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7

作者:赫伯特.斯宾塞 字数:17865 更新:2023-10-09 13:45:21

我认为,这两句话至少说明了教育所包含的一半道理,那就是使所有教育内容以习惯的方式在孩子心中固定下来,特别是那些有助于自我教育的习惯。一类是有助于心智发展、有助于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习惯;另一类是有助于孩子现实行为的习惯。知识的传播、传递,主要依靠书本,而习惯的养成则主要依靠父母和老师(直到孩子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之后)。我认为对孩子终身有益的习惯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任何孩子如果具备这些习惯,对自己的人生都是有益处的。1 习惯来自重复和快乐习惯产生于重复。有的人习惯用右手,是因为他长期使用右手;有的人走路很快,是因为他长期这样快地行走。习惯用右手的人,他的右手力量会比左手大,于是出于方便和力量的原因,他继续更多的使用右手;习惯于走路快的人,他的步伐有力,总能迅速到达目标,于是又促使他经常以这种步幅和频率行走,除非他通过这种方式遇到了重大失败。改变他的这种习惯和培养这种习惯所花的时间几乎相当。人培养了自己的习惯,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好的和不好的都同样如此。习惯产生于诱导。为什么有这样而不是那样的习惯?为什么这种习惯保留了下来,而另一种习惯消失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诱导。诱导是人生最初的老师,它总是把外在的目的和被诱导者内在的需求兴趣结合起来,它深谙任何人对快乐的天然需求和对不快乐的天然排斥,它深谙奖与罚、赞誉和批评对人的影响;正是因为诱导的原因,使一切习惯开始了它的第一次,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最成功的诱导是使诱导的对象从中获得自我认同,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的自我认同。明智而聪明的父母,常常会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兴趣点,找到诱导的时机、诱导的内容。这比一千遍的要求、说教要有用得多。好在我们了解了快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相关原理之后,这样的诱导并不象占卜一样困难,相反,它实际很简单。诱导在于有趣。几乎所有习惯都开始于有趣,然后才与一定的目的、目标相结合,当这些有趣的事与实现某一理性的目标越来越同步,则有趣的事情被固定下来,成为主动选择的习惯。2 如何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一方面,专注是与孩子本能的好动、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相矛盾的;另一方面,专注又时常表现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但总体说来,专注是与一般孩子的特点相矛盾的,需要通过诱导和重复来使他们养成专注的习惯。我认为,在孩子求知和现实的所有行为中,缺乏专注的十分常见的。浅尝辄止、兴趣转移、东游西荡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可能表现出的状况,我认为孩子通过这些自然的方式也能获得一些知识,但如果能加上那么一点专注的习惯,则会更好。小斯宾塞从7岁时,我便开始培养他专注的习惯,这一点后来使他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终身受益。我的计划分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一点小实验,启发他明白专注的含义和作用;二是通过几件有趣的事,培养他的专注习惯,并让他体会专注的快乐。三是把一般的专注引申到求知上,然后在生活中加以重复。一天,我和小斯宾塞出去郊游,并准备在外面野炊。小斯宾塞一听说要在外面野炊,简直高兴的不得了。到了德文特河的上游,我们已经饥肠辘辘。于是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搭好了灶台,捡来了一些干草和枯树枝,准备生火做饭。但是,我们都忘记了带火柴。怎么办呢?小斯宾塞急得没了主意。我提出一个想法,要是能利用太阳光把干草点燃就好了。小斯宾塞赶紧把干草放在太阳光下面,等了很久,干草只是被晒热了,并没有着火。我又提议,要是能把太阳光长时间地集中在一点上,草一定会被点燃。小斯宾塞完全同意这个办法,但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正当他有些泄气的时候,我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凸透镜,用石头固定下来,然后把干草放在聚焦的一个亮点上,开始,干草也没有反应,过了一会,又过了一会,干草发出了嗞嗞的声音,然后冒出烟来,小斯宾塞高兴得满脸通红,像发现奇迹一样。结果,我们美美的吃了一顿。小斯宾塞一直很好奇,这个镜片为什么会把干草点燃呢?我告诉他,点燃干草的不是镜片,仍然是太阳光,因为它才有热量。镜片的作用是把光集中在一点上,并长时间地照射,才把干草点燃的。我顺便说,这个道理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人也可以,只要人把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一件事上,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说,比如你想记住好朋友的生日,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在脑子里想几遍,就行了。小斯宾塞第一次朦胧地明白,什么是专注。第二次,我们去观察蚂蚁。这是小斯宾塞最喜欢做的事了。我提议这个星期天我们要把蚂蚁王国的情况彻底搞明白,其他事我们一件也不做。即使其他小朋友来约你出去玩,也不去。小斯宾塞欣然同意。我准备了十张卡片,还有一本关于昆虫的书。每一张小卡片上都有一个问题,按这些问题,把有关蚂蚁的所有资料,全都查出来,抄上去。中午的时候,邻居的小威士叫他出去玩,他也没有去,就这样,我们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把有关蚂蚁的情况全部弄清楚了。最后,我问他快乐吗?他点点头说,太有趣了。再后来,我就经常让小斯宾塞练习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一本书没有看完,不去看第二本,除非他决定放弃;一幅画没有画完,不去画别的;做一件事时,不去想其他的事;等等。多次以后,他逐渐养成了专注的习惯,他总能从专注地做一件事中找到乐趣,也渐渐没有了往日的那种浮躁,心总能平静下来。只要一开始决定做一件事,他就会安静下来。我非常了解这种习惯对他以后学习和工作的作用。当然,我也不去限制他对其他事物发生兴趣,但总鼓励他在一段时间做一件事情,或对一个东西感兴趣。并把它彻底弄明白。一旦形成了专注的习惯,孩子的心智潜能是非常巨大的。值得特别谈到的是,也许训练孩子专注,一开始所做的事,并不是父母或老师所希望的知识。但不要忘记,学习任何知识,一方面是为了掌握知识本身,另一方面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孩子的心智受到启发和训练。就像要让孩子去抓住一张混杂在一堆卡片时的某张卡片一样,他虽然一开始抓到的也许并不是你期望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手指和思维、感知能力同样得到了训练。所以,培养孩子专注,一开始应该选择他感兴趣的,而不是父母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做,会容易的多。3 运用一次,胜过死记十次只要研究一下所有传统手工艺,以及许多家庭技艺的传授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非常复杂的工艺技术和非常微妙的工艺经验,按道理是非常不利于传授的,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在他们孩子手中完美地得以传承。是什么方法,使他们的孩子对这些技艺感兴趣?以是什么方法使他们的孩子有效地学习并熟练掌握这么复杂的技艺呢?运用,正是“运用”这一方法使兴趣与实用、知识与目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我认为知识如果没有自我发现的特点是不会掌握得很牢固的,同样,知识如果不与运用(哪怕仅仅是出于训练和教育目的的运用)相结合,则是僵死的,既不利于调动孩子的兴趣,也不利于知识的自我衍生。运用,至少有三个必然的结果:一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二是使已有的知识得以重复进而充分理解和掌握;三是使这些知识产生新的知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父母和老师们高兴的呢?我培养小斯宾塞学会运用,是从下面几件事开始的。后来我发现除了使小斯宾塞感到其乐无穷外,效果也令人吃惊。“写”一度是小斯宾塞最不愿意做,也感到最困难的事。可以想,可以说,但就是不愿写。怕写、烦写,一说起写就愁眉苦脸,能拖则拖。怎么办呢?任何一个研究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写是思维的训练过程,写是记忆的重复。我想到了运用。正好有一段时间,我的嗓子有些沙哑,医生建议我少说话,否则有失声的可能。我于是和小斯宾塞玩起了字条游戏。所有的日常交流,都只能通过写来实现,否则就达不到目的。这时小斯宾塞只有6岁多,能写的单词和句子有限。但为了生活,必须写。一开始,我们只写简单的意思,比如“衣服该洗了”,“今天吃什么?”等等。到后来,我们的字条涉及到对一些事物的评价,看法。每次写的句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出现语法错误时,我就在字条上纠正一下。一个月后,当我口子已完全恢复时,小斯宾塞的书面写作能力已大有长进,而且不用去要求他,他也会习惯地把许多东西写下来。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运用,就是花上半年时间,他也不会有现在的书写能力。再后来,我们经常通信,只是在家里。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他大学毕业。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我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双方为对方每天讲习一段书。这是他最感荣幸的事情。这样我们双方都可以用劳动来换取享受,既公平又快乐。他读错的地方我会纠正,并要求他做个记号,避免下一次读错。这样,每天晚饭后,或者睡觉前,我会惬意地躺着,充分享受这段美好时光。所读的内容有报刊上的文章,也有书籍,特别是爱默生的一些随笔,这对我们俩来说都是美和智慧的享受。阅读,使小斯宾塞的理解力大大增强,也使他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不过,我从来不要求他读那些言之无物、低俗浅薄的书籍。没有比这种运用更让双方愉悦的事了。许多时候,孩子们无目的地四处闲逛,是因为找不到有乐趣的事情做。其实他们这种时候并不快乐。有时不得已与一些年龄比自己小得多的孩子一起玩耍之后,心里也是空虚的,只要引导他去做更有乐趣的事,他一定很高兴。在小斯宾塞8岁的时候,我正式聘用他作我的资料员,每周一便士。我交给他的工作是帮我收集报刊和学校的所有与教育有关的资料,新闻报道、学术文章。方法很简单,他先把这些资料找出来,然后按重要程度作排列(这种重要程度他完全可以自己来作判断)。这样他就必须阅读。开始他只是搜集,后来他逐渐会对一些事件发表看法,有的很幼稚,有的出人意料,但我都一律表示鼓励。允许讨论是认识真理的前提。每周一便士归他自己所有,自己支配。每当他拿到薪水时,自豪和兴奋溢于言表。运用,已使小斯宾塞在知识积累和知识获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除此之外,在品质、习惯方面也收到了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确帮我做了一些必要的事,减少了我的工作量。其实,这种运用在几乎每个家庭和学校都可以办到,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教育观念的改变。如果你在经商,就可以让孩子为你收集一些商业资料。不管开始多幼稚,这毕竟是一个有益的求知过程。“运用知识”,成了小斯宾塞的座右铭,即使后来在面对很多仅仅是理论和基础的学科,小斯宾塞仍然保持着“运用”的习惯,这使他总会研究与某一学科相关的现实状况及原因。4 每天积累一点点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小斯宾塞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我认为将来即使他完全脱离了学校和家庭教育,这种习惯都是有用的。我为他准备了许多可以长期保存的小笔记本,并和他一起把它们装饰得很漂亮。我让他把学到的东西都记上去,日积月累,就会有取之不尽的财富。这种诱导开始并不容易,我就从他的储钱罐开始。我为他准备了一个储钱罐,告诉他如果把平时得到的零钱放进去,日子久了,就会有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可以去买自己享受的、比较贵重的东西了。他听了以后,兴趣高昂地开始存钱了。这实在是给教育提供了太好的启发,一方面说明孩子有积累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看到自己积累的东西时很有成就感。只是存钱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把得到的钱扔进储钱罐就可以了,剩下的事就是时常去摇一摇,听听它们撞击时发出的叮叮当当的美妙的声音。如果把知识的积累也能变得这样有趣,那教育就太容易了。一次,我向小斯宾塞提出了一个建议,我说,仅仅把钱存起来,而不知道这些钱是怎样来的,一共有多少,有没有丢失,好象还不够好,最好做一个记录,把每笔钱得来的过程、数量都记下来,然后每一个月,再取出来对照一下,这样会更有趣。小斯宾塞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有了记录的习惯,再把这种习惯用到求知上,就容易多了。我开始选择的是许多孩子都感兴趣的昆虫学。每了解一种昆虫,就把你知道的记在自然笔记上。小斯宾塞问我:做这些有什么用?他当然是指的现实的能够带来乐趣的用途。我告诉他,这各用储钱罐存钱是一个道理,你很快就能发现它的用途。不信,你可以试试在和小朋友们玩的游戏中来使用。小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就是老师和学生的游戏,谁都希望去扮演一下老师,给别人滔滔不绝地讲上一大通。我就让他们玩这个游戏。每次轮到小斯宾塞的时候,他就拿上他的笔记本,头头是道地讲上一通。因为有笔记本的帮助,他总会讲得让别的小孩子羡慕不已。任何事情,开头是有困难的,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不再困难了。时间一长,小斯宾塞积累知识的习惯便慢慢养成了。用不着你过多地去提醒他,他都会乐此不疲地为笔记本每天增加一点点内容。在小斯宾塞年龄稍大一点以后,我常常对他说,知识和善行一样,是点滴积累的,每个人的财富和人生幸福、友谊等也是靠点滴积累的,要有静下心来做点滴小事的习惯,只要是发自内心,就一定会有乐趣。人生活在世界上,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是兴高采烈、激动不已的,相反很多时候都是平淡无奇的。我们要善于在平淡中发现乐趣,积累知识无疑是其中最有意义的活动。为了使这一习惯得以稳固下来,我还鼓励小斯宾塞经常把过去记的笔记本拿出来整理。破损了的,把它修好,有新认识的,又加上去。这样,逐渐把小斯宾塞的注意力吸引到更有趣的事情上。5 自己做选择的习惯我认为,所谓命运就是由无数选择和取舍而构成的。知识带给人的最大好处是使人的选择的可能性更多。孩子们同样也经常面临选择,也常常会因为不明白选择的道理而困惑,10个便士,是买这个小木偶呢,还是买那个糖果,是买这双黑色的鞋呢,还是买另一双;星期六,是玩以后再做功课呢,还是做了功课以后再玩,是看这一本书呢,还是看另一本等等。尽管每一个孩子最终会选择、取舍,因为常常不可兼得,但选择前的犹豫和选择之后的后悔是常有的,而大多数情况下,会因此而影响心情,使自己陷入接下来的模糊不清的坏情绪中。小斯宾塞开始也一样,常常为不知如何选择和不明白选择的含义而苦恼(这是成人也常有的表现),他总会说“假如我当时这样,假如我当时那样”。我告诉他说:孩子,没有假设,生活就是取舍。重要的不在于去假如,而是满意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然后充分享受选择所带来的快乐。小斯宾塞10岁的时候,镇上的公共图书馆因为资金的原因关闭了,使许多孩子没有书看,这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斯宾塞发现还有很多的书堆在地下室的库房里。他回来后告诉我,这些书足够开一个图书馆了。我告诉他,开图书馆必须有场地,还必须得到镇议会的同意。你如果愿意干,我会支持你,只是一切得靠你自己。小斯宾塞有些犹豫了,干,还是不干,孩子面临着选择。一周以后,小斯宾塞决定干,让我把他带到镇议会。议员们礼貌地听完他的话,都大吃一惊。镇长表示,他们需要讨论一下。他们想,这也许是孩子一时的热情,拖一拖,热情也就没有了,不必为此大费脑筋。回家后,小斯宾塞问我,议员们会同意吗。我想了想,看着他说:你真的决定了吗?他肯定地点点头。我说:“按你的选择去做吧。”此后,小斯宾塞每天晚上会给镇长打一次电话:“我的请求你们同意了吗”。但镇长每一次都告诉他,还没有。就这样,小斯宾塞继续打电话,连打了几个星期的电话后,镇长也许确定孩子的这种想法并非一时兴起,议员们也都同意了,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一切都得小斯宾塞自己干,没有经费、材料;图书馆办成后,必须由成人来管理。小斯宾塞同意第一项,但拒绝第二项。他对议员们说:“既然成人们没有给我帮助,我也不需要成人来管理。”他还说,如果不同意的话,他会每天给一个议员打一次电话。最后,议员们让步了。接下来,小斯宾塞开始了他艰苦的工作。他找来了他的好朋友,我和几个邻居也一起帮他收拾。这是一个又暗又潮湿的地下室,而且很脏。第一天干完活回来,小斯宾塞抱怨道:这个地下室太脏了。我看看他说:“放弃吗?还是选择?”他像被激怒似的说:“选择”。第二天,一个邻居给地下室安上电灯,还有几个小斯宾塞的朋友的父亲搬来了书架。平时总爱唠叨的双杠德斯太太还在墙上挂上了墙布,桌上铺了桌布。一个崭新的图书馆就这样诞生了。开放的时间是每周二、四,下午4点到6点。小斯宾塞每到这个时间总会坐在图书馆。不断有人送来一些旧书。图书馆没有苛刻的规则,甚至不需要借书证,小斯宾塞对每个人都了如指掌,他只记下借书人的名字和书名。开始一切还算顺利,但冬天来了,没有暖气的地下室寒气逼人,几乎没有一个人来借书,只有小斯宾塞和他的朋友干坐着。小斯宾塞回来说:“太冷了,没有一个人来借。”我又看着他说:“想放弃吗?”他轻轻地摇头。后来,我的一些邻居把家里不用的旧地毯送去,铺在地上,还装了一些个煤油取暖器。冬天和春天总算过去了,学校放暑假了,图书馆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天堂。伦敦一家报纸率先报道了这件事。不久英国皇家图书协会向他赠送了一大批图书,还给他颁发了奖章,许多人从英国各个地方给他寄来书籍和信,当他拿到奖章和热情洋溢的信时,我问他:“选择,还是放弃?”他再一次肯定地点了点头。当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同样的经历,但他们都有类似的冲动。选择,还是放弃?我希望父母和老师经常这样问问孩子。这是孩子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一旦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就可以在许多事情上不再处于混沌、蒙昧的犹豫中;一旦他做出了选择,也会懂得选择的真正含义。我认为,一个人,只要他的选择是发自内心的,并在选择后勇敢地面对一切,他一定会有所成就。要告诉孩子,选择,也就一定意味着放弃,只有放弃别的,才是尊重自己的选择。在成人的经验中,我们明白,一个人以后的生活幸福与否,成就大小,不是取决于他是不是聪明、幸运,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懂得选择,并为之付出努力。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而不去告诉他们这个道理,其实对他们而言,生活早已开始。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吧,从生活中去选取教材。这是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它胜过金钱、财富、地位。第十七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l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是孩子们可以自己做的,只是由于身边有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就不做了。放弃了可以自己做的事,也就永远得不到通过自己努力随之而来的快乐。l 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通过一定的劳动来换取他所想要的东西,比简单地给予要好得多。在生活中,欢喜和忧心总是相伴而行。孩子出生以后,他的天真、他的可爱、他的依恋,就像冬日的阳光、夏日的雨后彩虹那样美丽,那样动人。从此,你们会相互依偎、相互挂念,使生活平添许多欢乐与无言的感动。相信这是每一个父母都有过的情感体验。然而,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一旦成熟,就会随风飘离,到另一片土壤去发芽、生根。孩子一长大,就会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生活,经历各自的故事。那些曾经吹打过我们的风雨,也会吹打在他的肩头;那些我们曾经面对的生活,也会出现在他的面前。这种忧伤与欢欣相伴的过程,会使母亲落泪,父亲伤感。然而他们的确会离开的,不管是强壮,还是弱小。他们属于新世界,新的世界也在召唤他们。这就是生命的必然。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人类正是因此得以发展、繁衍,生活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不管我们曾经多么深沉地爱他们,也不管思念和牵挂有多么悠长,但他们仍然会走向自己的人生。因此,还得抹掉泪水,把坚实的手掌放在他的肩头说:“去吧,孩子,那是你的世界”!但在和他们说再见之前,得为他们做一些必要的准备,知识的、品质的、习惯的、身体的……而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则是最重要的准备了。1. 让孩子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事如果可能的话,每个父母都会这样向上帝祈求:让生活的艰辛远离他们,让他们轻松而富足;让邪恶的诱惑远离他们,使他们正直而清醒;让他有美满的爱情和婚姻;让他永远幸运。然而,祝愿和祈祷,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希望,所有这些结果都必须依靠孩子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才能得到。恰恰是因为如此,教育把它的目的锁定在“适应未来生活”;也正因为如此,孩子需要从小锻炼独立面对生活的各种能力。在动物世界中,这种教育(一种出自本能的教育)随处可见。在狼的家庭中,幼狼出生不久,公狼会把它赶出家庭,让它出去游历一番,让它在独自生活的过程中肌肉更结实,知觉更灵敏,反应更敏捷。这是在残酷的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可以生存下来的重要本领。狮子也是一样,当一头猎物被捕捉后,并不是幼狮上前先吃,而是被赶开,等到雄狮和母狮吃完后,才让小狮去撕咬那些剩下的、难咬的部分。这是为了让幼狮从小就明白,美食必须通过激烈的搏杀才能够享受到。未来真实的生活也是如此。在幼狮长到刚刚可以捕食的时候,也会被雄狮赶出家庭,独自在自然中训练生存的能力。如果因为爱而把一头幼狼或幼狮留在身边,一旦它失去父母而自己尚无力独自生存的能力时,那么无疑它会丧命。凶猛的动物在这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从小训练幼兽独立生活。虽然人类社会不像自然界那样残忍,但竞争的激烈程度,斗争的复杂程度,比动物界更甚。弱小者失败,强大者胜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在这一点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相同的(当然,在人类社会里,强大和弱小,不仅仅指肉体,还包括智力、品质等诸多方面)。因此,我很注重对小斯宾塞独立能力、独立意识的培养。我告诉他,生活是自己的事,因此应该自己去面对,尽管实际上我和许多父母一样,会处心积虑地给他很多帮助。小孩子跌倒是常见的事,许多父母会痛心地把他们扶起来。但对小斯宾塞,我从来不,我只是鼓励地看着他,或者说:“地上的石头想看你能否自己爬起来呢”。在学习上,遇到有一些困难的题目时,孩子总希望父母能帮他。一般情况下,我只告诉他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解决,譬如查字典,找资料,如果他还是要求帮助他,我会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我相信你能解决”。有时充满感情的语言比简单的告知更有效果。“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只有学会了自己去解决问题,你才能得到成长的快乐”、“你自己的事自己做,我才不管你呢”,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但效果肯定不一样。2. 让孩子体会自我努力的快乐一次, 我和小斯宾塞一起,决定去攀登德文特河上游的一座名叫“阿喀斯”的小山。烈日炎炎,我们带足了水和食物开始上路。一路上,两岸大片的麦田已经成熟,静静站在没有一丝风的太阳底下。偶尔一只鸟从头顶飞过,发生叽叽喳喳的叫声。走了一阵,我们感觉实在酷热难耐,而我们都没有带遮阳帽。小斯宾塞有些受不了了,我说,能不能想个办法,遮一下太阳。他想了想说,我们可以用树枝来做一个帽子,这样又凉快又好玩。于是我们摘了一些带叶子的桉树枝,做成了帽子,这样真的凉快多了,走起路来也快多了。下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了阿喀斯山。我和小斯宾塞一起往上爬。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小斯宾塞实在走不动了,人他乞求地看着我,希望我能帮他一下。我没有伸出手去,而是鼓励地说:“只有你自己爬上去,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孩子,再加把劲!”最后,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这时凉风阵阵吹来,从山上眺望德比城和像一条丝带一样的德文特河,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小斯宾塞快乐地叫了起来。在一颗松树下,我们坐下来,一边吹着凉风,一边惬意地喝着水。我告诉他。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是孩子们可以自己做的,只是由于身边有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就不做了。放弃了可以自己做的事,也就永远得不到通过自己努力随之而来的快乐。3. 要得到就必须劳动与培养独立意识相对立的,常常是没有原则的给予和满足。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得到这样的满足,他逐渐会把一切都看成理所当然的,独立性会很差,习惯于依赖大人。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清楚,我们会衰老,会一天天老向无力,精力和雄心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我们既不可能永远给予和满足他们,也不可能代替他们去生活。未来的生活,需要他们更勤奋、努力。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让孩子通过一定的劳动来换取他所想要的东西,比简单地给予要好得多。简单地给予,可能满足了父母“给予乐趣”,却使孩子失去了自己争取的乐趣。而让他用劳动来换取,则不仅给了他这样东西,还让他学习了生活的过程。比如他想买一双凉鞋,因为同学们都有,好吧,用劳动来换取;他想买一本书,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不过,也要通过过去来换取。家庭既是孩子的摇篮和港湾,也是孩子适应社会和未来生活的训练场。小斯宾塞7岁以后,他所得到的每一件东西,除了必需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外,几乎都与他的劳动有关,只是这不可能真的像社会交易一样等价,但是是等值的。我不期望他是一个神童,只希望他是一个心智和身体同样健康,有爱心,懂得通过自己努力来获取幸福生活的人。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在贯彻“要得到就需要劳动”这一原则的同时,也应特别注意不要让过多的劳动,特别是体力的劳动影响求知的兴趣和精力。这与许多父母出于生活的压力或者错误的观念,把孩子过早当做家庭劳动力是截然不同的。有的父母甚至把许多应该由自己去完成的事交由孩子去完成。如果不是生活太贫困,千万不要这样做,这样会损伤孩子的心智和身体。这种情况,在许多贫民家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孩子,他的独立意识是无可挑剔的,但他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时间和权力却被剥夺了,最后只能像父辈一样因为能力有限而艰难地生活。4.独立成长,也要真爱相伴在谈到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同时,我还想谈谈“真爱相伴”这个问题。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像雄鹰一样高飞,用长期锻炼的有力的翅膀去苍穹搏击,爱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与他独立成长这种理性认识和训练相伴的,还应该有父母的爱。不要因为要培养独立意识而使爱和教育变得冷淡,也不要因为爱而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小斯宾塞13岁的时候,我在给他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亲爱的小斯宾塞,这一天终于来了,不管我们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此,你将踏入一个新的世界,开始新的生活了。我无法牵着你的手把你安全地从这里带到那里,这条路你必须自己走去。我能够真正向你承诺的,只是对你坚定不移的支持——即使在你希望我走开的时候。我还会给你一些指引,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但这代替不了什么,一切得由你自己决定,作出选择,并承担责任。我最满意的是,你已经具备了起码的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希望你能好好运用它。你的,赫伯特。斯宾塞第十八章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l 其实,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像这样,乐观的心理总会带来快乐明亮的结果,而悲观的心理则会使一切变得灰暗。不仅如此,这对他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影响。l 培养自信,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得到肯定和赞赏,即使同时指出不足也不要紧;消灭自信,最好的办法也莫过于经常性的否定和指责。在完成《心理学原理》这部书稿之后,我便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孩子健康心理这个话题。成人的心理有一部分是孩子心理的演变,有一部分则只在成人的社会中才有。因此我必须单独来谈这个问题。对于教育来说,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应对方法,就像了解一部机器的内部构造一样重要。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它们的各种诱导方法和结果,哪些行为仅仅是来自心理而不是理智、道德和情感,哪些心理导致积极的行为而另外一些心理导致消极的行为等等,都是教育者应该研究的问题。承认心理因素的存在,是现代教育的重大进步。存在于孩子身上的心理状况、心理反应,就像一条隐秘而又曲径通幽的林中小路,它时而平缓、宽广,时而又狭窄、荒芜。1. 让孩子乐观面对生活我认为,应该教育孩子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理去面对身边的一切事情。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又如同花蜜吸引蜜蜂一样会将各种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事情因此也就有了改变的可能。当孩子早晨醒来时,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我的上帝啊!又是早晨了!”那他在这一整天可能都会无精打采,而他如果想到的是“早晨真好!”,那么充满快乐的一天真的就开始了。如果两个身陷沙漠的人都只剩下半壶水时,一个想到的是“天啊,只有这么一点水了,我快被渴死了”,另一个想到的却是“我还剩下半壶水,在水喝完前,我想我会找到水源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就这样不同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每当小斯宾塞有些消沉时(这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我总是笑着对他说:换一种眼光,你会发现一切都和原来一样美好!我曾经给小斯宾塞讲过一个乐观弟弟和悲观哥哥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影响着小斯宾塞的心理。有一位年老的父亲,他有两个儿子,他们都很可爱。圣诞节来临前,父亲为了考验一下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送给他们完全不同的礼物,在夜里悄悄把这些礼物挂在圣诞树上。第二天早晨,哥哥和弟弟都早早起来,想看看圣诞老人给自己的是什么礼物。哥哥的圣诞树上礼物很多,有一把气枪,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还有一个足球。哥哥把自己的礼物一件一件地取下来,并不高兴,反而忧心忡忡。父亲问他,是礼物不好吗?哥哥拿起气枪说,看吧,这支气枪我如果拿出去玩,没准会把邻居的窗户打碎的,那样一定会招来一顿责骂。还有,这辆自行车,我骑出去倒是高兴,但说不定会撞在树干上,一定会把自己摔伤的。而这个足球,我总会把它踢爆的。父亲听了没有说话。弟弟的圣诞树上除了一个纸包以外,什么也没有。他把纸包打开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在屋子里到处找。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说,我的圣诞礼物是一包马粪,这说明肯定会有一匹小马驹就在我们家里。最后,他果然在屋后找到了一匹小马驹。父亲也跟着他笑起来:“真是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啊!”其实,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像这样,乐观的心理总会带来快乐明亮的结果,而悲观的心理则会使一切变得灰暗。不仅如此,这对他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影响。2.最好的帮助是给他信心如果你什么都已经做了,那就再做上一点——给孩子信心。自信是生命中积极、肯定的力量,正如乐观的心理一样。它是早晨露珠中闪亮的光泽,它是雨后树叶上动人的绿色,这是生命中没有尘埃的宝石,是每一个孩子走向成熟和成功的源泉。每一个成人都会明白,人在很多时候,是因信心而拉近了与目标的距离,而不是目标直的就那么近在咫尺。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当他拥有自信时,他会对陌生的东西不那么畏惧。他希望成为它们的一部分,而后来真的也就实现了。培养自信,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得到肯定和赞赏,即使同时指出不足也不要紧;消灭自信,最好的办法也莫过于经常性的否定和指责。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孩子,由于家庭贫困,或者自身条件差,也由于外界的歧视和不公,他们得到的肯定和赞赏少得可怜,而他们受到的各种打击却像空气一样包围着他们。他们也曾企图反抗,但柔弱和善良的天性是反抗的最大阻碍,他们还保持着对周围世界的那么一点点信任,但他们得到的常常是厌恶和抛弃。刚刚燃起的生命之火,又迅速面对狂风骤雨。这种内心的历程一旦被描述出来,人们一定会大加同情,可它总是以不容易看见的方式在一些人的内心进行。渐渐地,这些人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去反对自己,厌恶自己,为一点小小的过错而惩罚自己;或者干脆站在人群的对立面,讨厌他们,憎恨他们。不自信的孩子常常对自己进行过度的自我惩罚,他们恐惧与人交往。不自信的孩子对知识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又使他们远离知识,并不是他们对于知识没有兴趣,而仅仅是因为这些知识总与别人以及周围人对的歧视和不公相联系。我认为,人最大的罪恶莫过于对另一个人生命的杀害和对别人心智信心的毁灭。一种是从物质、肉体上让消亡,另一种是从心智上把人彻底地打倒。因此,我认为应该告诉孩子们,生命和心智都属于自己,来到世上是上帝的恩赐,不管成绩好与不好,长得丑与美,家境贫困或富有,上帝给每个人的权力和智慧都是均等的。要经常给孩子说,失败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正如快乐和胜利一样。要相信自己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无可替代的,是母亲的孩子,父亲的小朋友。永远不要对一个孩子绝望,就像永远不要对自己绝望一样。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可爱之处,不要吝惜你的赞赏和同情。在这一点上,我一直都是这样对待小斯宾塞的。我还认为:如果我不能给孩子财富,那就给他寻找财富的信心。如果我不能给孩子智慧,那就给他获得智慧的信心。如果我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就给他生活的信心。3.让孩子懂得珍爱自己教育的目的是“为孩子未来生活作准备”,它是一切教育行为的起点。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本能地开始认识自我了。他会在3岁时就注意自己的长相。他会对着小镜子一一把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认识一遍。稍大一些之后,大约从7岁开始,他们喜欢暗地里将自己的身体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希望找到自己身体与自己心智、性格、能力方面的联系。这是孩子最早的自我认识。再进一步,进入群体生活,他们会对自己在群体中承担的角色感兴趣,模糊地把自己的身体联系起来(孩子总是从具体、感性的东西开始某项认识的)。这时,心理上的自我认识就开始了。我认为,在心理上的自我认识,将会是孩子以后性格的基础之一,应该像告诉孩子们懂得自我保全一样,告诉他们珍爱自己。珍爱自己,就不应该因外界的评价好坏而动摇。我们清楚,每一个孩子,他们都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担当不同的角色,重要的不是角色怎样,而是在每一个角色中,自己怎样:满意自己吗?富有爱心和同情吗?有责任心吗?快乐吗?在思维上不断在进步吗?我从来都这样认为,一个人是否高贵,不在于别人怎么看他,而在于他自己怎样看自己。这一点只要有一些人生阅历和历史知识的人相信都会赞同。一次,小斯宾塞回来告诉我,他们班上要排演一出莎士比亚的话剧——《威尼斯商人》,老师让他扮演安东尼。他希望我帮他背一背台词,讲一讲每个情节中的人物心理。我当然很乐意,要知道,小斯宾塞尽管阅读能力超群,但口头语言表达是比较差的,我想,正好可以让他练一练。两周以后的一天,小斯宾塞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他说,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他的台词说得像个哲学家,一点感染力都没有,决定让他放弃这个角色,只在幕后念旁白。我告诉他说,“念旁白也很好啊,它能有力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但小斯宾塞显然对念旁白不感兴趣。晚饭后,我们决定到屋后的花园里走走。那是一个宜人的春日黄昏,玫瑰花的叶子已经绿肥了,葡萄架上的葡萄藤也发出了新芽。满地的蒲公英绽放着一丛丛黄色的花絮。我走过去,随手拔起一丛蒲公英说:“我想把这些蒲公英拔去,只留下玫瑰花。你认为怎么样?”“可是,这些蒲公英也挺好的,一定要这样做吗?”小斯宾塞有些不舍地说道。我停下来,站起身说:“是啊,这些蒲公英也是美丽的,尽管它只是蒲公英而不是玫瑰。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别人,但只要他成为自己,这也是符合上帝的目的的。”小斯宾塞似乎明白了我所说的,他又高兴起来,要求继续练习旁白,演出的那天,我去了,并托老师转送了一束蒲公英给小斯宾塞。那晚,他的旁白念得好极了。过了很多年后,我在整理小斯宾塞的旧书时,在那本莎士比亚的剧本里,发现了一束淡黄的、压成薄片的蒲公英。4.让勇气给孩子带来希望我无法确定勇气是否完全属于心理学的范围,因为它常常需要很多其他的因素来支撑;我也不能说,勇气就是勇敢的行为。但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勇气就意味着希望。勇气常常在面临困难和恐惧时才会产生,当然也常常在同样的时候消失。勇气是自我力量和智慧的肯定,是对待事物的一种积极心态,是内心不再犹豫的判断。几乎所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是否具有勇气和怎样具有勇气这一问题。我认为,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勇气,告诉他们经常以积极和投入的心态面对问题。当一个人不断从心理上积极暗示自己时,他的反应能力、兴奋程度和判断力、想像力、记忆力都大大提高,从而有助于他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相反一旦失去勇气,则常常陷入自我谴责、自我畏惧的心理状态中。勇气还有助于促使孩子作出比较、选择,“不这样,难道还会有更好的办法吗?”使之果断地作出选择,并为之付出努力。培养勇气的办法和培养一个人的自信心一样,鼓励、赞赏、肯定是最好的良药。其次就是在生活中的尝试和磨砺,并确定令人激动的目标。我在小斯宾塞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训练他。孩子从小到大,注定要经历许多对他来说有一定难度和令恐惧的事情,比如黑夜、迷路、小朋友之间的争斗、陌生的环境以及犯过失后的惩戒、反省等等。所有孩子的自然反应首先是希望得到帮助,或者大人能代替他去面对这些更好。但我认为,除非必要,让他自己去经历会更好,大人此时需要做的只是给以必要的关注,并告诉他运用自己的勇气。另外,我从来不把一些残忍的事看做有勇气的表现,譬如对小动物的杀戮。相反,我经常对小斯宾塞说,一个真正有勇气的人是具有悲悯和同情心。同样,我也从来不把鲁莽、冲动、缺乏理智的行为看做是有勇气的行为。我告诉小斯宾塞:勇气只是一种心理,除此之外,还应该经常使用理智。第十九章 如何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知识l 要告诉孩子,有的知识有永恒的内在价值,有的只有半内在价值,有的则是具有习俗的价值。科学的真理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今天有,一千年以后也有。就像人们对食物会有所选择一样,人们对知识也应该有所选择。选择食物的标准一方面出于爱好,另一方面必然是为身体的健壮着想。同样,选择知识一方面出于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人生幸福的目的。对于孩子来说,什么知识是最有价值的呢?如果生命是无限长的。那么所有知识都是有价值的,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正如一首老歌唱道的:要是人能稳有把握,生命的岁月无限延长,多少事他也能通晓,多少事他也能成就,全不用焦心,也不用忙。但每一个人用于学习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因此,我们不能不去审视所学知识对未来人生的价值,去比较花同样的时间,学不同知识的结果。这肯定是聪明的做法。为了孩子未来的生活,为了他们能更有力地去行动,对所学知识应该加以选择。怎样对待身体,怎样培养心智,怎样处理事务,怎样带好子女,怎样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资源增进人类幸福,怎样做一个公民,这些,应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我们在培养儿童时应该审慎地根据这个目的来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而不是不加思考地去赶时髦。1.教给孩子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把各类知识进行分类,再根据它在与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排列虽然是一件繁难的事,但它对教育孩子的价值是多方面的。① 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知识。② 获得生活资源从而间接地有助于自我保全的知识。③ 抚养和教育子女的知识。④ 与维持正常社会关系有关的知识。⑤ 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知识。首先,保全我们个人安全的知识和预防各种危险的知识显然应该列在首位。其次,一个人劳动、生产、工作养活自己的能力是必须的。只有他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之后,才谈得上结婚生子。一个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接下来要去承担更多责任就太困难了。再者,就是抚养和教育子女的知识。从时间上看家庭先于国家,在国家成立之前,家庭已经存在了,在国家消亡之后,家庭还需要养育子女。所以,做父母的知识也应该学习。家庭幸福是国家富足的基础。接下来,就是做一个公民所需要的知识,如社会规则、个人责任等等。最后,伴随所有这些知识的,还应该有严肃活动之余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娱乐活动,包括欣赏音乐、诗歌、绘画等等。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所有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完全准备,即使不能全部都掌握得很好,也应该有相当的比例。在所有这些知识中,要告诉孩子,有的只有永恒的内在价值,有的是有半内在价值的,有的则是具有习俗的价值。科学的真理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今天有,一千年以后也有。比如“水中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阻力同运动速度成平方比例”,比如“氯是一种消毒剂”。由于懂得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字而增加了国语知识,可以算着是半内在价值;而对于以“历史”名义所出现的人名、年代,这个杀了那个,那个推翻了这个,这些陈旧的事,则只有习俗上的价值。当然,必须承认,与整个人类始终有关的事实,比那些只与某些有限的年代才有关的事实更为重要。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有内在价值的知识比有半内在价值的知识更重要。还有一点需要说明,获得任何一种知识,都具有双重价值:既可以用来指导行动,又可以用来训练心智。幸运的是,直接保证自我保全的那部分教育,大自然已经有了安排,这多少避免了我们去瞎撞。还在乳母怀抱的孩子,看到生人就会躲起来,已经表现出本能的萌芽,那就是逃避不可知事物带来的危险。在他们能走的时候,遇到可怕的事物就会向母亲叫喊、求救。不但如此,他每时每刻都急于追求自我保全的知识:怎样保持身体平衡,怎样控制自己的动作而使自己不受碰撞。几年以后,他们把力量用在跑、爬、跳和身体技巧的游戏中。我们看出所有这些使肌肉发达、知觉敏锐、判断准确的动作,都是为了给他的身体在四周物体中运动做准备。自然既然已经照顾得这样周到,在孩子的这个阶段,这些事我们就应该尽量少管(出于安全的提醒是必须的)而不是像某些父母对孩子所说的,这也不能做,那也要禁止。但这还不是直接自我保全知识的全部。除了保障身体不因为机械原因而受伤害外,还要保证不受其他原因的伤害,教育也要为这部分做准备。如何防止由于违反生理规律而生病、死亡,如何避免由于不良习惯所引起的能力丧失和逐渐衰弱等等,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急性病、慢性病、身体虚弱、未老先衰的例子,有许多是只要有少许知识就能避免的疾病。这儿有一个人由于大意着凉害了风湿热然后导致心脏病,那儿有一个人由于过度学习而眼睛终身受害……且不提那些由此引起的痛苦、烦燥、愁闷和时间、金钱的浪费,只考虑一下健康不良而使人生的目标所受到的阻碍,都是太遗憾的事了。工作难以胜任,教育孩子时情绪急躁(这是对孩子最有害的),对娱乐感到厌烦,如此种种。生活中的不幸福和不愉快而产生的失败感,大多数源于对自我保全生理知识的缺乏。因此,在教育中教给孩子保持良好健康和饱满情绪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对于使人谋生而间接地保全自我的这部分知识的价值,不用强调,几乎每一个父母和老师都会明白,有时,还把它看做是教育的惟一目标,比如物理、数学、化学、语文等。2.科学比其他知识更重要在所有知识中,我认为,科学是使一个人终生受益的,具有永恒价值的知识。父母和老师都应该把科学方面的知识作为启迪孩子心智、训练孩子思维、培养孩子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的重要知识来传递。一个具有科学思维习惯的孩子,他在人生中会少走很多弯路。(1) 就增强记忆力来说,科学独特的作用一般人认为,语文学习可以增强记忆力、理解力,我不否认,但科学中的因果关系决定了它更有助于记忆。在语言学习的时候,心中要形成的观念大都和一些偶然的事实相符合,而在学科学时心中要形成的观念大多是与一些必然的事实相符合。(2) 科学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判断力作为一种训练手段,科学与语言相比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力。当然文学也可以培养判断力,但那主要是针对社会和人的内心情感的。法拉弟在皇家协会所作的关于智育的演讲,我非常赞同。他说:“只有对周围事物、事件以及它们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明白后,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传统教育培养的孩子,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真正的判断力。(3) 科学在道德和品质的训练上也同样起作用语言学习虽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它容易导致人们对权威的迷信。字典和老师是这样说的,这件事就无可争议地是这样了,人们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而科学培养则是相反的心智情调,人们不单纯根据权威来接受知识,而且可以自由地去检验。不但如此,通常还要求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科学研究的每一步都要经他判断,在他还未见到一件事的真实性之前,并不要求他接受。这就使他相信自己的本领,如果他的判断、推论正确,那他的信心就进一步增强。从这一切,他获得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是品质中最重要的之一。科学培养所赐予道德的益处,还在于锻炼一个人坚毅和诚实。廷德尔教授在一次给我来信中说到:“科学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真正的虚心,只要看到自己的成见与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相信我的话吧,一种前所未有的高贵的忘我精神,常常在一个热爱科学的人身上体现出来。”(4) 科学还有助于培养宗教的修养“科学有助于培养人的宗教情感”,这句话听起来一定惊世骇俗。但我指的是培养人健康的宗教情感。这里我所说的科学和宗教,也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对于挂着宗教名义的一些迷信,科学当然反对,我也不赞同。通过科学,人们会对一切事物在运动中所表现的一致性产生深厚的崇敬。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人们相信所有现象中固定的因果关系、好坏结果的必然联系。人们看到服从规律的益处,因为按照这些规律,事物总会越来越美好。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