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酒煮中国:写给天下喝酒人的书-7

作者:张向持 字数:15188 更新:2023-10-09 13:46:37

高寿不容易,祝福在壶里--寿酒  寿酒就是祝寿酒,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相传很早很早的时候中原有一孝子,母亲六十大寿之日他上嵩山采果,准备为老母亲祝寿。饥渴难耐,怀抱几十个果子舍不得充饥,见有泉水,俯身狂饮。天宫酒政杜康老君为孝子所感动,云天之上倾酒入泉。孝子品出酒香忙脱下衣衫浸在泉中,回至家中拧出一碗酒来。不想家有不孝儿媳,偷喝了那碗酒,入口仍是水。孝子无奈,背上老母再登嵩山,到泉边已是繁星点点,捧泉入口仍是酒。孝子跪而对天拜呼:天厚母寿也。自此,嵩山酒泉传遍民间,凡有孝子为老人祝寿登山求酒者,泉水皆为酒;而贪饮之徒登山求酒者,入口仍是水,回家还要腹泻三日。嵩山酒泉的传说定是有人为了启蒙人间尊老之道,却引发了寿酒之风。“寿酒”之俗大概就这么来的。  从《史记》、《汉书》有关记载推断,古代寿酒多为50岁以上老人所用。寿酒之浩俗盛之今日,的确说明咱们中国人极讲孝道,这是“光荣传统”。可是现在许多年轻人过生日摆出几瓶酒,也敢说喝“寿酒”,尤其是当个处长、局长之类的年轻干部过生日,手下人也敢满口祝寿之词,简直坏了古人规矩。大家记住,今后50岁以下的人过生日喝酒可以,但别再硬说是“寿酒”,年纪本来不大,何必装老?硬要装老岂不是眼中没了老少?“寿酒”肯定是生日酒,而生日酒未必都是“寿酒”,就这个道理。/* 69 */  众望有所归,对谁谁尊贵--鱼头酒  我们当代人上酒桌只要见到鱼,非要搞一出“头三尾四酒”,鱼头对准的是贵客,要自己喝三杯;鱼尾对准的,是陪客,要陪贵客喝四杯,好像天南海北都这个规矩。咱得先说清楚,这种酒俗不是当代人弄出来的。哪来的?宋代来的。中国人的第一杯“鱼头酒”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喝下的。  熟知大宋历史的人都知道“陈桥兵变”这个故事,“鱼头酒”便是促成“陈桥兵变”的功勋酒。  陈桥地处河南开封境内。那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军屯于陈桥,暗中与众心腹密谋政变,欲夺后周江山,却拿不准众部下能否忠心拥戴,恐惹事端。犹豫之中,为试探手下文武态度,心腹赵普献计:如此这般,众心自明。  赵匡胤依计设宴,酒宴之中扯尽风月,不言军政。众人酒兴正浓之时,赵普颔首示意,一个鱼盘放上酒桌。  赵普对赵匡胤说:这道鱼菜叫“金龙腾飞”,品尝此道美味有个规矩——鱼头对向众望所归之人,对向谁谁就独饮三杯酒,以示不负众望,而后带头动筷。其余人等诚服者继而随饮,不服者弃杯不为过。  众人听后异口同声道:请主帅举杯!  赵匡胤独饮三杯后,朗朗大笑道:弟兄们随我多年,情同手足,不必拘礼,愿喝者随之,不愿喝者吃鱼。  鱼尾正对粮草官,粮草官应声而起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吾随主帅饮下四杯鱼尾酒!  众将继而纷纷举杯肚五背六效忠:酒场如同沙场,我等随主帅出生入死多年惟主帅之命是从,尚不二志,酒场岂有不随之心?  赵普见机而动,对众文武说:当今大唐气尽,列国纷争,天下不定。赵帅文能安邦,武可定国,雄才大略可安天下。我等定生死相随,共图大业。请诸位举杯共饮,对天明志!  众文武这般举杯共饮,注定要吞掉后周江山。  赵匡胤佯醉。赵普趁机把龙袍穿在赵匡胤身上,赵匡胤就这样“半推半就”做了大宋皇帝。  此后,“鱼头酒”便俗定“拥戴之意”,让许多人过把“主贵”之瘾。时至今日,“鱼头酒”仍不失其尊,满酒桌也只有一人独享。  老祖先们折腾出的酒俗还有许多,诸如羊酒、祭祀酒、祭奠酒、团圆酒、喜庆酒等等,讲起来能听得人晕头转向。/* 70 */  规矩人人守,天子也低头--令酒  中国人爱琢磨,善总结,就说酒令,足见其功。中国人在长期的饮酒过程中因人、因地、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创造了诸多酒令,形成了中国酒文化中最有特点的东西。酒令是佐饮的一种活泼而又富有情趣的方式,也是劝饮的一种方式。酒令使整个饮酒活动变得轻松活泼,酒民们在这种方式下斗智斗趣,往往乐不可支。  酒令用于行酒,是以共饮者都认可的方式决出胜负,谁负谁喝酒。  由于历史的积累,酒令形成了许多种类,按清人俞敦培《酒令丛钞》一说,可分为古令、雅令、通令、筹令四类。还有人把酒令分为筹令、雅令、骰令、通令四个体系,或者分为射覆、划拳、骰子、筹子、酒牌等若干类。不管怎么分,包纳的内容大体一致。  说起酒令之起源,一般认为与古代的投壶之戏有关。投壶之戏盛行于东周秦汉时期,形式为双方对垒,以箭矢投向长颈壶口,多中者为胜方,有权罚少中者饮酒。我们不妨说,投壶之戏具有酒令的影子,因为它是以决出胜负罚酒为目的。  其实,“酒令”一词最早是指主酒吏。到了唐朝,酒令才开始作为一个专有名称,特指酒宴上那些决定饮者胜负的活动方式。李肇《唐国史补》有载:“古之饮酒,有杯盘狼藉、扬觯绝缨之说,甚者甚矣,然未有言其法者。国朝麟德中,壁州刺史邓宏庆始创平、索、看、精四字令,至李稍云大备,自上及下,以为宜然。大抵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盖工于举场,而盛于使幕。”由此可见,唐朝酒令已经名目颇多,如律令、卷白波、鞍马、香球、旗幡令、莫走、骰盘、抛打令等。后世所流行的四大类酒令,在唐朝均已出现。  比如筹令,是以抽筹签的方式决定饮者,签上注明饮酒准则。  再如雅令,是比试学识的文人令,以对诗、联句、拆字、回环、连环、藏头等形式为令。据《纪异录》记载,唐宰相令狐楚与进士顾非熊对过“一字令”。令狐楚:“水里取一鼍(tuo,扬子鳄),岸上取一驼,将者驼,来驮者鼍,是为驼驮鼍。”顾非熊对曰:“屋头取一鸽,水里取一蛤,将者鸽,来合者蛤,是为鸽合蛤。”  骰令,是以掷骰子行酒,简便易行。皇甫松《醉乡日月》述骰子令:“大凡初筵,皆先用骰子,盖欲微酣,然后迤逦入酒令。”元、明以后,骰令为文雅之士所不屑,不再登大雅之堂。  通令,即游戏令,如传花、抛球、划拳等,其中划拳最流行,至今仍经久不衰。白居易《醉后赠人》一诗曰:“香球趁拍回环 ke,古代的一种头巾,花盏抛巡取次飞”,就是讲酒筵上传花、抛球的游戏。这种游戏以鼓为号,鼓停立马停止传递,球或花在谁手里就罚谁喝酒。今天这种击鼓传花游戏仍流行于军营,只不过不罚酒而已。  唐朝形成的酒令体系,至宋朝有所发展,特别是文人墨客的介入,使酒令的文化层次大大提高,产生了大量佳令。如苏东坡、秦少游、晁补之、佛印四大名家创造的“落地无声令”,精彩异常。《梦溪笔谈》这样记述:  苏东坡、秦少游、晁补之同访佛印,留饮般若汤。行令,上要落地无声之花,中要人名贯串,末要诗句。  东坡云:“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如何爱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补之云:“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爱种竹?鲍叔曰:只须两三竿,清风自然足。”  少游云:“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如何爱种梅?颜回曰:前村风雪里,昨夜一枝开。”  佛印云:“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宝光问维摩:僧行近如何?维摩曰:对客头如鳖,逢人项似鹅。”  造物主划地南北,生出冷暖差别、景象迥异。同日相提,北边千里冰封,南边山河葱郁,差哪儿去了。地域不同形成了人文环境的差异,人文环境的差异又带来生活习惯、人物性格的不一,你把南人北人摆在一起一比,南人南象,北人北派,准是泾渭分明。同样,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形成了不同的酒俗。先不说其他,单看喝酒的派头,就略知一二。东北人大碗大碗地灌,讲个爽气;南方人小口小口地抿,讲个秀气;山东人杯杯喝得干净,显得踏实;河南人小酒盏一摆一大排,讲究排场;西北人吆三喝六划拳行令,图个热闹……   ——地域酒俗略释/* 71 */  河南人“先端为敬”  浙江一位年轻的老板慕中原之古,到此游历数日感慨良深:河南人酒桌上老规矩太多了,对客人太热情了,喝得太厉害了,让人太受不了了,弄得我天天醉醺醺。  年轻的老板进入河南的当天晚上做客郑州,有朋友设下接风宴盛情款待。开宴后朋友斟满七杯酒,对他介绍说:按照我们河南的规矩,贵客临门先端酒,七杯酒是最高礼节,请笑纳。  老板入乡随俗,喝下七杯酒。朋友说咱俩再碰一杯,这叫“端七碰一”,客人第一次上门就这个数。客人第二次上门是“端五碰二”,第三次上门是“端三碰三”,主、客碰三表明双方平等了,以后再来便是常客,喝酒就随意了。  接着几个陪客的纷纷“端七碰一”,老板知道这是规矩,又觉得对方热情,便一一受用。不想受用七次便是七八五十六杯,还没等回敬主人就醉倒了。  到了洛阳市,在朋友的陪同下看了龙门石窟、佛教第一寺白马寺、宋陵等名胜古迹,晚上再赴酒宴。老板对朋友说不要喝酒了,受不了。朋友说这地方是酒祖杜康的故乡,酒风极盛,少喝可以,不喝不行。老板心想该喝不喝也不对,只要不像昨晚的喝法就行。  开宴后老板首先声明:“端七碰一”不要搞了,昨晚上在郑州领教过了,被搞醉了。  朋友说:您到河南得有思想准备,不管到哪里初次见面酒是少不了“端七碰一”的,否则让主人感到没尽到心意。尤其到了杜康的故乡,这种老礼节更改不了,实在喝不了,可以倒浅点。  因为倒的浅,“端七碰一”酒喝了一圈没觉得过量。可是在场的一位作家话题扯到河南的酒文化,这酒便收不住了。比如,为什么男人喝酒女人不上桌?为什么划拳不能单出食指和小拇指?为什么家家有酒待客?为什么场场有人醉?这些带有浓厚古文化色彩的话题让老板觉得极新鲜。于是他忍不住说:到了河南多喝酒也有意思,不醉几次不算到酒乡,来,我敬大家!老板一兴奋难免再次醉倒。  此后又到了开封、许昌、南阳等地,老板几乎天天遇酒天天醉。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全醉在“端酒”上了。  的确,外地人到河南,酒量再大也经不住你端给他几杯、我端给他几杯,尤其是初到河南,就冲河南人那种热情好客的劲头,往往是怎么端就怎么喝,不好意思拒绝,这种喝法还有不醉的?  许多外地人招架不住河南人这种端法,难免觉得河南人总给客人“端酒”自己却不喝,不但不公平,还有点耍赖的嫌疑。外地人有所不知,在河南,酒桌上最讲究“先端为敬”,这是最高礼节。第一轮酒先给客人端几杯,请客人先喝下去,主人不陪。杯数一、四、七、九不等,主人视情而定,一般多为四、七杯。端酒是河南人雷打不动的规矩,遇到谁都一样。端酒完毕再行正宴,该咋喝就咋喝。如果客人享受不到这种礼节,说不定还对主人有意见呢,认为自己不受尊重。  外地人搞不懂河南人这种做法,肯定是河南人只顾端酒而没把“先端为敬”的来历讲清楚,如果讲清楚了,客人会深感荣幸被端醉也心甘情愿。  自古至今,河南都是穷地方。穷归穷,河南人热情好客的习惯总也不减。就说老祖先们喝酒,来了客人,家里再穷也要备下薄酒,总觉得酒不多,还总怕不够客人喝,便想着法先尽着客人,自己尽量少沾,于是也就有了“先端为敬”的酒俗。大家细想想,古时候酒可是好东西呀,寻常人家哪个喝得起?只有待客时才舍得开一坛子来。这么好的东西自己舍不得享用,先尽着客人,也只有河南人才这般先人后己。虽然当今酒已算不得什么希罕之物,都买得起了,不管主人或者客人要喝多少也供得起,河南人为什么还是端酒成风?没办法,这是酒俗,这是河南人热情好客的一种表现,先端出的是酒,而酒中盛满了敬意,若不然何以叫“先端为敬”?  所以外地人去河南,别拒绝人家端酒,接受和拒绝的都为好客之情,还是喝下为快。话说两面,也得提醒河南人,端酒可以,别太猛了,象征性地端几杯不中吗?盛情虽然可嘉,但端得那么实惠,几下把客人端晕了,也不太美。/* 72 */  江浙人“先喝为敬”  有句歌词:江南人留客不说话,只有小雨淅沥沥地下。这是借江南多雨来表现好客之情,那种意境醉人至深啊。  地处江南的江浙人喝酒虽不如北方人那般大雨滂沱,却似“小雨淅沥沥”般韧柔,总归也会把客人待好。  一般人印象,江浙一带的酒宴环境比较宽松,什么酒都摆一点,客人愿喝什么就选什么,愿喝多少就喝多少,不愿喝就不喝。  的确如此,江浙人对客不逼酒、不劝酒,不像北方人,手不离杯,口不离酒,对客劝酒翻云覆雨,看客人喝得越多越尽兴。在北方喝酒是客随主便,在江浙喝酒是主随客便。  江浙人如果看出客人尚酒,定会奉陪。他们的热情往往表现在给客人敬酒时自己先喝下,不管杯子大小,也不管客人喝多喝少,带好头再说。这就是江浙人的酒俗:先喝为敬。何以这般?江浙人总说:客人嘛,总是客客气气,主人不带头喝,客人哪好意思主动喝?明知客人想喝酒,自己不带头喝不是显得太小气吗?本来人家就认为江浙人不如北方人大方。  若是遇到能喝酒的北方来客,不少江浙人就惨了,明知自己酒量不如人,硬着头皮也得带头喝,往往自己先喝趴下。当然,如果告诉客人自己实在无量奉陪,客人也会理解,不至于非让主人醉下不可,北方人最讲究“酒不攀主”。  江浙人“先喝为敬”的酒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没来得及考证。有人说可能是因为江南多风流才子与佳丽,才子常与佳丽对饮,才子往往“先喝为敬”以讨佳丽欢心,慢慢地就有了此俗。这种说法有点开玩笑,怎么说也不能埋没了江浙人善客之情。/* 73 */  山东人“碰杯为敬”  河南人“先端为敬”,往往是客人多喝;江浙人“先喝为敬”,常常是自己多喝。而山东人恰恰介于河南人与江浙人中间——“碰杯为敬”,主客之间要多喝都多喝,要少喝都少喝,不偏不倚。  给山东人敬酒切记不能偏杯。你偏多了,山东人会觉得自己丢脸,比如你喝下一满杯,要山东人喝半杯,本意是出于关心,但这等于伤害人家的自尊心,人家肯定不答应,你喝多少人家也会喝多少。你偏少了,山东人会觉得不受尊重,比如你只喝下半杯,却要求山东人喝满杯,人家肯定不干,即便你面子大,人家喝下后也打心里不高兴。山东人喝酒的性格是“酒杯一端必须喝干”,人家从来不喝半杯酒。  山东人喝酒最烦酒风不好,比如该喝的酒你不喝,你喝的没有洒的多,他没准敢给你急眼。一位山东朋友讲了自己家乡的一个故事:那年,一位国民党老兵终于从台湾回到胶东老家,见到了离别几十年的两个儿子。祖孙三代人团聚了,都高兴呵,把酒痛饮。爷儿仨都已经有些醉意了,老大儿子再给老爹敬酒时,不小心洒了一点,老二冲着哥哥叫起来:“操你妈,给老爹喝酒也敢洒?不能耍赖,重来!”  老大笑笑说:“操你妈,我又不是故意洒酒,你叫么?重来就重来。”  老爹也笑起来,对两个儿子说:“你操他妈,他操你妈,操来操去不就是操我老婆吗?老子闲了几十年,你们想好事,×养的,罚酒!”  两个儿子的话有点可信度,一是“操你妈”是那一带人的口头语,从字面看是脏话,但不能理解为骂人,多种情况下还表现出一种亲切感,所以胶东人互相“操”来“操”去并不当回事。二是弟弟见哥哥洒酒立刻罚酒完全符合山东人的酒桌性格。但老爹的话有点山东朋友“另加”的嫌疑,无非是想提高故事的搞笑“质量”。去掉故事的“修饰”成分,核心意思至少说明一点:山东人在酒桌上反对虚假作风。  山东人在酒桌上的表现完全体现了一种“地域文化性格”。山东是什么地方?是自古出“响马”的地方。“响马”是什么?官方视为“匪”,而民间称“好汉”。山东自古多好汉,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就是山东人的骄傲。好汉之举角力多于斗智,要打架就一对一单打独斗,山东人认为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不是好汉行为。这种好汉性格决定了山东人在酒桌上的“公平打斗”习惯。要敬酒,我给你碰杯,表示敬意,必须干掉;我与你碰杯,表示没小看你的酒量,没小看你的胆量,同样是一种敬意。我给你碰杯表示敬意,你喝不完可以,让我也喝一半那是对我的敬意表示怀疑;既然是“碰杯为敬”,我与你碰再多也决不剩下一滴酒,剩酒不足为敬。  山东人的“碰杯为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给你敬酒,杯子叮咣一碰张口喝下,那种诚意让你不得不跟着干,他再敬酒还是这种爽快劲,你仍然不得不跟着爽快,许多客人一不小心便被感染致醉。  当然,山东人常把别人感染致醉而自己也没少醉倒,因为一碰就干毕竟玩的是酒量,好汉也不是铁打的金刚,酒量不及人的情况下仅凭英雄气概是保不住自己的。碰就碰了,醉就醉,谁想奉劝山东人改掉“碰杯为敬”、一碰就干的习惯,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好汉什么时候也是好汉。  外地人和山东人喝酒最好别较阵,因为人家山东人最不怕碰硬,更不惧醉酒。不怕碰硬是梁山好汉风骨,不惧醉酒是“醉八仙”气度。所以山东人喝酒目中无人,干脆少惹为佳,除非你也是不怕醉倒的性格。当然,和山东人喝酒叫板自有“英雄无畏”那种享受。/* 74 */  蒙古族人“醉客为敬”  能歌善舞尚酒,是蒙古人的三大特点,所以大家都称蒙古人是一个快乐的民族。  蒙古人早把歌、舞、酒融为一体,一边喝酒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就如汉族人吃饭用碗必有筷子般缺一不可。因此蒙古族人不管男女老幼,要歌能歌要舞能舞要酒能酒,酒宴上总是放喉而唱,开怀畅饮,让人顿觉兴薄云天、酒涸江河。如果再联想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情景,那才真叫快乐民族,幸福人生。  蒙古族人以酒待客不醉不散,客醉证明主人的敬客之意已到,该收场也就收场了。这就叫“醉客为敬”,所以会喝酒的人到了内蒙古醉倒很正常。当然,蒙古族同胞尽管尊崇“醉客为敬”的礼节,也不会把所有的客人都搞醉,比如同桌有几个客人,只要有一两个入醉就达到目的了。  许多没到过内蒙古的酒民总说:爱喝多少就喝多少呗,蒙古族兄弟还能难为客人?  不是难为客人,而是民族风俗。一个民族的风俗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谁也不要试图改变一种文化。  也有人说:我小心点不就行了,蒙古族兄弟还能捏着我的鼻子硬把我灌醉?  蒙古族兄弟当然没有捏着客人的鼻子灌酒的习惯,但想让你醉倒,办法多的是,而且让你醉在不知不觉中。  到过蒙古族人家做客者都知道,蒙古族人喝酒时都少不掉一个动作:中指沾酒弹天弹地弹自己,意为敬天敬地珍惜自己。就这一个动作,足以让客人感觉到民族风俗的神圣,谁还敢马虎?多喝几杯酒不算什么,而违背了民族风俗不是小事,一般人不就这个心理吗?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至少最初几杯酒你就会老老实实喝下去,而最初这几杯酒,往往是用小银碗,酒量一般的客人喝下后离入醉就不远了。  许多客人几碗酒下肚后就想躲酒,怕醉呵。但蒙古族兄弟如果已经盯上了哪位客人,你是躲不过的。常见的情景是,主人手捧酒杯站在你面前,先给你献个哈达,再为你唱支祝酒歌,接着恭恭敬敬把酒双手捧给你。你喝不喝?此情此景让你无法不喝。你脖子一仰痛痛快快喝下了,主人接着给你敬第二碗,这时候你肯定找理由推辞。遇到这种情况,主人会朝你笑笑,而后再给你唱支歌,边唱边把酒杯举过头顶,把腰深深地弯起来做鞠躬状,等待你接过去。你接不接?不接人家就不停地唱,仍然是鞠躬状,仍然是酒杯举过头顶。不能不接酒杯呵,人家如此敬重你,你难道能视而不见?接过来就不能放下,必须喝下,这是规矩。喝下第二碗敬酒,就看你有何反应,如果主人看出你有了醉意,就不敬第三碗酒了;如果你仍然清醒,主人就接着敬。这第三碗酒不好下,十人遇到九人怕。但既然蒙古族兄弟“瞧得起”你了,就容不得你客气,人家先是唱着祝酒歌双手举着酒单腿跪下,你不受酒人家就双腿跪下。你明知道喝下这碗酒要醉倒,可是你又觉得不喝不够意思,因为人家不惜大跪敬客,你还不被这番至诚之举所感染?不就是个醉吗?客醉主安,喝!许多人初到内蒙古就是这样被蒙古族兄弟恭恭敬敬地放平的。  有经验的人到了内蒙古与蒙古族兄弟同桌共饮决不敢表现自己的大酒量,即便是牛饮之量蒙古族兄弟也有办法对付。有不醉之法吗?有,你一开始就滴酒不沾,蒙古族兄弟决不难为你。但对于喝酒人来讲,到了内蒙古不端酒杯绝对是个损失,因为醉酒有醉酒的意义,醉酒的意义就在于你享受到了蒙古族兄弟的敬意。/* 75 */  苗族人“交杯为敬”  一说“交杯酒”,大家会想到两种情形:一是婚宴上看到新郎新娘交杯相拥;二是平时喝酒兴致高时往往会有男女交杯相饮取闹。更多的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酒场之上的取乐方式,并不知道这原是人家苗族同胞的敬酒风俗。  一位老革命酒民讲,解放战争时期,他带领自己的连队驻进苗寨。苗族同胞燃起篝火,摆起酒场欢迎子弟兵。当苗族妇女向解放军敬交杯酒时,许多官兵以为是“糖衣炮弹”打来了,吓得四处乱跑。他觉得情况不好,赶紧集合队伍撤回营地,闹得苗族同胞不知所以然,欢迎晚会不欢而散。第二天,他专门到团部向政委汇报“社情”,说苗寨“糖衣炮弹”太多。政委听罢哈哈大笑,说:“你小子完全搞错了,喝交杯酒是苗族人的风俗习惯,也是一种崇高的礼节。”他想:进苗寨前还专门搞民族政策教育,怎么偏偏漏了喝酒这一课?为了避免伤害苗族同胞的自尊心,第二天晚上他又带着部队重新与苗族同胞搞联欢,交杯酒几乎喝到天亮。  全国解放后,他被调到上海某部当团长。团长每遇到参加宴席活动,只要有女士在场,总要和人家喝交杯酒。当时是解放初期,大家的封建思想还很浓,多数人认为他纯属胡闹,并不知道交杯酒是苗族习俗,时间长了,便给人留下“生活作风不严谨”的印象。正因为这个原因,团长一当就是十年。看到人家一个个往上提升,他不服呵,找师长发牢骚说:他妈的,喝个交杯酒也成大毛病了,当年和苗族老乡喝交杯酒你也不是没见过,不都是人嘛。  师长说:苗族是苗族,汉族是汉族,不一样就是不一样。鞋子、帽子都是衣物,你把鞋子顶头上我看看。别怪我没提醒你,毛病不大也得改,改不掉你就继续当团长。  从此他真改掉了喝交杯酒的“毛病”,“生活作风不严谨”的印象慢慢地在许多人记忆中淡化了,后来一步一步走到副军职领导岗位。  我们今天的人肯定不会因为喝交杯酒影响任何事,年代毕竟不同了。再说,苗族同胞的交杯酒极利于活跃酒桌气氛,为什么不学?走遍天南海北,这些年男女喝交杯酒的情景已是似日出日落般常见,无非逗乐而已。其实,苗族同胞的交杯酒是有讲究的。  苗族同胞交杯敬客一般要喝四杯或者十二杯,以示大家四季康泰,月月平安。人家的交杯酒可不分男女,大老爷儿们也得互交,这是酒俗。遇到苗族同胞与你喝交杯酒时千万推辞不得,若有推辞,不但不受人敬,而且还会被视为对人不敬。民族风俗面前马虎不得。  苗族同胞喝酒还有一种“扯扯杯”的方式,即两人相对而立,各自把右手的酒杯递到对方左手中,同饮而尽,如此轮流一遍为止。  苗族同胞是酿酒的好手,几乎家家有酿酒的习惯,多为酿造糯米酒、黄谷酒,一到过年时候家家杀猪宰羊痛饮不止。  当然,苗族同胞敬酒决不只“交杯”一种方式,比如婚宴敬酒就不同。苗家婚礼酒宴比咱们汉人的婚宴有意思,新郎新娘各有一人相陪,陪郎手中端着一只盘子,盘中放有二双筷子、两盘碟肉、三个酒杯、一把酒壶。陪娘的盘中则是十小碟姜、一碟糖、一碟蜜饯、十只茶杯、一把茶壶。新郎敬酒时先男后女,每人三杯;新娘敬茶先女后男,也是每人三杯:姜茶、糖茶、蜜饯茶各一。  有句话不得不说,交杯为敬是多数苗族人的酒俗,如有少数不同此俗也不奇怪。因为苗族同胞居住比较分散,饮酒的习俗也不完全相同。/* 76 */  东北人“喝透为敬”(1)  全国人民都知道,人家东北人最重哥儿们义气,说话办事干脆利索。把东北人所有的特点归结为一点,就是一个“爽”字。  东北人爱说: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爽!  东北人常说:救人救活,打人打死,爽!  什么叫“爽”?“爽”就是毫无保留,就是毫不掩饰,就是诚、敬、真、厚。做人做事图个“爽”,既是东北人的一种活法,也是东北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方式。  在酒桌上,东北人的爽快劲体现在一个“透”字上,什么意思?就是“喝透”。什么叫“透”?就是大家都不留量,有多大酒量就喝多少酒,人人喝够劲,人人喝满意,人人喝高兴,最后大家都晕乎。为什么要这样?东北人解释说:浇地不透庄稼长瘦,喝酒不透敬意不够。你看吧,东北人酒桌待客一旦大叫一声“整”!肯定就奔着“喝透”这个目标来了,就说明要把满腔敬意送给客人了。东北人往往拿大碗、大杯喝酒,否则便觉得不足以表达敬意;东北人往往要喝个天昏地暗,否则便觉得没让客人尽兴。东北人在酒桌上的爽劲不仅仅属于男爷儿们,即便是大姑娘,也爽得让人感动,你要大杯子大碗喝白酒,或是对着瓶子吹啤酒,都敢奉陪,决不扭扭捏捏,只要客人高兴,怎么整都行。  举个例子:北京的贾先生有个朋友姓张,要去东北出差。贾先生一个电话打给沈阳的朋友田先生:哥儿们,给我整“透”。  田先生拉着人称“宝哥”的壮汉直奔大连市迎接北京的张先生。张先生当晚必须参加一场官宴,田先生和“宝哥”饿着肚子在宾馆耐心等待。张先生终于回来了,田先生说:走吧,咱们哥儿仨找个地方继续整。  三人来到海边一家海鲜酒店,田先生一张口就要了一箱啤酒。“宝哥”说:一箱才24瓶,不够不够,第一次见面咋说也得搞个整数,拿30瓶!  张先生一看这架式忙说:怕是喝不下了,我已经喝不少了,还是少要酒。  田先生说:官场酒贼没意思,只讲场面不讲真情。咱们哥儿们到一起,酒到情到,酒透情透,放开整吧。  此时此刻的张先生酒欲的确不是太强,因为已经有了官场酒垫底,也着实有些疲倦。但和东北人一起喝酒往往被感染,再放不开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增加几分酒胆,跟着“整”,跟着“造”,醉了也高兴。所以这场酒注定要“整透”,三个人喝完30瓶啤酒,最终都进入了“说话断断续续、走路摇东晃西、看人两眼发直、睡觉忘记脱衣”的境界。  第二天,张先生在官场活动了一整天,晚上9点多钟才回到宾馆。田先生说:大哥,你可回来了,“宝哥”我俩在房间憋了一天,就盼着天黑。待会儿咱去歌厅好好放松放松。  张先生说:兄弟,我折腾了一天,感觉极为疲劳,只想早点睡觉。  “宝哥”说:你老弟再累也得打起精神,我还专门请了两个漂亮小妹陪咱们喝酒呢。  正说之时,两位年轻女士飘然入内。田先生向张先生介绍说:这位姓白,白菜的白;那位姓卢,卢布的卢。卢布买白菜,谁也不吃亏。  一阵笑声把张先生的疲劳冲散了,几人立刻开拔,来到一家夜总会。  几杯酒,几首歌之后,张先生情绪来了,对田先生、“宝哥”开玩笑说:我怎么觉得二位有“假公济私”的嫌疑?说是为我请来二位女士,可是我还是觉得“阶级姐妹”是你们的,我是执烛之人呵。  “宝哥”哈哈笑道:老感情和新朋友它多少有点不一样嘛,但是你别着急,干什么都得先热身,热身之后世界就是你的。我说各位,现在把音响关了,主要任务是喝酒,喝不透不走人!  张先生一听“喝不透不走人”立刻心中发毛,但当着两位女士的面还得装出一副英雄气概,应声说道:不就是酒嘛,不就是透嘛,不就是醉嘛,我是酒鬼我怕谁!  张先生此话出口注定要倒霉,因为两个女士属东北女侠式性格,典型的酒桌“三能”人物:能喝能劝能闹。酒桌上只所以有“男不和女斗”之说,就是因为这类女士不好对付。  卢女士说:咱们今晚专搞水利工程,先来个“引黄入川”。说罢对着啤酒瓶子一气喝下。张先生看罢就明白,啤酒是黄的,意喻黄河水;嘴巴的形状像山川。于是笑笑说:不就是吹瓶子嘛,换个说法吓我一跳。几年前常玩这个,没问题。  两位女士继续“引黄入川”,张先生问:就这一招?  白女士说:别急呀,引水要引足,然后换招数。  跟着两位女士连吹三瓶,张先生觉得肚子有点鼓,开始松腰带。  卢女士见状说道:看样子张大哥引够了,咱们接着就来“天池蓄洪”。  把两瓶啤酒倒进一只汤盆里,卢女士说:汤盆是个池,人躺下来肚子也像座山,酒流进肚里就是“天池蓄洪”。一人一盆,比比谁的池大、池深。  这招有点狠,一般人招架不了。两位女士带头“蓄洪”,三位先生哪好意思耍赖?  白女士还要来第二次“蓄洪”,被“宝哥”拦住了,“宝哥”叫道:你们的肚子是生过孩子的,再撑大点也没事,我们男爷儿们哪比得上?你们拿强项对付我们的弱项,不干不干。   白女士说:那就“开闸泄洪”,完了再说。/* 77 */  东北人“喝透为敬”(2)  这时张先生举白旗了,说:“开闸泄洪”搞不了了,我投降,我投降。  田先生对张先生解释说:“开闸泄洪”不是喝酒,是放水。若不然,这种喝法不“决堤”才怪。  三位先生“泄洪”回来,两位女士笑起来。白女士说:你们已经“一泄千里”了,我们仍一片平静,服不服?  再不服就是拿鸡蛋碰石头了,可是男人嘴硬,就不认输,继续喝。直喝到第60瓶,三个男人都喝得精疲力竭,“透”得不存水,这才撤离。  张先生连续两个晚上被东北朋友陪“透”,尽管当时难受,过后却打心里觉得东北人够朋友,也觉得自己有面子。  东北人以酒待客不怕自己醉,醉了说明喝得爽。客人如果喝醉了别认为是被东北人有意“整”醉的,人家东北人不搞这个,客人醉与不醉都没关系,只要你能看出人家的爽中敬意,只要你高兴就行了。  但是有一点不能不注意,和东北人一起喝酒你不能装假,装假不够朋友,东北人会小看你,会觉得白和你“爽”一回,满腔敬意白费了。  一般说,凡属于成俗的东西都是古老的,没有几辈人的历史还能称俗?成俗的东西都是一种文化的积淀,酒俗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当代酒俗与老祖先无关,几乎地地道道地是今天的人们所创造,也就是说,它是当今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行为显象,这种行为显象不再只是指喝酒的方式,更多的是与酒有关联的行为,而且这种文化现象,属于当代文化。  ——当代酒俗略释/* 78 */  酒桌交流“段子”(1)  当今社会,舆论环境宽松了,人们说话有点放肆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外出吃喝的机会也多了;文化层次普遍上去了,人们的语言也丰富了;宽心的日子多起来了,人们逗笑取乐也频了。如此,酒桌上讲“段子”便流行、时尚了。  “段子”是酒桌上的“开心菜”,有了它,大家情绪更好,酒兴更高,笑声更多,更能体会到酒桌的生活价值。没有它,尽管酒照喝,菜照吃,但总归显得缺少些气氛。  酒桌上的“段子”内容异常丰富,黄的(黄色下流)、红的(政治色彩)、雅的(有点文化品味)、俗的(市井生活)等等应有尽有。你讲我听大家哈哈一阵大笑,什么评不上职称、没分到新房、少提一职、做了赔钱买卖、夫妻关系不和、又被领导耍了一把、玩股票被套等等乱七八糟的烦心之事统统当场去他的。  我们不妨走进去一饱耳福,玩味酒桌“段子”大交流之妙趣后,肯定乐不可支又觉大长学问。  北京“非典”大疫高潮过后,憋了几个月不敢聚会的几个老同学终于又壮着胆子聚到酒桌上了。酒过三巡,年龄最长又是召集人的杨先生说:没有“段子”不成酒兴,咱们每个人讲一个。能把大家逗笑者过关,逗不笑者罚酒一杯,我先带头来个最新版的。  杨先生讲的“段子”名叫《两罩合一》:  北京一家口罩厂生意一直不好,因为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一天厂长陪妻子逛商场,妻子走近胸罩专柜时,戏谑丈夫说:同样都是罩,戴错地方就赚不到钱。你的口罩这辈子甭想赶上胸罩,转产算了。  妻子一句玩笑话竟让当厂长的丈夫顿开茅塞:嗯,你别说,没准儿是个路子。  厂长先把积压的口罩改成乳罩,想了一句广告词:超薄透气,保证呼吸顺畅;纯棉贴肤,减少摩擦发痒。口罩型乳罩采用最新技术具有“绿色”概念,是带给女人的一次革命。  虚假广告打出去竟极具诱惑,首批产品畅销。厂长立马下令彻底转产,口罩型乳罩迅速占领了市场。这下北京一家专门生产乳罩的厂子倒了霉,产品滞销。乳罩厂的厂长急了,马上给有关部门写信揭发口罩厂的不正当行为。  正当口罩厂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生产口罩型乳罩时,北京闹起了“非典”,口罩又热销了起来。这时乳罩厂看到机会来了,马上把大批积压的乳罩改造成口罩投向市场,广告词是:乳罩型口罩不仅解去您的燃眉之急,而且能给您的面部造型带来丰乳般的美感。  不管广告词是否吸引大家,至少保护生命的急需和口罩脱销的现状使害怕“非典”的人们非戴不可,乳罩厂趁机大赚一把。口罩厂的厂长打电话对乳罩厂厂长说:你他妈的揭发我,我也揭发你,反正都不是正当行为。  乳罩厂厂长马上写了几句话送给口罩厂厂长,这老兄一看乐了。知道写的什么吗?请看:  你是口(嘴)我是头(乳头),你离我奶不长寿;我是头你是口,我离你口也发愁;口头相连两皆好,你我还要闹个球!   精彩!大家拍手称奇,杨先生免去一杯酒。  陈先生慢悠悠地开口了:  6碰见9说:走就走呗,还搞什么倒立啊;0碰见8说:胖就胖呗,扎什么腰带啊;7碰见2说:跪也不会嫁给你!1碰见3说:吆呵,几天不见隆胸啦!  大家说,这种数字组合挺有智慧,但让人笑不起来,你得喝一杯。陈先生说:想笑还不容易,连讲10个8个不在话下,我再来一个。大家说:你先喝了酒歇着吧,下一轮再讲。  贾先生说:我来一个,大家别笑得直不起腰啊。他讲:  有个老板在一家歌厅和三陪小姐喝酒,被小姐灌醉了。老板心想,你搞醉我,我也得搞醉你。于是把一大叠人民币往桌上一放说:看到了吧?我给你一张你喝一杯,能拿走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  小姐海量,一口气喝下50杯,得5000元。老板又想这钱送得太容易,得想办法再捞回来,下面我喝一杯她送我一张。于是对小姐说:次序倒过来喝。  小姐说没问题,说话不算数是小气鬼。前面是你给一张我喝一杯,现在倒过来,就是喝一杯你给一张。老板知道被小姐钻了空子,为了不当小气鬼,也为了非把小姐搞醉,同意了。看来老板真是醉得迷糊了,1万元人民币全被小姐卷去。  几位手下把老板送到家门口,老板一摆手说,去去,各玩各的,别老跟着我。老板按下门铃,妻子开门了,老板已醉得认不得人,一把推开妻子说:你这小姐长得漂亮心太贪,已经给1万块,还拦着不让走。  儿子看老子东摇西晃,怕摔着,赶快上前搀扶,老板大怒道:他妈的多大个事,保安过来想干什么!妻子已经听出道道儿了,心中有气,一把将丈夫推倒在沙发上,说不要脸的东西你别想上床,就在这儿凑合吧。老板说:他妈的我算知道了,你们这些小姐不是东西,拿到钱就不讲服务态度了。  有意思!贾先生过关。  该黄先生讲了,大家知道这是位专讲黄段子的高手,而且每次都能出新。可是黄先生说,你们都叫我“黄舌头”,这次我变个口味,给大家来个不算黄的。黄先生讲:  话说几个银行的行长经常一起开会,碰到一起总斗酒,斗多了也乏味,于是便打赌赌钱。张行长指着李行长说:你那里面三天后肯定要长出个鸡蛋大的脓包,不信咱俩打个赌。李行长心想,不知道这家伙又耍什么鬼名堂,小心上当。但又一琢磨,这么短时间还能真变成他说的那样?李行长说:赌就赌,赌什么?张行长说:赌10万元,大后天当面检验。/* 79 */  酒桌交流“段子”(2)  三天后张行长在宾馆开了个房间,把李行长叫来了,两人要当场兑现,公证人是李行长的司机。  张行长问李行长:怎么样,我说对了吧?  李行长说,对个屁,这次你输定了。  张行长说,别嘴硬呀,把裤子脱下来看看就清楚了。  李行长说:脱就脱,三个大老爷儿们谁怕谁呀!  李行长刚解开腰带,他的司机突然大叫:“行长千万不能脱裤子!”  李行长奇怪了,说:又不是和你打赌你怕什么?你一边等着把10万块钱提到车上就是了。  司机扑嗵一声跪下了,死挡住李行长的腿说:行长呀,你听我的,说什么也别脱,你一脱我就惨了。  李行长更觉奇怪,问:我们两个人不管谁输都不用你掏钱,你惨什么?  司机说:张行长先跟我打赌,他说能让你当我的面把裤子脱下来,我不信,俺俩就赌下20万。我没想到你真脱呀。  李行长听明白了,忍不住自己笑起来,说我就没想透打这么简单个赌能赢10万元,原来那老狐狸拉你垫好底了。  黄先生的“段子”也好玩,过关。  下一个是张先生。张先生开讲前,要求服务员小姐回避。服务员仰起脸笑笑说,有什么好避的,听多了,还会讲呢。  不要以为只有平民百姓酒桌讲“段子”,高级领导干部也讲。据说,某省长在酒桌上有个习惯:不讲“段子”不喝酒。所以知道省长习惯的部属给他敬酒前,都端着酒杯先讲“段子”。若讲得好,省长就接受敬酒;讲不好,罚酒三杯,再接着讲,仍不过关继续罚酒继续讲。  正因为省长有这个习惯,各地接到他要来检查工作的通知后,肯定要做好两件事,一件是认真准备汇报材料,二是搜集一些精彩的“段子”。有些地市领导说,迎接省长,“段子”比汇报材料还重要,因为“段子”是让省长高兴的,只要省长听了精彩的“段子”高兴起来,发现下面工作有点问题也不发火。  心细的人发现,其实省长喜欢“段子”是因为其中不乏“民情”。省长上任后有几个“大手笔”就是由“段子”引发的。比如,一位县委书记对省长讲了这样一个“段子”:县里组织“三个代表”学习班,党校老师上第一堂课时提问一位村支书:什么是“三个代表”?  村支书脱口而出:代表党中央、代表国务院、代表中央军委。  再提问另一位村支书,答道:好像是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吧?  省长听后忍不住笑了,随之说道:发生在基层党组织中的洋相的确不少,我这个省委副书记有事干了。  不久,全省大规模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党的基础知识学习补课”活动。  再如,省长听到这样一个“农民富”的段子——一老汉到乡粮站卖粮,粮站给他打张300元的“白条”。老汉问:“就给张纸?钱呢?”  粮站的人说:“这就是钱,乡政府的大印盖在上面,看仔细了。”  老汉终于问明白了,原来是政府暂时拿不出钱,打个欠条,日后可凭欠条兑换现金。  老汉把“白条”装进衣袋往家走,途中蹲在庄稼地里解大便,顺手用“白条”擦了屁股,心中还想:多亏兜里有纸,不然连个土坷垃也找不到。  回到家,孙子抱住老汉的腿问:“爷爷买回什么好吃的?”  老汉说:“这回你小兔崽子等瞎了,爷爷卖了粮食没拿到钱,只带回来一张纸。”说罢一摸衣袋,什么也没有,顿时想起解大便时用的那张擦屁股纸,转身往回跑。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