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于前方内加∶广皮(二钱) 杏仁(二钱) 苏子霜(钱半) 去神曲十帖。吴三岁、吴五岁、吴八岁 三幼孩连咳数十声不止,八岁者且衄,与千金苇茎汤,加苦葶苈子三钱。有二帖愈者,有三四帖愈者,第三四帖减葶苈之半,衄者加白茅根五钱。文 四岁 幼孩呛咳数十日不止,百药不效,用千金苇茎汤,加苦葶苈,二帖而愈。周女 十岁 春风呛咳,医用麻黄向外发法,又有诃子、白果、百合向内收,以致呛不可解,吐出者皆血沫,用金沸草汤,三帖而愈。刘 十七岁 乙酉五月二十四日 三月间春温,呛咳见吐,现下六脉弦细,五更丑寅卯时,单声咳嗽甚,谓之木扣金,鸣风本生于木也。议辛甘化风,甘凉柔木。苦桔梗(三钱) 连翘(三钱) 银花(二钱) 甘草(二钱) 薄荷(一钱) 鲜芦根(三钱)桑叶(三钱) 麦冬(三钱) 细生地(三钱) 茶菊(三钱) 天冬(一钱)二十八日 咳嗽减,食加,脉犹洪数,左大于右。效不更方,再服四五帖。六月初二日 木扣金鸣,与柔肝清肺已效,左脉洪数已减,与前方去气分辛药,加甘润。沙参(三钱) 玉竹(三钱) 麦冬(三钱) 冰糖(三钱)李女 四岁己丑二月初十日 风温夹痰饮喘咳,肚热太甚,势甚危急,勉与宣肺络,清肺热法。生石膏(二钱) 杏仁(五钱) 黄芩(三钱,炒) 苦葶苈(三钱) 芦根(五钱)十二日 风温夹痰饮喘咳。生石膏(二两) 杏仁(四钱) 冬瓜仁(三钱) 芦根(五钱) 茯苓皮(三钱) 苦葶苈(钱半)煮三小杯,分三次服。服二帖,烧热退。吴 二十岁 甲子四月二十四日 六脉弦劲,有阴无阳,但嗽无痰,且清上焦气分。桑叶(三钱) 生扁豆(三钱) 玉竹(三钱) 冰糖(三钱) 麦冬(三钱) 沙参(三钱) 杏仁(三钱) 连翘(钱半) 茶菊(三钱)四帖。二十六日 于前方内,去连翘,加∶丹皮(二钱) 地骨皮(三钱)陈 四十岁 丙戌正月十三日 咳嗽起于前年九月,夏伤于湿,伏暑遇新凉而发之咳,症本不大,后因误补封固,邪已难出。又用桑皮末用地骨引邪入肾。按肾为封藏之脏,误入者永难再出矣。身热得补药汗解,而足心之热总不解,是其确证也。现下咳而呕,六脉弦细而数,阴阳两虚也。勉照胃咳方法,先能得谷,创建中焦,假如胃旺,或有生机。常吐血一二口,中有瘀滞,亦系久病络伤,季胁作痛,肝经部分应加宣络降气。姜半夏(六钱) 苏子霜(钱半) 桃仁(三钱) 云苓(八钱,呕不止可加至两许) 降香末(二钱) 广皮炭(三钱) 姜汁(每杯冲三小杯)煮三杯,分三次服。此症扬汤止沸而已,断难釜底抽薪。陈 十六岁 少年而体质本弱,六脉弦细而软,五更咳嗽,时而吐血,应照阳虚夹饮吐血论治。又劳者温之治法,与小建中汤,加茯苓、半夏。白芍(六钱,炒) 姜半夏(三钱) 生姜(三大片) 桂枝(四钱) 云苓(五钱) 胶饴(八钱,化入) 炙甘草(三钱) 大枣(二枚,去核)多服为妙。某 十三岁 五更空咳,木叩金鸣,本用柔药柔肝,兹两胁痛,中有怒郁瘀滞,法当活络。新绛纱(三钱) 苏子霜(二钱) 广皮(二钱,炒) 旋复花(三钱,包) 降香末(二钱)姜半夏(五钱) 归须(三钱) 郁金(二钱) 青皮(钱半) 香附(三钱)卷五头痛属性:赵氏 五十五岁 乙丑三月十八日 六脉弦而迟,沉部有,浮部无,巅顶痛甚,下连太阳,阳虚内风眩动之故。桂枝(六钱) 白芍(三钱) 生 (六钱) 炙甘草(三钱) 川芎(一钱) 全当归(二钱)生姜(五钱) 大枣(三八,去核) 胶饴(五钱,化入)辛甘为阳,一法也;辛甘化风,二法也;兼补肝经之正,三法也。服二帖。初十日 阳虚头痛,愈后用 建中。白芍(六钱) 桂枝(四钱) 生姜(三片) 生 (五钱) 炙甘草(三钱) 大枣(二枚,去核) 胶饴(五钱,化入)李 少阳头痛,本有损一目之弊。无奈盲医不识,混用辛温,反助少阳之火,甚至有用附子雄烈者,无奈乎医者盲,致令病者亦盲矣。况此病由于伏暑发疟,疟久不愈,抑郁而起肝之郁勃难伸,肝愈郁而胆愈热矣。现下仍然少阳头痛未罢,议仍从少阳胆络论治。桑叶(三钱) 茶菊(三钱) 羚角(三钱) 青葙子(二钱) 钩藤(二钱) 丹皮(三钱) 麦冬(五钱,连心) 麻仁(三钱) 桔梗(三钱) 生甘草(钱半) 刺蒺藜(五钱) 苦丁茶(一钱)陈 三十五岁 乙丑十月二十二日 少阳风动,又袭外风为病,头偏左痛,左脉浮弦而数,大于右脉一倍,最有损一目之弊。议急清胆络之热,用辛甘化风方法。羚角(三钱) 茶菊(三钱) 桑叶(三钱) 苦桔梗(三钱) 生甘草(一钱) 丹皮(五钱)青葙子(二钱) 薄荷(二钱) 刺蒺藜(二钱) 钩藤(二钱)水五杯,煮取两杯,分二次服,渣再煎一杯服,日二帖。二十五日 于前方内加∶木贼(钱半) 蕤仁(三钱) 减薄荷(钱四分) 头痛眼蒙甚。日三帖,少轻日二帖。十一月初八日 于前方内加∶蕤仁 麦冬 白茅根章 四十三岁 衄血之因,由于热行清道,法当以清轻之品,清清道之热。无奈所用皆重药,至头偏左痛,乃少阳胆络之热,最有损一目之患,岂熟地桂附鹿茸所可用。悖谬极矣,无怪乎深痼难拔也。勉与清少阳胆络法,当用羚羊角散,以无羚羊,故不用。苦桔梗(一两) 苦丁茶(三钱) 连翘(八钱,连心) 甘草(四钱) 钩藤(六钱) 银花(八钱) 桑叶(一两) 丹皮(八钱) 薄荷(二钱) 茶菊(五两) 白蒺藜(一钱)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日三次,每服白扁豆花汤调,外以豆浆一担,熬至碗许,摊贴马刀患处,以化净为度,必须盐卤点之,做豆腐水,并非可吃之豆腐浆。附∶有一人素有肝郁痰火,项间致成马刀,外用蒲黄夏布贴患处,内服元参、贝母、牡蛎为丸,百日收功。二十七日 复诊症小效,脉尚仍旧,照前清少阳胆络方,再服二三帖,俟大效后再议。五月初二日 此时无扁豆花为引,改用鲜荷叶边煎汤为引亦可。少阳络热,误用峻补阳气,以致头目左半麻木发痒,耳后痈肿,发为马刀。现下六脉沉洪而数,头目中风火相扇,前用羚羊角散法,虽见小效,而不能大愈。议加一煎方,暂清脑户之风热,其散方仍用勿停。苦桔梗 侧柏叶炭 荷叶边(一枚,鲜) 辛夷 生苓 黑山栀(五钱,大便溏去之) 苍耳子(炒) 桑叶 连翘(连心) 茶菊六月初三日 细阅病状,由少阳移于阳明,加∶生石膏(一两) 知母(三钱) 葛根(三分)十二日 偏头痛系少阳胆络病,医者误认为虚,而用鹿茸等峻补其阳,以致将少阳之热,移于阳明部分,项肿牙痛,半边头脸肿痛,目白睛血赤,且闭不得开,如温毒状,舌苔红黄,六脉沉数有力。议与代赈普济散,急急两清少阳阳明之热毒。代赈普济散十包,每包五钱。用鲜芦根煎汤,水二杯,煮成一杯。去渣先服半杯,其下半杯噙化,得稀涎即吐之。一时许再煎一包,服如上法。十六日 舌黄更甚,脉犹数,肿未全消,目白睛赤缕,自下而上,其名曰倒垂帘,治在阳明,不比自上而下者,治在太阳也。代赈普济散,每日服五包,咽下大半,漱吐小半。每包生石膏三钱,煎成一小碗,服二日。外以不去心麦冬一两,分二次煎代茶。十八日 今日偏头痛甚,且清少阳之络,其消肿之普济散加石膏,午前服一包,余时服此方,三次三杯。羚羊角(一钱) 丹皮(一钱) 银花(一钱) 犀角(八分) 茶菊(一钱) 刺蒺藜(六分)凌霄花(一钱) 钩藤(六分) 苦桔梗(八分) 桑叶(一钱) 连翘(一钱) 生甘草(四分)两杯半水,煎一杯,顿服之,日三帖。二十日 大便结,加元参二钱,溏则去之。二十三日 经谓脉有独大独小,独浮独沉,斯病之所在也。兹左关独大独浮,胆阳太旺,清胆络之药,已服过数十帖之多,而胆脉尚如是之旺。络药清轻上浮,服至何日是了?议胆无出路,借小肠以为出路,小肠火腑,非苦不通,暂与极苦下夺法。然此等药可暂而不可久,恐化燥也。洋芦荟(二钱) 龙胆草(三钱) 胡黄连(二钱) 真雅连(二钱) 麦冬(五钱,不去心)丹皮(五钱) 秋石(一钱)二十六日 前方服二帖,左关独大独浮之脉已平。续服羚羊角散一天,代赈普济散一天,目之赤缕大退,其耳后之马刀,坚硬未消。仍服代赈普济散,日四五次。七月初一日 脉沉数,马刀之坚结未消,少阳阳明经脉受毒之处,犹然牵拉板滞。议外面改用水仙膏敷患处,每日早服羚羊角散一帖,已午后服代赈普济散四包。初九日 服前药喉咙较前清亮,舌苔之黄浊,去其大半,脉渐小仍数,里症日轻,是大佳处。外症以水仙膏拔出黄疮少许,毒瓦斯仍未化透,仍须急急再敷,务斯拔尽方妙。至于见功迟缓,乃前此误用峻补之累,速速解此重围,非旦晚可了。只好宁耐性情,宽限令其自化,太紧恐致过刚则折之虞。前羚角散,每日午前服一帖,午后服代赈散四包,分四次,再以二三包煎汤漱口,以护牙齿。十七日 数日大便不爽,左脉关部复浮,疮口痛甚,再用极苦以泻小肠,加芳香活络定痛。洋芦荟(二钱) 乳香(三钱) 生大黄(三钱,酒炒黑) 真川连(二钱) 没药(二钱) 归尾(三钱) 龙胆草(三钱) 秋石(三钱) 胡黄连(三钱) 银花(五钱)煮三小杯,分三次服,得快大便,一次即止。十八日 马刀虽溃,少阳阳明之热毒未除,两手关脉独浮,气大旺,于清少阳阳明络热之中,兼疏肝郁,软坚化核。苦桔梗(三钱) 桑叶(三钱) 海藻(二钱) 银花(三钱) 丹皮(五钱) 凌霄花(三钱)连翘(三钱) 生香附(三钱) 夏枯草(三钱) 茶菊(三钱)二十五日 马刀以误补太重而成,为日已久,一时未能化净,以畏疼停止水仙膏之故。舌上舌苔。浮面微黄,其毒尚重,现下胃口稍减,木来克土之故,于前方加宣肝郁。苦桔梗(二钱) 桑叶(三钱) 香附(二钱) 银花(三钱) 丹皮炭(三钱) 连翘(三钱)郁金(二钱) 茶菊(三钱)仍以代赈普济散,漱口勿咽。二十八日 肝郁误补,结成马刀,目几坏。现下马刀已平其半,目亦渐愈,脉之数者已平。惟左关独浮,其性甚急,肝郁总未能降,胃不甚开,胸中饭后觉痞,舌白滑微黄,皆木旺克土之故。败毒清热之凉剂,临时停止,且与两和肝胃。新绛纱(三钱) 姜半夏(三钱) 归须(二钱) 旋复花(三钱,包) 广皮炭(二钱) 降香末(钱半) 苏子霜(钱半) 丹皮(三钱) 郁金(二钱)八月初九日 少阳相火,误补成马刀,原应用凉络,奈连日白苔太重,胃不和,暂与和胃,现下舌苔虽化,纳食不旺而呕,未可用凉,恐伤胃也。于前方减其治。新绛纱(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汁(三匙) 旋复花(三钱,包) 郁金(二钱) 黄芩炭(二钱) 半夏(五钱)仍用普济散漱口。初六日 于前方内,去黄芩,加∶香附(三钱) 广皮炭(二钱)初八日 胆移热于脑下,为鼻渊,则鼻塞不通,甚则衄血。议清脑户之热,以开鼻塞,兼宣少阳络气,外有马刀故也。苍耳子(四钱,炒) 连翘(二钱) 桑叶(三钱) 辛夷(四钱,炒去毛) 银花(二钱) 茶菊(三钱)十二日 加旋复花(三钱) 郁金(二钱) 疏肝郁。加 姜半夏(二钱)止呕。十六日 马刀已出大脓,左胁肝郁作痛,痛则大便,日下六七次,其色间黄间黑,时欲呕,有大瘕泄之象,与两和肝胃。旋复花(三钱,包) 姜半夏(四钱) 姜汁(三匙) 绛纱(三钱) 真降香末(三钱) 香附(三钱) 归须(二钱) 黄芩(二钱,炒) 郁金(二钱) 焦白芍(三钱) 广皮炭(三钱)十九日 外症未除,内又受伏暑成痢,舌白苔黄滑,小便不畅,大便五七次,有黑有白,便又不多,非积滞而何。不惟此也,时而呕水与痰,胃又不和,内外夹攻,何以克当。勉与四苓合芩芍法。猪苓(三钱) 广皮(三钱,炒) 木香(二钱) 泽泻(三钱) 白芍(三钱,炒) 降香末(二钱)云苓皮(五钱) 黄芩(二钱,炒) 红曲(二钱) 姜半夏(五钱) 真雅连(钱半,姜汁炒)二十四日 病由胆而入肝,客邪已退,所见皆肝胆病,外而经络,内而脏腑,无所不病。初诊时即云深痼难拔,皆误用大热纯阳之累,所谓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再勉与泻小肠以泻胆火法。真雅连(钱半) 连翘(三钱) 乌梅(三钱,去核) 龙胆草(三钱) 黄芩(三钱,炒) 半夏(三钱) 桑叶(三钱) 竹茹(三钱) 茶菊(三钱)二十六日 脉少大而数,加∶苦桔梗(三钱) 云苓皮(三钱) 银花(三钱)二十九日 脉仍数,肝胆俱病,不能纯治一边。连翘(三钱) 麦冬(五钱,连心) 雅连(五钱) 银花(三钱) 黄芩(六分) 乌梅(三钱)桑叶(三钱) 半夏(三钱) 云苓(三钱) 茶菊(三钱)九月十二日 前方服十一帖,胃口大开,舌苔化尽,肝气亦渐和。惟马刀核未消尽,鼻犹塞,唇犹强,变衄为鼽。脉弦数,大便黑,又于原方内去护土之刚药,加入脑户之络药。盖由风热蟠聚于脑户,故鼻塞而衄或鼽,误补而邪不得出也。苦桔梗(三钱) 苍耳子(三钱,炒) 乌梅(三钱) 人中黄(钱半) 辛夷(三钱) 茶菊(三钱)连翘心(三钱) 黄芩(二钱) 麦冬(五钱) 银花(三钱) 真雅连(一钱) 桑叶(三钱) 龙胆草(一钱)十九日 阅来札前方服七帖,肺胃之火太甚。议于原方加生石膏一两,杏仁二钱,开天气以通鼻窍,清阳明以定牙痛。如二三帖不效,酌加石膏,渐至二两,再敷水仙膏以消核之未尽。二十八日 右脉洪大而数,渴欲饮水,牙床肿甚,阳明热也。于前方内加石膏一两,共二两,银花五钱,共八钱,桑叶二钱,共五钱。如服三五帖后,肿不消,加石膏至四两。富氏 二十五岁 巅顶一点痛,畏灯光日光如虎,脉弦细微数,此厥阴头痛也,与定风珠三剂而愈。何氏 四十岁 阳虚头痛,背恶寒,脉弦紧甚,与黄 建中,加附子三帖而痛减,脉稍和。又每日服半帖,四日而愈。卷五胃痛属性:伊芳氏 三十岁 甲子十月二十七日 脉弦急,胁胀攻心痛,痛极欲呕,甫十五日而经水暴至甚多,几不能起,不欲食,少腹坠胀而痛。此怒郁伤肝,暴注血海,肝厥犯胃也,议胞宫阳明同治法。盖《金匮》谓胞宫累及阳明,治在胞宫;阳明累及胞宫,治在阳明。兹因肝病下注胞宫,横穿土位,两伤者两救之。仍以厥阴为主,虽变《金匮》之法,而实法《金匮》之法者也。制香附(三钱) 乌药(二钱) 半夏(五钱) 艾炭(三钱) 郁金(二钱) 黄芩炭(一钱)小茴炭(二钱) 血余炭(三钱) 青皮(八分) 五灵脂(钱半)五杯水,煎两杯,分二次服。二帖大效。二十九日 《金匮》谓胞宫累及阳明,则治在胞宫;阳明累及胞宫,则治在阳明。兹肝厥既克阳明,又累胞宫,必以厥阴为主,而阳明胞宫两护之。制香附(三钱) 淡吴萸(二钱) 半夏(五钱) 萆 (二钱) 川楝子(三钱) 艾炭(钱半)小茴香(三钱,炒黑) 乌药(二钱) 黑栀子(三钱) 桂枝(三钱) 杜仲炭(二钱)水五杯,煎取两杯,分二次服。伊芳氏 二十一岁 十一月二十九日 脉双弦而细,肝厥犯胃,以开朗心地要紧,无使久而成患也。半夏(六钱) 青皮(钱半) 生姜(三大片) 广皮(钱半) 淡吴萸(二钱) 乌药(二钱)川椒(二钱,炒黑) 郁金(二钱) 川楝子皮(二钱) 降香末(三钱)水五杯,煮取两杯,二次服。三帖。王氏 二十六岁 肝厥犯胃,浊阴上攻,万不能出通阳泄浊法外,但分轻重耳。前三方之所以不大效者,病重药轻故也,兹重用之。十一月初四日 川椒炭(五钱) 良姜(五钱) 小枳实(三钱) 川朴(三钱) 半夏(五钱)乌药(三钱) 淡吴萸(五钱) 云连(一钱) 两头尖(三钱,圆者不用) 降香末(三钱)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分六次。二帖。初六日 重刚劫浊阴,业已见效,当小其制。川椒炭(三钱) 良姜(三钱) 乌药(二钱) 半夏(三钱) 小枳实(三钱) 青皮(二钱)广皮(钱半) 浓朴(二钱)甘澜水八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二帖。车 脉沉弦而紧,呕而不渴,肢逆且麻,浊阴上攻厥阴,克阳明所致,急宜温之。乌药(三钱) 半夏(五钱) 淡吴萸(五钱) 川椒炭(三钱) 川朴(三钱) 干姜(三钱)荜茇(二钱) 小枳实(三钱) 青皮(二钱)头煎二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卷五脾胃属性:许 四十七岁 癸亥二月二十日 脉弦而紧,弦则木旺,紧则为寒,木旺则土衰,中寒则阳不运,土衰而阳不运。故吞酸嗳气,不寐不食,不饥不便,九窍不和,皆属胃病。浊阴蟠踞中焦,格拒心火,不得下达,则心热如火,议苦辛通法。小枳实(三钱) 淡吴萸(三钱) 半夏(一两) 真云连(二钱,炒) 生苡仁(五钱) 广皮(二钱) 浓朴(三钱) 生姜(六大片)甘澜水八碗,煎成三碗,分三次服,渣再煎一碗服。二十四日 六脉阳微,浊阴蟠踞,不食,不饥,不便,用和阳明兼驱浊阴法。今腹大痛,已归下焦,十余日不大便,肝病不能疏泄,用驱浊阴通阴络法。又苦辛通法,兼以浊攻浊法。淡吴萸(三钱) 小枳实(二钱) 川楝子(三钱) 小茴香(三钱) 雄鼠粪(三钱) 广皮(钱半) 乌药(一钱) 良姜(二钱,炒) 川朴(三钱) 槟榔(二钱)以得通大便为度。二十七日 服以浊攻浊法,大便已通,但欲便先痛,便后痛减,责之络中宿积未能通清。脐上且有动气,又非汤药所能速攻,攻急恐有瘕散为蛊之余。议化 回生丹,缓攻为妙。某 脉沉紧为里寒,木旺土衰,浊阴上攻,腹拘急时痛,胁胀,腰痛,宜苦辛通法,兼醒脾阳。白蔻仁(一钱) 官桂(一钱) 川朴(二钱) 半夏(三钱) 生苡仁(三钱) 荜茇(一钱)藿梗(三钱) 木香(八分) 生香附(三钱) 广皮(钱半) 郁金(二钱) 乌药(二钱)某 脉弦细而紧,浊阴上攻,胸痛,用辛香流气法。淡吴萸(三钱) 小枳实(二钱) 木香(一钱) 川朴(二钱) 川楝子(三钱) 广皮(二钱)槟榔(钱半) 荜茇(二钱) 乌药(二钱) 良姜(三钱)三帖。初八日 补火生土,兼泄浊阴。淡干姜(二钱) 半夏(三钱) 淡吴萸(二钱) 乌药(二钱) 茯苓块(三钱) 生苡仁(三钱) 广皮(钱半) 益智仁(钱半,煨)四帖。李 十三岁 五月十四日 六脉俱弦,不浮,不沉,不数,舌苔白滑,不食,不饥,不便,不寐,九窍不和,皆属胃病。卧时自觉气上阻咽,致令卧不着席,此肝气之逆也。额角上有虫斑,神气若昏,目闭不欲开,视不远,医云有虫,亦复有理。与两和肝胃,如再不应,再议治虫。半夏(一两) 旋复花(五钱,包) 秫米(一合)二十日 六腑不通,九窍不和。医者不知六腑为阳,以通为补,每见其二便闭也,则以大黄、蒌仁寒药下之。以后非下不通,屡下屡伤遂致神气若昏,目闭不开,脉弦缓而九窍愈不通矣。已成坏症,勉与通阳。广皮(三钱) 川朴(三钱) 白蔻仁(二钱) 半夏(三钱) 大腹皮(三钱) 鸡内金(二钱,炒) 云苓皮(三钱) 益智仁(二钱)二十三日 六腑闭塞不通,有若否卦之象。按∶否之得名,以坤阴长阳消之候,将来必致上下皆坤而后已。坤为腹,故腹大无外。坤为纯阴,初爻变震为复。然则欲复其阳,非性烈如震者不可,岂大黄等阴寒药所可用哉。天台乌药散二钱,加巴豆霜二分,和匀分三分,先服一分,候五时不便,再服第二分,得快便,即止。二十四日 服一次于五时得快便,宿物下者甚多,目闭已开,神气亦清,稍食粥饮,知顽笑矣。二十五日 六腑不通,温下后大便虽通,而小便仍然未解,心下窒塞,不肌不食,六腑弦迟,急急通阳为要,与开太阳阖阳明法。川椒炭(三钱) 泽泻(三钱) 公丁香(一钱) 半夏(五钱) 广皮(三钱) 猪苓(三钱)云苓皮(五钱) 良姜(二钱) 安南桂(一钱)六月初一日 大便已能自解,胃能进食,是阳关已阖。惟小便不通,是太阳不开,与专开太阳。桂枝(三钱) 云苓皮(五钱) 猪苓(三钱) 安边桂(钱半) 泽泻(三钱) 滑石(三钱)苍术炭(二钱) 蚕砂(三钱)煮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通为度。若小便已通,而尚混浊者,再服一帖,以小便清为度。初六日 服前方二帖,小便暂通。连日大小便复闭,大便闭已七日,自觉胃中痞塞,脸上虫斑未退。议用前配成之乌药散,再服四分。如二便俱通,即停药,统俟初八日清晨再商。如大便通一次,而小便不通,或竟不通,明日再服三分。若大便二三次,而小便仍不通者,即勿服。初八日 服乌药散四分,内巴霜四厘,已得快便,今早且能自行小便,六腑俱通矣。只与和胃,今能进食,可以收功。盖十二经皆取决于胆,皆秉气于胃也。半夏(三钱) 云苓块(四钱) 益智仁(一钱,煨) 广皮炭(二钱) 生苡仁(五钱) 生姜(五钱)庆宝 女 十六岁 不食十余日 诸医不效,面赤脉洪,与五汁饮,降胃清阴法,兼服牛乳,三日而大食矣。梨汁 藕汁 蔗汁 芦根汁 荸荠汁邱 十八岁 温热愈后,午后微热不除,脉弦数,面赤,五汁饮三日,热退进食,七日全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