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做人做事做领导-3

作者:庄严 字数:20357 更新:2023-10-09 13:46:43

“我对各位还很陌生,不仅不了解诸位,对新工作也一无所知。同样地,诸位对我大概也很陌生,但不管如何,既然今后大家都要在同一单位工作,希望大家能和我共同合作,好好努力吧!”要用这样的态度开始才可以。  因此,即使有看不顺眼之处,也不要说:“这件事要这么做才对”或“我以前的地方不是这样的”,才不致引起员工的反感。当秉着新鲜的心情来开始此项任务,即使对新单位业务己有十足的信心,也要谦虚为怀地对部属说:  “我初来乍到,一切都很生疏,盼诸位能多多指教。”  新单位的一切信条、规定、制度、方针……也都要从头仔细学习。  刚调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时,对于不熟悉的事务,当征求部属之意见或请他加以说明,此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1)人各有异,知识程度或品格高下亦参差不齐,因而部属之恿见或说明不可照单全收,当斟酌接纳,对于疑问或难理解之处,需特别留心。  (2)第一次的询问,部属可能会非常乐意回答,但重复第二次时则会显出不耐烦,因此,发问时当注意聆听。  即使被当做傻瓜也无妨,遇有疑难即追根究底,甚至冒着被背后嘲笑的可能也在所不惜。毕竟,这要比因不敢问而真正变成一无所知的傻瓜要好得多了。  因此,即使别人仅多出那么一点长处,也足以做老师,古时候有所谓“一字之师”,便是这种精神的发挥。换句话说,任何人都可以为师。  做一个领导,首先要了解这个道理,要不断地学习对自己有益的事物。即使是每天例行的阅报,也要试着从其中得到一些知识或启发,以免枉费阅报的意义。  同样地,在日常管理中,每一位下属都可以找出他们的长处,谦虚地向他们学习,尽管他们是下属。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往往不是一开始即具备非凡的能力,而是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吸取别人的长处,从学习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完善和发展自己的领导才能。所谓“成功是经验的累积”便是这个意思。  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  行动比语言更有力并不是什么深奥的哲学,就是少说空话,多做实事。也许正是因为太简单了,就往往被许多人所忽略。许多人太看重的是领导者的权力,更多的想知道“怎样让你服从我”,而不是“我应该怎样做才更具影响力”。构造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你的行为。当一个领导者口是心非,只说不做,只听到雷声而不见下雨,这样会逐步地丧失掉他的威信。  当你的语言与行动不一致时,人们一般更相信行动,是行为说了算。这对领导者的意义是:你是一个角色示范,员工会模仿你的行为和态度。他们观察上级怎样做,然后照着模仿或适应上级的做法。然而,这并非意味着语言毫无用处,语言可以影响他人。但是,当语言和行动出现分歧时,人们更注重他们看到的行为。  身教胜于言教,说到不如做到。然而,许多领导者经常要求别人,很少要求过自己。久而久之,下属也学会了自我放松。当他们成为领导者的时候,也学得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行为一旦成为习惯,无论是对组织的发展还是对个人的进步都没有任何好处。  当年联想集团创业时,曾有一条规定,开二十几个人以上的会迟到要罚站一分钟,上自领导层,下至员工,一视同仁,这一分钟是很严肃的一分钟,不章样的话,会没法开。第一个被罚的人是总裁柳传志原来的老领导,罚站的时候他本人紧张得不得了,一身是汗,柳传志本人也一身是汗。柳传志跟他的老领导说,你先在这儿站一分钟,今天晚上我到你的家里给你站一分钟。柳传志本人也被罚过三次。第18节:冷面掌权,铁腕立威  下属判断一个领导时,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品格而不是根据他的知识,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心地而不是根据他的智力,更多地是根据他做了什么而不是他说了什么,更多的是根据他的自制力、耐心和纪律性而不是根据他的天才。  许多领导者自负地谈起员工的重要性——“以人为本”、“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其做法却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反。例如,他们不倾听员工的抱怨。对员工的个人问题漠然处之,或听任优秀的员工离去,而没有关切地挽留他们。  当员工看到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时,他们更可能相信领导者的行为,而不管领导者说了什么。同样,如果领导者想营造一种道德氛围,就要确保自己言行一致。如果领导者虚报费用账,把办公室的东西拿回家用,或总是迟到早退,同时又宣扬高标准的诚实,那员工就会对公司的规定置若罔闻。  言行不一严重妨害领导者建立同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如果员工信任某个领导者,就相信他不会利用这种信任。让员工相信一个“说一套,做一套”的领导者是很困难的。所以,一个有威信的领导者,首先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不过,也有一些所谓“聪明”的领导注意运用语言的技巧,将形势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扭转,这样他人就会注重领导者说的而不是做的。但任何技巧性的东西都只会短暂地维持你的“光环”,试想一下属要和你走过很长的一段路,才会实现共同的目标。不是发自于内心的所谓“技巧”只会让人觉得自己被愚弄,其结果往往是更糟。  人们愿意和言行一致的领导者一起奋斗,因为有安全感,会很轻松,会心甘情愿地奉献。言行一致意味着表里如一。作为领导,当你做到了表里如一,别人就会跟着学习你的样子。当他们都敞开自己心扉的时候,你也很容易感受到他们性格的不同侧面。你将更清楚地看到别人的长处、美德。这样你也就能够更体贴、亲近别人,创造一种心心相印的愉悦氛围。  这样愉悦的气氛会感染处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一位员工,使组织内部形成一种无形的然而强有力的情感的凝聚力。就算作为领导者的你偶尔有了失误或犯了过错,人们也会谅解你、爱护你、体贴你。因此,说表里如一是有意义的坦诚,它可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思想与观点。  这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需要很多领导终生追求的目标。人们往往崇拜智力超群的天才,但是品德高尚的领导者更能赢得尊重。  冷面掌权,铁腕立威  领导立威并不简单,因为领导过程本身是复杂而多变的,在一个急需建立秩序却又久己形成拖沓、散漫痼疾的组织中,有时需要领导者要以冷面掌权,利用坏的态度来强调个人的权力。的确有许多领导者以不敬的言行及粗鲁的举止来藉以证明他们有足够的权力去侮辱那些必须听命于他们的人。事实上,就像某人所说的,“我知道你不喜欢这种言辞,但你无法加以反对。实际上我正是用它来向你表示我毫不在乎你的想法。”不敬还有一层含义,它是一种威胁或是强制别人服从权力的行为。  冷面掌权如能有节制使用,可以立即建立起领导者个人优越地位。但作用是有限制的,也有缺点,它降低了整个组织的宽松气氛。  领导者冷面的态度如果表现得并不十分过分时,有时会比较有用,并且经常都是以被领导者迅速服从的方式表达出来。  当他们要求别人协助时,总是用这些措辞,如“这些细节我一点都不懂”,或“不要告诉我那些专门术语,只要告诉我行还是不行”。  幽默对权力而言是一种不可靠的工具。喜欢权力的人对自己都很认真,他们不相信任何形式的幽默。此外,有很大权力的人在说笑话时,习惯听人家大笑。因此,即使他们的确有幽默感,也会由于过度地要求赞赏而减低其效果。有权力的人在任何情况下,不把笑话当成幽默性的消遣,而把它当成一种控制谈话的工具。现在假如有六个人参加讨论会,其中一位为了强调他的权力地位,就会说:“在我们继续进行讨论前,我想起了一个可笑的故事要告诉你们,”然后就开始说,说得很长,这不是在逗大家乐,而是用一怪招证明自己能打断讨论。  优势当然是权力游戏的金矿。基本的技巧是把人叫进你的办公室来,而不是跑到他们的办公室去,否则就表示你放弃你的权力场所而进入他们的场所。这是够简单的,但却忽视了领土保护制度的复杂性。许多有权力的人,特别是有侵略性的人,都喜欢到别人的办公室去,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在侵入别人的势力范围。因此想建立自己优势的人都会进入别人的办公室坐下来,把脚放在办公桌上,就这样侵略了他们亲近的领土。这些小的征服方式为数颇多,包括使用如烟灰缸之类的东西,那些东西显然并不是他们想要使用的。或向别人的秘书下达命令。这类游戏的重要之处是在建立领土权力,并可显示你较你的对手来得随便。他们毫不拘束地把对方叫进自己的权力场所来下达命令,跑到部下的办公室去发布警告、威胁及谴责。另外有种为许多人所熟知的特殊方法,就是在自己的办公室召开会议,并让座位不够,使得参加会的人不是走掉,就是自己去拿椅子,或者坐在地上。这是一种让别人不舒服以建立起自己权力的方式。  虽然冷面掌权似乎不是一种有希望的领导立威途径,但如使用恰当,事实上却是一种有效的武器。天下的事情都是平等的。一个因严厉、易怒及敏感而出了名的领导者通常可以迅速使组织中形成一种必须服从的气氛,可以让领导者的各种指令毫无困难地被落实和执行,可以让领导者的权威在短期内急剧上升。历史上很多以严厉、冷面出名的领导者如孙武、巴顿等,不仅个人威信极高,而且所领导的部下与团队常常在这样的领导者统帅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当然,在现代组织中,或是在长期的领导过程中,单凭冷面和严厉来树立领导威信还是远远不够的。第19节:良好的气质是成功的前奏  良好的气质是成功的前奏  你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吗?一个最为直观的鉴别方式就是看你是否拥有良好的气质——成功者气质、明星气质。当然也不排除这样一些人,他们在某一方面,比如事业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看起来却并没有什么气质,那这样也只能算作是一种片面的成功,而称不上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真正的人生成功者尤其是成功的领导者,首先要有良好的气质,这是一种视觉上的标识。  那么到底是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人们会喋喋不休地说:“在我取得了所追求的事业成功之后,我就必然有了成功的形象!”但很遗憾,生活中的事并非都如此,你必须在取得你所期望的成功之前,塑造好你成功的自我形象,培养你良好的气质。成功者的视觉标识,有两层意思:一方面,良好的气质作为这种视觉标识,是指它是成功者成功的前奏,是一种征兆;另一层意思是指这种良好的气质是成功者的一种标志。没有这种良好的气质,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人生成功者。  怎样理解这种成功者的气质呢,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说:“我是最棒的!”成功者气质就是这样一种力量——一种“感觉很棒”的内在力量,也是一种“影响世俗”的外在力量。一旦你拥有了成功领导者的气质,你就被赋予了能量与活力,自然而然地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光辉,能促使你达到生命中的巅峰地位。不管你是去参加宴会、出席朋友婚礼还是参加面试甚至是对着摄像机,你都能从容大度、侃侃而谈。  每一个人都具有成为成功者的潜力。美国好莱坞最成功的私人领导人之一肯克莱屋说得好:“明星是被塑造出来的,不是自然天生的。”无论是一个什么样的成功者,不管是演员、体育明星、大学者、大领导,还是美国总统,其实他们的成功者气质,无不是来自于他们愿意努力经营自己的自觉意愿,以及让自己达到成功者特殊地位的坚毅决心。  你需要像迈克尔·乔丹一样要拥有飞空投篮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明星吗?或是你穿一件子弹型胸罩,在MTV影带中又唱又跳才能成为明星、一个成功者吗?错了,完全错了!一如对领袖魅力、人格特质以及处事能力等等的不同描述,无论你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位初中老师,或者仅仅是一家百货公司的售货员,“成功者气质”正是让你越过一些既定的标准而鹤立鸡群的某种特质。想像一下你所参加的宴会中有某个人就像磁铁一样,不管他站在哪里,身边总是有一堆人围绕着他。再想像一下商业会议中的某个人,不管他们的头衔是什么,总是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想想看一些人,不管他们在什么场合出现,总是能让大家放松心情,让人渴望结交认识他们,并让人自觉地信赖他们。这就是成功者的气质——成功者的视觉标识。  获得成功者气质,获得这种成功者的视觉标识,没有省力的捷径,没有快速的电梯。要想拥有成功者气质,你必须按部就班,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学习必要的课程,才能更上一层楼。就像我们学习如何穿着打扮,以及如何处理压力的情况一样,成功者气质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的。  作为领导者,首先,你必须通过某些特定的方法塑造一个成功的自我形象。开始,你必须消除一切畏惧和自我怀疑。只要看穿其本质,畏惧是很容易战胜的。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你就会发现它们总是既愚蠢又无形的。除了你的思想在作怪外,几乎什么也不存在。害怕失败可能是最常见的畏惧心理了。但是如果你拒绝接受失败,你就决不会失败。一旦这样的自我怀疑从头脑里被完全赶走,你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干好更重要的事情。  其次,为了加强成功的自我形象所必要的自信心,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这样,面对一切情形,你都可以随时扫除可能产生的任何障碍,从而拥有一个成功的自我形象。有了这种心理准备,并拥有成功的形象才有可能成功。充分的准备才能使你有理由拥有一个成功的形象。如果你没有充分的准备,那你就有可能酿下苦果,因为你不可能欺骗自己。  如果你满怀信心地走进一个人的办公室,其结果就大不相同了!只有那些准备不充分的人才会显得疑虑重重、慌慌张张,而那些运筹帷幄的人会永远信心十足。不仅他们自己相信这一点,他们周围的每一个人也能感觉到他充满信心,而且会对此作出积极的反应。“魅力无穷”、“思路敏捷”、“热情洋溢”等常被用来称赞这种有自信心的人。它们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成功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还有极强的感染力。  而那些从未有过成功的自我形象的人们会告诉你,他们从未有过好运气,他们没有适当的场合和时间来表现自己,总之,他们倒霉透了。他们找这样的借口不足为奇,他们明白那些大明星们的天赋并不比他们强多少,但他们就是认识不到影响成功的无形因素——自我形象。  正如你所看到的,成功者气质的发展是一份内外兼修的工作。属于内在方面的技巧会努力经营你的内在本质,进而由内而外锻造你。它们会告诉你如何增加自己精神上和情绪上的能量,以便让自我的力量更显著提升。所有的成功者气质,皆来自于自我内心本质的强烈向外散发。  等你的自我力量增强以后,你就会了解为什么在一个水管工人身上也能找到真正的成功者气质,就像你在一名总统身上找到的成功者气质一样。著名影星芭芭拉·史翠珊是这样说的:“对我来说,所谓完美的世界,就是我们处在一个能够互相欣赏彼此不同的地方。我们是平等的,但不是相同的。”  我们全都各具特色,我们每一个人都对这个世界具有价值和意义。一旦你接受了这个事实,你所要做的就是相信你自己——这种信心会让你觉得你和任何人都一样平等,不管比较的对象是电影明星、有名的政治家、商界巨人,还是皇室的王子与公主,你再也不会被“明星级的震撼”给吓倒,因为你将具有的“明星气质”、“成功者气质”相等于任何一个人。第20节:让每个细节都完美  在关于“成功者气质”的术语里,我们的解释是:内在与外在是合二为一的。当你的内在的质与外在的气表现出来且并驾齐驱的时候,你的成功者气质就显露出来了。  你信任自己,你聆听你感觉的声音,因为你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很舒服、很自在,所以你的身上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股明星般的风采。这就是一个成功领导者的视觉标识。  让每个细节都完美  领导在与他人交往时,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如何,关系到以后是否能够融洽相处。  然而,尽管人们都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但却未必知道如何才能够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我们认为,领导只要能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能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1.自我介绍时,你最好在结束时强调一下自己的名字。  虽然同样是自我介绍,但介绍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的。  自我介绍是表现自我魅力、让他人对你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的重要一步,它的目的是,不仅要把自己的名字告诉对方,而且还要让对方记住这个名字。  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方将会根据你在自我介绍时给他留下的印象来对你进行价值判断。  自我介绍时,应当充分注意的事项之一,就是要有意识地、清楚地报上自己的姓名。  有些人在介绍自己的姓名时,只是含糊不清地嘟哝两声,也许,这可以算是最糟糕的自我介绍了。它所带来的坏处至少有两点:第一,对方根本就听不清你的介绍,要记住你的名字更无从谈起;第二,这样做,无异于故意将自己的消极、木讷显示给大家。  因此,请千万记住:自我介绍时,要放慢音速,吐字清楚,发音准确。  在介绍开始时,不仅要道清你的名字,还要顺带介绍些你的兴趣和关于你的其他一些情况。  但是,在介绍结束时,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字再说一遍。  这样做的好处是:其一,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至少报了两次自己的姓名,就会让同事们很容易地记住你的名字;其二,你这种希望对方记住自己名字的做法,会给对方留下态度积极的深刻印象。  2.把你的名字写得大大的,可以给别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在初进单位的时候,很可能会经常遇到需要写出自己名字的场合。此时,你就应当尽量把自己的名字写大些。  不知你是否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政治家的名片是与众不同的,那上面一般只印有笔道很粗的大名,而住址和电话及其他琐碎的累赘细节则全然没有。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想出这种别出心裁的花样,可谓用心良苦。  不过,这种做法还是值得去仿效的,因为有一种“名如其人”的说法,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名字写得很醒目、突出,那么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变得更加高大。  正因为此,所以很多人在签名时,特别是在信件、报告之类的东西上署名时,都会把名字写得大大的。  有位当小学教师的朋友曾经说过:考试时,尽管有的孩子试题答得不好,可还是挺自信地把自己的名字写得大大的。他认为这是一种富有积极进取精神的表现,并认为将来这个孩子一定有出息。  其实,这也是人们普遍的看法。  3.有力的握手,可让人明确地意识到你的热情。  握手,不仅是一种实际上的礼节,而且是向他人表示热情态度的方法之一。  在西方,每逢参加竞选时,那些政治家们往往一天之内要同数百个支持者握手。有人细心地发现,那些政治家的手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变得十分苍白无力。可见,他们在与人握手时是用了很大的力气的。  心理学家认为,握手时,如果一方用劲很大,那么,由于条件反射,另一方也会相应地加大力量。而且,紧握的双手标志着两颗心的距离也大大接近了。这样,两个人的情感就会以握手为纽带紧密连接起来了。  另外,握手的强度还不同程度地象征着对人的热情、意欲以及看法究竟是好是坏等多个方面。  因此,强有力的握手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政治家们之所以增大握手的力量,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如果在初次见面时,你能够强有力地握住对方的手,不仅能给对方的心灵以较为强烈的冲击,而且还能表示出你对他的热情。  当然,握手的力量也不能太大,尤其是当你面对一位女同事时,就更不能过于强有力地握住她的手。否则的话,会被对方认为是粗俗和无礼了。  4.与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人握手时,应当先靠近他再伸出你的手,这样可以显示出你的气魄。  在任何一家企业、公司或政府机构里,都会有一个或几个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人存在。他们常常轻视别人,每天显出一副惟我独尊的样子。  对于熟悉的同事,他们尚且如此,那么当他得知你是位刚来的陌生同事时,更会对你不屑一顾。  这种人的确让人生厌。但是,你又不能首先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来对待他。这样会使别人产生不好的看法,认为你是一个心胸较狭窄的人。  其实,这种人也是很好对付的。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最初见面或相处的时候,通过握手给他来个“下马威”,让他充分感觉到你的力量与气魄。  有一位身材较为矮小的外交官,当他每次与别人会晤时,为了免受对方轻视,就运用了这样一种巧妙的手法:他首先大大方方地走到对方的眼皮底下,然后才伸出手来与他相握。这样,对方涐产生他冲破了自己的“自我保护防线”的感觉,从而感觉到他的气魄。  这一“绝技”,你不妨拿来一试。第21节:领导才华如何施展  第四章领导才华如何施展  表现自己并没有错。在现代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是适应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表现自己要分场合、分方式,如果表现得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很别扭,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自我表现要恰如其分  不要耍小聪明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天资很高,过目成诵,出口成章,被誉为:“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苏东坡官拜翰林学士,在宰相王安石门下做事。王安石很器重他的才能。然而苏轼自恃聪明,常多讥诮的言辞。  一次王安石与他作解字游戏,论及坡字,坡字从“土”从“皮”,于是王安石认为“坡乃土之皮”。苏东坡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就是水之骨了。”。王安石心中不悦。  又一次,王安石与苏东坡谈及鲵字,鲵字从“鱼”从“儿”,合起来便是鱼的儿子的意思,苏东坡又调侃说:“鸠可作九鸟解,毛诗上说:‘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就是说鸠有七个孩子,加上父母两个,不就是九只鸟吗。”王安石听了不再发话,但心中对苏东坡的轻薄非常反感。不久把他贬为湖州刺史。苏东坡因言词巧诈而被贬,实为遗憾。  苏东坡在湖州做了三年官,任满回京。想当年因得罪王安石,落得被贬的结局,这次回来应投门拜见才是。于是,便往宰相府来。此时,王安石正在午睡,书僮便将苏轼迎入东房等候。苏轼闲坐无事,见砚下有一方素笺,原来是王安石两句未完诗稿,题是咏菊。苏东坡不由笑道:“想当年我在京为官时,他写出数千言,也不假思索。三年后,正中江朗才尽,起了两句头便续不下去了。”把这两句念了一遍,不由叫道:“呀,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不通的。”诗是这样写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在苏东坡看来,西风盛行于秋,而菊花在深秋盛开,最能耐久,随你焦干枯烂,却不会落瓣。一念及此,苏东坡按捺不住,依韵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写下后,又想如此抢白宰相,只会惹来麻烦,若是把诗稿撕了,不成体统,左思右思,都觉不妥,便将诗稿放回原处,告辞回去了。第二天,皇上降旨,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任职将近一年,转眼便已深秋,这几日忽然起了大风,风息之后,后园菊花丛下,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东坡一时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此时方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不由对友人道:“小弟被贬,只以为宰相是公报私仇。谁知是我的错了。切记啊,不可轻易讥笑人,正所谓经一事长一智呀。”  苏东坡心中含愧,便想找个机会向王安石赔罪。想起临出京时,王安石曾托自己取三峡中峡之水用来冲阳羡茶,由于心中一直不服气,早把取水一事抛在脑后。现在便想趁冬至节送贺表到京的机会,带着中峡水给宰相赔罪。  此时已近冬至,苏轼告了假,带着因病返乡的夫人经四川出发了。在夔州与夫人分手后,苏轼独自顺江而下,不想因连日鞍马劳顿,竟睡着了,等到醒来了,已是下峡,再回船取中峡水又怕误了进京时辰,听当地老人道:“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一般样水,难分好歹。”便装一瓷坛下峡水,带着上京去了。  苏东坡先来到相府拜见宰相。王安石命门官带苏轼到东书房。苏轼想到去年在此改诗,心下愧然。又见柱上所贴诗稿,更是愧惭。倒头便跪下谢罪。  王安石原谅苏轼以前没见过菊花落瓣。待苏轼献上瓷坛,书僮取水煮了阳羡茶,王安石问水是从哪里取的,苏东坡说:“巫峡。”王安石笑道:“又来瞒我了,这明明是下峡之水,怎么冒充中峡的呢。”苏东坡大惊,急忙辩解道语听当地人言,三峡相连,一般江水,但不知宰相是怎么辨别出来的。王安石语重心长地说道:“读噬人不可道听途说,定要细心察理,我若不是到过黄州,亲见菊花落瓣,怎敢在诗中乱道?三峡水性之说,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唯中峡缓急相伴,如果用来冲阳羡茶,则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天才现,所以知道是下峡的水。”苏东坡敬服,王安石又把书橱都打开,对苏东坡说:“你只管从这二十四橱中取书一册,念上文一句,我答不上下句,就算我是无学之辈。”苏东坡专拣那些积灰较多,显然久不观看的书来考王安石,谁知王安石竟对答如流。苏东坡不禁折服:“老太师学问渊深,非我晚辈浅学可及!”  苏东坡乃一代文豪,诗词歌赋,都有佳作传世,只因恃才傲物,口出妄言,竟三次被王安石所屈,从此再也不敢轻易讥诮他人。东坡如此,而才不及东坡者,更应谨言慎行,谦虚好学。一个人读不尽天下的书,参不尽天下的理。古人说:“宁可懵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懵懂。”  自我表现要恰如其分  表现自己并没有错。在现代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是适应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表现自己要分场合、分方式,如果表现得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很别扭,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吉米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但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是在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都在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吉米似乎有些身体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走过去,一定要拿过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来那位同事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帮忙,可吉米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  刚过半分钟,总经理推门而入,吉米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地,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第22节:自我表现要恰如其分  从此,大家再看吉米时,顿觉他假了许多,以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一个小动作一扫而光。  在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掌握不好热忱和刻意表现之间的界限,不少人总把一腔热忱的行为演绎得看上去是故意装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学会的是表现自己,而不是真正的热忱,而热忱决不等于刻意表现。在需要关心的时候关心他人,在应当拼搏的时候洒一把汗,只要真诚,谁都会赞许。而不失时机甚至抓住一切机会刻意表现出自己“与群众打成一片”、“关心别人”、“是领导的好下属”、“雄心勃勃”,则会让人觉得虚假而不愿与之接近。  威廉·温特尔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孔雀喜欢炫耀美丽的羽毛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热忱变得虚伪、自然变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不表现。  许多人在其谈话中不论是否以自己为主题,总有突显自己、主张自我的表现,这种人虽说可能被人高估为“具有辩才”,但是也可能被认为是“口无遮拦、显得轻浮”或经常想“引人注目”等,他暴露出的自我显示,常使别人产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绪。  善于自我表现的人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未露声色,他们与同事进行交谈时多用“我们”而很少用“我”,因为后者给人以距离感,而前者则使人觉得较亲切。要知道“我们”代表着“他也参加的意味”,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参与感”,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异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向影响他人。  善于自我表现的人从来杜绝说话带“嗯”、“哦”、“啊”等停顿的习惯,这些语赘可能被看作不愿开诚布公,也可能让人觉得是一种敷衍、傲慢的官僚习气,从而令人反感。  真正展示教养与才华的自我表现绝对无可厚非,只有刻意地自我表现才是最愚蠢的。卡耐基曾指出,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以这种方法来交往的。  优越感要不得。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却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希望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地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在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那种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这句话真是没错。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们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的心态。  李先生是某地区人事局调配科一位相当得人缘儿的干部,按说搞人事调配工作是很难不得罪人的,可他却是个例外。在他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因此每天都使劲吹嘘他在工作中的成绩,炫耀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哪个几乎记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得意事”,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后来还是由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一语点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从此,他开始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让他们把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后来,每当他有时间与同事闲聊的时候,他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欢乐炫耀出来,与其分享,而只是在对方问他的时候,才谦虚地说一下自己的成就。  老子曾说过:“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是说商人总是隐藏其宝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却显得愚笨。这句话告诉人们,必要时要藏其锋芒,收其锐气,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将自己的才能让人一览无余。  另一方面讲,做人还是谦虚一些好,谦虚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因为谦虚,别人才不会认为你会对他构成威胁。你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  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我们必须学会谦虚,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受欢迎。对此,卡耐基曾有过一番相当精彩的论述:“你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吗?你知道是什么东西使你没有变成白痴的吗?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罢了,价值才五分钱。如果医生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五分钱就可以在街角药房中买到一点点的碘,是使你没有住进疯人院的缘由。价值五分钱的东西,有什么好谈的?”  尾巴不要翘得太高  在中国历史上,那种由于居功自傲、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的将领不在少数,他们并未战死在拼杀的疆场,而是断魂于自己人的刀下,说来令人惋惜也让人深思。  邓艾以奇兵灭西蜀后,不觉有些自大起来,司马昭对他本来就有防范之心,现在看他逐渐目空一切,怕久而久之事有所变,于是发诏书调他回京当太尉,明升暗降,削夺了他的兵权。第23节:尾巴不要翘得太高  可以这样说,邓艾虽有杀伐征战的谋略,却少了点知人、自知的智慧,他既不清楚自己处境的危险,也不明白自己何以招来麻烦。他只想到自己对魏国承担的使命尚未完成,还有东吴尚待去剿灭,因而上书司马昭说:“我军新灭西蜀,以此胜势进攻东吴,东吴人人震恐,所到之处必如秋风扫落叶。为了休养兵力,一举灭吴,我想领几万兵马做好准备。”而且,他还喋喋不休地阐述自己灭吴的计划,全然不知这将引起什么后果。  司马昭看其上书心更存疑,他命人前去晓谕邓艾说:“临事应该上报,不该独断专行封赐蜀主刘禅。”邓艾争辩说:“我奉命出征,一切都听从朝廷指挥。我封赐刘禅,是因此举可以感化东吴,为灭吴做准备。如果等朝廷命令来,往返路远,迁延时日,于国家的安定不利。《春秋》中说,士大夫出使边地,只要可以安社稷、利国家,凡事皆可自己做主。邓艾虽说比不上古人,却还不至于干出有损国家的事。”  邓艾强硬不驯的言辞更加使司马昭疑惧之心大增,而那些嫉妒邓艾之功的人纷纷上书诬蔑邓艾心存叛逆之意。司马昭最后决定除掉邓艾,他派遣人马监禁押送邓艾前往京师,在路途中将其杀害。  一世聪明的邓艾由于一时虑事不周,招人疑惧而遭杀身之祸,就是由于其居功自傲的性情。邓艾一片苦心,却由于自己不善内省、不明真相,糊里糊涂地被杀死,的确让人痛惜。那么,历史给予我们的思考与启迪又是什么呢?是否远离权力之争就没危险了呢?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在日常生活里、在企业群体中,居功自傲也并非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无法排除自己会不会正处在一个妒贤嫉能的人际圈子里,如果是这样,“居功”已属不妙,更何况“自傲”呢?  常言说:“卖面粉的讨厌卖石灰的。”本来是你卖你的面粉,我卖我的石灰,各有各的生意,但这世上偏偏有那么一种人,什么事都要与自己连在一起,总觉得你“白”了他就“黑”了;有了你的能干,就显示了他的无能等等。因此,明里暗里都要捅你两下,甚至想置你于死地。还有,我们也难以保证企业的经营者都是“贤达开明之主”,本来,下属的“功”对企业以及对他本人是极为有利的,但对居功者,他同样会心存嫉妒或感到不舒服,他们会由此而疑惧你心存二意,“万一哪天你投向竞争对手那边该怎么办?”而“自傲”更加刺激了这一系列的心理反应。  换个角度来看,自傲对自己确实无益,除了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外,还会使自己丧失许多理性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凡是“居功自傲”的人,一般都难以吸取失败的教训(包括他人或自己过去失败的教训),总是看到成功的经验和荣耀,对他人意见或建议易持抵触态度,很难像过去一样,站在相应对等的位置上进行资讯交流与沟通,从而导致上下关系紧张。  另外,居功自傲者身边,由于其“功成名就”,容易出现一些“抬轿子”的人,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出自对成功者的佩服尊敬,但往往不排除有那种别有用心之人。所谓上房抽梯,让你爬得高摔得重正在于此。  因此,从相当程度上来讲,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取得的“功”,不仅仅是一个性格修养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在特定的条件、情况下,它甚至是一个有关生死选择的重大问题。常言道:“该夹着尾巴做人,就夹着尾巴做人。”在许多时候是不无道理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切不可把自傲与自信等同起来。尽管仅是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相去甚远。浅显而言,自傲的外在表现往往是傲气十足;而自信则往往表现于傲骨的自然挺立。而“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这句话也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了。  总之,不要居功自傲,而要谦逊以求自保、谦逊以求进取,这总不是一件坏事。  运用好“方圆”之理  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  “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所左右。“圆”,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的人,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貌似糊涂的智慧,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商界、仕途,还是交友、情爱、谋职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现实生活中,有在学校时成绩一流的,进入社会却成了打工的;有在学校时成绩二流的,进入社会却当了老板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成绩一流的同学过分专心于专业知识,忽略了做人的“圆”;而成绩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学却在与人交往中掌握了处世的原则。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关系、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之人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真正的“方圆”之人,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之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积蓄力量的沉默。  在强大的对手高压下,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藏巧于拙,装糊涂,扮作“诚实”的样子,往往可以避灾逃祸,转危为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拙诚与对手周旋,确实不失为一种高明之术。第24节:运用好“方圆”之理  我们经常在报纸上见到穷凶恶极的罪犯窜入老百姓的家里,杀人越货、绑架无辜或逼人做质的时候,被害人是怎样委曲求全,先以圆滑诚恳的语言赢得罪犯的信任,而伺机在罪犯不在意或误认为在他的挟迫下真的与其合作的时候,出其不意地逃脱报案或径直击败罪犯。这其实是外圆内方的最好案例。试想,假如面对凶狠的罪犯,暴跳如雷,罪犯不先砍掉你的脑袋才怪呢。只有把“方”用“圆”先掩盖起来、包藏起来,装出很诚实的样子,利用笨拙的诚实稳住对方,充分地运用对方的怜悯之心,使对方不加害自己,才会为以后施展擒拿罪犯的计谋赢得时间和条件。  这种外圆内方的办法,在历史上早已有之。《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意。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张绣、张鲁,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我。”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曹操问刘备为什么把筷子弄掉了?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说:“雷乃天地阴阳击搏之声,何为惊怕?”刘备说:“我从小害怕雷声,一听见雷声只恨无处躲藏。”自此曹操认为刘备胸无大志,必不能成气候,也就未把他放在心上,刘备才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难。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他用的就是方圆之术,在曹操的哈哈大笑之中,才免去了曹操对他的怀疑和嫉忌,从而最后才能如愿以偿地逃脱虎狼之地。至于三国后期的司马懿,更是个外圆内方的高手,他佯装成快要死的人,瞒过了大将军曹爽,达到了保护自己、等待时机的目的。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统一了天下。这正是“鹰立似睡,虎行似病。”  总之,人生在世,运用好“方圆”之理,必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无论是趋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人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  做事灵活变通  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因在鲁国得不到重用,实现不了他的政治理想,于是54岁时离开鲁国,带着弟子们游说列国,其间到过宋、卫、陈、蔡、齐、曹、郑、浦、叶、楚等国家,他“遁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过匡国时被匡人拘禁五日;过郑时,被人形容为“累累若丧家之狗”。他一生跑来颠去,始终不被君王们重用,孔子叹息道:“尚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如有用我者,吾其如东周乎!”经过了14年的周游生涯,68岁的孔子回到了鲁国。临死之际他歌曰:“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这位“明知不可为‘而非要’为之”的孔子,一生四处碰壁,屡屡不被重用,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关键是他忽视了春秋时期社会的客观环境,而他的“仁礼”之类的政治学说对于治世没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各国国王及诸侯希望的是一种能使国家迅速强大,足以称霸天下的法术思想,而孔子的这种思想恰与君王们的想法背道相反,所以像李悝、商鞅,包括后来的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更契合君王诸侯们的想法,所以孔子屡屡碰壁也就不奇怪了。  一个人在社会中,在事业上要取得成就、有一定的贡献,那你就不能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顽固想法。既然不可为、无法做,或者做不到,那就早点觉悟,立即止步,这样才不致于浪费你的时间、精力、感情,避免出现到了最后两手空空的结局。  孔门弟子孟子,和孔子有差不多的命运。他也曾力图在当时的战国推行他的政治学说“仁政”,可是当时各国国王都梦想着成为天下的霸主,实行“霸道之治”,孟子的“王道之治”根本就没有市场。虽然各国国王都把他敬若上宾,可并不想采用他的政治学说,于是孟子也像孔子一样感叹:“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最后也只能和弟子们著书立说,以求其思想发扬光大。  人面对社会,只能去适应。太强的主观能动性经常会使一个人迷失自己,以为凭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包括社会环境和各种条件,就像人类盲目地想“改造自然”,最后却毁坏了自然,使人类自己遭到更大的报复。这是荒谬可笑的,到头来终会发现自己在整个社会面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微小到如同地上的蚂蚁。  当然,这个世界总是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英雄人物,觉得自己天生是改造社会的人,天生是领袖人物,所以他们经常会作出一些常人不敢做的事情,当时当地似乎是成功了,但以历史的眼光来说却是大败而归。  统一了中国的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人,以为自己是天下的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居然干出“焚书坑儒”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正所谓“不可为而为之”,而且又觉得比较成功,可他真正成功了么?他的始皇乃至万世的梦想,不过到了二世便土崩瓦解了,这能算是成功吗?  仔细分析现实中那些在事业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味钻牛角尖的人,会发现他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1.这类人极其自以为是,甚至到了自负的地步  他们相信自己的想法、作为是极其正确的,既然自己的正确,那别人的就是错误,或者至少是有不足的地方。包括孔孟这样的圣人,在论述自己理论学说之时,不忘记指责他人理论的错误或不足。孟子就曾对“霸道之治”提出严厉的批评。而秦始皇以及后来的“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无非都是一意孤行地要堵上别人的嘴巴,其结果是越堵越难以堵上。第25节:做事灵活变通  某青年,一直相信自己是个文学创作的天才,从高中时期便迷恋于文学艺术,对其他的一切学科都以不屑的态度对待,数理化成绩总是不及格。可是他在文学上却始终得不到承认,他的文学青年梦既辛酸又漫长。现如今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依然笔耕不辍,自认为有一天会像卡夫卡一样扬名世界,岂不知他这个四处碰壁的文学梦何时才能苏醒?  2.这类人一厢情愿,忽视周围的客观现实  认为自己正确,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你那一套到底符不楙合现实状况呢?单凭主观愿望而死钻牛角尖,你必然是要四处碰壁的,就像死钻牛角尖的人最终会困死在象牙之塔里一样,顽固的结局必然是失败。  3.这类人不会灵活变通  《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意孤行,明知不可为而为,费尽辛苦,却一点效果没有,这个世界上没有那种“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的人。既然没有什么结果,那还是及早变通为妙,不会变通者必然死路一条。  如果你在事业上属于“明知不可为而为”的那类人,那你最好“放下屠刀,……回头是岸”。  (1)不妨换个角度考虑。当你钻入牛角尖,越往前走越黑时,你首先应对你的选择提出问题:路线对吗?方法对吗?为什么越来越窄?此种情况你可以假设一下:用另外一种方法,走另外一条路线,是不是会越走越明亮呢?这就是换个角度想一下。  司马光砸缸这个事例,实际上就不是从正常角度,而是换一种角度考虑的具体应用。因为正常的救人方法达不到目的,走下去只能看着人白白送命,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2)在你前进途中小憩一下。你一意孤行于你的事业,就像石达开一意孤行,把军队领入死胡同。在人们纷纷劝你的时候,容易冲动的、听不进人言的你,不妨找一个没人的、僻静的地方睡上一小觉,身体在休息,头脑却在活动。在静静的空气中仔细品味一下你所做的一切有无价值、有无错误、有无缺陷……  湘军将领曾国藩就是一个在繁忙中喜欢找地方静一下的人。这样做可以使一个人像局外人一样来观察、审视自己,可以使一个人热烘烘、乱糟糟的头脑冷静下来。  (3)找一些有头脑的人做你的军师或朋友。这些人就像你的镇静剂,会使你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路上,少逗留片刻。  像刘邦身边的萧何、张良就是这样的人,项羽身边的范增也是这样的人,只可惜项羽并不太听范增的话,使得老范增被活活气死了,而项羽却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路上越走越远,终于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领导要做领导的事  提高领导效能最根本的办法是领导要做领导的事。乍听起来,这好像是不言自明的事,其实却不然。实践表明,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许多领导常常“不务正业”,专干别人干的事。比如,本来属于身边工作人员的事,他却代劳;本来分工由别的领导负责的事,他也包办。这样一来,尽管他“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累得焦头烂额,但效能却很低。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要善于自我约束  所谓自我约束主要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要抓大事。领导見努力克制自己。尽量不为那些琐碎的小事而浪费过多的精力,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自我约束的第二个意思是要求领导不直接干预下级领导的工作。三国时期杨禹页就主张“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南宋思想家陈亮也主张,对下级既然“与其位”,就应“勿夺其职”,领导要学会“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用今天通俗的话说,就是不要抢下级的活干。因为那样既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又挫伤了下级的积极性,打乱了他们的工作部署,造成依赖、埋怨或对抗情绪,使他们没有了主见和责任感,实在是费力不讨好。  所以,领导一定要把自己约束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不干预下一层次的事。当然各部门岗位之间、上下级之间要互相帮助、密切协作,但是第一位的,应当先把自己的分内事干好。  如果把自己的事放下不管,却去干别人的工作,这和现代的专业化分工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不直接去管,这才是清醒的领导。清醒才能超脱,超脱使人更加清醒。  不插手别的领导和下级的工作,并不等于看到问题不闻不问,有建议可以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对于自己下级的下级,由于中间隔着一个领导层次,一般应约束自己不去直接干预,看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启发自己的直接下级去处理。  2.尽量排除不必要的工作  领导除了不要插手别人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外,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还应在通常属于自己的工作中再做精简。也就是说,只做那些非做不可的工作,而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则应尽量排除,少做无效劳动。例如:汇报工作或作报告时,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去背诵,以显示自己的记忆力,要减少头脑的储存负担,提高头脑的处理功能;有些报告在会前发给大家,不必在会上宣读,会上只对报告进行讨论;打电话能办的事就不写信,便条可以解决的就不写长信;应该由下级提出的办法便让下级准备,不替下级思考问题;办事前做好准备,搞好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扯皮和误工等等。对那些非做不可的工作,也要综合起来考虑,哪些先办,哪些后办;哪些要重点抓,哪些只要过问一下就可以了;哪些事要专门去办,哪些事可以合起来办;哪些事用整时间办,哪些事可以用零碎时间办;哪些事必须按规定程序办,哪些事可以用简便易行的办法办等等。美国威斯汀豪斯电器公司前董事长兼总经理伯纳姆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管理专家。他在其名著《提高生产率》中提出,领导在处理任何工作时,首先要问自己,这件事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能不能用更简便的东西代替?这样一来,工作头绪就大大减少了,时间就节省了,效率就提高了,主动权也就操在自己的手里,不致于总让人家牵着鼻子走。  3.要最大限度地向下级授权第26节:领导要做领导的事  一些领导之所以成天忙忙碌碌却又干不到点子上,其原因就是抓权太多。这些领导一方面抱怨事情干不过来,另一方面又事无巨细,什么事都要亲自管。当下级把矛盾上交时,他便亲自去处理那些本应由下级处理的问题,陷在事务圈子里不能自拔。这种包揽各种权力于一身、唱“独角戏”的做法,与现代领导的工作方式毫无共同之处。天津市有个著名的企业改革家就提出“分权而治,分级管理”,他平时只抓9个人,即4位副厂长、2位顾问,加上计划经营、质量管理2位科长和1位办公室主任。这些人再把权力一层一层地分下去,工作起来效率很高。过去一上班,办公室里就挤满了人;晚上又找到家里请示工作,商量问题。现在厂长办公室清静了,厂长可以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筹划长远规划和抓改革上,只用少量的精力处理日常事务。晚上家里有了看书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可以不断汲取新知识,获得旺盛的精力。具体地讲,授权有以下几条好处。  (1)能够减少领导的工作负担,使之从琐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腾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重要的、战略性的、全局性的问题,更有效地进行决策和指挥。  (2)能够增强下级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湦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  (3)有利于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干部,增长干部的才干。  (4)能够发挥下级的专长,弥补自己的不足。领导应当尽可能地把自己不擅长的工作,授权给在这方面擅长的人去干,以提高领导工作的质量。  (5)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使下级从等级服从、层层听命的消极被动状态,改变为合作共事、互相支持的积极主动状态。  不要过分仰仗权力  “仰仗”这个词带有贬义,意为依靠或凭借什么东西来干不好的事。其中,仰仗权力好像比仰仗别的东西更为叫人讨厌。领导者担负有实现企业目标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他被赋予一种强制别人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权力。它可以用作指示、指导,也可用以纠正过失。  虽然如此,但如果太仰仗权力,不管什么事都采取强硬手段来压制下属,口口声声说:“我说这么做就这么做。”不厌其烦地一再向人们显示自己的权力,则不能使下属信服。  领导者应该认清的是,指责应该根据事实,就事论事,要具有充分的理由。而不应因为被赋予了权力、赋予了使人服从的权势而滥用指责。把强制及使人服从的力量深藏不露才是最聪明的办法。  部下能老实地接受指责当然最好,有些下属非但不能接受,反而针锋相对,此时有的领导就会火冒三丈,用“这是命令,一定要给我做到”的强制语气来压制对方。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