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中医入门-2

作者:秦伯未 字数:27528 更新:2023-10-09 13:29:00

涩脉主血少、血寒。虚脉主虚症、伤暑。实脉主实症、火邪。短脉主元气虚少。洪脉主热症、阳盛阴衰。微脉主亡阳、气血两虚。紧脉主寒症、痛症。缓脉主无病、湿气。芤脉主大失血。弦脉主肝气、痰饮。革脉主表寒、中虚。牢脉主坚积。濡脉主阳虚、湿病。弱脉主阴虚。细脉主血少、气衰。散脉主肾气衰败。伏脉主病邪深伏。动脉主惊症、痛症。促脉主火亢:结脉主寒积。代脉主脏气衰败。疾脉主阳邪亢盛、真阴欲竭。诸脉各有形象,各有主症,因多错综出现,必须进一步探求,才能应用于临症。如;浮紧为伤寒,浮缓为中风,浮虚为伤暑,浮芤为失血,浮数为风热。沉细为虚寒,沉数为内热,沉紧为冷痛,沉弦为伏饮,沉迟为痼冷。浮迟为表寒,沉迟为里寒,迟涩为血少,迟缓为寒湿。滑数为实热,弦滑为肝火,细滑为阴虚内热,浮滑为风痰,沉滑为宿食,滑大为胃热。细缓为湿痹,缓弱为气虚。这都是显示邪正的盛衰、病邪的性质和发病的部位,故必须与症候密切结合,观察其是否脉症符合为要。 m辨别二十八脉不是简单的事,必须通过临症慢慢体会。兹录前人二十八脉总括以便记诵:“浮行皮肤。沉行肉骨。浮沉既谙,迟数当觉,三至为迟,六至为数。浮沉迟数,各有虚实,无力为虚,有力为实。迟数既明,部位须识,濡浮无力,弱沉无力(即浮而无力为濡,沉而无力为弱),沉极为牢,浮极为革,三部皆小,微脉可考,三部皆大,散脉可会,其名曰伏,不见于浮,惟中无力,其名曰芤。部位既明,至数宜晰,四至为缓,七至为疾,数止曰促,缓止曰结。至数既识,形状当别,紧粗而弹,弦细而直,长则迢迢,短则缩缩,谓之洪者,来盛去衰,谓之动者,动摇不移,谓之滑者,流利往来,谓之涩者,进退艰哉,谓之细者,状如丝然,谓之代者,如数止焉,代非细类,至数无时,大附于洪,小与细同。二十八脉之外,倘有七怪脉:一曰雀啄,连连凑指,顿有顿无,如雀啄食之状;二曰屋漏,如残溜之下,良久一滴,溅起无力;三曰弹石,来坚而促,来迟去速,如指弹石;四曰解索,脉来动数,随即散乱无序;五曰鱼翔,脉来头定而尾摇,浮浮泛泛;六曰虾游,脉在皮肤,如虾游水面,杳然不见,须臾复来;七曰釜沸,有出无入,如汤涌沸,息数俱无。这些脉象均为心脏极度衰竭,表示生机已绝,多属死候,在《内经》称做“真脏脉”,言其毫无冲和之象,表示胃气已绝。2. 触诊:一般是触按胸腹和手足,如心下满症,按之坚实疼痛的为结胸,按之濡软不痛的为痞气。又如腹满拒按,按之作痛的为实为热;喜按,按之不痛的为虚为寒;腹胀叩之如鼓者为气胀,皮肤薄,按之如糟囊者为水胀。手背热为外感,手心热为阴虚;手足温者病轻,手足冷者病重;足肿按之窅然不起者为水;趺阳脉按之微细者为后天生气衰弱。切脉之道,比较精微.非深入体会,不易辨别。开始临症切脉,有两点应当注意。首先,心神安定,切忌浮躁,先举、后按、再寻,举是轻手取脉,按是重手取脉,决定其浮沉,然后不轻不重寻求其形象。其次,从症候来结合脉象,是否相符,比如阳症应见阳脉,阴症应见阴脉,是为脉症符合;如果外感症而脉见细弱,或虚弱症面脉见滑大,脉症不符,预后一般不良,临症时切宜注意。四诊必须联系,四诊与症候也须密切结合,前人有舍脉从症,也有舍症从脉,作为治疗的紧急措施。实际上这种措施,是根据四诊的结果,通盘考虑后所作出的决定。四诊中又以切脉和望舌最重要,如欲进一步学习,一般可阅《四诊抉微》、《濒湖脉决》和《伤寒舌鉴》诸书。 m第三节 治法一、正治和反治中医治病从整体出发,十分重视病人的体力——正气,和发病的原因——邪气,把疾病看成是一个邪正相搏的过程。当邪气退却,正气进人恢复的阶段,这一斗争才算结束。也就是,正气战胜了,疾病便痊愈;邪气战胜了,就会导致病重和死亡。所以《内经》提出了一个纲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是扶持正气的不足,泻是驱除邪气的侵害;补泻之中又有各种方法,但目的只有一个,恢复健康而已。针对着虚就用补,实就用泻,虚实同时存在,就考虑先补后泻,先泻后补,或补泻兼施。凡是从正面进行治疗,使用与病情相反性质的一种治法,不论补或泻,都叫“正治”。相反地,使用与病情性质相一致的治法,则称为“反治”。具体的说,正治法就是寒症用热药,热症用寒药;又如症现于燥的用滋润法,拘急的用舒缓法,耗散的用收敛法。反治的用处比较少。其实反治并非真正顺从病情来治疗,表面上治法的目的似与病情同一方向,细究之,与病因仍然是相反的。例如虚性胀满之属于消化机能迟钝的,给予补剂,而不予理气消导药,这是因为病由虚引起,不加强其机能无从改善其症状。又如下痢之属于积滞内阻的,给予泻剂,不予固涩止泻药,也是因为由积滞引起,不予清除无法制止,即使暂时制止,日后仍然复发。还有疾病严重时往往出现假象,如寒盛的格阳于外,发现烦躁不安的现象,倘以凉药治其烦躁是增加其病根,但直接用大热之药又将格阻不受,此时可以用热药凉饮方法,或在热药内加上少许凉药。这些都属反治范围,但实质上仍是正治。于此可见,正治和反治性质是一致的,只是战术上有所不同。运用这两种不同的战术之前,了解病因和症状是最为重要的关键性问题。后人所立的许多治疗法则,多以《内经》为根据加以推广应用的。至于正治和反治的具体应用,即《内经》中也已有较详细的指示:关于病因方面的,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此皆为正治法;又如“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面寒者取之阳”,此皆为反治法。关于症状方面的.如“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惊者平之;慓悍者按而收之”,此皆为正治法;又如“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此皆为反治法。关于这类治法,《内经知要》 的治则篇内均有采入,可参阅。二、治本和治标治本和治标也是一般常用的治疗法则,必须明白标本,才能在治疗上决定轻重、缓急、先后等措施。标本的意义有两项:① 从人体与疾病来说,人体是本,疾病是标。治病的目的为了病人恢复健康,如果只顾疾病,不考虑人体,势必病去而元气大伤,或元气伤而病仍留存,或带来后遗症成为残废,甚至病除而人亦随亡,这是首先应该注意的。② 从疾病的原因和症状来说,原因是本,症状是标。症状的发生必有一个因素,能把因素去掉,症状自然消失,中医常说“治病必求于本”, 即是指此。本就是根本、根源,治病必须重视根本,找寻根源,了解其所以然。也就是洽病必须抓住主要的,主要的解决了,次要的自然迎刃而解。因而有祛邪扶正和扶正祛邪两种说法,认为扶正则邪自却,邪却则正自复。这两种说法表面上似有矛盾,其实都是从根本上出发,因虚而致病自以扶正为主,因邪而致病自以祛邪为先。王应寰曾经写过一首治病求本的诗:“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清热,喘生休耗气,精遗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意思是吐痰、失血、无汗、发热、气喘、遗精等均属表面的现象,酿成这类病症各有主要的原因,不探本寻源想办法,仅用化痰、止血、发汗、清热、平喘、固精等常法是不起作用的。虽然,治病必须求本,但也不能忽视其标。我们体会求因当然是必要的,辨证也同样重要,辨证就是为了求因。但在另一方面,求得主因之外还要求得主症,因为迅速的缓和症状,也是解除病人痛苦的重要一环。例如感冒风寒,发热头病,浑身酸楚,手足无措。风寒是主因,其它都是由风寒引起的症状,但在症状中发热是一个主症,热度的高低能使其它症状加剧和轻减。所以用发汗法来疏散风寒是主要治法,但加入一些清解药来帮助退热,以减轻其它症状,也是合理的。前人治病有单从原因用药的,也有兼顾症状的。前人方剂中往往注明口渴加什么药,咳嗽加什么药,可以看到在治本的同时没有放弃治标。但也应该回过来说,治本是主要的,治标是次要的。 倘然主次不分,看到哪一个症就加上那一种药,便会杂乱无章,违反组方法则。临症上如果认为标症已占重要位置时,应当采取先治其标的方法。例如:因肝病引起的腹水症,肝病是本,腹水是标。但已到腹部胀满,呼吸困难,二便不利的地步,如同洪水泛滥,不予疏浚,无法救其危急。此时再不能用疏肝和肝,只有峻剂泻水,俟水退后再商治本。又如:小便不利能很快促使病情恶化,任何疾病发现小便不利时,即当以通利小便为急。此外,如痰喘病人气塞欲绝,可以暂用沉香破气;喉风症咽喉肿闭,汤水不下,可以先用刺法砭出恶血,然后分别给药。前人说“急则治标’,治标原是一种权宜之计,达到目的以后,就不宜继续使用,这是不同于治本的最大的出入处。一个人同时患两种病时,也须分别标本,一般对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先病多指顽固性慢性疾病,后病则以感冒等时症为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先治感冒,后治慢性病。因为慢性病不是旦夕能除,而感冒等时症容易解除,且亦能发展成为严重症候,促使慢性病的恶化。也有本来是感冒症,忽然并发胃肠病,下利清谷,脉浮转沉,则恐外邪乘虚内陷,又须急治其里,再解其表。这些又说明了治疗上以治本为原则,在这原则下还应掌握先后缓急,灵活运用,《内经》 上指出:“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以上对于标本治法;说得非常具体,因此《内经》又曾总结地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三、八法确定病症后,紧接着的便是选择治疗方法。治法分发汗、催吐、攻下、和解、清凉、温热、消导和滋补等,简称为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这八法针对病因、症状和发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疗的方向,在临症上灵活运用,还能产生更多的法则。1.汗法:以疏散风寒为目的,常用于外邪侵犯肌表,即《内经》所说“在皮者汗而发之”,故亦称解表、解肌、疏解。比如外感初起,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痛,得汗后便热退身凉,诸症消失。汗法可分两类,一为辛温发汗,适用于外感凤寒的表寒证;一为辛凉发汗,适用于外感风温、风热的表热证,也有寒和热不甚明显的,可用辛平发汗法。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发汗,倘然病人有表证而自汗出或已经用过发汗剂,是否能再予汗法?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表证以恶寒、发热为主症。汗出后热不退仍有恶寒的,此为表邪未除,仍宜汗解;如果不恶寒而热不退,或热势反增,病邪有向里传变的趋势,不可再汗。发汗能祛散外邪,也能劫津耗液,血虚或心脏衰弱以及有溃疡一类的患者,用时当谨慎,以免发生痉厥等病变。一般发汗太过,汗出不止,也能引起虚脱的危险。汗法包括宣肺法在内,如伤风咳嗽、鼻塞、音嗄,用轻扬上焦的药,目的不在发汗,但使肺气宣通。2 .吐法:常用于咽喉、胸隔痰食堵塞。如喉症中的缠喉症、锁喉症皆为风痰郁火壅塞,胀闭难忍;又如积食停滞,胸隔饱满疼痛,只要上涌倾出,便可松快,故亦称涌吐,也即《内经》 所说的“其高者因而越之”。吐法都用催吐药,但亦有因症用药,服药后用鸡毛或手指探喉使其恶出,所以又有探吐之称。吐法多用在胃上部有形的实邪,一般多是一吐为快,不须反复使用。某些病人先有呕吐的,不但不可再吐,还要防其伤胃,给予和中方法。其他.凡虚弱的病体或新产后、严重的脚气以及四肢厥冷的,均不宜用吐。急性病用吐法,含有发散的意思,同样可以解表退热。在杂病或妇女病用吐法,又可替代升提法,如小便不利或妊娠胞阻,前人亦有用吐法治疗的。3.下法:一般多指通大便,用来排除肠内宿粪积滞,故也称攻下、泻下,也即《内经》所说的“其下者引而竭之”。攻下剂分为两类.一种是峻下,用猛烈泻下药,大多用于实热证有津涸阴亡的趋势时,即所谓“急下以存阴”时用之。一种是缓下,又分两类,一类是用较为缓和的泻药,一类是用油润之剂帮助下达。但不论峻下或缓下,都宜于里实证,这是一致的。由于里实的原因不同,又分凉下和温下二种,凉下是指苦寒性质的泻剂,温下是指辛热性质的泻剂。一般应用以苦寒为多,因多数便闭或下痢症,由于热结或湿热引起。下法除用于通大使外,也用于痰饮不化,瘀血凝结和腹水鼓胀等,其所用药物则与通便药不同。使用下法,须考虑病人体质,并要懂得禁忌。大概有表证而没有里证的不可用,病虽在里而不是实证的不可用,病后和产后津液不足而便闭的不可用。在虚弱证上误用下法,很容易败坏后天,引起呃逆甚至虚脱。4.和法:和是和解的意思,病邪在表可汗,在里可下,倘在半表半里既不可汗又不可下,病情又正在发展,就需要一种较为和缓的方法来驱除病邪,故和解法用在外感方面,其主要目的仍在驱邪外出。在杂病方面使用和法,意义稍异。例如血虚劳热,纳食减少,妇女月经不调,可用调和肝脾的方法。又如胸满不痛,嘈杂呕恶,痰热交阻,可用辛开苦降和胃的方法。还有感受暑湿,内伤饮食,寒热不扬,头胀胸闷,腹部结滞不舒,可用芳香泄化和中。诸如此类,均属和法范围。因此和法的应用相当广泛,包括和解少阳,安内攘外。调理气血,舒畅气机,芳化和中,等等。和的目的虽同,和的方法不一。5.清法;凡用清凉剂来治疗温热病症,都称清法,即《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意思,亦称清解法。温热症候有表热、里热、虚热、实热、气分热、血分热,用清凉剂时必须分辨热的性质及在哪一部分。比如表热证应取辛凉,里热中虚证采用甘寒,实证采用苦寒。在气分清气,在血分清血。清法里包括镇静和解毒,例如肝阳或肝火上扰,头晕头胀,用清肝方剂能够熄风镇痛;还有温毒症用清热凉营,具有解毒作用。临症上用清解法比较多,但亦不宜多用久用,尤其是苦寒一类的药,能损害脾胃,影响消化。体质素虚,脏腑本寒,食欲不强,大便溏薄,以及产后病后,均宜慎用。6.温法:常用于寒性病,即《内经》 所说“寒者热之”。寒性病有表寒、里寒等区别,但从温法来说,一般都指里寒,故以温中为主要治法。例如呕吐清水,大便溏薄泄泻,腹痛喜按,手足厥冷,脉象沉伏迟微,均为温法的对象。寒性病有寒邪直中内脏引起的,也有因阳虚而逐渐形成的,所以温法的使用,或以逐寒为主,或以扶阳为主。但逐寒的目的为了防止伤阳,也叫回阳,扶阳也为了祛除沉寒痼冷,两者之间是互有关系的。温法包括兴奋作用,有些因阳虚面自汗形寒,消化不好,气短声微,肢软体怠,小便不禁。性欲衰退等症候.都需要温法调养。温法在使用时多与其它方法配合,例如汗法分辛温,辛凉,下法分温下、凉下,补法分温补、凉补。7.消法:主要是消导,用来消除肠胃壅滞,例如食积内阻,脘腹胀满,治以消化导下。其次是消坚,多用于凝结成形的病症,如癥瘕积聚和瘰疬等,因为这类病症多由气血痰瘀停滞,其来也渐,其去也亦缓,不是攻逐所能荡尽,须用磨运消散,缓以图功。再次是消痰,痰浊的原因不一,有寒痰、湿痰、痰热以及顽痰等,故须分别用温化、清化、涤痰、豁痰等方法,总称消痰。还有利水亦在消法之内。水湿以走小便为顺,如果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或走大便而成泄泻。应予利导,使之从小便排出,一般称为利尿,亦叫淡渗。使用这一方法因能分散和消除水湿之势,故也叫分利或分消。消法在有些地方接近和法和下法,但和法重在和解,消法则有克伐的性质;下法重在攻泻,消法则具有帮助运行的意思。故消法不宜于极虚的人,也不用于急症,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一种祛邪磨积的方法。8.补法:就是补充体力不足,从而消除一切衰弱症候,故《内经》说“虚者补之”。所用药物大多含有滋养性质,故亦称滋补、补养。补法在临症上分补气、补血、益精,安神、生津液、填骨髓等,总之,以强壮为目的。补剂的性质可分三种,一为温补,用于阳虚证;一为清补,用于阴虚证;另一种为平补,用于一般虚弱证。由于病情的轻重不同,又分为峻补和缓补。峻补常用于积弱极虚之体,或以急救为目的挽回虚脱;缓补则用于体质虽虚不胜重补,或虚而别无大寒大热症状,只宜和平之剂缓缓调养。用补法必须照顾脾胃,因补剂大多壅滞难化。脾胃虚弱者一方面不能很好运行药力,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消化而不能吸收。补法中包括固涩法。例如大汗不止,大吐血不止,男子遗精、滑精久不愈,妇人血崩、白带过多等,用止涩药时大多依靠补法协助。见虚不补,势必日久成损,更难医治;然而不需要补而补,也能造成病变,尤其余邪未尽,早用补法,有闭门留盗之弊。上面介绍了八法的概要,可以看到八法各有它独特的作用,但在使用上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所以明白了八法的意义以后.必须进一步懂得法与法之间的联系,如何来综合运用,才能灵活地适应病情变化,发挥更好的疗效。首先指出,八法中大部分方法是相对的。如汗法用于表症,下法用于里证,表里是相对的,汗下法当然也是相对的。又如下法是攻逐病邪,补法是扶助正气;清能去热,含有镇静作用,温能去寒,含有兴奋作用。下和补,清和温,也是相对的。但是汗下、攻补、清温都能配合应用,即临症上所说的“表里双解”、“攻补兼施”、“寒温并用”等等。总之,一病可以有多种原因,也可以发生在几个部分,特别是一个病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情况复杂,就必须灵活地随机应变,用多种方法来治疗。兹举例说明如下:( 1 )汗下同用:既有表证,又有里证,以先解其表、后攻其里为常法。但表里俱急时,不能拘守常规,而可以汗下同用,双管齐下。例如桂枝汤是解表的,可以加人大黄攻里,治疗寒热、头痛兼有腹满作痛的表里证。( 2 )攻补并用:体质素虚,感受实邪,或病邪不解,正气渐衰,造成正虚邪实的局面时,祛邪则虑其正气不支,补正则又恐邪气固结,惟有攻补并用,双方兼顾。如黄龙汤用大黄、芒硝通大便,又用人参、当归培养气血。( 3 )寒温并用:病有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的,不能单顾一面,例如黄连汤用黄连、干姜以治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就是寒温并用之意。这类例子很多,临症上经常可以遇到的如湿邪和热邪凝聚,水饮和热邪胶结,大多采用三仁汤和泻心汤来治疗,前者厚朴和滑石同用,后者半夏和黄连同用,都是寒温并用的方法。此外,一消一补也可同用,例如脾胃薄弱,消化不良,食积停滞,一面用白术补中健脾,一面用枳实消痞宽膈,合成积术丸。还有和法,是为不能汗下而设的,它的代表方剂是小柴胡汤,但亦须随着症候的不同,结合其它方法予以变化,如偏于寒去黄芩,偏于热加重黄芩;偏于虚重用人参,偏于实减去人参;偏于燥加天花粉,偏于湿重用生姜、半夏;偏于表加桂枝,偏于里加芒硝。这样,同一和法,也包含着清、温、汗、下、补诸法在内了。因此,进一步说明八法的运用,实际上很少一个方法单独使用的,原因是八法是根据三因、四诊、八纲等订出的,每一个病都有它的原因和部位,八法就是应付这几方面而立的。然而八法中的汗、吐、下、和只指出了发病的部位而没有说明原因,温、清、消、补只指出了原因而没有说明部位;同时,同一原因加在不同部位上可以出现不同的症状。所以明了八法以后,不懂得结合的方法,还是不够的。如上所说,汗法有辛温发汗、辛凉发汗、辛平发汗,下法有温下、凉下、润下等等,都是从原因、部位和症状等作出的具体措施。再说得明白一点,譬如补,必须问虚在哪一方面?缺少了哪些成分?它的性质怎样?它所反映的症状又怎样?假定答案是:虚在肝脏,血分不足,发现内热和头晕等现象。那就可以采用滋阴养血,佐以镇静的方法。否则目标不明,一味滋补,虽然有些用对了,效果是不会显著的。适当运用八法的同时,还要懂得八法的禁忌。《伤寒论》里有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病脉症提出,后来程钟龄作八法论(《 医学心悟》 ),更为详尽。他对每一治法说明了当用症,又指出了当用不用、不当用而用、不当用而又不可以不用、当用而用时知发不知收等种种流弊,均用具体例子来证实,对临症上极有帮助,可以参考。四、常用治法处方上常用的治法相当多,并且相当细致。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八法结合病因症候,在具体问题上灵活运用的成果,实为进一步研究的良好楷模。兹录若干例,附加说明如后。1 .辛温发汗法: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汗,脉象浮紧。药如麻黄、桂枝、紫苏、葱白。2 .辛凉解衰法:用于风温初起。药如豆豉、防风、薄荷、桑叶、菊花。3 .轻宣肺气法:用于冒风音嗄,金实不鸣。药如麻黄、蝉衣、桔梗,倘鼻塞流涕,用辛荑、苍耳子。4 .清疏暑风法:用于暑令感冒。药如香薷、藿香、青蒿、佩兰。5 . 疏化表湿法:用于雾露雨湿外乘。药如苍术、白芷、防风。6 .清气润澡法:用于感受秋燥,清窍不利。药如薄荷、焦山栀、连翘、桑叶、杏仁。7 .两解太阳法:用于风湿症,疏风以解太阳之经,利湿以渗太阳之府(即膀胱)。药如羌活、防风、泽泻、获荃。8 .蠲除痹痛法: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药如桂枝、羌活、独活、川草乌、海风藤。9 .调和荣卫法:用于伤风。以调和气血来解肌散邪,不同于直接疏表。药如桂枝、白芍、生姜、红枣。10 .固表祛邪法:用于体虚容易感冒,或感冒后纠缠不解。药如黄芪、白术、防风。11 .清凉透邪法:用于外感汗出不解,邪有化热内传之势。药如葛根、银花、连翘、薄荷、芦根。12 .辛寒清胃法:用于胃热症,脉象滑大而数。药如石膏、知母、滑石,竹茹。13 .苦寒泻火法:用于温邪化火,燔灼三焦。药如黄连、黄芩、大黄、焦山栀。14 .清化湿热法:用于温邪挟湿,或脾湿胃热交阻。药如黄芩、厚朴、滑石、半夏、通草。15. 却暑调元法:用于暑热伤气。药如人参、麦冬、五味子、竹叶。16 .清瘟败毒法:用于温毒证。药如大青叶、板蓝根、玄参、马勃。17 .清营透斑法:用于温热发斑发疹。药如生地、豆卷、石膏、赤芍、丹皮。18 .清泄心包法:用于温邪内陷心包,神昏谵语。药如紫雪丹、牛黄清心丸、夹湿者用神犀丹。19 .泻下实热法:用于肠胃热结、便闭。药如大黄、枳实、玄明粉。20 .清化荡积法:用于湿热食滞,腹痛下痢。药如木香、枳实、黄连、青皮、槟榔。21 .清降相火法:用于肝胆火旺。药如龙胆草、赤芍、黄芩、焦山栀、木通。22 .辛热逐寒法:用于寒邪直中三阴症。药如附子、干姜、肉桂。23 .甘温扶阳法:用于肾阳虚。药如鹿茸、枸杞子、巴戟天等。24 ,温运脾阳法:用于脾脏虚寒。药如白术、炮姜、肉果。25 .温胃散寒法:用于胃寒泛酸,呕吐清水。药如吴茱萸、生姜,呃逆者用丁香、刀豆子。26 .辛滑通阳法:用于胸痹症,阳为寒遏。药如薤白、桂枝、瓜篓。27 .益火培土法:用于命门火衰,脾虚久泻。药如补骨脂、益智仁、炮姜。28 .引火归元法:用于浮阳上越,上热下寒。药如熟地、附子、肉桂、五味于。29 .平肝理气法:用于肝气横逆,胸腹胀痛。药如青皮、枳壳、金铃子、延胡索。30 .舒肝和络法:用于胁痛久痛入络。药如丹参、桃仁、郁金、橘络。31 .疏气宽中法:用于胸闷嗳气、频转矢气。药如香附、陈皮、枳壳、佛手。32. 降气平逆法:用于气喘实证。药如沉香、檀香、乌药、枳实。33 .重镇降逆法:用于胃虚呃逆,冲气上逆。药如赭石、磁石。34 .调理肝脾法:用于肝脾气滞。药如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35 .行气祛瘀法:用于妇女痛经病,量少挟瘀。药如川芎、红花、益母草、香附、两头尖。36 ,温经和营法:用于血分有寒,月经后期。药如当归、艾绒、肉桂。37 .清热凉血法:用于血热吐衄,或月经先期。药如生地、丹皮、侧柏叶、藕节、黄芩。38 .温通肝经法:用于少腹冷痛,或疝气胀坠。药如乌药、小茴香、荔子核、延胡索。39 .活血镇痛法:用于瘀血停留,跌打损伤。药如红花、参三七、地鳖虫、落得打、乳香、没药。40 .化癥消积法:用于症瘕积聚,肝脾肿大。药如三棱、蓬莪术、穿山甲。41 .宣肺化痰法:用于伤风咳嗽。药如牛蒡子、桔梗、杏仁、象贝。42 .温化湿痰法:用于咳嗽痰多薄白。药如半夏、陈皮、茯苓。43 .清化痰热法:用于咳嗽痰粘,肺有伏热。药如天竺黄、川贝、海蜇、荸荠。44 .肃肺涤痰法:用于痰多咳喘,药如苏子、旋覆花、白果。45 .温化痰饮法:用于痰饮咳嗽症,药如桂枝、白术、半夏、五味子、干姜。46 .开窍涤痰法:用于中风昏仆,痰涎涌塞。药如远志、菖蒲、竹沥、皂角炭。47 .消磨痰核法:用于瘰疬症。药如昆布、海藻、山慈姑、僵蚕。48 .芳化湿浊法:用于湿阻中焦。药如苍术、厚朴、陈皮。49 .辛香健胃法:用于气阻湿滞,食欲不振。药如豆蔻、砂仁、佛手。50 .渗利水湿法:用于停湿小便不利。药如泽泻、车前子、茯苓,黄疸小便短赤,用茵陈篙。51 .通利淋浊法:用于淋浊症,小便不利刺痛。药如瞿麦、石苇、海金沙、萹蓄。52 .攻逐水饮法:用于腹水或水停胸胁。药如葶苈、大戟、甘遂、牵牛子、商陆。53 .分消水肿法:用于全身浮肿,在上宜汗,在下宜利,所谓开鬼门(指毛孔), 洁净府(指膀胱)。药如浮萍、防风、冬瓜皮、生姜皮、防己。54.消导和中法:用于伤食症。药如神曲、山楂、莱菔子。55 .驱除虫积法:用于虫积腹膨形瘦。药如使君子、雷丸、槟榔、五谷虫。56 .养血滋肝法:用于血虚症。药如何首乌、当归身、白芍、潼沙苑、驴皮胶。57 .滋补肾阴法:用于阴虚证。药如生地、山萸肉、女贞子。58 .柔肝潜阳法:用于肝阳上扰。药如白芍、菊花、天麻、钩藤。59 .育阴定风法:用于阴虚引动内风。药如龟甲、牡砺、鳖甲、玳瑁。60 .养心宁神法:用于怔忡、失眠。药如驴皮胶、枣仁、夜交藤、柏子仁。61 .养阴退蒸法:用于阴虚潮热。药如鳖甲、地骨皮、银柴胡、丹皮。62 .清养肺阴法:用于肺热气阴不足。药如沙参、麦冬、玉竹。63 .甘凉生津法:用于胃阴耗伤。药如石斛、天花粉、芦根。64 .补益中气法:用于脾胃气虚。药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中气下陷者,用升麻、柴胡。65 .固摄精关法:用于遗精滑泄。药如金樱子、莲须、莲肉、煅龙骨。66 .厚肠收脱法:用于久泻不止。药如扁豆、诃子、赤石脂、御米壳。67 .润肠通便法:用于大肠枯燥,便坚困难。药如麻仁、郁李仁、瓜篓仁。68 .升清降浊法:用于清阳下陷,浊气中阻。药如葛根、山药、扁豆、陈皮。69 .交通心肾法:用于水火不济,失眠难寐。药如黄连、肉桂。70 .金水相生法:用于肺肾两虚,潮热颧红。药如生地、天冬、麦冬、百合。71 .培土生金法:用于肺虚脾弱,清补两难。药如山药、芡实、扁豆、谷芽。72 .扶土抑木法:用于肝旺脾弱,腹痛泄泻。药如白术、防风、白芍、陈皮、甘草。上述治法,从1--10 多用于外感症,11--28 多用于寒证和热证,29--4O 多用于气分和血分病,41--55 多用于痰、食、水湿症,56以下多用于虚弱症候。就八法说来,已经化出不少法则,但是还不够全面,接触到具体症候还有更多更细致的治法。在这些方法里,可以看到八法是一种治疗原则,应用时必须根据病因、病症和发病部位等具体情况,反复研究后选用。同时也能看到有好几种药物的功效相近,而用法却有区别,也应加以适当的选择。第三章 方剂之部第一节 方制一、君臣佐使用多种药物配成的处方,称做方剂。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法度,称做方制。所以,方剂是用单味药物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它的特点是:具有综合作用,治疗范围较广,并能调和药物的毒性,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方剂的组成,分君、巨、佐、使四项。一般处方用药多在四种以上,均按这四项配伍,即使少于四种药或多至几十种,也不能离此法则。否则漫无纪律,方向不明,前人所谓有药无方。1 .君:君是一方的主药,针对一病的主因、主症能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即《内经》 所说:“主病之谓君。”君药不一定一方只有一个,也不一定猛烈的药才能当君药,主要是看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的。李东垣曾说:“假如治风则用防风为君,治寒则用附子为君,治湿则用防己为君,清上焦则用黄连为君,清中焦则用黄岑为君。”依此类推,即使是比较性味薄弱的药物如桑叶、菊花、陈皮、竹茹等,都有作为君药的资格。2 .臣:《内经》上说:“佐君之谓臣。”臣是指协助和加强君药效能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桂枝就是帮助麻黄发汗解表的,所以它在麻黄汤中是臣药。臣药在一个方剂内,不限定只有一味,一种君药可以有几种臣药;如果一方中有两个君药,还能用较多的臣药来配伍。3 .佐:臣之下称做佐,佐药就是接近于臣药的一种配伍药。除了与臣药一样协助君药的作用,还能协助君药解除某些次要症状。例如麻黄汤用杏仁为佐。其作用就是宣肺、平咳,帮助君药解除麻黄汤症的次要症状。另一方面,假使君药有毒性或者药性太偏,也可利用佐药来调和。4 .使:从使字的意义来看,使药是一方内比较最次要的药物。《内经》说:“应臣之为使。”可知使药是臣药的一种辅助药。在临症上一般把使药理解为引经药,引经药的意思是将药力引到发病场所,所以也叫引药,俗称药引子。君臣佐使等字面虽含有封建意味,但实质上是用来代表主要药和协助药,以说明方剂的组织形式。几千年来中医在方剂的配合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无论经方和时方都是遵守这个原则制定的。在这里顺便谈一谈“经方”和“时方”的问题。中医从单味药的使用发展到方剂,这是很早以前的事,《内经》里就有乌贼骨、茹藘[草字头加虑] 和雀卵组成的血枯方,制半夏和秫米组成的失眠方,泽泻、白术和糜衔组成的酒风方等。到张仲景博采众方撰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剂更为完备。后人重视其著作尊为经典,并称其方为经方,把后来方剂叫做时方。我们认为经方的疗效是肯定的,但时方的价值也是不可否认的。时方的形成,也是中医学术不断发展的例证之一。同样的理由,上面说过的六经辨症法是以《伤寒论》为主,三焦辨证法是以《温病条辨》为主,一在汉朝,一在清代,不仅没有抵触,而且相得益彰。《温病条辨》的方剂在《伤寒论》 的基础上还有不少的发挥和补充。所以,在古为今用的目标下,我们应重视经方,也应重视时方,还要重视现代的有效方剂。二、七方方剂在应用上,由于所用药物的种类多少和产生疗效的快慢不同,又分为七类,简称七方,即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和复方。1 .大方:病邪强盛,非大力不能克制,须用大方,如下法中的大承气汤便是。用大方的时候,应先考虑正气能否胜任,因为大下可以伤阴,大汗可使亡阳,邪虽去而正气亦伤,这就失却用大方的意义了。2 .小方:小方和大方是相对的。邪气轻浅的,只要用较轻的方剂,或者根据大方减小其制,这就叫做小方,如下法中的小承气汤便是。3 .缓方:一般慢性、虚弱性病症,不能急切求效,宜用药力缓和的方剂来长期调养,如补法中的四君子汤,即是缓方一类。4 ,急方:急方和缓方是相对的。是在病势危急时用来急救的,例如腹泻不止,手足逆冷,脉微欲绝,用四逆汤回阳。急症用急方.不仅药力要专,药量也宜重,故常与大方结合应用。5 .奇方:奇是单数,奇方即专一的意思。如病因只有一个,就用一种君药来治疗主症,以求其药力专一,故叫奇方。但奇方并不等于单味药,亦有臣药、佐药等配合。6 .偶方:偶是双数,含有双方兼顾的意思。如同时有两个病因,需要用两种君药来治疗的,就叫偶方。临症上所说的汗下兼施,或攻补并用,都属偶方一类。7 .复方:复是复杂、重复的意思。凡是病因较多或病情较复杂的就需用复方治疗,如五积散是由麻黄汤、桂枝汤、平胃散和二陈汤等方剂组成,用一方来祛除风、寒、痰、湿以及消痞去积。另一种是指用此法不效,再用它法,它法不效,更用另一方法,如《内经》所说:“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去之。”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复方也叫重方,不同于一般与单味药相对而言的复方。七方是方剂组成的法则之一。除此以外,还有从治疗作用来分的。如张景岳曾把方剂分为“八阵”,即补阵、和阵、攻阵、散阵、寒阵、热阵、固阵、因阵。补阵的方剂是用于元气亏损,体质虚弱的病症;和阵的方剂是用来调和病邪的偏胜;攻阵的方剂是用于内实症的;散阵的方剂是用于外感症的;寒阵的方剂是用于热症的;热阵的方剂是用于寒症的;固阵的方剂是用于滑泄不禁症的;因阵的方剂都是因症立方的。目前一般方剂的分类多照汪昂《 医方集解》 所分,计分22 类:(l)补养剂:滋补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消除一切衰弱病症,如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等。(2)发表剂:疏散外邪,解除表症,如麻黄汤、桂枝汤等。(3)涌吐剂:引邪上越,使其呕吐,如瓜蒂散、参芦散等。(4)攻里剂:以通便导滞,清除肠胃实邪为主,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等。(5)表里剂:既疏表邪,又除里邪,表里双解法,如大柴胡汤、桂枝加大黄汤等。(6)和解剂:用和解方法来达到祛除病邪为目的,如小柴胡汤、逍遥散等。(7)理气剂:疏理气机,解郁降逆,如四七汤、旋覆代赭汤等。(8)理血剂:和血祛癖,养营止血,如四物汤、胶艾汤等,(9)祛风剂:通阳散风、滋阴熄风,如小续命汤、地黄饮子等。(10)祛寒剂:扶阳温中,祛逐内寒,如真武汤、四逆汤等。(11)清暑剂:清解暑邪,如香薷饮、六一散等。(12)利湿剂:排泄水湿,如五苓散、五皮饮等。(13)润燥剂;滋润津血枯燥,如琼玉膏、消渴方等。(14)泻火剂:清热解毒,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等。(15)除痰剂:化痰涤痰,如二陈汤、礞石滚痰丸等。(16)消导剂:消积行气,健运脾胃,如积术丸、保和丸等。(17)收涩剂:收敛精气,固涩滑脱,如真人养脏汤、金锁固精丸等。(18)杀虫剂:驱除肠寄生虫,如集效丸、化虫丸等。(19)明目剂:专治目疾,如羊肝丸、拨云退翳丸等。(20)痈疡剂:专治外科肿疡、溃疡,如真人活命饮,散肿溃坚汤等。(21)经产剂:专治妇科月经及胎前、产后疾病,如六合汤、达生饮等。(22)救急方:包括急救冻死、溺死及毒虫咬伤等方。中医的方剂,一般很难分类,原因是一个方剂往往包含多种效能,因而不能把它固定在一个门类内,即使几个方剂的治疗目的一致,但使用上又有很大出人。例如补养剂,不仅用于虚弱证,也能用于其他症候;而且补养一类的方剂也不是任何虚弱证都能适应的。此外,方剂中药物的加减,用量的多少,都能使其性质和作用改变。例如麻黄汤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为发汗解表剂,倘把桂枝改为石膏,便为麻杏石甘汤,治肺热气喘,或把桂枝除去不用,便为三拗汤,治伤风感冒、鼻塞、咳嗽等症。又如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同样用大黄、枳实、厚朴组成,但小承气汤以大黄为君,厚朴为佐,厚朴的用量比大黄减半;厚朴三物汤以厚朴为君,大黄为佐,厚朴的用量就比大黄加一倍。这样,小承气汤适用于泻热通大便,而厚朴三物汤则是行气除满的方剂了。这说明根据治疗作用的分类,是指其主要作用而言,运用时必须考虑。三、剂型方剂有多种剂型,各具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效用,常用的有丸、散、膏、丹、酒、汤等几类:1 .丸剂:丸剂俗称丸药或药丸。将药物研成细粉后,加冷开水或蜜、或米糊、面糊等粘合物作成的圆形体。根据治疗上的要求,丸剂的大小和重量是不一致的,有小如芥子的,有大如弹丸的,也有如绿豆或梧桐子大的。大约大丸每粒重一钱、二钱或三钱;小丸每两二百至四百粒;细小丸每两六百至一千五百粒;极小丸每两五千至一万粒。丸药入胃,吸收较慢.多用于慢性疾病之须长期服食者,故前人所说“丸者缓也”, 就是这个意思。又病在下焦亦多用丸,取其吸收慢到达肠内才发生作用;也有急症、重症采用丸剂的,因可先期制成,取其便捷。2 .散剂:即粉剂,将药物研成细粉。有分研、合研、陆续配研等手续。一般多用合研,但带粘性的药物如乳香、没药、血竭、孩儿茶等,或挥发性强烈的药物如麝香、冰片、樟脑等;或较贵重的药物如犀角、羚羊角、珍珠、熊胆、蟾酥等,均用分研。陆续配研是因处方中含有少量贵重药或有其他必须分研的药物时用之,法将需要配研的药物分研后,置一种于乳钵内,然后加入等量的其它药粉,研匀以后,再加等量的其它药粉同研,陆续倍量,增加至全部混合均匀为止。散剂用于内服,药力较丸剂为速;亦用于?鼻,或作外敷用。3 .膏剂:将药物用水煎汁,浓缩成稠厚半固体状,挑取适量,用开水冲服。一般制法,药物水浸一夜,煎2--4 次,取汁分次过滤,合并再熬,至不渗纸为度。另外有用植物油熬炼的,则为外贴用膏药。膏剂多为滋补类,用于慢性虚弱证,冬季服用的膏滋药亦属这一类。4 .丹剂:丹是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的,主要为矿物类药物。也有用一般药物混合制成的,则取“赤心无伪日丹”的意思。丹的剂型不一,有丸有散和锭剂等。用法与丸、散剂相同。 www.6park.com5 .酒剂:为药物用白酒作溶剂浸取所得的浸出液,故俗呼药酒。制法分冷浸和热浸两种,冷浸将药物泡在酒内,过一个时期即可服用;热浸是药物和酒密封坛内,隔水用文火缓缓加热,保持低温,经过三至七天,去火放冷。药酒多用于风湿痹痛,借酒的力量来帮助流通气血,加强舒筋活络的效能。6 .汤剂:即水煎剂,用适当的水煎取药汁,倾出后加水再煎,第一次为头煎,第二次为二煎。一般每剂均煎两次,服法有头、二煎分开服的,也有将头、二煎药汁合并后,再分两次服的。临症上,汤剂应用最广,不仅吸取快,作用强,而且便于随症加减。丸、散、衡、丹和酒剂,多数属于成药,亦可视病症需要,处方配合。一部分丸散膏丹除单独使用外,也能放在汤剂内包煎,或用药汁冲服。第二节 基本方剂和处方一、基本方剂徐灵胎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症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移之法,即或有加减出人而纪律井然。”的确,治疗每一种病必须辨证求因,才能确定治疗方针。同时,一病有一病的主治法,也必然有主方和主药,这是治病的基本法则。在这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出入,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前人留传下来的成方,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必须加以重视,特别是几个基本方剂,必须熟悉。现在择要说明,以见一斑。1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补气主方,用于脾胃薄弱、食少、泄泻等症。气不运者,可以加陈皮,名异功散;胃寒者,可以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2 ,四物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为养血主方,用于肝血虚滞,妇入经水不调。气血俱虚,可与四君子汤同用,名八珍汤;除去生地、白芍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3 .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为养阴主方,用于肾水亏乏,腰痛、遗精等症。虚寒者可以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内热者,可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单加肉桂,名七味地黄丸,能引火归元;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气丸,能治痨嗽。4 .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为回阳主方,用于寒盛阳微,四肢厥冷,水泻不止。寒伤血分,脉细欲绝,可加当归、木通,名当归四逆汤;风湿相搏,身体烦疼,可加白术、大枣,名术附汤。5 .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为调和荣卫主方,亦治伤风。汗不止者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精关不固,可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倍白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治中气虚寒腹痛;6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为发散风寒主方,用于寒热,无汗,脉象浮紧。挟外湿者,可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去桂枝,加石膏,名麻杏石甘汤,治表邪内陷,肺热气喘。7 .银翘散: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荷、牛蒡、桔梗、甘草、竹叶、芦根。为风温初起主方,用于发热、口渴、脉象浮数。咳嗽者可加杏仁、象贝,宣肺化痰;热重者,可加山栀、黄芩清气。8 .六一散:滑石、甘草。为清暑主方,用于身热烦渴,小便短赤。清心可加辰砂,名益元散;散风可加薄荷,名鸡苏散。9 .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为化湿主方,用于满闷、呕恶、舌苔白腻。痰多者可与二陈汤同用,名平陈汤;泄泻溲少,可与五苓散同用,名胃苓汤。10.五苓散: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为利湿主方,用于小便不利,饮水吐逆。无寒但渴者,可除去桂枝,名四苓散。11.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为泄水主方,用于水饮内停,胸胁满痛。12.琼玉膏:生地、人参、茯苓、白蜜。为润燥主方,用于津液枯涸,气虚干咳者。13.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陈皮。为润肠主方,用于津枯大便困难者。14.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为清热主方,用于壮热、口渴、汗出、脉象洪大。气阴虚者,可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夹湿者,可加苍术,名苍术白虎汤。15.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山栀。为泻火主方,用于三焦积热,狂燥烦心,迫血妄行等症。16 .普济消毒饮;玄参、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薄荷、僵蚕、升麻、柴胡、桔梗、甘草、陈皮。为清温毒主方,用于大头瘟、咽痛、口渴等症。17 .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为清虚热主方,用于骨蒸劳热,阴虚,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18 . 三仁汤:杏仁、蔻仁,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为清化湿热主方,用于湿温身热,胸闷,渴不欲饮。19.达原饮:厚朴、常山、草果、槟榔、黄芩、知母、菖蒲、青皮、甘草。为治湿热温疟主方,用于湿浊夹热阻滞中焦,寒热胸闷,舌苔厚腻等症。20.二陈汤:姜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为祛痰主方,兼能理气、去湿、和中。如顽痰胶固,可加胆星、枳实,名导痰汤;胆虚不眠,可加竹茹、枳实,名温胆汤。21.清气化痰丸:姜半夏、胆星、橘红、枳实、杏仁、瓜蒌仁、黄芩、茯苓。为清痰热主方,用于气火有余,炼液成痰。22.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为平痰喘主方,用于气实痰多,喘满胸闷。23.保和丸: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为消食主方,用于嗳腐吞酸,腹痛泄泻等症。气分郁滞,可与越鞠丸同用,名越鞠保和丸。24.小活络丹:川乌、草乌、川芎、地龙、胆星、乳香、没药。为活络主方,用于痰湿入络,手足麻木等症。25.天王补心丹:枣仁、当归、生地、柏子仁、天冬、麦冬、远志、五味子、人参、丹参、玄参、桔梗。为安神主方,用于健忘、怔忡、失眠,虚火上炎等症。26.牛黄清心丸:犀黄、黄连、黄芩、山栀、郁金、辰砂。为开窍主方,用于邪陷心包,神识昏迷。27 .金锁固精丸:潼沙苑、芡实、莲须、龙骨、牡砺。为固精主方,用于精关不固,滑泄不禁。28 .牡蛎散:煅牡砺、黄芪、麻黄根、浮小麦。为固表主方,用于阳虚自汗。29 .诃子散:御米壳、诃子、炮姜、橘红。为涩肠主方,用于泄泻不止,脱肛。30 .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姜、枣。为升提主方,用于中气下陷,或气虚不能摄血。31 .七气汤:厚朴、半夏、茯苓、紫苏、姜、枣。为行气主方,用于气分郁滞,胸满喘促。32 .越鞠丸:香附、苍术、川芎、神曲、山栀。为舒郁主方,用于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33 .十灰散: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茅根、茜草、大黄、山栀、棕榈皮、丹皮。为止血主方,用于劳伤吐血。34 .桃仁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甘草、玄明粉。为祛瘀主方,用于蓄血及妇人经闭。35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姜、枣。为和解主方,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目眩等症。36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为疏肝主方,用于头痛目眩、抑郁不乐,及妇人月经不调。火旺者可加丹皮、山栀,名加味逍遥散。37 .瓜蒂散:瓜蒂、赤小豆、豆豉。为催吐主方,用于痰涎壅积上脘。38 .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元明粉。为泻下主方,用于实热便闭、腹痛拒按;津液不充者可去元明粉,加麻仁、杏仁、芍药,名脾约麻仁丸。39 .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蓬莪术、黄连、黄柏、大黄、香附、牵牛子。为导滞主方,用于胸痞、腹胀、便闭,或下痢、里急后重等症。40 .化虫丸:使君子、鹤虱、槟榔、苦楝子、芜荑、胡粉、枯矾。为杀虫主方,用于因肠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阵作。以上方剂,仅从病因和症候等方面提出一些通治的例子。雷福亭曾说:“尝考丹溪治病,凡遇气亏者以四君子汤,血亏者以四物汤,痰饮者以二陈汤,湿食者以平胃散,都以四方为主,更参解郁治之,药品不繁,每多中病、”可见掌握通治方剂就是临症上必需的,但是通用方也当切合病情,不等子笼统施用,大凡每一个病都有主方,一病有几种症候又各有主方,这里所说的通治方是一方能治多种病的,这就在了解通治方之后,还应进一步钻研各病的主方和各种症候的主方,才能更细致的随症化裁。关于这方面的参考书可采用《兰台轨范》,一般检查则《医方集解》最为通用。二、处方举例中医的处方,实际上包括理、法、方、药一套知识在内,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具体表现。中医处方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案有方。案即脉案,处方时先将脉案写好,然后立方。脉案的内容包括症、因、脉、治四项,脉又包括四诊。一般先叙症状,次叙病因,次叙脉、舌、气色,最后指出治疗方针。当然,这也并不刻板,可以先叙症、脉,再叙因、治,或先把原因提出,再叙脉、症,只是大体上不越出这范围。例如叶天士洽咳嗽的脉案:“脉右浮数,风温干肺化燥,喉间痒,咳不爽,用辛甘凉润法。”又:“积劳更受风温,咽干,热咳,形脉不充,与甘缓柔方。”又:“舌白、咳嗽、耳胀、口干,此燥热上郁,肺气不宣使然。当用辛凉,宜薄滋味。”又:“脉来虚弱,久嗽,形瘦,食减,汗出,气短。久虚不复谓之损,宗《内经》,形不足温养其气口”以上所举各案,在叙法上对症、因、脉、治虽有先后之不同,但老实写出,活泼泼地,不受拘束,而仍不离症、因、脉、治的范围。对病症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然后写方。写方时,那些是主药,那些是协助的,胸中要有成竹。大概主药写在前,助药写在后,助药中又有主要和次要,同样依次书写,这就包含着君、臣、佐、使的意义在内。过去药方都直行写,习惯上分为三排,也有两排或四排的,视药味多少而定。先写第一排,再写第二、第三排。所以中药方应当一排一排看,如果一行一行看是分不出主次的。现在多数改用横写,比较以前更要清楚了。兹为便于理解,附录近案数则,包括汤剂、丸剂、散剂和膏方的处理,并非示范,聊供参考而已。1 .自诉肝脏肿大已近一年,右胁掣痛以季肋处最为明显,有时牵及后背及少腹,易感疲劳,食欲不振,本有痛经宿恙,经期内尤觉精神困乏。脉象细弦,舌净,二便正常。胁为肝之分野,前人谓久痛入络,即拟舒气和血法。当归须(钱半) 生白芍(二钱) 软柴胡(炒,一钱) 丹参(二钱) 桃仁泥(钱半,包) 广郁金(钱半) 金铃子(钱半) 路路通(钱半) 橘络(一钱) 沉香曲(钱半) 佛手(八分)2 .胃痛每发于空腹时,得食即定.微有泛酸,不能茹冷,大便或黄或黑,形体消瘦。症属中气虚寒,拟黄芪建中汤加减。炙黄芪(三钱) 炒桂枝(八分) 炒白芍(钱半) 炙甘草(一钱) 驴皮胶(钱半) 炮姜炭(八分) 红枣(四个) 饴糖(一两,分两次药汁冲服)3 .半年中常有齿龈出血,并觉肢软乏力,渐增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心慌,经医院检查血象全细胞减少,诊断为再生不良性贫血。现诊面色萎黄,手足多汗,舌质淡白,脉象浮大而数。劳损之根,治拟温养肝肾,着重于命门。熟地(四钱) 熟附片(二钱) 生黄芪(三钱) 鹿角胶(二钱) 山萸肉(二钱) 枸杞子(三钱) 炒白芍 (三钱) 潼沙苑(三钱) 煅牡蛎(五钱) 龙眼肉(五钱) 红枣(十个)4 .自秋至冬,泄泻未止,一日二三次,肠鸣腹不痛,但腹部不耐风寒,稍觉凉意,大便次数即加,肠鸣亦甚。脉沉无力,尚能纳食。病在下焦,当温肾厚肠,略参升清,为拟丸方久饵。熟附片(二两) 炮姜炭(一两) 炒白术(二两) 煨益智(二两) 煨肉果(二两) 诃子皮(两半) 云茯苓(三两) 炒山药(三两) 煨葛根(一两)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钱,一日两次,早上、睡前用温开水送下。5 .患肺吸虫病已近两年,咯痰挟血,稍带腥味,近来心慌失眠,体力不如从前。中医无此病名,姑据《千金》、《外台》所载肺虫症及尸疰症拟方,不知能获效否。麦冬(两半) 磨香(一分) 黄连(一两) 朱砂(二钱) 雄黄(一钱) 川椒(一两) 桃仁(二两) 獭肝(二两)上药配研细粉,每服钱半,一日三次,早、午、晚饭后,用温开水送下。6 .遗精多年,或有梦,或无梦,服药亦时效时无效。近增阳萎,肢软腰酸,体重减轻,心中优恐,无法自释。脉象沉细,人冬四末清冷,小溲频数窘迫。阴虚及阳,下元极亏,但心气怯弱不能下交于肾,亦为原因之一。乘兹冬令闭藏,为拟膏方调养。炙黄芪(三两) 野台参(三两) 山药(三两) 熟地(四两) 山萸肉(两半) 制黄精(三两) 当归身(两半) 炒白芍(两半) 制首乌(三两) 潼沙苑(三两) 莵丝饼(三两) 枸杞子(三两) 仙灵脾(三两) 补骨脂(三两) 蛇床子(两半) 韭菜子(二两) 覆盆子(二两) 金樱子(三两) 炙狗脊(二两) 炒杜仲(三两) 北五味(一两) 节菖蒲(五钱) 炙远志(两半) 云茯神(三两) 煅龙牡各(各三两) 湘莲肉(八两) 红枣(八两)宽水浸一夜,浓煎3次,滤取清汁,加人:龟鹿二仙胶八两先用陈酒烊化。黄狗肾两条先燉烊,冰糖一斤,搅和收膏。每天上下午空腹时,各用开水冲服一食匙,倘有伤风感冒,暂停数天。研究处方,必须多看医案,医案是中医的临症记录,如《临症指南》就是叶天士的医案,也就是他平日治病的方案。由于中医处方不只记录用药,更全面地记录下有关病人的得病原因、症状、四诊、治法、处方,和详细的分析、诊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作用。同时一个人的见解和经验毕竟有限,还必须广泛地多看各家医案,虽然不一定都有好处,但必然有其特长的地方,我们认为只有象蜜蜂酿蜜般的吸取百花精华.才能更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因此,也能说各家医案是医生终身的良师。第四章 药物之部第一节 采集和炮制一、采集中药品种,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1892 种,后来,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又增加了716种之多,以后,各地陆续有民间应用药草出现,一般估计当在3000种左右。这些中药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三部,而以植物占大多数。因此,中医药物书籍称做“本草”。药物的产地和采集时期,对于疗效有着密切关系。故李东垣曾说:“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举例来说,如贝母产于四川的和浙江的效用不同;羌活和独活,草红花和藏红花,也不相同。因而,中药有很多名字是根据产地而起的,如党参因产上党得名,川芎因产四川得名。在一般处方上还特地写明产地如川贝母、浙贝母,以及川桂枝、川黄柏、广木香、秦当归、杭菊花、云茯苓、建泽泻等,目前有些已不需要,有些还是应当写明。由于植物的生长成熟各有一定时期,入药部分又有根、茎、花、叶之分,所以药物气昧的保全和消失,全靠采集季节的是否适当,及时采集不仅提高功效还能保证丰收。兹简介如下:1 .根:药物用根部,取其上升之气,如升麻、葛根等,应在尚未萌芽或已枯萎时采取,精华蕴蓄于下,药力较胜。2 .茎:能升能降,取其调气,如苏梗、霍梗等,应在生长最盛时采取。3 .叶:取其宣散,如桑叶、荷叶等,亦以生长茂盛时采取为良,但不宜于下雨后采摘,防止霉烂变质。4 .枝:取其横行走四肢,如桑枝等,采集方法同茎、叶;5 .花:取其芳香宣散,如菊花、辛夷花等,应在含苞待放或初放时采取,其气最浓。6 .实:取其下降之气,如枳实、青皮等。应于初熟或未老熟时采取。7 .子:取其降下之气,如苏子、车前子等,应在老熟后采取。8 .仁:取其润下,如杏仁、柏子仁等,宜老熟后采取。9 .节:取其利关节,如松节等,以坚实为佳。10 ,芽:取其发泄,如谷芽、麦芽等,可随时用人工发芽。11 .刺:取其攻破,如皂角刺等。12 ,皮:以皮行皮,取其达皮肤之意,如生姜皮、茯苓皮等。13 .心:取其行内脏之意,如竹叶心、莲子心等。14 .络:取其能入经络之意,如橘络、丝瓜络等,应在成熟后采取。15. 藤:取其能走经络四肢,如络石藤、海风藤等,应在茂盛时采取。以上指一般而言,在具体应用上又有分别,如葛根根实,升津而不升气;升麻根空,升气而不升津;牛膝其根坚实而形不空,味苦而气不发,则无升发之力。故具体确定药物的作用应从形、色、气味全面考虑,不能仅从某一点来下结论。即如采集时期,也因节气有迟早,气候有变化,对药物的生长成熟都有影响,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二、炮制生药中有些具有毒性,或性质猛烈.不能直接服用;有些气味恶劣,不利于服用;有些必须除去不适用部分;也有些生和熟的作用有差别。因此,中药里有很多是经过加工的。对药物加工的意义,不外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以及适当地改善药物性能。前者如半夏,用生的,会刺激咽喉,使人音哑或中毒,须用姜汁制过;后者如地黄,用生的,性寒,能凉血,蒸制成为熟地,其性就变为温而补血;或将生地炒炭则止血,熟地炒松则可减少黏腻的流弊。中药加工,称做炮制,也叫修治。1 ,煅:将药物直接放在火里烧红,或放于耐火的器皿内将其烧透。这种方法,大多用于矿物类和贝类药物,如龙骨、牡砺等。2 .炮:将药物放于高温的铁锅内急炒,以四面焦黄爆裂为度,如炮姜等。3 .煨:将药物裹上湿纸或面糊,埋于适当的火灰内,或放在弱火内烘烤,以纸或面糊的表面焦黑为度,如煨姜、煨木香等。4 .炒:将药物放在锅内拌炒,或炒黄,或炒焦,或炒成为炭,如炒白术、炒谷芽、焦山栀、焦楂炭等。5 .炙:在药物拌炒时,和入蜂蜜、酥油等,以炒黄为度,如炙黄芪、炙甘草等。6 .焙:将药物用微火使其干燥,如制水蛭、(上“亡”下“虫虫”)虫等。7 .烘:即将药物用微火焙于,但火力较焙更弱,如制菊花、金银花等。8 .洗:将药物用水洗去泥土杂质。9 .漂:将药物浸在水内,除去咸味或腥味,时间较洗为长,并须经常换水,如制苁蓉、昆布等。10 .泡:将药物放在清水或沸水内,以便捻去外皮,如制杏仁、桃仁等。11 .渍:将药物用水渐渐渗透,使其柔软,以便切片。12 .飞:将药物粉末和水同研,使其更加细净,如制滑石、朱砂等。13 .蒸:将药物放在桶内隔水蒸熟,如制大黄、首乌等。14 .煮:将药物放在水内或其它液汁内煎煮,如制芫花等。15 .淬:将药物放在火内烧红,取出投人水或醋内,如制磁石、自然铜等。概括的说,炮制不离水火,上述各种方法中,1--7 是火制法,8--12 是水制法,13--15 是水火合制法。炮制时有用酒、醋、盐水等配合者,这是根据治疗的需要。如酒制取其升提,姜汁制取发散,盐水制取其入肾而软坚,醋制取其走肝而收敛,童便制取其清火下降,米泔制取其润燥和中,乳汁制取其润枯生血,蜂蜜制取其甘缓补脾。还有用土炒取其走中焦,麸炒取其健肠胃,用黑豆、甘草汤浸泡取其解毒,用羊酥、猪油涂烧取其易于渗骨。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旧沿用。中药铺里对有些应当炮制的药物,大多预先加工,即使处方上不写明,配方时也是制过的。但是各地情况稍有出人,而且有很多药是生熟两用的,炮制的方法也有不同,故在处方时以写明为是。比如生苡仁、炒苡仁,鲜首乌、干首乌、制首乌,及姜半夏、法半夏,水炙远志、蜜炙远志等。第二节 药性一、气味研究药物当以功效为主,然而,更重要的一面,是必须研究其药理作用。中医对于药理的研究,采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区别药物的性能,分为气和味两大类。疾病的产生,不论外因或内因引起,均使体内脏气偏盛偏衰,因药物的气味也各有偏胜,故可借药物的偏胜之气来纠正病体的偏盛偏衰。比如热病用寒性药来治,寒病用热性药来治,体虚用补药,病实用泻药,都是利用药物的偏胜来调整病体的偏盛偏衰,也就是以偏救偏,使归于平,此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调其气使其平也”的意思。1 .气:药性的气分为四种,即寒、热、温、凉。四种之外,还有平气。所谓平气,实际上仍然偏温或偏凉,不过性质比较和平不太显著而已,故一般称为四气。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可以分作两面来看,热性和寒性是两个极端,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故细致地说,有寒性药、凉性药和热性药、温性药,也可简单地说成寒凉药和温热药。把药物分为四气,是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各种反应中归纳出来的,也是药物性能的概括。例如石膏、知母等能治疗热病,便知其有寒凉性质;附子、肉桂等能治疗寒病,便知其有温热性质。也就是寒性和凉性药,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热性药和温性药具有祛寒、回阳作用。使用药物必须先明四气;所说的寒凉和温热,如果用阴阳来归纳,寒凉药便是阴药,温热药便是阳药。我们知道阴阳是辨证的纲领,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生内热,阳虚则生外寒,这一系列的症候,治疗的大法就是阴病以阳药治之,阳病以阴药治之,疗热以寒药,疗寒以热药,阴虚滋其阴,阳虚扶其阳。倘然只顾功效,忽视四气,治热以热,不啻火上添油;治寒以寒,无异雪上加霜。前人曾说:“桂枝下咽,阳胜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必亡。”这不是桂枝汤、承气汤的过失,而是不明两方的药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2 .味:味分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前人通过亲自尝试的办法辨认药味,在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药物具有各种味道,因而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能,《内经》 所说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便是把五味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在这基础上,前人又补充为: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和,苦味能燥能泻,咸味能软能下。具体地说,凡是辛味药如紫苏、麻黄等均能发散表邪,香附、豆著等均能行气宽胸;酸味药物如石榴皮、五倍子等均能收敛固肠,山萸肉、五味子等均能止脱涩精;甘味药如黄芪、熟地等均能补益气阴。甘草、红枣能均能补虚缓中;苦味药如黄连、黄柏等均能泻火燥湿,大黄、芦荟等均能泻热通便;咸味药如海藻、昆布等均能消痰软坚,玄明粉等均能润肠泻下。此外,另有淡味药如茯苓、通草等有渗湿利尿作用,合而为六,但由于淡非显著味道,一般仍称五味。五味与五行的配合是: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因而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然而,五味和上面所说的四气一样,其性皆偏,它能调整脏气的不平,也能伤害脏气而造成疾病。例如辛走气,气病不能多用辛味;咸走血,血病不能多用咸味,苦走骨,骨病不能多用苦味;甘走肉,肉病不能多用甘味;酸走筋,筋病不能多用酸味。又如:多用咸味,血脉凝涩变色;多用苦味,皮毛枯搞;多用辛味,筋急爪枯;多用酸味,肌肉胝胸;多用甘味,骨痛发落。这是五味对于五脏生理的影响,不但药治如此,即饮食调养,亦依此为准则。五味与四气一样,亦可归纳为阴阳两大类,即辛、甘、淡属于阳,酸、苦、咸属于阴。更重要的是药物的性能系气和味的综合,每一种药物都有气和味,有的气同而味异,有的气异而味同。如同一温性,有生姜的辛温,厚朴的苦温,黄芪的甘温.木瓜的酸温,蛤蚧的咸温。又如同一辛味,有石膏的辛寒,薄荷的辛凉,附子的辛热,半夏的辛温。也有一气而兼数味,如麻黄的辛苦温,桂枝的辛甘温,升麻的甘辛微苦微寒等。这种错综复杂的气味,正所以说明药性是多种多样的。药物中有很多气味相同,而效用截然不同,原因是气味有厚薄,气厚者浮,味厚者沉,味薄者升,气薄者降,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的趋向,趋向不一致,效能便生差别。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泄利的意思,升浮药多上升而走表,有升阳、发汗、上清头目等作用,沉降药多下行而走里,有潜阳、降逆、通利二便作用。不难理解,疾病的发生有在表、在里、在上、在下之分别,病势也有上逆和下陷之不同,故欲求药物使用得恰切,除了讲求气味之外,还要明白升降浮沉,并要懂得升降浮沉可以通过炮制来转化。例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盐水炒则降,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研究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总的说来是为了了解药物的性能。我们认为研究中药必须重视这一点,倘然只注意功效而忽视性能,还是不能真正的掌握药物的功效。例如半夏、川贝、海藻同样能祛痰,但半夏辛温能化湿痰,川贝甘苦微寒能化热痰,海藻苦咸寒能消痰核;又如黄芪、山药、沙参同样是补药,黄芪甘温用补气虚,山药甘平用补脾虚,沙参甘微苦微寒用补肺阴不足。这些药物功效相似,但效果不同,主要因为性能有异的缘故。如不从这方面考虑,很可能遇到痰证便杂投祛痰药;遇到虚证便杂投补虚药,这是显然不合乎治病求本的用药法则的。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个问题,方剂的组成同样重视气味,《温病条辨》一书对所用的方剂大多指明气味。例如银翘散是辛凉平剂,桑菊饮是辛凉轻剂,白虎汤是辛凉重剂;还指出清络饮是辛凉芳香法,清营汤是咸寒苦甘法,新加香薷饮是辛温辛凉复法,清暑益气汤是辛甘化阳和酸甘化阴复法,等等。学习方剂必须注意及此,不仅可以明确治疗的方针,还能理解药物组成方剂后的效用变化。二、效能北齐徐之才曾把药物的效能,分为十种,他说:“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内容是: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即理气和胃药;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即利尿药;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即强壮营养药;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即泻水通大便药;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即解肌发汗药;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即安神镇静药;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即利尿润肠药;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即收敛固涩药;燥可去湿,桑皮、赤小豆之属,即理湿化痰药;湿可去燥,白石英、紫石英之属,即滋润药。宋朝寇宗爽补充两种:寒可去热,即清凉药;热可去寒,即温热药。清朝贾九如又提出:雄可表散,锐可下行,和可安中,缓可制急,平可主养,静可制动等,各有见地,可供参考。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l)解表药: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辛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2)泻下药: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寒下如大黄、玄明粉;热下如巴豆;润下如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泻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葶苈等。(3)理湿药:具有除湿渗利作用。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淡渗如茯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萆薢、萹蓄等。(4)祛寒药:具有温中作用(包括回阳)。温中散寒如吴萸、丁香、干姜、茴香、乌头;扶阳壮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5 )清热药:具有清解内热作用(包括解毒)。苦寒清热如黄连、黄芩、黄柏、知母、山栀、龙胆草、连翘、青蒿、夏枯草、丹皮、银花:甘寒清热如鲜生地、石膏、竹叶、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芦根、茅根;清热解毒如玄参、犀角、青黛、大青叶、马勃、射干、山豆根、地丁草、板蓝根等。( 6 )涌吐药: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芦、胆矾等。( 7 )消化药: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楂、麦芽、砂仁、蔻仁、莱菔子、鸡内金等。( 8 )止咳药:具有肃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清肺止咳如前胡、牛蒡、杏仁、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叶、马兜铃、百合、百部、胖大海;温肺止咳如白前、旋覆花、紫菀、款冬花;消痰平喘如胆星、半夏、白芥子、苏子、天竺黄、海浮石、鹅管石、竹沥、海藻、昆布、海蜇等。( 9 )理气药:具有舒畅气机作用。行气如陈皮、乌药、木香、香附、郁金、金铃子、香橼;破气如枳实、青皮、沉香、厚朴等。( 10 )理血药:具有和血作用,包括破瘀、止血。活血如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五灵脂、延胡索、乳香、没药;破瘀如桃仁、败酱草、益母草、姜黄、刘寄奴、地鳖虫、水蛭、虻虫;止血如仙鹤草、参三七、蒲黄、白及、槐花、地榆、侧柏叶、茜草、血余炭、大小蓟、棕桐、藕节等。( 11 )滋补药:具有营养强壮作用(包括补气、补血、温补、清补)。补气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补血如熟地、首乌、驴皮胶、龙眼肉、当归身、白芍;温补如鹿茸、苁蓉、菟丝子、蛤蚧、五味子、补骨脂、狗脊、杜仲、续断、海狗肾、鹿角胶、虎骨胶;清补如沙参、麦冬、石斛、女贞子、龟板、鳖甲、枸杞子、女贞子、天冬等。( 12 )开窍药;具有醒脑辟秽作用。如麝香、牛黄、蟾酥、冰片、苏合香、安息香、菖蒲等。( 13 )镇静药:具有重镇作用,包括熄风、安神。重镇如磁石、代赭石;熄风潜阳如天麻、钩藤、石决明、牡砺、羚羊角、玳瑁、蜈蚣、全蝎;安神如远志、枣仁、柏子仁、龙齿、朱砂、茯神、珠粉等。( 14 )固涩药:具有收敛作用(包括止汗、固精、制泻)。止汗如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固精如金樱子、芡实、莲须、莲肉、龙骨;制泻如御米壳、赤石脂、石榴皮、诃子等。( 15 )驱虫药:具有杀虫作用。如使君子、芜荑、雷丸、鹤虱、榧子、槟榔、雄黄、苦楝根等。从上面可以看到中药的丰富,并在治疗上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我们体会到药物作用于人体,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为恢复和加强体力,一为驱除病邪,简单地说,就是扶正和祛邪,也即《内经》所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现在为了便于学习和临症应用,将最繁用的药物结合常见症候,再作如下分述,有应生用或炮制用的亦加注明1 .扶正类( l )属于肺者:分肺气虚、肺阴虚。补肺气——生晒人参、生黄芪、冬虫草、山药。补肺阴——北沙参、麦冬、川百合。( 2 )属于心者:分心血虚、神不安。补心血——细生地、麦冬、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红枣、五味子、浮小麦。安神——龙齿、云茯神(用朱砂拌者为朱茯神)、珍珠粉。( 3 )属于肝者;分肝血虚、肝阳上升。补肝血——当归身、白芍、制首乌、驴皮胶、潼沙苑。潜阳熄风——生牡砺、生石决、钩藤、天麻、杭菊花、羚羊尖、炙全蝎。( 4 )属于脾者:分中气虚、中气下陷。补中气——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扁豆、饴糖。升提中气——炙升麻、软柴胡、煨葛根。( 5 )属于肾者:分阴虚、阳虚、精关不固、筋骨无力。补阴——熟地、山萸肉、天冬、菟丝饼、桑椹子、熟女贞、炙鳖甲、龟甲、制黄精、紫河车、核桃肉。补阳——枸杞子、鹿茸、海狗肾、益智仁、鹿角胶、肉桂、熟附片、巴戟肉、锁阳、胡芦巴。固精--金樱子、煅龙骨、煅牡砺、莲须、芡实、桑螵蛸。壮筋骨-炒杜仲、续断、炙虎骨、怀牛膝、炙狗脊、补骨脂、木瓜。( 6 )属于肠胃者:分津液虚、消化弱、滑肠、便闭。养津液——金石斛〔 用鲜者为鲜石斛)、天花粉、玉竹。助消化——鸡内金、春砂仁、白蔻仁、炒谷芽。涩大肠——诃子、御米壳、赤石脂、煨肉果。通大便——生大黄(赤可用炒大黄)、玄明粉、芦荟、枳实。润肠——麻仁、瓜篓仁、郁李仁、淡苁蓉、蜂蜜。( 7 )属于膀胱者:分小便短涩、遗尿不禁利尿——云茯苓、猪苓、赤苓、车前子、泽泻、冬瓜皮、通草、木通、大腹皮。通淋——石苇、瞿麦穗、萹蓄草、海金砂、土茯苓。止遗溺——复盆子、五味子、蚕茧。2 .祛邪类(1)属于外邪者:分风热、风寒、暑邪、中寒、风湿痛。散风热——桑叶、杭菊花、薄荷、清豆卷、淡豆豉、荆芥、防风、葛根、软柴胡、蝉衣、蔓荆子、桔梗。散风寒——生麻黄(亦可用炙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葱白、生姜、白芷、细辛、藁本、辛夷花。清暑邪——香薷、藿香、佩兰、荷叶(端午节后中秋节前,一般都用鲜藿香、鲜佩兰、鲜荷叶)、青蒿。温中祛寒--吴萸、肉桂、干姜、煨姜、炮姜、丁香、川椒、小茴香、乌头。祛风湿痛--威灵仙、海风藤、络石藤、川乌、草乌、秦艽、桑枝、丝瓜络。(2)属于热者:分热邪、火邪、血热。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