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不老的身心-2

作者:乔布拉 字数:37648 更新:2023-10-09 13:33:14

瓦塔的所有五个方面都由最重要的第一项Prana Vata控制着,顾名思义,这一dosha带进了普拉那__生命力,然后将其分布到身体其他部位。当Prana Vata失去平衡时,会打乱整个系统。阿育吠陀主张,老年是出现这种不平衡的尤其敏感时期。瓦塔到了老年自然会更高,而且如果一个人没有小心维护Prana Vata的平衡,会诱发以下各种症状:  瓦塔(Vata)不平衡的症状身体症状精神/行为症状干燥或粗糙的皮肤;皱纹失眠长期体重过轻;肌肉萎缩担心,忧虑肾虚;膀胱失控抑郁症心脏无力或者脉搏不均匀混乱,思绪不稳定疲惫便秘关节炎一般疼痛容不得压力免疫系统差(易患感冒、肺炎和其他感染症)  《不老的身心》第一部分  《不老的身心》容不得感冒  容不得感冒  你很快会发现瓦塔不平衡病症与衰老的表现十分相近。作为身体的"风",瓦塔是寒冷、干燥而且刺骨的。当瓦塔开始恶化时,你会感到体内仿佛在呼呼地刮风。通常瓦塔在恶化时,首先会走到关节,引起一系列关节的问题,开始时稍有些疼痛[尤其在冬天会造成问题,这是瓦塔最为肆虐的季节],而且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最终会导致退化性关节炎。  由于每个细胞都带有瓦塔吠陀(),其恶化的效果就不仅仅局限于关节。整个身体也开始萎缩并发干;肠子会发干、发紧并出现便秘;加上失眠和忧虑,当事人会很痛苦,受到越来越严重疼痛的折磨。医生会感到莫名其妙,而又无法解释为什么老年病人会显现出这些症状,因为通常其机能没有毛病的,所以就会开大量处方止痛片、镇静剂和安眠药。在医学上说,机能失调是指一个身体器官出现疾病的症状或机能紊乱。医生通常将器官没有病变的症状归结为(无法解释的)  精神性或自发性的身体症状。  老年人很少会仅仅出现瓦塔(风)失衡的一个症状,同时伴随着其他多种症状。如果为每一种症状开出一种药的话,那么一个有多样症状的老人就要服用多种药物,他的体内堆积越来越多的新的不平衡症状,因为身体在面对止痛片、利尿剂、镇静剂、安眠药/乙型阻滞剂和所有其他通常给老年人开的药品时,不得不产生新的反应。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一种症状就代表身体想要表达些什么__这是一个信息__而药物会将这种表达压回去。  迈入老年的速度与瓦塔恶化的速度和程度密切相关。有些人很容易出现瓦塔不平衡的症状,而其他人则不大容易。有些人的瓦塔恶化可能体现在手指上,并导致关节炎,而其他人则会体现在肠子上,导致长期便秘。  瓦塔失衡会是什么造成的呢?阿育吠陀遵循的是互补的原则__"同类相吸"。这就是说瓦塔吠陀具备的素质将会被外界同样的素质所激发。这些素质表现为:干燥、寒冷、多变、粗糙、运动、光亮、微妙、迅速、统领其他代谢成分。  你所处的环境中任何带有上述特性的事物都会增加瓦塔。诸如:    干燥天气;干燥食品(饼干、谷物、土豆片等)    寒冷天气;冷食品和饮料    多变因素:生活的突然变动、家人过世;丢工作;情绪波动、季节的突然变幻    挨着皮肤的粗糙材料;粗俗预言或行为    移动;旅行;衰老;体育锻炼或劳动;受风    含空气量较高的清淡食物,尤其是生水果和蔬菜    情绪的微妙变化;微风    快速;需要速度的任何体力或者智力活动;被催着加快速度  我来说明一下这些特性(梵文称为gunas)如何相互作用。如果我的肾脏发现我的血流中水分较少,它们会释放一种特别化学信息__血管紧缩素2__送到大脑的丘脑下部并转变为一项思想活动:我感到渴,这种感觉会促使我采取行动,去打一杯水。  从阿育吠陀的角度说,所发生的事件是一个智能冲动的平稳流动__瓦塔__而且同时还要监控50万亿细胞的需要。瓦塔的特性是干燥,而且在干燥条件下还会加剧。干的饼干、干的沙漠热气、空调传出的干冷,甚至干的智慧都会加剧瓦塔。干燥使我们感到口渴,因为我们的身体察觉到了瓦塔的加剧,而这一信号将不断发出,除非有相反特性的东西,例如湿的水进到体内,才会将瓦塔推回原处。  瓦塔是最为容易失去平衡的dosha,但同样也是最容易恢复平衡的。由于Prana Vata作为这一dosha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控制着神经系统,它会随着一闪而过的念头或感觉而转变。通过采取必要行动维持Prana Vata的平衡,我们就有一个在十分微妙的层次保持普拉那并战胜衰老过程的完整系统。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每天都要照顾到瓦塔,而这实际上是一件很自然且容易做的事。通过不同生活方式的措施,可以将瓦塔安抚平息下来__即维持其平衡。  《不老的身心》第一部分  《不老的身心》平息瓦塔  平息瓦塔  为使瓦塔吠陀保持平衡,必须铭记以下特性:  规律:规律的习惯;吃饭时间;睡觉时间;工作时间表  温暖:温暖烹饪的美食;阳光;回避冰冷食品和饮料  富有营养:寒冷气候要多吃丰富又有营养、甚至是油腻的食品;培养情绪  放松:花时间好好休息;回避压力较大的局面,避免过于兴奋和过度疲劳  安定:恋爱/婚姻关系和工作安定;家庭生活安定  镇定:安静有条理的工作环境;轻度按摩(尤其最好是用芝麻油做油按摩)  稳定:向身体稳定地提供粮食和水的供应;不漏餐,也不饿肚子  吠陀()。如果在冬天避免凉菜、冰水、酒和干的或没煮熟的食品,也可以纠正人体这时会出现的瓦塔恶化。一般而言,任何刺激性因素,包括咖啡、烟和酒精,都会造成瓦塔的失衡。  一旦瓦塔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睡眠的不稳定和不连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早些就寝并避免深夜读书和看电视。人体每天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平静、放松和安宁。冥想十分理想,因为神经系统进入深度宁静有助于协调由瓦塔所调节的人体同步节奏。许多人认为,安逸亲切的家庭生活是近几十年正在逐步消逝的理想生活,但从瓦塔吠陀(Vata dosha)的角度看,这是不可或缺的。  瓦塔与温暖的油有着密切的关联;每天用温暖的芝麻油按摩脚部、头部和腹部是消除神经压力的最好办法。上油应当用轻而缓慢的动作,而且应当在刚刚起床之后或者就寝之前。每当遇到以下情况,应当特别注意瓦塔的平衡:在病愈康复或者遇到精神压力的时候;倒时差的时候;显出郁闷、长期疲惫和筋疲力尽时;或身体受伤时__所有这些状况都会造成瓦塔的严重波动。  如果你发觉瓦塔失衡的长期症状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吃饭时加入甜、酸和咸的味道;这样可以维持瓦塔的平衡。吠陀要达到平衡,需要比较酸和咸的食品。    避免苦、涩和辛辣的味道。涩在阿育吠陀中算一种味道,这是在嘴里发干的食品所含的味道(豆类、石榴、茶叶等)。    如果你生活在干燥、寒冷和多风的气候之中感到不舒服,可以考虑搬到一个气候温暖的地点,这有益于瓦塔的平衡。根据阿育吠陀,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活得很好,只是要确保住宅和工作地点的空气温和潮湿。避免在冬季的寒风和长时间的室外活动。在寒冷气候中,按时吃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是抵抗瓦塔的好办法。    尽可能在平和、安静、亲切的环境中坐下来吃每顿饭。边走路边吃饭会影响到瓦塔。避免任何种类的节食、禁食或在一段时间不吃饭。    如果你的肠胃没有规律__瓦塔失衡的常见问题__争取每天少食多餐(最后一餐应当在日落之时,或者至少就寝前数小时)。    乘飞机或开车外出,应避免不间断地长时间旅行。如有时差问题,到达目的地之后,应尽快休息或睡觉。路上喝大量的水、在飞机上喝茶或白开水都有帮助;酒精和冷饮常常会加剧对瓦塔吠陀(Vata dosha)的影响。    洗香料浴或泡温水澡时加上几滴香料都有助于瓦塔达到舒适。选择温暖、清馨的香料,诸如冬青油、檀香、樟脑、桂皮、九层塔、橘子、玫瑰天竺葵和丁香。    做饭时,调味料应当选择发甜或发热的种类,比如:姜、黑胡椒、姜黄、桂皮、芥末、薄荷、辣椒、辣根、小茴香、肉豆蔻、小豆蔻、芫荽、茴香、九层塔、牛至、迷迭香、鼠尾草和百里香。  《不老的身心》突破死亡的命运  突破死亡的命运  关于第一世界,尼德曼写道,是"我们每天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各种活动、行为的世界",是由日常思想和情感左右的世界。但是就像精神上一闪而过的火花一样,第二个世界有时会闪现一下,我们得以窥其面貌:安静祥和、浑然忘我。尼德曼称之为"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自我之中"。如果第二个世界在我们心中,那么第一世界应该也在,因为归根结底,"外面世界"的事物都无法核证。我们在世界上所看到、感觉到和触摸到的所有事物,都只是因为我们大脑所发射出的神经信号的反应而已。  你是谁取决于你认为自己活在哪一个世界里。因为环境是由变化所左右,第一个世界包含着疾病、衰老和死亡等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内容;第二个世界中,这些都不存在,这里只有纯洁的事物。因此,如果能够在自己体内找到并且体验这一世界,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就会对疾病和衰老的过程(甚至死亡本身)产生深远影响。  在东方,这种可能性一向被作为事实。在印度和中国,据说一些精神大师在达到无限意识状态之后,已经生活了数百年。  这被认为是达到极致的精神__即解放所作出的选择,尽管并非每一位大师都选择延长其寿命。在西方,人们对这种能量持怀疑的态度。但新的模式告诉我们,在自然界的某个层次,时间会消失,会逆转,时间可以创造。  即使从量子的标准看,这也是十分神秘的层次,因为在产生时空之前就存在了。理性心智无法想象这样一种状态,因为说某件事在时间开始之前就存在,在逻辑上是矛盾的。然而古代圣贤认为,无时间状态的知识是可能的。每一代人都证实了这种说法。爱因斯坦本人经历过从时空界限完全解脱出来的阶段:"在这种时候,人会想象自己也站在一个小星球的某一点上,惊异地注视着永恒的宇宙慢慢地移动,一种冷静却深沉的美感。生命与死亡融为一体,没有进化或永恒,只有存在。"  新的模式用了三代的时间向我们表明:存在(Being)是一种十分真实的状态,它超越了变化与死亡,大自然的变化法则在这里被推翻。归根结底,死亡是另一种转变,从物质和能源的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然而除非你能够站在变化舞台之外,死亡通常代表着一个终结点,一种灭亡。逃避死亡说到底就是逃避认为死亡是关闭和终止的那种恐惧感世界观。  一个印度信徒有一次对他的导师说,"我十分害怕死亡,而死亡的阴影自幼时起就一直伴随着我。我为什么要出生?等我死了又会怎么样呢?"  导师沉默地考虑了这个问题,并且说"你认为自己为什么会出生呢?"  信徒结结巴巴地问道:"我不明白你的问题。"  "你认为自己为什么会出生呢?"导师再次问道。"是不是你的父母说过什么,你又将他们的话视为天经地义?你是否切实体验过出生的经历,从一种不存在的状态到存在的状态,或者是不是你在幼年的某一天曾问起自己从何而来,而你父母告诉你说你是生出来的?由于你接受了他们的答复,死亡的概念把你吓坏了。但不必紧张,有生自然会有死。这是同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或许你一直活着,而且可以永远活下去。但是一旦接受父母的信念,你就等于接受了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你认为死就是结束。或许就没有结束__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索的可能性。"  那个信徒自然也感到震惊,因为像我们所有人一样,他没有看到死亡是他已经认可的一个概念。导师所指出的是生与死都是时空事件,而存在却不是。如果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一个不大清晰却肯定似曾相识的记忆。换言之,没有人会记得不曾存在。这种形而上学问题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人的独特性。对我们来说,死亡不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而是一个谜,而且确实要先于衰老之谜__导致死亡的过程__而被解开的。关于我们是什么和生活意味着什么这些最深层的问题都包含在存在的性质之中。  当死亡的魔法被打破时,对于它的恐惧也就一并解决了。对死亡的恐惧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意识愿意承认的程度。正如大卫?  威斯科特()所写的那样"当你表示害怕死亡时,实际上你在说你害怕自己没有体验到真正的生活。这一恐惧掩饰了在沉默中受苦受难的世界。"不过一旦看透了这种恐惧,你可以将其转变为积极的力量。"让你对死亡的恐惧推动你审视自己的真正价值并且对自己的生活抱有梦想。"  威斯科特鼓励说"让它帮助你珍惜目前的时刻,现在就行动,并生活在其中。"  我想甚至更进一步,并建议:从无时限的角度,作为不朽的存在,看待自己。真正的不朽可以在这里和现时,在这个活着的躯体中体验到。当你将存在输入你所想和做的每件事,真正的不朽就会出现。这正是本书所推崇的最高境界:不老的身体、永恒的心智。  《不老的身心》时间的新陈代谢  时间的新陈代谢  爱因斯坦对于现代物理学最为出色的贡献之一是,他凭直觉提出的线性时间以及随其发生的每件事都是肤浅的。时间似乎在流动和迁徙;时钟在滴滴答答地一秒钟一秒钟、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地走着;历史的长河慢慢展开并消失。然而,爱因斯坦认为,最终这一巨大的活动都是相对的,就是说不存在绝对价值。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写道,"时空这一概念就是错误的,随着这一概念的错误,之前和之后的概念也是错误的。这样说似乎很简单,但其实这个道理又很难由世人所接受。"  尚未为人所接受的一个标志是人们继续沿着一条直线在衰老,就好像真有一条规律一样。然而如果爱因斯坦是正确的,衰老就是一个幻觉。它取决于"之前"和"之后"两个概念,然而这两个概念在一个世纪前已经被推翻了。神秘的苏菲【Sufi,又称Sufism,即苏菲教派,相信人能透过不断的"自我净化",最终可以达到与造化合一的境界】诗人鲁米【Rumi,苏菲教派的神秘波斯诗人】在数百年以前就明白这一道理,他写道"你是一个受制约的自由灵魂,一个困在偏食中的太阳。"时间与空间都是条件,当我们看到自己被束缚在这里时,我们已然与现实脱节并且被带到一个虚幻世界。  爱因斯坦取代线性时间用的是更为灵活__可以收缩和膨胀、减缓或加速的时间。他经常借主观时间作比喻,他说坐在热炉子上一分钟会像一小时,而与一个漂亮女孩儿在一起时一小时却像一分钟。他要说明的是时间取决于观察者的处境。对物理学家而言,时间膨胀和收缩的概念便于计算接近光速的各种现象,这是爱因斯坦所提出的不能变动或无法超越的绝对宇宙速度。时间必须通过膨胀和收缩,以保持光速的稳定。  我们对时间的膨胀和收缩都有感觉,有时很缓慢,有时又很仓促,但是我们的不变和绝对又是什么?我相信这就是"我",我们对自己的核心感觉。借助爱因斯坦的例子,如果两个人都与一个漂亮女孩儿坐在一起,时间对于一个人可能过得很慢,因为女孩儿是他的妹妹,而对正在与女孩儿热恋的另一个人而言,时间却是飞快。这就是说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由个人控制。下面来看一看我们在主观上所赋予时间的性质。我们会说:  我没时间做那件事。  时间到了。  你的时间用完了。  时光过得飞快。  时间真难熬。  我如此爱你,以至于时间都停顿了。  这些句子中均未谈到时钟所显示的时间。对于"客观世界"所有流逝的线性时间,时钟是不会撒谎的。但是主观时间,即我们内心的时间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以上各种说法都反映了一种自我状态。如果你感到无聊,时间就会难熬;如果你感到绝望,你的时间用完了;如果你感到兴奋,时光会过得飞快;如果你处于热恋中,时间会停止。换句话说,每当你对时间持一种态度时,实际上反映了你自己的一种心态。时间从主观上说是一面镜子。  在医学上,我们知道长期面对时间压力的人很可能出现健康问题。例如,人们发现A型行为表明心脏病发作通常与总是没有时间的感觉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A型的人来说,下一个期限总是一个威胁,而他与时间的拼搏会加剧他内心的挫折感和抵触情绪。然后,抵触情绪会向心脏发出信息,以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胆固醇升高而且会造成各种类型的心率失常,即心跳不规则。  这种情形不仅发生在A类人身上。随着4月15日纳税期限的迫近,税务会计师的血压和胆固醇通常都会升高,等到纳税期限过后又会恢复正常。这些人的主观时间概念将其身体置于危险之中,这说明了更深层的问题。如果要求做一个摊鸡蛋,一个在行的厨师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完成任务。现在稍微改变一下措辞,"做一个摊鸡蛋,但你只有两分钟时间。"这种要求会使得有经验的厨师感到紧张和手忙脚乱。时间压力会造成压力激素释放到体内,从而加快心跳。倘若你要与这种反应抗争,那你的处境只会越发糟糕。现在的心脏要同时承受时间压力和挫折感。当心脏病患者得到有时限的艰巨任务时,很多人会变得十分兴奋,而其心脏肌肉也会出现缺血,即"无声"心脏病发作()。  有些人对时间压力要比其他人敏感很多。一位精神紧张的厨师可能会被两分钟的期限搞得心神不定,甚至将鸡蛋掉到地上,烫到自己,而且还无法完成他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出色完成的任务。另一位厨师可能在挑战面前会表现得很出色,以更快的速度做好摊鸡蛋。一个人会将时间压力看做威胁,而另一个人则将其看做挑战。一个人会感到完全失去控制,而另一个人则要尝试一下自己的控制感,并加以改进。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也无法控制的一个构成严重威胁的期限__死亡本身。如果你认为,自己有一个存在的特定时段,死亡期限对你的压力,会像那个赶时间做摊鸡蛋并且做砸的紧张厨师所体验到的压力一样。如果感受不到任何时间压力,虽然死亡存在却依然充分发展该有多好。那种将生活视为积极向上而不是竞赛的人生观是可以争取到的。但要做到这一点,你绝不能认为所剩时间越来越少了。归根结底,将这一信息送到你体内的细胞,如同逐步熏陶它们适应衰老和死亡一样。然而事实是线性时间不可逆转地在向前流逝,而要克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找到能够体验或感受到不同的时间概念,或没有时间概念的地方。  《不老的身心》量子机械身体(1)  量子机械身体  对于一个持怀疑态度的人而言,这一提法听起来十分主观,但违背线性时间的量子事件不断在我们的细胞内发生。DNA的智能同时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运作。它从过去获取生命蓝图,将细胞智能所需要的一点点()是你未来的量子仓库、在这点时间经过压缩之后被锁起来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在你形成体态那一刻,你的基因就控制了以明确顺序展开的整个一生事件。例如你的双手首先作为细胞的无定形团状物出现在子宫中,然后随着这肉肉的小团块转变为鱼鳍状,两栖动物的脚,动物的爪,最后成为人手。这种团、块、鳍、脚和爪至今依然储藏在基因里的信息,正如你在婴儿、幼儿、成年和老年时期的手一样。在量子层次,你同时生活在这些年龄层。  由于我们既是物质的,也是量子的,人过着多层面的生活。此时此刻,你同时存在于两个地方:一个是可见的、感性的世界,你的身体在这里受到"外界"大自然各种因素的影响。风吹打着你的皮肤,而太阳则晒着你的皮肤;如果没有房屋遮盖,你会冻死在严冬;而细菌和病毒会导致你的细胞生病。但是你同时也处于量子世界,所有这些事件在这里都发生变化。如果你进到澡盆里,你的意识不会被打湿。你物质生活的局限性在量子世界影响不大,而且常常是毫无影响。寒冷的冬天不会把你的记忆冻僵;炎热的七月之夜不会让你在睡梦中大汗淋漓。  如果将你细胞中的量子事件全部放到一起,总和就是按照其自身隐形生理学运作的量子机械体。你的量子机械体也是运动中的意识,是存在于创造源头的永恒意识场的一部分。我们内心的智能像光一样放射出来,穿过量子世界和物质世界间的界限,将这两者通过亚原子的不断对话结合在一起。与你的物质身体和你的量子机械体都可以被称为归宿__它们就像两个平行的宇宙,而你在两者之间可以不假思索地穿行。  物质身体:  静止的解剖雕塑  "我"将其视为:    由细胞、肌肉组织和器官组成    局限于时间和空间    由生化程序作动力(吃饭、呼吸、消化等等)  量子机械体:  智能流不断更新自己  "我"将其视为:    由智能的隐形脉冲(impulses)组成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由思想、感情、意愿、记忆等作动力  从任何角度看,身体只占据几个立方英尺的空间;这是在七八十年间支撑生命系统之后必须遗弃的一个脆弱体。另一方面,量子机械体则不占据明确界定的空间,而且从不损坏。能装下你昨晚的梦或者你要得到爱的欲望需要多大的容器呢?虽然一个人全部基因材料可以放入你的汤匙,基因中最为重要的__其智能__却不占据物质空间。  在量子机械体的层次,一项经历的每个方面都包容在超出三维空间的一点。一张新娘子的照片可以通过切实记录告诉我们她当时的容貌体态,一盘磁带可以捕捉她的声音,但这些都是相关经历最粗线条、支离破碎的记忆;除非她留下这些纪念物,否则婚纱的质地和婚礼蛋糕的味道就永远消失了。  不过在量子空间,所有的事情都会同时在那里,而且只要通过经过回忆的简单行为,新娘就可一眼捕捉到一个完整的世界。另外,和结婚相关的其他经验也会连带地一一出现,从她结婚的那一刻开始,她已婚的身份便刻画在她的脑海里,成为她整个生命的一部分。  在你的量子机械体上所打得印迹与你同样复杂。直白地说,这些印迹就是你。你按照自己所储存的印迹去生活,制造你自己的时间版本,并在这一过程中按照你的时间要求调整身体类别。让我用具体例子来说明这其中的关系。  欧文?亚洛姆(Irvin Yalom)写了一本关于神经病案例研究的书,题目是《爱的执行者》(Loves Executioner),其中他讲述了找他看过病的一个27岁未婚妇女贝蒂的故事。贝蒂的情况从一开始就很艰难。她态度生硬、冷漠,而且总在抱怨,她积攒了一大堆牢骚话,因为没有人喜欢她,也没有人接受她。她在一家大百货公司做公关工作,而每当她在客户那里受了气,她会连同事带老板一起臭骂一顿。  亚洛姆听着贝蒂不厌其烦地讲述着自己痛苦经历的时候,忽然感到有些奇怪,她从未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__她的体重。贝蒂身高不过五英尺二寸,但体重却250磅。她本人包括其他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形态有些不堪入目,但她却将自己的整个生活转变为一个掩饰这一事实的游戏。不谈她的体重是一只沉默的盾牌,掩盖了她无法面对的内心痛苦。  亚洛姆意识到,贝蒂如果不能消除心理负担的话,她就无法正视肥胖问题。亚洛姆用了七个月时间打破并瓦解了她的心理防御体系。一天贝蒂向亚洛姆宣布她要开始减肥。她提出一项要求严格、安排合理的计划并且郑重其事地开始实施。她加入了一个互助小组并且开始虔诚地避免饮食的诱惑。另外她还加入了一个每周一次的舞蹈班并且在电视机前设立了蹬自行车锻炼设备。随着体重的迅速下降,亚洛姆注意到贝蒂一个重大变化。  《不老的身心》量子机械身体(2)  贝蒂在体重减轻的同时,开始产生美好的梦想,并且对自己过去的痛苦经历不时会有反思。亚洛姆在治疗过程中难以动摇的潜在伤痛现在随着脂肪化解掉了。贝蒂开始经历较大的情绪波动,一开始好像没有规律。但后来亚洛姆注意到这种情绪波动的内在规律:贝蒂正在重新经历她在不同体重时所出现的各种伤痛。贝蒂后来透露她在15岁以后一直在不断增加体重。  例如贝蒂在体重达到210磅时,已经21岁,她当时决定前往纽约。贝蒂在得州的一个贫穷小农场上长大,而且是一位精神抑郁寡妇母亲的唯一孩子。她通过减肥将体重降到210磅时,贝蒂清楚地想起当时艰辛离家的情景。这些经历都实实在在地与她的细胞融合在一起,锁在内心深处。  "这样,在她的体重从250磅减下来的过程中,她的时间在倒退,从而再次经历了她生活中重大感情事件:从得州迁至纽约(210磅),大学毕业典礼(190磅),决定放弃医学预科课程(以及放弃了在她父亲死于癌症后树立的找到治疗癌症方法的梦想)(180磅),孤独的高中毕业典礼__她对其他女同学和她们父亲的嫉妒,她自己没有能够找到男伴出席毕业舞会(170磅),初中毕业典礼,以及她在毕业典礼上十分思念父亲(155磅)。"  亚洛姆十分兴奋地看到了对往事的切实、生动记忆:"这是潜意识领域多么好的见证!贝蒂的身体依然记得她的大脑早已忘记的事。"我还要进一步说她的身体拥有自己的心智,一个以脂肪细胞形式存在的记忆储存仓库。贝蒂的经历成为贝蒂;除了将汉堡、比萨饼和奶昔做新陈代谢之外,还将每一种情感__悲伤的渴望、受挫的希望、痛苦的失望__与每一口食品相联系。  减肥使她得以从过去解脱出来,随着原来身形的离去,一个新的贝蒂诞生了。  她很快对自己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她频频重新发现了深深埋藏的欲望,并且为自己多年来掩饰的创伤而流下眼泪。她的体形开始显现出来:先是腰身,然后是乳房,接着是下巴和颧骨。有了更好的身材,她开始参与社交活动。自十几岁时起,体重问题使得她变得很孤僻;现在她开始约会,而办公室的男性被她所吸引,而不再对她自我防御的铠甲敬而远之。  最终,这一转变未能取得彻底成功。贝蒂生活中最大的创伤是在她青春期之前出现的,当时她的父亲得了癌症,她那时体重158磅而且再也没有能够低于这一体重。现在她减到155磅,她的饮食已经成为一场没有希望的斗争__无论她怎么样,她的身体也拒绝再降低1磅,对往事的回忆也越来越痛苦。  "此后,我们用了数次治疗时间谈论她的父亲。已经到了挖掘真相的时刻。我让她完全沉浸在回忆当中,并鼓励她将所有记忆的事件都表述出来,包括父亲的病、死亡、她最后一次在医院时看到父亲的样子、葬礼的细节、她的衣服、牧师的演说、出席的人……  她对这一损失感到前所未有的切肤之痛,并且在两个星期时间,几乎不停地哭泣。"这段时间对于医生和病人都很艰难。在父亲过世的梦魇折磨下,贝蒂说她一个晚上会死过去三次;亚洛姆对于把她带回这一时期感到极为内疚,因为她那时不仅丧失了父亲,而且失去了愉快的梦想。  贝蒂对于是否要进一步挖掘的内心埋藏的情绪感到犹豫不决。显然,她的思想不能跨越这最后一道令人恐惧的门槛。她的身体也跨越不了。贝蒂已经受到太多的悲痛和未实现心愿带来的打击。150磅依然是一道障碍,就仿佛父亲过世一样无法改变。亚洛姆对于治疗只达到一半成效感到遗憾,然而他承认自己也如释重负__治疗过程对他们两人都是一种煎熬。  如同贝蒂一样,每个人都会融合他的过去,但我们也有能力扭转这一过程,化解被冰冻的时间,并释放压抑的记忆,因为这种记忆对我们没有益处,而且使我们无法得到幸福。每个人都在量子层次不断地制造并拆卸自己的身体。拆卸一词是必要的,因为生命并非只涉及创造;随着新经历的出现,破损的老经历需要修整。有时候,一个人会感到一种冲动,就是要打破他多年来所积累的一系列经历;有些人会在没有任何由头的情况下,突然转换工作或要求离婚,他们这样做往往是因为无法调整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或许会将责任向外推,抱怨说工作不顺心或与妻子感情不和。然而,实际上真正让他无法忍受的是其内心所积存的经历。消极的记忆会在人体内逐步积累,直到一个完全中性的场景__在饮水机旁边遇到老板,早上看到妻子刷牙__煽动起内心深处的消极情绪。力图回避的目的是要缓解这种情绪,但这种方法常常不灵,因为我们要回避的情感已经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不老的身心》受时间制约意识…(1)  受时间制约意识与无时限意识  在这本书中,我通篇都在阐述你的年龄取决于你对自己经历的吸收。归根结底,你如何吸收时间是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因为时间是最为根本的经历。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的精神教诲中的关键一点是"时间是人类心理上的敌人"。这就是说我们认为时间是无法控制的绝对因素,因此我们有着心理缺陷,而且被剥夺了真实的自我。我们总是忘记,首先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是否要将时间作为敌人。  要实际体验无时限是有可能的,而一旦这种体验成为现实,就有一个从受时间制约的意识向无时限意识的转变。  受时间制约意识的含义是:    外在目标(他人的肯定;物质财富、薪水;晋升)    最后期限和时间压力    在过去经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我形象    从过去的伤害和失败中得出的教训    害怕变化,害怕死亡    来自过去和将来()    自私、狭隘观点(典型动机:"我从中能得到什么好处?")  无时限意识的含义是:    内在目标(幸福;自我肯定;创造性;只要尽力了就好)    免受时间压力;感到时间充裕,且没有限制    不大顾及自我形象;行动侧重于目前    依赖本能和想像力的跳跃    避开变革与混乱;不惧怕死亡    感受到存在的积极意义    无私精神;利人精神;人类大同意识(典型动机;"是否需要帮忙?")    个人不朽的感觉  虽然我将它们作为对立面提出,实际上从完全受时间制约到完全无时限意识有一系列的不同经历。一个畏惧死亡、渴望成功、常受最后期限压迫、追求外在满足的人,可以说属于病态的受时间意识制约的人。然而我们都可以在这些特征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另一方面,一个仅仅为上帝而活着、存在意义积极肯定的圣人,代表着无时限的自由极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属于这两种极端,只是我们的许多行为、想法都源于我们对时间的观念。如果你想知道自己依赖时间的程度,不妨回答下面的这份问卷。  问题单:你如何吸收时间?  阅读一下陈述,并在比较经常适用于你、且你基本同意的每一句话旁边打钩。第一部分中的一些陈述似乎与第二部分中的陈述有些矛盾,但没有关系,将它们看做独立、互相不相干的情况作答。  第一部分  1白天几乎没有时间做所有我必须做的事。  2我有时会累得晚上睡不好觉。  3我不得不放弃年轻时为自己设定的一些重要目标。  4我不像过去那么理想主义了。  5有未付的账单放在那里我会难受。  6我现在对于结交新朋友和建立恋爱关系比以前更加谨慎。  7我从过去的打击与不幸中学到很多东西。  8我在事业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超过了我对朋友和家人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9我过去花钱本应明智许多才是。  10生活是得失的平衡;我只是争取多得少失罢了。  11在一个恋爱关系中,另一方应当会满足我的需要。  12有时想起曾经对不起的人会有些痛心。  13被爱是我能够想起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14我不喜欢权威人物。  15对我来说,老年最为让人恐惧的一点是孤独。  第一部分得分  第二部分  1我做我喜欢的事,我喜欢我做的事。  2除家庭和事业之外,在生活中必须有更大的目标。  3我感到很独特。  4临近死亡的经历十分真切。  5我总是会忘记当天的日期。  6我会将自己形容为一个随意的人。  7将性的问题拿出来讨论,虽然会令人有些不自在,但是一件好事。  8我在为自己工作。  9如果错过读报纸或看晚间新闻的时间,我不介意。  10我爱我自己。  11我花时间做心理咨询和/或其他自我发展练习。  12我不相信关于新世纪的每一件事,但同时也对其奥秘感兴趣。  13我认为有可能了解上帝。  14我对事物的态度比大多数人都更随意。  15我认为自己是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心灵的修炼是我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不老的身心》受时间制约意识…(2)  如何计算你的得分:分别计算每一部分的得分,钩选一项得一分,通常你会发现两部分中有一部分的总分较高。  如果你的第一部分得分较高,你可能是一个受时间制约的人。就你而言,时间是线性的;时间通常不够用,而且最终会用光。你会依赖外界赞许、动力和爱,你与外界打交道较多,而与自己内心世界打交道较少。你认为表面的热闹与兴奋的情绪超过了内心的平静、超然、独立。你会过于珍惜别人的爱,而失去发现自己的机会。  如果你的第二部分得分较高,你可能是一个无时限的人。你对爱和被爱的感觉建立在与自己的一种稳定关系上。你珍惜超脱,而不是占有欲;你的动力往往来自内心世界,而不是来自外界。在生活中的某些时候,你会有一种大于自己有限的身体本身的感觉;你的生活可能会由上帝的重要体验或你自己内心至高无上的自我所支配。在其他人害怕孤独时,你感谢自己能够独处一阵__孤身一人有助于你提高对自己的认识。  多数人不大清楚他们将自己禁锢在受时间约束意识内要花费多大气力。在自然状态下,身体与心智一旦感觉到消极能量,就可将其释放出来。一个婴儿渴了就会哭,不舒服就会闹,累了就会睡。然而,人在成年之后,自然本能的表达会受到压抑,取而代之的是稳妥、为社会所接受、经过推算的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仅仅是出于习惯。之所以也会失去自然本能是因为没有生活在现时之中,我在前面已就此作过论述。但还有一种结果是我尚未讨论的:无时限性的消失。  当人体在有效释放消极经历时,大脑中不带有任何关于你的过去或未来的关注,没有担忧、期望或遗憾。这就意味着大脑对存在敞开大门,这是最简单的意识状态。为协助大脑的开放状态,身体必须是放松和灵活的。只要不积存压力,衰老便会无能为力。这样,任何人可以得到的最为自然和轻松的经历就是永恒的心智和不老的身体。令人遗憾的是,一般人的生活并不是这种状态,我们都被时间约束住了。只是在极个别的情况下,通常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体验到自己的真实本性。在一个渴望精神接触但又十分缺乏精神接触的世界上,稍稍领略到一点儿无时限性就会在人的意识中造成一次震荡。  我想通过一个人的例子来说明生活会因为这样一种经历而完全改变,这个人就是精神导师和作家艾伦?瓦茨()。瓦茨年轻的时候,受到启示,四处寻找冥想的正确态度。他知道,冥想是进入心灵学领域的必要训练之一,一个人可以在冥想中脱离世俗的束缚,但他的冥想过程并不舒服,很枯燥无聊,并且不断地提醒他,他是多么的渺小。  瓦茨注意到东方采取的冥想方法很多都是矛盾且相互排斥的。有些大师说,冥想时心灵应当看管好自己;有些则说,心灵绝不能够看管自己。有些说应当如同将一头野象拴在木桩上一样控制住心灵,而其他人则说应当允许心灵自由驰骋。瓦茨烦了,他决定摒弃所有这些说法。他什么也不想,什么方法也不用,却惊奇地发现,这种信马由缰的方式足以使他获得解脱。  瓦茨写道:"在用力抛弃这些观点的同时,我仿佛把自己也一起抛掉了。因为突然之间,我自己的体重消失了。我感到自己一无所有,甚至连自己也都无影无踪,而且也不为任何事物所拥有。整个世界变得透明和一览无余,就像我自己的心灵一样。生命的问题已经不存在,而且大约在18小时之中,我和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像秋天一个空场上风吹下的落叶一样。"  这是一个超越时空、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描述。那种将包袱丢掉的轻松感,会随着一个人停止仅仅与自己做有限交流油然而生。你称之为"我"的到底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根据记忆建立的参照点。如同新娘需要一个具体参照点来重温她举行婚礼那天的经历,你大脑中的内容也是根据类似参照点储存其内容的__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经历__你可以这样确定自己的身份。"我"是生于1946年那个人,上过天主教学校,害怕对妈妈说尿床的事,我8岁时过圣诞节得到了一个长毛绒大象,年纪很轻就结婚了,大学没有毕业,等等。这种记忆的积累会不断扩大,直到形成一个固定结构。这就是你的自我形象。  在最深意识的层次,我们完全超越了自我形象,这正是精神大师所说的体验到真正的自我的时刻,因为完全没有自我形象会使纯粹的本我暴露出来。与你平常关于自我的固定概念相比,本我是一个永不枯竭的、活的、变化的本质,无论你是婴儿、儿童、青年或老年人,这个本质永远是一个超越变化之外的状态。  艾伦?瓦茨对于本我有着明确体验,而这是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的。你要找到本我不必做任何事情__你必须停止做任何事情,你必须停止认同自我形象,及其相关的记忆,并且忘记线性时间。一位印度大师曾经说过,"我会利用记忆,我不会让记忆利用我。"这是很关键的一点。记忆只是时间的冻结。以时间为依据的大脑是无法看到永恒的,因为我们称之为时间的东西实际上是将永恒量化成片段,真实就像汪洋大海,而我们习惯只取几瓢来饮。  当瓦茨寻获到真实__无时性汪洋大海,他的感受改变了。他感受的不再是被束缚和窒息(这是我们大家都感受到的,虽然我们可能表达不出来),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大海的感觉",这是弗洛伊德造的词,以描述与整体融合的感觉。受时间限制的生命并不完整,而且永远不会完整,因为根本上它就是由片段定义而成的。  《不老的身心》推翻线性时间  推翻线性时间  爱因斯坦打破时空的幻影,并非凭空想象、毫无根据。当线性时间的观念被迫不成立时,三维空间的立场也跟着站不住脚,因为当我们站在某处观察飞机跑道上的灯时,我们的空间感告诉我们,跑道上的灯有十英尺的间隔,但如果你改变观察者的位置,整个图像就会改变,站的位置越高,跑道的灯的距离就越靠近,如果站在外太空上,灯就完全消失了。  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在最真实的核心里,线性时间会完全挥发掉,如同沿河岸流淌的水溢出两岸,洒在地上不见了。对爱因斯坦以前的物理学而言,一个分子在观察者眼前飞过所因循的是一条直线,如同飞箭、炮弹和子弹在发射之后所因循的轨道。  A和B是将时间隔开的两点,箭头所指方向是宇宙中最基本事件,时间从A点到B点行驶。你能够走过时间的原因是,粒子和能源波都在穿越,构成了过去、现在与未来。有些粒子曾经在A点,现在正在向B点移动,并且最终将抵达那里。但是经过精确的数学计算之后,爱因斯坦(在其他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的帮助之下)证明了真实的情形应该是像一圈圈扩张的波纹一样(请看下一个图形)。时间变成概率波纹(probability waves),而空间也变成含糊不定的范围,一个粒子可能已经通过这个范围,也可能预期将会出现。  我们的A和B两点一直是在这些逐渐扩展的波纹之内,但却没有明确的过去、现在或未来,而只有各种位置的可能性。一个粒子可能在这里,也可能在那里,只有在确定位置之后,时间尺度才会出现。A和B可能在波圈的中心,相距很近,也可能分别在波圈的两边,相隔很远。线性时间是我们错误地认为这一分钟和下一分钟间隔相等,但是参考时间和你的主观时间并不相等:坐在通红的火炉上两秒钟就会显得比同一个可爱女孩儿在一起的两秒钟的间隔长很多。爱因斯坦证明两个事件之间的间隔完全是人为武断决定的;在现实中只是一种"可能的"间隔存在。  推翻线性时间并没有使爱因斯坦十分高兴__他个人希望相信三维事物的真实性。尽管如此,科学实现了最高层次的解放。年轻的物理学家都兴高采烈,而且在爱因斯坦之后我们如今有了"超级空间",一个不断发现新的维、几何和可以想象出的任何形式的时间。在超级空间之中,星星都不再是由黑暗的空间隔开;无穷的能量一波一波地穿过虚无,沿着看不见的线和圈涌现出来。时间会被吸入黑洞,并且喷放出"各种独特性",这就是包含着零空间无限期的时空压缩种子。  在超级空间,时间并没有任何固定走向;既可以往前,也可以往后。一个离开A的粒子在离开之前就已经与B在一起,完全打破了我们的线性认识。这可能令人无法理解,但可以想象一架喷气飞机在夜间起飞的情景。作为飞机里的一个乘客,你可以看到跑道上的灯光,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在你身边飞驰而过。然而,一旦飞机升空之后,你可以往下看并看到这些灯似乎根本就是不移动的,只是它们排列存在的形态让你误以为好像时间在移动。线形时间似乎总是在向前移,但是如果你能突破三维空间的观点,你便能往下看,总览全貌,了解到时间本身根本就是不移动的。  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可,不管是从人类的知觉或者是科学的原理来看,大自然应该有两层面貌:  物质世界来源于量子场,而量子场是所有物质和能源的发源地。但这又引起一个明显问题:量子场又是从何而来?量子现实已经是出于时间和空间的最边缘,跨过这一点,就不再有时间或地点。因此,量子场的源泉必须是无处和随处,而其出生日期则为无时和任何时间。换言之,这一问题在我们普通时空论的框架之内没有合乎情理的答复。  这里,又是爱因斯坦提出一个解决办法。当他完成了关于广义相对论(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有些物理学家认为这是任何个人所完成的最深刻的思维活动)的工作之后,爱因斯坦又继续筹划提出将所有自然法则综合到一起并使其拥有一个共同基础的统一场理论(field theory)。他的著名理论公式E=MC2以物理语言证明物质可以转变为能量,爱因斯坦将质量与能量两者结合在一起,而现在又将时间和空间也结合起来。事实上,他是有用三个层次的宇宙模式取代两个层次的宇宙模式。  由于爱因斯坦已经证明时间__空间是一个虚幻,所以在统一场后面的这一层次一定是虚幻后面的真实面貌,超越所有次元之上的"整合"。令人遗憾的是,爱因斯坦未能就统一场理论找到数学公式便过世了。在他逝世30年之后,诸如约翰?惠勒()和大卫?伯姆()和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等。  但是,我们无须等待关于统一场的理论经证实之后再来理解这一点:统一场与艾伦?瓦茨所说的无时性经历相同,一种在完美网络中井井有条并包含所有时空事件的整体性。当精神大师们宣布说"我就是那样"时,他们在确认最完整的归宿感。他们认识到统一场是在他们当中、周围和通过他们存在的。然而,我们要分享这一经历就必须克服一个艰巨的障碍__对死亡的恐惧。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死亡就是生命终止和未知开始的一个断点。但是在后爱因斯坦时期,宇宙是没有起始和终结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没有边缘。要成为这样一个更大现实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新确定自己生活的起点和终点__或许要确定是否真的有起点和终点。  《不老的身心》战胜死亡的幻影  死亡的阴影:战胜死亡的幻影  统一场在我们内心世界,通过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念头和每一个行动将我们与无时限性的世界拴在一起。有些人对于这种联系的认识比其他人要清楚得多,而对他们来说,死亡就不那么可怕。爱因斯坦当年作为一个青年人曾一度陷入病魔缠身、情绪低落的困境,他写信告诉一位要好的朋友,"我感到已然如此之深地卷入了整个生活,以至于我一点儿也不关心在这无穷尽变动中任何一个具体个人存在的开始或结束。"  这种与事物融为一体的感觉给人以安全感,并消除了外界威胁。如果对威胁的恐惧感是造成衰老的原因,那么我们就无法容忍目前对死亡的恐惧。事实上,死亡并不是我们的恐惧所描述的那样无所不能。在大自然中,死亡是一个更大的循环中的一个环节。今年的种子发芽、长大、开花并结出明年的种子。对于无穷无尽的更新循环并没有超出死亡__它们包含死亡,并将死亡融于一个更大的目标。我们内心也是如此。许多细胞为通过选择经历衰老死亡,并不是因为它们被一个阴沉的获利者逼迫走上绝路。  即使假定死亡的存在也只是说对了一半,因为你自己有很多层次都不知灭亡为何物。你身上的原子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而且可以继续生存数十亿年。在很久以后的将来,当它们被分解为更小的粒子时,原子也不会死亡,而仅仅会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原子本身也不过是转变的能量,然而,在原始"能量汤"被套在氢、氦和其他元素有规则的模式之中时,我们并不说"能量汤"死了。引力以及将你的身体凝聚在一起的亚原子力永远不会死亡,虽然在不可知的未来,它们可能会退缩到在大爆炸允许它们出生的更大的力所形成的场中。只要我们的组成中包含这些无死亡成分,为什么不能从同样角度看看我们自己呢?  《不老的身心》在幻觉的掌控之中(1)  在幻觉的掌控之中  要摆脱死亡的影响,你必须看到,这种影响是在你不能作出有意识选择之前,通过灌输让你接受的一种对现实的看法。回想一下你在幼年时期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的情景。这种遭遇通常十分吓人。一个四岁小女孩在早上醒来时发现她养的金丝雀、小猫或小狗已经不再欢蹦乱跳地活动。发生了什么?我的小宠物去哪里啦?  父母通常不会对此类问题作出理想答复。他们会说"你的宠物上了天堂,到上帝那儿去了。"这样说通常并不解决问题。说一个宠物上天堂只是表达了父母所抱希望,但他们内心同孩子一样惧怕死亡,并且也同样不了解死亡。小孩子们对于父母的疑虑和回避态度都十分敏感。眼泪止住了,痛苦减轻了,但在更深一层一个隐隐约约的疑问也出现了:这也许会发生在我身上。  当你的孩子的在四岁到六岁之间时,父母会确定这种担心是真实的。"奶奶死了,她去了天堂,而且有一天你也会死,爸爸妈妈也是一样。"你可能已经不记得这一幕__许多孩子都希望忘掉它,并希望成为彼得潘【彼得潘PETER PAN是英国童话故事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彼得潘小飞侠是一个敢于冒险、激励同伴突破自我,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小英雄】永远年轻__但无论你是否记得都无关宏旨。按照一些心理学家的说法,在你遭遇死亡的那一时刻,你就看到了缠绕人类数百年的一个概念。你关于死亡就是灭绝的观念使得你的身体会衰退、衰老并死亡,正像在你之前的许多人身上发生的一样。  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对死亡必然性的一种恐惧。在我们珍惜的一件物品死亡时,我们都感到一种疼痛,并且在心中留下了永远的洞。我们心中的空缺由恐惧填补了,而且由于那里以前没有别的东西,我们不能够正视死亡。损失是最有可能造成焦虑的原因,而且是最难以正视的。  成年之后,衰老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损失;因此它迫使我们来查看这个自己幼儿时期就打开的缺口。将自己从死亡中解脱出来,这正是所有宗教的目标:"啊,死亡,你的刺在哪里?啊,坟墓,你的胜利在哪里?"这是圣保罗(Saint Paul)在写给科林斯(Corinth古希腊的商业、艺术中心)的少数基督徒的信中提出的问题,然后他又作出答复:"死自身的刺就是罪过",这就是一种错误或有失体面。换句话说,死亡是人与上天分隔开的结果,而上天是不存在死亡的。根据定义,生命性质本身就包含了死亡。  但是在我们幼时死掉的金丝雀、猫或狗等宠物又怎么样呢?他们在死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神学观念。但是说一个动物死亡就是在用人的语言描述事件。看看窗外的树,它是死还是活着?它同时两者都是:苍老的树叶已经死了,而种子就是从这里生长出来的。树干里面的木头死了,但外面薄薄一英寸的1/16厚的一圈新生组织除外,它为树叶提供养分,但自身却基本是由无生命细胞膜质纤维构成的。当树叶到秋天变颜色时,它们死掉的骨骼会落到地上,但在此之前它们一直是活着的树的一部分。  此外,周围环绕着树的食品、空气和水则与被封在石头内或留在雨水中一样,并没有更多的生命力;支撑着树木的土壤只是碾碎的石头和死树的腐烂混合物。我们所谓活树是活与死的混合体,这两者之间的任何划分大多是在我们大脑中生成的。任何植物或动物只是这些元素的永恒不停地周而复始周期中的一个阶段。这整个循环就是生命,循环过程就是生活。而我们力图将这一循环看做静止和运动的画面并且说"现在这棵树是活的,而现在这棵树是死的",这只反映了我们大脑的思维方式。出于对腐烂和解体的恐惧,我们将其称为死亡,实际上它们只是一种变化而已。  像树木一样,金丝雀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在早些时候,金丝雀只是一个蛋,在此之前是一个受精细胞,再之前,是被鸟妈妈吃掉的一粒鸟食,然后又从食物变成鸟蛋被生出来。金丝雀死后,尸体腐烂,而各种成分将滋养各种植物,植物将提供种子喂其它的鸟。在这一无穷无尽的过程中有多少成分是死亡,又有多少仅仅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包括我们自己也是这样?你可以认为死亡是在将来等待着你的一件可怕的事,而实际上你身体的某些部分每秒钟都在死亡。每当你消化食物时,你的胃膜都会部分死亡,只是由新的组织所取代。你的皮肤、头发、脚指甲、血球和其他肌体组织也是如此。  你可以认为死亡是你的对头,但所有这些细胞都在为你的生存而死去。如果你的胃膜不死,也没有一遍又一遍被替换,你的胃液会在几小时之内穿透你的胃壁,那时你的整个人体就会死亡。你越仔细观察,越会发现生与死之间的界线十分模糊。肌肉的新陈代谢要比脂肪快,大脑、心脏和肝脏的细胞在出生之后就再不会更新,而胃、皮肤和血球则会在几天、几星期或几个月之后便轮换一圈。  《不老的身心》在幻觉的掌控之中(2)  人体的一个怪现象是:如果我们有办法将体内的所有细胞都拿掉,而剩下来的身体看起来却依然像一个人。我们的躯体看起来像一个由矿物质骨骼,加上韧带、筋、联结组织和水组成的珊瑚礁,我们所有的细胞都藏匿在这个躯体里,如同寄生的水螅挤在钙化的珊瑚礁里一样。  如同珊瑚礁被海洋包围一样,我们的身体大约有2/3是由浓盐水构成。但是我们这些死掉的部分在与环境自由地交换着原子:如果受到伤害它们会愈合;如果对它们施加压力,它们就会为减缓压力而逐步改变形式。这样的人体在多大程度上是活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死的呢?  就连"我的身体"这种说法也不一定正确,我肺里的空气是否属于身体的一部分呢?倘若如此,我马上要吸进去的空气和刚刚吐出的空气算不算呢?"外面的"世界是由成百上千亿原子组成,这些原子或者曾经是我的一部分,或者将要成为我的一部分,而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物质和能量都是我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我完全可以说自己也只是这个较大身体内的一个细胞,而且由于我需要整个地球来维持自己,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都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没有任何东西应当被视为死的__腐尸,靠其生存的虫子和真菌,甚至包括我祖先的干骨也和我在同一生命的海潮波涛之中。  有些人对于所有关于死亡的讨论感到畏惧,他们不愿表示出任何兴趣。他们说这并不是惧怕死亡,或者即使他们害怕,死亡也不会像我所描述那样缠绕着他们,不会对他们拥有那种控制力。为什么要不断讨论这样一个病态的题目呢?如果接受这一不可避免的结果并努力过好今天的生活,不是更健康吗?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死亡的恐惧在我们的无意识层次里作祟。表面上我们可以承认我们会死的,但是除了我们和已经死的人或正在死的人所度过的时光之外,我们对于死亡的畏惧心理会深深地埋藏着。这几乎是一种生物必然性__我想象不出来如果关于我自己死亡的概念一年出现一两次,我将如何生活下去。(作为一个医生,我所看到的死亡要比别人频繁得多,但是为一位过世的癌症病人合上眼睛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将我自己的死亡问题送入脑海。我可能感到悲哀,但我不会看到自己的眼睛合上的情景。)  我们都保护自己不要受恐惧心理影响,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控制住这种恐惧心理。恐惧以它阴暗的方式依然影响了我们。首先,我们不能够想象自己的死亡,这样就赋予恐惧心理以巨大能量,好像死亡有一个电网围绕着,电压达到千万亿伏,而且有一个巨大标志显示:不要碰!因此我们就不碰。由于死亡在大脑中是圈起来的,我们并不十分了解。关于死亡的恐惧可以换一个说法,称之为对死亡的无知。  我可以肯定地说,使人快速衰老的因素莫过于恐惧,悲伤则紧随其后列在第二位。每位医生都看到过人在丧偶之后那种惨不忍睹的崩溃,但在这方面恐惧无疑排在第一:因为病人在收到关于无法治愈的癌症诊断时,会在很短时间之内,几乎就在你眼前萎缩。这种情况并非千篇一律。有些内在的品质,诸如勇气和对上帝的信仰,都可以打消恐惧,其中包括有些人可以在危急时刻发挥出自己的品质。但是一旦恐惧打入你的内心世界,它就必然会造成一定影响。问题并不在于死亡是否为一个虚构之事,而在于我们相信有死亡,就会产生原本没有的局限性。  《不老的身心》死亡的利用(1)  死亡的利用  我们通常都假定死亡是不自然的事,并且必然带有某种邪恶。对此我不能苟同。大自然对于如何利用或者不利用死亡都十分宽容并且灵活;在更大的范围内,关于死亡的善与恶的问题显得十分武断。不妨从生命的起源开始探讨,DNA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创造不衰老细胞的秘密,也就是变形虫(amoeba)、海藻(algae)、细胞等等生命形态,不间断地一代代繁衍。任何一只变形虫的出现或消失都无碍大局,因为生命会从相同的基因很快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变形虫。大自然接着又继续组合更为复杂的不衰老动物。例如,水螅是一种可以很快长出新细胞取代老细胞的水中动物。水螅长有一只脚、一个细长的身子和一个布满触角的花状团块,水螅总是在一头生长着,而另一头死亡着,整个身体每两个星期更新一遍。细胞生存在完美的流动过程之中,新细胞随着装配线的速度填补着老细胞死掉留下的空位。这种创造与毁灭之间的理想平衡,没有给死亡留下余地。因此时间无法追上水螅;它的死亡只会是意外,缺乏食物、旱灾或其他外界原因。  青春永驻的秘密在于平衡的新陈代谢,以完美全面的方式处理食物、空气和水的稳定化学流动,同时丝毫不向熵让步。DNA在数百万年之前就学会了这种平衡方式。就此而言,死亡是在进化链当中较迟的发展,不过我们发现即使是在高级生物中,DNA对于死亡还是有较大的控制力的。例如,最常见的蜜蜂可以随意改变年龄。每一个蜂群都需要年轻的工蜂,其任务就是在蜂窝内喂养新孵化的幼虫。三个星期之后,这些工蜂会长大成熟,并飞出蜂窝采回花粉。  但是在任何特定时期,有可能出现太多工蜂或太多的成蜂。在春天,许多新的幼虫会孵化,而蜂窝会缺少成蜂,并且在很短时间内需要很多成蜂。这几种情况下,有些年幼的工蜂会在一个星期,而不是通常的三个星期变为成蜂,并飞出蜂窝寻找食物。另一方面,如果一群蜜蜂分裂出去做成新的蜂窝,很可能会有不少老成蜂。在年轻工蜂短缺的情况下,有些老成蜂会扭转衰老进程,并会变得年轻起来__它们重新分泌年轻工蜂荷尔蒙,并且重新长出已经萎缩的腺,以产生孵化幼虫所需的食品。  当蜜蜂研究人员第一次发现这种行为时,感到很吃惊。他们意识到,对于蜜蜂而言,衰老并不是按照固定时间表而发展的单向过程,衰老是"灵活的"__能够向前和向后,减缓或加速;真正的奥秘在于为什么更高形式的生命并非如此。我可以辩称,衰老一向是灵活的,但由于我们根据自己对死亡的信念将其固定住,在衰老过程的固定时间表上成了无可避免的终点。蜜蜂研究员吉恩?鲁宾逊()写道:"蜂群王朝作为一个有节奏的实体,必须不断根据蜜蜂的数量和结构、食物供应、天气以及其后的各种变化作出调整。"只要稍作改动,这一模式便可适用于人体:这是一个由五十万亿个细胞组成的庞大蜂窝,它可以根据整个蜂群在任何一个时刻的需要而变老或保持年轻。  在每一个细胞的液质结构内部,都浮动着一包密封的腐蚀性酶,这是一个自我毁灭机制。人的"正常"衰老或许是由这种酶造成的,或许不是,但这种酶无疑有其特别用途。例如,在一个负责清理的白细胞或巨噬细胞(macrophage)吃掉大量细菌或病毒之后,它会释放这种消化酶以作清除;在这一过程中,变形虫也会随之死亡。这不是一个随意的暴力行动,而是一个十分自觉的决定。为了整个身体的利益,这细胞毁掉了自己。  在我们最大的器官皮肤中,每天要出现数百万次这种蓄意的自我牺牲行为。皮肤细胞是一种十分脆弱的物体,脆弱到无法经受大自然的风吹日晒。我们最外层的皮肤完全是由死细胞组成,这一层皮硬到足以经得起我们日常的各种摔打碰撞。  这些细胞并非由于暴露在空气中而消亡。而是随着皮层下产生年轻皮肤细胞后,皮肤内膜__细胞为下面生长的新一代细胞推挤着移向皮肤表层。在此期间,细胞开始在内部积累一种称为角蛋白的蛋白质,这是我们头发和指甲中的一种常见角状物质。角蛋白逐步取代着细胞中的柔软部分,使细胞变得越来越硬。等到它真正接触到空气时,每个皮肤细胞已含有足够角蛋白来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风吹日晒的影响。细胞到此时已完成其使命,在它被冲刷掉并让位于下一代成长起来的细胞之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皮肤细胞知道其死亡时间,从而可以确保整个身体的生存。  在相对的另一个极端,一个癌细胞由于不知道何时死亡,因而会危及整个身体。此时一个癌细胞基本上是一个不听管教的野兽:企图以自己的方式生存,而不顾其他细胞的死活。这种行为似乎全然不合逻辑,但却依然是大自然策划中所包含的一项选择;每一个细胞的DNA都配备有专门的致癌基因,这一基因可以在癌症发病之前启动。根据最近作出的另一项假定,人类DNA的第一个染色体中的基因会让其每一个细胞在启动之后无穷无尽地分裂下去。科学家们目前尚未发现细胞要走向自己死亡的原因。或许这一转变是我们很早以前进化的痕迹,或只是我们尚未学会利用的一种潜在能量。  虽然我们不大愿意承认,但人们在自己衰老和死亡的问题上有着相当的选择。虽然我们认为自己是迈入老年和死亡的"受害者",然而对许多人来说,衰老和死亡是逃避生活中一事无成的唯一出路。在本书第一部分讨论过的提前退休导致早年死亡现象中,我认为这种逃避主义的心态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主题另一个变异版本是"周年死亡"(),即一个人在感情笃厚的配偶或孩子死亡的同一天过世。对中国人和犹太人的研究表明,他们的死亡率在宗教节日之前猛跌,在节日刚过之后又猛升。人们在等待着过一个新年或逾越节,然后才肯撒手人寰。其实无须进行研究就应该知道,人们在珍惜某件宝贵的人或事物时,会紧紧拥抱生命的。  《不老的身心》死亡的利用(2)  我最近在一位多次犯过脑血栓的老年人和他孙子身上看到这样一件事。老人终于到了手脚不听使唤的地步,他在医院已经没有回家的希望。他处于一种虚弱半清醒的恍惚状态,每次他清醒到能说话的时候,他会指指孙子的照片并含糊地说,"他在哪里,他在哪里?"  病人的子女们给孙子打电话,他马上赶到波士顿。当他一抵达医院,老人就完全变了样。他笑着抚摸年轻人,他十分爱惜年轻人。他们拉着手,轻声地交谈着,这样度过了大半天时间。孙子走了以后,准备第二天早上再回来,每个人都对他说爷爷看起来很好。两个小时以后,老人在睡梦中过世。我想这件事,不知道研究人员如何能够将依靠希望或感情维持着生命的力量加以量化。从外表看,我们无法确切得知一个人的身体会对什么作出反应,整个事态完全因人而异。  数年前,那部名叫《最后出路》()的自杀手册一夜之间成为畅销书,其主要读者群是患有不治之症或处于长期身体和精神痛苦之中的人。对他们来说,大自然的缓慢自杀形式__衰老,似乎来得太慢。虽然这听起来让人伤心,但是痛苦和病恹恹的一生如果没有任何解脱会更加令人害怕。一位印度大师曾经对他的弟子们说过,"如果不是因为有死亡,我们都会成为老态龙钟永远的俘虏。"  即使没有老态龙钟,生活会依然延续下去。华盛顿州一位退休的农民雷登?库奇()说,"我盼望着死亡,因为我以往所做的所有事情现在都做不动了。我一点儿都不害怕死亡。如果让我现在就死,那再好不过。我已经随时都准备好了。"这段话表达的是无奈、平静、淡漠、勇气,还是认命,我们并不知道。事实上,雷登?库奇是在他100岁生日的时候说的这番话,到了104岁时他还活着。虽然他嘴巴这样说,但显然他更深一层的本我有更强的生存意志。  所有这些事例都说明,死亡不仅仅有一个价值,不论是积极价值还是消极价值。死是一种变化的形式,这样就必须在一个更大的无变化背景下来看待死亡。马哈利希曾经说过,"人们对死亡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将死亡视为一个终止,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开始。"你可以将此视为你的信仰,但对我来说,这却是一个事实。在生命的长河当中,毁灭永远不是最终的结局;创造总是能够从灰烬中拿出一只凤凰。每一个细胞都知道如何分裂为两个细胞,每一个打碎的原则都能够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则,每一个念头后面都跟随着一个新的启示。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在这个整体不间断的生命之中学会生活呢?当一个孩子死掉时,做父母的是怎样撕心裂肺呢,或者当一个妻子失去丈夫时又是什么样子呢?  当然这些感情都是自然而然的;任何人如果丧失自己所爱都会感到痛苦。不过一旦你意识到生命作为一个不断流动的现实,这里没有损失或获取而只有转变,那么你的痛苦就不会那么深切和不可磨灭。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写道,"我为自己拥有却又害怕失去的而哭泣"__这是对受时间约束意识不可避免的结果。新的模式认为,意识是现实的源泉,而受时间约束的意识和无时限意识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现实。  受时间约束的意识的结果无时限意识的结果衰老自由、自治熵青春焕发混乱对现实的了解疲惫无穷尽的能源压抑释放情感受迫害在身体和自我以外的扩展对分别的焦虑平和冲突力量忧伤、悲哀协调在自我和身体中被禁锢欢快恐惧死亡  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体验到这两方面的现实,因为我们的意识是流动的: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悲痛与恐惧的灾难时刻,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平和与活跃的欢愉心情。它可以选择认同身体的局限性以及内心自私的自我,也可以选择超越这些限制,自由展开。人类意识的特质富有弹性,可以接受任何可能性,可是很显然,生活不受时间牵制的无时限意识里,显然有着很大优势。  印度心灵大师们认为,人的心灵总是倾向于寻求不受限制的自由和充实感。就像墨西哥湾流于无形之中逐步向前推进到大西洋一样,人的心灵也带有暗流,推动着我们的思想和情绪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在印度,人们称之为达摩(dharma),这是一个古代梵文字,可以通过几种不同方式作出翻译,意思是指法律、秩序、责任和适当的行为。一个人的达摩是他的工作或职业,也是他对家庭的责任,他的生活理想,以及他所潜心修行的最高心灵境界。  "达摩"的词根意为某种"支撑"。在广义上,达摩支撑着宇宙,是在混乱中求得秩序的指导力量,因此要避免熵、衰老和死亡的最终办法是生活在达摩之中。宇宙的演变是因为达摩的引导,它是编织生命结构所依赖的智慧,人的意识能够直接触摸达摩,并可以引导自己意识的进化。这就是人类异于其他万物的地方__我们不仅进化而且引导自己的进化。达摩不是一整套说教,而是可以发现和利用的实际力量。  《不老的身心》死亡的利用(3)  在下面练习中,我们将看到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有意识地引导内心智能可以创造出不老的身体和永恒的心智这样一个永久状态。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体验过短暂的平和、力量和关爱的时刻,但是随即又消失了。这绝不是偶然的,这表明我们的心灵有能力抓住这种感觉,因为跟随达摩稳定不动摇,那么平和、力量和关爱将会无止境地流淌,永不消逝。  对我来说,撰写这本书的最大乐趣在于将一个充满恐惧的问题__衰老__转变为使自己感到充实的载体。人不一定要陷在时间的束缚里,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灵魂生硬地塞在一个有限的肉体里,并不一定只能活短短一辈子的时间,我们是无穷尽生命长河之中的旅游者,就像耶稣送给世人的忠告,"活在世上,不要为世俗所害"。这也是卡洛斯?卡斯塔尼达【Carlos  Castaneda,1925-1998,美国作家,秘鲁人,以唐璜书系列12本书和许多更短的作品而著名】在描绘西班牙贵族唐璜()的一生时,写道:"他超脱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而正是这种超脱感给了他爱的能量。没有了这种超脱,他只有世俗的需求、挣扎与绝望,就像典型的凡夫俗子。"  虽然我们常常将爱与依附和占有联系起来,但更深一层的事实是:失去超脱的能量,就意味着丧失爱的能力。超脱(detachment)不是一种冷漠的不感兴趣,或缺乏感情。超脱是一种自我解脱感,不受任何界限的约束。我们的旅行并不是在物质世界中开始或结束。地球是置于永恒挂毯上一颗蓝中透绿的美丽宝石。不论我们在这里喝到多么纯净的水,或呼吸到充满生命的空气,永恒则是我们更为切实的归宿。  我们在实质上是超越时间的。我们出生在无底的永生池中,时间和空间只是从这个池子冒出来的泡泡。一个气泡是一瞬间,另一个气泡是一千年。但永生池本身是纯精神的,无论有多少星座或银河系从中泛起,并像脆弱的泡沫在水面铺开,却没有增加或减少任何东西,它的存在是深沉、清晰、永久、不变的。想到我们的生命源于这个无限、可更新的永生,令人十分诧异,但生命就是如此,没有任何其他来源。在爱因斯坦和古代圣贤都看到的那个远景统一场之中,无限的智能、自由和能量都是与生俱来。当你认识到在永恒流动中自己占有一席之地时,不朽会突然降临。了解到这一点,你可以在这里在此时的每一秒钟赢回自己的不朽,因为时间不过是经量化的永恒。大自然在等待着将这份最崇高的礼物赠送给你,滋养我们千百万年的海洋、空气和太阳依旧弹奏着它们的老调,但是我们应该开始学习赋予它新意。  大自然在我们周围的空间说什么了?通过渗透每一个想法之中的信息又说什么了?穿流过每一个细胞的是相同的呼吸、相同的无声低语,这是生命本身的节奏,用无限温柔执着地呼唤着我们每一个人。我很喜欢古老的Rig  Veda【圣传"Rig Veda"一词来源于印度宗教着作。这是一部描写神及宗教人物故事的极具传奇色彩的作品】所唱出下面这首永恒的歌:  虽然我的灵魂会周游四方,  让它回到我这里,以便我可以在此逗留和旅游。  虽然我的灵魂会跨过海洋,  让它回到我这里,以便我可以在此逗留和旅游。  虽然我的灵魂会四处寻找闪动的光束,  让它回到我这里,以便我可以在此逗留和旅游。  虽然我的灵魂会四处探望太阳与黎明,  让它回到我这里,以便我可以在此逗留和旅游。  虽然我的灵魂会游荡越过高山,  让它回到我这里,以便我可以在此逗留和旅游。  虽然我的灵魂会四处查看有生命和运动的物体,  让它回到我这里,以便我可以在此逗留和旅游。  虽然我的灵魂会进入遥远的领域,  让它回到我这里,以便我可以在此逗留和旅游。  虽然我的灵魂会四处查看所有存在和即将存在的事物,  让它回到我这里,以便我可以在此逗留和旅游。  虽然我的灵魂会在死亡峡谷徜徉,  让它回到我这里,以便我可以在此逗留和旅游。  将此大声读两遍,然后静静地与自己的身体待五分钟,将你的意识指向身体的每个部位,要清楚这一意识是精神。精神是一种治疗能量,每一个细胞内都有生命的流动和智能。当我们再一次调动自己身体内的欢快和喜悦时,深层智慧将再次出现,展开身体内部的治疗。按照中国古代一首诗的说法:  充天下者  以为吾身  引天下者  视为吾性  我在这些文字中听到了沉默的音乐,使我想起宇宙的呼吸是我的下一次呼吸。而宇宙跳舞的下一个节奏就是我的下一次心跳。  《不老的身心》无时性方式  练习  无时性方式  你所意识到的最深层现实就是你从中获取能量之处。对于一个只意识到物质世界的人而言,能量仅限于物质力量;若再深入一层,你会发现一个决定着我们心智和身体的创造力量__进化的能量,即达摩。你要接触到生命的核心,就必须接触宇宙的创造力。宇宙的创造力量表现在你个人的创造力上,在你参与创造的时候,你会忽略时间的存在,唯一真实的东西只有流动。  所有生命中充斥着三种力:创造力、维持力和破坏力。这三种力存在于细胞、星星、树木、行星和银河系的所有生命过程,因为每一种生命形式都要经过诞生、维持和衰亡。虽然每一个生命的展开与持续都有一定的时间顺序,这三种力本身却同时存在。每一物种的基因都包含着密码,密码适用于产生新细胞、将每一细胞维持一段时间并销毁这一细胞以便为机体组织的下一代让位。这种三位一体的智能正是你在塑造生命时所应注意调配的:到底由哪个方面__创造力、维持力或破坏力__占主导则取决于你。因为你有权调整力量的对比,所以你是超越各种力量之上的。  只要创造力主导着你的存在,你就会不断发展演变。这种演变会阻碍熵、衰退和衰老。任何领域最富有创造力的人都凭直觉受益于这种认识。他们完全清楚,自己是能量的源泉,而且无论其领域在哪方面,他们通常都拥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他们能够接触到并享受寂寞。  2他们与大自然气息相通,并欣赏大自然。  3他们信赖自己的情感。  4他们能够在仓促和混乱之中保持冷静并继续运作。  5他们童心不泯__他们喜欢幻想和游戏。  6他们自我参照:他们对于自己的良知最为信赖。  7他们并不僵化地坚持任何观点:虽然他们对自己的创造力有很高热情,但他们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种新的可能性。  这七点构成了衡量生活创造力的标准。以下练习则是教我们如何培养这些特点。  《不老的身心》创造力行动计划  练习一  创造力行动计划  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方式主导着他的日常生活,大多数人每天所做的事情大同小异__看望同样的家庭成员和朋友,与同样的同事工作,开车走同样的路,甚至思考同样的问题(据估计,一个人一天中的思想有90%是他前一天思想的重复)。这种固定模式中没有发挥真正创造力的空间,除非你特意为此作出努力。然而在量子层次上,则有着无限的创造空间,因为每秒钟都有着毫无限制的选择和隐藏的可能性。一旦你开始为新的未知事物留出空间,你就打开了通道,使得更深一层能量能够有机会从每天的生存中挣脱出来。所有最不寻常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普通的日子里,而最不寻常的思想都来自有着许多普通念头的大脑。  以下练习可以使你为自己生活中的发展开辟一些空间,你越是积极去做,你的增长就会越大。  根据前述富有创造力者的七项人格特质,制定一个六个月的行动计划。你没有必要将所有七点内容都塞入一天的活动__只要持之以恒,只是努力让这些素质充分体现在你的生活中。  1体验沉默  首先要留出一些时间来体验沉默。最好是早晨上班之前用一小段时间冥想(15到30分钟),然后第二段时间可在晚上下班回家之后。这就是自己随意待着的时间,而这种随意性可以使其成为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时间。沉默是一种珍贵的商品,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中尤为如此。在这个不只有一点疯狂的世界上,找到自己的沉默核心就像夺回理智和宁静的要塞一样。大脑在沉默中充实自己,这是所有活动的量子源泉。如果你的生活完全被活动所主导,那么,你消耗的能量就会超过你获取的能量;大自然最基本的节奏__活动与休息__就太多地过于偏向一边了。  沉默是一个伟大的老师,而要学习它的课程,你必须全神贯注。要知道如何进入自己内心沉默的核心,从而得到创造灵感、知识和稳定,没有其他捷径。伟大的苏菲诗人鲁米写道:"只要让流动的水平静下来,日月自然会反映在你存在的表面。"  2进入大自然中  拨出一些时间接触大自然。这是释放淤积能量的最健康方法。当你脱身物质世界的人为环境并回到大自然时,你的身心系统会自然而然地排除多余能量。在城市环境中,要找到一块能够看到蓝天白云并呼吸到清新空气的露天绿地并不容易。但是如果你能找到一块平地躺下来,脱掉鞋,张开双手去拥抱太阳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你住的地方寻求回归自然的经历,早起一点欣赏日出,或晚上停下来几分钟看看日落,或观赏一下月色星空。  你的细胞与月亮、太阳和星球的周期十分默契地吻合。当你通过感官吸进大自然的气息时,这种隐形联系就得到加强。即使在拥挤的城市中心地带,你也可以布置一个窗台花园,看着种子发芽成长;登上自己住房的屋顶以吸收阳光,接近大自然。无论你怎样做,只要抓住机会去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地、太阳和天空的滋润,你的身心便受益了。  3体验和信赖情感  开始一段你的情感幸福之旅。这并不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只需列出一个包括若干主要情感的清单,并写下在一天中每一种情感出现的一个实例。先从基本的正面积极情感开始记录,诸如:  爱/愉悦  同情/接受  高兴/友好  信赖/同情  下面列出涉及创造力和个人成长的更为抽象的情感,诸如:  见解/本能  发现/超脱  信任/融合  宽恕/平和  启示  最后,写下基本消极情感,诸如:  生气/忌妒  焦虑/悲哀  内疚/贪婪  不信任/自私  早上看一看这一页  "情感清单",上班时带上它作为一种启示。如果你能仔细地将情感细节写下来,直言不讳,并且标出每一种情感的强烈程度、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以及它对你的意义,你便能在日后查阅时,清楚地记起每一种情感的反应。你记录情感是为了:  1了解你是否经常感觉到忽略了一些事情。  2自然而然地释放你通常要压抑或企图忘却的情感。  3真正了解自己的情感。例如,许多人不能具体说明同情或见解是什么感觉,但是经过刻意地审视省查,你将对你内心的情感有进一步亲密的认识,而这正是控制自己情感的第一阶段。  4让你的情感更愉快。情感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并令人满意的,但如果你的情绪对你来说很陌生,你就无法享受这些情绪。许多人已经说服自己,认为他们情感不多,甚至没有情感;然而,虽然我们努力压制这些情感,随着我们的每一个念头出现,都会带出一个情感。将所有这些情感暴露出来,就会将你带回身心合一的整体之中,而这种整体感就是生活中给人以最大满足感的状态。  在你们每天的日志上,不要省略任何一个项目,也不要过于沉醉某一类别(即使你一天生气好几次,只考虑其中的一次,然后继续)。同时,重要的是不要过于注重消极情绪,这可能是大家最容易体验到的,而且通常是最容易的。我要你列出消极情绪是为了让你了解其出处。对于一种情感的出处有所认识有助于消除消极情感(这是必然的,尽管在消极情绪根深蒂固或受到压抑的情况下,消除过程需要较长时间)。这一练习的目的在于唤起令人心胸开阔、有创造力的情绪,而不是让消极情绪会限制或封闭我们的世界。  如果你认真地记录,就会惊奇地发现自己一天不知不觉地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如此变化多端,而自己却毫不自觉。无论你所期许的个人成长是什么,它都会有所发展,即使你可能认为诸如"见解"或"启示"这种词很少适用于你,但只要你肯看看你的单子并就每一项情绪感受几秒钟,你就会为它们创造了成长的空间。  在每天工作和从事其他活动的同时,要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比较困难。情绪变化没有一定之规,如果你对情感比较超脱,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会使你更易于压抑和逃避情感。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体验自己的情绪,它们是你的构成中最为自然而然的一部分,是你对与外界关系的最基本的表达。你是自己与各种关系的总和,反映这些关系最为真切的镜子就是你的情绪。  《不老的身心》在混乱中保持冷静  4在混乱中保持冷静  为在周围一切处于混乱时能够保持沉着冷静,你需要发展寻找自我中心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在工作最为繁忙和紧张的时候,从工作中拨出两段时间()。一分钟之后,慢慢将注意力移到胸部并轻轻地停在那里。几秒钟之后,你的注意力很可能会被闪过的念头或感觉所分散。不要抗拒这种趋势,但当你注意到这种事开始,缓缓地将注意力收回到胸部。结束练习时只是静静坐着,什么都不做。  虽然这是一种十分简单的方法,但是所释放掉的消极能量却很可观__你可以感到肩头沉重的担子被卸掉,而且一种轻快镇定的情绪传遍全身。更为重要的是你将开始体验到,不论你所处的环境多么混乱,只有集中精神、泰然自若才是最佳的应对之道,因为它会让你回归自我,远离周围的迷惘与混乱。  5像孩子一样  写下两三件你明天可以做,而且又带孩子气的事。想一想哪些事能够勾起你对童年的回忆__吃一根冰棍,跑到游乐场上,搭积木玩游戏。开始将这些活动越来越多地吸收到你今天的生活之中。你的目标是找到内心深处你依然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新的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事件都不会消失,它只是从明确的意识退到后面潜意识,回到量子场里去了。因此,你的童年依然在你的内心,随时都可以被唤醒并融入你本人的生活。  你所选择的活动应当是好玩的,但大人不一定觉得好玩。即使你认为自己已经超出了玩"跳房子"、跳绳或玩具的年龄,去做一些小时候总是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事(一个不错的建议是做一道甜食)。当你进行自己孩子气的活动时,心态就要像个孩子,或许你决定去游乐场荡秋千,或爬攀登架,或仅仅去看看孩子们玩。让你的心灵回到孩子般的那种天真、无忧无虑的模式里,你要捕捉那种感觉不是要回到童年,而是一种更为深沉的东西,正如聪睿作家和心理治疗专家阿尔玛斯(AHAlmaas)所说的那样。  阿尔玛斯写道:"如果我们看看孩子,就会发现那种充实、内在活力、生活愉悦的感觉,而这一切并不是其他因素的结果。关键在于走自己的路,这并不是由于一个人做或是不做某件事,这是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有的,但是后来慢慢地丢失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常常会失去内心的喜悦;在我们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欢快和成功,但是它们并不符合我们的心态,因为我们真正的喜悦的心态是一种很基本的价值观和满足感。  希望返老还童的愿望最终是一种保持青春的深层愿望的表示。婴儿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问题。将自己尽可能放回到最孩子气的心态之中,你就为学习打开了渠道。正如阿尔玛斯所说,"我们是愉快,我们是关心,我们意义最深厚和价值最高的生命。"  《不老的身心》自我参照  6自我参照  对我们来说,意识的最高境界是和谐统一,这样就消除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区别。在和谐统一之中,你曾认为是"外界事物"的每件事都成为你的一部分。妨碍我们这种体验的是根据过去经验所建立起的虚假自我形象。自我形象在有限的程度上是必要的,你必须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职业以及其他技术性事物。但是大多数人将他们的自我形象与各种各样的观念、信仰以及好恶和其他外界的包袱堆在一起。要摆脱这个包袱并且重新寻回作为无拘束自由人的经历,你必须努力消除自我形象的外表。  你为达到这一目的时所采取的行动计划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你可以从事一些与自己自我形象完全背道而驰的活动。如果你是一个西服革履的商业主管,可以去从事有氧运动舞蹈;如果你是个家庭妇女,不妨练习一下举重。体验一下对你构成挑战并迫使你打破常规的人和情景,挑战你的老习惯,尝试多方面的成长。为无家可归者或残疾人做义工。正视和了解与你十分不同的人,克服对他们的内心恐惧和抵触情绪,直至最终看到自己与他们在一起是一种找到共同人性的有力方式。写出你的自传。尽可能坦率真诚地写下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将有助于你了解一些根深蒂固习俗的出处,并进一步予以摆脱。写作本身也会迫使你将自己通常当做天经地义之事表述出来,诸如你对于自己父母和职业的感受。尽可能作出详细和明确地描述。重点在于你生活中每一个时期的感受。不要力图解释自己的每一个行动,或者理想化描述自己。如果你感到难以表述自己,不妨先以第三人称描述自己,以打开语言的阀门:"约翰受着父亲的控制,他对父亲是既爱又怕",而不是"我受着父亲的控制,我对父亲是既爱又怕"。对于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你"的行为,下决心每天采取一个纠正步骤。例如,您可能出于习惯要讨好每一个人,并总是说别人爱听的话。下次当你发现自己落入老套时,不妨表达一下你的真实感受。不必挑选一个戏剧性或重大的场合。有人可能会说"这公共汽车总是姗姗来迟?"或者"这里的情况总是越来越差"。不要随声附和他们的抱怨,讲述你对事物的真实感觉。另一方面,如果您总是直言不讳并且常常感觉其他人应该听你说话,自己停一停并改变一下做法,听听别人要说什么。这些简单的练习实际上可能是很大的挑战;你需要学会除去自己的社会面罩,而且练习越多,你就会发现你戴面罩的时间越来越少。多做入静冥想、瑜伽、创造想象或其他将你带出意识界线之外的内在练习。这些练习对每个人都有帮助,如果你真心致力于这些练习,你在挖掘自我的道路上会走得更快。  《不老的身心》练习不固守  7练习不固守  不固守就意味着摆脱外界对你真实自我的影响,这并不是我们的教育所倡导的。现代人十分注重献身精神、兴奋、热情、高度参与等等,而他们忽略的一点是,这些品质和不固守并不冲突。例如,遵守对于恋人/配偶的承诺,最终意味着有充分的爱和理解让对方成为他要做的人。对工作充满热情意味着对自己留有从各个角度看待事物的创造空间,以寻找新的方向和机会。这些新的机会只能来自你内心的创造核心,如果你完全陷于工作细节,就会失去与创造核心的联系。  这里辩证关系在于你要从生活中得到最大热情,就必须能够置身其外并走自己的路。热情与执着、爱情与奉献、自我价值与充实感,这些都存在于生命当中,当你摆脱了狭隘的依附情感之后,这些自我生命本质的特性便会蓬勃发展。对大多数人而言,最爱我们的人无疑是母亲,但仔细想一想,这种爱通常意味着权利与控制。作为一个孩子,你必须听母亲的话,否则她就不爱你了。"我是你的母亲,你必须重视我",与此相对的是,"我爱你,而且我最乐见其成的是你按自己的愿望去发展"。第一句话可能也是出自爱,但那是一种不容许自由的爱。  找到你的自由是必需的,为此目的就要放弃期望、先入为主的观念以及自我中心的意识。假设有两位母亲,分别在超市的货价旁边哄着身边正在大声哭闹的孩子。一位母亲感到十分生气和窘迫,她希望尽快阻止孩子的吵闹,但是她的办法对小孩子显然不奏效。孩子们如果不高兴时,就是不高兴。他们的情感是他们自己的世界,在市场里成为众人注意的目标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当母亲说"好了,不要哭了。我是认真的,现在不许哭。"孩子知道他的感情没有受到理会,因此他的存在没有真正得到承认。母亲只是要得到结果,她希望事态往某个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第二个母亲则看到孩子真的生气了,她并不关心别人会怎么看,她想的并不是这一局面对她的影响,而是在为孩子着想,希望他能够高兴起来。这位母亲说的是"怎么啦?什么东西吓到你了?没有关系,妈妈在这里。"她所使用的语言并不重要__她可能将孩子抱起来,哄一哄他。孩子的量子机械体察觉到他的感情得到理解,而停止了哭闹。因为这位母亲的意图不在于是要结束一个不愉快的局面,而是真心地安抚,所以不必用威胁的手段,她的孩子自然就不哭了。  你的量子机械体有着与儿童一样的感受,你可以利用这种感受找回真正的自我,这是存在于你的现实生活环境以外的。同样,这里也涉及自我形象问题。任何人能够采取的有利于心灵治疗的基本态度就是着眼于"真实自我",而不是个人的自我形象。当你认清了"真实自我"后,你便能够以你的感情、需要和价值作为起点,慢慢去寻找它们的满足点。这个"真实自我"并不存在于行动之中,但却可以通过行动而找到。  真实自我像一个沉默的目击者远远地观望着各种活动并欣赏着事态的发展。战场上的士兵和寻找刺激的冒险家们常常感到他们成为很平静、淡漠的观望者,完全置身于周围的混乱之外。就我的经历而言,我感到这种超脱有以下特点:    我带着身体出现在场。    我的呼吸变得十分细腻,近乎停滞。    精神活动平静下来。    我感觉到危险;有某种确定的归属感。    我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一个没有界限的露天空地;意识向四面八方延伸,而不是集中在具体思想之上。    自我接受融入环境。"外界"事物看起来对我很亲切,并且是我的延伸。  这种和谐统一的经历也就是我对爱的定义。对于大多数人,爱是一种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情感;我们有时会很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感情,而在其他时候却又完全感觉不到。不过爱从实质上说不是一种情感__而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你与存在接触的状态。一个真正经历爱的人会感到十分真切和充满活力,并且除了存在于爱的充实感之中便无他所求。爱所导致的最大行动就是存在,也就是无行动。因此爱是无依附的最高形式,并且最满意的状态。  为了让你的行动计划取得成功,你必须找到爱的表达渠道。一个让你可以尽情爱的地方。你越是公开地体验爱,无论以何种方式,你将越靠近爱的实质。不能流动的爱根本不是爱,这只不过是一种追求和渴望。著名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指出了表达爱的方式,他说"顺着你的幸福走"。幸福是那种涌动的爱,以及活动中的存在,也就是那种探出去碰到自己而又因为高兴而曲卷回来的感觉。爱只要寻找自己并且当爱的"电路"接上之后,幸福便流通了起来。不妨问问自己"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幸福?"然后将在生活中增进爱的经历的步骤写下来。  不要将愉悦与爱混为一谈。很多事情会让你感到愉悦,诸如看电视,但这其中却没有什么爱。爱肯定会带来愉悦,但却是以更为深沉的方式来显现。带着食品去看望卧床不起的病人是一种爱的行为,并且会比看电视更令人愉悦。通过这种行为可以学到有关分享、同情和理解等很多东西。  因此不要因为表面的愉悦而分神。深一层的兴奋与高兴都存在于生命的核心,并且必须被挖掘出来。当你列清单时,你会发现有许多你珍惜的幸福时刻都永远离去。例如,你不可能重复第一次爱上自己现在配偶的经历。但爱是一种深而又深的感情。随着你列出清单,你将记起自己孩子出生时你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一个线索:你的孩子依然可以成为你幸福的源泉,条件是你要下决心去进一步挖掘与他们的关系。你重获幸福是最重要、最丰盈、最真实的。  《不老的身心》爱与被爱(1)  练习二  爱与被爱  下面我要进一步探讨爱的问题,因为这是返回存在最稳妥的方式。古代圣贤们宣称,一切事物归根结底都是由意识组成,而我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形象或假定的情况下,体验到纯粹意识时,那就是爱。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爱不仅仅是一种冲动,它必须包含着真理,这就是法则。"当爱、真理与现实融合在一起时,就是意识合而为一的启示,这时一个人能够可以真挚地说"我就是万物",以及"我就是爱"。从这个角度看,爱是人与生命之流完美配合的一种感觉状态。  恋爱与此并非同一状态。当你陷入情网,你就为内心被压抑的感情打开一个窗口,这种感情会冲出来,依附在另一个人身上。如果爱得够深,另一个人会显得十分理想和完美()在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之后,终于探索出了爱的生理机制。他让一组研究对象观看了修女特雷莎在加尔各答的日常工作中照顾病人和被遗弃儿童的小段电影。影片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当观众看电影时,麦克莱兰发现这些观众免疫系统里有一种唾液免疫球蛋白抗原(Salivary immunoglobulin antigen 简称SIgA)升高了,在人体唾液中测得高含量的SIgA,会产生高度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同样发生在刚刚坠入情网的男女身上,这说明人在恋爱中的一个特征是免疫系统的加强。(通俗歌曲歌词中所说"如果你不想感冒就恋爱吧",反映出对这种情感与生理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令人奇怪的是,电影之后观众们谈论对修女特雷莎的看法时,并非所有的人都认为她的工作是崇高的。有些人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对意见,主要集中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其他人则表示对挨饿或患麻风病的孩子感到不安。然而所有观众的SIgA都升高了,他们的身体对爱心作出的反应看来比他们的理性态度要更为强大有力。这致使麦克莱兰对现代心理学当中关于爱的一项最流行定义提出质疑,这项定义是爱是两个人相遇时为满足相互需要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根据这一定义,爱取决于一个人对于自己从恋爱关系中能得到收益的判断。可是这项试验中的观众,其身体反应发生在比意识更深层的地方,而且比快乐的感觉还要深刻。  麦克莱兰还发现对研究对象免疫系统的积极影响,在看过电影之后一两个小时便降低并消失了。对于那些表示在生活中感受到强烈关爱并与家人和亲友有着亲密联系的研究对象,积极效果影响最大。这表明有些人已经处于容易接受爱的状况。他们在体验到爱时,会将其转变为自己的人格特质,而不是某种稍纵即逝的经历。换句话说,启蒙圣贤们所说"我就是爱",对于这些人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现实。  爱明明就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感觉,怎么会成为一种人格特质呢?即使最疯狂的热恋最终也会冷却,世人惊异地发现所存的永恒真爱并不多。带着这个问题,麦克莱兰思考着爱情诗中所描述经历的结局如何。这些经历并未涉及爱情自私的一面,而只是那种利他主义献身精神。麦克莱兰还举出一些心理学书籍中看到的案例,如果纯粹从获得好处的角度来看,根本就不成立,处在恋爱关系中的人在没有理性缘由的情况下,感到一种深深的爱和投入。  这一切对于麦克莱兰而言,意味着爱是一种超越了理性的状态,其目的就是要让你体验更大的共同现实。这方面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一个人对心上人死亡的反应。如果两个人仅仅是因为对方而相爱,他们的相互依存就是这种爱和被爱的基础。因此心上人的死亡会毁坏这种联系,从而造成极大痛苦。当然在实际生活的爱恋关系中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但是麦克莱兰从个人经历中感受到有可能出现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况:  根据这一理论,心爱伴侣的死亡应当造成极大痛苦和悲哀。然而当我妻子于几年前因癌症死亡时,我并没有作出这种反应。我们十分相爱,并且婚后愉快生活了42年,在美满家庭中抚养了五个孩子,然而当她故去时,我并没有感到按照那种理论上我应该感到的极大痛苦……我的经历好像更接近于诗人关于爱情的描述。我们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比我们要大得多的事物的一部分__这一事物抚育并支持了我们很长时间,并且在她过世后继续支持着我。  这说明了相爱是向爱情领域迈出的一步。如果两个相爱的人将他们相互的情感作为进入这一领域的大门,一个人的死亡并不会关闭这扇大门,也不会剥夺另一个人爱的情感。归根结底,所有的爱都来自内心。如果我们认为另一个人是我们所爱,我们就是在欺骗自己;另一个人只是我们的借口,以给自己感觉爱的机会。只有你可以打开和关闭你的心扉。滋润扶持我们的爱的力量来自我们"内心"对爱的承诺。  第二部分 爱与被爱(2)  谈论爱、思考爱、寻找爱和鼓励爱都十分重要。将此作为一个练习,对自己也承诺履行以下各项:  1思考爱。用一些时间回忆你与父母之间的关爱,你同兄弟姐妹和朋友相互流露感情的时刻。认真想一想如今在你生活中最可爱之人的最可爱之处。深情地读一些爱情诗,诸如莎士比亚的14行诗,以及关于爱的一些名句段落,诸如新约全书当中的段落或Rig Veda中的段落。  2谈论爱。向你所爱之人直接表达你的感情。如果你口头上难以这样做,不妨写一封信或作一首诗,你不必发出去,这样做是为了你,以激发你每个细胞中的爱。但是发出去则更好,因为你也想听到对方所表达的爱。不要让你的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张字条放在你所爱之人的口袋中或厨房桌子上。  3寻找爱。这可以采取许多方式。我们的社会常常将亲密关系与性混为一谈,但是帮助流浪汉和病人,表示真诚地赞许,或写一个感谢和表扬字条都是爱的行为。人们都喜欢听到他们被爱和赞许,而且如果你有机会在这方面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感谢之情会以反馈爱的方式反映在你的生理上。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