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自从发现以来,已经将近半个多世纪。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调查和发掘的遗址超过500多处。但是,这些遗址大都是红山人的居住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神秘的红山人墓葬却一直没有见到踪影。 于是,人们纷纷猜测:红山文化的墓葬习俗,是流行水葬、风葬还是火葬呢?他们是否同其他史前文化一样,是“土坑竖穴式”墓葬,还是另有别的形式呢? 所有的这些谜团,只有找到红山人的墓葬才能得到答案。为了这些神秘的墓葬,考古工作者们,在红山文化分布区域里苦苦寻觅着。红山人的墓葬到底隐藏在什么地方呢? 牛河梁是燕山支脉努鲁儿虎山南麓的一组山坡台地,在绵延起伏十几公里的群山之中,有一条被俗称为牤牛河的河流穿山而过。因此,牤牛河两旁的山梁得名为牛河梁。 在牛河梁的土山上,是老百姓的庄稼地,庄稼地边上散落着不知道什么年代留下来的石块,很久以来,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用处。有不少人,把这些石块当成当年农业学大寨修建梯田时的遗留物,还有人,甚至把它们看做是废弃了的象征着吉祥的敖包。 有的人就把石块拣回村里,拿它砌院墙垒猪圈。 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在这些石块底下,埋藏着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 1981年春天,在辽宁省博物馆工作的郭大顺,和建平县两位考古工作人员,来到了这个县的富山乡马家沟生产队。 郭大顺, 196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先后在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化厅从事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考古研究。此后,他根据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课题。 在建平县两位考古人员的陪同和带领下,郭大顺走进了马家沟生产队长马龙图的家。 两年前,马龙图在一次犁地的时候,拣到了一个像马蹄子一样的玉器。马龙图用纸把底座封好,把这件玉器当成笔筒摆在桌子上。1981年在建平办考古培训班的时候,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郭大顺。 马龙图告诉郭大顺,他在发现这个玉器的地方,还挖出过一些人的尸骨。 这让郭大顺心中一阵惊喜,他想:这是不是考古人员苦苦寻觅了多年的红山人的墓葬呢? 马龙图以五元钱的价格把马蹄形玉器卖给了考古队,随后,在郭大顺的要求下,马龙图带领他们来到了玉器的出土现场。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工作站站长朱达:“到了现场,就发现地表有很多陶片,碎石头。再问问当地的老百姓呢,就是咱们的老百姓,就是说,这里头这个盆岔子啊,什么都东西的,特别多。而且呢,大量的石头。这是,种地多少年,经常打(犁)铧子。就是在地里取了不少石头啊,拉回家去,说什么砌院墙啊,砌猪圈哪。” 马龙图带考古队员去的地方,当地的村民叫它“西梁地”,后来这里被考古队编为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遗址上堆积着许多石块,郭大顺不露声色地在石块间仔细寻找着什么,突然,他的眼前一亮,一块腐烂的人骨头出现在他的眼前。于是,他在那块有人骨的地方进行了简单的发掘。 郭大顺:“正好旁边又露出一个人骨来,我们在那简单地做了一下清理,又清理出了一座墓葬,这个,正好这个头部,就是这个位置,这个位置有一个玉环,玉环,地层非常清楚,上边压的是红山文化层,这个墓葬是压在那层底下,后来这个地点,就是二号地点,这座墓葬呢,后来就编为一号墓。” 在发现红山文化牛河梁一号墓两年之后,1983年,考古队开进了牛河梁,住进了马家沟。经过实地调查和了解,他们惊讶的发现,这里的红山文化墓葬遗址一共有20多处。出人意料的是,红山人的墓葬,不是那一时期普遍流行的“土坑竖穴式”,而是在墓的顶上堆满石头的“积石冢”。 中国古人把隆起的坟包称为“冢”,因此,考古学家便把用石块堆积起来的红山文化墓葬形式,称之为“积石冢”。 刘国祥:“红山文化的埋葬形式呢,比较特殊,目前我们知道,有一种最主要的埋葬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积石冢,那么什么是积石冢,那么它的形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那么所谓的积石冢,就是建在山梁或土丘的顶部,通常呢,把这个山顶,这个进行修整,完了之后呢,就是说垒砌石块,砌出一个范围,在这个石块的石砌范围之内呢,砌出这种石棺墓,那么中心部位呢,经常是砌一座大型的这个石棺墓,边缘部位呢,经常砌数座,小型的石棺墓,完了之后,在石棺墓的上边,再积石,就是堆放石块,从而,给人一种山陵似的感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积石冢。” 红山人建造的“积石冢”,都选择在大山的顶部。山顶的高度,平均海拔在550~650米左右。 每个山顶上的积石冢数量并不一样,有的只有一个;有的是两个;也有的是多个积石冢同在一个山顶。 建在山顶上的积石冢,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在中央位置建有中心大墓。 在中心大墓之外,专家们把其他的墓分为“台阶式墓”、“甲类石棺墓”、“乙类石棺墓”和“附属墓”四个等级。这种墓葬制度说明了什么呢? 刘国祥:“那么在埋在山顶的,这些人之间,他们也有这种,严格的等级区分,像大型墓,明显高于这个,其它一些墓葬,小型墓里头,也能看出这种级差的反映,所以说在所有的小型墓里头,那么也有明显的这种,级差的变化,这就是说积石冢之内,我们已经明确看出,可以分成,六七个不同的等级,再加上和普通社会成员之间的这种分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等级化的,分层次的,红山文化社会,社会进入复杂化。” 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在平地上发现 “积石冢”的踪影。那么,红山人为什么把“积石冢”建造在大山的顶部呢?有一种观点认为,5000年以前,红山人在长期以渔猎为主的生涯中,对山有了独到的理解和特殊的感情,他们认为山上是天神的居住之所,因此红山人才把祖先安葬在山顶之上。埋葬在山顶上的祖先,自然也就获得了天神的资格。 考古队员后来发现: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上,众多的“积石冢”所需要的大量石块,都是从远处的河沟里搬运而来。 令考古队员不理解的是,5000年以前,在山林茂密,道路坎坷,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红山人为什么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营造如此庞大的“积石冢”呢? 有的学者认为:红山人生活的时期,周围分布着许多个大小不同的聚落。原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争夺地盘,彼此之间时常发生争斗。红山人可能这样认为,既然在争斗中需要构筑工事保护自己,那么死后的灵魂更需要保护。这就是用石头把墓地围圈起来的意义所在。 有的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的理由是,据已经知道的考古发现证明:红山文化时期所筑的防御工事都是土筑的方形环壕,而没有发现用石头筑造的工事。这些用石头筑造的墓,是红山人对山、石崇拜的产物。 发掘工作开始了,考古人员在紧靠着积石冢石砌台阶的内侧,发现了排列整齐,竖着放置的没有底座的彩陶筒形器。 彩陶筒形器,最大的高50厘米,直径30厘米,最小的筒形器的高度有20厘米左右。它们的出现,传递着怎样的信息呢? 有人推测它们埋在石砌台阶的内侧,是为了营造通天接地的氛围,有人认为它们是5000年以前红山人使用的鼓。理由是,把筒形器两头的圆口用野兽的皮蒙上,就可以在祭祀时敲响。 也有人从力学的角度分析,认为筒形器竖着放置具有抗侧压力,红山人的目的是让筒形器起到像“堤坝”一样的作用,使积石冢顶部的石块和边侧的石砌台阶不致塌落。 郭大顺:“估计它还是和祭祀有关系。和祭祀有关系,它既然是没有底,这样它就上下贯通了,上下贯通,和当时的人们沟通天地呀,和这个有关系。它还应该是一种祭祀,可能这样解释。现在是比较多的人从这方法考虑。” 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规模最大的一座中心大墓,位于编号为第2号地点的积石冢内。 中心大墓里埋葬的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随葬品?1984年7月18日,考古队决定打开这个大墓看个究竟。 不知道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考古队员们发现,当他们准备打开这座大墓的时候,刚才还是湛蓝的天空,立即变得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在以后的发掘中,每当考古队员们打开积石冢内的中心大墓时,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可是,当考古队员清理到中心大墓石棺的底部之后,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在墓中,他们没见到完整的人骨和任何随葬品。 失望的情绪笼罩着考古队,在接下来打开的四座红山文化墓葬,都由于早年被盗墓者光顾而一无所获。 难道牛河梁的红山文化墓葬都被洗劫一空?还有没有被盗墓者遗忘的角落?一天,考古队员们把目光瞄向了牛河梁第五地点的中心大墓。 当开始清理到这座石棺墓的底部时,他们有了不同以往的感觉。。 朱达:“就是当时,我们做这个墓的时候,清理玉器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没话说的,就是我们拿这个小竹签儿,因为怕里头有这个(文物),因为下头是文物啊,我们就用小竹签儿,一点儿点儿剔,一剔,往下一插,就躇溜一下子,这感觉一下子(有文物),把它扒拉扒拉,用刷(子)扫扫,一看一件玉器,再剔,也是(玉器),觉得下面特别滑,后而做完这个墓,做完以后,整个全身全是玉器,这个摆放的全是玉器,这里面出现的有玉龟呀,马蹄形玉箍,勾云型玉佩。” 墓的主人是一个老年男性,随葬品是七件玉器。勾云型玉佩,竖放在死者的右胸,下面压着一件马蹄形玉器,右手腕戴着一个玉镯,两件玉璧放在头部的两侧,双手各握着一个玉龟。 放在死者胸前的勾云型玉佩,呈长方形,它的四个边角翻卷,背面有可供悬挂的钻孔,中间有勾云形纹饰。 在此之前,有不少红山文化的勾云型玉佩被发现,人们对它的解释也莫衷一是。 田广林:“概括地说呢,主要有龙神说、凤凰说、饕餮说,饕餮就是那种大眼睛,有这种饕餮纹,饕餮说,还有就是,人兽合体说,里面包含着人和动物,还有的说,神目(说),神眼,我个人认为呢,这种形式多样,款式繁多的这个,所谓的勾云纹玉佩啊,它本身表现的是一种鸟,它是神面、鸟神形象。” 也有学者把它说成是一种花卉图案。他们推测:在5000年以前的红山地区,很可能存在着一些以花为图腾的部族。这些以花为原形的勾云形玉佩,可能就是“花族”部落的象征。假如这种说法可以成立的话,那么,牛河梁第五地点中心大墓的主人,应该就是“花族”部落的首领。 而郭大顺则认为,这种玉器很可能是权力的象征物。 1989年秋天,考古队按照计划发掘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的墓,当打开这座墓葬之后,琳琅满目的各种造型的玉器竟然有20件。这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随葬玉器最多的一个墓葬。 在21号墓葬死者的头部上方,精心摆放的是一个马蹄形玉器。 马蹄形玉器,是红山文化玉器中,流传较广而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因为它的外形颇似倒置的马蹄,所以,它被人们叫做这个名字。 关于马蹄形玉器的用途,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玉杯,有人说它是舀米的器具,有人把它说成是手腕上的装饰,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打击的礼乐器,还有人认为它是搁置头发用的束发器。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考古队就在距离红山文化牛河梁第二地点,只有一公里的马家沟生产队扎下营寨,他们住的是土坯房,睡的是大炕,吃的是小米饭。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是,考古工作者每天都为重大的发现激动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对这里的60多座墓葬进行了发掘。 在发掘中,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牛河梁红山文化墓葬中只用玉器随葬,大型石棺墓随葬的玉器,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工艺讲究。小型的石棺墓里,不仅玉器数量少,有的根本就没有玉器随葬。 面对这种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完备的玉礼制。 刘国祥:“在红山文化晚期,用玉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么从中我们可以认为,随葬玉器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以及玉器的组合关系,能够直接反映出,墓葬级差的变化,那么我们通常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备的玉礼制系统,这也是目前,我们所能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礼制形态。” 古人以祭祀的形式,向神奉献玉的行为称作礼。所谓“古者行礼以玉”。为什么古人要“以玉礼神”呢? 有的学者认为:在金属发明之前的新石器时代,玉器是最为贵重的物品。所以,古人用它创作出各种神灵,对它们顶礼膜拜,这就是最早的礼器为什么是玉器的根源。 有的学者推测,人类最初是注重玉器的审美价值,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和巫术之间发生了紧密的联系,玉才有了神秘的力量,在宗教仪式中常常作为巫师手中的法器或祭祀的礼器,当巫师离开人世的时候,它们就作为随葬品被埋入地下陪伴主人。, 学者普遍认为,在神秘的“积石冢”里,拥有玉器的墓主人就是5000年以前,红山部落里的首领兼巫师。 冯时从天文学考古的角度,对牛河梁4号墓的人物身份作了考证。 冯时:“这个墓主人呢,这个葬式呢,很特别,他虽然是仰身直肢,躺在那,但是他不是,这个直身的,他两个这个,腿骨是交叉起来的,他是一种这个巫觋啊、祭司啊,这样一类的,比较显赫的人物。” 5000年以前,红山人为了生存与发展,便虔诚地乞求于神灵的帮助和庇护,于是就产生了原始的宗教,从而部落里也就有了巫师,巫师成了人与神之间的媒介。他们又是部落里的精神领袖。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人们又有了重要发现:在积石冢里还有红山人建造的大型祭坛。 朱达:“祭坛它都是用这种,一种红色的,暗红色的石头桩,砌筑起来的,三个同心圆,一层比一层高,它在这个,这就是红色石头桩呢,也是最外圈的最粗,往里呢,逐渐细,这三圈的这个石头的规格还不一样的,它一般的高度,都在三十公分左右这石头桩。” 积石冢和大型祭坛的出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5000年以前的红山人,已经纳入了同一个宗教信仰和同一行为模式中。这无疑会增加各群落、聚落间的凝聚力,强化地域共同体的认同感,促进社会秩序一体化进程。 因此,红山文化积石冢和大型祭坛的出现,被看成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第二地点祭坛牛河梁第二地点二号冢中心大墓第二地点第四号冢第二地点一号冢第21号墓第二地点一号冢第27号墓上页 目录 下页 本图书由水镜明月制作 发现之旅 《五千年以前的文明》第五集《聚焦女神庙》 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考古队员们,发现了积石冢和大型祭坛之后,又一个问题开始出现在脑海里:按照常识,史前文化的墓地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总是与相关的地面建筑遗迹相伴随。 在这里,会不会有红山先民们在5000多年以前的建筑物呢?于是,在1983年的秋季里,考古队员把目光放在了寻找红山人的建筑遗址上面。 几天过去了,考古队员们一无所获,又由于连日的奔波,使得他们的情绪大受影响。 有的队员甚至产生了疑问:在牛河梁上,真的存在过红山人的建筑物吗?如果存在,那些建筑物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是不是被人为或者自然的因素彻底破坏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1983年的一天,在北梁的主山上,进行了一整天勘察工作的考古人员又是一无所获。正当他们要下山的时候,一个叫赵文彦的考古队员突然内急,他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个因为冲水而形成的土沟里。 就在这时,一块土红色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弯下腰来,把这件东西拣起来仔细一瞧,心里禁不住一阵狂跳:原来,这是一个用泥巴塑成的人耳朵。 泥塑人耳朵的出现引起了考古队员们的高度注意,在继续寻找的过程中,他们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混在沙土里的泥塑的人鼻子、乳房、手臂和一些红山文化的陶片。 冲水沟里怎么会有泥塑的人体残块呢,这些残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队员们的视线不约而同地顺着冲水沟瞄向高处的东山坡。 朱达:“后而,大家就分析,在一起分析,这些泥(塑)的(人体)残块,是来自哪里。这个地方就是冲沟,地势比较低,它只能从这个,经过流水冲刷,只能在高处(往下)冲下来。” 根据冲水沟里发现的女性泥塑人体的残块,队员们推测,在5000年以前的东山坡上,可能曾经耸立着一座红山人建造的女神庙。 带着兴奋的心情,考古队员们回到了驻地马家沟。当他们把在东山坡冲水沟里的发现告诉房东的时候,勾起了房东的回忆,房东告诉考古队员这样一件事:大概是在1962年,社员们在东山坡上修建拦水堤坝的时候,有人用锄头在那里挖出了一些用红土做的人的鼻子、耳朵一类的东西,当时也没人把它当一回事。 房东的回忆给考古队员带来了更大的希望。那么,东山坡上埋藏着怎样的秘密呢?难道这青翠的松树下面,真的就是红山人建造的女神庙遗址?如果是的话,早已倒塌的庙址里面,还有完整的女神头像吗?这一切,只有在发掘之后才能找到答案。 1983年10月,考古队员们怀着渴望新发现的心情开始了发掘工作,当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厚度大约为25—50厘米的表土层清理掉后,一个从未见过的建筑遗址呈现出来。 从平面上看,这个建筑分为主室、东西侧室。北室、南室和一个长方形室相连。遗址南北长22米,东西最宽处约9米,最窄处2米,方向向南偏西20°。 这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半地穴建筑,地下部分深达0·8~1米。 考古队员在南室的四周,发现了已经碳化的木头柱子的痕迹。他们分析,为了牢固起见,红山人在建造女神庙时,先在柱子的内侧粘贴上成束的禾草,再用草和泥搅拌形成墙面。墙面为多层,内层墙面上布满了蜂窝一样的圆洞。 在清理倒塌的墙面的时候,考古人员居然发现了5000年以前,红山人精心描绘的壁画。 接二连三的发现,使在现场的考古工作者都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预感,似乎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在等待着他们。 1983年11月2日清晨,辽西的山区格外宁静。 这一天,考古队员们早早的离开了驻地,按计划,这天的上午他们要剥离,建筑遗址主室西侧的一块特殊的泥块。 当年,主持和组织牛河梁遗址发掘工作的郭大顺,在后来的文章中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时间,在期待中一分一秒的过去,人们都似乎屏住了呼吸,整个工地悄然无声,连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只有小铲子和小刷子,在剥离泥土时发出的声音在沙沙地响着。 渐渐地,一个人的面部轮廓,开始显现,接着,头颅、眼睛也开始显露出来。中国远古女神,在地下埋藏了5000年之后,终于露出了她那端庄而又高贵的容颜。 女神头像高度写实,造型逼真,她的脸形为方圆形,颧骨突起,双眼中镶嵌着两块经过抛光处理的青色圆形玉片。 女神用坦然而又镇定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5000年以后的人们,面对着考古队员的惊讶,她带着神秘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由于女神庙的位置在林场之内,地表上生长的松树的树根,已经扎到女神头像的面部并造成了裂痕。 李殿福:“这个头像上呢,有一些个,裂纹里面有一些个,这个松树的那个根子,都是那个须根,这个须根吧,扎得很多。当时也没什么办法,后来我想了一下,就掏出小剪子,把那些个松毛,松树根子啊,一个个都把它剪掉了。” 朱达清楚地记得,1983年11月2日这一天,在现场的考古队员,都激动得忘记了吃中午饭,到了傍晚时分,大家用脱脂棉和白纸,把发掘出来的女神像小心包好。大家一致推荐,由现场的惟一一位女队员魏凡抱着女神下山。 魏凡后来计算过,从发掘现场到考古队的驻地马家沟,距离是750米。平时用10多分钟就可以走完的路程,那一天,在同事们的护送下,她花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才把这段路程走完。 安全回到驻地以后,考古队员们和马家沟的村民们像过年一样高兴,他们把女神像,放在老乡家的土炕上,又仔细端详了起来。 不一会,考古队员们的神情又逐渐得变得凝重起来,原来,女神像的面部缺少了鼻子。 朱达:“这个,女神头像呢,当时没有鼻子,这感到很美中不足,所以大家伙就分析 了,突然这个,孙守道先生就想起来了,就前几天在冲沟里,我们清理出来的那个鼻子,是不是,是否那个鼻子就是,所以就把这个鼻子拿出来,按在上边,一看,一看颜色、比例和它的,这个破碎的茬口,正好都能吻合上,所以就确定了这个,这个鼻子就是这个女神头像上出的。” 考古界泰斗夏鼐,当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当看到女神像的照片和有关材料之后,他震惊了。为了慎重起见,夏鼐叫来科研处处长乌恩岳斯图,要他赶到牛河梁,对女神像的年代进行鉴定。 乌恩岳斯图:“我就带着当时,发掘出来的一些碳十四,做碳十四测量的标本,带回所里,因为我们所有碳十四实验室嘛,进行了测量,测量的结果,出来以后呢是,的确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也就是相当于,距今五千年,这样的结果,这个消息,告诉夏鼐先生以后,他就很高兴了,因为这个确实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而且很重要的红山文化的遗址嘛,这就确定下来了。” 在以后的发掘中,女神庙遗址里,又出土了另外一些泥塑的女神肢体的残块,这些人体的残块外表细腻,打磨光滑,分别属于六七个女神的躯体,她们有的比真人小,有的和真人等同,也有的比真人大二到三倍。从出土的位置看,她们之间的排列也有了主次之分。 严文明:“这个是,应该是反映当时社会分化,分层的一个标志,这我们对照着墓看,它那些积石冢,它里面也是有大有小,那个规模都有大有小,所以我们想呢,这个,一个是反映它的宗教信仰,二个呢,也反映它当时的社会的分层的状况。” 那么,女神庙里的泥塑神像,代表的又是什么神呢? 有的学者说,她们是自然神,有的则认为是“地母神”。更多的学者认为,女神庙里供奉的,是红山人的祖先神。理由是,当原始人的宗教主题由自然界、图腾转向人自身的时候,就到了祖先崇拜的阶段。 曾经担任东亚考古学会主席的尼尔森女士,是美国丹佛大学的终身教授,她一直从事女性在史前的社会地位问题的研究。尼尔森对红山文化情有独钟,先后十几次来到红山文化遗址进行考察,也是第一个来到牛河梁遗址的外国学者。女神像的出土,强烈地吸引了她的目光。 也有人对红山人供奉女神感到大惑不解,因为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积石冢大墓的主人几乎全是男性,这个现象非常明显的表明,当时的红山社会已经进入父系社会时期,但是红山人崇拜的神却是女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都曾经经历了女性地位显赫的历史阶段,并塑造了本民族的“女神”形象。 红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远古神殿,它的发现,对中国史前宗教,以及文明起源的研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它的出土,也在美术界引起了震动。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些人认为,古代的中国缺乏人体艺术。他们的理由是,生活在被誉为“君子之国”、“礼仪之邦”的中国古人,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袒露身体。中国的人体艺术,是从西方传来的“泊来品”。 正当人们为古代中国缺乏人体艺术而遗憾的时候,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上出土了史前时代的女神像。而它的出现,把中华民族的人体艺术史上溯到了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女神庙里,考古队员又在遗址的主室内,发现了泥塑的龙的残体。 龙的上下颚獠牙毕露。据在现场专家的推测,这条龙的躯体肥大,当年,它卧在主室内的顶部,昂首朝向北方。 在遗址的北室里,考古队还发现了一对长度竟然达到了15厘米的泥塑的鸟爪,专家们分析,当年,在庙的北面的墙壁上,应当有一只巨大的鸟神在那里伫立。 鸟神和龙的头部为什么都朝向北方呢?难道在庙的北面还隐藏着没有被发现的秘密?当考古队员走上北山坡的时候,才揭开了谜底。 原来,在距离女神庙的北墙仅仅8米远的地方,有一座红山人利用山梁的自然地貌修整的、南北,东西边长约200米,总面积为4万平方米的山台子。 山台子高出女神庙大约2米,周边有人工砌筑的石墙,石墙的走向与女神庙完全一致。这座大型的山台子是红山人做什么用的呢? 专家们认为:5000年以前,牛河梁一带,曾经是红山人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当时人们所崇拜的神灵偶像,除了女神以外,还包括猪龙、神鸟在内,但是主要的、占统治地位的是女神。 女神庙建造在牛河梁的主梁之上,它的重要地位,从地理位置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郭大顺:“围绕着女神庙和祭坛和积石冢,我们叫做坛、庙、冢三位一体,这样一个组合,而且具有固定的组合,而且在50平方米的,这个山梁上,它有这个,自己的布局规划,而且在这个区域之内,甚至于这个区域再往外,很大一个区域里,没有居住人的地方。所以这样一个,大型的,祭祀遗址,和这个史前时期,那种在家内,在家庭里头搞祭祀,甚至于在一个聚落里,他单设一个大房子,搞祭祀,那比那个规模要大得多,它应该就是它的红山文化的,文化共同体的一个祭祀中心。”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这样评价:女神庙里的塑像可以称为“神”,但是,她们是按照真人塑造的,是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所以,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是中华民族的“共祖”。 当1983年的初冬来临的时候,在牛河梁工作的考古队员们,满载着收获和喜悦,返回了沈阳市。而把女神头像抱回沈阳的,仍然是考古队的女队员魏凡。 这次经历,成为魏凡一生的骄傲和最美好的回忆。 而一场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讨论,也因为女神像的出土和女神庙的发现,在国内外掀起了高潮。女神像出土时的情景把女神头像抱下山的女考古队员魏凡五千年前的女神头像与真人等同的女神头像上页 目录 下页 本图书由水镜明月制作 发现之旅 《铡美案新考》 民女秦香莲与书生陈世美本是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后来进京赶考,时过三年杳无音信。 秦香莲携一双儿女进京寻夫,到了京城方知陈世美科考高中状元,且已经娶了皇帝的女儿,成为东床驸马。 此时陈世美一心贪图富贵,不认妻儿,并欲加害她们母子。 秦香莲百般无奈,喊冤开封府。 包黑子包拯不畏权势,为民申冤,铡了陈世美。 这就是创作于清代的戏曲《铡美案》的主要情节。 那么,历史上果真有陈世美,秦香莲吗? 大凡说书唱戏,剧中人出场都有自报家门的习惯。 在戏曲《铡美案》中,陈世美、秦香莲都提到自己是湖广均州人氏。 湖广,是明代至清初时的一个行省。包括现在的湖北和湖南。 均州,就在湖北,也就是如今的丹江口市。 195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1964年,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均州古城变成了一片泽国。 一本名为《陈年谷秘史》的书所描写的正是有关陈世美的传说故事。书的作者叫童德伦。他耗费十年的精力,搜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民间传说,终于写成了40万字的专著《陈年谷秘史》。出人意料的是,童老先生认为历史上并没有陈世美这个人,《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在生活中的原型,是一个叫陈年谷的人。 不仅如此,童老先生还认为:生活中的陈年谷与戏曲中的陈世美,是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 童德伦:“我从小时候听老年人讲,戏中的陈世美就是陈年谷。陈年谷是一个清官,他不徇私情得罪了同学,同学们故意编戏辱骂于他。我一直想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据童老先生考证,陈年谷不仅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其道德品质也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处,更没有贪图福贵,杀妻灭子之事。 通过考证,童德伦搞清了陈年谷的号叫熟美,是他上学时自己起的。 在那时,文人之间很少直呼其名, 一般都以字号相称。根据他的字号,我们也可以称陈年谷为陈熟美。这样,陈年谷又和陈熟美划上了等号。而陈熟美和陈世美已经非常接近,只有一字之差了。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陈熟美是陈世美的生活原型,那么陈熟美一来政绩突出,二来没有当过驸马,三来没有抛弃糟糠之妻的记载和传说。这样大相径庭的事怎么会混在一起了呢? 再说,陈熟美是明末清初人,而戏曲《铡美案》人所共知讲的是宋朝的事。那么,清代的人怎么能让宋代的包拯给铡了呢? 清顺治十五年,陈熟美的同窗好友仇梦麟与胡梦蝶从均州到京都找陈熟美求官,被陈熟美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 怨恨而归的仇梦麟和胡梦蝶走到河南南阳,正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二人看到戏中所演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熟美,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 戏的内容差不多,只是把名字换了一下,把陈熟美变成了陈世美,还把陈世美说成了驸马。 改编后的《琵琶记》在河南、陕西、湖北一带不断传演,还真引起了观众的同情和共鸣。后来根据观众的愿望,又改编成陈世美让包青天给铡了。 于是清代的事也就演变到了宋代,戏名也变成了《铡美案》。 在中国古代把湖北湖南称为湖广行省的,只有在元代以后,即明代和清初。而宋代则是把省级区划称为“路”。湖北为荆湖北路,湖南为荆湖南路。既然陈世美自称是湖广人氏,也就肯定了他所处的明清年代,而不可能是包公生活的宋代。 周育德:“陈世美这个名字最初出现在戏剧舞台上那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事。当时的戏名不叫《铡美案》,叫《赛琵琶》。因为在这之前呢,舞台上还流行一出名剧叫《琵琶记》。” 《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一出悲剧。它创作于元代,作者高则诚。说得是河南书生蔡伯楷辞别父母和妻子,进京赶考。经过几番比试,终于高中状元。此后,又被牛丞相看中,入赘牛府,成了相爷的爱婿。蔡伯楷只顾贪图荣华富贵,早已忘了父母和妻子。不想家乡连遭大旱,父母双亡,妻子赵五娘生活无着,只有怀抱琵琶沿街卖唱,乞讨要饭。 《赛琵琶》这个剧名最初见于清朝嘉庆年间焦循所著的《花部农谭》。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花部中有剧名《赛琵琶》,余最喜之。为陈世美弃妻事。陈有父母儿女。入京赴试、登第,赘为郡马,遂弃其故妻,并不顾其父母。 我们不难看出,《琵琶记》与《赛琵琶》之间的关系:两剧主要情节近似,主要人物也一一对应,所不同的是人物的姓名发生了变化。 《赛琵琶》的主要人物是陈世美和秦香莲,它是今天的《铡美案》的前身。 那么,作为戏剧中的另一个主人公,陈世美的妻子秦香莲,童德伦先生是怎样研究的呢? 童德伦:“秦香莲和陈世美都是戏剧人物,是艺术形象。她的生活原型真名叫秦馨莲。她是陈熟美的第二个妻子。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根本没有戏剧中所编的那些情节。编戏人为了掩人耳目,把秦馨莲改成秦香莲。” 这儿是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的秦家楼村,陈熟美之妻秦馨莲的家乡。 受戏曲《铡美案》的影响,乡亲们很少有人知道秦馨莲的名字,他们只知道秦香莲。 一九九五年,时任十堰地区文联副主席的牛晓文出版了他的章回体传记文学《陈世美真传》,比童德伦的《陈年谷秘史》早出版五年,而且材料来源也不尽相同。然而在两本书里,关于陈年谷的生平、婚配以及后来遭小人记恨写戏编排等等大的构架上基本相同。 均州城从来不演《铡美案》。1985年,丹江口市豫剧团创作排演了新编历史剧《陈世美喊冤》,演了几十场就停了。据说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票房也不看好。后来,剧团一名演员把剧本带到了四川广元。在那儿演出反而引起了轰动。 80年代末,这部戏还被拍成戏曲电视剧。 应该说,《陈年谷秘史》和《陈世美真传》两本书加 上《陈世美喊冤》这出戏,对陈世美的传说故事分析论述的差不多了。但它们毕竟属于文学艺术的创作范畴,难免会被人认为有一种编演的色彩。那么,正史中有没有对于此事的论述呢? 这是湖北省丹江口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的《丹江口文史资料》。 它是对地方史志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是严肃可靠的。 在这部文史资料的第一辑里,我们看到一篇题名《陈世美其人其事》的文章。 当时能够确认陈年谷号熟美的有三位老人。其中一位陈棠是陈年谷的第十代子孙。三位老人相互印证,搞清了陈年谷号熟美的由来:孟子在《告子章句上》一文中写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巳矣”。陈年谷由此想到,自己名叫年谷,而谷子熟了才美,于是就自称号熟美。 关于陈年谷同窗学友编戏辱骂嘲弄之事,文章也作了充分肯定,主要事实与童德伦、牛晓文书中所述完全一致。 文章发表之后,三位老人不幸先后离开了人世。只留了这篇很有研究价值的文史资料。 刚才我们曾提到过的陈年谷的第十代孙陈棠已经去世,那他还有其他后人吗?我们了解到陈棠还有一个胞弟叫陈吉棋,他仍健在,现居住在武汉。 在武汉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装工程处职工宿舍,我们见到了老人。 陈年谷以至后来陈世美的故事,陈吉棋很早就听爷爷和父亲说过。 陈吉棋:“小的时候我见过我家的神龛上供奉的祖宗牌位,有陈一奇、陈年谷。我还清楚地记得陈年谷的号叫熟美,他的墓就在我家的背后。以后修水库被淹没了。” 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 在水下40米处,就是千年古城均州,当然也包括我们在追寻的陈熟美的生平遗存。 古均州城在水底已静静地躺了40年,它原来的模样,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渐渐淡漠了。 然而,关于陈世美的传说故事却一直在它的岸边流传着。 对于这个故事,我们可否这样去认定: 陈世美是陈熟美,因为这是编戏的人渴望达到的目的;但陈熟美又不是陈世美,因为陈熟美没有忘恩负义,杀妻灭子。陈年谷的家乡古均州城陈年谷墓地石雕陈年谷第十代孙子全家合影戏曲铡美案剧照牛晓文所著《陈世美真传》戏曲铡美案剧照(秦香莲)上页 目录 下页 本图书由水镜明月制作 发现之旅 考古中国 第二部 王者归来 神秘中山国 1974年冬天, 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农民开展大规模平整农田的事情, 引起了文物管理部门的注意。因为农民们, 不断到附近一些被怀疑是古墓的大土丘上取土, 已经造成了破坏, 于是, 考古人员迅速赶到了现场。 古墓遭到破坏, 让人深感痛心, 也给了考古人员一个尽早打开墓葬的机会。当地一位农民, 向考古队队长陈应祺, 讲起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们那个村里30多年前, 有个叫刘西梅的老人,曾经挖出来一块大河光石, 这个河光石上面一面好像刻着是字, 但是谁也不认识。 这件事, 立刻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兴趣, 他们随即来到刘西梅家, 看到了这块石头。虽然当时, 谁也不能解读这些战国时代的文字, 但他们内心已隐隐约约地意识到, 自己与2200多年前消失的一个神秘王国不期而遇了。 公元前5世纪, 由于周王朝统治的日渐衰落, 中国进入了烽烟四起、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就在这一时期里, 一个在北方的大山深处逐步壮大起来的古老民族——鲜虞, 在经历了无数年的苦斗后, 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中山国。前414年, 中山武公率领他的子民开始越过太行山, 向东部平原迁徙, 并定都在诸侯国势力薄弱的地带。 但是, 这个弱小的国家, 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来自强敌的不断侵扰, 终于在前407年, 被"魏国所灭, 成为魏的属国。 国破家亡, 逃避到大山之中的桓公, 经过反思后逐渐成熟起来,经过20多年的抗争, 再度出山复兴了自己的国家。此后, 中山国逐渐国富兵强, 不仅参与“五国相王”, 开疆拓土, 也埋下了招人嫉恨的种子。公元前296年, 国力日衰的中山国都城——灵寿, 终于抵挡不住强敌的连续进攻而陷落, 一代强国至此宣告灭亡。 在中山国灭亡的2270年后, 考古人员在平山县三汲乡意外见到的这块石头, 与这个神秘王国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 或者, 这些文字仅仅只是一道咒语? 古文字专家——李学勤首先肯定了这块石头属于战国时代的遗物, 并对石头上的文字进行了翻译。 “监罟(gu)有(you)臣公乘得守丘其旧将曼敢谒后俶(Chu)贤者”。这些类似密码般的古文字, 实际是, 战国时代一个叫公乘德和一个叫旧将曼的人, 留给后人的一段自我介绍。 2000多年前, 两个守墓人留下的这段话语, 证明了这个古墓比较集中的区域, 是战国时代一个王家园陵的所在。那么, 它到底是哪一个王家的园陵呢? 人们首先想到的, 就是那个神秘的中山国。 人们先在距离古墓群不远的地方, 发现了一些手工业作坊的遗址。大量作坊遗址、居住遗址和零星文物的发现, 为最终搞清古墓群与中山国都城之间的依存关系开了一个好头。与此同时, 一个更加深入的考古发掘行动从编号为1号的古墓开始了。 1号古墓是古墓群中体形最大的一个, 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 地上封土仍然高达15米, 东西底边长92米, 南北底边长110米。封土平面基本为方形, 由下到上构成三级台阶, 第二级台阶以上还残存着建筑的遗迹。 随着勘探范围的扩大, 人们在1号墓的外围又先后发现了6座陪葬墓、2个车马坑, 1个杂殉坑。尽管这些墓葬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盗掘现象, 但仍残留了丰富的文物。 陪葬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葬船坑的设置, 这在中国北方的古代墓葬中十分罕见。 1974年的冬天,考古人员对1号古墓周围, 陪葬墓和殉葬墓的发掘结束了。此次发掘的一个重要成果, 就是证实了主墓中人物的君王身份。但是, 对主墓的发掘并没有被马上列入计划。 1975年秋天, 考古人员开始对6号墓实施发掘, 这是一个在外形上比1号墓小一些的古墓, 但墓道也长达了90米。可是, 这个墓的主墓室曾遭到过严重的盗掘, 已经一无所有了。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民工在主墓室侧面的平台上, 意外踩空的一脚, 竟踩出了一个宝库。 一个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 从来没有见过的墓葬格局出现了。在主墓室的两侧, 仅然还有两个与主墓室互不相连, 用来放置陪葬物品的仓库。这种超常规的墓室结构设计, 被以后的发掘证明为, 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王陵墓所独有的。也正因如此, 才使得中山国王墓葬中的大多数宝物, 在2000多年中一次次逃过盗劫, 被保护了下来。在主墓室东西两侧的宝库中, 一次就出土了几百件文物, 其中有大量的稀世珍品。 在经过了两年多的铺垫后, 人们期待已久的, 1号墓的挖掘终于开始了。 更深入的勘探说明, 1号墓在墓室构造上完全接近于6号墓。不同的是在主墓室的东北方向又多出了一个宝库, 这说明墓中这位君王的地位更加显赫。 接下来人们在高大的封土北侧发现了一个斜插进墓室的盗洞。此次发掘, 遗憾已在所难免。发生在战国时代晚期的那次盗墓行动, 使主墓中最大的椁室里, 除了几个吊棺用的大铜环和一些文物残片外, 几乎一无所有了。盗墓人在洗劫之后又放了一把火, 把整个墓室烧得面目全非。 但是, 谁也没有想到, 由于盗墓者的疏忽, 在主墓室一角, 还留下了一个稀世珍宝, 此刻, 它就埋在这些石头的底下。 首先出土的这对错银双翼神兽, 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风神“飞廉”的形象。它怒目圆睁, 张口咆哮, 似乎随时都在准备腾空跃起。神兽的表面采用粗细不同的银片、银丝镶出的变化无穷的斑纹, 更使这威武勇猛的神兽显得生动而又神秘。 1号墓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中, 有象征王权与礼乐的钟鼎编磬和青铜礼器, 大量的则是奇巧瑰丽的生活用品。 东边的宝库清理完之后, 人们打开了东北库, 但出乎意料的是, 这竟是一个空库。即没有被盗掘的痕迹, 也没有摆放过器物的痕迹。 西边的宝库也被打开了, 里面出土了更多的文物, 这多少让人们遗憾的心情, 得到了弥补。 刘来成:“ 结果我们把西库清理出来以后, 首先看到的是一大堆玉器。挖完了, 还不知道里边能有字呢。最早发现的字是哪个呢, 就是那个方壶。” 陈应祺:“我们的同志就清理, 用竹签清理了壶上面土锈, 一干了以后更显了——中山王。” 这件高63厘米、重28公斤的巨大酒壶上, 四面刻满了450个字的铭文。它告诉后人, 这里埋葬着中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他的名字叫“错”。铭文中, 还特别记载了征伐燕国的战争。文中提到“皇祖文武、桓祖成考”, 说明在“错”之前, 还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四位先王。此前发掘的6号墓, 埋葬的是中山王世系的第四代君王——成公。1号墓中的“错”是中山国的第五代君王。 这一时期的中山国, 逐步发展成为了“千乘之国”。但是, 伐燕胜利后的第二年, 中山王“错”便一病不起, 不久就辞世了。公元前313年的这一天, 灵寿城里鼓号哀鸣, 纸钱抛洒, 举国上下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王“错”去世的时候, 与中山国相有世仇的赵国正在实行“胡服骑射”,而中山国内, 却已经是士兵疏于武备, 农夫惰于种田, 政治腐败, 人心涣散了。 公元前296年, 当赵国的铁骑隆隆开过来的时候, 第六代中山国王出逃别国, 客死他乡。危乱中, 当时还健在人世的国王“错”的夫人被流放。随着这位前代王后的离去, 一个曾经在动荡不安中放射出异彩的国家消散了。刻着字的神秘河光石手工业作坊遗址中间墓主人佩带的三排玉佩出土玉器殉葬坑中两只狗的骨架葬船坑摆放在船舱中的编钟出土文物银贝币错银双翼神兽出土了大量生活用品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错金银虎噬鹿, 原是一座屏风的底座青铜器上的铭文目前惟一发现的中国古代帝王陵的设计图上页 目录 下页 本图书由水镜明月制作 发现之旅 考古中国 第二部 王者归来 山洞里的宫殿 满城是中国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县。县城西北面1.5公里的地方,矗立着一座 海拔236米的山丘,山丘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陵山。 在陵山的附近还有两个名叫守陵的村庄,村里的老人都说他们的祖先是守陵的,可是究竟给谁守陵,陵在哪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谁也说不清楚。直到1968年5月,当地驻军的那次爆破,才解开了一个千古之谜。 施工人员无意间在陵山的主峰发现了一个山洞,并发现这个巨大无比的山洞中,藏着难以计数的古物。军人们把这个发现立即报告了上级,消息很快传到中央政府,施工被命令停止了,一支考古队火速赶往满城。 卢兆荫是当年陵山考古工作队的成员,据他回忆,考古队当时是直接利用施工爆破发现的那个洞口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 考古人员发现,山洞的岩壁上没有一根杂草,显然是人工修建而成,专家判断,这里应该是一处古代的墓葬。 借助灯光,人们看到从洞口进入的这间墓室中,到处都是车马器的遗迹,从马的尸骨和遗存的车辆金属饰件推测,墓室中一共有16匹陪葬马和4辆车。 在这间足有16.5米长的墓室北端,有一条东西向的通道,考古人员认为这是整个墓葬的甬道。 穿过甬道,人们来到对面的一间墓室。这里好像一个大仓库,地上摆放着数百件器物,比南面那间墓室还要拥挤。 这些酒缸能盛下几千公斤的酒,看来,墓主人生前是个好酒成性的人。 从北边墓室出来,考古人员顺着甬道向西,进入了一个大厅。大厅东西长15米,南北12米,近7米高的穹隆让人感觉置身于天空之下。在平坦规整的地面上,分三个区摆放着数百件用途不同的器具。 从大量的朽木和瓦砾判断,大厅原来建有瓦顶木结构的房屋,已经朽烂倒塌。考古人员从朽木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铜质构件。白荣金对这些铜构件作了认真的研究,确定那是古代帷帐的构件,并复原出这些古代的帷帐。 在清理地面器物时,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古钱币,它们属公元前二世纪前后西汉王朝的“五铢钱”,而在一些铜器上,人们还发现了刻有“中山府”、“中山内府”、“中山宦者”字样的铭文。 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河北保定、满城一带就有一个叫中山的古王国,它在争霸中被强大的敌人灭亡,但中山这个名字却一直保留下来。到了西汉年间,古中山国一带被皇帝分封给诸侯王,封国仍取名为中山。 从钱币和铜器上的铭文看,墓主人应该是西汉中山国的一位诸侯王。在一些器物的铭文中,考古人员发现有纪年的标注,如32年、34年、36年,最多的达到39年,墓主人在位时间至少在39年。 根据《史记》《汉书》的记载,中山国的王在位有超过三十年的,职位超过三十年的,只有第一代就是中山靖王刘胜。他,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汉景帝的儿子,一位显赫的诸侯王。 根据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形制,考古专家判断,在中厅的正西面,应该还有一个放棺椁的后室。 人们细心地拨开腐烂的堆积物,希望能找到墓主人的遗骸。但是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宝物——金缕玉衣。由于玉衣随葬制度到汉朝末年被废除,除古文献上的记载,后人从没有见过真正的玉衣。 陵山墓葬中出现的这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是中国考古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当时在现场的人员都激动万分。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来到了陵山挖掘现场。据郭老解释,分等级使用玉衣的制度,是在西汉中晚期才严格执行的,而刘胜所处的西汉中前期并不严格,再结合陪葬品上大量清晰的铭文,确定墓主人为刘胜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考古人员来说,能够确认墓主人的身份实在是太令人兴奋了,因为眼前的一切都有了答案,这些尘封在墓洞中2000多年的文物,就像一条时光隧道,把他们带到了刘胜生活的那个遥远年代。 史籍中记载的刘胜从不问政事,整日盛宴狂饮,寻欢作乐,妻妾成群,子女竟有120余个。 在他的墓葬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王爷奢侈靡费的生活。修凿于陵山中的刘胜墓,墓内布局完全模仿宫殿,建造考究,陈设华丽。从琳琅满目的陪葬品中,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王宫里的生活。 享乐的生活是让人留恋的,王爷不愿在死后失去这一切。为了能永世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他把自己生前的用品,几乎一应俱全地带进了墓葬。 然而,人们发现棺椁里的金缕玉衣是扁的,刘胜的尸骨去哪里了呢? 考古队经过详细勘查,发现在这座墓北面100多米远的山崖上,还有一处墓葬。他们立即组织挖掘。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一方铜印,印文为“窦绾”。史籍上记载,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名叫窦绾。毫无疑问,这是刘胜妻子的墓穴。 后室偏向南侧,原来是作为妻子的窦绾,希望自己的长眠之处能更靠近丈夫一些。 刘胜死于公元前113年,他的妻子是在他死后多年才去世的。因此她的墓在建造规模和精细程度上都超过了刘胜墓。但毕竟身份不同,王后的随葬物品远不能与王爷的相比。 即使这样,窦绾墓中出土的文物也足以让考古人员惊喜了。 这是“朱雀衔环杯”。出土时杯内还残存着朱红色的痕迹,考古人员推测那是化妆品。使用如此精美的化妆盒,这位窦绾王后会不会也像天仙一样美丽呢? 这盏灯被称为“长信宫灯”,因灯体刻有“长信”字样的铭文。长信宫为刘胜的祖母窦太后居住的宫殿。窦太后与窦绾是什么亲缘关系尚无法考证,但窦绾是窦太后家族之人却可以肯定。这是整个陵山汉墓出土的最炫目的宝物之一。 在窦绾的墓葬中还出土了很多玉器。 令考古人员感到意外的是,在窦绾墓里又出土了一件玉衣。 王朝强盛带来的财富,让中山王刘胜和王后窦绾追求生命不朽,他们费劲心机要保护自己在死后遗体永存。然而,考古人员发现,就像刘胜的玉衣是扁的一样,窦绾的玉衣中也空空荡荡。两位墓主人的遗体究竟去了哪里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卢兆荫:“我们发现人的牙,中山靖王的牙还保留着一部分,牙的珐琅质的壳还在。并且脊椎骨,肋骨,腿骨,还有一些骨渣,基本上还能看得出来,但是已经取不出来,完全跟枣泥,枣红色的,完全跟枣泥差不多了。” 昂贵的玉衣、华美的玉器,都没有使王爷和王后的尸骨永存。在死亡面前,生命不朽不过是一个精神的追求。 历时两个多月的发掘工作终于结束了,人们发现,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绾,在两座墓葬中共为后人留下了一万多件文物。虽然墓主人的遗体腐烂了,但这一万多件文物却历经两千多年漫长的时光,从西汉一直保存到今天。墓葬甬道中间的马车分3个区摆放着数百件用途不同的器具考古现场考古人员从朽木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铜质构件铜制构件现场发现的古钱币属西汉五铢钱出土文物上有“中山”字样的铭文玉衣出土乐伎像刘胜墓中最精美的香炉窦绾皇后墓中出土的放置化妆品的精美器具长信宫灯出土玉器出土玉器上页 目录 下页 本图书由水镜明月制作 发现之旅 考古中国 第二部 王者归来 定陵传奇 北京的紫禁城,世界上最大的皇宫建筑群,始建于中国的明朝,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先后有13代皇帝在这里延续帝国的统治,而他们死后都葬在了北京北部的这片山谷中。 十三陵,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皇家陵园,它也是明帝国的另一个紫禁城,陵园内的建筑全部仿照皇宫建造,每一个陵墓都建筑着高大的城墙和金碧辉煌的宫殿。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项考古计划曾试图解开十三陵所有的秘密,而只有一座陵墓的地宫被成功打开。定陵,中国第一个也是至今惟一一个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陵。陵墓的主人是一个神秘的皇帝,他在紫禁城中度过了30年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长眠于这一座更加封闭的地下宫殿。 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生活在公元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明朝末期,因为他在位的年号是万历,又被称为万历皇帝。 1956年5月,试掘工作正式开始。 第二年,1957年的5月,考古队终于穿透厚厚的土层,找到了坟墓的外墙――金刚墙,而最让人兴奋的是,在金刚墙上,考古人员隐约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梯形开口。它应该就是400多年前,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 在金刚墙被发现后,考古队没有立即打开地宫。此后整整4个月的时间里,考古队一直在为打开地宫进行最后的准备。 当时拍摄的一部新闻电影完整地纪录下了打开地宫大门的过程。 一位考古人员后来回忆到“地宫里面太寂静了,静得让人心里发慌,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怖与凄凉之感渗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