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面对问题:投降的勇气第一章 当你停下脚步的时候,路才刚刚开始有人说过一句话,颇有见地:生活需要投身进去,不能单凭着大脑空琢磨。我觉得这话的确富有哲理。首先,只有投身到生活里去,才能感悟出其中的一小部分真谛。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用脑子去揣摩生活的含义,又不置身其中,那就是在凭借着智力隔岸观察生活。这样做的损失有两个:首先,单纯依赖自己的思维能力,等于是在哈哈镜里看生活——这样会扭曲你的感知能力,把你引入歧途。思维能力会就此变成你生活的障碍;其次,当你远离生活,躲进思维的避难所里不去参与的话,你就永远是一个旁观者,永远不会脏了自己的手。 在生活中,你的指甲缝里要有尘土 才对。人需要冲破禁锢,需要迷失方向,需要迷惘。所以,你不可以用自己的主观思维去矫正、硬性摊派或过滤净化生活。生活是一种比人的思维更为广阔的现象。智力是你的仆人,不是你的主人,因此它应该在更广阔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还有,智力并不是解决生活重大问题的最佳工具,确切地说,它只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适合为你谋得日常的果腹之物。在应对此类实际问题的时候,智力显得得心应手。但是,当面临人生更大奥秘的时候,如爱情、痛苦、死亡、上帝,以及品行和生存的意义等,就必须让智力体面一点,让它撤到后台保持缄默。我是谁,我在生活中要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是真理,什么才是生活和自我之真谛?智力是回答不了这些问题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其他的手段、其他的工具和其他的办法。 1.1 悖论是非理性的 人生深层的哲理与真谛往往似是而非,看上去不合乎情理,而且还充满了矛盾。生活似乎在公开宣称,它是个深奥的秘密,不受理性思维和逻辑法则的规范。它总是以绝对至高无上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不屈从于任何东西的控制,即使被我们一向尊为造物主最神奇的作品——智力,对生活也毫无办法。 在真理被揭示出来的一刻,看上去似是而非,就有一副矛盾的外表,似乎不可能是真理。耶稣在他的教义中就采用了这种矛盾手法。譬如,在回应人们追求“伟大”这一欲望时,他揭示的却是这种欲望的另一面:奴性和谦卑。他说:“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还有,在谈到人会堕入伟大之中的时候,他又说:“你们中间谁愿伟大,就必作你们的佣人。” 耶稣的说法让人费解,他似乎搅乱了并且颠倒了常规的思维定式,结果把智者们搞得手忙脚乱,而他自己却没有陷入到教义的纷争中去。其实,耶稣并不是在含糊其辞回避问题的实质,他是在用看似矛盾的悖论去应对那些沾沾自喜、洋洋自得的人。 悖论是生活的一种手段,它向人们表明真理是不会被人为掌控的。尽管悖论有时也会遮盖住真理,每逢这种时候,我们的智力会使我们义愤填膺,但实际上真理依旧是安然无损的。真理以它至高无上的权威,向人们表明它自身是正与反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在这两个对立面之间夹着的,是难言的紧张和焦虑。人生恰恰就是用这种紧张焦虑在创造着新的生活内容。 所以,我们对生活中的悖论应该采取敬而畏之的态度,这也合情合理。悖论有时会拦住我们的脚步,让我们在原地静止不动,这是在让我们深化对生活的体验。悖论所裹挟的紧张焦虑会削弱智力对我们的控制。所以,对于悖论我们不必费力劳神地去刻意理解它,我们需要的只是静静地聆听。聆听、神入、诧异、谦逊,才是悟彻悖论的有效方法。“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是耶稣在谈论圣灵时说过的话,这段话同样也可以用来描述悖论:悖论之真谛不束缚于理性。 悖论引发的是自我怀疑和自我质疑。而智力能给我们提供的只是既定答案。这些答案就像是我们在求索真理过程中躲避痛苦的避难所。人们就是用这种伪知识在脑海里营造一种自我慰藉的虚幻。但悖论不提供这样的庇护,它只是把我们抛上一个旅程,在途中我们有可能,或者说也应该迷路。1.2 智慧是知识的精华 当我们与一条似是而非的真理不期而遇的时候,知识的局限性就会暴露出来。我们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知识会失控。但是,只要我们敢于放下架子,知识就能转化成智慧。智慧是知识的精华,是一种卑贱的知识形式。 知识一旦和悖论遭遇到一起,“卑贱”是惟一可取的态度,这是因为“卑贱”能产生智慧。只要知识肯在悖论面前屈尊,就能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人不应该让知识凌驾于人生和自我成长之上,而应该把知识与人生和自我成长结合起来。聪明人会找到正确使用知识的途径,相反,不会正确使用知识的人就是蠢人。 卑贱者听得多说得少,这就是为什么谦虚的人比骄傲的人学东西快。骄傲的人没有时间倾听他人的见解,因为他们总是在忙碌着向别人炫耀自己如何了不起。由于他们听不进别人的观点,从而也就封闭了自己,失去了看问题的新视角。当我们学会了谦逊的时候,也就摒弃了感染他人的需求,也就有了自知之明,就会以开放的心态去聆听,去学习,去发现新的事物。在通往智慧的旅途上,我们必须要学会聆听。1.3 大智者问题多,答案少 智慧蕴含的问题多于答案。悖论使我们感到迷惑,让我们产生众多的疑问,从而会引导我们踏上通往智慧之路。疑问具有动力,它会不停地把我们推向未知的领域。所以,具有智慧的人往往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思考问题上而不是在提供答案上。那些迫不及待地给人提供答案的人总是以为自己已经穷根溯源,挖到了问题的根,而实际上,他们探索的道路还远未开始。而有智慧的人则明白,自己踏上的是一条终生求索之路。在众多疑团的催促下,他会始终在人生的旅途上一路前行。 悖论总是让那些确信自己已经掌握了人生答案的人不得安生。而对那些不太相信这一点的人来说,悖论给他们提供了获得更高层次学识的机遇,这样的机遇会用疑问的动力推着他往前走,甩掉那些束缚人的旧框框。在这个新的高度上,要想到达人生的彼岸,就必然要迷失方向。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 曾赞美说,“在森林的深处有一块人们意想不到的开阔地,只有在林子里迷了路的人才能到达那里。” 要想悟出悖论的内涵就必须拥有这种敢于迷路的开阔胸襟。这需要勇气,因为迷路是一种挑战,它会让我们丧失安全感。当耶稣告诉我们他自相矛盾的至理真言时,是在要求我们放弃对生活的控制,他在引导我们获得新的安全,这是一种永恒的、只能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才能觅到的安全。这种投降的勇气需要信仰上的飞跃,需要放弃我们以往所珍视的安全模式,看着它倒塌崩溃。这种勇气需要我们坚信,我们必将在不安全中寻觅到安全。1.4 当我们停下脚步的时候,路才刚刚开始 本书试图做一个小小的尝试,描述一下能反应生活最深刻内涵的古老的悖论智慧。如今,我们已经扯断了自己和那些曾经创造了这种智慧的圣贤们在心灵上的纽带------他们当时知道人需要这样的智慧,于是就创造了它。我们当今的做法就是割断了自己与历史的关联。我们已经变成了没有思想深度的一代,变成了一味崇拜年轻活力的一代,对长寿老年人们持有的价值观念不理不睬。人一旦切断了历史,也就与历史留下来的智慧失去了联系。 我们只知道为眼下活着,就好像每一天都是最后的弥留之际。我们已经把古人深邃的思想和智慧搁置到了博物馆里。为了眼下活得潇洒,为了永远年轻,我们不愿意考虑死亡,用最大的努力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我们的想法是,只要活得快活就行,什么样的活法都无妨,就好像已经求得了长生不老的秘诀。到了生活感到空虚的时候,我们就忙活着寻找新的玩法,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不承认死亡的态度,实际上是对自然法则的否定。我们还给人生界定了新的含义,认为它不过是一种浅薄空洞的存在。不考虑死亡,人生的智慧和宝贵经验也就没了用途。这便是为什么现代人已经搞不懂那些曾经被称之为“智慧”和“精神食粮”的东西里面蕴含的秘密。 所谓的智慧和精神食粮,不是指现代的新思想,而是指古老的真理。我们的前人是熟知这些真理的——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前人都懂这些真理,但是有很多人懂。本书旨在引导人们进入到这一生活的深层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一切都是真实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它能引导人们发现真实人性的源头,在这个源头,上帝与我们同在。 多年来,我一直在为一些老得掉渣的说法奔走呼喊:罪孽、仁慈、“神爱你”、圣洁、义务、灵魂等等。和许多人一样,有时候我也被这些说法弄得稀里糊涂。这些话语也会令我失望、愤懑、恼怒,这是因为我清楚它们之中蕴藏着宝贵的内涵,但就是秘而不宣,不肯把真实的内容传授于我。不过,我最终还是开始窥探到了其中的一点含意,仅是一点点而已。不过,就这一点点真谛便足以让我在探求人生的旅程上继续赶路,因此,我要把自己的这一点点收获拿出来与大家共勉。 生活的深处有待我们去探险。只要我们学会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进而止步于原地,就能够加入到这探险的行列中来。富有意义的生活之路就在我们站立的脚下,在我们的沉默之中向前延伸。这时候,你就会遇到本书的第一条悖论:当你停下脚步的时候,路才刚刚开始。 建议你不要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希望你能耐住性子,要停下来聆听,要发现自己灵魂的深处。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回音壁,给我们传来深邃的思想和智慧。只要时机成熟,这块回音壁就会与我们产生共鸣。我希望的是,本书里所说的能引导大家放慢行进的速度,然后是不动,完全地原地站立定,只有这样,新的进程才能开始。这是一条朝下走的路,是一次通往深处的进程,它下降得如此之深,最终会把你带到一个新的,令人惊叹不已的高峰。或许本书能帮你往内心里看,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世界,但最终却有着灿烂夺目的光辉。在我们的社会里,“力量”和“软弱”仍然是两个有待澄清的问题。我们不晓得如何处理自己的软弱,于是便掩盖它,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候,就回避它。同时,我们又仰慕软弱的对立面——力量,急切地想要得到它。我们追求力量,是因为我们认为只有强者才能在生活中获其所需,而弱者只能弄些残羹剩饭来将就。由于看不到软弱的价值,人们就建构起了这样的文化:为力量而奋斗。人们不仅仅拒绝软弱,而且还鄙视它。 但是,就本质而言,到底什么是软弱,什么又算是力量呢?有的人貌似很强,但他果真就那么强吗?他会不会是在用表面的力量掩盖内心的软弱呢?换句话说,世上会不会有一种病态的力量呢?这种力量会不会让人染病呢?我们的文化在摒弃了软弱的价值之后,是不是该诊治这种由力量带来的疾病呢? 优越的强者也好,卑微的弱者也罢,或者说我们所有的人也好,会不会都是软弱的呢?还是说就都强大呢?到底哪种情况对,哪种不对呢?软弱是不是就意味着一个人不好或者无能呢?力量是不是就可以界定为是不软弱呢?对软弱的否定是不是就会变得有力量呢?或者,会不会力量是来源于软弱呢?会不会那些能与自身的软弱相濡以沫的人才算是强者呢? 那么,到底什么是软弱?它是不是就意味着自视卑微?我没能出人头地,这就低人一等?谦和是不是一种人们可以体察到的个性?它是不是一种通过努力就能养成的性格?为人谦和是否能有回报,也就是说,这样做是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有没有市场价值,它能不能把人变成强者?自我哀叹和公开承认软弱有什么区别,或者存不存在区别?人有没有可能以软弱做幌子,逃避人生以及自我成长的责任? 这些问题在困扰着我们,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尽管我们并没有有意识地去自寻烦恼。很明显,力量与软弱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二者之间充满了令人极为心绪不宁的内容。这就是悖论的特点。那么,这种心绪不宁是否也是人们可以从悖论当中寻觅到神秘智慧的迹象呢?如果我们真发现了这种智慧,它能不能给我们以启迪,感悟到更深一层的精神生活,乃至引导我们享受到这种生活的快乐呢?2.1 谦和:软弱之中的力量 力量与软弱,如果算不上是人生惟一最重要问题,至少也是应该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关系到人的基本性质,因为这一对矛盾会引着人们去探寻内在和外在的自我。在软弱被视为是应该被唾弃,是耻辱的文化中,人们会觉得自己至少应该显得强壮。于是,人们就使劲地干,为的是制造一种力量的外表掩盖住自己的软弱。一个人的内心越是软弱,外表就必须越能唬人才行。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看上去越强,他的内心就有可能越软弱。这种为了隐瞒软弱而衍生出来的强大是不健康的,因为它没有把真实作为立足之本。如果与人交际为的就是显示力量,那么,所展示出的就必然不是真实的自我。一个人只有在承认自己的弱点,拥抱自己的弱点,暴露自己的弱点时,才称得上是一个真实的,全面的自我。 那么,假设软弱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如果我们能把它实实在在地摆出来,它会是个什么样子呢?那就是谦和。谦和是一种力量,但它不排除软弱。事实上,真正的力量源于软弱,这是因为力量敢于承认软弱。所以,真正的力量就是谦和,因为谦和是我们直面自己的软弱并且与其妥协的结果。谦和的人是真实的,因为他已经发现而且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也就涉及到了本书的第二个悖论:真正的力量只能孕育在软弱之中。 如果你细细观察一下那些蝇营狗苟、争权夺利的人,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他们实际上是在竭力地铸造一种外壳,包住他们的无能。一个人为谋得一个位置,会尽自己之所能争权,他感觉这样才算安全,才显得强大,才能远离软弱。当然,权利并不总是表明当权者在逃避软弱,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财富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敛财成性,扎进钱眼儿里,他终归是追求一种富足感,为的是看上去不软弱。和权力一样,财富本身不一定就是一个人逃避软弱的迹象,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在我们的文化里,外表则比真实的自我更重要,而且已经重要到了外表就等同于自我。多数人挖空心思地要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穿最新款的服装,出入大饭店,结交上层的朋友。这种刻意追求还会发展到装修房屋、上健身房、减肥、开高档车、读畅销书、到体面的地方度假、到最时尚的地方购物,乃至整形美容等等。 为了有魅力、有感染力,人们在颇具匠心地塑造自我形象,塑造一种线条流畅,精心打磨出来的自我新版本。这个新版本丝毫没有让人感到不体面的瑕疵,不会有做工粗糙、不准确、缺乏个性之类的质量问题。我们向人们炫耀这个版本,向自己,也向他人表明我们不软弱。直到让别人信服了我们的强大,我们才感觉像是挣到了生活的权利。但是,我们会为这种骗人的把戏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如果我们不真诚,就不会得到真正的友情,没有真正的友情,我们就会遭受寂寞孤独之苦。2.2 爱培育软弱 对力量和软弱的讨论会直接导致对爱的讨论。除非我们的周围充满爱,否则我们就软弱不起。因为没有爱,软弱就会不安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对外经心建构自我保护层的原因。对爱懂得越少,这个保护层就会造得越坚固。 爱培育软弱,这是因为爱心允许人们暴露自己的无能。爱心深深地尊重着人性,它拥抱真正的自我,鼓励人们做真实的人。面对软弱,爱不会受到惊吓,不会感到厌恶,相反,它会给软弱腾出生存的空间。实际上,爱和真正的力量一样,也是源自软弱。我们都知道,要去爱一个色厉内荏又自命不凡的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要爱一个软弱的人却很容易,这是因为软弱会唤起同情。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往往会博得我们的爱。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软弱是一种自然的软弱,正是这种自然的软弱,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 当然,软弱也会引人唾弃。那些掩饰自身软弱的人会鄙视他人的软弱。我们越是否认自身的软弱,就越是谴责他人的软弱。这就是隐藏在学校里和工作中那些恃强凌弱现象背后的逻辑。恃强凌弱者缺乏自尊,换句话说,他们不自爱。所以,他就极力以损害他人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形象,认为踩在他人的身上就能比别人高出一头。 2.3 真理揭露假力量 对力量和软弱的讨论也是对真理的讨论,因为真理会让假力量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真理会撕毁人们的假面具,揭示出真实的自我,真理能让人返璞归真。 一个能与自身的软弱相安度日的人具有强烈的真实感。作为人这一物种,其性质本身就包括弱点。所有的人都是脆弱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人种。所以,当我们发现了自身弱点的时候,也就发现了我们自己。我们一旦接受自己是软弱的,就会进而发现我们不可能在生活中靠着单枪匹马地获得成功,接下来就会认识到我们需要别人,再进一步,就开始允许自己具有这样的需求。对这个真理理解得越深,我们对人际间有益的相互依存之意义理解就越透。事实表明,依靠他人就意味着依靠爱。爱心营造的是一种对周围所有人的呵护,在这种呵护下,软弱会觉得像在家里一样轻松自然。爱心就是这样一种大的环境,我们注定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自感卑微的人是现实主义者,他承认自己的软弱。那些极力掩盖弱点的人恰恰是不现实的。从表象上看,他似乎异常强大、令人叹服,但是他们这股劲头儿会物极必反,会让人看透他们不过是貌似强大。他们本来就是这么回事儿,即在力量的外表下包藏懦弱的本质,只有最富有洞察力的人才能看穿这虚假的勾当。这种虚构的内容有其属性,它有一套令人肃然起敬的知识结构。知识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出在了对知识所持的态度。知识是谦卑的,因为知识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俗话说,一个人懂得越多,就会觉得懂得越少。 通往真理的道路要贯穿软弱。没有第二条路可选。真理会奋力把我们引向我们自身的无力,软弱和绝望。如果我们勇于承认自身的软弱,真理就会赋予我们自由,但与此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因为要想面对我们竭力回避的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当我们遭遇到自身的软弱时,我们即需要爱心也需要真理。如果没有爱的保护让我们免遭那不可避免的伤害,我们也就无法面对完整自我中存在的那份真理。2.4 缺乏爱会衍生耻辱 爱让我们勇于面对软弱,所以,它引导我们发现真正的自我。我们对爱的需求超过任何其他的需求。但是,我们都清楚,这个世界充满了残忍、战争、剥夺、嫉妒和痛苦,而爱似乎是非常稀少的。至于我们所需求的东西,往往只能得到一点点。就连孩子,也会遭受最野蛮的蹂躏和缺乏关爱之苦。孩子最需要,也最值得我们去关爱。这种惨事比比皆是,就连表面上看起来最美满的家庭也不会例外。 这种爱的缺乏不仅仅体现在我们对待最亲近的人的态度上,它也会影响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我们常常虐待自己,甚至唾弃自己。为了图一时的痛快,就滥用药物;为了被别人接受,就毫无节制地苦干;为了压制相思病,就会暴食暴饮;为了减肥或得到爱情,就会不吃不喝;为了好的身材,就到健身房里去折磨自己。 缺乏爱心是我们自身也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个事实由来已久,而且明显还将永远存在下去。只有那些不懂爱心的人,而且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才会无视这一悲惨的现实。我们有太多的人还从未体验过爱,如果连自己失去了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么也就无从为其感到悲哀。没有爱心呵护成长起来的孩子绝不会拥有他们本应享有的童年。他们要为这样的损失感到悲痛的话,就必须有机会体验一下受到关爱的感觉,哪怕只体验一点点。心理疗法的目标之一应该是让人获得这种爱的体验,或者说至少应该如此。 没有爱就会衍生耻辱感,就会自感不光彩和无价值。这种现象往往出在那些深受家庭问题折磨的孩子们身上,这些家庭问题包括酗酒、暴力、性虐待、古板的宗教束缚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孩子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念就会被扭曲。举个例子,如果家人不准孩子对父亲酗酒发表看法,孩子就不会形成正确的感觉,看法和观念。他就不再把自己的恼火、伤感、受到的伤害和惧怕归咎到家里发生的问题上,而是觉得自己的情绪有问题。他会这样想:“我肯定错了,是我不好。”孩子不知道他出现这样的错觉是家庭虐待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个性便被内疚感缠住。内心世界的一切,包括希望、惧怕、对外界的反应、记忆、感情等等,就会被耻辱笼罩住。就这样,耻辱感就会变成一种日常的心里状态。 人若是抱着羞耻的心态活着,就会认为软弱是人性的缺陷,就觉得他在生活中属于失败型的。耻辱感就像一只又饥又渴的食肉兽,潜伏在爱的脚下。只要爱有丝毫的犹豫或退缩,它就趁机发动攻击。因此,正是耻辱感驱逐了能保护人性中软弱这一自然属性的爱心。一旦爱不在了,耻辱感便乘虚而入。这种改天换地并不需要发生什么排山倒海的大事,也不需要家庭私事的干预,比如像酗酒、性虐待之类的事。事情很简单,只要爱心撤出耻辱就能成事。 说到底,生活靠的是爱。人要想发现真正的我,就要让原原本本的自己被看到、被听到、被承认。说到这儿,我想到了我生活中一个神奇的时刻,那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的大儿子马赛厄斯才三岁,我们一起住在海边。一个冬天的夜晚,海水结了冰,天上繁星点点,我决定带上儿子,去海湾的冰面上散散步。那儿的夜最黑,但星星也最亮。走到海湾中间的时候,我俩决定躺在冰面上,好好欣赏一下灿烂的星星。它太多了,数也数不清,就连天空也显得低了,好像伸手可及。这时候,我忽然想问一问儿子对这一切怎么看,想知道一下他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何感受。于是我就问他:“感觉怎么样,马赛厄斯,是谁造了这些星星?”他想了一会儿,然后用纯真的童音答道:“是爸爸造的!” 那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刻。这倒不是因为儿子把我抬举得如此之高,而是因为他的回答让我懂得了孩子的心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在孩子的眼里,是他的父亲创造了人赖以生存的宇宙;孩子们的感知是独特的,他们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能造星星的人的后代。 如果“能造星星的人们”都愿意经常和自己的孩子聊一聊,对孩子感兴趣,听一听他们说些什么,把孩子当人看,就一定会发现孩子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很重要、很可爱。孩子会感受到你对他的态度,他们会渐渐地内化这种感受,使其变成自我价值的概念。这是把自尊融入到朦胧个性中去的一种方式。假若“星星制造人”不拿孩子当回事儿,经常贬低孩子、嘲笑孩子、否定孩子,孩子就只能在没有爱的情况下去解读他那点有限的价值观。孩子的想法一旦受到家长的否定或不理不睬,他不会想是家长没水平,是家长粗鲁,是家长不公平;恰恰相反,他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没用。被唾弃的孩子会唾弃自己,受关爱的孩子会关爱自己。我们需要有爱心的人,我们也希望有这样的人,这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在按照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父母,还有别的大人物怎样把我们抛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就会怎样发展下去。我们过去经历到的任何冷酷态度都会渗透到我们对自己的态度中去。如果我们不能接受自身的这种软弱,我们就会竭力地隐瞒它。 人要是以耻辱作为心理基础,就会精心打造一种虚假的外表,让别人觉得自己值得尊重,是有价值的人。这样他就有可能会强迫自己帮别人的忙,有可能变成工作狂,或对人过分的礼貌客气,要么就是像小丑一样四下里招摇让人们注意到自己,或者是毫无必要地冒险逞能。所有这些表现有一个共同点特点:把自己孤立于群体之外。由于感到耻辱,我们缺乏安全感,不敢向他人吐露自己的脆弱。我们用各种方式回避真正的友情,因为这容易暴露自己。而回避友情的一种办法就是让人觉得我们总是在忙忙碌碌。我们忙嘛,见了人就可以浮皮潦草地应付一下,这总该没错。这样做的同时,我们还会自欺欺人地想,这么忙来忙去的是环境所逼,不愿意承认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搞得整日里这副风风火火的样子。然而,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在人生的选择上出了错儿造成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想让它这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生活里的重要的目的。这是一条让耻辱在心里作祟的人不愿意听的真理。如果这话他能听进去,希望他能够面对自己的软弱,并且能够在人生的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2.5 人生的希望不在于力量,而在于软弱 在西方文化里,酒鬼十二步康复法已被广泛接受。现在,大量的瘾君子群体,包括吸毒的、早熟儿童酒精依赖的、贪吃的、性行为成瘾的、遭性虐待的,都在依照各自的具体情况试用这种办法。 十二步康复法原本是一批染了酒瘾的人搞的,是在遭受了多年像地狱般煎熬的酒精折磨之后,为了戒酒制定出的一套方法。他们的动机本身就为这些方法的可行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方法很实用,因为它着眼于改变人的行为,而不是在宗教教义上做文章。它给人提供精神的和心理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则源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内容,但又不强求人们接受宗教思想或教义。 十二步康复法的精神内涵是极为深刻和健康的。它的第一步就直接切中人性的弱点:“我们承认,生活已经变得无法驾驭,我们对酒瘾束手无策。”每位患者都表示认同,觉得自己的确束手无策。此时,他们靠得不是力量,而是软弱。只要承认软弱,就能成长。所以,这种康复法并不仅仅是就戒酒而论戒酒,它还要引导人们走向个性的、精神上的成熟来达到目的。换句话说,是在引导人们发现人性中真正力量的本源。而要想具有这股力量,就必须乐意拿出勇气和诚实的态度面对软弱。 此前,这些酗酒者可能已经独自和自己的毛病苦斗了多年甚至几十年。他曾使劲儿挺着,用各种法子控制自己:发过誓;还专门换了个城市住;信誓旦旦以后只喝点儿低度酒;为此,还结了婚,生了孩子;换工作,结交新同事;给自己定高难度的锻炼计划;为戒酒也不旅游了,等等。总之,为了培养毅力不喝酒,能想到的办法全用上了,但他还是喝。这样的人只有在意识到自己戒不了酒的时候才能戒酒。这又是一个悖论,而这个悖论只有敢于认识到自己的软弱里蕴藏着力量的时候才会明白。但即便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的各种努力也仍有可能付诸东流。他还是不停地喝,因为他仅仅是认同自己的软弱,酒在生活中已经无所谓。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十二步康复法成员的聚会上,他还声称自己是酒瘾成性的人,他觉得这很重要。即使戒了很多年,甚至几十年的酒,他还是老样子。这样的人是清醒的酒鬼。他还会有这样的说法,当然这只是聊以自慰,他戒酒、他进步靠的就是他认同软弱。 十二步康复法揭示的是一条适用于所有人的生活真理:只有认识到自己不健全,人才能成长。耶稣说过,健康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耶稣并不是说世间有完人,他们用不着成长,用不着改变,而剩下的人就活该如此。他的意思是,成长的先决条件是承认自己有病。只有这样才有治疗的必要。意识到自己有病是成为健康人的第一步。 这个过程需要谦逊,需要承认并接受我们的软弱。然而,作为人,我们往往被迫掩饰软弱,既为了瞒别人,也为了瞒自己。我们否认个人的病态或者说是缺陷,不承认软弱是人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爱惜自己,把自己的软弱视为缺陷、视为生活失败的标致,所以才竭力地要显得比原本的我要强大,觉得这才显得像个正常人。我们一旦蒙骗了自己,感觉自己真的是个正常人,于是也就万事大吉。之后,我们就会觉得没必要再成长,也没必要再审视自身;相反,我们会审视别人,而且会发现别人有很多毛病和短处,认为他们才该成长、变化。于是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教别人怎么着才能改正错误,而且为了证明自己的高尚,在必要的时候还会主动帮人家。其实,这种做法不过是世俗的自傲,而真正的自豪感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往往不为人们注意。2.6 人能从软弱中学到生活的真谛 那么软弱的真正价值何在呢?我们为了成长又要必须承认的这种无力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真的有这种东西吗? 在西方社会,多数人的生活都料理得不错。从表象上看,人们既非无力,也非软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人为制造的假象:有工作,不愁吃喝,有闲暇时间享乐,买股票,生孩子,网上冲浪,开发展战略会议等等。哪有软弱无力的说法呢?这和我们不相干?我们活得好好的,怎么会一下子冒出来这怪毛病呢? 从表面上看,软弱无力似乎确实离人们很遥远。虽说有冲突、暴力、苦难等等,可这是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且和其他地方比起来,发达国家的生活毕竟还算是相对安全和有保障的。在这里,多数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而且很多人还享受着奢华的消费和舒适。 不过,若是仔细地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这种表层现象之下,生活并非尽如人意。幸福生活的浮华装饰之下掩盖的是悲伤与愤懑,苦涩与伤害。多数人因为人情的淡薄感到空虚。许多人会因为渴望关爱一大早儿被惊醒,要么就是彻夜睡不安稳。 人们在思考一个痛苦的问题:什么是生活的意义。我是谁?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干嘛一大早硬要爬起来去干我并不喜欢的工作?我怎么经常会感到焦虑或伤感呢?我为什么会怕未来,怕得病,怕穷,怕死呢?我会不会孤独地度过余生?清晨醒来,我的身旁明明有人睡着,我为什么还是感觉那么孤独?我是不是注定要和此人终生厮守,不敢分手呢?为什么钱好像总也不够花?孩子们为什么就不尊重我呢?睡醒后怎么总是头痛?我怎么总是胃痛呢?我为什么就没个闲工夫呢?为什么工作上的事儿总会让我半夜惊醒呢?这日子怎么就没个盼头儿? 哪儿来这么多的问题在困扰我们?这意味着什么?是蓄意的外来干扰要破坏我们的幸福,还是说干脆别理它们,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是说我们得重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不会是因为我们无能,不敢面对自己的软弱而产生的?这些问题会不会来自我们本来就悄悄怀有的而又不愿意面对或干脆拒绝的感觉呢?如果想一辈子都把这些重要问题憋在心里是不可能的,它们最终还是会冒出来,因为它们的力量非常巨大,能冲破我们为了维护虚荣建构起来的心里防线。 依我看,所有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源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源于真正的自我。它们把人搅得心烦意乱,而且总也没完没了地扣着我们心灵的门,因为它们携带着关于我们自身乃至整个生活中被忽视或抛弃了的内容。它们是来自“软弱国度”的使者,而这块沃土正是我们神往的地方。 那么哪儿才是我们神往的地方呢?有谁知道生命的航向呢? 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生命终有一天要结束,这谁都清楚。我们都在朝着一个时刻发展——死亡。死亡就是最终的软弱。死亡意味着对生命驾驭能力的彻底损失,意味着彻底的无奈,彻底的投降。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丧失驾驭生命能力之前的弥留之际就那么重要呢?或许这就是无法抗拒的死神召唤之前在告诫我们要放弃生活。但是,死亡这一现实向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让我们知道活着是多么有价值。死亡提醒我们要活好,要想真正该想的事。这是因为,死亡剥夺的是一切没用的东西,它为生命定了一条底线,即死后无法延续下去的东西都不重要。从这个角度说,死亡可以说是人生的顶点,是人生历程结束时凯旋的鼓乐,是人生最为欢呼雀跃的授勋仪式,在这个仪式上我们被授予的内容是:在旧生命的终点,我们要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这时候,我们会扭头抱住自己致命的弱点——软弱,这回才算是知道了软弱蕴含的价值,了解到了能传世的东西。就这样,我们通过软弱和死亡进入了生活。我们会通过表面上的崩溃,通过假自我的死亡,实现与真自我的团聚。在西方,人们已经建立了比别的地方更为安全的社会。可以说人们已经用不着担心饥饿、贫困、战争和寒冷之类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痛苦和死亡的威胁已不复存在——仅仅几代人以前,人们还苦难深重,常常会惨死在家中。尽管说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控制死亡,但我们已经成功地建造起了一种能在日常的生存中尽量延缓死亡降临的环境。多少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涌向繁华的城市,远离自然灾害和不安全的环境。虽说我们无法控制自然,但是,在城市里毕竟有一种安全感,会让人觉得好像远离了灾难,生活在这种人造的世界里,有一种能驾驭生活的幻觉。 在社会铲除自然灾难的同时,人也很容易会堕入一种虚幻:生活是可以控制的。于是,人就开始想并且开始相信生活不会而且也不应该伤害到我们。我们开始把自己置身于生活强大的自然进程之上,专横地提条件,发号施令。这是场悲剧,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毁了生活。我们觉得生存似乎是安全了,似乎完全被我们玩于股掌之上。但实际情况是,生活本身已不复存在。然而,生活是不容戏弄的,它也不允许有人置身度外远远地观望。生活是不给人提供所谓安全位置的,所以,人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受伤害,被弄个鼻青脸肿,或留下丑陋的疤痕。反过来说,艰辛的磨难能让人品尝到生活中胜利的喜悦。两种情况相辅相成,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3.1 从水中的生物变成具有意识的生命 生命是一个旅程,这个旅程最终的目的地就是旅程本身。生活是生与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当然,在这次旅程中,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抵达一个目的地,但这只是暂时的。休息片刻,我们必须要继续赶路,走向新的未知的未来。这个旅程是人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已经规定好了的。 人是以水中生物的形式步入生活的,我们原本是在子宫羊水里浮动的一种活物儿。在里面长了一阵子之后,还是呆在这个安全的,充满水的空间里,这个空间似乎是永恒的。我们乐不可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在等待着我们。慢慢地我们又必须要摆脱这种早期的生存形式,要变成一种哺乳动物,目的只有一个,拼命摆脱这个安全的水世界。一次艰难的旅程就此开始,先是穿过那能把人勒死的产道,之后就来到一个未知的世界。这时候,已经来不及回头,安全没了指望,要想对失去的世界表示哀叹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明亮的,嘈杂的地方,这儿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不同的。这个未卜的地方是块新大陆,空气取代了舒服的羊水。空气这玩意儿像炸药似地猛地充到肺里,还触发了一种有节奏的运动,后来人们说这叫“呼吸”。这一切标志着人新的存在形式的开始。我们是横躺着的哺乳动物,周围有东西总在胡乱晃动,有时候还会碰在我们的脸上,以后我们会意识到这东西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的手。我们感觉到还有一种动的东西,但我们不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的,它们碰不到我们的脸,但肯定和我们有关系,这就是我们的腿。腿的用途还不清楚,但以后会明白的,因为以后我们必须学着把体重压在它们上面,在这个新奇古怪的世界里不停地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经过了这些巨变之后,事情并不算完,我们很快就会别无选择地摆脱掉横躺状态,去面临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发现。 在进入这个新世界开始了人生旅程后的某个时候,我们又会发现我们并不是单独一人,我们发现还有一个人,渐渐地我们搞清楚了,这个人叫做妈妈。这个人似乎能随意地来来去去,而且我们喉咙里发出的声音会对她产生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又看出,我们并不是妈妈存在的惟一原因,她有她自己整个一个活动的圈子。我们所生存的这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便创造出了一种叫“意识”的东西。我们从那个水乐园里出来,生长成了一个能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形式:人。 人,肩负的责任是何等的重大啊!由于这种意识,加之随后而来的对生活的怀疑和质疑能力,我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与生活分离开来,即,我们处于生活之中,但同时又把生活作为一种现象进行审视。我们将怎样生存?我们怎样才能学会既处于生活之中,同时又能站在生活之外感知生活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于是,我们便踏上了生活之路去探求答案。然而,这是一条漫无尽头的路。生命这一宝贵的旅程从一开始便注定了自我毁灭这个最终的结局。我们很快开始怀疑,生命的旅程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我们的前方隐藏着新的秘密。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任何事情还有意义吗?我们又怎能相信任何事情呢? 当我们看出生命的过程是一个接一个的令人痛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最终结果必然是死亡,这时候,想要驾驭生活的念头就显得滑稽可笑了。的确,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们只能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它,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我们只能听任生活时常对我们施以的恶意摆布,这种摆布就像我们出生时那种能把人憋死的挤压,而最终我们也是难逃一死。3.2 爱给我们安全 由于生活无情地摆布我们,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在混乱的不安全的生活中,我们到哪儿去寻觅安全呢?这种漫无尽头的生活之路,这种充满痛苦变化最终要把人抛弃的生命旅程能不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持久不变的东西呢?有没有什么东西能给我们提供一种保障,让我们有勇气相信生活呢? 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最终的结局,所以这样的问题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打比方也好,说真的也好,大地说不定有一天会突然裂开把我们吞噬掉,让我们陷进无底深渊,永无天日。这种意识铭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就连那些一直回避这种想法的人也不例外。 人生的安全问题实际上就是爱心问题。爱心提醒我们,我们不是孤单的,我们也不必感到孤单;相反,我们有人陪伴——在人生的旅途上一路都有人在支持着我们。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有爱心的伴随。爱心是生活中惟一能拯救我们的保障,它让我们置身于一个更广阔的环境里。这个环境不仅给我们安全感,还赋予了生活最深的涵义。虽然我们不能彻底领悟生活的秘密,那么有没有可能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力量呢?到底有没有一种东西,它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那里去?如果有的话,它肯定能够回答萦绕我们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必须要死? 当我们到了生命的尽头,当那个深渊的入口在我们脚下裂开的时候,我们必须坚信有人会抓住我们,这个人的臂膀非常有力,无论在我们的生前还是死后,这只臂膀一直在抓着我们。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才有勇气充实地活着,才能接受在在我们前面不断延展的生活。如果没有这种被爱心陪伴的意识,我们就只能孤身前行,只能把自己圈起来,远离生活,堵住自己的路,才觉得安全。3.3 我们会死守自造的安全结构 我们自己建构安全结构的方式多种多样,也颇具创造性。依附于物质财富便是其中的一种。我们会给物质财富赋予丰富的含义,最终会把它看成是安全和生活意义的源泉。人若是一个心眼儿地只顾囤积财富的话,那么他就会认为活着就是为了财物。这种观念会使我们认不清人生的重大问题。 另外一种追求安全感的策略是,把西方的科技奉为至高无上,因而产生一种幻觉,自以为我们实际上已经理解了生活。我们会读数不清的书,买大量的报纸,追踪无数的新闻报道,拿很多的学位,期望着这样就能知道关于生与死的答案。这些科学的信徒想用知识来制造一种人为的安全感。他们把现实生活规律化,认为生活是可以预知的,他们通过推理,觉得人能够驾驭生活。 依附他人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追求安全感的招数。譬如,我们可以像孩子依赖家长一样依靠自己的配偶,回避作为成年人应担负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敢于面对和承认生活中固有的那种令人惧怕的不可预知性。这样的人把自己当成孩子,把命运托付给他人。 还有很多人依靠宗教,信守着一套僵死的信仰、标准和规定。当我们把丰富的生活内容简化为非黑即白的时候,就会认定什么是绝对的正确,什么是绝对的错误。这样我们就会站在对的一方,反对错的一方,也就是说去反对所有持不同观点的人。这种宗教派别之争是最为阴险的邪恶,因为这种邪恶往往装扮出最善良的外表。当我们变成这种刻板的教徒时,就用自己取代了上帝,把上帝变成了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仆人。这就是曾被耶稣视为的最阴险的敌人。耶稣最终是被谁杀死的?是被所谓的善人,无辜的人杀的。 我们还试图用唯唯诺诺的外表来掌控现实生活。我们做出一副毫无棱角与世无争的样子,想以此换取别人的接受。形容这样的生活态度还可以用另外一个说法:掌控生活。就是说,我们不给别人对我们做出真实反应的机会,而是要掌控住对方,使其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我们做出反应。因为这样做,我们就绝不会冒受伤害的风险,但这样一来我们也拒绝了受人关爱的机会,这是因为我们向别人隐藏了自身的缺陷,比如我们有时候会发火之类的毛病,而这些缺陷是需要别人关爱的。很多人认为,基督教的宗旨就是让人唯唯诺诺,人家打了你的左脸,你再把右脸给他,尽管你藏在衣兜里的手气得攥成了拳头。但是我们看一看耶稣的生活就会发现,耶稣绝非唯唯诺诺、卑躬屈膝之辈。相反,耶稣刚直不阿,而且是如此的刚直,以致那些当权者决定要尽快地除掉他。 规避风险也是寻求安全的一种普遍做法。我们拒绝尝试新事物,为的是不出错,不想面对人的弱点。我们总是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事情,极力保持一致,可以预测。抱住一份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常年吃着同样的东西,从不结识新朋友,总是按同样的方式消暑度假,衣着总是同样的风格——我们鄙视那些爱变化风格或爱做不同的事的人。这种自以为是的生活态度有如下表现: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生活的目的,那些还在人生道路上奔忙的人需要我们的指点,因为我们懂得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别人指手画脚是因为我们听不进别人说什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新东西,有很多令人意外的东西需要我们聆听。我们和别人保持距离,因为不这样的话,别人就有可能在我们身上看到连我们自己也不愿看的东西。我们生活的圈子越是狭小,就越是要去谴责或批评别人 。我们不去正视或客观地听一听他人真实的情况,而是把他人置于我们的小天地之内进行审视,而且越发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优越。 我们还会通过推迟生活来控制生活。等写完博士论文再说吧,等有了孩子再说吧,等孩子长大再说吧,等还完房屋贷款再说吧,等买了避暑别墅再说吧,等提了职以后再说吧,等退休以后……,那时候就有时间做大事了。这些大事涉及到孩子、朋友、配偶、健康,精神生活以及我们自己的方方面面。我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无限期地推迟生活的例子,简直骇人听闻。一对夫妇去找律师,想要离婚,因为他们的家庭生活已经破裂,两人都不喜欢对方的存在。要知道,他俩都九十多岁了!律师问他们为什么不早一点离婚,两口子回答说他们一直在等孩子死了以后才提这个要求。 人一旦错过了生活中的现在,也就错过了生活中的惟一瞬间。当我们把生活往后推的时候,也就永远地失去了生活。我们会用众多的琐事填充时间,从不停下来面对一下现实。由于没有时间思考,自然也就不必去面对自己的空虚和无能了。我们越是痛苦,就越是加快这种步伐。结果,步伐越快,就越是痛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这是在逃避我们想要追求的东西:受人关爱,受人珍视。我们竭力地四下里寻找这种东西,而这种东西不在别处,恰恰隐藏在我们自身之中,隐藏在真正的自我之中,隐藏在我们的弱点和我们的人性之中。如果能坦诚地看一看自身的弱点和无助,就能找到爱,就能找到一种信念,那就是我们很好,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人只需要停下脚步,张开臂膀,就能得到想要追求的东西。 掩盖人性弱点的其他方法还包括努力想要变得完美。当我们认定自己什么都懂,什么事情都能做好的时候,就进入了一个误区,即不允许自己软弱。人是通过走极端,也就是追求完美,来逃避软弱的。当我们完美了,任何人也别想揪住我们的错,但也没有人会对我们施以爱。完美这个保护伞会把我们与爱隔开,一旦与爱隔开,我们也就失去了真实的生活。 人们还会以“变成隐身人”的办法来控制生活,他们会让人觉得自己没有激烈的想法、没有需求、没有情感——最好是,根本没有思想。他们把自己的才智藏起来不用,因为创造力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危险的,只要缩起脖子来不让人看到,就不会受到伤害。我们不再想从别人的身上得到什么,包括爱。我们不再以任何方式探究周围的环境,甚至也不去占据自己应有的位置。为了避免麻烦和不便,我们不再有立场。就这样,不冒让人看到“真我”的风险,这样也就从事实上控制住了环境。这样的人试图用摒弃世间一切的办法创造一种安全感。这样做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但是由于“安全第一”的想法作祟,我们会觉得再高的代价也算不得什么。 还有一种安全建构是过别人的生活,不过自己的。这就是把注意力放到别人的事情上,包括自己的思维、体验和对事物的感知,一切都从别人的观点入手。这样一来,我们就省得再剖析自己。这种不健康的妄自尊大心理表现形式是:强制自己关注他人,不停地拯救他人,让他人免遭某些行为可能带来的恶果,而且是不请自到,主动给人提供帮助、表示理解、予以支持、施以慰籍、进行鼓励等等。这种对他人的过度关心几乎能使人与自我彻底断了关系。 关于这种自造的安全建构,人们最熟悉的一个例子恐怕莫过于酒鬼的妻子了。因为丈夫酗酒,妻子便任凭美好的时光空空逝去。与丈夫的关系越是恶化,她就越是一个心眼儿想控制他的恶习。于是妻子就更想要担负起这个责任,而丈夫就更是肆无忌惮地喝。就这样,为了拯救丈夫,她也和丈夫一起吞下了酗酒酿成的苦果。 在西方文化中,滥用药物恐怕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想要掌控生活的方式。尽管说,这样的人有可能是在利用这种方式发泄平时因自控过度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但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滥用药物,是在借体内由此产生的化学变化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此时,我们不是去寻找他人的陪伴,或者是冒着受到伤害的危险,把个人的软弱无力暴露出来,而是转而投向酒精或别的什么东西来寻求慰籍和理解。我们本来需要的是与人亲密接触和联系带来的愉快,但却把这种需求变成了一种不真实的快感。就这样,只有靠药物帮忙,我们才肯暴露自我,这也是一种与爱隔绝后想要驾驭生活的虚幻。 从悖论的角度看,对药物的利用常常会让人成瘾,而这恰恰是驾驭能力的反面——瘾君子们看不到这一点。他们不是承认自己成了瘾,不是寻求别人的帮助,而是想以更大的努力控制自己的毛病。这种人们应该明白,“瘾”这种东西关键的特点是不在乎生病是什么滋味。除了这种病态的我行我素之外,瘾还让人更不合群,这是一个迫使我们对药物的感情进行反思的新原因。只有承认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驾驭能力,也只有求助于他人的帮忙,我们才能止住呈螺旋式上升的瘾。这就是生活召唤我们要回过头来与人交流的方式——与他人交流,与生活交流。3.4 在孩童时代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怎么对待自己 爱的缺乏会导致我们不愿意与人接触。所以,我们不希望,或者说也不敢,显露出无助和作为一个人的需求。这时候,取而代之的是,要靠自己,要靠那颤颤巍巍的、自己建构起来的安全防线。 但是,这种爱的缺乏又源自何方?在我们生活旅程的某个地方,我们的经历造就了一种需求,即保护自己不要受到他人的伤害,不要受到生活的伤害。就这样,随着我们疏远别人,我们也就开始认为世间就没有爱。这样的经历在生命旅程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但是,那些给我们留下最深的烙印则来自孩提时代早期的经历。 孩童时代别人是怎么对我们的,对我们关于自身价值的认识传递了至关重要的信息。长大之后,我们会以相应的认识对待自己。而我们在周围的人眼里价值的高与低是要视他们给我们关爱的程度高与低而定。如果我们的生活经历是充满关爱的,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可爱,就会尊重自己。就是说,我们会爱自己,会把自己的感情和需求当回事儿,不允许别人瞧不起自己。 反过来,假若我们的生活经历中没有多少关爱,我们就会想我们是没人爱的。我们一旦认为自己没用,周围的人也就不会把我们当回事儿——反正我们对此也习以为常了。譬如,我们可能会胡乱找个配偶,哪怕那人粗野、酗酒、拿人不当人或者马虎邋遢什么的。 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如何表明我们在他们的眼里有多大的分量。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柔弱娇嫩的早期,那些离我们最近的人尤其如此。家长,别管是出于生物的天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是他们肩负着呵护我们生命蓓蕾初放的责任。3.5 孩童时代缺乏关爱的影响可能会延续终生 在孩童时代得不到关爱导致的是什么?从感情角度看,那些不成熟的家长由于陷在他们自己不幸童年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所以从心理上也就容不下新的孩子。这会导致一种逆向心理,认为孩子再养出的孩子在娘胎里就该在思想上贫穷或受到过伤害。就这样,新生儿在没有家长关爱的环境中长大了,在这种环境里没人看一看或听一听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孩子也就在不懂什么是真正自我的朦胧中长大成人,他们与人的深层内涵已经断了联系。 还有,孩子的心灵如果没有成人的真诚陪伴,通常意味着没有人清楚地划定一个范围,界定出家庭成员间的角色。结果,孩子便会行使一种原本不该属于他的权利——这是一种让他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成长进程中都无法适应的权利。具有这种权利的孩子必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会对家里的大人不屑一顾,他们本能感觉到,家里的大人没能担负其应有的责任。鄙视成人的孩子先是会长成一个永远成熟不起来的问题少年,之后会成为一个不愿意抚养自己孩子的家长,同时,他们会没完没了地想补偿自己,补偿他们在童年时代缺失的东西。 没有关爱的童年通常引发耻辱感,觉得自己被贬低、受诋毁、挨奚落、遭鄙视。耻辱感作为与爱心相反的内容很快会填充由于爱心的缺乏所造成的心里空白。更遭的是,耻辱感还会以各种可能的方法毁掉已经被爱心培育起来的内容——正在形成的个性。爱心对幼小的同时又是脆弱的个性具有保护作用。有爱心的家长会批评孩子的错误举动,但不会批评他的个性。不承认和不接受脆弱,我们就无法发现真正的自我,而没有爱心的话,我们不愿意暴露脆弱。 一些在生活中向我们提条件的人有时候也会反应出不爱我们,譬如:“如果你……我就爱你。”爱不是挣来的。没有哪个人是靠努力使自己值钱而能把握住爱的。在那些看上去似乎近乎完美的家庭里有时候也会缺乏爱,包括有社会名望的家庭、富有的家庭、知识家庭和见多识广的家庭等。一旦看上去一切都不错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已有的脸面比家里的真实情况更重要。这是内心空虚的表现。这种爱的缺失往往会被巧妙的掩盖起来,所以很难被人看穿。事情似乎是这样,凡外表看上去一切都特别好的东西,它的一切就必须好。 我们缺乏爱的经历会融入到我们的性格中去,成年之后,就会显露出来,表现形式是既不自爱,也不爱周围的人。这种心理空缺会使我们不相信他人,不接近他人,从不把真正的自我展示给他人。相反,因为我们认为暴露弱点是危险的,所以就会躲着他人,谨防自己受到伤害,我们已经认定,与人打交道没有爱。3.6 心灵里的安全感给人以生活的勇气 缺乏关爱会导致恐惧感。人被抛弃后孤立无援时就会产生这样的心理,这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与他人的密切联系,失去了爱。这种恐惧会让人感到一种需求,即要把爱控制在手里,而不是去体验它。而且由于我们不能相信爱心,所以我们就不敢软弱。当我们被恐惧攫住后,做事便不敢出偏差——出偏差会暴露我们的软弱。就这样,没有安全感的心理也就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 只有爱,通过对人世间恐惧的静静忍受,才能赋予我们安全感。有了爱的存在,我们就有真正活下去的勇气,即使生活本身危机四伏。此时,我们敢于大胆尝试新的事物,包括尝试那些我们无力掌控的东西,我们也不再需要为了确保在外部世界的安全而没完没了地煞费苦心填充没有安全感的内心空白。也就是说,是内心的安全感给了我们在险境中生活的勇气。从而也引出了本书的第三个悖论:如果你想追求安全,就必须在险境中活着。 险境中的生活是富有创造力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包括冒风险。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脆弱。如果因为害怕变革就永远抱着老黄历,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创新。有鉴于此,基于对安全感过度的需求而衍生出的生存策略实际上是在扼杀生活。 所以,为了重新找回继续生命旅程的勇气我们需要些什么呢?一个沉溺于所谓安全建构之中的人怎样才能摆脱出来,在危险的生活旅程上继续赶路呢?3.7 在充满恐惧的人生旅途上,生命的呼唤在高涨 恐惧心理源于缺乏爱,它是隐藏在我们苦心设计出的,不健康的妄自尊大以及所有安全建构之后的心里支撑。我们一旦对生活有了恐惧感,就会尽力不去参与它,而是要竭力掌控它。所以,不健康的生活进程缺乏的是敢于直面恐惧。我们要是觉得活着没意思、空虚、根本没有什么紧迫的事情可做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启动一种危险的活法了。 那么,什么算是“危险的活法”呢?所谓“活在危险之中”,意思就是我们要回归压抑在我们心灵最底层的自我,也就是说,要打破精心营造起来的安全建构,与真正的自我发生接触。危险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让人看得见,敢于亮出个性的生活。 这事儿听上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什么危险的,但是,这事儿的确了得,的确危险。如果我们不能摒弃已经建构起来的安全体系,我们就无法走近心灵最深处的自我。如果我们的安全感是靠酒精麻醉出来的,那就应该铲掉这样的安全感。如果我们的安全感靠的是知识或者博学,那么在知识不能引导我们生活进程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无助。如果我们觉得是过多的财富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我们就不要在把生活的焦点放在挣钱上。如果我们依附于配偶,让配偶承担我们的生活责任,我们就应该把对方解放出来,学会自立。如果我们被宗教束缚,认为生活的对错是黑白分明的,我们就应该鼓起勇气走向自由。如果我们想通过扼杀个性做隐身人以求安全,我们就应该重新变成一个能让别人看得到的人。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改变自己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我们经心营造了自己的安全建构,为的是保护自己免受我们在生命某个阶段形成的极度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通常在幼年期形成。当我们开始质疑并捣毁这种惟一能给我们提供安全感的建构时,我们首先必须敢于面对那些促使我们建造这种安全建构时的心理感觉,这种感觉是人生的灾难。在改变自我的漩涡中,我们可能会觉得世界在崩溃,我们迷失了方向,我们神经在垮掉。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敢摆脱已经破裂的婚姻。他们害怕面对单身一人之后会浮出水面的那种不安全感。实际上,很多人宁愿去死也不愿意面对这样的恐惧。很多酗酒者戒不了酒也是同一个道理。放弃他们的安全岛就会暴露出隐藏在酗酒之后的真实情感和生活中的问题。要真正从酒精中摆脱出来就必须要面对这些问题,虽说戒酒是前提,但单纯地戒酒是不够的。 放弃安全建构导致的恐惧感是巨大的,我们只有到了走投无路别无选择的时候才会硬着头皮去面对它。有很多人宁愿选择自毁,也不愿意发现真正的自我。3.8 勇气是一种以祈祷形式存在的惧怕 改变自己常常会令人觉得生活受到了威胁,但是仍然有人愿意选择这条道路——这是一项看上去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没有这个特点他们就无法生存,这就是勇气。 勇气或许是人的特点中最令人尊重的品质,但是又很难对其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或许我们也不必为其下定义,因为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勇气——可话又说回来了,我们真的知道勇气是什么吗?我们通常认为:有勇气就是不害怕。但事情似乎恰恰相反,勇气是:尽管害怕,但还是敢采取行动。勇气是一种因为我们害怕所以才需要的一种品质,也是说,勇气与惧怕互为伴侣或相互抵消的力量。甚至可以说,勇气是惧怕制造出的积极产物,而惧怕的消极产物自然是把人吓得瘫倒在地。 “勇气是一种变成祈祷语的惧怕形式”,有人曾形象地说。这话说得朴实无华,笔者深为认同。当面对一件看起来似乎是无法完成的事情或无法逾越的障碍时,有勇气的人会认识到自己能力有限,但是他并不回避困难或选择逃跑。他面临的巨大无比的压力会压得他跪倒在地,虽说这件事似乎不可能做成,但他的内心仍有种感觉:即不可能做不成。在做这件不可能的事情时,他心里依靠着另外一种貌似不可能的东西:上帝。正是因为手头这件事超出了他能力的极限,所以他就依靠他能力以外的东西。这便是人们祈祷的起源。祈祷是人们面对能把人压垮的大事时表现出的一种勇敢。有勇气的人祈祷,是因为他害怕。所以,勇气是一种卑微,是知道自己能力有限。3.9 英雄信任尚未开拓的领域 勇气是英雄的重要气质,或者更准确地说,勇气造就英雄,英雄是能够听到自己心声并按自己心声行事的人。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英雄往往会和周围的世界发生冲突,所以英雄必须具有孤军奋战的勇气。通过直面恐惧,英雄开辟出新的生活道路。他从不问自己应该创造什么,而是聆听发自内心深处,即心灵的声音,然后勇敢地反抗现存的习俗、社会结构和传统。这样一来,英雄就会引起冲突,遭到反对。在孤独的人生道路上,英雄的背后总是有阴谋陷害者在尾随,而真正追随英雄的人以后才能到来。有的时候,英雄在把路开辟好,变成人们能够行走的路之前就死去了。说到这儿,我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许多艺术家的名字,比如:梵高 ,一生贫困、备受折磨,在世的时候没人理解他的画作,而如今只有那些巨富们才买得起一张。英雄们有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的、有在十字架上钉死的、有被当众戏弄奚落的、有被赶出家园流放的,还有的是作为异教徒遭冷落、遇排斥、受诋毁、被谴责等等。 正如笔者前边提到的,英雄具有一种非凡的能力,他们坚信心灵深处的真谛,不相信传统的俗套。他们在与传统对抗的时候,也在呵斥我们所营造的、要控制生活之虚幻的安全意识。作为人,我们有一种强迫生活变成某种模式的倾向,这是一种把原本栩栩如生的活东西硬性系统化和僵化的倾向。譬如爱,本来是一种给人带来狂喜的情感,硬是被演变成了婚姻。当然,最美好的婚姻是神圣的,但最糟糕的婚姻则是一种没有爱的法律安排。(正如一句流行的玩笑话所说的,求爱有两种结局:要么是欢乐,要么是婚姻。) 同样的情况还有信仰,原本是一种像烈火一样炽热的感情,里面充满了主动性、强烈的激情以及改革社会的渴望,却被弄成宗教,变成了一套僵死的救世规则。当人们用一套用起来更方便、更容易控制的信念系统取代了上帝的时候,信仰就被变成了宗教。换句话说,当人们不愿意在上帝的面前生活的时候,就要创造宗教,用它把信仰和上帝驯服成一种在人们掌控能力之内的东西。类似的例子还有:通过冲突和斗争得来的社会正义被变成立法,发明被变成专利权,社会运动被变成政党,革命被变成政治制度,创造物被变成时尚,敏锐的思想被变成潮流等等。 一种运动或一个重大的问题一旦变成了一种机构,就失去了它的初衷,那种能把人调动起来的激情和火焰就必然熄灭。机构有它自身的活法。官僚机构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官僚机构是在维持其自身,具有自己的目的,它不是服务于人民,而是要人民服务于它。公务员不再是仆人 。 英雄能看透这种毫无生气的机构之本质,它表面上给人提供安全但实际上却扼杀人的主动性。英雄主义的含义是蔑视这些死气沉沉的机构,因为它们培育的是不容置疑的一致性,它们只会被那些死抱着固定模式不放的人接受,他们每个人都要以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所以,当一位英雄摆脱这些镣铐的时候,那些抓着这些制度不松手的人便感到不知所措。因为安全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他们便会做出激烈的反应,为保住那座“空堡垒”给他们提供的虚假安全感,他们甚至宁愿杀了这位英雄。3.10 我们内心的王子要和我们内心的龙交锋 历史告诉我们,许多伟人曾改变了人类的发展历程,因为他们相信当时还不为人们了解但由于他们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被证实是正确的东西。我们知道的伟人里有马丁?路德?金、甘地、哥伦布、伽利略、巴赫,我们还知道拿撒勒的耶稣。 但是,我们知道约翰?史密斯是谁吗?知道简?多伊 是谁吗 ?他们也是英雄,尽管写历史的时候没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那么,他们怎么就算是英雄呢?这是因为,说到底,所谓英雄气概就是直面人生成长的勇气,长大成人意味着甩掉孩童时代在心理上形成的自我形象。 我们小的时候,面临的是成人不可战胜的强大压力。首先,成人的体力大极了,我们拗不过他们。还有,论知识也好,说技术也罢,他们比我们强大得多。于是,我们就把家长的强大形象内化到了我们的心理之中,而这种东西会发展成一种内在的定势思维。这种定势思维是,只要我们顺从,只要我们按家长说的做,就安全。在孩提时代,我们的生活完全依赖家长,这样的感觉也在持续不断地随着我们心理上对家长形象的心理内化在延续着。我们会觉得,我们的生存靠的就是听他们的话。 有的时候,这种内化的家长形象代表着一种力量,它在压制我们的独立。我们就得以某种方式让它丧失功能,要与这种与我们作为独立的人发生冲突的内在规则斗争,这就是,摒弃我们生活安全岛的根源。这种挣脱枷锁争取自由的斗争是很多童话故事里讲过的,在童话里,王子必须要杀死一条恶龙。而这条恶龙代表的就是可怕的强大无比的家长,王子代表的是自由、个性、独立和成年。在恶龙的身上,王子面临的是压倒一切的至高无上,那龙掌握着和他在孩提时代家长掌握的权利一样大。 童话中的王子不过是人们对英雄的一种原始意象:当王子打败龙之后,个性就战胜了内心的传统思维定式。人们从中看得出,英雄气概实际上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常事。每天的生活就是一个战场,我们内心的王子要和我们内心的龙交锋。但是,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英雄气概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3.11 英雄有勇气走向真实的自我 举个例子,英雄有勇气抛弃破裂的婚姻,虽说会遭到传统的唾骂,英雄还是敢于这样做。毫无疑问,一些人会认为此人没有责任感,或者此人在做孽。然而,英雄更相信内心深处的感受,这种感受告诉他,没有爱才是罪孽,这样的罪孽仅仅是为了护住虚假的外表,维持一种世俗的安排,这是惧怕成长,惧怕变革。许多善意的基督徒都反对离婚,这倒不是因为离婚是罪孽,而是因为面对离婚将意味着他们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于是,他们就唱什么上帝啦、道德啦之类的高调掩盖自己,为的就是回避内心的恐惧。他们给自己披上正义的外衣,这样做至少可以暂时地躲避内心里对变革的需求或压力。这样的人看上去像是出于善良的动机,但实际上他们真实的动机是害怕。 这种事情并非现在才有,法利赛人 就曾经用他们的教义和亚伯拉罕 后裔的身份恫吓过耶稣,但耶稣不怕威胁,正如施洗约翰 所说,上帝可以为亚伯拉罕从石头缝里养出后代来。当信仰变成一种制度时,就变成了死板的教义,这样的教义是容不下上帝的。此外,僵死的教义很少能成为实用的生活工具。很多基督徒谴责离婚,实际上就是陷在没有爱情的婚姻里不能自拔,他们因为惧怕被指责为生活的失败者或造孽者而不敢摆脱婚姻。但上帝是充满爱心的,他希望我们的生活里有爱,不希望仅仅自我标榜为爱的空洞教义的存在。 英雄也具有不离婚的勇气,即使其他所有的人似乎都认为他应该离婚。如果他真的认为婚姻的伤痛可以治愈或可以弥合的话,他就会留下来顺应自己的信念。如果他感到这样做是正确的,是爱心的举动,他就会去做,就算那些“善意”的人会为此而瞧不起他。世上最大的邪恶就是披着善的伪装蓄意伤人,但英雄对此不屑一顾。 英雄在一个工作场所感到不舒服,或感到不可能有所发展时,他敢于辞职。不过,在做这样的决定之前,他会主动给这个工作场所机会,以解决导致纷争的问题,而不是悄悄地逃离这些问题。但是,如果局面得不到扭转,他就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或健康选择离开,即便别人认为他舍弃稳定的薪水是在发疯。他宁愿冒险,选择危险的、富有创造力的活法而不是默默地忍受,企盼看到自己认真对待自我价值做一个真正的自我之后会发生什么。 英雄敢于冒受排斥的风险,在自己一向奉公守法、表现良好的情况下,他敢于表达不满。因为他明白,付出任何代价装出的一团和气都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有的时候,人际间的貌似和谐只是在回避尖锐的矛盾。如果是这样,就必须要打破和气,制造一些危机,因为这样的和气要比制造危机把问题摆出来糟糕得多,所以应该按问题的本来面目去面对它。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有助于结束强装出来的和气,这样的和气会毁掉任何变革与发展的机会。在一个工作单位中容忍不公正现象和建制上的错误,树立不起大家对这个团队的忠诚感;相反,对单位的忠诚风气靠的是讲明这个团队需要解决的麻烦,这样才能求得发展壮大。而英雄具有搅活死水的胆量。 英雄气概还包括敢于暴露自己的脆弱。我们一旦暴露了脆弱,就会变得更诚实,因为有人伤害到我们时,我们就有勇气讲明我们受到了伤害。而貌似强大的人此时会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样一来他隐藏起来的伤痛就会成为与他人建立友情的障碍。他再见到给他造成伤痛的人时,就会笑得不自然——他们之间已经有了隔阂。 在感情方面诚实就是要认真对待感情,要与他人交流感情,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友情。当然,感情上诚实也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因为总是有一些人利用人的这种软弱,踩在别人的身上提高他们自己。但话又说回来了,英雄不仅是有胆量,而且也有头脑,他们能灵活地运用判断力识别出那些把人的弱点当作猎物的人。 英雄气魄也意味着在沉默之后要开口说话,或者反过来,我们急切地表达思想之后转而变得沉默。我们能够对一些需要大声疾呼而别人却在极力回避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聆听,相信即使我们没有积极地发表看法,也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因为沉默有时比语言更具智慧。还是那句话,英雄能自如地使用判断力。 英雄气概也可以接受信仰,尽管以前可能是对信仰持怀疑态度。公开传播的信仰会使我们脆弱,而愤世嫉俗的怀疑论则会让我们掩盖脆弱。对人间事物持怀疑态度的人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知识分子或者深谙世事的人,他惧怕在别人眼里显得孩子气或天真。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显出孩子气——也就是说,在坦诚率直和信任他人方面像个孩子——需要巨大的勇气。但是,生活中最伟大的真理却恰恰会向有孩子气的人展示出来,而自以为是的怀疑论者只能屈就于他们自造的假象过日子。 不相信谣传的真理,不相信权威宣扬的教条也需要胆量。当真理对宗教派别形成威胁,使他们感到必须铲除这个真理的时候,他们最擅长歪曲事实,而英雄勇于接受那些戳穿宗教权威们虚假的自我标榜的真理。通过这些例子看得出,无论是孩子气的信仰还是理智的思维都需要勇气,到底需要那种勇气要视我们周围有那种类型的盲从者而定。3.11.1安静是金 近来我发现自己对一种特定的英雄气质着了迷:这种气质是拒绝快节奏。我们生活在一个长期以来忙忙碌碌的社会里。时间不够用是体现个人重要性的标志,是积累自尊的一种方式。如果你没有处在永远的忙碌之中的话,你就一文不值。如果你的时间表,也叫个人组织或时间管理系统不是挤得满满的的话,你就算不上是个人物。如果你的手机不是响个不停的话,你就有理由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如果你不忙的话,你就没用。 目前我正处在重大的人生变化之中,在鼓动为服务领域的从业人员设立一种四年制的学习课程,让他们学一学如何才能把他们的主顾当成人,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患者或别的什么管理实体。但有很多事情在分散我的注意力:接电话、收看电子邮件和信件、接受采访……同时我还想写一本书,但搞创作需要大脑处在放松状态才行,这就需要安静的工作空间和思维的余地。然而,如果一个人让日常琐事纠缠住不能自拔的话,所说的这种静谧状态就会难以捕捉。但是我有没有勇气为创造性思维建立一个空间呢?我敢不敢对现状说不呢?我有没有胆量把自己关在一个安静的场所,电话不响,时间表上有充足的空余,没人来对我讲我是何等重要、何等关键呢?要想没人打扰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这样做的同时,你等于是在对其他潜在的令你感兴趣的项目说“不”——如果你只致力于干一件事,就会失去无数别的事。 这种思想上的安宁不会轻易得到。我们必须主动地创造这样的安静和空间。但是挑战生活的主流方式是需要勇气的。许多人在梦想着放弃这无谓的奔忙,他们充满渴望地说呀说呀说呀,但到头来,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这是为什么?因为要放弃人们认为正常的东西,我们就会陷入极度的孤独,这是一片没有路的荒原。这是非常吓人的事儿。我们一旦进入了这片荒原,就会发现这里有恶龙的足迹,我们清楚我们肯定要和这头猛兽遭遇了。3.11.2 英雄的路是孤独的 英雄会抛弃人们看“皇帝的新装”时的那种自我保护。他会指出皇帝在光着屁股,从这一刻,他便脱离了群体,失去了群体给予他的安全和支持。他从此坠入了因为对抗陈规旧俗招致的痛苦寂寞之中。也许英雄是群体共同努力塑造出来的人物,他们塑造这个人物是为了脱胎换骨。莫不是在一种尘俗行将就木并开始把人生也要拖入地狱的时候,群体的潜意识中产生了一种要求,他们需要一位英雄,需要一位甘愿遭受巨大的孤独寂寞折磨的英雄,会不会是这样呢?英雄没有不寂寞的。这种寂寞预示着一种崭新的东西正在被创造,这是一种屹立于死气沉沉的传统之外的新东西。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面临的就是这种寂寞:“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这样的孤独寂寞是一种确凿无疑的迹象:英雄的确在创造新东西。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呐喊是新生儿的啼哭。这声啼哭宣布,有个随波逐流的人已经摆脱了所有的安全呵护,懂得了要在这个世界上建立起连接尘世与天堂的纽带,天堂会给我们重生的机会。我们要想成长,就必须敢于面对这莫大的寂寞,新生命的啼哭必须从我们的嘴里发出来。没有英雄就没有成长,没有成长就没有生命。3.12 灾难并不永远是灾难 要想重新拾回真正的生活,就必须甘心情愿地面对英雄的寂寞。这样做会引发巨大的不安全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死死地抱着旧传统给予我们的呵护。我们循规蹈矩,向那些对我们的忠诚进行奖赏的旧势力卑躬屈膝。但是,倘若这种旧势力想要把我们闷死又该怎么办呢?倘若安全呵护变成了一座大牢,我们在里面甚至感觉不到自己是个活物儿又该怎么办呢?倘若生活的河变成了一潭死水又该怎么办呢? 每当灾难之后,我们往往会对生活的各种内容比以往更加珍视,这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得到了深化。譬如,当一位心爱的人去世或一个新生儿诞生时,人们都会有类似的感觉。生活就是这样在人们平时并不留意的生与死的问题上展示出强大的力量。 灾难会有多种形式,比如失业、疾病、意外事故、酗酒或者离婚等等。这些危机都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震撼,而这种震撼实际上也给我们带来了重新生活的机遇。开始的时候,灾难给我们的感觉是残酷的,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但之后我们又可能会觉得庆幸。为什么呢?因为灾难捣毁了我们针对生活中不安全因素精心营造的防御体系。 当人们面临危机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祈祷。当我们遇到事情感到撑不住的时候,祈祷就是在求助,就是说,当人心理崩溃的时候,就会萌发出对追求和信念的渴望。当我们的能力接近极限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价值观就会深化。笔者觉得,灾难有时甚至能让我们重返生活,这样说恐怕并不过分。 为了避免大难临头,我们可以学着制造一些小的灾难来保持活力,学着选择一些能阻止我们的思想堕入休眠状态的小灾难,这种休眠是一种在昏昏欲睡时出现的假安全感。这话是什么意思?从根本上说,这和英雄气概是一回事:无论是什么样的保护,只要我们把它的外壳拨开,就造成了不安全感,于是我们就会需求更深的安全来源,这将是真正的,持久的安全。若是我们为了活得好而依赖现有的安全建构,就永远也不会知道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真正的安全。如果我们永远不涉足让我们惧怕的事物,永远走安全熟悉的老路,不敢触及自身能力的极限,我们就永远不会成长。 英雄的特点是探求恐惧的经历,了解恐惧。我们害怕自己驾驭不了的东西,所以在我们成长的进程中恐惧心理就给我们指明应该选择的发展方向。当我们试着做一些可怕的事情时,就会乱了章法。如果我们的生活因惧怕而窒息,这就成了最终的结局。 到底是什么东西把我们吓成这个样子呢?3.13 我们的梦告诉我们什么是前途 人的惧怕心理是以神秘的方式与自己对未来的憧憬联系在一起的。梦是孕育在我们体内等待出世的那个真正自我的一部分,然而,这是个未知的自我,我们怕他。我们分辨不出真正的自我是因为我们没有机会探索他。在很多人生长的环境中,人们只认识自己一小部分,所以也就只有这一小部分生存了下来。尽管如此,我们身上未能出世的,未知的那部分人性依然是我们的组成部分。梦便是被挤压在我们体内那个未知的内容向我们发出的信号。 英雄会真诚地倾听梦发出的声音,并大胆地遵从梦的指引。他会按照梦的意愿做决策,以饱满的激情地投身到内心世界里去,真正的他就这样开始浮现出来。这时候,他既会与外界的传统发生冲突,也会与内心的传统发生冲突,因为他思想上对憧憬中的世界半信半疑。在这种关键时刻,他必须挺身而起,变成英雄与内心的恶龙搏斗,忠实于自己的梦。 英雄会与那些决心置梦于不顾而委身于假安全的人发生碰撞。当英雄不顾阻挠冲上去和恶龙厮杀的时候,他也在提醒那些选择了委曲求全、决计呆在原地不去斗争的人们该做些什么。3.14 有信仰就是有勇气 信仰源于平时的英雄表现。如果我们做出大胆的抉择,情愿拆除安全建构,就要面临令人恐怖的危险。正如前边说的,勇气是变成了祈祷的惧怕。在以创新精神身处险境的时候,英雄必须要怀有一种超越了自我的信仰。 我们的文化缺乏信仰或思想性并不是因为我们只重视知识不重视信仰(人们的看法是:有信仰的人肯定是睁眼瞎),而是因为我们认为一旦自己耗尽了气力,就没人管我们了。 其实,我们难以接受信仰是由于我们很难相信有人会爱我们。关于什么是上帝,说到底就是一个爱字。如果我们不相信有仁慈的上帝在爱我们,我们就永远不敢有意义地活着。这样一来,我们就光想着控制住生活,而不是享受生活。而实际情况是,只有面对生活的风险,我们才能安全。在我们的文化中,拥有财富已经成为提高身份的手段。拜金主义是时代的一种宗教。人们想投身于这个东西觅得生活的意义,就好像我们已经和生活的真谛脱了钩,失去了与深邃的生活内涵接触的机会。这样造成了心理上的真空,于是我们就竭力地想靠物质的丰富堵住它。我们似乎觉得,财富越多,活得就越好。 然而,我们都清楚,外表的富有弥补不了内心的空虚。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我们越是靠积累财富来掩盖精神压抑,这种压抑就会越强烈。 内在的痛苦是无法用外在的手段治愈的,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手段来装扮自己。那么是什么把内在的自我和外在的自我连接起来的,二者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呢?例如,假若内心世界的成就感靠的不是在外部世界的成功,那么还靠什么呢?还有,外部世界的成功是否就顺应了内部世界的成功理念?就是说,当我们从感情上觉得还说得过去,是不是意味着物质上的成功呢?这就提出了一个更加发人深省的问题,即是不是富人们心理上就会感觉良好,或者反过来,财富是不是一定就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这个问题听上去可能显得滑稽荒唐——这得看财富积累到了什么程度——但是,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理由的,因为我们的文化就是建立在对财富多少的理解之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们富有的同时能不能在心情上也感觉良好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是什么样的人才具有足够的感情力量撑住物质财富的诱惑呢? 4.1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圣经?新约》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有趣的答复,所以让我们详细看一看有关的章节吧。无论怎样,这个章节的存在说明,在西方文明悟出这个教义之前,早就有人探讨这些问题了。4.1.1“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笔者理解,“这些东西”指的是尘世间的财物,西方人把它看作人类生存的主要内容,是幸福生活的来源。这些物质“都要加给”我们了,耶稣的是在说,我们不奋斗就不会富有。耶稣把我们的价值等级观念翻了个个儿,把物质财富放到了第二位,意思是我们不该为它而奔忙,相反,当我们摆正价值观念的顺序后,这些东西自然会附加给我们。这就是说我们首先必须“求他的国”。 问题是这个神秘的国是什么?按照耶稣的教诲,我们要想追求这个国的话,就应该对它的内容有所了解。说到底,追求一样东西的目的是要搞清楚它,人不可能追求一种自己闻所未闻的东西。耶稣经常提到“他的国”或“天国”这一说法。这种用词经常把他同时代的人搞得迷惑不解,于是这些人就开始等待,希望发生某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期待着救世主发起一场革命把以色列从罗马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即使到了今天,这个词义仍然是模糊不清。耶稣的话留下了一个遥远的像童话一样美丽的王国,让我们像孩子一样神往。这是个像主日学校 一样的地方,地上铺满了金子,还有优雅美丽的天使。很多人认为,追求天国肯定是指皈依宗教,遵守教规礼仪。但耶稣是反对这种刻板宗教的,比如他说过安息日是为人而设立的,不是人为安息日而活着。这就是说,宗教的清规戒律并不重要,人不应该成为它的奴隶。 显而易见,天国的含义很容易被人曲解为某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死板的宗教,变成一种不健康的妄自尊大理念。那么,耶稣所说的神秘天国是不是有更丰富的含意呢?其内涵会不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意义呢?对其含意的理解,哪怕是一点点,是不是就能缓解我们心理上的郁闷呢?事实上,基督教的整个教义针对的就是我们此时此地的日常生活。而我们在苦难中寻觅帮助的时候,那些神圣的仙境根本帮不了我们。可是,我们如何才能悟出天国真正的、具有使用价值的意义呢?这个天国似乎很难界定,但是如果我们把与其相关的一些不同内容组合在一起的话,也许能从中看出点端倪。4.1.2 “他的国”到底是什么 首先,这个天国应该就存在于我们的体内。耶稣的话是从希腊语翻译过来的,原意是:“在你的体内”和“在你们中间”,并非指寓言故事里那种遥不可及的地方。这就如同圣奥古斯丁那句隽永的话语:“离得比我与我自己的距离还要近。”若是天国就在我们中间的话,那么它肯定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就存在于我们人际间的接触和交流之中,就存在于人们你来我往的话语里。它就在人们相互的了解和相互做的事情里。 也就是说,这个天国蕴含在我们向超市的收款员打招呼的方式里。它存在于星期一乘公共汽车时对身旁乘客的微笑里。交通拥挤时我们给别的车让路,里面也有天国的影子。我们为家人烤面包或布置餐桌也代表着这个天国的存在。它甚至可能出现在一件新买的花衬衣上,你原本担心它的花色太显眼,容易招来别人的目光,但还是决定穿上它 。我们放下报纸,朝着在脚下玩耍的孩子笑一笑,这也是天国的显现。 虽说天国会以所有这些具体的形式现身,但是它又不会屈从于我们的控制,它具有力量,我们无法界定它和控制它。我们可以从心理的角度解释这个王国以及它产生的影响,但是却永远无法彻底地懂得它。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王国的存在,感觉到它的触摸,可却捕捉不到它。天国能够引起我们的好奇,博得我们的尊重。但它也能惹得我们不耐烦或恼火,因为它总是从我们的掌控中溜走。出于这个原因,我们会反对天国并极力地否认它。我们甚至会憎恨它,唾弃它,想要捣毁它。 天国展示的是真理,它令人惧怕或受人尊重,它把人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亮出弱点。我们会被它攫住,被它迷住。它能在我们的内心燃起大火,改变我们的人生,但是它也令人恐怖,因为它使人震惊,冲破壁垒,制造冲突。 最重要的是,这个王国关注爱,它让人们凝聚到一起,建立亲密的友情,实际上它就是爱的王国。如果说我们是靠信仰活着的话,那么我们就是在靠爱活着,因为生活的信仰就意味着我们相信有人爱我们。而且只有我们相信有人爱我们,我们才能爱他人。我们以被爱的方式进入天国,以爱他人的方式生活在天国,而信仰就是带我们进入天国的载体。 信仰还能带给我们希望。希望的含意就是等待未来的幸福,相信未来也有人爱我们。信仰与希望的精髓是一样的:被人爱。 天国是令我们神往的地方,因为我们的心灵在这个地球上觅不到自己的家园。我们内心的感受是我们似乎不该来到这个世界,而这样的心理空虚只有天国才能用爱来填补。天国的存在唤起了人们强烈的回归感,我们只有在这个王国里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我们本是以上帝的形象来到人世的,我们只能在心灵的深处可以找到这个形象,因为它就藏在那里。对天国的渴望反映出这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我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天国称之为家,称之为天堂之家的原因。这个家能给我们慰籍,给我们生活的含意,给我们指明生活的方向。即使死亡也遏制不了我们与天国的紧密联系,我们知道,这个王国跨越了生与死之间的临界。至此我们也就洞悉出一个超越了生命的真谛。 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天国。但追求天国的意义何在呢?4.1.3 “先要求…”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