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徒步中国-11

作者:雷克 字数:7085 更新:2023-10-09 13:27:28

“但她知道,我从来不会走很久,总会回到她身边的。”他说。第二天早上,我跟主人夫妇道别时,我的艺术家朋友已经站在画架前了。我站到他身边。他的画落笔豪放,偏重土地色,细节模糊。画中的村庄就是我认识它的样子,还有它音乐般的咝咝声响。我想到了那座村民们自己修建的清真寺,也许在不久后,他们也会买数码相机,买电脑,跟我身上带着的一样。“这村子在变。”我说,刘文强点点头,“一切都在变。”废墟之中高昌古城外,有维吾尔族小朋友在嬉闹,其中几个的发色浅得泛金。一见我,他们都咯咯笑起来,我也回以一笑。当他们听说我不懂维语,但会说普通话的时候,我又听见了那个词:阿甘,久违了。太阳火辣辣地停在天上。我把行李留在售票处,走进了四四方方的废墟里。一片易碎的棕色,多处已经没了房屋的轮廓,有的只是一个个无甚形状的土堆。走在灼热之下,我无法想象这里曾是一座王都。玄奘西行途中曾长留于此,当时的高昌是丝绸之路上最繁盛的枢纽城市之一。几百年后,蒙古人将它摧毁得如此彻底,以至后来人们都放弃了对它的修复。我想找块阴凉地休息一下,但根本没有。在这座昔日城市的灰土方块间转了一阵后,我朝着城中心走去。那里立着几栋较高的房屋,其中一座很像佛教的窣堵坡,外壁上布满了小龛格。格里肯定有过各式各样的雕像和壁画,几处还有些模糊的印迹。一位长胡子维吾尔族老人正坐在地上吹笛子,神色倦怠。天很热,我静静地听着笛声,眼盯着空荡的龛格。一个旅行团出现,他们是我见到的第一拨除我自己以外的游客,团里有个导游。高昌古城的历史从她口中滚滚而出时,我带着几分犹豫站在一旁。然后,我问她龛格里的工艺品都上哪儿去了,“文化大革命”,还是二十世纪初的欧洲人者?她摇摇头,多数都是本地人干的。一些人觉得自己有义务毁掉它们,还有人来这里挖找可用的建筑材料,或者把这里当作了自家仓库。我脑子里闪过一个想法:“那吐峪沟的石窟呢?也是被当地人破坏的?”她点点头。旅行团离开了,笛声也停止了,我来到一个出售纪念品的摊铺前。摊铺就架在废墟间,长长的布帘拉成一块顶盖,帘底下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纱巾、小挂件和首饰。几个小贩坐在货物间的椅子上,他们一发现我,便开始朝我又挥手又招呼,想让我买点什么。但我眼里只有他们布帐下的阴凉。这里,只有他们、我、废墟、太阳、阴影。我飞快地从几张茫然的面孔前跑过,站到布帐下,长吐了一口气。一个戴着回民小帽的胖男人首先反应了过来,他冲我笑笑,推给我一张凳子。“幸好你没在夏天来,”他说,“那才真热得让人受不了呢!”“噢。”我颇感震惊,同时在努力摆脱两个女人想让我买几条纱巾的纠缠。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的惯用方法便是告诉他们我徒步旅行,就算想买也不行,带着不方便,这个办法比跟他们久久争辩不清好得多。“徒步?”她们望望我,脸上写满了不相信。那胖子倒很泰然,“男人嘛,就该有些经历。”他说道。这几乎是我听过的最好的解释了。我在布帐下坐了很久,跟小贩们聊天。他们中有汉族人、回族人,也有维吾尔族人,个个都对现在的生意状况失望不已。缘由是奥运会。“所有人都跟我们说,今年,来中国旅游的人数会飞涨,”胖子说,“那我们当然得做好准备啦,下了更大的订单。”“结果呢,一个人都没来!”他老婆愤愤地说。我想到自己八月份在北京延长签证有多难,事实的确如此:外国人根本来不了,因为中国几乎不发签证。国内的人也来不了,这段时间外出旅游太麻烦,政府在方方面面都加大了安全管治的力度。我们坐在布帐底下,喝暖壶里泡的茶,吃葡萄干,一直聊到太阳下坠。日光不再烫人,只还柔暖地洒溢着。又来了一个旅游团,人数不少,肯定能坐满一辆大巴。团员个个戴着帽子,胸前挂着闪闪发亮的相机,带有几分出神地环顾着四周。“韩国人。”胖子说,其他人也跟着点点头。这群韩国人经过我们面前,前往窣堵坡的广场,我又听见了维吾尔族老人的笛声。几分钟后,他们看完了,原路折回。那些眼神是缺席的,他们没看见我们。我们跳起来,叫着,挥着手,将纱巾和首饰朝外递去,没有任何作用。两个小姑娘离开队伍,朝我们这边走了几步,但立刻就被队里的人唤了回去。我们又喊了几声,旅行团走了。笛声停止了,一切又安静下来。“瞧他们那样儿,好像我们卖的是假冒伪劣的东西一样,”一个女人说道,绕着手里的纱巾,“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在这附近生产的,我们还得交摊位费。”“破韩国人。”我说道,努力不去想自己跟纪念品商贩做出过多少次轻蔑的手势,以示我的厌烦。这天晚上,我到了布尔汉家,摊铺上的一个维吾尔族人。高昌古城外的村子里没有旅馆,他说我可以去他家过夜,吹笛老人也一道。我们来到一扇大门前,走进内院,院里的葡萄架下摆着一张床。一个小男孩朝我们跑过来,布尔汉的儿子,他的普通话说得比爸爸好。我们走进屋里,脱了鞋坐到地毯上。布尔汉搬来一张矮桌,小儿子端来茶,茶里有大块大块的冰糖。我回想着自己上次喝这样的茶是什么时候:在巴黎的大清真寺里。吹笛老人几乎不会说汉语,他脸上含着笑,在抽烟。布尔汉紧锁着眉头,讲起了他的困境。生意做不下去了。去年他还雇了几个小姑娘穿着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供游客拍照,收入不错。现在几乎没有游客来,这些小姑娘也不干了。他还有这个吹笛人和他的摊位,但这两项收入远不够维持。晚饭是热奶泡馕、炒鸡肉和蔬菜,鸡是布尔汉的父亲听说我来了亲手杀的。“我父亲是村里的阿訇。”布尔汉说道,声音中流露出几分骄傲。阿訇应该与阿拉伯语中的伊玛目相当吧。我正努力拼凑着客气的词句致谢,他却摆摆手,“我们维吾尔族人就是这样。”他父亲对他很不满意,他说。作为村里的阿訇,父亲很受全村人的敬重,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用不道德的方式赚钱。“不道德?”我问。布尔汉放低了声音,“那些穿传统服装的小姑娘,这可不是什么体面的工作,还是你们那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在德国,一点问题也没有。”我说。他怔怔地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在这儿就有问题。”饭菜好吃极了,鸡肉细嫩,奶泡的馕从外暖着心。吹笛老人和我专心地一口接一口地吃着,布尔汉只闷闷不乐地在碗里挑了几筷子。“我本来想去内地,兰州,说不定。我有一个表哥在那儿开餐馆,我要是去了,肯定挣得不错。”他叹了口气,“但我母亲坚决不同意,她说太危险了!”“危险?”“是,内地城市人太多,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算盘,跟我们这小村里可不一样。”“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我能有什么打算?我父亲希望我也跟他一样,当农民。”他又沉闷地望了我一眼。上床睡觉的时间到了,吹笛人以一个庄重的手势跟我们道了晚安,布尔汉指给我看电灯开关和洗手间。我把垫子铺在地毯上,躺了下来。地板很硬,如果在刚开始徒步的时候,我一定睡不好,但现在我已经习惯多了,就像走路带来的疼痛感也少了许多一样。我等着,等到一切都安静下来,然后给小象打电话。她问:“你在宾馆吗?”她想视频聊天。没有,我说,我在村里维吾尔族人家。“那就改天再说吧。”她说。拥抱我来到了吐鲁番,这座城市位于海平面以下很低的位置,是全中国夏天气温最高的地方。我跟布尔汉道过别,揉揉他小儿子的头发,便穿过维吾尔族村子,向北走去。没过多久,火焰山再次出现在前方。我来到一块为纪念《西游记》而修的场地,四下充溢着鲜艳的颜色,场地中间竖着一根巨大的温度计。我碰到一个来自香港的旅游团,正拿这些俗气的建筑取乐。他们问我为什么走路,我说,我想经历点什么。日落时,我到了吐鲁番。在一家大酒店要了个房间,便直直地倒在了床上。我给小象发了条短信,她回复道:我们明天再说吧。今天就是明天,我睡了很久,又写了博客,整理了照片打发时间。刚过四点,她的名字在我的电脑屏幕上闪跳:小象。我双击她名字旁边的照片,黑色的窗口弹出,铃又响了一会儿。咔嗒一声,画面慢慢呈现。我看到了她:她在她慕尼黑的房间里,身前的桌子上摆着一杯茶,她望向摄像头,样子很美。“嘿,”我说,“你很好看。”她微微一笑,移开了目光。然后她问:“你住的地方好吗?吃的好吗?脚好吗?”我说,一切都好。我只是得快点走,如果想在冬天到来前进入比较好走的地区的话。或许可以找个地方过冬,学俄语,没准儿还能和她一起,在她放假的时候。沉默。我问:“你怎么样?”沉默。“雷克,”她说,她从没这样叫过我,“我们还是分开吧。”我既没有被吓到,也不觉得惊讶。我问:“这次又是为什么啊?”她说,她曾经一直想要我在她身边。她甚至暗暗希望某片地区动乱,我不得不停下来。后来她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比她重要。我问,那这个夏天不算吗,我们去成都去海南不算吗,我到慕尼黑去看她不算吗?沉默。她换了语言,用德语说道:“我们真的完了,我认识了别人。”到了某个时刻,再也无话可说。她不说话,我把鼠标移动到“结束通话”的位置,按了下去。我知道,通话窗口在我松开手指后才会关闭。我又看看小象,她把头扭到一边,我松开鼠标,窗口关闭了。屏幕空空,她不在了。我到床上躺下,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一开始还什么都没有,只有房间的白,床单的软。随后,认知才真正到来。先是一滴一滴的,然后成了一场暴风雨,最终,它像海洋般吞噬了我。小象真的不在了。我哭累了,给爸爸打电话。他说:“噢,太糟了。”别忘了喝水吃饭,他说,他很想抱我一下。我需要空气,我冲出房间,穿过过道,走下楼梯,经过前台,跨出大门,站在室外,我环顾四周。留着髭须、穿着制服的维吾尔族保安看起来个头挺高,我朝他走过去,伸开双臂,他纳闷地瞅瞅我。然后,我拥抱他,眼泪滚落到他的外衣上。他拍拍我的肩膀,喃喃自语地说了几句维语,好像人跟鸽子咕咕讲的话一般。我接着走,沿着路边走到街拐角的一家餐馆,我昨天晚上吃饭的地方。餐馆老板来自四川,小象的家乡。他们问我是否一切都好,我收住眼泪,任意点了两道菜打包,又回到了宾馆。走进大厅,经过前台,脚刚踩上第一级楼梯,我又转身退回去。“这里除了我以外,还有别的外国人吗?”我问。前台的工作人员疑惑地看我一眼。“我想认识外国人。”我说道,努力让这句话听起来正常。她点点头,五楼住着两个荷兰人,这里除我以外仅有的外国人。她的语气中带有一种奇怪的弦外之音,但我没有细问,径自朝楼梯间走去,过道又黑又深。我手里拎着装满食物的塑料袋,站在褐色的房门前,深呼吸了几下。荷兰人,我心想,大多体形高大,情绪稳定。我敲了两下门,门开了,一嘴巨大的黑胡子出现在我面前。我看见一件长袍、一顶白色小帽,还有一双黑色的眼睛正亮闪闪地盯着我。“不好意思,”我用英语说,“我在找来自荷兰的客人。”他朝屋内吼了几句,第二个“胡子”出现,他相对而言没那么令人生畏。“我们就是从荷兰来的,”大胡子说,“你想干吗?”“不好意思,我以为你们是荷兰人。”“我们就是荷兰人。”他的眼睛一闪一闪。“但你们本来是哪里的?”“阿富汗,你到底想干吗?”我拎着塑料袋站在走廊里,思量着是否该转身走开作罢,但最后还是说:“我想要个拥抱。”胡子上方的两双眼睛惊得瞪圆了起来。他们直直地注视着我,在我解释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我说到自己本来计划从北京走路回家。说到她不在了,说到我把一切都毁了。我的眼泪滚落到地毯上,装着饭菜的塑料袋在我胳膊上沙沙作响。他们两人都看着我。“一个拥抱?”大胡子最后问,“跟我们俩哪一个?”月亮2008年10月20日吐鲁番,中国西部戈壁我朝着西北方向出城。房屋从我身边经过,脸孔,车辆。我的一切感知都混沌不清,有如坐在奔驰的火车上望向窗外。走到吐鲁番与戈壁公路间的收费站时,我被拦住了。两名警察站在我面前,一个在腰上挂了一大串钥匙,另一个穿着警察背心,他们冲我大吼。“你不能从这里过!”他们说。许久之后,他们终于放我通行时,我包里有一个电话号码。他们理解我的情况,如果碰到什么困难,我可以给他们打电话。往前十二公里有加油站,我得走到那里。我踉跄地走在棕色雾霭之中,沙尘石子漫天飞,能见度很低,偶有车辆驶过,都朝我的方向开来,没有一辆与我同向。风在咆哮。它若从我正前方吹来,我根本无法向前。有时,它又从侧面猛烈地刮来,我不得不到对侧抵住拉拉车,防止它翻倒。我走到加油站时,天刚黑。三个年轻人在值班,他们给了我一个带床的小房间,没问多少问题。我想知道天气情况,他们也只重复了我早就知道的话:这里的沙暴有时持续几个小时,有时则一连几天。我走进自己的小屋,锁上门。展平床上的凉席,再把垫子铺在上面。按下电灯开关,屋里黑了下来,我能听见外面风声呼啸。我直愣愣地站了一会儿,才跪到垫子上,合拢双手说:“请让天气变好些吧。”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句话,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等我醒来时,天一片湛蓝。我收拾好行李,迈出门去。风依然强劲,但与昨天相比,它已经相当友善了。我收到一条朱辉发来的信息,他帮我买了一张从乌鲁木齐飞到慕尼黑的机票,26号,还有五天。他写道:希望你能赶得上。我回答:我必须赶上。拖着拉拉车,我仿佛置身于月球,戈壁就是那蔓延的深暗碎石。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没有人。风在号啕。偶尔能见一辆车。我们在公路中间相遇时,那感觉就像两个航天密封舱在太空擦肩滑过。有时,我在桥的背风侧蜷成一团,都不再费力气去抹脸上的泪水。空中灰白的云条染上红色,我身后的地平线渐渐暗下来的时候,我到了小草湖服务区。既不见湖,也不见草,但这里有旅馆,到处是灰。老板娘给我一间相对干净的房间,并抱歉地说:昨天夜里的风暴刮坏了好几扇窗户,风力十二级。她盯着我的眼神似乎在等我的反应。我跟她说,自己完全不知道这说明什么,是强还是弱。“去年刮过一次十三级的风,”她说,“吹翻了一列火车,死了好几个人。”穿越天山的路进入了一条长长的峡谷,走向朝北。路两边都是岩壁,满目尘土飞扬,一片灰蒙。贝琪打来电话,问我为什么还在走。我也可以马上抛开一切,去找小象,而不是继续在这里遭罪。我说:“我必须先走到乌鲁木齐,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么?”“我不知道。”“那你回家来吗?”我说,不行。她又想起了什么:“你去找她的时候,胡子跟头发怎么办?剪掉?”我无法考虑这个问题。双脚驮我向前,定位仪记录下我走过的路。我通过灰茫茫的桥梁,挤过卡车边,看见一条闪闪发光的小溪。有时,我拿出相机随便拍几张照片,拍桥、拍路、拍山,拍山上的那一片天。我尽量规律地吃饭,像爸爸嘱咐的那样,但不是一直成功。我啃一个苹果,嚼几块饼干,有时吃点米饭。晚上,我在村里找好了房间,等待深夜降临的时候,就洗脚,洗袜子,导出定位仪记载的数据,整理照片。它们在我眼里很陌生,一张张风景在屏幕上倏然而过,几乎不见人。我删掉一些,把一些上传到博客上。我不知道自己该就这些照片说什么,我从这里路过?这是我想到的唯一的话。我给谢老师打电话,他是那个警告过我可能会失去小象的人,肯定有好的建议给我。费了些时间我才联系上他。“小流氓,”他语气柔和地说,“你只要想清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其余的一切自然就会来了。”我迈入秋天里。天山的另一侧,黄灿的景色送走了戈壁。我看见盯着天空的脆弱的草,还有枯萎的树叶,偶尔,一小段碎石滩出现。一次,我在一个湖边停下。湖面静静躺在山前,太阳投影其上,反射出万千零碎。朱辉打来电话,他的声音如往常一样深沉,令人安心,他笑着说:“小雷,命运总归是命运。该是你的,终究还会是你的。命中不属于你的东西,也不必为它伤心难过。先来乌鲁木齐吧,申叔叔跟我在这儿等着你!”是时候了我到达乌鲁木齐时,朱辉还没来,只有申叔叔在。我站在城南一家宾馆门前等他,他骑车过来,一见我,他满脸惊诧:“小子,瞧瞧你都成什么样了啊?!”我勉强挤出一个歪斜笨拙的微笑,最近这几天,我整个人都被吸干了。昨天早晨,我在一个后院醒来。那里的时间似乎停止,尘埃、红砖,还有大幅标语。我跟收留我的人家道别,前夜听我诉苦的阿姨送给我一句话带着上路:“时间会证明一切。”出发的时候,天空又清又蓝。我从风力电站的一个个风轮边走过,穿过桦树林,有时也能看见山。后来,我拐入一座山谷,空气变得混浊阴霾起来。我知道,城市不远了。身边转眼间满是车辆,公路变宽了,送我走上一座又一座桥。我的下方有水渠、铁轨,还有一条六车道高速路,一块大牌子上写着“创建和谐天山”几个字。接着我便走进了城,路将我带至一条延伸向远方的大道,两旁的树木早已抖掉了所有叶子,树枝几乎都光秃着,地面上铺盖满橘色、黄色的落叶。申叔叔站在我面前,他来接我去城北,机场附近,他家在那儿。他问我:“你吃早饭了吗?”我摇摇头,于是他带我走进一家小馆子,点了份饺子放在我面前。我无精打采地拿起筷子在盘里拨弄了几下,申叔叔盯着我看了一阵,然后开口说:“我最近读了篇文章,文章里说,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有二十万个适合做伴侣的人。”我没吭声。“二十万,科学计算出来的!”他指指我面前的饺子,“快吃!”这一天,我在城里走了11.9公里。申叔叔在我旁边蹬着自行车,跟我说话。他反复说到那个二十万理想伴侣的科学理论,又充满憧憬地为我设想起我再见到自己家里人的情景,假如我还是决定回家看看的话;他还跟我说起乌鲁木齐的独特之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座城市离大海的距离比它更远。我没有一直在听,我看着街道上的往来车辆、房屋还有树叶。天变清澈了,也变蓝了。我恍惚觉得回到了自己近一年前离开北京的那个秋日,仿佛我又转回了原地。我看见购物归来的老两口,慌忙望向别处——不能让申叔叔看见我哭。下午,我们站在另一家宾馆门前,宾馆是申叔叔选的,他认识这里的老板。他帮我卸下拉拉车上的行李,我没准备留下多少东西:登山杖、水桶、洗脚盆、固定背包用的带子、修理工具和那两张凳子。储备食物反正已所剩不多。申叔叔问:“你想看看我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吗?”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1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