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叶萱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出书版)-2

作者:水木丁 字数:32094 更新:2023-10-09 13:16:51

当然,时代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家庭以举家出游的方式带孩子们去看外面的世界。但除此之外,我想,母亲和女儿、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单独出行,是对彼此成长的私密分享,更是相同性别基础上,感同身受的影响。而所有的影响与分享,偏偏都要有从孩提时代积累的信任,才能做到。  我愿意试试,孩子,或许会失败,或许将来某一天你们也会嫌我们啰唆、落伍、不着调,但妈妈和爸爸还是很真诚地,决心试一试!  妈妈说,“幸福”就是你们俩,一个睡得香喷喷,一个阳光下笑眯眯,我们没出门,我们宅在家,我们一起喝下午茶,我们聊聊新变化,比如,幼儿园里的小花卷、喜欢的男孩子,还有你们一天天长大,但我们始终深爱,彼此依赖,直到在心底,开出一朵花。和女儿一起的下午茶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不用上班的时光真惬意。我坐在卧室床边的软垫子上看书,三岁的咚咚照例在旁边玩积木,一墙之隔的次卧室里,一岁五个月的叮叮舒展开他的小手小脚,睡得冒泡泡。  习惯性地,我一边翻书页,一边去拿放在手边的水杯,喝一口,然后对咚咚说:“宝贝,你也喝点水吧。”  咚咚不说话,手里还在拼插着她的积木。  “嗨嗨,小姐,说你呢,跟我一起喝口水好吗?天气很干燥,喝水太少的话皮肤会不好,做不了漂亮的新娘子。”我冲她摆摆手。  她仍然不看我,嘟囔一句:“不喝。”  我手里还擎着她的吸管杯,顺势看看窗外:是春天了,阳光正好,柳芽冒出来,空中飞舞几片淡粉色的花瓣,有一只猫咪突然翻上不远处的墙头,稍微驻足,又轻巧地跳下去,倏忽间便不见了。  春风、阳光、花朵与猫咪,这样的背景下,正应该和亲密的朋友们一起坐在茶馆、咖啡店里喝下午茶,说说最近忙些什么,说说将来小小的梦想,说说孩子们的趣事,说说自己的盘算,若刚好是一群谈得来又够积极的朋友,说着说着便会碰撞出许多新构思,于是有人开始写一本新小说,有人要拍一部微电影,有人想起个新专题,还有几个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作新项目……人生是条路,希望永远在前面。  所以,这样的好天气,不出门,会不会辜负了春光?  我再扭头回来看咚咚,她还在拼积木,最后一块拼好,一个小蛋糕呈现在我面前,她得意地举高手里的作品,“看!妈妈,我的蛋糕!”  我笑了,举起手里的杯子,金骏眉的浓郁色泽在阳光下荡漾,我说:“刚好,你有蛋糕我有茶,这也算下午茶吧?”  她瞪大眼睛看我,“啊?你说什么?”  “下午茶,就是喝点茶,吃点点心,聊聊天——”说到这里,我突然脑袋里灵光一闪,乐了,“宝贝,咱们喝下午茶吧!”  看咚咚还懵懂着,我比画,“妈妈去泡茶,榨果汁,我们一起喝,然后吃些点心,看看书聊聊天,你觉得怎样?”  “吃点心”这事咚姐明白,而且瞬间就领悟到不许她乱吃零食的妈妈今天允许她吃一点零食了,顿时眉飞色舞,“行!”  “我这就去,你等我啊!”我说完就往厨房跑,咚咚在我身后好奇地张望。  一会儿工夫,红茶泡好,鲜橙汁榨好,几块香喷喷的点心也被放在托盘上端进来,当然还有两片咚咚喜欢的“雪米饼”,母女两人坐在阳光下的地垫上,开始喝下午茶。  我这样给她解释下午茶的由来: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英国,人们总是在早晨吃很多东西,午饭简单一些,然后晚上八点才吃晚饭,因为午饭和晚饭之间相隔太久,所以就有人在下午的时候加餐,就像咚咚每天下午4点在幼儿园喝牛奶吃点心一样,不过大人们会喝点茶、吃点点心。慢慢地有人开始约上朋友一起互相品尝对方家里的点心,渐渐地,下午茶就成了习惯,一到这个时间就喝点东西吃点东西,聚在一起说说话。  想了想,又补充:当然我们周末在家闲着没事的时候是可以一起吃点心喝茶的,不过平日里还是要在幼儿园一起加餐,零食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咚咚的小肚子只有这么大,装点心多了就会少吃饭,饭吃少了就不能长大个子了!不能长大个子是很不方便的,就不能去很多好玩的地方玩,也不能像爸爸一样把叮叮咚咚举高高!  这点咚咚听明白了,她点点头,拎起一块点心,咬几口,递给妈妈,“这个你吃吧!”  好吧……显然,这块点心不是咚咚的菜。  咚咚拿起一片海苔,吃几口说:“我们昨天在幼儿园里吃了花卷!”  “好吃吗?”  “好吃!怎么不好吃?!”咚咚又咬口雪米饼,拖腔拉调地答。  然后推开果汁杯子,指着我的茶杯要求,“妈妈,我要喝那个!”  红茶?我举起杯子看一眼,“这个,小朋友不能喝吧?”  “我要喝……”黏糊糊的撒娇调调又出来了。  虽然妈妈自认还算是个有原则的妈妈,平日里宁肯转移视线也不轻易妥协,但在有些事情上,比如那些无伤大雅的事情,或是可以变通的事情,偶尔也可以妥协。于是只犹豫了一下,妈妈还是拿过一个小巧的玻璃杯,先装上温开水,然后拿起茶壶滴几滴茶,待颜色稍变才递给咚咚。  我一边递茶杯一边说:“因为咚咚已经三岁了,而且不常喝,所以偶尔喝一点茶还是可以的。不过小朋友只能喝颜色浅一点的,大人可以喝略微深一点的……当然颜色太深也不好,喝多了牙齿会变色,很难看。”  咚咚还有些向往妈妈的茶壶,眼睛盯着茶壶滴溜溜地打转。妈妈看出来了,继续补充,“而且再小一点的宝宝就不能喝茶了,颜色浅的也不行!比如叮叮,他就不可以喝,因为茶水里有种东西叫茶多酚,大人喝了会有利于消化,小朋友喝了会没法长大个儿。你想,如果是那样的话,叮叮喝多了茶水,就不能像姐姐这样长高个子、跑得飞快了,那多可怜啊!”  “对!”咚咚使劲点头,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和叮叮区分开,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宝了,这和刚学会走路的叮小宝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哪怕茶水颜色浅好多,但比喝不着的叮叮已经很幸运,于是她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  然后,咚咚一边大口喝水一边确认,“小朋友喝浅色的,大人喝深色的,对吧妈妈?”  “对!”我瞅瞅咚咚的茶杯,估计里面的鞣酸啊、茶多酚啊都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了,但这姑娘全然从刚才的不想喝水变成现在大口喝水的样子,从这个角度来说,适度妥协也不是不可以。做人不能太较真儿,大约,养孩子也如此。  于是,娘俩一边喝水一边吃点心,继续聊天。  我很好奇老师讲给我听的新闻,“听说你扯陆陆的耳朵了?”  咚咚歪头想一想,又特别坦然地点头,“嗯!”  “为什么呢?”  不说话,只低头吃东西。  我猜道:“因为你喜欢他?”  咚咚点点头。  “哦,那我知道了,你喜欢他,觉得他像弟弟一样可爱,所以你扯扯他的耳朵,因为在家的时候你也扯叮叮的耳朵了。”  “嗯。”再次表示肯定,嘴里咔嚓咔嚓地啃着雪米饼。  “可是陆陆没有姐姐,他不知道你扯他的耳朵是喜欢他的意思,别的小朋友也不知道。”  咚咚的嘴巴不咔嚓了,只是看看我,沉思。  我跟她商量:“所以我觉得咱还是别扯小朋友的耳朵了,万一他们想反了,以为你是不喜欢他们,在打他们,以后不跟你玩了怎么办啊?而且也别扯叮叮的耳朵了,弟弟那么小,也会疼的。”  咚咚想了想,点头,“好。”  (嗯,虽然不知道落实到行动上会怎样,不过但愿陆陆小帅哥不会误会咚咚,以后也不会生咚咚的气。)  说到陆陆,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听说陆陆马上要有个弟弟或者妹妹了是吗?”  我的八卦精神真是永不止歇,自从陆陆妈妈怀孕就表示了持续关注。  “是妹妹!”咚咚很肯定。  “啊?他妈妈生了吗?已经生出来小妹妹了吗?”  “没生!”  “没生你怎么知道是妹妹?”我被绕晕了。  “反正就是知道!”咚咚很笃定,“就是妹妹!”  我琢磨着大约是做过B超,所以提前知道了性别?反正不管怎么说,陆陆是个很温和的小男生,他将要有一个妹妹,这可真美好——大约很多女孩子都想有个哥哥吧?  于是忍不住由衷感叹:“有个哥哥可真好啊,是不是?”  咚咚白我一眼,“弟弟也很好,叮叮很好。”  我乐了,狠狠亲我的大姑娘一口,“你可真是个好姐姐!”  说话间,雪米饼被咚咚吃光了,小点心也被妈妈吃光了;咚咚满足好奇心喝了一杯所谓茶水后还是继续喝果汁,我的金骏眉泛出玫瑰一样的香气。而午后的阳光,它沿大面积的玻璃窗照耀进来,铺洒在地板上、书页上,还有我亲亲宝贝的发梢上,安静美好得让人恨不得时光就停留在此刻,直到凝固成一幅温暖的画。  ——我们要的生活,我们用所有奔波辛劳想要换取的生活,不过如此。  没有辜负春光,反而,这是最好的春光。  两天后,我好奇地问幼儿园老师:“陆陆有妹妹了吗?”  “是呀,”老师也很高兴,“陆陆妈妈给他生了个妹妹。”  我哭笑不得,“咚咚说还没有生,但肯定是妹妹。”  老师笑了,“大概她还没有生育的概念,不过陆陆确实是有了个小妹妹。”  我们异口同声:“真幸福!”  老师又补充,“咚咚也很幸福呀!”  我笑了,“是,她自己也这么说。”  我只是没说,我亲爱的大宝贝,因为你觉得自己幸福,所以妈妈觉得更幸福了!  “幸福”是什么呢?  网上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书上说,“幸福”就是一只青鸟,它会飞走,也会飞回,它是施与,也是收获。  而妈妈说,“幸福”就是你们俩,一个睡得香喷喷,一个阳光下笑眯眯,我们没出门,我们宅在家,我们一起喝下午茶,我们聊聊新变化,比如,幼儿园里的小花卷、喜欢的男孩子,还有你们一天天长大,但我们始终深爱,彼此依赖,直到在心底,开出一朵花。  因为,心底有花的娃娃,他(她)的世界,一定永远有阳光。  好吧,回归正题,其实我就是想说,虽然咚咚你刚满三岁,虽然我们没有时尚杂志上说的下午茶必备之“异域风情桌布椅垫、舒适沙发、白窗帘、遮阳伞、种满绿植的庭院”……但这是我喝过的最美好的下午茶。  我只期盼,哪怕你们长大,哪怕你们有了爱情,有了各种牵挂,但你们一直都愿意陪我喝下午茶——无论是在咖啡座,还是在我们的家。  会吗?  会吧……  当浪漫的想象渐渐落地为你的吃喝拉撒睡,当我要用一句话概括所有对你的期望时,我的孩子,我突然发现,所有那些美丽幻想,竟都不敌这最普通的四个字:平安喜乐。与女儿有关的人生愿望  不知道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哪怕是刚刚结婚、尚没有做好迎接一个孩子的准备时,我已经有一系列的人生愿望,和一个小女儿有关。  我希望有个女儿,让我可以给她梳童花头、穿格子裙、白筒袜、公主鞋,五官未必多漂亮,但要有大眼睛、白皮肤,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会弯成两道细细的月牙。  我得给她买棉花糖吃,尤其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她全身上下被裹得只露出一张圆乎乎的小脸,戴着粉红色的巴掌手套,擎着一大蓬棉花糖,带着心满意足的小表情,吃得上上下下都黏糊糊的。  然后我陪她堆雪人,先滚一个大球做身子,再滚一个小球做脑袋,估计不会很规则,城市里也难以捡到用来做胳膊的破笤帚和用来做眼睛的煤球,那眼睛就得用深色的石头来代替,胳膊就权当是个残疾雪人,忽略不计吧。  春天的时候得去放风筝,她爹老早就给她准备了一大一小两个来自鸢都的彩色风筝,就等着她长大点可以带她去广场上扯着线欢快地尖叫,这时候妈妈要坐在旁边吃冰激凌,顺便做技术指导。  周末当然是要一起逛街的,偶尔穿亲子装,但绝大多数时候应该是色系或款式搭调就可以,一边逛一边吃,走累了找个甜品店,坐下一边翻看战利品一边吃点心果汁什么的。天秤座的妈妈会继续犹豫刚才那件衣服到底要不要买,然后娘俩儿就开始唧唧咕咕地讨论,乐此不疲。  晚上回家一起洗个“鸳鸯浴”,小姑娘坐在浴盆里玩小水斗或是浮水鸭子,妈妈用浴棉打一大堆泡泡,把女儿抹成一个“白雪公主”,然后小姑娘拿着莲蓬头给妈妈冲水,爸爸在浴室外拎着浴巾待命——必须耐心,并保持喜悦、向往、崇拜、钦佩等心情。睡觉前当然是要有妈妈给讲故事的,直讲到她入睡,并在睡着后亲吻她的额头。  春天踏青去野餐,秋天去南部山区看红叶,夏天一起穿比基尼游泳,还要趁假期一起去旅游——爸爸说是为了让宝宝见世面长知识,妈妈说是为了让宝宝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于是,妈妈把旅游的第一站定在了西双版纳,立志要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坐在热带地区的马路牙子上吃水果,把北方十几二十元一斤的山竹先买上十斤八斤,再把当地几元钱一个的大芒果买上十几二十个,还有香蕉、无眼菠萝什么的……总之因为“美食”这件事,人生必须是积极的,生命必须是珍视的!  再大点上学了,这真是件悲摧的事。可是获取知识本该是种幸福,所以妈妈希望带好奇的小女儿去科技馆、海洋馆、博物馆、艺术剧场……或许总有一天她会变成戴着眼镜埋头苦读为了升学天天都很纠结的孩子,但,希望这一天晚一点来,希望这个过程能短一点,希望至少在童年的时候,我的小女儿对这茫茫世界充满探索欲,并因为每一点新知识的获得而充满幸福感。  再后来,或许会收到情书。我得告诉她,一定要保护好那些情书,因为那是她在最美好的年纪里,来自他人的肯定,并且是对他人的尊重。关于爱情这件事,或许要用一辈子去领悟,但好感这种事,与年龄无关。能够被人欣赏是一种幸福,而妈妈做过的最遗憾的事,就是在最懵懂的年纪里,把收到的情书全都撕掉了——很多年后,我很后悔。  也是这时候,我想我会告诉她,女孩子总得学会保护自己,而一个真正爱你的男孩子一定也会努力保护你。无论感情还是身体的付出都是建立在“值得”的基础上——当你觉得对方值得,想要付出时,爸爸妈妈总是拦不住你的,甚至很难知情。所以爸爸妈妈也不打算为这件事整日提心吊胆,我们把自主权交给你,望你善待。而倘若有一天,你的付出被辜负了,也不要太难过,更无需寻死觅活——你大可以记住那些好时光,也记住那些警醒与痛定思痛,未来的路那么长,你总会长大,会遇见真心在乎你的人,就像爸爸对妈妈一样。  是的,总有一天,我会发现你不同以往了——你的目光如此温柔,你的嘴角微微含笑,你有点欲语还休,你的日记、手机、记事本里藏着我们无法探知的秘密……我想,我的小女儿,你一定有了一个喜欢的人。你那时会有多大呢?十三四岁,十七八岁,还是二十一二岁?不过没关系,你能想到的爱情,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比妈妈钻研过的要少一点。妈妈可以用从十八岁开始给杂志写专栏,七年后转写婚恋小说,中间谈过恋爱失过恋然后遇见你爸爸的一系列悲喜交加告诉你:灰姑娘只有成为公主才能进入王子的视野,但当你还是个灰姑娘的时候,那个真心爱你布衣陋裙的男孩子,会在你未来苍老的途中成为你时刻忆起的感激。说到底,此时的爱情未必是最光鲜的,但若你觉得这份感情错过便会后悔,那么我支持你用适合此时的方式,在健康合理的范围之内,轻轻碰触。  就这样,这个过程中,你渐渐长大了。我想我会坦诚地谈起某些感悟——比如大学校园不是劳碌的终点而仅仅是更加劳碌的开始;比如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所以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抓紧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女人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才不至于活成别人的附庸,有目标、有动力、有奋斗过程的人生会多了挑战也多了意趣,只是内心再强大也不要弄丢了女性和煦宽柔的特质,不要盲目逞强,因为纵使男女再平等也必须承认某些差别的存在;比如男人的身高样貌统统不是最重要的,像你太姥姥就说过“要嫁的那个男人一定要打心眼里疼老婆”,但必须承认男人太丑也不行,因为如果是那样,妈妈所有人生愿望中的第一条可能就无法实现了,哈哈!  ……  谢天谢地,后来,我有了你,咚咚。  我开始有机会心满意足地买很多漂亮的花裙子,把你打扮得像朵太阳花一样,变着法儿地拍照片,越看越陶醉,直到有一天支付宝说我的年消费额在济南地区超过了96.78%的人,还埋汰我是“魔教女神”……这什么破名儿啊!这不损人吗?!  我也终于有机会带你去看电动恐龙模型,在它嗷嗷叫的时候幸灾乐祸地感受你紧张的表情、恐惧的眼神还有紧紧搂我脖子的两只手,听你娇滴滴地哀求“妈妈我们肘(走)吧,肘(走)吧,我害怕”……实话说那一刻我真很纳闷你就这点胆量是怎么做到理直气壮、势如破竹地欺负弟弟的呢?  我还必须得配合你的各种过家家演出,喝你倒的没影子的水,吃你做的塑料质地的饭,把棉签按在手上装打针,就连弟弟也必须配合你的演艺事业,先后扮演过理发店顾客、急诊室病人以及睡着了的兔子(只是作为一名英勇的无产阶级婴儿,你弟弟第一百次被按倒就会第一百零一次爬起来,你愤怒地抓他的头,他还会更加英勇地转身揪你的头发)……反正,我们家时常回荡着鬼哭狼嚎。  你渐渐长大。  当浪漫的想象渐渐落地为你的吃喝拉撒睡,当我要用一句话概括所有对你的期望时,我的孩子,我突然发现,前面所有那些美丽幻想,竟都不敌这最普通的四个字:平安喜乐。  是的,孩子,无论我有多么希望你拥有天真童年、青葱少年、奋发青年,希望你拥有善良、积极、诚恳、豁达的品性,希望你不辍学习、勤于思考,希望你遇见美丽幸福的爱情、有踏实安稳的婚姻家庭……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个最简单的基础之上:请你平安,悦然一生。  或许,这也是普天下母亲一样繁复的梦想与同样质朴的心愿吧。  儿子,要记住,“男人”的真正标签不是络腮胡子也不是双节棍,不在于身高、模样、胸大肌,而是眼光、胸怀、责任感!要懂得对哪怕是最亲近的人的付出心存感激,并给予对方同样的爱与尊重、牵念与分担。与儿子有关的若干期待  当这个小男孩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时,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我设想过一千一万次TA的性别,想过如果是女孩子就打扮成一对姐妹花,如果是男孩子就冒充龙凤胎——但没想到,当他真的仰着一张憋得发青的小脸、皱皱巴巴地哇哇哭着与我打招呼时,我会有那么一瞬间的手足无措!  那天,在产房里,我慌乱地搂着他的小襁褓,问在一边陪产的阿呆哥:“真的是个小男孩吗?有小鸡鸡?”  阿呆哥点点头,对我的慌乱很不解。  两小时后,观察期结束回到病房,打开襁褓给小男孩换纸尿裤,我妈和我,两个自诩有丰富育儿经验的人都忘记了我们曾经育过的“儿”……是女儿。于是,当我们继续用给女宝宝换纸尿裤的方式有条不紊地先垫一个新尿裤在屁屁下,然后撕开旧尿裤黏合贴,再扯掉旧尿裤……就在我们晃晃悠悠、不紧不慢的时候,一道水柱突然喷薄而出!我妈吓得往后一闪,水柱一歪,径直冲着小男孩的小脸蛋洒过去。而我躺在旁边,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刚出生不过几小时的儿子,只见他先咂巴一下嘴巴里的液体,然后号啕大哭!  这个下马威迅速让我妈、我、阿呆哥明白了所有那些慌乱的源头——我们都没有养育男孩子的经验,从现在开始,纵然是个经产妇,我也要像所有新妈妈那样,从零学起。  我的儿子,谢谢你,让我的人生从此多了一个新课题。  我开始设想这个课题可能产生的研究成果——我问阿呆哥:“有了儿子高兴吗?男人是不是都想有个儿子?”  他居然还敢认真点头,“当然!”  我怒目而视,“不准重男轻女!”  阿呆哥淡定地用一杯红糖水把我的嘴堵上,然后解释:“我又不是为了传宗接代,我只是觉得男人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哦哟哟……我顿时牙齿都被酸倒了……然后就听到他这样说:比如说男人能做国家主席,虽然女人做饭比较多但顶级大厨都是男人,这说明什么?这就是因为男人体力好,精力旺盛,容易成就事业,而且男人自保能力强能够在较为困苦的境地里出业绩……我当时就傻眼了:我儿子,这么娇小柔弱红彤彤的一坨肉肉,为什么一定要承担这么多的社会责任啊?  那边阿呆哥还在幻想:男孩子必须要去学跆拳道,足球、篮球什么的咱家都没人懂那就跟着爸爸学学羽毛球和乒乓球吧,还有哑铃、俯卧撑,都要成为长期坚持的项目,做男人必须有毅力,而且锻炼能够强身健体,如果能活到九十九岁就可以多为国家做二十年的贡献……我又傻眼了:我儿子,这才刚出生呢,就惦记着“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了?  所以,儿子,在这一点上,一定要相信你妈比你爸靠谱多了,因为妈妈对你的期待,绝对不是你爸所计划得那么没滋没味。  听着,我对你的期望,是这样——  1、学会游泳。这是个古老的命题了,我从来没有问过你爸爸“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因为不用猜都知道我俩的答案一定很一致——对两个现实主义动物来说,我们始终坚持“谁离得近就先救谁,救起一个算一个”的方针政策,没有悬念,理智冷静。当然,作为一个“天然呆”,你爸在给我这个答案之前会先啰唆一堆“我也不太会游泳啊,我只会狗刨啊”之类的废话,你不要学他,儿子,如果有一天你也被问到这个问题,记得坚定一点,用对得起爱情的诚恳,以及不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理智,告诉人家姑娘:“我游泳很好,救俩没问题!”当然,等熟悉了之后,记得嘱咐姑娘一声:万一真掉水里的时候,麻烦你尽量离我妈近点,这样一手拖一个,同时救,比较快。  2、练习跆拳道。其实你爸有一点说得没错,就是锻炼身体这回事,如果能够坚持,得益的是你自己,也是你的家庭。早先我没有这个觉悟,可当我的年龄渐长,腰痛颈痛的职业病愈演愈烈,加之相熟的朋友中有人开始每周三次去医院透析,有人开始做化疗、放疗,还有一两个小时候的玩伴甚至已离开这个世界,我开始意识到,健康地活着,是对自己负责任,也是对家庭负责任。因为,倘若没有健康的身体,你无法去更宽广的舞台上施展拳脚,更不可能背起背包去看大好河山,甚至于,你的妻子、孩子都要被紧紧拴在通往医院的道路上,走不开。所以,尽管我说过不会勉强你们参加这样那样的辅导班,但作为一个男孩子,有些责任你必须承担,比如,去学一点拳脚功夫,在强身健体之余培养耐性和吃苦精神,在不主动欺负别人的前提下保护自己、保护家人。(PS.捎带着护送你姐上学放学吭,拜托了!)  3、像一个男人那样去奋斗。将来的将来,请你务必让自己的里里外外都能给人以“纯爷们儿”的判断——这不是教你不修边幅,而是说,你不是女孩子,不要拿女孩子的那套样貌妆容、处世方法来衡量自己,更不要举手投足女里女气,拿好笑当风度。你需要的是:仪容打扮上整洁英挺,待人接物时爽朗利落,言谈举止中稳重谦和;有担当、有魄力、有韧劲,有百折不挠的勇气,有勇往直前的精神。要记住,“男人”的真正标签不是络腮胡子也不是双节棍,不在于身高、模样、胸大肌,而是眼光、胸怀、责任感!注意,这里的责任感不仅是像你爸爸所说的那样要对社会、国家负有责任,同时还要对你的家庭、亲人负有责任。“家”是共同栖息的港湾,不是说回就回、说走就走的旅店;“亲人”是血脉相连的依靠,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仆从。要懂得对哪怕是最亲近的人的付出心存感激,并给予对方同样的爱与尊重、牵念与分担。  4、良好的父子关系。这一条,与其说是对你的期望,不如说是对你和你爸爸的共同期望。我希望在几十年后,你仍然信任、敬佩你的爸爸,相信他的一些建议与忠告,愿意与他分享你的喜悦与痛苦、发现与思索。当然,这就要求你爸爸能同样保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并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进步的态势和客观的视角。是这样的,他要站在你的前方,才能获得你的信赖;他要与你保持平等心态,才能使彼此信任。我这样说,并不是要为自己推脱责任,而是因为一则父亲和儿子同属雄性世界的生物,你们有你们的思维方式,这或许是我所无法理解的;二则我也并不希望你每天跟在妈妈和姐姐左右,温情有余,果敢不足。只不过有趣的是,对于这一点,你爸爸非常有信心,他认为自己一定可以与时俱进,可以与你平等、有效地交流。那就让咱们拭目以待吧!  5、练一手好字。虽说眼下这个时代很多人都用电脑代替手写,但是孩子,最好的情书永远是“一颗真心+一篇美文+一手好字”,不要觉得它矫情,它其实是年轻时最真挚投入的情怀。我曾经见过一个英俊挺拔的男孩子递给一个女孩子一封情书,夏末的风拂过操场,女孩子手里拿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带着双重喜悦的心情打开那封信,却只见几道霹雳闪过,几行蚊子腿一样的字迹瞬间亮瞎女孩子的眼!不要问这个女孩子是不是年轻时的我,我只能负责任地说,很多年后,当你爸爸亲手给我的一部又一部小说题写一个又一个书名时,你那天秤座外貌协会的妈妈完全忘记了你爸不够挺拔的身高与不够英俊的脸,只觉得这才真的是琴瑟和鸣、妇唱夫随……  6、独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独立的生活能力、独立的思想判断。你是妈妈永远的宝贝,但你不是妈妈永远的宝宝。总有一天,你会有妻子、孩子,会有你自己的小家庭。我当然不愿意看见你因为长大而离我越来越远,但我更不愿意看见你掉进愚孝的泥淖或者一辈子叼着奶嘴过日子。总有一天,父母多多少少总会和你有一些分歧,甚至可能和你的妻子有分歧——其实这没关系,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总不能因为你是我儿子就事事无条件服从,但如果真有一些不愉快发生,请尽量保持独立客观的判断,并努力用委婉的方式表达意见。要记住,不要伤了爱你的人,但也不要因为爱而伤了自己。  7、保护好你爱的人。说这句话,其实是因为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些事。那时候我才二十岁,初恋,和一个挺帅挺可爱的男孩子一起。某次见面的时候他对我说,他告诉了妈妈我们恋爱的事。我就问他:“你妈说什么了?”他迟疑一下,过了会儿才嗫嚅着答:“我妈让我保护好你,不要伤了你。”我很疑惑地问:“难道你会伤了我?你打人吗?”他涨红脸,不说话了。而我,是要有多么愚钝,才能在几年后方悟到这句话的意思——保护好你爱的人,不要因为年轻的冲动与欲望给对方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是的,从那一刻起,我必须承认,我在内心深处对那位只见过一次面的阿姨肃然起敬,我虽然没有成为她的儿媳妇,但我想成为她那样的妈妈。而这,也是我对你的最重要的一句叮嘱,儿子,哪怕我知道许多事是你情我愿才会发生,但你是男人,只要你能为自己的欲望负责,你所爱着的那个姑娘就可以避免一些因为你们激情下的疏忽而导致的伤痛,或是一旦分手后挥之不去的悔意与不甘心。你爱她,就请珍视她。  ……  好了,说到这里,你一定发现了,我对你姐姐的祈愿总与浪漫打趣有关,对你的期望却更严肃方正一些。其实,这倒不是因为厚此薄彼,而是因为我所记录的,只是在男女有别的范畴内一些额外的强调。至于无论男女皆人性共通的部分,诸如以学习悦心、以思考启智、以奋斗惠己、以真诚待人、以专注持家……这些,都请你和姐姐一起不懈努力吧!  加油!引子  现在我相信了,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自我成长。所以,谢谢你们,我的孩子,以生生不息的姿态,制造新命题,督促我成长。未来,必然还有形形色色的困扰此起彼伏,但我有勇气直面一切困扰——因为,所有那些困扰,总不会比爱长。所有那些困扰的长度  我最近突然很困扰,咚咚,你知道吗?这主要是来自于三周岁的你。  三周岁……我该怎么形容呢,似乎在我还没有组织好措辞的时候一切就突然爆发了:  早晨7点半,你不肯起床,即便起来了也哭着喊着不肯上幼儿园,我先后用“阐释幼儿园之工作重要性”、“必要的奖励”、“某蓝颜小知己已经到教室了”等若干方式吸引你,通常一个办法只能用一次,逼急了甚至有一次是奶奶先抱你下楼,然后在楼梯间里给哭哭啼啼、放弃抵抗的你穿上了外套。  好不容易送你进了教室,为此特别答应你“妈妈争取下午早点来接你”,但当我真的专程请假半小时以便早早接你的时候你却又和小朋友们哈哈大笑难舍难分,以至于要跟我商量“妈妈让我再多玩五分钟吧”,而五分钟后等待我的还是各种摔摔打打不情愿。  终于等到你穿好衣服、背好书包,恋恋不舍地跟我上车回家,进门看见弟弟在玩你的玩具,叫嚣着冲上去抓他的脑袋,大人们的劝阻你全当听不见,御姐气场强大无比。在弟弟的号啕声里我头疼地想,按照“天将降大任”的理论,单看你弟那满头包,估计也能成大器。  然后我们开始吃晚饭了,作为一个一岁开始就能自己吃饭,而且胃口一直很好的孩子,在三岁这年你神奇般地开始抗拒自己吃饭。你会要求“喂喂我吧”,一旦被否定,你就呼啸着跟弟弟跑来跑去,视饭菜于无物。我屡次想要索性饿你一次长长记性,但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极度不配合,所以我用两年多给你培养出来的好习惯还没用上两个月就功亏一篑。  晚饭后,你和弟弟开始玩玩具,早先还知道“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去”的你,现在却突然开始不收拾玩具、到处乱放,不仅如此,你还率领弟弟把爸爸抽屉里的名片撒得满屋子都是,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我们家是遭了劫。我和颜悦色地与你商量,用讲故事的方式希望你顿悟,装作不要再跟不讲卫生的宝宝玩……全都不中用,你的倔强啊,真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生动范例。  然后,时钟转到晚上9点多,我开始试图说服你们两人上床睡觉。可是在你的带领下,弟弟都困得打哈欠了,也仍然强打精神玩下去。寂静的夜里,你们尖叫,你们大笑,你们像《葫芦兄弟》里的蛤蟆兵一样排着队、扛着扫帚走来走去,每次路过我身边时还齐齐扭头奉送一个露出起码十二颗牙的笑容……我给你们跪了啊!大哥大姐,你们是永动机吗?  11点,你俩终于决定睡觉了,可是咚咚你不要洗脸,不要刷牙,不要洗脚,哪怕看弟弟都洗完上床睡觉了你也仍然不肯妥协,梗着脖子大吼“我不洗”。我已经累得头都大了,咚咚你曾经不是这样的啊,如今这是怎么了?我万般无奈,筋疲力尽,最后只好把自己献给你——我陪你洗了鸳鸯浴,给你讲完三个故事,慢慢哄你睡觉……谢天谢地,你终于,睡着了。  深夜,看着你的睡颜,我的大姑娘,你不知道我有多崩溃——我完全想不明白是哪里出了岔子,曾经那个喜欢上幼儿园、能自己吃饭、自己刷牙洗脸洗脚的咚咚,她去哪儿了?  三岁……我亲爱的咚姑娘,你的“叛逆期”,就这样来到……  所以,咚咚,你并不知道,每天,在你睡着后,我早就没有时间写作,因为我要翻阅大量书籍,想从中找到陪你长大的合理方式——我为此潜心研究蒙台梭利、瑞吉欧等早教方法,认真研读《儿童发展心理学》,关注若干个育儿微博,学做各种好看好吃的营养餐……可是最后得出的唯一结论竟然是:总有这么一个阶段,总要慢慢陪你走过。  简单说就是:别着急,等着吧!  我终于忍不住跟几个妈妈抱怨:早先那个省心的孩子,她怎么会在三岁这个小小的年纪就开始叛逆?我要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困扰?我不求她多么优秀,只要做个懂事明理、乐观积极的孩子就好。我一直为此努力,却仍然无法避免各种艰难险阻……  妈妈们却都笑了,然后,她们说了几段话,瞬间点醒我——或许,也是瞬间砸蒙我。  妈妈A说:“怎么可能摆脱困扰呢?其实就算是在孩子小时候,也是有各种各样困扰的呀,你是因为咚咚小时候身体好,才少经历了许多事。比如我女儿从出生后就长湿疹,一直到快两岁,脸上都是各种红肿和疤痕,看着别提多心疼了。又因为是过敏体质,大米、鸡蛋、奶粉、海鲜……全都不能吃,孩子瘦得像排骨。那时候我就想着,只要她能身体健康,摆脱湿疹困扰,我就谢天谢地了。”  妈妈B说:“再严重的湿疹到两岁多基本都会痊愈,当然到这时候也就该上幼儿园了,我儿子在最初上幼儿园的那一年里,基本上每上一周幼儿园就要因为感冒、咳嗽而休息三周。冬天的时候还容易转为肺炎,天天都得在医院守着打针,为了挂专家号凌晨四点就去排队。大人孩子都遭罪,简直是一场噩梦。那时候我就想,如果这世上没有冬天就好了,那样,我们也就不会有肺炎的困扰了。”  妈妈C说:“等年纪大点倒是不容易有肺炎的困扰了,可是该上小学了,择校吧,名额少咱抢不着,买学区房吧,那价格贵得让人想抢银行,好不容易进了个还不错的学校,结果那作业多得写不完,常常都得我和他爸帮忙写。老师们今天布置孩子回去画幅油画,明天说让做个灯笼,后天竟然让我们去买小学生专用的化学实验材料,观察镁条燃烧。每个步骤家长都要拍照、冲洗、签名后交给老师,以证明孩子们真的完成了素质教育的项目——我杀人的心都有了啊,你说这培养的是孩子的素质还是家长的素质?我的愿望就是赶紧让孩子上高中吧,最好还寄宿,自己的作业自己做,自己的前途自己奔,我这老胳膊老腿的陪不起了。”  妈妈D说:“你以为上了高中就省心了?现在你们一个个都说‘孩子成绩不好也无所谓’,真到了高中阶段,我就不信你们还能这么洒脱!成绩不好怎么办?考不上像样的大学,又没有去职业院校学本事的那份踏实,除了送出国,还有别的办法吗?可是出国,那是要钱的!”  妈妈E说:“我儿子倒是出国了,现在学成回国了,麻烦一样多——三十岁的人了,女朋友还是一个接一个地换,不过就这样也没有他换工作的次数多。你都不知道他到底喜欢什么,到底想干什么。出国花了上百万,回国年薪五万,二十年,他不吃不喝才能赚回来,这还没算通货膨胀的因素。人家口口声声说了坚决不‘啃老’,可是不啃老的话怎么买房子、娶媳妇、养孩子?我都替他愁啊!我都恨不得说‘儿子啊,我心甘情愿被你啃,求求你啃老吧,赶紧买房结婚生孩子行吗’?”  ……  我瞠目结舌。  看,未来的道路那么长,摆在母亲们面前的挑战那么多,困扰……它不是过去时,而是进行时、将来时,是一辈子的如影随形。  究其根源,不过是因为:爱。  是的,这一代母亲,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开始接受西方先进的育儿理念,并试图与上一代人的老观念作斗争。她们不约而同想要成为孩子的朋友,想要陪孩子长大,想要给孩子更宽广自由的成长空间……可是,就是因为在乎,就是因为投入了更多精力却仍然要面对种种变数,所以走着走着,再和颜悦色的妈妈也终于忍不住发脾气,再讲究科学理念的妈妈也常常会困惑无力。  偏偏,除了咬紧牙关,坚持着,用更多耐心去观察、去思考,别无他法。  所以,我只能更加仔细地观察你,拿出更多时间来陪你,我的咚咚。  托“观察”的福,我渐渐发现,咚咚,你的改变,或许真和弟弟有关。  因为弟弟长大了。  他再不是那个只晓得躺在床上要奶吃的娃娃了——他会走路了,会奔跑了,会追着你喊“姐姐”了,会用崇敬的目光仰望你了。或许,对你而言,幼儿园里最吸引你的不过是有人陪你玩,而如今,弟弟可以更好地胜任这个工作,那么家里当然是要比幼儿园更诱人一些的。  于是,伴随他对你种种的模仿,你也开始模仿他——他喝奶粉,你便也想喝奶粉,为此你甚至放弃了本来很喜欢的鲜牛奶;他要大人喂饭,你便也想要大人喂,这或许是你获取安全感的方式,也或许只是为了强调你和弟弟一样受重视;你向天空撒一把爸爸的名片,在弟弟的尖叫与欢笑声中低下头,刚好看见弟弟崇拜的目光,这极大鼓舞了你,于是家里被你扔得乱七八糟;当然你更喜欢的还是说“叮叮跟上我,跟在我身后”,然后带着他四处乱窜、各种翻拣、不断折腾,而你弟弟,他偏偏还就吃这一套,哪怕前脚刚被你揍过,擦干眼泪仍旧要跟着姐姐混;以及,当妈妈说“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小牙刷,不妨送给叮叮”时,你才会抢过来,认真刷牙,紧接着用专属于你而叮叮没有的漂亮小盆洗脸洗脚……其实,承认吧,咚姑娘,你只是为了彰显自己更重要一些,更了不起一些,更神气一些。  弄明白这些之后,我终于松口气。  我笑了——亲爱的宝贝,谢谢你,给我一个新命题,因为这是有弟弟的人才能制造出来的新麻烦,因为这是两个宝宝的妈妈才必须面对的新困扰,所以我无处借鉴,只能一力承担,但没想到,当我克制住自己的怒火,真的凭着更细致的观察找到你“叛逆”的根源时,才发现,麻烦的源头,竟如此温暖。  因为你在乎弟弟,所以你的一举一动,才会与他有关。  你或许不记得了,就在你三周岁生日前一天,我在家陪你玩拼图。见你拼得兴致勃勃,我学CCTV采访你:“咚咚,你幸福吗?”  “幸福呀!”你头也不回地告诉我。  “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你略思考一下,扭头看着我,认真答:“幸福就是有弟弟!”  我瞬间失语。  你回过头去继续拼图,咚姑娘,你一定没看见我有点湿润的眼眶。  现在我相信了,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自我成长。  所以,谢谢生活,苦乐参半,才会余韵悠长;谢谢自己,更多耐心,才能豁然开朗。  以及,谢谢你们,我的孩子,以生生不息的姿态,制造新命题,督促我成长。  是的,未来,你们知道的,必然还有形形色色的困扰此起彼伏,但我有勇气直面一切困扰——因为,所有那些困扰,总不会比爱长。  我现在也终于理解了,对很多男孩子的妈妈来说,不是她们不用心,不是她们疏于管教,而是只要她们还不想束缚儿子希冀自由的天性,就必然要面对一个在相当长时间内都焦头烂额的自己。那就让我们一起一点点摸索下去吧,只为未来的某一天,能交给这世界一个值得被温柔对待的孩子。给男孩子做妈妈  某天,我发表了这么两条微博——  #论一岁半男孩的破坏力#我在床上看小说,听见叮叮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渐近,但他没进来,而是一拐弯进了主卫,随后就听乒乓两声坐便器盖子的响声,继而“哗啦哗啦”……我突然意识到不妙,从床上一跃而起直奔卫生间,果然看见我儿子正拿着加湿器喷雾嘴上的小圆盖子,伸长手臂从坐便器里舀水玩……我给你跪了啊!少爷。  #再论一岁半男孩的破坏力#就在我去洗手的两分钟里,叮叮够到桌上没吃完的酸奶,倒在我卧室爬爬垫上用手涂抹。我赶着去救灾,这一分钟里他已经跑到姐姐身边,把手里剩余的酸奶倒进姐姐的粥碗。姐姐一愣,叮叮已在粥碗里洗了洗手,我再去救那碗粥,叮叮已经飞快举起勺子,把勺里的粥倒在桌上和地上……  读者们乐翻了,回复如下——  A:作为两岁半男娃的妈,负责地告诉你,“好日子”刚刚开始啊!刚刚开始啊!  B:我以前跟你说我儿子一岁多就能拆散所有遥控器和下水地漏,你不信,还是马克思老爷爷说得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这还只是开始,到了五六岁狗都嫌的年纪,你就等着吧……  D:坐等萱姐揍儿子续篇!  E:我给你点正能量,因为都一样!你心理平衡了吧?哈哈,给我一百万我都不再生了,估计你要是先有叮叮,也不会再生了啊!  F:唉,每次我看到可爱懂事的咚咚,都特别羡慕你这个妈妈,我家儿子和咚咚差不多大,我经常处于既生气又无奈的地步,现在暑假了,我已经快要发疯了!所以作为双独夫妻,我们两口子总也下不了要老二的决心。  G:我表示这几日我已然感受到两岁多男孩的威力,叮叮还好一点,再长大点估计还有更多突发状况,我已经受够我那两岁多的小侄子的破坏力和永久精力了,为什么大学生的暑假就要被用来带小孩呢!!!再“酱紫”下去,我会倒地啊!娃不是我的,没有母爱的力量支持啊!!  H:呵呵,你要有思想准备啊,我儿子都能把我妈家的狗折腾得尿血啊!他去遛狗,遛到最后狗都罢工自己跑回家了,我儿子就抱住狗头给拖出门……现在的情况是狗在家只要不听话,我们就说要让儿子带狗上街,狗狗马上安静了!  I:淡定啊,我儿子小时候用剪刀把我一条刚铺上的新床单剪成了草裙,这一条条的床单我留着呢,待他十八岁生日时拿给他看,人家没准说:“这种事情能是我做的吗?”我准备把这作为礼物送给将来的儿媳妇呢。  ……  头晕目眩的暗黑未来扑面而来,我“亚历(压力)山大”地看着这些留言,最后看到这么一条:哈哈,这场景太熟悉了哇!我那养闺女的同事都觉得是因为我没教好,儿子才这么皮的哇!这样看来,我家不是特例啊!  记忆之门轰然打开!  大约在我十岁的时候,姑姑生了个儿子,于是从此,我就有了个比我小十岁的表弟。  话说表弟这种生物,如果跟表姐们年纪差得小,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间,还是很容易互相做个伴的。可若年纪差得大了,姐姐们就不像是姐姐,而像是天然老妈子——我们一群小学高年级女生,带着一个走路跌跌撞撞的小男孩,拖油瓶一样不说,还动不动就哭。某次家庭宴会上,这个小拖油瓶一直不肯乖乖吃饭,只顾到处乱跑,大吼大叫,而且还扒在别人椅子后面打扰别人吃饭,我企图吓唬他,他就恶人先告状地咧嘴哭……我被他吵得头疼,恨恨地骂:“×××,你真是没教养!”被我姑听到了,她很伤心,可在那时候的我看来,这分明就是不严格管束孩子的自作自受。  直到多年后,我也有了儿子。作为一个自诩在家庭教育上还算比较用心的妈妈,我看看乖巧的女儿,再看看那个调皮到恨不得飞檐走壁的儿子,然后再看看我那如今已经器宇轩昂、在银行系统独当一面的表弟,顿觉每个男孩的妈妈,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这么说真不是夸张,因为作为一个已经有一定育儿经验的妈妈,按理说,在对待叮叮这件事上,我应该更加胸有成竹才对。但随着叮叮渐渐长大,我发现,他完全是在不断刷新我的底线!我想,上天赐我一个儿子,大概就是用来补充完善我的育儿知识体系的吧……  比如,咚咚长到两岁半,上幼儿园之前,包括生婴儿急疹的时候,都没有吃过退烧药,偶尔感冒,喝水自愈;腹泻一次,吃了一点妈咪爱,不是很好用,又在补充糖盐水的同时吃了一小包思密达,痊愈!所以后来某次,当朋友问我“你家宝宝感冒时都吃什么药”的时候,我真是很迷茫地反问:“需要吃药吗?不是多喝点水就可以吗?”朋友瞪着我哑口无言,我也很无言……我有说错吗?  然而那年冬天,叮叮他从天而降,先是乳糖不耐受,然后是肠胃易罢工,再然后整个冬天肺炎三次住院一次,再再然后春天他又咳嗽,据说是因为受不了太脏的空气,所以他小人家敏感了。再再再然后我们带他去稍远处一家医院求医时,发现这位亲他竟然晕车!竟然坐车超过两公里就会吐得昏天黑地痛不欲生……我说儿子你这到底是随谁啊?  直到某天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男孩从受精开始就显示出身体成长的脆弱性……男子的一生对疾病都比女子更敏感些。”好吧,必须承认,尽管我们也知道有很多男宝宝身体强壮,也不乏女宝宝身娇体弱,但理论书籍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作为对绝大多数人共性的总结,会让看书的我们有一种“原来大家都是这样的”或“原来不止我家宝宝是这样的”类似恍悟,并瞬间缓解我们的焦虑。  毕竟,既然大家都是这样的,既然那么多宝宝都仍然健康长大,那么一步步往前走就好了,只要爱在、信念在,只要帮宝宝强健体魄的决心在、行动在,总会一天天好起来——我这样想,希望时光你手下留情,少给我点磨砺,我将感激不尽。  可是,除了生病这事儿以外,还有调皮。  比如出门游玩的时候,姐姐安静地走在妈妈身边,拉着妈妈的手,上车坐在宝宝安全椅上后会提醒妈妈系安全带,到了饭店坐在宝宝餐椅上自己吃饭,妈妈说不能到外面乱跑就只在店里溜达……  可弟弟呢?  当我在厨房做饭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转身,发现这个昨天还不会走路的小男孩已经咧着嘴巴在我身后笑,一边笑一边摇摇晃晃扑过来。我被吓一跳,赶紧关火,就转身的工夫,他已经蹒跚到橱柜旁边,拉开微波炉的门,往里面放了一把小手电筒。等你好不容易把他抓住往卧室走,路过餐桌时他飞快地伸长胳膊,嗖地一下就抓到一根筷子挥舞,那身手敏捷得让你恨不得自毁双目,而且,他还能一天比一天更敏捷!  或者我在桌边看书、写字,这个小男孩在我身后先是试图抠下电源面板上堵着的安全插头,无果后便脱了短裤当抹布擦地板,擦完地板再擦床单。我去拯救自己的床单时,这个才刚满十四个月的小男孩已经逮着机会爬上小椅子,再踩着小椅子爬上床头柜,再踩着床头柜爬上窗台……我回转过身的时候差点吓得断气:只见他站在窗台的边缘“咯咯”笑着跺脚!尽管我以防万一已经给家里所有窗户装了防盗网,但窗台距离地面一米多,就算面朝室内摔下来也不是闹着玩的!  再大点,他十八个月,我们带他出门闲逛。路过一家大型商场时,我停下步子,低头找纸巾给吃完冰激凌的咚咚擦手,呆哥帮我拎包。不过十几秒钟时间,再抬头,叮叮就不见了!我和呆哥吓得魂飞魄散,扯着咚咚四处搜寻,终于在几十米开外的商场大厅里找到正在欢乐奔跑的叮叮大侠——时至今日我都没想明白他是怎么做到在那么短时间里跑过一个小广场、跑进商场大堂,且毫不畏惧地四处闲逛的呢?  直到又是某一天,我看一本家教书,里面解释,绝大多数男孩子比女孩子调皮,是因为一种叫作“睾丸素”的神奇物质,它让男孩子有更丰沛的体力、更旺盛的精力,让已经被事业、家务累得团团转的妈妈们越发感到精疲力竭。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科学,且我知道有很多女孩子也很调皮,但我还是愿意相信这种理论所产生的“慰藉”效力——我宁愿相信调皮是天生的,是从你在产房里第一眼迎接那个神奇的“小鸡鸡”开始,就必须面对的未来。  这样的未来,是辛苦的、吵闹的,是家里动不动就乱七八糟的,是各种物品常常神奇般变得支离破碎的(有无意间摔坏的、有故意拆毁的)……可是怎么办呢?夜深人静,你看着那张安然沉浸在梦乡中的小脸蛋,还是忍不住凑上去,轻轻亲吻。  所以,到这时,我终于明白,哪怕我为了这两个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搭上更多的时间、精力,阅读更多的书籍、资料,我都无法完全预料那些“成长的烦恼”。我现在也终于理解了,对很多男孩子的妈妈来说,不是她们不用心,不是她们疏于管教,而是只要她们还不想束缚儿子希冀自由的天性,就必然要面对一个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更加焦头烂额的自己。  且,我们谁也没有资格对别人的家庭教育指手画脚,因为那不是我们熟悉的家庭,那盏灯火背后有太多我们所不了解的细节与牵绊:老人是否抢夺话语权、孩子的父母之间是否意见统一、家庭物质条件与文化环境……太多因素会影响家庭教育的走向。何况,作为一个母亲,同时还是一个妻子,每个女人在教育子女的同时,又不忍因为和老人、丈夫间的分歧而辜负了自己的婚姻,所以常常,在面对一个越发调皮、日益逆反的孩子时,只觉举步维艰。  就让我们一起一点点摸索下去吧——既然天意如此,就让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与勤劳,收拾种种乱七八糟的“战场”,习惯他们横冲直撞的呼啸,培养一个更具有前瞻性的大脑,争取更多预见他们所可能遭遇的风险,提前防范。比如,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增加运动、强健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就不必再“谈感冒色变”。以及当这个小男孩学会爬行,所有抽屉都装上安全锁、门上装上防闭门器、电源处插上安全插座保护盖、桌角包上防撞角,所有危险物品瓶瓶罐罐都要放在高处,出门拴上宝宝防走丢器……问题总会层出不穷,书上没有永恒真理,我们唯有“认真观察+不断摸索”,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交给这世界一个值得被温柔对待的孩子。  哪怕曾经,他令我们头顶冒烟,可是你知道的,小时候,他就该是那样的。  而长大后,他会是更好的!  宝贝们,对不起,作为一个职业女性,妈妈无法二十四小时在家陪伴你们。但我会努力寻找一条中间道路,试图用八小时的工作时间提高自己、赢得尊重,然后用五小时的时间搜肠刮肚地寻找新项目陪你们疯,带你们玩,被你们依恋。我们每个人都保有自己的空间,也越发珍惜相处的时间,我们因为生活本身的充实与进步而更加爱。五小时的陪伴  因为要准备一场讲座的缘故,我在制作PPT的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每天,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多少?  我想当然地计算:每天睡眠八小时,工作八小时,那么,陪伴孩子的时间应该也是八小时。  但当我真正拿出纸笔计算的时候,我傻眼了。  这是一份我每天的作息表——  7:20 起床、洗漱,叫咚咚起床、帮咚咚洗漱,偶尔回应叮叮各种求拥抱  7:50 出门,送咚咚去幼儿园  8:10 到幼儿园  8:30 到办公室  17:00 下班去幼儿园接咚咚  17:40 磨磨蹭蹭回到家  19:00 吃晚饭  21:30 带孩子们洗漱,给他们讲故事,哄他们睡觉  22:00 孩子们睡着,开始写作  23:30 洗漱  00:00 休息  这是一个多么悲摧的事实——尽管我已经把写作时间压缩到最少,但每天陪孩子们的时间也只有17:00—22:00之间的区区五小时。  这样写的时候,我眼前就浮现出每天下班后去接咚咚时,三岁的小女孩笑眯眯地仰着脸问我:“妈妈,我们去挖沙子吧?”“妈妈,你晚上还去上班吗?”“妈妈你回家会给我讲故事吗?讲几个呀?”……说着说着话,我们就到家了,推开家门,就见一岁三个月的叮叮扑上来,他咧着嘴欢呼:“妈妈回耐(来)啦!姐姐回耐啦!”咚咚会哈哈笑,拖着叮叮往妈妈屋里跑,“叮叮到妈妈这儿来,咱们看《倒霉熊》!”叮叮咯咯笑着跟在姐姐身后跑,复读机一样喊:“看熊,看熊!”  打开电视和DVD后我转身去换衣服,就听见咚咚一边看一边各种提问:“妈妈,倒霉熊怎么还在睡觉呀?妈妈你看那是什么东西?妈妈那里有一只小蚂蚁!”叮叮继续复读机一样地跟着姐姐吼:“小蚂蚁!小蚂蚁!”我抽空探头看一眼,纠正:“那个绿色的是蜥蜴,不是小蚂蚁。”叮叮看我一眼,继续卖力地吼:“小蚂蚁!小蚂蚁!”好吧,我知道,只要你姐不发话,你就绝不会改口……  稍后到了吃饭时间,关上电视,就见两个小马达跑向饭桌,一迭声地喊:“妈妈,吃饭啦!”“妈妈,快来,吃饭啦!”……在耳膜爆炸前,我赶到餐厅,听见咚咚邀请,“妈妈,你和我坐在一起吧?”我欣然答应,坐到咚咚旁边的椅子上。刚要夹菜给叮叮,姐姐先撒娇,“我要我要,啊——”好吧,虽然我知道不能纵容喂饭什么的,但扛不住小女孩甜腻腻的撒娇,还是筷子一转,塞进她大张着的嘴巴里。往往这时,叮叮也会张大嘴“啊啊”地等着,两人排排坐的样子总让人想起动画片里张大嘴嗷嗷待哺的小鸟。  而到吃完晚饭,我们会去楼下看老头儿老太太跳舞,在路灯下手拉手转圈圈,打羽毛球,或是招猫逗狗;回家后照例要在跑步机上锻炼一会儿,叮叮在前,咚咚在后,咚咚喊着“叮叮我们跑步”,妈妈喊着“叮叮你慢点”,叮叮则甩着手臂喊“不要扶不要扶”;再晚点要睡觉了,睡前洗澡,叮叮习惯性拿起小水舀子喝洗澡水,咚咚坐在旁边的澡盆里哈哈大笑着打小报告“妈妈,叮叮喝洗澡水啦”,叮叮则欢乐地响应“妈妈,叮叮喝饱啦”;再再晚点擦干净了抱上床,咚咚开始扯皮“妈妈你今天给我讲几个故事呀?”“一个。”“五个吧!”“太多了,三个吧!”“好!”说完,叮咚二侠端端正正盘腿坐好,妈妈翻开一本绘本,给两个宝宝讲故事……  这就是我们的五小时,是最闲适满足的好时光,是我们极其珍惜却又不可多得的依恋。  “不可多得”,就是说,作为一个职业女性,因为要打一份八小时的工,所以我争分夺秒享受的,也只有这五小时。  不是没有想过辞职在家,做个全职妈妈,全心全意陪伴我的宝贝们——当然会很辛苦,但身体上的劳累总会渐渐减轻,我能留下的,是更多泛着奶香味的软绵绵的记忆。我不怕苦,不怕烦,我甚至想过,只要给我充足的时间,我会开车带他们去亲近大自然,会参照食谱给他们做更多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餐,会陪他们唱歌谣、说故事,会给他们拍各种好玩的照片、视频……这些都是爷爷奶奶无法做到的。我至今无法忘记,当我的咚咚拎着一本图画书跑到奶奶面前说“奶奶你给我讲个故事吧”的时候,奶奶摸着咚咚的头,答:“奶奶不会讲呀,奶奶不识字。”没人知道,当时,正准备去上班的我站在门口,有多心酸。  可是,尽管这个“做全职妈妈”的念头在心里起起伏伏,却始终无法付诸行动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我想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不是借口——假使你见过那个因为产后抑郁而每晚掉眼泪的我,你会惊讶,会难以置信,然后,或许,会理解。  说起来,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彼时,咚咚刚出生,迎接新生儿的欢悦还没来得及展开,我在产房里被向来急脾气的母亲吼——她夜夜在病房照顾我,白天还要去我家正在装修的二手房查漏补缺,两处奔波的结果是身心俱疲,加之她向来不是好脾气的人,于是在我住院第三天朝我吼了一通我现在已经完全记不清的话。因为身体不舒服,也委屈,我就盖上被子偷偷哭。后来咚咚的纸尿裤用完了,呆哥忘记买新的,我觉得除了我压根没人把孩子的生活细节放心上,继续委屈,继续哭。再后来奶水不够,看咚咚一副饥饿的表情,觉得委屈了孩子,接着哭。这期间呆哥回来赞扬别人家的媳妇比他的媳妇学历低但够柔美,居然被嫌弃,我顿觉晴天霹雳,从此想起来就要哭,一口气哭足三个月……  今时今日再说起当时那段莫名其妙的产后抑郁期,所有朋友都惊讶:就这二货,也会抑郁?  可是偏偏,就是这个粗神经的二货,她真的抑郁了。  最抑郁的时候,产假里,我变成了一个只会围着咚咚转的陀螺——每天带她下楼晒两次太阳、喂六次母乳、洗两次澡、做两次抚触和两次被动操、洗二十几块尿布、洗三套以上她的衣服和两身我自己的睡衣……每天,我就在阳台上万国旗一样的尿片子下面掏出手机写微博,记录她今天笑了、昨天去海边了、明天要去外婆家了……我亲力亲为无限满足,当世界缩小到只有一间房子和一个孩子,我会忘记那些让我抑郁的缘由,哪怕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改变这一切的,是产后第四个月,我的编辑约我去北京做签售活动。我是带着吸奶器去北京的,周六早晨出发,周日下午回家,不过一天半的时间里,我很多次想起:咚咚吃饱了吗;咚咚睡得安稳吗;妈妈不在家,咚咚会不会想妈妈……但每次我打电话回家,迎接我的答案永远是“咚咚睡得很好”、“咚咚吃得很香”、“咚咚下楼晒太阳了,在院子里见谁都笑”……那是我第一次略有些失落又无限自豪地想:看,我的女儿,她是多么棒!  而我自己却退步了——从来不畏惧在许多人面前讲话的我,在读者见面会刚开始时甚至有点紧张;从不畏惧与人打交道的我,在公司举办的欢迎晚宴上险些忘记对面那位工作人员的名字;还有说起最近我微博与博客上的内容,我才发现除了孩子们的成长日记,我什么都没有记录……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关注孩子们点滴成长的妈妈应该也算是个好妈妈,可是,对我自己而言,当我的眼里只剩孩子、我的世界只有尿布、奶粉、辅食的时候,我真的就能成为一个让自己振奋、让儿女自豪的好妈妈吗?  那是自青春期后我第一次要面对一个微微有些自闭的、有些胆怯的、有些挫败的自己。我似乎是突然意识到,这几个月来的抑郁不是因为周围的人不再爱我,而是因为当我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我弄丢了我自己。  是的,“全职妈妈”是个很伟大的职业,这个职业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勤劳、更多的智慧,甚至更多的天资——十年、二十年时间里始终只在有限的小圈子中交往,却仍然能保持良好的与外界沟通的能力、对周遭世界的客观认知、对事件的理性评判、对自我的冷静反思……这样的人,怎会不值得敬佩?  只可惜,我不是那般天资卓越的人。  甚至,还隐约能从自己身边,看见一些反证。  比如,有这样一位母亲,二十年前因为儿子初中时沉迷游戏、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而毅然选择停薪留职,不再上班,每天在家陪儿子学习,照顾他的起居。她的苦心没有白费,儿子考上名牌大学,成为一家人的骄傲。但,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眼界一天天开阔起来的儿子开始质疑母亲的一些说法,在他看来,母亲的观点短视得可笑,可是母亲的自信却又到了自负的地步。母亲总说这些年她读书看报,也经常和朋友一起逛街喝茶,她不会落伍,她努力在和这个世界打交道……但在儿子眼里,这些表象的交往完全无法弥补母亲坐井观天的事实。他也想孝顺母亲,想陪母亲逛街聊天喝茶,但只要娘俩坐到一起,他们在很多问题上的分歧会瞬间暴露出来,这不单单是代沟所造成的,而一定有些什么,来自于母亲多年来已经逐渐丧失的“在人群中的交往能力”,以及必须依赖这种能力才能存在的视野和眼光。  到这时,儿子已经无法信赖并敬重自己的母亲了。他不是不知道母亲为自己付出的一切,但这并不能成为他认同母亲那些在他看来完全是“狭隘判断”的理由。他们开始发生争执,而父亲也加入进来,同更年期的母亲隔三岔五地吵。然后,儿子恋爱了,姑娘是同校的师妹,毕业后顺理成章地结婚。但没想到,母亲常年脱离人群后养成的“自说自话”的习惯愈演愈烈,她那种坚信“我这样才是对的,你那样一定错误”的习惯,以及喜欢指出别人的“错误”、务必说服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固执,渐渐成为婆媳危机的导火索。  最终,婚后第三年,不堪忍受婆婆每日挑刺的媳妇撂挑子了——她郑重地告诉自己的丈夫,我受够了你妈这种动不动就以“家庭生活权威”面貌出现的样子,要么,咱们搬出去住,要么,你留下,我走!  结果,谁都没想到,听了这话,儿子在短暂的无效劝说之后,果断地拎起行李跟着媳妇跑路了……  母亲哭得天昏地暗,一边哭一边念:小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与这个例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自己的母亲——她在我的少女时代,在我的童年和青春期成长中,始终是缺席的。作为一个女强人,她三十岁高考,四十岁考研,随后管理一万多人的大型国企,并且有这个城市多所大型国企的管理经验,我从小就常听一个句式:你将来,只要有你母亲的一半……  说这话的人,他们的语气是真诚的,表情是敬佩的,但他们不知道作为一个小女孩,我从未认同过他们的设想。  我只想要一个能陪我看图画书、给我讲故事、带我逛公园、辅导我写作业、分享我每一点快乐和忧伤的妈妈,才不要在我念了四年大学间只打过一个电话,还只是告诉我“非典了,不要出去乱吃东西”的妈妈……我发誓,将来我有了孩子,我要陪她长大,和TA一起玩,分享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  这样赌气着、不满着,我大学毕业了,谈恋爱了,嫁人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阿呆哥喜欢在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时嘱咐我:“给妈打个电话,问问她觉得怎么做才合适?”而我会毫不迟疑地拨通娘家的电话,然后认真听取妈妈的建议,竟然,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准确有效的。  到这时,我想我终于意识到,父母自身的进步俨然是维系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和儿女平等交流、共同成长,其中足够的信任与必要的崇敬会有效弥补“代沟”对亲情的消磨。我的妈妈,她错过了我的成长,但她一路向前的步伐,对涉世不深的我们而言,是最诚恳有力的引导。  所以,我的宝贝们,对不起,我无法二十四小时在家陪伴你们,因为我能力有限、智慧一般,我似乎能预见到当自己成为一个“全职妈妈”之后必然的迟钝、和外界的隔膜、察言观色水平的降低,甚至视野的日趋狭窄。但我应该也不会像你们的外婆那样一心扑在事业上,却忽略了你们童年最美好的细节。我在努力寻找一条中间道路,试图用八小时的工作时间提高自己、赢得尊重,然后用五小时的时间搜肠刮肚地寻找新项目陪你们疯,带你们玩,被你们依恋。  当然,妈妈运气也很好,遇见一个很好的育婴师Y阿姨,从咚咚五个月起,到叮叮两岁半,将要陪伴你们近四年。她有满肚子的故事、童谣、儿歌说给你们听,又是真心爱你们,渐渐就和我们变成一家人。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参与,我们每个人都仍然保有自己的空间,也越发珍惜相处的时间,我们因为生活本身的充实与进步而更加爱。  愿未来,我们仍然一起成长,始终爱。  是的,宝贝,你们的世界不能没有彼此,且,总有那么一段时光,你们的世界也不能没有妈妈和爸爸。而我们今天所有这些对你们人生的参与,无非是为了将来有一天,你们的世界里,可以没有我、我们……你的世界怎能没有我  咚咚出生那天,第一个对她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的,是爸爸。  在此之前,书呆子爸爸还没学会新手机的录像功能该怎么用,产房里,就见他急得一脑门子汗,跟在正忙着给新生儿称体重的助产士们身后乱转——于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那段关于咚咚出生时的录像里,起码有一半片长,屏幕上出现的都是晃动的地板。  到叮叮出生的时候,爸爸自诩已经“业务很熟练”,得意扬扬地去拍照,结果忘了关手机闪光灯,只见快门一按、白光一闪,我差点从产床上跳下去找他拼命——给新生儿拍照竟然敢用闪光灯!你疯了吗!死书呆子!我儿子的眼睛万一受到影响,我恨你一辈子!  幸而,出院时做体检,医生表示叮叮的视力没问题,爸爸松了口气,下楼开车把母子俩送去了月子会所。按照既定计划,为了不让一岁九个月的咚咚觉得弟弟的出生影响了自己的受关注度,故而只留妈妈和叮叮在会所里,而爸爸每天下班后会回家陪咚咚,逢周末再带咚咚去看妈妈和弟弟。于是每到周六上午,都能看到会所门口有一大一小两个兴冲冲的身影走进来,一眼看见客厅沙发上摆着四个婴儿提篮,里面躺着四个几乎一样大的小宝宝……叮叮爸和叮叮姐就集体沉默一下,然后叮叮爸先开腔:“这里面……哪个是我们家的?”  正坐在一边聊天的新妈妈们闻言爆笑,笑声里我们的咚姑娘淡定地走到一个小提篮旁边,伸手去摸里面的小人儿——看吧,连咚咚都认识那条自己盖过的、有灰色条纹的小包被,可是爸爸都反应不过来。  大约,爸爸们在小婴儿面前,和在工作状态下相比,智商都会大幅度下降?  网上有个段子,说:“爸爸”就是闲来逗你耍,哭时抓头发,饭时稳坐吃,拉时叫喳喳,闹时扔给妈,睡时躲沙发,忙时不回家,全交姥和妈……手机电脑两手抓,张口闭口特爱娃!  叮咚爸呢,你是不是这样?  叮咚爸,也就是传说中的阿呆哥,他很忙。  如果说咚咚出生后阿呆哥还算是在医院照顾了媳妇几天的话,那么到叮叮出生时,下午迈出产房,第二天一早他就正常上班去了。他几乎每天都加班,基本没有双休,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单休”都没有。所以就有那么一段时日,早晨叮咚睡醒时,爸爸已经上班去了;晚上叮咚又准备入睡时,爸爸还没有回来……姐弟俩不会知道,深夜,当爸爸推开家门,第一件事就是悄悄潜入他们的卧室,趴在小床边,小心翼翼地亲吻他们的脸蛋。  直到那一堂意外的早教课。  说起早教课的源起,其实是因为彼时九个月大的咚咚开始“认生”:看见陌生人便表情紧张,出了家门就一句话都不说。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给她报个早教班,不为长知识,不为学双语,只要多和人群接触,壮壮胆子便好。考察了很多家早教机构,最后选择了一所离家不远的、有蒙氏幼儿园的早教班。当时想得很简单,不过是觉得如果咚咚适应得好,或许可以在这里继续上幼儿园,毕竟场地熟悉、老师熟悉,有主场优势,大约能战胜一些入园初期的分离焦虑。只不过意料之外的是,才上了没几节课,叮叮来了。  因为叮叮的意外降临,孕早期的妈妈显然不再适合抱着咚咚上蹿下跳地上课。于是,爸爸开始争取在周日下午赶回家,带咚咚去上课。话说那可真是早教园一景:音乐声里,老师带着一串妈妈和宝宝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沿一圈白线慢慢地走。妈妈们乐感真好,手牵着自己的宝宝好像跳舞一样踩着拍子往前走。却只有咚咚爸爸,他时快时慢,忽而左脚错了多迈几步,忽而右脚错了踩一下自己,于是,透过教室窗户看进去,这条队伍啊,它一会儿排成“一”字型,一会儿排成“人”字形……  我在窗外看着看着就笑出声来了,可是笑完了低头看看身边——宝宝爸爸们都坐在教室外面专心致志地玩手机,趴在窗户上往教室里面看的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顿时又觉得,在教室里走成“人”字形的叮咚爸爸,其实也挺可爱的。  那时并没有想到,也就是这么一节课,咚咚突然萌生了对爸爸的无限崇拜——或许,那是小女孩第一次发现爸爸的胳膊不仅是在抱自己上楼的时候才有力气,爸爸还会端着咚咚“荡秋千”,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在老师喊拍子的声音里,爸爸荡得比所有宝宝的妈妈都要高!爸爸还会搂着咚咚在地上侧滚翻,因为爸爸的胳膊比妈妈有力气多了,一边撑着一边翻,不仅压不着咚咚,还比别的宝宝的妈妈都翻得快!还有那个把宝宝放在脚踝上、仰躺抬腿“开飞机”的游戏,妈妈总是累得气喘吁吁,没几节就歇菜,而爸爸却可以连做八个八拍后表示“So easy!”  哇哦,咚咚开心极了!从那天起,一直鲜少参与女儿成长的爸爸开始变成咚咚十分依赖的角色,她只要看见爸爸回家就兴奋得不得了,喊着要“荡秋千,再荡,还要荡”,一边荡一边乐得哈哈笑。大约是“被需要”的感觉太美好,爸爸十分有成就感,开始坚持在每天晚上加完班回家后,只要咚咚没睡着,就带她荡秋千。再后来有了叮叮,爸爸左手搂叮叮,右手搂咚咚,一起“荡秋千”!咚咚一边笑一边帮爸爸喊拍子:“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九二三四,十二三四……”妈妈无语……你果然识数儿了,咚姐……  当然,“荡秋千”只是一个开始——伴随着孩子们越来越崇拜爸爸,他们开始诚邀爸爸和自己一起玩玩具,找爸爸给自己讲故事……到这时,忙碌的呆哥虽然回家的时间仍然不够多,但胜在有个“专心”的优点,可以确保他在有限的陪伴里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哪怕只有半小时、一刻钟,但这样专心的陪伴很快就被孩子们感知并信任。渐渐地,咚咚再拿着玩具电话过家家时,会煞有介事地说:“喂喂,是爸爸吗?你在上班吗?”而叮叮会摊开小手小脚躺在床上悠悠地叹息,告诉我:“我想爸爸了。”恰好此时门铃响,两个人一跃而起,火箭一样冲向门口,大喊:“爸爸回来了!是爸爸回来了!我给爸爸开门!”  于是,被需要、被喜爱、被依恋的爸爸再接再厉,无论去哪儿都想带着这两只——逛商场,要求“带上孩子们吧,我帮你抱一个”;走亲戚,反复问“叮叮不方便吗?那带咚咚去玩玩呗”;就连看电影都惋惜,叹口气说“咚咚不能看吗?其实也没事儿吧”……偏偏又遇上一个“爱谁就要支使谁”的咚姐,无时无刻不要求:“我要爸爸给我拿勺子!”“我要爸爸给我擦屁股!”“我要爸爸给我穿衣服!”渐渐地,爸爸会给宝宝穿衣服了,会换纸尿裤了,会哄他们睡觉了,而且每次都做得兴高采烈、喜气洋洋的!  尽管,在观察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变化上,爸爸仍然不会像妈妈那么经验充足,甚至爸爸能用来陪伴孩子们的时间依然少得可怜,但叮咚很幸福,妈妈很知足。  知足的妈妈公然表达这种欣慰——春节假期,妈妈、咚咚、姥姥、姥爷一起围在饭桌前吃饭,被叮叮黏上的爸爸却不得不中途从饭桌上撤离,转战卧室哄儿子睡觉。过了一会儿,咚咚吃口菜,扭头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来?”妈妈答:“叮叮还没睡着呢。”三岁九个月的咚咚像小大人儿一样叹口气,“唉,太慢了。”妈妈撇撇嘴,“知足吧,将来你要是能嫁一个让你先吃饭、自己去帮你哄孩子的男人,就真赚到了。”咚咚姥姥听这两人谈心谈得百无禁忌,忍不住“扑哧”笑出声。  其实我说的真的、真的是实话。  你一定知道的,许许多多育儿专家都说过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些果敢、坚毅、大气、豁达的品质,以及亲子过程中不断增长的彼此信任、相互亲近、沟通无碍……的确都是受用终身的事。但他们都未提及父亲参与育儿过程的另外一个好处,那便是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爱人的感念与坚守。  毕竟,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里,绝大多数女性除了照顾家庭还要奔波事业,最初的欢笑来自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但未必能敌得过日复一日辛苦家务与烦琐公务的消磨。绝大多数女人,她不要你时刻相陪,也从没指望你变为“家庭煮夫”,她只要你因为体谅而搭把手、因为心疼而有关切,便已足够。  说白了,我的女儿,你要知道,幸福的婚姻里,应该有那么一个男人,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从你手中接过扫帚、抱过孩子,以分担的姿态,和你一起面对忙碌琐碎却也温情的生活;而我的儿子,我希望你在爸爸身边长大,日日目睹这份陪伴,了然于爸爸妈妈对彼此、对你们的爱,并能怀揣这样细致入微的情怀,去爱别人家的姑娘、爱你未来的儿女。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我曾经给你们买的那两件款式很简单的工字背心。  白色工字背心,一件粉色,一件白色,图案倒是相同,都是在前胸的位置画着两个抽象图案的小人,他们肩并肩站在一起,旁边还标注着一句话:你的世界怎能没有我?  到货那天,我第一时间就给咚咚套上比试,爸爸站在一边看,一边指着那两行字告诉咚咚:“你的世界怎能没有我?”  咚姐眨眨眼,笑了,她拿起属于叮叮的那件小背心,快速跑到正在隔壁房间玩的叮叮身边,一边把手里的小背心扔到叮叮脑袋上,一边站在叮叮面前,指着那行字,大声地、一字一顿地念给弟弟听:“看,叮叮,你——的——世——界——怎——能——没——有——我!”  看着咚咚得意的表情和叮叮仰望姐姐时那满眼崇拜的目光,我、呆哥、育儿嫂和奶奶都笑翻了,一起鼓掌。  是的,宝贝,你们的世界不能没有彼此,且,总有那么一段时光,你们的世界也不能没有妈妈和爸爸。而我们今天所有这些对你们人生的参与,无非是为了将来有一天,你们的世界里,可以没有我、我们……  从襁褓中的那个小小婴儿开始,一场旷日持久、推陈出新的“斗智斗勇”便拉开序幕,日日考验着妈妈们的智商与反应速度,累积我们的耐心与爱。那是世上最温存的“斗智斗勇”,是孩子们的幸运,更是我们自己的幸运。世上最温存的“斗智斗勇”  某天,看杂志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帮孩子战胜网瘾的妈妈写的一段话: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成为敏锐的观察家、冷静的心理专家,要学会做孩子最好的听众,还要具备适度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  深以为然。  其实,岂止是对有网瘾的孩子呢——从襁褓中的那个小小婴儿开始,哪一天,不是斗智斗勇地过日子?只不过,再没有哪种斗智斗勇,会比“成长”本身更温存。  故事从那个叫“咚咚”的女侠来到这世界开始。  出生快要满一个月的时候,那个每天起码要睡二十二小时的胖姑娘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眼儿:睁眼,哭,妈妈一定会来换尿裤、喂奶,妈妈的怀抱很温暖,被抱在怀里很舒服,真想被一直抱着,哪怕睡觉都被抱着、摇晃着,最好还有摇篮曲哼着……怎么办呢?那就哭吧!闲着没事哭几声,妈妈你来不来?  当然要来——新妈妈虽然经验不多,但很敬业,听见哭声就抱起来,婴儿咚很配合地先吃几口奶,可因为不算饿,所以也吃不多。后来的发展往往是,要么是吃着吃着就睡着了,过不了多久再饿醒;要么是你抱起我就乐,放下我就哭!  彼时妈妈刚好在月子中心坐月子,育婴师阿姨经验丰富,悄悄指点妈妈:看,那个表情,间断性、试探性的哭声,那就是“找抱”;看,这个表情,哭得焦急又迫切,小嘴巴一闭一合像是在找乳头,这才是真饿了!  我好奇地观察——还真是!  所以,从那天开始,我们娘俩的第一场斗智斗勇,就从观察一个婴儿是否真的饥饿开始——哭几声停一会儿,休息一下嗓子四处张望,再哭几声再张望一下,这种实力派演员就饿着吧!一迭声地哭,眼泪吧嗒吧嗒地掉,妈妈手指轻轻碰触婴儿咚的嘴巴周围,她就会张着大嘴迫切地扭头找乳头,这种是真饿了,果断喂!  几个月后,先做“后妈”再做“亲妈”的咚咚妈和“吃饱了安然睡,睡醒了大口吃”的咚女侠成为最佳搭档。用我妈的话说就是,我们家这位像米其林吉祥物一样的咚姑娘是“在哪儿都能睡,谁陪都能睡,吃啥都能睡”。  只是,当她再大一点,会跑动了,会说话了,她便有了新的抒发方式——不高兴会跺脚、会推人,讲不通道理会尖叫、会哭泣,当然也不排除有那么一个懵懂的阶段,还会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幸而,这当中每一个阶段,妈妈都在你身边。  因为相伴,因为观望,因为看着你的眼睛,一直看到你的心里去,妈妈才有机会时常捕捉到你情绪的变化,能看见你的倔强,也看见你的动摇,看见你一点点地和大家达成共识,也看见你一天天地长大。  那是一场旷日持久、推陈出新的“斗智斗勇”,考验着妈妈们的智商与反应速度,累积我们的耐心与爱。  故事一:会伤心的小酸奶  两岁半的咚咚一旦倔起来,真是让人牙痒痒。  幼儿园放学,我去接她,她一边换鞋一边问我:“妈妈,我们吃点什么呢?”  “酸奶?葡萄味的还是草莓味的?”我看看手表,距离吃晚饭还有近两小时。  “葡萄味的吧!”咚姑娘果然虎心大悦,瞬间笑眯眼!  于是我们娘俩出门往幼儿园大门口走去,一直走到卖酸奶的车子前面,我掏钱买了一瓶葡萄味酸奶递给咚咚,而卖酸奶的阿姨随后也掏出几张漂亮贴纸送给咚咚做赠品。咚咚伸手接过来,看得出很高兴,但不发一言。  “说谢谢阿姨,宝贝。”我提醒她。  咚咚抿嘴,不说话。  “宝贝,你要说谢谢的,会说谢谢的宝宝才是有礼貌的宝宝,人人都喜欢有礼貌的宝宝啊!”我再提醒她。  她扭头,表情很倔强,就是不说话。  卖酸奶的阿姨赶紧说:“不用谢,不用谢!”  我皱眉,转身向卖酸奶的阿姨道谢,带咚咚走向我们的车子。  路上,我问咚咚:“明天能说谢谢阿姨吗?因为阿姨一定还会送你小赠品的。”  咚咚不说话,低头只是专注地喝酸奶。  于是我便也不再提这个话题,但我因此留心了咚咚在对待外界一切善意馈赠时的反应——果然不出我所料,因为大人们习惯了客气地抢在孩子们前面说“不用谢,不用谢”,而家长们忙着替孩子们说“谢谢”,所以久而久之,孩子们渐渐忽略了“谢谢”这样温暖的致意。  过几天,我又带咚咚去买酸奶。  咚咚照例还是伸手接下赠品,但无论如何都不说“谢谢”,眼见着来买酸奶的人越来越多,我便带她走到一边,蹲下,看着她的眼睛问:“咚咚,酸奶好不好喝?”  她看看手里的草莓味酸奶瓶,点头:“好喝。”  “可是小酸奶不喜欢被你喝了,”我叹口气,“它很伤心,它觉得你是没有礼貌的宝宝,没人愿意和不讲礼貌的宝宝做朋友,所以小酸奶不愿意被你喝。不信你试试,你能打开它的盖子吗?”  咚咚使劲,掰不开,于是开始扁嘴,目光哀求地看着我,“妈妈打开。”  “妈妈也打不开,”我作势掰瓶口盖子,因为没有用力,当然打不开,“看,它不愿意被你喝,因为你不说‘谢谢’,小酸奶生气了。”  咚咚带哭腔了,“我说‘谢谢’。”  我回头看看已经被很多小朋友包围的酸奶车,再看看她那副不是太坚定的表情,打个折,“今天人太多了,就不过去说谢谢了,明天再来买酸奶,咚咚要说‘谢谢’,可以吗?”  咚咚点头。  我赶紧补充说明:“要大声说,要让阿姨听到,小酸奶才能听到,它就开心了,就愿意被你喝,可以吗?”  咚咚挂着泪花点点头。  我手下使劲,掰开酸奶瓶的盖子,递给她:“看,你答应说‘谢谢’,小酸奶就愿意被你喝了。”  果然,第二天,当我们再走向卖酸奶的阿姨时,咚咚嗫嚅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谢谢阿姨”这句话,卖酸奶的阿姨也笑了,“终于会说‘谢谢’了啊!”  是啊,终于会说“谢谢”了,其实一点都不难,对吗?咚咚。  咚咚好像看懂了我笑容里想要说的那些话,她一路上都眉飞色舞,一边喝酸奶一边问我:“妈妈,小酸奶为什么高兴了呀?”  我反问:“你说呢?”  “因为我说‘谢谢’了,我是有礼貌的宝宝,小酸奶喜欢我。”咚咚得意地答。  那天,一直到进了家门,咚咚都在得意地告诉遇见的每个人:我说“谢谢”了,我是有礼貌的宝宝,小酸奶喜欢我,我喝小酸奶……  我注视着这个两岁半小女孩的得意,我知道那是她纯粹的自豪感,是她作为一个“社会人”与陌生世界打交道后获得认可的喜悦。  对我而言,也是从那以后,许多事再不需要生气——咚咚率领叮叮拖着椅子乱跑发出刺耳响声的时候,我告诉她椅子会疼,会伤心;到处扔鞋子的时候,我告诉她鞋子天生就是两只,他们是好朋友,找不到对方会哭泣;浪费米粒的时候,我告诉她大米粒生来就是为了让人吃,宝宝把它吃到嘴里,它会笑得甜甜的,所以宝宝能尝到甜味;不喜欢刷牙的时候,有198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小红脸和小蓝脸》,两只乳酸杆菌小怪物形象生动地拿着锯子锯牙齿,咚咚看得满面肃然;不喜欢洗头发的时候,有绘本里头发发出臭鸡蛋气味的小女孩做警示,咚咚可不想成为能熏倒大象的小女孩呀……  是的,今天的许多妈妈都是这样做的。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自豪的一件事:我们与上一代人相比拥有更开放的信息平台,我们接受了更丰富多元的育儿知识与家教体系,我们葆有童心也更关注孩子们的心灵,我们愿意用童话的方式陪孩子一起慢慢感受这世界的温存,哪怕是斗智斗勇,都生动美好。  这是孩子们的幸运,更是我们自己的幸运。  故事二:常被转移的注意力  叮叮说话早,最先学会的词是“我要”。  奶声奶气的小男孩白生生的好像一颗人参果一样站在客厅里,伸出双手说:“妈妈,要那个,那个!”  我扭头,果然是叮叮喜欢玩的筷子。还没等我表示反对,爷爷已经把筷子拿起来塞给叮叮,“哦哦哦,爷爷帮你拿。”  真要命——隔辈疼这种事,基本就是无原则无立场的代名词。  可是能怎样呢?就像有些老人压根不愿意带孩子一样,还有些老人是如果你不让他带孩子他反倒会跟你急——在他们看来,所谓“尽孝道”“赡养父母”,唯一的表现形式就是三代同堂、含饴弄孙。  只是偏偏,这样的三代同堂,最少不了的就是无节制的溺爱——在这样溺爱的目光里,孙子孙女要什么,爷爷就给拿什么,压根不会考虑这件器物是否会对蹒跚学步的孩子造成意外的伤害;而叮咚想吃什么,姥爷就给买什么,完全不会顾及这种食物是否是稚嫩肠胃所能承受的。最后的结果是,每到想要“为非作歹”的时候,叮咚二侠就会大喊“爷爷爷爷”;而姥爷给的冰激凌吃多了,胃肠感冒,两人轮番发烧两天。  那是上班族妈妈的视野死角:既然无法全天候陪伴,总有些场景无从监督。  然而好在,家里还有育儿嫂,以及有立场、有原则的奶奶和外婆。  妈妈下班回家后做知识普及:“转移注意力,要这个,就给那个,有音乐、够稀奇的东西他们会很快被吸引。”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除了宠溺孩子已经变成下意识行为的爷爷,以及固执相信自己判断的姥爷以外,其他人都开始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应对孩子们的无理要求。  想吃冰激凌?啊啊啊快听那是什么声音?楼上有音乐声,快上去看看!咚咚跑得真快,叮叮你快跟上啊!我们去平台上看看,是有外星人要来偷我们的小西红柿吗?不是啊!那我们拿个小篮子去摘西红柿好不好?哦哟哟咚咚你摘的西红柿还没红呢,哈哈哈叮叮你笑得好傻……  想要这个盒子?哦,那可不行,那是妈妈上班要用的东西(打死我也不能告诉你那里面是糖果啊)!我们不要这个了,阿姨给你变个好玩的!你不信?快别叫唤了,真的能给你变个更好玩的,快看快看阿姨手里有什么?当当当当!哈哈!是一把折叠小扇子。猴子形状的,好玩不好玩?哎哎哎咚咚你别抢啊……  怎么离开才几秒钟你俩就鬼哭狼嚎的?哎,怎么又抢同一件玩具啊!叮叮你不要抢了,男孩子要让着女孩子,你让姐姐先玩好不好?不要哭啦,来来来,给你看个好玩的东西。看这是什么?哈哈哈!漂亮的贴纸,可以贴在冰箱上的,喜欢不喜欢?喜欢就留一张,另一张给姐姐拿过去。哎对了,放在姐姐手里,姐姐说“谢谢叮叮”了吗?哦,说了,太好了,你们是好姐弟,要相亲相爱呀……  这一年,三岁多的咚咚和一岁多的叮叮,他们的注意力还是很容易被转移的。  其实,这也是他们最为鬼哭狼嚎的几年——我家常常回荡着他俩的怒吼、尖叫、哭号,可是因为种种尚算有效的引导与开解,哭号也维持不了多久。而这些还没有上升到“噪音”高度就已经中止的哭声与喧闹,渐渐地,成为我们所能留存的、属于孩子们的童年最宝贵的印记——和一辈子都会有的笑声相比,童年毫无顾虑的大哭,或许才是稍纵即逝的财富。  我用拍照、录像的方式记录这些瞬间,有时候回放,在叮叮核桃皮一样的哭脸面前,常常忍不住笑出声。  总有一些无伤大雅的泪花,是生活的笑意。  故事三:有言在先与各退一步  晚上睡觉前,照例是要讲故事的。  两岁的咚咚还看不懂钟表,没有时间概念,也不明白为什么讲故事要限量。所以有那么一段时间,每晚,我讲故事讲到吐血。  有读者看了我的诉苦微博后问:“为什么不限定数量呀?这样下去妈妈会累坏的。”  我当时想的是:再等等,过不了多久,慢慢地,咚咚就可以讲道理了。  是的,慢慢地,从1到10,从少到多,咚咚认识了钟表上的数字,渐渐懵懂晓得时间的概念,以及睡前谈判的重要性——  “妈妈,讲故事呀!”  “先刷牙、洗脸、洗屁屁、洗脚,洗完了给你讲故事。”  “好,讲几个?”  “一个。”  “不好!山(三)个!”  “两个!”妈妈一锤定音。  “好!”咚咚欢乐了,“讲哪个呀?妈妈。”  妈妈指书架,“去挑两本你喜欢的书。”  “我不知道挑哪个。”  妈妈狞笑,“不知道就不讲了,你自己想听故事,当然要挑两本你想听的。”  咚咚踌躇地站在书架前,想了想,要求:“妈妈我想听下面的,下面的都好久没听过了。”  妈妈走过来,帮咚咚从压在下面的一堆绘本里抽出两本,“这两本可以吗?”  “好!”咚咚响亮地回答,喜滋滋地把书放到床边,溜达进了洗手间,准备洗漱。  每晚都是这样——洗漱完毕,上床,讲故事,两个故事讲完,守信重诺的咚姑娘翻身睡去,不会耍赖皮,也不会出尔反尔,因为她知道,两个就是两个,只要妈妈承诺了就一定会做到,但妈妈没有承诺的,就算哭死也别指望她妥协。  这是我们彼此的信任,是从小到大,妈妈盯着咚咚的眼睛说了很多遍“妈妈说到做到,妈妈从来不赖账”并付诸行动后,所建立起来的信任感。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