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语文随笔》作者: 叶圣陶-8

作者:叶圣陶 字数:8698 更新:2023-10-09 13:21:17

层底青布鞋;干净,利落,神气。一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会再过来  争座与赛车,他们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  这篇文章是从老舍先生最近发表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第一章节取来  的,《北平的洋车夫》是我给它加上的题目。  读者诸君试把这篇文章念几遍,就会感觉到老舍先生的文章别有风格,  和许多作者的文章不同。说起文章的风格,好像是带点儿玄妙意味的事情。  其实不然。就一个人来说,言语、举动虽然和许多人大体相同,可是总有着  “小异  ”之点,待人接物也有他的态度和方法。把这些综合起来,人家对他就  有更深切的认识,不仅是声音,是面貌,凡是一言一动,都觉得印着他的标  98    讲老舍的《北平的洋车夫》  记:这是这一个人而不是其他的人。这样的认识可以说是认识了这个人的  风格,而不只认识了这个人的外形。文章的风格,情形恰正相同,所以并不  玄妙。  老舍先生文章的风格,第一,从尽量利用口头语言这一点上显示出来。  现在虽然大家在写语体文,真能把口头语言写得纯粹的还是不多。字眼的  选择,多数人往往随便对付,在口头语言里找不到相当的字眼,就用文言的  字眼凑上。至于语句的调子,或者依傍文言,或者根据一些  “硬译  ”的译本,  或者自己杜撰一下,总之,口头语言里所没有的那种调子,现在的语体文里  常常可以遇见。这样的文章,看看当然也可以理会其中讲的是什么,然而缺  少明快、简洁,不能显出自然之美。老舍先生特别注意到这方面。他有一篇  题目是《我不肯求救于文言》的文章,说明他用功的经验。现在抄录一节在  这里:  我不求文字雅,而求其有力量,活动,响亮。我的方法是在下笔之  前,不只想一句,而是想好了好几句;这几句要是顺当,便留着;否则从  新写过。我不多推敲一句里的字眼,而注意一段一节的气势与声音,和  这一段一节所要表现的意思是否由句子的排列而正确显明。这样,文  字的雅不雅已不成问题;我要的是言语的自然之美。写完一大段,我读  一遍,给自己或别人听。修改,差不多都在音节与意思上,不专为一半  个字费心血。  看了这一节,可以知道他是从纯粹的口头语言出发。再进一步,在气势  与声音上,在表现意思是否正确明显上费心血,使文章不仅是口头语言而且  是精粹的口头语言。这就成为他的风格。他说  “我不多推敲一句里的字  99    语文随笔  眼”,这并不是随便对付的意思。他注意到整句的排列,整句排列得妥帖、适  当,其中每一个字眼当然是妥帖、适当的了。过分在一两个字眼上推敲,往  往会弄成纤巧,不自然。在一段一节上用工夫,正是所谓  “大处落墨  ”的  办法。  老舍先生文章的风格,又从幽默的趣味显示出来。幽默是什么,文艺理  论家可以写成大部的书,我们且不去管它。一般人往往以为幽默就是说俏  皮话,嘻嘻哈哈,乱扯一顿,要不就是讽刺,对人生对社会来一阵笑骂和嘲  弄。这却无论如何是一种误会,幽默决非如此。老舍先生有一篇《谈幽默》,  其中说:  它表现着心怀宽大。一个会笑而且能笑的人,决不会为件小事而  急躁怀恨。褊狭,自是,是“四海兄弟  ”这个理想的大障碍;幽默专治此  病。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一个幽默写  家对于世事,如入异国观光,事事有趣。他指出世人愚笨可怜,也指出  那可爱的古怪地点。  我们不妨说这是老舍先生的幽默观。这样的幽默非常可贵,不只是  “笑”,不  只是  “事事有趣  ”,从“心怀宽大  ”这一点更可以达到悲天悯人的境界。就像  以下的几句话:“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  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  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  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  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这里头透着幽默,然而多么  温厚啊!  100    讲老舍的《北平的洋车夫》  对于这篇文章,这里不必多说,读者诸君看了自然能够完全明白。这里  只想教读者诸君理会这位作者文章的风格。每个成熟的作者有他特具的风  格。阅读文章可以从种种方面着眼,理会风格也是其中的一方面。  101    评︽读和写︾  兼论读和写的关系  〔原作〕  读和写  〔一〕语文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它包括阅  读和写作两个方面。作为一个国家干部,如果没  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就不容易全面而正确地领会  党的指示和政策,当然也就不容易更好地贯彻执  行。不但做革命工作如此,就是日常生活也是如  此。譬如我们去看京剧或者听曲艺,如果你语文  知识很差,你就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这出戏  或这段大鼓演唱的内容。再进一步讲,我们日常说  原载一九六四年十月《语文学习讲座》第二十辑。  102    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  话也必须具备一定语文知识,否则你说的话人家可能听不懂,或者你想  的是一码事说的却是另一码事。从而说明每个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语  文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语文水平越高越能正确地理解别人的  感情,也越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有更好的条件做好工作。  〔二〕可是如何才能提高语文水平呢?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和  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  〔三〕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就如同盖房子一样,基础打的越深越坚  实,房子才能盖的越高越大。读就是打基础。因此读书必须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但是一定要多读,所谓多读有三:(一)要持之以恒,每天必  读,长期坚持;(二)要读多种多样的文章,不但读有关写作技巧方面的  书,而且要读报纸、读小说、读科学理论方面的文章,更要读毛主席的著  作;(三)不仅要读现代的、中国的文章,古今中外一切好的文章都应认  真阅读。只有读的多了才能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也才能有条件去提高写作能力。  〔四〕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语文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能,因  此只懂得写作技巧还不行,必须去具体的练习,通过长期实践才能掌握  它、运用它。这就像学骑脚踏车一样,道理很简单,但是你只懂得道理  而没有实际的练习,骑上去还是要摔下来的。写就是练习的过程,写也  必须由浅入深,一步一步的来。开始可以从写生、写日记入手。经过长  期不断的磨练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能得心应手想写什么  就写什么。  〔五〕读和写是学好语文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读  不写是不行的,其结果是眼高手低。只懂得写作理论还是写不出好文  章来,正像一个只懂得骑脚踏车理论而实际不会骑车的人一样,硬上去  103    语文随笔  也是要摔下来的。可是只写不读更不行,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不懂得  写作技巧,想写出好文章来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基础的大楼是不存  在的。因此只有多读多写,并且把读写密切结合起来,阅读能力与写作  能力才会逐步得到提高。  这一篇谈读和写。现在借讨论这一篇的机会,把读和写的关系重新考虑一  下,我想是对大家有好处的。  先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写这一篇,思路是怎样开展的?换句话说,是怎  样一步接着一步想的?如果能够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对读和写都有很  大好处。  咱们听人家说话,读人家的文章,或者自己说话,自己写文章,往往觉得  有的很顺畅,一句接一句,一段接一段,意思前后连贯,语言一气呵成;有的  可不然,意思和语言好像断了串的珠子,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说那个,前前  后后可以划好几道杠杠。这样的经验几乎人人都有,而且所觉得的大多符  合实际,就是说,觉得它顺畅的,实际上的确顺畅;觉得它不怎么顺畅的,实  际上的确不怎么顺畅。可是仅仅觉得,还只是个朦胧的印象。如果进一步  问为什么这样就顺畅,那样就不怎么顺畅,可能回答不上来。回答不上来,  那就对读和写的练习没有什么帮助。咱们要求读和写的能力逐步长进,必  须能够回答为什么这样就顺畅,那样就不怎么顺畅,必须说得出个所以然。  这是基本功之一。练这项基本功,得注意思路的开展。思路,是个比喻的说  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做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  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  思路的开展。踏踏实实摸下来,发现思想走这条路步步落实,没有跳过一两  段路,没有在中途走到歪路上去,最后达到的终点正好是这条路的终点,这  104    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  就是顺畅的话或是顺畅的文章。如果发现的情形相反,那就是不怎么顺畅  的话或是不怎么顺畅的文章。这时候说顺畅和不怎么顺畅,跟仅仅觉得不  同了,而是从考核思路开展的实际情况得出来的,是有凭有据的。练就这样  的基本功,无论听人家的,读人家的,或是自己说,自己写,就都有了凭准,不  至于不着边际地去瞎揣摩。所以我希望大家在练习读和写的时候,自觉地  注意思路的开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么连上的,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  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某几段从前面哪一段分派出来的,诸如此  类,全都辨一辨,想一想,这就是所谓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的具体办法。  现在咱们看一看这一篇文章,算是举个实例。有了实例,大概能明  白了。  这一篇共有五段。现在看第一段。第一段开头说  “语文是人类交流思  想的工具  ”,咱们就知道这一篇以说明语文的性质为思想的出发点,接下去  说“它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它”称代  “语文  ”,也就是  “语文包括阅  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仔细一想,语文本身无所谓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人  类运用语文来交流思想才有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作者没想准,应该说  “运  用语文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才对。前面说语文是什么,接着说运用语  文,意思承贯,连得很紧。以下假设三项事例,说(一)领会党的指示和政策,  (二)日常生活中如看戏听曲艺等事,(三)日常跟人家谈话,都得有一定的语  文知识才成。前面说到运用语文,这三项事例都说明运用语文得有一定的  语文知识,是推进一步想。这儿还有两点须得辨一辨。一点是  “作为一个国  家干部  ..”跟上文怎么联系起来的。咱们知道作者是个国家干部,他就本  身着想,假设事例来说明运用语文得有一定的语文知识,这就提出了国家干  部。虽然就本身着想,可不光指他个人,凡是国家干部都如此,这是可以体  会出来的。又一点是三项事例里都提到  “语文知识  ”,这三个  “语文知识  ”是  105    语文随笔  不是同一内容。第一项事例里说领会党的指示和政策,实际就是理解党的  各种文件,所以所说的  “语文知识  ”是关于阅读的语文知识。第二项事例里  说看戏听曲艺,都是听,听和阅读都要求理解,是同类的事,所以所说的  “语  文知识  ”类乎关于阅读的语文知识。第三项事例里说跟人家谈话,说话和写  文章都是表达,是同类的事,所以所说的  “语文知识  ”类乎关于写作的语文知  识。固然,关于阅读的语文知识和关于写作的语文知识并非截然不相干的  两回事,但是也不能说竟是一回事。所以咱们看到这三个“语文知识  ”须得  辨一辨。现在再看下去。从前面的三项事例达到一个论点,“每个人都必须  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以下从具备一定的语文知  识更进一步,说语文水平越高就越善于理解,越善于表达,而善于理解和表  达是做好工作的条件。这儿有三点可以商量的。一点是对别人只说  “理解  别人的感情  ”,对自己只说  “表达自己的思想  ”。照心理学的分析,人类有种  种的心理活动,而照通常的习惯,往往用  “思想感情  ”概括所有的心理活动。  因此,无论理解别人的,表达自己的,都该是  “思想感情  ”才见得周全。又一  点是说善于理解和表达,“就有更好的条件做好工作”。做好工作的条件很  多,不止是善于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和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儿固  然没有说这是惟一的条件,但是没有带出还有其他条件的意思,就好像是惟  一的条件了。如果改为  “这是做好工作的条件之一”,那就把还有其他条件  的意思带出来了。还有一点可以商量的,前一句说  “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明明分成工作和生活两项,而这一句说  “这是做好工作的条件之一  ”,只承接了  前一句所说两项里的一项(工作),就叫人感觉前后不相配称。猜测作者的想  法,或许以为工作最重要,生活是次要的,所以略去生活,光说工作。  到这儿,咱们把第一段看完了。我所说的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就是  指这样阅读人家的文章,这样检查自己的文章。总之,扣紧思想的路,一步  106    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  也不放松,前后连贯不连贯,意思周到不周到,都要仔细考虑;为什么连贯,  为什么不连贯,为什么周到,为什么不周到,都要回答得出个所以然。我相  信用这个办法练习读和写,练就这样一项基本功,将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以下还有四段。说得简略些。  现在看第二段。第二段只有两句话,一句是设问,一句是回答这个设  问。前一段末了说到语文水平越高就怎样怎样,那当然应该要求语文水平  高。因此,这一段提出  “如何才能提高语文水平  ”,是连得很紧的。不过开头  的“可是  ”用得不合适,因为从意思上揣摩,这儿是顺接上文,用不着表示转  接语气的  “可是  ”。回答的一句话里用“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来替换问句里  的“语文水平  ”,把“语文水平  ”具体化了,这是好的。整句话的意思是“读写  结合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根本方法  ”。看到这儿,“读写结合  ”是怎样结合还不  能明白,要看下文才知道。这时候咱们心中产生一种期望,说到  “结合  ”,大  概要阐明读和写的关系了。读和写的关系究竟怎样,倒要仔细看看作者的  意见,同时把咱们自己平时的想法检查一下呢。  现在把第三第四两段连起来看。这两段主要的意思都在第一句提出  来,第三段的第一句说“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第四段的第一句说“写是学  好语文的关键  ”。“学好语文  ”相当于第二段里说的  “提高语文水平  ”,这是  一望而知的。再看第三段里说打基础是怎么个打法。咱们看到  “必须由浅  入深,循序渐进  ”,“一定要多读  ”,这些都是打基础的方法。“多读  ”又分为  三点,一要有恒,二要读多种多样的文章,三要读古今中外一切好文章。惟  有这样多读,才能有足够的语文知识,“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也才能有条件去  提高写作能力  ”。这就是说,多读的目的在丰富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而  写作能力的提高以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条件。第四段开头说  “写是学好语文  的关键  ”,咱们已经看过第三段,看到这一句,自然会理解这儿所谓“写”,是  107    语文随笔  在勤读多读的基础上学写。同时咱们不能不注意  “关键  ”这个词,读是基础,  写是关键,关键是最关紧要的地方,可见作者所谓学好语文,最紧要的是学  好写作。连着上文看,可以知道这里头暗藏着一层意思,阅读只是一种手  段,学好写作才是目的。是不是这样呢,后边再讨论,现在且往下看。下边  说语文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能。说语文是一种技能,跟第一段里说语文  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同样有毛病。语文本身不是什么技能,人类运用  语文来交流思想要经过练习,要练习得又准确又纯熟,这才是技能。下边说  既然运用语文是一种技能,所以  “只懂得写作技巧还不行  ”,必须练习,“通过  长期实践  ”,才能掌握那写作技巧,运用那写作技巧。以下以骑车打比方,光  懂骑车的道理不行,得真个去骑,练得纯熟,才不会摔下来。看到这儿,咱们  进一步了解第三段里所说的勤读多读那些方法,目的只在懂得写作技巧,别  无其他。懂得写作技巧是为练习写作做准备。练习写作的目的在掌握写作  技巧,运用写作技巧。咱们又发见,“练习  ”这个词只用于写作方面,没看到  用于阅读方面,就不能不想,作者所认为的  “练习  ”只是动笔写作,阅读方面  似乎没有什么练习的事了。以下说练习写作的具体办法,“由浅入深  ”,“从  写生、写日记入手  ”。经过长期练习,“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能  得心应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儿有两点可以想一想。一点是所谓  “学到  的知识  ”指什么。从第三段和本段一路看下来,可以断定指的就是写作技  巧。又一点是掌握了写作技巧,是不是能够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关于这  一点,留到后边讨论。  现在看第五段。这一段承接第三第四两段,开头提出读和写相辅相成。  接下去分两层,只读不写不行,只写不读更不行。只读不写会得到什么后果  呢?“眼高手低  ”,“还是写不出好文章来”。随即重复用已经用过的比方,拿  不能好好儿骑车来比写不出好文章。这儿有一点可以注意,忽然出现了  “写  108    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  作理论  ”,上文没有提起过“写作理论  ”。仔细揣摩,这个  “写作理论  ”就是上  文的  “写作技巧  ”,不过换了个说法。我要特别说一句,这样换个说法是不好  的,“写作技巧  ”是一个概念,“写作理论  ”是另外一个概念,不能随便替换。  只写不读为什么更不行呢?“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不懂得写作技巧”,不可  能写出好文章来。随即重复用第三段里用过的比方,拿没有基础造不起大  楼来比不懂得写作技巧写不出好文章。看到这儿,咱们就要想,只读不写,  写不出好文章,只写不读,同样是写不出好文章,为什么只写不读“更”不行  呢?咱们还要想,本段开头提出读和写要相辅相成的说法,按“相辅相成  ”的  意思,不就是说读有利于写,写也有利于读吗?而接下去说的是读了还得  写,只读不写不行,必须在读的基础上写,只写不读不行,这不是偏在读有利  于写一面,没顾到写也有利于读一面吗?这不是不成其为“相辅相成  ”吗?  现在看末了一句,走到了思路的终点,照应到第二段里提出的论点,说惟有  读写结合,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才会逐步得到提高。方才看完第二段的时  候,咱们说过  “读写结合  ”是怎样结合还不能明白,现在完全明白了。要读又  要写,读是为了写,就是这样的结合。  这一篇文章不满一千字,咱们扣紧作者思想开展的路阅读,一步也不放  松,现在总算把作者所想的所说的摸清楚了,真正摸清楚他是怎样想怎样说  的了,不只是知道他大概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了。达到这个地步,才叫做理  解———真正的理解。有了真正的理解,才能进一步考虑,作者的意见对还是  不对,或者有对有不对。对的就信从它,不对的就批驳它。要是理解得不很  清楚,只是朦朦胧胧地理解,那么说它对或者不对都可能并不正中要害,成  为无的放矢。所以阅读首先要求达到真正的理解。而达到真正的理解,自  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是重要方法之一。再说检查咱们自己写的东西或者斟  酌人家写的东西,看它妥当不妥当,完整不完整,要不要修改,要修改又怎样  109    语文随笔  修改,怎样检查,怎样斟酌呢?也无非像阅读一样,看它从哪儿出发,怎样一  步一步往前走,直到它的终点,凡是脱空一段的地方或是走上歪路的地方,  就是要修改的地方。这关涉到全篇的中心意思,所谓检查和斟酌,主要的着  眼点应该放在这上头。其次才看用词用语是不是妥适,前后照应是不是顺  当。所以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又是改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根据阅读这一篇得到的理解,咱们来讨论这一篇的想法和说法。  第一段里说运用语文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接着假设三项事例,第一项  是关于阅读方面的,第二项是类乎关于阅读方面的,第三项是类乎关于写作  方面的,用来证明人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才行。以下说语文水平  越高,越能正确地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越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是做好工作的条件之一。正确地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方面的要  求,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写作方面的要求。可见在第一段里,作者  是把阅读和写作看做对等的两回事的。可是以下就不然了。第二段提出  “读写结合  ”,第五段提出读和写  “相辅相成  ”。怎样  “结合  ”呢?怎样  “相辅  相成  ”呢?回答就是第三第四两段开头的两句话,“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这就不是把阅读和写作看做对等的两回事了,是  把善于写作看做学习语文的目的,而把阅读看做达到善于写作的手段了。  换句话说,阅读是为了写作。咱们还可以回上去辨一辨第一段末了一句  “也  越能正确地表达”的“也”字。如果这个  “也”字表示  “越能正确地理解”那就  “越能正确地表达”的意思,语气侧重在表达方面,那么在第一段的这句话里  就露出苗头,认为学好写作是目的,阅读只是手段了。这样看来,这一篇的  中心意思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在达到善于写作,而阅读是达到这个目的的  手段。  咱们不妨凭实际的经验想一想,善于写作固然是咱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可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