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7本:CCTV10探索发现系列-发现之旅-4

作者:CCTV 字数:29061 更新:2023-10-09 13:34:23

刘备一生也极其坎坷。大约八年前,刘备走投无路时,才跑到荆州来投靠刘表。  刘表也没让他闲着,把他安置在抵抗曹操的最前线替自己守住大门,扮演“炮灰”的角色。此时的刘备无论是官衔还是军衔都不比刘表差。但是,在靠实力说话的年代,刘备只能寄人篱下,受人差遣。所以在当时,他一定非常窝火。  不久之后,刘备认识了司马徽和徐庶,这两人向他极力推荐诸葛亮,并称赞诸葛亮是“卧龙”。很快,刘备就亲自去拜访一位年仅27岁、名不见经传的年青人——诸葛亮。于是就有了千古传颂的“三顾茅庐”的故事。这一年是建安十二年。  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精彩。在最终见到诸葛亮之前,小说作了长长的铺垫。说刘备如何带着关羽和张飞二人,如何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去拜访;又如何一次二次没有见到诸葛亮而只见到他的朋友和他的家人;第三次去诸葛亮又如何小睡片刻而让刘、关、张三人等了老半天才见上面等等。这些编撰的故事除了渲染刘备的礼贤下士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众星拱月”般一步步推出神仙人物诸葛亮来。  特别是小说中对隆中周围的环境进行了一番描写,说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不知道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有没有到过隆中,但这番描写与隆中的景色倒是非常相似。  另外,《三国演义》还引用了一段描写诸葛亮家内外陈设的古诗:说这里:“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这首诗是三国以后的人根据想象而写作的。作者可能认为,诸葛亮既然是一位名士,房子周围就应当种植着翠竹野花,床头必定堆放着发黄的古书,经常同猿猴与仙鹤相伴,闲来弹奏古琴,墙上挂着七星宝剑之类的东西。  这是中国古代文人认为很雅致的生活方式。所以,那个不知名的诗人就把这些东西全部布置在了诸葛亮的周围。  今天隆中公园里的诸葛草庐基本上按照这个思路重建的。当年诸葛亮的家里究竟有没有猿猴、仙鹤、古琴、宝剑之类的东西呢?史书上没有记载,所以也无法断定。  尽管《三国演义》花了将近两个章节的篇幅来描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会见,但在权威的历史书《三国志》中,上述内容都没有记载,关于这一段,书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  所以后人评价《三国志》:惜墨如金、过于简略。  见到诸葛亮之后,《三国演义》又对这位主角进行了一番外貌描述,说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除此之外,这部小说还在别的章节中提到:诸葛亮执掌刘备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辆四轮小车。总之,小说对诸葛亮外貌特征的定型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三国演义》的这种描述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今天,我们看到的诸葛亮形象几乎都来源于此。这是诸葛后人根据上述的描写而绘制的先祖肖像。  据学者研究,在东汉末年和魏晋时期,名师们非常盛行戴各种各样的头巾,葛巾是用葛布做的,纶巾则是一种更高级的丝织头巾。所以,说诸葛亮头戴葛巾、纶巾应该都没有错。而这种头巾可能是里面有较硬的衬底。  羽扇是用鸟的羽毛做的扇子。东汉末年盛行于江东,除了诸葛亮之外,当时,手里整天拿着扇子的名士也不少。  鹤氅原本是一种用白鹤等鸟的羽毛制作的、价格昂贵的外套。后来泛指那些衣袖宽大、穿着飘逸的外套。这种服饰在魏晋时期确实非常流行。  至于四轮车,这是罗贯中的艺术加工。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五丈原坐的小车,是一种由一匹马拉的两轮车,而不是《三国演义》中让人推着走的四轮车。  综合起来,诸葛亮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目前故宫所藏的《南薰殿历代名臣像》中的诸葛亮画像,史学界认为其服饰比较接近历史的真实。  看来,我们今天见到的诸葛亮的形象,都是后人按照魏晋时期名士们流行的着装方式而推测出来的。至于说隐居隆中时的诸葛亮是否就一定是那幅打扮,也不一定。毕竟,他之所以是名士,并不是因为打扮得像名士,而是他的见解和学识。  但是,在魏晋时期一本名叫《魏略》的历史书中,诸葛亮完全不像一个超然脱俗的名士,而被描绘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说客形象。  《隆中对》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奇文。关于它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曹操和孙权都很强大,暂时不可与之竞争。荆州的刘表和四川的刘璋都缺乏执政能力,可以先后夺取这两个地方。然后,搞好内政外交。等到天下有变,就两路大军分别从荆州和四川向北进军,一举夺取天下,恢复汉室。  可以想象,当时刘备听了之后,犹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在眉开眼笑之时,当即就决定请诸葛亮担任自己的谋士,共同实现《隆中对》中所描绘的蓝图。  从古至今,学者们大多对《隆中对》中的精辟见解表示非常推崇。  但是,也有学者《隆中对》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看法。  不管今天的人们怎么评价《隆中对》,这都只是“事后诸葛亮”。在当时,一个身居小山村里的27岁的读书人,能正确地评估各派政治势力,能审时度势地制定出一个顺应时代的战略方针,并很早就预见到后来“天下三分”的政治局面,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这一点,史学界也有公论。  诸葛亮的《隆中对》给穷途末路的刘备指明了一条光明的大道。同时也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施展才华的位置,以至于后来开创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没有刘备,诸葛亮可能会一直待在隆中,老死在他那个茅草屋里。至少,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一个光彩照人的诸葛亮了。所以后人对刘备的礼贤下士,是极其羡慕和推崇的。刘备本人也因为“三顾茅庐”而妇孺皆知、名垂青史,成为中国历史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模范。  刘备当年肯定没有想过他会因为“三顾茅庐”而流芳百世,他只是很器重那位刚结识的年轻人。所以俩人整天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这样一来,跟随他多年的关羽和张飞就不高兴了。刘备对他们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样重要。听了大哥这句话,那两位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三国演义》中老把张飞描写成为一个性情暴躁,不通文墨的大老粗。其实这与历史有很大的出入。史书记载说张飞是一个富家子弟,字写得很好,平生还有一大嗜好,就是爱画美女。当然,他的武艺也很好。  这两位虽然不再公开地发牢骚,但他们也在观察,一个小山村里的读书人究竟有多大本事呢?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刘备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诸葛亮,还任命他为军师。后来曹操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诸葛亮首次指挥刘备军队就取得“火烧博望坡”的胜利,继而又取得“火烧新野”的胜利。可惜,历史完全不是如此。  学者:“诸葛亮出山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备任命他为军师。实际上,那时军队里也没有这样的职务。刘备驻扎新野,自己尚且寄人篱下,哪能给诸葛亮什么样的官职呢?他只是作为一个宾客,为刘备参谋军事而已。诸葛亮真正开始有职务,是在赤壁大战以后,刘备逐渐夺取了荆州的一些地盘,自己做了荆州牧以后,才任命诸葛亮做了个“军师中郎将”。而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任何职务,不可能指挥刘备的军队,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  据史书记载,即便是赤壁大战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诸葛亮也从未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率领过任何一支军队。这么说,可能会令他的崇拜者们感到十分扫兴、甚至有些愤怒,可是,历史就是历史,《三国演义》只是小说,不能拿它当历史书来读。诸葛亮之所以伟大,并非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然后一帆风顺、捷报频传。恰恰相反,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从事一些并不显眼的基层工作,而且把它们做得很好,用自己出色的工作来赢得刘备和大家的尊重,最终担负起蜀国丞相的重要职务。上页 目录 下页 本图书由水镜明月制作 发现之旅  《武侯春秋》第三集:从平民到丞相  如果有人告诉你,《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话,你千万不要和他争论,他说的的确是事实。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诸葛亮的崇敬,作为一个普通人,诸葛亮的故事比《三国演义》中更加感人。史学界曾经这样评价他: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能够为民众所做的,诸葛亮几乎都做到了。这是他备受后人敬仰的最重要的原因。  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离开隆中,随刘备到军中效力。此时,天下局势发生突变,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荆州的刘表恰恰在这时病逝,他的儿子刘琮随即投降了曹操。在此之前,东吴方面已派鲁肃前来荆州,想联合刘表抵抗曹操,但没想到刘表突然病逝,荆州很快投降。所以鲁肃就找到刘备,表示东吴可以和他们联合抗曹,希望刘备派人去东吴洽谈洽谈。  当时,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已经是孙权手下的重要谋士,考虑到这层关系,刘备决定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这是诸葛亮接到的第一个正式的差事,能不能办好,决定着他今后在刘备集团里的地位和价值。  诸葛亮的东吴之行确实有些戏剧性。《三国演义》对此有浓墨重彩的描述。家喻户晓的故事是:智激周瑜、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等。这些故事和后来的七擒孟获、空城计等,都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章节。诸葛亮之所以后来被中国民间当成智慧的化身来崇拜,与这些故事的广泛流传是有直接关系的。遗憾的是,这些故事在历史上大多未曾发生过。虽然它令古往今来的读者们如痴如醉。  先说东吴的鹰派人物周瑜。《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描写成一个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人。他老想除掉诸葛亮,却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最后被气得吐血身亡,到死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历史上周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史书上记载,说他性情开朗、为人宽容。他还精通音乐,当地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赞语,意思是说,如果有人演奏音乐时曲调不对,周瑜就会前来热心指点。可见他很平易近人。  赤壁大战前,周瑜已是一位34岁、担任东吴三军统帅的重量级人物,他怎么会容不下一个比他小七岁、没有任何职务的诸葛亮呢?当然,诸葛亮也绝不会冒冒失失地去激将周瑜。周瑜是主战派,根本用不着诸葛亮激将。  再说舌战群儒。在《三国演义》中,这场精彩的争论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名士风采,很有助于拔高他的形象。相比之下,东吴的一班谋士们则显得很小儿科。当时,东吴的确有一些大臣害怕曹操,主张投降。但诸葛亮那时只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小伙子,东吴的大臣们绝不会凑在一起跟一个无名小子争得面红耳赤。而且诸葛亮来东吴是为了联合抗曹,而不是来和一大群人斗嘴皮子的。  诸葛亮到东吴之后,见到了孙权。孙权觉得荆州已经投降,而刘备实力又很弱,所以他对打赢这场抵抗战争没有把握。加上一些人不断地劝他投降,孙权正在犹豫之中。当然,诸葛亮也没有把握打赢这一仗。但是他必须说服东吴下定决心、抗击曹操。不然,以刘备一家的力量,更没有打赢的把握。于是,诸葛亮就琢磨着如何说服孙权。  学者:“诸葛亮的方法很独特。他首先劝孙权拿定主意,要么抵抗,要么投降算了。孙权很奇怪,他问,那刘备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说,刘备是皇室后裔,英雄盖世,众望所归,他怎么会投降呢?孙劝一听就激动起来,说,我东吴有一大片土地和十万军队,我怎么就该投降呢?我只不过觉得曹操军队太过于强大,担心打不赢而已。诸葛亮于是就分析说,曹操大军从北方而来,不熟悉水战。加上长途奔袭,十分疲劳,战斗力也不强。另外曹操统治下的荆州军民对曹操也不服,这都会影响曹军的士气。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只要联合对他进行狠狠地打击,曹操就一定会失败逃回北方。”  诸葛亮的一番话至少让孙权想起自己也是个英雄,不能随随便便就投降。后来在周瑜等主战派的极力劝说下,孙权决定坚决抵抗。  说服孙权抗曹的目的达到后,诸葛亮并没有继续留在东吴帮他们“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也没有和周瑜结下任何的怨仇,而是直接回到荆州。  建安十三年冬天,曹军在今天湖北长江南岸一个名叫赤壁的地方与东吴水军初次交锋,遭到了挫败。原因主要是东吴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这些战舰已经非常先进,足以令今天的人们大开眼界。  遗憾的是,史书对于记载这些东西太不感兴趣。以至于我们今天只能从宋代的军事著作中大致推断出东吴战舰的大概面貌。  曹操与东吴水军初次交锋遭遇到挫败之后,他就把军队和战船全部转移到长江北岸一个名叫乌林的地方。如今这里还叫乌林镇,属今天湖北省的洪湖市。它的附近就是著名的洪湖。没过多久,周瑜找准了一个刮东南风的日子,让黄盖以投降的名义突然进攻曹操在乌林的战舰。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火烧赤壁”。实际上,如果按地点命名的话,这场著名的战役应该叫:火烧乌林。  赤壁大战后,曹操逃回北方,孙刘联军攻占了荆州大部分地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安排“关羽华荣道上捉曹操”和后来“智取江陵”的故事在历史上均未发生过。当时,刘备攻取了荆州长江南部的零陵、武陵、长沙和桂阳四个郡。江南四郡包括今天湖南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和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东吴占据了江夏郡和南郡,这是荆州最精华的地区。曹操占据了南阳郡和襄阳郡,战略位置最重要。  夺得江南四郡之后,刘备任命自己为荆州牧,也就是荆州的军政首脑。此时的他可能很有成就感,同时,他也发现诸葛亮的《隆中对》确实很有预见性,加上这位年轻人成功地出使东吴,于是,就任命了诸葛亮第一个正式的职务——军师中郎将。这是一个界于将军与校尉之间、大致相当于参谋长的职务。当时校尉相当于今天的校级军官,在它之下还有相当于尉级军官的都尉,而中朗将的军衔则有点类似于今天美国军队中的准将。  但是刘备没有让诸葛亮继续参谋军事,而是派他去刚占领的江南四郡征集税收、调运军粮。相当于今天税务总局和粮食总局的局长。而江南四郡中每一个郡的军政首脑、也就是太守一职,刘备都另有人选。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出山就被刘备委以重任,指挥大军火烧新野、赤壁大战、智取江陵,创造了辉煌业绩。因此,古往今来,一直有人认为,在历史上,刘备没有重用诸葛亮。  其实刘备还是很重用诸葛亮的。我们可以拿东吴方面的人才和诸葛亮的提拔速度作一个比较。赤壁大战前,诸葛亮什么职务也没有。而东吴的重要谋士鲁肃是“赞军校尉”,东吴的军队统帅周瑜是“建威中郎将”。赤壁大战后,诸葛亮马上越过都尉、校尉这两级,直接被刘备提拔为“军师中郎将”,与大战前东吴的统帅周瑜的军衔相当。而大战之后,功劳最大的周瑜,只是被孙权稍微提拔了一下,作了“偏将军”,比“中郎将”稍高一点,而鲁肃则没有升职。只是在几年后他镇守荆州时,才被提拔做了“奋武校尉”。还是比诸葛亮的“军师中郎将”低一些。  诸葛亮在江南待了大约两年,其办公地点在临烝,就是今天湖南衡阳一带。他在这段时间是怎么工作的,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工作历练,给他后来担任丞相、治理蜀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几年后,刘备实力进一步扩张,首先他从孙权手中借得了荆州的南郡,后来,他又攻取了成都,占领了包括今天四川和重庆的全部,云南大部和贵州西部的广大地区。初步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中“跨有荆州、益州”的战略构想。这一年,诸葛亮的职务由军师中郎将提升为军师将军,兼刘备左将军府总管。此后,刘备在外领兵打仗,诸葛亮坐镇后方,备办后勤、处理政务。  刘备获得益州后,继续向北发展,从曹操手中夺取了陕西汉中。同时,关羽在荆州也积极配合,猛攻襄阳,一时间威震华夏。但孙权却趁机攻打关羽的后方,致使这位将军腹背受敌,最终败走麦城,死于非命。荆州从此失去。  建安二十五年六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史上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  刘备称帝后,给部下一一加官晋爵。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其官衔的全称是“大汉丞相、录尚书事、假节”。意思就是:汉朝丞相,代为皇帝审阅和批复奏章,被授权在必要时以天子的名义指挥全国军队、任命百官。  这一年诸葛亮40岁。  我们可以猜想,在被任命为丞相的那天晚上,诸葛亮可能彻夜难眠。毕竟,一个很早就失去父母的孤儿,一个身处战乱年代的读书人,能有这样的成就,谁都会心潮起伏,难以入眠。  关羽死后,刘备发兵攻打东吴,结果在夷陵、也就是今天湖北宜昌一带被打得大败。这就是著名的“火烧连营”的故事。  这年夏天,刘备退回白帝城后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请求诸葛亮辅佐自己不到七岁的儿子刘禅、也就是阿斗继承帝位。刘备还对诸葛亮说,刘禅,你能辅佐就辅佐。实在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听后痛哭流涕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效忠后主,至死方休。  这就是名垂千古的“刘备托孤”的故事。后世的人们都赞叹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真挚友谊。古往今来,中国知识分子之间的交往,特别追求“相知”,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特别是那些进入仕途的读书人,在宦海沉浮之中,他们就格外羡慕这种肝胆相照、鱼水情深的君臣关系。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改年号为“建兴”。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把国家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他来处理。  关于后主刘禅,历史对他的评价确实不高。民间也有“扶不起的阿斗”这种说法。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替诸葛亮感到遗憾,认为他辅佐的是一位昏君,这肯定不利于诸葛亮才智的充分发挥。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从刘备“三顾茅庐”到他去世这十多年时间里,诸葛亮一直是个幕后人物。除了坐镇后方、备办粮草之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他几乎很少参与。刘备去世后,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总揽国政。实际上,这种局面正好给他提供了一个全面发挥自己才智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刘禅像后来的康熙皇帝一样,年纪轻轻就急着要亲政,怎么会有诸葛亮大放光彩的机会呢?所以,诸葛亮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是从刘备去世后开始的。  如何解决眼前的危机呢?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补与东吴的外交关系。  在刘备东征之前,诸葛亮或许也认为,荆州可以重新夺回。夷陵之战后,他清醒了,《隆中对》战略存在着先天的设计缺陷。荆州虽然物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但它与益州之间隔着长江三峡,荆州一旦被攻击,益州很难及时地调兵增援。而周围的魏国和东吴则就容易进入,加上荆州的平原地形,所以这是一个很容易被攻击而很难防守的地方。  这一年,蜀国的外交特使来到了东吴。其实,东吴非常清楚,与强大的魏国不可能维持真正的同盟关系,他们也研究过与蜀国联合的可行性。孙权见蜀国很有诚意地放弃了荆州,于是就决定与魏国断绝关系,而与蜀国结成同盟。  建兴七年,也就是公元229年,蜀国和吴国签订了同盟条约。这是《三国演义》没有提到而又十分有趣的一个外交条约。  在条约中两国约定今后要相互支持,共同讨伐曹魏。把魏国的土地夺过来,分给吴蜀两国。  蜀国的外部环境改善后,诸葛亮开始着手国内事务。  他首先派军队平定了南方的叛乱。这就是著名的“七擒孟获”的故事。  随后,诸葛亮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他对农民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社会得以安定。  成都有一个很美丽的别称叫“锦官城”。据史学家考证,这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蜀国、尤其是成都的丝织业最为发达。这里出产一种灿若云霞的丝绸产品,人们把它叫做“蜀锦”,而管理织锦业的官员就叫做“锦官”,所以成都就叫“锦官城”。当时,东吴所属的江浙一带还没有织锦业,魏国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出产,且质量完全不足以与蜀锦相比。所以,蜀锦就成为蜀国重要的出口商品,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诸葛亮最值得今天的人们敬仰的,是他的廉洁。他生活非常节俭,甚至到了清心寡欲的地步。史书记载,说他全部的财产就是: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他和家人甚至没有多余的衣服。诸葛亮不但自己生活俭朴,还非常反感官员们贪图享受。前面我们提到,刘备打下成都后大肆赏赐部下,居然把仓库中的财物赏得精光。可以想象,当时诸葛亮应该是很不赞成这种做法,只是不太好说而已。  在诸葛亮执政期间,他大力倡导朴素廉洁的执政作风,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备、廉洁奉公的官员担任政府重要职务,再加上严格的执法环境,久而久之,蜀国各级政府上行下效,勤政廉政之风蔚然形成。后来,又经过十多年的倡导和坚持,官员们大多数都能主动做到廉洁自律,其清廉的执政风气为中国历史上少有。  在刘备去世后的这几年里,诸葛亮力挽狂澜,殚精竭虑,终于使蜀国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史学家们虽然对于诸葛亮后来的北伐,有着各种不同的评价,但对于他治理蜀国所取得的成就,公认的说法是: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能够为民众所做的,诸葛亮几乎都做到了。这正是他备受后人敬仰的最重要的原因。上页 目录 下页 本图书由水镜明月制作 发现之旅  《武侯春秋》第四集:南方森林中的迷雾  “七擒孟获”是人们熟知的三国故事,它集中展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并为后世的人们处理民族问题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范例。  但是,翻遍《三国志》这本权威的历史著作,也找不到任何地方提到过孟获、更没有关于“七擒孟获”的记载。另外,史学家们也认为,对于一个叛乱领袖,抓住七次又放掉七次,既不符合诸葛亮谨慎小心的性格,也不符合战争的常规。  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孟获其人,诸葛亮是否真的“七擒孟获”呢?让我们来探索这桩神秘的历史悬案。  刘备东征失败后,蜀国元气大伤。东吴和魏国结成战略同盟在边境上虎视眈眈。在这种形势下,蜀国的南方各地纷纷叛乱,并与东吴相互勾结,准备里应外合将新生的蜀汉政权一举推翻。此时,诸葛亮首次执掌政权,加上刘备刚刚去世,不宜兴师动众。所以一时间,南方各地的叛乱浪潮更加猖獗,蜀国局势动荡,风雨飘摇。  东汉末年,中央政府在益州南部设立了四个郡:四川南部的越巂郡、云南中部的益州郡、云南西部的永昌郡和贵州西部的牂柯郡。这些地方统称益州的南中地区。在当时,这里是一块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尚待开发的蛮荒之地。  刘备占领益州后,一直忙于和曹操、孙权争夺地盘,无暇顾及新占领的南中地区,致使蜀汉政权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所以在刘备东征失败,蜀国元气大伤的时候。越巂郡少数民族首领高定就乘机发动叛乱,并自称为王。益州郡的豪强地主雍闿也随之叛乱,他杀了益州太守之后,又在东吴的唆使下攻打永昌郡,但是遭到坚决抵抗。随着越巂郡和益州郡的反叛,牂柯郡太守朱褒也趁机反叛。这些叛乱势力相互勾结,使蜀国的除永昌郡以外的其他三个郡几乎全部脱离了中央政府的控制。  公元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下平定叛乱。  平叛大军分为三路一起进发。  东路由马忠率领,由今天四川的宜宾出发进攻贵州西部牂柯郡的朱褒。东路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打败朱褒,大获全胜。  中路军由李恢率领,进攻云南中部的益州郡。中路军在进军到今天云南宜良县一带的时候,被当地军队团团包围。李恢用诈兵之计使对方稍有放松的时候突然进攻,反败为胜,直抵今天昆明的滇池湖畔。  西路军由诸葛亮亲自率领,他要对付的是越巂郡的少数民族首领高定和从益州郡前来增援的豪强地主雍闿这两人的联军部队。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关他平定南中的记载出奇地少,总共12个字:“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另外,《三国志》在其他章节中也有关于南征的零星记载,但是令人惊奇的是,所有这些记载中都没有提到过“孟获”这个名字。这令后世的学者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大为伤神。  有人就此认为,历史上可能根本就没有“孟获”其人,如果历史上真有“七擒孟获”这种战争史上罕见的成功战例的话,《三国志》上怎么会毫无记载呢?  然而,史学界对《三国志》也有一个公认的看法,认为这本史书记载过于简略,漏掉过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另外,与《三国志》几乎同时代的历史著作《汉晋春秋》不仅提到了“孟获”,还说诸葛亮对“孟获”是“七擒七纵”,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七擒孟获”。  同时,写作时间稍晚一点点的著名历史地理著作《华阳国志》和《水经注》也都提到了“七擒孟获”,所以,史学界大多倾向于认为,“孟获”这个人历史上应该是有的。  史书记载,诸葛亮的西路军从成都出发后,沿岷江水路到达今天四川的宜宾,然后在沿长江逆流而上,在今天四川西昌一带与叛军激战。战斗中,高定被杀,雍闿被高定的部下杀死。剩下来的叛军部队归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孟获指挥。孟获孤掌难鸣,只好率领军队向南逃窜。  据《三迤随笔》记载,诸葛亮当时率领的西路军从成都出发后,沿岷江到今天四川的乐山之后没有去宜宾,而是逆大渡河而上,经过峨边,然后大致沿着今天成昆铁路的线路攻打到西昌、也就是当时的越巂郡。在这里打败高定和雍闿之后,继续南下,经今天四川的德昌、盐源,在这里诸葛亮与孟获初次大战擒住孟获,然后又放了他。接着,诸葛亮又追到今天云南的永胜县,抓住孟获后又放掉他。后来,诸葛亮在永胜县的金江镇渡过金沙江,在今天云南大理地区的赤石崖、佛光寨、点苍山、洱海等地多次捉住孟获又放掉他,总计“七擒七纵”。  或许,写作于明代的这本书其历史真实性值得怀疑,但与《三国志》同时代的史书《汉晋春秋》也记载,诸葛亮在整个战争中对孟获“七擒七纵”,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说法“七擒孟获”,最终令他彻底折服,并表示永远不再与朝廷为敌。从此以后,南中在蜀汉时期一直没有再次反叛。  对此,史学界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  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七擒孟获”呢?让我们对历史作一番大胆的推测吧!  首先,“七擒孟获”有一个前提,就是诸葛亮可以在云南的崇山峻岭中多次打败孟获的少数民族军队。那么蜀军究竟有没有这个能力呢?  在当时,与南中落后的少数民族军队相比,蜀军不仅有一套先进的战略战术理论,还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方式。蜀军拥有铁制的短兵器,如:刀、剑、长矛等等,还有弩这种远程杀伤武器。而孟获的少数民族军队呢?他们以青铜武器为主,与铁制兵器相比,青铜武器不够锋利,也容易折断。另外,他们还使用着竹子制作的长矛。在远程武器方面,他们虽然大量地使用弓箭,但威力远远不如蜀军的弩。  所以,在野战中,孟获的军队处于绝对的劣势。  另外,诸葛亮在战争中可能还使用了一些步兵阵法。这里是云南鹤庆县的一处岩溶山区,这里怪石林立,地形复杂,当地人称之为“小石林”。传说,当年诸葛亮利用这里的地形布下迷魂阵,诱使孟获深入其中、迷失方向最终被诸葛亮活捉。而这一地点正好就在《三迤随笔》中提到诸葛亮进军的路线上。  与此同时,蜀军在攻防战中也掌握着主动。他们有攻城用的云梯、冲车等装备,还掌握着了当时刚刚发明不久的抛石机等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技术。《三迤随笔》中记载的蜀军从西昌一直攻打到大理、先后七次抓住孟获又放掉他的所谓“七擒七纵”,至少可以这样理解: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一开始就轻松地攻下了孟获的城寨,孟获往南后撤到另一处城寨,又被蜀军攻克,孟获再次南撤,蜀军再次攻克,如此这般,蜀军先后攻下他七处城寨,一直达到今天的大理附近,逼使他走徒无路而最终投降。  那么诸葛亮为何非要采取“攻心”战略呢?毕竟,多次的捉与放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必定会有更大的伤亡作为代价。  史书记载,诸葛亮当年只率领大约两三万军队南下平定叛乱,而不是像《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有五十万军队。在那个时代,即使是在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由于后勤运输和后勤保障方面的时代局限性,出动五十万大军也极其困难。更不用说蜀国的南方地势险峻,江河纵横,往来交通极为不便。在那种道路上,要保障两三万军队的后勤供应也十分困难,更不用说五十万大军。  实际上,“攻心”战略既是诸葛亮的既定政策,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因为蜀军尽管在野战和攻坚战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并占据了主要的城寨。但是,诸葛亮一定会发现,即使蜀军打垮孟获的主力,甚至杀了他,但是南中的叛乱不会因此而结束,孟获死后一定会有新的叛乱首领出现,所以蜀军必须留在当地继续征讨,而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必将陷入无休无止的游击战之中。  与此同时,身处南中腹地的蜀军还面临着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比如说诸葛亮渡过泸水的时候,小说中写道:士兵渡河途中纷纷倒下,吐血而死。诸葛亮赶紧请教当地人,原来:白天天气炎热,河面上毒气聚集,此时渡河必定中毒。要渡河必须等到晚上水凉的时候才行。这种描写曾经令中原一带的读者大为震惊,更加觉得云南的确是恐怖蛮荒之地。  《三国演义》中还说南中地区有一种哑泉,人喝了之后就不能说话。后来诸葛亮请教当地人,喝了一种名叫“安乐泉”的水,哑巴了的士兵才重新能够说话。后来,诸葛亮又在当地人的指导下,采摘了一种名叫“薤叶芸香”的草药,服了这种草药之后,士兵们就能抵御各种疾病。这些描写不仅令普通的读者感到很神奇,也引发了一些学者的研究。  我们在拍摄本片时,在云南保山一带发现了一处所谓的哑泉。可惜它现在已被附近的公路截断了泉脉,不再有泉水流出。镜头中的泉水只是下雨之后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  不过,据当地人讲,过去确实有人喝了这里的泉水之后成了哑巴的。所以就有了这块警示碑。  总之,蜀军的确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顺利地攻下孟获多出战略要地,但随后就陷入了游击战的泥潭之中,进退两难。而南中茫茫的大森林也令他们水土不服,难以长久地驻扎下去。这令人联想起美军在越南的遭遇。  所以,诸葛亮必须想办法尽快结束这种可怕的游击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军事打击的同时通过安抚的方式迫使孟获彻底臣服,然后利用他的号召力来结束南中各地的游击战。  这就是诸葛亮“攻心”战略很现实的历史背景。  或许,此时的孟获也面临着同样的考虑。蜀军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照此下去,孟获别说继续维持在南中的统治,可能连最后的地盘也会丢失。所以,要想继续在南中为王,就必须与蜀军讲和。  这样,妥协的时机就成熟了,南中就此可能出现了和平的曙光。  总之,军事打击是“攻心”战略的基础和前提,不向孟获展示蜀军的强大威力不足以让他彻底臣服。但“攻心”战略是保持南中长治久安最有效的办法。另外,诸葛亮在平叛途中,应该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这对赢得当地人的好感可能会有很大的作用。今天,西南各少数民族大量流传的、诸如“诸葛亮爱民如子、帮助他们发展生产”的动人传说就是一个明证。  公元225年秋天,南征的三路大军在今天昆明的滇池一带会师,班师回朝。整个平叛行动只用了半年时间。  由于史书上关于诸葛亮南征的记载过于简略,这位蜀国丞相南征时最远到过一些什么地方就成为了历史悬案。如果按照“滇东说”的说法,他最远就到过今天的昆明一带。如果按照“滇西说”的说法,诸葛亮最远应该到过今天的大理一带。但如果按照各地的诸葛亮遗址来看,他当年最远应该到达了今天云南的怒江一带。因为这里有传说中的诸葛营寨和哑泉。当然,还有一种更离奇的说法,说诸葛亮最远曾抵达今天缅甸的中部城市曼德勒一带。  据说在蜀军班师回朝渡过泸水的时候,依照惯例,他们必须用一些被称为蛮夷的当地人的首级来祭奠阵亡的将士,但是诸葛亮不忍心再开杀戒。于是,就用面粉做成人头的样子,来祭奠亡灵。后来,这些面粉作成的蛮夷人头就叫做“馒头”。诸葛亮这种慈悲为怀的做法赢得了汉人和少数民族的广泛尊重。这个传说被记载在一本名叫《事物纪原》的宋代著作中。  然而,诸葛亮的“攻心”战略并没有就此结束。  学者:孟获投降后,诸葛亮任命他新的官职,后来又把他调到朝廷里任职,官至御史中丞,专门负责对各地官员的检查与监督,使孟获为朝廷所用。同时,诸葛亮还把很多参加叛乱的豪强地主势力迁往成都居住,而对支持政府平定叛乱的地方政治势力加以扶持,使他们成为稳定南中的重要力量。  尽管如此,诸葛亮认为,平定叛乱和由此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想长治久安,他还必须帮助南中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  诸葛亮治理南中的经验为后世的政治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位清代的官员曾经这样总结道:对待民族问题,如果能够像诸葛亮那样“攻心为上”,那么一切烦恼尽可自行消除,战争从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对于国家出现的动乱,政治家一定要保持清醒,就像诸葛亮对待南中各派势力一样,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导致局面失控。今后治理四川应当以此为借鉴。这段话被那位官员写成了一幅著名的对联。上联写着: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写着: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上页 目录 下页 本图书由水镜明月制作 发现之旅  《武侯春秋》第五集:北伐中的特种作战  在人们的心目中,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完全就是智慧和胜利的化身。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聪明人称之为“小诸葛”。但是史书却记载,出奇制胜的谋略恰恰是诸葛亮短处,他所擅长的是训练军队。他曾经训练了一支神秘的特种作战部队,这支部队装备着一种可以连续发射毒箭的怪异武器,常使用各种高深莫测的阵法,非常厉害。当年跟随马谡防守街亭的就是这样一支部队。  诸葛亮北伐,总是出兵遥远的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而从未直接向魏国的首都洛阳一带进攻。古往今来,一直有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自古以来,甘肃一带就是重要的粮食和战马的产地。这里的民众多为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出兵占据陇右,不仅道路相对平坦,还能得到当地的粮食和对蜀国来说十分宝贵的战马,加上当地的民众作为兵源,蜀国的国力就会得到空前提高。攻取整个陇右之后,再拿下关中,一点一点地蚕食魏国的地盘,增强自己的实力,为最终夺取中原奠定坚实的基础。应该说,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很有见地的。是在充分考虑到蜀国与魏国差距悬殊的国力之后制定的这一战略。  蜀国和魏国的国力相差多少呢?当时,魏国占据着整个北方,约有十一个州。蜀国只有一个州。魏国的华北平原、黄淮平原和关中平原幅员广大,物产十分丰富。相比之下,蜀国只有成都平原这一个较大的农耕区。其物产远远不能和魏国相比。魏国有四百五十万人口,约三四十万军队。蜀国刚刚一百万人口,最多也只有十四万军队。在政治方面,诸葛亮虽然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有声有色。但魏文帝曹丕也非等闲之辈,他手下还有一批能干的政治家,如司马懿等。也有一批久经战火考验的著名战将,如张颌等人。而蜀国在兵败夷陵之后,猛将尽失。民间早就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说法。  诸葛亮为何执意要北伐呢?史学界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北伐曹魏、兴复汉室”是诸葛亮和刘备毕生为之努力的政治理想,尽管时机并未成熟,但是为了这个理想,为了把刘备未竟的事业继续下去,诸葛亮在自己人生的最后岁月毅然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充满了悲剧的色彩。另一种观点认为:蜀国国力弱小,与其毫无作为、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北伐,把进攻当成一种积极的防守,以换取战略上的主动,从而延缓蜀国的灭亡。所以,在时机未成熟的情况下北伐,只是诸葛亮“以攻为守”的策略。  公元226年,魏国出现了有利于诸葛亮北伐的局势变化。这一年,曹丕去世,曹睿即位。新旧交替之际魏国的大臣之间相互猜疑。第二年,魏国有些地方发动叛乱。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到来了。  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的北伐大军由汉中出发分两路出击,一路由赵云指挥少量军队由斜谷北上,扬言要攻取魏国在关中的重要后勤基地眉县。诸葛亮的主力则向西攻入陇右。当蜀军到达陇右时,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一起背叛魏国归顺蜀国。致使蜀军迅速占领包括祁山在内的陇右大片地区,并马上攻打陇西郡和上邽。  祁山位于今天甘肃礼县的东北,这里有一个高出周围几十米的小山头,名叫“祁山堡”。由于它地处陇右的中心地带,可同时兼顾周围各郡,所以当时魏国就把这个视野开阔的小山头建成了一个军事要塞。  蜀军到来后,魏国马上派大将曹真率军抵御赵云。魏国名将张颌则率五万骑兵昼夜兼程,准备突破街亭,援救陇西和上邽。  当时,诸葛亮在陇右的兵力约十万左右,几乎把蜀国全国的兵力都用上了。蜀军的主力被分散在几个战略要地:一部分攻打西面的陇西郡,一部分攻打东面的上邽城。还有一部分兵力要防守新占领的天水、南安和武都三个郡。另外,诸葛亮还需要一支部队坐镇西县,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应付各个战场出现的不测。  那么,还有多少部队可以派往街亭阻挡张颌大军呢?  当时诸葛亮一定为此而苦恼不已。因为街亭太重要了,它不仅是张颌大军的必经之地,更关系到整个北伐的成败。守住它,蜀军就可以集中兵力攻下陇西和上邽,然后回过头来消灭街亭的张颌军队。但是,蜀军在陇西和上邽投入了重兵昼夜攻城,却久攻不下,无法向街亭派出足够多的部队。街亭极有可能因为兵力不足而失守。然而,进攻陇西和上邽的蜀军又不能停止攻击而北上堵截张颌。如此一来,这两地的魏国守军将倾城而出阻断蜀军的后路,然后南北夹击,蜀军必将全线崩溃。所以诸葛亮只能尽量从其他战场多抽调一些兵力派往街亭。他希望街亭的守军至少能把张颌挡住十多天,在这段时间内,他好集中兵力尽快拿下陇西和上邽。  《三国演义》说诸葛亮派往街亭的部队有十万人之众,实际上它最多也就一两万人左右。这已经是蜀军的极限。  由于南方缺乏马匹,蜀军以步兵为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骑兵。  而魏国则有一支强大的骑兵。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的特点是机动性强,冲击力大。相比之下,步兵显得不堪一击。  那么,步兵应该如何对付强大的骑兵呢?  诸葛亮首先采用了一种令骑兵很恐惧的武器“弩”。  弩是在弓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比弓更加坚韧有力。野战中使用的弩需要一位武士用脚踩着才能将弩拉开。它的有效射程在两三百米左右。同时,它还配备了瞄准器,精确度很高。  弩的强大杀伤力和远距离的射程,使它成为步兵对付骑兵的有效武器。而大量的弩兵集中使用时,对于射杀骑兵尤其有效。当年汉武帝之所以能打败匈奴,除了有一支强大的骑兵之外,弩的大量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诸葛亮没有足够的马匹以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因此,他组建了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多兵种合成部队。  在作战中,蜀军装备了一种战车,名叫“偏箱车”。这种战车两侧又可以拆卸的大型挡板,平时用于运输粮草辎重。一旦敌人骑兵前来攻击,他们就迅速将这些战车环绕在部队周围,形成密集的车阵。然后在车阵外围大量抛洒“扎马钉”。  扎马钉由金属制成,四个角,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只要落在地上,它总有一个角朝上。  部署完扎马钉后,蜀军的步兵手持长矛蹲在每两部战车的空隙处严密守卫,而弩兵则站在他们背后拉开弩等待敌人骑兵的到来。  当敌人骑兵距离蜀军二三百米、进入弩的射程范围时,弩兵就开始第一轮的密集射击。一般他们只向战马射击,因为战马目标大,精确度高。从第一波射击到敌人骑兵跑到跟前,弩兵可以进行三轮的射击。这样剩下来的敌人骑兵就不多了。  而车阵的作用就是,它可以挡住大部分敌人射来的弓箭。假如敌方剩余的骑兵冲到跟前,它还可以抵挡战马的冲击,保护车阵里的步兵。  诸葛亮派往街亭的就是这种部队,它由著名的马谡将军指挥。他正是因为丢失街亭而名扬天下。  著名的街亭在哪里呢?古往今来有七八种说法。但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在甘肃秦安县的陇城乡。这里群山连绵,陇右通往关中的一条大道蜿蜒其中,街亭就是扼守在这条大道上的重要关隘。  今天的人们在俯瞰它四周地形的时候一定会非常奇怪,因为街亭所在的山谷平坦而宽阔,这样的地形一路上比比皆是,根本无险可守。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惊讶地发现,这里其实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  街亭建在一个台地之上,与城外有着一段自然形成的、高约七八米的落差,这一落差形成的断层几乎横亘在整个山谷之中。当年它两侧的山上林木繁茂,张和的五万骑兵和它所携带的粮草辎重只能从街亭所在的山谷通过。按照诸葛亮的安排,马谡只要将那一两万弓弩兵部署在高高的城墙上,就能有效地阻击张和的骑兵。所以,派一两万人防守街亭应该是足够了。  但是,马谡却自作主张。他把军队驻扎在附近的一座山上。这样一来,山上蜀军的弩兵就射击不到大道上魏国的骑兵,魏军既可绕开蜀军直接从大道上继续前进,也可以将蜀军包围起来,围而不攻,通过断绝蜀军取水之地而使他们不战自乱。马谡的做法等于放弃了蜀军的防御优势,后来果真断送了街亭。  马谡为何如此呢?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三国演义》中说,马谡认为,把部队驻扎在山上可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如果敌人断绝他的水源,士兵们正好可以破釜沉舟,拼死杀敌。  这番解释固然体现了马谡的书呆子气。但是,马谡毕竟熟读兵书,他一定知道,驻守街亭肯定比驻扎在山上更具有防御上的优势。为何他非要舍弃街亭呢?我们可以作如下的推测:  首先,街亭古城由于水土流失和年久失修等原因,那条自然而成的城墙可能出现了多处的塌方、裂缝,或者被水流冲开了一些缺口,需要时间和动用大量的人力紧急修补,否则,敌人将很容易从这些地方突破蜀军的防御。  但是,很可能马谡的部队到达后不久,张和的骑兵就随即抵达。蜀军没有时间继续修补那些漏洞,只能够马上撤离,转移到附近的山上驻扎。因为山上可能会比较利于隐蔽和防守,马谡可能想在敌人途径此地时让蜀军突然从山上冲下去,一举将敌人击溃。至少也可以通过不断地袭击来拖住敌人,为诸葛亮赢得时间。  但是张和的骑兵马上将蜀军团团围住,并且趁机将蜀军的水道断绝。由于马谡是文官,战场经历太少,在被敌人精锐部队包围、且断绝水源的情况下,惊惶失措。主帅一乱,部队自然失去了控制,很快就被敌人击溃。  街亭的失守使魏军快速进入陇右地区,致使进攻陇西和上邽的蜀军部队赶紧撤退。诸葛亮也只好与他们一起,把他驻扎在西县的大本营紧急撤回汉中,首次北伐就此结束。  《三国演义》中说,蜀军撤退时,西县只是空城一座。为了瞒过司马懿的几十万大军,诸葛亮在城楼上焚香抚琴,上演了一出“空城计”的好戏。从此以后,“空城计”成为诸葛亮绝顶智慧的代名词。  然而,史学家的一番话可能会令崇拜诸葛亮的人士大为伤心。  学者:诸葛亮从没有摆过“空城计”。“空城计”只是《三国演义》编造的故事。当时指挥魏军的也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颌。张颌攻下街亭后,准备马上去解陇西和上邽之围,但是蜀军主动撤退了。张颌怕诸葛亮有埋伏,也没敢追击。所以在西县的诸葛亮不可能面对张颌的部队。也就不可能上演“空城计”的好戏。  首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斩了马谡。古往今来,一直有人替马谡鸣不平。常言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个指挥员当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作战方案。而且,丢失街亭就一定该死吗?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哪一个将领又能保证永远打胜仗呢?  那么,诸葛亮有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杀马谡呢?  对此,史书记载,说马谡兵败街亭之后,居然抛弃部队独自逃跑,致使部队失去指挥,遭到很大损失。之后,马谡还在外面躲藏起来,不向诸葛亮交待相关情况。完全不具备一个军人应由的品质。马谡的上述行为在任何一支军队中都是绝对不可饶恕的,更何况军法尤其严格的蜀军呢?  在首次北伐时,蜀国大将魏延曾经建议由他带领一万人的部队,通过“子午谷”翻越秦岭,突袭防守松懈的潼关。潼关是关中与中原之间最险要的关隘,拿下潼关就等于关上了魏军从中原增援关中的大门,至少也可以将前来增援的魏军当在关外很长一段时间。而此时,诸葛亮则可趁机率大军越过秦岭一举夺取整个关中。  可是,魏延的建议被诸葛亮以“过于冒险”而否决了。对此,古往今来的学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弱小的蜀国突然进攻强大的魏国,还险些夺取陇右,这令魏国朝野大为震动。  此后,诸葛亮又多次进攻魏国。  公元228年的冬天,蜀军翻越秦岭进攻关中的陈仓,久攻不下,后因粮草难以为继,退回蜀国。这就是本片开头谈到的那次失败的攻城战。  几个月后,蜀军再次进攻陇右,占领了武都和阴平两郡。  公元230年七月,魏国大将曹真、张郃、司马懿各领三路大军同时进攻汉中,后来,天突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魏军只好撤兵。  几个月后,诸葛亮率领大部队再次进入陇右,攻占祁山,向上邽推进。  这次敌方的统帅就是魏国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在初次交锋中,诸葛亮向司马懿发起攻击,但司马懿却不敢交战,而只是凭借险要地形安营扎寨以抵御蜀军。  与魏军相比,蜀军擅长运动战和防御战,而不擅长攻坚战。所以,诸葛亮就率领军队后撤以引诱魏军来追击时在旷野地带将其歼灭。  司马懿何尝不清楚蜀军的底细。他们只是远远地尾随着蜀军部队。一旦蜀军停下来,魏军也马上远远地停下来密切关注蜀军的一举一动。蜀军再次后撤时,司马懿又命令魏军远远地尾随。就这样,司马懿一直跟随蜀军到了今天甘肃礼县的盐官镇,还是不敢发动进攻。  这时,魏国的将领们实在忍不住了,他们鼓起勇气来向司马懿说:您像害怕老虎一样害怕蜀军,今后会被天下人耻笑的。从此,司马懿就落下了一个“为蜀如虎”的名声。  这是陕西勉县武侯墓博物馆里的一组泥塑,表现的是诸葛亮在汉中训练军队、排兵布阵的情景。但是泥塑中的却并不是所谓的“八阵图”,因为大约在唐代以前,它就已经失传了。这是山东诸葛亮的家乡山东临沂出土的《孙膑兵法》中提到的几种阵法。《孙膑兵法》成书于秦代以前,有学者认为,它可能对“八阵图”有一些影响。但是,由于缺乏详细的资料,这几种阵形所包含的意义和奥妙,也已经失传。  不过据推测,八阵图的运用,可能与“诸葛连弩”有一定的关系。据文献记载,诸葛亮在强弩的基础上,还曾经改进创制了一种更加可怕的武器“连弩”。这种“诸葛连弩”能一次发射十只钢铁制作的短箭,短箭上可能还涂有一种剧毒的植物液体,所以火力更加密集、杀伤力更加强大。特别适合在伏击战中近距离射杀敌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效果,诸葛亮还从蜀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中征集了一批擅长射击的勇士组建了一支使用连弩的特种部队,名叫“连弩士”。  可惜“诸葛连弩”后来也失传了。有意思的是,前不久,一位古代兵器爱好者研制出了他心目中的“诸葛连弩”。那么这种诸葛连弩的发射原理是怎样的呢?  这究竟是不是当时的诸葛连弩呢?很多学者认为,它在设计上确有新的突破,但射程和杀伤力明显不够。而史书上也记载,说诸葛连弩是“十矢俱发”,也就是十支箭一齐发射出去。显然,这个连弩与史料记载不符。  所以,学者们大多认为,诸葛连弩很可能是这样的。它可以同时发射,火力密集,在战斗中特别是在撤退时用它来布下埋伏,所以魏国军队就非常惧怕追击后撤中的蜀军。  然而,司马懿老跟在蜀军后面也不是长久之计。在众多将领的催促之下,他决定在这一年五月的十八日与蜀军开战。这一天,双方的主力第一次大规模厮杀,最后蜀军大获全胜。史书上说,蜀军获得的战利品包括,五千套盔甲,三千一百张质量上乘的角弩,三千颗魏军军官的人头。战斗中,司马懿的部队全军覆没,只有他和几位亲信逃回大本营,从此坚守不出。这时,蜀军因为粮草接济不上,只好退兵。在撤退过程中,魏国大将张颌带兵追击,结果遭到伏击,被蜀军的连弩射死。上页 目录 下页 本图书由水镜明月制作 发现之旅  《武侯春秋》第六集:诸葛武侯话春秋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位很奇怪的人物。作为政治家,他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作为军事家,他五次北伐无功而返。如果以成败论英雄的话,他的功勋完全无法与那些建立了强大统一王朝的帝王将相相比。然而,只有诸葛亮受到了历朝历代上自官方、下到民间的广泛推崇,被视为道德的典范、政治家的楷模、智慧的化身。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透过历史的烟云,追溯这位偶像人物生前生后的故事。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率领蜀军越过秦岭出现在今天陕西岐山县的五丈原上。准备直取魏国在关中的重镇眉县,然后向长安进攻。  五丈原在渭河以南,是一大片地势相对较高的平地。在它的四周,由于长年的水土流失而形成一些很高的峭壁。所以,它是一个安营扎寨的好地方。  司马懿听说蜀军到达后,带领军队在五丈原不远的险要路口驻扎下来,坚守不出。准备长期在此对峙,以拖垮蜀军,最后逼使他们退走。  有史书记载,说诸葛亮曾经给司马懿送了一套女人的服饰以刺激他出兵决战。但是司马懿不为之所动,反将礼物收下,仍旧坚守不出。  这一年的八月,诸葛亮因过度操劳,病逝在五丈原,享年54岁。  对于诸葛亮的去世,《魏书》记载,因为无法与魏军速战速决,胜利遥遥无期,诸葛亮忧愤不已,不断地吐血。在一天黄昏,蜀军突然焚烧军营,退回秦岭的山谷之中。在路上,这位统帅病发身亡。  后来,人们在五丈原建立了一座诸葛庙以纪念这位壮志未酬的蜀汉丞相。大殿里的诸葛亮被塑造成一副面容憔悴的样子,据说这就是当年诸葛亮临终前的形象。  诸葛亮一定是带着满腹的惆怅而走的。他为“北伐中原、恢复汉室”这个目标奋斗了一辈子。可是在他撒手离去的时候,依然看不到北伐胜利的一点点曙光。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呢?主要原因是魏国过于强大。历史上不乏以弱胜强的例子,比如越国灭掉吴国,刘邦打败项羽等。为什么诸葛亮就不能以弱胜强呢?一般来说,历史上“以弱胜强”中强大的一方往往只是貌似强大。它的统治者一般都昏庸无道,大失天下人心,导致众叛亲离,被对手打败。  学者:然而,当时魏国不是这样。它的统治者把国家治理得不错,统治阶级人才济济,阶级矛盾也比较缓和,国力十分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想以弱胜强,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看来诸葛亮确实是生不逢时。  不过,也有史学家认为,如果他能长寿一点,北伐可能会有成功的机会。因为十多年后,司马家族企图篡夺曹魏政权,引发很多皇亲贵族与朝中大臣的反叛,居然出现了夏侯霸、诸葛诞等魏国大将带兵投靠蜀国、吴国并向司马家族进攻的局面。这正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说的“天下有变”,如果他能活到这个时候,凭着他高超的军事和外交手腕,或许可以联合曹魏家族打垮司马家族,取得北伐的成功。可惜,诸葛亮没有活到那一天的到来。  但在临终前,他要求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的定军山。诸葛亮希望能够永远呆在这个北伐的最前线,看到北伐最终胜利的那一天。  为了替蜀国节省财力,这位丞相要求对自己的后事尽量从简。史书记载,他的墓穴很小,仅仅只能放下一副棺材。棺材里面没有随葬任何东西,只有他当时身穿的衣服。  诸葛亮身为一国的丞相,他死后留下了多少财产呢?  学者:史书记载,诸葛亮生前曾经向后主申报了自己的财产:说他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家里的人靠它能够得以温饱。他还说,我在外出任政府官员期间,没有带什么东西。饮食服装,也都是来自政府的供给,没有另外购置任何用品。我死的时候,应该也不会有多余的财物,否则就是愧对国家。诸葛亮死后,情况果真跟他说的一样。  据说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当时的人们就在他的坟墓前栽种了两颗桂花树,希望这位品行高尚的丞相能流芳百世。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对这两颗桂树进行了“碳14”测定,发现他们确实是在三国时期所种植。  现在,每当金秋时节,两颗桂树就开满了金色的桂花。秋风乍起,落英缤纷、香飘十里。其情其景,令人感慨万端。  诸葛亮去世后,蜀国朝廷封他为忠武侯,这就是后人称诸葛亮为“武侯”的来历。  然而令蜀国朝廷没有想到的是,三国统一后,他们的敌人晋朝居然封诸葛亮为“武兴王”,比蜀国朝廷封的“武侯”还要高。更令诸葛亮生前没有想到的是,在此之后,他受到了历朝历代上自官方、下到民间的一致赞扬和推崇,被视为道德的典范、政治家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客观地说,作为政治家,诸葛亮并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作为军事家,他五次北伐无功而返。如果以成败论英雄的话,他的功勋完全无法与那些建立了强大统一王朝的帝王将相相比。然而,这些功勋盖世的帝王将相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得到诸葛亮那样的殊荣呢?  对于历代的统治者来说,他们首先看重的是诸葛亮的“忠诚”。  在历代的统治者看来,一个官员的忠诚远比他的能力要重要得多。像曹操和司马懿就是再典型不过的例子。  所以,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人因为才干卓越而被历代统治者共同表彰的,能获此殊荣的只有忠义之士。在中国,由官方批准修建的纪念性建筑中,除了纪念孔子的文庙之外,最多的就是关帝庙,其次就是武侯祠。据说在明清时期,各地的武侯祠达一百多座。今天,全国还有十多座这样的建筑。  除了孔子因为他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而被尊崇外,关羽和诸葛亮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忠诚而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大加追捧。  当然,在有些朝代,诸葛亮之所以被朝廷当作偶像,还有另外的原因。  在宋代,由于长年与北方草原民族作战,宋朝统治者格外推崇那些既忠君爱国,又能富国强兵的古代将相。特别是南宋朝廷沦为偏居东南的小朝廷后,其地位与当年的蜀国极其相似。但是南宋朝廷以正统自居,曾经发动过北伐。所以无论诸葛亮的忠诚,还是他为了维护蜀汉正统地位而不懈北伐的精神都非常适合宋王朝的胃口。因此,宋朝封诸葛亮为“忠惠仁济显应王”。长长的封号后面,体现了宋王朝的多种期待。  南宋覆灭后,元朝建立。中原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把元朝政府看成是代表正统地位的政权。所以,在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和后来的北伐战争中,起义军将领出身的罗贯中就根据民间早已流传的三国故事,写作了著名小说《三国演义》。在这部小说中,罗贯中极力尊崇蜀汉的正统地位,把诸葛亮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神仙般人物。在那个时代,创造出一个代表着正义、正统和胜利的偶像人物,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后来,随着《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诸葛亮的故事逐渐深入民间。 在民间,人们对他的崇拜主要是仰慕他的道德风范。  或许,民间对诸葛亮的崇拜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中国古代,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理想中的社会是这样的:土地得到大量开垦,人与人之间没有贫富差距,社会比较安定。官员们很守规矩,不欺负老百姓,等等。  可能蜀国并不完全像陈寿描述的那样尽善尽美,但是它也足以让普通老百姓十分的怀念。陈寿撰写《三国志》的时候,距离诸葛亮去世已经六十多年了,但是陈寿发现,益州的老百姓仍然非常怀念那位已故的蜀汉丞相,他们经常在郊野之地自发地祭奠他。  时至今日,中国西南地区还大量流传着有关诸葛亮爱民如子的动人故事,依旧延续着人们对他的怀念。  当然,中国其他地区的老百姓对诸葛亮的崇拜主要来自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民间,《三国演义》的影响极其深远,普通百姓可能不知道孔子、孟子这些文化巨匠,但没有人不知道曹操、刘备和诸葛亮。特别是诸葛亮,连中国最偏僻的山沟里不识字的老太太,也能随口说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谚语来。这说明诸葛亮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偶像。其实,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做人的理想。  说到诸葛亮的智慧,不能不提到神秘的“木牛流马”。  在北伐中,蜀军经常穿行在秦岭陡峭的峡谷之中,这里有蜀军架设的栈道。为了适应山区以栈道为主的道路,诸葛亮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运输工具,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就失传了,从而成为他一生中最神秘的东西。  “木牛流马”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一种能够自动行走、像马和牛一样的机器,这对民间的研究者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陆续有一些人声称自己研制出了这样的“木牛流马”。其中做的最好的,是陕西汉中地区的农民徐明德。  徐明德是当地一位能工巧匠,他经过多年研究琢磨,制造出了一部能够行走的“木牛流马”。  徐明德把他制作的“木牛流马”捐献给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为这里重要的馆藏文物。出于研制者保密的要求,我们无法看到“木牛流马”内部的构造,但徐明德透露说,它主要是借助了杠杆的原理。  大约从宋代开始,就有学者认为“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在南方一些地方,这种古老的独轮车至今还使用着。“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的说法,在今天的史学界,还有很多支持者。他们的理由主要是,这种车子载重量比较大,适合山区道路。但是,独轮车早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出现,如果“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的话,它既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也谈不上是诸葛亮的发明。再说史书上明明记载它有四个车轮,而不是一个轮子。  于是,有些学者就从史书上对“木牛流马”的具体记载着手,探究其真实面目。  如果“木牛流马”就是一种四轮车的话,那么它就非常适合在栈道上行驶了。在“褒斜古道”上,当年曾有一半以上的路程是在悬崖上搭建的栈道。他们由粗大的原木架设而成,十分坚固、平坦,起宽度足以容纳两辆车并排而行。  对于什么是“流马”,也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能在山中小河里行驶的小木船。因为褒斜道有很大一段是沿着秦岭中的河谷逆流而上的,所以“流马”很有可能是蜀军在沿着河边的栈道行军时,用拉纤的方式拉着小船逆流而上。所以,它的载重量可能不但不比“木牛”小,反而要比它要大得多。  但是,上述说法都无法解决一个疑问,那就是,无论四轮车还是小木船,它们都很平常,而当时所有的史书都说“木牛流马”是一种奇妙的运输工具,是诸葛亮的一大发明。所以,“木牛流马”究竟是怎么回事,至今仍然是个谜。  可惜的是,对于中华民族这位偶像级的人物,《三国演义》却很少提到他的家人。似乎他真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  在今天全国各地的武侯祠中,除了诸葛亮端坐大殿正中以外,在他的两侧,一般都会供奉有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的塑像。  诸葛亮在隆中时与黄氏结婚,婚后近三十年没有自己的孩子。在此期间,诸葛亮曾经将大哥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诸葛乔过继为子。诸葛乔在25岁时去世。他的儿子诸葛攀在蜀国担任过翊武将军。后来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一家在东吴遭到满门抄斩,诸葛攀又重新成为诸葛瑾的后人,为之传递香火。  大约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出生。  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但他从小就聪慧可爱,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长大后从低级军官做起, 一直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据说蜀国朝廷里面只要有任何顺应民意的事情,虽然它并不是诸葛瞻所为,但民间都奔走相告,说这是诸葛亮的儿子做的。  后来,诸葛瞻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魏国大将邓艾讨伐蜀国时,诸葛瞻率领军队前去抵抗,战死在绵竹。当时他的儿子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  学者:诸葛瞻去世的时候,他的次子诸葛京当时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的县令,并把这里治理得很好。想当年,他的祖父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没想到历史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他从未谋面的孙子成为这里的县令。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早年投效东吴,深得孙权的器重。后来官至大将军等最高军职。他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在吴国权倾朝野,后来死于一场政变,东吴的诸葛家族被满门抄斩。  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很早就追随曹操,在魏国担任一流高官。后遭司马家族的打击,其家族也被全部杀光。  如此一来,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东琅琊一带的族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了。诸葛京在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那么,诸葛亮是否有直系后代传承至今呢?目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批姓诸葛的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的家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  在浙江,诸葛后人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据说,他们都发源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  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据说这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祖训。后来,他们在此行业中逐渐发展壮大。清代中后期,诸葛族人把他们的中医药店开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国各大城市,形成“兰溪药帮”这一商业帮派,盛极一时。同时也造就了诸葛村今天众多华丽精巧的民居建筑。民国以后,兰溪的中医药业逐渐衰退。目前,诸葛村基本上以旅游业为主。上页 目录 下页 本图书由水镜明月制作 发现之旅  新搜神记·武圣关羽 上集  关羽,在生前的官职是亭侯,是最低一级的爵位,然而在他身死后,却步步高升。到了民国,他已经成为统管儒道释三教,人鬼神三界的关圣大帝。那时全国的关帝庙不下几万座,远远多过孔子的文庙。  纵观五千年华夏历史,历朝英雄豪杰不可胜数,只有关羽获得如此至高无上地位?他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人曾经顶礼膜拜的神祗?  新搜神记·武圣关羽 上集  我们是在各种文艺作品中认识关羽的。但历史与文艺作品其实相去甚远。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就是在华阴县老腔皮影戏雄浑粗犷的唱腔里流传民间。历史上华雄确有其人。在历史著作《三国志》中,他也确实被斩了。但斩华雄的却不是关羽,而恰恰是文艺作品中被描述成仓皇逃窜的东吴孙坚。  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一样深入人心。但是看小说《三国演义》中他行走的路线,却令人颇生疑问。由此看来,所谓千里走单骑,或许也只是个传说而已。  要认识真实的关羽还是要借助历史著作《三国志》。  《三国志》的关羽传全文只有九百字,连他出生于何年何月,家世怎样,都没有一个字的记录。不过《三国志》里详尽的记录了关羽的荆州之战。这次战役也就是《三国演义》里所讲的大意失荆州。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自古以来的战略要地。当年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就是以这里为核心。诸葛亮和刘备在巴蜀前线征战的途中,突然接到关羽的来信。他不顾镇守荆州的重任在身,执意要来前线与年轻的武将马超比武。  “诸葛亮晓得他的性格马上回信,这个马超只能跟黥彭之比,跟你不能比,跟你美须公怎么能比呢?”  诸葛亮的赞美使关羽得到了心理满足,这才打消了比武的念头。  公元219年,关羽接到刘备的命令,领兵攻打襄阳和樊城。曹操在此有八万精锐部队,而关羽只有三四万人。  第一次交战,关羽首战告捷。这就是《三国演义》小说中大书特书的“水淹七军”。但《三国志》里有三处都说到因为天降大雨汉水暴涨是曹军失败的真正原因。  而此时东吴为了取得荆州,已经与曹操密谋,主动要求从后方袭击关羽的荆州城大本营,解曹操襄樊之围。孙权曹操二人一拍即合。而为了麻痹关羽,孙权调走了大将吕蒙,换来无名小将陆逊。  孙权出兵并拿下了荆州城(江陵)。关羽被迫从襄樊回师。关羽的部队人困马乏,军心涣散,沿途不断逃亡。到荆州城时,士卒已经所剩无几。  这年冬天,关羽和他的儿子退守麦城,很快被东吴军队俘获,旋即遇害。  陈寿的《三国志·关羽本传》对关羽做出评价,首先肯定他作战的勇猛,也明确地指出他骄傲自大的性格弱点,而且进一步剖析了关羽失掉荆州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性格弱点和缺乏军事才能,才导致了荆州的失守。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并非完美的将军,他后来的威望却超越了历朝历代所有的功臣名将。  关羽怎样成为至高无上的神的呢?  最早祭祀关羽的人,是在成都称帝的刘备。但后世崇拜关羽的现象并不是起源于蜀汉地区。  然而在关羽的丧身之地荆州,他却因为一种奇特的观念而继续存在。  在一般百姓看来,关羽北伐时功亏一篑,惨死敌手,如此悲剧性结局,死后定会变成满腔怨怒厉鬼。所以最初民间所供奉的关羽形象,阴森的厉鬼气息颇重。  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也就是关羽身死三百多年以后,佛教天台宗的开山之祖,智者大师来到荆州北部的玉泉山。他通过点化关羽放弃厉鬼身份,皈依佛门成为护法神,使当时的人们更容易接受佛教这种外来宗教。关羽第一次作为正神的形象进入佛教殿堂。至今在国内许多庙宇中,仍然供奉关公为护法神。  关羽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大约二百年后,儒家学者也看中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军人,并且开始介入对于他的重新塑造。关羽的手里多了一本书,孔子所著的儒家经典《春秋》。  之所以要塑造关羽读书的形象,并让他手捧《春秋》,是为了表明,即便在民间和佛教中关羽已经具有相当神力,也还要尊崇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  在唐朝以前,圣人只有一个,即文圣人孔子,到唐朝中期时,又增加了武圣人的封号,第一位武圣人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尚,姜太公。而关羽既有勇猛品格,又有佛教护法的神力,因此成为陪祀之一。  但两百年后,大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调整陪祀队列中的历代武将,将关羽和张飞逐出了姜太公的武圣庙。  关羽被朝廷驱逐出庙堂,又进入到民间艺人的故事里。  在今天能见到的所有三国故事里,无一例外都将刘备关羽一方作为正面人物。为何人们惟独青睐刘备关羽一方呢?这与刘关张三人的卑微出身大有关系。  另一个原因是桃园结义故事。关羽,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败走麦城慷慨赴死,实现了桃园结义的誓言。  “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关羽的事迹,他的这种悲剧性有很大关系。因为悲剧的作品,悲剧的主题,悲剧的人物,在文艺作品里边,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  北宋文人记录当时有一个小孩子非常喜欢看皮影戏,每看到关羽被害时,就会流泪哭泣,请表演者停下。  关羽,从此游走于民间艺人所营造的江湖世界,被赋予了出身底层社会的悲剧英雄形象。这种形象就是后来三国演义小说里关羽形象的雏形。  关羽始终在民间具有很高威望,而这种威望再次引起宗教的注意,这一次是道教。  关羽的老家解州,出产一种人人不可缺少的东西--盐。宋徽宗时全国总税收的六分之一来自这里,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解池连续八年未产一粒盐。龙虎山天师道掌门人,张继先张天师自告奋勇,要替皇帝解决这个难题。  蚩尤的神话由来已久,上古时黄帝与蚩尤在此大战,蚩尤战败后,倒地化作盐池。而长达八年的严重灾害,自然会使人联想是蚩尤的阴魂再度兴风作浪。  张天师做了几年法事,但是效果甚微。他想起当时非常崇拜的关公,所以他奏请赵宋皇帝,派关公下凡。  几年过去,不知什么原因解池又恢复产盐。关羽战胜蚩尤,保住了盐池的财政收入,又为赵氏家族增添了神圣的光环。公元1104年,宋徽以自己的年号作为封号,以道教的真君作为神职,敕封关羽为崇宁真君。  然而来自北方的金国军队已兵临城下。北宋朝廷急需一位忠勇的军人榜样作为军神以激励将士勇猛作战。在首都汴梁失守之前,宋徽宗连续三次追封关羽。最后一次的封号是义勇武安王,这个王的职位超越了他过去所有的封号。  关羽从生前低级的亭侯爵位,连升数级,荣登王位,迈出了由人转化为神的关键一步。上页 目录 下页 本图书由水镜明月制作 发现之旅  新搜神记·武圣关羽 下集  历史上关羽是怎样的容貌,甚至只需画家几笔,我们就可以立即辨认得出,因为我们心中早有一个关羽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五绺长髯。  《三国演义》小说号称七分真实三分虚构。那么对于关羽容貌的描写又有几分是真实呢?陈寿所著的《三国志》,用九百字写尽关羽一生,但谈到他的容貌,却只用了一个字---髯。诸葛亮在给关羽的信中也提到髯的问题。看来关羽的胡须必然有特殊之处,所以后来人称他为美髯公,那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  大红脸是关羽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但《三国志》里却只字未提。我们只能从民间传说中找到关羽大红脸的由来。  关羽完美的英雄形象早在六百年前的明初就已定型,那么在《三国演义》小说出现以前,关羽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  1909年,俄国人科兹洛夫在内蒙古额济那旗进行探险挖掘,在一座宋代佛塔中,掘出一批文物。当展开这张画像时,一位中国向导倒头便拜,高呼“关老爷”。  细读上面文字,“义勇武安王”,这还是宋徽宗赐给关羽的封号,这幅神像的年代可以上溯到宋辽和西夏并存时期,也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关羽形象。神像里的关羽和《三国演义》小说的描写如出一辙,也就是说早在宋朝,英雄关羽的形象就已定型。  作为一位英雄,特别是作为宋朝军神的义勇武安王关羽,人们除了赋予他非凡的相貌之外,还少不了要赋予他同样非同凡响的兵器。  这口刀叫青龙偃月刀,这种刀法叫春秋十八刀,也称作关王十八刀,相传是关羽所初创。  但从史书《三国志》里的描写来判断,关羽所用的兵器却不是刀,是剑。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让关羽用刀呢?在北宋的兵器图谱--武经总要中我们找到了它的来历。在仪仗队中显示威武之用的掩月刀,它与偃月刀名字的发音相近,龙口衔刀的造型和装饰性的红缨也都十分吻合。  这把青龙偃月大刀最终从神像中走出来,成为大众熟知的关羽的趁手兵器,要归功于关羽的一位同乡,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作品《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第一次为我们活脱脱地刻画了关羽和青龙偃月刀,形影不离的经典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里单刀会中当关羽面对鲁肃的责问无言以对时,他的随从家将周仓跃然而起,义正词严的讲天上地下,只要你有德了就可以占据它,哪里是你东吴独有这么一份荆州呢?  但我们翻遍史书,却根本找不到周仓这个名字,这位周仓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  《三国演义》小说通过塑造关羽、周仓等一系列忠义形象,以感人的故事情节,将刘备的蜀汉政权描述成正义的一方,彻底平息了历史上刘备和曹操的正统之争。  明朝以来,上层知识分子也开始介入关公戏剧的创作,这使关羽形象再次发生改变。有一出戏同一题材两个版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  这两个版本讲的都是关羽和一个美丽女人之间的故事,但是名字不同,一部叫做“关公与貂蝉”,一部叫做“关公斩貂蝉”。  关公斩貂蝉是元朝时的剧目,虽然成就了关羽不近女色的英雄气概,但杀死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小女子,也多少有损关羽的英雄形象。  于是到了明朝,这出戏的第二个版本出现,内容被根本改变。  貂蝉不再是害人的妖女,而是真心爱慕关羽的美丽女子。貂蝉向关羽哭诉内心的冤屈,解释施展美人计挑起董卓和吕布父子反目,自相残杀,最终为汉室除害的经历。这番话化解了关羽的误解,并赢得了关羽的爱慕之情。但关羽决心为复兴汉室献身。貂蝉只有心怀对关羽的爱慕之情,以自刎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貂蝉被改造成为深明大义的节烈女子,关羽是有情有义的伟丈夫,明初以来由于上层知识分子的改造,使关羽形象更加符合明朝士绅文化的标准。  但是最令人难堪的,恐怕还是关羽曾经投降曹操这个历史事实。《三国志》有三处都提到这件事。  让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又是怎样演绎关羽的投降。  曹操把关羽围困在屯土山上,派出关羽的老友张辽劝降。关羽先是不为所动,在张辽极力地劝说之下,关羽开出了三个苛刻的条件,这就是著名的土山三约。这种投降,也许根本算不得投降,然而曹操还是答应了。  身在曹营的关羽几次提醒曹操,自己时刻没有忘记故主刘备,后来又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曹操不杀之恩。关羽忠于刘备,忠于桃园结义的拳拳之心,在小说中表现的得淋漓尽致,《三国志》里关羽投降变节之说也就被巧妙的化解,反而留下一个著名典故:身在曹营心在汉。  将关羽的讲义气形象推向极致是在《三国演义》中华容道一幕。几百年来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情节令无数读者荡气回肠,关羽的忠义形象被推向极致。  《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使关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民众中的威望日益攀升。明朝万历年间的三次加封,使关羽晋升帝位。  明朝末年,他正式取代过去的武圣人姜太公,成为中国第二任武圣,与文圣人孔子一起,接受世人膜拜。  沈阳故宫,满清入关前的大本营,它的南门旁边曾经建有一座关帝庙。这说明早在入关以前满清就已经非常崇拜关羽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频繁的征战途中,最喜爱读《三国演义》。  而此时民间社会中关羽的形象又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财神关公。清朝中期时,关羽成为众多行业的保护神和祖师。他们的理由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惟一相同的是他们都确信关羽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市井百业争相供奉关公为本行的开山祖师和保护神。  由于关羽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深受爱戴,又在佛教和道教里身居高位,更因为他是传播孔孟儒家仁义礼智信伦理道德观念的最佳榜样,从清朝中期开始,历任皇帝都对关羽推崇备至。  乾隆三十三年,关羽被赐封号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十个字,此后一百多年间,历代皇帝屡次加封。光绪五年最后一次被皇帝加封时,他的封号繁杂而冗长有二十六个字之多,清末时的统计,全国记录在册的关帝庙不下几万座,远远多于孔庙的数量,而他在普通民众的影响更是超过了孔子。一时间“关公庙貌遍天下,五州无处不焚香。”  历经一千七百年,时光仑奂,改朝换代,尊卑起伏,关羽最终被人们塑造成至神至圣,万世人极的神祇。上页 目录 下页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