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不文弱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原因在于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其次是因为唐朝统治者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第三,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李唐王朝大有胡人气,所以李唐王朝的特点是中国历史上开阔宏博多彩的王朝。当时的社会风气是非常开放的,有的公主下嫁,然后生活了一段时间,回去跟他爸说,这个驸马不好给我换一个,那就换一个。寡妇再嫁,女子离婚这些事儿很普遍,妇女裹小脚这种规矩从宋朝才开始。唐朝的时候女的出门都骑马,当时最流行的体育活动是打马球,女的也都能参加。那么女的如果要打马球,能裹小脚吗?裹小脚连道都走不了。 唐朝的书生也不是文弱书生,书生文弱都是宋朝以后的事儿了。由边塞诗人所说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可见,他也是穿上了都护铁衣,才能写出这些句子,相当于随军记者。要是没有两下子,当不了边塞诗人,那时候没有汽车没有防弹背心,一文弱书生到战场上去,你不作吗?所以这帮书生都是挺了不起的。 唐朝别的诗人,比如李白,诗仙、酒仙、剑仙。他十年学剑才得来剑仙之名,这家伙一个人云游天下,不怕劫道的。你劫他一个试试?你看李白诗里面有很多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之类的句子。而且那会儿唐朝人的风尚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书生都特别想建功立业,所以像他这种文人的秉性脾气,跟当时多民族的色彩和文化政策是有关的。 科技潜力股 那时候的科技,第一个要说的就是雕版印刷术和火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和火药的国家。隋朝时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和中国古代的两个传统文化有关,一个是篆刻刻印,再一个就是拓片。 篆刻就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最早的时候,中国人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后来发展到在竹子、铜片、玉石上面刻。 所谓拓片,就是先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做成石碑。然后在石碑上刷一层墨,拿纸往上一贴,揭下来之后就等于把碑文都复印了,这张纸就叫拓片。可说是最早的盗版活。就是这两样传统文化造成了雕版印刷的出现。 当然,那个雕版印刷在我们今天看起来是很麻烦的,因为书有多少页,就要制多少块板,刻错一个字就废了。要是你觉得有新的构思了,要改稿子,就得重刻。即使是这样,雕版印刷都比手抄要强多了,所以它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发明。 和印刷一样重要的是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一开始其实是炼丹家发明的,想成仙的道士们在那炼丹,结果这个炉子就炸了,所有的道士一下就成仙了。一次两次,他们就总结经验,怎么老成仙呢,最终明白了,硫黄、硝石、木炭千万别搁一块儿炼,一块儿炼就爆炸。这样的话就发明了火药,这个和X射线和青霉素的发明道理是差不多的,意外。火药发展到唐末的时候,开始用于军事。 第二,天文历法。唐朝的僧一行制定了《大衍历》,僧一行是一个和尚,是密宗的高僧,也就是今天的西藏密宗。中国古代佛经被翻译成汉语,主要靠四大译经家,除了唐三藏之外,剩下仨全是外国人:金刚智、善无畏和鸠摩罗什。这个一行和尚就是金刚智的弟子,他制订了《大衍历》。他的另一个成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的人。子午线,就是经线,他测量这个是为了编历法,编历法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前面我说过,任何研究都要坚持做下去,大和尚如果坚持研究经纬线,说不定就能发现地球是圆的了,那么哥白尼和麦哲伦就歇菜了。中国古代很多科技就因为没有深入研究,最后都为人作嫁衣,成为别人的研究经验。 第三,医学进步。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称叫《肘后备急千金方》。意思就是肘子后面备用的紧急千金药方。古人什么东西都往袖子里装,他们不怕袖子一抖把东西都抖出去吗?其实他们后面系着一个口袋,有东西都是装在口袋里的。所以肘后备急,就是把千金方装在这个口袋里,跟那个手机、钱包、IC卡、公交卡搁一块儿。把千金方和那些重要东西搁一块儿是为了救急。中暑了,赶紧翻,吃什么,按着方子说的赶紧买去。别买错了,中暑买黄连素那不管用。孙思邈活了101岁,人称神仙。他从北周一直活到武则天时代,所以魏征写南北朝和隋朝的历史时,就把他叫去问,老孙,当时怎么回事儿?老孙就说,犹如亲睹,他都经历过这事儿,可不犹如亲睹。唐朝人平均寿命29,他101,所以唐朝人都说他是神仙。这也证明了人家的招儿管用,你把《千金方》天天带肘子后面,照他这个做,也能活到101。除此之外,吐蕃的元丹贡布著的《四部医典》也有一定贡献。这是藏医,今天好多的藏药都叫元丹贡布牌,元丹贡布就是著《四部医典》的吐蕃医学祖宗。然后,唐高宗时期朝廷20多个人一起编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唐诗绩优股 唐朝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文学上把唐诗分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诗坛四大天王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誉为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和王维,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开创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特别有禅意。王维是佛教徒,字摩诘,他取的字出处是一个大菩萨:维摩诘菩萨。 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多有描写边疆战场上幽怨苍凉,将士勇武豪气,以及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那个文学成就很高,比现在部队里的军歌歌词写得好太多了。 然后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这两个传奇人物。俗话说韩柳文,迁光史,苏辛词,李杜诗就是中国文学的象征。作为一个读书人,如果要学习写文章,就看韩愈和柳宗元,学完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如果学历史,就学司马迁的《史记》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学完你可以去当政客;如果学宋词,就跟苏东坡和辛弃疾学,学好了可以干掉方文山和林夕;如果学写古诗,一定是学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的创作水平是不一样的,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李白的黄金创作期是国家最强盛的时候,到处莺歌燕舞,他写他看到的东西,大部分就是花、酒、剑、歌、月,洒脱无极限。杜甫最有名的那些诗,创作的时间就惨了,安史之乱八年,一年没差全赶上了,所以就特别忧国忧民。他说“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收蓟北管你屁事儿,他心系国家,看这个仗终于打完了,高兴到哭。李白一写诗就特别浪漫,“飞流直下三千尺”,高兴!杜甫一写就“卷我屋上三重茅”,郁闷!总的说来,李白的诗虽然也发过牢骚,但基本上都是写自己高兴的,这小子没什么发愁的事儿;而杜甫就是动不动伤感到掉眼泪,见到老同学了,也掉眼泪,见到花瓣落了,也哭。这就好像现在的人喝酒喝醉了,有文醉武醉,李白是一醉就乐,乐了就掀桌子;杜甫一醉就愁,愁了就哭。 但是,这两个人厉害的地方并不是个人情绪,而是那种气度。并不是任何掀桌子和掉眼泪的诗人都能写出这些诗来的。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俊逸洒脱,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个胸怀抱负,一般人哪及得上! 中唐代表作是白居易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要损人。可是你要损人的话,最起码得让他能听得懂。你损了半天他都不懂,你有什么劲儿?我刚在中学教书的时候,特别的搞笑,那帮孩子特讨厌,我骂他们寡廉鲜耻,底下的孩子一个个睁着眼睛看我,什么意思老师?我说臭不要脸,这下才明白了!老师不能骂脏字,好不容易找个文词来表达心情吧!寡廉鲜耻还听不懂,搞得我特郁闷。所以白居易的诗都是劳动人民语言,但是语言虽俗,意境不俗。白居易去给李白扫墓,六句诗:“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第一句能当导游图使,“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就这六句,谁敢说我写李白比白居易写得好,你看着都是大白话,把要点都说出来了:别看这破地儿,破坟,埋这么一个伟人。所以白居易的诗意境很高,在日本、韩国广为流传(因为太复杂他们学不会)。 晚唐杜牧、李商隐咏史诗。我个人认为,唐诗最高的艺术成就就是小李杜,杜牧和李商隐。他们把律诗发展到了极致,尤其是李商隐。“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句子的情感很细腻复杂,没人能说清楚。别相信书上的注解,都是胡说八道的。他感叹自己一生的境遇,不是感叹找对象没找着,小李子都是借事儿来说自己的事儿。 唐朝知识分子,感叹自己做不上官,写了一首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暗自伤。”就是说一个穷女孩嫁不出去,“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懒把双眉斗画长。”你把眉毛画长了没有用,没有人娶你,你只能给人缝衣服,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每年辛辛苦苦做的漂亮衣服,都是给别的新娘子穿。表面上看起来是写服装行业的,其实就是写他自己,因为他做不上官。古人写诗没有直说我当不了官很痛苦的,都是托物言志。比如说,那姑娘做衣服很痛苦,所以我很痛苦;那哥们儿电脑又蓝屏了,所以我很痛苦,都是这样表达象征意义的。李商隐也是一样。 李商隐的咏史诗写得非常好,他写杨贵妃跟唐明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你唐玄宗做了四十年皇帝,国破家亡连媳妇都保不住,你什么玩意儿。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他不是损这个皇帝,但是意境在这儿摆着,所以诗歌写得好不好,就看意境。第五章 你唱“霸”来我登场(五代、辽宋夏金元)1.不和谐的大合唱 大葱同化法 开始讲宋元了。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民族融合的高峰期。 先秦是第一个民族融合的高峰,第二个是在魏晋南北朝,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的时候,把五胡都给胡进来了。 第三个就是在宋元时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脉相承,其他国家很多古老民族都灭亡了,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些民族发展到今天能够薪火相传、子孙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是不断的融合的产物。 我们的民族是比较庞杂,比较杂就意味着相互学习的机会和各自文化交换的几率比较高,这样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就都比较聪明,遗传基因越来越优秀。你看印第安人他跟我们同属于蒙古利亚人种,但为什么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还处于史前文明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太封闭,没有交流。他一千多个部落有两千多种语言,张村说的李村不懂,李村说的王村不懂,不懂还不去统一语言,各自摸黑发展。缺乏交流的后果就是张村知道螃蟹可以吃,李村还把它当毒虫;李村知道鳄鱼不能惹,王村还老有人去喂鳄鱼。如此一来,繁衍下去总是舅舅外甥女、表哥表妹、姑妈跟侄子这种系,那这不民族就完蛋了嘛。黑人也一样,他的民族这么落后,就因为他没有国家概念,只有部落的概念。 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经历民族融合的产物,先吸取少数民族更合理的知识和优点,然后再用自己的文化把他们同化。就像南方人来我们小区住仨月,我学习你优秀的地方,学完了之后顺便给你同化了,你以前吃的是米饭,我把你弄得和我一样吃面条烙饼,吃香菜大葱和包子。中国经过前面两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现在迎来了第三次香菜大葱同化法。 播乱五十秋 公元907年,李唐王朝被他的藩镇宣武节度使朱温所灭。朱温灭唐之后,建立了梁。17年后,梁被后唐代替。后唐完了是后晋、后汉、后周。等于这黄河流域53年的时间换了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这五个朝代最长的是后梁,17年,最短的是后汉,只有4年,4年还换俩皇帝。 所以后人写诗就说“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四帝,播乱五十秋。”50年14个皇帝,那你想这些皇帝大多数都是怎么死的?就是非正常死亡,被人做掉了那种。如果是盛世王朝,汉武帝在位就长达54年,比五个朝代加起来还多一年,康熙爷是61年,乾隆爷要算上太上皇63年,辽朝还有好几个皇帝在位四五十年的,西夏也有。一朝的一位太平天子就堪比五朝,可见这五朝有多乱。 为什么他能那么乱?就是因为他每一个皇帝都是前一朝的大将、藩镇。他们手握重兵,打仗的货全在手里,干吗不抢位子。比如那个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他就公开讲:“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这不是说当皇帝的没种,而是说,当皇帝的难道天生就是当皇帝的吗?还不是谁胳膊粗、谁拳头大谁就当老大呗。所以这样一来,国家不像个国家,倒像个帮派,谁能打谁当头儿,当然更替得很快了。 天上掉馅饼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在今天的河南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年号建隆,都东京。这个东京不在日本,而是指开封。宋朝有四个首都,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应天(商丘),另一个是北京大名。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时候,中国还在五代十国这种分裂局面下,北宋建立之后,宋太祖削平了南方。宋太祖也是因为他做了禁军大将,手握重兵,才能消平南方,篡权换代。消平南方之后,公元979年,宋太宗消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 太祖皇帝驾崩之后,皇位采取兄终弟及,由他的弟弟赵匡义(后改为光义)即位。这个人即位之后就是宋太宗,所以北宋是太祖太宗两代皇帝才算把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结束,但是并没有完成中国的统一。 宋朝跟汉唐这样的王朝是没法比的,因为他并没有完成中国的统一。我们可以看到跟北宋并存的政权有北边的辽、西边的西夏、云南的大理,另外还有回纥和吐蕃。 这些个政权里边,地盘最大的实际上是辽,辽就是契丹人建立的。今天俄语里边的中国两个字,就是发契丹的音,念不好就听成是你大爷。所以说北宋并没有完成中国统一,他连中原王朝疆域的主体部分都没有得到。2.史上代价最大的一顿酒 天才看一半 宋太祖陈桥兵变之前是后周禁军的最高统帅,他篡权的时候那叫一个水到渠成。 当时正好后周世宗柴荣驾崩,柴荣英年早逝,儿子恭帝柴宗训即位,年仅七岁。所以赵匡胤等于是欺负人家后周孤儿寡妇,这样的话他篡取政权的时候几乎兵不血刃,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当然,他篡权之后得保证自己的政权长久。自己是造反派,当然怕造反的人,所以他就问宰相赵普,之前的政权为什么不能长久。 这个赵匡胤本人呢是高干子弟出身,他爸爸和他爷爷都是军区司令一级的干部,然后他的曾祖也是知州、知县,就是那种地委书记或者县长之类的干部,所以他属于军区大院长大的孩子。 赵匡胤从小就整天不好好念书,打架,打到进公安局。公安局一看这是军区赵司令的儿子,不敢管,给他放出来。他又是一个比较豪侠的人,精通武艺,今天咱们中华武术里还有太祖长拳这种套路,还有64路盘龙棍,都是当年赵匡胤发明的,他是一个武将。 赵匡胤认定了一个谋臣叫赵普,这哥们儿天资聪颖,是一个典型的无师自通型知识分子。怎么个无师自通法?就是赵普这哥们儿不看书,一共就看过半本《论语》,所以人们才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嘛,物尽其用的话,天才看半本就够了。赵匡胤跟赵普聊天,赵匡胤问赵普,他说“为何唐季以来,帝王凡易八姓”。为什么自从唐朝末年以来,那帝王换了八个姓。“吾欲为国家建长久之策,卿谓计将安出?”你给我出个主意,咱们怎么能为把国家政权维持得久一点。这个赵普一听非常高兴,马上就跪下回答: “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老大,你说这话是天下所有人的福气,前面的国家更替那么快,其实没别的原因,就是藩镇权力太大的缘故。藩镇就是那种手握重兵的大将,尤其武将,他们的权力太重,比皇帝的权力还重,故而助长政权更替。“今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其权,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则天下自安矣。”你现在要想治他们,也没别的,就夺他们权,收他们兵,控制他们的钱粮,天下就肯定没事儿了。宋太祖听到这儿非常高兴:“卿勿复言,朕已喻矣。”你不用再说了,我听明白了。所以他就开始这么做,从三个方面入手治这帮人,权、兵、钱。一个藩镇没权,没兵,没钱,能干个甚?谁还听你的,这不就完了嘛,问题解决了。 我是被逼的 宋太祖决定改变唐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前期实行府兵制,府兵制的意思就是,没有职业军人。唐朝以前中国的兵都哪来的,就是平时您种地,然后到打仗的时候您就上,不用为了打仗成天在那儿练兵。府兵制的基层组织军府的名称叫折冲府,一个折冲府是1800人,由折冲都尉一人管辖。如果有战事爆发,朝廷临时选将率领折冲府的部队去打仗,打完仗之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比如这次打突厥,皇帝调山东的折冲府,然后由左卫大将军指挥。下次可能打回纥,还是左卫大将军指挥,但可能调的是陇西的折冲府了。这样的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相互有了短暂感情也能转瞬分开,就不会造成叛乱。 平时他的业余的身份是军人,他的主要身份是农民,职业农民业余士兵,平时种地,打完就散,而且兵和将之间没有长期的磨合,大将都不知道派给自己的军队有没有战斗力,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肯定不强。所以到唐朝的时候就开始搞募兵,你自己招募军队,招募职业军人。职业军人一存在,战斗力是上去了,问题就是谁招的兵他就听命于谁,容易对中央构成威胁。 安史之乱其实就是这么一码事。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管辖咱今天的河北、山西、辽宁这三省,然后麾下精兵十五万,中央军才十二万,典型的君弱臣强,所以他一下就能够爆发长达八年的叛乱。后来唐朝灭亡,等于是亡在这个藩镇的手里。宋太祖一明白这个事儿,还能好吗,马上开始动手,从权、钱、兵这三个方面把叛乱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首先是要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跟太祖皇帝一块打天下那帮人都是他哥们儿,什么政治处主任的儿子,参谋长的儿子,后勤部长的儿子,全这么一帮人,原来都是军区大院长大的。太祖皇帝就召集他那帮哥们儿来喝酒,喝到高兴了,宋太祖说,我天天睡觉就睡不踏实,我睡不着觉。然后这帮大将很奇怪:“陛下富有四海,何出此言?”太祖说:因为当初你们贪图富贵把这皇袍披我身上,让我当皇帝。你们想做开国元勋,才把我逼到这份上。万一有朝一日你的部下贪图富贵,要逼着你当皇上,你怎么办?你说这话多不讲理,我当皇帝是被逼的…… 当然,这帮大将一听吓坏了,跪地下就磕头。那您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宋朝的皇帝宅心仁厚,贵族出身的皇帝对大臣一般不错。流氓出身的皇帝全不行,像刘邦、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就更甭说了,这要搁明朝这些人就全被干掉了,发动一场大革命就全干掉了。 这个宋朝皇帝说干脆这样吧,咱们打仗的目的不就享受嘛。 现在你们就回家待着得了。你们也别打仗了,都这么大岁数了,回家待着去。你要房子我给你房子,你要地我给你地,你要钱我给你钱。你买几个歌儿舞女,得尽天年。然后咱们君臣之间结成儿女亲家,我的公主嫁给你儿子,你的闺女我儿子娶了,这一来的话,君臣无猜多好。 这帮大将第二天纷纷上表,我不能骑马了,脚有问题,骨裂了,或者前列腺出毛病了,于是全都纷纷上表,不来了。不能骑马了是吧,那你到外地做节度使去吧,但节度使的实权其实又是被剥夺了。岳飞后来就算身兼三镇节度使,12道金牌一调,还不乖乖地回来?回来就干掉。所以那会儿的节度使只是一个虚衔,没有任何实权了。3.党指挥枪 要文斗不要武斗 雇用的司机 宋太祖巩固政权的第一步是把军区大院一块长大的哥们儿都办了,第二步呢就是把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对皇帝直接负责,然后又设立枢密院。 枢密院的设立是为了和禁军统领互相牵制,调兵的不指挥军队,指挥军队的不调兵。禁军是什么?大家都认为这个禁军就是禁卫军,其实不是。北宋的禁军就是正规军,相当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禁军都在中央,地方上的兵被称做厢军,就相当于各地的武警部队,再往下就是乡兵,相当于民兵预备役。然后是藩兵,藩兵一般就是在边境上招募的少数民族。 所以北宋军队由这么四种构成:禁军、厢军、乡兵、藩兵。正规军的禁军统帅叫殿前都点检,相当于总司令。赵匡胤之所以能够篡权,就是因为他之前做的是这个殿前都点检,正规军总司令造反,那不是易如反掌。而且那时候他妹夫高怀德是副点检,他们俩就能够轻易把这江山给篡了。 赵匡胤深知禁军统领的厉害,所以他做了皇帝之后首先就把这个职务给废了,变成了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这就是把这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的过程,等于总司令由一个变成了仨。他们仨都对皇帝负责,但是你能统帅军队,调兵不归你,归枢密院。 枢密院有点像我们今天的总参谋部,调动军队都由他负责。意思就是,38军军长虽说统率38军,但他能调动38军吗?你说我调一个连帮我回家盖房子去,那不可能,你调一个排都得中央军委批准。你38军军长能指挥38军但调动不了38军,中央军委可以调动38军但不直接指挥38军,所以统兵的不调兵,调兵的不统兵,这样的话军权才能够分散,要不然的话就容易造反。这样,禁军统领就好像是雇用司机,派不派车不归你管,车不是你的,但你能开。 而且,枢密院的长官一定是文官。北宋多半是文官治军,这个有点跟今天的西方国家相像。今天西方国家的国防部长一律穿西装,称呼起来也是什么什么先生,不是什么什么将军,而且西方审判战犯的时候,战犯一般也都是穿西装,很少有穿军装的。用文官治军,就是怕你武将来干预,武将干预政治是很容易的。所以北宋的时候就这么做了,用枢密使调兵。 缺失的精神 第三步,实行更戍法。 更戍法就是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但统军的将领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装叛乱。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现在38军驻保定,27军驻石家庄,54军驻济南。然后现在,三个军的军部不动,54军调到保定去,27军去济南,38军去石家庄,如此一来,你指挥的部队跟你原来的部队就不一样了。他目的还是想达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样的动作几年一换,避免军将感情一好,勾结了造反。 第四步,地方精壮编入禁军,强干弱枝。 厢军、乡兵里边的精壮之士,都被选入禁军。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说凡是这个地方身高体壮,武艺高强的都被编入禁军了,那地方的部队精英一被抽调,当地的实力就变得很弱,只能捕盗根本不能打仗,捕盗还经常被盗贼给累死,基本是一帮老弱病残。 所以后来少数民族政权,金也好,辽也好,元也好,跟宋朝打仗只要一突破边防马上就能马上打到京城。那你中间这些州郡都没用,中间州郡全是老弱病残,贼都抓不到,不能抵御游牧民族的军队。 而且从北宋开始,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尚武精神就越来越萧条。 中国的对外战争在近代以来屡战屡败,除了制度腐败,装备落后,最关键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尚武精神。没有尚武精神,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你一心系国家的秀才去背弓拉箭,那什么玩意儿。为什么日本人几十万人能纵横中国,人家那读书人腰里是插着两把刀的,咱们读书人是插着扇子。 西班牙那个什么皇家马德里武器博物馆在故宫有一个展览,看完之后我真的觉得震惊,你看人家皇帝玩什么玩意儿。盔、剑、盾牌,整天玩这个。你看咱们皇帝整天玩什么,蝈蝈、蛐蛐,高雅一点的就是笔墨纸砚。一个民族尚武精神的集体缺失,就从宋朝开始了,原因就是宋朝怕被造反,把武将的地位压得太低了。 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让高俅给欺负成那样。你说八十万禁军教头不是很牛嘛,练枪的怎么能被一练足球的欺负?不是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不是中国那解放军武术总教练,在当时禁军教头有5700多个,林冲只不过1/5700。这教头上面是都教头、虞侯、都虞侯、指挥使、都指挥使,都指挥使是正五品,教头从八品下。古代官品每品分正从两级,四品以下的官,每级又分上下两阶,他是从八品下。县令正七品上,这一比较,搁今天的话讲是连排级干部,他要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术总教练,他至于上梁山嘛。 宋朝的士兵经常逃亡,防止士兵逃亡的办法是在脸上刺字,但是脸上刺字是犯人,那就等于毁容嘛。在脸上刺上:第八营第一连第二排,跟刺肩章似的。宋朝只有北宋的狄青,南宋的岳飞是武将熬上枢密副使的,这个是挺不容易的。狄青当枢密副使的时候脸上还有字。皇上给他药水要他洗下去,他说我留着,我留着要激励将士,跟他们说我这样脸上带字的也能当上枢密副使。但是就你这一个,没别人了,激励不着将士。 就因为宋朝把武将的地位压到这么低,所以他对外战争老打败仗,没人尚武,打仗都让文官去。文官又不会打仗,皇上给你一个阵图,照着打。你拿着阵图到了前线,打开阵图就傻了眼了,按皇上的布置根本没法打,再请示皇上吧,没等你请示到,敌军到眼前了,下辈子再请示吧。 只要不造反 第五步,集中行政权。 参知政事做副相。宰相本来在隋唐的时候就由一个变成一窝了,独相变群相嘛,到了宋朝又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那这个宰相的数量就越来越多了。参知政事这个副相可以临时设立,然后设枢密使管军事。原来的丞相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因为兵部是归丞相管的,归三省尚书省管的,现在他设立枢密使,你这三省尚书就管不着了。就这样把宰相的军权给夺出来了,所以枢密跟宰相就叫“东西两相”。又设三司使管财政。原来的户部是隶属于尚书省的,现在又设了一个三司使管财政,这样一来相权就更加的削弱了。 然后在地方上,州的长官知州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 原来的地方官虽然也要中央任命,但他是当地自己人,比如,四川省省长是四川人,安徽省是安徽人,是从本地人的县长、市长晋升上来的。但是从宋朝开始变了,是朝廷委任京官出去当地方官。比如,我的本职是大理寺少卿,我应该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结果大理寺少卿知端州事,高检的检察长到端州做知州去了,我还干我这大理寺少卿吗?不干了。 所有的地方官都由中央派出来,那我知端州使的地方官就一定是端州人了。我拨来的官跟你这地方不是一处的,如此一来,地方上要想作乱就特别难。从宋朝开始一直到现在,基本上都这样。实际上你看省一级干部他都是中央往下派的。 中央派人去当地方官之后,还设了通判监督。通判监督知州,所以通判又叫监州。有人跟宋太祖说呀,你让这个文官下去当地方官,你给他们这么大的权力,他们会贪污的。你猜宋太祖说什么?他说一百个文官贪污也不如一个武将造反对国家的危害大。所以您愿意贪您就贪,只要您不造反。可见他自己造反得的江山,被自己给吓坏了。 于是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时代就来临了,只要不造反,干吗都行。汉唐很可敬,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活在那样的朝代很惨。明清就更崩溃了,尤其是明朝,生活在那种朝代真是生不如死,属于中国古代史上最黑暗的二百多年。明清的可怕和可恶,反衬出了宋朝的可爱。宋朝的财政总收入很吓人。北宋是明朝的十倍,南宋是明朝的六倍。直到《辛丑条约》那会儿,清朝的财政收入才赶上南宋。你想两宋那富裕到什么程度,都是重商主义发展的,特有钱。如果宋朝不是被蒙古人给灭掉了,咱中国早就按部就班发展到近代社会了,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爱干嘛干嘛 宋朝是很可爱的王朝。 太祖皇帝有遗训,刻在碑上。这碑在宫中的一个秘殿里面,每一个新登基的皇帝都要去看那碑。碑上刻了三条:第一条,不得杀害柴氏子孙,咱江山是从柴家抢来的。这要搁别人,我从柴家抢了江山,我得把柴家连根刨。结果宋朝是不得伤害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何况他也不可能有罪。水浒里面有个逼上梁山的柴家后人,小霸王柴进,那个是虚构的,不能算。 第二条,不得杀害士大夫,上书言事者无罪。在宋朝你只要是读书人你就没有死罪。所以文官没有被判死刑的。这一没有死罪,你说贪污怎么办?杀还是不杀?祖宗家法是不许杀士大夫,那就流放吧,他又说士可杀而不可辱。流放就是一种侮辱,还不如杀了。皇上说那无罪释放。皇上就说哪一件快意事儿我也做不得。宰相说这种快意事你不做也罢。 不能杀士大夫,士大夫给皇上写信说事,无罪。你回头给打成右派这不行。所以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朝代就是宋朝。那待遇真高,宰相的工资一年三百万人民币,差不多是两万四千亩土地的总收入,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贪污呢,那三百万是小头,大头在后边呢。所以,宋朝就是再著名的官员他的生活都是特别豪奢的,包括我们知道什么寇准、欧阳修,这帮人都特讲排场,到了可劲造,花不完的地步,如果换了你也是一样花不完。宋朝厚待士人,知识分子的生活很好很强大,所以才会有空去研究理学,去写宋词,这个宋词和唐诗的风骨就完全不同了。 知识分子有钱,皇帝可够惨。宋朝皇帝惨到都没钱给自己修坟的份上。皇陵特别简陋,在河南巩县,跟汉唐那种因山为灵,跨山连谷的皇陵没法比,跟明清也没法比。别的朝代都是皇上一登基就开始修坟,皇上不死这坟不能修完,不能说我完工了,您入住吧,那哪成。所以皇上活着的时候你不能停。而宋朝是皇上活着不能修坟,皇上死了之后七个月内必须完工,只要别豆腐渣,尽快干完就是了,要不然皇上的尸体都烂了。所以那皇陵都很简陋。祖训的第三条是不加田赋。当然这一点就没做好,要是不加田赋皇上和文武百官吃啥?何况他们还得吃得好! 没人会抵抗 巩固政权的第六步,为集中财权和司法权,在各路设转运使。 这等于是把这个地方的财政都转运到中央来了。然后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这就是提点刑狱使。 死刑要报请中央,一直到今天都是。比如,在安徽杀了人了,判死刑,须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当然一般不会被驳回,准能够核准,但是提刑一定要把死刑报给中央,由皇帝亲自批。在清朝,就有懋勤殿勾到。皇帝在懋勤殿给这死刑犯打钩,用朱笔将死囚姓名勾去,表示核准,又称勾决或勾到。勾决咨文下达便可执行死刑。勾一个人,大臣就要下跪三次给他求情,上天有好生之德,请皇上恩准。皇上说这家伙太坏,勾了,但大臣还是每一个人要请求三回,别杀他,有好生之德。其实也就做个样子。因为一般判死刑的都是大奸大恶之人,勾了就完了。 这么六条下来,包括大院子的藩镇在内,朝内朝外和地方上的权、兵、钱全都没了,中央集权得到大大加强。 藩镇割据的基本铲除维护了统一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强干弱枝又把地方都给削弱了,所以除了清初特殊的“三藩之乱”,宋朝以后确实没再发生过关于地方反叛中央的事儿,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但是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又是伴随而来的弊端。官员冗滥到什么程度?前面说了,枢密使虽然管军事,但是三省六部不能变成三省五部呀,兵部还是有的。三司使管财政,户部也还是在的。如此一来兵部和枢密使,户部和三司使的机构就重叠了嘛,重叠就会产生扯皮呗。这事是你干还是我干,所以这效率反而低下。而且由于北宋朝廷厚待士人,这帮大爷脾气大,一般人都不好弄他们,惯得这个毛病,官员冗滥造成机构重叠了,还不好处理。 再有一个毛病,就是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了。当兵的脸上刺字,当官的昨天晚上才开始看《孙子兵法》,你想想天亮这仗怎么打。 要说地方财政困难,积贫积弱。它并不是真的贫,真的弱。他有钱,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钱的王朝,只不过这钱都花得不是地方。所以说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那些措施有利有弊,《朱子语类》中朱熹总结的“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就说了,你什么都收了,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的军事力量薄弱,没人有能力去抵抗,最后被外族一打就垮。北宋的灭亡,就是因为上面那些看起来可以巩固江山的政策。 进化科举制 相对于唐朝,宋朝选拔官吏的方法有所变动,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 考试分作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省试就是后来的会试。有些外行的书写成会考,高中毕业才会考呢。它说康有为在北京参加会考,康有为哪个中学的,康有为高二几班的?后来,他又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会试就是省试和殿试。院试是最低的,中了的叫秀才,没中就是童生,古代没有毕业那一说。小孩五六岁进学,进学之后你就可以考秀才去了。你要是七岁考上就是神童,不过您七十考上也可以,范进不是五十多岁才考上秀才吗?老考老不上,老没名分的,就是老童生。洪秀全为什么造反,就是他考了一辈子秀才都没考上。你想他那学问要能考上有天理吗?他没考上说明大清不腐败,他就是考不上,搁哪个朝都考不上,从十八岁考到三十多都没达到小学毕业水平。 院试考中了秀才的可以去参加乡试。乡试在省城举行,中试的统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叫解元,唐伯虎就是唐解元嘛。这边你又考上了,你就可以去参加会试。三年一次由礼部主试,中试的都叫贡士。贡士的第一名叫会元,不是汇源果汁。你PK了三次都没淘汰,中了贡士,于是你就可以去参加殿试。所有的贡士去参加殿试肯定都能中,只不过就是分成三等,第一等叫甲赐进士及第,一共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然后榜眼、探花。第二等叫甲赐进士出身,上榜人数若干。第三等叫甲赐同进士出身,上榜人数也是若干,就这么三等。 你要乡试以上的三次考试全中,就叫连中三元。中国的一个成语叫连中三元,干吗不连中二十六元或者七十元两毛五分,它不是连续中奖可以兑换三元牛奶的意思,它三元的意思是解元、会元、状元。科举制1300多年,连中三元的只有明朝的商辂。只有哥们儿一人能连中三元,因为这太难了,哪那么巧都是你呀。有的最后拿了状元,但前面考的不一定是第一名,考场还有状态问题和发挥问题嘛。所以连中三元这哥们儿很了不起。 殿试的录取权由皇帝掌握,所以进士及第者叫做天子门生。 以前是高官主试,高官决定录取,这帮新科进士一旦被录取就对高官感恩戴德,容易跟高官结成朋党。你们都是我录取的,你们就是我的门生嘛,所以都得听我的。现在不一样,录取权由皇上掌握,你跟皇上结党去吧,不碍事。 明清两朝殿试在保和殿,尤其清朝那些康熙爷什么的,那真是亲自出题,亲自监考。那考试一考,早晨起来一直考到天黑,点着蜡接茬考,皇上也跟那坐着监考。到后来有的皇上像咸丰,到考场转悠一下,说声同志们辛苦了就撤了,意思意思。 宋朝科举实行糊名法,糊名就是我们现在的密封,你的姓名、年龄、籍贯、性别都挡上,严格保密。到了明清还得“誊卷”,考官看不到你的亲笔卷子,他是由十个中书舍人给抄一遍,考官看到的笔迹全都一样,以免万一我的学生我认识他字迹,就给个高分。当然那作弊的方法也多了去了。 在录取名额上,宋朝比唐朝增加了。特别是宋太宗他在位20年,录取的进士超过唐朝三百年的。唐朝一次录三四十个,三年一次,宋太宗是一次录五六百,年年考。三年一考很难,全国好几千万人,读书的就算有几十分之一的人也好几百万,三年一考录取那么几百人,很难办。结果宋太宗在位的时候老开恩科,今年我生了一个胖儿子,我高兴,今年科举开恩科。明年我又生一个,再开。后年娶一个小媳妇挺好,接着开,再后年我们家那树上长灵芝了,他老有事儿。恩科一般都皇上整寿的时候,今年不应该科举,但我整寿,就开一个恩科。1894年没有科举,但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朝廷就开了恩科。这就为各阶层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唐朝都是官宦人家的孩子能科举,白丁子弟不行。到了宋朝农民都可以去参加科举,商人子弟也可以参加。只有犯人的孩子和娼优的孩子不行。过去小孩念私塾,“朝为田舍郎,老师教你念: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的是读书就能科举当官,读书的品格是最高的,那你还能造反吗。所以真宗皇帝御制《劝学篇》劝士子们六经勤向窗前读。你干吗要读书呢?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你只要念书,什么玩意儿都有:黄金屋、颜如玉、车马簇、千钟粟。 今天也一样,也是六经勤向窗前读。英语、数、理、化、生、史、地、政,正好六个。你连大学都没上,你就看超市缺不缺扛货的。大学没毕业工作都找不着。你读大学的,黄金屋、颜如玉、车马簇、千钟粟。不读,铁皮屋、柴禾妞、棒子面、自行车。 宋朝的科举制等于是扩大了政权基础,这么多个人都让你给吸入到朝廷里来。但是官本来就够多了,你还把这么多人都招来,招来你就得让他做官。做官你就得给他钱,北宋的知识分子待遇那么优厚,给钱还不能给少。所以造成一个结果,冗员,官吏多而杂,这帮人就更不地道了。4.多余的官兵多余的开销 “饿”向胆边生 到了北宋初年中期,发生了很严重的社会危机。 唐以后田制不立,没人管了,百姓有多少地就给国家交多少税,没地的就甭交了。而到了宋,北宋太祖皇帝是高干子弟出身,他当上的皇帝是因为趁着人家孤儿寡妇篡的权嘛,所以他不了解民间疾苦,他也没见过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所以北宋还是不给老百姓分地。 特别是北宋皇帝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宋太宗说:“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尓。”有钱的人越多越好,正因为有钱的人多了,国家可以征税呀。你说的那是美国,美国的个人所得税60%是年收入十万美元以上的这些个大款们交的。中国的个人所得税主要是工薪阶层交的,你说让那公司老总交个人所得税,他交什么呀?他把自己工资定到1600,不够交税标准。你那飞机头等舱你月工资1600买得起吗?他肯定花什么钱都走公司账,我月薪1600,不交个人所得税。这在国外是非法的,比尔盖茨每月工资400美元,你信吗? 为富者不仁,所以中国不可能指着有钱人为国家出力,北宋也这样。造成的第一个社会危机就是贫富分化越来越大,差距越来越大。“富人有弥望之田,穷人无立锥之地,”到了这种地步国家还不管,你不管这个贫富矛盾,最后矛盾就指向了政府。 第二,百姓被地主剥削得饥肠辘辘,就得被逼造反。农民没得吃那行吗?他肯定反抗。 第三,冗官、冗兵、冗费,三冗。冗官就是养的这官太多没用。冗兵,北宋养兵的目的是为防止内患,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我养兵的目的就是让你别叛乱,有叛民而无叛兵。结果每逢荒年政府都派人到灾区去募饥民当兵。那你这个部队等于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兵全是饥民构成的。过去有这么一个口号叫“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我一竖旗就有人来,吃粮。不是来保家卫国的,要吃不着粮,就哗变了。 所以北宋的军队爱哗变,你想他能吃得着粮吗?长官怎么着都得克扣军饷吧。你看他长官坐着奔驰600,你自行车也没有,长官一顿饭鲍参翅肚,你煎饼果子吃不起,于是这帮人就哗变了。岳家军为什么后来打仗那么棒,“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抢。”老百姓就支持人民子弟兵嘛。北宋别的军队老百姓不支持他,觉得他比金军、辽军还混蛋,就会抢老百姓。见着老百姓如狼似虎,见着敌人就耗子见猫那种感觉,御敌无方,扰民有术,这部队哪行。冗费就好理解了,你80%的钱花在养官,这就叫冗费。5.王安石死磕 搜刮有钱人 于是,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北宋一共九个皇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神宗是第六代皇帝。 王安石变法有三方面。 第一,理财措施。理财措施核心是这么一句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但是要增加国家的收入。不打老百姓主意,国家又要拿钱,这摆明了就是从有钱人身上下刀子。所以他这个改革既属于调整阶级关系,也属于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首先是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分两次贷款给农民,收成后加息20%还官,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相对于现在来说,20%利息太高了,现在都是千分之多少。你嫌高你可以不借,但是你要不跟政府借,只能向高利贷和地主借,那就是 200%的利息。所以这样一来的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这一句话就把官僚地主搞惨了,这些人想盘剥百姓没法盘剥了。 其次是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意服役的人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生产时间。这样一来,原来可以不服役也不交钱的官僚地主,现在不服役就得交钱了。再次,农田水利法。复次,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每户的多少肥瘠收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官僚地主的土地肯定又多又肥,农民的土地又少又瘠,那就肥的多收,瘠的少收。 最后,市易法,政府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有个成语叫“囤积居奇”,本来是商人的敛财之道,现在等于是政府在干这个事儿了。这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增加政府的收入。政府在夏季收购羽绒服二百块钱一件,以免你积压仓库,所以商人都把羽绒服卖给政府了。到冬季政府以六百块钱卖出,然后政府挣四百对吧。但如果商人卖,他可能卖八百,九百,一千。因此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政府得到了钱,老百姓物价也能够便宜点,然后商人吃亏了,就这个意思。所以整体的理财措施都体现着这个思想核心“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短暂的变法 变法第二是军事措施。 首先,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每十家(后改为五家)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然后你们家有两个男丁的,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种田,战时编入军队抵御辽夏进攻,减少军队开支。这种兵实际上叫民兵,是保卫本乡本土的,中国最适合这样的军队。因为有人说中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勇于私斗,怯于公战。打架勇敢着呢,你看我媳妇一眼我跟你没完。外敌入侵就胆小,异形打过来了,我躲着。中国人有强烈的乡土观念,一出国,你北京的,我也北京的,你上海的我也上海的,没有说你中国我也中国的,组织的也是北京同乡会,不是中国同乡会,缺乏国家概念。所以这民兵非常适合,你保卫的是你媳妇,你家乡。 将兵法。禁军驻地固定,然后固定地将官加以训练,充实边防。 变法第三是教育措施。 改革科举,废明经,设明法。明经就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没用。整顿太学,使学校成为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所以王安石的作用是通过变法,一定程度地扭转了社会危机。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用人不当,危害百姓。而更主要的原因是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司马光当政,就是小时候砸缸的那个,王安石的新法就被废除了。 好心办坏事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用人不当? 王安石干这事压力很大呀。因为咱们中国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而儒家的政治主张是法先王。要尊重先朝和先王的规矩,你要改革,一般就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大逆不道。所以王安石他就顶着雷,压力很大。他明确地表示说我这个变法是本着这么一个原则,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引用过的这三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因为你王安石变法,你看地震了,7.9级,属于天变。王安石说我不相信,我接着变,弄个8.3级我看看。 祖宗不足法。祖宗之法以守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守何谈祖宗之法。 人言不足恤。大家都埋怨你,他们越埋怨证明我越正确,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所以这三条宗旨一来,往好听里说是大无畏,一往无前,往难听里说就这老哥太愣了。你谁都不怕,天、祖宗,就没人能管得了你了,那往往他的事就容易走向极端。这时候就奠定了用人不当的基础。 很多人并不见得赞成新法,但是因为王相公坚持要用新法,所以我就假装支持。我求官,为了求官我假装说我重视新法,因为那时候支持王安石的人太少,所以我一下子就当官了。当官之后我把这新法作为敛财的手段,明明那青苗法应该是20%吧,我收30%的利息。提举使以多散为功。我多收。应该是老百姓需要借钱,我才借给他们,现在是我逼着你老百姓,你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如果借了还不上,富户为穷人作担保。你们村有地主吧,有地主就给所有的农民作担保,还不上我找你要。最后那村里不但农民跑干净了,连地主都跑了。“君子喻于义,孔圣人曾经曰过, 小人喻于利。”所以这个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君子,逐利的是小人。所谓士农工商,商人居四民之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逐利。《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人家不轻离别没法养活你,白居易很瞧不起人家,“商人重利轻离别”,而你王安石整天琢磨的也是这个。“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你整天逐利吧,你就是小人,小人怎么能治国呢? 中国古代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官不与民争利”。你当官了,不能做买卖跟老百姓争利。其实今天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我当了市长,我们家人要开公司,你能竞争过我吗?你一点辙没有。所以官不能干这个,不能与民争利。而王安石他干的这些事就是与民争利,“民不加赋而国用饶”。那么那些地主难道不算民,他也算呀,你这就算与民争利了。所以这些东西就成了保守派攻击他的口实。后来很多保守派讲王安石变法有种种弊端,那个并不是人家凭空编的,他确实存在这些问题。王安石变法之后,朝中的大臣就分成了新党和旧党。新党上来就打旧党,旧党上来就打新党,党同伐异,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北宋大臣之间的党争越来越激烈,也是后来造成他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评价不高,但为什么在教科书上给无限拔高,因为我们误读了列宁的选集。列宁说王安石是中国的改革家,列宁这么说,其实是括弧里边的一个注解: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其实没有给王安石这么高的评价,列宁是为了向俄国人介绍谁是王安石,说明王安石的身份,才说他是中国的一个改革家。 事实上王安石在很多地方都是被写入奸臣传的。历史对他的评价不是很高,“天下骚然,党同伐异,党争视同水火”。原来朝廷的矛盾没这么厉害,现在一下子各种矛盾都给王安石激发出来,所以他的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甚至有人说这北宋灭亡都是王安石惹的祸。6.引狼入室与狼共舞 草原上称帝 北宋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并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同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契丹的辽、女真的金、党项的西夏。 契丹在辽河,当时叫西拉木伦河上游,是游牧渔猎的这么一个民族。唐末的契丹势力开始发展,汉族农民迁到长城以北,契丹人学会了种植、建城、农耕。十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业接受汉族文化。耶律阿保机明显是契丹话,他建国之后改名叫耶律亿,名字也改成汉族的名字了。公元 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契丹国,定都上京,他就是辽太祖。少数民族的领袖都有各自的叫法,匈奴叫单于,突厥叫可汗,吐蕃叫赞普,他们只有入主中原之后才会建立帝号。像五胡十六国时期,五胡也是入主中原才建立帝号。而这个契丹人在草原上就建国称帝,一切还都跟中原一样。辽有五个首都,整个游牧民族和他的皇帝就在五个首都转着住,上京是临潢府今天内蒙古的巴林左旗。 契丹人创制了契丹文。它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立的,但比汉字复杂得多。契丹文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死文字了,就是怎么都不会有人读。契丹文常用的是3000多个字,我们现在能够认出来的是500多,因为这个辽朝书禁甚严,他跟北宋的往来全是汉文,所以连北宋人都不认得契丹文。 汉字是单音节字,契丹语是多音节,所以他用汉字来记述是很不方便的。比如说天,咱们写出来就是个天,念就念作天。契丹人要念成腾格里(音),写出来也非常的麻烦。一个字念仨音很别扭,所以等辽一灭亡,这个契丹文也就随着辽的灭亡退出了历史舞台。电视剧《天龙八部》里萧峰他爹被人误杀了,在那个墙壁上刻字。香港拍的剧,萧峰他爹刻的是蒙古文,我很佩服导演,没让他刻英文。大陆拍的,刻的就是契丹文。 耶律德光时期契丹得到了幽云十六州,改国号为辽。 耶律德光就是辽太宗,辽的第二代皇帝,德光这名字已经完全是汉字了。幽云十六州的幽州就是咱们北京,今天的宣武、丰台两区。辽不是五个首都嘛,辽的南京叫析津府,就是北京;辽的西京是云州,就是山西大同;东京是辽阳,中京大定,就是内蒙宁城,出宁城老窖那地方。它五个首都,俩在幽云十六州,这是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的。他让辽帮他灭后唐,他就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然后四十五岁的石敬瑭拜三十六岁的耶律德光为义父,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嘛。辽得到幽云十六州后受益匪浅。 长城失天险 首先是长城以南农耕开始发达。原来少数民族打不过中原王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经济不行。你游牧经济,那玩意儿没谱,一场大雪灾就能造成你举族灭亡。那现在,我游牧民族也会种地了,而且我在长城以南。过去修长城就是为了挡住这些少数民族,现在这些少数民族都在长城以南,长城天险尽失。骑兵从北京出发,骑着马往南跑全是平原,就中间黄河挡了一下,别的无险可挡。宋辽的边境在雄州、霸州,就是北京往南300里而已,这个优势对辽有重要作用,却要了中原王朝的命了。 这样一来,辽就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就是说我新扩充的这些地盘,我新增加的这些人口,怎么进行管理。中原王朝的华夏民族有这么一个认识——胡虏无百年之运。就是说咱们认为少数民族如果入主中原,他的统治不可能超过一百年。因为你一进入中原,你就势必面临着两个选择——汉化还是不汉化。汉化不汉化你都完蛋。 比如像匈奴、鲜卑、羯、氐、羌一入中原都汉化了。隋唐王朝都有这鲜卑的血统,鲜卑民族就没有了。满洲人实际上汉化了,还有几个满族人会说满语,认得满文的?要是不汉化你就会被打跑,那么落后的经济文化没法统治这个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文化发达的地方。统治不了,就只能被打跑。蒙古人不汉化,90多年回草原放羊去了。而无论汉化还是不汉化,过程都超不过一百年,无百年之运道理就在这。 但是,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说胡虏无百年之运嘛,辽一共210年,而且换了9个皇帝,每个皇帝在位的时间都很长。五代53年却换了14个皇帝,相比之下辽很生猛吧。 这么生猛,是因为一国两制。他实行藩汉分治,设立南面官、北面官。南面官统治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天龙八部》里萧峰就是南院大王。 辽的上京临潢府,它已经被金人给毁掉了。但是因为在蒙古草原上,遗址保存得非常好。在遗址里明显能看到上京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南部叫汉城,北部叫宫城。南部汉城的街道、房屋,有坊有市跟隋唐长安非常相似,看遗址就能看得出来,北部就是契丹人住的地方,除了宫殿什么都没有。那证明契丹人住的还是帐篷。你不能让汉族人住帐篷,契丹人又不习惯住房子,最后的协调结果是不协调,汉族人还住房子,契丹人进城还搭帐篷。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一城两制。 被海扁两次 契丹建立之后,跟北宋接壤上了,难免就会在两者之间产生矛盾。 宋太宗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后为了夺取幽云十六州,向辽进攻。公元979年高梁河激战,宋军大败。高梁河就是现在的北京紫竹院公园附近,10万宋军在这个地方同辽军激战。辽国名将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9000铁骑把10万宋军打得全军覆没,太宗皇帝中两箭,坐驴车逃回南方。马可能都给打死了,才坐的驴车。太宗皇帝箭伤年年复发,最后就死于这个箭伤,其实他真正的死因可能是死于心病,高梁河一战在他心里埋下了永不磨灭的阴影,10万宋军被9000辽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天天想着都来气。那时候宋刚灭了北汉,挟灭北汉之余威来攻辽,惨成这样。四年以后辽景宗耶律贤病逝,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年仅12岁,他的母亲萧绰就是萧太后,开始执政。宋朝趁着人家主幼国疑,20万大军兵分三路二次伐辽,东路军是主力,由平定五代十国时候的大将曹彬亲自指挥,田重进出中路,潘美、杨业出西路,杨业就是后来评书《杨家将》里说的杨老令公。东路军一出遭到辽军主力的痛击,辽国名将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的4万铁骑把10万宋军又打得全军覆没,曹彬带了几十人逃离战场。中路军田重进吓得就没敢出去,东路军的主力都覆没了,我去不是作死。所以田重进可能在边境上扫荡了一番,砍了契丹老百姓的脑袋,提着回去冒功。说我没碰到契丹主力,只碰到小部队了,所以杀了点,我回来了。杀良冒功。西路军这边潘美、杨业他们出去之后,幽云十六州占了山西四个州,应该说是大捷。但辽军主力是骑兵,等东边的战场一平定就迅速回师西线,然后西路军的补给跟不上,潘美只能后撤,杨业就打掩护。最后西路军可能逃了一部分,杨家将全军覆没,杨业兵败被俘,关在昊天塔,绝食殉国而死。 大宋在公元979年和公元986年的两次北伐,几乎都被人打得全军覆没。第二次要不是田重进撤得快也完了。所以这样的结果,使得宋统治者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要力量转向对人民的防范和镇压。等于宋朝就不敢再跟辽国打仗了。但是你不打人家,人家可就要来打你了。7.金钱外交 花钱买和平 寇老儿救国 公元1004年辽军南征。 迅速地打到了黄河岸边的澶州,澶州离东京已经是近在咫尺了。因为宋朝中央集权强化,地方实力太弱,所以外族过来非常快,一下打到澶州,简直跟吃桃子似的,一口就咬到了桃核。宋真宗召集百官问怎么办,宰相王钦若是金陵人,主张迁都金陵。宰相陈尧叟是成都人,主张迁都成都。反正这两个宰相都是一个主意,跑!陈尧叟说当年“安史之乱明皇幸蜀”,江山社稷得以保存嘛,所以咱们应该往那儿跑。王钦若说,不往那儿跑,咱们跑到南京。南京有长江天险,契丹人过不来。真宗就晕了,还有一个宰相是寇准,今天请病假,行,去问问他。他一琢磨这寇准是陕西人,八成主张我迁都长安吧。最后没想到寇准一来慷慨激昂,敢言迁都者斩!“都城乃天下之根本,根本动摇人心尽失。”你皇上都跑了,你只招别人为你卖命,别人都是二百五吗?再说咱们怎么跑,能跑得过契丹人。你两个腿,人家四个蹄。到这份上你必须抵抗,御驾亲征。 宋真宗也就真的勉勉强强御驾亲征,过黄河的时候怕死,他不愿意过河,在这个轿子里磨叽。我什么事还没办,我钥匙落家了,MP4没带,我不能走。寇准特生气,但也没辙。太尉高俅拿着鞭子抽抬轿子那帮人,瞎了眼赶紧把皇上抬过去。他不敢骂皇上,他抽那个抬轿子的,就把皇上抬过去了。 皇上没辙了,过去之后就到了澶州城。一到澶州城,皇上就躲在州衙里不肯出来。然后寇准跟他说,您上城转悠一圈,您让老百姓看看,您来了。皇上说是,老百姓都看见了,辽国人也就看见了。弄个狙击手给我一下子,我就玩儿完了。寇准说没那事,赶紧把钢盔、防弹背心给皇上准备好,金盔金甲,外罩锦袍。然后金甲武士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你,保证没问题。皇上穿得跟未来特警似的,勉强到城上转了一圈,宋军将士一看到金瓜、钺斧、朝天凳、黄罗伞盖,连呼万岁,士气大振。 守城的宋军30万,围城的辽军9万。这时四方勤王之师抵达,第二天开战。辽军统帅被宋军用床子弩给射死了,床子弩就是底下是一张床,床上搁着一张弓,拿绞车绞开了并射五支箭,每支箭将近3米。那箭头就是长矛,本来是射马、射城垛子的,这次拿来射辽军主帅萧达赖,钉地下拔都拔不出来。等于一开战辽国的主帅就战死了,变成了大地标本。主帅死了,辽国有所惧怕,提出求和。辽国跟这个北宋议和,只要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然后辽撤兵。这个叫做澶渊之盟。 寇准就跟宋真宗说“一鼓作气收复幽云,以慰太祖太宗在天之灵。”真宗说你拉倒吧,这就把我吓得够戗,辽只要不让咱割地,给点钱没关系我给得起。宋朝不是最有钱嘛,花钱买个天下太平。 于是宋真宗派了一个使臣叫曹利用,你去辽营谈判,只要不割地,割地对不起祖宗,给钱我可以。一年答应给100万,岁币嘛,一年给一回。曹利用就去了,出门的时候寇准告诉他,皇上让你给100万,你要敢超过30万,回来我剁了你。所以曹利用到了辽营一番唇枪舌剑,答应了30万,每年10万两白银,20万匹彩绢(就是帛)。 然后曹利用回营复命。皇上吃饭呢,不便接见,就派了个太监出来问,给了多少钱。这个曹利用一想这么机密的事怎能跟太监说,就伸出三个手指头,太监回去就说300万。皇上吓得筷子都掉地上了,给这么多钱,300万!转念一想,嗨,300万买个天下太平没关系,我认了。等一会儿把曹利用叫来一问是30万,把皇上高兴的,授你五一劳动奖章。你太厉害了,30万天下太平了,从此之后就不打仗了。 给辽的压岁钱一开始是给30万,后来涨到了50万。 以文化扩张 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和平,边境安定贸易兴旺,使者往来。这个钱给的跟晚清对外赔款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因为契丹族是属于中华民族。今天这个民族已经没了,但根据基因鉴定,今天中国东北达斡尔族跟契丹人的基因是最接近的,有可能达斡尔人是契丹人的后代。末代皇后婉容就是达斡尔族。所以他是中国的民族,这个不能叫屈辱,什么丧权辱国谈不上。另外,每年给辽的岁币相当于北宋两个县的财政收入,那北宋有多少个县,得有一千几百吧,你花两个县的财政收入买一个天下太平,挺值。要是打起仗来,兵连祸结,烽火频年,那可不是这两个县的钱能够解决,搞定得了的。 所以我认为对游牧民族采取的政策其实最合适的就是两宋,两宋立国三百多年。像汉唐那样对付少数民族是不可取的,因为彻底消灭他根本就不可能。你消灭了他之后,他还有新的强大的游牧民族兴起,那打起仗来没完。 他们来这,不就抢点东西嘛。你别抢,哥们儿给你。给你之后,我给你的钱是白给吗?我往你那卖书、卖瓷器、卖茶叶,贸易一往来,很快把那钱就赚回来了,你还得倒贴呢。岁币30万的钱,我有办法弄回来,你拿什么给我呀。你不就给点牛马、骆驼、毛皮嘛,那值个什么钱,我这一个瓷瓶就应该换你几匹马。你不愿意,不愿意的话你家里就摆马吧,这瓷瓶我不给你。你说这玩意儿不平等,平等不平等我不管,这瓷瓶你做不出来,只能跟我买。所以很快这贸易往来,就把钱给赚回来了,而且双方关系和好了,119年没有战争。宋辽澶渊之盟签订之后,边境上“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意思是头发都白了的老人,一辈子没见过打仗的。这样一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友好。后来北宋联合金灭辽时候,属于北宋背盟,背信弃义。 辽的统治者自己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这里文物指的不是出土文物,而是典章制度。我的典章制度,跟中华是一样的,你不能把我视做蛮夷,我也是中华。他要是认可了自己是中华,他待的这块地就是中华的了,这块地就并入我们中华版图,成为中华大家庭了。所以中国领土的扩张,跟美国、俄罗斯是不一样的。他们是靠军事扩张,咱们是靠民族融合,文化的认同,用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张。 人多不怕打 西夏是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建立的。 党项族原来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游牧。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都兴庆,史称西夏。 元昊建立的西夏其实叫大夏国,因为他在宋朝的西边,所以这个大夏就被称为西夏。兴庆就是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元昊并不是开国的皇帝,他的父亲德明,爷爷继迁的时候,夏朝的政权基本上就形成了。所以元昊死后庙号景宗,并不是太祖、太宗。他爸爸是太宗,爷爷是太祖,以前都是称王,到他这才正式称帝,然后往前追封。 西夏仿效唐宋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创制西夏文字。西夏文字也是在汉字基础上改造的,笔画比汉字复杂得多。西夏文也是一种死文字了,无人能念。但是1908年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城遗址,俄国考古学家发现那里边都是西夏的文物,全给打包运走了,所以这个是敦煌第二,吾国文化之伤心史。今天中国的学者如果要研究西夏学,必须得去俄罗斯留学去。后来在考古时候发现了一本西夏人骨勒茂才编的西夏文跟汉字对照的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所以这西夏文现在是能够看懂了,但是音还是不会读,没有人会说西夏语。 元昊称帝,与宋交兵,双方损失重,宋更重。 只不过宋不怕,我们有的是人。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三川口之战宋军是10万人,全军覆没,三统帅都被活捉了。好水川之战宋军也是10万人,全军覆没,主帅任福战死。但是西夏损失也很大,西夏全国人口也就三百万不到,不像宋朝好几千万可劲儿造,西夏死一万人就不得了。所以元昊请和,双方和议,夏对宋称臣,宋好歹闹了一个形象工程。因为夏虽然对宋称臣,但是人家关起门来照样,南面称孤当皇上,他只不过就是给宋朝个面子,你厉害,你人多,群殴不是对手,我称臣。 然后宋要反过来给夏岁币,只不过宋给这个岁币也是嘴上占了便宜,我每年赐给你,你是我的臣子,所以我每年给你25万压岁钱,玩去。于是每年白银7万两,茶叶3万斤,绸缎15万匹,每年都赐,谁让你穷的不开眼。8.是金子早晚要发光 伏虎完颜氏 宋跟辽澶渊之盟之后对峙100多年,双方势力均衡,谁也吃不掉谁。100多年以后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崛起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就是女真族,建立了金国,把宋跟辽两个政权全都给消灭了。 女真族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唐朝曾经在黑水靺鞨的地盘上建立黑水都督府,粟末靺鞨建立了渤海国。公元925年,渤海国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灭,渤海国的地盘就并入到了辽,黑水靺鞨地盘后来也归辽统治,他们是在松花江黑龙江一带居住。 女真分为很多部落,其中完颜部在11世纪的中后期统一了女真各部,但是统一之后的女真族也是受辽的统治。当时女真人是非常强悍的一个民族,根据《大金国志》记载,说女真人“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他们喜欢打仗,耐饥渴辛苦,这些困苦别想难住他。骑马上下崖壁如飞。不但人厉害,马也厉害,会轻功。济江河不用舟楫,过江都不用船,浮马而渡,马都能过去。这些人要参加奥运会得多厉害!在辽统治女真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女真人,当然指成年男子,不能满一万,满一万就无敌于天下,可见他战斗力之强悍。所以这样的民族是不可能永远受别的民族的压迫的。 为了反对民族压迫,完颜阿骨打抗辽。完颜阿骨打的爷爷完颜乌古迺完成了部族统一,他爷爷传给他父亲,父亲传给哥哥,哥哥传给他,到他的时候时机成熟,起兵抗辽。 天生打架王 完颜阿骨打抗辽在中国冷兵器战争史上,乃至世界冷兵器战争史上都是一个奇迹。冷兵器时代打仗完全就是靠体力,完颜阿骨打抗辽的时候只有800人,起兵对抗一个幅员万里的帝国。辽帝国比北宋大多了,东临于海,西抵流沙,北逾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东到大海,西抵金山,今天的阿尔泰山,北逾卢朐河,在今天的蒙古国,南抵白沟,那个地方是小商品集散地。幅员万里的大帝国,人口怎么着也得成百上千万,结果800名女真人起来造反。辽军也没拿它当回事,来了2500人镇压,3:1,结果被杀得剩下一两个,跑回去报信去了。 女真人的部队发展到了2500,辽国来了2万人,8:1,又给杀的只跑回去几个的。他的部队发展到3700,辽国枢密使驸马萧十三率10万大军来镇压,当然这十万可能是虚称,怎么也得五六七八万吧,40:1。两军一开战,完颜阿骨打一箭把萧十三射死了,辽军统帅没有了,队伍就乱了,这时候他的部队就发展到了1万多人将近2万。女真不满万,满万无敌于天下。 因此,阿骨打称帝建金,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这时候他已经称皇帝了,年号收国。金史上有一段记载,为什么以金为国号,“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所以以大金名之。也有一种说法是完颜部出处是按出虎水,按出虎的汉文的意思是金,等于用族源的发源地做了一个国号。 完颜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这种制度非常像后来的女真人的八旗制度。女真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既是老百姓又是当兵的,可以做到全民皆兵。9.前怕狼后怕虎 大辽灭国史 辽国在跟女真的战争中总是打败仗。 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听说女真建国之后非常生气,所以亲率70万大军前来征讨女真。当然这个70万也是虚的,估计二三十万人应该有,女真是一二万人。两军激战于黄龙府,今天的吉林农安,天祚帝耶律延禧只率几十名骑兵逃离战场,基本上全军覆没。因为他这个部队里面,契丹人也不多,主要是渤海人、汉人,渤海人认为自己跟女真是同族,同出靺鞨,所以在战场上不愿意卖命,宋人更不愿意为辽人打仗了,这样一来就导致辽军大败。 辽一败宋特别高兴,你小子也有今天,你老欺负我,你老向我敲诈压岁钱,岁币这时候已经涨到50万了,你要那么多岁币,看现在你倒霉了吧!于是宋徽宗就派使者渡海,到金境内跟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说咱俩一块联手对付辽,灭了辽之后我收回幽云十六州,每年该给辽的岁币我给你。金听了当然特别高兴了,白得一笔钱。这幽云十六州谁知道在哪儿?反正也不是我的地儿,你收回幽云十六州就收回去呗,钱你给我,我还能得到中原大国相助,这事能办。金知道宋是大国,比辽还要强大,当然除了军事力量其他确实比辽要强大。他可不知道宋朝腐败虚弱到什么程度,觉得挺好,同意了,双方约好了去打辽。结果一打起来,北宋的表现应了老百姓的话有多大脸现多大眼。辽是五个首都,上京临潢府就是内蒙古的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就是内蒙古宁城,东京辽阳府,金军负责占领这仨;西京大同府就是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就是北京,正好在幽云十六州里面,所以你们宋朝是占这俩。说好了一块出兵,结果宋朝出兵日期一拖再拖。他凑不齐人,刚把兵凑齐了,南方方腊造反了,军队得镇压方腊。所以金国就看,您怎么老违约啊,你们说话算数吗?金军势如破竹,把辽那三个首都给占了,实在按捺不住了人家把西京也给占了,打到燕山脚下,就等着看宋朝怎么去打南京。宋朝这次终于出兵了, 15万大军进攻辽的南京,指挥官是枢密使宦官童贯,一个宦官太监领兵。南京的辽军是1万多人,一看宋军就火了,同仇敌忾,你都敢欺负我?我打不过关张,我还打不过刘备?于是辽军发动突然袭击,15万宋军大败300里。也就是辽国不愿意跟宋朝彻底撕破脸,所以追了一阵就不追了。 宋军退回到境内,接着整军,15万人又来了。辽国派使臣跟宋朝谈,我你打得过吗?宋说好像够戗。辽说我你都打不过,一个比我还强大的挨着你有好处吗?现在来看应该是咱俩联合对付他,你怎么和他联合对付我,这是不义的行为。他是我的臣子,他叛乱,叛乱的臣子能不镇压吗?童贯说我们大宋皇上主意已经定下来了,你给我滚吧,我不听你这一套。辽国使臣站在院里哭: “辽宋两国,和好百年。盟约誓书,字字俱在,尔能欺国,不能欺天。”回去之后一报告,7000辽军趁夜劫营,15万宋军又败了 300里,神宗皇帝以来累朝储积扫荡无余,王安石变法攒下那点钱这两仗全打光了,刀枪甲杖堆积如山。而且他带着很多金银财宝去的,准备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之后赏人,结果金银财宝都给缴获了。 北宋一看这形势,就跟金说,能麻烦您替我打一下吗?我们皇帝有好生之德,我不愿意杀伤人命,干脆您帮我打一下吧。金国人早就看明白了,你除了会练嘴什么都不行,你练嘴练的不怎么样,说话也没溜儿。金军马上越过燕山进攻南京,辽军一看金军来攻,没抵抗就开城投降了,宋朝打我我跟你玩命,第一次1万破15万,第二次我7千破15万,等金国人一来,那是反着来的,他能一个灭我一百,别抵抗开城投降吧。 童贯见南京攻下了,就跟金国说能还给我吗,麻烦您帮我打了你能还给我吗?金国说拿100万赎城费。所以北宋又凑了100万赎城费交给金,这样一来总算把燕京六州收回来了。北京周围六个州回来就差不多了,西京那边别想了,谈都不和你谈,我占了凭什么给你?关键是这次战争当中,北宋把自己的虚弱表现得淋漓尽致。 金与北宋联合夹击辽,公元1125年辽亡,从916年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到1125年辽朝灭国享国210年,传了9代皇帝。 大金略地志 辽灭亡之后,下一步金国开始打宋了。 宋朝在和辽国的战争中,把自己的虚弱暴露得淋漓尽致,我就是无能。而且宋朝尽干没溜儿的事,双方约好了,咱们灭了辽之后各守疆界,不许招降纳叛。 幽云十六州的居民主要是汉人,所以这些汉人不愿意受金的统治。辽比金的文明程度高多了,好歹辽已经汉化了,金基本上是野蛮人,刻木结绳,所以汉人不愿意受他统治,就都往宋朝跑。但这是不允许的,双方约定谁也不许招降纳叛。 宋朝是怎么着呢?你来我就接受,等金国一要我就给你送回去,这样的结果就是你的虚弱暴露得更明显,而且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全失望了,本来以为我跑来祖国,祖国会保护我,结果金人一要就给送回去,要人给人,要脑袋给脑袋,心一死,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就彻底离开了宋。 之前北宋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时候说的是“念旧民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结果中国往昔之疆也没收复成,旧民的涂炭你也不管。这个时候金国大军兵分两路南下,一路出西京云中,一路出燕京,摧枯拉朽,很快就打到了东京。当时宋朝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词人、文物鉴赏家宋徽宗。这个人除了不适合当皇帝其他地方都非常完美,现在他的画拿出来拍卖,一幅画就6000多万人民币,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值那么多钱。他的艺术成就很了不起,当什么都有前途,就是当不了皇上,所以金国人一打来,他第一个反应就是逃跑。 宋徽宗派了一个大臣,给事中李邺到金营去看看虚实,结果李邺回来之后说金国“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危卵。”我们打不过人家,肯定完蛋了。宋徽宗一听这太厉害了,传位给他儿子宋钦宗。他儿子是骂着娘哭昏过去登基的,强行把黄袍披在身上。黄袍加身,你不登基就是不孝啊。宋徽宗说我到镇江,白娘子许仙那地界,撞钟祈福,国家长治久安。儿子说你扯吧,开封不能念经?你非跑那念经去。宋徽宗带着人就跑了,宋钦宗也没办法,接过这烂摊子死守开封,在李纲的领导下打退了金兵的进攻。金国人一看毕竟汴京城池高阔,百万军民不是那么太好打。所以金国人放下话来,行了,我饶你一马,但是我有条件,你要报销我的军费,我来了一次不能白来,你要给我500万两黄金,5000万两白银,1万头牛马,然后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以宰相亲王为人质,然后我就撤军。 哪去凑那么多钱,宋朝马上就开始动手四处搜刮这些钱,以宰相亲王为人质给送去了。然后割让三镇也在紧锣密鼓地操作当中,金军就退了。金军一退宋徽宗就回来了,你瞧我念经管用吧,灵验了吧。结果没想到,他刚一回来金国人再度南下,又来了,因为你钱没交齐。可是500万两金子你把宋朝砸了卖了也凑不了这么多钱啊,三镇他也没割,因为三镇居民誓死反对。所以金军再度南下,又是兵分两路进攻宋朝的都城,打到黄河边上。 过黄河的金军有几万人的样子,守河的宋军是14万,金国人把羊绑在柱子上面,让羊腿敲战鼓,敲了一夜战鼓,做出一副渡河的架势。第二天金国人一看14万宋军跑的一个不剩,于是金国人就用小船运兵过河,小船特别小,一人一马这么小的船,从从容容十几天就过了黄河。金国统帅完颜斡离得意洋洋,“南朝可谓无人矣,若使一两千人守此,吾辈焉得如此从容。”有一两千人守着放两箭,我也不至于这么容易,跟自驾游一样就过来,打进东京汴梁了。10.大丈夫能屈不能伸 死亦为狗熊 东京汴梁百万军民,据说勤王之师不下20万,可围城的金军不到8万人。8万金军里面女真人就一两万,剩下的是汉人、渤海人和契丹人。8万人城都围不满,围满了人不够使,只能围两面,结果百万军民的东京汴梁城就沦陷了,徽钦二帝两位皇帝都做了俘虏。公元1127年,金俘获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因为那一年是靖康二年,为什么《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里有郭靖、杨康,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指的就是这靖康之变。两位皇帝3000多宗室加上大臣,都被俘虏,太祖开国以来100多年的积攒,金银财宝、图书文物全都给扫荡一空。大冬天,他们这些人乘坐860多辆牛车北上。 金国对两位皇帝百般侮辱,甚至金国士兵往皇帝身上撒尿,尿厚厚的结成一层冰了,皇上真有忍性。睡觉的时候,几个人绑一块,而且我的手绑你的脚,省得你逃跑,过山的时候就把皇帝横着担在马上这么给绑过去,父子俩忍到了金上京会宁府,今天黑龙江的阿城。 忍到这个地方,金军给俩皇帝掏了两眼井,让他们在井里待着,坐井观天,估计可能不是井是半地下室吧,在里头住着看窗户。金国皇帝开宴会的时候,他的屋子里不是冷吗,铺上一层烧着滚烫的沙子,让那俩皇帝带一个狗脑袋,拴一个狗尾巴光着脚在沙子上踩,一烫就来回跳,金国君臣哈哈大笑,南朝皇帝给咱们跳狗舞,多好玩。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宋徽宗又活了7年,47岁被捕,死的时候 54岁。宋钦宗活了34年,熬了34年! 所以北朝人看不起宋朝。宋徽宗在那住着,金国皇帝有时候赏赐一条羊腿,羊皮袄什么的,只要赏点什么他马上写个诗表示感谢,天恩浩荡啊,结果金国人特别绝,把他写的诗编了一本书 ——《宋徽宗感恩诗集》,专门在南宋的互市上卖,不是发是卖,结果卖了好几十年。宋朝读书人都读过太上皇在北方的时候写的这些贺诗。气节之低,令人瞠目。北宋960年到1127年,历经168 年而亡,这个数还挺吉利。 宋金拉锯战 1127年,北宋康王赵构称皇帝,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赵构是因祸得福,他的母亲是宋徽宗的嫔妃里面出身最低的,宋徽宗有30多个儿子他是排第9,他爸爸不喜欢他,他哥哥也不喜欢他,因此金国要人质的时候,先把他送去做人质了。结果金国人看到赵构气宇轩昂,武艺高强,开几石的硬弓,能当禁卫军军官,本事非凡。金国说我不要你,你太横了不好管,容易越狱或者带人造反,你回去,换一个稀泥软蛋来。他们点名要宋徽宗最宠爱的第三子郓王赵楷,这个人跟宋徽宗一样,是一个绣花枕头,金人就点名要换个小白脸,不要赵构。 结果赵构就被放回去了。金军二次南下,赵构主动请缨去金营议和,走到半路,被人拦下,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招兵买马,起兵勤王,招来军队也不去勤王。等到东京一陷落,宋徽宗和他儿子全被俘,他是唯一仅存的皇子,于是大臣就劝他正大位,他才继的皇帝位。当时中原好多地方还是被双方反复拉锯,金国没有信心也没有能力占领中原。因为这个地方不会治,种地也不会,汉人说的话也听不懂,书也看不懂。一开始想扶植傀儡,所以先扶植了张邦昌建立伪楚,后来又扶植刘豫建立伪齐,总之他不想直接统治这个地方。所以这个时候北方的义军就起来抗击,义军就是军民兵,他不是北宋的宋朝正规军。 义军里面最著名的是八字军,据说,结营联寨100多处,发展到70多万人。当然他毕竟是人民武装,跟正规军可能还有差距。八字军的70多万人,每个人在脸上刺着八个字“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脸上刺字就是毁容了,不要脸了,而金国人最怕跟不要脸的打仗。这帮人太厉害了,脸都不要,只要杀金贼。 如果这个时候南宋官军跟八字军联合起来,趁着金国站立未稳,光复故土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高宗皇帝就一门心思逃跑,由应天奔扬州,扬州奔建康,建康奔杭州,杭州奔越州,越州出海,到海上漂着去了。金国大将完颜宗弼,就是金兀术,以4000轻骑,从长江边一直追到海边,因为金军不习水性,所以只好望海兴叹。金军一撤,他就从海上回来了。 陨落的神将 皇帝不思抵抗,但是当时的大将们还是很善战的,最典型的就是岳飞。 岳飞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岳家军最主要的战役是郾城大捷,离开封已经很近了。当时的金军统帅是评书里老说的人,叫兀术,也叫金兀术或完颜兀术。完颜兀术是金国当时皇帝的叔叔,太祖第四子,封梁王都元帅,等于是金国军队的总司令。他率大军南下,在郾城跟岳家军主力遭遇。 宋军跟金军、辽军打仗老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宋朝只有步兵,而辽、金都是骑兵。平原作战骑兵打步兵就是玩玩儿,除非在山区。完颜兀术的部队是3000铁浮屠、15000拐子马,铁浮屠就是铁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塔。3000铁浮屠就是重甲骑士,跟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似的,人马都披重甲,人就露着俩眼,马就露着尾巴和四个蹄,为了冲击起来的力量大,还把五匹马拴在一起,冲锋的时候一块儿。马上骑士手持长刀大斧狼牙棒,攻击力是非常惊人的。 打仗时一般是3000铁浮屠正面冲击,15000拐子马左右两翼包抄。拐子马就是轻骑兵,人马都不披甲,精于骑射。北方民族很少跟汉族的士兵打肉搏,他们不这么打,主要靠弓箭狙射和马的冲击力自然把你干掉。比如平端战刀,马往前一冲,那个速度十分快,快到挥刀都不用挥,只要拿稳了刀就好,一行脑袋相当于自己凑上来给你切的。 原来宋军遇到这种对手无计可施,只能被人宰杀。后来岳飞一看,这好说,你不就是骑兵冲击力吗。我们挖壕沟,挖反坦克壕,一道一道壕挖起来,然后把金军引诱到既定阵地,等金军开始冲锋,一冲发现这有沟,赶紧勒马,一勒马速度没有了,壕沟里藏的宋军马上用麻扎刀砍马腿。由于五匹马绑一块儿冲的,所以只要砍掉一条马腿,五匹马全倒。铁浮屠那一身盔甲好几十斤,倒下就起不来。马本身还有几百斤呢,一倒能把人压死。 所以如此一来,铁浮屠、拐子马几乎是全军覆没,金军无敌于天下的神话就被打破了。趁着这个形势,宋军继续进攻,准备收复开封。当时中原父老给岳飞敬酒,岳飞说:“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不着急这酒留着喝,我去系统里把他个CPU拆了再和你们庆祝。结果这个时候想得好,没捣成,宋高宗命令岳飞班师,解除兵权后杀害。 宋高宗为什么要把岳飞给杀掉呢?他那叫“外患未灭先惧内忧”,就是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对他们的统治不利。岳飞那么得民心,万一打完金国回头一回马枪,把宋也给挑了,那不是养虎为患。这个事情看起来很荒诞很缺心眼,但一结合北宋初年的政策就很好理解了。北宋初年自太祖皇帝以来,一直对待武将是不信任,不给兵权的。在北宋皇帝眼中,每一个武将都是潜在的反贼,不能给他兵权。重文轻武,守内虚外,要保持这样一种局势。 结果现在岳飞的部队居然被称为岳家军,你不是赵家军这个就太可怕了,两家人能好吗。而且岳飞的部队岳家军占了宋军几乎一半,宋军当时40万,岳家军就占了20万,要造反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特别是高宗皇帝在南渡初期经历过多次的武将造反兵变,比如郦琼叛变,带4万多人投降伪齐,所以他对武将的不相信更是根深蒂固,由来已久。岳飞这个人可能没受过正规的教育,不太懂得跟君主打交道。有才能的人往往脾气比较大,岳飞脾气就比较大,有一次上朝,他跟皇上说,早立太子,东宫虚悬不好。皇上还不到30岁呢,春秋正盛,着什么急立太子?皇上非常不高兴,说这种事不是你应该说的,你武将不该管这个,宰相都不管这事你管得着吗,打你的仗去。岳飞一听,你不听我的,爷不玩了,退休不干。皇上就派人请他,对不起我说错了你回来吧,一次两次老干这个,皇上可不是生气了吗? 原来是国家如危卵的时候用用你,现在金军被打得节节败退了,金也知道宋朝的厉害了,而且关键是宋朝能打的武将也不止岳飞一个,韩世忠、吴玠、吴璘,这些人都特别能打。尤其吴氏兄弟镇守陕西,金军根本别想从那儿进四川,非常厉害。 这样一来岳飞就被剥夺了军权,被杀掉了。表面上是秦桧害的,实际上是宋朝皇帝的授意。因为如果真要让岳飞把金给打败了的话,徽宗虽然已死,钦宗还活着哪,岳飞直捣黄龙,那有可能被金人绑架的宋钦宗就送回来了,钦宗要是给送回来,高宗怎么办啊。后来宋金议和的时候,宋跟金说,你把我爹的遗体还给我,把我妈还给我,根本就没提出他哥的事。当时金国的看守都给宋钦宗从井里捞出来了,给他盖房,对不起啊,别跟我一般见识,等你回去做皇帝的时候,每年别忘了给我寄点压岁钱,我对你还不错,封他为天水郡公。宋钦宗心里知道,肯定没戏。果然宋朝的使臣一来,要我爹的棺材,要我妈,就不要我,所以当韦太后车驾南下起程的时候,宋钦宗过去抱着车轱辘就哭,你回去告诉九弟,他只要把我接回去,我愿意出家做道士,我只要三间草屋,两亩薄田,我绝不跟他争皇位。结果一直到他死也没回成,而且他也没能归葬南宋,后来金在北方给他安葬了。爸的尸体高宗还要,哥的尸体连要都不要,不提了。正是出于这个缘故,岳飞能成功北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你要打,你特别想打,但我决不让你打,十二块金牌召回风波亭干掉。 面北而称臣 然后宋金双方就开始和议。 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统治。陆游的《书愤》一诗:“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瓜州渡、大散关,为什么是这两个地方,因为该处已经是两国的边界了,正好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所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第二次南北朝。 可笑的是黄河流域在金的统治下,而北宋的皇陵在河南巩县。 七帝八陵都在河南巩县,以后南宋皇帝要想祭祖得申请签证。我要去贵国看望我的祖宗,麻烦您给签证。 另外南宋皇帝要向金称臣。原来北宋跟辽交往的时候,国书这么写,大宋皇帝致书大契丹皇帝阙下,还不至于太窝囊。现在写书,得说臣宋如何如何,南宋的皇帝得由金国的皇帝册封,就跟朝鲜国王得是中国皇帝册封的感觉一样。宋使使金递国书的时候都是跪着,金国皇帝坐着,而金使使宋,递国书是站着,宋朝皇帝也得站着,上国来使当下国之主。 今天韩国说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孙中山是韩国人,孔子是韩国人,历史上中国是韩国领土。可是明朝的时候,咱们行人司的行人派出使朝鲜,正八品。行人司的郎中都懒得去!咱去一个八品官,见朝鲜国王的时候,朝鲜国王得给咱们作揖,作三次,大哥您来了。咱的行人还爱答不理,懒得理你。中国要去一个二品官,他们全国跟迎奥运会似的。 现在韩国总统就任的时候,咱们派外交部部长去,他还嫌中国派人的级别低。知足吧,外交部部长正一品,原来是八品去,够瞧得起你了。本应该让外交部去一个科员!宋朝的情况和朝鲜也差不多,人家金国随便来一个使臣跟你皇帝平级,所以宋朝皇帝都不想接见金使,派宰相去接。金国也能理解,双方也很有默契。每年宋朝要给金岁币50万,后来一度降到40万,之后又涨到 80万,最后几乎到100万,银绢各半。 当时宋高宗的年号叫绍兴,所以叫绍兴和议。 绍兴和议使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确定。双方力量均衡,对峙了将近七八十年的样子。这时候,金把都城迁到了燕京,改名中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咱们如果生在杨家将和岳飞传的时代,就不是宋朝人了,应该是辽国人和金国人,还是首都公民。辽金两国汉化程度是相当高的,金朝到第五代皇帝金世宗的时候,基本上金国贵族都不会说女真语了,也不认识女真文,完全汉化了。后来清朝就吸取了教训,乾隆爷一再下令兴骑射,讲满语,可也没撑多久。溥仪好像都不怎么会说满语,英语比满语说得还好,因为没有语言环境,跟谁说去。金迁都燕京的时候是金国第四代皇帝,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海陵王完颜亮。 完颜亮迁都用的招狠到的什么程度,金国的贵族不愿意南迁,我就把你家祖坟刨了,然后把坟迁到南边来。祖坟迁到中都,你跟不跟着来?所以太祖太宗的坟全给刨了,金朝皇帝的皇陵全弄在北京房山,到民国时候还有遗存。今天就没了,地宫入口都找不着,其实找到也没用,蒙古人太恨他们了,基本上都给盗了。 因此北京实际上有两个王朝的皇陵,一个是金一个是明,金在房山,明在昌平。清皇陵不在北京,在河北。金的中都范围主要是今天的宣武和丰台,在南三环,三环路上有很多地名都是从金中都延续下来的。比如丽泽桥,来自金中都的城门丽泽门;丰益桥来自于金中都的正门丰益门,丰益门往南5里有一个台祭天,相当于天坛,所以这个区叫丰台区。实际上金朝的统治中心完全转移到了中原,基本上被同化成中原民族了。宋金两朝对峙了将近90多年,谁也不能吃掉谁,直到北方蒙古高原兴起了一个更强大的游牧民族。11.又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全人类公敌 12世纪中后期,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这也是蒙古草原第一次得到统一。铁木真在蒙古语里是金刚的意思,很贴切。蒙古草原上有很多的部落,蒙古部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塔塔尔部、汪古部,篾儿乞部等,但是金刚把这些部落都灭掉了,所以草原上的民族统称为蒙古族。 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成吉思汗的意思是拥有四海的汗。蒙古的对外战争,西到中亚俄罗斯,南到印度河,然后还打西夏和金。他们的西征一共进行了三次,是野蛮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最大摧残,当然客观上也使东西方进行了物质文化的交流。 第一次是成吉思汗本人指挥20万大军灭掉了中亚的回教大国花剌子模,大概在今天的那几个斯坦的位置。蒙古军攻城有个规矩,如果这个城没有抵抗就投降的话,那么破城后超过车轮高的男子一概杀死,妇女儿童工匠留做奴隶。如果这个城市敢抵抗,破城之后,鸡犬不留,全城夷为平地,播种牧草。像玉龙杰赤、撒马尔罕这些古城就是因为这样而找不到了,因为他们抵抗了,都被后来播种的牧草所盖。蒙古人在战场上每杀死一千人就倒吊一具尸体用来计数,一场战役下来,战场上倒吊的尸体比比皆是,极其野蛮残忍。 蒙古人的货币上印的是成吉思汗,但是今天蒙古跟我们不是一个国家,我们没必要把它当作祖宗,更没必要把他的所谓西征看做是中国人的骄傲。假如当初日本人征服了中国,我们还要歌颂日本?虽然中国也有蒙古族,但成吉思汗出生在外蒙古,埋葬在外蒙古,跟咱不是一回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亡国灭种,没有什么可值得纪念的,更不能把它当做骄傲。你被别人灭了,还说真好,属于恬不知耻。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主力一直打到印度河,今天的巴基斯坦,但那太热了,所以成吉思汗班师回去了。 西征的另一支偏师由蒙古名将哲别和速不台指挥,打到了太和岭,就是今天的乌拉尔山脉。后来成吉思汗在攻西夏时死掉,他死的时候,密不发丧,直到第二天西夏投降。如果西夏知道他死了就该抵抗了,西夏的皇族也因此全被杀干净。成吉思汗的遗体被运回到蒙古老家,叫起辇谷,这个地在哪儿不知道,因为他们走了一条没人知道的路,沿途见一人杀一人,不能让你看到大汗出殡。到了那个地方埋葬之后,万马踏平,不起坟头,播种牧草。仪式完成后杀一头小骆驼,让母骆驼眼睁睁看着,来年祭祀的时候,赶上这个母骆驼,母骆驼走到这个地方自然很痛苦,哀嚎不已,大家就知道这是成吉思汗的陵,于是就举行祭祀。母骆驼一死,再没人知道他埋在哪了,肯定是外蒙古,但找不着。今天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成陵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不是他的尸身所在地。 成吉思汗是金盔金甲金盘子金碗金筷子,靠着一棵大树死的。 所以蒙古人把那棵树锯下来,抛成两半挖成槽搁里面,三道金箍一围就是他的棺材。蒙古人很环保,我来自草原,死了我要做养料,不能占用耕地,不修坟。每一个元朝皇帝都这么安葬,所以元朝的皇陵在哪你根本就找不着。 成吉思汗死后,到了1240年左右,蒙古人进行了第二次西征。这次西征是由成吉思汗的几个长孙领导的,就是术赤汗的儿子拔都,察合台汗的儿子哈剌旭烈,还有其他两个长孙,所以这次西征叫长孙西征。这一打直到了多瑙河,占领了波兰和匈牙利,兵锋直指维也纳。此时蒙古的第三代贵由汗病逝,蒙古人不像汉族有嫡长子继承制,是谁拳头粗谁老大,所以贵由汗一死这些蒙古贵族就回到草原上抢汗位去了。他们打到了多瑙河流域,心思不在一块儿,就被欧洲的联军击败,避免了整个欧洲的灭亡。但这次蒙古人确实打了一半的欧洲,特别是俄罗斯,被蒙古统治了100多年,俄罗斯人身体里每个毛孔都融入了蒙古基因,所以历史上俄罗斯是侵略成性的民族,由蒙古基因决定。 第三次西征由蒙古第四代大汗蒙哥汗的弟弟旭烈兀汗指挥,部队打到了西奈半岛,马上就踏上炎热的非洲土地了。1258年蒙古军队攻陷了巴格达,把当时赫赫有名的阿拉伯帝国灭掉。旭烈兀在阿拉伯帝国领土上建立了他的伊儿汗国。 旭烈兀本人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如果他的功业完成,弄不好伊斯兰教就没了。可他打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蒙哥汗在跟南宋作战的过程中被南宋军民击毙,按照《神雕侠侣》里面说是被杨过拿石头丢死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抢汗位,旭烈兀就班师,结果蒙古兵在西奈半岛被打败,退兵原因和上次一样。 三次西征不到100万蒙古人,却统治了40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表面面积的1/3。地球陆地表面积一共1.1亿平方公里,还得除去南极,就是说,当时几乎有人居住的地方都被蒙古人给占领了。 国家终结者 当然,蒙古除了西征外,他的本部还在中国大力经营。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蒙古建国后就不断地跟金打仗,当年英武绝伦的完颜阿骨打子孙经过100多年的汉化已经很衰落了,赫赫有名的马上民族变得文弱不堪。1219年金中都被攻陷,成吉思汗一把大火把金中都烧为白地,所以之后忽必烈营建元大都的时候就得避开金中都了。现在西二环白纸坊桥就有金中都宫殿遗址,莲花池是金中都的核心。 蒙古一打金,宋非常高兴。宋跟金的仇可比北宋和辽的仇大多了,宋辽自澶渊之盟之后,119年没打仗,而宋金老打仗,皇帝都死在金国,所以宋主动跟蒙古联络,我要跟你一块儿灭金。金国这个时候应对之道比较失策,心说我在蒙古损失的我要在南宋那里得回来,放着蒙古军不抵抗不断南下攻宋,这样一来把宋朝的火越拱越高,导致宋军跟蒙古军联合灭掉了金。 当然灭金的时候宋军主要给人送粮,就干点这个。攻金的最后一役在蔡州,金国的末代皇帝哀宗(谥法里恭仁短折曰哀)完颜守绪上吊自杀。完颜守绪自杀前告诉太监,说我死之后你把我的遗体烧掉以免被敌人侮辱,然后才自缢殉国。太监赶紧放火,那会儿没汽油,拿柴禾点,点完之后一看敌人马上要打进来了,太监也想跑,周围人也想跑,可能火没烧透就跑了。等宋将打进来一看,尸身保存的基本完好,还冒烟呢。所以宋将特来劲,拉弓给死尸来了三箭,然后把金国大臣叫来百般侮辱,你看你小子也有今天。结果金国大臣回答:“自古无不灭之朝,然我国主之丧比汝之徽钦二帝如何?”你瞧我们皇上死的够爷们儿吧,以身殉社稷,要不然就突围了。国君死社稷这是最高境界,中国历史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皇帝好像还真不多,明思宗崇祯皇帝,够爷们儿,李闯王破京城之后煤山自缢殉国。 金亡之后,蒙古人开始征服吐蕃。 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分裂了几百年,蒙古人一来,这些人一看蒙古人杀人不眨眼,投降吧,咱用佛法征服蒙古人。征服吐蕃后,蒙古人又征服了云贵的大理国,等于这样一来,蒙古对宋就形成了包围之势。 蒙古人率先把这些地征服了,所以今天特别有意思的是,云南、贵州、四川人的语言跟淮河以北的语言同属于北方语族,北京话也属于北方语族。汉语包括粤语、闽语、客家、吴语等一共七个语族,北方话实际上是满语、蒙语跟北方方言的融合,蒙古人征服的地方说的就是北方话,所以北方话在正统汉人眼里属于胡音。而北方语族的听南方话也听不懂,不翻译还当是日语,跟外语一点区别都没有。 1928年国民政府定国语的时候,粤语仅一票败给了北京话,要不然我们都得说粤语。现在西方国家拍的电视剧、电影、一演中国人,说的也多半是粤语,他就以为那个是中国的国语,不知道蒙古人已经用北方话占领了国语。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燕京,改为大都,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像元太祖、元太宗、元定宗、元宪宗那都是后来追谥的。实际上忽必烈正式定国的国名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他各取一个字就是大元。以前王朝的名字都是部落名,夏部落、商部落、周部落,到后来所有王朝的国号都是开国之君的官名,秦王当然建立秦国,汉王刘邦建立汉朝,魏王曹操当然就建立魏。再然后隋国公、唐国公、宋州节度使建立的朝代分别是隋唐宋。到了元,前朝是放羊的,怎么办呢?《易经》里面拿一个吧。以后大明、大清也和元差不多,明朝朱元璋从前是要饭的更别提了,清是前朝的酋长,所以基本上元明清三朝国号跟以前的取法不太一样。12.岁岁年年狼相似 年年岁岁人不同 文丞相殉国 元朝建立,开始作为一个中原王朝存在,他的下一步就是进攻南宋。 蒙古灭宋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40多年。因为蒙古人还进行西征,另外江南丘陵密布、河湖汊港、也不利于蒙古骑兵的行动,加上那个时候中国人的确有骨气,南宋人民不屈不挠可歌可泣地奋起反抗蒙古人野蛮的烧杀精神,抗暴一直持续了40多年。两宋的情况是“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北宋没有大将,南宋名将辈出,但是奸相一个接一个,一个赛一个奸,朝政糜烂不堪。当时的宋朝皇帝只有9岁,由他的祖母太皇太后谢氏执政,所以元军南下,太皇太后谢氏和全太后,还有小皇帝宋恭帝三宫被俘北上投降。这个时候临安城被围,朝廷发出诏旨要求天下起兵勤王。但各地观望,没法勤王,因为宋朝祖制是地方不得招兵。只有当时做知府的大宋状元文天祥,变卖家产,招募了1万多名民兵勤王,可到了临安,太后已经决定要投降了。 元朝要求以宰相奉降书传国玉玺去元营投降。宰相都溜了,正好文天祥来,所以太后非常高兴,你来了好,右丞相兼枢密使总揽大权,任务是递降书和传国玉玺。文天祥到了元营之后怒斥元军统帅伯颜背信弃义,说你别看现在狂,你把临安给占了,我朝还有江南广大地区,特别是岭南、海南,夏天气温32度你行吗?渡海你行吗?北人善骑马,南人善使舟,上船吐死你。所以你好说好商量,我割地赔款可以,但是你要保全我宗庙社稷。伯颜一看这兄弟够汉子,他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敢跟我来这个,行,你别回去了,就给扣下了,准备让他到元朝去做宰相。 当时忽必烈在上都,今天内蒙古的正蓝旗,所以三宫出降的时候就要押着这些人北上。行至镇江,文天祥在友人的掩护下脱险跑了,转战江南。陆秀夫和张世杰拥戴了一个11岁的小皇帝,颠簸死了,就又立了一个8岁的。等于宋朝末期有三个小皇帝,投降的那个9岁,立了一个11岁的挂了,又立了一个 8岁的。这个小王朝被赶到海上漂泊,称为行朝,而文天祥在陆地上领导居民抵抗。因为南方很难征服,忽必烈就命令元朝的汉人名将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率大军南下。张弘范跟张世杰是堂兄弟,但他是金国汉人,从来没出使过南宋,于是各为其主,他在广东击败了文天祥。文天祥兵败后服毒自尽,可惜毒是假药或者下雨受潮失效了,吃完没死成,被元军抢救了。元军说这个人看好,皇上点名要他,就把他押上战船去打张世杰的部队。张弘范让文天祥写劝降信,你们肯定没戏了,写封劝降信吧,文天祥写了著名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看劝降没戏,就发动进攻,宋军全军覆没,宰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投海自尽。张世杰准备退往印尼、菲律宾,重整旗鼓反攻,不幸遇到台风遇难。文天祥在元军战船上亲眼目睹了祖国的灭亡,那种痛苦难以言表。张弘范得意扬扬在厓山那个地方立了一个碑, “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后来明朝建立,把碑上的文字刮了,写“宋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 文天祥被押到了大都,在经过南京的时候,曾经有一首《过金陵驿》:“草台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已半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到了大都,一开始是钓鱼台国宾馆住着。但文天祥出身富贵,状元宰相锦衣玉食惯了,别来这一套,这我都吃过见过,坚决不降。不降怎么办?关土牢里,臭虫、蚊子、苍蝇,冬天结冰、夏天长毛,就是在今天东城区的府学胡同关了三年。三年里他写下著名的长诗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用历史上这些忠臣义士激励自己坚决不降。 最后元朝听说南宋移民要暴动,而且老打着文丞相的旗号暴动,因此忽必烈亲自出马,最后努了一把力,劝他投降。文天祥一身布衣就被带到了宫殿上,见了忽必烈之后只作了个揖,没有下跪,然后就背对着忽必烈坐在地上了。忽必烈很无奈,讪笑了一下,先生何求?但求速死!忽必烈一看他铁石心肠劝不动,于是下令在柴市处死文天祥。文天祥临终之时问刽子手,哪里是南方,刽子手指给他看,文天祥向南方拜了三拜,我事已了,你可以动手了。壮烈殉国。文天祥可以讲是孟子讲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这种完美人格的典型,是中国人儒家思想最好的实践者,这个人绝对应该是神。 元人不学好 1279年元朝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元朝统一时,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史籍记载元朝的疆域:东尽辽左,西及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汉族文人可能地理知识也不特别健全。北逾阴山,阴山在内蒙古,内蒙古一过再往北就到北极圈了,元朝的领土上你能看到北极熊吗?元帝国极盛的时候,大概有2千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解体前2240万的苏联。如果算上以俄罗斯为中心建立的金帐汗国,中亚新疆的察合台汗国和西亚的伊儿汗国,大概蒙古人占了4千万平方公里。这三大汗国后来跟元帝国本土的联系就越来越少了,到第二代、第三代汗的时候就伊斯兰化了,肯定是被当地民族给同化的。元朝疆域的广阔表现在汉人到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注意,这不是双方交换场地。汉族人去边疆估计是被强制拆迁或者流放的,边疆各族迁进中原是因为中原好,我们打下天下就得坐天下。 元朝人分四等,蒙古人属于第一等,二等人叫色目人。色目人的意思不是说眼珠跟咱们不是一个色,是各色各目,包括钦察、唐兀、阿速、图八、康里、畏兀儿、回回、乃蛮、乞失迷共31种,可能也有同名重出或异译并存之误。后来规定,除汉、高丽、蛮子外,俱系色目人。马可波罗为什么做扬州的达鲁花赤,他一个外国人都能做扬州市委书记,因为他是色目人。汉人是第三等,就是原来的金统治区各族人。而原来的南宋统治区各族的人叫南人,南人就是第四等。 “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蒙古人扎死汉人,只需仗刑五十七下,付给死者家属烧埋银子即可;汉人殴死蒙古人,则要处以死刑,并断付正犯人家产,余人并征烧埋银。”南人不许习武、不许打猎,不许结社,汉人、南人组成的军队不得在长江以北驻扎,兵器是木头的,打仗的时候才给你发金属兵器。为防止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统治者大肆搜刮民间兵器。汉人、南人民户所有的铁尺、铁骨朵、带刀子的铁柱杖,概皆没收;民间各庙宇中供神用的鞭、筒、枪、刀、弓箭、锣鼓、斧、钺等物,也均在被禁用之列;就连农家生产上用的铁禾叉也严以禁用。至元五年规定: 不成副的铠甲,“私藏全副铠甲者处死;私藏者杖五十七;私藏枪或刀弩者够十件之数的处死;私藏弓箭十副者处死”(每副弓一张,箭三十支)。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五月,将汉地及江南所拘弓箭兵器分为三等,下等的销毁,中等的赐近居蒙古人,上等的贮于库。 所以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它如果像现在那些御用的历史学家吹嘘的那么好,他能90多年就灭亡吗?清朝吸取了他的教训,汉化程度就比他要高得多。忽必烈有点汉化,但也只是粗通汉语,忽必烈的儿子皇太子真金倾心汉化,但忽必烈老东西80多该死了还不死。所以汉族的儒臣们就着急,这些人就想了一个臭招,给忽必烈上书,你该退休了,让位给真金太子,真金太子身负人望。忽必烈宠信那些色目商人,这些人能敛财,而色目人又是汉族儒臣最看不起的,所以双方争的很激烈。忽必烈看到上书之后非常生气,把真金叫来痛骂了一顿,真金就被吓死了,他可能本来身体比较虚弱,皇上一骂就哽屁了。这样一来忽必烈更恨这些汉族儒臣,离间我们父子,还把我儿子吓死了。 真金的儿子铁木耳做了皇太孙,就是后来的元成宗。皇太孙也很恨这些儒臣,想想要不是你们给我爷爷写信让我爷爷退休,我爹至于给吓死吗?所以他也抗拒汉化,自从蒙古入主中原之后,后面的蒙古皇帝基本上连汉字都不认识,不会说汉语,整个是外国人统治中原。蒙古派到各地去做镇守的这些达鲁花赤们也不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 蒙古的史书上一举例子就是波斯怎么着,亚历山大大帝怎么着,因为他在征服中原之前,他已经接触了伊斯兰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所以就不会被儒家文明彻底征服。他不像辽金或者匈奴鲜卑,没见过别的,一进入中原,文明程度比我们高多了,得就你了,拜在你门下。蒙古人什么都见过,什么教都信,蒙古很多皇帝都是基督徒,觉得你中国也没比人家强太多。 短期大一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特点,除了汉蒙相互渗透之外,第二个是辽金时期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的融合,他们在元时被称为汉人。但是留在老家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还是没变,女真人后来发展成了满族,契丹人可能发展成了达斡尔族。 第三个特点是,唐朝以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大量迁入中国,在我国定居。南宋的最后一任提举市舶司蒲寿庚,他就是阿拉伯人。在南宋做了30多年的提举市舶司,相当于南宋海关的关长。当时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他在那做市舶司30多年,富可敌国。元军南下时,南宋行朝招蒲寿庚起兵勤王,蒲寿庚带着钱投降了元朝。他知道我在宋朝是外国人,在元朝我是色目人,接着做市舶司,那钱就高了。蒲氏家族后来定居中国,发了大财。他们和汉蒙维吾尔通婚杂居就开始形成回族。因为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在中国被称为回教,所以信仰回教的民族就被称为回族。 第四,西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琉球(就是台湾),元朝管辖西藏的地方叫宣政院。所以西藏是在元朝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的,在唐朝可不是。有的说唐蕃会盟,我们嫁过去一个公主他的就是我们的了,那你干脆嫁日本去更好,每个国家嫁一个,统一世界。所以嫁人的办法不算,西藏在元朝开始才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这么广阔的领土怎么进行管辖,就得看元朝的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个机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唐宋时候的尚书省。那时候本来是三省,中书、尚书、门下,蒙古人不会玩,变成中书省专权,一省独担。当然中书省和宰相也不是一个,中书右丞相,中书左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左丞、右丞一大堆。枢密院是军事机关,这个是宋朝就开始设立了。御史台是检察机关,从秦朝起就有。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兼西藏自治区党委。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在地方施行行省制度,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元朝后来被农民起义给推翻了。 蒙古皇帝挺逗的。元朝一共12个皇帝,90年,清朝是12个皇帝,却将近300年。清入关之后270年10个皇帝,蒙古是90年12个皇帝,还不算前面那几个。这90年中,第一个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30年,最后一个皇帝顺帝妥懽帖睦尔30年,中间30年10个皇帝,平均3年一届,证明绝大多数都是非正常死亡。蒙古贵族内部倾轧得相当厉害,促使国家早亡。中国历史最黑暗的一页就翻过去了,当然明朝比他也强不了太多。13.汉化未升级版本的下场 为人做嫁衣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理学产生,宋词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科学技术发达。 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的文化与汉文化融合后,有了新的特色。实际上除了蒙古人之外,前三个民族的文化跟中国几乎一样,宋朝人说:“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就是说这些人和汉族没区别。只有蒙古人90年之后又回草原了,以前放羊出来的,还回去放羊,白在中原待了这么多年,跟留学一样。 首先看这个时期的科学技术。有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十一世纪中期,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然后传到了朝鲜日本和埃及欧洲。按照韩国人说是他们发明的,这个观点可以忽略。 指南针,宋代已经普遍使用。传说是黄帝战蚩尤的时候发明的,最起码祖冲之就造过指南车,所以指南针应该发明的很早了。宋代的航海上普遍使用。指南针13世纪传到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当年日本国遣唐的船没谱,就是因为它没指南针,找不着北,走丢到印度尼西亚或者西伯利亚去了。阿拉伯人来华要搭乘中国的船,回国也要搭乘中国船,因为中国的船有谱。如果中国最近三年没有去他国家的船,他就在这住三年,十年没有住十年。改朝换代了永远不去了,在中国定居吧。总比死在海上强得多,所以指南针的贡献是相当大的。 还有一个火药,唐末用于军事。南宋发明的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13世纪传入阿拉伯。这个突火枪的发明使作战进入了冷兵器、火药兵器并用的时代,到17世纪彻底进入火药兵器时代。蒙古大军当中有会造枪的工匠,在和阿拉伯打仗时发明了管形武器,射击武器。阿拉伯人学会了之后,在跟西班牙打仗的时候也使用了火枪。这是今天所有枪炮的直系祖先。 当西班牙守军发现阿拉伯人操纵一种管子状的东西时很惊讶,什么玩意儿,后来把大主教请来了,他说我来破解,这是他的巫术,挂上圣母马利亚的画像洒圣水。底下一开炮,城楼、主教、圣母马利亚都上天了。 欧洲人发现这个东西好使,开始玩,一玩就比咱们玩的好。鲁迅先生在今天那些愤青的眼里,应该是中国第一汉奸,鲁迅骂中国人那叫一狠,你说骂的对不对,你敢说哪句不对?所以愤青是最祸国殃民的,他们的爱国比卖国贼还要可怕。鲁迅先生讲, “洋人发明了火药做大炮。中国人发明火药驱鬼、做炮放烟花。”鸟巢的花,世界最先进吧。美国国庆都得进口放咱的花,因为咱做这个最漂亮。中国人发明指南针干嘛?看风水。不吉利这不能盖房,动土不宜,洋人则用它发现了航海新大陆。反过来,洋人拿鸦片治病,中国人拿它当饭吃。这一下祖宗给我们留下多少好的东西,你都学不会,尽走斜道,你说是祖宗无能还是子孙不孝。三大发明,这显然都是世界之最,所以奥运开幕式得展示中国古代的文明。此外,北宋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也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元朝的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郭守敬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他做了都水监。今天北京的京密引水渠的原理就是当年郭守敬提出来的。今天在积水潭地铁站一出来,有一片古建筑,那就是惠公祠,纪念郭守敬的,因为那会儿积水潭,包括通惠河都是郭守敬开凿的。元朝皇帝下圣旨准许官员70致仕,当官的70岁可以申请退休,括弧郭守敬除外。别人都可以70退休,郭守敬不能,所以郭守敬一直干到死在任上,在元朝历时几朝皇帝。他还创制了简仪和高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订《授时历》。这就是历法,比现行公历早三百多年。我们今天的公历是罗马教皇格力高利在明朝的时候制定的,又叫格里高历,但中国的授时历比它早300年。郭守敬算出来一年是365.2425天,跟现在的实际运行时间差13秒。今天拿电脑算,当年连算盘都没有,可能是地下摆棍算的,厉害。 一朝填词人 北宋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取才重在历代政治兴衰,使君主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因此他一般写的内容是政治、军事,不写经济文化。 这个时期的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各个时期文学的代表。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的词人。词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分豪放和婉约,以婉约派为主。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词里面绝大多数属于婉约派。因为流行歌曲不就是生命与爱情两大永恒的主题,唱爱国的也有,《北京欢迎你》,但那不占主流。“词言情,诗言志”。所以古人认为词为艳科,尤其很多婉约词,属于反动黄色歌曲。李煜的词很多是这样的,他被宋军包围在南京,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包围的时候怎么解脱啊,整天填词。他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我不会打仗你就欺负我吧。“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看他就那么大点出息,垂泪对宫娥。祖宗江山毁在手里,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黎民百姓吗?当然他的词比前期那些人的词写得强多了,以前都是男男女女的事,从他那开始意境始大。他虽然也是亡国丧家,又是婉约,但是很有豪放的意识在里面,后来写成“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朝是词这种文学形式最发达,最繁荣的时候。宋词的繁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队伍的扩大。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当中,词应该是适应市民的发展,也就是说跟后世的明清小说一样。词是通俗歌曲,它势必要适应市民的需要,市民整体就需要生命与爱情的永恒主题。当然人家这个通俗歌曲是通俗,今天的歌曲是俗,不通。 另一个原因是宋代的矛盾尖锐,宋词正好用来表现爱国精神,所以词在宋朝才能发展出豪放派。苏轼就是豪放派的创始人,前面提过这个诗是言志的,词是言情的,那么苏轼他就相当于拓宽了词的路子,是以诗入词。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意境和李白的两句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差不多。其实李后主的时候,词的意境就大了,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面提到李后主的时候说,词的意境乃大, “由伶工之词,变成文人士大夫之词。”到苏轼就更了不起,跟他相对的是婉约派的主要代表柳永,《雨霖铃》里寒蝉凄切的那主儿。柳刘永本来已经考中了进士,宋仁宗一看他的名字,就问:“莫非填词之柳三变乎?”回答说正是,就给他一笔勾销了,名字边批上四个字,“且去填词。”你整天写这玩意儿,淫词艳曲的东西,让你做官有失朝廷的体面。所以柳永他更加放浪形骸,奉旨填词,贫病无医,还是妓女凑钱埋葬了他。所以行业里面供奉老师是供孔圣人,练武的供关云长或者岳鹏举,唱戏的供唐明皇,妓院里供祖师爷柳永,行业神。 女词人李清照应该属于婉约派,成就很高。她正好经历亡国丧家之痛,就是靖康之变,她多年收藏的古董全都毁了。辛弃疾是豪放派,所以豪放派又叫苏辛派。辛弃疾当年是北方义军,抗金义军的领袖,带着一万多人投奔南宋,一曲《鹧鸪天》,令人唏嘘不已。“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鞘,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他也是毕生壮志难酬,一心就是想着恢复中原,收复失地。结果这个南宋是奸相辈出的年代,其中奸相韩侂胄北伐,拉大旗扯虎皮,让辛弃疾做参谋长,老头特高兴,夜里喝高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我终于有报国的机会了,当参谋长。结果北伐失败,韩侂胄脑袋都被送到金国,老头可能郁闷死了。豪放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南宋这些爱国文人的词。 最著名的还有一个叫陈亮的,陈亮是跟陆游、辛弃疾这些人齐名,他有一首叫《送章德茂大卿使虏》的词。章德茂是一个人,每年宋朝要派使者去金朝贺,所以他写了一个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下阙特别有意境,“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被金占的中原地区,当年是尧舜禹的地方,这个里边应该有人耻于向胡人称臣。“万里膻腥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这个地方已经被胡人给占领了,所以膻腥如许。“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胡人的运气,超不过一百年,太阳永远是在天上!那种意境和精神非常奋发向上,不像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很消极郁闷。 陆游以诗为主,词也很出色。陆游的诗,可能是诗人里面传下来最多的,大概是传下来9600多首诗,100多首词。如果不算诗人,写诗最多的应该是乾隆,四万多首诗,但是他那个没法看,以文为诗,白的要命。四万多首,一天得写几首,一个人干掉全唐诗。 但是真正的诗人作品最多的是陆游。梁启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陆游:“诗界靡靡千年风,兵魂消尽国魂空。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就是说只有陆放翁的诗是写的最棒的!因为陆游也是文武双全,活的时间挺长,80多岁,一生壮志难酬。“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年一年盼不来,所以他最后死的时候都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什么时候驱除鞑虏,上坟的时候记得告儿我一声。当然他死后没几年金国就也灭亡了,但却兴起了更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幸亏老头活着时没看见。 外国语骂街 接着另一个成就是话本。 话本实际上就是小说。比如说《三国演义》的故事,话本里就有,闻刘玄德败,大家就流泪,听见曹操失败,大家就拍桌子鼓掌。实际上一直到唐朝,都是以曹魏为正统。因为晋是继承的曹魏,所以陈寿写《三国志》,曹魏是正统,蜀汉和孙吴不是正统。到以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包括隋唐在内,都是继承晋的意思,以曹魏为正统蜀汉为奸逆。只有到了宋朝,才把蜀汉当做正统。因为之前是强调谁占中原谁就是正统,现在宋朝丧失了中原,难道能说自己不正吗,所以他就强调王道所在才是正统。长安洛阳不算正统,王道才是正统,现在我王道跑杭州来了,我依然是正统。那次说来,虽然刘备跑成都去了,他是汉之王道,也是正统,地处蜀地,王乃汉王。 宋朝的这种思想观念,使得《三国演义》这些本子的底稿在宋朝就形成了。你要是中午的时候打出租车,会发现十个司机可能有一半在听评书,田连元、单田芳,他们普及历史知识主要就靠评书。评书讲的那个东西,距离历史的真相其实很远,但是大家爱听,这种东西深入人心。我小时候听,现在不听了,一听就笑,太搞笑了,刘秀怎么杀功臣,那是刘邦,刘秀是不干这事儿。但是这个东西很故事化,市民就爱听闲话,所以才深入人心。 元朝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元曲。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作是关汉卿的《窦娥冤》。元曲为什么在元朝广泛推广,因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这帮人快马弯刀征服了中原,就不觉得文化有用,文化有用能被我们打成这样吗。所以整个元朝90多年才开了16次科举,文化几乎没有出路了。文革时代,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这就是蒙古人定的。什么叫臭老九?“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读书人比妓女低一等,比乞丐高一等而已,所以九儒,儒生就是臭老九。臭老九的时代,知识分子没有科举,就做不了官,他们想来想去,就把自己的满腔愤懑,诉诸笔端。写什么东西最能引起共鸣,元曲。 就像电视剧剧本,你写小说我不看,蒙古人不认字,你写剧本,演出来大家都能看。《窦娥冤》“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堪贤愚枉做天。”这骂谁?骂朝廷,蒙古人傻,也不懂汉语,听不懂什么意思,要是搁汉化比较厉害的清朝,那完了。清朝皇帝汉话水平太高,一听就明白。你骂蒙古没关系,傻不拉叽你骂吧!反正我听不懂,我就知道羊腿好吃,这就挺好!于是上面傻统治,下面猛骂街,助长了元曲的成熟和流传。第六章 最后的汉王朝(明)1.乞丐身子皇帝命 假和尚化缘 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 应天就是今天的这个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你看那厮长得那模样,哪有一点帝王福相啊。那脸跟那个鞋拔子似的。对,就像鞋拔子,又像瓦刀,跟瓦刀似的满脸麻子。这是明太祖真容,你给他画成这样,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画得跟秦始皇汉武帝似的是吧,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他也宰了你。所以这玩意儿没法弄。 这个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干好事。你看那朱元璋就不干好事,一个典型的暴君。他即帝位,就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刘邦在前朝好歹还是街道居委会治保主任,还是奥运会志愿者,领一帮老太太还能干这个干那个呢。你说朱元璋他是个什么东西?乞丐,要饭的,皇觉寺出家为僧,让他化缘?中国和尚是不化缘的,你什么时候见过中国和尚化缘?化缘的全是骗子。中国的僧人只要化缘就全是骗子,中国的和尚是自食其力的。你像东南亚小乘佛教,那僧人都是化缘的。这化缘在中国推广不开。就因为咱们中国人认为,这算什么呀?这不是要饭吗?那多丢人,九儒十丐比儒士还低级。东南亚那小乘佛教国家,它的僧人是过午不食,一天就吃两顿饭。中国僧人不行,因为我得干活,我吃两顿饭我下午腿软。所以你大街上碰见僧人化缘,你别理他,那都是骗子。那回我碰上一个,阿弥陀佛。得,打住,打住,你蒙谁,你蒙我?你冒充什么不好?有本事你冒充警察。我掏出十块钱,我说你把《心经》给我背一遍,他都听不懂,他说《心经》?没听懂。我说我起一头,你能往下背,十块钱就给你。你僧人哪有不会背《心经》的?那不会,我说就是那忽悠人的玩意儿。 臭要饭登基 朱元璋后来参加红巾军,慢慢地混壮了。所以这家伙贼王八出身嘛,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这种王八蛋一当政,必然是采用暴政。你看那个世界历史上,什么希特勒、墨索里尼不全是贼王八出身嘛。有哪一个出身高贵,受过良好教育,上台之后就搞独裁的?没有,是吧,没听说过。准都是这么一帮人,之前寒酸,我可有今天了,我折腾死你们。包括现在那贪官污吏都是,十四岁以前没穿过鞋,穷怕了,一有权就乱来。陈水扁不就是吗?从前我穷得不行,所以我一到现在,我可有今天了,搂吧,搂。真正像布什啊切尼啊这些人能贪污?人四千多万年薪不挣,人挣这十八万当这副总统,他贪污,你开玩笑啊。朱元璋原来叫朱重八,俩八嘛,朱俩八,二八一十六,是不是他们家十六个孩子,前面那些全死了,然后就剩他。也可能是十六号生的,是吧。 朱重八他当了皇帝,他爹和他爷爷不都得当皇帝嘛,所以都建了陵了,在凤阳建了陵,后来被水库给淹了,现在又露出来了。建陵的时候在这立碑,不能写肇祖原皇帝狗剩,或者铁蛋儿,你不能叫这个,还是起个名。所以他爹和他爷爷的名字,都是他给起的。你想这种东西他要是当了官,他要当了这个皇帝,他最关心的事就是我这个政权不能丢啊。千辛万苦抢过来不容易,我这皇位可不能丢了,不能让我儿子再去化缘了,得千秋万代一统江湖这么传下去。所以他要想办法在宋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首先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六部尚书对皇帝直接负责。这个跟蒙古人不会玩儿有关。原来隋唐三省六部,到了这个宋朝更进一步,在三省的基础上又建立二府三司。宰相、枢密、三司,等于进一步把三省的职权又给分化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相当于宰相。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一般是不怎么授予的。所以等于是这个权力分散,就这个相权就相对于皇权就非常弱。到了元朝,中书省集权,尚书、门下全都没了。中书省集权。所以在元朝是权臣辈出。咱们讲过中间十个皇帝,都不得好死吧,那尽是被这些宰相给谋杀了,伯颜、脱脱之类的,这些个奸相、权相掌起权来,来害皇帝。2.宁可错杀一千 不可放过一个 冤魂三万五 到了明朝,朱元璋就要吸取这个教训,不能给予宰相太大权力。洪武十三年,他说宰相胡惟庸谋反,就用这个借口杀掉了胡惟庸及其党羽两万多人,这叫胡狱。这是朱元璋的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第一次就杀掉这个胡惟庸及其属下两万多人。开国的文臣屠戮殆尽,基本上全杀光了。太祖皇帝起兵,文靠李善长,武靠徐达。李善长当时七十多岁了,风烛残年,封国公,开国功臣之首,太子朱标的老师,要上法场开刀。马皇后就不干啊,因为那个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的贤后嘛,她就不干。不干她就不吃饭,绝食,哭。朱元璋说别的我什么都可以听你的,这件事你别管,我要为朱家开万世太平,你别管。后来这马皇后就说,你看一般的老百姓家里啊,这家长都知道尊重老师,逢年过节还给送送礼什么的,知道师恩深重。你说咱们皇家竟然要把孩子的老师杀死?朱元璋说你甭管,李善长谋反呢。马皇后听了直乐,说他七十多岁他谋什么反,他七十七了还是七十几了,他谋反能当几年皇上?他这是不可能的事嘛。朱元璋不听,最后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全部杀掉,开国的文臣都杀光了。然后过年,借口大将军蓝玉谋反,这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这又掀起一场大狱,杀掉了一万五千多人,这一下,开国的武将也被杀光了。所以经过这个史无前例的这两次政治运动,三万五千多人啊,开国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九个国公,二十多个侯全杀掉。他认为这个徐达的功劳不是最大吗?徐达背上长疮,不能吃发物啊。结果他偏偏送蒸鹅让徐达吃。徐达吃完了这个蒸鹅之后,这个疮就崩裂了,然后就死了。徐达是含着眼泪吃这蒸鹅的。想当初他跟这徐达简直就是铁哥们儿,亲兄弟那种感觉,他也下得了手。你看这王八蛋狠的!开国之后他自己写诏旨,功劳最大的,第一就是徐达嘛,“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就是徐达从那会儿就跟他干,徐要是把他扒下来自己来,完全可以,但一直捧着他。“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徐达是擎天之柱,结果也难逃被杀的下场。 当初徐达的夫人进宫跟马皇后聊天,是妯娌俩的那种感觉,当他是哥们儿,一块打天下,妯娌俩聊天就没什么顾忌。说你们家房子真大,真好。那当然是说皇宫真大、真好了。朱元璋一听,马上命令人把这个徐达的夫人乱棍打死。你什么意思,你嫌我们家,你说我们家房子大,房子好,你有觊觎帝位,不臣之心。打死之后告诉徐达,说你这媳妇太坏了,这是祸害,我把她打死了,你谢恩吧,徐达还得谢恩。最后连徐达也给弄死,所以这是刻薄寡恩的一个人,你看这个贼王八出身的皇上都是这德行吧。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那洪秀全就甭提了,那家伙,把他比成什么都不算是对那东西的侮辱。那就别提了。 皇帝兼宰相 这样一来六部尚书直接对皇上负责,等于皇上兼任首相。应该是宰相干的活,这个皇上给干了,这下可就怎么样啊?太忙啊,皇上忙不过来啊。朱元璋平均一天要看三百多件奏章。据说他几天要处理三千多份奏章,忙不过来,朱元璋脑袋都大了。“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朱元璋能写出这水平诗已经不错了,太惨。怎么办呢?设立殿阁大学士。由翰林学士入职内阁,帮助他看折子,批这个折子,对,就让他们干这个。但是这些翰林学士品级很低呀,六七品、七八品的样子,品级很低。所以不会对这个中央构成威胁,到他以后的皇帝,成祖、仁宗、宣宗,到宣宗朝,翰林学士品级就越来越高了,到后来就二品一品,到最后学士管部,由各部的尚书兼任内阁大学士。 这样一来的话,这个内阁实际上就变成了宰相。但是它比原来的宰相的权力大大的缩小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以后讲军机处也要讲这问题。这个宰相是有自己的办公府邸的,对吧。宰相得有宰相府啊,丞相也得有丞相府。所以这个中国古代,文官最高的加衔开府仪同三司,让你干吗?开府,建府,这就是说明你的地位高。你有府你就可以辟僚属,像那个汉朝宰相十三曹,庞大的一个办公机构。到了这个明朝内阁学士是在内阁,我在皇宫里边办公,就是那个太和门一进去,两边的那个平房,那就是内阁办公的地方。他们没有僚属?顶多有点儿秘书什么的,基本什么事都得亲历亲为。所以等于他就不是一个国家的正式机构,他的本差是吏部尚书,礼部侍郎什么什么,就内阁学士是他兼职,但是他实际上干的事儿,等于这个宰相还是没有。朱元璋立下圣旨,皇明祖训:“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你不能立丞相。你的大臣要建议你立丞相,你怎么办?把他杀了。你看这宋朝皇帝的祖训——不得刑戮士大夫及上疏言事者。再看这个:“臣工敢言立相者斩”。你敢说立相,我就宰了你。宋朝是最可爱的王朝,他宅心仁厚,你看明朝这帮人,就没法说了。所以中央的权力给分散了,这个中国的宰相由独相、群相到废相,彻底没有了。 三个方向盘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政,统称为三司。这三司的级别是这个都指挥使司最高,正二品。然后这个布政司是正三品,按察司是从三品。他这么搞,第一是跟这个蒙古人不会玩儿有关。秦汉的时候地方行政机构是几级?郡县两级。然后到了汉朝郡国并行,郡国,也是辖县。东汉末年开始,州郡县三级。隋唐两朝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去了一级,改成州县两级。但因为唐朝疆域太大了,州县不够,所以划天下为二十二个道,进行监察。后来的道就变成了实际的一级掌管,变成了道、州、县三级。北宋改道为路,路州县三级。北宋的路一级设立四个长官,帅司、宪司、仓司、漕司。帅司叫经略安抚使,这个实际上是权力最重的。像范仲淹,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抵抗西夏。宪司就是咱们讲过的这个提点刑狱使。仓司,即提举常平使,专管水利、茶盐。王安石变法推行后,仓司也负责监督推行常平新法。漕司就是咱们讲过的转运使。 所以宋朝实际上地方就是四个机构。到了元朝他不会玩儿嘛,他又来一个行中书省。等于这个四司合一了。合一你这个权力就大了,大了之后到了明朝,等于又给分回去,从四司变成了三司。相当于省长由一个变成了仨。所以明朝一个省有三个省长,另外这省的名称变成了布政司,后来又简称藩台。你看电视剧里边老提藩台衙门,藩台就是布政司。 按察司,简称是臬台。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后来感觉到这个权力太分散,政出多门不好办,就由中央派出官员巡抚某地,无定期、无定员。到了明末,巡抚变成了正式的机构,就相当于省长了。然后三司就变成了巡抚的下级。到了清朝,巡抚是正二品,布政司和按察司都变成三品,成为巡抚的下级,相当于民政厅、财政厅、司法厅、检察厅。都司就更低了,成为绿营兵里边的中级官职。 五个车轱辘 中央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洪武十三年(1380)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为由,在废丞相制的同时,为防止军权的过分集中,也废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反正一堆都督。而且这些都督们没有调兵权。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制约,到打仗的时候,都督府统兵,兵部调兵,皇帝临时派你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到某地去打仗,所以像提督、总兵到后来也就变成了一个实职,一开始都是差遣。这个性质有些类似如今的市容整理办公室,一开始就是临时治事,后来这就成了常设机构了。所以这样一来的话这个兵权就也被分散了。 这是我们讲的明朝怎么在中央,怎么在官制上进行改革,废丞相,地方设三司。然后中央五军都督府分立。 遗体捐赠法 明朝律法森严,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的内容。说明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朱元璋的时候规定,官员贪污超过六十贯,就相当于六十两白银。你贪污如果超过六十两银子,就被剥皮实草,皮扒下来,添上稻草,做成标本传递。这是贪官的下场。不许危害百姓。然后你这剥皮实草怎么弄呢?就是说,传递完了干吗?你的皮做成那个法鼓,就是那个县衙门口那个,百姓击鼓鸣冤,那鼓皮都是贪官皮。然后做这个县官的椅子的坐垫。你坐在那里你就得想想,你前任怎么死的,你小心点。然后包括咱这汉字数字的大写,这都是朱元璋发明的。你看他不认得字,能造字,省得你改啊。一两银子,你把这数变十两了,这你怎么改啊?都是朱元璋发明啊,剥皮实草,这个非常的残忍。能解决贪污问题吗?解决不了。你扒一个十个站出来,因为能被扒的毕竟是太少数了,你解决不了。杀几个贪官,表扬几个清官,解决得了问题吗?它是制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