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中医基础(很全很强大的中医入门级教材)-6

作者:王秀 字数:16453 更新:2023-10-09 13:23:22

清泄(泻火泄热)山栀-清心泻火。  燥湿:黄连清湿热;厚朴温化寒湿。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潜降之作用。  软坚散结:海藻、昆布、瓦楞子。  泻下:芒硝。  潜降:羚羊角、石决明。  上述五味,作用各异,然其中某些药物,又有它一定程度的通性,《内经?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通泄为阴”,“咸味通泄为阴,淡味渗渗为阳”按药物之味,将它们归入阴阳两类以统辖之。即辛甘淡味药物属阳,酸苦咸味药物属阴。  每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气、味各有其作用。故必须二者综合而观之,同性药物有五味之别,同味的药物亦各有四气之异。  如同一辛味药,有辛寒(浮萍)、辛凉(薄荷)、辛温(半夏)、辛热(附子)、辛平(佩兰)等。  性味组合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近,如紫苏、荆芥、葱白均为辛温,它们都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性味不同之药物,功效就有区别,性同味异,或味同性异的药物,在功效上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点。如寒性药物,若味不同,则其作用有差异;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淡竹叶甘寒,清热利尿;浮萍辛寒,疏散风热、利尿退肿。共同之处是寒性均有清热作用。  若甘味药物其性不同,则作用亦不相同:杜仲甘温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石斛甘微寒,以养阴潜热生津;甘草甘平,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共同之处是味甘,故均有补益之功效。  尚有某些药物,则是一气而兼有两种以上味者,如桂枝辛甘温;当归甘辛温;生地黄甘苦寒等。这种情况说明了药物之性味是复杂的,也体现了药物作用的多面性。五味相兼亦应根据某一药物功能大小而分清其主次,如桂枝长于调和营卫、发散风寒,作为解表药,故首列辛味。尚有补益强壮作用,常合补益之品同用,此为甘味之功。温经通络、温阳化气则辛甘温之共同作用,故桂枝性味定为辛甘温。当归为常用补血和血之品,首列甘温,并有活血调经之力,此辛味应之,故当归性味定为甘辛温。药物功效有主次,其性味的排列也有一定的顺序。  临床辩证用药时,对五味要有选择。如辛能散气,故气虚时不宜用;甘能助湿,故中满者不宜用;苦能燥湿,故津液不足者宜慎用;酸能敛涩,故余邪未尽者慎用之;咸多滋润,故脾胃虚寒者忌用之。  [附]中药性味功能口诀:中药品种多,性能各不同,寒凉能清热,温热祛寒用,辛味能行散,甘缓能补中,苦味能泄降,酸涩收敛功,咸味能软坚,淡渗利水通,甘寒能养阴,芳香必止痛,麻舌常有毒,香窜开窍能,气味相结合,配伍贵变通。  2.升降浮沉  人体发生疾病,病变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病势有上逆、下陷之异,治疗上就要求药物应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使之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药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药达病所。病热逆上宜降,病热陷下宜升,这是运用中药必须掌握的一般规律。然而,遇到痰涎壅实,胸闷窒呕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泻痢初起而系积滞所致者,则用消积导滞、沉降攻下之大黄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由此可见,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几种趋向而言。升和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的。升是升提的意思;降是降逆的意思;浮是上行发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浮药物的特点是向上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表、散寒、祛风、开窍等药理作用;而沉降药物的特点则是向下向里,具有潜阳、降逆、平喘、收敛、泻下、渗利等作用。  药物的升降浮沉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气味和质地的轻重。一般来说,味辛甘、气温热的药物,多主升浮;味酸苦咸,气寒凉的药,多主沉降。《本草纲目》云:“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大凡质轻的药物,如花叶之类多主升浮,质重的药物,如种子、矿石、贝壳之类多主沉降。但也有例外,如巴豆辛热,不升反沉,故有泻下逐水作用;旋复花是花,不升浮,反而沉降,主降逆平喘,故有“诸花均升,复花独降”之说,牛蒡子是种子类,反主升浮,能疏风诸热。此外,药物的升降浮沉还可因加工、炮制或配伍而发生改变。酒制则升、盐炒则下行、姜汁炒则能发散、醋炒则能收敛。所以在临床应用时要灵活掌握,才能运用得当,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3.归经  归经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疾病具有特殊的治疗效果,总结出来的一种用药规律。如肺经有病时,常有咳、喘、痰症状,杏仁能止咳平喘,说明杏仁归入肺经;肝有病时,胁痛或不适为其主要表现用青皮能治胁痛,说明青皮归入肝经等。由于药物归经不同,同属一性味药物,其作用亦不相同,或作用部位有别,如黄芩、黄连,黄柏同属苦寒清热药,但黄芩入肺经而长于清肺热;黄连入心、胃经而能泻心火、清胃热;柏入肾经而重于泻相火。又如肉桂和干姜同为温里药。但因干姜入肺、脾、胃经,故肺、脾、胃有寒多择用干姜;而肉桂因入肝、肾经,故肝、肾有寒多选用肉桂而不用干姜。  了解归经学说有着深刻的实践意义;一是可作为选方用药的依据。一般来说,每经每脏的病证都有其主方,方中的主药,使药都归于本经。如太阳经表证,常用人本经之麻黄、桂枝作为解表之主药;肝肾阴虚者多用以熟地黄、山茱萸为主药所组成的方剂六味地黄汤来治疗。这些古方组成规律,促进了归经学说的发展。二是可作为随证用药之依据。如头痛部位有所不同,所代表不同的经脉之病证,前头痛(阳明经)者加白芷;偏头痛(少阳经)者加柴胡;枕部疼痛者(太阳经),加用蔓荆子等。三是以归经为线索,探求某些药物的潜在功能。如清热解毒药蒲公英入胃经。故应用于上消化道溃疡病的治疗,取得良效;山豆根入肺经,故试用于肺癌的治疗等。均是按药物之归经所探求到的某些药物的新途径。四是籍归经以执简御繁。如白术补中益气,健脾燥湿,疗脾胃气虚,腹泻呕吐,口渴自汗等多种病证,这些病证均与脾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有关。因而通过白术归脾经而得到全面理解和掌握。  必须着重强调,归经学说在运用时一是要与药物性味、升降浮沉相结合,二是要与各脏腑间的用药互相兼顾。是因为同归一经之药物,其性味、升降浮沉不同,故不能执一而废它。如肺病咳嗽有寒热虚实之别,入肺药虽有麻黄、干姜、黄芩、百合、桑白皮、葶苈子等,临床上运用麻黄、干姜温肺之寒以疗咳;黄芩、桑白皮清肺泄热以止咳;百合滋补肺虚而止咳;葶苈子以泄肺实而止咳。诸职此类,诸经亦然。  此外,尚有“引经药”的理论,所谓引经药是指具有特别作用的归经药物,它除了对本经病证具有治疗作用外,还能把不归本经的药物引归到本经而发挥其治疗作用,以提高药物疗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载体学说)。表8-1 引经药物举例表脏腑经络引经药脏腑经络引经药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足阳明胃经白芷、石膏、葛根手太阳小肠经木通、竹叶手厥阴心包经丹皮、柴胡足少阴肾经肉桂、细辛手少阴三焦经柴胡、连翘足太阳膀胱经羌活足厥阴肝经青皮、川芎、柴胡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足太阴脾经升麻、苍术    (二)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1.配伍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叫作中药的配伍。中药通过配伍,可以对较复杂的病情予以全面照顾,同时又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而获得安全及更高的疗效。古代医家经过长期认识与实践,对药物的配伍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并将其总结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相伍为用,可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如石膏、知母合用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力。  (2)相使:即性能不相同的药物相伍为用,能互相促进,增强疗效。如补气之黄芪与利水之茯苓合用,能增强补气利水之功。  (3)相畏:即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抑制。如半夏和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半夏和南星畏生姜。  (4)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防风杀砒霜的毒,,绿豆能解巴豆的毒,所以说防风杀砒霜,绿豆杀巴豆。  (5)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互相牵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  (6)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芜花。  以上六个方面中,相须,相使属药物的协同作用;相畏相杀属药物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相恶、相反属药物配伍禁忌。  此外,尚有不用其它药物辅助,依靠单味药发挥作用的,叫单行,如独参汤及其它单方。  2.禁忌  用药禁忌主要有三种:  (1)配伍禁忌:即两种药物伍用产生毒、副作用或使疗效降低或消除,前人有“十八反”与“十九畏的记述,所谓反者即指“相反”而言,所谓畏者即指“相恶”而言。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芫化、海藻。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梭;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上述配伍禁忌,只供用药时参考,不是绝对的。在古今配方中也有反、畏同用的例子,如甘遂与甘草同用治疗腹水,可以更好地发挥甘遂泻水的药效;党参与五灵脂同用治疗胃脘痛,可以补脾胃止疼痛,而药效无损。这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2)妊娠用药禁忌:妊娠期间服用某些药物,可引起胎动不安,甚至造成流产。根据药物对胎儿影响程度大小,分禁用与慎用两类。  禁用药大多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如剧烈泻下药巴豆、芦荟、番泻叶;逐水药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催吐药瓜蒂、藜芦;麻醉药闹羊花;破血通经药干漆、三棱、莪术、阿魏、水蛭、虻虫;通窍药麝香、蟾酥、穿山甲;其它剧毒药如水银、砒霜、生附子、轻粉等。  慎用药大多是烈性或有小毒的药物。如泻下药大黄、芒硝;活血祛瘀药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益母草、五灵脂等;通淋利水药冬葵子、薏苡仁;重镇降逆药磁石;其它如办夏、南星、牛黄、贯众等。  凡禁用药都不能使用,慎用药则应根据孕妇病情酌情使用。可用可不用者,都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禁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莱;密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种食物。此外,服用发汗药应忌生冷;调理脾胃药应忌油腻;消肿、理气药应忌豆类;止咳平喘药应忌鱼腥;止泻药应忌瓜果。  (三)中药的炮制与用量  1.炮制目的  (1)消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纯净,达到用量准确,疗效可靠。  (2)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如地黄生用性寒而凉血,制熟则微温而补血;首乌生用导泻,制熟用则补肝肾、乌须发;蒲黄生用破血行瘀,炒用止血;延胡索醋制增强止痛作用;白术土炒补脾和中力强;柴胡醒制舒肝解郁效增。  (3)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如乌头、附子为剧毒之品,经反复浸泡漂煮,有毒成分被水解、溶出,毒性大减;半夏、南星经生姜、明矾制后可降低毒性,祛除激喉催吐之物;女贞子盐水拌蒸,去其寒性,避免腹泻等。  (4)矫味、矫臭。蜜炙、酒炙、醋炙通常都有矫味、矫臭作用。如五灵脂醋炒去恶味等。  (5)便于制剂、煎服及贮藏。如贝壳类药材炮制后便于粉碎,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白芥子、莱菔子炒熟以去其酶,才能保存有效成分不被分解等。  2.常用的炮制方法  (1)水制法 能使药物达到洁净、柔软、便于加工,并能减低药物毒性、烈性及不良气味。包括洗、漂、泡、溃、水飞等法。  (2)火制法 是把药物直接或间接放置火上炮制以达干燥、松脆、焦黄或炭化之目的。  炒:有清炒及辅料炒。清炒是将药物放锅内拌炒,由于使用目的不同,有炒黄、炒焦、炒炭之分。炒黄、炒焦之药物有焦香味道,以增强健脾开胃之力或改善药物之偏。炒炭的药物可增强收敛止血之功,如荆芥炭。辅料炒是加辅料同炒,如土炒白术,醋炒柴胡等。其目的是增强药性,更好地发挥疗效。  炙:与辅料炒无多大区别,一般多将用蜜炒的叫炙。如炙甘草、炙黄芪。  煅: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放在火上煅烧,使其松脆易于粉碎。多适用于矿石类或贝壳类药物。  煨:是将药物裹上湿纸或面糊,埋于灰内或置于文火上烘烤,以纸或面糊表面焦黑为度,冷却后剥除纸或面糊使用。目的是利用纸或面糊吸收药物中的部分油质,以减低药物的刺激性,并增强药物疗效,如煨木香。  炮:是将药物放入砂中加热,炒至焦黄爆烈,便于加工,并增强其温燥之性,同时能使药物毒性降低,如炮附子、炮姜。  (3)水火同制法 包括蒸、煮、单三种方法。其目的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  3.中药的用量  用量即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的分量。包括重量(克)、数量(片、支)、容量(汤匙、毫升)。  一般来说中药安全比较大,但个别有毒药物仍需十分注意,不可过量,确定用量一般原则是:  (1)根据药物性能确定用量: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如乌头、雄黄之类;质重的药物用量要大,如代赭石、牡蛎类;质轻的用量宜轻,如蝉蜕;芳香类药物用量宜轻,如丁香、檀香。  (2)根据病情需要确定用量;病情轻或慢性病,用量宜轻;病情深重顽固用量宜大,还有些药轻用、重用作用不同,如柴胡轻用升阳,重用疏肝。  (3)根据配伍、剂型确定用量:一味单用、用量宜重,复方配伍,用量宜轻。方中主药用量宜重,辅药用量宜轻;汤剂用药宜重, 丸散剂用量宜轻。  (4)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确定用量:妇女、老年、体弱、儿童用量宜轻,男子、体壮、年轻用量宜重。  各类药物用量大致规律如下:  花叶、芳香走窜之品3-9克;根茎类9-15克;矿石贝壳类15-30克;特殊药物例外;细辛一般不超过3克,沉香、麝香一般用1-1.5克。  二、方剂的基本知识  (一)方剂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辩证方法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所以,首先要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才能准确而缜密的遣药用方。  从祖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治法是在积累了相当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后于方药的一种理论。但是当治法已由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之后,就成为指导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例如一个感冒病人,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为外感风寒表实证时,根据表证当用汗法,寒者热之的原则,决定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并且按法选用相应的有效成方,或自行选药组成辛温解表剂,如法煎服,便能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则,治法与辩证不符,组方与治法脱节,必然治疗无效,甚至反使病情恶化。,由此可见,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所以我们常说“方以药成”,却又首先是“方从法出,法随证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  (二)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的组成不是单纯药物的堆积,而是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古人用“君、臣、佐、使”四个部分加以概括,用以说明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一个疗效确实的方剂,必须是针对性强,组方严谨、方义明确、重点突出、少而精悍。现将“君、臣、佐、使”的含义分述如下:  1.君药 是针对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效力较强,药量较大。  2.臣药 是指方中能够协助和加强主药作用的药物。  3.佐药 是指方中另一种性质的辅药。它又分:  (1)正佐:协助主药治疗兼证。  (2)反佐:对主药起抑制作用,减轻或消除主药的副作用。  4.使药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既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  (2)调和药,既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例如一病人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痛、脉浮紧。其辩证是风寒表实证。择用麻黄汤治疗,方中之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以除其病因(风寒)而治主证为主药;桂枝,辛甘温,温经解肌,协助麻黄增强发汗解表之功,为辅药;杏仁,甘苦温,助麻黄宣肺平喘,以治咳喘之兼证为佐药;甘草,甘温,调和诸药为使药。  简单的方剂,除了主药外,其它成分不一定都具备。如芍药甘草汤,只有主、辅药;左金丸,只有主药黄连和佐药吴茱萸;独参汤,只有主药人参,复杂的方剂主药可有两味或两味以上,辅、佐、使药也可有两味或多味。  (三)方剂的运用(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  1.药味加减的变化  是在主证未变的情况下,随着兼证的变化,加入或易去某些药物,使之更合乎治疗的需要,也叫“随证加减”。例如麻黄汤主治风寒表实证,假如外感风寒所伤在肺,症见鼻塞声重,咳嗽痰多,胸闷气短,苔白脉浮者,当以宣肺散寒为主,在麻黄汤中易去炙甘草,加上生姜组成三拗汤,使肺气宣畅,自然诸证皆除。  2.药量加减变化  这种变化是指组成之方剂的药物不变,但药量有了改变,因而改变了该方功用和主治证的主要方面。例如,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二方都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组成,但前方中姜、附用量较小,主治阴盛阳微而致四肢厥逆。恶寒卷卧,下利脉微细的证候,有回阳救逆的功用。后方中姜、附用量较大,主治阴盛格阳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之证候,有回阳逐阴、通脉救逆的功用。  3.剂型更换的变化  中药制剂种类较多,各有特点。同一方剂,由于剂型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相同,例如,理中丸由干姜、白术、人参、甘草等量组成丸剂,治中焦虚寒、自下利、呕吐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迟之证。若治上焦阳虚而致胸痹,证见心中痞闷、胸满、胁下有气上逆抢心、四肢不温、脉沉细等,即用上四味药煎成汤剂分三次服(即人参汤)。这是根据病位有中上之别,病势有轻重之异,所以一取丸剂缓治,一取汤剂急治,临床上经常将汤剂改成丸、散、膏剂,或将丸、散方药改为汤剂,主要是取缓急不同之意。  (四)常用剂型(制剂)  剂型是根据临床使用中草药治疗各种疾病的需要,将药物制成一定大小或不同形的制剂,中草药剂型很多,并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中草药的剂型日益增多,传统的剂型在质量上、工艺上也有很多改革,现将常用剂型介绍如下:  1.汤剂 把药物配齐后,用水或黄酒,或水酒各半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然后去渣取汁,称为汤剂,一般作内服用,如麻黄汤、归脾汤等。汤剂优点是吸收快,疗效快,而且便于加减使用,能较全面地照顾到每一个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是中医临床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  2.散剂 是将药物研碎,成为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有内服与外用两种。内服散剂末细量少者,可直接冲服,如七厘散;亦有粗末,临用时加水煮沸取汁服的,如香苏散。外用散剂一般作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如生肌散、金黄散;亦有作点眼、吹喉外用的,如冰硼散。散剂有制作简便,便于服用携带,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不易变质等优点。  3.丸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末,以蜜、水或米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作为赋型剂制成的圆形固体剂型。丸剂吸收缓慢,药力持久,而且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都比较方便,也是一种常用的剂型。一般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亦有用于急症,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临床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数种。  4.片剂 将中药加工或提练后与辅料混合,压制成圆片状剂型。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味很苦的,具恶臭的药物经压片后再包糖衣,使之易于吞服;如需在肠道中起作用或遇胃酸易被破坏的药物,则可包肠溶片,使之在肠道中崩解。片剂应用较广,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  5.冲剂 是将中药提练成稠膏,加入部分药粉或糖粉制成颗粒散剂干燥而成。用开水冲服,甚为方便。由于含糖较多,小儿易于接受。  6.膏剂 将药物煎煮取汁浓缩成半固体叫膏剂。有内服及外用两种,内服的如雪梨膏等;外用的如风湿膏、狗皮膏药等。  7.丹剂 一般是指含有汞,硫磺等矿物,经过加热升华提练而成的一种化合制剂。具有剂量小、作用大、含矿物质之特点。此剂多外用,如红升丹、白降丹等。此外,习惯上把某些较贵重的药品或有特殊功效的药物剂型叫作丹,如至宝丹、紫雪丹等。所以,丹剂并非是一种固定的剂型。  8.针剂 是根据中草药有效成分不同,用不同方法提取、精制配成灭菌溶液供皮下、穴位、肌肉、静脉等注射用的一种剂型。具有作用迅速等优点。故对急症或口服药有困难患者尤为适宜。针剂是今后需大力研制的一种剂型,以适应中医急症之需要。  9.酒剂 俗称药酒。是将药物浸泡入酒中,经过一时间后,去渣取汁供内服或外用。  (五)煎服法  中药煎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其疗效,因此,必须了解中药的煎服方法。  1.煎药方法  (1)煎药器具;以砂锅、搪瓷皿为好,忌用铁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2)煎药用水量;根据药物体积而定,一般以水浸过药面为度。  (3)注意事项  ①煎药之前,将药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药物充分湿润,以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②一般药物均可同煎。煮沸后即改为文火。再煎15-20分钟。煎药时防止药汁外溢及过快熬干。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锅盖,以尽量减少易挥发成分的丢失。如为味厚的滋补药品,如熟地、首乌等,煎煮时间宜稍长,使有效成分更多地被煎出;清热、解表、芳香类药物煎时宜稍短。以免有效成分损失或药性改变。  ③有些药物煎法特殊(处方必须注明),现介绍如下:  先煎:贝壳类、矿石类药物,因质坚而难煎出味,应打碎先煎,煮沸10-20分钟后,再下其它药。如龟板、鳖甲、代赭石、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生石膏等;芦根、茅根、夏枯草、竹茹等,宜先煎取汁,用其汁代水煎其它药。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借其挥发油取效的,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四、五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走散。如薄荷、砂仁等。  包煎:为防止煎后药混浊或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要用薄布将药包好,再放入内煎煮。如赤石脂、滑石、旋复花等。  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以保存其有效成分,可另炖或另煎。如人参(隔水炖3小时);羚羊角、犀角切成薄片另煎2小时取汁服,或水磨汁或成细末调服。  溶化(烊化):胶质、粘性大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饴糖等,应先单独加温溶化,再加入去渣之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拌搅,使之溶化,以免同煎时粘锅煮焦,影响药效。  冲服:散剂、丹剂、小丸、自然药汁、芳香或贵重药物,以冲服为宜。如牛黄、麝香、沉香末、肉桂末、田三七、紫雪丹、六神丸等。  2.服药方法  (1)服药次数 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两次取汁,分2-3次服。病情重或老年、儿童酌情增减。  (2)服药时间 饮前约1小时服为宜;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急病不拘时间服;慢性病应定时服。  (3)服药温度 以温服为宜。但热证者可冷服;寒证者可热服;发汗药宜趁热顿服,服后加盖衣被,以利发汗;服药易吐者,可先服姜汁,再服药。不能口服者,可鼻饲或灌肠。第二节 常用中药及方剂  一 解表药和方剂  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可促使病人汗出,而达到外邪从汗而外泄,表证得以解除,即《内经》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思。解表药有温性和凉性之分,它们的适应证也不相同。该类药大多入肺经和膀胱经,故其适应证和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和脏腑有关。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叫解表剂。  本类方药主要用于六淫外邪入浸所出现的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痛,脉浮。或用于疹透不畅或风湿痛有表证者。  临床上,表证有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种,风寒者宜辛温解表;风热者宜辛凉解表。此外,若表证兼气、血、阴、阳之不足,还须结合补益方药使用,以扶正祛邪,使正胜邪却。故解表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应用解表方药注意事项:  1.该类药多具辛散之性,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功效减低。  2.服用解表药后宜避风寒。如外感风寒之表证,增加衣被以利汗出。  3.解表发汗,以微汗出为度,以免大汗伤阴耗气。应中病即止,勿久服之。  4.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久溃、失血者不宜单用解表剂,若需要,加用扶正之品,以达邪去而不伤正之目的。  附:解表药的药理作用参考:  1.发汗解热作用。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生姜、薄荷、菊花、柴胡等大多数解表药均具有发汗解热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调节体温中枢而实现的。  2.增强体表血液循环。如桂枝、紫苏、生姜、菊花等多数解表药均能扩张周围血管,增强体表循环、促进汗腺分泌,从而增加热的散发。表证特点之一是“恶寒”,而这种恶寒与肌肉及小动脉痉挛有关(即产热增加),解表药通过扩张痉挛之血管可改善这种病理状态。同时由于外周循环加强,使病毒大量流至皮肤毛细血管。引起皮肤毛细血管增生、血清渗出、形成皮疹。这可能是解表药用以透疹的作用基础。解表药除了能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用于疮病之治疗外,还能通过扩张周围血管,使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而用于疮用初起之治疗。  3.抗菌、抗病毒作用。经过大量实验,已证明解表类药物对某些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有抑制或杀伤作用。  对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者:麻黄、桂枝、紫苏、羌活、防风、白芷、生姜、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升麻等。  对某些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抑制作用者: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薄荷、牛蒡子、菊花、桑叶、菊花等。  对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者:桂枝、紫苏、羌活、防风、白芷、藁本、细辛、薄荷、牛蒡子、菊花、柴胡等。  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者:柴苏、荆芥、羌活、白芷、细辛、薄荷、牛蒡子、升麻等。  对某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者;桂枝、羌活、防风、白芷、辛夷、葱白等。  此外,菊花对白喉杆菌及脑膜炎双球菌;防风、白芷、细辛对枯草杆菌;桂枝对炭疽杆菌;柴胡对疟疾均有抑制作用。  4.其它作用  除上述主要药理作用外,该类药物尚有镇痛作用;止咳祛痰作用;健胃及利尿作用。  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一)麻黄《内经》  为麻黄科植物的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典的干燥茎枝。  别名:麻黄草  处方用名:麻黄、净麻黄、蜜炙麻黄。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寒,症见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常伍用桂枝以增强发汗作用,如麻黄汤。  2.表实咳喘。由于外邪束肺所致之咳喘,寒配杏仁,如三拗汤;热喘配生石膏、甘草、如麻杏石甘汤。  3.水肿兼见表证者。常伍用生石膏、生姜、甘草等治疗水证。  用常:3-10克。  注意事项:表证自汗,气虚咳喘,脾虚水肿者不宜用;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参考资料:  1.麻黄生用发汗力强,炙用发汗力弱,故发汗解表宜生用,宣肺平喘生用炙用均可。麻黄去节后为净麻黄,发汗力更强。捣绒发汗力弱。麻黄根有止汗作用。  2.麻黄中含多种生物碱,以麻黄碱为主要有效成分。其次含有假麻黄碱、麻黄定碱及苄基甲胺,少量挥发油、儿茶酚、鞣酸及多种无机盐。  3.药理研究:  (1)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和缓而持久,主要作用为松驰支气管平滑肌,当支气管处于痉挛状态时,其作用更为显著,故有止喘作用。并有兴奋心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  (2)假麻黄碱有显著利尿作用。  (3)其挥发油有发汗作用,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二)桂枝《本经》  为樟科植物桂枝的嫩枝。  处方用名:桂枝、川桂枝、桂枝尖。  药用部分:嫩枝。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心、肺、膀胱经。  功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寒、无汗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与麻黄相须为用,促使发汗解表。  2.外感风寒,有汗表虚证。与白芍配伍,调和营卫以疗表虚邪实之外感证,解表而无大汗之弊。  3.风寒湿痹,邪阻经络所致之肢节疼痛,尤以肩臂疼痛为佳。以防风、附子、羌活、桑枝为伍。  4.月经失调、痛经、闭经。血虚寒凝者以桂枝温经通脉,助当归、白芍、川芎、红花等以调经散寒。  5.血虚心悸、脉结代。桂枝温通以振奋心阳,与炙甘草、党参、阿胶相配用,治心律失常等证。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   桂枝辛温助热,能旺盛血行,故对温热病,阴虚火旺,出血患者忌用;孕妇、月经过多者慎用。  参考资料:  1.桂枝上行发表以散风寒,为太阳经之引经药。  2.本品含挥发油,主要为桂皮醛。  3.药理研究:  (1)桂枝所含桂皮醛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有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主要作用于大脑感觉中枢,提高痛觉阈,能缓解血管痉挛性头痛。  (3)健胃作用。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以助消化。  (4)桂皮油有强心、利尿作用。  (5)桂皮油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炭疽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按语:麻黄、桂枝均能发汗解表,然麻黄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作用缓和,并能温经通脉,通阳化气。故肺气壅实,腠理致密之表实无汗者用麻黄;营卫不和、腠理疏松之表虚自汗者用桂枝。  (三)紫苏叶《别录》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叶。  别名:紫苏。  外方用名:苏叶、紫苏叶、苏梗。  药用部分:茎叶。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脾经。  功能: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主治与应用:  1.适用于风寒感冒。由于本品有行气宽中之功,故外感风寒兼有脾胃气滞者尤为适宜,常与生姜、藿香配用。  2.鱼蟹中毒所致腹痛吐泻。可单用或配生姜、白芷合用。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气虚者不宜单用。  参考资料:  1.紫苏叶长于解表散寒。苏梗长于理气安胎,常配砂仁、竹茹、半夏、陈皮等治疗妊娠之呕吐、紫苏子长于消痰平喘。  2.本品主要含挥发油、精氨酸、枯酸、色素等。  3.药理研究:  (1)紫苏叶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腺分泌而发汗。  (2)减少支气管分泌物及缓解支气管痉挛而镇咳祛痰。  (3)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  (4)所含紫苏醛有较强防腐作用;紫苏水浸液对葡萄球菌、疾病、大肠杆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四)荆芥《本经》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之全草及花穗。  处方用名:荆芥、荆芥穗、炒荆芥、荆芥炭。  药用部分:茎叶及花穗。   性味:辛、微温。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解表祛风、透疹、炒炭止血。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寒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合羌活、防风等。  (2)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恶寒、目赤咽痛。合银花、连翘、桑叶、菊花。  (3)麻疹透发不畅,常配防风、蝉蜕。  (4)荆芥炭有止血作用。配其它止血药可用于多种血症,如便血、崩漏等。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表虚自汗者慎用。  参考资料:  1.荆芥穗芳香气烈,升散力较荆芥之茎叶为强,故发汗透诊以用荆芥穗为好。  2.本品含多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  3.药理研究:  (1)解热作用:其煎剂及浸剂均能使汗腺分泌旺盛,皮肤血循环加强,有和缓的解热作用。  (2)抗菌作用:1:1000浓度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  (3)荆芥炒炭后能缩短出、凝血时间。  按语:荆芥、紫苏均能发汗解表。然紫苏散寒力强,善行气宽中,凡感冒兼胸闷气滞者常用;荆芥祛风力强,炒炭能止血,凡外感头痛,透发麻疹及理血方中常用之。  (五)防风《本经》  为伞形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别名:旁风。  处方用品:防风、青防风、炒防风、防风炭。   药用部分:根。  性味:辛、甘、微温。  归经;入膀胱、肝、脾经。  功能:祛风解表,祛风湿,解痉。  主治及应用:  1.外感风寒之头身痛。症见恶寒发热,以寒为重,头身尽痛。常与荆芥相须为用。  2.风寒湿痹之肢节疼痛。常与羌活、独活相伍为宜。  3.风毒内陷之破伤风。常与天南星、白附子、蝉蜕、全蝎同用。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血虚、阴虚火旺者忌用。  参考资料:  1.防风通治一切风邪所致之病证,善行全身,为风病之要药。炒用祛风力弱,却有止泻之功,可用于腹泻;炒炭能温经止血,可用于妇女崩漏。  2.本品含挥发油、甘露醇、酚性物质、多糖类及有机酸。  3.排砷解毒作用。  按语:荆芥、防风均能祛风解表,常相须为用。因二者发汗力缓,故风寒、风热均可用之。  (六)生姜《别录》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姜之根茎。  处方用名:生姜、鲜姜、生姜片。  药用部分:根茎。  归经:入肺、脾、胃经。  功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主治与作用:  1.外感风寒表证。以生姜合红糖煎服;或伍用其它辛温解表药。  2.胃寒之呕逆。常合半夏同用。若胃热之呕吐常合竹茹、黄连。  3.尚能健胃助消化,并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  用量:3-9克。  附:  生姜汁:辛微温,有化痰止咳之效,用于恶心呕吐、咳嗽痰多等证。  生姜皮: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用于小便不利之水肿,常合冬瓜皮、桑白皮。  煨姜:辛温,能温中止呕止泻。  参考资料:  1.本品主要含挥发油、树脂、天门冬素及姜辣、六氢姜黄素。  2.药理研究:  (1)挥发油能促进血液循环,并能发汗。  (2)反射性地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  (3)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4)六氢姜黄素有利胆作用。  二)辛凉解表药(疏散风热药)  本类药物多性凉味辛、辛能发散,凉能解热,故用风热外感之表证。本类药物多具有抗菌、抗病毒、退热和镇痛作用,其发汗作用多数不明显。  (一)薄荷《唐本草》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茎叶。  别名:人仁草、薄荷草、眼药草。  处方用名:薄茶、薄荷叶、苏薄荷、薄荷梗。  药用部分:茎叶。  性味:辛、凉。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发疹毒。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有表热证者。多与其它辛凉解表药及清热解毒药合用。如银翘散。  2.用于风热上攻头目之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常配菊花、荆芥、桔梗。  3.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透及风疹瘙痒等。常伍用蝉蜕、葛根、浮萍。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本品挥发性强,不宜久煎,后下;表自汗者不宜用。  参考资料:  1.本品辛散芳香,除散内热,透疹外,还能疏肝、醒脾,故可治疗肝郁不舒,如逍遥丸。  2.本品含薄荷油,其中主要为薄荷酮、乙酸薄荷酯。  3.药理研究:  (1)小量内服,有兴奋中枢作用,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使机体散热增加,故有解热作用。  (2)外搽用可使局部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感觉麻痹,故有止痒、止痛作用。  (3)对人型结核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4)大量误用,可致中枢麻痹。  (二)桑叶《本经》  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桑树的叶。  处方用名:桑叶、冬桑叶、霜桑叶、蜜炙桑叶。  药用部分:叶。  性味:甘、苦、寒。  归经:人肺、肝经。  功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证。常与菊花、薄荷、前胡、银花、桔梗、牛蒡子等配伍,如桑菊饮。  2.燥热伤肺、干咳无痰。合石膏、麦冬、天花粉以清燥润肺止咳。  3.目赤肿痛、羞明眵多。合菊花、石决明、车前子。  4.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合女贞子、枸杞子以滋补肝肾。  5.肝阳上亢,眩晕。合菊花、黄芩。  用量:3-15克。  参考:  1.桑树的嫩枝名桑枝,能祛风热、利关节,多用于风湿痹痛;桑树的根皮名桑白皮,能泄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热喘逆和水肿证;桑树之果序称桑椹,能滋补肝肾,适用于肝阴不足之眩晕。  2.桑叶含多种甙类(芸香甙、桑甙、槲皮甙)、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及胆碱、腺碱和维生素B、胡萝卜素。  3.药理研究:  (1)本品所含芸香甙能保持毛细管正常的抵抗力,减低血管通透性,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2)动物实验表明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能改善心肌血液循环。  (3)促进人体蛋白脂合成,故有降血脂及抑制血糖上升作用。此外,有利尿降压作用。  (三)菊花《本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黄菊花、白菊花、野菊花。  药用部分:花序。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伴头痛者尤宜,常配桑叶、薄荷、连翘、如桑菊饮。  2.疗眼疾,风热所致目赤肿痛者,常配桑叶、夏枯草;肝阴不足所致头昏眼花、视物不清者,常合用枸杞、地黄。  3.疗疔疮肿毒。野菊花力量强,常合用地丁、银花、连翘、如五味消毒饮。  用量:3-18克。  参考资料:  1.花和茎含挥发油,并有腺嘌呤、胆硷、水苏硷。花含菊甙、氨基酸、典酮类。  2.药理研究:  (1)菊花对中枢神经有镇静、解热作用,并能对抗肾上腺素,扩张周围血管及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降血压。  (2)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及增加冠脉流量作用。  (3)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显示消炎作用。  (4)本品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按语:菊花品类众多,入药有黄、白之分,种植与野生之异,功效不全相同,各有所主。习以白菊(滁菊、甘菊)味甘,长于清肝明目、平肝潜阳,而清热疏风之力逊;黄菊(杭菊)花味苦,疏风清热之力胜,外感风热之头痛常投;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黄白,清热解毒之功更强,疔疮肿毒常选之。  菊花、薄荷均能散风热,清头目,然薄荷辛凉疏散,散表力强;菊花清泄肝热,能明目平肝阳之亢,可代茶常服。  (四)柴胡《本经》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或同属植物的根。  别名:芸藁、香柴胡、蚂蚱腿。  处方用名:柴胡、北柴胡、南柴胡、红柴胡、醋柴胡、软柴胡。  药用部分:根。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入肝、胆、三焦、心包经。  功能: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与应用:  1.适用于外感风热及热入少阳之半表半里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常配黄芩,如小柴胡汤。亦可用于疟疾,常配常山、草果。  2.肝气郁滞所致头目眩、胁肋胀痛或月经不调、痛经。常合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  3.用于脾虚气陷所致少气无力、内脏下垂及久泻等,常伍用升麻、黄芪、党参、如补中益气汤。  用理:3-15克。  注意事项:阴虚、肝阳上亢者忌用。  参考资料:  1.柴胡体质轻清,气味具薄,具升发之性,风属少阳,厥阴之症者都可随证配伍。解郁用量宜重,升举阳气用量宜轻。醋炒者能活血止痛;酒制者能升阳止泻;鳖血拌炒者能退虚热。  2.柴胡中含柴胡皂甙b1、b2、b3、b4、cd等多种,并含芸香甙、槲皮素等多种黄酮、多种脂肪酸及挥发油。  3.药理研究:  (1)柴胡中的皂甙及挥发油有明显解热作用。有人报导:中等剂量能退热,但体温不能降至正常;大量(一日50克煎服)能使升高体温急剧下降至正常。  (2)柴胡皂甙能促进肝糖元、肝细胞核的核糖核酸及肝脏蛋白合成作用。  (3)且能镇静、镇痛、抗炎、镇咳、降血压。  (4)对流感病毒、体外试验表明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然柴胡宣发少阳,疏肝解郁;升麻宣发阳明,透疹解毒,两者常与补中益气之药合用,以升阳举陷。  银柴胡与柴胡品种不同,性味甘、微寒,无升散之力,有清虚热凉血作用,用之治肺痨之潮热,阴血不足之低热,以及小儿疳积之脾热病。  (五)升麻《本经》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升麻的根茎。  处方用名:升麻,绿升麻(透诊解毒)、炙升麻(蜜炙升阳举陷)。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甘、辛、微寒。  归经:入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降。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常与葛根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2.阳明胃热所致之头痛、牙痛、口舌生疮,常配石膏、黄连,如清胃散。  3.脾虚气陷之气短乏力、久泻、内脏下垂,常与柴胡、黄芪、党参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4.热病高热,身发斑疹(热毒发斑),合银花、连翘、赤芍、紫草等。  用量:3-10克。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麻诊已透及喘满气逆者不宜用。  参考资料:  1.升麻含苦味素及微量生物碱、鞣酸及水杨酸、阿魏酸等。  2.药理研究:  (1)有解热、镇痛、镇静、降压、抗惊、抑制心肌和减慢心率作用。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