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美食中国

作者: 字数:25881 更新:2023-10-09 13:07:08

*****************《美食中国》******************------------江苏:扬子江畔美味多(图)------------  江苏东滨大海,西拥洪泽,南临太湖,长江横贯于中部,运河纵流于南北,境内有蛛网般的港汊,串珠似的湖泊,加以寒暖适宜,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春有刀鲸夏有鳃,秋有肥鸭冬有蔬。一年四季,水产禽蔬等富饶的物产为江苏菜系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江苏菜系主要由淮扬、金陵、苏锡、徐海四个地方菜构成,其影响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它的代表菜有软兜长鱼、枪虎尾、水晶肴蹄、拆烩大鱼头、清蒸鲥鱼、野鸭菜饭、银芽鸡丝、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双皮刀鱼等。  淮扬风味以扬州、两淮(淮安、淮阴)为中,以大运河为主干,南起镇江,北至洪泽湖。这里水网交织,江河湖泊所产甚丰,食馔以清淡见长,味和南北。其中,扬州刀工为全国之冠,两淮的鱼类菜品丰富多彩,镇江三鱼(酣鱼、刀鲸、蛔鱼)驰名天下。  金陵风味又称京苏菜,是指以南京为中心的地方风味。南京菜兼取四方之美,适应八方之需,以松鼠鳜鱼、蛋烧卖、美人肝、凤尾虾四大名菜以及盐水鸭、卤鸭腕肝、鸭血肠为代表。  苏锡风味以苏州、无锡为代表。传统重甜出头、咸收口,浓油赤酱。近代逐渐趋向清新爽适,浓淡相宜。松鼠鳜鱼、碧螺虾、鸡茸蛋、常熟叫化鸡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  徐海风味以徐州、连云港一带为代表,以鲜咸为主,五味兼蓄,风格淳朴,注重实惠。徐海菜的用料以水鲜为主,刀工精细,注重火候,擅长烛、烟、熄、糯,追求本味,清鲜本和,咸甜醇正。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兼美,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益显其味。  ------------“天下第一菜”——虾仁锅巴(1)-(图)------------  做米饭火候过了,贴着锅底的一层米就会焦,成为人们说的锅巴。米饭做成这样自然不算好事,但颜色金黄的锅巴却是很好吃的,嚼起来满口生香。锅巴制作成袋装小食品,是小孩子喜爱的零食;制成菜肴更是别具风味,甚至被列为珍馐美味,脍炙人口。  锅巴有许多不同名称,古代有锅焦、饭底板、铛底焦饭等名称,另外《本草纲目拾遗》称黄金粉;袁枚《随园食单》称白云片。按地域不同,则有锅粑、饭焦、饭根、嘎巴等名称,别名非常之多。也许不论是谁,都有将米饭做焦的时候吧。  将锅巴烹制成菜肴,早在唐代以前便出现了,不过当时只是一种民间小吃,多用糖汁或肉末调制,不登大雅之堂。到了明末清初,锅巴菜肴才渐渐丰富起来,并以其香脆可口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虾仁锅巴最为有名,流传至今,备受人们推崇,甚至被誉为“天下第一菜”。  虾仁锅巴是用锅巴和虾仁经炸制而成,是淮扬菜里的传统名菜。据传,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无锡某地的一家小饭店用膳。店家将虾仁、熟鸡丝、熟鸡汤熬成的浓汁浇在炸酥的锅巴上,烹制成一道虾仁鸡丝锅巴汤。此菜色泽鲜艳,锅巴金黄,阵阵香气扑鼻而来,乾隆夹了一块放入口中,觉得松脆可口,又酸又甜,远胜于宫廷的御膳,不禁脱口而出:“此菜可称天下第一”。自此,虾仁锅巴的美名传遍江南。  还有一种传说:清代有位秀才到饭馆吃饭,不巧饭馆米饭卖完,锅中惟余锅巴。店主无奈,试着将锅巴入锅油炸,浇上汤汁端上桌。没想到秀才吃过后大为称赞。店主因为第一次用锅巴做菜,便将这道菜命名为“天下第一菜”,后又经改进,加入虾仁等材料,食者日众,名声渐渐传播开来。  现在超市和副食品店有袋装锅巴,皆可用来烹制虾仁锅巴,当然,也可以自己制作锅巴。如果做米饭的技术不好,那么锅巴大概时常会有的。  在现代史上,又有过这样一种说法:“天下第一菜”的诞生,乃至“苏菜”系列的形成与完善,与陈果夫其人密切相关。------------“天下第一菜”——虾仁锅巴(2)-(图)------------  陈果夫,浙江湖州人,因护国战争时期曾在上海掩护革命党领导人逃避军警追捕而名扬一时。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蒋介石,成为密友。1927年以后,他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头面人物之一。陈果夫自小生长于富贵人家,又一直体弱多病,故对烹饪营养十分注意。他早年在杭州的酒食征逐中曾吃到两味菜,一味是西红柿锅巴炒虾仁,一味是神仙鸡,就触机而联想到合二菜为一菜,改革成一道新的菜肴。但他试验多次都未成功,只得作罢。可此事一直萦回于其脑中。  1933年底,陈果夫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江苏省政府主席。当时江苏省政府设在镇江。陈果夫上任后,公事之余,对江苏的饮食烹饪很感兴趣。当时“苏菜”虽在全国有一定的名气,但长期以来没有一定的评定标准,而且是以苏州一带的几种民间风味菜肴为主,没有包括江苏大江南北广大地区的许多著名菜肴,如脍炙人口的淮扬菜、南京菜、无锡菜、徐海菜等,不能代表江苏全省菜品的精华,也没有形成体系。这对江苏饮食文化的发展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陈果夫到江苏省政府上任大半年以后,于1934年秋在省会镇江举办了一个“全省物品展览会”。在这个展览会上,他看到江苏各县物产甚丰,可供饮食烹饪的各种特产几乎应有尽有。陈果夫在欣喜之余忽发奇想:若把江苏各地的饮食特产精华集中起来,制订一定的标准,加以比较选择,汰粗留精,最后选出几十样最为精美、最有代表性的菜肴,作为全江苏省的菜肴代表,不就成了“法定”的“江苏菜”了吗?  主意既定,陈果夫便下令全省各县先自行选择、确定本县最为味美质佳、素负盛名,且有地方特色的菜肴,或一种,或二三种,作为“县菜”向省里推荐。各县官、商认为这是宣扬、推销本县特产的好机会,积极性也很高。不久,各“县菜”便集中呈报到省政府。  陈果夫带着一些饮食烹饪专家与名人,对各县呈报的几百种“县菜”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考评、分析、比较、选择,甚至重新设计,最后终于确定了30余种菜肴作为标准的“江苏菜”。其中最有名的是:南京板鸭、苏州熏鱼、无锡大排、南通鱼翅、太仓肉松、如皋火腿、镇江鲥鱼及肴肉、扬州狮子头及酱菜、常州酒酿圆子、淮阴鳝鱼、高邮双黄蛋、阳澄湖清水大蟹、六合龙池鲫鱼、常州酱鸡、枫泾蹄筋与江阴凤凰包鸡等,真是洋洋大观,几乎囊括了全省的饮食烹饪精华。  这次评选过程中,陈果夫不免想起了他早年配制西红柿、锅巴、虾仁与神仙鸡为一菜的那次尝试。现在江苏各地名厨高手云集镇江,各式最好的原料与调料应有尽有,陈果夫旧事重提,将他的设想提了出来。马上应者众多,分头试制,各显神通,不断总结提高,最后终于试制成功一道新式菜肴。  在此过程中,陈果夫兴趣盎然地多次亲自品尝指导。开初,这道菜没有正式名称,俗称“平地一声雷”。陈果夫听了不满意,他认为此菜尽善尽美,又产生于镇江,镇江山水中有“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与“天下第一泉”(中冷泉),何不将此菜取名“天下第一菜”呢?菜名就此定了下来。陈果夫又专门写了一篇《天下第一菜颂》。  “天下第一菜”诞生以后,由于它的诸多优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甚至海外。抗战期间,食此菜者又名之曰“轰炸东京”,借以表达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愿望,使其在大后方更加盛行。今天,此菜已理所当然地成为“苏菜”中的当家菜肴之一了。------------家喻户晓的清炖蟹粉狮子头(图)------------  清炖蟹粉狮子头是扬州传统风味名菜,它是以猪肋条肉和蟹粉等经蒸、炖而成,在扬州是家喻户晓的菜肴,脍炙人口。  据传,此菜起源于隋代。当年隋炀帝下江南,饱览了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回味秀色之余,他遂命御厨以四景为题,做出四道菜来。在当地名厨指点下,御厨终于烹制出松鼠鳜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这四道菜。其中,葵花斩肉即现在所说的狮子头。杨广品尝后龙颜大悦,下旨赐宴群臣,一时四大名菜倾倒朝野。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繁荣,权贵们宴客成风,竞相请客。一次国公韦陟宴客,也上了这四道名菜,当葵花斩肉上桌时,只见那用硕大的肉圆子做成的葵花心状若雄狮之首。有的宾客为取悦主人,乘机劝说道: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之印,不如将此菜更名为“狮子头”。国公大喜,欣然采纳。从此“狮子头”风靡大江南北,流传至今。  清炖蟹粉狮子头历来受到人们的珍视。清代关于此菜的文字颇多,袁枚《随园食单》中记有“扬公圆”一菜,其制法与今日之“狮子头”相合。其文夸赞:“扬明府作肉圆,大如茶杯,细腻绝伦,汤尤鲜洁,入口如酥。”还有诗人赞扬葵花肉丸云:“宾厨缕切已频频,团比葵花放手新。饱腹也应思向日,纷纷肉食尔何人。”人们将肉圆比喻葵花,是因为肉圆包裹蟹黄,形大而色黄,宛如一朵盛开的葵花,十分美观。  至清朝末年,徐珂《清稗类钞》明确记载了狮子头做法:“狮子头者,以形而得名,猪肉圆也。猪肉肥瘦各半,细切粗斩,乃和以蛋白,使易凝固,或加虾仁、蟹粉,以黄沙罐一,底置黄芽或竹笋,略加以水及盐,以肉做极大之圆,置菜上,上覆菜叶,以罐盖盖之,乃入铁锅,撒盐少许,以防锅裂,然后,以文火干烧之,每烧数柴把一停,约越五分时,更烧之,候熟取出。”  其所描述的狮子头制法与今天完全相同,证明此菜在百年之前已经形成。  狮子头演变至今,其大小、数量、形状并无一定之规。古人习惯做4个肉丸,而现在各地做法、数量不等。天津淮阳菜馆原佟楼餐厅做5个肉丸;北京和平宾馆做7个肉丸;最多的要算江苏镇江风味,肉丸多达12个。另外也有菜馆制成8个或10个,形状和重量也各有不同,各有特色,精彩纷呈。  据说以狮子头为名的菜肴已不下百余个品种,配料丰富多样,加虾仁则称虾仁狮子头,加冬笋则称冬笋狮子头等等。看来,人们都喜欢狮子这种传统吉祥动物,故以其生动的形象唤起人们的食欲。  ------------名满江南的肺汤(图)------------  苏州有个小镇叫木渎,春秋时候,吴王夫差在灵岩山造馆娃宫,由河道往宫址运输木材,大批木排拥塞河道,小镇因此得名。木渎并无殊胜的景色,可是到苏州游玩的人往往会去木渎,去的目的非为别的,仅仅为了到石家饭店品尝肺汤。  石家饭店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原名叙顺楼,经营者为石汉夫妻,1926年传至重孙石安仁经营时,改名为石家饭店,以京苏菜为主。石家饭店真正闻名于世却是于右任帮的忙。国民党元老李根源退隐姑苏后,住在穹窿山别墅,闲暇时常到石家饭店小酌。1929年,李根源邀于右任来灵岩游玩,当晚在石家饭店为于右任洗尘。于老游山玩水一天下来十分疲惫,喝到清新鲜美的鱼汤,直觉口齿生香,浑身舒畅。于老酒酣之际求问菜名,堂倌以吴语回答“斑肝汤”。于老乃陕西人,把“斑肝”误听成“肺”,于是乘兴赋诗一首:“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肺汤”。20世纪30年代,于右任再次到石家饭店用馔,又题写了“名满江南”四个字。  “肺汤”本为于老误听而来,鱼哪来的肺,但是于右任乃博学多识的名士,且于美食颇有研究,于是人云亦云,“肺汤”遂名扬天下。其实,就是斑鱼,用斑鱼烹制菜肴,早在清代时苏州地区已经盛行。《随园食单》记载:“斑鱼最嫩,剥皮去腥,分肝肉两种,以鸡汤煨之,下酒三分、水二分、秋油一分。起锅时加姜汁一大碗、葱数茎以去腥气。”斑鱼体扁圆,深黑肚白,烹食肉嫩味美。朱彝尊在《斑鱼三十韵》里夸斑鱼的味道可与河豚相媲美,并告诉人们,斑鱼最好吃的是肝,食之口齿生香,而且还能解愁排忧。  《调鼎集》记有斑鱼食法六七种,其中“斑鱼羹”制法为:“斑鱼洗净,留肝洗净,先将肝同木瓜酒和清水浸半日。鱼肉切丁,同煮。临起,用豆腐、冬笋、时菜、姜汁、酒、豆粉作羹。”但若以汤汁的鲜香纯正论,还是以石家饭店的烹制方法更胜一筹。石家饭店的肺汤先将鱼去皮,取出肝切片,同去骨鱼肉一起放入碗中,配上火腿和菜心,一碗汤要用十几尾鱼的肝,以清汤煮就,味不失其鲜。鱼肝肥嫩,浮于汤面,鲜不可言。  吴歌《十二月鱼谚》说“八月斑鱼要吃肝”;《调鼎集》记,斑鱼“七月有,十月止”。这都告诉人们吃斑鱼肝的当令时节在丹桂盛开的中秋,如果错过时节,去了只能扑个空。不过吃不上肺汤并不等于白跑一趟,石家饭店共有十大名菜,另外,于右仁的题诗仍镌留于壁,一睹其墨宝,不亦幸甚。------------久负盛名的彭城鱼丸(图)------------  鱼丸的制作,相传始于先秦。秦始皇酷爱吃鱼,每餐无鱼便食之无味,但又生性残暴,一旦鱼刺、鱼骨梗住咽喉,便下令将烧鱼的厨师杀掉。后来一位姓任的御厨奉命烧鱼,自忖难免灾祸,就用刀背狠狠地剁鱼泄愤。谁知这一剁,奇迹般地使鱼肉和鱼骨自动分开。此时鼎中的豹胎汤开始沸腾,御厨手忙脚乱地将鱼肉搓成丸子,扔进锅中。鱼丸一个个漂浮于汤面,洁白如玉,秦始皇吃过赞不绝口,当场以“皇统天疆凤珠汆”名之。从此汆鱼丸就作为一道美馔流传开来。  宋代的鱼丸菜肴称“荷花鱼圆”,是用清汤银耳烹制,汤水清淡,以几片新鲜荷叶点缀其间,鱼丸浮沉,颇具情调;元代的鱼丸是以羊尾和鱼泥制成,鱼丸经油炸,小如弹子,称为“鱼弹儿”;清朝食谱讲究用鲥鱼为材料,取其鲜嫩,另外加鸡脯、酒和莴苣叶汁,搓制成绿鱼丸。袁枚的《随园食单》认为,汆鱼丸应以洁净清淡为好,吃鱼丸是为了品尝它的鲜美,不应再过多添加物料,只要以几片绿蔬点缀就可以了。  吃鱼丸,最著名的是徐州彭城鱼丸和福州七星鱼丸。徐州悦来酒家以鸡蛋清、肉汤和入鱼泥制成的鱼丸精致如银弹。上菜时,将处理过的鱼头、鱼尾在盘中摆出鱼形,造型美观,鱼丸鲜嫩爽口,深得世人赞誉。曾纂修《大清一统志》的状元李蟠,吃过悦来酒家的鱼丸后写诗赞道:“酒家悦来誉九州,古彭烹盛选鳌头。鲤鱼脱身化银珠,多味龙骨腹中囿。大海漂浮王子衣,鸾刀纷纶糖醋溜。虽化肴羹瑶台献,千载毛遂遗风流。”康有为也曾书对联称赞:“彭城鱼丸闻遐迩,声誉久驰越南北。”徐州因为彭祖而被称为彭城,康有为的赞誉使此菜遂以“彭城鱼丸”闻名于世。  七星鱼丸是福建著名的汤菜之一。它是用鱼肉、瘦猪肉、虾干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相传古时候有个商人随渔船出海,中途遇风浪滞留,商人吃腻了鱼,船妇便为他汆鱼丸做食。商人觉得味道非常好,回到福州后便开了一家鱼丸食店,号“七星食店”。一次,一位应试举子路过进店就餐,吃过大为赞赏,当席赋诗一首:“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从此,七星鱼丸的美名传播四方。福州的七星鱼丸具有色泽洁白,富弹性而不油腻,鲜香而松软,口味清甜爽滑等特点,久负盛名,深受海外侨胞钟爱。  ------------沛公狗肉(图)------------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这句谚语是形容狗肉煮来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狗肉因其味道香美历来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所以在民间还被称作香肉。狗与人的关系密切,自从由狼驯化而来,至今全世界已有300-400个品种,按用途分为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以及挽拽犬、皮肉用犬等。中国现在已经有菜狗的饲养。  狗肉纤维细腻鲜嫩,入馔为菜,以砂锅炖、焖最佳;也可用煨、煮、烧等方法烹制。特点是质地酥烂,肉味香醇。不过狗肉中因为常有旋毛虫等寄生虫,烹调时一定要煮透煮熟,以防感染疾病。除江苏风味菜沛公狗肉外,著名的菜肴还有广东连县的腊狗肉、狗肉煲;安徽宿县的岳毛狗肉、卤狗肉;广西的灵川狗肉、花江狗肉和江西的千山狗肉等等。  《礼记》中有“狗去肾”、“犬宜梁”的文字记录,并且还将狗肝列为八珍之一,说明人们很早就食用狗肉。狗在宴席上的地位也相当高;《汉书》则记录了汉代前后市场上有专门屠狗的业户,樊哙即屠狗出身。樊哙做屠户时,刘邦还是个未发迹的小混混,没事经常到樊哙那里蹭狗肉吃,天长日久这哥俩还吃出一道名菜——沛公狗肉。有一次他俩从市场回来,在护城河里捉到一只大鳖,宰杀后与狗肉同煮,食之滋味异常鲜美。后来刘邦坐了天下,荣归故里,大摆宴席请众乡亲吃饭,厨师投其所好,将甲鱼和狗肉同烹,深得刘邦喜欢。此菜遂冠以“沛公狗肉”而闻名全国。  所谓上行下效,由于刘邦喜好狗肉,举国上下,从宫廷官臣至市井百姓无不把狗肉当成美味佳馔,食狗之风在汉朝大为盛行。可是为什么到了宋朝的时候人们又很少吃狗肉了,甚至出现了“狗肉不上席”的说法呢?据宋朝朱弁《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本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宋徽宗听后,便立刻下令禁绝了,看来是迷信思想在作怪。  今人还以“地羊肉”为狗的蔑称,认为狗肉不入大雅之堂。其实地羊肉不过是《本草纲目》中对狗肉的别称,并无贬低的意思。李时珍还明确地说:“食犬,体肥供馔。凡本草所用,皆食犬也。”在医家看来,吃狗肉有很多好处:安五脏、轻身、益气、补肾、和胃、暖腰膝、状力气、补五劳七伤、补血脉、实下焦等等。特别在寒冷的冬天,经常吃狗肉对身体大有补益。  我国还有不少喜食狗肉的少数民族,他们制作的狗肉菜肴,烹饪方法独特,味道鲜美,吃起来别有风味。比如闽西长汀客家人烹制的“麒麟脱胎”就别具一格。制作时先将人参塞入麻雀腹内,再将麻雀塞入鸽子腹内,鸽子塞入小母鸡腹内,小母鸡塞入乳狗腹内,最后将狗塞入猪肚内,用线缝好后,将这个“连环套”放入锅中,投以各种作料蒸制。在各种滋味的浸润下,由“麒麟”腹中“脱胎”而出的狗肉,滋味自是非同凡响,吃过的人甚至将它称为狗馔中的精品。  狗肉好吃,但并不是所有的狗都可以入馔的,城市里的宠物狗就不配,它们既无勇猛雄壮之姿,又无看家护院之本领,常常蜷缩于床榻之上,偎依在人的怀抱之中,煮来想必一股腥臭之气。如此无用,真算是狗家族中之最差者。------------风流雅致吃螃蟹(图)------------  鲁迅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吃它呢?”既然勇士的头衔送给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接下来吃的人只能靠螃蟹来博取儒雅之名了。于是乎,吟咏螃蟹的华章丽词迭出不穷,几千年来边吃边吟,吃出了中国绵绵不绝的蟹文化。  中国人吃螃蟹有着久远的历史。根据《逸周书》和《周礼》的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有用蟹制成的酱,称作“蟹胥”。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录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南齐书》有何曾嗜食“糖蟹”的记录。《东京梦华录》则记载了炒蟹、洗手蟹、酒蟹等多种食用方法。再后来发展到靠一两个篇章已无法容纳人们对螃蟹的研究成果,于是自唐代至清代,陆续出现了《蟹志》、《蟹谱》、《蟹略》、《蟹录》等许多关于螃蟹的专门著作。  从晋朝开始,人们渐渐将吃蟹当成一件风流雅致的饮食消遣,并把吃蟹和饮酒、赏菊、赋诗联系起来,于金秋时节汇聚亲朋好友,饮酒食蟹,成为抒发闲情逸致的一种文化享受。而文人墨客便是这一时尚的积极倡导者。《后山诗话》中有“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之说,可见文人骚客对螃蟹何等的推崇了。更有甚者,还有人因恋成癖,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以《闲情偶记》一书名噪天下的李渔便是头等的“蟹痴”,他自称以蟹为命,“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每年蟹还没有上市,他便早早准备下买蟹钱,自呼其钱为“买命钱”。从螃蟹上市之日直至断市,他家七七四十九口大缸盛满螃蟹,每天用鸡蛋白喂养催肥,一天不食蟹便觉虚度。今日吃了还惦记着明日,为了断季后仍能有的吃,还要用绍兴雕花酒腌制“醉蟹”,以备冬天食用。而腌蟹的酒也自有妙用,这酒可以供他一直饮用到来年螃蟹上市时。真称得上“蟹痴”中的完美主义者。  著名中医施今墨曾将蟹按味分为六等:一湖蟹,二江蟹,三河蟹,四溪蟹,五沟蟹,六海蟹。湖蟹中名气最大,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江苏阳澄湖的大闸蟹了。章太炎夫人曾有“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的极赞之言。  今日的“蟹痴”,恐非能与古人媲美,然而能够做到举城皆痴的要算上海人了。上海人吃蟹七尖八脐、吃公吃母都要分出个时间顺序。上海有一道著名的菜肴叫炒蟹黄油,是用大闸蟹的蟹黄和蟹油炒制而成。  然而很多人却认为,最能保持螃蟹鲜味的做法还是清蒸,这种吃法简便易行,自剥自吃,自在有趣。食尽吮指之时,便知李渔所言不虚了——“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致,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道法自然的叫花鸡(图)------------  据传,清代年间,在常熟虞山脚下,一个饿了好几天的叫花子在草丛中捉到一只鸡,欲以充饥。但一无锅灶二无调料,甚至连褪毛的开水都找不到,无奈之下,将鸡宰掉,取出内脏后,用几张荷叶包起来,外面裹上泥巴,堆积些枯枝败叶点火烤了起来。待烤得泥巴发黄干透时,往地上一摔,鸡毛随之脱落,扑鼻的香气四散开来。附近张大户的仆人恰巧经过,香气吸引,向叫花子讨得煨鸡之法,回去禀告了主人。主人如法炮制,邀亲友品尝,众人吃过赞不绝口,询问主人菜名,主人以“叫花子鸡”回之。  常熟百年老店山景园菜馆名厨朱阿二据此传说加以改进,在鸡腹内填加各种配料,以猪网油、荷叶包裹,以黄泥糊于包裹外,然后烧烤,味道更为鲜美,并美其名曰“黄泥煨鸡”。此菜现为江苏风味名菜,享誉国内外,日本还将此菜视为最珍贵的中国菜之一。  黄泥煨鸡的制作有不少讲究处。其一,去内脏是在翅膀腋下开3厘米的刀口,由刀口取出内脏,再将各种调制好了的配料从刀口塞入腹内,最后将鸡头塞进开口处;其二,包裹时先以切成细茸的葱拌少许猪油抹遍鸡身,然后用猪网油、荷叶包裹,用绳子扎成椭圆形;其三,使用的黄泥为封酒坛之泥,将黄泥敲碎,加食盐、绍酒和水拌成厚泥,涂于荷叶包,入烘箱烘四五个小时方可。成菜色泽金黄,鸡肉酥嫩,滋味非常鲜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鸡的国家,据考古学家推算至少有六七千年的历史。鸡被制为菜肴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礼记》,《齐民要术》中记有“五味脯”、“鸡羹”、“蒸鸡”等鸡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鸡烹制的菜肴越来越丰富,至清代《随园食单》记有30种,《调鼎集》则达到108种。而且除毛外,鸡身上其他部分皆可入馔成菜。以鸡制成的名菜各菜系均有所称——北京的白露鸡,山东的德州扒鸡、黄焖鸡块,广东的白斩鸡,四川的棒棒鸡、怪味鸡块等等。有趣的是虽然制法各有其妙,但说起来还是叫花鸡最有创意。  “道法自然”,叫花子在饥不可耐的情况下,得到大自然的点化,就地取材,成就了人间的一道美味。  ------------无锡肉骨头(图)------------  到过无锡的人大概都知道“无锡肉骨头”这一名吃吧。当你徜徉于无锡的闹市街头,不时会有一股股肉香随风飘来,令人胃口大开。循着这扑鼻的香气向前走,准会找到一家卖肉骨头的熟食店;只要你耐心地排一会儿队,就能吃到有近千年历史的无锡肉骨头了。  无锡肉骨头又称酱排骨。相传宋代时无锡有家熟食店,该店以猪肋肉排加五香料、酱油制成酱排骨出售,滋味鲜美,受到人们的喜爱。到了清代,无锡南门莫兴盛经营的酱肉排骨制作独特,颇负盛名。后来,无锡三凤桥附近的余慎肉店专门聘请了几位技艺高超的烧肉师傅,在选料、调味、操作等方面吸取众家所长,并加以改进,使肉骨头的味道更加美味。至清末,三凤桥肉骨头与无锡清水油面筋、惠山泥阿福一同成为无锡的三大名产而名声大噪。  三凤桥的肉骨头首先讲究选料精细,其原料为无锡出产的细皮白肉的猪大排和方肉,肉质细嫩,入锅一煮即熟;其次选用纯黄豆制的酱油、上品老酒、糖等为调料,量大味足。烹制的时候,则加入一定比例的方肉与排骨同煮,以肉汁滋润;煮熟后,不仅肉松骨酥,鲜味浓郁,而且鲜中带甜,异常入味,食之满口留香。在无锡,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吃肉骨头,将其当作节日宴会必备之佳肴。  不知从何时起,街上突然冒出许许多多“骨头居”。原以为是无锡派系,品尝之后才知并非如此。一次与朋友到酒店吃饭,一进门先看见墙上贴着许多“肉骨头”广告。轮到我点菜,便点了一大盘,请示朋友,朋友有些犹豫地点了点头,便感到有些奇怪。骨头最后上的桌,一看跟座小山似的,并非猪排,而是“棒子骨”,被斩成一段一段,骨结有拳头大小。味道尚好,只是肉太少,仿佛剔肉时剔剩的。举着这么大一块,翻过来覆过去舔食一遍,肉没吃着,倒蹭了满手满嘴的油腻,餐巾也擦不去。吃完肉我自觉纳闷:不会这么简单吧,是否还有别的名堂。这时想起骨头髓腔内还有点骨髓,便捧起一根,正准备把嘴对上去吸吮,朋友却递过一根吸管来,原来上菜时便配了吸管,于是大家“哧溜哧溜”一阵猛吸。吃完,我才知道点菜时朋友因何犹豫了——本来吃炒菜时大家都正正经经,一副斯文相,等啃起骨头来,却不得不原形毕露,吃相甚是不雅。大庭广众之下,怎么说也有几分尴尬。  这种“敲骨吸髓”的吃法大概是从无锡肉骨头派生出来的吧。其创新意识以及骨头味道都值得嘉许,我只不过觉得这种吃法不适合引入酒店,倒适合在家中独享。  “割不正不食。”不独是君子之礼仪,也是食用方便的需要。------------镇江水晶肴肉(图)------------  古人云:“五味调和百味香。”中国烹饪历来讲究调味,认为善于调和各种味道,使之相济相和,才能达到美食的最高境界。同时古人又认为调和五味是一件非常微妙玄通之事,并不容易做到。《吕氏春秋·本味》说:“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普通人品尝菜肴时,常常为厨师的精湛技艺所叹服,为菜味的美妙丰富所诧异,以至吃过一次,而终生难以忘怀。  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菜肴有许多,这些菜肴的发明,大多来自厨师的聪明才智和对烹饪技艺淋漓尽致的发挥。但也有很多来自大自然的点悟与恩赐,甚至,有的是由于人们误打误撞,操作错误所致。江苏有道风味名菜叫水晶肴肉,又称镇江肴肉,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味道芳香鲜润,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这道风味独特的菜肴便产生于一个错误。  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小酒店,一天店主买回来几只猪蹄,预备过几天煮吃,因天气闷热怕变质,就想先用盐腌制一下,谁知误将一包硝撒了进去。硝是妻子买来给父亲做鞭炮用的。第二天,妻子到处找硝,店主才发觉犯了错,连忙打开缸盖子看,却发现不但肉质未变,猪蹄反而肉质硬结,色泽红润鲜艳。夫妻俩担心有毒,为了去除硝味,反复用清水浸泡,再于沸水中焯,多次换水。看看差不多了,便加葱、姜、花椒、茴香等调料放入锅中焖煮,过了不久,锅中的猪蹄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香气飘到街上,引来邻居品尝,吃过后大家都觉得滋味非常鲜美,远过于一般的烹制。店主见众人喜爱,从此便用这种方法制作猪蹄,不久名声就传出去了。因为该菜肴的卤冻晶莹剔透,明净如水晶,人们便将它称作“水晶肴肉”。  “风光无限数金焦,更爱京江肉食烧。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这是一位食客品尝之后的即席咏赞。水晶肴肉问世至今,赞誉自四面八方涌来,可谓名满天下。镇江人对它更是倍加喜爱,并且在镇江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次张果老接到王母娘娘的请柬,请他去瑶池赴蟠桃宴。半路上,张果老忽然嗅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仔细一看,原来是水晶肴肉散出的香味,不由馋虫挠心,便变成一个老头买了一些,饱餐一顿,继续上路。快到瑶池时,忽然对赴蟠桃宴没了兴趣,心想水晶肴肉如此好吃,何必再赴蟠桃宴,于是掉转毛驴,打道回府了。  这个故事自然是杜撰无疑,但也可以看作一个比喻——水晶肴肉之美,足可让神仙动心。水晶肴肉的烹制,在近几十年中经名师不断创新,加工方法与花色都有很大改进和提高。最有名的水晶肴肉皮色洁白,光滑透明似水晶,肉色鲜红像火腿,稍带咸味,酥香适口,肥而不腻,瘦不嵌齿。食时加蘸姜丝和香醋,更感到芳香鲜润。看来错误的操作只可成就一时之美,要想使菜肴的魅力长存,还需人们不断地努力求精。------------爽口诱人扬州煮干丝(图)------------  清朝乾隆皇帝可算是一个风流快活的皇帝,其在位之时,国富民安,天下太平。政治上没有烦心之事。闲暇之余,乾隆皇帝便专事游玩,兴致所至,便会起驾出宫,离京出游。所到之处,在民间留下许多趣味典故,不管真假,被今天的影视导演们一股脑拿来,添油加醋,烹制成廉价的电影、电视快餐。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每到一处,地方官必献以珠玉宝贝,飨之以珍馐美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浙一带风光秀丽,美景数说不尽,乾隆皇帝自然特别留恋此地。当时扬州的地方官员为了取悦皇帝,将本地酒楼的烹饪高手重金聘请来,专门为乾隆烹制菜肴。厨师们也都不敢懈怠,一个个拿出看家本领,精心调制出花样繁多的菜品。其中有一道菜名叫九丝汤,是用豆腐干和鸡丝等烩煮而成,因为豆腐干切得极细,经过鸡汤烩煮,汇入了各种鲜味,食之软糯可口,别有一番滋味。乾隆吃过大为满意。皇帝的夸赞比做什么广告都强,这道菜从此名声大振,清代《调鼎集》便有关于此菜的记载。  九丝汤现在被人们叫做煮干丝。在不断的制作食用过程中,人们在用料上不断开拓,陆续推出一些新菜品:有以鸡丝、火腿丝加干丝制成的鸡火干丝;以开洋加干丝制成的开洋干丝;以虾仁加干丝制成的虾仁干丝等。其中鸡火干丝特别受到青睐,有国外宾客品尝后,称许它为“东亚名肴”。  清人惺庵居士在《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干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这词像一幅旧时扬州风俗画,描绘了食客们一边喝酒抽烟,一边吃肴肉和煮干丝的情景。应当说,昔日的煮干丝与今日鸡火干丝相比,在制作精致方面恐怕要略逊一筹了。  除鸡火干丝外,扬州还有一种烫干丝。是将干丝用沸水多次浸泡后,挤干入盘,浇以麻酱油,撒上开洋、嫩姜丝而成的,食之清新爽口,为广大食众所喜爱。由于鸡火干丝和烫干丝既富有营养,又清淡美味,所以成为人们餐桌上常有的菜品。如今,到扬州酒店、茶楼进餐的顾客,每每要点上一盘鸡火干丝或烫干丝。有些老食客干脆一瓶酒一盘干丝便心满意足,足见扬州煮干丝的诱人魅力了。  ------------乾隆与云片糕的传说(图)------------  云片糕是大众化的传统食品,老少皆宜,人人爱吃。它怎么与云片两字联系得上呢?原来它的起名有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淮安府城西北的河下镇。河下镇紧靠大运河,是盐商富贵的聚居之地。而且私宅园林甚多,结构精巧,争奇斗胜,驰名全国。乾隆的龙舟到达这里,盐商们纷纷接驾,叩请皇帝上岸盘桓几日。结果,乾隆被一个姓汪的大盐商迎接到他家的花园驻跸了。  这天下午,正是大雪纷飞的时候。乾隆在汪家花园的暖厅里凭窗赏雪。他这个人向来是喜欢卖弄文才的。赏雪之际,免不了要吟一两首诗。所以,他哼哼唧唧地做起《雪景》诗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嘴里光是片儿片儿的,可那第四句再也接不下去了。他望着窗外飞舞的鹅毛大雪发愁,急得脑门子直冒汗。这首诗不过四句头,做不出真够塌台的!就在这当儿,汪盐商棒着一只细花玛瑙盘子,前来跪献茶点。乾隆一看,正中下怀,趁这吃茶点的岔儿,便把窘相遮盖过去了。  乾隆这时的眼光,全被玛瑙盘子里两碟同样的细点吸引住了。这细点,一碟小长方块,都是切成的薄片儿,晶莹洁白,惹人喜爱。乾隆竟忘了用牙筷,顺手先拈两片,一尝,香甜松软,清新可口,顿时大加赞美:“何来佳点,如此大快口福!”他一面赞叹,一面一片片抓着吃。眨眼功夫已经吃下十多片,这才抬起头来向汪盐商道:“此物是何名称?市上可有出售?”汪盐商回奏:“此乃小臣家传糕点,外间并无售卖之处。既蒙皇上赏识,小臣斗胆,叩请恩赐佳名。”乾隆又详细查问糕点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汪盐商加油添醋地吹嘘了一番,说得神乎其神。乾隆信以为真,简直听呆了。  乾隆答应给汪盐商家传糕点起个典雅的名称。他思索一会,忽然想起自己没有吟完的那首诗,不禁拍案惊叫:“好哇!这种糕点的色彩、形状,岂不就像外面飞舞的雪片吗?依朕看来,就赐名‘雪片糕’吧!”汪盐商真心叩头谢恩,接着,捧来了文房四宝,请乾隆挥毫题字。哪晓得乾隆高兴得笔下大意了,在金笺纸上把“雪片糕”错写成“云片糕”。因它是皇帝御笔,哪能随便更正。后来糕饼店铺里就以讹传讹,沿用了“云片糕”这个名称。  ------------乾隆与松鼠鳜鱼(图)------------  这是苏州的传统名菜,已有悠久历史。此菜是由古代的“全鱼炙”发展而来,到清代初已很有名气了。有关松鼠鳜鱼,至今在苏州还流传着乾隆皇帝大闹松鹤楼酒楼的故事:乾隆下江南到苏州时,一天游览美景之后,微服来到观前街的松鹤楼酒楼。这天,酒楼的生意很忙,伙计又见乾隆这身普通人打扮,便不冷不热地问:“客官要吃点儿什么?乾隆也大咧咧地答道:“只管捡那最好的菜拿来就是。”伙计心想,好菜你吃得起吗,便将几样便宜的菜端上来。乾隆一见,立刻问伙计:“你们店就没有像样点儿的菜吗?”正说着,他见另一伙计端出一盘香喷喷的松鼠鳜鱼送到邻桌,便说也要一盘。谁知那伙计竟讥讽他:“你吃得起吗!”乾隆一时性起,随手操起面前的汤碗便朝伙计打去。正在几位伙计要大打出手之际,突然门外进来一位衣着得体之人,他先扶乾隆坐下,又小声说了几句,接着掏出两锭银子给伙计。这时店主也出来了,一见客人便知非等闲之辈,立刻吩咐伙计将准备为其老母祝寿的大菜——松鼠鳜鱼等端给客人。乾隆吃得满意,连连夸奖。这时苏州知府得到消息已派兵马前来护驾,人们方知这吃饭的客人原来是皇帝。  自此以后,这松鼠鳜鱼也就成为苏州的一道传统名菜。  ------------孟姜女与太湖银鱼(图)------------  太湖银鱼是太湖的著名水产之一,素以色白如银,晶莹如玉,味道鲜美而闻名于世。无锡等地利用此鱼烹调的芙蓉银鱼、银鱼参汤等菜肴深受欢迎。说起银鱼,当地人还会向你诉说这样一个故事:  秦始皇修长城时,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秦始皇见孟姜女貌美,便想逼她做妃子,否则就杀死她。孟姜女佯装答应,并提出让秦始皇在太湖边搭起30里孝棚,祭过丈夫万杞良后再谈出嫁。秦始皇只好派人在太湖边搭起孝棚,孟姜女身穿孝衣,在孝棚中哭得昏天黑把,哭得太湖水涨,串串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落人湖水中。瞬间,她的泪珠变成一条条冰清玉洁的小银鱼。当秦始皇闻讯赶来时,孟姜女一头跳人湖水中,随着小银鱼都不见了。  从此以后,太湖中便有了这种银鱼。每当鱼汛期,人们捕捞银鱼时,或餐厅服务员端上银鱼菜肴时,就会有人想起这个故事的。  ------------东坡回赠肉(图)------------  东坡回赠肉作为一道传统名菜,源于宋代苏轼在徐州抗洪治水的史迹:  宋神宗年间,苏轼曾知徐州,刚上任几个月即遇上黄河发大水,徐州被大水包围,苏轼亲率官民奋战一个多月,终于解除了大水的危害。百姓为感谢知府,特杀猪宰羊、担酒抬肉到府衙表示谢意。苏只好将酒肉收下,并指导厨师将其烹制成菜肴,用来慰劳参加抗洪的百姓,故得此名。当地的《大彭烹事录》中对此事也有记载,并有诗云:“狂涛淫雨侵彭楼,昼夜辛劳苏知州。敬献三牲黎之意,东坡烹来回赠肉。”此菜流传到民间后,厨师又加以发挥,烹制出“东坡方肉”、“东坡四喜肉”、“东坡坛子肉”,使东坡回赠肉更是锦上添花。  ------------淮安蒲香“抗金菜”(图)------------  淮安盛行用香满的嫩根烹调菜肴,称为蒲菜。说起此菜入食,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前后,金兵分两路攻打淮安,抗金名将韩世忠镇守京日、淮安;韩的夫人梁红玉系巾帼英雄,她也曾亲临前线。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曾是我国民间家喻户晓的故事。金兵围困淮安时,梁红玉正在城中,且曾面临里无粮草、外无救兵之危。就在军粮将断之际,百姓建议到水荡挖蒲草根接济大军,于是人们纷纷去挖蒲草根,并称之为“抗金菜”,送到军中,使宋军渡过难关,最后击退金兵。而蒲菜也自此成为淮安的传统烹调原料,当地厨师还利用蒲菜烹调出多种特色佳肴。      ------------浙江:浙菜香在鱼米乡(图)------------  浙江北临太湖,东滨东海,有山有水,物产丰富,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其中的浙北平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梦粱录》等文献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杭州饮食文明的发达,烹饪技艺的高超。历经明清两代,随着经济的进步,交通的改善,浙菜有了更大的发展,并成为国内地方菜系中著名的一支。  浙江菜是由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和温州菜等地方风味构成,而以杭州菜最具代表性。  杭州菜源于杭州地区。杭州地区物产丰富,文化发达,饮食博采众长,又独具鱼米之乡的特色。杭州菜取料广泛,因时而异;制作精细,富于变化,烹调技法以爆、炒、烩、炸等特长;菜品清鲜爽脆,口味适中,适应性很强。如“东坡肉”、“叫化鸡”、“西湖醋鱼”、“龙井虾仁”、“西湖莼菜汤”等等,均具有显著的杭州特色。  宁波菜源于浙东北部沿海地区,以宁波为中心。丰富的海产资源,发达的经济,使当地人具有较高的饮食文明,并积累了丰富的海鲜烹调经验。他们善用蒸、炖、烤等烹调技法,注重保持原料的原味;菜品鲜嫩软滑,口味鲜咸合一。如“清蒸河鳗”、“冰糖甲鱼”、“葱烤鲫鱼”、“苔菜拖黄鱼”等,都是宁波菜的代表作。  绍兴菜源于以绍兴为中心的浙东地区,以烹制河鲜、家禽见长。菜品汤浓味厚,香酥绵糯,富有浓厚的江南乡村风格,如“干菜焖肉”、“绍式虾球”、“清汤越鸡”、“绍式小扣”等。  因温州古代称瓯,素以“东瓯名镇”而著称,故称温州菜为“瓯菜”。瓯菜系源于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沿海地区。其特点是菜肴讲究刀功,烹调讲究轻油薄芡,注重真味本色,口味清鲜,淡而不薄。如“三丝敲鱼”、“五味煎蟹”、“蒜子鱼皮”、“兰花鱼卷”等菜肴为其代表作。------------诗情禅意五柳鱼(图)------------  据说北京老店广和居曾经营过五柳鱼。广和居故址在北京宣武门菜市口北截胡同内,名噪一时,许多显达之士喜欢在此宴饮,许多著名文人包括鲁迅都是这里的常客。广和居于1932年停业,五柳鱼的烹制转至春华楼。有人因此将此菜列为京菜。其做法大概是:将鱼红烧,以鲜菇丝、笋丝、红辣椒丝、火腿丝、口磨丝为配菜,是为名“五柳”的原因。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但认为它是仿自杭州西湖,倒极有可能。  据《光绪顺天府志》载:“浙江西湖五柳居煮鱼最美,故此传名。今京师食馆仿效之,亦名‘五柳鱼’。”据此人们认为五柳鱼乃是南宋时期宋五嫂所制,其经营的食店便叫五柳居。宋五嫂乃是南宋民间著名女厨师。根据南宋《武林旧事》的记载,1179年春,宋高祖曾乘船游西湖,因宋五嫂过去在东京(河南开封)卖过鱼羹,名气很大,宋高祖听闻便命宋五嫂上船侍候。宋五嫂用鳜鱼为皇帝烩制了一道鱼羹,宋高宗食之龙颜大悦,倍加称赞。传播开来之后,人们争相前往钱塘门外品尝鱼羹。“宋嫂鱼羹”遂成为宋代名菜,宋五嫂也被后世奉为“脍鱼师祖”。想来,这五柳鱼该是宋五嫂另一佳作吧。  在杭州人们品用五柳鱼时又常常称之为东坡鱼,苏东坡又和五柳鱼有什么联系呢?原来里面有个有趣的故事。传说,苏东坡有一次正在品尝五柳鱼,忽见好友佛印和尚来访,便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哪知佛印和尚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有办法让你拿出来。”苏东坡笑吟吟地招呼佛印,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赐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来是想请教一个字?”“何字?”“‘’字怎么写?”苏东坡十分清楚佛印的学问,知道里面有名堂,便认真地回答:“上面一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佛印又问:“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到草头上边如何?”苏东坡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起来:“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说来说去,和尚是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  后来有一次,苏东坡前去拜访佛印,佛印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将鱼放在旁边的罄里,想借此难为难为苏东坡。苏东坡一进门便发觉了,故作不知,说道:“有件事求教:我写了个上联,下联一时却想不出。”佛印问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不假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听完,佯装惊叹道:“原来你罄(庆)里有鱼(余)呀!快拿出来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被苏东坡识破,只好把鱼拿出来。佛印笑着说:“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由此,“五柳鱼”又被人们称做“东坡鱼”,而且这道菜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  关于五柳鱼另有一个截然不同的传说,说是杜甫招待朋友时创制的。因鱼身刀口像柳叶,柳宗元号之为“五柳先生”,为表示对柳宗元敬意,此菜就名为“五柳鱼”。据此传说,有人将其归为川菜。但翻阅食经菜谱,川味名菜中并无见载,倒是上海知名老店绿杨屯酒家有一道五柳鱼丝。该店以经营扬州风味菜肴为特色。由此看来,五柳鱼出于杭州西湖应是无误。------------独领风骚东坡肉(图)------------  中国菜肴中有不少是以名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其中文人独领风骚。“食色,性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自从大圣人孔子开辟了于饮食中寻求真理的路途,无数文人墨客紧跟其后,细研烹饪,将饮食文化的道路越拓越宽,终于形成今日的洋洋大观。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不但对饮食著述甚多,而且还研究出不少美味佳馔,仅以他名字命名的美食就有许多种,什么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羹,等等,而且每一种都附有典故,说得有鼻子有眼的。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其中不免有牵强附会的成分,很难据以为信。“名者,实之宾也”,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喜欢给菜肴取一个美好的名字,店老板更希望自己经营的饭食名扬天下。“苏轼文章天下闻。”如果能够借用一下苏轼的名号,岂不便利。  相对其他苏氏菜肴,东坡肉名气最大,也有文字可供参考。苏东坡在他的《食猪肉诗》中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当时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正值西湖被葑草湮没大半,上任后组织民工开浚西湖,疏通湖港,并取湖泥葑草筑成湖堤。堤横贯湖南北,全长2.8公里,即今日居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杭州百姓感激他做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不约而同地上门送猪肉。苏东坡便安排家人按他的烹饪方法煨制成红烧肉,分送给疏浚西湖的民工食用。大家食后,都觉得此肉酥香可口,肥而不腻,纷纷夸赞。于是这种烹制方法传播开来,从此世上就有了“东坡肉”。  苏东坡一生豁达,机智幽默。他的美妙的诗词,他的趣闻掌故,这些都是我们认识苏东坡,学习他高尚的人生境界的宝贵财富。他对人民的热爱,甚至从东坡肉中我们也能体味出几分。------------韵味无穷粉蒸肉(图)------------  粉蒸,是一种将主料加工成块、片,与炒过的粳米或糯米拌匀,加适量调味料和汤汁,装入器皿中蒸制成菜的烹饪技法,多应用于含脂肪较高的肉类。粉蒸大约起源于清代,有很多菜肴用此法烹制,如粉蒸白鳝、粉蒸排骨、粉蒸鸭条、荷叶粉蒸肉等。  粉蒸肉是最为常见的一道菜肴,为普通大众所喜食。这道菜一般使用五花猪肉为原料,将五花肉切片,与炒米粉及酱油、甜面酱等调料拌匀,上笼蒸数小时即可。粉蒸肉肥而不腻,清香酥软,讨厌肥腻的人往往也会吃得津津有味。粉蒸肉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制作方法,比较有名的菜肴有浙江的荷叶粉蒸肉、湖北的沔阳三蒸(即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徽州卷筒粉蒸肉等。  荷叶粉蒸肉是杭州的一款特色名菜,始于清末,相传与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有关。“曲院风荷”在苏堤北端。宋时,九里松旁有曲院,造曲以酿宫酒,因该处盛植荷花,故旧称“曲院荷风”。到清康熙时改为“曲院风荷”,同时还在东面建造了迎熏阁、望春楼,西面建复道重廊。此处荷花甚多,每到炎夏季节,微风拂面,阵阵花香,清凉解暑,令游人流连忘返。荷叶粉蒸肉是当时菜馆厨师为适应游客赏景的需要,用“曲院风荷”的鲜荷叶,将炒熟的香米粉和经调味的猪肉裹包起来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鲜肥软糯而不腻,并伴有浓郁的叶香,夏天食用很合胃口。后来随着“曲院风荷”美名的传扬,荷叶粉蒸肉也声誉日增,成为著名的特色菜肴。  沔阳三蒸始于元代。当时朝廷腐败,政事荒废,沔阳堤年久失修,经常发生灾涝,当地百姓生活凄惨。人们在缺衣少食、无钱买米的情况下,只好将仅有的杂粮磨制成粉,拌以野菜、河虾、藕块蒸煮食用。元末,陈友谅在沔阳揭竿而起,手下的士兵也以粉菜合蒸为食。但由于锅中的菜太多,不便翻炒,常常出现夹生、焦现象,士兵吃得很不舒服。陈友谅的妻子罗娘娘见此,便让厨师改进烹饪方法,使米粉和蒸菜的味道大大改善,得到士兵们的欢迎。罗娘娘的烹制方法很快在沔阳地区流传开。清代末年,粉蒸菜肴开始在京城和武汉等地盛行,沔阳厨师在此基础上创出了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三道菜,这三道菜肉质糯润,滋味香醇,各有风味。人们对它们的喜爱不相上下,将其称为沔阳三蒸。  除了上面介绍的两道地方名菜,粉蒸肉家族在徽州的支系也颇负美名。徽州粉蒸肉与众不同之处是,将猪肉切较大的薄片,与炒米粉拌匀后,不是码在碗里蒸,而是每片肉卷成圆筒状,立放在小蒸笼里,下面垫豆腐衣为蒸布,蒸制而成,所以叫作卷筒粉蒸肉。  张爱玲曾在小说《第一香炉》中将上海女人比做粉蒸肉,上海女人因此比喻更加可爱;粉蒸肉因此比喻生出的文化韵味,使人们在品味粉蒸肉之余,将之演化为一种实用的话语,流行于现代文明中。------------康熙八宝豆腐羹(图)------------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浆,百沸汤中滚雪花。瓦釜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暇。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清代苏雪溪这首吟咏豆腐的诗,算得上同类诗篇中登峰造极之作,能与之媲美者寥寥无几。  自从前汉淮南王刘安创制出豆腐,豆腐便成为与人们饮食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历朝历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喜爱享用。各种豆腐菜肴纷呈迭现,数说不尽。至清代,在豆腐菜肴的烹制方面更是名菜荟萃,别出心裁。这些在《随园食单》、《调鼎集》、《素食说略》等饮食作品中多有著述。当时最为著名的豆腐菜大概要算八宝豆腐羹了。说到此菜不得不提到康熙皇帝。  据说康熙帝不仅是个有所作为的皇帝,而且在平常生活中注意节俭。他不像大多数皇帝,食则山珍海味,饮则琼浆玉液,康熙帝的饮食相当朴素。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康熙皇帝》一书中记载了康熙帝的日常膳食:“康熙皇帝满足于最普通的食物,绝不追求特殊的美味;而且他吃得很少,在饮食上从未看到他有丝毫铺张浪费的情况。”  康熙皇帝在位时十分喜欢质地软嫩、口味鲜美的清淡菜肴。有一次他前往南方巡视,暂住在苏州曹寅的织造府衙门里。这曹寅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皇帝驾到,如何让皇帝吃好让曹寅大伤脑筋。为此,他派人四处采购回来大量山珍海味,又聘请名厨精心操持,但每次都不对康熙的胃口,珍馐美馔吃起来味同嚼蜡。曹寅非常不安。后来探明皇帝的喜好,便重金从苏州得月楼酒家请来名厨张东宫,要求他做出一道清淡爽口、有苏州特色的菜肴,以使皇帝吃了高兴。张东宫使出浑身解数,取用嫩豆腐、鸡和火腿末、鸡汤等八种原料制成一道豆腐菜。  康熙品尝以后极为满意,此菜鲜美润滑,甚合自己口味。因为它是用八种食料配成的,便赐菜名为八宝豆腐羹。回京时,康熙帝把张东宫一同带回北京,赏他五品顶戴,安排在御膳房工作。从此这道八宝豆腐羹成为御膳桌上的常菜,康熙久吃不厌,十分钟爱。后来尚书徐健庵告老还乡,康熙还把八宝豆腐羹的配方作为宫廷珍品赏赐给他。清末民初,八宝豆腐羹流传各地,如今在浙江杭州一带依然能吃到这道清代名馔。  八宝豆腐羹的烹制在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详细的记述。它是将嫩豆腐切成细小薄条,连同鸡、香菇、蘑菇、松子仁、瓜子仁、虾米、浓鸡汤一起入锅,加盐,烧至滚沸,转用小火略煨数分钟,以湿淀粉勾芡调和,淋上熟鸡油,撒上火腿末即成。成菜特点豆腐白嫩,爽滑如脂,滋味异常鲜美。------------“叔嫂传珍”西湖醋鱼(图)------------  西湖醋鱼是杭州的一道传统风味名菜,系用草鱼经汆煮而成,味道鲜美,一向为人们称道,被认为是游览西湖时必吃的菜肴。清人方恒泰曾赋诗咏之:“小泊湖边五柳居,当筵举网得鲜鱼。味酸最爱银刀烩,河鲤河鲂总不如。”碧波浩渺的西子湖里流淌着千年史话,也流淌着有关西湖醋鱼的美食传说。  相传在南宋时,有宋氏兄弟两人,颇有学问,但不愿为官,因而隐居江湖,靠打鱼为生。当地有一恶霸,名赵大官人,他见宋嫂年轻貌美,便施阴谋害死了宋兄,欲霸占宋嫂。宋家叔嫂祸从天降,悲痛欲绝。为了报仇,叔嫂一起到衙门喊冤告状,哪知当时的官府与恶势力一个鼻孔出气,告状不成,反遭毒打。他们被赶出了衙门。回家后,嫂嫂只有让弟弟远逃他乡。叔嫂分手时,宋嫂特用糖、醋烧鲩鱼一碗,对兄弟说:“这菜有酸有甜,望你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勿忘今日辛酸。”后来,宋弟外出,抗金卫国,立了功劳,回到杭州,惩办了恶棍,但一直查找不到嫂嫂的下落。一次外出赴宴,席间得尝此菜,经询问方知嫂嫂隐姓埋名于此当厨工,由此始得团聚。于是,“叔嫂传珍”这道美菜和传说一起在民间流传开来。  西湖醋鱼以杭州楼外楼菜馆所烹制的最负盛名,过去在孤山楼外楼壁上曾留有“亏君有此调和气,识得当年宋嫂无”的题诗。另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游览西湖时,也曾经品尝过西湖醋鱼,可见,此菜在清代已经相当有名。楼外楼开业于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由杭州陈秀才创办,店名取意于南宋林升的名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该店经营的杭州风味菜主要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龙井虾仁等。孙中山、鲁迅、周恩来、陈毅以及西哈努克等中外名人都曾在该店品尝过菜肴。  时至今日,楼外楼制作的西湖醋鱼依然独擅其美,品质佳美为世人公认。烹制西湖醋鱼,一般酒店都是现买活鱼宰杀,而楼外楼采取“饿养活杀”,平常将鱼饲养在大网箱里,去其泥腥,待烹制时捞出活杀,一百多年来一以贯之。制作时则讲究操作精严,由名厨掌勺,或在名厨指导下烹制。当代一位美食家吃过后,曾评价:“醋鱼,鱼眼明亮,芡薄泽润,且无土腥,伴姜丝食之,略有螃蟹味。”百年来,楼外楼能够像西湖一样盛名不衰,与它的菜肴烹制精美、风味独具是分不开的。  醋熘鱼当然是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汁不要多,也不要浓,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上面不可加葱丝,但绝对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现杀活鱼之原味。  现时一般餐厅,多标榜西湖醋熘鱼,与原来风味相去甚远。往往是浓汁满溢,大量加糖,无复清淡之致。------------故乡的蛤蜊黄鱼羹(图)------------  居住在海边的人,常常可以吃到大海提供的各种海鲜,其中数量最多最常见的要算蛤蜊了。蛤蜊价廉而味美,烹制起来简单,吃起来方便,深受大众喜爱,是寻常人家餐桌上备受青睐的美味。  离我家不远处有一片海滩,上中学的时候,每逢落大潮,人们便成群结队地前去挖蛤蜊。时间一般是半夜,男女老少挎着篮子,拎着口袋,沿着大路向海边汇聚。灯火渐渐汇作一处,如长龙般蜿蜒前进。来到海滩后,四下撒开,钉耙、铁锹、簸箕一起忙活,极像大生产的集体劳动场面。一晚上下来,有经验的人怎么也得收获百十来斤吧,即使生手操着简单的工具也能挖个十几斤。带回去除分给邻居和朋友,剩下的也够吃上几天,实在吃不了,便将蛤肉晾制成干品,留待以后慢慢食用。  蛤蜊,一名海蛤或文蛤。或白壳紫唇,或壳上有花纹,故称文蛤或花蛤。形圆,大小不等。蛤蜊不但味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其肉及壳均入药。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提出蛤蜊肉有润五脏、止消渴、软坚散肿的疗效。壳粉则对咳逆上气、项下瘿瘤、搐溺抽风、心气疼痛等有治疗作用。  蛤蜊制成的药膳相当多。如蛤蜊麦门冬汤对脑力衰退、遗精盗汗有疗效;川芎蛤蜊汤有益智健身、防治神经衰弱的作用。为大众所喜爱的蛤蜊菜肴各地更为丰富,如烤蛤蜊、芙蓉蛤蜊、蛤蜊荠菜汤、蛤蜊冬瓜汤、蛤蜊鲫鱼、蛤蜊黄鱼羹等。  蛤蜊黄鱼羹是浙江宁波一道颇负盛名的风味菜肴。在宁波人们喜欢黄鱼制作的菜肴,通常将黄鱼去皮去骨,切为丁,加其他配料和鲜汤,烹制为羹。蛤蜊黄鱼羹取用蛤蜊与黄鱼肉制成,色泽洁白,汤汁浓稠,近百年来盛行于浙江和上海等地,是宴席上的上品佳肴。黄鱼乃鱼中佳品,蛤蜊则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二者搭配,其美味自是非同寻常。  蛤蜊黄鱼羹的制作方法为:洗净的蛤蜊放入盐水中养两小时左右,使它吐净泥沙,取出,入沸水锅,待蛤蜊壳略张开时捞出,剥壳取肉。将黄鱼肉切成丁,鸡蛋打成蛋液。炒锅烧热,放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时,下葱末、鱼丁煸一下,随即放入酒、盐和肉汤。汤沸后,撇去浮沫,加入味精,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放入蛤蜊肉,用炒勺轻轻搅一下,淋鸡蛋清、猪油,用炒勺轻轻推一下,出锅装盆,撒上火腿末、葱末即成。  ------------三丝敲鱼的传说(图)------------  到过温州的人都说温州的小吃多,其中使人难以忘却的当推三丝敲鱼。  说起敲鱼,有一段饶有趣味的传说。温州某古刹有一位老方丈,孤身一人赴福建取经。不幸途中遇上大风流,小船顷刻覆没,老方丈葬身鱼腹。留在寺中的小和尚获知噩耗,悲痛万分,便带念经的木鱼,到师父遇难的地方念经超度。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蓦地,发现海面上浮起了许多金光闪闪的黄鱼。小和尚看着看着,猛然想起师父走时穿的那件黄色袈裟,心想这些鱼肯定是吃了师父的肉体才显出黄色。于是、他怒火中烧,立即把这些黄鱼捞起来,剥去皮,净内脏,抽了骨,把鱼剁成肉腐,然后放在木鱼上狠狠地敲起来,把鱼肉敲成一片片薄饼状的鱼片,他把这些鱼片放在船上晒干,带回留念。由于数量过多,多余的就留在船上。船翁吃饭时,拣了些鱼片切丝熬汤,没想到味道异常鲜美。消息不胫而走,“敲鱼”这道制法奇特的菜肴也就流传至今。------------抗金义士与金华火腿(图)------------  在中国餐厅的许多高档菜肴里,配料里都往往需火腿调味。而金华火腿是其中的最著名品种。说起这火腿,金华人还会骄傲地向你说起这火腿的由来:北宋末年,著名抗金将领宗泽带领着家乡一带的数十万抗金义士正在开封一带与金兵苦战。他的大军人称“八字军”,因士兵脸上均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当年曾威震河朔,令金兵丧胆。但朝中的投降派不但不支持宗泽,而且还不时散布宗泽吃败仗、要投降等谣言。家乡父老们放心不下,便在那年冬季前借为子弟兵送寒衣之机,特派宗泽的堂兄带队以探明情况。父老们除了寒衣,还为子弟兵带去猪肉、肥鹅等吃食,以示犒劳。但金华离汴京何止千里,劳军队伍为防止猪肉变坏,只好一路走一路往猪肉上抹食盐,谁知等到了汴京后,猪肉不但没坏,而且色泽红艳,味道浓香,比鲜猪肉好吃多了。子弟兵吃上从未吃过的猪肉,便向宗泽老将军请教,宗泽说:“这是家乡肉。”自此以后,家乡肉出了名。这家乡肉不但鼓励大军再打胜仗,而且也使金华创制出天下一道名品,并传播于海内外。  ------------王昌龄与怀胎鲜鱼(图)------------  此菜源于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唐代大诗人王昌龄乘船路过浙江马当山。船家说:马当山上有座神庙,行人过此多祭祀。于是王即备酒肉及草履祭祀,并于祭祀后将祭品投到江中。船过马当山后,他忽然想起,自己上船前买的那把金铸刀是放在草履中的,甚感懊悔。正在这时,一条三尺多长的大鱼一下子跃到船上,诗人大喜,因其最喜食鲜鱼,便让人捉住鱼烹制。待打开鱼腹时,发现祭品和那金铸刀均在鱼腹中,众人无不称奇——怀胎鲜鱼就是杭州厨师在这个故事的启发下创制出来的。不过,鱼腹中放的不是金铸刀,而是虾仁、火腿、香菇等美味——可惜,王昌龄那时还没有这般烹饪技术,是吃不到这样的美味的。  ------------鲜美异常的醉鸡(图)------------  醉鸡是浙江农村人春节常备的节令佳肴。说起醉鸡,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五夫村住着兄弟三人,虽然父母均不在世了,但三兄弟娶妻后仍和睦相处。只是两位哥哥娶的是富家女,她们瞧不起出身贫家的三弟妹。但三媳妇吃苦耐劳,心灵手巧,心地善良,三兄弟便想让她主管家政,但两个嫂子都反对。后来三兄弟想出一个办法:让三妯娌比赛制作鸡肴,每人只发一只鸡,三天后看结果。三天后,大嫂做出清炖鸡,二嫂做出白切鸡,三弟妹端出的是醉鸡。三兄弟一一品尝,皆为醉鸡之美味所征服。大嫂、二嫂不服,但品尝后也不得不佩服三弟妹的手艺。此菜是将加调料煮熟的鸡捞出,切块,再加黄酒腌制两天。其酒香扑鼻,鲜美异常。就这样,醉鸡的美味也像三弟妹的美名一样传遍乡间,成为各地村民的一道春节佳肴。      ------------上海:海纳百川上海菜(图)------------  沪菜是在当地风味的基础上融合苏锡等地风味的产物。  当代的上海饮食业,内连全国,外通五洲,兼容并蓄,包罗万象,广采博收,八方杂处,百味俱陈,一派中外多元化饮食,但已很难找出本帮菜的个性了。  沪菜的特色与江浙菜的同一性较大,讲究选料新鲜,应时当令;菜肴品种繁多,四季有别;烹调上以生煸、滑炒、蒸、烧等技法见长;菜品口味为卤汁适中、清淡素雅,兼具时代气息。------------全家福:全家团聚之福(图)------------  人们习惯于将家庭成员的集体照称为全家福,带有和睦相亲团圆的意思。特别在照相机还未进入普通家庭之前,人们对这种集体照尤其重视——全家老少排序坐好,衣着整齐,姿态标准,在相机镜头前摆出一副即将进入历史的表情。这种全家福也确实很有纪念意义,常被珍藏在每个家庭的相册里。  世事无常,能够家庭团圆的确是幸福的。在上海,每逢节日喜庆、合家团圆的日子,宴桌上必有的一道烩制菜肴,也称全家福,这道菜肴将家庭的欢聚带入了更热烈的氛围。  这道菜的来历有两种传说。一说创于秦朝,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有位叫方财的儒生侥幸逃脱。为了躲避官府搜捕,方财隐名漂流异乡。几年后,方财返回家乡。由于两年前发大水,妻子儿女外出逃难,不知下落。方财悲伤难抑,跳江自杀,被一渔夫救起。当他将自己的遭遇哭述后,渔夫笑了:“老弟,我曾救起一少年,收他为婿。据他讲也姓方,你不妨去看看。”一见面,果然是方财的儿子。半年后,方财正在街上卖鱼,从人群中挤来一妇人正是他的妻子。几经磨难,方财一家终得团聚。那天渔夫特请名师掌勺,为方家庆贺。厨师煞费苦心,精选禽、畜、鱼及蔬菜烹制了个菜,意喻全家团聚之福,故起名全家福。众宾客食后,赞不绝口。  另有传说,明永乐年间,有一年元宵佳节,明成祖朱棣到城中观赏花灯。回到宫中腹感饥饿,命令御厨进膳。可是膳房只有冷膳,重新制作又来不及了,厨师们急中生智,将各种冷膳烩入一锅,加入鲜料,很快烹制出一盆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皇帝、皇后和太子吃了觉得非常可口,询问菜名,机灵的厨师回答说是全家福。皇帝听了心中大悦,重重奖赏了厨师。从此这道菜便流传开来。  《清宫及满汉菜点集粹》记载,清代中期,辽宁地区曾经流行“三套碗席”,席上的头菜为“翅帽全家福”。说明在清初此菜已经有了,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此菜曾登上开国大典的国宴,可见人们对它的重视。  全家福是一种取料讲究的高级烩菜,上海风味原料一般为鱼肚、猪腰、鸡肫、猪肉、海参、熟鸡片、熟肚片、虾仁、火腿、香菇、笋片、青豆等,以及各种调味品。原料丰富多样,口味和质感极佳,更因有吉祥幸福、全家团圆之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常常作为中、高档宴席的头菜。全家福还有高级大杂烩、什锦杂烩、锦上添花等俗称,皆是因其选材高档,用料多而杂得名。  其制作方法为熘烩,即主、配料先经油滑或水焯后,再炝锅,下主料、配料、鲜汤和调味品,一同烩制,勾芡出锅便成。上海全家福的特色为口感丰富,香润浓郁,色彩艳丽。  在喜庆节日时刻享用全家福菜肴,尤其给人们的宴饮添光增彩。------------与八无关的八宝鸭(图)------------  以数字为菜肴命名,寻常可见。而吉祥数字中,尤其以“八”最受喜欢,如八珍、八宝、八鲜、八味、八生等;而以八宝命名的菜肴和食品数量之多,不可计数,如八宝粥、八宝豆腐、八宝馒头、八宝百合、八宝莲子羹等等。这些一般都是取八种材料制成,或者以八种调味品为作料,制作讲究精细,味道超出普通品种。  “八宝”的来历没有确切的出处,不过,在历史上却有许多典故可供参考。民间有八仙传说,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八仙每人手中都有一件宝贝,后来曾经有厨师照葫芦画瓢,将八样宝贝移植到菜肴中,名之为“拼八宝”。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民间有制作腊八粥敬佛的习俗。根据佛教传说,该日为佛祖释迦牟尼开悟之日。但是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神农时代,十二月初八却是人们“腊祭”的日子,即祭奠先啬氏、农神、邮表辍神、司啬神、水庸神、猫虎神、坊神和昆虫神八位神灵。  另外,《辍耕集》称:“所谓‘八宝’,乃是古代帝王行使权力的八枚印章,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珍贵之物,是子孙世袭,代代相传的。”南宋的时候,皇帝因印章落入金人之手而无法行使权力,赵构便命工匠重新制作了八枚印章,制作完毕后,举朝欢庆,特别举行“八宝宴”庆贺。  而佛教、道教乃至民间建筑,皆有绘以八种宝物的装饰图案,称“八宝图”。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菜肴中使用“八宝”一名的文化背景。  八宝鸭早在清朝就已经出现。清宫廷御膳有八宝鸭羹、八宝锅烧鸭子热锅一品、卤煮八宝鸭一品、八仙鸭子等菜品,都是皇帝及皇后经常食用的珍馐。《调鼎集》里记有八宝鸭一菜,是将鸭切成方块与八宝料合烧。  八宝鸭为秋冬时令菜肴,现在大江南北多有烹制,根据做法和风味不同,约有20多种,其中尤以上海风味著名。根据《沪游杂记·酒馆》记载,八宝鸭一菜曾经是上海苏帮菜馆的名菜,做法是将鸭骨架取出,盛入馅心蒸制。上世纪30年代,上海城隍庙老饭店从苏帮菜馆大鸿运酒家买来八宝鸭进行研究、仿制,并改变了取出骨架的做法,用整鸭配栗子、火腿等八种配料上笼蒸熟。上海老饭店开业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由上海人张焕英创办,原名荣顺馆,1965年从原址迁到福佑路老城隍庙西侧,并改称上海老饭店。主要经营上海本地风味菜,曾接待过不少国家领导人和重要外宾。其制作的八宝鸭菜色红润,鸭肉酥烂,腴香浓溢,深受广大顾客的喜爱。  上海老饭店的八宝鸭使用的八种配料为火腿、鸡肫、冬笋、香菇、干贝、虾仁、莲子、青豆。而实际上,辅料的使用并无标准。不同风味的八宝鸭,使用的辅料也不同,根据地域和饮食习惯,八宝鸭的配料多达百余种。总之,凑足了八样,就可以了。  ------------上海小笼包(图)------------  每看俞平伯的《记陶然亭的雪》中的一段必然要笑,上面说:“以后我们也不用说去什么地方,只说吃什么地方好了”。在这里我想聊一聊上海的小笼包。小笼包是上海为数不多的经典小吃之一,所以小到街头巷尾的点心店,大到高档的酒店,差不多都有小笼包卖。但天字第一号的招牌永远非城隍庙的南翔馒头店莫属。那里的小包子,口感最棒,经年不忘。  我去的时候,是国庆前的上海,最热闹的要数城隍庙。虽然下着淅淅沥沥的细雨,游人依然络绎不绝。有一些店里卖紫米桂花粥、排骨年糕、小绍兴鸡粥什么的。路上挂满了灯笼,灯笼下挤满了观灯的人潮,九曲桥上,更是水泄不通。南翔馒头店的门前,食客们排着长队,队伍旁边都是手捧塑料饭盒吃着热气腾腾的小笼包的人群。好像这里最多的是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少人手里捧着旅游指南,操着南腔北调,夹杂着粤语、英文和日语,闹哄哄的如同一个大杂烩。  南翔馒头店的底楼专供外卖,这里的小笼包最便宜,16个只要8元,但品质也最一般,只有纯鲜肉馅,没有蟹黄或蟹肉,而且是用塑料盒装的,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快餐。我饿了,想随便买一份充饥,于是就上楼,耐心等着吃这里的招牌小笼包:虾肉和蟹肉的,一同来的妻子笑我:“你像只馋猫呀!”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