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49:崔知贤《上元夜效小庾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上巳】享受完“大唐狂欢夜”上元节之后,您是不是觉得还没过够吃喝玩乐的瘾呢?没关系,跟着我们穿越团,咱还有的是机会。如果说以赏灯为主的上元节是“夜间狂欢”,那么一个多月以后,每年三月三日的“上巳节”则是“水边狂欢”。这个据说能追溯到《诗经》和《论语》的古老节日,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就是“水”,绝大多数节庆活动都在水边进行······那边那位男客人,您在傻笑些什么?介意跟全团客人分享一下吗?哦?您说您想到了现代欧美国家的那些“天体海滩”?雄性动物们的脑回路啊······不过这位客人的联想倒也并非全不靠谱。如果这团里有天体海滩爱好者,穿越体验一下我国古代“上巳节”,大概真的能从中找到很多乐趣和共鸣。怎么说呢,至少秦汉之前,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大量群众扶老携幼全家来到河湖溪流等自然水体边,很多人是真的会当场脱光了跳进水里洗澡的。您还记得我们说过古代平民家庭洗澡有多困难多费钱吧?特别是在北方的冬天,风雪呼啸,寒气袭人,柴炭比其他季节更昂贵难得,要在家里烧桶热水洗个澡,对平民百姓来说真是奢侈行为了,所以大部分人一冬天都忍着脏污垢腻,甚至连衣服都不怎么洗换(因为过冬厚衣服比春夏单衣贵,穷人家能保证一人有一件就不错)。这样忍过两三个月,到三月三日,春回大地,气温转暖,河湖涨融,人们来到这样干净丰沛的水边,自然会觉得身上发痒,想要清爽一把。虽然这时候的水温还是比较凉,跳进去洗澡可能不算太舒服,但春季也是各种疫病的传染高发期,个人卫生不好好搞一搞,染病的概率更大,所以有点儿经验常识的人家都会鼓励家人洗一洗。当然,那时候科学不发达,这些生活经验一代代传下来,往往附会上迷信色彩,大家不说春天洗澡是为了防病,而说是为了“驱邪”,身上的污垢就代表疾病、灾祸、不祥,用洁净的流水加上柳枝、香草、桑叶、荠菜花等,把脏污洗掉,这一年就不会再惹上灾病。这个活动还有个现在已经很生僻的专门名词,叫“祓禊”[注50]。全村人一起露天洗澡,够刺激吧?这还不算什么,秦汉之前,啥封建伦理道德还不盛行,乡间民风淳朴野性,青年男女在河湖里洗着洗着对上了眼,就牵着手直奔小树林去幕天席地了。这还不是个别现象,到那天您要是往水边的长草灌丛里随便走走,大概隔几步就能发现一对野鸳鸯。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上古的“上巳节”还可以称为“性爱Party”,约等于现代海天盛筵什么的吧……客人您口水擦擦,很遗憾啊,到了唐代,这些混浴风吕露点狂欢什么的,已经不太流行了。唐朝人还是会扶老携幼全家到水边来过节,但是“礼教”的观念已经深入全社会。人们在河湖里洗洗手、冲冲脚,也就算是“祓禊”,想更开心一点儿的话可以在水边唱歌跳舞谈情说爱。吃货们这天还会准备一些煮鸡蛋、大红枣,投入到流水中,让它们向下漂游,被下游的人们拾起来顺嘴吃掉,这叫“曲水浮素卵”“曲水浮绛枣”。当然文人们在水边吟诗作对,把酒杯放入流水,顺着回旋的波浪在人们之间穿行,落到谁身前谁拿起来一饮而尽、赋诗一首,这就是更加有名的“曲水流觞”了。具体到您穿越的长安城,跟“上元节”情况相似,每年“上巳节”,城内百万人口几乎会全都集中到城南的“曲江池”“芙蓉园”一带春游踏青,倾城而出,万人空巷。当时人写诗说:“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注51]平时僻处城南郊野的曲江风景区,到了三月三日这一天,比繁华商业区和市区主干道还热闹拥挤。在城里特意去找而找不到的人,这地方都能遇见了。长安贵家郊外野游,一般都要撑起用大幅布帛制作的“行障”“帷幕”,搭出一处半隐蔽的空间,把家主宾客与闲杂人等区隔开来。上巳节的时候,只见偌大的曲江池畔,行障帷幕紧密相连,几乎没有能插下脚的地方,可想而知这些富贵人家提前几天就派人去选地方占场子了。幄幕像云一样聚合在一起,车马拥挤喧嘶,贵人们身着绮罗华服,杂沓而来,头上身上系戴的香囊首饰花钿免不了到处遗落,把道路都盈满了。相比后世来说,唐朝的女性出门还是比较自由的,而三月三这一天,家中有待嫁女儿的,更是要把她们带到曲江这里来。为啥呢?因为这是挑女婿的好机会。唐代的科举考试,大都在早春二月举行,二月底三月初“放榜”公开成绩,考中了“进士”科的学子们俗称“鲤鱼跃龙门”,从此步入人生坦途,捧上了铁饭碗,也成为长安人家争相嫁女的对象。在“上巳节”,按惯例,新科进士们齐聚曲江池畔的“杏园”,开宴庆贺,吟诗作曲,游园赏景,总之是他们出风头亮相的时候。除了进士之外,当朝宰相高官权贵们也纷纷占据池畔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地,开宴摆酒,邀请社交场合的风云人物来参宴给自己挣面子。如果您穿越以后很混得开,在长安上层社会圈子里打响了名气,那么到这天,您可能会对着五六七八九十张请柬发呆,最后只能在曲江池畔一家一家辛苦赶场,被未来的老丈人丈母娘七大姑八大姨和娘子们评头论足议论一个遍。钻石王老五们忙着赶场相亲,年轻美女们,无论已婚未婚,也有自己的秀场。唐朝有类似于现代的“女性社团”“妇联”这种民间组织,一群女性呼朋唤友,抛开父母家人老公孩子,自己结伴出来游玩。她们在曲江池边占个位置,解下自己的外裙作为“帷幕”,搭在树上或者竹竿木架上,号称是为了遮阳防偷窥,但其中的挑逗意味您想想就明白了。这种“裙幄”五颜六色,其中以大红为最多,因为唐朝美女们最喜爱穿的就是红色的“石榴裙”了。不过就算您找到机会能往“裙幄”里面偷看两眼,八成也看不到什么香艳情景,因为唐美人的“外裙”里还会再穿一层“衬裙”,“衬裙”里还会再穿长裤(当时一般叫“袴裈”),走光的可能性很小。您要问整个节日场地里最热闹抢眼的人物是谁?那一般来说,是毫不谦虚谨慎的又骄又躁的皇帝陛下。没错,每年一度长安上巳曲江大型狂欢活动的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就是贪玩享乐的唐朝天子们。为了让皇帝及其家人亲友玩得满意、看得高兴,首都各区的区长们负责提前美化环境道路,除了打扫卫生洒水降尘,从皇宫到曲江,这一路街道两边都要用彩灯、绢帛装饰一新。坑爹的是,装饰了还不一定有没有用,因为从有的皇宫,比如玄宗年间皇帝居住的“兴庆宫”,到曲江池这里,有一条封闭的专用通道“夹城”,皇帝妃子可以直接从夹城过来,根本看不到外面街上的情景。皇帝的出游队伍进了“芙蓉园”(曲江池是芙蓉园里的水景),直接登上这园子里最高大的建筑“紫云楼”,在楼上大开宴席,与臣子们饮酒赋诗赏景作乐。宫中的太常、教坊乐队也提前来到曲江池畔选择演出地点。如果池岸上已经没什么好地方了,干脆弄些舟船,在船上奏乐。用曹雪芹老夫子的话来说:“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渡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这一招,游客们也好用,曲江池水面面积据说有200公顷,能容下大量游船划荡,而且乘船游玩比在岸上还有更多的好处。比如,岸上搭起帷幕的出游人家,就算是最古板守礼的那种,也只会在左、右、后三面遮严实防人偷窥,而对着池水的这一面,肯定是敞开的——否则还怎么看风景呢?这时候如果您划一叶小舟,做不熟水性手忙脚乱状,漂到人家帷幕附近,就能一览无遗地饱餐人家女眷的秀色啦······看那位披红巾的娇羞美女,身材丰满,发髻如云,怎么不抬起头来让哥瞅瞅啊?哎哎,还真抬起来了······扑通!哼,活该,被我大唐美女的独特风韵惊吓得掉水里了吧?在我大唐,即使是比较讲究礼法的贵族妇女,彪悍起来也是豪放爽利不让须眉。您要是希望见识到扭扭捏捏、羞羞答答的“古典美人”可穿错朝代了。就连皇帝的大姨子小姨子们,高兴起来照样招摇过市不在乎平民百姓围观,诗圣杜甫就在某一年“上巳节”的芙蓉园里,围观到了著名的杨氏姐妹。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榼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注52]试译:三月三日天气晴朗,长安曲江池畔聚集了大批美人。她们意态浓远、神情自得、肌肤细腻、骨肉停匀。绫罗绣衣映衬暮春美景,金丝绣的孔雀和银丝刺的麒麟相映生辉。头上戴的是什么呢?翡翠片花叶直贴到鬓角边。背后缀的是什么呢?宝珠压住裙腰多么稳当合身。其中有皇宫里的后妃至亲,天子封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她们的宴席上有翡翠蒸锅烹出的紫驼峰,用水晶圆盘盛放的鱼鲜。这些东西人家都吃腻了,犀角筷子久久不动,鸾刀切了半天生鱼片细肉丝也空忙一场。那么她们吃什么呢?宦官骑马疾奔而来,因为是训练有素的御马,不扬起灰尘,他们络绎不绝地送来出自御厨的海味山珍。在她们开宴时,旁边的笙箫鼓乐奏出音乐,缠绵婉转能感动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一位姗姗来迟的骑马人,洋洋自得,到轩门才下马步入锦褥茵障。他本来是两位夫人的同族兄弟,却与她们关系暧昧,就像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也像传情的青鸟勤送红巾。您想知道来者是谁?他的气焰熏灼不可一世,千万不要近前,小心宰相杨国忠呸您一脸!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张勃.唐代节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张宏梅.唐代的节日与风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黄新亚.消逝的太阳:唐代城市生活长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注50:“祓禊”音fúxì(伏戏),古代“除恶之祭”。注51:刘驾《上巳日》。注52:杜甫《丽人行》。断炊了,大家欢欢喜喜上坟去吧【寒食清明】穿越到唐朝的一大好处,就是唐朝人特别豁达乐观、爽朗、爱热闹、抓紧一切机会享受生活。就说咱们现在体验的这些古老节日,在唐朝以前,很多都是为了纪念、追思、标志农时或驱邪趋吉等,但是到了唐朝人手里,一个接一个地全都变成大家开心娱乐享受美食美景美人的时光。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寒食节”和“清明节”了。至少说到“清明节”,大家应该还都有个概念,知道这是给过世的亲友上坟扫墓的日子,但您知道丧心病狂的唐朝人在这一天都干些啥吗?咱们这就穿越过去看一看。客人您等等,手别那么快,您看,落地时间设置错误了吧。您问哪儿错了?这不是设的四月五日清明节吗?大哥,这“四月五日”是指阳历、西历、公历、格里高利公元纪年的“四月五日”,现代我们放清明小长假按这个时间放。可是在唐代,人家是按农历、夏历、阴历来纪年月日的。在唐朝,“清明节”大都是三月上旬,“春分”这个节气之后的第十五天,有时候甚至比“三月三上巳节”还早,所以到了后来,渐渐的“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就合三为一了,后世统称是“清明节”。“上巳节”我们前面已经体验过了,这回要去体验的是“寒食节”“清明节”。“寒食节”是怎么回事,其实也有好多人都听说过,基本就是晋文公和介子推这一对君臣之间的恩怨情仇爱恨虐恋。君主落难时臣子割股相救,领导发达富贵了就把穷兄弟忘了,结果穷兄弟一生气跑进深山里躲着不出来,再怎么蒙主宠召也傲娇拒绝,最后闹到君主放火烧山,偏执狂臣子抱着棵柳树宁死不相见的地步,最后为了纪念这“忠臣”,大家以后在烧山这一天都禁止生火,还编柳条圈、插柳种柳来纪念介子推。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但是据专家考证,其实“寒食节”的起源并不是它,而是周朝末期因为星象学说而产生的“禁火”习俗。按照古人“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火这个东西保存燃烧了一整年,特别是经过漫长的冬季,它也会疲累浸恶,需要像植物动物一样繁殖重生。所以在春天,大家要把“旧火”统一灭掉,为保证灭得干净,这个灭火时间长达一至三天。“寒食”结束以后的第一天就是“清明”,在这一天,宫廷里要向外颁赐“新火”。宫里的小奴们在殿前一字排开,每人一套家伙,现场在榆木上“钻木取火”,第一个取火成功的,皇帝会赏赐他三匹绢、一口金碗。随后这火种被大家用榆木或柳木条引燃,分送出宫,赏赐给近侍大臣,以示皇恩宠眷。得到宫内“传火”的人家会把木条插在大门旁边,夸耀整日,所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注53]。宫内“传火”有限,平民百姓家就别想了,老老实实自己弄新火种吧,这也是一项技术活儿呢。所以穿越到唐朝的寒食节以后,您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冷?没这么夸张啦,即使在长安,农历三月的日间平均气温也有十几摄氏度了,唐朝首都居民这时候都争先恐后地到户外活动呢。多穿件衣服,身上不会有太大感觉的,但是您的肚子里恐怕已经开始叽里咕噜作响了吧?去厨房看看,冷锅凉灶,烟气不起,平时无论什么时候都保存着火种的炉炭这时候也完全熄灭。别说做饭了,您想给自己烧口热水喝都没门儿。您问那“寒食节”期间唐朝人都吃什么?难不成大家一起绝食三天?当然也不会。您揭开灶上这瓦罐瞧瞧,满满一罐子稀粥呢!这可不是普通的白米粥,人家有个专门名称叫“饧大麦粥”。您趁人不注意尝一小口,粥里有大麦的醇厚味和杏仁的香苦味······我说客人您别舀了一勺又一勺喝起来没完,这“饧大麦粥”的正经吃法可不是这样的。作为寒食、清明节的特色食物,“饧大麦粥”的做法和吃法都相对复杂。先将大麦(或者粳米)熬成浆,煮熟,再把杏仁捣碎拌进去,冷凝以后切成块状,分给大家吃,吃的时候浇上麦芽糖稀。还有一种“干粥”,是把麦粉、粟粉、米粉炒熟,加水调成糊糊吃,有点像后世的“面茶”“藕粉”“黑芝麻糊”这些东西。您说怎么都是稀的?您快饿死了,需要点儿干粮填肚子。也有也有,看这边这一笼“子推蒸饼”,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命名的,但它其实就是“枣糕”,把枣子捏在面里上笼蒸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模拟介子推老兄被烧熟在山上的模样……您觉得这玩意儿太粗糙难下咽?呃,寒食节也有高级食物,叫“寒具”,这东西一直流传到现在,但大部分地方已经管它叫“馓子”了,是用蜜调水和面,抻成一束束细面条,盘旋弯曲起来下油锅炸,炸得金黄酥脆一碰就断,吃到嘴里又香又甜入口即碎。食用油在唐朝是贵重的东西,“寒具”大概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吃得起。饧粥、干粥、枣糕、寒具,这些都是容易保存的食物,在寒食节到来之前做上一堆储存着,断炊期间全家人就以此充饥。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食物,既好吃,又好看,更好玩,所以在唐朝大大流行开,可以作为唐朝清明节的代表性标志,这就是——“彩蛋”。那边的客人在喊什么?唐朝人抄袭基督教“复活节”?这脑袋被洗得……您请先去追究基督教抄袭古埃及风俗的责任,谢谢。用鸡蛋来表示“重生”以呼应“万物复生”的春天,是世界多个地区都有的风俗。唐朝人在清明又吃又玩的彩蛋叫“镂鸡子”,也叫“画卵”,是把鸡蛋煮熟以后雕刻上各种花纹图案,并染色绘彩。搞得这么复杂,当然不纯是为了吃,各家各户会把自己镂刻过的煮蛋拿出来相互比试炫耀,这种习俗当时叫“斗鸡子”,也是寒食节的一大特色活动。说良心话,这些冷粥凉糕、煮蛋炸面,就算敞开了任吃管饱,可连口热水都没得喝,生生往下咽,日子也够难熬的。大概是唯恐您穿越过去以后心情还不够低落,家里人招呼着,别犯懒发呆,赶紧准备东西,咱们还要出城去扫墓上坟呢。旷野昏灰,乌鹊拖着长调子凄凉啼叫,一座座零散离乱的坟头间传来断断续续的哭声。有风吹过,纸钱纷扬乱飞,漫撒在古旧坟丘的绿草上。重重如雪的棠梨花与白杨树交相搭叠,处处都是死生别离的场景。哭声穿不透九泉之下的冥界,却感应得上天在傍晚下起了淅沥小雨。扫墓的人相互扶持着疲惫归去,清明节最传统的活动才算结束——这样的景象涌上您心头,无异于雪上加霜。本来就肚子空空又冷又饿,还得去哭坟头,当个穿越者容易吗?不过您看看身边的家人亲朋,他们的情绪倒是挺高昂的,不但准备了酒食、果品、纸钱这些上坟用品,还眼错不见地往布囊里装了些杂七杂八的玩意儿。你们一同动身,出门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穷人就靠两条腿慢慢走,出长安到城郊荒地坟墓集中的地方,一看,已经有好多人来这里上坟了。哭声也有,主要发自新培的坟冢前,这是逝世不久的死者家人来怀念追思,感情还比较深厚,所以能哭得出来。大部分来扫墓的主要是给坟丘添一添土、浇几盏薄酒,把带来的食物供祭在墓前,纸钱扬撒或焚化,还要去附近的柳树上折几枝嫩绿枝叶插在坟上,或编成柳条圈给小孩子戴。最后是大人孩子依次向尊长坟墓叩头行礼祭拜,把酒食留下(会有看坟人或流浪汉享受),这算扫墓完成。气氛本来应该是悲戚肃穆的,可您刚到坟前,还没开始正经拜祭,就听见旁边传来一阵吹拉弹唱嬉笑声。这谁家倒霉孩子来捣乱?扭头一看,咦,远远近近好几堆人在坟头之间席地而坐,一边奏乐歌舞一边吃喝谈笑,跟出来春游似的,就差摸出扑克牌来斗地主打双升了。我说你们上坟上成这样,也不怕死去的祖先气得从坟里爬出来敲你们?心里刚刚这么嘀咕,突然听见那边爆出一大波响亮喝彩。凑过去瞧瞧,还没到近前,半空中忽地飞起一个大活人来,您怕是得吓一跳。适应一下,这是娘子们在打秋千呢。寒食、清明节里打秋千,是唐朝妇女最喜欢的一项运动。提前找地方把高高的秋千架起来,参加活动的美女们一个个红裙绿袄、打扮得桃羞杏让、裙裾飘飘、衣带当风,比赛谁荡得更高,谁的姿态最优美,谁胆子最大、敢做特技动作(比如在空中松开双手做展翅状)。很多人荡到顶峰,高度都与大树树梢平行了,当时只顾着争强好胜笑闹,下了秋千架回头再看,才觉得心跳腿软了。不远处的平地上还有更热闹的,七八个年轻美女居然凑在一起开始踢足球了。还真的是足球哎,用八片皮制成的,里面有个用动物膀胱制的球胆,吹气充满,跟现代的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已经很像了。当然唐朝人管这项运动叫“蹴鞠”,规则也是主要以脚踢、头顶为主。下场的双方球员们追逐奔跑,旁边还有人击鼓奏乐助威,观众们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不断欢呼叫好。您觉得踢足球已经算是激烈运动了吗?哈,在唐朝人看来,这个其实很斯文憋闷,大多时候是给女孩子们玩的。唐朝爷们儿偏爱的运动要比这野性得多,那就是——您猜对了,打马球。打马球需要的场地和人数都比踢足球要大要多,每年寒食清明节举行马球比赛也几乎成了定例。郎君们裹头持杖,骑上骏驹,在广阔的场地上流星逐电一般矫健奔驰,人喊马嘶,热气腾腾。这么一活动,胃里那堆冷食寒气都会融化消散,让人舒服点儿。马球也是贵族运动,不是人人都有钱能买马来骑着玩。那么退而求其次,买不起马,您买只鸡来玩一玩?我可没有骂人,这里说的是真的活公鸡,买来玩“斗鸡”的。这个游戏从初唐到盛唐一直很盛行,从太宗到玄宗的皇帝们都是斗鸡粉,而且寒食清明斗鸡,也像打马球一样是固定活动。早在太宗李世民还是皇子当秦王的时候,有一年清明节跟人斗鸡玩,奉陪的臣僚们写诗凑趣,就有人忍不住吐槽,先夸耀了一番公鸡的威武能战,最后说“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注54]——当时战功赫赫的秦王李世民正在跟兄弟争皇位,这诗很显然是把他比喻成斗鸡了,劝他“你小子收敛一点儿吧,别太张扬了”。您看这清明上坟上得多热闹啊,女人踢足球打秋千,男人打马球斗鸡,有没有男女都能参加的游戏呢?有啊,这一天“拔河”也是必玩娱乐,连皇室朝廷都出面组织王公大臣们来拔河,分两队拉扯绳子,哪边力气大拉过界哪边赢。因为古人认为拔河有祈祷丰年、庆祝丰收的作用,而清明节正是春耕播种的时候,所以这活动正应景。哪怕是最爱清净、不喜欢凑热闹的人,经过一冬闷在家里,春天出到郊外,也会到处闲逛踏青,欣赏这花红柳绿的大好春光。看,那边一树桃花下,那崔郎君正在“人面桃花相映红”地泡美女呢;这里又有个号称来上坟的,却扯着牧童问“哪里有酒卖”,牧童把他打发到杏花村去了;那边树下还有下棋的、演剧的、耍百戏的······也正是由于唐朝百姓在上坟的时候玩出了这么多花样,只顾享乐,把本来应该悲哀肃穆的清明节弄得没点儿正形正样了,朝廷起初还觉得伤风败俗,曾经郑重其事地下诏要求禁断“寒食上墓作乐”,但是后来发现根本管不住,只好听之任之。不过仔细想想,那些已经埋在土里的祖先,如果下世时隔不远,也是唐朝鬼,那么看到后世子孙如此欢乐地享受着生活,大概也不会介意,而会一起吃着供品唱起歌来吧。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张宏梅.唐代的节日与风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张勃.唐代节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注53:韩翃《寒食》。注54: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公款不吃白不吃,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亲爱的唐穿团客人,前面我们说了不少穿越到唐朝的好处,但是单就“过节”而言,穿越到明清以前的中古社会也有些风险。除夕、清明、端午这些节日还好,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您也比较有思想准备,但是在其他时候,很可能突然一下子冷不丁冒出来个全民狂欢性的节日,别人都在欢天喜地做准备,您却一无所知茫然无措,这样穿越者身份暴露的可能性很大。比如说吧,在每年的二月和八月春秋季,您正在家里闲坐打盹儿,当当当,大门被敲响啦,有人给您送了一份“转帖”。您不知道“转帖”是什么?就是唐朝的通知单啦,不过因为当时纸墨都比较贵,印刷术又还没普及,唐朝人不可能像现代人一样大量印刷、到处发送转贴。一份通知一般只写一份,在纸尾写全需要通知的所有人名单,送到附近一家。这家人看完了,在纸帖上自己名字旁边做个标记,表示收到通知,然后由他负责送往名单上的另一家……这样按顺序传递,把名单上所有人都通知到,最后这张纸帖还要转回到撰写人手里。您接过“转帖”,低头看上面写的是啥。“座社局席转帖抄 社司转帖右缘年支座社局席 幸请诸公等 帖至 并限今月十日于节如兰若门前取齐 如若于时不到者 罚酒一角 全不到者 罚半瓮 其帖速递相分付 不得停滞 如滞帖者 准条科罚 帖周却付本司 用罚”[注55]后面是一堆人名。您看不懂这是在说啥?这是在通知您过“社日”的时间和地点呢。要求这个月十号在附近的佛寺门前会合。如果您迟到了,要罚酒一角;如果您干脆一直没去,要罚酒半瓮。这张转帖您看完了赶紧传下一家,不准留在手里太久,如果不及时转帖,按“社司”的规定处罚。帖子转完了交回“社司”,作为处罚依据。文字这算看懂了,但您知道“社司”和“社日”又是什么吗?“社日”在中古唐宋以前,一直都是民间最盛大的狂欢节……是是是,我知道,“上元节”是夜间狂欢灯节,“上巳节”是水边狂欢节,“清明节”是野外踏青狂欢节,这又出来个狂欢节,唐朝的狂欢节还真多哈。“社日”可以叫作“乡村狂欢节”,它和农民、土地、耕作、丰收有着极为深厚密切的关系,每年到了这两天(一般是春季的“春社”和秋季的“秋社”),虽然城市里也过节,但有条件的市民文人都愿意往乡村跑,去感受那种如痴如狂的兴奋喜悦气氛。历代皇帝大臣都动不动把“江山社稷”挂在嘴边,“江山”您当然知道是啥,“社稷”呢?这其实是两种东西,其中“社”指的是土地神,对对,后来演变成了“土地爷、土地奶奶”的那一对,而“稷”是指农作物之神,这两位合称起来,就是“民以食为天、18亿亩耕地红线绝不能动摇、中央一号文件”所代表的重要含义了。唐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全国大多数人口都是农民,维系社会运转的最主要产业也是农业。虽然说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吧,但是自然村之内的各家各户也需要相互协作,比如灌溉系统怎么建造、维护、使用,牛马等数量有限的耕作大牲畜怎样使用才能发挥最高效率,农忙时集中人力干活,农闲时轮流休息,乃至哪一家婚丧嫁娶、盖房上梁、失火防盗,这都是需要协调互助的。所以各村镇都有乡民们自发成立的负责协调安排这些事的组织,这些组织的管理机构就是“社司”。您问这些“社司”跟“村长、里正、保甲、村委会”什么的有啥不同?呃,其实都是历代的村民自治组织,人员也很可能重合,不过以“社司”的名义举行管理的活动,目的、范围明确,比如“渠人社”只管建护分配灌溉渠水;“丧葬社”是社员们谁家死了人,别人要帮助办丧事;“女人社”则是只限农村女性参加的互助共事团体。但是,这些活动中影响力最大、社员们也最重视的,就是“社日”了。您再看一眼手中的“转帖”,记住过社日那天集合的时间地点,然后在纸上自己名字旁边画个圈点,表示已经收到通知,这就穿外衣出门去给下一家送“转帖”吧。走出门您就发现了,虽然离目前规定的“社日”还有几天,但村里已经开始烹猪宰鸡、搬运酒食、裁剪衣饰,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地开始做准备啦。跟其他节日不同的是,“社日”的具体日期经常变化,大体来说是二月份举行“春社”来祈丰年,八月份举行“秋社”来庆收获。唐朝曾经要求在这两个月的“上戊日”(每月上旬的戊日)来全国统一过节,但官方的规定自己都变来变去,而各地的各社司也会根据自身条件限制来临时决定“社日”日期,所以才需要“转帖”通知嘛。“社日”主要有两大项活动:一是祭祀“社神”和“稷神”,二是祭祀以后的娱乐歌舞饮宴活动。您别心急,我们慢慢来体验。祭祀活动一般会在村镇里的专门场地来举行,这场地里要有两位神仙的“神树”(可以理解为后世的“牌位”“神主”)。离着社日还有一天,就得有人来打扫祭祀场所、挖坑准备掩埋祭品、安排祭祀者和仪式用品的位置,同时主持和参加祭祀的主要人员要提前斋戒沐浴、修整身心。到了社日这天,凌晨的时候,相关人员就要把祭品牲畜宰杀烹饪好,放在各自的祭祀器具当中。主事人在“神树”下面设祭“社神”的席位,在“神树”西边设祭“稷神”的席位,都是朝北的。天亮以后,“社司”的最高主管“社正”,带着社员们进来啦。他们带着水器酒杯等器物,设在二位大神祭席的北边。开始祭祀,顺序是先祭社神,再祭稷神,往酒杯里倒满酒,倒在神前土地上让它渗入,主持人念颂祈望丰收、感谢神佑的祝词,大家一起跪拜磕头等。给二位大神祭完酒,“社正”自己也按照程序喝一杯“福酒”,把酒杯还回去,大家磕头。最后一个步骤是掩埋祭品,把上供的肉食埋在预先挖好的坑里,请二位大神享用。这算是完成了“祭祀”这一环节。唐朝人普遍迷信,大多相信这一年的收成好不好完全取决于“社稷”二位大神肯不肯施恩,所以村民祭祀他们时还是诚心严肃的。但是大家期盼过“社日”主要可不是为了朝神主磕头,有那年轻心急的,没等埋完祭品,已经跃跃欲试地想冲上街了,而街上也果然不负众望地响起了锣鼓箫笛声,“赛神”开始啦!这种“赛神”活动,跟在我国不少农村地区至今还举行着的“庙会”“巡像”差不多,是把神佛塑像或神主装上彩车,在村内镇外大街小巷巡行。彩车用宝盖幡幢装饰,前后舞狮舞龙、踩跷奏乐,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咚咚咚的强烈鼓点震撼着人们的心绪,撩拨着乡民的情绪,即使不是文娱表演团队成员,人们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鼓点跺脚、鼓掌、踏歌起舞。您看您旁边的美女,毫不扭捏地伸臂过来了,您也别害羞了,抓住两边人的胳膊,臂连臂,腿并腿,一起跳起简单舞步吧!“陵阳百姓将何福,社舞村歌又一年”[注56],就这样,“社日”的乡村,欢乐情绪迅速弥漫,整个变成了一个巨型歌舞场。平时生活节奏缓慢枯燥的农民们,在这一天尽情释放自己,会唱歌的、会跳舞的、会吹拉弹唱的,只要能弄出响动,都纷纷加入游玩娱乐大军的行列。他们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抬出家里准备好的供食,边拜神边游玩,整个白天都这样度过了。黄昏以后,人们也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公共场地,把酒开宴,跟社稷之神一起享受新宰杀的肉食,大快朵颐。农村生活清苦,平时能吃到油水的机会不多,更何况是如此痛快地吃肉呢。至于喝酒,很多地方都有“酿酒迎新社”[注57]的习俗,专门为了过“社日”而特意酿酒,让人们在这一天敞开喝个够。“酒熟送迎便,村村庆有年”[注58],乡民们聊着播种收成、打谷碾麦、盖房娶亲、家长里短,议论着今年社日哪支锣鼓队点子正,哪家百戏艺人耍得好,越说越高兴,酒也越喝越上劲。虽然当时没有高酒精度的白酒,乡人一般只能喝到自家酿熟的米酒,但等到宴席结束,“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估计您这时候也是脚步歪斜、一路走着一路扶持着高歌欢唱,披星戴月地笑闹着回家了。正因为喜乐气氛如此浓厚,所以虽然城里也有“社日”,但很多人都愿意在这一天下乡,到农村来过节。朝廷对于民间举行“祭社”是积极支持鼓励的,因为这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不同层次的官方会出面组织社日祭社活动,皇帝还经常在社日里赐予大臣美酒、脯腊、海味、油面、粳米、药饮、酒、蒸饼、糫饼等物。县社以上的社祭通常由政府官员出面主持并由官方出资,县以下村镇里举办“社日”活动的花费,大多是“社员”们均摊公出,有些“社司”平时就注意积蓄,会存储一些物资,用来应付各种支出,也包括“社日”的开销。总的来说,在唐朝农村里,“社日”的热闹喜庆程度恐怕仅次于“过年”,比端午、中秋等要重要得多。其实“社日”的起源很早,据说商周就有了,秦汉初兴,魏晋南北朝一直延续,到唐朝进入全盛期,宋朝也还在一直举行,元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所以客人您穿越到唐朝农村里的话,一定要好好抓紧享受这个现代已经消失的古老节日呀。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张勃.春秋二社:唐代乡村社会的盛大节日——兼论社日与唐代私社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孟宪实.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张宏梅.唐代的节日与风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注55:摘引自敦煌文书(斯一四五三号背/2)《座社局席转帖抄》,改动了原件中的错别字。注56:引自罗隐《寄池州郑员外》。注57:引自韦庄《纪村事》。注58:引自殷尧藩《郊行逢社日》。遍插茱萸少一人,此人正在射菊花【重阳】又到一年九月九,穿越大军满街走。“重阳节”近几年在我国又稍稍受到了些重视,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九月九日“重阳节”又是“敬老节”或“老人节”,似乎这一天大家的主要过节方式就是回家陪父母。不过您要是穿越到唐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唐朝的“重阳节”跟老年人没什么特殊关系,它的代表性标志是登高、菊花和茱萸。这三项里我们先体验哪一项呢?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啊?最想知道唐朝人在过重阳节的时候吃啥?吃······好吧,带穿越团到现在,对我大吃货国的国民性早就习以为常了。咱们就先去尝尝这一天的特色食物。您看现在面前摆着的这些点心,大都是热气腾腾刚上锅蒸出来的。这一块灰绿色的米糕叫“蓬饵”,汉代就有这种节令食物了。它是用“蓬草”(一种菊科植物,有香气)和磨成粉的黍米拌在一起蒸制的。汉魏时,用米粉蒸的固体食物叫“饵”,用麦粉(面粉)蒸的叫“饼”。重阳节正值深秋,各类菊科植物茂盛争艳,所以采一些清香的蓬草来做“蓬饵”或者“蓬饼”正合时令。菊科植物里最著名的是菊花,唐朝人也采菊花瓣来做吃食,主要是酿酒。在重阳节这天把菊花和黍米一起封坛投曲,要酿上一整年,第二年重阳节开坛饮“菊花酒”,芬芳微苦,别有诗意。除此之外,菊花也能做糕,您看旁边这个糕面上能看见一丝丝花瓣的就是“菊花糕”了。还有麻葛糕、米锦糕等种种名目,都是蒸食。您问为什么全是糕啊?您忘了吗,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登高”,而“高”和“糕”同音,所以这天人们都凑趣只吃糕类食物,它们也有一个统称,干脆就叫“重阳糕”。别挑三拣四的了,有得吃就不错。您看那边那位叫袁师德的,愁眉苦脸袖手看着别人吃,自己一块都不敢动,为什么?打听一下,原来他父亲叫“袁高”,唐朝人有严格的“避讳”习惯,父母的名字自己是绝对不能叫出口写出来的,还要以各种方式表示尊敬。就因为“高”和“糕”同音,这位袁师德君就不好意思吃糕,每年九月九日要生生饿一天。[注59]相比之下,您能大口吞咽重阳糕是多么幸福啊。别吃得太急啊,看,噎着了吧。赶紧把旁边这杯酒拿起来猛喝一口。您怎么又喷吐出来了?“这什么酒啊?辣死人了!——哎,唐朝不是没辣椒吗?难道我们穿错时代了?”哈哈哈,您这是品尝到了辣椒在明朝传入中国之前,中原大地上最流行的辛辣调味品——茱萸。茱萸也叫“越椒”,也就是“南方的椒”,还有个名称叫“艾子”,是药用植物,味道香辣浓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延年益寿等作用,所以是重阳节驱邪必备的神物。汉朝人过重阳节,人人都要佩戴茱萸,唐朝人则喜欢把茱萸插在头上身上,或者干脆像这样,用茱萸泡酒喝,大概相当于后世把白娘子打回了原形的那种“雄黄酒”吧。“茱萸酒”的颜色比较深,擅长写宫词的诗人王建有一首《酬柏侍御答酒》:“茱萸酒法大家同,好是盛来白碗中。这度自知颜色重,不消诗里弄溪翁。”而很多人也把“重阳节”叫作“茱萸节”,盛唐名相张说有一年在重阳节写了五首诗呈给皇帝(《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其中有一首是:“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不过,要说到唐朝最著名的重阳诗,还得数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王大诗人自己在长安为事业而奋斗努力时,思念留在老家的亲人兄弟,远隔千里拟想家人过重阳节的情景。在这一天,全国各地的群众都打包好酒水食物,佩插着茱萸,向附近的山丘高地进发,登高望远,饮酒赏菊,赋诗思怀。其实王维那天也未必是自己宅在家里,在长安,“重阳登高”的风气更浓重,像他们这样的文艺圈人士,没有哪年这天不呼朋唤友出去游乐比拼诗才的。长安城里,普通百姓和低品官吏最喜欢的登高地点是“乐游原”,这个景点我们曾经在“长安五大景色一日游”当中介绍过。另外“曲江池”虽然完全谈不上“高地”,但是很多人有地方出来闲逛游玩就成,所以重阳节逛曲江的也不少。等到王维年长时名声传开了,有资格入宫去陪着皇帝公主过节,他的登高地点就换成长安城东北角的龙首原、大明宫——那地方的地势比城内高,站在含元殿前向南看,能一直看到城南的大雁塔,“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长安大城就在脚下历历展开。不过奉诏入宫陪侍的大臣名人,未必有闲心站在廊上看风景。皇室重阳过节,除了例行的赐宴、赏菊、赋诗、赐物以外,在初唐和盛唐前期,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小众活动,那就是举行“射礼”。“射礼”本来也是一项古老的礼制活动,大家按规程奏乐、射箭、饮酒、赏罚,以此来激励人们居安思危、不忘武备。唐朝开国以后,前承三百年大乱世,全社会习武风气浓厚,开国前两代君主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神箭手,所以朝廷也很重视“射礼”。平时不定期进行的不算,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是必定要“赐群臣大射”的,三月三日那次规模比较小,九月九日重阳节搞得很隆重热烈。比如在贞观年间,那位最喜欢炫耀自己武功的李世民陛下就经常和近臣一起下场“大射”。按规定,“射礼”要在“射宫”举行,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专门的宫殿叫“射宫”,都是临时指定一个合适的宫内场地。贞观年间曾经举行过“大射”的有武德殿前、仪凤殿前、观德殿前、玄武门等。前一天,有关负责人员把场地整理好,把乐队的位置设定。在殿门之前九十步张设箭靶——注意,当时的箭靶可不是现在那种一圈一圈的圆形靶,而是用各种动物皮毛做的,叫“侯”。根据等级不同,用的动物也不一样。唐朝皇帝参加射箭的话,靶子就是熊皮,叫“熊侯”;只有大臣们下场,靶子是鹿皮,叫“鹿侯”或“麋侯”。箭靶的西边和北边各十步处,堆设挡箭的围垒,高宽各七尺,这叫“乏”,是一种安全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哪位手潮的大臣一箭飞出钉死观众(后面我们会看到,手潮的大臣是肯定会有的)。宫殿的台阶下面设五套“楅”,也就是装箭支的木筐,高三尺,宽三寸,厚一寸半,整体做成龙首蛇身状,里面装满箭支。皇帝要站在殿前正中的位置射箭,在他西面还要布置一些“侍射射位”,也就是陪射的大臣们的位置。另外,东边阶下陈设赏物,用来赏赐给射术高超的参赛大臣,西边阶下则设置罚酒的器具。九月九日这天天亮以后,皇帝穿着这种场合特制的礼服“武弁”,先举行仪式接受大臣们觐见,然后带大家来到“射宫”。奏乐,行酒二遍,一位“侍中”[注60]奏称:“有司谨具,请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请开始射礼。)另一位侍中往前听皇帝的回答,听完退后宣布“制曰可”(天子说可以开始)。于是君臣分别入座,由皇帝的近身侍卫(唐朝叫“千牛卫”)人员进呈天子的弓和箭。开射之前,乐队先奏乐,当奏到乐曲《驺虞》的第五节时,只见皇帝开始拉弓,他发出的第一箭与乐曲的第六节相应,第二箭与第七节相应,这样要连发四箭,奏乐奏到第九节,音乐和射箭同时停止。皇帝的箭术秀完了,下面由千牛卫的将军去查看射箭成绩。初唐的时候,人们还是比较老实敢说真话的,并不因为是皇帝在射箭,就敢公然扯谎“陛下百发百中”。只见那将军从九十步以外的箭靶那边跑回来,手持四支拔下来的御箭,一一奏报。如果这箭射中了靶子中心,就说“此箭获”;箭射得靠下了,说“此箭留”;射得靠上了,说“此箭扬”;射得偏左了,说“此箭左方”;射得偏右了,说“此箭右方”。接下来“侍射”的大臣们按顺序上场开弓,这时候乐队是要奏乐曲《狸首》,大臣们也按音乐节奏发箭。一轮射完,有专人上门查看成绩,射得最好的大臣赏赐马匹,其次的赏赐绫罗绸缎布匹,如果射得离靶子十万八千里远,猛一看宫殿前摆了一盆盆盛开菊花供赏玩,再仔细瞧哪里是菊花瓣,那不都是射歪的箭支吗······那么请您自觉去西阶下领罚酒。除了罚酒以外,有时候还要开嘲讽,比如贞观年间的宰相萧瑀,是出身南朝皇室的文弱书生,每次“大射”都成笑柄,大书法家欧阳询专门写诗嘲笑他:“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急风吹着速度慢腾腾的箭,力气弱的手挣扎驾驭强弓,本来想射高点儿,箭却飞向下方,应该往西射,箭却往东去了。射十次箭全都落地,别人都在领赏赐,他却双手空空的。请问这是谁啊?是封为宋国公的萧瑀。)唐玄宗开元年间,也有这么两位箭术寒碜的大臣,一位姓卢,一位姓李,二人在射礼上的箭全部脱靶,最好笑的是他俩还相互吐槽,李某说:“我的箭和卢箭都是三十步远嘛。”别人不知道啥意思,他又解释:“我的箭离靶子有三十步远,卢的箭离我的箭有三十步远。”——大哥,那箭靶离你们站的地方一共也就九十步远好吗。不管怎么说吧,初盛唐时期,大部分文武官员还都具备上马能跑、引弓能射的基本军事素质。但是到了玄宗开元中期,天下承平日久,君臣骄奢怠慢,就有人上书要求停止“射礼”,理由居然是“射中的官员都要领赏,太浪费财物了”——你堂堂大唐国库缺这点儿钱?而李隆基陛下居然也就坡下驴地同意,算是省了一笔射箭比赛奖金,自此,宫中不再听闻嗖嗖的羽箭破风与粗嗓子欢呼声。皇帝倒是毫不心疼地把金银珠宝、锦缎华服、骏马鹰犬、名园豪宅、山珍海味大把大把地赏赐给宠妃亲族、近侍眷臣。他欣赏着为一骑红尘荔枝来而甜笑的妃子容颜,纵容着淡扫蛾眉的虢国夫人强夺祖产竞日炫富,他豢养的斗鸡小儿为父出殡能令地方官千里护柩奔丧,花萼相辉楼上“金开元”钱如雨洒落,南苑曲江池畔钗钿委地碾落成泥,永新念奴高歌入云,公孙大娘剑舞凝光,李谪仙醉赋沉香亭,吴道子破壁点龙睛。四十年太平天子,百余载天朝盛世,人们只要沉醉在繁华富丽中纵情享乐就可以了,又有谁还会去关注那些费力不讨好的古礼和军备话题呢。而此时河北上空的阴云已经飘向关西,范阳节度使派遣的数千精兵壮马,整齐阴沉地行走在一路向西的宽阔驿道上。斑斓兽皮制成了他们腰间修长的弓囊,胡禄箭筒里装满锋利的大羽箭,马蹄声声,踏碎了长安夕阳投下的血流满地般的光芒。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王相涛.唐代重阳诗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王永平.游戏、竞技与娱乐:中古社会生活透视.北京:中华书局,2010张宏梅.唐代的节日与风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注59:此典故出自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注60:“侍中”:官名,在古代的本职是负责安排皇帝起居生活,到了唐朝这个官职已经演变为有议政、决策、监督权的宰相。一般定员二人。后记:尚未开始的暂结“唐朝体验之旅”系列的随笔,至此告一段落,感谢各位唐穿团团员几年来的热情捧场。社会风俗史题材非常广泛繁杂,这系列文章其实可以继续写下去,但是长期以同一种文风絮叨题材近似的东西,看文的人和写文的人都不免审美疲劳,所以我决定见好就收啦。不过,收手不写的只是“穿越指南”系列的文章。在《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一书的后记里,我曾经提到过,学习和写作这系列题材的初衷,其实是想写一部以李世民陛下为主线的“历史小说”。这两本书里的内容,都只是为写小说而预先做的功课而已。在我宏伟壮丽的构想中,那将是一套上百万字的大部头作品,在可读性方面要学习二月河和高阳先生的清宫系列小说的谋篇布局、人物塑造,在社会风俗特色和故事节奏方面可以借鉴HBO的历史剧,文风则力争向金庸老先生的古典简洁语体靠拢,等等。至于这构想什么时候能实现,小说什么时候真正动笔开写,这个······今天天气真好啊,哈哈。唐穿系列文章的感谢状,请参看《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一书后记,就不在这里复制粘贴了。另外,据我所知,秦穿指南、汉穿指南、南北朝穿指南、清穿指南目前都已经开始创作,请大家继续关注支持这些以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为己任的朋友。森林鹿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