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美食中国-2

作者: 字数:24854 更新:2023-10-09 13:07:09

终于等到了我渴望的美味。每一小笼内一般放汤包十个,用松针铺底,不粘皮、又清香。小笼包的皮,总是半透明的,吹弹得破,却总也做不破。可能是刚刚蒸好,还热气腾腾的小笼包,皮是一层朦胧的有造型的皮,小巧玲珑,形似宝塔。咬上一口仍能保持有弹性且不粘牙的口感,同时浸有肉汁的鲜美。皮薄、汁多、肉鲜、味美,看着雅,品着香。做工精细,小巧玲珑,不论是虾肉、蟹肉哪一种馅,都咸淡适度,口感极好。  吃小笼包是有一套顺序的:先将皮咬个小口,吮干里面的汤汁,然后再蘸醋,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当你轻轻地咬破薄薄的面皮,五官就立刻被那满含蟹香的汤汁俘虏了,慢慢地将这汤汁吮入口中,感觉鲜美得就像刚咀嚼过一大口蟹肉。拨开小笼包的面皮,可以清楚地看到丝丝黑白的蟹肉和粒粒金色的蟹黄密密地镶嵌在肉馅里,一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美妙口感。汤汁是整个小笼包的精华所在。真是不知道师傅包的时候,这汤汁是怎么被弄进去的。  肉是小笼包的主体部分,却是最实在的,也是最见味道的,好与不好清晰明了,吃在口里,齿颊留香。艺术的东西总是需要烘托的,美食就是艺术。我观察,小笼的笼屉里,总是仔仔细细地扎着芦苇,铺着松针。它们原本的清香渗入小笼,是小笼包的画龙点睛之处,实实在在地提升着小笼包的气质。是呀,看着外面江南园林,古色古香,亭台阁楼,幽雅不凡,听着空中若有若无的丝竹之声,作为食客的我,不知不觉,也清雅了许多。------------上海肉骨茶(图)------------  仿佛是一夜之间,肉骨茶便在上海流行起来。不但东南亚特色餐厅在做,很多传统的中餐厅也卖起了肉骨茶。  肉骨茶是马来西亚的特色,作为马来西亚特色美食的肉骨茶其实是华人发明的。很早以前,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山上做苦工,由于食物不足,他们便打野猪果腹。吃的时候,他们把猪肉切成大块加上香料和中药煮,慢慢地就形成了今天的肉骨茶。肉骨茶其实并不是茶,只不过,按照传统的习惯,很多人在吃它的时候配上一杯茶水去油腻,所以有了这样的称呼。  在家做肉骨茶很方便,上海就有卖肉骨茶调料。你将调料买回来后,加水、大蒜与肉一块煮,另外也可以添加一些你喜欢的辅料。如今,肉也不再局限于猪肉,什么肉都可以。当然,去饭店吃肉骨茶最省心不过了,有意思的是,在中餐厅,肉骨茶多被列入汤的范畴;而在东南亚餐厅,它多被看作是菜肴或小食。从价格来看,中餐厅似乎卖得贵一些,多在四五十元左右,而且口味也更加本土化一些,除了在汤里放肉外还会加诸如粉丝、油豆腐之类的东西。而东南亚餐厅多是二三十元一份,口味上常常带些咖喱味,不过量没有中餐厅那么多。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肉骨茶具有去湿、旺血、补气、润肺、养颜的功效,倒真是很适合夏末秋初食用呢!  ------------福建:闽山闽水闽菜香(图)------------  闽菜的特点是以善于烹制山珍海味著称,以清鲜、和醇、荤香、不腻为其风味特色,制汤有“一汤十变”之誉。烹调以熘、蒸、炒、炸、煨、炖见长,调味偏甜、酸、淡,善于用糟。“蛏蚶蚌蛤西施舌,人馔甘鲜海味多。未到蚕时蚕豆上,遇方休笑命名讹。”足见其海味之丰。  福建菜主要由福州菜、闽南菜和闽西菜三大地方风味构成,而以福州菜最具代表性。  福州自古即是福建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诸种经济因素,使福州菜较闽南菜和闼西菜有更强的适应性。其主要特点是取料广泛,善于烹制海鲜;菜品清鲜淡爽,甲味甜酸;烹调中讲究调汤,有“无汤不行”之谓。  闽西菜又称“客家菜”,源于福建西部地区,以长汀为中心。自唐代以来,长汀一直是闽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汀还被称为“中国客家菜之乡”。------------天下第一汤佛跳墙(图)------------  虽然儒教、道教、佛教在中国流传久远,但真正抱有执著和牺牲精神的信奉者少,临时抱佛脚、怀侥幸心理的居多。人们甚至还常常拿出家人插科打诨,取笑逗乐。在人们看来,神佛和人一样有七情有六欲,对凡间常有留恋之意,对人间的美味垂涎三尺。  福建名菜佛跳墙的传说中就描绘了一个馋嘴和尚的形象。说从前有个厨人,因为做不出花样翻新的菜肴,受到皇帝的训斥。皇帝吃够了山珍海味,厨子实在想不出拿什么来取悦皇帝的胃口,自叹路穷,想到自己明日便要被扫地出门,索性将素菜和海鲜等各种菜料一锅烹,使出浑身解数调制。天无绝人之路。没想到这锅菜异香扑鼻,竟引得隔壁修行多年的老和尚爬墙张望。厨人便将这道使自己保住饭碗的菜称为佛跳墙。佛跳墙的美味竟然使老和尚多年的修行毁于一旦,可见中国人的“修行”还是在美食方面更强大。  关于佛跳墙的传说有很多,比较起来还是下面的说法更值得相信。清道光年间,有一次,福州官钱局请布政使周莲到家里吃饭,席间有一道菜是将鸡、鸭、羊肘、火腿等原料加工后,放于绍兴酒坛中,煨制而成。吃起来美味异常,使周莲难以忘怀。回去后,周莲便命家厨郑春发试做此菜,但口味不佳,周莲带着郑春发复到官钱局求教。郑回去后精心研究,增加了数种水陆之珍,终于制出香味更浓、风味更佳的菜肴。后来郑春发辞去衙厨职务,在东街口开设了聚春园菜馆,将此菜以海参、鱿鱼等18种原料加陈酒、桂皮、茴香等作料,放入陶制瓦罐中煨制,味道鲜美绝伦,前往品尝者络绎不绝。一次,几个秀才慕名到聚春园品尝此菜,菜上桌后,打开坛盖,顿时满室飘香,秀才们吃过后赞口不绝,并当席赋诗咏之。其中有句云:“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因诗句生动有说服力,这道原名福寿全的菜就被改称“佛跳墙”。一百多年来这道菜一直风靡全国,饮誉海外。  佛跳墙这道菜用料比较珍贵,将鱼翅、鲍鱼、鱼唇、海参、鱼肚及鸡鸭鸽蛋等荟萃一锅,食物众多,烹制费时,是一道价格昂贵的菜肴。成菜特点香味浓郁,肉质软嫩,滋味异常鲜美,回味无穷。其卤汁醇厚,汁浓味鲜,甚至被誉为“天下第一汤”。  名因其菜,菜借其名,多年来,佛跳墙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道名菜。和尚虽助了佛跳墙一臂之力,却未见沾得一分荤腥,依然过着清苦的日子。传说中倒是有一位贪馋的猴子,享尽了人间天上无数美味,虽然本性顽劣,然保着唐僧历经磨难,取回真经。这又是一般的和尚所不能达到的“修行”了。------------“武夷留香”香醉人(图)------------  武夷留香是用当地优质糯米作原料,用清澈山泉酿制而成,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相传很久以前,在一次瑶池的蟠桃会上,铁拐李不屑于王母娘娘所赐的“仙酒”,却抱出一坛从武夷山民家讨来的家酿米酒,咕嘟咕嘟地大喝起来。不料想,醇郁的酒香四处飘溢,众仙们便纷纷丢弃“仙酒”,来抢铁拐李的武夷米酒。铁拐李看着酒快被抢光了,一怒之下,便把酒坛从天上扔下,不偏不倚落到了幔亭峰上,酒汁从岩石渗入了九曲溪,那醇厚的酒香,连溪中的鱼、天上的鸟都被陶醉了。  从此山民们便把此酒称为“武夷留香”。  武夷留香醇厚,甘甜、香气馥郁,醇度适中,刺激性少,越陈越香。据科学分析,它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糖类、脂类等营养,适当饮用,有畅通血脉、消除疲劳,促进食欲的作用。  前来武夷山视察的李先念、彭真等中央领导人品尝此酒后曾说:“武夷留香,余味满口,不愧是武夷一绝。”十月白米酒是武夷山民间“土宴”中常用之酒,由于酿于农历十月十日,故称“十月白”。它营养价值高,能活血舒筋。  ------------素菜名品丰月沉江(图)------------  此菜为南普陀寺的素菜名品。说起其名,还是我国文化界名人郭沫若先生所定。1962年11月24日,郭先生僧夫人于立群来南普陀寺。中午,寺院以素菜招待郭老一行。他品尝后十分高兴,当他品尝“当归面筋”这道菜时,见圆形汤碗中半浮半沉,半是面筋,半是香菇,如半轮月影沉于江底,便为其改名“半月沉江”。接着,又为寺中的菜单进行文字润色,还赋诗一首日:“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人眼窝。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自此以后,此菜也身价倍增。  ------------闽南名吃蚝仔煎(图)------------  此菜又称“蚝煎”,为闽南名小吃。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盛产鲜蚝的时节,这期间在厦门等地的大街小巷的饭店、摊点上均有蚝仔煎供应。关于此食的来历,在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善良的土地公公希望世上人人富有,都能过上好日子。但土地婆不同意,她说若是人人都富有,自己的女儿出嫁时谁给抬轿子。为此,她“要让富的富顶天,穷的无寸地”。天下的穷人多,都恨透了土地婆,听说土地婆最不喜欢吃蚝肉,于是人们便在她诞辰这天专做“蚝子兜”(即蚝仔煎的前身)供她,以示报复。于是,闽南人便渐渐有了吃蚝仔煎的风俗习惯。  ------------福州名吃扁肉燕(图)------------  传说明嘉靖年间,闽北山区的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中富有,闲来无事,便想着吃喝玩乐。一天,他让厨师给他做些没吃过的好东西,厨师琢磨半天,想出一种:他将猪瘦肉捶打成肉泥,再掺入适量的淀粉,擀成薄片,切为小方片,包上调好的肉馅,煮熟后又配以高汤。御史一吃,鲜香嫩爽,连声叫好。忙问厨师是何吃食,厨师还没给它起名呢,见其形扁如燕,便随口答曰“扁肉燕”。开始,扁肉燕由御史家传入当地的大户人家,以后逐渐传到福州,并成了福州的名小吃。当地有“太平扁肉燕,老少都喜欢”之说。其食法也有多种,可包馅煮食,可切丝配菜煮食,可配鸡蛋煮,可配肉丸煮等等。------------四川:川菜香飘天府国(图)------------  川菜源于四川、重庆地区,是中国最著名的菜系之一,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影响。四川、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境内江河纵横,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素称“天府之国”,为川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闭塞的交通,长期的自然经济状态,加之湿热的气候,使川菜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独特风格。  川菜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封建社会之初,川菜即已处于启蒙时代。经两汉、三国、两晋之后,川菜已具雏形;大唐盛世,两宋文明的培育,已使川菜的烹饪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锦官城东多水楼,蜀姬酒浓消各愁。群来忘却家山道,劝君莫作锦城游。”足以说明当时成都饮食业的发达。明末清初,辣椒的传入,又为川菜风格增添了最浓重的一笔;到清代中后期,川菜已以其鲜明的特色播香于海内外。  ------------麻辣添香重庆火锅(图)------------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即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它也许就是火锅的雏形吧。《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四周,将牛羊肉等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中国陶瓷史》中介绍的“樵斗”,是放在火盆之中,以炭火温食,可能是暖锅的原型,东汉的墓葬中已有出土。北齐的《魏书》中载,“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既薄且轻,易于熟食”,可能是当时火锅一类的炊具。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类似火锅的“五熟釜”,锅中分五格,可调五种味道,很像现在的“多味火锅”。1984年,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出土了一幅墓葬壁画,画中绘三个契丹人席地而坐,围着一个火锅,有一人在涮羊肉,画上有桌,桌上放着两个盘子,还有酒杯、酒瓶、羊肉块等,描绘的是我国辽代人涮羊肉火锅的情景。  真正有记载的是宋代火锅。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活(浸油)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半吊子),候汤响一杯后(等汤开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涮)熟,啖(吃)之,乃随意各以汁供(各人随意沾食)。”从吃法上看,它类似现在的“涮兔肉火锅”。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烹饪理论家袁枚《随园食单》中已有记载。当时除民间食用火锅外,从规模、设备、场面来看,以清皇室的宫廷火锅为最气派。清帝王的冬季食单上写有:野味火锅、羊肉火锅、生肉火锅、菊花火锅等。锅具形式已有双环方形火锅、蛋丸鱼圆火锅、分隔圆形火锅等。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中国火锅之最,详情《清代档案史料丛编》有载。1796年,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重庆火锅出现较晚,大约是在清代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火锅。四川作家李颉人在其所著的《风土什志》中说,四川火锅发源于重庆。他写道:“吃水牛毛肚的火锅,则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的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的一般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  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将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人的口味。  另外有一种说法,说四川火锅起源于川南江城泸州,且有证据:重庆火锅较集中的地方是小米滩,据说以前长江边上的船工跑船常宿于小米滩,停船即升火做饭驱寒,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汤,加入各种菜,又添以海椒、花椒祛湿,船工吃后,美不可言。这食欲便沿袭下来,传至重庆扎根,并渐丰富,成为川人特有的美食。  四川人喜食麻辣,口味很重,本不易为外地人所能接受。然而奇怪的是,近几年,人们对辣椒的热情普遍上涨,辣椒的地位扶摇直上,红遍全国。借此东风,重庆火锅得以大行其道。不知其中原因何在,气候使然,还是身体机制使然?不过辣椒作为火锅调味品,确有去腥解腻,压抑异味,增加火锅汤卤香味和提色的种种好处。除辣椒、火锅调味原料还包括花椒、郫县豆瓣、豆豉、醪糟、胡椒、黄酒、鸡精、泡辣椒、姜、蒜、冰糖等,可以看出其中辛辣之物占很大比重。按锅底论,则可分为全红油、鸳鸯、滋补、酸菜鱼等种类。其中鸳鸯火锅系为以传统毛肚火锅的红汤卤和宴席菊花火锅的清汤卤为基础,两者合并的新创火锅,它的锅灶设计别致,像一个太极图形,给火锅增添了不少文化韵味和饮食情趣;而两种汤卤又可满足食客不同的口味,所以近年来大受欢迎。  外地人颇以能食重庆火锅而自豪,仿佛能吃辣也是一种本领。这大概是人类好勇逞强的天性使然,国外不是还有吃辣椒比赛吗?可是同样是重庆火锅,外地的繁衍品决不如本宗辣得够劲。出于经营上的考虑,许多火锅店在外地开设分店一般都迎合当地人的口味,火辣程度大大降低,甚至连名称都改了。比如在广东被叫做“火窝”或者“打边炉”,毫无雄壮之气。所以能不能吃辣还得到重庆去检验。  重庆人对火锅的喜爱程度简直就是热恋,一心一意不能自拔。遇到不开心的事,吃火锅来抚慰;生病了,吃吃火锅,吃得大汗淋漓,百病皆消。火锅让重庆人热血沸腾、豪气冲天,在火炉前化干戈为玉帛,同仇敌忾。重庆人讲义气想必是由于火锅的原因。这种火热的气氛恐怕外地人很难适应——吃一口说不定辣得掉眼泪,坐一会儿好像蒸桑拿。  重庆火锅确实并非人人消受得起,一些有慢性病的病人尤其要慎用。火锅汤中含有很多钠离子、钾离子,对肾脏病、高血压患者无益;调味料沙茶酱、辣椒酱对胃肠刺激大,胃肠病患者忌用。身体健康者食用时也要注意肉类和蔬菜的合理搭配,吃完后还应补充一些水果。  抗战时期一些曾在重庆居住后移居到台湾的同胞,在离开重庆数十年后,仍然忘不了重庆的火锅。他们多次在台湾的报刊上发表怀念川味火锅的专文。有的称当年由怕麻竦到习惯麻辣,再到喜欢麻辣是川味火锅入门的“三部曲”。有的人还写下当时流行的一首小诗:“朝天门、楷杷山,火锅小汔店,伴我八年度磨难,饭菜麻辣香,雾都印记难消散!”几十年都还念念不记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川味火锅”,可见火锅的吸引力是多么的大。  近年来,重庆的火锅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在制卤、用料、吃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毛肚火锅”已经成为重庆最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入蜀必吃回锅肉(图)------------  这又是一道川味菜肴。川菜是如此横刀立马于当今的餐饮业,攫住千千万万人的胃口,乃至每当我在大脑里搜索记忆中的美食时,它们便自动报上名来,让人无法避而不提。写回锅肉,还有一个充足的理由,它的名气之大,甚至需要以地理概念来解释——“入蜀不吃回锅肉,等于没有到四川”。这并非耸人听闻的说法,在我的经验中,确实有这种情况。  十多年前,我和一位朋友一起到成都游玩,一路在火车上颠簸了几十个小时,我们的胃大大亏空。下车后,安顿好住处,我们打听了小吃街的所在,杀奔而去。到了那里,也不管酸甜苦辣,各样小吃连吃数碗。没想到回去之后,朋友上吐下泻,而后整整一个礼拜卧床不起。再进食时,非商店的食品一概不吃。与他恰恰相反,我感觉胃口好极了,每天满街转悠,寻觅形形色色的吃物。不过只有吃性没有记性,到头来仅只记着两样:龙眼包子和回锅肉。离开成都市,朋友甚为懊丧,连连说,等于没来过成都。瞧,不正应验了开始的那句话。  曾经有位南方朋友,吹嘘做回锅肉很拿手,并常常买来材料为大伙儿献艺。他一般选用五花肉,据他说五花肉肥瘦兼有,入菜香而不腻。他烹制的回锅肉除了肉切得厚些,味道真还过得去。从那时,我就以为回锅肉是用五花肉烹制。本来并不被我看重的五花肉,经朋友的教导之后,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大大提高。直到有一回,与一位川菜厨师讨论吃过的川菜,就回锅肉的烹制当面求教,经川菜厨师详细讲解,才知道以前那位朋友的做法是有误的。回锅肉并不是用五花肉为材料,而是取用带皮的猪后臀肉。  回锅肉源于民间祭祀,祭祀鬼神、祖宗完毕,人们将敬献的供物拿回去,回锅食用,因此也称回锅肉,川西地区还称熬锅肉。在四川,几乎家家都能制作此菜,深受人们喜爱。久居异地的四川人,每当回到家乡,山珍海味可以不吃,回锅肉却必不可少。  不只四川人,回锅肉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菜肴,寻常酒店、普通人家都将它奉为餐桌上的佳肴,百吃不厌。吃回锅肉,虽不入蜀,也让人们领略到四川的一片风情。------------成都麻婆豆腐(图)------------  豆腐制作的菜肴很多,到酒店吃饭我最喜欢点这几样:小葱拌豆腐、家常豆腐、麻婆豆腐、麻辣豆腐。但最喜欢的还是麻婆豆腐,喜欢豆腐的白嫩如玉,菜色的红亮如染,以及它麻、辣、鲜、烫、嫩的口感丰富,五味的完美调和。如此简单又如此丰富,也许这就是它能够闻名海内外的原因吧。  麻婆豆腐是成都的传统风味名菜,在成都几乎家家酒店都经营此菜,各地的游客也以品尝此菜为快事。麻婆豆腐不但在国内受欢迎,而且还远渡重洋,在国外享有很高的赞誉。在泰国,王室成员常常为之动箸;在日本,由于人们对麻婆豆腐的喜爱,竟引起了食豆腐之风,被报纸称为“豆腐旋风”;在美国,中国菜馆经营的麻婆豆腐也很叫座。无论扎根在哪里,麻婆豆腐都呈现出一片生气,得到热情的赞誉。看来麻婆豆腐有着非同寻常的魅力。  麻婆豆腐并非身出名门,而是发源于一个不起眼的小店。清同治初年,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夫妇在成都市北郊万福桥开了一家小店,由妻子刘氏掌厨,刘氏面部生有麻点,人们都叫她陈麻婆。她善于调味,所烹制的豆腐价格便宜,味道甚佳,以之佐饭特别合胃口。挑油到省城出售的脚夫从万福桥经过,都喜欢来店中歇脚吃饭。进城的时候,油篓里装得满满的,脚夫们从里面舀出点油,割上块豆腐,交给陈麻婆加工;售完油从城里回来,油篓里还有点余油,顺便买点牛肉,将肉和油一同给陈麻婆烩入豆腐,烹制出来,味道更是不同凡响。时间长了,不但脚夫,城里人也慕名而来,学脚夫拎着油和肉来请陈麻婆制作。久之,沿袭为自带原料吃麻婆豆腐的规矩。  直至20世纪20年代,人们还遵守着这个规矩。其时,陈麻婆已经谢世,其店由继承者继续经营,店内设施一如旧样,店门依然没有招牌,里面则是老式方桌和高脚凳。当时店中的炉灶设于堂前,来吃的顾客尽可在灶前观看操作,制作过程、色味调配、火候掌握,一应事项全在顾客眼皮底下进行,无异向顾客表明饭店既不偷工减料,也让有心学习的顾客可以回家自己操作。麻婆豆腐也因此获得“货真价实”、“诚心待客”的美誉,深得食客众望。不过看着简单,要真正做出麻婆豆腐的味道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麻婆豆腐的制作有相当的讲究,单说豆腐,其豆子是粒粒精选,陈年黄豆一粒不用;泡豆子的水来自河边过滤砂后的井水,熬煮用松木明火,石膏选用陕甘北路货,豆瓣则是地道的郫县豆瓣,至于推磨、熬煮、挤压、成型等细功夫,要达到该店长期形成的独特工艺和鲜明特点,就更非易事了。20世纪40年代,出于发展的需要,小店正式打出“陈氏麻婆豆腐”的招牌,并停止了顾客自带原料的做法。后来又将店址迁入城区,成为成都市著名的餐饮店,经营的菜肴更为丰富。麻婆豆腐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天要吃正宗麻婆豆腐可以到成都西玉龙街,在那里依然可以见到“陈氏麻婆豆腐”的招牌。------------不要命的“鬼城”抄手(图)------------  丰都“鬼城”闻名天下。根据以前传说,当人的躯壳消亡之后,亡灵就会来到“丰都鬼国”,等待十殿阎罗发落。生前积德行善的人会升入天界,为非作恶的人会被投进地狱,其余的则要等待天、人、神、鬼、傍生(牛马乃至蚊蚁等动物)、地狱等六道轮回的考验,寻求转生机缘。由于这些离奇的迷信说法,古往今来到“鬼城”求神拜佛、祈福还愿、施舍济物的人来往不断。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来到“鬼城”的人,必会品尝当地的小吃“抄手”。  “鬼城”抄手又叫“鬼城”包面,以皮薄馅大、调味鲜香著称,与“鬼城”同样闻名遐迩。“鬼城”抄手品种多样,根据馅料可分为猪肉抄手、牛肉抄手、鸡肉抄手、羊肉抄手等;汤料又分鸡汁汤、骨髓汤和三鲜汤。  当地流传着一句话:有了抄手不要命,以此来形容人们对“鬼城”抄手的喜爱。这句话并非出自丰都人的自夸,而是有一个有趣的来历。据说民国30年(1941年)间,有几位外地客因避难流落到丰都。有一次,几个人来到一家叫麦地香的面馆吃饭,点了抄手和小面。抄手上来后,几位客人三口两口便吃光了,吃完又要,店伙计连着上了四次抄手,被他们的大食量惊呆了,脱口说道:“先生,你们吃完抄手还要不要‘命’?”当地话里“面”与“命”同音,伙计的意思是还要不要小面。客人吃得正高兴,冷不丁听见这句话,十分震惊,以为发生了不测,一个个撒腿奔到店外。他们一跑,店主和伙计还以为遇上吃白食的了,齐声喊叫着追了出来。外地客被拦阻回来。搅闹了半天,双方才弄明白因为语言不通发生了误会。这个笑话很快传得尽人皆知,“鬼城”抄手一时名声大振。从此这句话变成食客们的口头语。  “鬼城”抄手选用上等面粉和新鲜猪、牛、羊等畜肉为原料。制作20个抄手一般需要用50克面粉和50克猪肉,另加鸡蛋、盐调制为馅,所以面皮薄如纸,肉馅大如丸,有“吃面又吃肉,吃了包面当吃饭”的美誉。另外,其汤料也非常讲究,不论鸡汁汤、骨髓汤还是三鲜汤,调制时都加香菇和黄豆芽熬煮,香味浓郁,清鲜可口。一般猪肉抄手配鸡汁汤,鸡肉抄手配骨髓汤,牛、羊肉抄手配三鲜汤。原汤浊白,滋味醇厚,因此又有“一碗鲜汤穿喉过,五脏六腑都活起来”的赞叹。  抄手是四川对馄饨的称呼,广东人则称之为云吞。馄饨不过极为平常的吃物,可是到了“鬼城”却因制作精美、风味独特而备受人们青睐。外地人游“鬼城”有“不吃抄手心不甘”的说法。人们不再迷信于“鬼城”的种种传说,与其为子虚乌有的来世祈福,还不如以美味的抄手饱足现实的肚子。   ------------钟情最爱鱼香肉丝(图)------------  吃过多少回鱼香肉丝已经无法计数,反正有一个时期——大约十年前吧,只要和朋友一起去酒店吃饭,必点的菜肴便是鱼香肉丝,而且从来没有人提反对意见。说句不夸张的话,一提这道菜,我的味蕾马上就回忆起它酸甜辛辣的滋味。开始吃自然是因为觉得奇怪:明明是猪肉,何以有鱼的味道;后来则是因为喜欢而产生的依赖感。  据说,无论南北但凡厨师要考级拿证,鱼香肉丝是必须要做的一道菜。初闻此说,甚为不解,后经一位从厨多年,对川菜颇有研究的厨师指点,方才明白其中道理。他说,肉丝者任你技艺高超也终归是肉丝,鱼之味道本来就与肉之味道各不相干。而鱼,若清蒸水煮,也无非清淡,并无浓郁醇厚之味。所谓鱼香,所指乃是多施调料,糖醋焦溜之鱼味。此实乃调料佐助之效果。但凡做鱼之时,葱、姜、蒜三味不可或缺,善用此三味者,则可除鱼之腥气,呈鱼肉之美味,此乃烹鱼之道。然世人由此认为此三者既能赋美味于鱼,以此三味善加烹制,肉味亦可生发鱼香。岂知,材料虽用足,而鱼香不可得。不得要领者多,看破玄机者少。所以烹鱼香肉丝而得其妙并非易事。厨师调和五味之水准,以此菜试之可见分晓。  确实,不同的餐馆虽然用料相同,甚至成菜颜色相差无几,但吃起来却差之千里。而且,既以鱼香肉丝名之,而不得其味,吃起来就不知是什么东西了。所以鱼香肉丝做得好坏便成为我们评判酒店厨艺的标准。  鱼香肉丝,其名得自于以鱼香调味。这道菜出现不过几十年,首创者为民国初年的四川厨师。1909年的《成都通览》收录有1328种川菜菜肴,其中并没有鱼香风味的菜肴,说明鱼香肉丝的出现肯定晚于1909年。鱼香肉丝的“鱼味”来源于调料的善加利用,乃是由泡辣椒、酱油、白糖、姜末、蒜末、葱调制而成。它模仿四川民间烹鱼的方法,所以取“鱼香”之名,其实与鱼并不沾边。此种调料具有咸、甜、酸、辣、鲜、香等滋味,是烹制菜肴的极佳调味品。------------四川名肴夫妻肺片(图)------------  据说仅在成都,经营夫妻肺片的食店就有几百家。它不仅作为一种小吃流行于街头,而且常作为冷碟出现在高档筵席上。它色泽红亮,麻辣鲜香,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扬,是四川最著名的菜肴之一。  夫妻肺片创制于20世纪30年代,发明者是一对年轻夫妻,丈夫叫郭朝华,妻子叫张田政。当时夫妻二人常常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或是在学校附近摆摊。他们卖的是凉拌牛肚、牛肺、牛肠、牛头皮。这些东西本是不堪入馔的“废料”,可是经过夫妻俩精心研制,切片后再淋以红油辣椒、花椒粉、卤水等制成的调味汁,变得软糯可口,味美非常,令人食之不厌,深受欢迎。因为夫妻二人总是形影不离,学生们垂涎美味,常常追随其后,调皮的孩子用纸条写上“夫妻废片”,悄悄贴在夫妻俩的背上或小担上,有的还前后跑着喊叫:“夫妻废片、夫妻废片”。  街上有一家张婆酒铺,见人们喜爱夫妻二人的小吃,便邀他们在铺前摆长摊,吃的人就更多了。其中一位客人深爱此味,特意制作了一块匾牌送来,上面写着“夫妻废片”四个金字。从此,“夫妻废片”的名称渐渐叫开了,在成都享有“车行半边路,肉香一条街”的美誉。  旧时,在街头吃夫妻肺片还须有点功夫:拌好“废片”后,如果使用摊上的长筷子,不可让嘴接触到夹住“废片”的筷子(也算出于卫生的考虑吧)。于是大家便将脸仰向青天,高高举着夹着“废片”的筷子,“废片”接近嘴巴时,松开筷子,让“废片”及汤水做“自由落体”掉入口中。小贩的筷子对孩子来说太长了,要干净利落地完成这一过程可不容易。小孩子常常弄成花脸,连衣服也洒上了作料。不过也有一个窍门,在夹取的时候,先设法将“废片”卷成“筒状”,附带的汁水多,吃的时候还方便些。孩子们常常围在摊子前比试吃的技术。  1958年公私合营,郭氏夫妇将“夫妻废片”的制作技术毫无保留地献了出来,他们也成为成都市饮食公司的正式职工。“废片”也改称“肺片”,夫妻肺片数十年走俏蓉城。20世纪80年代成都市饮食公司为“肺片”注册了“夫妻牌”商标,原国家内贸部还授予它“中华老字号”称号,夫妻肺片成为蜚声全国的美食。  2002年8月的一天,张田政在老伴故去多年后,也在养老院去世。和夫妻肺片热卖的景象相比,和老人生前培养了成百上千的徒弟的业绩相比,老人的离世显得冷清寂寞。而在她刚刚去世不久,夫妻肺片又掀起了名分之争,她的女儿重新使用“夫妻废片”的名称,并注册商标。夫妻肺片在多年的平静之后掀起了波澜。  “肺片”和“废片”,一字之差,使舆论颇感为难:一种小吃两个名字宣传起来就不方便,众食客在选择上也会有些犹豫。不过幸亏夫妻肺片还和以前一样好吃,吃的时候大可不必怀疑。------------水煮牛肉辣不怕(图)------------  此菜是最普通劳动者创造的大众化菜肴,已有千余年历史。不过最早的水煮牛肉绝无今日之美味,因为那是四川自贡的盐工用淘汰的役牛制作的解馋菜,烹调方法很简单。  相传,此菜于北宋年间问世,当时自贡已是我国井盐的著名产地,牛是那时用作汲取盐卤的主要动力,一头壮牛一般只能干上一年半载即须淘汰,盐业老板为减少开支,常将淘汰的役牛分给盐工,抵付部分工资。每当有老弱役牛被淘汰。盐工们享口福的日子就来临了。他们即略加食盐、辣椒煮熟——这就是最初的水煮牛肉。后来,水煮牛肉随着盐工们的足迹也流传四方,又被引人酒楼饭店,经厨师不断改进提高,便成了一道四川传统风味菜肴。不过,食客不可望文生义,以为水煮者,必清淡,也不会有辣味。其实,此菜甚辣,上菜时上面是一层干辣椒,人口麻辣鲜烫——怕辣味的顾客可千万别点此菜。  ------------李白与太白鸭(图)------------  此菜为四川传统名菜,相传已有1200年的历史。民间传说此菜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首创。唐代玄宗年间,李白入宫,为一展其抱负,想方设法接近玄宗。一次他根据自己吃过的菜,烹制一道鸭肴献给唐玄宗,皇帝吃后颇为欣赏,并称为“太白鸭”。此菜传开后,又经厨师改进提高,风味尤佳,并流传下来。  此菜的独特之处在于,烹饪好的鸭块与包好的翡翠饺同器上席,色泽白绿相间,鸭嫩汤鲜,饺香味美,因蒸鸭时配以三七、枸杞等补品,故有滋补之功。------------郭沫若与软烧仔鲢(图)------------  “三洞桥边春水生,带江草堂万花明。烹鱼斟满延龄酒,共祝东风万里程。”这是郭沫若先生1959年在带江草堂品尝此菜后乘兴所题之赞诗。软烧仔鲢是成都厨师邹瑞麟于20世纪30年代创制的一道鱼肴。那还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邹氏夫妇二人为生计在成都西郊三洞桥畔开了一间无名小店,当时除了经营一些小吃外,还以桥下溪水中的鲢鱼佐以大蒜烹制成菜肴出售。他烹调的鱼,不过油,而是用好汤加调料微火煨烧而成,故成菜极其鲜嫩味美。就是这道菜渐渐使小店远近闻名,菜有名了,来吃的人多了,店就不能没名了——于是就有了“带江草堂”这一雅号。------------清香四溢的白果烧鸡(图)------------  这是青城山和都江堰的传统名菜。传说,此菜为青城山天师洞的道士所首创。青城山为道教圣地,风景优美,古迹众多;山上有许多数百年以上的银杏树,果实累累,且极少污染,是药食兼用的上乘之品。道士就地取材,烹制出美味佳肴也就顺理成章了。此菜系以嫩母鸡为主料,配以白果和多味调料烧制而成。成菜时,以白果点缀,如珍珠环绕鸡身,鸡白嫩,果似珍珠,汤汁如乳,清香四溢,令人赏心悦目,且食后还有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等功用。  ------------长寿薄脆的传说(图)------------  长寿县,以其长寿者多而得名。而这里的名点薄脆,则以片薄香脆驰名远近。说起这里的薄脆,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还是在很久以前,长寿县城的河街新桥头住着王氏父子,儿子王华20多岁,二人以开炒米店为生。而新桥东头住着朱姓人家,有个漂亮女儿叫朱玉,家中开个小吃店,日子过得也不错。朱玉姑娘悄悄爱上了忠厚老实的王华,任凭多少人上门给她提亲她也不同意,气得她父亲好生不快。  一年夏天,天降暴雨,正巧有母女二人过河在桥头被大水卷走,王华父子舍身相救。结果,那母女得救了,王父被大水卷走了,王华也受了伤。巧的是,那得救的母女正是朱玉的姑母和表妹。朱家对王华很是感激。由于王华受伤,父亲丧命,日子过得很凄凉。朱玉不顾父亲反对,决心嫁给王华,后在姑母的支持下,终于与王华成亲。小两口也开始经营小吃,由于朱玉心灵手巧,王华忠厚有名,生意不错。一年,王华过生日,朱玉特做几样细点,请亲朋好友。席间,大家对朱玉所做薄脆评价极高,朱玉便又做了一些送给大家。谁知,她的薄脆竟然一下子出了名,慕名而来者还不知她的店本不经营薄脆,但客人来了,朱玉只好现做。后来,朱玉小两口索性便以薄脆为主要经营品种,结果生意越做越好,名声越来越大。因其出在长寿县,外地人便称之为“长寿薄脆”。------------天上美味玉糁羹(图)------------  “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掺羹。”这是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赞美玉糁羹的诗句。此羹其实是苏东坡三子苏过所创制。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苏过也才华出众,且颇为孝顺,他做此羹是为了孝敬其父的。此羹的主要原料是山芋,但因精心烹制,味道不凡,故苏东坡于此诗题记中云:“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掺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酡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    ------------湖北:千湖之省说鄂菜(图)------------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北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江汉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南方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物产,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为当地的饮食文明奠定了基础。“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可见其饮食之盛。  鄂菜是由武汉菜、荆沙菜、襄阳菜和黄州菜等四大地方风味构成。其中尤以武汉菜最具代表性。  武汉长期以来不但是江汉平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腹地的水陆交通中心,素有之誉。这就决定了武汉菜最具博采众长的优势,故其菜点品类繁多,制作精美,特别是煨汤类菜肴,颇有独到之处,较其他地区菜点也更具适应性。  ------------又食清蒸武昌鱼(图)------------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最早读到这首《水调歌头·游泳》是在高中语文课本里,不过一饮一食,到了毛泽东笔下却显得气概非凡,令人叹服。“长江水”想必和通常的饮用水无甚差别,水嘛,无色无味解渴而已;可这“武昌鱼”究竟是什么鱼却煞费想像。在高中生的我的眼里,武昌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许多年之后,终于有机会出差到武昌,到达当天晚上和同事来到一家餐馆吃饭。我一下子点了两道武昌鱼的菜肴——清蒸武昌鱼和武昌鱼片汤。武昌鱼盛在浅盘里端上桌,除了身上几道刀口,看上去完好如初,鱼身还泛着银色的光泽。夹一口,味道清淡鲜淳,肉质比家乡的鲳鱼还要糯软;再喝口鱼片汤,清爽适口。难怪会入诗呢。毛泽东写《水调歌头·游泳》是1956年5月末的时候,当时毛泽东第一次畅游长江,在船上吃了几道菜,其中就有武昌鱼,于是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清蒸武昌鱼这道菜很受毛泽东的喜欢,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武汉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在招待宴席上便有清蒸武昌鱼。此鱼当时为武汉漩宫饭店特级厨师杨纯清烹制。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俗称鳊鱼。这种鱼在古代就很有名,《诗经》记载:“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湖北通志》记载:“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樊口今在湖北鄂城县境内,其境内梁子湖经此汇入长江。古时武昌并非今天的武昌,而是现在的鄂城县;团头鲂被称为武昌鱼即始于古时。烹食武昌鱼在三国时代已经很盛行。《吴志·陆凯传》记载:三国鼎立时期,吴国最后一代皇帝孙皓要从建业(今南京)迁都武昌,陆凯上书谏阻就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当地民谣。毛泽东的诗句大概就借鉴了这一史实。  武昌鱼不但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属于高蛋白、高脂肪鱼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珍贵的滋补营养佳品。武昌鱼被称为樊口鳊鱼,是因为长江水通过樊口涌入湖里,武昌鱼随着长江水进入湖里繁衍生息,到枯水季节,又随湖水进入长江河槽深处越冬,因往返于樊口,因此被当地人称做樊口鳊鱼。  武昌鱼产于鄂城和武昌县境内的梁子湖。该湖湖面辽阔,直通长江,江水可倒灌。由此使湖水水质好、饵料丰富,便于武昌鱼的生长繁殖。  用武昌鱼可以烹制出数十种不同风味的鱼菜,如清蒸武昌鱼、花酿武昌鱼、蝴蝶武昌鱼、茅台武昌鱼、鸡粥奶油武昌鱼、红烧武昌鱼、杨梅武昌鱼、白雪腊梅武昌鱼等,其中尤以清蒸武昌鱼脍炙人口,清香扑鼻,肉嫩味鲜,已是驰名中外的上等好菜。  清蒸武昌鱼是湖北著名的风味菜,除刚才提到的武汉漩宫饭店,经营清蒸武昌鱼的另一家名店是位于武昌市解放路的大中华酒楼。该店开业于1930年,主要以湖北风味为特色。  ------------荆川佳肴冬瓜鳖裙羹(图)------------  甲鱼,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动物。中国除青藏高原,各处均有分布。甲鱼有许多不同称呼,《北户录》称为神守,《中华古今注》称为河伯从事,《物类相感志》称为团鱼。  不同的地区和行业叫法也不同,广东称水鱼,湖北称龟鱼,贵州称角鱼;饮食业有元鱼、圆鱼、元菜的称呼;民间还有老鳖、脚鱼、王八等俗称。  中医理论认为,甲鱼肉味甘性平,有滋阴凉血的功用,可治骨蒸劳热、久疟久痢、崩漏带下、瘰疬以及痃癖痃瘕等症。  中国人以甲鱼为馔,在《诗经》中已有记载,称做“鳖”。南宋都城临安有“团鱼羹”;清代《食宪鸿秘》有“煮甲鱼”、“素鳖”制法;《随园食单》收有生炒、酱炒、带骨、青盐、汤煨、全壳各样甲鱼肴馔6款;《调鼎集》则收有17款甲鱼肴馔。甲鱼菜又以鳖裙烹制的菜肴为上,鳖裙的身价高于鳖肉,在宴席上也是备受重视的珍品,各菜系都有以鳖裙制作的名菜。宋代有一道以鳖裙烹制的名菜,历来为众多美食家所称道,此菜广为流传,绵延至今。  据《江陵县志》记载,北宋时期,有一回宋仁宗召见江陵张景时问道:“卿在江陵有何贵?”张景回答:“两岸绿杨遮虎渡,一湾芳草护龙洲。”宋仁宗又问:“所食何物?”张景说:“新粟米炊鱼子饮,嫩冬瓜煮鳖裙羹。”冬瓜鳖裙羹乃是用甲鱼裙边和冬瓜炖制而成,当时在湖北荆州地区人们多喜食此菜。经宋仁宗和张景一问一答,特别是因张景对答如流,言辞美妙,此菜遂名声大振,后来成为宋代脍炙人口的宫廷名菜。如今荆州地区人们依然善烹此菜,并被品尝过的人盛赞为:“荆州处处鱼米香,佳肴要数鳖裙羹!”  民间有“初秋螃蟹深秋鳖,吃过鳖肉过寒冬”的谚语。春、秋两季为甲鱼最肥实的季节,分别称为“菜花甲鱼”和“桂花甲鱼”,二者中以后者为佳。食甲鱼选用鲜活者烹制,死甲鱼不可食用。另外挑选甲鱼,还需要注意河产和江产的差别,江产背黄肚白,河产背乌肚白,河产者质地肥嫩,优于江产。甲鱼的名产地有很多,如四川峨眉元鱼、湖北洪湖甲鱼、河北白洋淀团鱼、山东微山湖大鳖、安徽当涂中华鳖、江西九江大甲鱼等。安徽黄山山区还有一种马蹄鳖,又称沙鳖,大如手掌,肉质细嫩,宋代梅圣俞有“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的赞咏。  ------------美而珍的鸡泥桃花鱼(图)------------  鸡泥桃花鱼是湖北荆州地区的风味名菜,是以鸡肉和桃花鱼汤汆而成。此菜形似朵朵桃花浮于汤面,鱼肉鲜嫩异常,汤汁清鲜。据《荆州府物产考·桃花鱼记》记载,此菜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至今都受到人们钟爱和赞誉。  桃花鱼产于彝陵峡口香溪里,每当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桃花鱼便在清澈的溪水中游来游去,乳黄、粉红、玉白,色彩斑斓,如朵朵桃花飘散开来。清代诗人曾赋诗描写道:“花开溪鱼生,鱼戏花影乱。花下捕鱼人,莫作桃花香。”关于桃花鱼,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汉代的时候,汉元帝为了让匈奴安心归附,将王昭君远嫁匈奴和番。出塞之前,昭君获准回乡探望父母和乡亲。启程离开那天,乡亲们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昭君含泪登上龙舟,抱起琵琶,以哀婉动人的乐曲诉说离别之情。弹到感人处,两岸树上桃花纷纷飘落,洒在船上水中,睹物思情,昭君不禁潸然泪下。被泪水沾湿的桃花瓣漂入江中,顿时变成五颜六色的小鱼,一路追随龙舟游去。从此,每当桃花盛开的时候,桃花鱼便应时而来,在香溪水中翩然游动,乡亲们便将其称做桃花鱼。至今香溪的老人们还说:在桃花盛开、明月当空的夜晚,水面上常传来妇女衣服上金玉饰物的撞击声,好像昭君又来到了香溪。难怪杜甫到昭君故里凭吊后写的《咏怀古迹》中有“环佩空归月夜魂”的句子。  实际上,桃花鱼的学名叫做淡水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低级最原始的无脊椎动物,生存历史大约有15亿年。其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时姿态状若桃花花瓣,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桃花鱼,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目前为世界珍稀物种资源,在其他国家已经绝迹。随着三峡工程的施工,桃花鱼的生长环境已经受到威胁,有专家提出建议,在古归州长江附近选择合适地带,建设与长江相通的人工水池,还原桃花水母的生存环境。  桃花鱼的美丽珍贵和桃花鱼的动人传说,都给此菜增添了绚烂的光彩,使人闻之怦然心动,食之思绪翩翩,心灵和胃肠都为之舒爽。------------迎春首日炸春卷(图)------------  春卷是用干面皮包馅心,经煎、炸而成。它是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来。春卷素淡鲜美,风味独特,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  立春是春季来临的象征,在中国古代,人们在这一天会制作春饼、春盘食用,并且以之馈赠亲友。据《风土记》记载:“元旦造五辛盘。”“五辛盘”就是在春日供人们食用的五种辛荤的蔬菜,称为“春盘”。《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开元天宝年间,人们在春日有郊游野餐的习俗。每过正月半后,人们或乘车,或骑马,来到郊野搭起帐篷,饮宴中将春盘、春饼作为主要食品,称为游春宴。这种习俗不但在民间很流行,宫廷也经常将春饼、春盘作为季节食品赐给宠臣。  元代,已经出现包馅油炸的春卷。《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了最早的春卷烹制方法:“摊薄煎饼,以胡桃仁、松仁、桃仁、榛仁、嫩莲肉、干柿、熟藕、银杏、熟栗、芭榄仁,以上除栗黄片切外皆细切,用蜜、糖霜和,加碎羊肉、姜末、盐、葱调和作馅,卷入煎饼,油炸过。”春卷、春饼、春盘在文人学士的诗文里也常常提及,元朝初年的契丹人耶律楚材就曾写诗吟咏。他在《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中写道:“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搡葱白,细剪蒌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粱。”这首诗表明立春吃春饼的习俗,不但在汉族地区盛行,而且流传到了其他民族中。  清代饮食著作开始出现春卷的名称,《调鼎集》里记载的春饼已经出现卷状的形制,并且分为咸、甜等数种做法,和今日的春卷极为相似。  春卷发展到今天,制作更加精巧,品种繁多,已经成为日常的风味小吃。面皮除用麦面,还有米粉、鸡蛋、豆腐制作的;馅料更是丰富,肉丝、豆芽、春韭、韭黄、豆腐丝、豆沙、枣泥。不胜枚举,不一而足。荆州春饼为湖北风味名点,是用水油面包酥油面做面皮,包馅,经煎炸制成。其馅为猪肉和冬菇、冬笋、口蘑等蔬菜,均加工成米粒大小。荆州春饼造型优美独特,面皮上还贴有生菜雕刻的“春”字,并用网油包饼,别具一格。广东的三丝炸春卷乃是春卷的一种变化品种,所谓三丝,即馅料用黄瓜皮丝、香菇丝、绿豆芽制成;还有一种炸腐卷,用豆腐皮做皮面,肉蓉(肥肉、瘦肉、香菇、蒜等一起剁成蓉)为馅,香脆可口,四季皆宜,为客家重要宴席必备之佳品。关中地区民间吃春卷,有用荠菜做馅的传统,据说是为纪念唐代王宝钏与薛平贵的爱情故事:王宝钏对爱情忠贞不贰,在野外苦度一十八载,靠挖荠菜等野菜煮食度日,终于与从军归来的丈夫团聚。  春卷各地都有制作,随着时代的进步,还衍生出许多高档的品种,如炸虾卷、炸蟹卷等。北京烤鸭和京酱肉丝等菜肴,在食用的时候,也以面皮包裹肉片、肉丝,佐以葱丝、甜面酱等调味品入口,这大概也算是春卷的一种变化吧。------------经久不衰武汉热干面(图)------------  湖北菜虽然不入八大菜系,但湖北有很多不错的小吃,比如武汉的热干面,烹制简单然而风味卓绝,和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京炸酱面并称为我国的五大名面。除了伊府面,这几样面条当年都是街头最廉价、最普通的面食,是那些小面摊,甚至挑着担子经营小吃的商贩们创制了这些普普通通却浓郁鲜美的面食。  面条是我国北方人民的家常主食,从古至今,许多出门人腹中饥饿的时候都喜欢吃一碗热气腾腾、滋味浓郁的汤面,奔波劳累带来的渴、饿、疲乏,在这碗畅快淋漓的面条的稀里呼噜声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于是浑身又生出力气。这非常像北方人的性格,直接、简单、痛快。甚至可以这么说,只有北方才会出现面条,而面条数千年来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北方人的性格。  去武汉的时候,在火车站附近发现了一家蔡林记面馆,门面干净,装潢得简单而大方,门边的招牌上写着“热干面1.5元”,这马上让我想起武汉作家方方的小说《烦恼人生》里关于热干面的描述,于是进去要了一碗。面条很快就做好了,只见师傅抓起一把面,刚好放满一个竹笊篱,在开水锅里一过,放进碗里,从一个大瓦罐里舀了一勺老汤浇上,撒点肉末、葱花、盐、芝麻酱和各种颜色的作料,一碗热干面就做出来了。热干面很便宜,给的面也不多,最多不过二两。一碗面转眼就下了肚,吃的是余香满口,实在太出乎意料了,这大概是最简单、最便宜的美味了。就是面的分量太少,又要了一碗,等着第二碗面条的时候,抬眼看见墙上写着的介绍文字:“相传20世纪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一绰号李包(得名于其脖子上的瘤子)的人经常在关帝庙一带持一拨浪鼓沿街叫卖凉粉和汤面,他就是热干面的创制人。由于热干面价廉物美,美味可口,受到人们的欢迎。蔡老先生自1923年在汉口满春路经营热干面,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看来这家面馆还是百年老号。  以简简单单的面条,加点葱花、肉末、老汤、作料,就成了一碗美味。以最简单的材料、最简单的方法烹制出美味的食物,这才是烹饪的最高境界。在武汉三镇,这百年间,有多少经营珍馐美味的酒楼大张旗鼓地开张,又灰溜溜地关门大吉,而这普通的热干面却不动声色地煮了近百年,人们也毫不厌倦地吃了近百年。可见人间美味并不是那些稀奇古怪、花样翻新的菜肴,而是我们每天津津有味吃着的普普通通的食物。  在武汉的那几天,几乎天天去吃热干面,热干面并不像很多高贵的食品那样,讲究色香味俱全。一碗热干面,看起来普通之极,味却非常美,而且它不像很多精美的菜肴,多吃几次就使人腻烦,这也许是热干面历经百年而不衰的原因吧。------------宋太祖与豆油卷的传说(图)------------  豆油藕卷,俗叫豆油卷,是楚乡湖北孝感民间传统风味素菜名馔。因孝感向以盛产优质莲藕出名,故当地人民素喜烹食各种藕肴。特别每适年节喜庆,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要烹制豆油卷这一美味佳肴。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自小家贫,早年曾浪游楚地,以推车贩运为业。一次寒冬,他手推独轮车,从古“楚王城(今湖北云楚)来至孝感西湖村,当独轮车满载贩购的西湖莲藕后,却已时值风雪黄昏,饥寒交迫,赵匡胤便推车投宿西湖酒家。急欲酒菜充饥御寒。然而,却逢当年因年岁饥馑,兵祸战难频繁,朝廷严禁民间酿酒,加之此时酒馆饭菜俱空,厨间仅剩两张未用完的豆油皮及葱、姜等零星物料。而聪明的厨师触景生情,以显示自己厨艺高明,便随机应变,即取用来客独轮车上的莲藕作原料,经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略用盐腌渍后,抖入葱、姜、香菇丝等调配料和少许面粉,用净布紧紧卷捏成一字条形,再用抹过面糊浆的豆油包牢,以锯刀法切成形似“车轮”一样的筒片,并经油炸烹制。稍许,酒家端上一盘“豆油藕卷”和一壶私人家酿陈酒送上餐桌。赵匡胤非常感激,便一人独酌起来,边吃边即赞曰:“豆油藕卷肴,兼备美酒好,落肚体通泰,今朝愁顿消。”于是,“豆油藕卷”这一佐酒美肴即问世并沿传下来。  大约过了十多年后,在公元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一跃而当上了宋朝的开国皇帝。一天,他忽然想起当年在西湖酒馆吃过那难得的美酒和佳肴,顿时感慨万分,为了不忘旧情,便特对孝感颁发诏书,取消西湖禁酒令。据《孝感县志》转引《方舆胜地览》记载:“太祖(赵匡胤)践位后,令宽西湖酒禁,仍置万户酒馆。”自此,“西湖酒市”复兴,亦沿传千年。  迄今,千年古迹犹存,孝感城西入口处,还立有“宋太祖沽酒处”一石碑。诗题“高馆临湖旧业荒,青帘市岸指垂杨,金舆玉辇无消息,犹想当年酒瓮香”。此处,乃孝感八景之一的《西湖酒馆》遗址。虽然这是往事越千年,时过境迁,人亦作古,但历史文献记载尚存,而当年赵匡胤在西湖酒馆吃过的美酒和佳肴,至今却都仍然流传人间。  ------------醇香味美沔阳三蒸(图)------------  三蒸即蒸鱼、蒸肉和蒸藕,源于沔阳地区的传统名菜。这里古代水灾甚多,“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这是过去流传在该地区的民谣。以野菜、虾、藕等混合蒸食是人们过去充饥的常见食物。不过,说起“三蒸”的来历,据传还与元末的农民起义军陈友谅有关:一年,陈友谅率军在此作战,因军情紧张,常吃夹生饭、盐水菜,影响打仗。掌管后勤的罗娘娘便从民间学来蒸菜法,将米粉、鱼、藕、青菜等拌和后上笼蒸熟,供大军食用。此法制菜可主副食兼顾,且醇香味美,士兵吃后非常高兴,连打胜仗。而这种蒸食法也随着义军的足迹流传开来。据称,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过此菜也曾叫好。自此以后,沔阳三蒸渐渐成了饭馆酒楼的宴席菜之一。  ------------誉满天下云梦鱼面(图)------------  湖北云梦古称“梦泽”,历史上一直有这样的口头禅:“白合分流的鱼,桂花潭里的水,凤凰台上的晒场。”意思是说云梦城西的白合口是府河分流处,盛产鲜鱼;白合口有个桂花潭,水深清澈,水质极佳。其旁边的凤凰台地势高起,四周开阔,是晾晒食物的好场所。著名的鱼面就是用这里的鱼、水、晒场制成。  清道光年间,当地有家“许传发记”布行,为了招徕顾客,特做鱼面招待路远的顾客。那老板请来名厨,将鲜鱼剁成鱼茸,掺入面菜之中,精心制成鱼面,味道异常鲜美,招来不少顾客买布。为了让鱼面便于贮存携带,以作为礼品,他们又将鱼面切为细丝,在晒场上晒干、包装,使鱼面走出云梦,飘香外地。1915年,云梦鱼面还在巴拿马运河开航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荣誉奖状。  ------------香脆味美的礅子锅盔(图)------------  礅子锅盔为沔阳仙桃镇历史悠久的传统名小吃。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饮食行的祖师爷梅翁之母因病不思饮食,梅翁便精心为母亲制作出一种形如石礅的面食。那时的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的饮食文化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能吃到精制的面食十分不易。梅母吃过梅翁做的面食后,胃口大开,精神渐长,不久病愈。后此食流传开来,人称“礅子锅盔”。其形状偏圆,似太极图形,色泽金黄,香脆味美,便于储存携带。  ------------喜宴绝佳龙凤配(图)------------  龙凤配为荆州传统名菜。  相传此菜为三国时诸葛亮的厨师所创制。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不会忘记《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这段故事。话说刘备僧孙尚香回到荆州后,诸葛亮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便张灯结彩,大摆宴席,还特吩咐厨师做些吉祥如意气氛的菜肴。于是,厨师即利用黄鳝和鸡烹调出“龙凤配”这道菜。刘备和夫人食后皆连声叫好。后流传下来,便成了荆州的一道名肴。  ------------湖南:芙蓉国里话湘菜(图)------------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西、南、东三面环山,北向敞开至洞庭湖平原,是一个马蹄形盆地。这地貌在中国是很独特的。这里水网密布,有水乡泽国的洞庭湖区。渔农之家常用水产动植物原料,煮、烧、蒸各种菜肴,清鲜自然,不尚矫饰。特别是“渔家菜”和蒸钵炉子之类,充溢着乡土的田园风味。  湘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湘菜最大的共同点则是善用烟熏的腊肉原料,多用辣椒调味,民间菜尤其如此。市肆饮食在这方面则有别于民间饮食,除了不断吸收他地的烹饪之长外,也为了适应市场和各地流动顾客的口味需求。  ------------湖南名肴东安子鸡(图)------------  一次,一位湖南朋友来玩,请他到附近一家饭店用餐,席上特意为他点了湖南风味名菜东安子鸡。哪知菜上来后朋友大皱眉头,连连摇头说:“这哪是东安子鸡,鸡肉又老又肥腻,简直糟蹋湘菜。”还说在真正的湘菜馆,米饭是盛在精巧的钵子里,那样吃才有风味。朋友发完牢骚再不下箸,我却心痛花的钱,硬着头皮吃了一阵。  这位湖南朋友不但不认可这饭店的东安子鸡,甚至对菜谱中讲的烹制方法也大不以为然。他认为制作东安子鸡必须选用当地产的不到1岁的母鸡。东安县芦洪市出产的鸡,鸡腿小,胸大而肥,是制作东安子鸡的最佳原料。另外他还认为,东安子鸡非请当地人烹制不可,他们比科班出身的厨师更善于调味,做出的菜滋味浓郁。这位朋友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照他的理论行之,湘菜只能闭门不出,固守一隅了。所以他的观点我只能同意一半。  东安子鸡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唐玄宗开元年间,湖南东安县城里有一家由3个老妇开的小饭店。一天晚上有几个客商经过,要求做几道鲜美的菜肴。当时店里的菜已经卖光,仓促不及准备,店主便现捉了两只活鸡,宰杀洗净,切块,加葱、姜、蒜、辣椒等作料,用大火热油炒过,再加盐、酒、醋焖烧,浇上麻油出锅。菜端上桌香气馥郁,几位客商吃过觉得鲜嫩可口,非常满意。事后到处夸赞,引来许多吃客,小店名声渐渐传播开来。东安县知县风闻此事,半信半疑,便亲自前往品尝,觉得名不虚传,赞赏之余,将此菜命名为东安子鸡,从此成为湖南的传统佳肴。  东安子鸡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烹制日臻完美,受到众多名人的赞赏。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是东安人,平时非常讲究美食。北伐战争胜利后,他曾在南京设宴款待宾客,以东安子鸡遍飨宾客,大家食后赞不绝口。郭沫若的《洪波曲》也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唐将军在长沙水陆洲的公馆里曾设宴招待了他,其中东安子鸡菜味最佳。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毛泽东设宴款待尼克松时,席间也有东安子鸡这道菜;尼克松边吃边赞赏,回国后,还大加赞扬东安子鸡味道绝佳。  ------------食疗是中国传统饮食(图)------------  食疗是中国传统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向来有“医食相通”、“医食同源”的理论,认为通过合理地摄取营养,可以达到养生和治病的效果。《黄帝内经·素问》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又指出,治内病“药以祛之,食以随之”,把以药治病和以食调养紧紧结合在一起。其他大量的医疗著作,如《食疗本草》、《食性本草》、《食医心镜》、《食物本草》、《日用本草》等,都是专门论述食治食养、食疗食补的著作。  古代历朝历代宫廷还设有“食医”一职,专门掌管御膳的材料配合、调和比例和配方,使医和食共同为除病延年、养生健身服务。  药膳名菜有很多,由于地理和气候的不同,与其他菜肴一样,在长期的发展中,也融入了地方菜肴特色。  湖南有一道风味名菜龟羊汤,以乌龟和羊肉炖制而成,不但是一道珍贵美味,而且对于肾阴肾阳俱虚、阳事萎软、面色无华、心烦口渴、须发早白、畏寒怕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等病症有显著的医疗效果。  在上古时期,龟与麟、凤、龙同为“四灵”,被视为神物,不可食用。春秋时代,开始被列为珍肴食用。到了明代,乌龟不仅成为药材,而且将其作为食疗佳品。《本草纲目》记载,龟肉“甘、酸、温、无毒……煮食,除湿痹、风痹、身肿。治筋骨痛及一二十年寒嗽”。  中国食羊已有3000年的历史,羊肉用于食疗大概始于宋代。据《松窗百说》记载:“羊肉、白面、法酒,善调之,自能壮健补益。”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记载的羊肉菜肴多达73款,其中就记载了用羊肉相配的团鱼汤一菜的食疗作用,宫廷御医均以此菜作为滋补佳肴。所以羊肉与乌龟共煮,是一道历史悠久的药膳名菜。  龟羊汤以湖南玉楼东酒家烹制的为妙,该店开业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原设于长沙市解放路,现址在五一广场。主要名菜有鸭掌汤泡肚、麻辣子鸡、龟羊汤等。其烹制的龟羊汤汤汁浓醇,肉质酥烂,滋味鲜美,几十年来深受广大顾客欢迎。  吃药膳应顺乎时令,所谓“肾气旺于冬”。冬季药膳尤要注重温补肾阳,以助肾藏精气,从而化生气血津液,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所以龟羊汤冬季使用最为相宜。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食物的祛病健身功效,食补食疗蔚然成风。但是药膳也不可不加选择地乱用,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时令及地理环境加以选择。“顺乎自然”,才能真正对人有所补益。------------臭名远扬的臭豆腐(图)------------  下笔之前,好一个犹豫:可以写臭豆腐吗?和南北大菜同入一书它够不够格?比个头,是小了点,但要论名气,臭豆腐可谓臭名远扬,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不是满汉全席,而是臭豆腐。可是已经由不得我考虑了,沁人心脾的臭味正从写下的题目中一阵一阵飘送出来。这三个字像三块刚从炸锅里捞出来的臭豆腐一样,引得我垂涎欲滴。  臭味和香味本是对立的两种味道,人们的嗅觉、味觉本是好香恶臭。可是臭豆腐却臭得让人喜欢,凡可以用来形容香味的词汇,用在它身上也恰恰合适——芬芳的臭、馥郁的臭、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臭……实际上,细细咀嚼之后,你就会知道臭豆腐其实是香的,而且是由里及外、不断从臭味中蜕变而出的香,好像它的臭是因为香受到强大的压迫,造成“痉挛”才产生的,是因为香味达到了极致而化作了臭。所以爱它的人才爱得理直气壮。  豆腐可以算得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品种与类型成百上千,数不胜数,是人们食用最广、最大众化的烹饪原料之一。豆腐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它不但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而且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医疗价值。豆腐制成的菜肴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营养了无数的中国人;豆腐是美味中的大仁者,古代的贫民能够和皇帝同享的美味恐怕只有豆腐了。时至今日,臭豆腐依然保有高风亮节,甘愿做流浪街头的珍馐美味。  街头常见的都是油炸臭豆腐,北京、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都有,除了外表和作料略有差别,吃法大致相同。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很有名气,豆腐块呈灰白色,一块块叠放在坛子里,臭味浓烈,有点呛人,但并不油炸食用,只能算作佐餐食品。不知油炸臭豆腐源于何处,我猜该是南方的特产。第一次吃炸豆腐是在南京,当然是受了臭味的吸引。南京的豆腐块小巧玲珑,扔进锅里吱吱作响,伴随油的翻腾,一股诱人的香味便四下里蔓延开来;不一会儿豆腐块透出了金黄的色泽,待到表皮膨胀鼓起,捞起放到沥油架上,浇上辣酱蒜汁,便可用一支牙签叉着吃了。第一次吃臭豆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想起南京,我的心中就会出现一块臭豆腐的形状。  关于臭豆腐的故事我只找到一个:新中国成立前,一个外国律师第一次来上海,闻到臭豆腐的气味后,认为有碍公共卫生而向工部局(英租界管理市政的机关)责难;主管人员(当然也是外国人)实地品尝了一下,觉得芳香可口,美味无比,非但未加禁止,反而得出“盐卤能消毒,油炸能杀菌,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结论。细心人不难看出,这则故事十有八九是杜撰出来的,不过这番话说的还蛮有道理,像臭豆腐一样外糙里不糙。身份低微的臭豆腐,鲜有风流名士肯眷顾,看来只能得到这样的评语了。  ------------英雄菜谱红烧肉(图)------------  在世上众多的格言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听姥姥讲的:能吃能干就是英雄好汉。同时,我也很赞同一位朋友的说法:这是一个除了英雄什么都能生产的时代。  如果有一份英雄菜谱,我想红烧肉该列其中。梁山好汉动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大块肉想必即是红烧肉,因为苏东坡已经发明了红烧肉;还有一个人尽皆知的例子,毛泽东一生嗜爱红烧肉,并且影响巨大。湖南毛家菜馆第一道招牌菜就是红烧肉,而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曾有很长一个时期,“红烧肉”作为改善生活的代名词挂在每个人口头上。如果有兴趣,你不妨上网点击一下“红烧肉”,你会立刻被淹没在红烧肉的海洋中。“红烧肉”在文学作品中更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就写道,许三观为了让家人可以吃回红烧肉,而下定卖血的决心。  其实红烧肉并非毛泽东的家乡菜,毛泽东在韶山读私塾和小学时,只有砣子肉,该菜做法是将带皮肥肉煮到七成熟,放几颗豆豉,加白辣椒或干萝卜丝炒一下,出油即可,并无酱油调味。毛泽东曾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到当地人以此菜招待客人。毛泽东爱上红烧肉是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后,该学校是一所免费提供膳食的寄宿学校,平常吃得不坏,到了周末还会改善伙食,经常就有为改善伙食而做的红烧肉。据毛泽东当年的同学周士钊回忆,一般是安排在星期六的中餐,用料为“五花三层”的带皮猪肉,以湘潭酱油加冰糖、料酒等以慢火煨制而成,就餐时八人一桌,餐桌上的红烧肉足有四斤之多。从那时起,毛泽东开始对红烧肉发生了兴趣。从其选料和烹饪来看,应是东坡肉制作方法。东坡肉特点是色泽酱红,汤肉交融,肉质酥烂如豆腐。据现在的研究者分析,这种烧制方法富于营养,具有保健功能。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