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规矩和爱

作者:王涛 字数:26301 更新:2023-10-09 13:21:50

第一部分 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你看到本章的标题时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先学做父母,然后才是教育孩子?”首先,学做父母和教育孩子虽然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完全一样。前者的重点在父母,而后者的重点则在孩子。其次,学做父母应该先于教育子女,因为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乘坐飞机时,有这样一条安全指令:带孩子的父母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然后再帮孩子戴上。在家庭教育中也有一条类似的原则:先学做父母,然后再去教育孩子。现在很多“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父母自己就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过多的关爱使他们的心智成熟比较慢。自己还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却已经开始为人父母。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一位“80后”的妈妈一手抱着宝宝哺乳,一手拿着鼠标全神贯注地打游戏。看着这样的情形,我不得不担忧这位妈妈和她怀中孩子未来的幸福。去责备这些不成熟的父母不如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正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当然,不仅仅“80后”的年轻一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如何为人父母。严格地说,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我们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和成长。但是能否成长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学习的意识和愿意重新成长的谦卑态度。父母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在现实中往往非常艰难。因为要改变一个超过10岁的孩子已经很不容易,要改变一个成年的父母自然就更难。更何况这种改变要靠父母的自我觉察和自我监督来实现,所以是难上加难。如果这样,我们在学习为人父母上是否就没有指望了呢?断然不是。最让我们有信心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在孩子出生后,我们做父母的,身上会突然有一种陌生的大爱产生。我自己就明确地经历和感受过这样的爱。记得初为人父时,刚满周岁的儿子因为过敏瘙痒而整夜啼哭,用小手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有一个晚上,我只能摁着他的小手不让他再抓正在结痂的皮肤,小家伙就拼命挣扎和哭泣。无助的我心里忽然冒出这样的祈求:“上帝啊,给我一个恩惠,让这过敏和瘙痒都统统到我身上吧,让我的儿子能安睡一夜。”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这样的祷告,不仅愿意牺牲自己不求回报,甚至能够把这样的牺牲当做一种恩典来祈求。我明白这种油然而生的爱绝不是自己努力学习得来的,而是随着这个小生命来到我的身边自然出现的。那一刻,我顿悟了什么是父母之爱。我也在数以万计的家长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爱。近些年,我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给很多父母做过讲座,每次讲座长达3个小时。很多父母早早来到会场,总是先坐靠前的位置,整个讲座中都不停地写着笔记。几乎每个父母都是聚精会神地听完讲座。我在中美当老师十多年,教过中国的小学生,也教过美国的研究生,从没见过像中国家长这么认真的学生。很难想象若没有对孩子那份切实的爱,这些父母能听完我3个小时连抑扬顿挫都不明显的讲座。所以正是孩子,也只有孩子,才能让我们产生这样切实的爱。有了这样的爱,一切改变皆有可能。但是仅仅感性地凭着这份本能的爱仍然很难做一个好父母。这是因为这份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变淡。有多少父母在孩子才2岁的时候已从爱得要命变成了“恨”得要死。不少焦头烂额的妈妈常常“恨恨”地对才2岁的孩子说:“我真想把你再塞回我的肚子里去。”确实,若没有理性的学习,父母这份本能的爱会随着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可爱”而慢慢消失。因此,我们要趁着这份爱在自己身上还没有淡化,好好学习如何更加理性而长远地爱我们的孩子。即使这份原始的爱没有随时间而淡化,甚至愈来愈强烈,父母们若不通过学习和反思建立起理性的堤坝,他们这种本能的爱也可以成为溺爱的洪水而泛滥成灾。本书旨在帮助父母理解规矩和爱的关系,引导父母用规矩建立理性的大坝,让爱造就孩子,也造就自己。在学习规矩和爱的关系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父母这个岗位的特殊性。第一部分 父母这个岗位无人代替为人父母是教育也是艺术。它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乐,也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痛。宋代词人家颐曾说过: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而我认为教育孩子不仅至要,而且可以至乐。记得著名音乐人梁弘志写过一首歌叫《读你》,蔡琴曾经唱过。她用那甜美、细腻的歌声把情人的至爱和读书的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其实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一生中最甜美、最细腻。最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一本书。如果你有能力去好好读,一定会读出“三月”的感觉,读出喜悦的经典。当孩子的一切移动左右你的视线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唱出: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当然孩子也是最复杂最难理解的一本书,有时候我们会读不懂。但这不是主要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现代中国越来越多的父母根本不把教育子女当做人生的至要。他们不愿意静心谦卑地来阅读品味那字里行间的爱和美妙。有的匆匆翻过,有的甚至从未打开过。这样的父母自然无法感受到那人生的至乐,一不小心孩子甚至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至痛。这些年我回中国讲课遇到过不少事业有成的父母。但这些在外人眼中的成功者却常常认为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因为他们的孩子不成功。当他们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至痛时,他们才明白是孩子,而不是公司,才是自己人生最大的事业。但可惜的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还能被“经营”的时候,他们没有去努力、去管教。当孩子上了高中甚至大学,很多坏习惯已经形成了,这些父母方开始意识到孩子的重要性。到了那个时候,虽然他们做了很多努力想要弥补自己的过失,但一切为时晚矣。因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有一位精明能干的妈妈经过打拼,拥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企业。但是她17岁的儿子却整天以网吧为家。第一次见到我,一开口,这位妈妈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在交谈中,她不断地重复这句话:“我实在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现实,我愿意花掉我所有的财产,只要我能把我这唯一的儿子赎回来。”显然,这位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她想把孩子“赎回来”。可惜的是孩子的品行和健康一样,都是很难用金钱赎回的东西。或许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实中我们和这位母亲一样,要到彻底失去时,方懂得其珍贵。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父母这个重要的岗位也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孩子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连接是独特的,也是天然的。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就能在视觉和听觉上把自己的母亲从别的女性中识别出来。反之亦然,母亲也能很准确地识别自己孩子的哭声。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样的连接更加密切。孩子和父母的依恋是一切社会学习的基础。所以,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一辈子最重要的老师。目前很多年轻优秀的白领妈妈工作非常辛苦,工作孩子不能兼顾。不少妈妈问我这样的问题:应该选择自己的事业还是孩子?我的建议总是这样:如果经济条件许可,选择孩子。原因很简单,你公司的工作别人能顶替,而妈妈这个岗位却无人顶替。你的事业以后也会有发展机会,孩子的教育错过这个时间,以后很难弥补。有一位白领妈妈把出生不久的女儿留在老家让自己的父母带,前两年很少回去看。姥姥姥爷为了让宝宝记住妈妈,就把妈妈的一张照片贴在墙上,并常常对宝宝说这是妈妈。有一天妈妈真的回来了,当她抱住宝宝时,吓得宝宝大哭起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一面哭一面挣脱妈妈扑向墙上的那张照片。看到这一幕,这位妈妈的心都碎了。短短的两年,孩子心目中最需要的妈妈已经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了一张平面的照片。这位妈妈后悔不已。下决心辞了工作,把宝宝接回自己工作的城市。之后还接受了专门的亲子辅导,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才慢慢让孩子接受了现实中的妈妈。所以,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自己可以开个小差。这个小差可以造成你和孩子一生的缺憾。仅仅意识到为人父母这一岗位的重要性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认识到这一岗位专业性。第一部分 别以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从业人数最多的岗位。它不仅重要,而且专业要求也很高。可惜的是很多父母上岗前,连最基本的培训都无法得到。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专业的培训。做账需要有会计证书;当老师自然要有教师资格证书;开车就更不用说了,性命攸关的事情当然要有驾驶执照了。但是,唯独父母这个最重要的岗位我们却可以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上岗。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样做父母的危害甚于无证驾驶。交通事故危害的主要是肉体的生命,而为人父母出现问题危害的则是人的灵魂。现实中,无证驾驶毕竟是少数,而无证上岗的父母却比比皆是啊。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父母缺乏学习意识;其次,父母缺乏谦卑的态度;最后,现实中缺少父母教育的资源。首先我们来谈谈第一种情况:不少父母认为做父母不需要专门的学习。真的如此吗?很多年前我在《读者》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有一位在上海出生长大的犹太人母亲,因为父亲在“二战”时逃亡到上海。在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后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以色列。初到以色列的日子,这位母亲一方面终日劳苦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又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为孩子准备一切能准备的,努力做着合格的中国式妈妈。不料有一天,她的一位邻居老太太看不下去了,走过来劈头盖脸地训斥这位母亲的老大:“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看着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邻居又转过头来训斥这位母亲:“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刚读到这篇文章时,我觉得这位犹太邻居虽然讲得有道理,但其做法未免太不合情理。很难想象我自己会这么直接而严厉地去训斥一个邻居的孩子。更不要说训完孩子后还要当着孩子的面训斥他妈妈。这样做不仅有多管闲事之嫌,情理上连我这个局外的读者都有所不堪。不过随着这些年我对犹太教育的学习,我对这位犹太邻居的做法,甚至整个犹太文化都肃然起敬。纵观两千年犹太人的历史,这样一个才一千万人口的小民族能够经历那么多的劫难后复国,他们的民族凝聚力不能不让世人惊叹。而这样的凝聚力和他们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犹太人笃信上帝,他们认为孩子首先属于上帝,其次属于以色列民族,然后才属于家庭。所以教育孩子人人有责。这样看来,那位邻居所管的是自己民族分内的事,而不是别人的闲事,因为犹太人认为,哪怕是邻居的孩子也要像自己的孩子那样管教。这一点就值得我们中华民族好好学习。我们的古训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犹太人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扩展到了教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在犹太文化中这样的“教人幼”不是多管闲事,而是一种大爱。但这个故事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不是这位犹太邻居对别人孩子的管教,而是她转过头来训斥妈妈的那句话:“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这句话很伤人,却发人深省。我们现在有多少中国父母都以为生了孩子自己自然就是父母了。那位犹太邻居的话给我们中国父母一个警示:生孩子只是证明你有生理上的生育能力,不代表你已经有教育上的养育能力。第一部分 为人父母需要谦卑为人父母需要学习的知识实在太多了。无论是对孩子身体所需的营养还是心理的教育,都需要有专业的学习。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著名的《家庭教育》一书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生病,为什么变得这样瘦弱!在列举种种不易之后,作者马上又写道: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的人,知道也是难教得很!有时候,他非常倔犟,你不晓得骂他好呢,还是打他好;让他去强霸好呢,还是去抑制他好……确实,抚养孩子需要学习,教育孩子更要学习。我从事儿童心理学的教育和研究已有30年之久,但是近些年看到日新月异的研究成果,常常不得不感叹自己对孩子了解得有限。例如,2010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高普尼克(AlisonGopnik)出版了一本轰动美国的科普书籍《哲学宝宝》(ThePhilosophicalBaby)。它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一系列最新的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这本书之所以产生轰动效应,是因为有很多新的发现让我们在惊叹之余不得不重新认识孩子的能力。作者用了哲学宝宝为题目来形容婴儿思维之复杂。例如,高普尼克和她的学生发现一岁半的孩子已经能够很好地思考别人在思考什么。类似的研究发现不仅对传统的儿童发展理论提出了挑战,也让我们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有了崭新的认识。类似这样的发现为我们教育孩子都提出了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父母,我们所能学的育儿知识远远超过我们的祖先。这些新的科学知识一方面需要我们有更加好学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学做父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际指导。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只是父母教育的第一步。有效的学习还离不开谦卑的学习态度。我们说敬畏和谦卑是智慧的开端。学做父母我们同样要有谦卑的态度。我曾经遇到一些拥有理工科高学位的父母,虽然在家庭教育和子女教育中他们遇到很多问题,但是要帮助和改变他们特别困难,因为他们对教育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偏见使他们很难先聆听别人的意见。他们非常崇尚他们所学的自然科学(理科),认为这才是唯一的真正学问,其他的文科包括教育只是耍耍嘴皮子的事情。这样的现象不仅和这些家长的个性有关,还和特定的中国历史背景有关。这些父母往往成长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最缺乏的是能直接帮助生产力发展的理工科人才。那时流行的一个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了高中最优秀的学生报考理工科,成绩稍差的报考文科,连文科也读得吃力的,只能报考外语专业。所以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父母在潜意识里常常重理轻文。他们对理科专业的骄傲忽略了这样一个现实:人类的教育和伦理并不比任何自然界的问题简单。它不仅需要用理性的逻辑去思考,更需要用真诚的内心来感受。康德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段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即使我们对自然和人文的认识不能达到在宗教高度的统一,至少要对二者有同样的尊重。在过去的几年中,我还是遇到很多非常谦卑也愿意学习的父母。但是由于缺乏父母教育资源,常常得不到这方面系统科学的指导。第一部分 为人父母需要专业培训早教专家周弘先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长的家庭教育专家下榻在一个宾馆,看到那个宾馆有一个会议指示牌,上写:“科学养猪研讨会请上五楼会议室。”老先生大受刺激,不禁老泪纵横:“这年头连养猪都要研讨,怎么养孩子却没有专门的培训啊!难道养人还不如养猪?”所幸的是这样的现象正在渐渐改变。一方面,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用自己的知识和财力来普及父母教育的知识。例如顾晓鸣教授的中华家庭教育网。另一方面,一些西方的父母教育理念和课程纷纷通过商业操作进入中国。例如ParentsAsTeachers(PAT),和ParentsEffectivenessTraining(PET)。但是这样的资源往往杯水车薪。一则因为中国需要帮助的父母人数众多。二则由于有些培训项目的收费让很多有经济制约的父母不得不望而却步。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政府的大力介入。大约在20年前,美国心理学家在对1364个贫困家庭早期教育的效果做了1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这些贫困家庭如果注意0~3岁的早期教育,孩子认知的发展和将来的学习成绩都会受益。这样的研究结果对以后美国政府加强家庭教育的投入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政府的有关部门在改善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父母教育能力的培训。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必须考虑到文化的因素。怎样使父母教育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传统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特别是目前很多父母教育课程都是由西方国家直接引进,当有些方法运用在中国家庭时,会发生很多问题。所以培训父母必须加入文化的考量。有关父母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本书的很多地方都会论及,这里简单阐述我的三个主要观点。首先,我们需要补课,寻回中华家教的根源和精髓。只有找回自己的根,才是教育生命的开始,才能真正吸收别的文化中的养分。我读了马镛的《中国家庭教育史》,领略了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之丰富。特别对施教中规矩和爱的辩证统一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传统教育中虽然强调父严,但也明确为人父亲的最高境界是慈爱(为人父止于慈);虽然强调母慈,也有以“慈母败子”的告诫。反观如今的中国社会,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社会文化的劫难,失去了很多传统的根基。很多家庭既不知道怎样爱孩子,更不知道如何做规矩。由于缺乏基本的规矩,有些孩子小小年龄就胆大包天做出令人发指的恶行。例如2012年3月,在江苏常州几个未成年的孩子竟然在敬老院寻衅滋事并毒打一位欲制止他们的70岁的老人。最后还得意地把施暴过程的视频放到网上炫耀。这样的现象竟然出现在有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的中华大地,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我们和传统文化越来越遥远了。当然寻根的目的并非照搬过去,而是让好的传统与时俱进。虽然为人父母的基本原则是古今中外永恒不变的。但是在具体的一些方式方法和要求上,我们要结合现实中环境的特殊性。例如,现在孩子的知识结构与所处的环境和我们小时候的情况很不相同,所以为了能和孩子沟通,我们就不得不先进入他们的世界。有一次我回国和朋友一家人吃饭时,朋友那10岁的儿子突然很兴奋地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个重要的道理。”等我们都停下手上的筷子,他一本正经地说:“为领导干一百件好事也不如与领导一起干一件坏事。”我想了想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忙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只见小朋友满不在乎地说:“周立波说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忙把话题扯开了,我也不敢再追问和领导一起究竟能干什么坏事情。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他们都在接受。怎样和他们交流?怎样引导他们?都是崭新的课题。无论《三字经》或是《朱子家训》都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仅仅懂得传统教育的原理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能与时俱进。教育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育者在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环境时,创造性地把基本的原理发扬光大。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需要指出的是,与时俱进不等于随波逐流。在基本的教育原则上我们一定要牢牢坚持。中国目前的教育环境是前所未有的急功近利,这就更需要我们有教育的智慧和教育的勇气来坚持原则。第一部分 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计《圣经》的《箴言》是以色列历史上最有智慧的君王所罗门写给自己的孩子和世人的训言。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我们教育孩子的果效岂不也是如此。你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你内心对规矩和爱的态度。你内心是否有爱,是否尊重规矩,要比你对孩子用怎样的方法和提什么要求重要得多。可惜很多年轻的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求方法而不反思自己的理念。这种只想用计、不想用心的功利态度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改善和10岁女儿的交流,开始学着改变自己一贯的指责和批评的口气,而用表扬和肯定的语气来和女儿说话。第一次第二次交流还不错。到了第三次,母亲一开口表扬,女儿就打断:“停!黄鼠狼又来给鸡拜年了。你就直接说‘但是’后面的话吧。”原来这位母亲每次在艰难地表扬完孩子后,马上跟着一个“但是”,接着就又回到了自己轻车熟路的批评和指责上。孩子是最能把我们看透的人。这个女孩心里非常清楚:你的指责是发自内心的,而表扬却不是。好的教育方法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三字经》里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表面上看窦家教育的成功来自于好的方法(义方)。殊不知这位窦燕山在有孩子以前就身体力行做到这些规矩了。更重要的是,这些规矩是他自己人生教训的总结。窦燕山30岁以前也曾做过很多伤天害理之事,所幸当时膝下无子。30岁后幡然改过,从善积德。老得五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便有了成语“五子登科”。所以《三字经》里提到的“有义方”不仅仅指窦燕山好的教育方法内容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好的方法发自于窦燕山内心的理念,而这理念又支配他平时的行为。所以是窦燕山先敬畏接受了规矩,这些规矩才会在五个儿子身上有这样的结果。设想如果窦燕山在30岁前放荡不羁时就有了这五个儿子,即使他制定了严厉的家规,也一定不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我们身体力行的,教育便是水到渠成的。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下面我来举两个例子分别说明这两点。这个“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故事记载在《宋史》里:宋朝时候,有个叫陈昉的人,他的家里,自从他的祖父陈崇留下法制以来,合族一同居住着,已经十三代了。家里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一共有七百多个人,但是不雇一个佣人。上上下下的人,都很亲睦,没有一个人说离间的话。他家里吃饭的时候,一定大家坐在广大的厅堂里,没有成年的孩子都坐在另外的席上。若有一个人没有到席,全族的人都不动筷。他家里养了一百多只狗,都在同一个槽子里吃着食。倘若偶然有一只狗还没有到,所有的狗都会等待,不肯先吃。因此乡里间的人家,也都被陈家所感化了。那时候的州官叫张齐贤,就把这个事情奏上朝廷,把他家里的徭役统统都免了。这就是陈昉百犬的故事。当人与人每天以礼相待时,狗也能被感化,更何况孩子乎?讲完了古代“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故事,再讲一个现代“其身不正,令而不行”的故事。我认识一位非常爱儿子的年轻妈妈。她非常好学,而且力求教之有道。但儿子聪明过人却调皮好动。在恢复国学悄然成风的现今,这位妈妈读到了《弟子规》,顿时心里一亮。她立刻让儿子熟读背诵弟子规,并用弟子规所说的要求儿子。这位妈妈最喜欢的四句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儿子不仅很快背出了弟子规,而且很努力地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但是有一天他突然不干了。面对妈妈的批评不仅没有顺承,反而歪着头顶嘴。妈妈即刻要儿子背诵这四句弟子规,儿子背完这四句弟子规后还拖了一句:“那你对姥姥咋不是这样的?”为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重新成长。只想改变孩子而不想改变自己的父母古往今来很少能有成功的。认识到父母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有了谦卑的学习态度,我们就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为人父母的功课。首先需要的理念是牢牢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它们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基础。不占有原则: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爱他、教育他,但是不能占有他。规矩和爱统一原则: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情商先于智商原则: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共同成长原则: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要改变孩子,父母先改变自己。第一部分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不占有原则很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有了孩子,大家约好了都去祝贺。那天我买了两大包尿片也跟着去了。到了朋友的家里看到小宝宝时,大家轮流抱着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孩子是像爸爸多一点还是像妈妈多一点。当孩子转到我的手里时,我不识抬举地说了一句:“这个孩子不是你们的。”朋友和他太太虽然有所不悦,但知道我平时喜欢开玩笑,也没有太在意,当然也不会去做时下流行的亲子鉴定。其实多年前的那句话还真不全是玩笑,它说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那就是不占有原则。这一原则反映的是最基本的父母观:自己和孩子是怎样的关系。不少中国的父母认为这个孩子是我生出来养大的,舍我其谁?这样的父母观所产生的教育结果就是占有这个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其实只要我们稍微想一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就知道这样的父母观是多么错误而且不客观。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完全真正属于过我们的父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情感。它们受父母的影响,但是不属于父母。那么孩子属于谁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卡里·纪伯伦(KahlilGibran)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后由冰心翻译成中文。论孩子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来。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那静止的弓。孩子不属于你,他们属于他们自己。他们有自己的归属,也会寻找自己灵魂的归属,但这归属一定不是你。你一方面要去认识那位拥有神力的射者,从他那里汲取力量和智慧,另一方面你要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只是那射者手中的弓。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孩子培养得足够坚强,然后义无反顾地把孩子像箭一样射出去,这才是做父母的职责。只有明白了孩子不属于父母的观念,你才会一开始就把“培养独立”纳入你的教育。西方的很多家长因为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自然就接受了孩子属于上帝而不属于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首先孩子是上帝赐予父母的礼物和财富,父母有暂时保管的权力和教育孩子的神圣职责。在圣经中耶稣多次用管家的比喻告诫门徒和世人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既然是管家,为人父母就要首先明白所管理的财富不属于自己。其次我们要做一个既忠心又良善的管家,尽自己的责任把财富管理好。孩子是上帝赐给我们的一笔大的财富,当他们还在我们手里的时候,用良善和智慧去管理。既然孩子是神所赐的财富,教育孩子就是替神管理。所以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如果你去占有孩子,你就在获取不属于你的财富,你就在贪污:用贪婪的私心玷污了神圣的职责。第一部分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同时,西方家长会认为每个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需要,要尊重他。越尊重他,他就越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他们在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用尊重的观念培养他们的对立能力。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宝宝一出生,就让她独自睡在自己的小床上了。一个月以后,孩子就睡到自己的卧室了。结果是孩子对父母很亲,但是很少吵着要和父母一起睡觉。不仅如此,他们还从小知道,自己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父母也有父母私密的空间,,彼此需要相互尊重。这样的教育,使孩子从小就学会了管理自己的空间和尊重他人空间的概念。不要小看这细小的行为习惯,这是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步。反之,如果你用占有的观念来教育孩子,你就会牢牢地把孩子拽在手里。有的妈妈看上去很爱孩子,甚至愿意为孩子牺牲自己,但这样的牺牲往往是物质上的,精神上却是非常贪婪地占有孩子。即使孩子长大成人,这些妈妈还是不愿放弃占有。中国社会中婆媳关系常常比较紧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婆婆非分的占有欲望。《圣经》中明确地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而很多中国婆婆的占有欲使她们常常要把“成为一体”的夫妻生生地撕开来。很难想象这样的家庭能够幸福。20多年前我在中国学习临床心理学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上海有一个年轻守寡的婆婆和儿子相依为命,儿子对母亲也特别依赖。后来儿子结婚了,婆婆就把原来两室一厅中的大房间给儿子做了新房。在那个年代,婚前性生活还很少,所以洞房之夜两位新人非常紧张激动。但是更紧张的还是婆婆,她失落,又担心。坐立不安的她忍不住就贴着新房门探听,当她听到里面有动静时,就开始敲门。儿子马上停止一切活动,穿了衣服起来开门。这位婆婆见到儿子出来就叮咛说:“要盖好被子啊。”儿子道谢后就关门上床,这位婆婆还是不放心,当听到里面又有动静时,又敲起门来,这次是要检查阳台的窗户有没有关紧。这样三番几次的干扰使这个儿子最后得了阳痿症。最后小夫妻几乎要离婚。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因为父母的占有欲而使孩子的婚姻破裂的事情在中国还是常有发生。退一万步说,孩子长大了还真的离不开你这个做父母的了,你会幸福吗?孩子会幸福吗?如果为人父母有了这样一颗自私占有的心,你就会失去了一双观察的眼睛和一对聆听的耳朵。你不愿意看到孩子的未来,不会聆听孩子的需要。你只会用你的心来篡夺孩子的心,用你的情感来替代孩子的情感。带有占有观念的你或许表面上很爱孩子,甚至为孩子付出很多,但可悲的是,你这样的爱也无可避免地体现了自私的一面。你的辛苦付出得到的将是遗憾终身。因为你一开始就错了:你认为孩子属于你,你可以占有他。所以要爱你的孩子,但不能以占有作为条件。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要把孩子看做一个完整的灵魂,即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第一部分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二:规矩和爱统一的原则教育的核心就是处理好规矩和爱的关系。成功的教育是规矩和爱的统一: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这是本书的中心,在后面的章节里会具体展开。在这里,我想简单谈谈规矩和爱统一的原则和其它三项原则的关系。不占有原则是规矩和爱统一的前提条件。当父母能摆正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不以自私的占有作为培养的目的时,规矩和爱就比较容易统一。因为当你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灵魂,你就会对孩子保持一种尊重和理性。这样的尊重和理性往往是规矩和爱结合的前提条件。相反,如果以占有为目的,你就很容易失去基本的教育理性和教育界限。当孩子依赖你、愿意被你占有的时候,你对孩子百依百顺,毫无规矩。当孩子要独立的时候,你又会滥用规矩、不顾一切地去阻扰孩子的成长。最后规矩不成其为规矩,爱也不成其为爱。很多年轻的父母往往觉得孩子两岁以后就没有以前那么可爱了。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两岁的孩子由于独立意识的迅速发展,不像以前那样被你父母完全的占有了。如果父母还是一味地想去占有孩子就会产生很多的烦恼,有的父母甚至因此对孩子情绪失控。规矩和爱相结合是培养孩子情商的保障和有效手段。简单地说情商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感受和管理。要让孩子客观地感受和管理情绪,父母首先就要在这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例如,只有父母要用爱心去感受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客观地认识自己并慢慢地愿意学着去感受接纳别人的感受。同样,只有父母敬畏规矩不随心所欲,孩子才会学着用规矩去管理自己的情绪。规矩和爱的统一是父母成长的必修课。要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就需要有高情商的父母。所以,为了孩子,我们首先要学习提高自己的情商。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就要重新学习规矩和爱的功课。在后面的共同成长原则中我会谈到这样的观点:孩子的到来为我们父母各方面的成长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而最需要我们学习的两门功课就是规矩和爱。前面已经讲过一个人对爱的学习要经历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同样,为人父母也要补上学习规矩这门课。给孩子做规矩所遇到的挑战往往是父母自己无法真正敬畏规矩。例如,很多父母常常不忍心给孩子做规矩。这样的错误行为的根源就是父母自己没有建立对规矩的敬畏。所以因为孩子,也为了孩子,我们要重新学习规矩和爱的功课,在规矩和爱里与我们的孩子共同成长。第一部分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三:情商先于智商的原则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根据儒家的这一基本思想,后来的三字经和弟子规都强调这一点: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用现代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情商先于智商。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这是《情感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一书的作者高尔曼(DanielGoleman)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如果我们把一个人是否感受到幸福作为成功人生的核心,那么情感智力的重要性就更加清楚。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自杀者中不乏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的学生。他们自杀的原因成是学习压力过重、失恋,或是不适应环境等。为了杜绝这样悲剧的发生,我们也在努力改善环境。但同时,我们不得不好好思考为什么这些自杀者自身抵抗挫折的能力会这么差。不少自杀者的父母面对这样的现实时,悲痛之余往往会发出这样的心声:早知道这样的结果,我情愿让孩子少读点书,情感上能更加健康。否则在崇尚物质和功利的现实社会中,你和孩子都很容易迷失方向。当悲剧发生时,一切都悔之晚矣。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什么是优秀?这个问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上颇有一番争论。一开始,心理学家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智力上。特别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第一次用一个量表将人的智力用一个数字来表达时,各种各样的智力测验风行一时。但是不久,人们发现能被这样“客观”评定的素质能力还是有限的。特别是当哈佛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智力的多项元素说后,人们忽然发现传统中所谓的智力还是不能概括一个人的素质。加德纳的理论其中一个重要的贡献是他把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自我反省的能力作为两个智力的元素。在我看来这两个能力和他所提出的其他五项元素是不一样的。后来麻省理工大学的学者高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力》一书,使公众对素质的理解有了重要的突破。沿袭IQ的概念,人们用EQ这个词来代表情商。情商是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参与团队合作等相关的个人能力的总称。情商对一个人一生的成功比智商重要得多。世界上的人可以按情商和智商的高低不同分成四种类型:智商情商都高;智商情商都低;智商低情商高;智商高情商低。四种类型中最不幸福的要数最后的智商高情商低这一类型。下面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这类人最不幸福。在美国我认识一对在学业上非常优秀的夫妻。先生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山村,靠着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和研究生。在国内读研期间,他的努力和才华深得导师的欣赏,毕业时不仅拿了论文最高奖,还把导师唯一的千金娶走了。不久夫妻双双来到美国读博,然后就业。但是夫妻间的交流越来越困难,常常吵架。只要妻子说话稍不注意,这位“于连”式的丈夫就觉得妻子看不起自己卑微的出身和尚在山村的父母。其实主要还是丈夫内心极度的自卑在作祟。这样的人常常表现出不稳定的情绪和极强的攻击性。因为缺乏发自内心的客观自信,就非常敏感于别人的评价,甚至常常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攻击他。一旦感觉别人在攻击他,他内心的防御机制马上启动,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先下手为强,攻击别人。最后,这对夫妻以离婚收场。这位先生不仅和妻子相处有问题,和朋友相处也常常莫名其妙地发生冲突。和朋友一起吃饭,如果别人埋单,他心里就嘀咕:“不就比我多挣点,就在我面前摆阔。”如果别人让他埋单,他更不舒服:“比我挣得多,还要吃我的,分明在欺负我。”由于自我认识不客观,对别人的行为和言语的评价就缺乏理性,情绪反应就偏激。这样的人即使学业优秀,但总没有幸福感。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在大批量地生产这种类型的人。很多好学校的好学生都特别自私,因为情商的培养从未真正落实到我们的学校课程中。所以孩子情感智力的培养不能依赖目前的学校教育,更不能等到那个年龄才开始情商的培养。情商的教育应该从一出生就开始。在第五章中,我们会讨论怎样在生命之初就开始规划生活,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古人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若是我们让孩子从小发展健康的情感模式,长大了孩子不仅能在环境中很好地适应,而且所思所行都会自然从容。如何用规矩和爱来培养孩子的情商,我会在第六章、第七章中具体展开。第一部分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四:(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如果你明白了以上三个基本原则,你就不难理解共同成长原则。首先你要克服占有的本能,明白爱孩子就是要帮助孩子更好地离开自己。有了这样无私的爱,你才会把理性引入你的规矩和爱。只有理性的规矩和爱才能教育出高情商的孩子。所以归根到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和孩子一起经历爱的成长。就像一个老师一样,如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自己没有什么收获,这样的老师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不能和孩子一起在爱中成长的父母一定不是一个好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是全方面的,需要父母因为孩子而在理念、行为、知识三个方面都得到更新。因为孩子而改变理念:孩子的到来让我们很多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最直接的改变莫过于对自己父母的认识。我在给连续两期的总裁培训班上课前的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孩子的到来,对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结果超过70%的答案是:更加感恩自己的父母。有一位妈妈,自己没有孩子之前对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的不满意。对母亲的态度一直不太好。当自己做了妈妈以后感受到了自己父母的不容易。她在我的博客上给我留言说:我心里一直想要对父母说声“对不起”,心里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终于有一天,回到家,走到在厨房烧饭的妈妈身边,对妈妈说:“以后我再也不说那些话了。”“对不起”还是没有说出口,但我看到妈妈背对着我,抹眼泪。确实,我们中国人要对父母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真是太难了。有时候有这份感恩就可以了。我自己对父母也有过这样复杂的情感。因为早期父母的严厉教育(详见第三章),我对父母一直心存芥蒂。特别是自己学了几年心理学后,更不知天高地厚,常想着要和父母理论。有一次,我曾用专家的身份对父亲说:“爸爸,我能不能和你谈谈以往你对我和姐姐的教育?”一向严肃的父亲脸上露出非常为难的神情:“算了吧,还是不要谈了。”沉默良久,父亲又说了一句:“在那个年代(“文化大革命”),我自己都没有安全感,能把你和你姐姐培养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这样鲁莽的念头了。多年后,我自己做了爸爸,更加后悔对父亲曾经有过的挑战,同时更加理解那规矩背后的父爱。因为孩子而改变个性:除了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更深的体会,不少父母因为对孩子的爱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甚至是自己的个性。很多年轻人在结婚时曾经信誓旦旦要改变身上的缺点做个合格的丈夫或妻子,但是一旦结婚,还是我行我素。或者装上几天就原形毕露。难怪黑格尔会告诫年轻人:“与所爱的人长期相处的秘诀是:放弃改变对象的念头。”确实,我不太相信婚姻能改变一个人。但发现因为孩子而改变自己的父母却大有人在。有一位妈妈在博客上曾经这样详细记录自己的转变过程。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妈妈成长的一些重要环节:开始的立志、过程的挑战、和坚持的结果。这位妈妈在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就立志要和宝宝共同成长。她在日志中写道:亲爱的宝宝,当妈妈第一次抱起你,妈妈就立志一定要做一个好妈妈,成为你心目中最亲密的伙伴、最完美的母亲。妈妈知道今后我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影响着你的成长。所以妈妈一定要将身上的缺点克服掉,在不断地学习与改进中令自己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做好你的领路人。第一部分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四:(不知道有多少妈妈在初为人母的那一刻,在爱得陶醉中能像这位妈妈那样明确改变自己的重要性。我为这位母亲感到骄傲。但更可贵的是这位妈妈还知道自己身上最需要改的是什么。妈妈深知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脾气暴躁。其实,妈妈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可已经是多年形成的习惯了,根本无法改掉。但是,这次妈妈要因为宝宝而彻底改变。要改变自己谈何容易,即使这样一位有爱心有决心的母亲还是渐渐忘了要为了孩子改变自己的诺言。但是她能迅速觉察自己的问题。后来,妈妈就慢慢忘记改变自己的诺言。直到宝宝两岁的一天才突然醒悟。那次宝宝你因为喜欢的玩具被压坏了就冲我大吼大叫,还将能抓到的东西使劲往地上砸。那一刻,妈妈从宝宝你的身上看到了妈妈自己……猛然间,妈妈觉醒了,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那以后妈妈便对自己坚决地说:“为了孩子,我一定要改变!”所以,是孩子的行为教育了这位妈妈,让她想到了那诺言。于是艰难的自我改变过程开始了。从那以后,宝宝,每当你惹妈妈生气时,妈妈还是想大发雷霆。但每次妈妈会先到一边深呼吸,缓冲坏情绪。然后尽量用柔和的语调和宝宝交流。一开始,妈妈很勉强。但是妈妈知道这是正确的方法。只是妈妈还不适应。不知道有几个妈妈能够走出这一步,又有几个妈妈能坚持这样做下去。但我们的孩子让我们有勇气和决心这样做下去。当父母自己改变了,孩子的改变就很自然。起初,宝宝对妈妈这样的改变也颇感意外,觉得妈妈有些陌生。但是这种陌生没有疏远我们彼此的距离,反倒融化了我们之间的冰峰。渐渐地,妈妈就真的把这个多年的坏脾气给改得差不多了。宝宝见妈妈不再像往常一样气冲冲的,宝宝也变得讲道理了……此时,已经不是哪一个人在进步,而是宝宝和妈妈一起在成长。最后这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妈妈做了这样的总结:通过自身的验证与实践,如果妈妈们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后,请尽快改正吧。为了孩子我愿改掉一切缺点,哪怕再难也阻挡不住我坚定的信念。千万不要错过早教这一良机,给孩子和自己留下任何遗憾。为孩子提供一个快乐的土壤吧,因为父母的心态决定着孩子的明天!确实,和孩子共同成长,痛并快乐着。因为孩子而学习新知识:除了理念和个性上的成长,因为孩子,我们父母有了很多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好机会。同样,知识的学习和成长无论对父母和孩子都有重要的意义。很多父母最头疼的一件事情是逼着孩子练钢琴。我在讲座时有很多父母都提出了这个问题。由于我对音乐教育没有研究,没有办法给出好的解答。但是我实地观察了很多痛苦的小琴童的状况,有一个使他们产生厌恶的普遍原因是练习过程中的孤独和无意义。我发现如果有一个妈妈和孩子一同学习相互交流,孩子练琴的自觉性就高,效果自然就好。下面就介绍一位和孩子共同学钢琴的妈妈。这位妈妈在女儿四岁半时发现她在幼儿园见老师弹钢琴就会非常专注地看。于是便开始给孩子报班学习。但和别的没有音乐基础的妈妈不一样的是,这位妈妈决定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练琴。事后谈及这个初衷,这位妈妈觉得有些无奈:“我要是不懂,就没法辅导啊。”确实,和孩子共同学习的一个直接动机是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这位妈妈后来选择了老师“一对一”的教学,这样,费用就会高很多,教的频率只有每周一次。这位妈妈回忆说:“孩子毕竟年纪小,有时候老师讲的内容孩子记不住,我便负责做记录,时间长了,老师讲解的时候,女儿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我也会上前用更简单的话再讲一遍。”“除了能够辅导孩子,和孩子一同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相互理解比较的同伴。”这位妈妈事后回忆说。女儿能和我一起学习,感觉动力十足,经常要求主动练习。有的时候我不想练习,女儿就告诉我说:“妈妈不练,我也不练,跟我较劲。”由于要上夜班,所以妈妈每天只能抓紧早上孩子上学前的一段时间督促孩子练半小时左右的琴。原来孩子经常不愿意练,不过有了妈妈这个对手之后,每次练习都非常认真。在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用自己的学习态度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这位和孩子一起学钢琴的妈妈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不会,或者弹得不好,女儿不仅会给我指出来,而且容易不听我的。所以,我只好努力学,争取做一个勤奋的妈妈,给女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6年以后,女儿考出了钢琴六级,而妈妈却考出了八级。最后爸爸也被感动了,决定买一架高级的钢琴,让这个家庭时刻充满母女快乐的琴声。这个家庭不仅因为孩子学习钢琴而提高了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全家都享受到了共同成长的快乐。孩子迟早会离开我们独立。我的很多同学和朋友在这几年因为孩子去读大学纷纷进入了空巢期。有一位父亲因为女儿出国读大学,伤心不已,在一开始的两个月连进入女儿卧室的勇气也没有。我也在想象这一天的到来。我想到了那一天,尽管会伤感,我还是会泡一杯茶到孩子的卧室里独自坐一会儿。摸摸他睡过的床,翻翻他留下的书籍,看看他成长的照片,我会默默地对孩子说:谢谢你宝贝,你让爸爸更加懂事,你让爸爸又有了一次美妙的成长机会。孩子不仅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也是对一个旧生命的救赎。爱默生曾经说过:“婴儿期是永生的救世主,为了吸引堕落的人类重返天国,它不断地来到人类的怀抱。”当孩子来到你的怀抱的那一刻,心里就默默地说:“孩子,我愿意和你一起成长。”当孩子离开你的那一天,但愿你的心里除了伤感还有感恩。第一部分 规矩和爱不可或缺几乎每个父母都知道规矩和爱在教育中不可或缺,但也几乎每个父母会认为做规矩要比爱孩子难得多。确实,爱自己的孩子常常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本能,而做规矩却往往要逆着这样的本能去限制孩子。结果就是很多父母明明知道什么是规矩却不忍心给孩子做规矩。看上去这样做是因为爱,实质上这是在用爱的名义亵渎规矩的神圣。反之,也有不少父母以规矩的名义发泄自己的愤怒。这不但伤害孩子的身体,更伤害孩子的心灵,这同样是对规矩的亵渎。所以做规矩难,归根结底就难在我们不能把感性的爱上升到理性。这种缺乏理性的爱终究会玷污了为人父母的神圣职责。一个人若是只知道疼爱孩子,却不忍心去管教孩子,这样的人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父母。因为“养不教,父之过”。管教孩子是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圣经》上是这样说的:“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所以正是因为爱孩子,我们才管教,甚至鞭打。管教和规矩是出于爱。你若是一味不忍心,你的爱就变质成了溺爱。溺爱是害也是恨。正如《圣经》的《箴言》中所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没有理性的把持,人那浅薄的爱如窗外的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多人口口声声说孩子是自己的最爱,但是当孩子让自己生气时,对孩子的爱马上就敌不过自己的怒气。其结果就是随着自己的情绪做规矩,动辄怒吼暴力。这样的爱只存在孩子可爱的时候。这样的爱不是真正的爱。《圣经》中对爱的定义是:“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的定义中竟然有八个“不”字,从“忍耐”开始,用“忍耐”结尾。所以真正的爱是对自己的克制,对他人的忍耐。严格地说,凭情绪做规矩和不忍心做规矩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若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也就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规矩。所以为了爱,你要忍心给孩子做规矩。为了爱,你也要忍着情绪做规矩。第一部分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规矩的根源是爱。所以在谈规矩之前,先要来简单谈谈一个人认识爱的发展过程。人因爱而生,也为爱而活。但爱是一门需要学习,且需要一生学习的功课。人生要经历三个爱的阶段,学习三门爱的功课。这三门爱的功课分别是: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爱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是下个阶段的基础。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所经历的是爱的初级班。这个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爱、体验爱。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感受到了就对他们产生依恋。心理学家发现这个阶段婴儿能否感受到足够的爱,建立起健康的依恋会影响一生的情感发展。但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还是通过单向地接受来理解爱。慢慢地我们进入了爱的中级班,因为我们开始学着分享爱。这个阶段爱的特点是给予和得到的平衡。典型的例子就是年轻人谈恋爱,最高的境界是你拥有我,我拥有你,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如果我想拥有你,而你却不想拥有我,甚至想拥有别人,我就痛苦万分。有时候,甚至双方的爱有那么一点不平衡、不同步,恋爱的过程就很痛苦,因为中级班的学生所能懂的爱只是给与得相平衡的爱。当你开始为人父母时,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都要升入高级班了。高级班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是充满理性的爱。仅仅给予就让你有足够的幸福。在这里你和爱的真谛更近。在生活中,曾经见过很多这样的爸爸妈妈。他们原本不曾想要孩子,有的是因为还没有享受够自己的青春岁月,有的是因为对孩子根本没有感觉。但是意外的怀孕让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将有孩子的现实。奇怪的是,当孩子呱呱坠地,他们整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观都发生了情不自禁的巨大变化。他们突然对孩子变得很有爱心,甚至为了孩子可以放弃原来自己认为重要的一切。例如,一个每次出门前都要精心化妆的女士可以转眼变成一个不修边幅、眼里心里只有宝宝的少妇。这样的转变是进入爱的高级班的开始。这样的转变虽然是一种进步,但不值得有太多的自夸。首先,这一切的变化不是我们靠自身的努力而获得的,这一切是因为我们的宝宝太可爱了,使我们本能地不得不去爱他们。其次,这样本能的爱若没有理性的加入不会持续很长。当你的宝宝不那么可爱的时候,你爱的本相就露出来了。在生活中,我常听到一些沮丧的妈妈这样说:“恨不得没有将这个小孩子生下来!”她们的孩子这时往往才两三岁,因为开始不听话了,妈妈就受不了了。这样的抱怨虽然有情绪的因素,但也说明这些妈妈身上对孩子无私的爱已经开始淡化,恨却在渐渐蔓延。所以,孩子虽然把父母送到了爱的高级班,倘若父母自己无法用理性加固原始的爱,父母的爱仍然会回到中级班甚至初级班的状态。回到中级班的父母虽然爱孩子,甚至为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爱好,但是这样的爱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孩子要听父母的话。中级班的父母只能享受可爱听话的孩子。他们的幸福时光不会超过两年,因为当孩子两岁的时候(甚至更早)就开始反抗了。以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演变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斗争的痛苦历史。其实让孩子事事都听你的,你就是想占有孩子。有一天,当孩子有独立的自我意识时,你非但不能欣赏,反而会因为孩子不让你占有而痛苦甚至去打击压抑孩子的自我意识。第一部分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在现实中甚至也有回到初级班的父母,他们养育孩子就是为了简单地享受孩子带给他们的快乐。他们只愿意享受孩子却不懂或不愿意承担教育的神圣职责。当孩子依恋于他们的时候,他们感到幸福无比。更有甚者,他们会过分地逗弄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快乐。很多年前,我在上海的地铁上见到过这样的情形。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地铁里有这样一家四口坐在我的对面。爸爸、妈妈、外婆和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妈妈和外婆在不停地讨论购物的事情,爸爸就和孩子玩一种让我不能忍受的游戏。这位爸爸把手从孩子的后面绕过去打一下孩子的头,然后迅速把手缩回来,若无其事地看着车顶或孩子。被打的孩子怎么也找不到打他的那只手,但他心里清楚,这是爸爸在打他。而这个爸爸对自己发明的游戏非常陶醉,屡次得手还乐此不疲。结果儿子恼怒了,一个巴掌抽在爸爸的脸上,让三个大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面面相觑,难堪不已。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就这样告诫过我们:“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地铁里的这位爸爸的行为就是颜之推所告诫的狎昵。用过分的轻慢来逗弄享受孩子。这个爸爸就是一个停留在初级班的爸爸。他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玩具,任意地玩弄享受。但愿儿子的这记耳光能让这位幼稚的爸爸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玩的玩具。如果你对爱的理解还处于初级班或中级班,你就很容易在爱的时候毫无规矩,在恨的时候滥做规矩。这样,无论爱还是规矩都是缺乏理性的。这样的教育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你一味凭着自己的情绪来教养孩子,孩子学会的岂不就是无理、任性吗?诚然,父母也是有血肉的人,面对孩子的不同状况时有爱有恨也是正常的。但问题是我们常常不能用理性来接纳这样的现实:孩子本来就是可爱和不可爱的组合。中国古人在《礼记》中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处理对孩子的爱和恨:“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教育孩子时尤其应该如此。无论孩子多么可爱,你都要清楚他也有恶的一面需要你去做规矩。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你都要明白他毕竟还是孩子,反思他的错误中你有怎样的责任。理性是融合爱和规矩的唯一溶剂,理性是教育的中庸之道。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因着你对孩子那无法拒绝的爱,你要用理性把持自己的爱,不要让自己的爱重新回到初级班、中级班的状况。孩子是上帝送给父母学习爱的最好教科书。黑格尔说:“通过对孩子的爱,母亲爱她的丈夫,父亲爱他的妻子,双方都在孩子身上使各自的爱得以客观化。”正是通过爱孩子,我们才领悟了爱的无私之本质,从而真正学会了爱。就凭这一点,我们也要谢谢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到来是为我们学习这门功课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机会。他们让我们触碰到了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大爱,也让我们认识自己爱的有限。虚心补上爱的这门功课,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唯有爱和规矩的理性结合,才能产生理想的教育结果。著名的《颜氏家训》中有这样明确的教导:“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百善孝为先,只有父母能做到威严和慈爱的结合,才能让子女产生这百善之先。在我看来,用中国传统的阴阳太极图来解释规矩和爱的辩证关系是最为直观而确切的。第二部分   规矩和爱的太极图示(1)我曾试着用各种比喻来解释规矩和爱的对立统一关系,但总觉得词不达意。有一天,我看着太极图圆美的曲线,体会着阴阳两极流动的张力以及和谐的交融,心中豁然开朗。这正是规矩和爱的辩证关系最好的图解。■太极图太极图是中国古人用阴阳两极对立而又统一的互动来解释世界万物的化生。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用阴阳两极“互为其根”来描述二者的相互依赖和一体性。规矩和爱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爱为规矩之根源,规矩为爱之保障。太极图不仅直观地图解了规矩和爱这种微妙而复杂的辩证关系,也帮助我们反思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的家庭教育结构的合理性。规矩和爱的融合性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统一规矩和爱的关系。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而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太极图非常清楚地诠释了这样的统一关系。若把规矩和爱当做阴阳二极,可以看到二者相互交融,浑然一体。这就意味着规矩和爱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就明确地表达了规矩和爱的融合:规矩中有爱,爱中有规矩。这是最理想的教育境界,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规矩和爱无论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整个教育的效果。本书中有很多失败的案例都是规矩或爱走向偏颇的结果。相反,当我们能把规矩和爱在我们的教育艺术中很好地融合统一时,就到达了爱即规矩,规矩即爱的境界。表象上严厉的规矩,体现的却是大爱。表象上的大爱,本质上却是严厉的规矩。甚至在一般人眼中已不能简单区分这样的教育究竟是规矩还是爱。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四块糖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石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让男生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经在那儿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学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陶先生拿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糖发完了,谈话也该结束了。”看上去,一团和气的陶校长的四块糖尽是爱的体现。但其结果是让学生自己承认那很不容易承认的错误:“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规矩不仅要求高而且难做。很多孩子往往因为看到别人不合理在先而无视自己的错误。可以想象这位同学刚到校长办公室时一定有很多委屈,想着怎样为自己申辩。但是陶先生却用爱的方式让这位同学一下子自己领悟到了那深处的规矩。这个严厉的规矩教育是在爱的包容中实现。我相信这位同学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爱的规矩。能将爱和规矩做到如此统一,陶先生真不愧为当代的教育艺术大师。在太极图中,阴阳两部分虽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其相互对立也是一目了然。这样的对立关系在规矩和爱的体系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有人认为规矩和爱是永远对立的,给孩子做规矩一定会伤害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爱。持这个观点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孟子。大家都知道孟子是第一个提出性本善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所以他强调的是爱。但是孟子从来没有忽略过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老话最初就是出自孟子之口。在《孟子·离娄上》有这样的内容。“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翻译过来就是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所以孟子认为规矩是画出方圆和行出仁爱的手段和保障。但是论到家庭中父亲给孩子做规矩时,孟子则认为规矩会损害父子之间的爱,甚至提出最好两个家庭易子而教。”第二部分   规矩和爱的太极图示(2)《孟子·离娄上》写道: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详莫大焉。”翻译成现代文的大意是: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自己的子女,为什么?”孟子说:“从情势上来说因为行不通。教育人的人当然是要用正道教育;用正道教育子女而子女不能落实,就会引起父亲的愤怒;引起愤怒之后,就会造成父子之间的相互伤害。(孩子说)‘夫子拿正道来教导我,夫子自己并没有完全符合正道。’这就会造成父子之间的相互伤害。这样父子之间相互伤害,也就使父子之间关系不好了。古代的时候是换别人来教育子女,父子之间不因为善不善而互相责备,一旦以善不善而相互责备就会造成心情背离,一旦造成心情背离,没有比这种不祥更大的。”孟子在这里提出了规矩损害爱的两个重要原因。首先,由于孩子的行为达不到规矩的要求,父亲就会因为愤怒而伤害父子之间的爱。其次,由于孩子指责父亲自己所行不正,这样的责备让父子的彼此情感受伤。仔细分析孟子所讲的这两种情况,我认为并非因为规矩而是父亲自身的不足损害了爱。首先,父亲的愤怒是因为缺乏忍耐,本身就是爱的不足。其次当父亲因为自己行为的过失而失去了做规矩的权威和力量时,积极的方法是父亲应该因着对孩子的爱来改善行为,而不是像孟子所提倡的那样用简单的易子而教来掩盖父亲自身的不足。我不否认在特定的情况下,适当的易子而教可以是一种补充的家庭教育方式。例如,在美国很多家庭都会给孩子找一个教父或者亦师亦友的长辈(英文叫mentor)。但是孟子所谓的易子而教显然比这样的情况走得更远,是把双方的孩子送到对方的家庭里生活接受规矩。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孟子看来规矩和爱之间存在着永远无法调和的对立关系。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易子而教来回避和割裂规矩和爱的关系。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混淆了规矩和爱暂时的对立和长远的统一。在教育孩子的短暂过程中,规矩和爱确实存在着暂时的对立和分离。但是这种对立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规矩未必一定损害父母对子女的爱。确实,做规矩时我们很难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的爱,但不意味着永远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特别在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中,很多子女都是长大后才开始体会到父母的爱。所以,从长远来看,这种规矩之后的爱不仅不会让子女疏远父母,反而可以让子女更加感恩父母的用心良苦。当然,要实现规矩和爱长远的统一,需要我们平时有爱的积累。就像一个银行账户里面储存的是爱,每次做规矩都会暂时用掉一点爱。如果没有平时爱的积蓄,每次规矩都是透支,时间长了会彻底坏账。相反,平时有爱的积累,每次做规矩虽然会支出一些爱的现款,但不至于坏账。从长远来看,做规矩是一种爱的投资,它有爱的回报。如果我们能量入为出地使用爱的储蓄,不仅不会失去爱,还能在将来产生更大的爱存入人生的账户。■规矩和爱对立图太极图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严父慈母的基本结构。如果简单地把父母的教育角色分割成对立的规矩和爱的功能(如规矩和爱对立图所示),父母之间会常常发生争执,产生矛盾。这样的家庭中往往是严父有规矩缺乏爱,慈母只爱不做规矩。这样规矩和爱的分离无论对做规矩还是爱孩子都会产生困难。正如陶行知先生总结的那样:“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辅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示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这都是父母主张不一致的弊病。”而在太极图中,父严和母慈之间的关系就不是一条泾渭分明的直线,而是用柔和的曲线来相互融合。如果黑色代表父严,白色代表母慈。在太极图中黑色的父严中有一点白色。这个白点可以理解为严父的爱,这种在规矩背景中突兀的爱体现的是一种很高的教育境界。《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父,止于慈。”意思是作为一个父亲,最高的境界就是慈爱。这是对太极图中的严父之爱的最好诠释。太极图中白色的母慈中也有一个相应的黑点,这一点可以理解为慈母之严。中国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母亲都明确地为我们昭示了这个道理。无论孟母或岳母,她们为世人所尊崇的不是一般的母性的慈爱,而正是她们母爱中体现的理性和严格。所以这两位伟大母亲的也在告示世人:为人母,止于严。规矩和爱的辩证关系不仅在中国传统的太极图中得到诠释,在现代的西方教育研究中也同样得到了论证。下面我就用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模式详述为人父母中规矩和爱的关系。第二部分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一:溺爱在近代的家庭教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要数鲍姆林德(DianaBaumrind)的父母教养方式理论。鲍姆林德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她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了100多个家庭,发现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主要的差别就在于爱和规矩这两个维度上。她用了比较专业的词汇:满足需要(responsiveness)和坚持要求(demandingness)来代表爱和规矩。根据爱和规矩这两个维度上的强弱结合,可以勾画出四种父母教养方式。鲍姆林德的四种父母教养方式类型高度规矩缺乏规矩高度满足严格型(authoritative)溺爱型(permissive)缺乏满足严厉型(authoritarian)忽略型(neglecting)毫无疑问,我们都会同意鲍姆林德的观点,那就是高度满足和高度规矩相结合的严格型是最理想的父母教养方式。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探讨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严格型模式。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的家庭中占多数的却是严厉型。关于严厉型教育的利弊我将在第四章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展开论述。在近30年中,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和农村人口流动等社会形态的变化,中国的溺爱型和忽略型的家庭越来越多。下面我们就来仔细探讨这两种类型的家庭会培养出怎样的孩子。现今的中国由于独生子女的政策,溺爱型的父母越来越多。无论家境富裕或贫困,都用溺爱的方式来教养孩子。所谓的“四二一综合征”是指四个老人、一对父母都把爱倾注在一个独生子女身上。六双手捧着都怕掉了,六张嘴含着都怕化了。这样的溺爱往往最终只能教育出一个让人伤心透顶的不孝之子。可怕的是无论家境是贫还是富,中国的很多父母都喜欢用溺爱来培养孩子。先说说富裕的家庭。近20年,中国的有钱人越来越多。不少商业成功者自己都有一个值得骄傲的拼搏经历,从社会的底层靠努力创出一片天地。有过这样人生体验的人原本应该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更加严格要求。可惜的是不少人由于缺乏理性的反思,会对自己所经历的磨难“不堪回首”,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来一个180度的转弯:我受了那么多的苦,就是不让我的孩子再受苦。对孩子总是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还小的时候,他总是快乐地接受你的溺爱。但是这种没有规矩的爱,它会让孩子慢慢习惯于这样容易的得到。这些孩子非但不感恩,而且欲望也随长大而增加。直到有一天,你无法为他埋单。这样的悲剧在现代中国可真不少啊。在我浙江老家,有一位远亲是一个小企业的老板。他对儿子百依百顺。结果这个儿子不好好念书,早早离开校园,混迹社会。不久就学会了赌博。一开始父亲也没有太在意,慢慢地儿子开始在外面借高利贷赌博,最后债台高筑,儿子一逃了之。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有一天,债主拿着一张200万元的欠条找到了父亲。无奈之下,这位爱子心切的父亲把自己的小企业变卖了,还拿出了所有的存款凑足了200万元还了赌债。当债主走后,这位坚信破财消灾的慈父马上打电话给在外面躲债的儿子,让他不必再害怕,回来好好重新做人。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敲门,满心期待浪子回头的父亲忙冲过去开门,谁知来者不是儿子,还是昨天的那位高利贷债主,正当这位父亲纳闷的时候,债主又掏出另一张儿子签名的借条,一共还有300多万元。不知为何,这位父亲此时突然变得非常平静,告诉债主自己还需要时间筹钱。等债主走了以后,父亲和儿子通了电话,证实了借款。父亲放下电话,就在大厅里悬梁自尽。那位不孝之子得知父亲自尽的消息后,也只能在一个晚上偷偷回家看了父亲一眼,就连夜逃走躲债去了。这个儿子纵然还活在世界上,哪还有幸福可言。然而这个悲剧的最初原因就是父亲早期的溺爱。溺爱不仅害了孩子,也断送了自己。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