便成为深海探险的利器,再加上高科技潜艇“海景号”,一幕幕水下探险奇景便呈现在观众面前。107集电视剧集中,绝大部分故事或者就发生在海底,或者与深海密切相关。实际上,大部分描写海下题材的电影,无论是科幻还是非科幻的,都还是以浅海为背景。特点是有微弱的阳光,有我们熟悉的海洋生物,人类可以穿着潜水具在海水里行走。而在真正的深海里,这都是不存在的。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许多故事都展示了真正的深海场景,甚至有万米深的海沟。  在这套剧集里,经常出现在主人公麦克的对立面的,是一个叫舒拨的科学狂人。他酷爱海洋,却鄙视人类。第一集里,舒拨在万米海下建立了海底基地,诱导一些顶尖科学家进入基地,再用催眠装置控制他们为他服务。一切就续后,舒拨试图干扰美苏两国核系统,发射全部核武器摧毁陆上人类,在海底再建人类文明。当然,这一切最后被麦克。哈里斯及时制止了。  在这个长长的剧集中的一集里,也出现了海底人类的故事。他们叫吉布洛人。在大洋深处,有一种能够幅射强大力场的水晶矿。这种力场抵消了上面厚厚海水的压力,形成一个薄薄的海下空间。里面有山地、平原、生物、暗弱的辉光。一群人类从远古便进入这里,逐渐地以这种水晶能量为基础,建立起自己的文明。舒拨带领部下闯入吉布洛人的奇异空间,用紫外线灯制服了视力有限的吉布洛人,强制他们为自己采掘水晶。而水晶的过度开采又使得反重力逐渐消失,厚厚的海水即将倾泄,毁灭这一空间。危险关头,不仅麦克和吉布洛人奋力抗争,而且舒拨的部下也加入反叛阵营,最终使阴谋破产。  在充满外星人、超人、神秘事件的科幻电视剧中,《大西洋底来的人》转而描写深海,是罕见的异数,它充分展示了深海题材的魅力。给整整一代中国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可见的未来,人类仍然只能是地球十分之三表面的主人。而那幽幽的深海,也仍然会给科幻作家们新的灵感。  第四节:深入冰天雪地  除了地下和深海,地球上最后两处人迹罕致之处,要算南北极了。不过,科幻作品里将南、北两极作为题材对象的作品很少,大部分都是将它们作为故事背景。那里如果有人迹,总是探险家、科学家。  而在南、北两极工作的人们,又必定会处在封闭、狭窄、与世隔绝的环境下,这正是它成为许多科幻故事背景的原因。  科幻小说开山之作《弗兰肯斯坦》,就是以北极来结束故事的:弗兰肯斯坦追逐他的造物,来到北极,双双死去。小约翰。坎贝尔的代表作《谁到哪里去?》也以南极为背景。一个可以变形的外星人混入某南极考察队,化身为队员。于是,大家在狭小的南极考察基地里互相猜疑,提心吊胆。这篇小说于1951年和1982年两次被搬上银幕。最近,二十世纪福克斯又把它的两大卖座科幻片《异形》和《捕食者》合而为一,放到南极的冰层下面,和地球人周旋。  苏俄相当一部分国土在北极圈内。这使得他们独立描写了许多开发北极的科幻小说。前苏联科幻文学的奠基人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创作了科幻小说《在北极》中,预言了苏联人对北极地区的探索和开发。  2002年科幻小说雨果奖长中篇奖授予布兰达。克劳的《可能要一会儿》(MayBeSomeTime)。小说以南极考查史上倒霉的斯科特考查队为线索。那个考查队在与阿蒙森考查队进行踏上南极点的竞争中全军覆灭。在小说里,斯科特考查队已经陷入冰雪重围。一个叫奥弟斯的队员神志恍乎间起身往外走去,口里说:“我出去一下。可能得要一会儿。”。结果被冰封在雪地里。2045年,科学家们将他复活,引发了一场文化冲突的故事。  中国科幻作品里,描写南极最出色的,要属金涛的《冰原迷踪》。金涛作为科技记者,曾经亲自随中国南极考查队踏上那片冰原。所以,这篇小说里的南极景色十分真实可信。小说发生于二十四世纪。日本人迫于人口压力,在南极偷偷建造了移民基地。由于违反了国际法,他们不得不把偶然撞到这个基地里的各国科学家囚禁起来。从而引发了一个带有悬念色彩的故事。  科幻政治更新时间:2008-9-9 21:19:48 字数:5946  政治永远是文人热衷的话题,科幻也不例外。但是,作为一个特殊文学门类,科幻小说自有其新追求。那就是描写科学技术本身带来的政治问题。从这一点出发,科幻作家们追求自由思想,因为那也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所以,反乌托邦题材成为科幻小说在政治方面的最大代表。当然,相反相成,也有一些科幻作品在宣传社会控制论和缩减公民的自由空间。因为大型科技项目正是政府控制的结果。  在科幻作家心目中,科学属于全人类。人类总是高于民族和国家的。所以,我们还要看看科幻作品里形形色色的“世界国”。以及世界主义的反面民族主义。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政治  象自由、民主、正义这类话题,不惟科幻文学,其它文学形式也在探讨,并且可能会讨论得更深入更全面。对于科幻作品来说,科学技术发展本身带来的政治问题似乎更重要一些,更属于它的专利范围。  科学技术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划分了社会阶层:掌握新科技成果的人拥有更多的机会,成为上层。如今常见的“信息鸿沟”一词,就是指信息技术对社会结构的重大影响。而这也是科幻作家的重要题材。  汽车曾经是现代社会的骄傲,也是现代社会的诸多症结的原因。早在汽车兴旺之初,便有科幻作家用冷静的眼光审视它。1928年的美国,汽车泡沫正如前不久的网络泡沫一样被投机家大肆炒作。而在一片狂热风潮中,大卫。凯勒便写下了不朽的作品《行人的反叛》。  这个中篇虚构了一百多年以后的美国,社会逐渐分化成“有车族”和“行人”两个群体。有车族整日生活在高大的汽车里,身体萎缩。但他们将“行人”视为野蛮人,甚至是猴子一样的非人物种。压死“行人”完全不受惩罚。汽车的流行导致了人类退化和分裂。  在《自动钢琴》里,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尼格特(KurtVonnegut,Jr.)虚拟了一个由科技专家统治的世界。这个世界高度自动化,社会分离为两大阶层,掌握管理着科技系统运作的上层,和为机器系统服务的下层。由于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下层失业率只增不减,生活日益贫困。从工业革命开始,这个趋势其实从未停止。从卢德派工人开始,反抗机器,进而反抗科学技术进步的潮流也从未停止过。冯尼格特把它极端化。  第二节:反乌托邦  凡尔纳最伟大的预言,不是潜水艇、飞机或者宇航技术,而是他对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预言。这一预言体现在他晚年的杰作《约拿旦号历险记》中。可惜的是,这部没有任何科技奇观的伟大作品淹没在《海底两万里》的惊涛和《从地球到月球》中射月大炮的烈焰里,久久不受人重视。  小说完成于作者去世前一年,作者在这部作品里几乎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验。小说的主人公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把“无上帝、无主人”作为自己的信条。他的真实身份是某北方帝国拥有继承权的王子,按照故事中的描写,可以断定他是俄罗斯王子。当时的俄罗斯也是无政府主义者的大本营。  这位王子厌恶人对人的统治,渴望无限自由,最终自愿地离开当时被各国瓜分的土地,来到南美大陆最南端火地岛中的奥斯特岛上。那里暂时还不属于任何一国,只生活着印弟安土著。王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被他们称为“勒柯吉”,意思是“救星”。因为他拥有火枪和医术,经常救助原始状态的土人们。勒柯吉就成为他在故事里的名字。  勒柯吉在奥斯特岛生活多年后,智利和阿根廷达成协议瓜分火地岛,奥斯特岛属于智利管辖。不过,由于远离智利本土,智利从未派人前来。勒柯吉知道这个协议后,准备迁往另外的无主岛屿。就在这时,一艘名为“约拿旦号”的移民船在该岛外遇难。船上载有一千多名前往南非拓荒的各国移民。船长、大副等有权力的人都在风暴中死去。勒柯吉就把这些人接到岛上生活。并帮助他们建房过冬。  在这个过程中,勒柯吉显示了高超的生存本领,受到几乎全部移民的爱戴。移民洛德士等人请求他在一盘散沙的情况下担任领导,但坚持无政府主义信仰的勒柯吉一次次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智利政府为了吸引移民留下来开荒,承诺放弃奥斯特岛主权给这些移民。于是,“奥斯特邦”成立了。信奉社会主义的律师博瓦勒通过宣传,成为领导人。但他除了政治鼓动外,全无治理能力,只知道把船上储备的生活物资无偿分发给人们。大部分移民素质低下,怨天尤人。除了李威利等少数人自觉进入岛的深处开荒外,剩下的人酗酒、斗殴,坐吃山空,很快消耗了生活物资。  饥荒来临。博瓦勒无力改变局面,就以财产共有的名义,煽动懒惰的移民去抢掠那些通过劳动获得财富的移民。而另一个“社会主义者”多里士更想通过危机,夺取博瓦勒的政权。在移民自相残杀的动乱关头,勒柯吉终于放弃了自己的信条,宣布自己是领袖,从无政府主义者一下子变成绝对的独裁者,并受到移民的拥戴。岛上的秩序迅速恢复。  勒柯吉废除财产共有、无偿分配的制度,恢复货币流通,确定移民的土地所有权,鼓励经商,发展对外贸易,并且建立起法院、警察部队和监狱这些他曾经十分反感的机构。几年后,奥斯特岛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之邦,不仅本国人民生活富足,更吸引外国人来这里作生意。在勒柯吉的领导下,奥斯特人还击败了巴塔哥尼亚人的进攻。多里士等人试图推翻他的统治,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尽管情况良好,但由于独裁地位和自己的内心信条相悖,勒柯吉还是准备退位。就在这时,奥斯特岛上发现了金矿,本地居民受到诱惑,不事生产纷纷去淘金。更有大量外国人闻讯涌上岛屿,奥斯特邦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勒柯吉不得不废除事先确定的民选日期,保持独裁领导,引导本国人恢复生产,并且驱逐了外国流民。在这个过程中,勒柯吉不得不命令士兵向手无寸铁的流民开枪,从而使自己与最残暴的独裁者并列。  小说结尾,身心俱疲的勒柯吉将领导人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弟子迪克,在夜幕中登上合恩角新修建的灯塔,准备在那里终老一生。  凡尔纳之孙在给祖父写的传记里,曾经这样评价这部作品:“不难使人联想到十五年后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而一百年后的中国读者,更可以把这部作品看成极左路线在中国大地兴盛到灭亡的写照:博瓦勒分光吃尽的共产政策,和五十年代末期的大锅饭何其相似;“多里士帮”和“博瓦勒帮”打着社会主义旗帜进行的火拼,可以看出文革中“保皇派”与“造反派”武斗的影子。而从勒柯吉的执政过程里,不难看出中国改革开放艰难历程。甚至,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勒柯吉发放第一份土地证书的场面,把它当成十分一个重大事件。那个场面和安徽凤阳小冈村农民在包产到户合同上按手印的历史时刻也堪有一比。  如果读者能够读到这部杰作,就会发现,上面这些都不是庸俗的、表面的类比。凡尔纳的慧眼确实穿越时空,预感到了人类社会将要发生的种种悲剧。如果这部作品写于2003年,可以被看作“事后诸葛亮”式的寓言。而它竟然完成于一百年前,我们不得不为自己忽略了前辈的智慧而感到汗颜。  在这些细致入微的社会预言之上,凡尔纳更站到思想的高度进行了总结:勒柯吉的成功,他之所以受到移民的拥戴,并不是他的无政府主义信念,而是因为他能作实事。小说很具体地描写了他在打猎、治病、建房、筑路等方面的技能和经验。由于他在奥斯特岛生活多年,他对本地环境的了解更是出类拨萃。作者还刻意为他建立了两个反面对比:高谈阔论,满腹理论的博瓦勒和多里士,褒贬色彩十分强烈。  从科幻文学的角度看,《约拿旦号历险记》应该算作历史上第一部社会科学题材的科幻小说。那个时候,社会科学本身尚未成型,也没有今天这样的诸多分科,还是一种概括和整体的研究。凡尔纳在这部作品里,展示了他对当时社会科学成果的充分了解。小说里有经济、金融、政治、法律,乃至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准确描写。在“奥斯特岛”这个人类社会的缩微景观中,浓缩了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各种观念的人物,使它的变化成为纸上的社会实验。最令人叹服的是,这个纸上实验的准确性,超过当时许多社会学者的学术著作。  可以想见,这部赞美产权,歌颂私有制,提倡发家致富的幻想小说,在那个时代是多么不合时宜。凡尔纳倾注巨大心血完成的这部杰作,到现在仍然尘封在书架上,它的警世价值远远没有得到发挥。  反乌托邦的另一篇先驱作品,是英国作家福斯特创作的一个短篇《大机器停止运转》。1909年发表于《牛津和剑桥评论》秋季号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福斯特一生只写了这么一篇科幻小说。但因为它集中反映了福斯特作为一个传统文人的反科学价值观,所以在科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小说将背景放在未来某个不确定的年代。那时,地面上已经无法生存,人类只能戴着防毒面具才能上来。在原子能还没有被发现的年代里,福斯特设想不出什么样的巨祸能够给地面带来这样的破坏,干脆便隐去原因不表。  完全生活在地下的人们由一个无所不包的机器系统结成一体,没有国家、民族之别。这个背景设置,意味着作者要描写一种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处境,而非只是某国某族的“私事”。人们住在完全一样的个人房间里,“北京和希伯来一样”。在大机器的饲候下,人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通过类似电视电话的装置随意和千万里之外的人打交道,一个人可以认识几千人,但从不面对面交往。生下的孩子都交有机器哺养,亲情淡漠。一本大机器的使用说明书象圣经般摆在每个人的家中。  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叫许凡蒂的中年妇女。她的儿子库诺已经成年,生活在另外一个大陆上。两人经常几个月不直接见一面。有一次,库诺通过通讯设备,一定要求直接面见母亲。他告诉母亲,自己曾经上过地面,看到那里有人生活在原始环境里,并且感受到了不依赖机器的自然体验。许凡蒂闻言,斥责孩子大逆不道,只有以大机器为依归才能有文明幸福的生活。几个月后,大机器慢慢停止转动,已经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类无计可施,走向灭亡。  福斯特是标准的文人,对科学技术并不在行。小说里的技术描写只有轮廓缺乏细节。不过这并不重要,“大机器”只是作为科学技术的隐喻出现在小说里。作者生动地描写了人类对机器的依赖。这种依赖已经形成了宗教般的狂热。  除了这种反讽的形式,作者还通过代表人性挣扎的库诺之口,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正在死去的是我们,这儿唯一真正活着的是机器。人创造了机器来按照我们的意愿办事。但现在我们办不到了,它已经剥夺了我们的空间感觉和触摸感觉,它混淆了每一个人的亲属关系,它使亲情淡漠到仅剩肉欲,它使人们头脑空白,四肢无力。现在它又使我们对它顶礼膜拜。  与后世反科学思潮代表人物的论述相比,这些观点可能不算深入或者新奇。但考虑到它产生于二十世纪之初,我们仍然要钦佩作者的远见。  在《即食面谋杀案》(中国香港杜渐著)里,一种貌似无害的防腐剂“偏钍酸钾”成了某国政府的秘密武器。不过,这种秘密武器不是用来对付外敌,而是用来控制国民。它能够使人逐渐丧失判断力。偏钍酸钾被大量搀在方便面中销售出去。等到国民普遍食用之后,再由电视节目的讯号诱发其效果。结果,全体国民对任何新闻都只感受到正面意义,社会在人们眼里变得完美无缺。这种甜蜜的人祸比痛苦的灾难更可怕,因为人们会舒服地走向毁灭的深渊。  第二节:社会控制论  或许凡事必相反相成,在反乌托邦科幻小说的对立面,还有一些强调社会控制的科幻作品。它们甚至就出现在以“大社会、小政府”著称的美国。  史泰龙主演的《Judgedredd》(《特警判官》)便是此类题材的代表作。据说当年拍摄这部电影时,曾经想请施瓦辛格主演。但由于后者有奥地利血统,又担心此片被视为宣传纳粹思想而作罢。足见它的政治观点十分鲜明。  影片中的这些“特警判官”,集司法权和执法权于一身,从根本上触动着三权分立的西方政治原则。而它的背景,就是人类生活在拥挤的大都市里,环境极其恶劣,容不下缓慢冗长的司法程度。  海因莱因的《星河舰队》也有着浓厚的法西斯主义倾向。作为一个海军陆战队出身的作者,海因莱因深暗军队生活现实。训练的残酷,生命价值的低下,长官对下级的虐待,等等。而这些在他眼里,都是训练强者,培养公民意识的必要手段。原著出版时就因为其中的法西斯倾向受到指责。被改编成电影时,编导干脆不避嫌,以纳粹军服为基础,设计了影片中“地球部队”的军装。  第三节:形形色色的“世界国”  “科幻小说是人类这一种族的文学。”这是詹姆斯。冈恩给科幻小说下的独特定义。要将整个人类作为一个种族来表现,科幻小说可以采取一个独特视角:构造超国家的权力机关。  首先,当然是要加强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了。哈哈,这段话好象出自现今一些政客之口,但它确实概括了科幻小说在这方面的倾向:科幻小说中的联合国比现实中的联合国要强势和管用得多。  当异常或者危机发生时,联合国往往首当其冲,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比如外星人来到、或者世界性灾难发生。在冈恩的《未来人》中,一个未来人乘坐时间机器来到当代,就停在联合国总部外面。五大常任理事国代表加上秘书长和未来人代表今天的人类整体,和未来人进行了长篇对话。  在一些科幻小说里,还根据不同需要,给联合国增加了许多职能。比如在《类人》中,对类人工厂的管理,就由联合国出面协调。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就是联合国的卸任秘书长到“类人”二号参观,被反隔离人士利用,最终打破对“类人”的指纹防线。  第四节:民族主义  小说《日本沉没》反映了日本民族独有的忧虑,也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小说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地质学家确定了日本必然沉没的命运后,操纵日本政坛的“渡老人”召集一名僧人、一名心理学家和一名社会学家,拟定对策。三个人除了“正策”外,不约而同地拟定了“别策”:政府什么也不要作,让一亿日本人随岛沉入大海。当然,这个毫无人性的别策并未被采纳,但它却令我们想到二战末期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一亿玉碎”的口号。  故事结尾,田所博士在一片火山灰中向首相表明心迹,要留在残土上一起沉没。他说道,日本民族是日本列岛的孩子,以前这个孩子在外面打架打输了,可以回到母亲怀里抚平伤口。现在这个母亲没有了,日本人要同外国人生活在一起,民族特色要消失掉,他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所谓“打架打输了”是指什么,想来中国读者都能明白。  作为一部科幻小说,《日本沉没》的命运代表着科幻小说里民族主义作品的普遍命运:它在一亿人口的日本发行数百万册,但在国外反响平平。外国读者不可能用日本人的眼光来接受这部作品的思想内涵,充其量只能了解一下构思方面的皮毛。  人口危机更新时间:2008-9-9 21:20:32 字数:2739  科幻作家们还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自己的想像力。由于这些题材比较少见,所以集在本章里一并介绍。第一节:人口危机曾经是一个热门题材,现在可能要作相反的理解。体育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更不会在未来消失掉。时尚这个话题出现在科幻小说,说明科幻作家并不只是关心干巴巴的公式定理哟。  第一节:人口危机  “人口危机”曾经是科幻作家们热衷的题材。1968年,英国作家约翰。布鲁纳创作了《站在桑给巴尔岛上》,成为人口危机预言的经典。小说描写了不远的将来会出现的人口爆炸,它席卷了整个世界,从发达的美国到贫困的非洲。小说恢谐地写到,如果一个人只需要一平方英尺的生活空间,全世界的人倒可以站满在桑给巴尔岛上。  不过,到了二十世纪末期,有越来越多的征兆表明,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会使人口出生率自然下降。于是,科幻作家们转而描写另一种人口危机。中国科幻作家郑军在短篇《人口危机》中,便描写了富裕的日本正在变成一个缺乏孩子的社会:日本人口负增长已经出现了三十个年头。生育指数目前已经降到0.31,也就是平均每三个家庭还不足一个孩子。为驱散这种沉沉暮气,日本政府没少下力气。比如为愿意生育的夫妇提供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每年首相和各县知事们都要亲自接见一些愿意多生孩子的“英雄母亲”。如今,“英雄母亲”的标准已经降为两个孩子就行,据说双胞胎的母亲很快也会拥有成为“英雄母亲”的机会。  第二节:管理  在中文科幻小说中,出现过寥寥几篇纯粹社会科学题材的科幻小说。七十年代末曾经有一篇短篇科幻小说,名叫《奇葩怒放的沃土》,描写了一次发明创新奖的评奖活动。一个个发明家带着自己的发明走上主席台向评委和听众介绍,都是超越当时科技水平的新玩意。如珠穆朗玛索道、步行机、思维传感,等等。但最后获大奖的,却是一位发明了“系统化管理方法”的老学者。理由是,没有他的这套管理方法,人们的工作效率不能大幅提高,所有这些物质的发明创作也无从谈起。这篇小说反映了体制改革初期人们的热盼,以及“三论”在中国的流行。  第三节:体育  体育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它也没有躲过科幻作家的好奇心。早在1911年,科幻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雨果。根斯巴克(HugoGernsback,1884、8、16——1967、8、19)就在其全景式的未来预言小说:《大科学家拉尔夫124C41+》中,预言了夜间体育比赛的情形:“白天,太阳当空。因为阳光刺眼的缘故,有一支球队总会处于不利的位置。但是在晚上,在头顶上方强大的固定灯光的照耀下,每支队伍所处的位置都是一样的。”现实生活中,第一场夜间体育比赛于27年后出现在棒球场上。  六十年代,前苏联作家伊果里创作了短篇《足球迷奇遇》。小说描写了一个俄国人来到某狂热于足球运动的南美国家。到处都是电视转播的球赛。可是,在一个小酒馆里,老板偷偷地告诉他,其实这个国家里已经没有真正的足球比赛了。由于球迷们都爱在家里看球赛传播,俱乐部的收入越来越少,球员能力下降,吸引力也下降。于是俱乐部们只好将球员们的动作输入电脑,靠电脑合成复杂的球赛过程。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虚拟的足球赛。  如今,南美国家的球迷倒是仍然前往体育场看看球,不过,如果你走上大街,从那些游戏厅里看到电子游戏“FIFA”的影子时,是否会想起伊果里当年的预言。  前不久,长距离游泳高手张健的壮举轰动了整个中国,而科幻作家的笔下还曾经出现过长度更为惊人的游泳赛。八十年代初,郑文光创作了《泅渡东海》。一个男运动员不间断的游过整个东海。不过,那并不是真正的运动员,而是一个在事故中“脑死亡”,而身体健全的运动员。那副身躯成了科学家的实验品。  1986年,美国科幻作家伊恩。沃森发表了《大西洋游泳赛》:选手们必须横跨大西洋,赛程长达2450英里,大致需要三个月。参赛的选手倒都是真正的人,每国一位代表。在小说里,他们带着各自的意识形态跳进水里,沿途中你争我斗。而且,他们还背负着本国货币的涨跌,因为世界上无数的人在以他们为赌注。  凌晨的《火舞》是一篇火星背景的科幻小说,但主题却不是火星开发,而是滑翔运动。故事中,人类已经大量移民火星。一位叫吴阳的年轻人酷爱滑翔运动。他认为,只呆在人工环境下的移民不能算火星人,只是移居了火星的地球人。小说结尾,吴阳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背着滑翔伞在火星大气里自由飞翔。但是,火星大气密度仅有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小说只写到吴阳凌空飞出,把冒险的后果留给读者去猜想。  上面这些,都还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体育项目。在科幻电影《未来战赛》(Futuresport)中,编导设计出一种全新的运动——“Futuresport”。直译就是未来运动。这种运动集滑板、手球和橄榄球于一体。街头黑帮菲尼克斯发明这种游戏,最初是为了用不流血的方式解决帮派斗争。后来被商人包装成职业体育。在NBA破产后,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而菲尼克斯训练出来的高手拉姆齐成为这项运动的代表人物。  “北美联盟”和“泛太平洋联盟”为了争夺夏威夷,即将开始世界大战。拉姆齐挺身而出,呼吁双方用一场“Futuresport”比赛来解决夏威夷的归属,以免生灵图炭。这个建议竟然得到各方接受,一场和平战争代替了真正的战争。  第四节:时尚  时尚——让我们用这个轻松的话题来结束全书吧。  在科幻喜剧《回到未来》的第一集中,有一段与整个故事无关,但却非常能表现主题的情节。少年马蒂在1955年,努力令自己的父母相爱,以保证自己的存在。大功告成后,马蒂欣喜之余,在舞会上表演了摇滚乐。不仅观众瞠目结舌,而且乐师们也目瞪口呆。演奏完毕,马蒂面对观众说,你们还没听过这个,但你们的孩子会喜欢它。这便是科幻作品里处理时尚演化的例子。  在《神经漫游者》里,深受东方经济文化影响的作者吉布森把许多东方消费品作为未来时尚的一部分。单是中国产品就有“青岛啤酒”、“颐和园”香烟,等等。  王晋康在《类人》中,谈到了未来人们的取名时尚。或许是对前一段时间,两字姓名重名率很高的启发吧,在《类人》的二十一世纪末,汉族人都取四个字的名字。于是就出现了“司马林达”、“鲁段吉军”这类名字。  与小说相比,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更适应表现视觉方面的时尚:服装、发型等等。在《第五元素》中,时代背景是二十三世纪,那时候的人们留着阴阳头,穿着我们今天无法欣赏的衣服。  探索者更新时间:2008-9-9 21:21:04 字数:6089  第一节:欧洲的拓荒者  《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在主流文学界的地位很一般。在一部主流文学史中,她(如果能被记录到的话)仅仅只被看作是诗人雪莱的知音,似乎她的价值仅仅在于给雪莱以精神支持,或者,在雪莱去世后写一些纪念他的文字。但在全世界科幻爱好者中,玛丽。雪莱却具有十分神圣的地位。因为正是她写下了科幻文学的开山之作《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MaryWollstonecraft)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家庭里。姐妹兄弟五个居然都不同父不同母。她有一位学者父亲,曾经创作过《政治正义论》的葛德文。母亲玛丽。伍尔斯通克拉夫特(1759——1797)也是一位作家。书香门弟出身的玛丽。雪莱自幼便有很好的文学功底。  不过,光有传统文化的底子,不足以创作出优秀的科幻小说。玛丽。雪莱对科学的兴趣,无疑来自大诗人雪莱。象许多那个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样,雪莱着迷于科学。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他的宿舍里堆满了玻璃瓶、蒸馏器、发电机、显微镜、甚至作实验用的火药、盐酸。雪莱于科学上的造旨多深不得而知,但他对科学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  《弗兰肯斯坦》最初产生于一个文学游戏。当时,私奔的雪莱和玛丽。雪莱住在日内瓦,经常与拜伦,以及拜伦的私人医生等人在日内瓦郊外聚会。一次,大家商议作个文学游戏:每人写一篇鬼怪故事。后来只有玛丽。雪莱交了卷,那就是这部名垂文史的中篇科幻小说。  当然,每个读过《弗兰肯斯坦》的人都会承认,它是一部深思熟虑的作品。灵感可以一闪而至,但作者在动笔前肯定构思了很长时间。就是在今天,也极少有一个二十二岁的女孩子,能够创作思想如此深刻的作品。篝火聚会只是促使它创作出来的引信。  没有看到这本书的人常常把“弗兰肯斯坦”误认为是书中那个丑陋的人造人,其实,那是作者给作品里的青年科学家起的名字。弗兰肯斯坦可以说是早期的唯科学主义者,颇似今天执着于培养克隆人的雷尔教徒。他为了制造生命,从停尸房等处收集不同人体的器官和组织碎片,利用当时的生物学知识,拼合成一个人体。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雷电使这个人体拥有了生命。人造巨人天性善良,但由于面貌丑陋,被社会视为一种危胁。无法融入正常社会。他要求创造者为自己制造一个配偶,答应事成之后,与同伴双双远离人间,隐居生活。弗兰肯斯坦答应了怪人的请求,但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又担心怪人因此繁衍出自己的种族,反过来对人类社会构成危险,遂毁去了尚未成活的女性人造人。怪人杀死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作为报复,从此与人类绝决。弗兰肯斯坦追踪自己的造物一直到北极地带,最后双双消失在冰天雪地之中。  《弗兰肯斯坦》确实有资格被视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因为它具备了太多的科幻文学的本质特点。它用自然观解释故事里的超现实情节:是雷电而不是魔法令怪人拥有了生命。它体现了科幻文艺的重要主题:科学进步与宗教、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弗兰肯斯坦为他侵犯了“上帝创造生命的特权”而自责,被科学创造出来的巨人则因为无法融入社会,而与人类激烈冲突。它塑造了“人造人”这样一个非人角色,而塑造非人角色,并借此来折射作者对人性的思考,正是科幻文艺的重要特征。它远远超越了当时乡土文学的狭窄视野,主题建立在人类整体的角度之上。故事本身也由英国一直延伸到北极,具备了科幻小说经常使用跨国背景的特色。  由于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弗兰肯斯坦》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被反复改编成电影,直到七十年代,还有通过它改编的最新版本电影上演。它也被译介到各个国家。直到今天,作为一本常销书,我们不难从较大的书店里买到它的中译本。如此深刻的主题,如此曲折和完整的情节,如此鲜明的人物形象,竟然出自一位二十二岁女作者的手里,这本身就是一个科幻般的奇迹。  不过,虽然雪莱夫人和雪莱一样都是自由派文人,但受束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还是在宗教上作了妥协,让主人公弗兰肯斯坦因为侵犯了“上帝创造生命的特权”而充满负罪感。  当时的玛丽。雪莱自然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作了开宗立派的事情,但她对科幻小说这种门类多少具备了自觉性。1826年,她又创作了一部名叫《最后的人》的科幻小说。这部作品流传不广,但质量更高。  虽然打响了科幻文艺的头炮,但玛丽。雪莱没有把创作科幻小说当成一项长久的事业来探索。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ArthurConanDoyle1859——1930)以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著称。他同时也是早期的科幻文学探索者之一,创作过《拉弗尔斯。霍的社交活动》(1891)、《洛斯亚眠戈斯的失落》(1892)、《恐怖谷》(1910)等科幻小说。  1912年,柯南道尔出版了他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失落的世界》。小说描写了南美高原上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进化速度晚于世界其它地方数千万年,大量恐龙存活了下来。由查林杰教授带领的探险队前往考查,经历种种冒险,甚至将一只翼手龙带回文明世界。《失落的世界》从二十年代就被搬上银幕,广为人知。几十年后,美国作家克莱顿再次挖掘这个题材,创作了同名科幻小说,并也被搬上银幕。查林杰这位“挑战者”(英文中同为Challenger)的冒险性格也被作者塑造的栩栩如生。  在长篇科幻小说《拉夫兹。豪的发明》中,柯南道尔塑造了一个悲剧人物。主人公豪发明了现代化的点金术,立刻拥有亿万身家。他心地善良,用自己的财富从事慈善事业,但誓与愿违,许多接受他恩惠的人坐享其成,甚至成为恶棍。主人公最后于悲愤中自杀。  不过,这些作品为他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光辉所笼罩,在后世缺乏影响。今天,翻开文学词典、百科全书,我们只能在“侦探作家”的条目下找到他的身影。  十九世纪时,人们还不能肯定比重超过空气的物体能够飞起来。所以,那时候早已升天的气球成为满足人们飞行愿望的首选,也因此产生了大量关于飞艇题材的科幻小说。罗德亚得。基普林(RudyardKipling)是其中的重要作者。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当然,原因不是他在科幻方面的创作成就。基普林于1905年创作了《夜班邮船》,又于1921年创作了《航空控制板真简单》。在这两部科幻小说里,作者全面的设计了未来的航空管理体系,只不过在现实上,负载这个体系的硬件最后变成了比重大于空气的飞机。  一九二一年,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创作了一个科幻色彩浓厚的剧本——《回复到密福沙勒的时代》(BacktoMethuselah)。密福沙勒是圣经中长寿者的代表,类似于中国的彭祖。这个剧本引用了进化的概念,描述人类如何从创世之初,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直至遥远的将来,所有人都变得如密福沙勒一般长寿。最后,到了公元二万多年,人类已进化至可以摆脱形体的束缚,而成为超然物外的纯粹心灵。  十九世纪里,科学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改变着过去的社会形态,也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催生出科幻小说的萌芽。在俄罗斯,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inTsiolkovsky)为了宣传他的多级火箭原理,开始创作科幻小说。第一篇《到月球去》于1892年发表在莫斯科的《环球》杂志上。后来还写了《宇宙的召唤》(1895)、《地球之外》(1920)等作品。象许多国家的早期科幻作品一样,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这些小说缺乏文学色彩,充满了大量技术细节的描写。引不起非专业人士的兴趣。但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可能是到目前为止创作了科幻小说的最有份量的专业科学家。  在法国,作家罗尼在科幻史上的影响无法与凡尔纳相比。但他与法国文学界有着广泛的联系。通过他,科幻文学在法国较早地为主流文学界所认识。他的代表作《寻火记》于八十年代被搬上银幕。  十九世纪的英国文豪斯蒂文森(RobertLouisStevenson)于1886年出版了一部科幻小说,这部作者在科幻小说方面的惟一创作,就是如今已经成为科幻经典的《化身博士》(StrangeCaseofDr.JekyllandMr.Hyde),又名《杰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小说里的主人公杰基尔博士发明一种奇药,可以定时诱发性格中的罪恶面。他在自己身上实验这种奇药,于是定期变成邪恶的海德先生。由于杰基尔博士一直隐居,人们以为海德控制并且杀害了杰基尔,引发了一个诡秘的侦探故事。我们不知道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在这部作品里吸取了多少营养,但在保守的维多利亚时代写这样的主题,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勇气。同时,这部小说也体现着科幻文学在社会与人性题材方面的特殊表现能力。  在德国,库尔德。拉斯维茨进行了科幻小说方面的早期探索。他的《双行星》比同样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威尔斯的《两个世界的战争》还要早一年。他的其它科幻小说包括《宇宙图书馆》、《10000年的人类》等。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后来德国的年度科幻小说奖就被称为“拉德维茨奖”。  第二节:北美的早期科幻开拓者  当时走在科技和社会变化前列的美国,也产生了一批科幻文学探索者。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1840年,爱伦。坡创作了《艾洛斯和查米恩的对话》。在这部作品里,地球受彗星撞击失去氮气,处于纯氧燃烧的熊熊大火中。  作者于1848年创作的《未来的故事》把时间背景放在2848年。那时,天空中飞翔着巨大的飞艇,主人公在飞艇上给同伴写信,回忆过去的历史。读者会看到他充满自信地描述着一些其实完全错误的史实。这篇幽默科幻小说提醒我们,或许我们对以前的历史也是一无所知,历史学家完全搞错了他们手中掌握的文献。  虽然并不以科幻小说见长,但爱伦。坡天才地、直觉地把握住了科幻小说的本质特点:爱伦。坡根据几项基本的物理法则,轻而易举地便使他的故事具有真实感。《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传》59页。  1888年,美国作家贝拉米(1850——1898)出版了他的名著《回顾》。这部宣传空想社会主义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超过一百个团体受其影响成立起来,从中还组成了一个国家主义的政党。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作品的情节非常简单:主人公韦斯特由于催眠作用,沉睡于1887年,在2000年苏醒。当时的美国已经实行了作者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与新时代的人相互介绍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从中展示了作者的社会改造理想。这部作品虽然不是标准的时间旅行题材,但距此已经很近,在表现手法上效果完全一致。当然,作者是把它作为一部乌托邦小说来创作的。但与以前此类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乌托邦小说的背景往往设定于同时代的未知世界,而《回顾》第一次将理想世界的背景放到了未来。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文风恢谐幽默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创作了时间旅行小说《亚瑟王朝的美国佬》。在这部小说里,一个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铁匠梦游到亚瑟王朝时代的英国(公元六世纪),目睹了君主制度的腐朽,贵族、骑士和教会人士的无知、贪婪。这个铁匠想通过工业革命、普及教育、建立民主制度等方式改变历史,甚至可以造出电网、机关枪与古代武士们较量。当然,历史最后并没有那样变化,因为作者让他遇到了巫师暗算,长眠一千多年回到十九世纪。这部小说与时间旅行类科幻小说的距离,仅仅在于主人公不是乘坐时间机器,而是被当头一棍打回历史的。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吐温一生以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为己任,但在这部他五十多岁时创作的小说中,作者还是认定,美国社会纵然问题无数,但它的自由、民主和科技进步仍然是“黑暗的中世纪”无法比拟的。这部作品体现了马克。吐温不同于巴尔扎克等农业社会怀旧派文人的思想本质。  除了创作外,马克。吐温受美国技术狂热的影响,还亲自设计许多科技发明,后来还因为自动排字机专利经营的失败而陷入财务危机。这种对科学技术的直接兴趣对作者的创作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出生草莽,放荡不羁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1876——1916)也是科幻小说的早期探索者之一。他最早的科幻文学探索作品是《一千次死亡》。第一卷里曾经介绍过的《铁蹄》则是他的科幻代表作。此外,他还创作过《亚当之前》(1906)、《星游者》(1914)、《红色瘟疫》(1915)等科幻小说。在《天外飞鸿》中,杰克成功地构思了外星人的故事。  在世纪之交的美国,还产生了一位有影响的通俗科幻作家:埃德加。赖斯。伯勒斯(EdgarRiceBurrouRhs1875——1950)。他的代表作《人猿泰山》解放前就被译介到中国,最近又被大量地重新翻译过来。这个系列小说塑造了在猿人世界里长大的一个人类孩子,并且成为此类题材的开山之作。一段时间里,这个攀着藤条在林间呼啸的野人风靡文明世界。伯勒斯还创作过《火星公主》等科幻小说。  伯勒斯的作品欠缺完整构思,也没有多少文学上的考虑,但却能以强烈的浪漫色彩和打斗情节吸引读者,并且因为数量很大而拥有广泛读者。而且,正是在这一大批读者中,产生了许多后来的科幻作者。说到这些特点,中国科幻迷可能会想到大家很熟悉的一个人——倪匡。是的,我们可以把他们当作同一类作者。不同国家科幻史上往往会出现同样的人物,因为他们代表着科幻小说本身发展中的不同阶段。  第三节:其它地区的早期科幻开拓者  我们的东邻日本受工业化的影响,于二十世纪初也产生了自己的科幻小说。日本科幻的开拓者是押川春浪(1877——1914)。1900年,他创作了预言日俄战争的科幻小说《海底战舰》。  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块殖民地印度,也产生了自己的科幻萌芽。1897年,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贾格迪什。钱德拉。博斯创作了科幻小说《驯服风暴》,讲的是用发油平息海上风暴的故事。同时,拉纳德创作了《星星的微笑》,马德哈夫创作了《斯里尼瓦撒——雷奥》等作品。凡尔纳的作品也被当作科幻启蒙介绍到印度。这些早期科幻作品大多被看成神话作品或者儿童文学。  从1818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各地虽然涌现出了许多科幻作家和科幻经典,但科幻文艺一直没有建立起自觉意识,更多地是出自个别作者的灵光乍现。在这段时间里,科幻文艺还没有统一的名称,它们被称作科学冒险小说、科学传奇小说、预言小说等。甚至有过一个很可笑的名字——“伪科学小说”。本节中介绍的这些科幻作品,基本上是科幻艺术真正独立以后被“追认”的。由于缺乏自觉意识,萌芽时代的作家们虽然感觉到自己在探索一个全新的文学品种,但对这个文学品种的规律性还没有什么探索。  在这个大潮中,我们中国并未落后。下一卷笔者将用一章来介绍早期中国科幻的成就。  所有这些先驱者都为科幻小说的诞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贡献最大的两位,莫过于凡尔纳和威尔斯。只有他们,才将科幻小说彻底发展成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  科幻洗礼更新时间:2008-9-9 21:21:37 字数:7660  纵观文学史,一个新的文学门类诞生以后,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名称。但最后,总会有一个名字胜出,成为它的大号。而这个大名,更促使它拥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在科幻文学史上,科幻这个词的诞生,因此而具有同样的意义。  雨果。根斯巴克为科幻施洗礼,并以此贡献而永留史册。坎贝尔则将科幻文学向专业化方向推进了一大步。那些创作于黄金时代的作家们,则构筑了科幻文学的基本骨架。  第一节:为科幻施洗  1904年,卢森堡人雨果。根斯巴克带着两百美元和制造电池的计划来到美国冒险。在经济上站稳脚跟后,他创办了一份电学杂志《现代电工学》,后来又改名为《科学与发明》。  根斯巴克从1911年开始在自己的杂志上连载科幻小说《大科学家拉尔夫124C.41+》。这部作品全景式地预测了未来科技的发展。当时,一批美国本土的通俗文学杂志大量刊载粗糙的科幻小说,这些小说多是采用英雄美人、冒险打斗的式样。雨果。根斯巴克注重将科学内涵引入这个文学新品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读者对此也普遍认同。  1923年8月,根斯巴克尝试出了一期科幻小说专刊,大受欢迎。后来,在读者调查的鼓舞下,根斯巴克彻底改变办刊方向,于1926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专业科幻小说杂志——《惊异故事》。在这本杂志的第一期上,根斯巴克将这个已经存在了近百年,但始终缺乏自觉意识的文学品种定名为“Scientfiction”。后来,这个名称演化为“Sciencefiction”,约定俗成。其缩写形式“SF”成了全世界科幻文学爱好者彼此认同的标志。这是世界科幻文学史上的伟大时刻,它标志着科幻文学从此当门立户,独立发展。  作为工程师出身的作者,根斯巴克十分强调科幻小说在宣传科学技术方面的作用,反过来也强调科幻小说本身的知识含量。他在编辑部里贴上一些标语:“本刊欢迎那些有科学根据的小说”、“科幻小说就是要把科学变成神话”。这些观点也是中国科幻文学诞生初期的主流观点,而那时的中国科幻作者并没有受到雨果的影响。这种“所见略同”再次说明世界各国科幻艺术史都经历了类似的发展阶段。  根斯巴克甚至夸大其词地给他的作者们标注上“某某学博士”、“某某学教授”的头衔,其中有一些后来被查证为子虚乌有。这种有些可笑的作法也体现着作者对科幻小说科技内涵偏执化的追求。不过,在科幻小说还缺乏鲜明个性的时代里,偏执有时是很重要的。  作为将科幻文学自觉化、职业化、系统化的先驱,雨果。根斯巴克热情有余,积极实践而理论不足。除了凭直觉确定了哪些作品是科幻小说外,他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创作思想。由于经营不善,《惊异故事》于1929年就停刊了。后来他又创办了几个类似的刊物。效果均不理想。从此本人在科幻文艺界影响日微。尽管如此,由于雨果。根斯巴克的杰出贡献,他的名字还是被用作为世界科幻协会大奖的名称。  后世科幻作家回顾此节时,多半只对根斯巴克的勇气和开创精神表示敬意,但很少有人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层含义。根斯巴克将一本科技刊物改造成一本科幻刊物,并且是在读者的大力推动下完成这一转变。这标志着科学文化进入科幻内部,并成为主力。或者,标志着科幻从文学向文化跨进了一大步。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根斯巴克之前,科幻只是一种文学。爱伦。坡、凡尔纳、威尔斯、柯南道尔这些人,都属于文坛。而根斯巴克和他的读者们不同,他们不是专业科学家,但却是科学爱好者。无论是《现代电工学》,还是后来的《科学与发明》,都不是文学刊物,上面的文章或者是介绍真实的科学发现、发明,或者是作者们纸上谈兵地进行科学构想。  而当它转型为科幻刊物时,它只不过是把那些科学构想文学化。当一篇描写某个科学构想的文章,加入了人物、情节以后,它向文学迈进了一大步,但文学并不是它的初衷。  从那以后,科幻开始从文学的小圈子,迈向文化的大圈子。可惜,由于后世作家只是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谈论科幻,由于成功的科幻小说总比简陋、粗糙的科学构想流传得广泛和持久,使得这一转型的意义被大大忽视。在《科幻纵览第七章》《科幻——从文学到文化》中,笔者将会主要分析这些问题。  第二节:坎贝尔的贡献  虽然根斯巴克的《惊异故事》因为发行不畅,没有坚持下来。不过,搞专业科幻杂志的构想已经为出版界所接受。1930年,克莱顿出版社创办了《超级科学惊奇故事》杂志,1933年将它卖给了史密斯出版社,改名为《惊奇故事》。并吸收约翰。坎贝尔(JohnW.Campbell)为主编。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科幻文学开始了第一次有意识的文学运动。  坎贝尔曾经也是一位科幻作家,创作过《黄昏》等科幻名著。成为编辑时仅二十七岁。他决定放弃创作,专心致力于编辑的工作。他把自己在创作中积累的指导思想推广开来,介绍给作者,并作为选稿要求,真正成了“作者的老师”。  坎贝尔的科幻创作指导思想包括“写真正的科学”、“用现实手法描写超现实的题材”、“用过去式描写将来的事物”、“对科技和进步保持乐观态度”等等。在这些原则中,“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描写超现实情节”这一条最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令科幻文学独立存在的根本。正是这个原则,使现代的科幻小说既不同于它早期粗糙简陋的样式,也不同于二十世纪充斥西方文坛的各式现代派文学和魔幻文学。  坎贝尔的这些思想并未写成系统论著,而是散见于他写给作者的大量信件中,以及他在许多讨论会上的发言里。作为一个成功的编辑,他也是一大批科幻作家的发现者,提携者,引导他们将科幻小说从一种充满激情但很肤浅的业余文学发展到比较专业的水平上。当时,主力科幻作家们相当一部分作品,其实是他布置的“命题作文”,或者是在他深度改造下完成的。  由坎贝尔领导的这次有意识的科幻文学运动,被世界科幻界称为“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当然,确切地说,应该是美国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只不过后来随着美国科幻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扩大,这个运动中建立的创作模式成为了某种文学标准。它的经典成为世界科幻的经典。  黄金时代的上限是1938年,这一年坎贝尔出任《惊奇故事》的主编。下限是1950年,这时,大批风格不同的新科幻杂志出现在市场上,突破了《惊奇故事》的垄断地位,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当然,关于这个上下限还有其它的一些说法,但大体相差不多。  第三节:创作于黄金时代  除了根斯巴克、坎贝尔等开创者大力推动外,推动美国科幻黄金时代来临的,还有当时的社会现实。  1929年,美国经济泡沫破灭,大萧条暴风一样席卷世界。当时,不仅失业工人在工厂门口排起了长队,就是以前的一批“企业家”、“投资家”也沦为街头小贩。国家不幸诗家幸。在经济大萧条的环境中,科幻小说逆势而上,竟然在美国生根开花,走向成熟。  关于这一点,后来的著名科幻作家兼科幻作品经济人弗雷德里克。波尔(FederikPohl)回忆到:“我那时仅11岁,尽管家中已充满不幸,但在大萧条中也仍旧能感觉得到,在1931年的现实世界与科幻杂志中的光明繁荣的世界之间真是有天壤之别。”(《惊奇的故事》,原载《美国遗产》1989年9——10月号)  一大批美国科幻作家在那个时候涌现出来,奠定了美国科幻的基础。并且成为世界各国科幻作家效法的榜样。这个名单中,有E.E.史密斯、范。沃格特、杰克。威廉森、罗伯特。海因莱因、阿西莫夫等一系列灿烂的名字。  在《惊异故事》杂志上出现的最有影响的科幻作家,要属“太空剧”的创始人史密斯。太空剧类的科幻小说在19世纪末就已经有了萌芽。这类作品把冒险打斗的背景搬上太空,换汤不换药地使用着陈旧的故事套路。当时,人们借用贬称“西部剧”来称呼这类作品。但是现在,人们在提起“太空剧”时,感觉不到其中的贬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史密斯的作品把太空剧的艺术价值提高了一个挡次。  史密斯出生于1890年。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宇宙云雀》早在1918年就创作完成了。但直到1928年才在《惊异故事》上发表。这是第一部将背景放在太阳系外面的科幻小说。而在那以前,凡尔纳、威尔斯等人笔下的太空英雄还只是在太阳系里冒险。二十世纪天文学的发展使得太阳系内部的秘密大大减少,已经不太适合新一代科幻作家们用来作驰骋他们想象力的场所。史密斯开了“恒星际背景科幻小说”的先河。直到今天,这类背景的作品依然是科幻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宇宙云雀》后,史密斯把大部分创作精力都用在写续集上,使得“云雀系列”成为洋洋大观。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1920年——1995)被视为坎贝尔的门徒。阿西莫夫是俄罗斯人,两岁时随父母逃避俄国革命来到美洲。当他把第一篇稿件投给坎贝尔时,年仅十七岁。在坎贝尔的指点下,阿西莫夫的创作水平迅速提高,从第一篇科幻小说《逐离灶神星》开始,阿西莫夫开始了其漫长而高产的创作生涯。主要科幻作品有《基地系列小说》(1942)、《我、机器人》(1950)、《钢窟》(1954)等。  除此之外,阿西莫夫还是一位世界级的科普作家。他与美国科技界的一流精英们多有交往,可以第一时间地吸取最新研究成果以供创作之用。他的《基地》系列复演了罗马帝国兴衰史,是科幻文学史上经典的史诗类作品。  由于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接近科普模式,与中国科普界曾经提倡的主流价值观相吻合,所以他成了继凡尔纳以后,被译成中文最多的外国科幻作家。在中国拥有一大批“阿迷”。  不过,尽管阿西莫夫自己说,没有文风就是他最大的文风,但他的文字技巧粗糙,一直是作品的极大缺憾。由于阿西莫夫作品影响面巨大,也使得一些读过他作品的主流文学界的人士误认为,一流科幻作家的文笔也不过如此,惶论其他。1999年,中国的《科幻世界》杂志曾经请《小说选刊》主编冯敏给科幻作者们讲授文学技巧。冯敏说,其他科幻作家的小说他没有读过,阿西莫夫的作品他是读过的,文笔只有小学生水平!  阿西莫夫是被坎贝尔培养的作家的典型,而罗伯特。安森。海因来因(RobertA.Heinlein)则是被坎贝尔发现的作家的典型。海因来因出生于1907年,年轻时曾在部队服役五年,这段经历转化为军国主义思想,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反复出现。1939年他开始科幻创作时已经是一个三十二岁的成年人了。海因来因几乎是从第一篇作品就达到了成熟状态,并将自己的创作高峰一直持续下去。他的代表作有《未来历史丛书》(1950——1953)、《傀儡主人》(1951)、《双星》(1956)、《星船伞兵》(1959)等。  海因莱因对美国科幻的最大贡献,在于使科幻文学冲出自己的狭小圈子,成为一种为社会各界认可的“普通的读物”,“阅读的主流”。当他的《异乡异客》在六十年代社会动荡中出版后,作者本人也成为美国的文化名人。  在海因莱因之前,美国科幻文学界已经出版了大量单行本小说,但海因莱因的作品大大提高了科幻长篇的艺术水准,使科幻文学的“杂志时代”最终结束。1982年,海因莱因和妻子一起来到中国旅行,可惜,那时刚刚开放不久的中国还没有多少人认识这位世界级科幻大师。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然没有大量翻译过来。  西马克(CliffordSimak1904——1988)于1931年在《惊异故事》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红太阳的世界》。后来,在繁忙的记者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地创作着科幻小说。他的作品从四十年代开始拥有广泛影响,本人也曾任《惊异故事》的兼职编辑。  西马克的最大成就在于把乡村背景引入了科幻小说。科幻小说以描写科技进步为主题,所以往往也就以城市为背景,毕竟科技不是能够在田间地头诞生和兴旺的事物。直到今天,世界科幻界里专门描写乡村背景并取得成功的也没有几人。这或许也是科幻文学与当今主流文学的一个重大差别吧。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