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本经济学

作者:墨菲 字数:33150 更新:2023-10-09 13:24:58

目录与序言《凯恩斯传》的作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曾这样预言:“只要这个世界有需要,凯恩斯的思想就会一直存在下去。”凯恩斯的《通论》,玄奥费解,它试图用“总供给”、“总需求”等总量概念分析失业和萧条现象。他否认宏观上存在“稀缺”问题,认为消除失业和萧条,只需增加“有效需求”。那么怎样才能增加有效需求呢?惟一方法就是通过信用扩张和通货膨胀支持的公共开支。凯恩斯主义者是短视的,看不到金融危机正是此前用信用扩张制造虚假繁荣的恶果。他们无法理解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仿佛突然之间就出现了“总需求”不足,危机突然从天而降。凯恩斯主义者惟一的药方就是更大剂量的货币扩张和公共开支。但是,当反复刺激的药效逐渐失灵时,他们就找不着北了。最近读了奥地利学派新锐罗伯特?墨菲博士的《第一本经济学》,让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凯恩斯主义的致命陷阱。《第一本经济学》从经济学方法论讲起,然后分析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以及所谓混合经济这三者是如何解决“稀缺”问题的,该书逻辑严谨,内容清晰,深入浅出。它强调,只有个人才能行动和作出选择;任何集体都不能行动。因此,说“世界”需要凯恩斯的思想,是一种误导,只有某个人才能产生“需要”。任何“整体”都不可能“需要”,也不可能思考和行动。任何宏观、整体的视角只能属于特定的个人,它是人的行动的组成部分,因此,所谓宏观、整体必然是主观的、多元的;一个修鞋匠眼里的“整体”和“宏观”,不同于沃尔玛老板眼里的“整体”和“宏观”。然而,凯恩斯等整体主义者则希望人们接受单一的、貌似客观的“整体”。市场中的需求和供给都是具体的。假如有100元,张三可能会用来买一篮橘子,李四可能会用来买一条宠物狗,王五可能会用来买一只风筝。偏好和需求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如何计算“总需求”?100元橘子加100元宠物狗加100元风筝既不等于300元橘子,也不等于300元宠物狗或者300元风筝。300元是用来生产一篮橘子加两条宠物狗,还是用来生产别的物品和服务组合,从“总需求”出发是无从得知的。在凯恩斯主义者眼里,“资本”也是一个同质的总量概念,即只有一个“总资本”,他们无法理解,资本是迂回的生产链条,有复杂的时间结构。同样1吨煤,用在炼钢厂与用在发电厂有着不同的经济含义。即使是一颗椰子,对口渴的人来说,与对润滑剂生产商来说也有截然不同的经济功能。怎样决定一颗椰子的用途?凯恩斯主义者茫然无知。致谢在米塞斯研究院,与道格?法兰西与杰夫?塔克的一次会议上产生了写作本书的想法。每一章的写作,都参考撒迦利亚?克罗森的意见。作为中学历史老师,他与学生们商榷内容,以确定语气恰当。布莱恩?雪莱与布莱克?史蒂文森为本书初稿提供建议。蒂姆?特雷尔审阅全书并提出修改建议。最后,感谢萨姆?托罗德神速又完美的插图(全怪我的临时起意)。(这是征询意见稿,版权所有,请勿转帖。)第1课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本课要点:?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意味着什么?经济学可以解释哪类问题?为什么掌握基础经济学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本书引导你用新的眼光看世界。掌握本课程后,你理解现象的方式将不同于未受训练的同龄人,你会注意到被他们忽视的规律。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这种能力对你的教育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具备健全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大到政治理念,小到个人职业和家庭收支,在做出任何负责任的决定之前,你必须首先学习基础经济学。  在历史长河中,富于创造力、思维缜密的思想家们发展出许多研究世界的学科,每一门学科(或科目)都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视角。为了接受完整的教育,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门学科里最重要的知识。经济学已被证明是一门普世性的科学。一位知识全面的青年人不仅应该懂得代数、文学和光合作用,也应该能解释价格上涨的原因。  你所学习的每一门复杂学问,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比如,学习一些基础天文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浩瀚的宇宙,而且当大海中迷航的鲁莽驾艇者需要指引方向时,它也会非常实用。再以数学为例,研究高等微积分能让你品味到纯粹的优雅(虽然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比起艰辛的付出,有些得不偿失);同时,每个人都必须掌握最基本的算术知识,否则很难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  学习经济学也同样如此。 简单来说,当你发现,无论是在古罗马、前苏联还是在爱达荷州博伊西的市集里,任何经济的运转都有着潜在的原理或 “定律”,那无疑是美妙无比的事情。除此之外,经济学也能为你的日常生活提供实用的指导。虽然经济学知识本身并不能保证你富裕,但如果你忽视本书的内容,将很难摆脱贫穷。  经济学家用独特的方法观察世界。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在热闹的游乐场里,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乘坐过山车。 一位生物学家看到此景时也许会观察到,排着排着,人们开始流汗;假如是一位物理学家,可能会发现,过山车的第一个斜坡一定最高;而如果是一位社会学家,则大概会注意到,同一种族的乘客们总爱聚在一起排队;在一位经济学家的眼里,则可能观察到,等待首节跟末节车厢的队伍远比其他队伍长。这很可能是因为,虽然没人喜欢排队,但大家都喜欢坐在列车的最前排和最后排。  经济学的视角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派上用场。在足球场或舞会上,本书的课程并没有多大意义。但在生活中很多重要的关键时刻,将需要健全的经济学知识来帮你做决定。不是人人都得成为经济学家,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经济学是科学吗?  我们认为,正如化学和生物学代表截然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一样,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课程的展开,我们将运用一套客观的“工具”进行科学分析,我们的分析并不依赖特定的伦理或文化假定。无论经济学家本人是共和党还是共产主义者,也不管他生活在新西兰还是索马里,经济学的规律和定理都并无不同。  警告!虽然我们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但并不意味着能像核物理学家在粒子加速器中观察原子裂变那样进行经济学研究——我们并不通过实验操作来检验经济学定律。在以经济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和以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之间有重要的差异,我们将在第2课中详细解释这种差异,但要先提醒大家,我们能够通过推理演绎来探索和领悟基本经济学原理。在生活中“测试”经济学规律是毫无意义的,就像没人会握着尺子,去实际“测量”那些课堂上学到的几何证明一样。任何测试的结果都终将证明,本书课程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 ——无需担心明天一项新的实验发现会将其推翻。职业经济学家们在实践中会做出各种各样的推测,尽管其中很多被证明是错误的,但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部分是无需实验证明的,就像本书中所讲授的规律及概念一样,它们仅仅是一种解读世界的方式。  尽管经济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但经济学确实有客观的规律,因此我们仍将其定义为科学。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政客们无视经济学的规律,他们的计划一定会迈向灾难——想象一下如果美国航天局(NASA)无视物理学的规律,将造成什么样的混乱吧!经济学的范畴  一种普遍的误解是,“经济学不就是研究钱嘛”。的确,经济学确实与货币密切相关,而且事实上,经济学的基本目的之一, 就是解释市场上用货币标示的各种物品与服务的价格为何千差万别。  不过,这种广泛的误解错了,经济学的范畴远不止于对货币的探讨。广义上,经济学可以被定义成“关于交换的研究”。包括一切普通市场环境下的交换,也就是卖主交付实物或提供服务,而买主则回报以一定数量的货币。 但经济学同样研究以物易物的情况,即买卖双方完全不使用货币,彼此直接交换物品或服务。  经济学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假设一个与世隔绝的人,研究他如何采取行动来改善处境。通常称为“克鲁索经济学”,它以文学人物-鲁滨逊?克鲁索命名。克鲁索因遭遇海难,被困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我们将在第4课学习克鲁索经济学,具体阐述即使孤立的个人,他的行为仍然是“经济的”,因为他要利用大自然的赐予来改善现状,以获得更适宜的环境。  在所有关于交换的例子中,都贯穿着稀缺这一共同主题。我们可以简单地解释一下稀缺:我们观察到资源是有限的,但欲望是无穷的。即使比尔?盖茨也面临取舍,不能随心所欲。如果盖茨带着妻子去一家高档餐厅,尽管影响微乎其微,但还是减少了他未来购买其他东西的能力。我们可以这样说:“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比尔?盖茨需要节约。”  稀缺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导致了所谓的“经济问题”:一个社会应当如何利用有限的可支配资源,去生产哪些物品和服务?我们将在第5课学习私有财产权制度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但经济问题的源头在于稀缺。  警告! 经济学并不研究“经济人”——假定人只关心拥有物质和赚钱。这是对经济学的又一常见误解。令人遗憾的是,确实有很多经济学家将经济模型建立在一个陈词滥调之上:人都非常自私,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会采取利他行动。但在本书中,你完全看不到这种论调。本书的课程不会假定人人都是吝啬鬼;我们将要推导的法则,无论对于修女特蕾莎或是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都同样适用。  本书教授的经济科学不会告诫劳动者说,找工作的标准是钱给得越多越好; 也不会建议企业主把财务状况看作经营管理的唯一目标。这些观点将在后面的课程中进一步阐明,但我们必须先强调,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没有“经济人”这一假设;我们讨论的原理都旨在解释真实的人,他们面对稀缺所做出的选择。这些原理涵括的事实是有限的资源制约着人的欲望。但原理宽广的外延足以容纳一切欲望各异的人们。真实人的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真实人的真实行动。它的定律既不假设存在理想的或完美的人,也不幻想荒唐无稽的“经济人”,更无关于统计概念上的“平均人”。每个人都拥有其所有的弱点与局限,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行动,这才是经济学的主题。——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为》,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院1998年版,第646-647页  经济学研究和解释人们如何进行交换。海难失事的船员想用几根木棍和两块石头来“交换”噼啪燃烧的火焰;传教士想用闲暇时间 “交换”一场辛劳不堪的旅途,给偏远丛林里的居民带去圣经。完整的交换理论也必须包括这类情况,而不仅仅是大家通常所熟悉的例子,如股票经纪人用100股股票交换2000美元。【译注:广义的“交换”包含物品状态的改变,而不仅是物品间的交换。例如,牺牲木棍与打火石以换取火焰,也算“交换”。另外,交换的目的也不仅限于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传教士放弃闲暇时间去偏远地区传教,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也是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因此,从这些意义出发,米塞斯把经济学定义为交换学。】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一个简单的理由是那很有趣。当你停下来思考现代经济中每天发生的一切,你定会为之惊叹。看看熙熙攘攘的大都会曼哈顿:数百万人在这一陆地面积不足23平方英里的小岛上工作。小岛上自产自销的食物显然并不足以供应这些人群。一些读者也许会问,曼哈顿不是有着很多世界上最棒的饭店吗?要知道,这些精致的饭店都得依赖供货商提供原材料来制作昂贵的菜肴。假设某天火星人入侵,用无法穿透的塑料泡泡墙将曼哈顿隔离起来,仅在墙上留出小孔以供通风, 那么不出两个月,成千上万的纽约人就得饿死。  然而,现实世界中并没有火星泡泡墙来阻断贸易。 每天,各种农产品、精炼汽油以及其他物资被运送到曼哈顿,让居民们在温饱之余更得以繁荣兴旺。曼哈顿这个小岛上的劳动者将他们支配的原材料转换成世界上最具价值的一些产品和服务 。想象一下曼哈顿“生产”的贵重珠宝、服装、金融服务、律政工作,以及百老汇演出等等,这些过程之复杂难以言喻。不可思议的是,它的日常运转却如此完美,以至于我们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你将透过本书的课程看到,市场经济是如何日复一日地创造着这样的奇迹。  另一个学习经济学的理由是,它将帮助你在个人及职业生涯中做出种种决定。当然,仅仅学习本书并不能让你致富,但这些知识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让你更有可能实现目标。打个比方,你不能仅仅通过学习几何学,而成为设计四车道大桥的专业工程师。但如果设计师对几何学一无所知,谁又敢在这样的大桥上驾驶呢?  经济学不仅有内在的魅力和生活中的实用性,它还是当代生活中一个至关紧要的主题,因为我们生活的社会正在政府的极力干预下遭受折磨。为了保护我们的社会,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必须传授给足够多的人。这一点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如果街头的张三认为量子力学是个唬人的把戏,那无关紧要,物理学家们不需要张三李四的认同,也照样能进行研究。但如果绝大多数人都相信最低工资法能帮助穷人,或者低利率能治愈萧条,那么,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们也无力阻止这些政策将给社会带来的损害。  正因如此,青年们肩负着学习基础经济学的责任,本课程将为你指引方向。小结? 本书教导你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视角考察世界,它们有着各自的优势。经济学是一个独特的学科领域,它对社会运转的方式有着重要而深刻的见解。? 经济学是研究交换的科学。在现代经济中,交换通常使用货币,但经济学的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一切其他类型的交换。?为了防范政府无视经济规律,推行破坏性政策造成的危害,每个公民都应该掌握基础经济学。术语以物易物:人们不通过货币中介,彼此直接交换物品与服务。稀缺:人的欲望超过能满足欲望的可用资源。稀缺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从而要求人们进行交换。取舍:由稀缺导致的不尽人意的现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思考题1.经济学能让人致富吗?2.经济学是科学吗?请陈述理由。3.稀缺影响每个人吗?4. 在守卫森严的监狱里,经济学原理是否同样适用?5. *既然多数的科研基金来自政府资助,难道不说明普通人学习粒子物理学也同样重要吗?*难点**更具挑战性的问题第2课 如何发现经济学原理?本课要点:?区分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为什么经济学的基础研究方法与物理化学不同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  当我们观察并试图理解世界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作出一个至关重要的区分——分辨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当我们描述棒球的运动轨迹时,会用质量、速度、空气摩擦力等属性。我们不说“棒球自己想按抛物线运动”,或者“球飞累了,于是自己决定降落”。对现代人来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完全不科学。但是,如果我们不说棒球,而是描述喷气式飞机的运动,那么就完全可以说飞行员“想要躲开湍流”,或者他“发现燃料快耗尽了,于是决定降落”。  描述这两种情况的不同方式,反映了我们在理解周围世界时所做的一个基本判断:我们要么把观察到的事件归因于自然法则;要么认为与人类这一有意识生物的目的有关。简而言之,我们要分辨是否有人类意识参与其中。  这里,我们接触到了一些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显然,在这简短的一课里,我们不会给出最终结论。但为了给理解经济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区分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经济学的法则只适用于前者,而不适用于后者。我们将在下面的第三课里看到,经济学总是至少牵涉到一个人的意识,意味着个人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将采取手段来改变物质世界,以达到这些目的。  要想区分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并不仅仅是区分人类与无生命体那么简单。人类身体的多种运动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行为。假如我对你说,“只要抬起右腿,我就奖励你20块钱。”那么,就可以认为你接下来的反应是有目的的,你刻意抬起腿是为了得到钱。但是,如果医生用小锤敲打你的右膝来测试膝跳反射,这样的运动就不再有目的。尽管运动牵涉到神经系统与大脑,但我们不能认为涉及你的意识。注意:大脑与意识有显著的区别,在本课程里,这一区别至关重要。  本课程适用于有目的的行动,它由有目的的、意图明确的人所实施。有时,很难完全区分“意图明确的行动”与“反射性行为”,但并不影响本书所阐述的原理。当棒球外场手把球扔向二垒时,他自己可能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此行动背后的思维活动,但他一定在试图超越跑垒员,因为他想让自己的球队赢得比赛,即使他因“估计错误”而扔过了垒,本书的全部课程仍适用于他意图明确的行动,因为他意识清醒,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试图改进自己的状况。  本书中的经济学原理并不限于“完全理性的人”。我们研究的对象是真实的人,他们每天都在真实世界里自主交易。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这意味着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类社会。其他的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在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它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和气象学等。  如上一节所述,因为研究的主题不同,使得社会科学关注有目的的行动。而自然科学关注无意识的行为。不管社会科学家们自己是否注意到,在他们的解释与理论中都隐含了一个假设,即人的意识在起作用,并影响事件的发展。除了生物学之外,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通常不涉及有意识的智慧,这与社会科学形成鲜明地对比。  人类可以相互感知,且不同的人有着各自独立的动机,这些是社会科学的普遍共识。这一共识不仅体现在构建理论和解释事件上;在社会科学中,即便原始“事实”本身也是心理上的,而不纯粹是自然的或物质的。例如,某个社会学家可能提出一种理论,认为离婚率的增加会导致犯罪率的上升。为了验证理论,她要先收集资料,也就意味着她需要“进入别人的意识里”,首先确认哪些事件是犯罪、什么是离婚。这些都不是纯粹的天然事实。社会科学中,即便所谓的“事实”也与意识有关举例来说,工具、食品、药品、武器、词、句子、通讯和生产活动……这些都是合适的例子,它们作为人类活动中的对象在社会科学中反复出现。显而易见,这些概念……不是指这些事物的某些可观测的客观属性,而是指某人对这些事物的看法。甚至不能用物理术语来定义这些概念,因为同一概念的各实体之间没有共同的物理属性……要想定义这些概念,只能通过阐明以下三项之间的关系:(1)目的;(2)抱有此目的的人;(3)在此人心目中,能作为恰当的手段来满足此目的的实体。——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48年版,第59-60页  举个例子,假设莎莉开车撞死了乔。这一事件是不是凶杀案?如果莎莉在撞人前的五秒钟突发心脏病,那么这很可能不是犯罪而是意外。相反,如果警察来到事发现场时,听到莎莉在大喊:“你再也没有机会骗我了!”,那么,下面就该对莎莉宣读权利并逮捕她了。注意,两种情况的本质区别在于莎莉的意识。社会学家们需要猜测莎莉的意图,从而分辨是否涉及犯罪行为。仅仅描述物理情况是不能得出结论的,除非这种描述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当车撞倒乔的时候莎莉在想什么。她的意志力量能把一辆普通的轿车变成谋杀工具。最后,再次强调,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轿车的部件与组成部分没有发生任何物理变化。物理学家与化学家不可能发现组成车辆的分子有任何改变。相反,当我们说莎莉“把轿车变成谋杀武器”时,是在对无形的、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莎莉的意识做判断。在驾驶汽车时,莎莉的手与脚的物理运动无关紧要;正是她的意图决定了,这是不是又一起公路谋杀案。  正如在莎莉撞了乔一例中阐明的,即使社会科学中的“原始事实”,也与我们对别人意识的理解密切相关。相反,在自然科学里,不管是原始事实,还是用以解释事实的理论都不依赖于对别人意图的理解。自然科学家们能够居高临下地观察物理世界,并发展出理论以解释自然世界里 “无意识”行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就的比较比起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有着显著的区别,人们把前者称为“硬”科学,而把后者称为“软”科学。“硬”科学家们尤其爱作这样的区分,他们普遍认为,所谓的“硬”科学比“软”科学更严格,因而更科学。一般来说,世界上最聪明、最著名的科学家们都从事 “硬”科学邻域的研究。除了最具代表性的爱因斯坦外,理查德?费曼与斯蒂芬?霍金也吸引着公众的眼球。相反,获得心理学方面的奖项就没那么引人注目了,几乎没人能说出上个世纪顶尖社会学家的名字。即使有人谴责那些制造原子弹的物理学家,但绝大多数人都是支持物理学的。但很多人怀疑甚至敌视一些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与精神病学,这形成了另一个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会这样?在知道答案之前,我们的期望很可能正好相反:大众崇敬的科学家们应该研究人,而不是无意识的粒子。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社会科学被用来为一些可怕的事情正名,像对被监禁者实施电击疗法,以及大萧条时期,政府弃饥肠辘辘的美国人于不顾,反而赞助农民大量屠宰掩埋数百万生猪。也许这样的事件使人们不信任精神病专家与经济学家。但是,人们为什么不因广岛核爆而谴责物理学家和发明火药的化学家呢?  我们认为原因如下,虽然制造重型武器的原理来自物理学和化学,但物理学家告诉军队:“如果你把这玩意从飞机上扔下去,会引起核裂变反应,并释放无法想象的巨大热量”。物理学家的预言当然是完全正确的。另一方面,精神病专家告诉法庭:“请授权给我,允许监禁那些我们认定的精神病人,给他们注射药物并进行其他实验,这将治愈他们,并创造一个没有变态与反社会行为的和谐社会”。20至21世纪,很多号称顶尖经济学家的人也同样告诉政府:“让我们操控印钞机,这样就能避免毁灭性的经济危机和无法抑制的通胀。”显而易见,这些精神病专家与著名经济学家的信用记录不佳,与自然科学家们远不能比。由于种种原因,即使社会科学邻域里那些造诣不凡的天才们也会钻牛角尖、将学问带进死胡同。该领域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大众)开始怀疑,所谓的“顶尖技术”纯属浪费时间。很多人同意:“精神病学本来挺好……后来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带坏了。”,或者“自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登场,经济学走上一条完全错误的道路”。不过,几乎没人会说:“艾萨克?牛顿为物理学做出巨大贡献,可那个疯子爱因斯坦跑出来搞砸了。”一方面是自然科学的成功与声誉,另一方面却是社会科学的平庸与人们的敌意,产生如此巨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相当简单,它们行为由一系列简洁的原理所支配。因此,通常可以通过可控实验来鉴定“硬”科学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物理学不太可能走进死胡同,而很多人却认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钻进了牛角尖。物理学理论预测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客观物体。在像物理学这样的“硬”科学领域,一种表面新奇、实质拙劣的理论是无法盛行于学术界的,因为重复实验会不断揭示出它的荒谬。爱因斯坦公开抵制一些量子论的哲学含义,但是,面对亚原子粒子实验的测量结果,包括爱因斯坦在内,没有任何物理学家能质疑这一理论的准确预测。  原因是,就我们所知而言,亚原子粒子并没有意识。为了理解它们的行为——为了“解释”亚原子粒子——物理学理论要达到的唯一目标是,越来越精准地预测这些粒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运动。需要指出的是,在物理学的实践中,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在某几次实验中,一种理论也许预测精度更好,但另一种理论也许更简洁、更优美。某些物理学家也许会“信奉”那些更精致完美的理论,并努力寻找证据去推翻与理论不符的实验结果。尽管如此,长期看来,在“硬”科学领域里,理论如能系统又明确地带来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它将最终取代其他对手。(译注:这里指爱因斯坦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之争,量子力学的实验预测更准确,但相对论形式更优美。在今日的物理学中,量子力学已占据绝大多数领域。)  社会科学领域的多数专家们认为,同样的“科学方法”也应该适用于社会科学。可问题是,他们的研究对象确实有自主意识。几乎不可能发展出一套精确的法则,来准确地预测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经济科学里,事物如此复杂,以至于多数情况下不可能进行真正的控制实验。  为了阐明自然科学与经济学的这一重要区别,让我们首先假设两组物理学家在争论粒子的电荷强度。澳大利亚小组利用一项精巧的新技术进行实验后,宣布之前的评估需要被修正。可是,另一组物理学家却争辩说,澳大利亚小组的实验是有缺陷的。因为实验室的位置接近南极,地磁场干扰了测量。为了解决争论,他们同意在几个不同的纬度进行同样的实验,来检查是否实验室越接近赤道,测量的结果越接近之前的评估。对于所有这些研究,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粒子运动遵循的法则是一致的。实验者可以保持所有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单独分离出地磁场的影响。我们刚刚讲述的这个例子解释了为什么物理学看上去“运作”良好。我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长期看来,物理学家发展出的理论,将能越来越准确地预测物理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当两派经济学家针锋相对地辩论时,情况就不这么明朗了。例如,一派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者,相信大萧条是总需求的崩溃造成的;赫伯特?胡佛总统和后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应该推动大规模财政赤字——借钱消费以对抗萧条。另一派持不同观点的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则完全不同意,他们反而认为1929年的经济崩溃源自之前美联储一手策划的“繁荣”,而美联储则是美国政府成立的中央银行。根据他们的观点,胡佛和罗斯福实施错误的干涉主义政策,人为地拖延大萧条长达十年以上。奥地利学派反驳凯恩斯主义的赤字理论,指出胡佛和罗斯福当政时期创造了和平年代财政赤字的最高记录。与此同时,经济恢复的过程却是史上最缓慢、最痛苦的。凯恩斯主义者则反驳说尽管赤字如此巨大,但“显然”政府的借债与消费还不够,不然失业率不会长期居高不下。  在本书的开头,我们还没有掌握好概念来深入探讨这一争论,在下面的课程里,你将学会一些必须的工具,以更好地理解争辩双方的观点。现在要知道的是,尽管七十年来,职业经济学家们一直在争辩大萧条真正的肇因,但争论仍没有解决。经济学家们争论不息的原因是,1920年代晚期的世界经济状况是唯一的。他们无法用实验来检验凯恩斯主义理论,实验要求保持其他一切因素不变,唯独把1932年的美国联邦赤字扩大一倍,以观察赤字对失业率的影响。1930-1939年联邦赤字与失业率之比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联邦赤字 -0.8%(surplus) 0.6 4.0 4.5 5.9 4.0 5.5 2.5 0.1 3.2(占GDP的百分比)失业率 8.9% 15.9 23.6 24.9 21.7 20.1 17.0 14.3 19.0 17.2资料来源:美国总统计划(http://www.presidency.ucsb.edu/data/budget.php)和劳工统计局经济学家们无法就正确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政府在萧条时期的正确对策是削减预算,并严格地不干预经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穆瑞?罗斯巴德正如储蓄造成了现在的萧条,我们必须通过挥霍来摆脱它。——《商业周刊》经济学家维吉尔?乔丹,写于1932年资料来源:引自罗伯特?墨菲《政治不正确系列:大萧条与新政》,莱格尼里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7页。  毫无疑问,从道义和政治立场来考虑,拥护巨额政府开支的经济学家们往往倾向于认同凯恩斯主义对大萧条起因的解释。同样的,那些反对大政府的经济学家们会被相反的经济理论所吸引,强调低税收和低财政赤字带来的好处。但正是因为不能进行可控实验,使得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经济理论得以同时存在。双方阵营都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是虚伪或草率的。在“硬”的自然科学里罕有这样的感情用事,因为这些学科里,事实“不证自明”的程度远超社会科学。  幸运的是,情况并非那么糟糕。尽管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里用处不大,但通过一些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无法使用的方法,我们另有高招去发现经济学的原理与法则。随着对本课程的掌握,你将逐渐熟悉一个解释世界的全新框架,帮助你理解以前那些看似没有关联的事件。正如你将看到的,本课程不用实验、更不依赖历史论据来证明其有效性。一旦你掌握了每课的要点,它将永远属于你。你可以自己把握那些概念对自己有用,但永远不必担心新出版的经济学研究报告会推翻它们。这是如何实现的呢?下一节我们将为你解释。如何发现基本经济学法则  上一节我们说到,经济学的理论家们面临着两个严重的问题:(1)他们的研究对象有自主意识;(2)控制实验在化学这样的自然科学领域里司空见惯,但却极难在经济学领域里实施。这些区别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比起经济学这样的“软”科学,所谓的“硬”科学在客观性上更加声名显赫和成功。  然而,比起自然科学家,经济学家确实有一个极大的优势:经济理论家们自己也是会思考的人,有着意图明确的目的。他们可以从内部观察经济行动,因此更容易理解经济体中其他成员的动机和他们面临的约束。相反,粒子物理学家可想象不出“变成夸克是什么滋味”,于是,他们只能依赖熟悉的实验技术来洞悉粒子的行为。  在本课的开头,我们集中讨论了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间的区别,这一区别是发现经济学原理的关键。“人有着自主意识,并试图达到自己的目的”,本书推导的经济学原理全都是基于这一事实的逻辑蕴涵。换句话说,一旦社会科学家们决定承认这一“理论”:人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正如你我亲身体验的自我意识。那么就能根据此“理论”自发推导出其他知识。到了第3课,你将吃惊的发现,一个简单的观察-“张三怀有某种目的在行动”,竟然包含那么多的经济学知识。不过,在学习第3课前,首先你必须准确理解这一研究方法,所以现在暂不详述这些推论。  如何发现经济学原理?不必参考物理与化学,用几何学的模式更恰当。在标准的欧几里得几何学里,我们从一些足够合理的定义与前提开始。例如,我们首先定义什么是点与线,然后解释两条线的相交构成了角,等等。  一旦我们手里有了这些初始的定义与前提,就可以利用它们来构建“定理”。定理是一个神奇的词,它的意思是,由初始的定义与假设条件出发,通过逻辑演绎推导,证明为正确的结论。几何学教科书由最基本的定理出发,然后利用每一步的新结论去推导更复杂的定理。例如,最初一个简单的定理如下:“如果我们用四条直线构成一个矩形,那么可以划出第五条直线,把这个矩形分割成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一旦证明了这个简单的定理,就可以把它放进我们的工具箱。接下来,在证明更复杂的定理时,可以在步骤中直接引用。  本书构建基本经济学原理的步骤和方法与几何学非常相似。我们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事件是由人有目的的行动所驱动的。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定义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利润与成本,然后展示它们与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将不断引入新的情景,并应用之前的结论,持续构建新的定理,并获得新的见解。  关于几何学的例子,有两个要点值得注意。首先,要求数学家用实践去检验几何学教科书里的“定理”是没有意义的。勾股定理大概是最著名的几何学结论了。以勾股定理为例:“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a2 + b2 = c2  一旦你看过勾股定理的证明,就能理解它是永真的。如果你想消遣一下,不妨找把尺子和量角器,在纸上画个直角三角形去“验证”勾股定理。你会发现在实践中,勾股定理并不完全正确。你有可能发现,等式的左边加起来是10.2英寸,而右边却是10.1英寸。虽然你的测量结果 “证伪”了勾股定理,但如果你向数学家指出来,他会解释说,你测量的三角形并不是真正准确的90度,也许只有89.9度,而且你用来测量直线的尺子不是精确的工具,因为它的刻度有限,测量时,你是在“目测”每条直线的长度。重点在于,数学家知道勾股定理是真的,因为可以从最初的前提条件出发,经过一步步无可置疑的逻辑推导,来证明它的正确。  几何学的类比解释了如何推导经济学的原理和法则。我们认定人的意识在起作用,并从一些定义出发,开始逻辑推导进一步的结论。一旦证明了某个经济学原理与法则,就可以把它放进背包,在未来用于证明更复杂的结论。如果有人问,数据是否“证明或推翻”了我们的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回答说,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对经济学法则显而易见的“证伪”,仅仅意味着初始的前提条件没有被满足。例如,我们将在第11课学习需求定律,“其他情况不变,价格的上升会降低对某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现在,假设我们要“检验”需求定律,一定能找到一些历史时期,某物品价格的上升却伴随着人们更多的购买量。但这一发现不能推翻需求定律,经济学家可以简单地断定:“看来,‘其他情况’一定改变了。”  现在,让我们关注从几何学中获得的第二个要点:尽管结果是由初始定义和前提(有时称之为公理)经过逻辑推导而来的,推导出的命题依然包含关于真实世界的真实而有用的信息。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在“科学的”、能够提供“真实世界信息的”研究领域里,命题必须至少在原理上能被实验和测量所推翻。(译注:指实证主义哲学观)几何学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但几何学的实用性却是众所周知的。一位工程师着手计划修建一座桥梁,如果他曾在几何课上学过逻辑演绎证明,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教科书上的全部定理“只不过”是由那些早已包含在初始前提中的信息所作的变换而已。本书中的经济学原理与法则也与几何学一样,不必依靠实践来检验命题是否成立。因为任何显而易见的证伪仅仅意味着,检验时缺少证明需要的条件而已。尽管如此,你将发现,通过审慎的自省和逻辑推理获得的这种“不切实际的知识”,确实能让你理解真实世界的全部复杂性。一旦掌握了本书(无需检验)的逻辑演绎课程,你的经济学之旅将获得最好的指引,并得到最好的结果。小结?有目的的行动是指人为了达到目的而实施的行动;无意识的行为是指在物理世界中,由“纯粹的自然”造成的运动,无意识的行为不涉及人的意图。?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与气象学等,目的是推导“自然法则”。而社会科学则有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研究对象是人类行为的不同方面,包括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自然科学理论试图更精确地预测无意识对象的行为,它的研究对象遵循一套简单又恒定的规则,并且在多数情况下能进行控制实验,这些因素使得自然科学极其成功。而在像经济学这样的社会科学领域中,研究对象具有自主意识,使得极难进行控制实验。为了发现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家依靠自己体验的有意识行动,并从体验中推导出逻辑蕴涵。从这个方面看,经济学不像物理学,更像几何学。术语有目的的行动:在意识理性的指引下进行的活动;具有目的的行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个受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影响而形成的学术派别,它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的预算赤字来摆脱经济萧条并恢复充分就业。预算赤字:政府的开支超过税收与其他收入的那部分,赤字必须通过借债来支付。奥地利经济学派:一个受卡尔?门格尔和其他奥地利经济学家的影响而形成的 学术派别,它认为萧条是政府干预经济造成的,并建议在萧条期间减税并减少政府开支以帮助经济恢复。逻辑演绎:一种从一个或多个公理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的论证方法。公理:一个演绎系统的初始命题或基础。例如,几何学教科书中,两点之间构造直线的方法是公理。公理是无需证明的,它被认定为真,以证明其它那些不太显而易见的命题。思考题1. 如果人被辣椒呛得打喷嚏,这是有目的的行动吗?2. “有目的的行动”是否包括犯错误?3. 大脑与意识是可以互换的名词吗?4. 能否通过控制实验来检验经济学理论?5. ** 你认为“智慧设计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译注:“智慧设计论”认为,有一个智慧者创造了世界,无论这个智慧者是上帝,还是其它神明。它并不试图解答谁是这位智慧的设计者以及这位设计者究竟是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这是征询意见稿,版权所有,请勿转帖。)第3课 由行动推导出的经济学概念本课要点?为什么只有个人才能做出选择,而不是集体?经济学家怎样用偏好来解释个人选择?应当怎样正确理解偏好引言  上一课我们强调了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之间的区别,并指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有目的的行动。归根结底,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与这一事实有关:我们作为外部分析者,把要描述的事件归因于人有意识的动机。我们只有 “进入人们的意识”,才能分析人们为什么会到处传递货币,否则,我们甚至无法将某种物体界定为“货币”,更不要说解释货币的购买力了。(人们也到处转播细菌,可我们不会认为细菌也能算作货币!)  经济学是系统地研究交换活动的科学。本书讨论的交换无疑是有目的的行动。为了理解交换的意义,本课我们将抽丝剥茧,探讨在人们的决定背后诸多的逻辑蕴含。再次强调上一课的重要观点:我们并不用人们自主交换的“理论”来做一堆预测,然后用观察的结果来检验这些预测。  不,你将看到本课的全部内容,就是打开“有目的的行动”这一概念的匣子来学习其中的知识。如果你同意我们能用追求目的来解释人的行动,那么,你自然能理解本课所阐述的观点。另一方面,如果你试图将本课中的概念应用于纯粹机械的过程,比如岩石滚落悬崖,那就毫无意义了 ——因为,用有目的的行动来解释岩石的运动,恐怕得不出什么有用的结论。只有个人才行动  如果我们以经济学家的视角,将一起事件归因于有目的的行动,那无疑意味着存在实施这一行动的某个人。如果认为有一个意识在影响着事件,那必定存在一个拥有着这一意识的人。  要推断出有人采取了有目的的行动,我们用不着确切知道这人的具体身份。一位侦探在看到遍地是血的厨房后推断,“这可怜的女人被谋杀了 ——不可能是什么离奇的意外让她自己插到那把切肉刀上去的”。正是因为侦探认定某个有意识的人决定杀掉被害者,他才能解释凶案现场的物理布局。这是完美的假设,尽管侦探暂时还不知道关于真凶的任何确切信息,但的确知道凶手是故意的 ——也许真相情有可原,但如果凶手狡辩说,“是的,当时刀子的确在我手里,但相信我,这真的是意外”,没人会相信。  为了确定你真正理解这一概念,我们特地强调一下,在行动背后的“人”并不一定是人类。宣称自己遭受外星人绑架者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况,最好的解释是:因为遭受外星人种种非人的感官试验折磨,而导致行动不能自已。我们的原理同样能解释这种情况——这些人并不认为事件的发生是“自然”的结果,相反,他们认为有智慧生物从中操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比利?鮑伯正开着小皮卡回家。天知道为什么,外星人突然对比利产生了兴趣,并在这一目的驱使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绑架了比利。另举一例,一位宗教徒认为,上帝的介入让自己的癌症突然消失。在这个例子中,她同样将物理事件解释为有意识的“神”所进行的有目的的行动,可这个“神”甚至并不具有肉身。  当我们认定一起事件是有目的的行动时,就假定了一个有意识去实施行动的人。因为行动不可能没有实施者, 所以行动与实施者之间的联系是符合逻辑的。这正是由“有目的的行动”这一概念推导而来。在实践中,要将某一特定的行动与实施者关联起来,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逻辑。例如,当侦探认定“这是一起谋杀”时,他的逻辑中暗示着,(至少)存在一个作案凶手。但他有可能因为错误的DNA检验结果而逮捕无辜者。我们当然明白,要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需要的不仅是逻辑推理。不过,我们的目的是要强调,若侦探断定血泊中的厨房是凶案现场,那就意味着必定存在一个(或以上的)凶手。不过,从这一逻辑推论出发,到接下来确认到底谁是真凶,单纯依靠逻辑演绎是不够的。  让我们用一个异想天开的例子,来解释清楚逻辑演绎与经验判断之间的微妙关系。假设一位精神病医生看见病人左手抓起笔,在一张支票上挥写墨水。这位医生认定这是有目的的行动。因此,逻辑上他必定相信,实施这一行动的人是意识清醒的。医生可能会想,“这星期我为莎莉治疗人格分裂症,现在我可爱的病人要付钱了”。但实际上,此时莎莉正显现另一重人格——“暴躁莉”,她根本不是在填支票,而是在纸上写“你太八卦了!!!”,并正打算递给医生。在这一例子中,我们依然要谨记逻辑演绎的界限。一旦精神病医生认定,手和笔的运动不是纯粹的反射运动,而是有目的的行动,那么逻辑上,他必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一个有意识并怀有动机的人,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移动着笔。但是,如果这位医生立即断定此人就是他所认识的“莎莉”这一人格,而且她移动着手中的笔打算付服务费,那就超出了逻辑演绎的范畴,并且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正如以上这些例子的启示,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决定用有目的的行动来理解事件,我们接下来要做的远非仅仅依赖逻辑演绎。我们要运用种种经验证据,对所观所感的事物,深化出更透彻的理解。 但经济学理论关注的是,无需其他经验证据,仅仅从“有目的的行动”这一事实本身推导出的知识。经验证据既有可能引导我们对事件做出更全面的解释,也有可能不能。  撇开诸如多重人格或催眠控制等奇特的情况,一般而言,我们将一具身体与一个特定的意识相关联(反之亦然)。所以当我们看见“比尔”的身体在往喉咙里灌一听汽水,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这样表述,“比尔口渴了,于是决定喝点东西”。虽然我们通常不会停下来仔细思考它的意义,但当我们表达的时候,是指一个名为“比尔”的、无形但清醒的意志,试图通过影响那些构成“比尔身体”的细胞团,来达到目的。  我们再一次意外触及深刻的哲学问题,而这些问题已远远超出一本经济学原理教材的范畴。在本节中,我们只强调一点:因为有目的的行动关联着实施者个人,所以,当经济学家试图用有目的的行动来解释事件时,最终必须将行动分解到个人的动机或目的。这一主张看似显而易见,却意外地被人们—— 甚至包括广受尊敬的社会科学家们 ——漫不经心地视而不见。  例如,一位历史学家写下,“1941年,日本进攻美国”。严格地说,这句话毫无意义。“日本”并不是一个人, 所以无法采取像轰炸珍珠港这样有目的的行动。事实是,一个个的日本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对美国海军舰船实施攻击行动。至少,“斯大林占领了东德”的说法是符合实际的,因为斯大林是一个人。尽管如此,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却仍然会误解。实际情况是,约瑟夫?斯大林向下属们下达命令,下属接着再转达给下面的人,如此继续,直至许许多多的士兵们选择服从这些命令,并付诸果断的行动,最终导致了东德的新政治图景,并让那里的人民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  在多数情况下,草率地使用语言无伤大雅;如果一个球迷在办公室隔间里大吼,“芝加哥进球掰平比分了!”人们并不会觉得奇怪。大家都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没人会因字面意思,就相信一个无生命的地理位置竟然能设法一直守住壮汉们,并把橄榄球推过门柱。只有个人才行动关于人类行动,首先被认识到的真理是,行动只能由个人“实施者”来完成。只有个人具有目的,并能付诸行动以达到目的。并不存在所谓“团体”、“集体”或者“国家”的目的和行动,因其不能由三教九流的人各自行动所产生。 “社会”与“团体”不能独立于成员的个人行动而存在。因此,“政府行动”的说法无非是一种隐喻,事实是, 一些人与另一些人确定了关系,并以被他们自己和其余的人认可为“政府的”方式在行动。——穆瑞?罗斯巴德 :《人、经济与国家》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院2004年版,第2-3页  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如此草率地使用语言非常危险,会误导人们对世界做出错误的结论。比如,很多人都会赞同这种说法:“嘿!兄弟,我们的政府可真是够蠢够无能的!一方面它付钱让农民去种烟草,而另一方面它又付钱给广告公司去搞反对吸烟的活动。能先拿定主意吗!”  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拥有自主意识并能采取有目的行动的“政府”。然而,的确存在政客、法官、官僚等等属于政府的人,他们享受着地位带来的特权,各怀鬼胎组成不同的团体,意图明确地操纵税款同时流向烟农和禁烟运动。简单地把这些政府项目统称为“政府”所采取的行动,不仅技术上不准确,而实际上更具有危险的误导性。在读完本课程后,你将会发现政府官员们的行动背后有着完全现实的理由。若将他们的行动与为之正名的官方说辞相对照,通常会显得风马牛不相及,但对此同样也有个简单的解释:撒谎是政府官员们的家常便饭。(注意撒谎本身也是有目的的行动。)个人有偏好  不言而喻,行动一定需要人来实施。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推导,当我们说一个人采取有目的的行动时,言下之意是他的意识里有一个目的或者目标。记住,我们不说“棒球想要落回到地面”。但我们却会说“飞行员让直升机降落下来,因为他想去洗手间”。  由此可见,当我们说起他人有目的的或意图明确的行动时,无疑在暗示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或愿望,认为世界应该呈现出何种面貌。在经济学中,我们用偏好一词来描述这些感受;因为人们偏好世界所呈现的一种状态甚于另一种状态,所以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动。比如,当我们说“比尔因为口渴而喝下汽水”时,潜台词是“因为比尔偏好不口渴”。说“比尔因为2+2=4而喝下汽水”是毫无意义的,而之所以“比尔因为口渴喝下汽水”的说法合乎情理,是因为我们能在字里行间读出省略掉的推论 ——比尔不满意自己口渴的状态。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在描述比尔喝汽水的一句简单的话里,还包含着另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一旦我们认定他的行动是有目的,也就同时作出了另一个判断,比尔自己肯定相信喝汽水能够解渴。否则,要是有一箱汽水从飞机上掉落到一个原始部落里,发现它的人很可能完全不知道,戳开硬壳,把那深色的液体倒进喉咙就可以畅快解渴(当然,他们肯定更不知道那有多么腐蚀牙齿)。他们看见易拉罐从闻所未闻的巨大飞行物上掉下来,可能反而认为那很神圣。没准,部落的乐师干脆拿罐子去掺和别的什么有目的的行动去了——多半跟解渴扯不上关系。  一个人的信念可能是错的,但错误的信念仍然会激发有目的的行动,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如果时光倒流,回到19世纪,我们看到医生把水蛭放在病人身上,会说“那样做是有目的的,医生希望病人健康而不是生病,并且他们相信放血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另一方面,一位具备准确医学知识的人倒有可能用水蛭来对付敌人,因为他想让敌人更虚弱,并且相信放血能达到这一目的。【注1】  下一课我们将深入阐述这一观点,现在先简单地提一句,人们利用世界的一部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哲学家将此描述为,人们使用手段来达到目的。经济学家的描述则是,人们利用物品和服务来满足偏好。偏好是主观的  因为偏好与具体的个人紧密相连,所以我们说偏好是主观的。可以这么说,主观陈述与客观陈述的区别,类似于观点与事实之分。我们完全可以说“玛丽喜欢香草味冰淇淋甚于巧克力味的,但约翰喜欢巧克力味甚于香草味”。这两句话之间丝毫没有矛盾,因为对冰淇淋口味的偏好是主观且因人而异的。  在另一方面,我们不会说“这份冰淇淋带给玛丽300卡路里,但对约翰只有280卡”。一份冰淇淋中的热量高低是客观事实;它不会因人而异。玛丽和约翰可能会对冰淇淋的卡路里含量各执己见,果真如此,那他俩肯定至少有一人错了。如果玛丽说“香草味比巧克力味更好吃”,约翰却与玛丽意见相左,可他俩却都是“正确”的。再重述一遍,因为偏好是主观的,所以对于哪种冰淇淋更加美味,玛丽和约翰可以意见相左,但谁都没错。对于冰淇淋的味道,可不像测量卡路里那样有客观的方法来判断优劣,哪种冰淇淋更可口,并不存在“事实的真相”。警告!很多对经济学的批评 ——既来自激进的“左翼”也有虔诚的“右翼”——完全误解了经济学家的真正意思。这些批评认为,经济学家认为偏好是主观,是在某种程度上为道德相对主义背书,认为没人能够评判其他人的所作所为。但这些指责是毫无依据的,因为经济学家完全没有这么说过!【译注: 在哲学中,道德相对主义是一种立场,认为道德或伦理并不反映客观或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主张社会、文化、历史或个人境遇的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者与道德普遍主义相反,坚持不存在评价伦理道德的普遍标准。相对主义立场认为道德价值只适用于特定文化边界内,或个人选择的前后关系。极端的相对主义立场提议其他个人或团体的道德判断或行为没有任何意义。】  记住,一旦将观察到的行为界定为有目的的行动,我们仅仅是在描绘这一判断的逻辑蕴含。如果我们看见玛丽走到吧台前选了一份香草冰淇淋,而约翰上去点了巧克力冰淇淋,除非我们认识到玛丽和约翰在冰淇淋的口味上各有所好,否则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的行动。我们将在第6课中全面分析,为了解释市场价格,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是首先承认偏好是主观的。这一认识绝不是对任何不道德偏好的宽容。举例来说,如果要解释香烟的价格,经济学家首先必须承认,一些人更情愿把钱花在香烟上而不是其他商品上。不过,如果经济学家发现自己十来岁的儿子在车库里跟一帮狐朋狗友抽烟,他大可关儿子的禁闭 ——没人会因为对香烟价格的分析,而认为经济学家言行不一。 如果你仍未明白专业的分析与个人信念之间的区别,那么暂且忘掉经济学,想象一下FBI的犯罪侧写专家。为了找出连环杀手,侧写师需要“像杀手一样思考”,并且试着去理解是什么样的欲望在驱动着杀手的行动。显然,侧写师的分析并不代表对杀手的所作所为持中立态度,或者说谋杀“是个人选择”。  总结:人们在欲望的驱动下采取有目的的行动,人与人的欲望并不一定相同。经济学家必须认识到偏好的主观性,才能对交换进行解释。偏好是一种排序,不能量化  因为偏好与人的交换紧密相连,所以偏好只能显示出目标的高低排序。玛丽选择香草而不是巧克力味的冰淇淋,这一有目的的行动仅仅表明,她更偏爱香草味。我们无从判断她对香草的喜爱比对巧克力“高多少”;在严格的经济学逻辑上,这种话毫无意义。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说“玛丽喜欢巧克力味甚于香草味太多了,但她姐姐珍妮只是稍微多喜欢香草味一点”,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当我们用偏好来进行经济学论证时,这类表达方式没有任何意义。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注2】  那么,纯粹从经济学的逻辑角度来看,如果认为玛丽偏好香草味甚于巧克力味 ——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不过是指,在选择这两种口味时,玛丽会选香草味。对于姐妹珍妮的偏好也是一样的,尽管珍妮的朋友会告诉我们,她对香草味的偏好只有“一点点”,但珍妮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同样会挑香草味而不是巧克力味。因此,我们从有目的的行动出发,并进行逻辑演绎,得出结论只能像经济学家所说的,这两个女生表现出的偏好都是喜爱香草味甚于巧克力味。  我们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训练,以便将这一课理解到家。就算珍妮声称,“我只是很勉强地选择了香草味!”,这也并不能让经济学家断定,她对香草味的偏好 “没有玛丽那么强烈”。不,这仅仅能让经济学家推论出,珍妮想把那句话喊出来,而不是喊句别的话或者干脆什么也不说。记住,我们用人的主观偏好概念来解释人采取的具体行动。如果某人说出他的观点,让经济学家正确知道他的偏好,那也不过是因为开口说话本身是有目的的行动!【注3】【译注:“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古话也有经济学上的意义。人的偏好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如果某人说出一句表达自己偏好的话,那么,经济学的逻辑演绎只能断定说话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但不能判断话的具体内容是真是伪。】  为了帮你记住本课的观点,让我们用友谊来作个类比。假设萨莉有3个朋友,于是,我们说在她的意识里认为这3个人都是好朋友。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要求萨莉给朋友们排个名次。她可能会说比尔是最好的朋友,玛丽是第二好的朋友,而乔排在第三。这样的说法是完全有意义的。但要是我们接着询问萨莉,“比尔这个朋友要比玛丽好多少”,这听起来就有些奇怪了。而如果我们问她,“你对比尔的友谊至少比对乔的友谊多30%吗?”,那么就已踏入荒谬的境地了。这个故事的寓意在于,尽管我们可以给友情排序,但却不存在客观的“友情砝码”,能让我们在幕后衡量友谊的重量,以决定排序的结果。  普遍意义上的偏好况且如此,更别说经济学上的意义了。你将在后续课程中学到,为了理解和描述交换,我们需要假定人们会对目的和目标进行排序。人们采取行动来满足他们最重要的偏好,或者达到他们最高的目标。我们无须说人有数学上的“效用函数”,并追求其最大值。尽管那是其他经济学教科书的老生常谈,但这种替代性的方法只有在讨论人为设计的数值化问题时,才能产生特定答案;对于交换的过程,它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理解。事实上,在学习基础经济学原理时,使用数学效用函数有着严重弊端。因为它会让学生忘掉偏好的概念到底从何而来。另一种观点  即使职业经济学家也并不总是谨从偏好不能量化的原理。例如,经济学家们经常使用效用一词,来描述人们在某种情况下所得到的愉悦或者满足的程度。他们也许会这样描述我们上面的场景:“玛丽选择香草冰淇淋是因为它带来的效用比巧克力冰淇淋更高”。  仅此为止,一切尚好。但接下来,很多经济学教科书开始赋值以衡量效用。于是玛丽从香草味冰淇淋中得到(比方说)“55效”,但从巧克力味冰淇淋中只得到“34效”,因此为了达到“效用最大化”,显然她会选择香草味的。不过,在更高级的博士课程里,教科书会这样解释:“效”并不真正存在,它并不像“公斤”和“公尺”一样客观的度量衡单位;相反,数学上的效用函数不过是经济学家用来描述偏好排序的捷径。所以,当依照函数给一碗香草味冰淇淋赋值“55效”,而只给巧克力味赋“34效”时,全部的意义仅仅是玛丽会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效用函数同样也可以赋“18.7效”给香草味,赋“2.3效”给巧克力味,并没有任何区别。重点是,玛丽的行动看起来“像是”在最大化这一随意设定的数学函数。  在本书中,我们不会使用令人困惑的“效”这一术语,也不会像其他经济学教科书一样,进行“效用函数”的微积分演算。虽然这种做法很普遍,但却很危险。因为它误导你认为能够测量人从行动中得到的心理满足。  也许某一天,神经科学专家研究出某种客观的方法,能够定量研究不同程度的幸福感。这样他们可以合乎逻辑地说,玛丽比比尔“多满足3倍”。但即使这成为现实,我们的观点仍然不会改变:在经济学领域里,这种说法毫无意义。经济学中,我们使用“偏好”这样的词语来表达或解释人有目的的行动。如果某人选择一样东西而不是其他,那么我们只能推断,此人偏爱他选择的物品甚于放弃的物品。也许心理学家或者神经科学专家、甚至人们的常识都能对事件提供更多启示,但经济学的逻辑只能止步于此。经济学家并没有声称自己拥有全部答案——远非如此!经济学家不过是在谦逊地承认,经济学的推理对于解释一起事件是有局限的。你将在第6课中学习到,主观偏好的高低排列是如何交互影响,并产生出客观市场价格的。到那时,将会更深刻地理解本课我们强调这些要点的意义。不同人的偏好不能加总  如果偏好因人而异,并且根本无法测量或者定量研究每个人的偏好,那么显然,企图将个人的偏好合并或汇总得出“社会”的偏好,则是毫无意义的。不幸的是,即使职业经济学家也时常加总偏好。很多人声称,“一美元对穷人比对富人更有价值”,以此为累进所得税制正名。他们的想法是,若从比尔?盖茨的财富里拿出一百万美元,盖茨的效用并不会降低多少,然而若给1000个流浪汉每人发1000美元,将使每个人的效用大增。因此得出结论,通过重新分配比尔?盖茨的部分财产,增加了总效用或“社会”效用。  我们将在第18课剖析累进所得税制的后果。现在,我们仅指出这种典型的理由是荒谬的。不能加总形形色色人的效用。实际上,如果换用偏好一词,你能更清楚地看出,加总不同人的偏好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可以问“居民的总体重是多少?”或“居民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但诸如“居民的总偏好是多少”或“平均每个人的效用是多少?”这样的问题纯属无稽之谈。  为了确定你能理解到,把不同人的偏好排序放在一起进行算术运算,那是件多么荒唐可笑的事。让我们再次用友谊的类比举个例子,假设萨莉和拉瑞的“友情排名”如下:友情排名萨莉   拉瑞第一(最好的):比尔 第一(最好的):乔第二:玛丽 第二:比尔第三:乔 第三:(无)第四:汤姆 第四:(无)第五:亚德里安 第五:(无)  在开始分析之前,先确定你看懂这个表格:萨莉总共有5个朋友。最要好的朋友是比尔,第二要好的是玛丽,依次接下去是其他几位。另一方面,拉瑞只有2个朋友。他最好的朋友是乔,而比尔排在第二。注意,即使对于萨莉与拉瑞共同的朋友,他们各自的排名顺序也不一样。萨莉认为比尔是比乔更好的朋友,而拉瑞却认为比尔比不上乔。这毫不奇怪,因为偏好是主观的。【注4】  现在假设一个好管闲事的学校教导员过来说:“不像话!可怜的拉瑞,他的朋友没有讨人喜欢的萨莉那么多!我有个好主意能让这事儿更公平一点。我来模仿萨莉的笔迹写一张‘你好臭!’的纸条,塞进亚德里安的午餐盒,一定能让亚德里安跟萨莉大吵一架,然后他们就不再是朋友了。接着安排亚德里安和拉瑞在校车上坐在一起,总有一天他们能变成朋友。虽然我无法预见亚德里安会成为拉瑞的第一、第二还是第三要好的朋友。但无论如何,他在拉瑞的朋友排名中都比之前在萨莉的排名中要高。在我的好心干涉下,这些孩子之间的友谊总量将得到增加。”显而易见,上面这个故事荒诞不经。我们用这个可笑的故事说明了,试图加总个人的主观偏好有多么傻。希望你现在能够明白,劫富济贫能增加“社会效用”的观点是荒谬的。累进税制的支持者也许能用其他理由为其正名,但若诉诸于经济学的偏好(或者效用)概念,显然是失败的。小结? 一旦我们认定某事件是有目的的行动,即可进一步进行逻辑演绎。例如,每一个行动都必定有实施者——有意识的人。尽管人们能够和别人一起行动,但具体行动只能由个人实施。?我们用人的偏好来解释行动——人通过行动来达到的目的。?经济学家认为偏好是主观的,意思是每个人的偏好都是独特的,并不意味着容忍或赞同那些偏好,而仅仅是认识到人们的喜好各自不同。术语偏好:个人的目标或欲望。经济学家把个人的行动解释成试图满足自己的偏好。物品:因为能帮助人满足偏好,而被人认为有价值的稀缺物体。服务:人所实施的一项能满足他人偏好的、有价值的任务。服务是人的劳动力创造的“物品”。主观的:因人而异,“情人眼里出西施”。效用:经济学教科书中普遍使用的术语,用来描述人从一件物品或者服务中获得的价值。累进所得税制:一种税率随着个人和企业收入等级增加而上升的征税制度。思考题1.为什么“德国攻击法国”的说法是有问题的?2.为什么描述某人的行动的话语里隐含着他的信念?3.有目的的行动能基于错误的信念吗?请举例。4.经济学家说偏好是主观的,他们的意思是什么?5. *经济学是否建议你不该捐钱去做慈善?注释:【注1】:尽管在一些罕见的例子中,当代的医生也会推荐放血疗法。但一般来说,这种早期的实践显然对病人并无益处。【注2】:我们并没有说人们的日常语言很草率,我们只是指出,偏好这一术语在经济学中有着非常严谨的意义。类似的情况,比如物理学术语中的“功”,同样也是有着非常严谨的科学上的意义,而人们日常生活中说到功的时候,并不一定都是指物理学上的意义。【注3】:在本书的这一阶段,你也许觉得这些例子比较枯燥乏味,但现在掌握好这一要点,对于后续课程中解释价格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注4】:要解释友情排序的区别,甚至无须假设乔和比尔各自与萨莉和拉瑞相处时表现不一。即使乔和比尔无论跟谁呆在一起时都是“同一个人”,但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他们会排在不同的位置,这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你已经猜到了——因为偏好是主观的。也许乔爱用胳肢窝弄出不雅的声音,萨莉觉得很恶心,但拉瑞却觉得很搞笑。(这是征询意见稿,版权所有,请勿转帖。)第四课 鲁滨逊?克鲁索经济学课程概要? 为什么即使从一个人的经济世界出发,也能阐明经济学的概念与范畴。? 储蓄与投资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如何解释个人选择。  经过前3课的学习,你已经学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交换行为。你也学到,我们认定人类行为是有目的行动,这一简单判断就足以引发很多深刻的见解,能帮助我们解释现代市场经济是如何运作的。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我们将全面展开对市场经济的分析。恐怕在多数人的心目中,使用货币交易的市场经济才是一本经济学教课书应该讨论的主题。不过别急,在我们深入展开讨论之前,本课作为 “基础”部分的最后一课,先让我们概述一些基本的经济事实,这些事实甚至适用于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情况。即使在这种被严格限制的简单情况下,我们也能得出数量惊人的结论。  多年以来,许多批评家们嘲笑所谓的“鲁滨逊?克鲁索”经济学,此经济学以丹尼尔?笛福的著名小说中,一个遭遇海难的船员命名。【注1】 当然,我们的意思不是说能用一个孤立的人来准确描述现代经济。其实,我们的意思是,在分析由亿万个人的相互协作构成的经济体系之前,应该先从一个人的情况开始分析,并明确理解是什么在激发他行动。  下面你将看到,我们在本课中阐述的普遍原理,是关于一个人面对稀缺所做的有目的的行动。即使日后克鲁索被救回文明世界,这些原理依然成立。在一开始,为了避免贪多嚼不烂,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出发:克鲁索独自一人生存,必须根据所处的环境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克鲁索用思维力量创造物品  克鲁索独自一人漂到热带小岛,他迅速意识到自己景况不佳。肚子开始咕咕叫,喉咙又干又痒,面对可怕的间歇性热带风暴,却找不到天然的掩蔽所。克鲁索不甘心听天由命,决定行动起来,让事态的发展对自己更有利。为了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克鲁索必须先弄明白他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于是,他爬上山顶以观察小岛。克鲁索注意到,岛上遍地都是椰子树,在远处有几股涓涓溪流,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以及结实的藤条。克鲁索的脑子开始思考起来,嘀咕着要决定首先做什么。  现在,暂时打住,让我们用经济学的概念来描述一下现状。也许你已经意识到了,克鲁索为什么要研究上一段列举的各项物体?它们一定与克鲁索的状况密切相关。设身处地地考虑,你也会注意到这些东西,并用同样方式来思考。用经济学术语说,克鲁索拥有一堆可支配物品。也就是说,他要亲自评估这堆稀缺的物体对自己的用处。  无论如何,克鲁索都可以坚信不疑的说:“嗯,这个小岛受地心引力控制,至少不用担心会漂到外太空而被冻死。这里氧气充足,我也不会窒息而死。大气层的存在能传递声波,这样我就能听到暴风雨的临近”。小岛的这些特性无疑对克鲁索极其有用,能帮助他达到目的。但当克鲁索制定计划时,他不会专注于这些特性,因为它们不具备稀缺性。克鲁索需要施展他的管理才能,经济地使用椰子、藤条等稀缺物品,而无需在意这些背景性的一般状况。  稀缺性的最显著特征是涉及取舍。除非克鲁索找到别的食物来源(比如制作一些工具去捕鱼),他要确定自己不能太快地吃光椰子,当然更不能为了寻开心而烧掉椰子树。如果他决定用一些石头来盖个掩蔽所,那么就不能再用这些石头来打火。即使藤条的数量看上去是无限的,是否能砍一些下来编成渔网呢?克鲁索还得深思熟虑一番,因为割取大量藤条需要走进丛林深处,费时良多。  正如这些例子所显示的,一旦计划涉及石头、藤条、椰子等稀缺物体,克鲁索必须全面彻底的地考虑行动的后果。因为行动将减损他在未来达到目的的能力,所以事后克鲁索可能会因不如意的影响而后悔。能帮助人达到目的,并且数量多多益善的物体,我们称之为物品。相反,像地心引力与氧气等背景状况,(通常)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物品。因为克鲁索的行动不会减少它们对完成目标的帮助。克鲁索不用担心奔跑太快会“耗尽全部氧气”。当他不假思索地用长棍子敲落椰子时,所依赖的地心引力也不涉及取舍【注2】。更进一步说,仅拥有“更多的氧气”或“更多的重力”,克鲁索什么目的也达不到。尽管氧气与地心引力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但克鲁索却不需要经济地使用它们。因此他们不被认为是经济物品。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要让一件物体成为物品,必须有人对它的计划与使用。本质上,热带小岛上的椰子不会因为自身的物理特性而成为物品,而是依赖于三个条件:(一)它能填饱肚子。(二)克鲁索希望能填饱肚子。(三)克鲁索知道条件(一)。  如果克鲁索不知道椰子可食用,那么他就不可能认为椰子是物品。另举一例,小岛上的某些植物很可能会有药用属性。但是,如果克鲁索对此一无所知,那么这些植物将不可能获得经济物品的地位。消费品与生产品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什么是物品,接下来,可以开始给物品分类了。一方面,克鲁索认识到,有一些稀缺的物体可以直接帮助达到目的,例如,小溪里的流水可以直接止渴,椰子可以直接果腹,经济学家称之为消费品。而另一方面,有些确实很有用的物体,并且对于克鲁索达到目的多多益善,所以它们是物品,但它们并不直接有用,而是间接有用,它们能帮助克鲁索获得更多的消费品。例如,一个长棍子本身并没有用,如果它是岛上唯一的物体,克鲁索根本就不会认为它是物品。但是因为树上挂着很多椰子,其中一些是克鲁索够不到的。突然,这根棍子就间接地有了价值。现在克鲁索认为棍子也是物品,尽管不能吃,但却可以间接地帮助他达到目的。经济学家把类似棍子这样的物体称为生产品,或者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对于一般物品来说,消费品与生产品的区分在于行动者的意识。举例来说,如果绿巨人被冲上克鲁索的小岛,且正为后背肩胛骨中间的瘙痒而烦恼,也许他会觉得用棍子挠痒很棒。那么,同样的一根木棍对于绿巨人也可以成为消费品。土地、劳动力与资本品  在生产品范畴里,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分,由大自然赐予的生产品通常称为土地与自然资源。其中包括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永久的物体,如流动的小溪、一棵能够不断结出椰子的椰子树等。但也同样包括可耗尽资源,如一小堆锡矿-克鲁索可以用来制作煮锅和鱼钩。  独一无二,最重要、也用途最多的生产品,是克鲁索自己的劳动力。这种持续的生产服务由克鲁索自己的身体来提供。如果只考虑经济学原理的逻辑,我们可以合情合理地把劳动力与其他(保养得当后)能持续不断提供服务的自然资源归为一类。不过,经济学家们向来给予劳动力特殊的地位。因为劳动力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是必须存在于每一个生产过程的生产品。当克鲁索把体力劳动用于满足间接的目的时,他是在从事劳动生产。另一方面,如果他运用自己的双手、大脑等等来获得直接的满足,经济学家称之为休闲。为了达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目标,克鲁索将在劳动与休闲之间分配自己的“身体力量”。一贯以来,经济学家用劳动的负效用来强调这一事实,即休闲是人的直接享受。只有当通过劳动能间接地达到更重要的目的时,人们才原意牺牲休闲来进行劳动。【注3】  最后要谈的是资本品。资本品是由人创造的生产要素【注4】。任何一件资本品都是由至少一件自然资源与劳动力结合生产出的。多数资本品的生产也要借助于其它已有的资本品【注5】。在小岛上,克鲁索花费劳动力用藤条编织的渔网,费力用石头、树枝、泥土、树叶等建造的掩蔽所等等,都是典型的资本品。收入、储蓄与投资  现在,我们知道克鲁索可以把他的小世界里的稀缺物体分类如下: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品、与消费品(包括休闲)。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时间流,以及克鲁索理解到他现在的行动如何影响未来满足。更具体的说,如果克鲁索选择在今天储蓄和投资,就能增加未来的收入。  收入是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新增消费品与服务的产出。【注6】如果人的消费量少于其全部收入,即产生储蓄,所谓“量入而出”。如果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未来的收入,而不用于生产当前消费时,即产生投资。我们将在第10课详细讨论在使用货币流通的当代市场经济中,收入、储蓄、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简单阐述一下,即使在简单的克鲁索经济里,也能找到这些对应的高级概念。  用数值举例是最容易解释的。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用简单的数字和具体的场景描述,来让你清晰地思考克鲁索面临的各种取舍。让我们假设赤手空拳的克鲁索能找到一棵合适的椰子树,爬上树并摘下一个椰子需要1个小时。他每天工作10个小时,剩下的时间用于休闲(包括睡眠)。那就意味着,他的原始劳动力每天可以从岛上的自然资源中收获10个椰子。幸运的是,这些椰子足够克鲁索每天补充营养和维持健康。但是,每天工作10小时,周末无休,可不是什么理想的生活方式。不仅日程紧张,而且处于无隔宿之粮的脆弱生存状态,克鲁索一旦生病或者受伤,就很容易死去。我们有解决方案,克鲁索机智灵活并训练有素。他意识到,可以通过储蓄与投资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他仔细地评估了自己在岛上的状态,决定每天储蓄20%的收入。换句话说,克鲁索继续日复一日地每天工作10小时,获取(收入)10个椰子,但只吃掉(消费)8个椰子,这样他就可以从每天的收入里省出(储蓄)2个椰子。  照这样降低标准生活25天后,克鲁索已积累了50个椰子的库存。但他发现,一旦椰子从树上摘下来超过5天,味道就会变坏。因此,他停止继续储蓄椰子,恢复成之前每天吃10个椰子的消费量。自此之后,克鲁索的日常生活走上正轨,他每天采摘10个椰子,放在椰子堆的一边,并吃掉另外一边最早摘下的10个椰子。这样轮流循环,克鲁索仍旧每天吃掉10个口味还不错的椰子。并且拥有另外50个椰子的“储蓄基金”,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动用。即使一旦克鲁索染上热带疾病,病倒不能工作,他可以把配额减半、半饥半饱地支撑10天【注7】。正因为克鲁索努力工作,并且愿意储蓄实在的劳动成果,他极大地改进了自己的物质生活状态。克鲁索不再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现在,他有了10天的缓冲期。  储蓄与积累消费品的这些简单行动无疑是非常有用的,但克鲁索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好。他审视了一下自己能支配的物质材料,开始准备投资自己的储蓄,以进行一项大范围的冒险。他期望这将能永久的提升自己未来的每日收入。克鲁索决定依靠那堆储蓄的50个椰子,暂停2天,不再爬树摘椰子增加库存。  不过,我们的英雄可没有去度那看似非常必要的假!相反, 第一天,克鲁索花费10个小时漫游全岛,收集长短适中、粗细均匀的树枝。这一工作进展缓慢,因为当克鲁索发现一根合适的树枝时,他必须用锋利的岩石去切割树干的连接处,以保证完整地折断树枝,不至于弄坏。【注8】当天,他吃掉了10个椰子,库存剩下40个。尽管克鲁索工作了一整天,可并没有收获椰子。相反地,他只搜集了一批坚固的长树枝,而这些树枝是从树上的原始状态加工而来的。  第二天,克鲁索又花费5个小时进一步修整树枝,然后花了2个小时切断一些藤条,并带回营地。最后,在第二个工作日的最后3个小时里,克鲁索把树枝铺在地上,头尾相接,并留出相当长的一段互相重叠,然后,用藤条把树枝紧紧地绑在一起。第二天结束时,克鲁索的库存减至30个椰子。但是除了储蓄的减少,克鲁索获得了一件新的资本品-一根又长又结实的杆子。  接下来的一天,克鲁索带着这件资本品外出挥舞。他心满意足地发现,自己的劳动力在新造的资本品帮助下,可以在短短的1个小时里敲下5个椰子。这极大地促进了他的生产率。现在,克鲁索认定自己工作得太多了!现在,他不用再每天工作10个小时搜集食物,只需花费4个小时敲击椰子,就能获得20个椰子的收入,这比他用双手“赚”的多两倍。为了补充消耗掉的库存,恢复保证新鲜食用的最大数量,克鲁索在接下来的几周里,继续储蓄部分新收入,直到库存增加到100个【注9】。这样他又可以满配额生存5天,不过现在的“满配额”意味着每天20个椰子。在新的均衡状态下,克鲁索每天花4个小时敲落20个椰子,并添加进库存,同一天,他吃掉库存里最早摘下的20个椰子。  显然,克鲁索的现况已大大改善。以前,他必须每天高强度辛勤工作10个小时。一天到晚费劲爬上爬下,结果每天也就享用10个椰子。但当他明智地投资并建造一件资本品后,克鲁索发现在杆子的帮助下,每天只需工作4个小时就能敲落20个椰子。这可比徒手爬树摘椰子轻松多了。而且,每天能享用的椰子数量也比之前多1倍。坦率地说,基本上这已是他愿意吃的极限了。  另一个重要的细节是,如果克鲁索想永久地保持这种新的高标准生活,那么他不能完全享用每天20小时的休闲。克鲁索除了每天花费4小时劳动搜集新椰子以外,必须另外花时间维护他的杆子。假设杆子在使用一周后,树枝部件会扭曲脱节,并且两端的树枝都磨损严重。那就意味着,克鲁索在使用新杆子7天后,必须花一些时间替换两头的树枝,同时用新的藤条从头到尾重新捆绑。  现在,如果克鲁索每天只最低限度地工作4小时搜集椰子,那么他只能这样得过且过、懒散地过上7天。在第8天早上,克鲁索将发现自己的杆子不能用了。然后,那天他必须花费(假设)7个小时搜集新藤条与2根新树枝,并且重新捆绑制作新杆子。那一天,不仅克鲁索要额外工作那么多小时,还因为不能收获新椰子,而必须消耗一些库存。  为了避免这种剧烈动荡的日程安排-前7天轻松工作并获取大量椰子,但第8天紧张工作却不能收获椰子。克鲁索可以将生活安排的更平顺。在新的均衡状态里,每一天他依然花费4个小时敲落20个椰子添加进库存,并吃掉100个库存里最早的20个,然后,他另外花费1个小时来保养资本品。这样7天之后,克鲁索将总共花费7个小时的劳动力,用于修复杆子使用一周后的磨损。【注10】  现在,我们用经济学术语,回顾一下克鲁索的成就。首先,通过减少每天的消费量-降低生活水平,储蓄椰子以建立一个贮藏,从而能提防未来突发的收入中断。不仅如此,克鲁索还投资了自己的资源,创造了一件资本品-杆子,并显著地提高了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当杆子完工后,克鲁索每天只消费净收入,因为他投资了总收入一部分,正好能够弥补资本品的折旧。物品按单位估价  经济理论史上最重大的一个突破,是认识到人们评估物品的价值,不是按照物品的整个类别,而是按照物品的单位来进行。用经济术语来说,人们对物品的估价基于边际效用。  “钻石与水的悖论”是对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最经典的阐述。乍看起来,水的价格低得难以置信-餐馆甚至免费提供。而钻石的价格却极高,不信你问服务员要一杯钻石试试。如果经济学家们认为,物品的价值最终涉及到满足人的主观目的,那么钻石怎么可能比水更有价值呢?毕竟,如果你因缺水而渴死,那就什么目的都无法满足了。  1870年代早期,3位经济学家各自独立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是的,要想正确解释物品的价格,必须进入人的思想以了解人的目的。但是,当人在真实世界中实际选择时,取舍从不涉及“全部的水”与“全部的钻石”。如果非要在这两者中选择,那么理所当然人应该选择水。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水的供给极其丰富,以至于任一加仑的水,价格低得无足轻重。相反,钻石的数量极其有限,无法满足人们的全部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任何一颗钻石的价格都非常高。经济学家会说,钻石比水更稀缺。  在鲁滨逊?克鲁索的世界里,物品按单位估价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举个例子,假设一天晚上克鲁索睡着了,因为粗心而没有熄灭篝火。风吹着火苗,不巧烧着了克鲁索用藤条、树枝与树叶建成的简陋掩蔽所。当克鲁索惊醒时,整座小屋都在燃烧。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在小屋坍塌之前逃出去。而此刻,时间仅够拿一样东西。小屋里有一个新鲜的椰子和他遭遇海难时随身戴的表,克鲁索应该带哪一样逃出去?  粗率的想法是,“如果避免饥饿的目的比保留对于文明世界的无用回忆更重要,那么克鲁索应该带椰子出去。”  但这个答案是错的。克鲁索是饥饿还是饱足,那一个椰子无关紧要。实际上,在远离火堆的地方,克鲁索仍然库存了99个椰子。所以,最糟的情况是,某一天,也不一定非得第二天,克鲁索将不得不只吃19个椰子,只比平常少吃一个。事实上,克鲁索只需某天加班12分钟【注11】,敲下21个椰子,就能弥补在大火中损失的那一个。一般性的原理是,克鲁索的估价基于单位比较。当他对比一个椰子和一块手表的价值时,他要考虑的是一个单位对实现自己目的的影响。尽管100个椰子确实比100块手表重要,但与克鲁索无关,因为那不是他逃出着火的小屋时面临的问题。此时,他要决定的是,是否一个椰子比一块手表重要。如前所述,损失一个椰子的影响微乎其微,仅仅意味着日后少吃一点点,或多加一会班。经济学家会说,“在边际上,损失一个椰子是无足轻重的”。所以,克鲁索为了感情因素而选择手表是合情合理的。综合总结:克鲁索一个人可以做些什么  最后,一切就绪,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克鲁索实际上是如何行事的。  简单的说,克鲁索所作的决定是为了达到自己最重要的目的。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克鲁索的行动是为了满足排序最高的偏好。有些经济学家会说,克鲁索是为了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  然而,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警告。当克鲁索作选择时,他不能仅仅考虑自己主观意识上的收益。也必须考虑成本。一项决定的成本,就是因这一决定所放弃的其他目的中,最为重要那个目的的价值。经济学家为了解释清楚这一概念,通常使用一个更长的名词-机会成本。它被定义为主体为了某项选择,而不得不放弃的次优选择带给他的价值。  克鲁索的日常决策面临着取舍问题,迄今为止,我们已经解释了取舍的本质。唯有正确认识到选择间的联系,我们才能理解克鲁索实际做的决定。例如,让我们重新考虑克鲁索逃出着火的小屋前的行动。我们说过,他面临着选择-拿椰子还是拿手表。但实际上,我们作弊了,我们直接向前快进到了真正作取舍的时刻。在现实里,克鲁索的选项可能有很多。除了拿椰子和拿表之外,他还可以决定用力猛打自己两个耳光,或者拿起椰子掷向燃烧的屋顶。实际上,我们只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克鲁索会首先逃离小屋。当然,他也完全可以选择冷静地吃起椰子,直到被烟熏晕。  当我们讨论在克鲁索愚蠢地让自己的小屋着火后,所采取的行动时,我们不必费神去考虑上述那些荒谬的可能性。因为我们知道,克鲁索最先、也最重要的目标是逃出小屋以保命。我们假定他会视自我保全为最重要的结果,远远超过像“多睡几分钟”等其它目的。在此背景下,我们知道他随后面临的选择是逃跑前先拿一样东西。我们不用自找麻烦地去比较救出手表的益处与不能打自己两耳光的成本,那显然不能准确描述行动的真正成本。因为据推测,“打自己耳光的乐趣”在克鲁索的偏好中排序不高。  与此相反,为了理解克鲁索真正面对的抉择,我们必须判断因决定拿手表而被迫牺牲掉的次佳选择是什么。在我们的故事里,假定次佳选择是拿椰子。【注12】经济学家会这样解释克鲁索的行为:克鲁索认为拥有手表的收益多于损失1个椰子的成本。他们实际上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说:拥有1块手表和99个椰子,比拥有100个椰子但没有手表,能达到更重要的目标。  克鲁索作的其它决定更复杂,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克鲁索的选择一定是收益超过成本的。例如,某天,克鲁索决定工作5个小时去搜集更多的藤条,那一定是因为他认为收益超过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收益是在未来能消费更多椰子所带来的额外满足,记住,他要靠藤条来维持杆子的可用性,才能继续敲落椰子。成本是克鲁索因此放弃的目的中,最重要的那个目的的价值。假设在克鲁索出发去割藤条的路上,他发现地上有一堆切割完好的藤条-古怪的老天爷放闪电击落的。果真如此的话,恐怕克鲁索就会决定享用那额外1小时的休闲了。这就说明,最初他决定花一小时割藤条的成本,是在那天享受19个小时的休闲之外,再额外享受1个小时所带来的价值。【注13】  本课的最后一个要点是,克鲁索的一切行动都是由预期引导的。预期是指他对未来的预测。当克鲁索做任何一个决定时,他选择的是自己预期收益超过成本的结果。他很可能会犯错误。例如,为了建造木筏,克鲁索可能会花费几周的时间搜集树枝和其他材料。他认为自己可以靠木筏逃离到公海,希望能在那里被救走。这一丝逃生机会的收益对于克鲁索更为重要,所以他宁愿放弃休闲时间来建造木筏。然而,经过多次尝试后,克鲁索懊悔地发现,光靠木筏是无法逃离小岛的。很不幸,岛上缺乏制作一面大帆需要的材料。他极其后悔自己白费了功夫,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准确点说,完全是在浪费休闲。  尽管克鲁索犯了错误,我们经济学家仍然可以这样解释他最初的选择-克鲁索认为逃到公海的收益大于多点休闲时间的成本。尽管这一取舍并不符合现实,但克鲁索认为结果可以实现,最终引导他行动的,是他自己的信念和偏好。??? 本课概要? 通过研究仅由1个人组成的假想“经济”,我们能学到许多基础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我们在简化的场景里掌握学习方法后,可以应用到更复杂(更真实)的多人场景中。? 人所作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是把时间与其它资源投入到现在还是未来。通过储蓄与投资,人们牺牲当前的满足,但却能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满足。? 经济学家说,只要主观收益超过成本,人将一而再,再而三地忙于一项行动。新名词:经济地使用:因为资源稀缺并仅能满足数量有限的目的与偏好,所以谨慎使用资源的行动。消费品与服务:能直接满足人的偏好的稀缺物体与服务。生产品/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可以生产消费品与服务的物体或服务,用于间接满足偏好。土地/自然资源:大自然赐予的生产要素。劳动力:人的身体对生产过程做出的贡献。休闲:人不去从事劳动,而是用自己的身体和时间来直接满足偏好,所产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消费品。劳动的负效用:经济学家的术语,用来描述人更愿意休闲而不是劳动的事实。人为了获得间接的回报才会去从事劳动。资本品:人创造的、不能直接由大自然赐予的生产品。收入: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新增消费品与服务的产出。储蓄:人的消费量少于其全部收入;“量入而出”。投资:把资源转投到那些能提高未来预期收入的项目中。生产率:一件生产要素在一段时期内的产量,通常特指劳动力。均衡:当所有的动荡与变化都平息后得到的稳定状态。折旧:资本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或耗尽。边际效用:经济学术语,指一个新增单位的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主观满足。收益:由一项行动方案带来的主观满足。(机会)成本:因为一项行动所舍弃的次佳收益。预期:人对未来的预测,其中包含着人对“世界运作的方式”的理解,并依此来引导当前的行动。课后问题: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