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情商决定成败》

作者:朱彤 字数:30849 更新:2023-10-08 21:25:58

《情商决定成败》第1章 情商是什么(1) 第1节发现情商  ◆感知情商  1990年,一个心理学概念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人类智能的革命,并引起了人们旷日持久的讨论,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约翰·梅耶提出的情商概念。紧跟其后,1995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把情感智商这一研究成果介绍给大众,该书也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畅销书。随着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激烈的现代竞争中,情商的高低已经成了人生成败的关键。作为情商知识的受益者,美国总统布什说:“你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  那么情商究竟是什么?  情商是EmotionalQuotient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情绪智慧。但这样的答案显然过于简略,要想更深入地认识情商,就有必要了解情商与智商的关系,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情商概念是作为智商的对立面提出的。  长期以来,人们将智商视为人生成败的决定因素,并将它作为衡量个人能力的主要指标。近百年间,研究者设计出五花八门的智商测试方法,接受各种测试的人也数以亿计。尽管研究规模如此巨大,耗时如此之长,但还是有不少人提出了疑问:智商高的人真的比普通人能力更强吗?  长久以来,不知有多少圣贤哲人一次又一次地幻想和构建着人类生存智慧的理想模式,又不知有多少宿学硕儒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为寻求一条平衡木而困惑烦恼。人们除惊羡一些伟人的成就外,也开始研究他们凭什么成功,是不是伟人都是天赋禀异的人物呢?或者换个说法,是否只要有天生的聪明,就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呢?  众多实例和实验证明:高智商者不一定取得成功,智力商数的高低与一个人成就的必然联系一再受到质疑。  有一个叫威廉·宾德的人,自一出世,他父亲就采用各种手段开发其智力,3岁时就能用本国语言自由阅读和书写,4岁写出了3篇500字的文章,6岁写了一篇解剖学论文。小学入学的当天上午被编入一年级,中午母亲去接他时,他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8岁上中学,11岁进入哈佛大学。由此可以看出,宾德的脑子足够聪明,智商不可谓不高。但他后来离家出走,在一家商店当店员,一生碌碌无为。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了寻找到答案,人们开始关注情商。  在这种情况下,情商伴随着心理学家的研究问世了。早期在心理学界不被重视的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被认为是决定人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情感智商是对传统智力概念的革命性构建,它涉及人的稳定性、乐群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方面,是对生命内在力量的尝试性把握和描述。  智商曾一度统治过成功学的领域,人们在感慨谁智商高谁就能成功的同时,不禁有些迷茫。原因在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高智商神话的破灭。细心的人们应该还能够回忆起类似于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泼熊的事件,不绝于耳畔的许多国内高等学府的学生因不堪各种压力跳楼自杀,因一点小事而愤然用刀砍死同学的……太多的天之骄子的言行让人们震惊之余开始寻找问题背后深层的原因。  难道是这些学生不足够聪明?还是他们不能意识到问题过后的严肃性结局?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结论,因为我们都会明白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他们的智商,而是他们不懂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知晓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于是在面对人生逆境之时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些自我控制与面对人生挫折的心境,为我们揭开了情商的神秘面纱。所有的这些高智商人物的悲剧,原来可以避免,或者他们未来可以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但因为情商不高而最终发生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  情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一个高情商的人在工作上易于成功,婚姻中易产生幸福感,人际关系如鱼得水……  情商就这样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情商是一门人生艺术  情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准确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一种接近并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一种调节情绪,以帮助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运用就是一门艺术。  人的情绪体验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莫名其妙被某种情绪侵袭的经验。这些情绪体验既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也包括消极的情绪体验。不是所有的情绪都是对人的行为有利的,所以,认识情绪,进而管理情绪,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课题。  《牛津英语词典》上说:“情绪是心灵、感觉、情感的激动或骚动,泛指任何激动或兴奋的心理状态。”简单来说,情绪是一个人对所接触到的世界和人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就是快乐、生气、悲伤等心情,它不只会影响我们的想法和决定,更会激起一连串的生理反应。  大体上,我们可以将情绪粗分为愉快和不愉快两种经验:  愉快的经验包括喜悦、快乐、积极、兴奋、自豪、惊喜、满足、热忱、冷静、好奇心和如释重负等。  不愉快的经验有失望、挫折、忧郁、困惑、尴尬、羞耻、不悦、自卑、愧疚、仇恨、暴力、讥讽、排斥和轻视等。  其中它们又可分为合理的情绪和不合理的情绪。快乐、激动、悲伤、恐惧、愤怒、害怕、担心、惊讶等感觉,共同构成了人生丰富多彩的情绪生活。人活着,就免不了体验这些情绪。情绪左右了人类无数的决定和行为,无论是对我们的学习经验还是社会适应能力来说,情绪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由上可见,情绪是因多种情感交错而引起的一连串反应,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它并不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控制和管理自我情绪是一门人生艺术。一个不懂管理自己情绪的人,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太多的情绪化,起伏巨大会让一个人丧失理智,从而作出不合现实的判断,或错失良机。  智商可以说是一种很物质化的事物,而情商则是人在进化中发展出来的技能。正是因为有了情商,人才能够在进化中逐步胜出,最终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  美国一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议员康农在初上任时就受到了另一位代表的嘲笑:“这位从伊利诺伊州来的先生口袋里恐怕还装着燕麦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讽刺他还有着农夫的气息。虽然这种嘲笑使他非常难堪,但也确实如此。这时康农并没有让自己的情绪失控,而是从容不迫地答道:“我不仅在口袋里装有燕麦,而且头发里还藏着草屑。我是西部人,难免有些乡村气,可是我们的燕麦和草屑,却能生长出最好的苗来。”  康农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并且就对方的话“顺水推舟”,作了绝妙的回答,不仅自身没有受到损失,反而使他从此闻名于全国,被人们尊敬地称为“伊利诺伊州最好的草屑议员”。  无数事例证实:情商就是一种情绪管理的能力。情商高,代表着情感管理的能力强,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力也比较好。反过来说,情商低,就代表一个人常常会陷入大悲大喜的情况,因为这种巨大的情绪起伏而最终一事无成;情商低的人相对地人际关系容易紧张,社会适应力也较差。  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有的人容易因此大动肝火,结果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而有的人则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泰然自若地面对各种刁难,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如同上面那位“伊利诺伊州最好的草屑议员”一样,最终靠控制自我情绪而赢得人们的敬重。  情商就是这样一种管理情绪的艺术,如果你要快乐幸福地生活,你就要学会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也是提高你情绪智商的办法。掌握并认真利用好这门艺术,将会令你受益一生。第1章 情商是什么(2) 第2节情商的内容  ◆自我认知的能力  古希腊德尔斐城的帕提农神庙里,镌刻着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它是这座神庙里惟一的碑铭,它要求人们在情绪产生的时候,即能感知它的存在,进而有目的地调控它。  然而,认识自己并非易事,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为什么不高兴?……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不断地问自己,然而至今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即便如此,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一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动物园里生活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上有个大包?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无水无食的环境。”  小骆驼又问:“妈妈,那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进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坏了:“哇,原来我们的身体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上文中的小骆驼对自身的许多困惑皆来自于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  我们常常会说某人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这里所谓的“自知之明”也是自我认识的一个普通说法。  认识自我包括的内容如下:我对身体外形的认识—有什么优势,有哪些缺陷;我的情绪个性—易冲动,还是沉着;我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我有哪些长处,哪些短处……  比如一些人对自己的身高或胖瘦而不能坦然面对,那么他的自我认知就出现了障碍。  也有一些人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的位置认识不清,导致命运的悲剧发生。  清朝咸丰年间,金融业受控于两大集团,北是山西帮的“票号”,南是宁绍帮的钱庄。安庆人胡雪岩年轻时就在钱庄当学徒,与官宦子弟王有龄结为“生死之交”,利用王有龄的官场与社会关系开设钱庄。胡雪岩曾在王有龄穷困潦倒之际给予其资助,因而后来王有龄得志后常想着对胡雪岩报恩。胡雪岩通过不断网罗人心,层层投靠,精于谋划,采用灵活的手段,靠经营丝绸、茶叶和军火发了大财,渐渐成为江浙巨商。  后来,太平天国李秀成兵围杭州,胡雪岩的家业即将毁于一旦,但他把危险看成机会,购置了大批粮食支援守城清军抗敌。不料清军无能而失守,好友王有龄自缢。胡雪岩于是投奔左宗棠麾下,为其筹措军饷,镇压太平军,以保家业。但所耗钱财巨大,一个商人财力终归有限,他又以灵机应变之能与洋人谈判,开我国近代史借外债之先河。此举深得左宗棠赏识,遂保荐二品顶戴和黄马褂,胡雪岩还受赐紫禁城骑马之殊荣,成为清末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春风得意,又协助左宗棠购办武器镇压回捻起义,成为军火商人。一夕间获利百万,官助商势,商助官银,使他家业飞升,成为官场、商场的红人。此时,胡雪岩开始大兴土木,妻妾成群,生活腐化,当然也没能脱开古训:树大招风,福兮祸依。  左宗棠与当权重臣李鸿章矛盾尖锐,作为左宗棠财政支持人的胡雪岩自然也就成了李鸿章的眼中钉,“排左必先除胡”成为李鸿章的重大策略。同时,胡雪岩与外商之间的勾当也暴露天下,引发左宗棠之疑,他的败相已然显露。尤其他想维持江南蚕业,与洋人竞争,孤军奋战,终因资金周转不灵而渐渐支撑不住。而当年他用钱支持过的清政府,见他抵挡不住,便弃之而去。到了此时,胡雪岩完全败北,妻离子散,人去楼空。人生亦曾富贵,亦曾凄凉,宛若黄粱一梦。  胡雪岩作为一代徽商的杰出代表,他本来可以荣华富贵地过一生,然而其大起大落,败在其成功之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作为一名商人,越俎代庖,干涉到朝廷的“内政”,做了许多本该是政府做的事,结果只能是吃力不讨好,成为左李二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而与之相反的另一位清朝“名人”—李莲英,却享尽荣华,富贵一生。  李莲英当时深得慈禧太后老佛爷的喜爱,被封为大总管,权倾朝野,许多大臣也怕他三分。然而,李莲英时刻警醒自己只不过是个大太监,深获慈禧太后宠爱而已。在一次随同李鸿章、七王爷出巡之时,李莲英没有乘坐为他准备的“专车”,而是坐了一顶不起眼的小轿,晚上也是先服侍李鸿章、七王爷睡下,甚至为七王爷洗脚。  这些并没有白做,因为回朝之后,李鸿章与七王爷争相向老佛爷夸李莲英会办事,说得慈禧太后一高兴就赏了李莲英不少珍宝,还连呼“没白疼他一回”。  慈禧去世之后,隆裕皇后即位,李莲英请求告老还乡,并把慈禧太后生前所赐最名贵的几件珍宝交出来:“这些本是国家的宝物,奴才私自珍藏了几十年。现奴才还乡,请求皇后娘娘收回宝物!”  像李莲英这么有自知之明的人又有谁不喜欢呢?  所以,千百年传下来的一句古话:人贵自知,在如今的时代还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  ◆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  情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控制自我,没有自制力的人终将一无所成,一点的小刺激和小诱惑都抵制不了,面对大的诱惑必将深陷其中。  控制自我情绪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是有理性的,不能只依赖感情行事。  2000年,小布什击败戈尔当选为美国总统。但你可想到,就是这样堂堂的美国总统,年轻时候却放荡不羁、缺乏自制力。  学生时代的布什,学习成绩一般,但对于吃喝玩乐他却样样在行。平时他除了与他那帮“狐朋狗友”四处游荡之外,无所事事。他最大的喜好便是开着自己那辆哈雷·戴维斯摩托车,带着时髦的女孩,在大街上飙车。除此之外,每天晚上,他总是泡在各色舞厅里,不到深夜不会回家,而且每次都是醉醺醺的。  老布什看儿子如此不济,多次谆谆教导,但是,小布什总把父亲的话当作耳旁风,依然故我。  直到有一天,一个很特别的姑娘出现在他面前,她的美丽和纯洁一下打动了“花花公子”小布什。在这位姑娘的影响之下,小布什警醒了,他慢慢克制住自己的放浪行为,奋发努力,投入政界。经过一番奋斗,他终于成就了自己的辉煌,登上了总统宝座。  托马斯·曼告诫人们:“控制感情的冲动,而不是屈从于它,人才有可能得到心灵上的安宁。”  有一个间谍,被敌军捉住了,他立刻装聋作哑,任凭对方用怎样的方法诱问他,他都绝不为威胁、诱骗的话语所动。等到最后,审问的人故意和气地对他说:“好吧,看起来我从你这里问不出任何东西,你可以走了。”  你认为这个间谍会立刻转身走开吗?  不会的!  要是他真这样做,他就会当场被识破他的聋哑是假装的。这个聪明的间谍依旧毫无知觉似地呆立着不动,仿佛对于那个审问者的话完全不曾听见。  审问者是想以释放他使他麻痹,来观察他的聋哑是否真实,因为一个人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常常会精神放松。但那个间谍听了依然毫无动静,仿佛审问还在进行,就不得不使审问者也相信他确实是个聋哑人了,只好说:“这个人如果不是聋哑的残废者,那一定是个疯子了!放他出去吧!”就这样,间谍的生命保存下来了。  很多人都惊叹于这个间谍的聪明。其实,与其说这个间谍聪明绝顶,还不如说是他超凡的自制力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他的生命,换回了他的自由。  自制,顾名思义就是约束自己。看似不自由,殊不知,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有意识地克制自己。  没有自制力的人是可怕的,不但他的思想会肆意泛滥,行为更会如此。有人喝酒成瘾、上网成瘾等,无一不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一个失去自制能力的人是不会得到命运的眷顾与垂青的。  卡耐基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有一次,卡耐基和办公大楼的管理员发生了一场误会,这场误会导致了他们之间的憎恨。这位管理员为表示对卡耐基的不满,便给他时不时添些小麻烦。一天,管理员知道整栋大楼里只有卡耐基在办公室里时,立刻把全楼的电灯关了。这样的情形发生了好几次,最后,卡耐基忍无可忍,决定“反击”。  某个周末,机会来了。卡耐基在他的办公室里准备一份计划书,忽然电灯熄灭了。卡耐基立刻跳起来,奔向楼下地下室,他知道在那儿可以找到这位管理员。当卡耐基到那儿时,发现管理员正倚在一张椅子上看报纸,还一边吹着口哨,仿佛什么事情都未发生似的。  卡耐基立刻破口大骂。一连5分钟之久,他用尽了天下所有的脏字来侮辱管理员。最后,卡耐基实在想不出什么骂人的词句,只好放慢语速。这时候,管理员放下手中的报纸,脸上露出开朗的微笑,并以一种充满自制和镇静的声音说:“呀,你今天有点儿激动,不是吗?”他的话像一支利箭,一下子刺进了卡耐基的心。  卡耐基羞愧难当:站在自己的面前是一位只能以开关电灯为生的工人,他在这场战斗中打败了自己,而且这场战斗的场合和武器,都是自己挑选的。  卡耐基一言不发,转过身,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办公室。他再也做不了任何事了。当卡耐基把这件事反省了一遍又一遍后,他立即看出了自己的错误,坦率地说,他很不愿意采取行动来化解自己的错误。但卡耐基知道,必须向那个人道歉,内心才能平静。最后,他费了很久的时间才下定决心,决定到地下室去忍受必须忍受的这种羞辱。  卡耐基到地下室后对那位管理员说道:“我回来为我的行为道歉,如果你愿望接受的话。”管理员脸上露出了微笑,说:“凭着上帝的爱心,你用不着向我道歉。除了这四堵墙壁,以及你和我之外,并没有人听见你刚才说的话。我不会把它说出去的,我知道你也不会说出去的,因此,我们不如就把此事忘了吧。”  卡耐基听了这话,羞愧再次刺痛了他的心。他抓住管理员的手,使劲握了握。卡耐基不仅是用手和他握手,更是用心和他握手。在走回办公室途中,卡耐基心情十分愉快,因为他终于鼓起勇气,化解了自己做错的事。由此卡耐基一再告诫我们,自制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能力,它不是枷锁,而是你带在身上的警钟。  那些以为自制就会失去自由的人,对“自由”与“自制”的意义显然还没有深刻的领会。因为自我控制不是要以失去自由为代价,恰恰是为了保证自由最大限度内的实现。  一位骑师精心训练了一匹好马,所以骑起来得心应手。只要他把马鞭子一扬,那马儿就乖乖地听他支配,而且骑师说的话马儿句句都明白。  骑师认为用言语指令就可以驾驭住了,缰绳是多余的。有一天,他骑马外出时,就把缰绳给解掉了。  马儿在原野上驰骋,开头还不算太快,仰着头抖动着马鬃,雄赳赳地高视阔步,仿佛要叫他的主人高兴。但当它知道什么约束都已经解除了的时候,它就越发大胆了,它再也不听主人的叱责,愈来愈快地飞驰在辽阔的原野上。  不幸的骑师,如今毫无办法控制他的马了,他用颤抖的手想把缰绳重新套上马头,但已经无法办到。失去羁控的马儿撒开四蹄,一路狂奔着,竟把骑师摔下马来。而它还是疯狂地往前冲,像一阵风似的,路也不看,方向也不辨,一股劲儿冲下深谷,摔了个粉身碎骨。  “我可怜的好马呀,”骑师好不伤心,悲痛地大叫道,“是我一手造就你的灾难。如果我不冒冒失失地解掉你的缰绳,你就不会不听我的话,就不会把我摔下来,你也绝不会落得这样凄惨的下场。”  追求自由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们不能放任自流。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本身就潜藏着无穷的害处与危险,严重的时候,就像脱缰的马儿一样难以控制。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是“带着镣铐跳舞”。  给情绪一个自制的阀门,我们自然会做到挥洒自如,赢得卓越的人生。  ◆自我激励的能力  自我激励就是给自己打气,鼓励自己。中国人自小就被要求要争气,在逆境中要奋起,而支持崛起的信念则来自于自我激励。  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目前的状态,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来自于心的力量,也是情商的重要内容之一。  偌大的中国,有许多商业巨子在引领企业的未来,其中有一位闪耀的女星,她就是吴士宏。  吴士宏从一个未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年轻女子,到IBM、微软两个巨型跨国公司的地区负责人。她的成功,除了过人的胆识、聪颖的智慧,还跟她自我激励的情商有着密切的关系。第1章 情商是什么(3) 进入IBM之前的面试,吴士宏初生牛犊不怕虎,经理问她:“你知道IBM是家怎样的公司吗?”“很抱歉,我不清楚。”吴士宏实话实说。“那你怎么知道你有资格来IBM工作?”“你不用我,又怎能知道我没有资格?”吴士宏脱口而出,这话自信十足。她接着继续用英语说,她以前的同事和领导都相信她有能力做更多的事,她说能通过自学考试就是能力的证明,如果给她机会,她会证实她的能力和资格的,IBM公司或是别的公司如果用她一定不会后悔的。就这样,她被告知:下周一上班!“天生我才必有用”,吴士宏充满自信的言语给主管考官留下的,是一种信任和认同感。  但吴士宏在IBM做职员期间,有一次她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来,被门卫拦在大楼门口,故意要检查她的外企工作证。她没有证件,于是僵持在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们都向她投来异样的目光,她内心充满屈辱,但却无法宣泄,她暗暗发誓:“这种日子不会久的,我绝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任何门外。”  还有一件事重创过她敏感的心。有个香港女职员,资格很老,她动辄就驱使别人替她做事,吴士宏自然成了她驱使的对象。一天,她满脸阴云,冲吴士宏走过来说:“Juliet(吴士宏的英文名),如果你想喝咖啡请告诉我!”吴士宏惊诧之余满头雾水,不知所云。那位职员仍劈头盖脸喊道:“如果你要喝我的咖啡,麻烦你每次喝完后把盖子盖好!”吴立宏恍然大悟,她把自己当作经常偷喝她咖啡的贼了,这是人格的污辱,气得吴士宏顿时浑身战栗。  吴士宏的前半生是微不足道的,她只是一个小护士。在有幸进入IBM做一名最低级职员后,她扮演的是一个卑微的角色,沏茶倒水,打扫卫生。她曾感到自卑,连触摸心目中高科技象征的传真机都是一种奢望,她仅仅为身处这个安全而又能解决温饱的环境而感到宽慰。但是这种内心的平衡由于这两件事而受到重创,吴士宏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要管理公司里的任何人,无论是外国人还是香港人。  从此,她每天比别人多花6个小时用于工作和学习。于是,在同一批聘用者中,她第一个做了IBM的业务代表。接着,同样的付出又使她成为第一批IBM本土的经理,然后又成为第一批去美国本部作战略研究的人。最后,她又第一个成为IBM华南区的总经理。这就是付出多回报多的最好事例。  在以后的岁月里,吴士宏更以惊人的毅力向自己的命运发起了挑战。1998年2月,她到了微软,成为了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1999年10月,TCL礼聘她为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  许多不成功的人不是没有成功的能力与潜质,而是在思想上就不想成功。因为他们在受到羞辱时除了暗自神伤,嗟叹命运不济,从不给自己打气,他们会习惯“劣势”,久而久之真的只有失败与之为伍。  也有一些人并不是不给自己一点激励,而是很快就把对自己的承诺抛在脑后,没有认真地执行过既定的目标。  一个有成功意识的人,都是允许自己失败,却不会倒下的人。因为失败是一时的,可以激励自己往上走,但倒下去就是永久的失败。  ◆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时常有人抱怨某人“不会察言观色”,或者是“没有眼力”,无论是哪种表达,都是关于情商中识别他人情绪的表现。  一个不懂得识别他人内心的人,是无论如何达不到想要的成就的。  清朝有一个县令,被分配到山东省,第一次谒见抚军。按照惯例,凡是部属来参见长官,必须穿蟒袍补服(所谓蟒袍就是清代官员的公服,用缎做成,一般为夹层,视官阶大小,上绣五蟒至九蟒不等。补服是加在蟒袍上的外褂),即使酷暑也不能免除。因为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这位县令刚在抚军的厅堂坐下,就汗流浃背,难以忍受,于是拿起随身携带的圆扇振臂狂挥。抚军说:“为什么不脱掉外褂?”县令说:“是,是。”于是让他的仆人帮他脱掉了外褂。过了一会儿,挥扇如故,抚军笑着说:“为什么不解带宽袍?”县令说:“是,是。”于是离开座位一件一件解带去袍。回到座位上,县令自顾自地在抚军面前谈笑风生,不自觉地把扇子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不停地换来换去扇个不停,把风扇得飒飒有声。  抚军起初以为他是耐不住热,继而为他的放肆而生气了,于是斜视着眼睛用反语戏弄他说:“怎么不连衬衫也脱去,那样比较凉快。”这县令应声就脱去衬衫。抚军看他这般无知无礼,立即拱手说:“请茶。”抚军的左右立即传呼“送客”。因为清时官场习惯,属员谒见长官,长官不愿意再继续谈下去,就以“请茶”示意。茶碗一端,侍从就高呼“送客”,这时客人必须立即辞出。县令听到“送客”,仓促间没有办法,来不及穿戴,急忙取了帽子戴在头上,左边腋下夹着袍服,右肘挂上念珠,提着短衣,踉跄而出,犹如杂剧中扮演小丑登场。抚军署中的官吏小厮,吃吃地笑得直不起腰来。县令刚回到公馆,抚军命令他回原籍学习的告示牌,已经高高地悬挂在大门外面了。  这位县令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是在于他的“愚”,不能准确领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这是识别他人情绪能力的欠缺,是情商不高的表现。  有人说该县令不能领悟他人意思是因为他“笨”,那么“聪明”是否就能拯救这种人的性命呢?  三国时著名才子杨修是曹营的主簿,他是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刘备亲自攻打汉中,惊动了曹操,他即率领四十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淳入帐禀请夜间号令。  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  人们便把这个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淳大惊,请杨修至帐中细问。  杨修解释说:“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夏侯淳也很信服,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便把杨修给斩了。  后人有诗叹杨修,其中有两句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是很切中杨修之要害的。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傲物,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兵出潼关,到蓝田访蔡邕之女蔡琰。蔡琰字文姬,原是卫仲道之妻,后被匈奴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传入中原。曹操深怜之,派人去赎蔡琰。匈奴王惧曹操势力,送蔡琰还汉朝。曹操把蔡琰许配给董杞为妻。曹操当日去访蔡琰,看见屋里悬一碑文图轴,内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众谋士谁能解此八字,众人都不能答,只有杨修说已解其意。曹操叫杨修先别说破,让他再思解。告辞后,曹操上马行三十里,方才省悟。原来此含隐语“绝妙好辞”四字。曹操也是绝顶聪明的人,却要行三十里才思考出来,可见其急智捷才远不及杨修。  曹操曾造花园一所,造成后曹操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活”字。  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于是翻修。曹操再看后很高兴,但当知是杨修析其义后,内心已忌杨修了。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放在台上。杨修入内看见,竟取来与众人分食。曹操问为何这样?杨修答说,你明明写“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虽然笑了,内心却十分厌恶。  曹操怕人暗杀他,常吩咐手下的人说,他常做杀人的梦,凡他睡着时不要靠近他。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跃起来拔剑杀了近侍。大家告诉他实情,他痛哭一场,命厚葬之。因此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曹操的心,于是便一语道破天机。  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冒犯了曹操。杨修之死,源于他的聪明才智。  有人认为杨修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杨修的聪明不算真聪明,因为真正聪慧的人知晓如何把握他人的心理,并保护自身的利益。  ◆人际交往的能力  美国有一个叫泰德·卡因斯基的人,他16岁进哈佛,20岁毕业。而后在密歇安大学获数学硕士、博士学位。接着,又到世界第一流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任教。然而,卡因斯基虽然智力超群,但却从未培养自己的社会交际技能和情商。整个中学时期同学几乎见不到他的影子,他从不同任何人交往,更不能与人建立长久关系。在大学里,他也如此,人们送他一个绰号“哈佛隐士”。卡因斯基在制造炸弹方面有特殊才智,但他在社交方面却是低能儿,因长期压抑而导致心理异常。他不但对社会没有好的作用,倒用自己的研制的炸弹杀死了3人,伤了22人。  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先生说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于专业能力,80%取决于人际关系,足见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而他所说“专业技能”主要靠智商来获取,“人际关系”却是靠情商获得。  与他人沟通是情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16岁的小姑娘朱露总是显得有点孤独,平时也不爱言语,和同龄人似乎没有话题可讨论。  其实朱露原本并非如此,在她5岁以前,她一直是个非常活泼的小女孩。她当时和其他同龄的小伙伴没有任何太大的区别,但很快情况发生了变化。当她天真地问一些问题时,得到的总是父母的斥责:“不该问的就不要问。”渐渐地朱露变得沉默起来,也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因为她总担心自己不会说话。  朱露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她到了16岁时已显得不如伙伴们成熟,并且不擅交朋友的她由于缺乏友谊而更加落落寡欢。  可怜的小朱露因为少了友谊的甘霖而常常忧愁,但是却无法走出童年的阴影。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生存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如果欠缺过硬的与人交往能力,我们不仅会在前途上大受影响,也会在生活上备受其“害”——人际关系不善注定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我们每个人都深深感到人际关系的重要与微妙,许多人坦言:工作的最重要之处在于与人协调、沟通。只有在人际关系处理好了之后,才有可能展现你独特的才华,否则不良的人际关系将阻碍你前进的步伐。  1983年,嘉纳出版了影响深远的《心理架构》(FramesofMind),明白地驳斥智商决定一切的观念,指出人生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单一的智商,而是多方面的智能。这样的智能主要可分为七大类,其中两类是传统所称的智能——语言与数学逻辑,其余各类包括空间能力(艺术家或建筑师)、体能(运动员的优雅或魔术师的灵活)、音乐才华(如莫扎特)。最后两项是嘉纳所谓“个人能力”的一体两面,一是人际技巧,如医生或马丁·路德·金这样的领袖;另一类是透视心灵的能力,如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  这种多面向的智能观可更完整地呈现出孩子的能力和潜力。嘉纳等人曾经让多元智能班的学生做两种测验,一种是传统标准的斯坦福毕奈儿童智力测验,另一种是嘉纳的多元智能测验,结果发现两种测验成绩并无明显的关联。智商最高的儿童(125到133分)在十类智能的多元测试中表现各异;三个孩子在两个领域表现不错,另一个孩子只在一个领域表现较杰出,且各人突出的领域相当分散;四个音乐较佳,一个特长是逻辑,一个是语言。五个高智商的孩子在运动、数字、机械方面都不太行,运动与数字甚至是其中的两个孩童的弱点。  嘉纳的结论是:斯坦福毕奈智力测验无法预测孩童在多元智能领域的表现。反之,教师与家长可根据多元智能测验,了解孩子将来可能有杰出表现的倾向。  嘉纳后来仍不断发展其多元智能观,他的理论首度问世后约10年,他就个人智能提出一个精辟的说明:  人际智能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别人的行事动机与方法,以及如何与别人合作。成功的销售员、政治家、教师、治疗师、宗教领袖都有高度的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与人际智能相似,但对象是自己,即对自己有准确的认知,并依据此认知来解决人生的问题。  “人际智能”即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是我们每个人的切身体会。  一位学业优异的学生将来可能问鼎科学的最高奖项,然而并不见得能当一名出色的领袖,因为他有可能欠缺与人交际的能力—但并不是说每一个成绩优异的人都如此,因为有许多特别出色的领袖也曾同样学业优秀,比如“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等等。  我们在此强调的是:人际沟通能力非常重要。  第3节情商的价值  ◆成功的80%决定因素来自情商  海斯是一位学问高深的学者,曾获得世界一流学府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学位。他有过这样一段往事:  我从前在部队服役的时候,做过一个智商测试,测试的结果是我获得了160分,是基地里得分最高的。按照测试标准,我的智商已经到了天才的水平。退役后,我又参加几次智商测验,每次都得高分,因此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聪明过人,我希望别人也这样看我。然而,遗憾的是有人并不这么看。第1章 情商是什么(4)更新时间2010-7-29 16:05:45 字数:5047 我认识一位汽车修理工,我估计他如果参加智商测试,分数大概仅仅是人类智力的平均分——90分而已,所以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我远比他聪明。然而,每当我的汽车出毛病,我又不得不去找这个低智商的人来解决问题,对他的结论洗耳恭听,奉若神旨,而他每次都能让我的汽车变得完好如初。  有一次,他从引擎上抬起头来,笑嘻嘻地对我说:“博士,有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店买钉子,他把左手食指和拇指并拢放在柜台上,右手做了几次敲打的动作,店员拿了一把锤子给他,他摇摇头。店员注意到了他左手并拢的拇指和食指,于是给他拿来了钉子,这回聋哑人满意了。那么,博士,我来考考你,接着又来了一个瞎子,他想买剪刀,你说他该怎么表示呢?”  我伸出食指和中指,做了几次剪的动作。修理工哈哈大笑:  “你这个笨蛋!他当然是用嘴说啦!”  接着,他得意地说:“今天我用这个问题考了很多人。”  我问他:“上当的人多吗?”  “不少。但我知道你肯定会上当的。”  “为什么?”我大吃一惊。  “因为你受的教育太多了,我知道你有学问,但不会太聪明。”  他的话尽管让我有点不快,但我不得不承认他说出了一个事实。智商高能说明什么呢?也许说明我善于做某种类型的测试题,而出题者的思维方式和我十分接近,仅此而已。  人类在关于怎样才能成功的问题上,从来不曾停止过探索的脚步。熟悉电影的人们一定都会记得《阿甘正传》,这是一部好莱坞大片,男主角汤姆·汉克斯更是凭借它而一举夺得奥斯卡小金人。  那么汉克斯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是怎样的呢?为何这部影片至今还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影片中的男主角名叫ForrestGump,他从小就是一个有点行动不便的男孩,准确点说是有点残疾。然而不幸的事情不在于这里,而在于他的母亲到处为他找学校,却无人愿意接收他,原因在于他是个智商被告知只有70分—一个远低于正常人的分数。  但是后来片中的Forrest的表现让我们每位观众都为之感动。他凭借他的执著、善良、守诺、勇敢的个性,一度成为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故事也许是虚构的,但却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智商的高低与人生的成就不能直接划等号!阿甘重情重义,执著乐观的个性,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便是来自于情商的魅力。  资深学者丹尼尔·戈尔曼宣称:“婚姻、家庭关系,尤其是职业生涯,凡此种种人生大事的成功与否,均取决于情商的高低。”一份有关调查报告披露,在贝尔实验室,顶尖人物并非是那些智商超群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相反,一些智商平平但情商甚高的研究员往往以其丰硕的科研业绩成为明星。其中的奥妙在于,情商高的人更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局面。  与社会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的高智商者相比,那些能够敏锐了解他人情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更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也更可能取得成功。情商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只讲智商所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态度。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特征是生活的动力,可以让智商发挥更大的效应。所以,情商是影响个人健康、情感、人生成功及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高智商可以决定高成就,其实,人一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功于智商,另外80%则受情商因素的影响。所谓20%与80%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比例,它只是表明,情商在人生成就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智商的作用不可或缺,但过去把它的作用估量得太高了。  为此,心理学家霍华·嘉纳说:“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许多材料显示,情商较高的人在人生各个领域都占尽优势,无论是谈恋爱、人际关系,还是在主宰个人命运等方面,其成功的机会都比较大。  戈尔曼用了两年时间,对全球近500家企业、政府机构和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分析,发现成功者除具备极高的智商以外,卓越的表现也与情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个以15家全球企业,如IBM、百事可乐及富豪汽车等数百名高层主管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平凡领导人和顶尖领导人的差异,主要是来自情绪智能。  卓越的领导者在一系列的情绪智能,如影响力、团队领导、政治意识、自信和成就动机上,均有较优越的表现。情商对领导人特别重要,是因为领导的精髓在于使他人更有效地做好工作。一个领导人的卓越之处,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于他的情商。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是推举一些特别聪明的人做领导,而是推举一些能关心别人、与人关系融洽的人做领导的原因。相比较之下,情商高的人更能为众人办事,也更能发挥群体的积极性。  情商对于普通者同样如此。许多人在校时成绩很好,毕业后却碌碌无为。他们经常抱怨与人难以相处,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在生活中处处碰壁,有些人甚至心态失衡而走上歧途,究其原因也是情商低。而一些在校时成绩平平,被认为智商一般甚至低能的学生,毕业后却如鱼得水,成为独占鳌头的领导者。他们能适应周围环境,抓住机遇。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把握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善于把握和适应领导者的愿望和要求,善于处理自己周围的人事关系,因而他们成功了。  我们如果想要成功,就要努力成为一名高情商的人。那时你要成功有谁能阻挡呢?  ◆超越智商  你的人生正如一辆全速行驶的列车,而你的情商为它提供足够的动力,决定它前行的方向。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和理念的指引。真正具有建设性的精神力量,蕴藏在左右一生命运的情商中。每时每刻的精神行为,会对命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情商高的人生活更有效率,更易获得满足,更能运用自己的智能获取丰硕的成果。反之,不能驾驭自己情感的人,内心激烈的冲突,削弱了他们本应集中于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思考能力。  1936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遥遥领先,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了,他挥手将苍蝇赶走了。可是,当他俯身击球的时候,那只苍蝇又飞回到主球上,他在观众的笑声中再一次起身驱赶苍蝇。这只讨厌的苍蝇破坏了他的情绪,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苍蝇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对,他一回到球台,它就又飞回到主球上来,引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  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他终于失去了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球杆碰到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机会。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乱,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终于赶上并超过了他,最后拿走了桂冠。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  处于情绪低潮当中的人们,容易迁怒周遭所有的人、事、物,这是自然而然的。情绪的控制,有待智慧的提升,而这种“智慧”的提升则是情商的提升。  有一个孩子,他的老师认为他是“一个愚笨的、昏庸的蠢货”。  这个孩子常在石板上画画,他到处观察,倾听每个人说话,他常提出一些“不可能的问题”,但不肯说出他懂得什么,甚至在处罚的威胁下也不肯,孩子们称他为“笨蛋”,他的成绩也经常是全班最后一名。  这个孩子就是托马斯·爱迪生。当你阅读爱迪生的传记时,你会受到巨大的鼓舞。爱迪生上小学的全部时间不超过3个月,他的老师和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他太笨了。  情商的高低,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其他能力,包括智能能否发挥到极致,从而决定他有多大的成就。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如果说智商更多地被用来预测一个人的学业成绩的话,那么,情商则能被用于预测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优异的学业成绩,并不意味着你在生活和事业中能获得成功。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谋略才智,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他正确处理个人的情感与别人情感之间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  达尔文在他的日记中说:“教师、家长都认为我是平庸无奇的儿童,智力也比一般人低下。”但他成了伟大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在1955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的弱点是智力不好,特别苦于记单词和课文。”但他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大师。  洪堡上学时的成绩也不好,一次演讲中他说道:“我曾经相信,我的家庭教师再怎样让我努力学习,我也达不到一般人的智力水平。”可是,二十多年后他却成为杰出的植物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家。  凯文·米勒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高中毕业时靠着体育方面的才能,才勉强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许多年后,在他公开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述:“老师和父亲都认为我是一个笨拙的儿童,我自己也认为,其他孩子在智力方面比我强。”可是,凯文·米勒经过多年的努力,却成为美国著名的洛兹企业集团的总裁。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情商在人生的成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智商只有与情商联袂登台,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在许多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学校里被认为智商并不太高,但他们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情商,最后获得了成功。  ◆卓越从情商开始  北京大学医学部某学生,在实习时因为一时冲动而“乱刀”砍死同班同学,作案现场的楼梯到处血迹,惨不忍睹。据报道,该同学在学校时就与班里的同学关系紧张。他砍死另一名男生的理由也很荒唐:他所追求的一名女生成为被害者的女友—妒火中烧令他走向了罪恶的深渊……  此类的案件不绝于耳,是什么导致天之骄子成为杀人的罪犯?难道他不够聪明?显然不是,他们欠缺的正是卓越的情商。  与社会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的高智商者相比,那些能够敏锐了解他人情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更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也更可能取得成功。情商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只讲智商所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态度。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特征是生活的动力,可以让智商发挥更大的效应。所以,情商是影响个人健康、情感、人生成功及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有些人在潜力、学历、机会各方面都相当,后来的际遇却大相径庭,这便很难用智商来解释。曾有人追踪1940年哈佛的95位学生中年的成就(相对于今天,当时能够上哈佛的人比上不了哈佛的人,差异要大得多),发现以薪水、生产力、本行业位阶来说,在校考试成绩最高的不见得成就最高,对生活、人际关系、家庭、爱情的满意程度也不是最高的。  另有人针对背景较差的450位男孩子作同样的追踪,他们多来自移民家庭,其中2/3的家庭仰赖社会救济,住的是有名的贫民窟,有1/3的智商低于90。研究同样发现智商与其成就不成比例,譬如说智商低于80的人里,7%失业10年以上,智商超过100的人同样有7%。就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来说,智商与其当时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一定的关系,但影响更大的是儿童时期处理挫折、控制情绪、与人相处的能力。  另外一项研究的对象是1981年伊利诺伊州某中学81位毕业演说代表与致词代表学生。这些人的平均智商是全校之冠,他们上大学后成就都不错,但到近30岁时表现却平平。中学毕业10年后,只有1/4在本行中达到同年龄的最高阶层,很多人的表现甚至远远不如原来一般的同学。  波士顿大学教育系教授凯伦·阿诺曾参与上述研究,她指出:“我想这些学生可归类为尽职的一群,他们知道如何在正规体制中有良好的表现,但也和其他人一样必须经历一番努力。所以当你碰到一个毕业致词代表,惟一能预测的是他的考试成绩很不错,但我们无从知道他适应生命顺逆的能力如何。”  有一件发人深省的事情,一位心理学家应邀为一个学校的中学生作职业指导。对于成绩全是A(优秀)的学生,心理学家说:你最好坚持学术研究,做个教授。当然做律师,或者到华尔街工作也可以。  对于成绩全是C(及格)的学生,心理学家说:天哪!你一定要做好准备,你将会成为美国总统(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和他的竞争对手克里都是这样的“C等生”)。  对于马上要退学的学生,心理学家说:你还没成为世界首富吗?能不能卖给我一些你的公司的股票呢?  不过即使是笨蛋,如果情商比别人高明,职场上的表现也必然略胜一筹。诸多证据显示,情商较高的人在人生各个领域都较占优势,成功的机会比较大。此外,情感能力较佳的人通常对生活较满意,较能维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生存,智商不再统治人的生活,情商开始主宰我们的命运,因为卓越从情商开始。第2章 认识自我:打造品质生活的基础(1)更新时间2010-7-29 16:12:20 字数:4147 第1节主动自我认知  ◆坦然面对自己的缺陷  卡丝·黛莉天生有一副优美动听的歌喉,但却长着一口难看的暴牙。有一回,她报名参加歌唱比赛。上台后,由于她只顾掩饰她的暴牙,观众和评委都感到很好笑,她理所当然地失败了。  “你肯定会成功,”有位评委到后台找到她,很认真地告诉她,“你音乐潜质很好,但必须忘掉你的暴牙。”  之后,卡丝·黛莉开始反思自己,慢慢走出了暴牙的阴影。后来,她在一次全国性大赛中,以极富个性化的歌唱才华倾倒了观众和评委,美国乐坛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就此诞生。她的暴牙也因此同她的名字一样有名,许多歌迷还夸她有一口漂亮的暴牙呢。  许多人有来自身体或外貌的缺陷,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会试图掩饰它,而不是用难得的勇气来面对我们的缺陷。  海伦·凯勒是位全世界都知道的盲人作家,她是如何站在信念的天平上的呢?换句话说,当她的生理和生存开始面临不幸的时候,她是如何成大事的呢?  海伦刚出生时,是个正常的婴孩,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可是,一场疾病使她变得既盲又聋又哑—那时她才19个月大。  生理的剧变,令小海伦性情大变,稍不顺心,她便会乱敲乱打,野蛮地用双手抓食物塞入口里。若被试图纠正,她就会在地上打滚乱嚷乱叫,简直是个十恶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至波士顿的一所盲人学校,特别聘请一位老师照顾她。  所幸的是,小海伦在黑暗的悲剧中遇到了一位伟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女士。沙莉文也是位有着不幸经历的女性。她10岁时,和弟弟两人一起被送进麻省孤儿院,在孤儿院的悲惨生活中长大。由于房间紧缺,幼小的姐弟俩只好住进放置尸体的太平间。在卫生条件极差又贫困的环境中,幼小的弟弟6个月后就夭折了。她也在14岁时得了眼疾,几乎失明。后来,她被送到帕金斯盲人学校学习凸字和指语法。  既聋又哑且盲的少女,初次领悟到语言的喜悦时,那种令人感动的情景实在难以描述。海伦曾写道:“在我初次领悟到语言存在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兴奋不已,那是我第一次希望天亮—我想再没有其他人可以感觉到我当时的喜悦吧。”  就是这位失明的海伦,凭着触觉—指尖去代替眼和耳—学会了与外界沟通。她10岁多一点时,名字就已传遍全美,成为残疾人士的模范—一位真正的由弱而强的人。  1893年5月8日,是海伦最开心的一天,这也是电话发明者贝尔博士值得纪念的一日。贝尔博士在这一日成立了他那著名的国际聋人教育基金会,而为会址奠基的正是13岁的小海伦。  海伦·凯勒也曾经彷徨痛苦过,但她终究是位不平凡的女性,因为她已能够坦然面对不幸的遭遇,缺陷已不再是她关注的焦点。  小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1900年,这个20岁的残疾女孩学会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声,并通过这些手段获得超过常人的知识,进入了哈佛大学莱德克利芙学院学习。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4年后,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  坦然面对自己缺陷的人是强者,也是智者,他们摒弃了不必要的自欺欺人,选择从容与毫不畏惧的态度,于是幸运才会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高情商的人能将自己有限的天赋发挥到极致,罗斯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奥利弗·万德尔·劳尔姆斯认为罗斯福“智力一般,但极具人格魅力”。罗斯福之所以能当上美国总统,带领美国走出经济萧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真正的赢家,与他积极乐观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  罗斯福其貌不扬,在智力上也没有过人之处,因此他小时候是个怯懦的孩子。当他在课堂上被叫起来背诵时,总是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呼吸急促,嘴唇颤抖,声音含糊不清,听到老师让他坐下,简直如获大赦。通常,像他这种先天禀赋较差的孩子大多是敏感多疑、落落寡欢的。但罗斯福却不甘做一个生活的失败者,他没有因为同学的嘲笑而失去勇气,当他在公众面前双唇发抖时,他总是暗中激励自己,咬紧牙关,尽力克服这一毛病。  罗斯福无疑是一个了解自己、敢于面对现实的人,他坦然承认自己的种种缺陷,承认自己不勇敢、不好看,也不比别人聪明,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自卑,凡是他意识到的缺点他都尽力克服,用行动证明先天的缺陷并不能阻碍他走向成功。他深知作为一个总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有多么重要,他学会了在说话时改变口型来修饰自己的暴牙。  罗斯福用他的勇敢与才华征服了世界,从此历史上多了一位自信而从容的伟人,少了一个自卑、颓丧的少年。  ◆接受不完美的自我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生命个体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如果我们抱着寻找完美的自己的态度,那生活将会一团糟。  下面这个例子是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雨·布兰登的亲身经历:  在很多年前,正值花样年华的洛蕾丝无意中读了他的一本书,找他来进行心理治疗。洛蕾丝有一副天使般的面孔,可骂起街来却粗俗不堪,她曾吸毒,*。  布兰登说,我讨厌她所做的一切,可我又喜欢她,不仅因为她的外表相当漂亮,而且因为我确信在堕落的表象下她是个出色的人。起初,我用催眠术使她回忆她在初中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当时她很聪明,学习成绩优秀;她在体育上比男孩强,招惹来一些人的讽刺挖苦,连她哥哥也怨恨她。  她于是力图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超人一等,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并不完美甚至跟别人还有较大差距时,她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无限夸大了这些不完美之处,并把自己的长处也放弃了。  布兰登费了很大力气让她明白,每个人都是长短互济,并不完美的整体,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不完美之美。  一年半后,洛蕾丝考取洛杉矶大学学习写作,几年后成为一名记者,并结了婚。10年后的一天,布兰登和她在大街上邂逅相遇,布兰登几乎认不出她了:衣着高贵,神态自若,生气勃勃,丝毫不见过去的创伤。  一些总感到自己不如人的人都是没有看到自己长处的人,老爱拿自己之短比别人之长。要知道,事实上你的一些缺陷却有可能成就你。  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  最终,小男孩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做了师傅,开始学习柔道。他学得不错,可是练了3个月,师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有点弄不懂了。  他终于忍不住问师傅:“我是不是应该再学学其他招术?”  师傅回答说:“不错,你的确只会一招,但你只需要会这一招就够了。”  小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师傅,于是就继续照着练了下去。  几个月后,师傅第一次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自己都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但对手还是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小男孩迷迷糊糊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小男孩高大、强壮许多,也似乎更有经验。开始,小男孩显得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小男孩会受伤,就叫了暂停,还打算就此终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说:“继续比赛!”  比赛重新开始后,对手放松了戒备,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招,制服了对手,由此赢了比赛,得了冠军。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师傅一起回顾每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小男孩鼓起勇气道出了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怎么就凭一招就赢得了冠军?”  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几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对付这一招惟一的办法是抓住你的左臂。这样,你左臂的缺失反而成了你最大的优势。”  有的时候,人的某方面缺陷未必就是劣势,只要善加利用,或者扬长避短,劣势也会转化成优势。  在这方面,伊笛丝的经历或许对每个人都有所启示。  伊笛丝从小就特别敏感而腼腆,她的身体一直太胖,而她的一张脸使她看起来比实际还胖得多。伊笛丝有一个很古板的母亲,她认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总是对伊笛丝说:“宽衣好穿,窄衣易破。”母亲也总是这样来帮伊笛丝穿衣服。伊笛丝从来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动,甚至不上体育课。她非常害羞,觉得自己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完全不讨人喜欢。  长大之后,伊笛丝嫁给一个比她大好几岁的男人,可是她并没有改变。她丈夫一家人都很好,对她充满信心。伊笛丝尽最大的努力要像他们一样,可是她做不到。他们为了使伊笛丝开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只会令她更退缩到她的壳里去。伊笛丝变得紧张不安,躲开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坏到她甚至怕听到门铃响。伊笛丝知道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又怕她的丈夫会发现这一点。所以每次他们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她假装很开心,结果常常做得太过分,事后,伊笛丝又会为这个难过好几天。最后不开心到使她觉得再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伊笛丝开始想自杀。  后来,是什么改变了这个不快乐的女人的生活呢?只是一句随口说出的话。  随口说出的一句话,改变了伊笛丝的整个生活。有一天,伊笛丝的婆婆正在谈她怎么教养她的几个孩子,她说:“不管事情怎么样,我总会要求他们保持本色。”  “保持本色!”就是这句话!在一刹那间,伊笛丝才发现自己之所以那么苦恼,就是因为她一直在试着让自己适合于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模式。  伊笛丝后来回忆道:“在一夜之间我整个改变了。我开始保持本色,我试着研究我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优点,尽我所能去学色彩和服饰方面的知识,尽量以适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主动地去交朋友。我参加了一个社团组织——起先是一个很小的社团——他们让我参加活动,使我吓坏了。可是我每发一次言,就增加一点勇气。今天我所有的快乐,是我从来没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养我自己的孩子时,我也总是把我从痛苦的经验中所学到的教给他们:‘不管事情怎么样,总要保持本色。’”  我们也许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和自己的外形,但我们始终有一样别人无法剥夺的东西,那是上天赐予每个子民公平的礼物——你可以选择用怎样的心情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第2章 认识自我:打造品质生活的基础(2)更新时间2010-7-29 16:13:24 字数:5348 ◆喜欢现在的自我  有一天上帝来到人间,想要帮助一些不快乐的人。  他碰到第一个不快乐的人,叫做少年维特。  上帝问他为什么不快乐,他说:“我的情人不爱我。”  上帝一听,便说:“没有关系,我的爱神丘比特来帮你射一支爱心箭。”  听罢,维特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上帝碰到第二个不快乐的人,叫做玛蒂达。  上帝问她为什么不快乐,她说:“我的父母不爱我。”  上帝一听,便说:“没有关系,我派最美丽温柔又聪明的老师来照顾你。”  就这样,玛蒂达也破涕为笑地回去了。  上帝碰到第三个不快乐的人,叫做耶稣。  上帝说:“世人都爱你,上帝也爱你,你为什么伤心?”  耶稣说:“我爱世人,我也爱上帝,但是我没有办法爱我自己。”  上帝听完,坐下来跟耶稣一起哭。  时常有人说:“讨厌死自己的性格了!”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们都要学会爱自己,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会有人爱,否则,一个对自己都不珍视的人又怎么能得到大家的尊重与关爱呢?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水挑到家后,完好无缺的桶总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只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桶”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则对于自己的缺陷则非常羞愧,它为只能负起一半责任,感到很难过。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桶”终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  “为什么呢?”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  “过去两年,因为水从我这边一路地漏,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说。  挑水夫却对它说:“我们往主人家走的路上,你可以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果真,他们走在山坡上,“破桶”眼前一亮,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破桶”开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回我从溪边回来,你就替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这个样子,主人的桌上也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喜欢自己,因为你是你今生的惟一;善待自己,你将获得对自己的认同和理解;爱自己,为使自己能更好地给予他人。  意大利戏剧家皮兰德楼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在每个人身上这个世界都是你自己的惟一。”  无论现在的你情况如何糟糕,你首先要明确的是:你很出色,你必须爱现在的你,否则将无法超越眼下的成就。  每个生命都是造物主的恩赐,得到上帝平等的关爱。然而我们自己何苦总跟自己过不去呢?从现在开始,放弃与自我搏斗,走出自我攻击的怪圈,先爱自己再爱他人。  第2节自我认知的途径  ◆反省助你破译自我魔镜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的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到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玩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昨天,”爱因斯坦的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蹬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扶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仍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也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独特光辉。  自己的那面镜子就是“反省”,或者称为“自省”。  人的很多迷惑和苦难都是不自知的结果。比如人类的眼睛演化的结果是只能朝外看,看得见别人身上的瑕疵,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斑点。为了看见自己,人类发明了镜子,但镜子只能照出人的外貌,却看不见人的内心。要看见更真实的自己,我们就要利用一面能照出内在自我的魔镜——内省。  林肯诚恳地说过:“我相信自己绝不至于老到不能说话时,仍能大言不惭。”他随时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使他赢得了共事者的尊敬和亲善。当他在南北战争中对葛兰脱将军的挺进方向判断错误时,立刻写信说:“我现在想私下向你承认,你对了,我错了。”  一位教授曾经说:“如果我对一件事情的处理方法不奏效,那么我相信我必定还有许多东西还未学会。可能我需要求助于别人,或是事情的后续发展会告诉我如何解决。不管如何,我首先得肯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才能找到答案。”  的确,肯反省的人,才有自我超越的可能。  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曾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自我分析。孔子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进行自省,才能了解自己,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驾驭情绪,让自己的人生道路少些坎坷,多些收获。  20世纪80年代初,艾科卡励精图治,把克莱斯勒公司从颓势中解救出来,创造了“反败为胜”的神话。分析家认为,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整个管理层痛定思痛,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坚忍不拔,共同努力所致。  上任不久,针对公司不景气状况,艾科卡发起了一场“反思周”活动。周末,公司的许多上层管理人员来到户外,他们聚集在疗养所里,彻底地反省自己。疗养所清幽的环境可以让每个人都静下心来,彻底地思考所犯的错误。一位管理人员回忆说:“每个人都感到强烈的不安,大家把公司的生意看得很重,希望自己能为它的振兴效力,并为它自豪。”  “反思周”归来,公司又派出25名管理人员外出取经,学习人家如何增加企业凝聚力,提高职员素质的经验。同时,解雇一些不懂行、不称职的管理人员。这样做,意味着公司精简机构,避免了派系之间不协调。艾科卡本人意识到,自己对下属发指令性命令是不对的,他主动地下放管理权。  自我省察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缺点的勇于正视,它还包括对自己的优点和潜能的重新发现。  认识了自己,你就是一座金矿,你就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现出应有的风采。认识了自我,你就成功了一半。  勇士称号不仅属于手执长矛、面对困难所向无敌的人,而且属于敢于用锋利的解剖刀解剖自己、改造自己,使自己得到升华和超越的人。  自省是自我动机与行为的审视与反思,用以克服自身缺陷,以达到心理上的健康完善。它是自我净化心灵的一种手段,情商高的人最善于通过自省来了解自我。  自省是现实的,是积极有为的心理,是人格上的自我认知、调节和完善。自省同自满、自傲、自负相对立,也根本不同于自悔、自卑这种消极病态的心理。  从心理上看,自省所寻求的是健康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个性。它要求消除自卑、自满、自私和自弃,消除愤怒等消极情绪,增强自尊、自信、自主和自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自省者审视自我,使个性心理健康完善,摆脱低级情趣,克服病态畸形,净化心灵。自省有助于强者人格的完善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也成为强者的特征之一。  强者在自省中认识自我,在自省中超越自我。自省是促使强者塑造良好心理品质的内在动力。  自我省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严峻的。要做到真正认识自己,客观而中肯地评价自己,常常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别人要困难得多。能够自省自察的人,是有大智大勇的人。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对自己的了解不仅是最困难的事情,而且也是对人最残酷的事情。  自省不是要找到自己的不足来打击自信心,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进并完善自己。曾国藩一生坚持写“自省日记”,每天记下自己做了哪些事,哪些做得不好、哪些做得出色,他用这样的自省方式来激励自己不断向目标迈进。  圣人也罢,伟人也罢,他们都会自省,我们何不也用这种方法来认识自己呢?  ◆从他人的眼中看自己  唐朝著名大臣魏徵的死讯传到李世民耳中时,李世民痛哭流涕地说,“朕失去了一面镜子”。他人是我们的一面人生之镜,因为自我认识的时候难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这样的评价就会有失偏颇。苏东坡有句诗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在情商上面就是关于自我认识的局限性的问题。人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能正确、准确、精确识别自己,就是因为当局者迷。如何借助“旁观者清”的力量来剖析自己,是完善自我认识所必需的。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他和佛印禅师一起坐禅。  苏东坡说:“大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  “看来像一尊佛。”佛印说。  苏东坡讥笑着说:“但我看你倒像一堆大便!”  苏东坡回到家后,满心得意地对苏小妹炫耀自己是如何占了佛印禅师的便宜。谁料苏小妹不仅没有赞同他的说法,反而说出这么一番话:  “因为自己是佛,看别人也会像佛;自己是大便,看别人也会像大便。”  了解周围经常与你接触的人对你的评价,是一个人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你可以邀请父母或者其他经常与你在一起的人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你的特点。  不过,他人对你的看法,是供你作参考的。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来自他人的破坏性批评会对你有不利的影响,这时就需要你认真分辨,小心“巴奴姆效应”,不要让一些错误的评价影响你对自己的信心。  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一种概括性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你平时所了解的所谓“星座”与性格的预测,乃至各种“算命”的解释也就是利用了这种效应。  “巴奴姆效应”一方面揭示了我们的认知心理特点,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我们认识自己的欲望。事实上,认识别人难,认识自己更难。  有一位漂亮的长发公主,自幼被巫婆关在一座高塔里,巫婆每天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赞叹公主貌美如仙,并救出了她。  其实,囚禁公主的不是什么高塔,也不是什么巫婆,而是公主认为“自己很丑”的错误认识。我们或许也正被他人所蒙蔽,比如父母、老师说你笨,没有前途,你也就相信了,其实这不正如那位公主吗?  有一个发生在非洲某国的真实故事。那个国家的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唯恐不及。  有一天,一个长发的白人姑娘在沙滩上做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招待比她来得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那位白人姑娘能体会到被人歧视的滋味,在于通过“他人”的体验。尽管这个“他人”还是她自己,但由于身份的变换,使得她跳出了“当局者迷”的圈子,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平时自己看不清的问题。  曾担任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在给大学生的信中,讲述了这么一件事情:  我的下属中有一个“自觉心”明显不足的人:他虽然有一些能力,但是他自视甚高,总是对自己目前的职位不满意,随时随地自吹自擂,总是不满现状。前一段时间,他认为我不识才,没有重用他,决定离开我的组,并期望在微软其他组中另谋高就。但是,他最终发现,自己不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公司里的同事也都对他颇有微词,认为他缺少自知之明,期望和现实相距太远。最近,他沮丧地离开了公司。接替他职位的人,是一个能力很强,而且很有“自觉心”的人。虽然这个人在上一个职位工作时不很成功,但他理解自己升迁太快,愿意自降一级来做这份工作,以便打好基础。他现在的确做得很出色。第2章 认识自我:打造品质生活的基础(3)更新时间2010-7-29 16:13:41 字数:2204 李开复对他的下属的评价,如果该下属能够有幸看到,那么他也就借助了李开复的力量,达到“旁观者清”,以便认识自己。  许多人看不清自身的缺陷与自私自利的品德,但也有的人恰恰相反,他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优秀的品质。  有一个女孩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情绪显得自卑和胆怯。  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听到别人评价她“很有能力,相当出色”,这才令她恍然大悟,从此对自己多了一份自信。  在自我认识的时候,想做到客观、全面,就必须通过他人的眼睛观测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切忌不要完全依赖他人,陷入一个不够自信、没有主见的沼泽。  ◆另一个旁观的自我  对自己不恰当的分析或对自己的整个心理产生的错觉会引起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的变化:或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或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这对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极为不利,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妨碍。一个人如若自高自大,就会使自己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后退,而自暴自弃则永远失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因为错误地评价自己而使自己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埋没了自己,那么就会处于自卑感和失败感控制之下。长此以往,就全变得胆小、退缩,形成消极的情绪和性格,最终导致心理疾病。所以,一个具有健康情绪的人,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个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的大长脸。“嗨!大文豪苏轼就有一张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鲁迅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具有一双大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脚!”他想。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说。  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但是,精确地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说:旁观者清。这是因为了解外界的事物需要的是观察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些属于智商范畴,并不太受情商的影响,只是经常被运气所左右。而认识自己,就需要较高的情商。人在开始准备了解自己之前,都对自己怀有各种期望,如果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不及自己的期望,自然会产生失望的情绪,从而低估自己的其他能力。相反的,如果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远远超出自己的期望,自然也会产生惊喜的情绪,从而高估了自己的其他能力。只有情商高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在平和的心态中对自己进行精确地评估。  著名作家威廉·史泰隆在自述严重抑郁的心境时,有十分生动的描述:“我感觉似乎有另一个自我与我相随—一个幽魂的旁观者心智清明如常,无动于衷,带着一丝好奇,旁观我的痛苦挣扎。”有些人在自我体察时,的确对激昂或困扰的情绪了然于胸,从自身的体验向旁迈开一步,仿佛另一个自我在半空中冷静旁观。  “我在愤怒面前不能自已了!”有人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情绪。  在这种场景中有两个我,一个身临其境怒火中烧的我,一个旁观的我。“旁观的我”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自己,来评判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他与自己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距离,是以一种鸟瞰的方式来打量自己,与自我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那个潜在的我,了解自己真实的情绪。  每当你受到刺激需要发泄时,便可试着先强制自己冷静,然后在脑子里迅速地幻想出一个内心的旁观者。这个人可以是潜在的自我,也可以是另外一个人,想像他就在你旁边,他在注视着你的表演,看你如何发泄不满,而他的内心正在嘲笑你。这时你便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么的不理智,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懂得一个正确的处理办法。  纪伯伦在其作品里讲了一只狐狸觅食的故事——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做午餐!”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的太阳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了。”狐狸之所以犯了两次截然不同的错误,与它选择“晨曦”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有关。晨曦不负责任地拉长了它的身影,使它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万兽之王,并且力大无穷、无所不能,而正午的阳光又让它对着自己已缩小了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  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人,千万别忘记了上帝为我们准备了另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反躬自省”四个字。它可以映射出落在心灵上的尘埃,提醒我们“时时勤拂拭”,认识真实的自己。第3章 自信人生:从平凡走向卓越(1)更新时间2010-7-30 10:34:15 字数:5141 第1节自信的注解  ◆自信的特点  自信的最大特点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  英国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很幸运地被邀请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经验,很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顶的方案。  一年后,市政府请权威人士进行验收时,对他设计的一根支柱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了,要求他再多加几根柱子。  年轻的设计师十分自信,他说:“只要用一根柱子便足以保证大厅的稳固。”他详细地通过计算和列举相关实例加以说明,拒绝了工程验收专家的建议。  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年轻的设计师险些因此被送上法庭。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好在大厅四周增加了4根柱子。不过,这四根柱子全部都没有接触天花板,其间相隔了无法察觉的两毫米。  时光如梭,岁月更迭,一晃就是300年。  300年的时间里,市政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市政府大厅坚固如初。直到20世纪后期,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顶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消息传出,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和游客慕名前来,观赏这几根神奇的柱子,并把这个市政大厅称作“嘲笑无知的建筑”。最为人们称奇的,是这位建筑师当年刻在中央圆柱顶端的一行字:  自信和真理只需要一根支柱  这位年轻的设计师就是克里斯托·莱伊恩,一个很陌生的名字。如今,能够找到有关他的资料实在微乎其微了,但在仅存的一点资料中,记录了他当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很自信。至少100年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目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的一点坚持。”  很多人对自信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表面层次,认为自信就是认为自己能做所有的事情。一旦这种表层的自信被打破,就陷入了另一个极端—自卑的阴影中。这对培养自信是极为不利的。  其实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不仅包括对自己已有能力的信任,还包括对非能力的信任和潜能力的信任。  人们会由于对自己非能力的不自信,而导致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认为自己窝囊,什么事情都不行,要避免这种晕轮效应的发生。  不相信自己,你就背叛了自己。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基恩博士常跟病人讲起他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件触动心灵的事:  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的色彩艳丽的氢气球。在公园的一个角落坐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在嬉戏,他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他很自卑。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他才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他一下,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回答:“我要一个黑色的。”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黑人小孩,旋即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  黑人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色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黑人小孩的后脑勺,说:“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在于它的颜色、形状,而在于气球内有没有充满氢气。一个人的命运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那个黑小孩便是基恩博士自己。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