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精学习法:让你的年收入持续增长作者:胜间和代第一章、为什么要学习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幸福 学习最首要的目的是什么——就像我在本书的前言中所写的一样——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幸福。通过学习,让自己的年收入有所增加,而年收入的增加会让个人感到欣慰的同时,减少家庭矛盾。 为了让后代能够在这个群体差距巨大的社会中立足而学习 在年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将一部分钱投入到对自己、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的领域中,那么,不仅是现在,将来获得幸福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最近,社会差异、阶级再生产等话题甚嚣尘上,究其根源,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人们在教育投资上的不同,也即知识决定社会地位。因此,学习不仅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让儿孙的生活更为幸福。 知识决定社会地位并不断衍生其影响,对于有亲身体验的人和没有过相关经历的人来说,在涉及学习的价值观以及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上,肯定会有着天壤之别。 一旦某人亲身体会到学习对于年收入增长所产生的作用,那么他一定会孜孜不倦地学习下去。而这会进一步来开与他人的差距,最终使其社会地位不断增高。而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这一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另外,如果父母热衷于学习,孩子也会受到熏陶。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会成为家庭内部的一种文化传承。有许多社会学家的研究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如果你现在对于学习充满热情,你的孩子也会择其善者而从之。 学习对于你和你的孩子都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成为真正独立自由的人而学习 学习是人们通向真正独立自由境界的途径。笔者所说的自由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 独立生活 ◎ 在经济上自立 ◎ 能够自由地发表个人看法 如果做不到以上几点,那么即使在形式上做到了个人独立生活,其实质也并非自由人,绝大多数只是隶属于所供职的公司罢了。 因此,就算你无法成为自由撰稿人,但为了保持独立思考的方式,也一定要把学习进行到底。 我认为,过去某些企业曾经发生的丑闻,诸如伪造财务报表,销售过期商品等正是因为作为当事人的某些公司职员并非真正自由的人。如果这些当事人对自己在经济上独立有足够的自信,不依附于所在企业的话,那么他们或许就能够对公司或自己的上司所做出的非法决定说“不”。 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学习 除了在社会上立足和成为自由的人而外,促使我们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理由与我们身处的整个人类社会有关。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个体的学习行为,故此,如果我们不学习的话,就将被向前发展的社会所抛弃。 很多人都觉得与上了年纪的人说话,往往没有什么新话题,很是古板滞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疏于学习而造成的在知识和思维方式的更新上停滞的缘故。相反地,教育程度较高且始终学习不倦的人,即使到了六七十岁,也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感觉,与他们谈话令人感到十分有趣。 所以,如果不学习的话,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子孙时,恐怕会令他们感到厌烦吧。 学习是幸福生活的先期投资 我们可以看到,学习与不学习之间的差距是怎样的巨大。而对于那些始终坚持学习的人来说,随着年收入的提高,他们就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新的学习领域。再次获得成果后,继续投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与此相反,疏于学习的人由于难以实现年收入的增多,进而无法在学习上投入资金。从而逐渐拉大了与他人的差距,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而,学习实际上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先期投资。就像企业如果不投资进行设备更新或新品研发就只有被市场淘汰一样,我们如果不以学习的形式对自己进行投资的话,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破产”。第二章、为什么学习难以持续 既然大家都公认学习所具有的决定性的作用。但为什么学习总是难以持续下去呢? 疏于学习的恶果是逐步体现的 这与人的学习动机相关。 如果我们今天不学习,收入不会在明天就马上减少,也不会被公司立即解雇。这就诱发了人们的惰性,许多人一开始信心慢慢地购买了函授教材或是报名参加了英语培训班,但最后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事实上,如果我们以年为单位来考察不学习的恶果的话,就能够发现这种恶果与长期缺乏运动且饮食不调所引起的肥胖症有着类似的性质,其害处是逐渐显现的——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被公司解雇的对象;又或许遭遇年收入迟迟无法增加的“变相降职”;而在找寻新的工作时也可能处处碰壁……当类似的情况不断涌现的时,再后悔已无济于事。 制定基于必然性的学习计划 当然,学习还必须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之上。例如,有一段时期,我曾努力学习过汉语,但最终却难以持续下去。现在想来,那是因为我完全没有依照必然性的要求制订相关的学习计划的结果。 由此,笔者得出一个结论:对于在职者来说,如果没有具备可持续性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的话,任何学习都难以为继。 ① 巧妙利用公司的“强制行为” 笔者获得信息工程师和中小企业经营咨询师资格,就是因公司要开展系统测试业务而强制要求的结果。若非如此,我恐怕只会躺在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不会去参加什么考试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倒是很赞成公司采取类似这样的“强制行为”。不管是考试费用还是报名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而通过考试获得的相关资格还能够为自己提供实际帮助,这样的好事可不是随时能够遇到的。况且,若是所在部门的同事都参加考试,你也会因周遭环境的影响而不得不投入到学习之中。 而且,这种“强制行为”往往采取由职员自己先垫付相关费用,在通过考试之后由公司报销的形式。故此,若是无法通过考试的话,不但年收入无法增加,自己还得承担所有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之下,学习的动力往往会被彻底激发出来。 ② 将学习成果与奖惩制度结合起来 对于普通人来说,预测、计算未来的无形得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但若是我们能够将这种得失换算成收入的增减、职位的升降、荣辱的分别的话,就会在瞬间一目了然。 因此,如果公司对员工的学习有明确的奖惩措施,那又是一大幸事。 例如,公司如果规定TOEIC考试达不到730分的员工就没有赴海外工作的资格,绝大多数职员会很快投入到外语学习之中。在职者在学习上缺乏毅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类似于学生时代的测验、家长联系本和升学考试等明确的奖惩措施,或是即便有类似的措施,却得不到有效地贯彻。 那么,为何奖惩措施能够促进学习呢?如果你能将其与风行一时的RPG(第一人称冒险游戏)游戏联系在一起就会很快明白个中缘由。电脑游戏玩家之所以喜欢RPG游戏,就是因为在游戏中,随着经验值、魔法值及所掌握魔法技能的数量逐渐增加,游戏的主角也会不断成长,这使得很多玩家沉醉于其中,欲罢不能。 学习也是这样。我们完全可以将学习视为一种RPG游戏,作为游戏主角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若是能够获得任何形式的肯定或奖赏的话,自然会将学习持续下去。 假设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你的上司表扬你说“最近,英语水平提高了不少嘛”,虽然只是这么简短的一句话,也会令你感到振奋进而更为努力地学习吧。 获取相关资格认证也是如此,在真正将学习变为一种习惯之前,最好选择那些较为轻松,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出成果的资格认证去攻读。 例如,在英语水平测试和TOEIC考试二者之间,我更为推荐后者,比起英语水平测试的级别认定模式,TOEIC哪怕在考试分数上仅有一点点增加也是更为显而易见且易于量化的。 另一方面,由于参加各种考试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类似TOEIC考试的计分方式能够让我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财富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通常,如果没有清晰可见且可量化的目标,学习必然会半途而废。总之,那种依靠个人意志能够实现一切的说法,显然是过于乐观的。 ③ 进行适当的投资,能够让我们在学习中更加投入 除了利用公司的“强制行为”及采用类似于RPG游戏的方式激励学习而外,我们还可以采取购买三、五万日元的教材,交钱参加专业人士的辅导课程等适当的投资方式,让自己对学习更为重视。 由于函授课程需要极其顽强的意志才能够坚持下去,因此,真正的学习还是要在教室之内。只要不打瞌睡,至少在一堂课的时间里你是在学习。 ④ 尽量将学习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正如上文所述,学习的第一步是要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由于学习绝非浅尝辄止的事情, 所以,只靠一时的热情是难以持续的。基于此,我觉得很多学习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过多地强调个人的努力,把方法的实施冀望于个人的意志。而我想说的是,我并非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靠的并非努力勤奋地学习,而是在开始学习之前,致力于制订具备可持续性的学习计划,并在此后忠实地执行这一计划。 而对于制订学习计划来说,公司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帮助。公司不但给我们提供了反复练习的场所,承担了学习费用,在用强制性的方法驱赶我们的懈怠的同时,还在客观上帮助我们将学习的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故此,对于将要就业的学生和准备跳槽的职员来说,在选择未来供职的公司之时,应将能够帮助自己不断学习作为第一标准。 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要将公司与学校划上等号。由于我们是交钱上学,而公司则是依据贡献度向职员支付工资,因而我们必须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对公司的实际贡献。 拿着公司提供的学习费用,享受着脱产学习的待遇却无法将学习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人,只会被视作一无是处的书呆子而最终难逃被裁员的命运。 总之,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如果具备了来自公司的强制学习要求、定期参加课堂授课、对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状况进行量化、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将学习成果应用于工作等这一系列因素,你的学习就走上了正轨。 在本章中,我主要就学习前的相关准备进行了阐述。在下一章中,我将就开始学习之后如何更有效率地获取相关知识,及需注意的细节和窍门进行说明。第三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好相关准备,将“书房随身带” 在上一章已经写道,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学习能够持续下去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和意志力,重要的在于制订具备可行性的学习计划。在本章中,我首先介绍如何将“书房随身带”。 在职人员的学习很难持续,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与把学习作为天职的学生时代相比,除了难以挤出整块的时间进行学习而外,回到家后也没有专门用于学习的房间,也就是说,缺乏学习的场所必将对学习产生制约。 在过去,学习就意味着手拿纸笔端坐于书房之中。或是像二宫金次郎一样,手持纸笔,将书别于腰间,利用工作的间歇勤奋攻读。事实上,即便是在现在,很多介绍学习方法的书中也依然将上述两种形式奉为圭臬。 然而,在信息时代,随着各种IT产品逐渐廉价,不断涌现出类似笔记本电脑、MP3播放器、个人博客等这些效率较之传统的纸笔高出数十倍的学习工具。同时,许多速成式的学习手段也不断被开发出来,例如速读法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工具与手段组合起来,在人满为患的电车车厢中用MP3学习英语,或是利用闲暇时间坐在有无线宽带网络信号的地铁站的长椅上,用笔记本电脑完成网络课程的作业就成为了可能。 这也就是笔者所说的“将书房随身带”。在过去只能用笔和纸来进行的学习,今天却可以利用如此便捷且高效的工具来完成,那我们还等什么,赶紧准备这些工具投入学习之中吧。 [1] 准备好笔记本电脑 拥有属于你个人的笔记本电脑 孩提时代,当你坐在书桌前的一瞬间是否感觉到整个人都沉浸在学习的气氛之中了呢?而在如今,笔记本电脑发挥着书桌的作用,成为学习的起点。 无论是在家中、公司、车站还是出差途中,只要打开笔记本电脑你就能马上投入到学习之中。这与为了学习时刻拿着辞典或辅导书相比要方便很多,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在开始学习之前请专为自己准备一台笔记本电脑。最好是重量在一公斤左右,轻便易携的。 这台电脑此后将成为你收集信息、将学习成果汇集成博客、下载MP3等学习资料、随时将学习笔记整理成思维导图等活动的重要帮手,毫不夸张地说,它将成为你的又一个大脑。 不可用手机替代笔记本电脑 随着科技的发达,现在手机已具有了笔记本电脑的部分功能,因此,有不少人试图用手机完成笔记本电脑的工作,这些人或许觉得有了手机就无需笔记本电脑了。 但是,手机的屏幕一般只有2—3英寸,而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却在11—14英寸之间,在获取信息的时候这种差距会显现无遗。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将用纸笔学习视为步行的话,那么手机顶多相当于骑自行车,而使用笔记本则如同驾驶一辆高级跑车,在速度上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借助移动网卡或无线宽带网尽量保证在网状态 笔记本电脑能够让你离开报纸随时阅读新闻,快速检索你所感兴趣的词汇,若是发现了有趣的图书更可以即时订购,总之,时刻为你的学习提供支持。 因此,有必要让你的笔记本电脑随时保证在网状态。 我强烈推荐将PHS制式的移动网卡配合无线宽带网共同使用。这样就无需再申请什么其他的上网方式。自然,借助手机上网也是可以的,但基于以下两点理由,本人并不倡导这种方式:一是这种方式所需通信费用很高,没用多长时间可能就已耗去了数千乃至数万日元,最终会令你倍感心痛而放弃上网;再者,由于这种拨号接入方式比较复杂,可能会另某些人望而却步。 通常,人们会在使用某样东西时下意识地规避哪怕很小一点的麻烦,使用手机上网之前,需要你先从兜里掏出手机,再从包里拿出USB连接线,随后还要与电脑连接进行设置,这足以让你因其繁琐而放弃。 与此相比,使用PHS制式的移动网卡,再签一个3000日元包月的使用合同,你就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冲浪了,这可以算是对学习进行的投资。若是花大价钱购买了高级的笔记本电脑,而不肯出这点儿上网的钱的话,那无疑是本末倒置了。 无线宽带网实现你随时学习的梦想 比起移动网卡,更为便捷的就是无线宽带网了,如今的笔记本电脑基本都配备有无线网卡,因此,需要你做的只是比较不同网络服务商的收费标准罢了。 2007年3月开始,东京的地铁站都已覆盖了无线宽带网络信号,我们完全可以少去咖啡馆,利用半个小时的工休时间,在地铁站里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学习一会儿。由于地铁里的小卖部或自动售货机都可以提供你所需要的饮料,这样,地铁站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学习场所。 现在,麦当劳、汉堡王、星巴克等连锁店内也提供免费无线宽带网络接入,这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将笔记本电脑作为自己的“第二大脑” 即便多花点钱,也要尽量选购轻便耐用的笔记本电脑。 我十分赞成大家购买轻便耐用的笔记本电脑。 我身边的许多人都选择了松下公司的“Let’s note”系列笔记本电脑,这一系列最大的特点是耐用。 由于人们多在移动过程中使用笔记本电脑,难免会使机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故障。“Let’s note”系列笔记本电脑虽无法实现永无故障,但与其他品牌的电脑相比不仅其返修率较低,而且重量只有一公斤左右,在笔记本电脑耐冲击实验中的表现十分出色。 正是因此,有许多原本IBM、SHARP、SONY等品牌笔记本电脑的拥趸,最终都选择了松下的“Let’s note”。 我本人拥有“Let’s note”系列的W2、T4、Y5这三种型号的笔记本电脑各一台,并根据其性能用于不同的领域。 那么,为什么这么优秀的“Let’s note”系列笔记本电脑为何总是无法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呢?答案是其较高的价格。较之其他品牌同等配置的笔记本电脑,“Let’s note”系列一般要贵出3万到5万日元左右,很多人在这样的价格面前踌躇不前,最终选择了那些更笨重且易坏的笔记本电脑。 事实上,一般笔记本电脑使用三年就会过时,如果以月为单位来平均购买费用的话,不同品牌的电脑在价格上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如果贪便宜而最终选购了笨重且易坏的电脑的话,反而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开销。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身边精通电脑的高手和工作效率极高的人都选用“Let’s note”系列的原因。 由于“Let’s note”系列笔记本电脑主要面向商务人士,因此不会预装太多的软件。这就需要使用者自行安装包括微软的Office系列在内的很多软件,这看上去虽说有点麻烦,但对许多并不擅长操作电脑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既然IT知识在时下是不可或缺的,那我们为什么不从给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安装软件开始学起呢? 如今,不借助电脑进行工作的公司已然不复存在,各位读者在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专属电脑吧。但笔记本电脑对于个人的学习来说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利器。 它是利用“思维导图”(后文将详述)总结学习成果的平台,是上课时记笔记的工具,使用它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制作成博客,亦可以将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工作中形成各种考察报告,此外,对于利用音像教材进行学习的人来说,它又是无所不能的“多媒体教室”。 对于人类来说,电脑已经在学习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传输数据等方面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如果我们充分发挥电脑的作用,将它作为我们的第二大脑来使用,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不必将机能过多地花费在记忆等方面,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思维创造能力。 更应该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网络的存在。笔者现在已将自己的所有邮件全部存在Gmail电子邮箱之中,这是谷歌公司提供的免费电子邮件服务,由于它嵌入了谷歌的搜索功能,所以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存储的邮件进行检索。在我将近两年收发的总共有2GB大小的电子邮件存入Gmail之后,只需利用我具备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登陆邮箱,在搜索框内输入相关关键词,很快就可以在这成千上万封邮件中找到我所想要的东西。 既然电脑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主要借助公司里工作用的电脑或是家庭成员抢着使用的家用电脑,显然是十分不明智的。还是那句话,赶快准备一台自己专用的笔记本电脑吧。 [2]学习快速阅读法可令学习成果增加五倍 阅读速度缓慢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学习任何东西都难免要阅读大量文字——无论这些文字是印在纸上、显现在电脑屏幕上还是写在黑板上。 因而,若是阅读速度缓慢,会令人产生阅读疲劳,严重的甚至无法进行学习。举个例子来说,某人想学习有氧体操,但心肺功能却很弱,稍微运动就气喘吁吁,最终是无法学会的。这与阅读速度缓慢影响学习是一样的道理。 若是想坚持学习,就必须让自己掌握快速阅读文字的能力,在这里,我建议大家进行速读训练。 假如不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可能一周只能阅读一册图书或教材,这对于业余时间本就不多的在职人员来说,往往是难以持续的,而若是掌握了快速阅读法,有时一两天就可以通读一本书,个中效率不言自明。 快速阅读训练与体操训练相近,建议读者参加专门的培训班 教授快速阅读法的培训班与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班一样,都有各具特色的授课方式,我认为,无论哪一种,只要能够坚持学习下去,都会有所收获。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自学。 正如本节的题目,快速阅读的训练与体操训练有所接近,练习体操时,若是一味读书埋头苦练而不接受教练的指导的话,决不会成功。相反地,有经验的教练稍加点拨就能够让你的体操水平突飞猛进。 我最初学习快速阅读法的时候也曾想完全依靠自学,但很快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而报名参加了专门的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所采用的是 培训方法,这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普及的一种旨在提高学习、认知速度的培训方法。 现在,lskk公司(http://www.lskk.jp)设有2—3天的培训课程,学费为113000日元。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培训班,是因为有很多朋友向我推荐。也有部分朋友选择了“开创性速读培训学校”(http://www.cresokudoku.co.jp/)的培训课程。选择快速阅读的培训班与选择英语培训班一样,要在经过多方面比较或观摩完试讲之后,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进行学习。 快速阅读法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出的新技术 由于快速阅读法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发出的全新技术,对于和我同龄的在职人员来说,从小学到高中都未接触过。因此,或许有不少人对这一技术将信将疑,但就笔者的学习经验来看,这一方法确实能够改善个人的阅读效果。 许多人将快速阅读法的形式等同于一目十行的粗率浏览,就像《多啦A梦》漫画中的记忆面包一样,囫囵吞枣的吃下去,就能记住字里行间的所有内容。而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事实上,快速阅读法与因特网的指南针——搜索引擎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掌握了这一方法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一本书中自己所需要获取的信息,并将其在书中的位置牢记脑中,待到需要之时,再进行详细阅读。 这就好比虽然没有人能够牢记自己笔记本电脑中存储的所有信息,但若是对某些文件储存在硬盘的哪个分区有印象,就可以用关键词搜索的方式很轻易地找出需要的文件。快速阅读法的原理与此相同,只不过这一方法针对的对象是学习者的大脑和所阅读的书籍。 如果掌握了快速阅读法,我们就无需对书籍进行逐字逐行地阅读,只要将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作为检索条件,以极快的速度通读一遍,就能掌握该书的主要内容,而对于其中自己所感兴趣的部分,再作细致的阅读。 阅读速度与学习成果成正比 快速阅读法不仅可以用于阅读图书,掌握它对于网站及报纸的浏览与阅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想要获得五倍于过去的学习成果,那就一定要提高阅读的速度。 笔者在前文反复强调,在职人员的学习之所以难以为继,就在于在短时间内往往无法得出学习成果。但若是阅读图书的速度能够达到过去的五倍,那么获得学习成果的速度也会相应地提高五倍,学习也就得到了持续下去的理由。 我在参加速读培训班时,主讲人园老师曾说过,“参加这个培训班的人,在培训结束后有相当一部份在很短时间内出版了多部专著”。的确如他所说,我从2006年开始至今出版了很多书,而在这一过程中,快速阅读法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3] 借助MP3让耳朵参与学习 在学习时要多多使用比眼睛“轻松”很多的耳朵 除了快速阅读法之外,我还向各位忙碌的在职人员推荐十分有效的学习工具——MP3播放器(或MD播放器)。 无论笔记本电脑还是教科书,在拥挤的电车车厢之内或是上下楼梯之时以及购买车票等时候都无法使用或阅读。而理论上讲,MP3播放器却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 在电车里,如果路程超过20分钟,且又有座位的话,或许捧着本书进行阅读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但若是遇到步行时间较长的时候,MP3播放器就显示出它的优势了。 关于使用MP3播放器听什么的问题,我们放在后文中详述。我在此想要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起“忙碌”的眼睛来,我们的耳朵却在大多数时间“闲置”着,没有参与到学习之中。 在通常情况下,我在笔记本电脑上撰写书稿的同时,耳朵里却插着MD播放器的耳塞,里面播放着英语学习的有声教材。即使并没有认真听,但教材的内容和播讲人的发音却会潜移默化地进入我的大脑里。 有不少人都会在工作时放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觉得这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如果能够将音乐换成有声教材比如英语录音什么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促进了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同时使用多台MP3或MD播放器 或许有人会问,MP3的优点在哪里呢?我的答案是纤小易携带。较之MP3,MD播放器虽然体积大一些,但仍属于轻便的。总之,能够随身携带的东西一定要可以轻易地装进衣兜或是方便地挂在脖子上。 这是因为,有不少东西一旦装进提包当中,也就相当于被束之高阁了。 此外,由于MP3及MD播放器大多仅用一节普通5号电池供电,更可用USB进行充电,这就免去了使用者对播放器用电的担心,进一步方便了使用。 笔者目前同时使用着SONY的海量存储Hi-MD播放器和新加坡创新公司出品的单电池驱动MP3播放器,以及SONY的USB直连MP3播放器。 把MD播放器放在家中使用 MD播放器的优点在于,可以利用它的高保真录音功能将磁带或CD介质的有声教材转录到MD专用的光盘里。 此外,由于MD播放器的硬件与软件是分离的,故此,笔者平时就将它放在卧室或客厅里固定使用,只需将软件随身携带即可。 用创新公司的MP3播放器听“Audible”课程 我一直在使用创新公司生产的MP3播放器收听从国外的有声教材网站下载的“Audible”课程。由于这一有声教材使用了在日本国内较少见的压缩格式,而创新公司的这款MP3播放器却能够支持这一格式文件的播放。同时,这款播放器加上电池总重不到20克,随身携带很是方便。 顺带说一句,最近推出的新款IPOD也能够用于收听“Audible”课程。 将SONY的USB直连式MP3播放器作为随身U盘使用 由于这款SONY的MP3播放器具有USB直连功能,可以随时与笔记本电脑连接进行充电。因此,我通常把它作为U盘将CD中的内容转存到笔记本电脑之中。 拥有这三款播放器不但不用担心播放器没电的情况,而且亦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闲时间,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学习。 每台播放器不过几十克的重量,比文库版的袖珍书还要纤小,但却能够储存相当于数十本大部头字典的海量信息。 所以,如果你的身边仍然堆积着众多有声教材的CD的话,赶紧把它们的内容转存到MP3或MD播放器之中吧。 在购买耳机时不要吝啬 使用MP3或MD播放器时是离不开耳机的。我建议大家购买高档耳机,甚至可以考虑那些价格比播放器本身还要高的专业耳机。在购买时,请一定注意要避开那种导线容易纠结在一起的耳机。 由于MP3播放器多在户外使用,周遭环境较为嘈杂,这就需要耳机本身具有高保真功能以保证收听效果。例如,有一款耳机具有消降噪功能,可以对杂音和不良声波加以屏蔽,即使在电车之中也能保证清晰收听。还有一种可深入而内的耳机,由于它可与耳朵紧密契合,从而将噪音挡在了耳外,即使播放器的声音很小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当然,不管是有降噪功能的耳机还是可深入而内的耳机,都价值不菲。最便宜的型号也要一万日元左右,而最贵的则要超过四万日元。有人可能会惊呼:这比播放器本身还贵呢!但我却认为,在这方面的投资是持续学习的有效保证。 如果贪便宜使用随播放器附赠的3000日元左右的耳机的话,不但会在收听时受到噪音的干扰,而且导线总是缠绕在一起,也会令你挠头不已,严重影响学习效果。考虑到以上情况,选择较贵的耳机实际上却是一种省钱的行为。 总之,对于学习工具来说,最为重要的并非它的价格,而是在购买后如何物尽其用。所以,即使在购买时花了比同类产品高出两倍的金钱,但若在使用时间上也能够达到同类产品的五倍,那么对于最终的目的——提高年收入来说,这种投资是十分划算且成功的。 [4]努力使自己的打字速度倍增 打字速度慢,会对学习产生极大影响吗? 打字速度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主要使用纸笔学习的时代,能够既快又好地写一手漂亮的字是十分重要的,而如今这已被键盘录入所代替。在后文中,笔者将会对如何应用学习成果详加阐述,而在这方面,打字自然是难以绕开的环节。 对于键盘录入来说,自然是打字速度越快越好。在记笔记、写报告、检索信息等时候,若是打字速度缓慢,与他人相比无异于从学习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且会被人越甩越远。 使用拇指输入法,按键数量只需罗马字母输入法的60% 笔者使用拇指输入法已有十七年的时间,虽说我也会用假名输入法和罗马字母输入法,但由于使用这两种输入法会令学习效率显著降低,故此笔者只使用拇指输入法。在我从事记者工作的时期,常常有同行或采访对象问我打字的速度怎么会如此之快,其实其中的秘密就在于拇指输入法。 拇指输入法是富士通公司在1980年前后开发出的一种键盘输入方法,现在已经成为IT业界的一种通用标准。这一输入法虽然也是以假名输入为基础,但因其设定了固定键位,使用户在打字时能够连贯地敲击每一个按键,故而更为方便。 这种输入法自从推出之后就在日文输入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是因为,使用这种输入法打字时按键数量,只需使用罗马字母输入法的60%,从理论上来讲其速度达到罗马字母输入法的1.6倍,比起手写来,更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打字速度快也能够带动思维的速度 也许有读者会问,在打字的时候,即使速度再快也还需要思考的时间吧?然而实际上,有趣的是,打字速度快不但不会妨碍人们的思考,反而会带动打字者的思维速度。因为在打字的时候,打字者与屏幕之间构成了一种对话的形式,打字速度越快,这种对话也会越顺畅。 例如,在后文中笔者将专门介绍如何将学习成果整理成博客的方法。但如果打字的速度很慢的话,往往会令人在这一过程中感到厌烦而最终放弃。而如果打字较为熟练,这就完全不会成为问题。 现在马上开始练习 笔者最擅长使用拇指输入法,当然,也有不少人对罗马字母输入法或假名输入法情有独钟,一样可以高速打字。此外,还有人掌握被称为“HANA”的中指输入法,这与学习快速阅读法一样并无定势,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行。 一般来讲,只需经过20个小时左右的训练,使用拇指输入法的打字速度就能够超过罗马字母输入法。笔者当初用了三天时间就精通了这种输入法。另外,针对拇指输入法的专用键盘和软件在市面上均可买到。顺带说一句,笔者之所以喜欢“Let’s note”系列的笔记本电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款电脑的大小写切换键在位置设计上十分独到,非常适合于使用拇指输入法快速打字。 [5]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思路并做笔记 “思维导图”是托尼?博赞先生发明的一种高效而神奇的思维工具,它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使用者将想要了解的事物或概念写在导图的中央,并将与事物或概念相关的所有因素呈放射状地写在周围,根据逻辑关系用不同的线条将它们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整理思路的作用。 由于思维导图的模式与人类大脑的思考方式相契合,因此,使用这一方式能够迅速提高学习效率。 借助思维导图软件,在笔记本电脑上做笔记 虽然思维导图也可以在纸上画出,但现在市面上有多款思维导图软件可供大家选择。我使用的是Mindjet公司出品的“Mind Manager Pro”软件,价格在三万日元左右。 使用这一软件,在读书或参加报告会的时候,可以即时将看到、听到的内容做成清晰、翔实的笔记。在之后复习时,只需看看图,就对学到的东西一目了然。 上文中的图表,就是我在很久以前参加一个专场报告会的时候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整理的笔记,即便是现在,只要看到这个图就能够将报告会的内容基本上回忆起来。 对前文的总结 行文至此,读者们已经对作为学习的基础条件——笔记本电脑、及时获得信息的快速阅读法、充分发挥耳朵的功能的MP3播放器以及高速的键盘输入法、效率极高的记笔记软件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其中,除了笔记本电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其他的工具并非缺一不可。只需拥有其中的一部分,并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就一定能够获得你所满意的学习效率。 在本章中,笔者已对为何要学习、学习难以持续的原因及为了学习需要准备的工具逐一进行了阐述。在下一章里,笔者将着重介绍有关学习的一些窍门。第四章、了解学习的一些基本窍门 学习任何东西都有共通的窍门 学习和做饭、运动等行为一样,有着符合自身规律的通用的窍门。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窍门,即使面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如会计、IT、英语等,也能在短时间之内加以掌握。 笔者总结了以下五个窍门,并将在后文中逐一加以解说: 1、打好学习基础; 2、虚心请教,努力掌握学习方法; 3、透彻了解所学科目的主要内容; 4、努力尝试将所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 5、对学习始终乐在其中。 [1] 打好学习基础 打好基础将会使后续学习提速 我首先想要介绍的窍门就是打好基础。 我们在从事某项体育运动之前,先要做拉伸运动保持身体的柔软性,同时进行力量训练增加肌肉,再通过耐力训练强化心肺功能,最后才是磨练运动技术。而如果将这一过程颠倒,一上来就学习那些精妙的技术,虽说也可能成功,但成功的速度可是要大打折扣了。 学习也是如此,最为重要的就是认真做好基础训练。 例如,我从学习会计科目到最终通过会计师认证考试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原因就在于在最初的半年中,我只专注于簿记等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 在当时,拿到会计师证书需要七门考试,培训学校的课程中除了会计学之外,同时还包括经济学、经济法及审计理论等。但这种课程设置如同学英语时直接跳过文法知识的传授和单词的积累,而直接开始阅读英文报纸,学习内容庞杂,但学习效率却极为低下。而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应是在具体应用之前,先充分地学习语法、记忆单词、练习听力,这样按部就班地持续下去,才能够取得实效。 同样的道理,会计师认证考试旨在选拔具有成为合格会计师资质和会计基本知识的人才。因此,在学习时首先应注重对簿记、企业会计准则等这些会计“吃饭的家伙”的掌握。考试委员会也许会出一些刁难人的题目,但解决这些问题也只需掌握会计学即可。 因此,学习簿记等基础知识看起来好像剑走偏锋,但实际上却是终南捷径。以此为基础,诸如财务报表分析、成本核算或是微观经济学等更为复杂的东西自然不在话下。 笔者在这里想要再强调一遍,打好基础,这个窍门适用于对一切学习行为。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基础性学习中容易产生的厌烦情绪 既然打好基础如此重要,那为什么培训学校却并不围绕打好学习基础进行课程设置呢? 这是因为,基础性的训练往往是反复不断、枯燥无味的,在打基础的阶段,学习者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我们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消除这种负面情绪。 1、 对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加以量化 第一种方法是,将在打基础的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加以量化,从而使自己能够形象地感知自身的进步。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单词掌握的数量和语法的熟练程度都可以通过转化为TOEIC考试不断提高的分数来体现。 此外,我们也可以采用量化的方式定期检验英文阅读速度的提升程度。如以前每分钟仅能阅读600字,但现在却可以阅读1000字,通过这种数量上的变化,使自己充满成就感,进而消除厌烦情绪。在会计的簿记方面,则可以通过不断考取更高的级别激励自己反复练习。 2、将自己所学习的东西与未来的理想紧密结合起来 另外一种方法是,将自己从事这项学习的原因与未来的理想紧密相连,时刻不忘。 例如,我在练习簿记的时候,并不是把熟练掌握簿记当作终极目标,而是始终想着将来能够成为会计师或经理等专门人才,或是学会与企业运营相关的财务知识,最终进入公司的管理层,因此总是充满干劲儿。 学习英文时也应如此,不要把对文法的掌握等作为最终目标,而是应看到精通英语对于搜集信息、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方面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将精力集中在基础性学习上 正如前文所说,笔者在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前,用半年的时间对会计簿记知识进行了透彻的学习。而我认为,这种“利用半年打基础”的方式适用于任何领域的学习。 笔者的一个朋友在随同她丈夫赴海外工作一年半的时间里,采用自学的方式通过了司法考试。她的方法也是在最初学习的半年中专注于对法律体系及法理知识的学习,而不接触任何法律条文及具体案例。 在短期内取得惊人学习成果的人都具有以下的共同特点:有很强的耐性,利用最初的半年时间把精力集中在基础性学习上。这说明,学习与体育运动具有相同的性质:基础打不好终将一事无成。 [2]虚心请教,努力掌握学习方法 关于学习的第二个窍门是,虚心向在学习上取得成绩的人求教。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请教不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而是借鉴对方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学习。 一提起学习,恐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购买图书、教材,或是报名参加函授课程或培训班。但是,我却觉应首先向学习过相关课程或参加过相关考试的人请教,随后再去翻相关图书与教材。 虽说笔者至今已经写了许多本书,但说句心里话,一本书所能传达的信息量并不多。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与读者们一对一地进行实时交流,传授我在学习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总之,我建议大家在下决心开始学习某个东西之前,一定要向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或在这一领域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人虚心请教。 我是在高中阶段就想要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了,而我首先做的是请姐姐和她的朋友们帮忙介绍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给我认识,并且我还就此专门向三位会计师请教应学习哪些东西,以订好学习计划。 在因特网上有很多可供请教的“模范” 如今,有很多考上某一学校或通过某一资格认证考试的人,会把自己的心得写成文章挂在网上。这对我们来说是极佳的参考,知道了大家在应试过程中的得失,我们就可以避免重复相同的错误,从而向成功又迈进一步。 但若身边就有能够当面提问的对象,我们又何必舍近求远呢?这种实时交流的效果比起阅读网上的文章来说更易吸收和理解。 “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模仿。我们身边不可能随时有可以请教的对象,但现在不是有了因特网了吗?在搜索框内输入关键词,马上就能找到那些可供请教的“模范”,什么人在什么学习方面有着怎样的秘诀,了解了这些,就是模仿的开始。 随后,我们可以向选定的对象礼貌性地发出一封电子邮件,在邮件中进行简单地自我介绍,并提出相关问题。笔者就是使用这种方法而获得了向许多“模范”当面请教的机会。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向他人虚心请教之后,请不要因满足于学到的那些学习方法而忘掉了笔者所说的第一个问题——“打好学习基础”。 [3]透彻理解所学科目的基本内容 所学科目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 在学习上,第三个窍门是透彻理解所学科目的基本内容及其知识架构。 与前文“打好学习基础”有些相似,只不过这个窍门需要上升到理论层次。概括来说,就是我们应了解学习对象或想取得的资格存在的合理性,参与相关学习或取得某个认证对于社会会有怎样的贡献,以及在掌握了所学科目的知识体系后,对于自己有着怎样的帮助等等。 比如,在参加会计师资格考试之前,我们应该弄明白会计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包含怎样的理论、思想等问题。进而搞清楚会计师在会计这一领域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具备怎样的资质,修习什么课程才能够参加会计师资格考试。 是否搞清楚以上的问题,决定着你的学习效率、掌握知识的速度与深度以及学成后应用于工作实践的效果。 会计是商业活动的语言 我们以会计为例进行一下说明。会计这一科目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学术界给出的定义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作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故此,也可以说,会计是商业活动的语言。 因此,会计与数学等严谨、精确且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比较起来,会计专业更偏重于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讲更为“柔软”,不具刚性。 既然是一种“语言”,其“应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至于从理论上分析贷款方与借款方的关系是如何通过资产负债表体现出来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似乎就并不重要。 而会计师的职能则是股东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沟通纽带。股东想让企业经营者做的事情与企业经营者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存在差距的,为了避免这种差距不断扩大,会计师就要使用会计这一语言,以各种财务报表的形式实现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交流沟通。 当然,由于企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要超过股东所掌握的信息,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就给一些心术不正的经营者提供了采取某些手段欺骗股东的可能。这就需要企业外部的中立会计师对企业经营者提供的企业会计数据进行审计,从而弥补可能存在的漏洞。 因此,会计师不仅要精通会计实务,而且还必须要对公司法、税务政策及经济学等知识有所了解。 如果了解了英语和日语各自历史的不同,学习方法也会随之调整 我们再来看看英语,了解一下英语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英语之所以能够成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语言,不仅是使用英语的国家——英国、美国的国力使然,其本身易懂且较为简单的语法体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实际上,英语在很久以前曾经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由于中世纪的时候,法国曾一度占领英伦三岛,使得英国的贵族阶层无法再使用英语,而在民间,英语的使用仍然畅行无阻,英语的文法由此被大为简化,也正是因为这种简化,使得英语的语言效率大增,推进了这一语言的普及。 拿英语与日语相比,英语的逻辑性更为清晰易懂,这与日语这种在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的人群之中使用的较为暧昧的语言有着很大的不同,因而更适合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用于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语法在英文的学习上显得更为重要。 此外,英语是一种更偏向于音声的语言,而日语在读写方面的效率似乎更高。因而,在学英语时,比起读写,听说上的练习更能促进水平的提高。 在了解了英语的相关特征及发展历史之后,我们自然会有针对性地在英语学习时注重听力训练等练习方式,从而在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普通人学习英语所走的弯路。 资格认证考试也有规律可循 在看了以上的例子后,读者可能已经了解到,所有学习的对象都包含有基本内容与思想,而对这些内容与思想的理解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各种各样的资格认证考试也是如此。在我们参加某个学校或公司的考试时,肯定会在考试前认真研究“考生须知”或“公司宗旨”,有针对性地制订自己的考试策略。 同样的,在我们参加各种资格认证考试之前,必须充分了解这一考试重在选拔怎样的人才,考察哪方面的能力,以及什么人会参加考试这些信息,如果不了解这些而迷信于培训班的课程,是难以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 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基本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笔者想要告诉读者们的是,在学习时不要只专注于细枝末节,而应适时地以较为宏观的视野看待所学习的学科,在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内容及知识架构之后,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这样,学习的效率会大大增高。 而这一学习上的窍门,不仅适用于英语、IT和各种资格认证的考试,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也会大有裨益。 将这一窍门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就是需要我们了解清楚一下问题:所在公司制订了怎样的发展战略?有着怎样的总体目标?个人所在的部门在这一战略中起着什么作用?自己在其中又能发挥哪方面的能力? 在弄清楚这些问题后,我们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令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个窍门通用于所有的学习,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加以重视。 [4] 努力尝试将所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平均分配汲取知识与整理学习成果的时间 在学习上的第四个窍门是努力尝试将所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能够践行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我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知识的时间与整理学习成果的时间应是对等的。例如,若是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上课,最好也花三个小时的时间整理上课时学到的东西。虽然,这种一半对一半的时间分配是最为理想的情况,一般人即使下意识地注意这一点,最多也只能做到七三开,但如果我们不加重视的话,这种时间上的分配更是会下降到九比一。正因为如此,我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注重对学习成果的整理。 整理学习成果有助于验证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整理学习成果究竟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呢? 人类的思维实际上是十分暧昧的。比如,我虽然可以将自己所思考的东西写成书,但仍有一些用文字无法表达的部分,而这些实际上是我也没搞明白的东西。所以,如果在学习时,我们忽略对学习成果进行整理的话,就难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盲点。 考试之所以能够成为世所公认的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除了可以通过考试分数确认自己的进步程度而外,考试所具有的部分强制性还会让我们对所学到的东西进行整理。许多时候,我们在脑海里对自己所学习的东西进行了反复确认,但实际情况却是对这些内容并不掌握,这种情况最常出现在那些对学习抱有一种盲目热情的人身上。 想要通过资格认证考试的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反复做以往考试的真题,这个方法的优点就在于通过做题的过程让应试者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整理,在发现盲点之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做真题和进行模拟测试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一般来说,在职者想要参加某项资格认证考试的理由,一定有自己想要学习以及外界要求自己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例如,笔者在进入证券公司工作之后,首先必须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考试,因为只有获得了这一资格后,我才能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而且,这一资格还分为不同的种类与等级。 为了准备考试,我去公司人事部借来了相关教材,竟有厚厚的五大本,内容从投资信托到公开市场交易,都需要逐一背记,而考试通过的标准是成绩要达到70分以上,这无疑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说实话,我对这些东西也没有多大兴趣。于是,我开始尝试用做考试真题和进行模拟测试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在网络上进行检索,我购买了汇集以往真题和模拟测试的CD-ROM,并马上开始做题,对于得分很低的部分,我再有针对性地去翻看教材,随后再次做题加以巩固。 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一般需要花一到两个月进行学习的内容,我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达到了合格的标准。此后,我将光盘借给了身边对考试挠头不已的同事,他们采用与我相同的方法,均顺利通过了考试。 巧妙利用函授与培训班等学习形式所具有的强制性整理学习成果 鉴于以往的成功经验,我建议大家在进行自学的时候,大胆采用“由果及因”的学习方式,先从相关习题做起,锁定不懂的地方,再回到教材中寻找答案,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条捷径。 由于函授学习要求学员定期寄送作业,这种略带强制性的方式实际上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我建议各位即使在提交作业的截止日期即将到来,而仍然对所学习的内容不甚了了的情况下,也一定要将作业提交上去。通过老师的批改,你马上就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哪些缺欠。 培训班的好处则在于有定期考试的制度。各位在选择夜校或职工大学的课程时,最好选择那些考试比较多,有助于自己定期对学习成果加以整理的课程。虽然在通常情况下,这种课程看似麻烦而令人敬而远之,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考试越多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除了定期测试和参加资格考试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制作博客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全面整理。而将所学到的东西随时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总之,在学习过程中,请尽量平衡汲取知识的时间和整理学习成果的时间。 [5] 对学习始终乐在其中 解开一个又一个“世间之谜”的成就感会令学习过程更加充满乐趣 有关学习的最后一个窍门,就是始终对学习乐在其中。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肯定会觉得枯燥与困难,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当你发现问题与问题、事物与事物之间原来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就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例如,学习法律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来没有任何乐趣,但或许某一天你在阅读报纸上有关公司法的详细报道时,会感到“原来公司法是有关我所在的工作单位的法律,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对法律学习的兴趣。 像这样,随着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了解和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社会现象的本质、历史发展的渊源等,我们就会明白自己所具备的知识的局限性,进而激发出一股强烈的求知欲。 随着对“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这句话的理解不断加深,我们就会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以不断扩大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和大幅提高学习速度为乐。 再比如,在做有氧踏板健身操进行健身的过程中,随着踏板的不断调高,我们回头再看此前的水平会感到十分容易,进而增加挑战新的等级的决心。 学习也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在刚开始时你可能会觉得周围的人比自己的水平高出一大截,但只要能够坚持下去,随着不断掌握新的知识,你就会越来越乐在其中。 支持在职者持续学习的软件与硬件条件还有很多欠缺 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俱乐部,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面向在校学生和在职者教授学习方法的团体少之又少。这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在打网球时,如果没有人教给我们如何选择球拍的品牌、重量,示范怎样握拍、挥拍,初学者就永远难以入门。学习与体育运动具有共通的特质,如果掌握不了一切学习的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就无法进行下去。 在日本,有关在职者应持续学习的观念是最近这十几年才逐渐受到重视的,而面向在职者的学习指导机构基本还未建立起来。中曾根康弘首相在25年前提出“终生学习”的倡议,而文部科学省真正开始接受并强调这一观点却是近10年间的事情了。 我们即将迈入不学习就无法在世上立足的时代 在“失去的十年”之前,人们只需通过社内培训就能够对工作游刃有余,并按部就班地顺利升迁。总之,在那个时候,只需安稳地乘上公司这条“大船”,而不用花心思去掌握什么“游泳”的技巧。然而,当今的情况却是,人们时刻担心着公司这条“大船”的倾覆,或是被从“大船”逐出改乘“小舟”,又或者自己所乘坐的“大船”被更大的“大船”所吞并。 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努力掌握“游泳”的本领,使自己能够在狂风大浪中生存下来就凸现出重要的意义。 正如蓝领工人不断磨练技术、强健身体一样,白领人士也须一刻不停地锻炼自己的大脑。但是,有关如何更好地、高效地锻炼大脑的方法与窍门却还没有普及开来。然而,在职者必须努力掌握学习方法这一潮流却是不可逆转的。希望本书能够在这方面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05 用眼学习在阐述了有关学习的5个窍门之后,我想要着重介绍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从外界获得信息是进行学习的基本前提。在这方面,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眼睛和耳朵却无法对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进行理解,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确眼和耳作为工具的定位。我想先从眼睛开始介绍。我们想要理解某一概念最为主要的渠道就是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而能够迅速对这一信息进行处理的则是我们的眼睛,故此,眼睛所接触的信息量是最大的。对于在职者的学习来说,书、杂志、报纸、互联网是信息的主要来源。下面,我们将对这几个信息源分别进行介绍。读书无须太多规矩,重在以量取胜对于读书来说,我比较崇尚不加选择地“泛读”。只要在时间允许且自己又感兴趣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多读就可以了。这是因为现在的人工作太过繁忙,很难抽出时间对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行仔细筛选。但是,我所说的“泛读”是以具备快速阅读的技巧或类似的文字处理能力为前提的。通常情况下,没有经受过训练的人每分钟能够阅读400—600字左右,在本书的第三章中我已专门介绍相关方法,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10倍。我之所以推崇“泛读”,是因为人类有着巨大的潜力。许多时候,我们无须仔细阅读报纸上的每一个字,仅仅粗粗浏览一下就能够凭借新闻标题甚至版式设计,记住哪个版面刊登了怎样的内容。不少人在学英语时均有类似的经验,在长时间地练习听力之后,忽然某一天发现自己能够很轻易地听懂较难的英语对话了。总之,还是那句老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工作中,不断地翻阅此前的一些文件,认真观察他人的工作方法,不久之后,你就会发现,文件的撰写方法、待人接物的注意事项等这些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已清晰地刻印在你的脑海之中。学习也是这样,在没有达到所需的“量”之前,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做好积累工作,体现在读书上,就是要大范围地进行涉猎,尽一切可能收集信息。带着问题读书,对信息加以筛选“泛读”绝不是“瞎读”。在这方面,我们要时刻注意以下两点:◎要对信息加以筛选。◎要始终带着“寻找什么信息”、“学习什么技能”这样的问题进行阅读。总之,“泛读”实际上是一种在有益的信息中筛选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的能力。那么,怎样找寻有益的信息呢? 下面我来介绍几个选择好书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向喜欢读书又关注图书市场动态的朋友请教。这个方法最为有效,若是身边有类似“书虫”一样的朋友,一定要多和他进行交流。◎其次,通过5NS网站或博客上的书评,找寻值得信赖的网友推荐的图书进行阅读。在身边没有上述朋友但又想进一步拓宽阅读面的时候,采用这个方法较为合适。虽说在杂志上刊登的书评也不错,但内容、观点往往相似,因此我个人还是喜欢在网络上搜寻书评。◎再有就是多到书店逛逛,通过浏览图书的书名和目录进行筛选。书名是否切合内容, 目录是否清晰易懂,作者的观点是否鲜明,这些因素都可以拿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通过这种看似不经意的翻阅,你就能够确定某本书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购买自己最为满意的那本,否则,就等于白白浪费了自己时时间和金钱。◎最后,就是大范围地阅读了。在这一过程中,基于一定的概率,会遇到自己中意的好书。也许,运用以上这几种方法也无法保证一定能够买到让你茅塞顿开的书,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这些方法的确能够提高信息筛选的效率。多读专业类杂志或书籍在阅读报刊杂志的问题上,我建议大家尽量压缩阅读休闲杂志的时间,而将主要精力花在阅读专业性较强的杂志或书籍上。休闲杂志在新闻的时效性上不及报纸,而在内容的精深度上又比不过专业杂志,让人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当然,休闲杂志也会定期推出一些让人很感兴趣的专辑,读读也无妨,但若是因此妨碍了学习,那就得不偿失了。我在本书的前言中就曾论及基本素质与杂学的区别,而休闲杂志所提供的信息绝大多数就是杂学知识,对于这一点,我们应多加注意。那么,专业性较高的杂志又是哪些呢?我认为就是那些不盲从报纸言论,能够提供独立观点的杂志。就我个人来说,经常看的是专业类杂志,如《会计》《证券从业者周刊》《会计审计周刊》和《日经没计》等。电视有浪费时间之嫌我认为,在所有收集信息的活动中,最应该摒弃的就是看电视。但日本人平均每天却要在电视上消磨4个小时。电视所能提供的信息量与节目时长不成比例。通常情况下,三页左右的图书内容若是拍成电视节目的话,会被拖延到一个小时以上,从娱乐大众的角度讲,这或许是恰如其分的,但若是从学习来看,则有浪费时间之嫌。在学习上,通过眼睛获取信息的几个渠道——图书、杂志、报纸、耳联网具有—个共同的优点,即可以对信息获取的速度进行控制,而电视节目的时间却是固定的,观众不能像提高阅读速度那样提高观看电视节日的速度。所以,若是能最大限度地压缩看电视的时间,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大有裨益的。若是十分想看电视的话,最好有针对性地将最想看的节日录制在硬盘中欣赏。能够通过电视节目获取信息固然是好事,但若变成具有电视依赖症的“沙发土豆一族”就得不偿失了。通过网络向他人学习使用互联网的话,像Mixi那样的SNS社交网站或是Technorati那样的博客检索工具对于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后者,像Coogle、雅虎等搜索引擎只能检索几天前发布的博客,而Technorati却能够在一篇博客发布两三个小时后即对其进行检索。在检索信息方面,Mixi上对图书的评论条数比亚马逊网站上还要多,另外,Mixi上个人日记的数量也要超过公开博客的数量。我曾在前文提到过,向他人虚心请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互联网的优势就在于,它汇集了全天下的学习高手。例如,若是我对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或是人口学方面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登录Mixi的统计学与人口学专栏进行提问。而很多这些领域的专家或大学老师会马上给予我详尽的答复。小结我们再次对用眼学习的几个途径进行一下总结。从总体上来说,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努力提高文字处理能力,充分利用我们的眼睛积极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图书——使用最广泛、最为基础的信息来源。尽可能地大量阅读,积累知识。报纸——主要用于获取具有时效性的信息,粗粗浏览即可。杂志——多读专业类杂志,获取前沿信息。互联网——巧用SNS网站和博客,多向他人请教。06用耳学习有效利用空闲时间,靠耳朵学习用眼学习虽然能够获取海量信息,但却需要学习者拿出专门的时间作为保障。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在职者来说,每天早上拿出10分钟时间读报纸都难以保证,更遑论每天专门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书或是上网了。实际上,如果不坐下来用心读20分钟以上,图书很难起到作用;而如果看报纸或杂志的时间不足l0分钟,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却已经习惯了用5分钟、10分钟的空闲时间看看书或杂志,,实际上,若是从用眼学习的角度来看,最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浏览网页。在利用空闲时间方面,用耳学习就成为用眼学习的有益补充。在我们叹息无法为用眼学习提供专门的时间保障的同时,我们每天上下班花在大街上步行的时间或是身处拥挤的车厢中的时间,对于用耳学习来说却是绰绰有余的。与用眼相比,用耳学习需要我们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例如,需要准备像飞机的头等舱中配置的那种具有降噪作用的耳机,以有效屏蔽周围环境的喧嚣。上下班路上收听有声书在用耳学习的方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收听有声书。现在,很多小区都实现了光纤入户,能够很方便地从网上下载各种有声书,从而把读书变成听书。由于有声书脱离了纸媒,我们只需把它从CD拷贝到MD或MP3播放器中即可,在上下班的路上,不管是在拥挤的电车内还是在地铁城铁站上下楼梯、刷卡的过程中随时能够进行学习。有声书在日本还是—个全新的事物,但在普遍自驾车上下班的美国,几乎每本畅销书都会被制成有声书。由于英文的有声书品类齐全,所以我建议大家借助有声书学习英语。这种方式比起通常的学习方式来,不但在内容上无枯燥之虞,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学习者的听力、发音水平以及增大词汇量。若是由图书作者亲自录制的有声书就更好,由于作者的真情流露,其抑扬顿挫的声音能够让我们在收听时发现许多阅读时无法从字里行间看到的细微之处,从而带动我们积极进行思考。例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自传就由其本人朗读并录制成有声书,在听的时候,会令你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克林顿在家中与你促膝谈心一样。学习英语就要多听英语有声书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我建议大家听一些内容比较易懂的英文有声书,比如《谁动了我的奶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由于图书的内容大家都略知一二,加之涉及到的词汇大多并不生僻,录制者朗读的速度也比较适中,因此很适合入门者收听。如果想挑战较高难度的话,《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The Goal:A?Process of Ongoing lmprovement)、《原因与结果法则》(As a Man Thinketh)等有声书是较好的选择。从哪里获取有声书那么如何更为便捷地获取有声书呢?以英文有声书为例,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在亚马逊网站上找到。在英文亚马逊网站的搜索栏中输入自己想找的图书的书名,若是该书同时发行有声书的话,网页的“其他可选项”栏目中会有“有声CD”的字样。点击它,就能够进入有声书的页面,这时地址栏中会显示出与之相对应的网站统一编码(ASIN编码)。比如如果查找《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有声书的话,地址栏中会显示如下信息:http:∥www.amazon.com/Who-Moved-My-Cheese-Amazing/dp/0743500474/ref=ed_oe_a/104-9937730-2601509。其中“dp”后面的“0743500474”就是该书的统一编码。以下是英文亚马逊网站有关有声书的网址:http:∥www.amazon.com/exec/obidos/tg/browse/-/69724/ref=br_lr_/102-7703437-6856137。另一个获取英文有声书的便捷途径就是美国的付费下载网站,Audible(http:∥www.audible.com)在这方面比较有名。与亚马逊相比,Audible网站收录的有声书算不上种类齐全,但其在价格上却极具竞争力。另外,由于采用付费下载的方式,购买者还可以即时对有声书进行试听。从网上将有声书下载到笔记本电脑中,然后再拷贝到MP3播放器内,这—过程会让有些人感到有些烦琐。但若是在亚马逊网站上购买有声书的话,通常会收到3—8盘CD,将这些CD中的内容一一拷贝到MP3播放器内,则是更加麻烦的事。我现在是Audible Listener Platinum的注册会员。一个月只需支付2 600日元即可下载两本有声书,比亚马逊网站要便宜20%-50%。虽然Audible网站有很多好处,但由于其网页与软件均是纯英文界面的,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初次接触会令人感到很困难。但随着英文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和周围的朋友都逐渐发现了其中的乐趣。顺带说一句,笔者在前文已反复强调,若是没有来自外界的压力,人很难主动地进行学习。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的有声书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对1T和英语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此外,还能够以便宜的价格便捷地获得各种有声书,这已经不仅是—箭双雕了,而是一箭三雕。收听英语需持之以恒前文已经提到,有声书是通过耳朵听的,比起用眼睛阅读要更为方便。对于学习英语的朋友来说,只要坚持每天听一小时,连续听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英文的听说能力肯定会有提高。这在形式上与著名的英文培训学校ARUKU的“听力马拉松”教程虽然很相像,但由于在听力教材的选择上有更大的自主性,能够让收听者始终保持较大的兴趣,易于坚持。例如,若是对理财有兴趣,可以选择《富爸爸,穷爸爸》,而《达?芬奇密码》的有声书相信更能让人全情投入。其实,这与学习唱歌是一个道理,在反复听原唱之后,我们就能够自己哼唱出来。在学英语时,坚持反复收听英文有声书,在不知不觉之间英语就能够脱口而出了。积极收听各种本土有声书及讲座录音日文有声书虽然目前数量较少,但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会越来越多。除了有声书之外,现在市面上还有不少知名企业家及心理学专家的讲座录音,我也推荐各位读者多听一听,会很有助益。我很早以前就在神田昌典的网站听到过《下流社会》作者三浦展的讲座;而在日本企业经营合理化协会的网站,我找到了Docomo公司的创办者之一,开发了i-mode模式的大星先生的讲座录音,令我十分惊喜。自己录制并反复收听在上课或听讲座时,如能将老师讲课的内容录下来,课后反复收听,将会得到较好的效果。当然,事先一定要征得老师的许可。我有一个朋友就擅长此道。他之所以能够成功考上东京大学,并在毕业后顺利进入财务省工作,反复收听课程录音的方法帮了他的大忙。通常,他会在课后将录音快速收听三遍,从而加深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弥补听课时的漏洞。有声书的最大优势在于,反复收听,能够发现内容中种种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理解。基于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像不厌其烦地收听自己所喜欢的音乐一样,对有声书加以充分地利用。小结对于忙忙碌碌的在职者来说,用耳学习,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可以灵活运用工作、上下班、做家务的时间。◎收听书籍作者亲自录制的有声书可以得到更多的感触与启发◎是掌握英语必不可少的途径。◎能够有效维持注意力的集中。◎反复收听也不会感到厌倦。07、听讲座、看DVD、耳濡目染的学习把讲座的DVD买回家收看在前文中,笔者分别介绍了用眼学习与用耳学习的方法,而若是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将会得到更大的成效。具体来说,就是去听专家讲座的时候,将讲座的DVD买回家中收看。由于这一方法很少有人使用,因而这或许是一个拉开与他人差距的契机。特别是现在,随着DVD的普及,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购买到各种讲座的DVD光盘,在家中即可接受专家的指导。市面上的讲座DVD光盘,价格从3 000日元到30 000门元不等。与其他内容的DVD不同的是,这类DVD在音像店里很少见到,所以最好是在网上购买。这时,你的笔记本电脑就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了。而且,通过各种方式在网上搜索自己需要的讲座DVD,对我们来说也是锻炼信息收集能力的好机会。搜寻自己想要的讲座DVD我建议大家在想要学习某种知以或技能的时候,上网搜索一下有无相关讲座举办或有无讲座DVD出售。你会发现各种各样有益的讲座,且费用也并不贵。以笔者为例,在大仓酒店工作期间,我曾很想学写小说,在多方搜寻后我发现了畅销书作家宫部美雪开办的写作讲座。我马上报名参加了该讲座,宫部美雪在讲座中提到,她也是在公司工作的期间参加了写作培训班,并抓住了成为职业撰稿人的机会,最终走上了作家之路。在讲座中,宫部美雪给我们介绍了成为作家的以下几个必要条件:◎要将写作视为与呼吸同等重要的活动,笔耕不辍。◎作品畅销与否取决于时代,而有否成就却取决于作家本人是否正直。◎在创作时不要执著于自己的喜好,应时刻想着如何娱乐大众。虽然我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能够成为一个小说家,但宫部所说的这几条却帮助我成为专栏作家,并出版了多部专著。如果能够遇到像这样的讲座,我建议大家—定要积极参加。很多朋友问我:如何在众多的讲座DVD中选出质量上乘之作?说实话,我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这只能大范围地“撒网”,与选购图书—样,充分利用概率,多买几张光盘说不定就能碰上一张令你满意的。现场听讲座效果更好那么,是选择现场听讲座呢,还是仅仅依靠DVD进行学习呢?若是我的话,肯定会选择前者。能够现场聆听专家的讲座是很难得的机会,如果有可能的话,一定要去现场。事实亡,人的潜意识在学习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而DVD是无法营造讲座现场的特殊气氛的,因此也就较难激发学习者的潜意识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效果也就相应地打了折扣。说到现场气氛所起的作用,我在听宫部美雪的讲座时,宫部曾说她坚持去社区文化中心的培训班学习,而当时我也产生了强烈地想去文化中心的冲动。这样的讲座可以在网上进行选择,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