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知道点世界历史》作者:梁功平-4

作者:梁功平  字数:27462 更新:2023-10-09 13:50:27

公元5世纪后半叶起,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衰退,再加上皇室在国土统一后,不断霸占地方贵族的领地,扩大自己的屯仓,并将侵略朝鲜的军事负担强加在他们身上,皇室和地方贵族问的矛盾日趋尖锐。下层百姓则民不聊生,遇到饥荒更是饿殍遍野,到了6世纪末叶,部民制已经趋向瓦解。  公元592年,控制中央政权的大贵族苏我氏拥立自己的甥女推古天皇即位,其甥孙圣德太子出任摄政。圣德太子废除官职世袭制度,制定了冠位12级;颁布17条宪法,提出天皇至上,提高皇室地位,强化中央集权和法制,继续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加强与中国的联系。然而圣德太子的所作所为未能触及部民制,对消除当时各种社会积弊并无多大促进作用。622年,圣德太子病故。“推古改革”的有限成就也濒于流产,大和政权愈发不稳。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皇室和中央大贵族中以中大兄皇子与中臣镰足为首的一批年轻有为之士,密切结交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矢志以法制完备的大唐帝国为典范,革新政治,对日本社会进行根本改革。经过精心策划准备,于645年发动政变,先在殿前诛苏我入鹿,后逼虾夷举家自焚,一举翦除保守贵族的核心集团。掌握了朝廷大权的改革派推举博览中国典籍的年轻皇子继承皇位,称孝德天皇,年号大化;立中大兄为皇太子,摄领政务;以中臣镰足为内大臣,高向玄理、僧旻等为国博士,参与政要,从而组成以推进改革、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为己任的强大领导核心。  公元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因此这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废除部民制,实行所谓的公地公民制,就是废除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变成“公地、公民”。第二,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政府每隔6年编造一次户籍,对6岁以上的男子授予口分田2段(1段约合9.918公亩),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奴婢为良民的三分之一(授予户主)。田地供受田者终身使用,但不得买卖,死后归还国家。受田农民应担负租庸调。租,即实物地租,受田每段交纳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纳物,每人每年10天,可以绢布代替;调,是征收的地方特产,一般是绢、丝、棉、布等。第三,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设掌管祭祀的神祗官和总理政务的太政官,下设八省(部)分别处理具体事务,领有弹正台,专职监察官纪。官员由中央任命,废除官职世袭制。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这样,把原有氏姓贵族统辖的大小诸国,置于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第八篇 殖民时代·达·迦马绕航非洲  达·伽马(约1469年—1524年),是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他通过绕航非洲,开辟了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伽马是个小贵族,1460年出生在葡萄牙的锡尼什。青年时代的伽马在艾瓦拉很努力地学习过数学和航海技术,后来他服务于舰队,擅长于指挥。  葡萄牙人自从航海家亨利王子(公元1394—公元1460年)时代起就一直在寻找一条从欧洲直接通往印度的航线。1488年以巴尔托洛摩·狄亚斯为首的一支探险队到达并绕过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返回葡萄牙为前往印度群岛的新航线打下了基础。  1497年7月8日,达·伽马率领四艘船、170名船员从里斯本出发。船队最初向佛得角群岛前进,在补充了新鲜的食物和饮水之后,继续向东南航行。他们走了一条弧形航线,先向西南,后转东南,以避免进入几内亚湾的无风带和遭遇险恶的海流。这样连续航行了96天,由于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大部分船员都得了坏血病。11月4日登上了一块陆地,冒险家们将这里命名为圣赫勒拿湾,用星盘做了测定之后,弄清了这里在好望角北方190公里处。他们在此修理船只船具,采集食品、淡水、木材。  随后达·伽马一行又沿非洲东海岸向北航行。在马林迪,他找到了一个印度引航员,为他引航三十天,从阿拉伯航海至印度。1498年5月20日,大约在离开葡萄牙十个月之后,达·伽马到达——印度南方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卡利卡特。——卡利卡特的印度君主扎莫林一开始对达·伽马表示欢迎,但是他很快就感到失望,因为达·伽马赠送他的礼物全是些便宜货。这使达·伽马未能与扎莫林达成一项贸易协定。  5月22日船队到达了印度西南海岸的中心港口——卡利库特(郑和远航时到达的古里国)。一眼望去,马可·波罗笔下的富庶繁荣景象出现了。当居民们得知船队来自葡葡牙时,感到极其惊讶。葡萄牙人很简单地回答了本地人的疑问,而这也是葡萄牙人80年来努力争取的目标:“我们来找香料。”  阿拉伯商人长期垄断着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印度商人如果得不到明显的好处,他们是不愿意让葡萄牙人占了便宜而得罪阿拉伯人的。而达·伽马船队能拿出来的无非是黄油、蜂蜜、红帽子、衬衫、铜铃和珊瑚做的念珠之类的东西,对印度商人来说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吸引力。无奈之下达·伽马只得谎称这些东西并不是葡萄牙国王准备的交易品,而只是他这个穷困的旅行者自己花钱买来的。  达·伽马在当地停留了三个月,5月28日会见了卡利库特国王。卡利库特国王懒洋洋地躺在绿天鹅绒卧椅上欢迎他。达·伽马看到国王嘴里嚼着槟榔,手持一个约4.5升的大金杯,旁边放着一个大型金盘,大得要用两只手才能围抱起来,盘中装满了香料。这一次见面唯一的成果是国王同意葡萄牙人在当地贩卖带来的货物。然而,没有上等的货物,就不可能有上等的生意。两个月过去了,货物还未脱手,条纹布堆放在货栈中,无人问津。他们只能用铜、水银和珊瑚等交换香料。  一连几个月,达·伽马都想方设法与卡利库特国王订立贸易协定,但阿拉伯商人从中作梗,说他们是海盗。性急的达·伽马实在不堪忍受,就野蛮地抓了六名当地贵族做人质,强迫国王改变态度。直到1498年8月29日船队即将回国之前,国王才请达·伽马交给曼努尔王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不管怎么说达·伽马总算是完成了使命。  在归国途中,达·伽马一行不算顺利,他们又经历了许多风险。风向不顺致使航期延长,有30名船员死于坏血病。又因缺少人手,他们不得不把船员集中在两条船上,毁掉了圣拉斐尔号。于1499年9月初返回葡萄牙,全程共花26个月的时间。航队出发时是170人,现在归来时只剩下55人。失散的100多人中还有达·伽马的弟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年)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一个毛纺手工业者的家庭,他读过《马可·波罗行记》,书中把东方描写得非常富有,说那里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这使他自幼憧憬并向往东方的财富。哥伦布20岁左右当水手时到过欧洲沿海各国,熟悉大西洋东部海域的航路。他坚信当时盛行的地圆学说,认为从欧洲海岸向西航行可以直达亚洲印度,从而可以得到大量的黄金、香料。为此,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但都遭到拒绝。因为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并不相信。此外当时欧洲所需要的东方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香料和黄金等,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困而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  1486年,哥伦布来到经济基础强大的西班牙王宫,向西班牙国王陈述了他的主张和设想,并提出了一些条件。1492年4月17日西班牙王室同哥伦布签订协议,任命哥伦布为他所发现或取得的一切岛屿和大陆的海军司令、总督和钦差大臣,西班牙国王则是这些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这些领地所出产的或交换而得到的一切珍宝、黄金和白银、香料以及其他物品的十分之一归哥伦布,十分之九交西班牙国王。1492年8月3日,哥伦布携带了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国书,率3艘帆船、87名船员从巴罗斯港出发,开始了探索横渡大西洋航路的第一次远航。  1492年10月12日凌晨,船队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后,还没有收获。就在船员中怨声四起,几乎要发生叛乱的时候,船头上的一名水手突然在月光下隐隐约约地看到前方有一块陆地。天亮时,他们来到了一个岛屿。哥伦布立即上岸,面对繁盛的草木,他欣喜地宣布这里是西班牙的土地,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这个岛屿就是现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哥伦布以为他已经到了印度,所以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哥伦布没有向西,而是由此向南继续航行,到达了附近的古巴和海地,发现了那里许许多多的大小岛屿。哥伦布到达海地以后,在那里建立据点,把欧洲的先进武器──大炮和火枪带到了岛上,开始了对当地人民的血腥统治和疯狂掠夺。但使哥伦布失望的是,这里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只是有许多他们从来没有见到的动植物和风土人情。尽管如此,土地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哥伦布为了炫耀他的成功,带着掠夺来的财富和10个印地安人返回,于1493年3月15日回到西班牙的巴罗士港,向欧洲人宣布他已经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这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哥伦布得到了国王的礼遇,成为西班牙的贵族。西班牙国王对哥伦布待若上宾,并大力资助他于1493年9月、1496年3月、1498年和1501年进行了第二、第三和第四次远航,哥伦布等人先后到达了多米尼加岛、瓜得罗普岛、安提瓜岛、维京群岛的波多黎各岛、特里尼达岛、委内瑞拉海岸以及巴拿马一带。就在哥伦布探险远航期间,1499年到1502年佛罗伦萨人阿美利加·味斯普奇到哥伦布“发现”的土地上考察,于1503年出版了一部游记,断定那里根本不是东方的印度,而是一片“新大陆”。1507年德国教授马丁·华尔西穆勒印出一张世界地图,按照阿美利加的说法,把“新大陆”命名为“阿美利加洲”,并把哥伦布最初到达的南北美洲之间的岛群称为“西印度群岛”。麦哲伦全球航行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远洋舰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的壮举。  麦哲伦出身贵族,青年时曾在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的宫廷充任侍从。1505年,他作为一个海军士兵跟随葡萄牙首任驻印度总督阿尔梅达,参加了对东方的殖民掠夺战争。  八年的海洋征战,使麦哲伦掌握了航海知识,熟悉了东方情况。在对苏门答腊、爪哇、印度尼西亚和摩鹿加群岛(今马鲁古群岛)的考察和游历中,麦哲伦得知摩鹿加群岛以东是一片汪洋大海,由此他想到这片大海的东边离摩鹿加群岛不远的地方应该就是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大陆。于是,麦哲伦萌发了环球航行的想法,他通过阅读大量的航海资料和地理书籍,以及拜访航海家列什波亚、天文学家法利罗等人,坚信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有一道海峡相通,而且这道海峡就在美洲大陆的南端。也就是说,从欧洲西岸出发,沿非洲西岸向西南航行,渡大西洋,再沿南美东岸继续向西南航行,找到海峡,绕过南美,西渡大南海前往摩鹿加群岛,然后再跨印度洋绕非洲好望角就可以返回欧洲西岸。  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麦哲伦在西班牙宫廷内外广泛游说,争取王室、贵族和商人的支持。麦哲伦的请求在遭到多次拒绝后,在麦哲伦的岳父、塞维利亚的长官,还有丰塞卡主教的支持下,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终于下定决心。1518年3月22日,他宣布支持麦哲伦的航行计划,并许诺如果航行成功,麦哲伦可分享所得全部收入的5%,还可出任管辖新发现领地的行政长官。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西班牙为麦哲伦装备了5只帆船,配备了265名全副武装的船员。船上满载食物和玻璃镜、丝绒和水银品等货物。  1519年8月9日,麦哲伦的船队从塞维利亚出发,沿瓜达尔基维尔河入海。9月20日,船队离开河口,驶入浩淼无际的大西洋,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麦哲伦的船队才从加那利西渡大西洋到达巴西东北海岸。随后沿海岸南下,仔细搜寻通向“大南海”的海峡。12月13日,船队进入里约热内卢湾,船员们起初以为它是海峡入口,后来才查明是个海湾。在这里,疲惫不堪的探险队员进行了一番休整,然后继续扬帆南航。  1520年1月中旬,麦哲伦见到一个西去的宽阔水道,以为是海峡,结果是一条大河的出口。这就是今天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的出口处。  船队继续向南前进。三月的南美洲已临近冬季,风雪交加,航行极其困难。月底,船队来到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麦哲伦为它取名为圣胡利安湾,并决定在这里抛锚过冬。由于几次探索海峡的失败,大多数海员都感到灰心丧气,有三个船长也借机反对麦哲伦。麦哲伦设下计谋平定了这次叛乱,避免了航海半途而废的结局。  经过近5个月的休整,到了8月,麦哲伦又率领船队出发了。由于有一艘船触礁沉没,此时只剩下4条船了。两个月后,船队在南纬52度处又发现了个海口。这个海峡弯弯曲曲,忽窄忽宽,波涛汹涌。麦哲伦派出一艘船去探航,然而这艘船却调转船头逃回了西班牙。麦哲伦只好率领着剩下的3条船在海峡中摸索前进。经过38天高度紧张的航行,1520年11月28日,麦哲伦终于驶出了长达550公里的海峡。后来,为了纪念麦哲伦,这条狭窄而又曲折的海峡就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指挥剩下的3只船驶进了他朝思暮想的南海,他认为南海水域并不宽,很容易渡过,所以没有做好应有准备,结果连续航行了100余天才到达西岸,航程超过17000公里,比大西洋宽得多。这段航程中,探险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饥饿、干渴和坏血病煎熬。  1521年3月6日,麦哲伦一行在关岛土著那里得到了淡水、粮食和蔬果补充。从关岛出发,10天以后发现了较大的陆地——盛产热带水果的锡亚高岛。第二天,又发现附近的岛屿。因为3月17日是圣拉萨罗节,于是麦哲伦将他发现的土地命名为“圣拉萨罗群岛”。22年以后,它改名为菲律宾。  3个多月的航行中,尽管吃尽了各种苦头,然而幸运的是天气晴好,没有碰上任何风暴,因此麦哲伦把最后发现的也是最大的海洋命名为“太平洋”。太平洋是麦哲伦此次航行最伟大的发现。  在麦哲伦以前,没有任何一位欧洲探险家到过菲律宾,欧洲出的世界地图上也找不到这个庞大的群岛。麦哲伦见到岛上的马来人,知道离摩鹿加不会很远了。麦哲伦在圣拉萨罗各岛之间航行考察;同时传播基督教。宿务岛的君主为了征服一水之隔的麦克坦岛,佯称信仰基督教,并请麦哲伦出兵相助。麦哲伦就这样卷进了当地人的冲突旋涡。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在战斗中被麦克坦武士杀死在沙滩上。  群龙无首的欧洲水手驾驶仅存的维多利亚号和特立尼达号继续寻找摩鹿加。11月8日,向导把麦哲伦的残部带到了摩鹿加。他们在一个小岛上收购了大量贵重香料。特立尼达号由于损坏严重,只好留下来进行修理。1522年1月底,维多利亚号航至帝汶岛。2月13日,自帝汶朝好望角驶去,这时离麦哲伦抵达锡亚高岛已有11个月之久。幸存的船员绕过好望角,但是在佛得角群岛又有不少人被葡萄牙当局逮捕。最后剩下18名衣衫褴褛、面目全非的船员回到当年的出发地塞维利亚。特立尼达号修好以后,1522年4月离开摩鹿加,企图去巴拿马,结果被风暴逼回摩鹿加,成为葡萄牙的囚徒,后来仅有4人生还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  16世纪下半叶,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在和葡萄牙的争夺中屡屡得手,吞并了葡萄牙的许多殖民地,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掌握了欧洲同东方和美洲贸易的垄断权。  殖民掠夺和海外暴利为西班牙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埋下了隐患。当权者们尽情享受奢侈糜烂的生活,他们不关心经济生产,只知道对工商业征收重税以满足豪奢的需要。这样西班牙的工商业很难和海外竞争,贵族手中的金钱又不用来使资本增殖,全用于向国外购买奢侈品,导致西班牙的经济逐渐衰落下去。另外,西班牙国内的政治和宗教保守势力也是西班牙逐渐走向衰败的渊薮。大贵族中有许多从事牧羊业,大大破坏了农业生产。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大肆迫害新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导致西班牙人口在16世纪到17世纪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300万。  与西班牙的江河日下相比,这时的英国则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它通过圈地运动、血腥立法、海外掠夺,特别是把海外贸易与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并得到国王支持,获得了迅速发展。  英国的扩张,自然是西班牙所不能容忍的。起初,英国的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只采用海盗方式,拦抢西班牙运送货物的船只,骚扰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这引起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强烈不满。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而是想通过宗教力量来解决问题。腓力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帝国的坚决推崇者,极力反对在欧洲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于是腓力二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遭到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长期囚禁。因为伊丽莎白支持新教,所以英国天主教势力不承认她是合法女王。1587年腓力二世在英国组织颠覆活动,怂恿英国的天主教徒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然而东窗事发,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  残酷现实使英国认识到:要实现向海外扩张的目的,必须击败西班牙,摧毁它的强大舰队。伊丽莎白女王决心全力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同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从16世纪60年代开始,英西两国的海上争斗日益增多。到1587年,英国在其海军实力加强以后,终于向西班牙发起海上进攻,爆发了实际争夺海上霸权的英西战争。发生在1588年的英西海战,是决定战争转折的关键之役。  1588年5月,为了让英国领教一下海上霸主的厉害,腓力二世命令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率领一支“最幸运的无敌舰队”从里斯本出发,命他与集结在属地尼德兰(相当于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及法国东北部地区)港口的陆军运兵船会合,尔后掩护陆军横渡多佛尔海峡到英国登陆,以便在英国本土实施进攻。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显然,腓力二世是想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经英吉利海峡直捣伦敦。然而,“无敌舰队”存在着的致命的弱点在当时却没有被西班牙统治者注意到:战舰体大笨重,船身像楼宇一样高耸,航行较为缓慢,且极不灵活,在使用火炮的战斗中,容易被敌人击中。  英国对于西班牙的军事动向早就一清二楚。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了迎战,已将皇家海军、各大船主、商人以至海盗们的舰船统统集中起来,共有舰船197艘,水兵14500人,步兵1500人,组成强大舰队,任命霍华德勋爵为舰队司令,以海盗出身并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作战指挥能力的德雷克与霍金斯分任副司令。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出师不利,出发不久即遭风暴袭击,被迫在拉科鲁尼亚港避风和补给。由于舰队在航行时队形太长,加上组织指挥不善,竟有近一半的舰船被惊涛骇浪冲散或触礁沉没,以至6天以后,还有33艘战船杳无音讯。  7月22日,西班牙“无敌舰队”在避过风暴并获得补给后,从拉科鲁尼亚港再度起航,于29日到达利泽德角附近海区,进入英吉利海峡。此时,英国舰队竟在敌人毫未觉察的情况下尾随而来。英舰队派出小舰群快速挺进,不断袭扰和阻碍西班牙舰船,并在31日击沉西班牙舰船3艘,揭开海战序幕。  8月6日,“无敌舰队”到达法国加莱,停泊在海上,想与驻佛兰德尔的西军联系。由于后者未能及时到达,会师计划落空,后面又有英舰尾随,无法等待,只得继续前进。第二天夜间,昏暗无光,云雾重重,海面刮起强劲的东风,西班牙船员都已进入梦乡。英国人巧施妙计,把6艘旧船装满易燃物品,船身涂满柏油后点燃。6条火龙顺风而下,向西班牙舰队急驰而去。顿时,火海一片,“无敌舰队”一片混乱,在断缆开航时各船乱成一团,有的相撞沉没,有的被烧毁。剩下的船只乱哄哄地向西北溃逃。英舰队乘胜追击,于8日4时追到格利沃利讷海域,迫使西舰队接受决战。在决战中,西舰队墨守过时的横阵战术,坚持接舷战,但舰体笨重,机动性差,难以靠近英舰,且舰炮射程近,不能毁伤英舰。而英国的舰队司令则指挥有方,舰船机动灵活,舰炮射程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到18时,战斗结束。西舰队损失惨重,被迫于次日晨决定返航。英舰队当时已将弹药消耗殆尽,而且风向突变,故未予追击,全胜而归。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弹尽粮绝的西班牙舰队,又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有的船只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军杀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而英舰却没有太大损失,阵亡的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英西加莱海上一战表明,舰船的机动灵活和火炮优势取代了以往海战的短兵相接、强行登船的肉搏战,海上战争从此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格局。这次海战实质上是后起的殖民主义英国与老牌的殖民主义西班牙之间的一场决战。英国在海上大获全胜,击败了最强大的对手,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海上霸权。西班牙则因“无敌舰队”的覆没而一蹶不振,从此衰落下去。“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崛起与衰落  荷兰,在17世纪之前,是西班牙属地尼德兰的一个省。“尼德兰”意为低地,是莱茵河入海处一大片低地的总称,它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的一部分。尼德兰是个富饶的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早,制造呢绒、丝绸、亚麻布、地毯、肥皂、玻璃器皿、皮革和金属制品的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布鲁日、安特卫普成为重要的贸易、商业和国际信贷中心。当年西班牙帝国的一半税收来自这里。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把它看作是自己“王冠上的一颗珍珠。”保守的西班牙帝国采取拒付国债、提高西班牙羊毛出口税、限制尼德兰商人进入西班牙港口、禁止他们同西属地贸易等办法,限制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通过天主教会迫害当地人民。  面对西班牙的专制统治和宗教迫害,以宗教斗争为先导的尼德兰民众反封建斗争逐步高涨。加尔文教在尼德兰的教徒迅速增多,不时发生武装的加尔文教徒同当局和教会的冲突。1566年8月,以制帽工人马特为首的激进群众掀起了自发的“破坏圣像运动”,冲击修道院和教堂,将教会财产用于慈善事业。安特卫普、瓦朗西安爆发了起义,大批手工工场工人、农民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分子组织名为“森林乞丐”和“海上乞丐”的游击队,神出鬼没地袭击西班牙军队。  1576年11月,尼德兰南北各省代表在根特缔结《根特协定》,要求联合驱逐西班牙人,召开新的三级会议解决宗教问题,成立政府。但《根特协定》没有提出尼德兰独立问题。  《根特协定》以后,尼德兰出现了复杂的形势。1579年,南方的一些省份,如海瑙特、阿托伊斯等省的天主教贵族成立了阿托斯联盟,并与国王订立停战协定,承认腓力二世为“合法的统治者和君主”。1580年1月,荷兰、泽兰等10多个省的代表则在乌得勒支缔结“乌得勒支同盟”,宣布要联合行动,并制定共同的军事和外交政策。5月,奥伦治亲王威廉也在盟约上签字。次年,格罗宁根等几个省和地区也加入同盟。南北分裂已在所难免。1581年7月26日,乌得勒支同盟的三级会议正式通过《誓绝法案》,废黜腓力二世,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新组成的国家称“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最为重要,故又称“荷兰共和国”。1609年4月,荷兰共和国与西班牙签订所谓的《12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完全胜利,南方仍然处于西班牙控制之下。1648年,欧洲列强在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也签订了《荷西和约》,荷兰共和国终于得到了国际社会承认。  尼德兰革命的胜利为17世纪初荷兰的经济高涨创造了条件。荷兰独立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商业、海洋运输业和金融业,很快成为西欧强国之一。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贸易往来频繁。当时的贸易通道主要在海上,因此造船工业的发达与否,拥有商船的数量和吨位多少,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具有控制东西方贸易,称霸海洋及从事海外殖民掠夺的能力。  荷兰的造船业在当时居世界首位。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当时荷兰拥有商船1.5万艘,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当时的阿姆斯特丹是国际贸易的中心,港内经常有2000多艘商船停泊。造船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许多国家都到荷兰订购船只,17世纪末英国四分之一的船只是荷兰建造的。  荷兰的海军舰只几乎超过了英法两国海军的1倍,使荷兰成为当之无愧的“海上马车夫。”它们在世界各大洋游弋,保护本国商船,并从事海外殖民掠夺。在亚洲,1595年荷兰人首次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爪哇。不久,荷兰舰队便在爪哇和马六甲海峡两次打败葡萄牙舰队,并且不断追捕、抢劫中国商船,垄断了东方贸易。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专门控制这一地区的贸易,还一度侵占我国的澎湖、台湾。  在美洲,荷兰于1621年成立西印度公司,把持西北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并在北美侵占了一块殖民地,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即现在的纽约)为中心的新荷兰。在非洲,荷兰在东西方交通的咽喉——南非的好望角,修筑要塞,营建殖民地,并在那里开辟种植园,以保证过往船只的淡水、粮食的供应。  但是,“海上马车夫”的好景不长。荷兰17世纪上半叶对海上的垄断权,成为后起的英国海外扩张最大的障碍和威胁,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争。英荷战争使荷兰从海上霸主的地位上跌落下来,从此再也没有恢复昔日的辉煌。  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面,逐渐发展成为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要求独占海权、独占原料、独占市场,这使英国同荷兰的斗争不可避免,并由竞争、抢夺发展到武装冲突。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不许其他有航运能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和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以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英荷海上大战。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1652年5月,两国舰队在多佛海峡发生冲突,7月8日荷兰正式宣战。英国海军封锁了多佛海峡和北海,拦截荷兰商船,荷兰则组织舰队护航。1653年8月,荷兰集中海军力量与英国决战被击败,英国控制了制海权,使依赖贸易生存的荷兰经济瘫痪。1654年4月,两国签定《威斯敏斯特和约》,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宣战。1666年2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盟。在1666年6月11—14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英军,但未能巩固既得的战果。同年8月4—5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1667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受到威胁,英国被迫于1667年7月31日缔结《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在南美)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1672年5月,英法联合对荷兰宣战,分别从陆地和海上发动进攻,荷兰无法低挡法军进攻,被迫掘开海堤淹没国土,才使法军撤退。1673年3月荷兰海军击退英国舰队。6月英法联合舰队与荷兰进行了两次斯库内维尔海战,8月法国退出战争,英荷都无力继续战争,于1674年2月签定《威斯敏斯特和约》,战争结束。·第九篇 近代英国·圈地运动下的英国农村  18世纪英国小说家哥尔斯密在其诗歌《荒村》中形象地描写了英国乡村发生的变化:“曾多少次,我在你那种种迷人的景色前停留/……甜美微笑的村庄,草地上最可爱的村庄/……这片土地正在遭遇厄运,它是来势凶猛的灾难下的牺牲/财富在积累,人口在凋零……”诗中所写的正是15世纪的英国因毛纺织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圈地运动。  在15世纪以前,英国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个不起眼的行业。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和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在欧洲大陆的西北角的佛兰得尔地区,毛纺织业突然繁盛起来,在它附近的英国也被带动起来。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羊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英国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养羊大国,这时除了满足国内的需要外,还要满足国外的羊毛需要。而养羊业所需劳动力也比种地所需少,工资也低,因此许多贵族地主纷纷投资获利优厚的养羊业。  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于是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甚至把他们的房屋拆除,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一时间,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的草地。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所谓的圈地运动。  16世纪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托马斯·莫尔在其代表作《乌托邦》的书中写道:“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从此,“羊吃人”这个词便成为了圈地运动的生动写照。  圈地运动首先是从剥夺农民的公共用地开始的。在英国,虽然土地早已有主,但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公共用地则没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首先在这里扩大羊群,强行占有这些公共用地。当这些土地无法满足贵族们日益扩大的需要时,他们又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把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出家园,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变成养羊的牧场。  曾经有一群农民在向国王控诉一个叫约翰·波米尔的领主的上诉书中写道:“这个有权有势的约翰·波米尔用欺骗、暴力占有您的苦难臣民——我们的牧场,这些土地是我们世代所拥有的。他把这些牧场和其它土地用篱笆围上,作为自己所有……,又强行夺取了我们的住宅、田地、家具和果园……,我们被强行驱逐出来……,这些人手持刀剑、木棒,气势汹汹,凶猛地打破我们家的大门,毫不顾忌我们的妻子儿女的号哭……,我们现在连生命都难保全。”  在这种强行的圈地运动中,牧场主的贵族们在利益的驱使下还互相攀比,他们的牧业庄园变得越来越大。但越来越多的农民却无奈地离开了家园,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背井离乡大批地涌向了城市,成为了流民。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统治时期,曾经处死了大批流浪的农民,使英国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少。农民进入城市后,成为城市无产者。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进入生产羊毛制品的手工工场和其它产品的手工工场,成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在这种手工工场里,工人的工资十分低,而工作时间却很长,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前半期。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在圈地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英国国王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颁布了一些企图限制圈地的法令,但这些法令并没起多大的作用,反而使圈地日益合法化。18世纪后,英国国会通过了大量的准许圈地的法令,最终在法律上使圈地合法化,英国农民的人数减少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数量。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圈地法令,英国有600多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  为了使被驱逐的农民很快地安置下来,英国国王也颁布法令限制流浪者,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游民,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工作,一律加以法办。通常,那些流浪的农民,一旦被抓住,就要受到鞭打,然后送回原籍。如果再次发现他流浪,就要割掉他的半只耳朵。第三次发现他仍在流浪,就要处以死刑。后来,英国国会又颁布了一个法令,规定凡是流浪一个月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一经告发,就要被卖为奴隶,他的主人可以任意驱使他从事任何劳动。这种奴隶如果逃亡,抓回来就要被判为终身的奴隶。第三次逃亡,就要被判处死刑。任何人都有权将流浪者的子女抓去作学徒、当苦役。这些法令,也迫使那些被赶出来的农民不得不接受工资低廉的工场工作。世界近代历史的第一页  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处于都铎王朝(1484—1603年)的统治下。这个王朝一方面尽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专制统治;另一方面,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加强了英国实力,使英国成为了海上强国,同时也使英国的新型资产阶级力量更加强大。17世纪时,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在政治上都相信“君权神授”,认为“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厉行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意识——清教,掀起了“清教运动”。这两点造成了政治上的紧张局面,终于在1640年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增强,在国会中形成了与专制王权对立的反对派,国会同国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发展。1628年国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国王查理一世为得到国会拨款而勉强批准了《权利请愿书》,但当国会抗议国王随意征税时,他却解散了国会,王权同国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开新国会,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开始。1642年1月,查理一世离开革命形势高涨的伦敦,北上约克城组织保王军队,准备以武力镇压国会派的“叛逆”行为。8月22日,他在诺丁汉树起了王军旗帜,宣布讨伐国会内的叛乱分子,从而拉开了英国内战的序幕。  在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生了两次国内战争。它是以新兴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社会阶层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武装斗争。  1642年10月23日,王军同国会军在埃吉山进行了首次大规模交战。王军兵力7000多人,国会军7500人。国会军两翼骑兵被王军骑兵的反击所打败,但中路步兵却打退了王军步兵的进攻,并将其击溃,战斗结果未分胜负。10月29日,王军攻占牛津,11月12日攻占距伦敦7英里的布伦特福,首都告急。4000多名由手工工人、学徒和平民组成的民兵队伍火速开往前线,国会军力量大增,迫使王军放弃进攻伦敦的计划。1643年,整个军事形势对国会军十分不利。9月,王军兵分三路进攻伦敦,首都再次告急。伦敦民兵组织4个团同国会军一起挫败王军的进攻,伦敦再次转危为安。但王军控制了3/5的国土,国会军处于被动。  国会军在内战初期节节失利,从政治上看主要是由于掌握国会领导权的长老派动摇妥协,不愿与国王彻底决裂,满足于既得利益,无意推翻王权;军事上主要是由于统帅埃塞克斯等人消极怠战,缺乏主动进攻精神,军队缺乏训练,素质较差。后来军中涌现出了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一批杰出将领。克伦威尔亲自组织“东部联盟”军队1.2万人,在1643年的东部几场战斗中连战皆捷。  1644年7月初,两军在马斯顿荒原展开了内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会战。克伦威尔指挥左翼骑兵很快摧毁了王军第一、第二线骑兵,鲁伯特落荒而逃。一个半小时后,国会军左翼取得胜利。但是,中路步兵和右翼骑兵却遭到王军步兵和骑兵的猛烈反击,步步后退,处境危急。克伦威尔此时一举击溃王军右翼骑兵,又集中兵力冲入王军步兵阵中,使得王军溃败。马斯顿荒原之战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它扭转了国会军连连失利的局面,从此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同时,这次会战也是克伦威尔一生的转折点,他对取得会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他的部队从此也以“铁骑军”闻名全国。  此后,克伦威尔在军队中代表国会,在国会中代表军队,一身二任,以他为首的独立派掌握了军队的实权。内战的形势也大为改观。国会军一改过去被动防守、等待作战的消极路线,采取主动进攻、迫敌决战的积极进攻战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其中以内斯比一战最为重要。  1648年,第一次内战胜利后,革命阵营内部长老派和独立派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长老派早在1647年2月就迫使国会通过解散军队法案,引起广大军官和士兵、群众的强烈不满。8月6日,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团结小资产阶级激进派别“平等派”,在伦敦群众的支持下,率军队开进首都,许多长老派议员仓皇逃走,独立派掌握了国会实权。但是,克伦威尔马上反过来镇压了激进的“平等派”。  正当革命阵营发生分裂和斗争时,查理一世逃出国会军大本营,勾结长老派和苏格兰人,于1648年2月在西南部发动叛乱,第二次内战爆发。国会军先后在威尔士和东部平息王党叛乱,并在1648年8月17日同支持国王的苏格兰军队进行了著名的普雷斯顿会战。克伦威尔首先向苏格兰军左侧的英国王军兰代尔部发起猛攻,经4小时激战击溃王军。克伦威尔乘胜直扑苏格兰军,先将里布尔河右岸的敌军击溃,随后渡河追击。18日晨,国会军在距普雷斯顿15英里处的威根追上苏格兰军,并立即率部插入敌阵,将敌后卫部队切割成数段,分而歼之。19日,国会军继续追歼苏格兰军。克伦威尔同汉密尔顿在沃林顿附近进行了自苏格兰军入侵以来的最激烈的战斗。克伦威尔夺取山隘和默西河上的一座桥梁,苏格兰军退路已断,大部分人马投降。8月25日,汉密尔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国会军将领兰伯特投降。至此,第二次内战以英国国会军粉碎苏格兰军和王军的进攻宣告结束。克伦威尔的统治  1628年,在英国议会下院,有一位约莫30岁的新议员,他在发言时,以激烈而又富有理性的言语,精练有力地抨击了查理一世的反动统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就是日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军事、政治领导人、独立派领袖、虔诚的清教徒奥列弗·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于1599年4月出生在亨丁顿郡的一个乡绅家庭,自幼过着严格的清教徒生活。17岁时他进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读书,后来到伦敦改学法律。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经营农牧业,成为农场主。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税收政策和专制制度,他的事业很不景气,不得不拍卖部分地产而降为小地主。1628年,他当选为国会议员,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但是,他在政治上真正崭露头角却是在英国内战开始之后。  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首次内战爆发。克伦威尔站在议会一边,投入反对国王的战斗。内战初期,国会军因指挥不力而节节失利。到1643年秋,国王军已据有3/4的国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面临夭折的危险。就在这紧急关头,克伦威尔风尘仆仆地赶到东部各郡,组成东部联盟,亲自出钱组织了有名的“铁骑军”。这是一支精诚团结、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同时又虔诚信仰清教的队伍。在以后的战役中屡建奇功。  1644年7月2日,国会军与国王军在约克城附近的马斯顿大草原上,进行内战以来的第一次大会战。克伦威尔率领着国会军骑兵,取得了战役的胜利。马斯顿草原战役成为英国内战的转折点,国会军从此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克伦威尔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卓越军事才能,使他被称为“铁人”,声震全国,威望日高。  马斯顿战役后,克伦威尔决心依照自己的建军经验,彻底改组国会军。1644年12月,他在国会会议上声色俱厉地对长老会派议员说,如果再不实行军事改革,战争势必延长,人民再也不愿忍耐下去了。长老会派迫于形势,授权克伦威尔组建新军,史称“新模范军”。克伦威尔以“铁骑军”为核心,以中将衔自任新军副总司令。通过这次军事改革,克伦威尔从长老会派手里夺取了军权,成为英国军队的实际统帅。  1645年6月,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模范军”在纳斯比战役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仅仅3个小时的战斗,便全歼了国王军的主力,基本结束了第一次内战。此后,克伦威尔又击败了国王军队的反攻,并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1649年5月,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成了共和国的领袖,他一面继续打击王党分子的复辟活动,巩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一面又镇压了平等派和掘地派的革命运动,巩固了共和国的统治。但随后,于1649年3月,克伦威尔被任命为爱尔兰总督和远征军总司令。他依仗强大的兵力,残酷镇压爱尔兰人民的起义。征服爱尔兰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转折点,这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革命军,蜕变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侵略军。克伦威尔在苏格兰和爱尔兰的胜利,使他不但在英国,同时在欧洲大陆都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称号,成为有产者的靠山。  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得知国会中的长老会派正在策划通过新的选举法,企图继续把持国会、阴谋复辟的消息后,连衣服也来不及换,就身着便服,带领一队士兵来到国会大厦。当议案将要付诸表决时,他突然站起来,点名申斥议员,限令议员们一分钟内离开。当议长被拖出去后,克伦威尔拿起议长席上的权标,晃了两下说:“我们怎样处理这玩意儿呢?拿走吧!”随后,他下令锁上了国会的大门。  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了国会,打击了旧势力复辟的企图,但也为建立军事独裁迈出了一大步。同年12月16日,在伦敦举行了克伦威尔效忠宪法的盛大仪式。他着黑色长袍,头戴镶有宽金边的帽子,端坐在与王座相似的木椅上,由高级军官、法官、行政官吏、伦敦市长及市议员组成的代表团,恭敬地提请克伦威尔接受“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护国主”的称号,并宣读了由军队会议拟定的新宪法——《统治文件》。在礼仪官献上国玺,市长送上国剑以后,克伦威尔站起来,宣誓效忠宪法。“进口”国王的复辟  1603年,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逝世以后,没有直系继承人,所以她的旁系亲属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位,在英国称詹姆士一世。从而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查理一世统治时期,通过两次内战建立了共和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暂告一段落,克伦威尔掌握了共和国的大权。但很快,克伦威尔也逐渐走上了独裁道路,1653年底,他被宣布为“护国主”,并先后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引起了民众和议会的不满。  1658年9月,克伦威尔逝世。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任护国主。他庸碌无能,高级军官根本不服,因此不到一年他就被迫辞职,国家政权落到了高级军官集团手中。他们你争我斗,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一片混乱。与此同时,国内又发生了农民运动。这使得伦敦的大资产阶级和各地乡绅们更加恐惧,认为如果政府和军队不能保证有巩固的秩序,就得用其他的方法来达到目的,以便保存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恢复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便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法。  1660年2月,保王党分子、英国驻苏格兰军队司令蒙克率军进驻伦敦,同时又和流亡法国的查理·斯图亚特暗中勾结。他到达伦敦以后,召开了以长老派和王党分子为主的新国会,会议决定政权“应属于国王、贵族和平民”,也就是主张恢复王权,议会通过议案,宣布查理·斯图亚特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最强有力的和不容置疑的国王”。同时他马上派人到法国去请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斯图亚特回来当国王。经过一番谈判,查理在荷兰发表宣言,声明:赦免参加过革命的人;保证宗教信仰自由;承认革命时期变动的土地产品。除了直接处死查理一世的人以外,其他的反对君主制度的人一概不予追究。  蒙克为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扫清了道路。1660年5月,查理·斯图亚特率领一群亡命国外的保王党人返回了伦敦,登上了王位,称查理二世(1660—1685年),就这样,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有人称他为“进口”的国王。  但是查理二世一上台,就马上翻了脸,把宣言忘得干干净净,对革命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并把克伦威尔的尸体从坟墓里挖了出来,吊在绞刑架上,又把头砍掉挂在审判查理一世的威斯敏斯特厅里示众。查理二世统治时期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时期,但是查理二世的政策仍然同资产阶级的利益相抵触。他流亡期间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庇护,所以在国家大事上一概受路易十四的支配。他不顾国内人民的反对,把克伦威尔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得的敦刻尔克卖给了法国。这就使英国对外贸易遭受了很大损失,他的执政逐渐引起了资产阶级及人民的不满。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即位。詹姆士二世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他比查理二世更加反动。他的一些措施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也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到了1688年,反抗运动相继兴起。詹姆士二世却仍然残忍地迫害主教。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广大人民的愤怒情绪日益激烈,预示着可能会再来一次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发动了一次政变,结束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1688年6月10日,詹姆士二世的王后生了一个儿子,王位的继承权发生了变化。30日,英国议会向詹姆士一世的女婿威廉发出邀请书,请他立即到英国来保护他们的自由,请求得到了威廉的同意。  1688年11月5日,威廉来到英国,他的到来受到了贵族和乡绅们的支持,许多高级军官亲自到威廉的驻地表示支持,众叛亲离的詹姆士二世无奈地逃往法国。·第十篇 法国资本主义革命·巴士底狱的沦陷与法国国庆日  在法国巴黎市区的东部,有一座巴士底狱广场。200年以前,举世闻名的巴士底狱曾经耸立在这里。巴士底狱高100英尺,围墙很厚,有8个塔楼,上面架着15门大炮,大炮旁边堆放着几百桶火药和无数炮弹。它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巴黎,活像一头伏在地上的巨兽。凡是胆敢反对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大都被监禁在这里。因此巴士底狱成了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  巴士底狱同时也是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它是根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2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起来的。当时的目的是防御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城跟前。后来,由于巴黎市区不断扩大,巴士底狱就成了市区东部的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到18世纪末期,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多少年来,人们像痛恨封建制度一样痛恨这座万恶的巴士底狱。许多人曾经做过推倒巴士底狱的尝试,可惜都没有成功。然而,伴随着欧洲大陆上的革命潮流,法国大革命也在1789年爆发了。巴黎的警钟长鸣,工人、手工业者、城市贫民纷纷涌上街头,夺取武器,开始了武装起义。  在法国的封建制度下,人被分为三个等级,僧侣是当时法国封建社会的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其他各种人都归入第三等级。第一、第二两个等级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而法王路易十六就是他们的总头子。他同僧侣、贵族狼狈为奸,弄得民不聊生。虽然法国资产阶级力量在逐渐成长,但是因为他们在政治上没有权力也是受到欺压。  18世纪后期,国王和他的大臣们眼看国库空虚,就用尽一切办法搜刮钱财,好继续吃喝玩乐。为此,1789年他们召集已经停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来筹款。可是,第三等级的代表识破了国王的诡计,他们趁开会的时机,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限制国王的权力,把三级会议变成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第二,改变按等级分配表决权的办法,要求三个等级共同开会,按出席人数进行表决。国王路易十六听了这些要求,暴跳如雷,认为第三等级大逆不道。他偷偷把效忠王朝的军队调回巴黎,准备逮捕第三等级的代表。消息传出来以后,巴黎人民群情激愤,怒不可遏。于是,酝酿很久的一场大革命就这样爆发了。  1789年7月13日,愤怒的巴黎市民成千上万地涌上街头,他们有的拿着火枪,有的握着长矛,有的手举斧头,人们呐喊着,像大海的怒涛一样气势汹涌。人群攻占了一个又一个的阵地,巴黎市区到处都有起义者的街垒。到了14日的早晨,人民已经夺取了整个巴黎,只剩下巴士底狱还在国王军队手里。  “到巴士底去!”  队伍中响起了呼喊声,起义者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巴黎的最后一座封建堡垒——巴士底狱。  守卫巴士底狱的士兵首先用塔楼上的大炮轰击,然后从房顶上、窗户里向人群开火。猛烈的炮火阻止了前进的起义者,他们无法接近巴士底狱,只好从四周的街垒中向里面射击,但因为距离太远,根本对里面的士兵构不成威胁。他们没有大炮,只有从各处寻来的一些旧炮,甚至几百年前铸造的长满铁锈的古炮也加入了战斗行列。然而,这些古炮和旧炮在被战斗激发起昂扬情绪的起义者手里,终于发出了轰鸣。一排排炮弹撞击在监狱墙上,打得烟雾弥漫,砖屑纷飞。  1个小时过去了,战斗没有什么进展,围攻巴士底狱的人却越来越多。大家镇静下来,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两个多小时以后,一门威力巨大的火炮被拉来了,还带着有经验的炮手。猛烈的炮火又一次射向巴士底狱,部分守军终于举起白旗投降了。吊桥徐徐放下,起义群众冒着另一部分拒降的守军射来的弹雨,冲了进去。  “巴士底狱被攻占了!”人们纷纷传诵,一时间,他们的斗志更加激昂了。攻占巴士底狱成了全国革命的信号。各个城市纷纷仿效巴黎人民,武装起来夺取市政管理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在农村,到处都有农民攻打领主庄园,烧毁地契。不久,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掌握了大权。这一年,制宪会议颁布了“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的“八月法令”,紧接着又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了“人身自由,权利平等”的原则。热月政变与雅各宾派倒台  1794年7月27日的巴黎,国民公会正在召开。此时的法国由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执政,罗伯斯庇尔此时正在台上讲话。然而,此时台下的听众已不像雅各宾派刚刚掌权时一样对其充满期待和希望。事实上,此次会场,已经被反对雅各宾派的阴谋家们把持了,台下接连不断地响起一片“打倒暴君”的狂呼声,声音越来越大,使他无法发言。接着,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群人冲上了讲台,极其粗鲁地把罗伯斯庇尔逮捕了。会场顿时混乱一团,但很快就被另一批人所控制,并宣布了一个可怕的决议——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和古东要被逮捕。还有一些声称坚持罗伯斯庇尔的观点的人们也一起被绑了起来,押出了会场。当他们被押出会场时,罗伯斯庇尔大声疾呼:“强盗们得势了,共和国完蛋了。”这时正是下午5点钟。这一事件在法国革命史上称为“热月政变”。  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捕的消息传出后,巴黎公社和雅各宾俱乐部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营救,救出了所有被捕的议员。但是,罗伯斯庇尔等人来到市政厅后,没有立刻领导起义,而是犹豫不定。结果革命军队冲进了市政厅,重新逮捕了罗伯斯庇尔等人。同时,国民公会宣布罗伯斯庇尔等人不受法律保护。7月28日,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古东和奥古斯丁等人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样,新兴的大资产阶级通过1794年热月九日政变推翻了雅各宾专政,夺得了政权。从此,法国革命的上升路线也就中断了。  在法国大革命初期,巴黎有很多革命俱乐部,其中以雅各宾俱乐部最为有名,因为其成员经常在圣雅各教堂开会,所以人们称他们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是该俱乐部成员,后来他又成为雅各宾派的领袖。他主张彻底消灭封建专制,建立一个真正人人平等的共和国,因此,他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与罗伯斯庇尔一起,雅各宾派的领袖人物还有马拉、丹东等。随着革命的进展,雅各宾派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日俱增。  1793年1月21日,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这虽然是法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但却引起了欧洲各国反动君主的极端仇恨。1793年春天,普鲁士、奥地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组成“反法同盟”,法军在敌人的大举进攻下,节节败退。国内到处发生保王党叛乱,革命形势非常危急。1793年5月31日,巴黎警钟又一次敲响,人民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掌权的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  1793年底到1794年初,雅各宾专政不仅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和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同时也解除了外国武装干涉的威胁。为了扭转国内的经济困难,又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从美洲进口粮食,奖励农业发展,补助工商业等等,这些都有利于资产阶级和富农。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但政府仍然控制着外贸,还用最高限价来监督商业,这就引起新兴的大资产阶级的不满。因为,他们要求自由经营工商业,取消一切限价。另外雅各宾专政在革命中实行的一些革命措施,并没有完全满足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群众的要求,一般劳动人民的生活仍然得不到改善。工人对雅各宾专政规定工资的最高限额和坚持实行禁止工人结社和罢工的勒·霞不列法感到十分不满。雅各宾专政虽然颁布了土地法,使农民获得一些土地,但不久因受高利贷剥削而走向破产,农民的分化也加剧了。而地方政权机关经常袒护富裕农民,引起贫苦农民的不满。这样,雅各宾专政的社会基础日益削弱了。  此时,雅各宾专政的内部也发生了严重的分裂,产生了危机。政权内部开始形成两个反对派集团:一个是以丹东和德穆兰为首的丹东派,他们主要代表在革命中发了财的资产阶级。要求政府成立“宽赦委员会”,大赦那些反革命分子和嫌疑犯。所以,这派也被称为“宽容派”。同时,他们要求取消最高限价,使商业活动完全自由。在对外政策方面,他们主张同反法联盟妥协。丹东派的这种态度引起群众的不满,但却使共和国的一切敌人高兴。因此,丹东派同罗伯斯庇尔派发生分裂。另一个反对派是以艾贝尔和肖梅特为首的艾贝尔派。这一派是雅各宾专政的左翼,他们反映广大贫民阶层的要求,主张严格执行最高限价,坚决镇压投机奸商,要求对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没收逃亡业主的企业,实行极端恐怖政策。在对外政策上,他们主张继续战争,解放全欧洲。在忿激派被镇压之后,他们继续了忿激派所争取的事业,批评政府不愿意领导革命继续深入,密谋推翻国民公会。为了镇压反对派,罗伯斯庇尔采用恐怖政策,通过了改组革命法庭的法律,规定可以随意处死反对派。从1994年6月10日起,平均每天处死50人。这样做的结果,使雅各宾派日益陷入孤立的处境,给了反对派分子可乘之机。荒野雄狮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这个音译的名字,其实包含着一个极具野心的意义——荒野雄狮。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拿破仑在近代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上都叱咤风云,写下了传奇而精彩的一页。拿破仑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城,科西嘉岛当时刚刚被卖给法国。他的家族是当地的一个小贵族世家,在父亲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  拿破仑16岁时被授予少尉头衔。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另一个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逃往法国。在法国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代,他的军事才能首先受到了雅各宾派的赏识。但是1794年热月政变中,他又被免去旅长头衔。随后于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界和政界中崭露头角。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1796年3月,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与情人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之后便匆匆奔赴前线。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国的停战条约,凯旋而归。  在军事上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使得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心中的新英雄。但同时,他的崛起却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胁,因此任命他为埃及军司令,把他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爱文学和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  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却是一个大失败。拿破仑在埃及的军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被围困在埃及。1799年回国时,400艘的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而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法国国内保皇派势力也在渐渐上升,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甚至连国民政府内部也对政府的统治不满,不少人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向国内外敌人发起进攻。  在这种形势下,头脑清醒的拿破仑立刻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于是,他抛下法国远征军,于1799年10月,只率少数随行人员偷偷地离开埃及,急匆匆星夜赶回巴黎。拿破仑刚一进入巴黎,他的支持者便奔走相告,立即一传十、十传百,巴黎沸腾了。人们欢呼雀跃,高呼着拿破仑的名字激动异常。拿破仑没有想到,他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狂热支持,他立刻把周围的人召集起来,商量下一步计划。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有着雄狮般野心的拿破仑当然不会轻易放过。经过一番密谋筹划,他们一致认为应该采取行动,立即取消现在掌握权力的督政府,成立执政府,把大革命彻底进行下去!  11月9日,拿破仑开始行动,他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拿破仑在这天发动的政变为“雾月政变”。第二天,拿破仑把法国议会——元老院和500人院全部解散,夺取了议会大权,并宣布成立执政府。在执政府中,他自认第一执政,大权独揽,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雾月政变使拿破仑掌握了法国军政大权,此后,他连续采取军事行动,决定性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对法国的几次反扑。1800年,拿破仑击溃奥地利军队,并进逼奥地利南部地区,迫使奥皇签订和约。1802年,以沙俄为首的第二次反法联盟又被拿破仑击溃,俄国对法国的威胁也解除了。  对国内,拿破仑则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其资产阶级统治的措施。他用武力征讨和分化瓦解的手段,镇压了保王党的复辟活动,同时,又采取了其他统治措施,巩固了他的统治基础。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自称皇帝,将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之后,拿破仑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就是在政变的当天晚上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这个法典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并对德国、西班牙、瑞典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在政变结束后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藉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  随后,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维护帝国统治的战争。1805年,击败了由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组成的第三次反法联盟。1806年,击败了以俄国、普鲁士为主的第四次反法联盟,迫使普鲁士投降法国。1807年,拿破仑又逼迫沙皇俄国签订了梯尔西特和平条约,条约承认了法国在欧洲的统治。英雄不再——拿破仑遭遇滑铁卢  1815年初,反法同盟的欧洲各国君主正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在交际舞会、调情嬉笑、玩弄权术和互相争吵之中,像一枚嗖嗖的炮弹一样飞来这样一条消息:拿破仑这头被困的雄狮自己从厄尔巴岛的牢笼中闯出来了。紧接着,其他的信使也骑着马飞奔而来:拿破仑占领了里昂;他赶走了国王;军队又都狂热地举着旗帜投奔到他那一边;他回到了巴黎;他住进了杜伊勒里王宫。  这是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仑率领105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躲过监视厄尔巴岛的波旁王朝皇家军舰,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于3月1日抵达法国南岸儒昂湾。拿破仑感慨万端,兴致勃发,立刻在岸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士兵们,我们并未失败!我时刻在倾听着你们的声音,为我们的今天,我历经重重艰辛!现在,此时此刻,我终于又回到了你们中间。来吧,让我们并肩战斗!胜利属于你们,荣誉属于你们!高举起大鹰旗帜,去推翻波旁王朝,争取我们的自由和幸福吧!”  拿破仑的鼓舞让士兵们热血沸腾,部队开始进军巴黎。沿途所到之处,人群欢呼雀跃。波旁王朝的阻击部队多是拿破仑旧部,所以纷纷归附。这样,到3月12日,拿破仑未放一枪一弹,便顺利进入巴黎。他的部队已发展到1.5万人。路易十八看到大势已去,仓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仑在万民欢腾声中,重登王位,这就是“百日王朝”。  正在维也纳开会的反法联盟各国首脑惊恐万状地停止了争吵,宣称拿破仑是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敌人。他们迅速集结兵力,于3月25日组成了第七次反法联盟,并有重兵70万,他们分头进攻,来捕杀这头发疯的狮子。英国的威灵顿元帅从北边向法国进军,一支由普鲁士布吕歇尔元帅统率的普鲁士军,作为他的增援部队从另一方向前进。奥地利的施瓦尔岑贝格在莱茵河畔整装待发。而作为后备军的俄国使团,正带着全部辎重,缓慢地穿过德国。  联军约定在6月20日左右开始行动。法军方面,拿破仑也在加紧备战,到6月上旬,已有18万人集结在鹰旗之下,他希望到6月底能有50万人上阵。但令拿破仑遗憾的是,过去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将已不愿再为拿破仑效力,这对法军非常不利。  6月16日下午2时,战斗打响。法军主力7万人在林尼附近同普军主力8万人交战,拿破仑另派5万兵力牵制英军,他希望能够把英、普军队切开,然后各个击破。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枪炮声、雷雨声相互交加,轰轰作响,一直到傍晚雷雨过后,布吕歇耳才发现,法军已占领林尼村,普军防线已被切断。拿破仑认为普军败局已定,令法军休息一日,但这就坐失了歼灭普军的大好时机,逃散的普军在瓦弗方面重新集结,对法军构成了新的威胁。威灵顿听到布吕歇耳战败,害怕孤军作战,便迅速撤退到滑铁卢方向。拿破仑也尾随英军至滑铁卢附近。  这时,被拿破仑击溃的普军重新集结,兵分两路,一路增援滑铁卢附近的英军,一路直接围攻法军右翼。威灵顿率6万余英军、大炮156门,在滑铁卢村南布阵。威灵顿号称“铁公爵”,在战术上长于防守而短于进击,所以在与拿破仑交战之前,他更加谨慎,着重防守,这一正确战术原则为他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滑铁卢之战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总决战,但是双方力量对比明显不均,拿破仑只率7万士兵、270门大炮,而且这些大炮因为天下大雨而仅有一小部分进入阵地。拿破仑将总预备队置于中央后方,并正确判断出英军弱点在其中段,所以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而重点攻击中部。  6月18日上午11时,决定历史进程的时刻到来了。法军抢先向英军开炮。中午1时,拿破仑按照计划,准备进攻英军中部,但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布吕歇耳率普军一部分及时赶到,拿破仑不得不从预备队中抽出2个骑兵师迎击布吕歇耳。威灵顿顽强抵抗,双方伤亡都很大,下午6时,拿破仑令有“勇士中的勇士”之称的内伊元帅要不惜一切代价攻克英军中部,终于占领了圣拉埃村。英军无力支持,法军也疲惫不堪,双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援军,谁先到达一步,谁就会左右历史进程,这是极其关键的历史时刻。  黄昏时分,终于从远处飞驰过来大队人马,双方都在祈祷上帝:来的是自己人!终于那支部队走近了,双方都看得非常清楚,那高高飘扬的是普鲁士军旗!顿时,英军士气高涨,精神振奋,威灵顿立即命令部队作最后反击,英普联军热血沸腾,疯狂地扑向少气无力的法军。拿破仑终因腹背受敌而全军溃败,乘马逃出战场,仓惶离去,从此一蹶不振。巴黎公社的五月流血周  巴黎公社革命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为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而进行的一次武装斗争。武装起义虽然仅进行了72天,但它却作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次演习,载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  1871年1月28日,“国防政府”与普鲁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停战和约。巴黎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所抱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2月,正式成立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选举了总司令和20名委员,草拟了委员会章程,准备武装斗争,维护民族独立。  面对强大的工人武装,资产阶级政府感到岌岌可危。2月17日,梯也尔政府上台,一面与普军妥协,一面向巴黎增调政府军,集中主要精力对付无产者的反抗。3月17日夜,梯也尔召集紧急会议,讨论决定以武力解除巴黎工人的武装。  3月18日凌晨,在政府军巴黎卫戍司令的亲自指挥下,一批政府军偷袭了蒙马特尔高地并抢占了国民自卫军炮阵地,蒙马特尔的枪炮声惊醒了巴黎工人阶级。晚8时,起义军向市中心地区发起猛烈进攻,旋即占领了市政厅,巴黎工人的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立即发出宣告:“巴黎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变行为,已经了解到了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3月28日,20万巴黎民众齐聚市政厅前宽阔的广场,欢呼巴黎公社正式成立,公社发布法令,撤消原来的常备军,由国民自卫军取而代之。公社成立了10个委员会,统一行使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组成的政府诞生。巴黎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新政府百废待兴。  巴黎公社的成立,使资产阶级卖国政府惊慌失措,他们纷纷逃离巴黎,奔向不远的凡尔赛。  资产阶级逃脱后,组成凡尔赛政府军队,伺机反扑。他们从西面与南面包围凡尔赛。除此之外,还有东面和北面普军15万大军压境,军事形势对公社极为不利。5月21日中午,一个奸细冲出城去,带凡尔赛军从几乎没有设防的西南门户圣克鲁门冲进城内,激烈的巷战开始了。  5月26日,资产阶级所属的凡尔赛军攻占巴黎大部分市区,公社指挥部最后迁入拉雪兹神甫墓地,200名战士守卫着这最后一道防线。27日,5000名凡尔赛军冲进墓地,战至傍晚,大部分公社战士牺牲。28日16时,公社战士坚守的最后一个街垒被攻克,一批批被俘的公社战士被押至拉雪兹公墓,在东北角的一堵墙前被枪杀。这堵墙即举世闻名的“公社社员墙”。据统计,公社战士共有7.29万人在作战中牺牲,2.98万人被俘后遭枪杀,6万多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放。  从5月21日至28日,巴黎公社的社员战士们,为了捍卫公社的胜利果实,与敌人进行了一周的激战,这就是世界历史上有名的“五月流血周”!·第十一篇 美利坚合众国·自由的摇篮——莱克星顿  1775年4月19日的清晨,一队英军正在黎明前的薄雾中向莱克星顿前进,他们已经行军一整夜,因而个个困倦不堪,呵欠连天。忽然,他们发现村外的草地上站着几十个村民,正手握长枪严阵以待。很快,清脆的枪声响了起来。这些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部队连夜出发了,4月19日凌晨,他们来到了离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庄——莱克星顿,却没想到他们的行动早已被当地民兵发现。  史密斯看着这几十个衣服破烂的民兵,知道这些武装村民就是莱克星顿的民兵,北美大陆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们“一分钟人”,因为他们行动特别迅速,只要一听到警报,在一分钟内就能集合起来,立即投入战斗。让史密斯吃惊的是,这些民兵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了英军的行动呢?原来,他们的秘密组织“通讯委员会”的侦察员早就得到了情报。  “射击!给我冲!”史密斯一看对方只有几十个人,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马上放松下来。他根本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举起指挥刀发出了命令。民兵立刻还击,猛烈抵抗英军的进攻,枪声震响在莱克星顿上空,传出很远很远。几分钟后,枪声渐渐稀疏,民兵们因为人少、地形不利很快撤离了战场,分散隐蔽起来。  史密斯初战告捷,非常得意,指挥士兵直奔康科德。英军赶到镇上时,天已大亮,旭日东升了,但街道上却看不见一个人,家家关门闭户,显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军进入各家翻箱倒柜,折腾了大半天,什么也没找到。因为民兵早已转移了仓库,“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人也隐蔽起来了。  史密斯觉得情况有些不妙,连忙下令撤退。但是此时的镇外,喊杀声、枪声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镇的民兵已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赶来,包围了正在撤退的英军。他们埋伏在篱笆后边、灌木丛中、房屋顶上、街道拐角处向英军射击。英军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当英军举枪还击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军一路向波士顿方向退却,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断袭击,狼狈不堪。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还是从波士顿开来的一支援军,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这一仗,英军死伤247人,民兵牺牲了几十人,剩下的英军弹药耗尽,回想起来也是心有余悸,他们第一次尝到殖民地人民铁拳的滋味。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