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在哪里》 作者:杨澜 如果我的话你听起来异常清楚,那你肯定是误解了我的意思。——艾伦·格林斯潘 “金融之神”:格林斯潘 1987年8月11日,艾伦·格林斯潘被任命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此后,他引领美国经济摆脱了1987年股市暴跌后的困难局面,创建了美国历史上最为长久的经济繁荣,也缔造了常人难以逾越的传奇。流水的总统,铁打的格林斯潘。总统频繁更换,而格林斯潘却连续 18年都是美联储主席。他在美国经济方面的实权仅次于总统,被人们誉为“华尔街教皇"、“美国的经济沙皇"、“美元帝国的总统"……他的一言一行都引人注目,华尔街的投资者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他,然而格林斯潘隐晦曲折、模棱两可的语言总是令他们徒劳一场。有人说实际上他的权威超过了总统,总统跺跺脚打战的不过是白宫,而格林斯潘一打喷嚏全球就得下雨。 《差距在哪里》 一立足华尔街 1926年3月6日,艾伦·格林斯潘在纽约曼哈顿出生。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布·格林斯潘是华尔街一个自学成才的金融家。母亲罗丝是个充满活力的女人,喜欢唱歌、跳舞,她的性格与那些新潮的爵士乐非常合拍。格林斯潘和母亲一样爱好音乐。 20世纪20年代,纽约已经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当时,整个美国沉浸在一片乐观的气氛之中,繁荣的景象似乎永无止境,但在格林斯潘3岁的时候,幻象破灭了。1929年股市暴跌,整个国家经济失控。伴随经济大萧条的降临,格林斯潘无忧无虑的世界也终结了。正是在他3岁时,父母离婚了。母亲罗丝认为婚姻失败的原因是结婚太早,结婚时她才17岁。离婚后,罗丝回到了娘家,在曼哈顿找到一份推销家具的工作。格林斯潘跟随母亲,在缺少父爱的环境下渐渐长大。罗丝发现儿子有一种特别的天赋:格林斯潘能在脑子里演算复杂的数学题。罗丝喜欢在邻居面前夸奖儿子的聪明,而格林斯潘则把自己的天赋用在更加实际的事情上,比如说为他心爱的棒球队——道奇队计算安打率。像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一样,格林斯潘很喜欢棒球,不同的是,他知道计算每名球员的击球率以及所有的统计数字。 在乔治·华盛顿中学,格林斯潘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同时,他对音乐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开始学习长笛和萨克斯管。母亲罗丝永远都支持他,她让儿子自由发展,而不像一般的犹太女人什么都管。 中学毕业后,格林斯潘进入朱利亚音乐学校,他想成为一名古典音乐家。在朱利亚音乐学校,格林斯潘如鱼得水。热爱巴洛克音乐的他又迷恋上了疯狂的爵士乐。1944年,他随同亨利·杰罗姆的摇滚乐队周游全国,每周的薪水是62美元。没有演出的时候,格林斯潘便阅读经济学的书籍。后来,他结束音乐生涯,去纽约大学攻读商业课程。大学期间,格林斯潘对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很感兴趣,经常和同学讨论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确保在没有通货膨胀又保持高就业率的前提下使经济蓬勃发展。他显然比其他人更懂经济。虽然学业出众,但格林斯潘在情场上却很失意。他容易害羞,约女孩子出去对他来说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于是,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刻苦钻研经济学上。以优异的成绩在纽约大学毕业后,格林斯潘又到哥伦比亚大学去攻读博士。他的导师是著名经济学家阿瑟·伯恩斯,后来成为他的智囊。 1952年,格林斯潘26岁了。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一位名叫琼·米切尔的年轻女画家,并很快和她恋爱了。20世纪50年代初的纽约,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在这里格林斯潘和琼一起交结了不少的画家、作家和音乐家。但不久他们就发现两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大相径庭,结果他们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一年就结束了。在与琼的婚姻失败之后,格林斯潘通过朋友的介绍又认识了另一个女人。她名叫艾恩·兰德,是畅销书《源头》的作者,信奉一种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至上的经济哲学,其思想对格林斯潘以后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格林斯潘是兰德举办的周末沙龙的常客,还写了一篇题为《资本主义,一个未知概念》的论文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当时他认为一切政府行政干预都是对革新和竞争的扼杀。 格林斯潘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中实践了兰德的哲学。1953年,他和华尔街的债券商威廉·汤森合作组建了一家咨询公司,专为那些大公司提供服务,生意非常兴隆。到了20世纪60年代时,格林斯潘已经在华尔街为自己树立起了一个成功的经济分析家的形象,就连总统候选人也渴望得到他的点子。 《差距在哪里》 一初涉政坛 1966年,格林斯潘40岁时遇到了老友伦纳德·加门特。他曾是格林斯潘在摇滚乐队时的伙伴;现在则是一位律师,也是理查德·尼克松的总统竞选班子顾问。通过他的举荐,格林斯潘面见了尼克松。由于格林斯潘对政治经济学的兴趣,他们谈得非常投合。不久,格林斯潘就被委任为竞选活动的政策研究主管。他很珍惜这个能在权力中心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并很快发现得自古典音乐的精确分析能力和得自爵士乐的即兴发挥能力,可以帮助自己成为华盛顿的一名成功政客。 1968年,尼克松被选为美国第37届总统。42岁的格林斯潘由于曾经担任过总统竞选活动的顾问,所以被力邀加盟新内阁,但他拒绝了。他决定回到纽约,打理自己那家盈利可观的咨询公司。4年之后,尼克松于1972年再次当选,并邀请格林斯潘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这是个有权有势的要职,可格林斯潘却再次拒绝了尼克松的邀请。而这时格林斯潘曾经的恩师阿瑟·伯恩斯正担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他极力说服格林斯潘重新考虑总统的邀请。最后,格林斯潘接受了这个职位,尽管这样一来他的收入会减少85%。 到了1974年7月,经受风雨的已经不仅仅是美国的经济了。“水门事件”使尼克松处于被弹劾的边缘。他主动宣布辞职。福特接任总统,并坚持继续任用格林斯潘,议会也很快就给予了批准。1974年,金融专家们认为当时的经济已经处在大萧条以来最差的时期。果然,经济萧条又开始了。急剧的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困扰着美国经济。阿拉伯石油的禁运更是火上浇油。政府期待格林斯潘能对下一步的策略有一个冷静的评估。格林斯潘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最棘手的问题,建议政府首先削减税收来刺激经济发展,以拯救陷于衰退边缘、进退两难的美国经济。但这一次,他对经济衰退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1975年经济衰退的实际情况要比他预言的要严重得多。批评家指责政府对失业者的困境无动于衷。 “水门事件”的阴影和经济的不景气,导致福特总统续任竞选失败。1976年民主党人吉米·卡特赢得了总统宝座。随着民主党总统入主白宫,格林斯潘返回到了纽约。当时,他的咨询公司已经拥有许多大企业客户。他成为各种聚会上极受欢迎的演说家,出场费是一次10000美元。 1981年雷纳德·里根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共和党再次入主白宫。不久,格林斯潘又被请回了华盛顿,他同意加入里根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当时政府正面临一个棘手的政治难题,就是如何确保社会保障系统的支付能力。1983年,里根政府责成格林斯潘组织一个两党委员会解决这一难题,一些著名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都参加了这个委员会。由于社会保障的话题非常敏感,他们只得召开秘密会议来商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民主党人认为如果要延长退休年龄就必须提高个人所得税,而整个委员会也跟民主党人的观点一致。格林斯潘是个实用主义者,尽管认为这样会引起民众的不满,但仍竭力使委员们的意见达成了一致。对于格林斯潘在国会各派之间进行斡旋的工作,两党的议员们深感佩服。 咨询公司的业绩仍在蒸蒸日上,格林斯潘在纽约工作的时候住在东区的一套公寓里。1984年冬的一个雪夜,他结识了全国广播公司的女记者安德莉亚·米切尔。此后,米切尔成为他长期的伴侣。在米切尔眼里,格林斯潘浪漫、多情、富有幽默感,但却非常孤独。 在紧张工作的同时,格林斯潘从不忘挤出时间去照料他生活中的另一个女人——母亲罗丝。甚至在华盛顿工作的时候,他也几乎每星期都去看望母亲,直到她1995年以92岁高龄逝世。罗丝很为儿子而自豪。 《差距在哪里》 一美联储新主席 1987年时格林斯潘已经成了政治和经济界的名人。当保罗·沃尔克这位身材魁梧、能力非凡、备受敬重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决定隐退时,格林斯潘就成了此职位的当然的继任者。里根总统将这个拥有巨大权力、仅次于总统的职位给了格林斯潘。这一次格林斯潘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格林斯潘刚就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时候,美国的经济欣欣向荣,股市非常红火。令大多数专家始料不及的是,几个月后经济就出现了滑坡。10月的第一个星期,格林斯潘在唐纳森主持的电视采访中谈到了股市。多年以来,他一直是以经济学家的身份抛头露面、应付记者,而对自己现在的职务还有些陌生,不知道自己的话会产生怎样大的影响。为了消除人们对经济过热将引起通货膨胀的担心,他谈到,“如果大家都认为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就会采取行动,而这些行动恰恰导致了通货膨胀……”没想到,他的讲话传递了错误的信息,进一步在市场上造成混乱。接下来的一周,股市跌去了159点。这件事给格林斯潘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使他认识到在这个新的岗位上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 格林斯潘正在从一个备受尊敬的经济学家转变成金融界的教皇,不过他的能力和才干还有待进一步的考验。10月6日,星期五。计算机数据显示投资者正大量抛售股票,一股抛售股票风开始席卷股市。十几天之后,10月19日,即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交易开始后两个小时之内,道—琼斯指数就下跌了200多点,而且股市还在一路下滑,最后跌破了508点,这是1929年以来从未有过的。格林斯潘把华盛顿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办公室变成了指挥部,并在危机发生后组建了危机处理委员会。接着,他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在星期二交易开始前50分钟,他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声明,向民众承诺联邦储备委员会将提供大批贷款给那些现金周转困难的金融机构,他说:“各位银行家,如果股票经纪人给你们来电话,你们就借钱给他。当然你们会损失一点钱,但我们会还给你们,全部还给你们。借给他们吧!”格林斯潘应用了金融行家们都能理解的一个奇妙公式,但这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冒险决定,因为它违背了那些试图阻止通货膨胀发生的人的意愿。随后,格林斯潘非常镇定地会见了忧心忡忡的白宫官员,然后回到了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作战指挥部,从容不迫地打电话。到星期二收盘的时候股市已经稳定,危机过去了。 从此,格林斯潘得心应手地从事着新工作。他将大胆、坦率的作风带到了联邦储备委员会,喜欢到基层和职员们相处,也喜欢到镇上走走,还参加华盛顿的社交活动。他和米切尔是各种晚会的常客,尽管他们年龄相差20岁,但却非常地合拍。华盛顿的社交圈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分享消息或者说获得消息的最佳场所。不管晚宴、招待会还是文化沙龙,都是接近各种大人物的好机会,格林斯潘在这些场合显得游刃有余,尽管他很少讲话。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是个超越政治的职位,但格林斯潘又必须去了解政治风向,这是矛盾的,可他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矛盾,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使得别人无法从他身上获得任何信息。不管在哪里,严以律己都是他工作守则中的第一条。 1989年,格林斯潘的任期已经过了两年。乔治·布什继里根之后入主白宫。格林斯潘与这位共和党总统的关系理应处理得很好。但相反,工作性质要求他要经常扮演一个反对派。他从容地接受了这个角色,采取了自己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方法,一再提高利率。由于担心经济衰退,布什政府对此抱怨声不断。在国会,格林斯潘总是受到共和党人的指责,最后他与白宫的关系破裂了。 《差距在哪里》 一开创美国经济新纪元 事实证明,虽然布什总统赢得了对伊拉克的战争,但后来的经济衰退却威胁着他的连任计划。几经拖延,布什总统还是提名格林斯潘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而这时选民们却转而拥戴起比尔·克林顿这位来自阿肯色州的民主党人。表面看起来,克林顿是格林斯潘的政敌,然而他们相互信任、合作的事实却使所有的美国人感到惊喜。 克林顿总统邀请格林斯潘参加他的第一次施政演说。传统上,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不参加这样的演讲,为的是表示他不关心政治。这次,格林斯潘不仅受到邀请,而且还被安排在贵宾席中。总统通过这个不寻常的举动向世人表明了他对格林斯潘的器重,并在演说中对自己任内的经济进行了展望。现在,克林顿对格林斯潘的需要,远远超过格林斯潘对克林顿的需要。格林斯潘赞赏新总统对赤字问题的态度,但同时他再一次表现出了独立于总统之外的立场。由于担心经济过热,格林斯潘先发制人向通货膨胀出击,在1994年6次提高利率。愤怒的参议员纷纷指责格林斯潘。据说克林顿总统也很恼怒,但相反他却公开支持了格林斯潘。格林斯潘指出,他这样做正是为了使经济长期增长,因为美国经济长期增长的环境相当好。在他的调控下,经济增长速度降到了适当的水平,平稳地持续向前发展着。 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更为格林斯潘增添了“金融之神”的神秘感。他说话不得不比以前更加小心,总是通过含糊的语言故意把人们搞糊涂,似乎根本不打算传递任何信息。他学会了怎样让人无法理解他的话,这似乎也是一种天才。1995年格林斯潘发表了一次讲话,而全国各报在报道这一讲话时所加的大标题却大相径庭。他好像知道事情会这样,对此还很高兴。事实上,那些死盯住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人大都是些赌徒,在他们心目中格林斯潘是一匹赛马。长久以来,这些观察者都在拼命地研究有关他的细节,比如格林斯潘是提着怎样的公文包去参加会议的,如果公文包塞得很满就预言说他要提高利率;没有塞满就没有改变。 格林斯潘变成了金融世界的一个天神,但他仍然有着凡人的习惯。长久以来,他一直保持着自己固定的生活习惯:每天黎明前起床,接着要在浴缸里浸泡整整两个半小时,而文件篮就放在肥皂盒旁的托盘上,在泡浴缸的同时去阅读和拟定演讲稿。他喜欢用这种办法对付背部的老伤,同时又能集中精神思考问题。格林斯潘还喜欢收集大量晦涩难懂的资料,以便预测市场的走向。他有一种特别的才能,能够将具体的细节抽象化,比如干洗业的营业额是多少,是否年年都有变化,在他看来干洗是奢侈的玩意,如果营业额上升证明日子就好过,如果下降就值得引起注意。 1996年,克林顿总统再一次任命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在克林顿总统的第二个任期内,格林斯潘的天才像是得到了回报,经济蒸蒸日上。然而,繁荣的经济并没有让格林斯潘感到舒心。他总是密切关注着股市的波动情况。当时股市已经有点像一匹脱缰的野马。1996年底,为了稳定飙升的股市,格林斯潘警告美国民众要防范股市上“荒谬的繁荣”。尽管他的讲话又一次震撼了股市,但是没有起到抑制作用。紧接着,他又开始施展自己的能力了。 多年以来一直过着独身生活的格林斯潘,在自己71岁时的圣诞夜向12年的伴侣、已经51岁的米切尔提出了结婚的建议。尽管朋友们都知道他们的关系非常亲密,但对这一消息还是感到很惊讶。婚礼当天,被人们称为漂亮的“小豌豆”的米切尔身穿一件由著名服装设计师奥斯卡·德拉塔设计的礼服,而格林斯潘不出人们所料连一件新礼服也没买,只穿了一件旧的蓝色西装就来了。在正式结为夫妇之后,格林斯潘给了新娘一个银行家的吻,既长久又热烈,为婚礼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婚后,他们快乐地生活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格林斯潘没有从自己精心培育出的经济繁荣中获得大量财富。他的年薪是133500美元,相当于政府雇员的收入,而在华尔街一个总经理的年薪就是他的30倍。但是,积聚财富不是格林斯潘的目标。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投资是合法的,可格林斯潘却没有债券,没有股票,尽管他可以购买,这是为了让公众确信他做出的决定并非出于个人利益。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股市的回报率相当高,格林斯潘的财产实际上在缩水,但他却为其他的美国人贡献了很多。他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经济繁荣,也给那些热情奔放、投身热潮而渴望赚钱的年轻人开了一剂镇静剂。危险不在于市场不在于格林斯潘所说的每一句话,而在于他什么也不说。美国人无法想象没有格林斯潘的日子将会怎样,他们希望这位美联储主席永远与自己同在。格林斯潘给人们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从今以后不必再为美元担心,这是一种极为伟大的成就! 《差距在哪里》 一子承父业的连任总统:布什(图) 角逐总统一职,是我终生的雄心壮志! 子承父业的连任总统:布什 2004年11月,被政界称为“世纪选举”的美国总统大选终于尘埃落定,美国第43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获得连任,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布什虽然是美国历史上继约翰·昆西·亚当斯之后第二位子承父业的总统,但却是第一个得以连任的“儿子总统”,他的再次当选弥补了其父老布什1992年未能竞选连任的遗憾。从地道的得克萨斯牛仔到政治家,从出自豪门的石油商人到直面危机的“战争总统”,布什驾轻就熟地演绎着商场悲喜和领袖人物的强硬坚毅。有人说布什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追随父亲的足迹,但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事务,他都自成一体。美国进入了“布什时代”,他的未来无人能解读得清楚。 《差距在哪里》 一不谙世事的年少轻狂 111乔治·沃克·布什,中国人习惯称他小布什,1946年7月6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的纽黑文,在得克萨斯州的米德兰和休斯敦长大。他是一个政治和经济都相当显赫的世家长子,是四个兄弟姐妹的长兄。小布什的曾祖父是一家大钢铁公司的总裁,祖父是华尔街金融巨子,并曾担任过11年国会参议员。父亲乔治·布什(又称老布什)历任驻联合国大使、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美国副总统和美国第41任总统。 1948年,小布什全家随父亲前往得克萨斯西部新兴的油田创业。老布什在米德兰成立了自己的石油公司。他工作繁忙,作为长子的小布什和母亲相伴。由此,他更多地继承了母亲的幽默感和睿智。小布什在米德兰时是个孩子头,他经常召集伙伴们一起玩橄榄球和棒球,伟大的棒球手威利·梅斯是他的偶像。他被称为“老大”,每个人都愿意和他在一起。然而,小布什的性格中又有着一种叛逆。他常说:“我生活在现在。”翻译成中国的俗话,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小布什12岁开始学抽烟,说话带脏字,欺负自己的弟弟。去教堂碰见修女不是说:“小姐,您早!”而是说:“嗨,小妞儿,看起来够性感的呦。” 1959年,布什一家迁往休斯敦。第二年,14岁的小布什被送进精英学校——菲利普斯学院。他的父亲老布什也曾在此校就读。然而小布什却不像父亲那样成绩优秀,他的英语和数学甚至很差。但小布什为人谦虚、健硕,很会与人友好相处。同学们曾选举他为首席拉拉队队长,这在学校里是个很高的荣誉。 1964年,小布什进入耶鲁大学攻读历史专业。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及四个叔伯都是那里的毕业生。小布什虽然成绩一般,可他的强项——广交朋友得到充分发挥,四年玩乐嬉笑中结识了4000多耶鲁在校生中的四分之一,这为他日后从政打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小布什有着过人的领导才华。他刚刚被吸纳为德尔塔·卡帕·爱普西伦兄弟会时,老生们给他和其他几个新会员出难题,叫他们背诵兄弟会的创始会员的名字,别人只能背出三四个,而他一口气说出了全部50个名字,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是兄弟会的会长了。小布什还曾担任大学生联谊会主席,帮助他竞选该职位的同学后来几乎全成为帮助他首次竞选国会议员的助手,他们至今仍然崇拜他。 1968年,小布什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得克萨斯国民警卫队,在随后五年里的每个周末,都去驾驶F—102战斗机。在此期间的小布什一直未能安定下来,他做过船帆修理工,在农场干过,还在休斯敦当过青年辅导员。当时,他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酗酒,常常开着凯旋牌轿车,带着漂亮姑娘在城里兜风。小布什后来也承认:“20多岁时,我很浮躁,做过一些不负责的事,做过一些错事。”小布什的浮躁和狂野没有将他引上歧途,对于这一点,老布什一直很有信心:“我们知道他玩得很开心,但从未担心他迷失自己。” 1972年服役期满后,小布什服务于前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约翰·怀特发动的反贫穷教育计划时,他那年少轻狂的不羁生活也随之结束。小布什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怀特的敦促下,小布什决定进入哈佛商学院学习,成为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在哈佛,小布什一样很受人欢迎。他回忆说:“哈佛教会我很多方法,我总把哈佛视为一个资本主义的职业训练基地,它给我信心,让我有勇气走进坐满商业巨擘的办公室。”1975年,小布什拥有了哈佛商学院MBA学位。 《差距在哪里》 一不畏挫折的生意人 1975年,怀揣MBA学位的小布什径直回到老家得克萨斯州西部的米德兰。小布什回忆说:“米德兰在我面前出现了,那是我需要去的地方。空气中有某种激动人心的东西,每个人都在那里嗅来嗅去。” 在老布什的朋友提供的财政援助下,小布什开始了他的商业冒险,建立自己的油气勘探公司——阿卜斯托能源公司。阿卜斯托是“布什”的西班牙文。 小布什的石油生意并不好,他甚至被嘲笑为“夸夸其谈的布什门第”。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油价从每桶25美元一路狂跌至每桶9美元,小布什只能削减开支,解雇工人。即使这样,他仍亏损了近300万美元。在这段困难时期,这位涉世不深的经营者又沉湎于啤酒、威士忌和白兰地中,重新开始热衷于派对和狂欢,甚至因为酒后微醉开车而被短期监禁。 但在小布什40岁那年,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终于,在一夜大醉之后,他开始滴酒不沾,至今依然。他说:“这一年我找到了上帝,找到了我内心的平和,看到了未来。”1986年9月,他成功出售公司股份给哈肯公司,换得价值32万美元的哈肯公司股票,同时还获得年薪8万美元的顾问工作。有人说,哈肯公司看中的不仅是小布什的公司产油量高,更重要的是“布什”这个名字。之后,哈肯公司获得在巴林开采石油的大宗合同,为小布什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最令小布什自豪的商业之举,是购买得克萨斯巡游者棒球队,并为其在阿灵顿建了一座新的棒球场。1989年,小布什和其他合伙人以8500万美元买下江河日下的巡游者队84%的拥有权,小布什个人投资超过60万美元,成为巡游者队俱乐部两名经理之一。为了宣传球队,建设体育馆,小布什奔走于得州各地。他的宣传口号“棒球、苹果派和第一家庭”深入人心。他经常亲临比赛现场,给他的队员们鼓励。这一职位给小布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利益,而且带来了大量抛头露面的机会,使他成为知名人士。1998年,小布什将其在球队的股份卖出,他用6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了1540万美元的利润。当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小布什的成功经营之道时,他却实话实说,“大家都看到我赚钱的时候,又有谁知道,当年我是提着脑袋,担着破产风险做生意的。” 《差距在哪里》 一步入政坛 厚积薄发 早在1977年,小布什进行了他的第一次政治尝试——竞选得克萨斯州众议员,却以失败告终。他通过了共和党人的初选,但最后以47%∶53%的票数败给民主党人肯·汉斯。只有少数人看到了小布什的政治潜力。他的老同事查尔斯·扬格说:“他并不为政治着迷,但政治一直在他心中。”政坛上虽然失意,小布什却在情场上找到归宿。同年,他与美丽善良的劳拉结婚。稳定的婚姻和家庭使小布什在政坛上大展身手。 小布什在政治上真正成熟是从帮助父亲竞选开始的。1988年,小布什迁往华盛顿,帮助老布什竞选美国总统。他和老布什的竞选顾问安特沃特成了好朋友,参与制订了老布什的竞选战略。作为老布什“最为信赖的左右手”,小布什表现得尽职尽责。老布什的助手们发现他很幽默,总能把气氛搞活。小布什和父亲在合作中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老布什终于发现儿子的政治天分。他回忆道:“对我们俩来说,这都是一次奇妙的体验。他很能帮我的忙,而我认为他在现实世界中变得更坚强了。” 老布什赢得大选后,小布什却决定返回得克萨斯州,这令所有同僚都大吃一惊。作为当选总统的儿子,他完全有机会弄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小布什另有打算,他要竞选州长。他曾对一名记者说:“如果我去竞选州长,我几乎肯定当选。在得克萨斯这个媒体遍布的州,姓氏和身份是极为重要的,而我已经拥有了这个优越条件。”这时,经过政坛历练的小布什踌躇满志。 1994年,小布什开始竞选得克萨斯州州长,他的对手是政坛老将安·理查德。小布什明确提出四点竞选纲领:加强学校的区域管理;制定更为合理的福利享受条款;制定更为公正的青少年犯罪的法律准则;改革有关民事诉讼。与此同时,小布什还巧妙地避免谈及引起争议的问题,如堕胎问题。结果,小布什以54%的优势当选。 1995年1月17日,49岁的小布什宣誓就任得克萨斯新一任州长。在任上,小布什颇有建树,特别是在治理经济方面,成绩显著。他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使众多依赖救济的人重新工作;他主张死刑,严厉打击犯罪;他提倡种族包容,无论白人、黑人和西班牙后裔均是他的民众。作为州长,小布什平易近人,自然诚恳,善于倾听,开朗幽默,赢得了得克萨斯人交口称赞。媒体称他是一个“善于团结民众的政客”,他得到了民众的普遍支持。 第二届州长竞选转瞬即至。小布什意识到为了实现连任,他必须把得州有影响的副州长、民主党人鲍勃·布洛克拉到自己的一边。布洛克从政42年,9次出任副州长,是得州政坛的传奇人物。有了布洛克的强力支持,小布什的重要提案得以顺利通过,包括更严厉的青少年犯罪法,给予学区更多的自主权以及福利改革。竞选时,即将退休的副州长鲍勃·布洛克强烈推举小布什,而反对本党候选人加里·莫罗,虽然他还是莫罗孩子的教父。布洛克并不是支持小布什的唯一民主党人,将近1/3的得克萨斯人是主要支持民主党的拉美移民,而小布什是第一个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州长。1998年的竞选呈一边倒之势,最后,小布什获得了69%的选票,以绝对优势成功连任。 有政治分析家指出,小布什在州长任上的功绩已经超过了他的父亲。这位个性鲜明的共和党州长征服了一向尖刻挑剔的政治记者和政坛人士。他们一致认为:小布什将为共和党带来新的形象和气息。这次选举的胜利,还使小布什成为最有威望的州长。自1974年得克萨斯州州长改为四年任期后,他不仅第一个获得连任,而且以压倒多数击败对手。他还是最有希望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当时的民意测验中,他赢得了高达50%的支持率。 1998年还是布什家族的胜利之年,弟弟杰布当选为佛罗里达州州长。至此,除了洛克菲勒家族(当时曾同时执政纽约州和阿肯色州)外,布什家族成为同时执政两个州的另一家族。然而,小布什心中有着更广阔的蓝图,他说:“角逐总统一职,是我终生的雄心壮志!” 《差距在哪里》 一子承父业 问鼎白宫 1111999年1月,小布什就任得克萨斯州州长后不久,数以百计的共和党人造访了奥斯汀的州长官邸,劝说他竞选美国总统。除了在得州的旺盛人气,小布什还拥有两项重要资产,布什的姓氏和父亲老布什任总统期间建立的政治联系。这些共和党的政客能吸引富人捐款,他们希望小布什能让四分五裂的共和党重新团结起来。2000年8月,布什被共和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同年11月7日,布什参加了美国历史上竞争最为激烈的总统选举。 为了使自己在竞选中处于有利地位,小布什一直采取韬光养晦、蓄势待发的策略。小布什属共和党温和保守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坚持保守主义,奉行富有同情心的政策”。小布什竞选时说的和做的都是民众关心的实事——儿童问题、教育问题、公众安全和社会福利问题。他在演讲中常对选民说:“你希望你的邻居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去爱你的邻居。”他反对种族歧视,推崇“平等对待”措施。他的平民化的风格征服了许多民众。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很有感染力,这就是所谓的“感召力”。《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迪翁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布什能够对每个人都有吸引力的诀窍是他熟练掌握了非常古老的政治艺术,这个政治艺术就是——他能够使所有不同的人喜欢上他。” 老布什也为儿子的竞选倾尽全力。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曾说:“他简直像着了魔。”老布什曾被称为“电话魔术家”,当时正是他发挥魔力的时候。小布什夫人劳拉也在尽力助夫竞选。在劳拉成为得克萨斯州第一夫人之后,她在教育与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创建了得克萨斯图书节,倡导儿童早期教育计划。她还成功地使州议会为学前阅读计划拨款1700万美元。为了帮助丈夫入主白宫,劳拉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尽力扮演好公众人物的角色,树立自己和丈夫的良好形象。 大选日那天,意外发生了。佛罗里达州的计票结果出现错误,到第二天黎明,仍未出结果。最终最高法院介入,小布什笑到了最后,他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戈尔成为美国第43任总统,他将追随父亲的足迹问鼎白宫。 2001年1月20日,55岁的小布什正式入主白宫。但7个多月后,他就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那就是众人皆知的“9·11”事件。这场“21世纪的战争”把小布什推到了一个强势的“危机总统”的位置上。小布什以坚毅的决心安抚了全国民众,并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民意支持率。当时,小布什的民意支持率高达86%,比他的父亲在海湾战争时的民意支持率高,也超过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的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9·11”成为小布什总统生涯的转折点,他那坚决的反恐举措为他在施政中赢得了筹码。 小布什政府非常注重经济,并因此得到了回报。在减税和低利率的经济刺激政策下,美国经济已于2001年11月脱离衰退期,步入复苏进程。美国GDP的数字虽然并非一帆风顺,却一直在缓慢地上扬;在处理外交问题上,小布什的观点与他的前辈有着显著的不同。“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他提出“先发制人”的外交政策。如果有必要,不惜单边行动,对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的可疑目标实施打击。小布什说,“不管是我们把敌人带到了公正的边缘,还是把公正带给了敌人,总而言之,我们已经实现了公正。” 2003年5月16日,小布什正式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提出竞选连任。2004年9月1日,美国共和党在纽约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确认小布什为该党总统候选人。他此番面对来自马萨诸塞州的耶鲁校友约翰·克里。竞争一如4年前一般激烈,但布什最终凭借在反恐和国土安全等问题上的优势赢得了大部分选民的支持,赢得了选举。 《差距在哪里》 一新时代的好男人 小布什极富人格魅力,并且是一位善于塑造公共形象的总统。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身穿飞行服走上“林肯”号航空母舰,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的那一幕。很多小布什的支持者表示:“投他的票不是因为他的政绩有多么出色,而是他的人格魅力。” 小布什在处理内政外交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果敢坚毅和极具亲和力的个人品质让不少民众为之倾倒。一位美国退休教师说:“我喜欢布什的风格,他处事平静、低调、严肃。他从不像其他政客喜好故弄玄虚、花言巧语。他是个平民总统,实实在在的总统。”与克林顿口若悬河、幽默十足的作风和老布什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贵族派头不同,小布什为人处事确实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小布什很具亲和力,他能把手搭在你肩上,并能冲你说“嘿,兄弟!”小布什虽能言善辩,却经常在讲话中犯一些语法错误。但这也能转化成他的优点:他不掩饰自己的缺点,错就是错,因此赢得了诚实的美名。 说到小布什的个性,不得不再次提到“9·11”。在美国遭恐怖袭击后的第二天,小布什饱含热泪向全国发表了对恐怖主义全面开战的演讲,字字铿锵。小布什在全世界的人面前流下了眼泪,这着实令人动容。此时的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人情味的男人。 小布什爱好体育,他坦率承认,他打开报纸首先看体育版上的内容,而不是像其他政府官员那样关注时事版。布什少年时曾担任过少年棒球队的领队,至今仍酷爱棒球运动。他在耶鲁大学还担任过棒球队队员和童子军教练。1993年,小布什曾参加休斯敦马拉松赛,并用3时44分52秒跑完全程。在美国历史上,他是跑完如此距离的总统第一人。如今小布什仍热衷于体育锻炼。一周大约四五次跑步锻炼,每次距离一般三英里。2002年6月,曾有人给他测试过奔跑速度。结果三英里,小布什仅用时20分钟29秒!三英里接近5000米,这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都很难做到,可56岁的小布什做到了。 最能体现小布什新时代好男人一面的是他的家庭。1977年7月,在朋友家的一次烧烤聚会上,小布什与漂亮的图书管理员劳拉·威尔什一见钟情。经过仅四个月的“旋风式恋爱”,劳拉和小布什结婚了。婚礼规模虽小,但很温馨,只请了最好的朋友和家人。1981年,他们的双胞胎女儿芭芭拉和珍娜出生了。她们用了奶奶和外婆的名字。两个人都很想要孩子,但没想到一下来了一对双胞胎。这是两人生活中最甜蜜的时光。在第一夫人劳拉眼中,小布什富有生活情趣,是个浪漫爱家的男人。小布什每次回到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牧场时,他们都能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可以充分享受布什的柔情浪漫,这让她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几乎每天晚餐前,我们都驾车出去兜风,他像个牛仔那样,开着那辆小卡车,一直把车开到谷底的河床上。只要我们去那里度假,我们几乎每天都这么出去兜风。” 《差距在哪里》 一连任总统面临的挑战 无论对什么人来说,管理世界第一大强国都是一项艰巨任务。在小布什连任美国第44任总统之后,一系列的挑战摆在他的面前。 伊拉克战争的后续问题依然有待小布什政府来解决。目前实施的以伊制伊,让伊拉克新政府和安全部队来对抗反美武装的策略不甚理想。 反恐将是小布什未来的施政重点。早在2002年,小布什就发表了他著名的“邪恶轴心国”演说。他把伊拉克、伊朗和北朝鲜三国贴上了“恐怖主义”的标签,并把它们列为美国和全世界敌人的阵营。他 “先发制人”式的国家安全策略使其在2002年底运用到伊拉克上,尽管美国国会和大多数美国民众都一致拥护布什发动战争,但随着美军在伊拉克伤亡人数的增加以及伊拉克重建的大笔花费,也让部分美国民众怨声载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战争总统”小布什是否还会发动战争? 经济上,虽然美国的经济一直有着增长的势头,但就业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小布什的上个任期内,美国人的就业岗位减少了80多万个。 在外交上,“单边主义”使小布什政府与欧洲盟友们出现了不太和谐的声音。在改善与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关系上,小布什要动些心思。另外,中东和平的问题也让小布什大伤脑筋。 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了美国。几乎完全淹没了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死亡人数达到近千人,经济损失则可能达到创纪录的千亿美元。经济学家指出,这可能抑制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进而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最严重的威胁是推高能源价格特别是汽油价格的上涨。布什承认,“卡特里娜”飓风暴露了美国各级政府应急反应能力中的严重问题,并于9月13日首次公开为飓风救灾工作不力承担个人责任。 《差距在哪里》 二杰出的改革家:彼得大帝(图) 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1672年5月30日的莫斯科,礼炮声和教堂的钟声齐鸣,向世界宣告: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诞生了。这个受到如此隆重迎接的婴孩,是全俄罗斯的统治者——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儿子。当时沙皇已经有了两个儿子, 所以人们对他的第二位妻子纳塔利亚·纳维什金娜生下的男孩并没有寄予太多的希望。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几十年后,这个当时看上去几乎不可能继承俄国王位的孩子将成为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沙皇, 并将最终改变整个俄罗斯帝国的命运。 《差距在哪里》 二宫廷斗争的胜者 11沙皇阿列克谢的第一位妻子育有二男一女。当沙皇于1676年去世以后,彼得同父异母的兄长费多尔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1682年5月,身体虚弱的费多尔也去世了。由于他的哥哥伊凡几乎双目失明,并且还是弱智,彼得因此坐上了沙皇的宝座。王位的继承次序被打乱了。一时谣言四起,传说伊凡被谋害了。早就对形势不满的近卫军士兵——他们是维护沙皇统治秩序的工具——听信了谣言,煽动暴乱。叛军向克里姆林宫发起了进攻。当伊凡和彼得都被带到他们面前的时候,谣传不攻自破,这场叛乱似乎可以结束了。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士兵们憎恨而且已经抱怨了好几个月的长官突然站出来,指责他们的行为是多么可耻,大声命令他们立刻离开克里姆林宫。他的话激怒了叛乱者。他们抓住他,把他用乱刀砍死。近卫军士兵们压抑已久的怒气火山般爆发,他们继续进攻。一些有名望的贵族被从克里姆林宫的阳台上扔下去,正落在聚集在下面的士兵的枪尖上——这一极其恐怖的血腥的一幕深深地刻在了彼得这个10岁少年的脑海里,以致在他的余生中,他对旧方式、旧传统甚至旧地方都怀有病态的恐惧和憎恨。 在伊凡和彼得都加冕成为沙皇之后,近卫军的叛乱才告结束。虽然有两顶皇冠,但这两位君主却都是傀儡。索菲亚,彼得的25岁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才是摄政王,俄国真正的统治者。 被立为“第二沙皇”的彼得开始尽可能地走出克里姆林宫,投身于他最喜欢的游戏——“战争”。要玩打仗的游戏他需要军队。于是一些贵族和宫廷仆人的孩子被招募来做他的游戏伙伴。尽管当时整个俄国与西方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但仍然有为数不多的西欧专家、学者,包括一些军事顾问来到俄国。不久,彼得就要求他们中的几位军官帮助指挥并按照西欧模式培训他的“游戏兵团”。随着彼得步入了少年时代,他的军队也成长了起来,从几十人扩大到几百人,最后达到了几千人。尽管这只是游戏,但彼得还是从他的西方教官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简单的打仗游戏逐渐演变为复杂的军事演习。当时,除了近卫军的少量部队之外,俄国还没有正规的军队,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临时招募、组编军队。很少有哪个孩子的兴趣会对一个国家的历史产生过如此直接的影响:成年后的彼得将统帅一支发动战争的军队,而这支军队的核心就是他少年时代做游戏时所指挥的“士兵”。 少年彼得的另一个爱好也对他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当时的俄国几乎没有可利用的海岸线,也没有海军。但在他的家庭教师、曾当过海员的荷兰人弗朗兹·蒂默曼的影响下,彼得对轮船和航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距莫斯科约137公里的普莱什耶沃湖旁,那个最终建立起俄国海军的男孩学会了如何驾驶轮船。他甚至还向招来的木匠学会了造船。 1689年彼得17岁时,在他母亲的安排下,他与门当户对的姑娘叶芙多基娅·洛普欣娜结了婚。他的婚姻随即引发了一个危险的政治问题。在17世纪的俄国,即使一个男子还相当年轻,一旦他结了婚,成为一家之主,就意味着他已经成年。彼得结婚了,按照当时的观念是成年人了,那么他的摄政王姐姐扮演什么角色呢?索菲亚心里明白:彼得将从宝座上把她赶下来,以便成为真正的沙皇。 1689年8月17日晚,彼得听到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传言:索菲亚和近卫军士兵正准备先下手为强。这个毫无根据的传言刺激了青年彼得。他决定召集自己的“军队”和索菲亚的士兵较量。他的士兵无限忠诚于他,西方军官也表示支持他。近卫军士兵犹豫了。于是他们改变了主意,拥护彼得而不是索菲亚统治俄国。索菲亚的梦想破灭了,她被判处在修道院度过余生。并未牵扯其中的伊凡仍与彼得分享着王位,既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也没有实权,直到七年之后他去世。 到1689年底,彼得已经从索菲亚手中成功地夺取了政权,一个喜欢玩打仗游戏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现在成为俄国无可争议的最高统治者。作为这个国家史无前例的一任君主,他将以空前的气魄挑战数百年的愚昧、无知和孤立,重塑俄罗斯。 《差距在哪里》 二拜西方为师 1几百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统治着俄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农民、教士还是几代沙皇,都从没有想过要改变什么。因此人们面前的世界始终是一种精致的、节奏缓慢的、过分装饰的展示。但同时,人们也会发现污水在大街上流淌,到处都是垃圾,喝醉酒的农夫躺在大街上。这样一幅极端富裕与极端贫困交织的画面好像不会有任何变化,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所以将来也只能如此——这,就是17岁的沙皇彼得所面对的俄罗斯。 在世人的眼里,彼得的一切和前几位沙皇有很大的不同。从外表看,他确实不像俄国人。他的身材一点也不矮壮,而是出奇得高和出奇得瘦,身高超过两米。他的相貌也不像俄国人。他不愿意留俄国式的大胡子,而是留着西欧式的翘起的小胡子。在衣着上,他宁愿穿西方的服饰,也不愿穿俄国式的传统礼服和有腰带的长袖衣服。他行动敏捷,总在不停地走动,步幅很大,人们不得不跑着才能跟上他。他走路的姿势也非常奇怪,颤动得很厉害,而且他的脸上也会突然出现令人不舒服的扭曲。 这位举止怪异的年轻沙皇最喜欢的去处之一,是莫斯科郊外一个被称为“西郊”的地方。那里住着一些被带到俄国来的欧洲人,包括军事顾问、工程师和工匠。他把这些人看作自己的老师,在这里学会了至少20种不同的手工艺基础操作技术,包括绘画、打制家具、在金属和玻璃上雕刻。他甚至还学会了拔牙和若干外科知识。 彼得对俄国旧的一切怀有强烈的憎恨。他讨厌自己的新娘,因为她是一个传统的俄国女孩。他更喜欢“西化”的姑娘。1690年他的儿子阿列克谢出世了,但他总是尽可能地冷落自己的妻儿。妻子叶芙多基娅和他没有丝毫的共同兴趣,并且在他的生活中也无足轻重。 彼得的一生始终信仰宗教。然而,决心打破旧的统治秩序的他,完全是勉为其难地在复杂的传统宗教意识当中扮演着沙皇的角色。他与他的传统角色之间唯一的纽带,就是他深爱并尊敬的母亲。但是1694年他22岁时,母亲去世了,这个纽带也断裂了。他在一个星期内就废除了莫斯科宫廷的所有传统礼仪。 17世纪的俄国,除了北临经常封冻的北冰洋之外,其他几面都被陆地包围着:南方的克里米亚汗国和土耳其占据着黑海北岸;西面的瑞典截断了通向波罗的海的道路;东南方向的里海海岸线也大部分在别国手中。为了摆脱孤立,加强与国外通商,彼得决心改变这一状况。 几十年来,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一直派鞑靼部落的男子侵袭俄国南部,以前派去抵御鞑靼人和土耳其人的部队都失败了。1695年,彼得认为经过多年的精心训练,该是检阅自己军队作战能力的时候了。他的军队包括他做游戏时用的士兵、近卫军和按俄国传统方式组建的庞大的军队。这年的冬天,在彼得的指挥下,3万俄军进攻顿河河口亚述,但以失败告终。彼得认识到,为了对付土耳其人,俄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海军。在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中,按照沙皇彼得的要求建造了几千艘船——俄国的第一支海军就此诞生。 696年,彼得成功地夺取了亚述,但并未打通南方的出海口,因为土耳其不仅占据着亚述的门户刻赤,而且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统治着黑海。为了最终打败土耳其人,彼得需要西方国家的支持。他说:“我是一个小学生,需要有人来教我。” 1697年3月20日,24岁的沙皇彼得化名率领由250名随从组成的使团出访西欧。在历时一年多的旅行中,他考察了荷兰、英国和奥地利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科学技术。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参观各种工厂和制造厂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和实验室,会见宗教领袖、学者和专家,其中包括物理学家牛顿。他还购买了武器,雇佣水手、炮手,聘请专家约1000人。 在所有的欧洲国家当中,他最欣赏的是荷兰:这个小国凭借驾驭船只和航海的能力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强国。彼得坚持要下到造船厂第一线,在一个木匠的指导下干了4个月活,最后获得了他垂涎已久的“造船工人”头衔。彼得看到所到之处一片繁荣,当俄国人还在遭受物质匮乏和连年饥荒时,西方已经有了剩余的粮食和其他物品,这使他受到深深的震撼。虽然认识到俄国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彼得并不想“照搬”西方的一切,比如议会制。彼得在考察中发现议会很有趣,很令人着迷,然而他却说:英国的自由并不适合俄国的情况。因此在彼得统治下的俄国没有一点点议会或代议制结构的迹象。 1698年5月4日,在彼得离开英国前往维也纳时,国内传来消息说近卫军士兵正在叛乱。彼得不得不缩短在奥地利的旅行提前回国。当他赶回莫斯科时,叛军已经被忠于他的军队镇压。彼得决心要解开叛乱的内幕,揪出所有叛军的党羽。他对叛乱分子进行了残酷的审讯,通过严刑拷打来挖出内情。直到1699年秋天,对叛乱者和支持他们的疑犯的审讯才告以结束。彼得下令处死那些激烈反对他的人。学者们相信,在许多次死刑的执行中,热衷于扮演各种角色的彼得曾亲自挥斧行刑。 寻求反土耳其同盟者的使命虽然未能实现,但欧洲之行使彼得获益匪浅:他在西欧学到的知识将彻底改变俄国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这位出去时还自称“小学生”的沙皇回来时成了一个教师。就在回到克里姆林宫的当天,彼得突然拿出一把大剪刀,挥刀剪去了最靠近他的一位贵族的长胡须。这还仅仅是开始。他下令让俄国所有的男人和女人扔掉传统衣服,换上西服。他甚至还异想天开地打算让俄国人不再说俄语,改用荷兰语。 彼得回国做的另一件事,是与妻子叶芙多基娅离婚。他需要的是一个伙伴,一个玩伴,而她显然不是那种人。他成功地摆脱了妻子,把她终身监禁于修道院中。儿子阿列克谢当时已八岁半,不能跟随母亲去修道院,于是彼得把对他的教育托付给了别人,继续忽视他的存在。 《差距在哪里》 二征战与改革 1700年,对沙皇彼得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对内他平息了近卫军士兵的叛乱,铲除并摧毁了政敌;对外与土耳其人签订了和平条约,规定双方在30年内不得进行军事对抗。踌躇满志的彼得自信障碍已扫清,可以大刀阔斧地推行“西化”和为俄国谋取新的领土了。 1700年8月9日,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俄国对瑞典宣战,开始了一场长达20余年的战争,史称“北方战争”。 第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纳尔瓦,彼得投入了35万人,结果却是大败而归。但失败更加坚定了彼得的决心。他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拖延就像死亡。”彼得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只有尽快实现军队现代化,俄国才能不会被打败。在彼得的领导下,军队装备不断现代化,海军不断扩大。俄国人终于盼来了结果:在纳尔瓦战役失利的第三年,彼得再次进攻瑞典,攻占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涅瓦河口地区。俄国人在此筑起炮台,建造木屋城堡。次年,俄军攻克了纳尔瓦。为了保卫涅瓦河出海口,彼得决定在此建立一座新的港口城市。成千上万的人从俄国各地被驱赶到这里。苦役和瘟疫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后人形容说“死在那儿的人多得像苍蝇”。1709年,波尔塔瓦一战中,俄军大败瑞典。此后俄军一直占上风,直至1714年把瑞典舰队最后逐出芬兰湾。为了显示称霸欧洲的决心,1713年,彼得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涅瓦河口他新建的城市。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彼得给它起了一个欧洲名字“圣彼得堡”,而不是俄国名字“彼得格勒”。 在对外扩张的同时,为了增强国力,沙皇彼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俄国“西化”。在政治上,废除贵族杜马,设置枢密院,下设11个委员会,分管陆军、海军、外交和财政等事务;把全国初划分为8个行政区,后改建为47个省,分别任命总督和省长,使俄国第一次建立起比较统一的地方机构系统,加强了中央集权;罢黜大牧首,成立宗教院,取得对教会的控制权;论功取仕,取消按门第出身升迁制,要求所有的军官都必须从最低的军衔做起,即使是贵族也不例外,后来,他还把这一项规定应用到了法院和文职工作中。在军事上,设立陆军院和海军院;实行军衔制;设置勋章、奖章制度;实行征兵制,按户抽丁;到去世前,他已经建立起一支拥有20万人的陆军和一支拥有48艘战舰的海军。在经济上,大力发展采矿业、制造业,特别是武器制造业;鼓励商人向工矿投资;允许买进整村农奴到工厂做工;准许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在科学文化上,创立科学院;兴办学校,不仅招收贵族和军人子弟,而且还向平民的孩子开放;简化俄文字母;出版第一份俄文版报纸——《新闻报》;向先进国家派遣留学生;开设医院、剧院、博物馆、图书馆。 连年对外征战和建造圣彼得堡意味着大幅度增加赋税。贵族们担心失去特权,而底层民众则不堪重负。彼得的改革遭到抵制。一些人想让彼得的儿子阿列克谢取代彼得,结果导致了彼得父子之间致死的对立,而这也是彼得一生中最黯淡的一章。 1702年,在瑞典人撤离马林堡后,彼得在他手下一位将军的家里遇到了他的家仆——立陶宛少女玛尔塔,后改取俄国名字叶卡捷琳娜。当时彼得已经31岁了,而她只有19岁,但她拥有他的前妻所没有的一切。她陪伴彼得四处征战,成为他不可缺少的伴侣。沙皇彼得预感到他的子民不会拥护一个农奴出身的姑娘做他的皇后,所以在1707年二人结婚后,直到1711年他才向全国公开自己的婚姻。婚后他感到自己十分幸福,于是下令允许所有的俄国男女自由选择配偶,而不再由父母包办。 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他与前妻所生的儿子阿列克谢。阿列克谢当时快21岁了,已经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彼得认为他儿子的新娘必须是拥有贵族血统的欧洲人。按照父亲的要求,阿列克谢与汉诺威公主夏绿蒂结了婚,从而同奥地利国王查理六世成为连襟。但他随后就像父亲对待前妻那样对待夏绿蒂。他找了一个情妇,冷落自己的新婚妻子。与父亲不同,阿列克谢对军事毫无兴趣。这就使彼得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阿列克谢可能根本就不适合继承他的王位。夏绿蒂于1715年死于难产。第二年,彼得认为应该安排阿列克谢的未来了。他让儿子自己做出选择,要么从军,要么放弃继承权进修道院。作为回答,阿列克谢选择了出走,这使他的父亲感到震惊。沙皇彼得明白他最为担心的事情终于要发生了:数年来,他一直不关心自己的儿子,现在儿子会不会站在反对改革的人一边,阴谋背叛自己?彼得认为必须设法让儿子回国,以便摸清底细。1717年,他向阿列克谢许诺他将免于处罚,也不会因此受到拷打。但在儿子归来之后,彼得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他严刑拷打他,将他关进彼得保罗要塞的监狱中。通过拷打儿子和其他人的招供,彼得证实了自己最担心的事情:确实存在一个阴谋。为了不让那些可能成为共谋者的人幸灾乐祸,彼得对外掩盖了阿列克谢几乎就要在奥地利人的支持下成功推翻他统治的事实。1718年6月,阿列克谢被判死刑。但在执行死刑前他已神秘地死去。是被拷打致死,还是被暗杀,人们不得而知。 1721年,“北方战争”终于以俄国的全胜告终。彼得与瑞典人签订了和约:俄国夺取了波罗的海的里加湾、芬兰湾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1722年至1723年,彼得又与波斯交战,夺取了里海西岸和南岸一带。不久以后,彼得的拥护者们请求他接受“彼得大帝”的称号,他答应了,这一年他已51岁。两年以后,1725年1月28日清晨6时,彼得因患尿毒症病情急剧恶化而不治去世,享年53岁。3天后,在近卫军团的拥戴下,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登基,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拥有皇冠的女人。 彼得大帝在取得空前成就的盛年去世,长眠在壮丽的彼得保罗大教堂。2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他充满传奇的一生所吸引。至今,人们还在议论他的功过是非。作为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挑战数百年的愚昧和无知,将他的人民带离黑暗时代;他把贫穷落后的俄国带上现代化的道路,使之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然而在他的统治下,连年征战,募兵苛税,无数的人死于战争和劳役。据说在去世的前一天,彼得在与一位神父交谈时曾说:“我希望上帝能宽恕我众多的罪行,为我竭尽全力为子民谋幸福而宽恕我。” 《差距在哪里》 二科幻大师:威尔斯(图) 一只从天而降的铁罐打破了“我”安静的生活……火星人从罐子里爬出,开始侵略人类…… 假如说有人能够超越自己的年代,那个人就是H.G.威尔斯。威尔斯沉迷于未来,梦想有一部时间机器能带他穿越时空。他创作的《时光机器》、《大战火星人》等众多扰乱读者思绪的幻想故事,为现代科幻小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他还是位社会批评家,是争取性自由和妇女权利的先锋,尤其在两性生活方面,两次婚姻和数不清的恋情都在实践着他的叛逆。更重要的是,他有高度的预见性,尤其擅长预见那些正向人类逼近的危机。这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具人格魅力的作家,让人们提前看到了20世纪人类将遭遇的巨大灾难。然而,最终他又深信人类乌托邦式的进化前景。 《差距在哪里》 二平民的儿子 1866年的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期。这年的9月21日,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出生在伦敦城外的布罗姆利肯特小镇。他的家庭属于下层社会,父母都是所谓的下等人。父亲约瑟夫是个花匠,母亲莎拉则是贵妇人的女仆,夫妻俩用一生的积蓄开了一家叫做阿特拉斯屋的瓷器店,可惜生意一直不好。小威尔斯是在商店的地下室里长大的,对那里的记忆就是阴暗和肮脏。他经常透过头顶上方的窗格观察来往行人,所以永远也忘不了从这个特殊角度看到的世界的样子。 威尔斯7岁那年摔断了腿,当时的常规疗法就是绑上石膏躺几个月。在这段日子里,他每天只能躺在床上看书,书籍为他开启了广阔的天地。这是一个转折点,从此威尔斯爱上了读书,与书为伴的生活令他想象力飞翔。10岁时,他就开始写小说、画插图,《沙漠雏菊》是保存下来的唯一一部早期作品。它既是部小说,又是部连环画,展示了威尔斯在孩提时代娴熟的写作和绘画技巧,即使在今天的人看来都很难相信这出自一个孩子之手。尽管威尔斯拥有天赋,但他的未来依旧黯淡。 由于家里的瓷器店濒临破产,莎拉不得不再去做女佣,13岁的威尔斯也被迫辍学,来到伦敦的“罗杰斯和丹耶商行”当学徒。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学徒生活不仅黑暗而且令人沮丧。他们工作时间很长,通常从早上7点一直要干到晚上8点。威尔斯对自己所干的活一点也不在行,经常遭到批评,又因为他在工作时间看书,账目也记不好。3个月后,他就被商行解雇了。 威尔斯没有回到布罗姆利肯特,而是去找母亲。当时,他母亲在一个叫做上花园的乡村住宅里做管家。在莎拉又开始考虑该让儿子去干什么的时候,威尔斯已经跑遍了上花园的各个地方,包括图书馆。在那里,他读完了斯威夫特和笛福的游记,这些作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阅读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从此懂得了用批评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在上花园,威尔斯还发现了望远镜的妙用,一连许多个晚上他都一动不动地观察月亮的形状。最重要的是,上花园的生活让威尔斯看到了19世纪英国的上层社会。威尔斯渴望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当然这个愿望并不容易实现。 4个月后,莎拉把威尔斯从上花园送到南海布业中心去当学徒。14岁的威尔斯就这样走到了一个可能成为他终身职业的岗位上,可这份工作与他的天赋和梦想没有丝毫关系。一年后,他觉得再也无法忍受了,便从南海布业中心步行30英里来到上花园,然后对母亲说:“我干不下去了,否则我会自杀的。我要离开那里,你必须帮我摆脱这一切。”莎拉根本无法相信,在她看来布商是个很好的职业,但威尔斯不断威胁说要自杀,最后她知道儿子是认真的,便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 威尔斯在米德赫斯特小镇找到了一份助教的工作,在这所学校里他要全天授课。即使这样,他也会抓紧所有空闲时间学习,研究各门课程,因为他觉得这不仅是学习的机会,更是他摆脱布商生涯的机会。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威尔斯竟然在两年内学完了所有的课程,并且获得了所有科目的奖学金,包括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植物学等科目。最后,威尔斯赢得了伦敦一所大学的奖学金,一个曾经以为不可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差距在哪里》 二未来主义者 18岁时,威尔斯通过奋斗终于从父母所属的下层社会脱颖而出,进入大学学习。当来到科学师范学校,走进生物实验室时,威尔斯如鱼得水,这段大学生活成为他学习生涯中最兴奋的一段时光。他的老师托马斯·赫胥黎是英国科学界最伟大的权威之一,也是达尔文理论最无畏的辩护者。而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年轻的威尔斯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威尔斯对许多问题都很感兴趣,包括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是否存在着进化上灭绝的可能性,还是能创造性地改变并生存下去。他似乎对未来这个课题尤其着迷。1887年威尔斯在自己筹办的大学刊物上发表了《一个20世纪的故事》,这距他创作《沙漠雏菊》和其他一些幼稚的小说已经有10年之久。现在,写作再次激起了他的梦想。他希望自己能创作出解决世界问题的宏伟作品。 大学毕业后,威尔斯在伦敦当记者。他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解释正在改变这座城市的那些新发现和新发明。他工作勤奋,在写作之外还兼了两份教书的工作。由于母亲莎拉离开了上花园,父亲也一直失业在家,威尔斯必须供养他们。而且他要供养的不仅是父母,还有在学生时代遇见并爱上的表妹伊莎贝尔。 1891年威尔斯和伊莎贝尔结婚了,但这次婚姻是一段苦涩的经历,因为在对于性的理解上,威尔斯充满了欲望,而伊莎贝尔则与丈夫截然相反。一开始他们的关系很牢固,但婚后伊莎贝尔开始扮演起威尔斯一直反对的维多利亚式的角色,就好像是维多利亚时期的瓷娃娃。可威尔斯并不认同这种道德,他甚至要竭尽所能摧毁这个早已过时的世界。 过度的工作和紧张使威尔斯的身体崩溃。1893年他开始咳血,医生诊断他患上了肺结核,必须在床上休息几星期。那段时间,他的消遣就是写信、画插图,其中很多信是写给自然科学系一个名叫爱米·凯瑟琳·罗宾斯的女学生。和威尔斯一样,爱米也非常反感维多利亚社会。就这样,在与生活搏斗的过程中,他们两人走到了一起。1893年12月,结婚两年后威尔斯离开了妻子,与爱米同居。他们没有结婚,却像夫妻一样生活着,这是对维多利亚社会的挑战,也使他们各自的家庭深受耻辱,因为他们打破了当时的一切道德规范。威尔斯在一封信中写道:“我或许扼杀了一切成功的可能,但是不管怎样我必须这么做。”然而,他的成功已近在眼前。 1893年,威尔斯出版了第一部专著——一本生物教科书。他把这本书献给了爱米,在扉页上还画了一只兔子正在解剖一个人的图案。伴随成功的喜悦,威尔斯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放弃记者工作,集中精力创作一部关于一架能在时光中旅行的机器的书。到1895年时他已经为这部关于时空旅行的小说花了7年时间。早在1888年他就完成了第一稿,这篇《阿尔戈英雄传》曾出现在大学校刊上。在修改了六稿之后,小说定名为《时光旅行者》。威尔斯找到了一个出版商,要求用最好的式样排字。这本最终命名为《时光机器》的小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威尔斯只得到了100英镑的稿酬,但他从此确立了自己的声望。 《时光机器》结合了纯科学理论和想象力,与当时的任何作品都不一样,从而开创了科幻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威尔斯称它为“科学罗曼史”。虽然儒勒·凡尔纳也曾经描写科学与未来,但是威尔斯的幻想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更加令人不安。他的巨大优势在于他本身是一名严肃的科学家,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推理。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达尔文的理论只涉及人类的过去,但是在《时光机器》中威尔斯用这一枯燥的理论解读了遥远的未来。“时光旅行者”的旅行跨度不是一两百年,而是2800年以后。威尔斯希望这样能让大家看到人类进化的结果,接着他又前进了3000万年,描述了一颗即将死亡的星球。 在《时光机器》后,威尔斯开始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创作。在5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完成了《大战火星人》、《拦截人魔岛》、《隐形人》和《最先抵达月球的人》等小说,确立了现代科幻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威尔斯设定了科幻小说的主要框架,同时他的科幻小说涉及广泛的科学领域,这是空前的创举,因此他被人们称为“科学小说”之父,以区别于其他科幻作家。一直以来,威尔斯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疯狂地工作着,在一幅画中他将自己画成了写作机器,不断把书稿交给爱米、编辑和批评家们。爱米是威尔斯最信任的批评家,他的每部作品都要听取她的意见。早在1895年与伊莎贝尔离婚后,威尔斯就与爱米结婚了。1901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乔治出生了,1903年另一个儿子弗兰克也降临到人间。当时威尔斯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养家,并把患病的母亲接来同住。尽管他获得了成功,但母亲莎拉依然觉得儿子当年放弃受人尊敬的布店职员工作是个错误。 《差距在哪里》 二超时代先锋 在《时光机器》中,威尔斯展望未来,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濒死的世界。从1900年起,他又转向了达尔文理论的另外一层,那就是人类必须为了生存而做出改变。通过一系列产生深远影响的预言性作品,威尔斯向读者描绘了一个人类必须为之奋斗的新世界。他的核心思想是,科技的发展使世界越来越单一化,今后的战争将是全球性的,甚至可能毁灭全球,因此为了获得星球的安全与和平,必须让国际社会进化到一种更开明的“世界国家”状态。威尔斯最先提出了“世界国家”的概念,并准备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 随后,威尔斯将科学幻想放在一边开始创作自传性质的小说,描写他出生的那个下层社会。虽然现在这类作品已大多被遗忘,但像《基普斯》、《洛芙和路易山姆先生》这些小说,在当时和《时光机器》一样受欢迎,评论家甚至把他称为“狄更斯第二”。作为当时最著名、也最具人格魅力的作家之一,他被认为是英国现代小说的代表,拥有比任何同时代作家更为广泛的读者群。 威尔斯还创作了倡导性解放和妇女权利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小说,包括《热情的朋友》、《安·维罗尼卡》等。他塑造了新女性的形象,她们拒绝婚姻、拒绝掩盖激情,这些形象催发了新一代女权主义者的诞生。威尔斯最大胆、最极端的观点表现在他对性的独到见解上,即使到了20世纪60年代,他有关这个主题的文章和小说依然令人惊讶万分。他攻击封建家长制,支持计划生育,把性描绘成一种在未来给男女都带去愉悦的生活方式。更不可思议的是,威尔斯身体力行自己的主张。当时,他与爱米的婚姻,除了性在其他任何方面都非常成功。和威尔斯的前妻伊莎贝尔一样,爱米对性有一种恐惧感。在经历两次痛苦的生育之后,她对性的恐惧有增无减。为了挽救婚姻他们达成了一项协议,协议上指出,威尔斯可以与其他女性发生关系,但是最终他必须回到爱米的身边,必须回家与她共度周末。 威尔斯在回忆录中把自己描绘成知识分子中的唐璜。事实也的确如此,他经历过无数的风流韵事,与小说家丽贝卡·维斯特、作家瓦奥莱特·亨特、伊丽莎白·范·阿男伯爵夫人、计划生育专家玛格丽特·桑格、小说家多蕾西·理查森以及他的学生、著名社会主义学家的女儿安柏·里维斯都发生过性关系。那时威尔斯都快50了,而里维斯才19岁。当然,里维斯也是位新女性,她公开宣布了对威尔斯的爱,两人尽情地享受威尔斯所谓的“永不疲倦的彼此欣赏的时光”。不久里维斯怀孕了。这桩丑闻被人们传得沸沸扬扬,可威尔斯拒绝结束恋情。爱米知道这一切,并与里维斯和谐相处,还给她买了不少婴儿衣服。最后,为了表面上的遮掩,里维斯嫁给了一个老朋友。之后,威尔斯仍然继续与她约会,直到1912年时才中止。对此,他曾经写信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