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一:溺爱这位可怜的企业老板最多算是小富之人。有些父母不仅有钱而且有权有势,这样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有更大的智慧来应对。目前中国有钱有势的父母不少,但有这样智慧的父母却不多。于是,在中国官二代、富二代都是贬义词。这些父母往往对孩子溺爱和放纵,孩子也仗着父母的权势放纵骄逸。很多年轻人只恨自己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爸爸: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仿佛整个社会一下子进入了拼爹的时代。更有甚者,亲爹不行,还要想方设法去拼一个干爹。有一个权重财富的爸爸一定是件好事情吗?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幕又一幕从拼爹到坑爹的悲剧。在中国有一个可拼的爹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还处于一个靠关系而不是靠制度的社会。和我们关系最亲的当然是自己的父母,不拼爹还拼谁呢?可是,现实中拼爹的结果往往是坑爹。养不教,父之过。且不要多怪这些孩子们,要怪就怪那些不懂教育道理却手握特权的爹们,是他们先坑了孩子,然后又让孩子坑了自己。当然父母也都是人,难免有恻隐之心。但是不能用恻隐之心来左右规矩。特别是手握特权的父母更要有教育的理性。而理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有敬畏之心。如果没有这样的敬畏之心,就必然会用钱财和特权来溺爱孩子,其结果可想而知。所谓“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手握特权的父母要意识到自己教育子女比一般人更不容易,更需要智慧。现在中国有这样意识的父母实在太少了。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提及前总理朱镕基。他在对子女和亲属的严格要求上是很值得今天的很多官员学习。朱镕基到上海当市长时,当着他堂哥朱经冶的面,对时任上海纺织局党委副书记的侄子朱匡宇说:“匡宇,我在上海一天,你就不要想升官。”朱镕基在上海的四年里,朱匡宇真的做了四年的上海纺织局党委副书记。所以有时候父母有特权,子女更要比一般人低调,有时为了避嫌甚至要主动规避一些机会。父母先敬畏权力,孩子才遵守规矩。但是,手握特权的父母要做到敬畏权力,严格要求孩子是何其难的一件事情。父母的特权往往是一颗定时炸弹,稍不小心,就会面临灾难。有时候父母突然失权失势,反而会因为失去这一教育的隐患而成为一件好事。我有一个颇有能力的同学,30几岁就当上了一个市的教委主任。虽然自己是搞教育工作的,但却对儿子相当纵容。有一天中午,还在读小学的儿子发现学校食堂的午餐不可口,转身就跑到校长办公室,指着校长的鼻子大发脾气,那位校长也实在没有骨气,竟忙叫厨房去菜场买了海鲜特制了几个菜。一个小学生对校长尚且如此,在同学和老师们面前会如何跋扈,我简直不能想象。时隔不久,我的同学因经济问题获刑两年。顿时爹的这座大山轰然倒塌。没想到他儿子却因此明白了人间世态炎凉,彻底改变了为人的态度。不仅夹着尾巴做人,而且懂得了奋发努力。我同学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牢狱之灾一不小心成就了他儿子的人生前途。这样戏剧(或悲剧)性的事情真可谓是现代版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和张国立的儿子张默的情况,我觉得这两个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是很有才气的。例如李天一的书法、运动、唱歌都不错,张默也有不错的演技。但是缺乏了对规矩的敬畏,那些所谓的才气只是增加了他们的傲气和霸气。今天拼爹,明天坑爹也就成为必然。其实中国古代有很多有远见的达官贵人都认识到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尤为重要,并且以身作则,为后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清朝的曾国藩。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者之一。他组织湘军打败太平军,救大清王朝于危机之中,最后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谓显赫一时。然而他对子女严格要求,毫不溺爱。在曾国藩看来,要教育孩子立足社会,并让这个家庭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关键就是两个字:勤与俭。他要求孩子们一生铭记十六个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看看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的教育,再想想150多年前的曾国藩的家教,我不禁感叹:虽然日新月异,时代变换,但是家教的根本——规矩和爱,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我在这里要特别告诫有钱有权的父母。不管你多有财富,请记住:再富不要富孩子。不管你多有权贵,请记住:再贵不要贵子女。第二部分 溺爱不只是富贵家庭的特有现象值得提醒的是,溺爱不只是富贵家庭的特有现象。贫困的家庭,即使物质条件有限,也照样溺爱孩子。最典型的是电影《包氏父子》中的故事。电影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在江浙水乡一个大户人家的老仆人——老包和他的儿子——包国维之间的生活片断:包国维5岁时死了娘,老包恳求东家把他留了下来赏口饭吃。好心的东家不但留下了包氏父子,还让小包上学读书来改变家庭的命运。遇到这样的机会,包国维理应发愤图强,但已经上到初三的他根本不争气,整天和同班的富家少爷们厮混导致留级。可是老包仍一味地溺爱孩子,对他充满了期待。最后小包因调戏女生事发被学校开除,老包的希望也随之彻底破灭。这部电影是我20多年前看的,但是电影中淋漓的对比还是真切地显现在我眼前:一方面是老包的贫困和窘迫:每月只挣7块大洋,一件棉袍穿了15年还舍不得换,面对高昂的学费和书本费、制服费,老包厚着脸皮到处借钱。另一方面是小包的不学无术和爱慕虚荣:看着情色书刊伪装学习、伙同郭少爷调戏女生、向老包要高档头油,等等。很多人对小包这样的不孝行为极为愤怒,而对老包充满同情。而我的反应却正好相反:对小包颇有同情,对老包非常愤怒。道理很简单:明明是父母端上了这碗甜甜的毒药,为什么还要怪一口喝下去的孩子呢?不要以为小包只是张天翼笔下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人物,在现代中国像包氏父子的悲剧仍在一幕一幕地上演。这些年我几次回到中国,都住在同一个朋友家,时间长了,不仅朋友的孩子喜欢和我玩,连那位勤劳朴实的保姆阿姨也愿意和我聊。有一天,阿姨和我讲起了她的儿子,一开口竟泪流满面。原来这个儿子由于缺乏管教,竟然借了高利贷去赌博。欠下30多万元的赌债后,只能到处躲债。他的妈妈知道后因爱子心切,把十几年做保姆的辛苦积蓄全部拿出来为儿子还清了赌债。我听了不胜欷歔。这位阿姨的故事的结果还不算差,最后她的儿子为母亲的爱所感动,彻底重新做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幸运能有回头的机会。同样生活艰难,在美国的华人第一代移民他们教育子女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一代的华裔到了美国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确信教育是改变自己孩子命运的唯一途径。他们一方面省吃俭用培养孩子,另一方面用中国传统的严厉要求孩子像自己一样努力。结果第二代的华裔中很多人就出类拔萃。根据哈佛大学与纽约市立大学做的一项10年研究,华裔第二代子女快速进入主流社会,教育程度和收入都比他们的父母好得多,甚至比土生土长的同龄美国白人还要好。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著名花样滑冰选手关颖珊和他严厉的父亲。每天早上5点,父亲准时把两个女儿从熟睡中叫醒,开始晨练。3个小时以后,父女三人大汗淋漓地回家收拾一下。父亲随即去中餐馆上班,姐妹俩(关颖珊和她的姐姐)则去上学。这样的日子维持了三四年。在成为世界冠军后,关颖珊回忆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时,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训言就是中国传统的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看来,溺爱和家庭的贫富关系不大。这是父母的教育理念。第二部分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二:忽略当今中国社会忽略型的父母人数在急剧增加。最普遍的是大量的民工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工作,在家乡留守的孩子,根据2010年5月3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特别关注报道说有8300万,而且每年有递增的趋势。这些孩子由于既缺乏规矩又缺乏爱,他们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出现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现象。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被爱,他们就不知道什么是爱,更不知道什么是敬畏。最后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都表现出极端的不尊重。看看下面的案例,你或许根本不相信是现实中的事情。2007年4月21日晚,自贡市富顺县彭庙镇一七旬老婆婆被人杀死在家中,凶手竟是被害人年仅13岁的姨孙小淘(化名)。犯罪动机简单而令人费解:为了拿到上网的钱。作案后,小淘从容走出姨婆家门,把凶器丢在姨婆家门前,在水田里洗去手上的血迹,再返回网吧继续上网。23日是星期天,小淘又去祝贺一朋友的生日,下午2时许便被追踪而至的公安人员抓获归案。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前一年小淘因拿不到上网的钱还掐死了自己的亲奶奶。长期没有爱和规矩,才13岁的孩子就可以成为杀人恶魔。但孩子是可怜的,他们从小在爱和规矩的荒漠中长大,连对生命(自己的和别人的)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这样的孩子不仅可悲而且可怕。不仅仅是这些家庭,我们全社会都在为这样的畸形灵魂埋单。有一次,我在一个南方的城市做完讲座,有很多父母围着我问各种问题,问答至少进行了半个小时,我看见有一位爸爸在一旁笔直地站着。当别的父母散去后,这位爸爸才走了过来。当时我自己很累,但被这位爸爸的耐心所感动,就问他:“你有什么要跟我说吗?”这位父亲点了点头说:“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确实有很多的问题,但是,王博士,今天我想和您说的不是我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听他这么说,我就放下手上的电脑说:“你慢慢说。”“我是一名刑警,最近几年我们破了很多恶性案件,每次破了大案,我们全队都要庆祝一下。但是,我每次都会非常难受。因为很多作案的都还是孩子,他们会因为一个很小,甚至莫名其妙的原因去犯重罪。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从小没有父母在身边。因为我自己也做爸爸了,看到那些犯罪的孩子有说不出的痛心。所以今天我等了这么长时间,我就想对您说这样一句话:有机会请您多办几所父母学校,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少几所监狱。”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位刑警爸爸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正在我改写这一章的书稿时,在网上又看到一则令人发指的案件。20岁的搬运工马金库被指控因不满老板娘尹女士让他帮忙照看孩子,持斧子将她及其2岁儿子砍死。更让人震惊的是,马金库在庭审现场满不在乎,甚至面带笑容。他称早已轻生,只求法院速判他死刑。果然在最后陈述时,他说:“我希望法官能尽快判决本人死刑立即执行,谢谢!”并向法官鞠躬。马金库幼年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4岁时父亲因杀人被判死刑。从此他的人生中既没有管教更缺乏爱。一个生命在成长过程中既没有爱,又没有规矩,是多么可怜,又多么可怕。不知道为什么,耳边会响起20多年前风靡中国内地的一首歌《爱的奉献》。“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马金库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一点爱,他至少还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珍惜自己的生命,就会慢慢学会去尊重别人的生命。但现实是破碎的家庭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冷漠。这种在既没有爱又没有规矩中长大的孩子,在中国越来越多。第二部分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二:忽略目前在中国,除了背井离乡的民工家庭和像马金库这样失去父母的家庭,还存在着另一种忽略型的家庭。那些家庭父母都在身边,但却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这样的家庭中,照顾和教育孩子的责任主要由老人或者保姆来承担。特别是一些爸爸,总能找到理由去外面应酬而不顾及家庭中年幼的孩子。在上海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位父亲,名校毕业后一直努力拼搏,这些年凭着自己的实力和机遇积累了应有的财富,也跻身成为令人羡慕的成功的金融行业高级管理者。但是这几年几乎每天都要在外面应酬,即使是周末也是排满了他圈子里的沙龙聚会,或是麻将交流。这位父亲的说法就是:我挣钱就是对家庭和孩子最大的贡献和责任。女儿刚上小学内向乖戾、脾气暴躁,问她对爸爸的感觉:“爸爸不爱我,也不陪我玩,他就知道出差和出去吃饭、打牌,我长大后找王子一定不找出差和打牌的。”诚然,挣钱为家庭是一个父亲的重要职责,自己事业的成功也能体现我们自身的价值。甚至这样的成功也能为孩子树立一个敬业的榜样。但是这位爸爸没有搞清楚这一切并不是最重要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无论您在生产岗位上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这就是教育孩子。”或许这位父亲会说我的精力有限,竞争那么激烈,挣钱都那么累了,哪还有时间去陪孩子?这是一个借口,一个十足的借口。设想一下,你此时还是单身,正在追求一位自己心仪的女孩。你会因为工作忙而找不到时间去约会吗?你不见很多的小恋人即使出差在外,也会电话不断,即使不方便打电话,也会在深更半夜工作完成后发一个思念的短信。反过来,即便你的工作真的很繁忙,这也不应该成为你忽略孩子的借口。相反,正是因为你的时间有限,你就更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和孩子交流。把有限的交流时间用得更有效率。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到曾国藩。他的儿子曾纪泽后来回忆说,小时候从来没有觉得父亲在外面做事没有陪伴自己的感觉。要知道曾国藩一辈子不是在外为官就是戎马倥偬,很少在家。他是怎么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在陪伴他呢?原来曾国藩不管公事战事如何复杂紧迫,稍有空闲便提笔给孩子们写信(详见《曾国藩家书》)。见信如见人,孩子们总能感受到父亲的关心和教育。所以,对孩子的陪伴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的陪伴。你的工作再忙不会比曾国藩更忙吧?你的工作再重要,不会比曾国藩的工作更重要吧?曾国藩既没有互联网,也没有手机,只能靠写信。那你还有什么借口呢?一句话: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时间也在哪里。第二部分 家庭教育,爸爸不可或缺有些爸爸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只要有妈妈陪伴就可以了。确实,刚生下来的婴儿和母亲有着特别的连接,他们不仅能辨别母亲的脸,还能辨别母亲的声音。过了几个月,如果把母亲的声音配上一张陌生人的脸孩子就会啼哭。孩子和母亲之间存在自然的连接。加上出生后的哺乳,孩子和母亲的连接就更加特别。对儿童早期的依恋研究大都也是关注孩子和母亲的依恋。但是随着最近十几年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父亲的作用。从2003年开始,一本专门研究父亲作用的专业杂志诞生了:《做父亲:为人父的理论,研究及实践》(Fathering:AJournalofTheory,Research,PracticeaboutMenasFathers)。虽然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但是有几点发现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首先,父亲的作用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我们做父亲的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对妈妈的依恋更加重要,就把教育都让妈妈来承担。相反,妈妈也不要过分地去承担对孩子的教育,而是要想方设法帮助父亲介入。与此相关的一点发现是到了青少年时期,父亲的作用更加重要。我们都知道无论男孩女孩,到了十几岁(现在的新一代有提前的趋势)都有一个反叛期。很多孩子反叛的对象就是以前自己最依恋的母亲。在一些研究中发现,无论男孩女孩,到了一定年龄对爱的需要会发生改变。到了青春期,孩子都会追求一种有力量、有权威的爱,这种爱对父亲来说比较自然。母亲的爱往往和这种需要相反,在这个年龄孩子的眼里母亲的爱往往是柔弱的甚至是过分关心。如果孩子没有在家庭里找到那种有力量、有权威的爱,他们会在社会上找。很多年前我读到一个报告,说是到了青少年,他们的社会行为出问题和很多因素相关,其中和父亲关系的相关系数大大高于和母亲关系的相关系数。在一些个案研究中也进一步发现,无论男孩女孩,如果在家庭得不到父亲般的爱,就会在一些帮派的互相帮助中找到替代和满足。女孩如果有一个成熟一点的男性对她关心一点,马上就在心里产生不能抵抗的诱惑。很多父亲在孩子到了青少年的时候开始意识到妈妈不行了,自己一定要挺身而出。但是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树立父亲的威信,建立起和孩子良好的沟通渠道,到了那个时候你想站出来,孩子也不买你的账。我给你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有一位很自负的父亲(读书时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平时都在外面忙,很少关心儿子,有一天听太太说孩子在外面有偷窃行为,既羞愧又愤怒。下了决心要好好教育孩子。等孩子回到家,这位父亲很严厉地说要和孩子谈谈,没想到儿子根本不理他,径直走进自己的房间。父亲怒不可遏,冲进儿子的房间,看见太太也要跟进来,还把门给反锁了。可怜的女人只能一面痛哭一面拍门,紧接着就听到里面一阵鸡飞狗跳,自己一生最爱的两个男人在里面厮打和怒吼。一会儿,里面吵闹声平静了,门一打开,走出来的是儿子,躺在地上的却是父亲。所以做爸爸不要以为自己任何时候都有做规矩的权威很能力。不要等到妈妈不行了再站出来教育孩子。相反,要趁孩子还小,把孩子放进你的日程表,用心陪伴孩子教育孩子,从中建立爱的连接和做规矩的权威。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站出来。无论何时,孩子需要妈妈,孩子也需要爸爸,你的爱是独特的,你的管教职责也是不可推卸的。现在城市中,富裕家庭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忽略孩子的现象,那就是把孩子全托。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我反对的不是全托这种体制,而是父母把全托作为推卸责任的手段。其实,高质量的全托在有些方面对孩子的发展还是有独特的作用。例如,我在广州对244名幼儿园的全托和非全托学生做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的行为指标上,全托的孩子都不比非全托的差。在注意集中和攻击性行为上,全托孩子甚至超过非全托孩子。2007年,我又在上海的两所全托幼儿园做了日夜的实地现场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全托可以提供很多有利于独生子女发展的机会源。例如,全托孩子的睡眠普遍很好,和同伴之间的话语机会在眼睛一睁开就开始,孩子会更主动去寻找各种资源等。在我的家长调查中,有不少父母也看到了全托可能带来的好处,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却是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幼儿园。这样,孩子就会感到自己被父母抛弃,心里产生阴影。这些年在教授的儿童心理学课程中,我把张以庆导演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当做一个作业,要求美国学生看完整个纪录片,用文化的角度讨论不同的教育理念。结果很多学生对其中的一个情节百思不解。影片中记者问一个孩子:“你爸爸妈妈为什么把你送去全托?”孩子回答说:“因为爸爸妈妈没有时间。”记者接着问:“他们在忙什么呢?”孩子说:“妈妈忙着做美容,爸爸是做房地产的,忙着请别人吃饭。”不少美国学生在作业里写道:这样的情况实在让人心痛(Thisisreallypainful)。在现实中,这样的父母真不少,特别是年轻的父母自己还没有玩够。也不能说他们一点都不爱孩子。因为每到周末,我看到不少把孩子全托的父母是带着一种内疚感把孩子接回家的。但是这种内疚会带来教育上更大的灾难。在周末的两天里又去拼命巴结孩子,把幼儿园一个星期的训练结果完全糟蹋了。整个教育既缺乏规矩又缺乏爱。每当孩子星期一回到幼儿园时又要经历痛苦的适应过程。在研究全托的过程中,很多全托的老师对我抱怨说:5+2=0。五天幼儿园的规矩敌不过周末两天的放任。有的时候甚至是负数。第二部分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现代教育研究发现,尽管父母的教养行为受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文化、历史、社会等),但最重要的影响却是父母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家教模式。我们如何为人父母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自己的父母如何教育我们的影响。父母如何教养我们是我们一生中最直接、最长久、最全面的父母学课程。对很多人来说也往往是唯一的父母学课程。这样,这个原始的父母学课程内容质量如何便会直接影响我们自己对下一代的教育。例如在严厉型家庭长大的孩子,自己当父母时也往往以严厉型为主。因为他们对这样的教养方式最熟悉,遇到类似的情景,这个熟悉的模式是第一反应,往往也是最得心应手的方式。如果是这样,我们父母的教育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复制到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上了?我们是否就不可能走出原有模式呢?如果可能,我们又要做怎样的努力呢?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在他著名的哈佛幸福课里面曾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社会学家为了研究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究竟是先天遗传决定的还是后天环境改变的,收集了很多同卵双生子的家庭资料。因为同卵双生子具有一样的遗传基因,他们的行为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不同影响。在他的研究样本中有一对双胞胎兄弟是研究者自己小时候的街坊。很不幸,因为这对双胞胎兄弟有一个酗酒暴虐的父亲,所以童年备受父亲的虐待,留下很多心理创伤。长大后他们去了两个不同的城市工作,而且都成立了各自的家庭。这位研究者联系上了小时候的同伴,然后先去拜访了哥哥。一进哥哥的家门,研究者首先看到的是凌乱的房间,到处都是酒瓶,两个孩子怯生生地望着来访者。当研究者问小时候的同伴为什么会走到这样的光景,这位哥哥开口说:“伙计,你知道我是从一个怎样的家庭出来的,你也知道我有一个怎样的爸爸。你还能让我怎么样?”过了几天,这位研究者又去了另一个城市去采访弟弟。一进家门看到的完全是另一种景象:整洁的环境,和睦的夫妻关系和可爱的孩子。平安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位研究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为了研究的客观、准确,他之后还几次去采访弟弟这个家庭,最后,终于相信这一切不是他们装出来给自己看的。当研究者问这位小时候的同伴为什么会这样生活时,没想到他的回答和哥哥的一模一样:“伙计,你知道我是从一个怎样的家庭出来的,你也知道我有一个怎样的爸爸。你还能让我怎么样?”这对双胞胎兄弟有同样的遗传基因、同样粗暴的父亲和不幸的童年,面对这一切,甚至也都有同样的问题:有了这样的经历,你还能让我怎么样?甚至,他们的回答字面上也一样。但是他们对自己经历所作出的回应是决然不同的。哥哥被早期的痛苦牢牢控制,由于缺乏理性的反思,他唯一的选择就是被动地复制父亲的模式:我也只能这样了。而弟弟却是在理性而痛苦的反思后作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我再也不能这样了。自己真诚而理性的反思是走出原有家教模式桎梏的唯一途径。这位弟弟的积极反应让我们看见对自己成长经历中所受的家庭教育我们仍有主动回应和改变的能力。中国的《礼记》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关键在第一个字“知”。这个“知”是用理性去认知去理解的意思。有时候我们把过去熟知的经验理所当然地接受下来,而没有对其过程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理解并提出独到的见解,这种现象黑格尔称为“熟知并非真知”。所以只有客观理性的“真知”才能有后面积极正确的“为”。因为我们很多人对“为人子”只停留在感性的熟知上,并没有用理性去“真知”。这样我们在“为人父”时难免会被动地复制父母的教养方式。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经历(无论好坏)作出选择。要么用理性的反思跳出痛苦经历的桎梏,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要么拒绝反思愿做自己经历的奴隶。需要指出的是,我这里所指的反思不仅仅是对一些父母教育错误或不足的分析,也包括对父母好的教育行为的理解和学习。当然我们所要做的理性反思往往比前面提到的那对双胞胎复杂得多,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是那么简单地用好与不好,对与不对来划分判断。这就要求我们有能力把一种教养行为中的好与不好理性地剥离出来。无论是被动地复制还是简单地否定都不是理性的反思,都无法真正走出原来模式的控制。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很多父母对小时候挨打的经历都记忆犹新。有的认为父母这样的管教是理所当然的,自己做了父母也简单复制这样的粗暴教育方式。但也有的父母完全不一样:自己小时候挨打的经历实在太痛苦了,所以自己有了孩子就坚决不能打孩子。确实,不少这样的家长做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缺乏理性的反思,虽然远离了粗暴,也丢掉了规矩。除了粗暴的肉体惩罚,在他们的经验中根本没有其他做规矩的方法,其结果是简单地用极端的溺爱型替代了极端的严厉型。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父母和简单复制粗暴惩罚的父母没有本质的差别,因为缺乏理性的反思,都没法真正地从过去的模式中走出来。所以表面的方式改变不一定是理性反思的结果。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很多质疑,但是有一点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那就是一个人早期生活的经历对以后的行为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有些经历被压在了潜意识的层面里。在潜意识层面里,这些经历虽然不为我们所知,却常常控制着我们。所以,对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做一个客观理性的反思,不仅可以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甚至认识自己的父母。第二部分 如何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无论教育研究还是商业管理,都提出过不同的反思模式。根据这些理论,在这里我提出对过去经历的四步反思模式。第一步:回忆发生了什么?第二步: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第三步:这件事情对我和父母产生什么影响?第四步:既然这样,我该怎么做?第一步:回忆发生了什么?要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影响的事件,特别是自己还耿耿于怀的事情来回忆。在回忆时,尽可能把发生的事件客观详细地描述出来。不要急着加入过多的个人解释。回忆的内容包括:这事件在什么时候发生?在哪里发生?我做了什么?父母做了什么?当时我的感受是什么?当时父母的感受是什么?虽然这些童年往事常常伴随着情绪,但还是要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就事论事。如果是一个人自己做反思,我建议把回忆写下来,这样比较容易理性。第二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对事件的分析和解释。这一步的反思内容包括:为什么自己会做那些事情?为什么父母会这样处理?这件事情的发生和当时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在解释父母为什么这样做时要从父母他们自己的成长背景和个人特点去理解。不要停留在一些简单表面的答案上。例如:不要把父母的打骂行为简单地解释为他们个性粗暴。应该进一步从他们的成长过程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解释。第三步:这件事情对我和父母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这一步反思过程中,首先想想为什么我还会记住这件事情,回忆这件事情对自己和父母有什么影响。然后我们就需要用规矩和爱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例如,父母这次做规矩是否真正改掉了我的某一行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从规矩和爱的角度(或其他理论)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简单地说,我们用两条标准来反思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规矩中是否体现爱,爱里面是否带有理性和规矩。第四步:既然这样,我该怎么做?这一步反思是通过前三步认真的反思,为自己现在或将来要为人父母的教育行为提供帮助。有意识地把自己做父母的教育行为和过去的经历建立联系。首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在重复父母的教育模式,并思考这样的重复是否是建立在理性的反思之上?其次,用规矩和爱的模式来思考如果现在让自己来处理,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为什么?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步的反思应该跳出事情本身,思考一下这样的行为和平时的规矩和爱的执行有什么关系,把平时过程和当时的事情建立联系。做这样的反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理性。其次需要理论的指导。所谓理性就是心平气和、就事论事地反思所经历的童年。需要指出的是,反思的目的不是去指责父母,而是帮助自己深刻认识这样的经历,能比自己的父母做得更好。即使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问题让自己有些痛苦的经历,也要带着理解和宽容看待父母的行为。父母是常人,他们也会受到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影响,也会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管自己的父母有多少错误,能够这样把我们健康养大,我们就应该感恩。《弟子规》中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即使父母有对我们过分严格的时候,我们仍然要去理解、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然理性的反思不是我们心平气和就可以了。我们还要有一个理论模式来帮助指导我们把各种的父母教养行为理出一个头绪。规矩和爱就是这个可以帮助我们反思的理论模式。30年前,我进入大学学习心理学,从那时就开始这样的反思。有时候甚至不是自己要刻意回忆过去,而是不自觉地去把一些理论和早期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联系起来。这样的反思不仅帮助我理解父母,也使自己对规矩和爱的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反思。一方面用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探索如何用爱和规矩的模式来做这样的理性反思。另一方面也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中国传统的严厉教育的作用和影响。第二部分 我的父亲我成长的家庭有些特殊。最近人们都在谈论两位严厉的家长:一位是在美国的虎妈,另一位是在广州的狼爸。很多受过一些现代思想影响的家长都觉得家里若有这样一位虎妈或狼爸,温暖的家庭就变成了可怕的虎穴或狼窝,孩子真的太不幸了。如果真是这样,我要告诉你还有更不幸的:我从小的家庭环境是虎妈加狼爸。所以当我读虎妈的《虎妈战歌》和狼爸的《所以,北大兄妹》时,觉得里面很多做规矩的情节都似曾相识。虽然我不完全同意里面的做法和观点,但他们对孩子早期的严格要求,我不仅感同身受,而且非常赞同。所以,总体上我非常感恩父母对我的严格教育,否则天性顽劣的我很难走到今天。虽然有些规矩有过分严厉之嫌,甚至给我自己的心灵深处留下一些创伤。但是当我用规矩和爱的理论反思这一切时,我不仅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教育行为,有些自己的些痛苦经历甚至反过来帮助我比一般人更深地去理解规矩和爱的关系。所以无论是幸福或痛苦的经历,通过理性的反思都能成为自己独特的教育财富。父亲、母亲、姐姐和我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亲和他的兄弟们高祖王宗盛和曾祖王祖恺下面我介绍我的父母各自的成长背景以及他们对我的规矩。同时,用规矩和爱的模式来反思自己的经历。父亲出生在浙江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家庭。祖祖辈辈都是教书先生。根据家谱,从我的烈祖(曾祖父的曾祖父)王德炯(乾隆年间的太学生)开始,到天祖(祖父的曾祖父)王光奎,高祖(祖父的祖父)王宗盛和曾祖王祖恺都是前清的贡生。最后的职业都是在家乡浙江奉化开私塾当先生。我的祖父王世琯(1907—1981年)曾名少游,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49年前,先后在上海私立裨文女子中学、浙江奉化剡东小学、奉化简易师范及奉化中学等处任教。1952年10月,被任命为余姚中学常务副校长,一直到1975年退休。祖父一辈子从教,热心树人育才,深得学生爱戴。已故儿童文学作家田地(吴南薰)在1980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我和儿童文学》一书中这样回忆我的爷爷:国文老师王先生,虽然瘸了一条腿,但很有才气,他会写诗、编剧,能书法、绘画、会拉、能弹……讲起课来,同学们听得连眼也不眨,只怪时间过得太快……他给我们排话剧、京剧、越剧,他常常自编自导,还搞布景、服装。叶(圣陶)老教我认识严峻的现实,郭风先生教我编织美丽的憧憬,国文老师教我热爱灿烂的祖国文化。我不能忘记,是他们教我懂得了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真、善、美”。很幸运的是,在我成长过程中,曾得到爷爷的教育。或许是隔代的关系,爷爷对我的教育方式和他对爸爸的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样。就像作家田地所描述的,爷爷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循循善诱。爷爷从来没有打过我,但他却培养了我认真阅读和喜欢观察的好习惯。在我心目中,爷爷是一个能把规矩和爱做到很好结合的教育家。也正是因为爷爷的教育,使我很早就体会到规矩和爱是可以放在一起的。但是在早期教育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我的父亲。父亲毕业于东北重工业部冶金专科学校,在浙江省余姚中学任教30余年直至退休。可以说是传了祖辈的职业,也是一生从事教育。克绍箕裘,我高中毕业后,也上了师范大学。1989年当我研究生毕业开始在大学任教时,我已是王家连续第七代当老师的了。这在家乡当时也被传为美谈。1990年的教师节,宁波市政府还特地送给我家一块匾:教师世家。宁波市教委所赠的匾牌和慈祥的爷爷全然不同,父亲不拘言笑,重而自威。我和姐姐看到他都很害怕。我小时候对爷爷和父亲在教育方法上的反差非常不理解,但是后来当看到父亲一派慈祥地对待我和姐姐的孩子时,我仿佛一下子就看到了当年的爷爷。所以隔代教育很难逃脱溺爱的模式。关于隔代教育的话题,我会在下一章谈规矩时详细讨论。第二部分 父亲的规矩之一(1)由于父亲成长于这样传统的教师世家,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自然就有很多的规矩。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前一年。由于时代的影响,据父亲说,他对我们的规矩已经不能和他小时候所受的规矩相提并论了。即便如此,我和姐姐受到的规矩仍然比许多同龄人严格很多。先说说我父亲的规矩。在物质上,父亲要求我和姐姐过一种艰苦朴素的生活。由于父亲年轻时曾经在东北担任过一个大的工业项目的技术翻译,所以收入比较高,回到家乡当老师时,工资还是按原先的级别。在六七十年代每个月的工资是九十七元,再加上母亲的收入,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在我们的小县城里不能算首富,也是前几名的了。但是父亲对我和姐姐的要求很高,我们的衣服不仅没有什么特殊,甚至比一般的小朋友还要差一点。每次要添一件新衣服,母亲总要征得父亲的同意。即使是过年,一套新衣服有时候要穿两年。第一年这套肥大不堪的新衣服只穿一个星期就被洗干净压在箱子底下了,到第二年春节才拿出来穿。因为很调皮,我的衣服很容易搞出洞洞来,特别是屁股和膝盖的部位,母亲总是一面补衣服一面骂我:“上课一定没有好好听,在磨屁股。”一切都是自己惹得,所以穿补丁衣服我也心安理得。但是我小时候对穿衣服上最让我烦恼是要穿姐姐穿剩下的带花的衣服。在当时,穿得差一点没有关系,但是穿女孩子的衣服那可是万万不可的。因为我常被同学取笑,我也据理力争。最后父母也做了妥协,让我的老外婆帮着把衣服染成黑色。我还记得老外婆用我们家最大的锅煮开了水,然后放入染粉,最后把那件花衣服放了进去。老外婆的染衣水平真不错,染完后衣服成了黑黑的一片,衣服上原来的花真的不见了。不料,第二天当我穿着染过的衣服进了教室,同学还是起哄了:“王涛又穿女人衣服了。”我还一脸迷惑时,一个男同学指着他自己的衣服说:“你看,我们男的衣服是从这边扣到那边的,你的呢?哈哈。”我低头一看,真是这样,原来男式和女式的衣服扣扣子的方向正好相反,因为忽略了这个细节,我在穿衣服上又遭受一次羞辱。谢谢我那慈祥的老外婆,当天晚上,又戴起老花镜硬是把扣子和扣眼整到了“正确”的位置。按照我们家的经济条件,用现在的话说,我和姐姐当时可以算作富二代了。但在衣着和学习用品上,父亲从不许我和姐姐有任何的特殊。记得有一次四叔从上海过来,送给我和姐姐一人一个当时我们从未见过的塑料铅笔盒。不料父亲一看见这两个漂亮的铅笔盒,就严肃地对四叔说:“你不应该买这么好的东西给孩子。”叔叔说:“难得见一次,还是要给孩子买点好的东西。再说,这是学习用品。”父亲也没有多说什么。当四叔一走,父亲就命令我和姐姐把这两个铅笔盒放进抽屉,不许带出这个家,更不许带到学校去。最后当我和姐姐去读大学了,那两个铅笔盒还躺在抽屉里。其实当时自己也很有虚荣心,很想把铅笔盒带到学校去炫耀一番。但是因为父亲的规矩,使我没有机会来满足这样的虚荣心。当我长大对自己的虚荣心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后,心里非常感激父亲当时的规矩。为了让我和姐姐对生活有感恩的心态,父亲经常把我们送到农村的亲戚家里去住上一段时间,感受农村孩子艰苦的生活条件。父亲特别欣赏班上成绩好的农村孩子,常常在我们面前对他们赞不绝口。后来我才知道,父亲还赞助过好几位这样的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业。其中有一位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自己也做了爷爷,但几十年如一日,把他的老师我的父亲当着自己的父亲孝敬。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第二部分 父亲的规矩之一(2)在很多日常的行为上,父亲对我们的规矩也很严。以吃饭的规矩为例:吃饭的姿势就不消多说了。从记事开始,我和姐姐吃饭是不许讲话的,而且要一口饭一口菜。我小时候嘴馋也会多吃几口菜。这时,父亲一不打我,二不骂我,甚至不用转过头来看我,只需要用余光一扫,我便一低头猛吃饭不吃菜了。或许是这样的早期经验,直到现在,我仍不习惯只吃菜不吃饭的宴席。小时候,吃饭的另一个规矩是要常常看着长辈的饭碗,他们的饭碗一空,我和姐姐马上就要站起来添饭。这样的规矩至少在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即使过了四十年,现在我和姐姐回到父母家里吃饭,看到父母的饭碗空了,还会不自觉地两个人同时站起来。即使我后来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但是至今我认为这样类似吃饭礼节的传统教育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一口饭一口菜的规矩可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吃东西不能随心所欲,需要有节制。反观现在的孩子,吃饭问题之多之奇特让人费解。很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一开始没有对孩子吃饭有这样严格的规矩。为父母和长辈添饭的规矩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对长辈的尊重。同时也训练孩子走出自我中心,从小学习注意别人的需要。这样的要求对现在的家长来说几乎不可思议,但是在几十年前却是很正常的现象。社会变化之大常令人感叹。虽然我们说规矩和爱都要与时俱进,但现实中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进步。像这样基本规矩的丧失是教育的倒退而不是进步。除了吃饭,父亲对我和姐姐其他行为方面的规矩也非常严厉。姐姐比较听话,而我从小就特别调皮,自然受规矩的惩罚也更多一点。从我懂事开始,父亲重打我的次数并不多。但由于父亲举止庄重,不拘言笑,平时的神态就非常威严。如果再动用家法,更是让人畏惧。虽然柜子上有一把尺子专门是用来做规矩的,但是父亲还是直接用手打多一些。每次父亲回来,看到我不在家里,就会大叫一声:“阿涛。”此时,无论我在何处干什么事情,我立马放下所有的东西一面答应“哎”,一面飞速地窜到他面前。如果我在外面做了什么调皮的事情,或是别人在父亲面前告了状,我从父亲叫我的声音中就能感觉出来。看到了父亲的脸色那就更加确定今天的规矩是躲不掉了。有时我也会故意不走到父亲的面前,至少和父亲保持一个手臂的距离,但是父亲从不这样就急着开始做规矩,他总是坐在那把竹椅子上,让我走近他,和我的眼睛在一个高度,才开始正式的教育过程。父亲总是直奔主题问我为什么做那些事情,我大部分时间只能保持沉默,偶尔会找理由辩解。有时候虽然不敢辩解却稍微歪着头表示不服气。每到这时,父亲的手就冲着我的后脑勺打过来,那个速度之快,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记得在小学时,有一次语文老师教我们一个新词语: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我立马联想到了父亲打我时的情景,估计那节课中,我是全班第一个理解这个词语的学生。父亲的手之所以那么迅猛,除了当时的情绪,还与他年轻时是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有关。受父亲的影响,后来我也喜欢打乒乓球。有一天参观少体校看到教练在训练一群小孩子练习正手击球这个动作,我突然觉得似曾相识。然后就想到了小时候父亲打我的情形。教练所要求的小运动员的三个要领每个都体现在父亲打我的动作上。第一个要领是准确性。当小小银球飞速过来时,需要准确击打在拍子的中部偏前位置。父亲不仅从不失手而且几乎都打在我同一部位,即使我有一个快速缩头的动作也不例外。第二个要领是发力:以腰带臂,以臂带手。这样不仅力量大,速度快,而且动作稳定性高。所以才会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效果。如果仅仅是这两点,应该还是比较容易承受的。最要命的是第三个要点。那就是击球需要有连续性。在我的记忆中,只要父亲一出手就是几下。那天在体育馆的训练现场,我豁然开朗了:原来这是父亲早期打乒乓球留下的基本素养。第二部分 父亲的规矩之二不难想象,我小时候见到父亲,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如果父亲不在身边,我就完全变了一个人。这样的感受在我后来的一篇散文《父亲鲫鱼》中有一段比较具体的描写了,描写了我当时惧怕而敏感的心态。父亲年轻时候还是个钓鱼高手。每到星期天,一大早父亲就骑车出去钓鱼了,中午也不回来。父亲不在家,这一天就是我的日子了。一直会疯玩到天黑父亲快回来了才开始回归自己。我们家住在县东街,道路是用很多大石板铺成的,其中有一块不是很平整,自行车骑过会有振动声。我能从很远的地方凭这块石板的振动声辨别出是不是父亲回来了。后来读了物理才明白压过的速度和重量不一样会使石板产生不同的振动频率。父亲一下自行车,就一声不响地走进屋内喝茶。一般我也不问,径直就去把鱼竿和包从自行车上卸下来。父亲很淡定,即使观察力很强的我也很难从他的脸色中判断出有没有钓到鱼。直到打开包才知道结果……尽管父亲没有太多的言语,而我对父亲的一举一动特别敏感,竟然连父亲骑车的特征都能从很远的地方听出来。除了感官上的敏感,严厉的规矩让我特别胆小。其中最怕的是和别的孩子吵架。因为每次一犯事,父亲总是先让我去别人家登门道歉。有的孩子知道父亲的规矩,就会故意来欺负我,然后恶人先告状。而父亲也总是二话不说让我先去别人家道歉。有时候短短几十米路,我要低着头走上十分钟。到了别人家里,还要当着别人一家人的面认错。特别是看到那个欺负我的孩子还露出得意的眼神时,心里备受折磨。那时候,我才十岁左右,这样的经历实在太屈辱了。后来父亲告诉我,那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末期,社会动荡。父亲很怕我在外面学坏,希望能通过这样严厉的规矩让我不要在外面撒野,能多待在家里看看书。现在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特别是我小时候既调皮又天真,确实很容易学坏。但是,这样的规矩实在超出了我那个年龄可以忍受的范围,因此,在我心理还是留下了阴影。虽然父亲如此严厉,大部分情况做规矩还是很理性的。他会先把打的原因说清楚,打完以后也不多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父亲真正对我大动家法狠打的次数并不多。但每次让我刻骨铭心。有一次的毒打,至今还是一个悬案。那一次,我才六岁。我把邻居新贴的一副样板戏宣传画捅了一个洞。在当时的年代,这个事情是可以上升到一个政治高度的。吃中午饭时,邻居来告状了。父亲板着脸对我说:“先吃饭。”一个人最恐惧的事情恐怕不是经历灾难而是等待灾难。那顿饭我不知道怎么吃的。只记得吃得很慢,眼睛一直在观察父亲的一举一动。父亲很快吃完了,然后径直走到院子里开始锯木头。说时迟,那时快,我一见这个情形,马上扔下饭碗,“嗖”的一声窜到里屋把门闩给插上了。父亲过来敲门,说如果我自己开门出来,就不打我了。我怎么也不愿意用这暂时现实的安全去换取那不敢确定的承诺。于是坚持不开门。我那时候真还是个小孩,居然没有注意到这间房子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我们这间里屋其实只有半间,另外一半是邻居的。但中间的隔墙只砌到半空约有两米高。一个大人是很容易从这边墙翻越到另一边的。正当我为暂时的安全松一口气时,就看见父亲突然出现在了隔墙上。我吓得想夺门而逃。不料,外面早已被父亲反扣上了。绝望的我只能钻到床底下。结果被愤怒的父亲一把拖出,暴打一顿。我想那次父亲一定是被气坏了。但是自己的幼小心灵也备受伤害。在这样极度的恐惧中,规矩只能加剧创伤,而不能教谕道理。我到了美国后,还常常回忆这次挨打的过程。有一天突然对一个细节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父亲饭后锯木头的行为,觉得父亲不会因为要打我而特地去锯木头。带着这个疑问,在一次回国探望父母时,我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求证那个锯木头的细节。不料父亲摇摇头说:“怎么还会记得?”我当时有说不出的失落。当然再追究那个细节确实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最多是想说明那次挨打有误解的成分。但是我时常会天真地设想这样一个情境,如果我是父亲,当我把瑟瑟发抖的小家伙从床底下拖出来后,我会怎样处理。答案非常明确:一把抱紧颤抖的孩子说:“孩子不要怕,爸爸爱你。”当孩子在我怀里平静了以后,好好交流,让他接受应该接受的规矩。如果那一天的结果是这样,我的人生轨迹可能完全就不一样了。第二部分 父亲的规矩给我的启发回想我父亲做规矩的细节,仍有很多值得我们今天的父母学习。首先,父亲要我们做的,他首先自己做到。例如吃饭时他自己总是一口饭一口菜。让我们穿着朴素,自己就先这样。让我们早起,他每天比我们起得更早。叫我们不要贪小便宜,自己就一直如此。这样做规矩就有力量,有底气。其次,平时的家庭氛围就为做规矩作了铺垫。《论语》中说“君子不重则不威”,而父亲在孩子们面前可以说是“重而自威。”父亲平时就言语不多,做规矩也从不啰唆。由于对父亲的敬畏,我从小知道规矩的严肃认真。另外,父亲很少当着外人的面做规矩,这样让我更能够把心思集中在事情本身。再次,父亲虽然严厉,但不是一成不变。尤其在我进入青春期以后,做了很多至今看来很好的决定。当我第一次高考落榜后,严厉的父亲却没有过多地责备我。那个夏天父亲常常一早带我出去钓鱼。虽然也没有什么语言交流,父子二人总是默默地骑车出去,默默地钓鱼,然后默默地骑车回来。当父亲感觉到青春期的我和母亲的冲突日益加剧时,父亲不是一味地做规矩,而是决定让我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去住校读书。这个决定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学会了从他律到自律的人生转变。最后,虽然有经济条件,但对孩子生活严格要求,不让孩子的虚荣心得到膨胀。父亲的规矩克制了我们的虚荣心,同时他对穷困学生的慷慨,也让我们学习到了好的金钱观。这一点特别值得很多富裕家庭的父母学习。第二部分 父亲的爱除了规矩严厉,父亲的教育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不轻易表扬我们。我从小心里就特别渴望被爱,被肯定。可惜父亲的表扬吝啬到了极点。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未当着我的面夸过我。每次把考卷递给父亲,即使是考了99分,父亲的眼光总停留在失去的那一分上。问我为什么这么粗心。如果考了100分,父亲总是先问一句:班上有几个100分?然后把考卷递还给我。即使如此,我也会兴高采烈一整天,因为没有批评就是对我最好的表扬。父亲不仅不会轻易夸奖,而且讲话都是言简意赅,从不啰唆。1999年,我拿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和奖学金。当我第一时间在电话里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只是问我接下去办签证的具体细节,没有一句表扬的话。当我拿到赴美签证回家乡和父亲告别时,父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在我离家时,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到了美国,经济上要量入为出,学习上要更加努力。”我对这句话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十七年前,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去上海读大学时,父亲说的就是这句话。当时,父亲没有送我去火车站。临行前,父亲坐在那把竹椅子上给我讲了这句话。而我则背着书包,拿着简单的行李在一旁点头。最后听到父亲说了句:“走吧。”我便如获大赦,走出院子大门。我至今仍记得那时自己的情形:如同出笼之鸟,顿时我心飞扬。当然,十七年以后当我要远渡重洋而再次告别父亲时,我也成熟很多了,对父亲的严厉教育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不仅没有我心飞扬的少年狂傲,而且对年迈的父亲有了一些眷恋。但我也不知道怎样用语言来表达这样的感受。最后还是礼节性地告诉父亲要多保重。到了美国,我还是经常打电话回家。这些年基本上都是一个星期有两次的电话。父亲和母亲接电话的表达方式反差很大。如果是母亲接的电话,都会讲上二十分钟,一些生活的琐事,甚至哪一家换了几个保姆都要告诉我。这些年我越来越清楚一个道理,如果说百善孝为先,那么百孝顺为先。有时候给老人家买多少东西还是次要的,对父母最重要的就是顺。所以,和母亲通话,不管什么内容,我都会尽努力好好听。然后在以后的电话中追问母亲故事的续集。如果是父亲接的电话,一般来说都是三句话。接起电话,父亲一般能马上听出我的声音。所以第一句话是:“你在那边都好吧?”我忙说好的。但是我还没来得及问候,父亲就会抢先说:“我和你妈妈也都好的。”紧接着就是第三句:“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就这样吧。”说完就把电话挂了。我已经非常习惯父亲这样的表达方式了。但是在几年前的一次电话中,父亲突然改变了三句话的模式。那次我快放假回中国探望他们了。父亲在电话里突然问我是否有空。我倒是有些紧张。果然父亲在电话里给我布置了一项紧迫的任务。原来父亲喜欢打桥牌,但是老年人搓麻将的多,打桥牌的很少。所以父亲常常因为找不到玩伴而苦恼。后来父亲通过一系列的自学开始用电脑上网打牌。父亲的桥牌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常在老年运动会上得奖。但是上网打牌常常因为眼花和点鼠标出错,结果账户上留下一大堆负分。这样即使在网上,父亲也很难找到愿意和他搭档的人。这让父亲非常苦恼。,着急的父亲就在电话里让我想办法把他的负分统统拿掉。我当即上网查看了情形,告诉父亲要等我回国后开设了网上银行才可以。父亲很无奈,但想到我马上要回国了,也只能等几天再说。一星期后,我飞回了上海。但到上海的第一天已经是下午了,加上时差关系除了睡觉没有办法做其他事情。第二天一早,我就去银行开了账户,然后上网付费,不仅把父亲账户上的负分全部去掉,还额外花钱把账户从幼小班变成了大二。做完这一切,我心里暗暗想这次父亲不表扬我会说什么呢?带着这样的好奇,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父亲赶紧查看了账户,沉默片刻后,我突然听到父亲大声说:“你昨天一到(上海),就应该这样做。”这样的结果我并不很意外,因为我不仅习惯,而且非常理解父亲这样的风格了。相反,那天父亲突然夸起我来,我很可能会无所适从的。并不是父亲没有感谢之心,而是不能当着儿子的面说出来。这就是传统的中国父亲。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中国传统父亲简单地归划为严厉型。根据第二章里面的理论,严厉型的家长重规矩而缺乏爱。事实上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特别是自己做了父亲后,我越来越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有时候在我回想小时候的一些经历时,发现即使父亲打我时也有爱的信息。前面我介绍过我挨打时父亲那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击球式的动作。现在回想起来,虽然父亲起手迅猛而且带着连击,但每次打到我的头上时总是薄薄地擦过,而不是正面狠击。这说明父亲的手在击中我的头部时有一个急速的转弯。现在想来,父亲当时也在愤怒中,他的手又受过打乒乓球的训练,在那一刹那,如果不是爱,他的手岂能突然转弯。我相信父亲在那一瞬间一定动了慈念:这可是我的儿子啊。古话说,为人父,止于慈。为人父亲最高的境界是慈爱。我想说,父亲用他那规矩中的慈爱达到了这个境界。但是问题在于父亲这样的慈爱,在我小的时候是不能体会到的。很难想象当父亲的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过之后,我会闭着眼感受到父亲这样的慈爱。这就是中国传统父亲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爱太深沉,太含蓄,以至于做子女的成长太沉重。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不到爱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阴影。所以我们为人父母不要自己认为有爱,自己是凭着爱做规矩,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过程中能感受到爱。回想自己的人生轨迹中所走过的很多弯路都和自己内心对爱过分的渴望有关系。回想和父亲在一起的童年时代,并不全都是灰色的,偶尔也有阳光灿烂的日子。记得有一次我得了麻疹,皮肤溃烂而且身体发着高烧。一个下午,父亲特地请了半天假,陪在我的床边,还破天荒给我讲了三个《西游记》的故事,那天我仿佛第一次敢直看父亲的眼睛,不知道是高烧的幻觉还是父亲的改变,那天我看到了从没有看到过的父亲,好慈祥,好慈祥。我至今仍然记得那天下午的情景,也记得父亲给我讲的那三个《西游记》的故事。只可惜,当我出完麻疹,慈祥的父亲就消失了。从此,我有了一个特别的盼望——自己再得次麻疹。后来有人告诉我一个医学道理:得了一次麻疹后就有免疫力了,就不会再得第二次。这个消息当时让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失落。第二部分 家有严母如果传统的家庭是严父慈母,我们家却是严父严母。母亲做规矩比父亲频率更高,情绪性更强。母亲往往说打就打,而且边打边问:“你以后还这样吗?”直打到我说“不这样了”才肯罢手。而且母亲打我也不避讳邻居,甚至唯恐别人不知道她又在做规矩了。也偶有不明白我母亲习性的邻居,过来劝阻,这时母亲必然打得更重。所以我从小对母亲很叛逆。到了青春期,这样的叛逆就更加直接、强烈。后来我才明白,母亲这样的行为是和她成长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我母亲出生在一个牧师的家庭。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是金陵神学院毕业的,外祖父周永宁早年在浙江余姚的一个叫临山的小镇里牧会。据外祖母说,外祖父很有天赋,为人善良,一口流利的英语。只可惜因为肺病英年早逝,因此母亲童年失怙,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贫穷和艰苦。更不幸的是家贫还出逆子。母亲有一个赌博成瘾的堕落长兄。据母亲回忆,这位我未曾谋面的大舅舅为了赌博,常常不顾家庭的贫穷把家里仅剩的大米偷出去变卖,有一次竟然把母亲每天放养的一只羊(可以说是全家很大的一笔财富)偷走变卖。这位舅舅不仅品行堕落而且性情粗暴。发起脾气来还要动手打外祖母,对此,可怜的外祖母只有流泪祷告。后来这位舅舅索性把自己卖了壮丁,当兵去了。但离开家乡前一夜,还把卖自己的钱全都输光了。最后在战争中再也没了音讯。这位舅舅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子。但是他的行为对母亲的刺激非常大,她对这位长兄可谓深恶痛绝。母亲总是怪外祖母没有从小给这位舅舅做好规矩。所以她自己做母亲时就下了决心要从小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很自然,当母亲看到我小时候身上的一些不良行为的苗头时,就自然联想到了那位舅舅。压抑在潜意识里面的恨就会爆发出来。可以说,当母亲在打我的时候,心里是在感觉打那位舅舅。但是我小的时候是不会站在母亲的角度去理解她,于是备受煎熬。我读小学的时候,男同学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玩香烟盒子和打橡皮筋。两种游戏都有赢输。这在母亲眼里就是赌博的开始,于是就严厉禁止我玩。由于没有什么别的可玩的,我还是忍不住,特别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还是常常玩。有一个同班同学小强,和我素有矛盾。由于是街坊,他深知我母亲对我管教的严厉。有一次和我吵架后,就向我母亲告发我在课间玩香烟盒子。不出所料,母亲就大动家法,还让我写了保证书。我当时也下了决心要“痛改前非”。也非常艰难地坚持了两天。有一天在课间休息时,我的同桌在和别人玩烟盒,我在旁观(说明自己心里还是有兴趣)。现在想来我这位同桌也是很可爱的,他为了抓紧这十分钟的时间玩烟盒,竟然憋着尿。但是那次玩到一半再也憋不住了,突然撒腿跑了出去,一面跑还一面叫:“阿涛,你帮我看着。”于是,我便被动地又参与了一次。这件事情过去后,也没有放在心里。有一天,母亲突然又问我是不是还在学校里玩烟盒,我就说没有了。母亲接着问怎么能证明我没有玩。我现在回想母亲的这个问题都觉得有些过分。要证明别人有罪是你自己找证据的。而母亲却要我自己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我觉得自己没主动玩过就理直气壮地说:“不信你去问小强好了。”没想到母亲二话没说就去了小强家。母亲走后,我就开始嘀咕了,那次替那个尿急鬼看场不要被小强看见了,如果这样,这家伙肯定会添油加醋。一会儿,就看到母亲铁青着脸怒气冲冲地回来了。我知道大事不好。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母亲就劈头盖脸给了我一顿暴打。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将近四十年了,我还是第一次写出来,此时,我一面写,一面眼泪还忍不住地流出来。可见此事对我影响之强烈。我知道平时母亲是个有爱心,又非常善良的人。但即便是这么善良的母亲,一旦被情绪控制时,同样可以做出很不善良的事情。情绪是魔鬼啊。到了现在,我除了还能感受到当时的委屈,也替母亲难受。母亲在那个时候也无法摆脱这样的情绪制辖。除了母亲对长兄的痛苦记忆,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当时母亲得了甲状腺机能亢进,后来在学习心理学时,我才明白由于内分泌的混乱,母亲的情绪很容易失控。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于母亲的工作压力。当时母亲在酿造厂的化验室工作,用现在的术语就是做质量监控。由于母亲的一丝不苟,在单位得罪了很多人。而母亲常常把积累的负面情绪带回家里,也很容易在给我做规矩时爆发。但我那时才不到十岁,怎么理解那么多呢?这样的经历在我内心实在留下很大的创伤。现在我在培训父母时特别注重父母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在教育中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不是别的,正是父母的情绪。从我自己的经历中,我觉得传统的严父慈母的结构是有其合理性的。母亲不适合来承担规矩的主要责任,因为从生理特点上看,女性更容易情绪化。例如我们常常用歇斯底里来形容一个人失去理性的状态。要知道歇斯底里的英文hysteria词源于希腊文hystera,乃是女性子宫的意思。我很不赞成现在很多家庭严母慈父的现状。现在很多中国家庭都是妈妈做规矩。虽然这比完全放任孩子要好,但是因为妈妈的情绪失控很容易给很多孩子造成伤害。特别是当一个更年期的母亲要给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做规矩时,这种由生理的失控和青春的叛逆所爆发的冲突会给妈妈和孩子都带来不可想象的伤害。第二部分 母亲的严厉和我的“堕落”回忆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除了当时的一些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让母亲常常情绪失控外,母亲早期的家庭经历也在支配着她的行为。长兄的堕落在母亲心中的创伤让她唯恐教育不够严厉。母亲至今仍确信只有这样的严厉管教才能将孩子的恶习彻底改掉。很可惜事与愿违,这样带着个人情绪的规矩,不仅让孩子的心理受到创伤,而且往往还达不到改变孩子行为的目的。首先是因为当一个孩子在极度的恐惧中,他是没有任何学习能力的。除了产生极度的恐惧或仇恨,根本无法去理性地思考自己行为和规矩之间的关系。其次,即使这样的暴力会让孩子的一些行为得到收敛,但是一味地压抑在将来可以爆发难以想象的破坏力。这样的结果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中所描述的情形很相似。很不幸,我的人生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母亲这样严厉的教育并没有让我真正远离赌博,相反我的人生差一点就堕落在赌博里。我20几岁时突然迷上麻将,而且常常通宵达旦。仅仅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我当时陷得有多深。那个时候我不需要看,144张麻将牌只要一摸就知道是哪一张。甚至连梅兰竹菊、春夏秋冬这八张花都能摸清楚。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浪费了多少宝贵的青春岁月啊。那时候吃完晚饭,我的身体就仿佛不属于自己。两条腿好像被人控制了一样就出去四处找人。一旦四个牌技相当的人在方城前坐下时,莫名的兴奋和快感就随之而来。久而久之便不能自拔。这样的情形约有两三年之久。回想当时的堕落,我觉得和小时候母亲的严厉责打很有关系。其实,自己在小时候玩烟盒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行为和赌博之间有什么联系。但是母亲一再强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让赌博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其次,严厉的责打只是让我害怕母亲,而不是对赌博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相反,在潜意识里面对这样的行为更加好奇。当后来我有所谓的自由时,内心就很容易有一种冲动去尝试。这种被长久压抑的兴奋是自己也始料未及的,一旦意识到母亲已经管不了自己的时候,这样的堕落在我身上似乎是早就注定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自己人不人、鬼不鬼的情形仍有后怕。母亲另一个痛恨的行为是抽烟。我小时候曾经因偷了父亲的一根烟抽而被母亲痛打。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自己完全是出于好奇,甚至潜意识里是寻找一种成熟的感觉。但是在母亲眼里我就仿佛成了一个十足的小流氓,必须严惩。和赌博一样,在我20几岁的时候,当我自己有钱有自由时,我开始抽烟,并迅速染上了烟瘾,有时候一天会抽上整整一包。我记得刚开始抽烟的时候觉得气味苦涩难忍,但是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同样,我认为这样的莫名兴奋和早期母亲对我的过分惩罚有关。感谢上帝,当自己真正明白赌博和抽烟的危害时,我都能很幸运地得以挣脱。回想整个过程,我觉得早期一味地非理性地对孩子进行粗暴惩罚,有时候会适得其反,让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我也一直在回想,如果我是母亲,除了要克制情绪,还应该怎样在玩烟盒和抽烟两件事上做规矩呢?在玩烟盒的问题上,规矩固然要做,我会尽努力去找到一件能替代玩烟盒的事情。否则,在那个环境里要让孩子克制自己真的很不容易。这种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就是一种爱,这种爱会让父母在教育前愿意先进入孩子的世界,从孩子现有的能力出发制订可行的计划。当发现孩子后来又被动地参与玩烟盒时,我会看到孩子已经付出的努力,并对此先加以肯定,然后再提出要求。如果这样,孩子不仅能明白规矩,更重要的是能从规矩中感受到父母的爱。长大后我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小时候偷着抽过烟。这说明这样的好奇心不仅强烈而且普遍。有些父母在别的事情上比较宽容,看到孩子抽烟常常不会轻易饶恕。和我母亲一样,他们一看到孩子抽烟就觉得他离流氓不远了。其实这样的行为其背后的动机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好奇。管教当然是需要的,不然由好奇也可以发展到堕落。但是没有必要以大人自己的恐惧去歪曲孩子好奇的动机,更不要过分地上纲上线。我在杂志上曾经看到过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对这种问题的处理,深受启发。有一天心理学家回到家,发现自己的孩子正偷着抽烟,心理学家很认真地问瑟瑟发抖的孩子:“味道怎么样?”孩子满嘴苦涩,摇摇头,这位父亲点燃一支雪茄,对孩子说:“还是尝尝这个。”小家伙将信将疑地接过来抽了一口,随即是一阵强烈的咳嗽,孩子开始呕吐,这时父亲过去轻轻拍拍孩子的背,等孩子缓过气后,这位父亲说了一句:“孩子,不要再抽烟了。”这位父亲把握了孩子真正的动机,从认知上用过分满足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感受所好奇的烟味。用直接的体验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从道德上过分解释抽烟的行为。当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非常佩服这位心理学家。但是,现在看来这位父亲还需要有一个根本的转变,那就是自己先戒烟。否则再好的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由于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痛苦经历,我现在更多地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动机出发来理解他们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思考应该做的规矩。如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更容易去反思我们做父母自己的行为。十多年前,我十岁的外甥扬扬也遭受了类似我小时候的委屈,后来我把这个过程整理成一个教育案例在报纸上刊登。题目是《谎言背后的诚信》。第二部分 谎言背后的诚信儿童撒谎是几乎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教育问题。大部分家长都会把它当做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惩罚也相应地比对一般的调皮捣蛋来得要重一些。有些家长在第一次发现孩子撒谎时,常常不依不饶,甚至大动家法。但是这样简单的惩罚往往会让孩子误认为被惩罚的原因是谎言被父母戳穿了,而不是撒谎本身。结果事与愿违,这些孩子撒谎更频繁、更老练。所以父母在教育中首先需要仔细分析孩子撒谎的动机和成因,然后才能作出针对性的措施。本文以一个十岁儿童扬扬的案例介绍动机和成因分析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扬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在他十岁时,因一次撒谎被父亲重打一顿。结果心理受到很大的挫折,与父母的关系也越发疏远。那次撒谎的经过很简单,一天中午,扬扬告诉妈妈下午要去少年宫画画。妈妈察觉了扬扬说话时的不自然,下午一打听,得知那天下午少年宫根本就不开门。晚上,在父母的再三追问下,扬扬才告知实情:原来他和班上的几个男同学相约到新建成的江滨广场玩了。于是父亲勃然大怒……几年后我才得知了这件事,我问扬扬当时为什么要撒谎。他说:“我上午就答应了别人(同学)要去的。”那简单的理由让我沉思了很久。应该说去海滨广场玩的要求很合理,于是我又追问:“为什么要撒谎呢?”原来父母的要求比较严格,扬扬意识到如果直说,很可能被父母拒绝,这样他会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和信誉。这时我才发现扬扬谎言背后竟然还有一份诚信。我和扬扬的父母及扬扬一起坐下来,告诉他们如果我是扬扬的父母我会怎样做。并要求他们先听完然后发表感想。我说,首先我不是责怪孩子而是反省自己,因为孩子有这样合理的要求却不敢和我直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的责任在哪里?是不是平时孩子一些合理的要求没有满足?是不是常常粗暴简单地拒绝他那些不合理的要求而没有耐心解释为什么?显然,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责任应该在父母。这样我就会放下父母的架子,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一谈。首先我要肯定他谎言背后的诚信,告诉扬扬:“你想要在同学面前说话算话的态度很好。但是以后要先和爸爸妈妈商量。”其次我要告诉扬扬:“和同学去海滨广场玩没有什么不可以,以后你想做什么可以和爸爸妈妈直说。爸爸妈妈如果不同意也一定会把道理好好跟你说。以前爸爸妈妈在这方面做得不好,以后也吸取教训。”最后,我说我要告诉扬扬:“这件事,爸爸和你都有错。爸爸的错是在教育上太简单,以至于你不敢和我有正常的交流。你的错是在于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法去达到合理的要求。做错事,我们都要承担责任,爸爸的错更大,所以爸爸这一个月不再看一场足球比赛。但是你也要承担你撒谎的责任。对不起,孩子,你也要接受规矩,承担你应该承担的责任,把小手伸出来……”说完我的想法,我想让扬扬的父母发表一些意见,只见他们都低头不语,而扬扬却在一旁开始抽泣了。那次座谈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或许是自己小时候也有类似的遭遇,我至今不能忘却扬扬抽泣时那委屈的神情。想到十几岁的扬扬对多年前往事的反应仍然那么强烈和情不自禁,可以想象那次经历对他心灵的伤害。如果做家长的我们在面对孩子的谎言时,能常常收敛自己怒气,仔细分析孩子的动机,我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问题和责任,或许我们还能看到孩子谎言背后的诚信。十多年前,当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知道我开始慢慢从自己的过去走出来了。我既像我的父母那样在规矩上没有任何妥协。但(是)我也不是照搬父母的方式,而是更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动机上来理解他,用带有爱的规矩进入孩子的心里。需要指出的是,反思会随着父母的成长而不断深入。就是现在,我仍然会不断地回顾这些经历。特别是学到一些相关的理论时,常常用自己的经历去理解体会这些理论。无论是快乐的过程还是痛苦的经历,都是我的财富。而你一定也会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矿藏,用理性的反思去好好开发提炼吧。我们为人子女的经历,其价值的大小,是和我们的反思程度成正比的。反思愈深,它的价值就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