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呢?汉语方言分歧,例如,一样东西有许多名称, 玉米,有的叫棒子,有的叫包谷,有的叫玉蜀黍 ..有二十来种。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这有什么好处呢?没有好处。要定一个规范,大家都叫玉米,或 者都叫包谷。 语言分歧,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很多困难,对社会主义建设是很不利的。 建设社会主义要全体人民通力合作,这就要多数人说一致的话。说话不一 致,勉强可以了解,可是要打折扣。如果完全一致,彼此就能彻底了解了。 推广普通话,不能由政府下个命令要大家非说不可,必须从各方面用各 种方式进行语言教育,使大家运用语言逐渐趋于一致;也不能限到某年某月 为止,而要逐渐推广。推广普通话要从各方面进行,新闻工作者当然负有重 要的责任。 新闻工作者运用语言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时间性很强。昨天的事,今天报上就登出来了。写小说就 没有这个特点,今天写不成明天写,明天写不成后天写,没有时间限制。别 的写文章的人也可以从容考虑,可以今天打腹稿,明天整理一下后天写稿, 过几天再看看,修改修改,还可以请朋友看看。 第二个特点,篇幅有限制。就是说不能太长,大概是愈短愈好,要短到 不能再短。当然,篇幅短并不是内容单薄,而是用最少的文字写出要说的 内容,而且要写得好,能感动人。这个就很不容易。 写文章要讲节约,不能浪费。《人民日报》现在一天出八版,如果每一版 有八分之一的废话,它的内容实际上就只剩七版,八分之一的篇幅浪费了。 我们如果没事做,可以毫无限制地讲废话,比如讲一个人,从他的面貌、声 音、姿态、衣服讲起,可以讲一小时。写文章就不要这些废话。写文章,说 话,只能必要的才讲。现在常说 “可要可不要的就不要 ”,“可用可不用的就 不用 ”,我们写文章说话也要 “可说可不说的就不说 ”。说一些话,要考虑这 些话说出去有什么作用,如果不发生作用,那就不说。 这个道理不只做新闻工作应该注意,无论写什么东西、说什么话都应该 注意。你写文章不预备给人看,说些废话无所谓,但是登在报纸杂志上却不 行。人家看你的东西,不是看你的废话。说废话就是不愿意对读者负责。 让读者多花几个钱买报纸杂志还是小事情,大事情是浪费人家的精神,浪 费人家的时间,太对不起人家了。 第三个特点,影响很大。报纸、杂志、书本上说的话,人家都要拿来作榜 样。不能给人家坏的榜样。我常常发现报纸、杂志、广播的文字和语言有些 不妥当的地方。比如有一次广播里讲到两个朋友很好,你尊重我,我尊重 你,用了 “相敬如宾 ”的成语,这就用错了。最近《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说 到帝国主义看到某一事件,以为有机可乘,用了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这 也用错了。这是孟子用的一个比喻。有一个善下棋的人叫作秋,他教两个 学生下棋。一个专心学习,学得很好;另一个虽是学习,却一心想着天上有 鸿鹄飞来,想用弓箭把它射下来。这个比喻明明是用来说明不专心的。报 纸上那样用,就牛头不对马嘴了。 报纸杂志和广播上的错误,影响是很大的。人家拿来做根据,说“报纸 上这样用的 ”,“广播上这样用的”。你用错了,大家都跟着错,那多么不好。 了解不清楚的词,最好不用,等查清楚了再用。随便用了,就会在社会 上造成坏影响。我们的新闻工作对人民影响很大,最好能够做到每一个字、 每一句话都恰当,都有力量。 总起来说,新闻工作者应该非常敏捷地写出一点毛病都没有的文章。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掌握语法修辞的规律。 语法修辞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1)用词方面 语言好像一幢房子,词好像砖和木头。房子是用砖和木头盖起来的, 语言是用词组织起来的。用词要恰当,不要用那些模糊的词,要用表达意 思最准确的词。比如说,这一把茶壶,我说它的形状是圆的。这是不是对 呢?不完全对。说圆茶壶就会使人家想到像皮球一样。像皮球一样的茶 壶是少见的。 我们讲到的大多是客观的东西。比如这把茶壶,要把它讲清楚,就要用 恰当的词。让人家听了,虽然没看见这把茶壶,可是像看见了一样。就是你 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当作客观的东西,看应该用什么词把它说出来才恰当。 比如说,“我非常愉快”。当时的情感确是这样,那么只讲 “愉快 ”就不够,得 獉獉獉獉 加个 “非常 ”。又比如说,“我悲哀得很”。当时的情感确是这样,那么只讲 獉獉獉獉 “悲哀 ”就不够,得加个 “得很 ”。把客观的东西和你所用的词对照一下,就能 知道用得恰当不恰当。这跟说话写文章的态度有关系。有的人自己心里先 有一套程式,例如春景一定是桃红柳绿,而不管那时候的客观情况怎样。应 该对准客观的东西说话。你说香山,就把香山说出来。你要写颐和园,就一 定不要借北海的光。看清楚什么地方,说什么地方。你要写 “五一 ”、“十 一”,你就要到天安门广场去看一下,你当时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感想,就把 这些作为客观的东西写出来。 用词恰当怎么来的呢?靠自学,靠查词典。我们从小到大,因为生活经 验的扩大,对于一个词的了解会逐渐丰富起来。还有些抽象的词,它的涵义 要在生活中去体会。查词典,能帮助我们弄清楚一个词在什么地方可以用, 在什么地方不可以用。 现在报纸上和广播里还免不了有念起来不上口、听起来不入耳的语句。 例如 “步 ××的后尘 ”。这句话没有文言修养的人不了解。放在广播里面 讲,有文言修养的人也要想一想才能听出是什么意思。这种文言的词语少 说为妙。 方言词最好是不用。方言词很多人不懂得。比如在我们家乡,有一个 词叫 “日逐 ”,意思是 “每天 ”,《儒林外史》上用过它。说这种方言的人看了 懂,别地人看了就不懂。我们写东西不是专给同乡人看的。 还有一种不好的倾向,是自己造词。说话用词好比用钞票,钞票不能自 己造。自己造钞票是犯法的。生造词虽然不犯法,却使人家模糊。我看到 过一首诗,里面用了这样一个词———“聊寞 ”,算是 “无聊寂寞 ”的意思。这样 生造词是很不好的。 那么,是不是只能永远使用已有的词呢?不是的。随着语言的发展,要 出现越来越多的新词。词是可以造的,但是要看造出来的词起什么作用。 用出去之后,大家觉得你这个新造的词有作用,跟着来用,那就通行了。 词是要配搭着使用的。比如,动词跟名词配搭,“打倒敌人 ”,“克服困 难”,“取得胜利 ”..这些都是两个词配搭起来的,而且都配搭得很恰当。 比照着 “取得胜利 ”说“取得失败 ”,就不行,只能够说 “招致失败 ”。反之,如 果说 “招致胜利 ”,也是不行的。现在的报纸、杂志上,人们的口头上,用词配 搭不适当的常有。这个毛病必须去掉。 (2)造句方面 造句越自然越好,不要装腔作势,摆出一副架子,用一些不同于平常说 话的调子。我们经常受到一些外来的影响,比如从外语中学来了如下的说 法:两件事情绝不相同,就说 “这件事情与那件事情毫无共同之点”。两件事 獉獉獉獉獉獉 情关系密切,就说 “这件事情跟那件事情是分不开的”。这两个说法汉语里 獉獉獉獉 本来没有,采用这两个说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当然好。但是,说到 两件事情绝不相同,一定要说 “毫无共同之点 ”,说到两件事情关系密切,一 定要说 “是分不开的 ”,这就不自然,有的时候不必要这样说。如果说 “毫不 相同 ”,说“关系很密切 ”,就很自然。不要故意这样说表示我能够从外国吸 收一些新鲜的说法。新鲜的说法如果用滥了,反而讨厌。比如吃东西,山珍 海味吃多了,就觉得厌了,还是青菜豆腐吃不厌。所以,写文章跟平常说话 一样,一定要自然。 造句要用最妥帖、最恰当的句式和虚词。这在说话和写文章时都很重 要。我们的话里有许多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比如,“因为 ”“所以 ”“但是 ” ..这些都是虚词,虚词很重要,不能乱用。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乱用虚 词,像“所以因此 ”这两个词,只要用一个就够了,但是,把它们连在一起用, 几乎成了传染病,好像不这样说就不对似的。 怎样注意用虚词呢?就要研究平常说话是怎样说的。假如你的说法跟 平常说法不大一致,就有些问题了。平常不说 “所以因此 ”,为什么作报告的 时候要说呢?又如 “虽然 ”“但是 ”,平常说话用得很少,为什么写文章就要用 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注意。工人、农民说话,很少用 “虽然 ”“但是 ”之类的 词,也能把意思表达得很好。知识分子就要摆出一副架子,左一个 “虽然 ”, 右一个 “但是 ”,文章里只看见这些东西。尤其是文艺作品,用了那么多虚 词,艺术性至少要减低一半。 文章中多用长句,恐怕也是一个毛病。报纸上短句不常见,长句常见。 意思复杂不能断开的,那只好长,有的不必要那样长,就可以分成几句说。 我手边没有现成例子,大家有兴趣的话,翻翻报纸,就可以看到许多长句。 凡是可以分成几句说的,就不要写成一个长句。 说话有种种格式,如“在..时候 ”“除..以外 ”,都是格式。长句的 长,往往由于运用这些格式拉成的。比如 “在..时候 ”中间加上几十个字, 等你从 “在”看到 “时候 ”,“在”已经忘了。这说明写文章的人只管自己,不 管别人,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你要看明白就得自己留心。其实写文章应该为 读者着想,碰到这些地方,总要想点办法,使人家不太吃力,更要使人家不发 生误会。 现在长句很流行。是不是可以发起一个运动,大家来写短句,说话也说 短句。一个长句分成几个短句,看起来,听起来都不费力。这对读者、听者 是有好处的。 41 语文随笔 (3)文风方面 《人民日报》从七月一日起改四版为八版,发表一篇《致读者》的社论,提 出三点。第三点是改进文风。这个号召非常好。我们现在的文风的确需要 改进一下。谁来改进呢?凡是开口的、动笔的人都有份。动笔就是开口,是 不声不响的开口。 改进文风,起码的是简洁明快。这就是说,去掉那些不需要的部份。我 们写文章,重看一遍总要去掉几句,可去掉的总比要增加的多。要写短的文 章,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必须说清楚的意思,不要说废话,不要说晦涩难懂 的话。 改进文风还要明晰畅达。文章要有 “气”,“气”就是条理。第二句和第 一句接起来,一定有必然的道理。第二句是从第一句来的,第三句是从第二 句来的。这就叫思路。看人家的文章,把他的思路弄清楚以后,主要的意思 也就弄清楚了。 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善于 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 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先要看一句跟一句怎样联系,再来看段,一段 跟一段怎样联系,一段一段清楚了,全篇文章也就清楚了。研究人家的文章 应当如此。自己写文章,如果思路有条理,第一段有第一段的道理,第二段 有第二段的道理,不留没有道理的段落,这就是明晰。每句每段清楚了,意 思就畅通了。 新闻工作者应当认识到我们的文风还需要改进。我的话虽然简单,但 是心意很诚恳。希望诸位回去,努力提倡改进文风,而且以身作则。 现在讲一讲怎样锻炼自己的语言,怎样提高语言方面的修养。 首先应当从思想上重视语言工作。很有些人看轻语言,比如有些机关 42 谈语法修辞 的文件写得不好,却有人说,反正发出去下边总可以看懂。再如开会讨论问 题作出决议,主席往往说:“今天我们是原则上通过,至于具体说法,请张秘 书下去写。”这些都是不重视语言的例证。机关发出文件你随便写写,人家 可要照着办事呀。说的糊里糊涂,如果人家理解错了,后果就不堪设想。发 出文件,既要政策不错,办法具体,还要说得明白,使人家不会误解,发下去 才能贯彻,怎么可以随便写写?比如盖一所什么房子,不能作出 “要盖房子 ” 的决议就算,其他都让张秘书去动脑筋。有关盖房子的主要事情全商量好, 写下来才是决议。如果什么都叫张秘书去动脑筋,那叫什么集体领导呢? 这是最粗浅的道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不重视语言工作跟不重视思想方法 大有关系。 新闻工作者要明确认识,我们的武器是语言。我们做工作,非写不可, 非讲不可,都离不开语言。有的总编辑、有的社长说,只要内容好,文章可以 马虎。这样说是不对的。语言是我们的武器,不能不好好掌握这个武器。 我们要认识语言的重大意义,从思想上重视语言工作。我们做宣传、鼓 动、教育、说服的种种工作,完全依靠语言。而且新闻出版工作对语言发展 的影响很大。我们出的书,出的报纸,都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如果大家在这 方面多注意,学校里的语言教育就会得到极大的帮助,就能不费太大的力 量,收到很大的成效。如果我们新闻出版工作者对语言工作不注意,学校里 虽然用了很大的力量对下一代进行语言教育,希望他们学好语言,但是他们 受到报纸、杂志上不好的影响,语言教育的成效就要大打折扣。 有人说,只要内容好,语言好不好没有关系。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要知 道,内容跟形式是分不开的,哪里有形式上乱七八糟的好内容呢?反过来 说,有了好的内容必须用好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 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要多揣摩,多研究,多修改。 43 语文随笔 多揣摩,就是看东西多留心。留心的时间长了,就养成敏感,一看就能 发现毛病。报纸上的大标题,出毛病的常有。这些毛病,如果不留心,随便 看看也就过去了,一揣摩就会看出来。 看人家的文章要多研究。文章好,要研究好在什么地方。发现错误,要 研究错误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应该怎么改。 自己写文章,要多修改。我不知道你们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稿子写好 了就送到排字房?我是无论怎样忙,稿子写好了之后,都要看过几遍才送到 排字房的。 修改文章,可以用自己说话的调子来念。自己的嘴代表一个人,耳朵代 表另外一个人,好像这个人说给那个人听一样。用耳朵听,比光凭眼睛看能 多看出一些毛病,多发现一些问题。要改到没有办法再改,然后送到排字 房去。 在我们出版社里,有些稿子是集体改的。起稿人写成稿子,打印出来, 发给好些人先看,然后大家在一起,念一段改一段。这样修改,当然比自己 修改好。这个办法,诸位可以试一下。不过报馆里如果这样做,第二天恐怕 出不出报了。 听人家的讲话,看人家的文章,多揣摩,多研究。好在什么地方?为什 么好?不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好?我们要独立思考,不要人家说好就 跟着说好,人家说不好就跟着说不好。自己写文章,要尽力地改,要勤改,能 改多少就改多少,不要写好了就拿出去,免得印出来了后悔。 到这里就讲完了。我讲了三个小时,如果有三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讲 的话对诸位有一些帮助,我就很荣幸了。 44 语文随 看《文艺报》第七期江华先生的一篇《要努力驱逐 使人糊涂的词汇》,觉得很有意思。他随便在近来的诗 篇中找了些例子,像: “驱迫着我们走上共同的命运” “当下工的汽笛鸣过” “没有一滴水,而要讨喝别人的尿便” “城楼和屋脊都被树条拍抚着 ” 指出作者运用 “驱迫 ”“鸣过 ”“尿便 ”“拍抚 ”这些词 汇,暴露了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努力中还有缺憾。他的 解释可以说是平情之论,“并不完全是诗人本身的 糊涂, 45 语文随笔 原载一九五 ○年一月四日《人民日报》第六版。 这实在也是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时期的过渡现象 ”。最后他表示愿望:“要 求诗人们作家们自觉地主动地缩短自己在语言学习上的 ‘过渡 ’。努力从 活人的嘴上,采用与洗炼有生命的词汇!放弃这些使人糊涂的语言,努力 驱逐这样的词汇!” 看完这一篇,头一个想到的是使人糊涂的词汇不但诗里有,不但文艺作 品里有,几乎到处都有,有文字的处所都有。可惜平时没有随手摘录的习 惯,不然至少一抄就是百来个。所谓过渡时期也不算短了,“五四 ”已经做过 了三十周年,可是还有这样的现象,该怪咱们拿笔杆儿的始终没能够“自觉 地主动地缩短自己在语言学习上的‘过渡 ’”。 第二个想到的,不但词汇吧,语法跟修辞式恐怕也有问题。就像 “当下 工的汽笛鸣过 ”的“当”,文言里是常用的(“当尧之时 ”“当其壮年 ”)。现在 文章里也常用,不过是从翻译文字来的,翻译家把 “When”翻成 “当”。一般 的语言决不说这个“当”,除了有意无意沾染了书本子上的语法的。还有,像 江华先生文章里的“采用与洗炼有生命的词汇 ”,两个动词用个连词连起来, 贯到目的格的名词,这样的语法现在很流行了,文件上可以见到,集会上可 以听到。这是从书本子来的,书本子又是从翻译西洋语文或者仿效西洋语 文来的,我国一般的语言没有这样的语法。我是这么想,古来的外来的语法 都不妨采用,采用了才可以丰富咱们的语言。不过有条件,一要弥补咱们原 来语法的缺陷;二要行得开,约定俗成,大家采用。像“当..”以及两个并 列的动词下面贯到目的格的语法,是不是丰富了咱们的语言,咱们原来的语 法是不是没有办法表现相同的意念,都是可以讨论的。至于行得开行不开, 得过一些时候再看,在文件上集会上流行未必能算数,要在大多数人的嘴上 生根才真是行开了。 46 语文随笔 再说修辞式。咱们常看见 “义愤填膺 ”,通电里用,报道文章里也用。去 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近斯大林元帅七十大寿,咱们在各色各 样的文章里看见了 “欢欣若狂 ”之类的语句。我不赞成运用这种语句,第一 因为是文言,一般的语言里不说。第二,尤其重要的,这种说法已经不生效 果。你说 “义愤填膺 ”,人家没法理会你那 “义愤 ”强烈到什么程度,你说 “欢 欣若狂 ”,人家也不过知道你在那里欢喜罢了。如果从活的语言里去找,效 果强的多的是,毛病就在不去找,不去学习。 47 谈搀用文言成 份 为什么搀用文言成份?原由很多。咱们读过文言。 咱们没有学好语言。咱们感觉现代口语贫乏,好像不够 用。咱们分不清文言跟现代口语的界限。还有其他。 可是一般的读者未必全读过文言。他们的语言训 练也许比咱们好,说来又纯粹,又不感觉贫乏。凭他们 的语言习惯看咱们的夹七夹八的东西,即使不至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