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教育心理学-6

作者:皮连生 字数:33004 更新:2023-10-09 13:01:57

有意地识运用抽象知识到新的情境精心思考可以普遍应用的抽象原理、主要观点和步骤如应用SQ3R读书法进行阅读辛格利和安德森的2x2分类  辛格利和安德森(M.K.Singley & R.Anderson)根据知识学习的陈述性阶段和程序性阶段划分程序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陈述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四种迁移类型(见表9-3)。            表9-3 辛格利和安德森的2×2迁移分类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迁移与学校教育理想  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寄予很高的希望。例如,我们常说,好的教育能使学生“触类旁通”或“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在心理学的智商概念流行以后,人们认为,好的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商,使学生变得更聪明。当前又流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口号。对学校的这样一些期望如何进行科学评定呢?在学习心理学的学习迁移概念和测量方法产生之前,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评价缺乏可以操作的客观标准,但采用学习迁移的测量方法,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有了客观评价标准。因为上述对学校教育的理想,如希望学生能“触类旁通”、“发展智力”、“学会学习”等都可以归入迁移的范畴。在学习迁移测量中要尽可能控制学生原先的IQ水平、原有知识水平和动机水平等内部条件,只研究学习A对后继B的学习的影响的大小和方向。在教育史上,原先被认为十分符合人们理想的教学改革,经过心理学家的检验,其结果不理想的例子并不鲜见。所以奥苏伯尔认为,迁移的理论争论是心理学对教育产生最大影响的一个领域。当前我国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教学改革的事例,其理想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即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也必须经过学习迁移测验的检验以后才能真正确认其有效性。迁移的心理实质的理论争论传统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  学习迁移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知。我国古人就知道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从心理学上讲,“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是指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的促进,所以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但是,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则是形式训练说提出的。  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乃是官能心理学(faculty psychology)。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mind)是由“意志”、“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功能组成的。心的各种成分(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如利用记忆官能进行记忆和回忆,利用思维官能从事思维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强力量(能力)。这些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发挥效用。比方说,记忆官能增强以后,可以更好地学会和记住各种东西。不仅如此,由于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成分的改进,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其他所有官能。可见,从形式训练的观点来看,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而且迁移的产生将是自动的。  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目标。它认为,学习的内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的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学习要收到最大的迁移效果,就应该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难记的古典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被视为训练心的最好材料,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分类、想象、记忆、推理、判断,甚至创造……有了这样的造诣,足以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反之,学生如果仅记住一些具体事实,其使用价值十分有限。  形式训练说在欧洲和北美盛行了约200年,至今在国外和我国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心的各种官能能不能分别加以训练,使之提高,从而自动迁移到一切活动中去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不是训练心的各种官能呢?形式训练说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虽然十分肯定,但它的鼓吹者和信奉者并没有拿出经得起科学检验的证据。相同要素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家着手用实验来检验形式训练说的迁移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在1890年首先通过记忆实验,表示了对形式训练迁移理论的怀疑。他的结论是:记忆能力不受训练的影响,记忆的改善不在于记忆能力的改善,而在于记忆方法的改善。  继詹姆斯之后,许多心理学家纷纷设计更严密的实验,从各种不同角度向形式训练说提出挑战。其中桑代克和伍德沃斯(R.S.Woodworth)的研究影响最大。桑代克首先在知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例如,他在1901年报告,以大学生为被试,训练他们判断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图形面积。被试先估计了127个矩形、三角形、圆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样就预测了他们判断面积的一般能力;然后用90个10~100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让每一被试进行判断面积训练;最后被试受到两种测验:第一种测验要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长方形的面积,第二个测验要求判断27个三角形、圆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27个图形是预测中用过的。研究表明:通过平行四边形训练,被试对矩形面积的判断的成绩提高了,但对三角形、圆和不规则图形的判断的成绩没有提高。  桑代克还做过长度和重量方面的实验,如让被试估计1~1.5英寸直线的长度,经过练习,取得相当进步,然后用6~12英寸的直线进行迁移测验,结果被试估计长度的能力并不因先前的训练而有所增进。在记忆和注意方面,桑代克也做过类似的实验。桑代克在这些实验中发现,经过练习,被试的成绩取得明显提高,这些训练可以迁移到类似的活动中去,不过迁移的成绩远不如直接训练的成绩。在知觉、注意和记忆方面的训练,并未迁移到不相似的活动中去。据作者报告,迁移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练习所用的特殊方法、观念或有用的习惯被带到最终测验中。  桑代克迁移实验的结果显然与形式训练说的迁移理论不符。桑代克似乎证明,通过某种活动训练而可以普遍迁移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是不存在的。那么,什么东西可以迁移呢?桑代克提出相同要素(identical elements)说同形式训练说相对抗。  相同要素说,后来被伍德沃斯修改为共同成分(common components)说,意指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例如,在活动A12345和活动B45678之间,因为有共同成分4和5,所以它们才会有迁移出现。用桑代克的话来说,“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Thorndike, E. & Woodworth, R.(1901). The Influence of Improvement in One Mental Function upon the Efficiency of Other Functions. In Wayne Lennis (ed.) Reading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1949). CeppletonCentaryCaogts. Inc. p.389~398.)所谓共同的心理机能指什么呢?尽管桑代克认为包括经验上的基本事实(如通过不同组合一再重复的长度、颜色和数量)、工作方法乃至一般原理或态度,但由于他对学习持联结主义观点,所谓共同的心理机能,实际上只是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他还设想,这种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是“凭借同一脑细胞的作用”而形成的。  桑代克和许多心理学家在知觉、记忆、注意和运动动作方面的实验表明,这些方面经过一定的训练,确实存在一定的迁移。但实验者一致认为,只存在特殊经验的事实、技能、方法乃至态度的迁移。特殊的训练并不能改进个别的心理官能。也就是说,特殊的训练对于提高一般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收效甚微。这些迁移实验的研究启示人们,要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忽视学生对于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等的掌握,而一味追求提高其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那只是一种天真的幻想。  既已证明通常的观察力(知觉方面的能力)、记忆力、注意力不易经过特殊训练而得以改善,桑代克就设想能否让学生选学某些特殊的学科,并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一般智力。为此,他在1924年和1927年做了两次规模很大的实验。受试的学生13000多人。学生分别选修的科目包括几何、拉丁语、公民课、戏剧、化学、簿记和法语。学习时间为一年。实验者测量了学生学习这些科目前后的智商(IQ)变化,结果并未发现某些学科对改善学生智力特别有效。  韦斯曼(A.Wesman)1944年重新检验了桑代克早年的结论。在一个学年的开始和结束,他对中学生进行了一系列一般智力和成绩测验,研究表明,所学的任何一种学科并不比任何其他学科优越;在测量的任何一种成绩范围内,智力并没有更多增长。在60年代以后,还有人进行了新的研究,也证实了桑代克的早期发现。  桑代克在迁移方面的研究,指出形式训练说的谬误,这是他的功绩。但是,他坚持认为,“心理(mind)就它的功能方面来说,是对特殊情境作特殊反应的一架机器”。根据这种观点,人们在特殊情境中需要的每一种知识、技能、概念或观念,一定要作为一种特殊的刺激—反应的联结来学习。这样,迁移的范围就大为缩小。根据相同要素说,在两种没有相同要素或共同成分的过程之间,两个完全不相似的刺激—反应联结之间,不可能产生迁移,这会使人们对迁移产生悲观态度。概括化说  桑代克的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先期学习活动与后期学习活动共有的那些因素上。贾德(C.H.Judd)的理论则不同。贾德认为,在先期学习A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B,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之中。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这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所以,贾德的迁移理论称为“概括说”或“类化说”。  贾德在1908年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说的经典实验。他以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为被试,分成两组,让他们练习用镖枪投中水下的靶子。给一组学生充分解释水的折射原理;不给另一组学生说明水的折射原理,致使他们只能从尝试中获得一些经验。在开始投掷练习时,靶子置于水下12英寸处,结果教过和未教过折射原理的学生其成绩相同。也就是说,在开始的测验中,理论对于练习似乎没有起作用,因为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会运用镖枪,理论的说明不能代替练习。接着改变条件,把水下12英寸处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处,这时两组的差异便明显表现出来。没有给予折射原理说明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混乱,他们投掷水下12英寸靶时的练习,不能帮助改进投掷水下4英寸靶的练习,错误持续发生。而学过折射原理的学生,迅速适应了水下4英寸的条件。  贾德在解释实验结果时说:“理论把有关的全部经验——水外的、深水的和浅水的经验——组成了整个思想体系……学生在理论知识的背景上,理解了实际情况以后,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迅速地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Judd, C.H.(1908). The Relation of Special Training to General Intelligence. In Willrock, M.C.(ed., 1977).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p.239~249.)  1941年赫德里克森(G.Hedrickson)和施罗德(W.H.Schroeder),1967年奥弗林(R.L.R.Overing)等都做了类似实验,进一步证实贾德的概括说,还指出,概括不是一个自动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这与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是一致的,即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悬殊,迁移效应也大不相同。关系转换说  格式塔心理学家并不否认依赖学习原理的迁移,但他们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他们认为,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人迁移的是顿悟,即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  关系转换说(transposition theory)强调个体的作用,认为学习者必须发现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迁移才能产生。但转换现象是复杂的。早期格式塔心理学家用两种灰色深浅不同的物体进行条件反射实验。通过多次训练,被试(小鸡或幼儿)学会从深灰色物体处取得奖赏。以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物体,用黑色物体取代浅灰色物体,但强化物放在黑色物体处。经过训练的被试,一般不到原来与强化物相联系的深灰色物体处去获取奖励物。后来又用三种不同大小的物体进行变换实验。在训练时强化物置于中等大小的物体(如倒置的盘子)之下。经过训练,被试学会了这种反应。以后在迁移情境中,改变物体的大小,但奖励物仍置于中等大小的物体之下。研究表明,转换现象受原先学习课题的掌握程度、诱因大小和练习量的影响。原先学习的课题掌握得好、诱因大和练习量增加,转换现象较易产生。学习定势说  学习定势(learning set)是哈洛(H.F.Harlow)提出并用以解释顿悟现象的一个概念。哈洛认为:“学习情境的多样化决定我们的基本人格特征,并在使某些人变成会思考的人中起重要作用。这些情境是以同样的形式多次重复出现的。不应以单一的学习结果,而应以多变但类似的学习课题的影响所产生的变化来理解学习。”(H.F.哈洛:《学习定势的形成》,载《教育心理学参考资料选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300页。)  学习定势既反映在解决一类问题或学习一类课题时的一般方法的改进(学会如何学习)上,也反映在从事某种活动的暂时准备状态(准备动作效应或预热效应)中。学习定势的这两个方面都影响作业的变化。  练习一类课题有助于类似课题的学习,这一现象首先是在实验室用无意义音节进行研究发现的。渥德(L.B.Ward)早在1937年报告:被试在记忆数列无意义音节时,前面的练习影响后面的记忆,记忆速度越来越快。  哈洛1949年的研究也发现类似的现象。他首先用猴子作被试进行研究,然后以儿童为被试进行重复实验。对猴子作辨别训练时,在猴子面前呈现两个物体,如一个是立方体,另一个是立体三角形。在一个物体下面藏着葡萄干,并以它为强化物。通过几次尝试,猴子很快“知道”葡萄干藏在立方体下面,不在立体三角形下面。当它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立即给它呈现另一个类似的问题,如两个物体均为立方体,但颜色不同,一为白的,另一为黑的。它必须进行新的学习以解决这个新的辨别问题。当它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又呈现一个新的辨别问题,如此继续多次。当猴子解决了许多这样的辨别课题之后,它解决新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尝试的次数越来越少。于是,实验者认为,猴子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或者说,学会了如何学习。哈洛在谈到这个现象时说:“猴子已经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学习定势。”(见图9-2)  类似的学会如何学习的现象,在以儿童为被试的实验中得到证实。例如,在一个实验中,智力落后的儿童(年龄为10岁,智龄只有4岁)在解决一个辨别问题时感到非常困难,但先从较容易的问题开始训练,然后转到较难的问题,学习效果就明显提高。从学习分类观看传统迁移理论的局限性  迁移理论是学习理论的继续。传统迁移理论之争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之争;二是机械学习迁移与意义学习迁移之争。迁移理论的对立主要原因是传统学习论缺乏学习分类思想,把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相混淆,把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相混淆。在技能学习领域,把智慧技能与动作技能相混淆。  桑代克通过大量知觉辨别和运动动作训练研究,提出了迁移的相同要素说,这一理论能解释知觉辨别这种低级智慧技能和简单的动作技能的学习迁移。但是,当贾德的实验情境不仅需要知觉辨别和动作技能而且需要高级的概括能力时,相同要素说遇到了困难。所以,安德森指出:“桑代克成功地推翻了一个错误理论,即形式训练说的教条,他代之而提出的是一个差不多空洞的理论。”(Singley, M.K. & Anderson, J.R.(1989). The Transfer of Cognitive Skills. Cambri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3.)  奥斯古德通过总结大量配对联想实验资料得出的相同与不同材料的正负迁移规律,可以较好地解释机械言语材料的迁移与干扰现象,但遇到有意义言语材料时,这些规律便失效了。所以奥苏伯尔强烈批评将机械学习规律推论到有意义学习的错误倾向,他根据有意义学习的特点提出一整套适合有意义学习的迁移规律。关于一般迁移理论的新近争论  近二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激增,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觉得,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到社会上去以后很快过时,学习的普遍迁移问题重新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委内瑞拉在上世纪80年代实施了发展智力的雄心勃勃的计划。该计划脱离学科,专门训练思维策略,不仅在国内推行,而且其倡导者还希望把此项计划推向全世界。在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也受这股思潮影响,各种报刊大量宣传报道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材料,许多学校和教师也群起而仿效。计算机在学校教育中出现以后,许多对形式训练说持同情态度的学者认为,他们找到了当代训练思维推理的最好工具——计算机。许多人想通过计算机训练达到普遍迁移的目的。因此,关于迁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争又重新热闹起来。  当前争论的焦点是能不能离开具体学科,对一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加以训练,从而达到在跨学科情境中普遍迁移的目的。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结论很不一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西蒙认为:“强有力的一般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确是存在的,而且是可教会的。”也有人批评当今学校过分强调内容方面的教学,主张把教学重点放在一般学习方法方面。在美国有许多大学开展跨学科的一般解决问题方法的训练。  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一般思维方法的训练在跨学科情境中普遍迁移的证据。例如,梅耶通过系统考察有关的研究材料以后指出:“在历史上,学校认为可以脱离学科内容教思维技能,希望学校的技能可以在许多情境中迁移;然而系统的研究表明,学生倾向于学习具体的技能,这些技能主要能应用于与教学时应用的例子相似的情境。”(Mayer, R.E.(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p.239.)为什么尽管人们有普遍迁移的良好愿望却未找到有力证据呢?安德森指出:其一,历史上有对形式训练说批判的一系列经典研究,近期又有否定一般解决问题的技能在跨学科情境迁移的实验研究。其二,当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强调专门领域的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由专门领域的知识构成的针对具体学科问题的方法被称为强方法(strong method),它们能保证问题迅速有效地解决。而非针对具体学科问题的方法,被称为一般的启发式方法(general heuristic),这种方法与强方法相对,又被称为弱方法。后者是脱离了具体应用条件的知识,难以保证问题迅速而有效地解决。所以,通过比较新手与专家解决问题的过程表明,专家在解决问题时采用强方法,新手在解决问题时采用弱方法,从而导致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有明显差异。其三,弱方法必须经长期反复的实践才能有效应用。至少就成人来说,他们采用的弱方法是经过多年实践的,在学习迁移训练情境中不可能有明显进步,因此在迁移测验中也不能表现出来。当代的三种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  迁移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每当有新的学习理论提出,迁移理论也随之更新。当代著名的学习论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式理论和新近发展起来的认知策略理论(包括反省认知理论),与此相应的迁移理论有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J.R.安德森(J.R.Anderson)等人提出的产生式迁移理论和新近发展起来的认知策略迁移理论。每一迁移理论都有许多实验证据和不同的教学含义。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从认知结构观点看学习的迁移  奥苏伯尔认为,当用他的认知结构的观点重新考察迁移时,会发现原先的迁移模式在有意义学习中仍然适用,顺向迁移仍然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但是,先前的学习指什么?它如何影响后继的学习?奥苏伯尔对此作了与传统解释根本不同的新解释。  1.一般的迁移模式如图91所示,在这里仍然适用。但先前的学习不只是A,还应该包括过去经验,即累积获得的、按一定层次组织的、适合当时学习任务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最近经验的一组刺激—反应的联结。  2.在有意义学习与迁移中,我们所说的过去经验的特征,不是指前后两个课题在刺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而是指学生在一定知识领域内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诸如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等。在学习课题A时得到的最新经验,并不是直接同课题B的刺激—反应成分发生相互作用,而只是由于它影响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从而间接影响新的学习或迁移。  3.在一般的课堂学习中,并不存在孤立的课题A和课题B的学习,学习A是学习B的准备和前提;学习B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同A的联系中学习。因此,在学校学习中的迁移,很少有像在实验室条件下严格意义的迁移。这里,学习迁移所指的范围更广,而且迁移的效果主要不是指运用一般原理于特殊事例的能力(派生类属学习的能力),而是指提高了相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能力。因此,无论在接受学习还是在解决问题中,凡有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影响新的认知功能的地方,就存在着迁移。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  奥苏伯尔提出了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通过操纵与改变这三个认知结构变量可以促进新的学习与迁移。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变量是针对影响新的学习效果提出的。奥苏伯尔认为,当学习新的知识时,如果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能找到适当的可以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包括概念、命题或具体例子等),那么该学生的认知结构就具有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反之,当学习新知识时,如果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找不到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那么该学生的认知结构就缺乏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奥苏伯尔认为,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是影响新的学习和迁移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他更强调上位的、包容范围大和概括程度高的原有观念的作用。如果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认知结构中缺乏这样的上位观念,教师就可以从外部给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嵌入一个这样的观念,使之起吸收与同化新知识的作用,这样从外部嵌入的观念被称为先行组织者。例如,为了使小学生一、二年级学生形成句子和句子成分的概念,教师告诉学生:每一个句子都要讲到“谁”和“干什么”,有这两个成分的话语才是完整的句子。这一知识是用儿童易懂的语言陈述的。儿童先学习这一上位知识,该知识对他们形成句子和句子成分概念起到组织者作用。接着教师给出如下句子的正反例:  (1)小明上学去。(2)妈妈爱宝宝。(3)爸爸开汽车。(4)湖面上的船。(5)飞得很高。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1~3句都是句子,都有“谁”和“干什么”,4和5句不是句子,第4句有“谁”,缺“干什么”,第5句讲了“干什么”缺“谁”。这样学生理解了什么话语是句子,什么话语不是句子。如果没有起组织者作用的上位观念的支持,学生就无法理解句子概念。  在数学和自然学科中,先前习得的知识往往对后继的学习起到这样的组织作用,因此学习起来很顺利。例如,学生总是在掌握分数概念之后学习百分数,分数概念是上位的,起组织者作用。百分数概念是下位的,有上位分数概念支持,故学习起来很容易。原有知识的巩固性  原有知识影响新的学习和保持的第二个变量是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巩固性。原有知识越巩固,越易促进新的学习。  利用及时纠正、反馈、过度学习等方法,可以增强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原有知识的稳定性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若能同控制组比较,就可以测出知识结构这一变量的迁移效果。例如,奥苏伯尔及其合作者在1961年研究了原有知识的巩固性对新学习的影响。研究中让被试学习基督教知识,经过测验将被试的成绩分成中上水平和中下水平,然后将这些被试分成三个等组:第一组在学习佛教材料前,先学习一个比较性组织者(它指出佛教和基督教的异同);第二组在学习佛教材料前,先学习一个陈述性组织者(它仅介绍一些佛教观念,其抽象水平与要学习的材料相同);第三组在学习佛教材料前,先学习一个有关佛教历史和传记的材料。在实验后的第三天和第十天进行保持测验。结果表明,不论哪一组,凡原先的基督教知识掌握较好的被试,在学习佛教知识后的第三天和第十天的保持成绩均较优。(见表9-4)  表9-4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固性和清晰性对后继的学习和保持的影响原先的基督教知识掌握水平第一组比较性组织者第二组陈述姓组织者第三组历史材料第三天的保持分数  中上  中下23.5920.5022.5017.3223.4216.52第十天的保持分数  中上  中下21.7919.2122.2717.0220.8714.40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是指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时,学习者意识到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异同点。可辨别性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巩固性基础之上的。例如,在物理学中讲到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反射对远距离物体的侦察和定位的原理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已知的回声的知识同化新知识。学生必须意识到声波和无线电波之间有相似之处。意识到相似之处,原有知识可以同化新知识,但是又必须区分两者的不同之处。知道不同之处,新的知识才可以作为独立的知识保存下来。教师可以设计比较性组织者对新旧知识的异同加以比较,如可以设计如下组织者对雷达与回声的相同点进行比较。  雷达的运作包括五个阶段:  (1)传播——发送出雷达脉冲;(2)反射——脉冲击中遥远物体并返回;(3)接收——反射来的脉冲返回原处;(4)测量——测出传播和接收之间的时差;(5)换算——将时间量转换为距离的度量。  回波的运行阶段:(1)你在山谷大喊一声——相当于脉冲发出;(2)声波从悬崖返回——如同脉冲击中远处物体并返回;(3)你听到同你的声音一样的回声——如同脉冲的接收;(4)在发出喊声与听到回声之间有一很短的时差——相当于时间的测量;(5)距离越远听到回声需要等待的时间越长。  不同点:雷达通过无线电波工作,回声传播的是声波,前者比后者传播快得多,每秒达186000英里,且达到很远的地方。教学含义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教学含义是很明显的。奥苏伯尔认为,“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问题。为此,必须从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呈现方式两方面确保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根据同化理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布鲁纳认为,这样的概念和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他认为:“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训练迁移的大道。”奥苏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结构适合学习者的能力。最佳的教材结构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何编写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最佳结构教材呢?这需要知识领域内有造诣的专家、教材教法专家和心理学家以及教师们的通力合作。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  奥苏伯尔认为,“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是人的认知组织的原则。这两条原则也适用于教材的组织和呈现。  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人们在接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从已知的较一般的整体中分化出细节,要比从已知的细节中概括整体容易一些。认知心理学还认为,人们关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在头脑中组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最具有包容性的观念处于这个层次结构的顶点,它下面是包容范围较小和越来越分化的命题、概念和具体知识。根据人们认识新事物的自然顺序和认知结构的组织顺序,教材的呈现也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顺序。例如,我国小学算术教材对有关三角形知识的呈现就符合不断分化的原则:先教一般三角形;在一般三角形中按角的大小分化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在锐角三角形中分化出等边三角形;在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分化出等腰三角形,等等。  在呈现教材时,除了要从纵的方面遵循由一般到具体、不断分化的原则之外,还要从横的方面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努力探讨观念之间的联系,指出它们的异同,消除学生认识中表面的或实际存在的不一致之点。如果教师的教学或教科书不能使学生做到横向联系和融会贯通,就会出现不良后果,如学生不知道许多表面上不同的术语实际上代表着本质上相同的概念,从而造成认识上的许多混淆。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发展,使奥苏伯尔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理更易实现。产生式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理论与实验依据  迁移的产生式理论是由信息加工心理学家J.R.安德森提出的。这一理论适用于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其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J.R.安德森认为,这一迁移理论是桑代克相同要素说的现代化。在桑代克时代,心理学没有找到适当的形式来表征人的技能,以致错误地用外部的刺激和反应(即S—R)来表征人的技能,所以不能反映技能学习的本质。信息加工心理学家用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人的技能,这样就抓住了迁移的心理实质。所以,导致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不应该用它们共有S—R联结的数量来解释,而应该用它们之间共有的产生式数量来解释。  J.R.安德森等设计了许多实验来验证这一迁移理论。例如,他和辛格利(M.K.Singley, 1989)用不同计算机文本编辑程序的学习,证实了他的迁移理论。实验中的被试为打字熟练的秘书人员,他们能理解文本编辑的含义。被试分三组:A组在学习编辑程序(被称为EMACS编辑器)之前,先根据已经做好标记的文本练习打字;B组先练习一种编辑程序,后练习EMACS编辑器。C组为控制组,从第一天起至最后一天(即第六天)一直学习EMACS编辑器。学习成绩以每天尝试按键数量为指标,因为被试按键越多,说明他们出现错误需要重新按键数越多(因被试打字熟练,其错误不可能是打字造成的)。错误的下降说明掌握文本编辑技能水平提高。图9-3为实验结果。控制组每天练习3小时EMACS编辑器,前4天成绩显著进步,至第5和第6天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A组先练习打字,共4天,每天3小时,第5和第6天练习EMACS编辑器的成绩同控制组第1和第2天的成绩相似,打字对编辑学习未产生迁移。B组前4天练习一种文本编辑程序,每天练习3小时,在第5和第6天练习EMACS编辑器时,成绩明显好于A组。这说明第一种文本的练习对第二中文本学习产生了显著迁移。  J.R.安德森认为,在打字和文本编辑之间没有共同的产生式,而在两种文本编辑之间有许多共同的产生式,这是导致两组迁移效果不同的最重要原因。  为了进一步证实重叠的产生式导致迁移这一思想,J.R.安德森又仔细比较了两种行编辑器和一种全屏编辑器之间的学习迁移情形。被试先学习A种行编辑器,再学习B种行编辑器,结果节省时间95%。先学习行编辑器,再学习全屏编辑器,结果节省时间60%。  最后,研究者为三种编辑器创造一种产生式规则模型,然后计算它们之间共有的产生式数量。研究者应用这一数量对迁移的程度作出预测,然后用预测数量与实际观察到的迁移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预测的迁移量和实际测量到的迁移量有很高的一致性。教学含义  因两项任务共有的产生式数量决定迁移水平,要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在教材的选编、教法的选择和练习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考虑这一原理。从教材的选编来看,必须考虑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材知识一般可以分成若干单元,先后两个单元应有适当重叠,使先前的学习作为后继学习的准备,后继学习是先前学习的自然延伸。从教学方法看,技能之间产生迁移的本质是共同的产生式而不是它们的表面相似,共同的产生式也就是共同的规则,规则又必须以概念和原理为基础,所以不论何种具体技能的教学,都必须注重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如,小学生学习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必须注重读、写、算等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则的教学。这样,学生容易从一种技能的学习向另一种技能的学习迁移。从练习的设计来看,有研究表明,先前学习的内容,必须有充分的练习,才易于迁移,否则先后两项任务因有共同成分而会导致混淆。也就是说,学生可能没有掌握它们的共同产生式规则,只注意了表面上的相似而未发现实质上的差异。如果有充分练习,许多基本技能可以成为自动技能而不必有意识地注意,这样就可能有力地促进新任务的学习。认知策略迁移理论认知策略迁移的早期研究  20世纪60~70年代,心理学家侧重于将记忆策略教给智力落后儿童,以帮助他们改进记忆,此同时也开展其他策略训练。1977年心理学家贝尔蒙特(J.M.Belmont)等系统分析了100项有关研究,涉及多种多样策略和不同被试。结果表明,没有一项策略训练在迁移上获得成功。研究者指出,这100项研究无一项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策略运用成功与否进行反思。1982年贝尔蒙特等又评述了7项策略研究资料。这7项研究都要求被试对策略的运用成功与否进行反思,结果有6项获得了迁移。  在这一发现之后,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类似的研究,证实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影响策略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策略作用的自我评价实验  加泰勒(E.S.Ghatala)等于1985年研究了自我评价对策略迁移的影响。研究中的被试为二年级小学生,所教的策略是精加工策略。研究中呈现配对名词,要求儿童尽可能记住并准备回忆学过的词。在正式实验前,研究者对被试儿童进行三种不同的自我评价训练。其中1/3的儿童为策略—用途组,接受策略有效性评价训练。方法是反思自己使用或未使用某一策略是怎样影响回忆结果的。要求儿童徒手和用圆规各画一个圆。继而问:用哪种方法画的圆更好?另1/3的儿童为策略—情感组,要求他们评价使用某一策略是否感到“开心”?最后1/3儿童为控制组,不接受任何评价训练。正式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者不教任何记忆策略,让儿童自己记忆配对名词并进行回忆测验。其目的是确定儿童的基线水平。  第二阶段,将被试儿童分成两个等组。其中一组学习精加工策略,另一组采用数名词中的字母数的策略帮助记忆。显然前一种策略的记忆效果好,后一种策略的记忆效果差。  第三阶段,所有儿童接受相同的指导语:可以选择自己希望的任何方法来记忆呈现的材料。学完以后要求回忆学过的材料。  为了测量儿童在第三阶段是否继续使用先前习得的策略,研究者问儿童在学习每一配对名词时用了什么策略和为什么选择该策略,以确定他们是否意识到策略的用途。而且,把前两次学习的配对词再呈现给儿童,问他们什么时候记得多和为什么会记得多。这样进一步确定儿童对策略作用的意识程度。  表9-5列出了采用不同学习策略的被试平均回忆配对词的百分数,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在实验第二阶段,学习了精加工策略的儿童,回忆成绩显著高于采用数字母策略的儿童。到实验的第三阶段,虽然未要求应用精加工策略,但在第二阶段接受精加工策略训练的儿童继续应用这一策略,其回忆成绩仍然很高。但是接受数字母策略训练的儿童,在第三阶段放弃了这一策略,而又未学习精加工策略,所以记忆成绩普遍低。  2.三种不同策略评价方式(策略—用途评价、策略—情感评价和无评价)对直接回忆或近迁移成绩未产生明显影响。  表9-5不同训练组的平均回忆配对的百分数训 练 条 件策略—用途组策略—情感组控制组第一阶段: 精加工      数字母  39.5  36.5  37.1  36.231.929.0第二阶段: 精加工      数字母  98.6  19.0  96.7  19.097.19.5第三阶段: 精加工      数字母  92.4  42.9  89.0  29.579.529.0  为了考察儿童对策略—用途进行评价是否产生长远影响,在第三阶段研究之后,又对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儿童对他们为什么选择某一策略的回答表明,受到策略—用途评价训练的儿童更倾向于解释选择某策略的原因是为了提高记忆效率。(见表9-6)  表9-6在实验第三阶段儿童说出选择不同策略理由的人数百分比训 练 条 件理 由记忆  开心  容易精加工策略: 策略—用途组       策略—情感组       控制组1000.00.00.090.574.10.09.528.6数字母策略: 策略—用途组       策略—情感组       控制组76.24.84.80.052.428.623.842.866.7  在实验结束后第一周和第九周分别用新的配对词对被试进行了两次延后测验。结果表明,策略—用途组的成绩明显优于策略—情感组。在第一周测验时,前者有90%的儿童在新的学习材料中运用精加工策略,后者仅有57%的儿童;在第二次延后测验中,前者的人数为100%,后者只有50%。这一结果表明,经过策略的有效性自我评价训练的儿童能长期运用训练过的策略,并能迁移到类似的情境中,而在其他训练条件下,策略训练仅有短期的效果。教学含义  要实现“为迁移而教”,除了要重视陈述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迁移之外,更应重视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迁移。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教育学家认为,“学会学习”与“学会思维”的能力可以通过形式训练实现。科学心理学在否定形式训练说之后,经过近100年百折不挠的努力,终于找到可以替代形式训练说的认知策略迁移说,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但认知策略迁移研究的实验结果要转化为学校的教学实践,仍有许多路要走。因为传统学校教材中并没有把策略性知识作为学校教学的独立目标,教师也没有受过策略性知识教学的专门训练。根据知识分类学习论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与迁移研究结果,我们应把策略性知识教学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为此,教材中也应适当反映策略性知识教学的要求,还要以策略性知识教学实验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来训练教师,使之掌握策略性知识教学的有效方法,使策略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本章概要  1.迁移的最一般定义是“先后两种学习的相互影响”。这一定义可以把机械学习中前后两种学习的相互干扰和有意义学习中前后两种学习的相互促进都纳入迁移的范畴。  2.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区分多种不同类型的迁移。常见的迁移类型有加涅的侧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布鲁纳的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所罗门的高路迁移与低路迁移。新近由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划分的提出,辛格利和安德森提出反映上述两类知识互相迁移的分类。  3.由于学习迁移实质上是学习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各种学习理论都力图解释学习迁移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迁移理论。4.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正式的迁移理论是形式训练说。该理论认为,通过艰苦的训练导致学习者的记忆、想象、思维等官能改善,从而导致学习迁移出现。但桑代克的研究以及后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形式训练说不能成立。  5.在心理学史上影响较大的迁移理论是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和贾德的概括说。前者强调学习任务中共同成分的重要性;后者强调学习者发现学习任务中共同原理的重要性。学习任务中具有共同成分只是迁移产生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所以贾德的概括说比相同要素说更能指导教学实践。  6.在迁移研究史上,哈洛关于恒河猴的学习定势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它表明在某些条件下尝试错误式的学习可以转化为顿悟式的学习。其外部条件是刺激安排适合学习者的发现,其内部条件是学习者具有适当原有经验和积极探索的心向。  7.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认知心理学兴起,迁移理论也有许多新发展。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是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和认知策略迁移理论。这三种理论可以相互补充,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比较适合解释有意义的陈述性知识学习迁移,产生式迁移理论适合解释技能的学习迁移,认知策略迁移理论适合解释认知策略的训练迁移。练习与测验题参考文献  1. Sternberg, R.J. & Frensch, P.A. (1992). Mechanism of Transfer. In Detterman, D.K. & Sternberg, R.J. (ed.), Transfer on Trail: Intelligence,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Chapter 2.  2. 哈洛著:《学习如何思维》,皮连生译,载《教育心理学参考资料选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300页。  3. 奥苏伯尔著:《有意义学习中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促进作用》,皮连生译,载《教育心理学参考资料选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01~309页。  4. 布鲁纳著:《学习与思维》,皮连生译,载《教育心理学参考资料选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5. M.K.Singley & J.R.Anderson (1989). The Transfer of Cognitive Skills. Chapter 1、 2.  6. E.D.Gagné (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Chapter 11.  7. J.T.Bruer (1993). Schools for Thought:A Science of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Chapter 3.  8. Kate McGilly (1994). Classroom Lessons: Integrating Cognitive Theor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Chapter 4.  9. 皮连生著:《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章。认知发展与个别差异认知发展与个别差异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内部因素,是个体自然成熟、个体日常经验与学校教学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章先阐明有关认知发展和学习准备的一些概念,然后论述对学习与教学有重要影响的认知发展理论、学习风格和智力差异。  学完本章后,应做到:  1. 能区分认知发展与学习准备之间的异同;  2. 能对皮亚杰、信息加工心理学、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分析比较;  3. 能根据儿童认知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提出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合理建议;  4. 能陈述与学习有关的几种学习风格及其主要特征,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意见;  5. 能陈述智力的一般含义及其个别差异,并能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提出改进教学的合理建议。认知发展与学习准备概述发展与认知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的。发展是指人的各种特征在结构上和机能上的变化,既有量变又有质变,既有渐变又有突变。发展还有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之分。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认知发展则是心理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与大脑生长和知识技能有关的发展方面。具体地说,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种种功能的发展变化。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发展就是形成一个意义上、态度上、动机上和能力上相互关联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的模式体系或认知结构。学习准备和准备性原则教育心理学家确认,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乃是学习准备的重要标志。学习的准备性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学习准备学习准备(readiness),又可称为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这里的适合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二是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的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而合理。这两层含义就是衡量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某种知识或认知的准备状态的两条标准。两者缺一不可,离开了学习的成功,就无所谓准备性,离开了学习的效率,学习的成功也不足取。  研究表明,成熟与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成熟是一个较为局限的概念,它只指在没有特别明显教育影响下的能量的增长,也就是说,这种能量的增长归因于基因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成熟是决定发展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之一,曾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证实。学习(指学校条件下的学习)则是另一个主要因素。它的作用是两重的:第一,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直接决定知识准备;第二,促进认知能量的发展,有助于认知发展水平的提高。当我们在评述成熟与学习在准备中的作用时,务求恰如其分。过分夸大成熟的作用,可能成为学校放弃自己职责的理由。学生学习的失败固然可能与成熟有关,但大量的事实表明,学生学习的准备与学校教材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有重要关系。同样,过分夸大学习在准备中的作用而无视成熟的影响,则犹如拔苗助长,势必造成教学的失败和浪费。准备性原则有效地获得学科知识和提高认知能力,只能循序渐进,不宜跳跃。教学好比旅行,旅行前必须知道目的地和出发点,教学前也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即新的学习是什么)和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是新的教学的出发点。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这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我国教育学中也称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  运用准备性原则,首先要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和认知发展准备。一般来说,教师的经验,虽然有助于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但其客观性往往受到教师主观判断的影响。最好借助多种多样的科学的测量手段,以便较准确地鉴别和诊断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并促使教学科学化。  运用准备性原则,还意味着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目前迫切需要进行下述三类研究:第一类研究应能查明,哪种教材或其中的哪些部分在一个年龄阶段不能有效学习,但在另一个年龄阶段却能有效学习;第二类研究应能做到,考虑了一般的和特殊的准备因素,从而提高了学习成绩;第三类研究涉及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改进,这种研究应显示出,由于改进了教学方法与策略,使通常在较低年龄阶段不能学习的困难学科或其中的某些部分,变得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认知发展的理论及其教学含义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对认知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皮亚杰的研究,他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至今仍对学校教学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此外,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和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也日益受到重视。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以皮亚杰为首的日内瓦学派经过长期研究,确定了儿童认知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它们彼此衔接,依次发生,不能超越,也不能逆转,各阶段发生的时间大致对应于上述的年龄阶段,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由于后三个阶段与学校教育关系较密切,下面就简述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及有关概念。前运算阶段  “运算”是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借用的一个术语,指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例如,“3+2=5”可以说成“5是由3和2转化而来的”。又如,两只同样低而宽的杯子装着同样多的水,其中一只杯子中的水倒进另一只高而窄的杯子内,则两杯水的外表形状变了。但经逻辑转换(运算),即一个维度(高度)的增加被另一维度(宽度)的减少抵消,便知两杯水数量不变。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不能进行这样的转换,他们的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静止性等特征。所谓单维性是指儿童只能从单一维度进行思维;不可逆性是指儿童无法改变思维的方向,使之回到起点;静止性则是指他们的认知被静止的知觉状态支配,不能同时考虑导致这个状态的转化过程。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仍受具体知觉表象的束缚。  在语言方面,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掌握口头语言,头脑中有了事物的表象,而且能用词代表头脑中的表象。他们能进行初级的抽象,能理解和使用从具体经验中习得的概念以及其间的关系。具体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即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尽管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该阶段的儿童已经能进行逻辑思维,相对于前运算阶段儿童,其思维具有多维性、可逆性和动态性。在语言方面,尽管这一阶段儿童已经能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但在获得和使用此类概念时,需要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形式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是指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这一阶段儿童或青少年已完全具备进行以下思维的能力:(1)假设—演绎思维,即不仅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根据可能的情境(假设的情境)进行思维;(2)抽象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思维;(3)系统思维,即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在心理上控制若干变量,同时还能考虑到其他几个变量。在此阶段,认知趋于成熟的儿童逐渐摆脱对具体实际经验的依赖,能够理解并使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  大量研究表明,皮亚杰揭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思维、语言等的发展由低一级水平向高一级水平过渡,这种顺序是不可改变的。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认知革命爆发以来,信息加工心理学家主要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研究成人的认知过程。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一部分发展心理学家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们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接受、思考、记忆以及在心理上加工信息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有些信息加工理论家甚至认为,这种变化是以稳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皮亚杰所讲的按阶段发展的。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有信息加工偏向的发展心理学家又逐渐认识到,特定内容领域的知识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凯瑞(S.Carey)提出的如下论断集中代表了这部分心理学家的认识:儿童与成人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思维者与学习者;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只在于知识的积累。从知识的角度来刻画认知发展过程,被威纳特(F.E.Weinert)称为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接下来,我们结合发展心理学家的相关研究,对这一观点作进一步论述。注意的发展  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的分散性降低,对注意的意识和控制能力增强上。年幼儿童很容易受无关物体和事件的吸引而导致注意经常而又迅速的转移。随着他们的发展,儿童能更有意识地将注意集中并维持在具体的任务上,不会为无关事件所分心。对注意的意识和控制在心理学中称为元注意。如,学生关上收音机,是因为它干扰了学习,或者学生开始记笔记以防止听讲时走神,都是元注意的表现。有关元注意的研究发现,年长儿童与年幼儿童在如下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更能意识到注意在学习中的作用;他们更善于忽视无关或干扰刺激;他们更善于将注意集中于重要的信息上。  如希金斯和特纳(A.T.Higgins & J.E.Turnure,1984)让不同年级的儿童完成一件困难的学习任务。一些儿童在安静的房间里完成,另一些在有少许背景噪声的房间里学习,还有一些在有大量背景噪声的房间里学习。学前和二年级儿童在安静的条件下学得最快,在有很大噪声的条件下学得最慢。但六年级儿童在有噪声的和安静的条件下都能轻松地学习。显然,年长的儿童能忽视噪声,而年幼的儿童则不能。  又如雷尼和皮尔逊(D.Lane & D.Pearson,1982)给不同年龄的儿童呈现卡片:一些卡片上画的是圆,另一些画的是三角。然后要求儿童将卡片分成两堆,实验者在旁边计算他们完成分类任务的时间。为研究儿童抗干扰的能力,研究者又将不同数量的无关刺激,如星形或其他形状添加到有圆和三角的卡片上。年长的儿童和成人在分出无关信息上几乎没遇到什么困难。年幼的儿童(6~9岁)花了近10倍多的时间来对卡片进行分类。他们还未形成识别干扰、集中注意于任务的主要方面的能力。记忆的发展  (1)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更善于运用策略来帮助记忆。许多研究证实,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有可能生成和使用记忆策略。如弗拉维尔(J.Flavell)等人发现,要求不同年龄的儿童按呈现顺序记住一系列物体时,托儿所儿童没有使用复述策略,四年级学生不仅出声复述,而且在下一个项目呈现之前还通过对项目的命名来进行预期。伯克(L.Berk,1994)发现,学前儿童不会运用分类组织策略进行记忆,四年级学生能对记忆系列进行分组和重组;幼儿园儿童不会有效地使用想象策略,四年级儿童却能运用。随着儿童的成长,使用的策略还逐渐变得更为复杂。例如,年幼儿童在复述时,只局限于在每个项目呈现时对其进行命名;年长儿童在每次复述时,更有可能重复系列的更大的组块(如奶牛,奶牛—树,奶牛—树—香蕉等等)。(2)元记忆能力逐渐得到发展。元记忆是指儿童对自己记忆过程的意识和控制。研究发现,到5岁或6岁时,大多数儿童意识到,熟悉的项目要比不熟悉的项目容易记住,短的系列要比长的系列更容易记住,再认比回忆容易,随着时间的延长,遗忘更有可能增加。弗拉维尔等人还发现,年幼儿童对自己能记住多少内容过分乐观。随着他们的成长,才开始认识到他们的记忆是不完善的,他们不能记住自己接触的所有事物,换句话说,儿童逐渐意识到自己记忆的限制。弗拉维尔等人选择了四个年龄组的儿童(从学前到四年级),然后给他们看印有10个不同物体的图片,要求他们预测短时间内他们能记住几个物体。每个年龄组的预测数和实际记住的数目见表10-1。          表10-1 不同年龄组的预测数和实际记住数年龄组预测数实际记住数学前儿童7.23.5幼儿园8.03.6二年级6.04.4四年级6.15.5  从表中可见,四组的预测数都比实际记住的数目要多,但年长儿童要比年幼儿童更能明确意识到其记忆的限制。  还有研究发现,年长儿童更善于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记忆。如给1—7年级学生一项记忆任务,要求记住呈现给他们的卡片的颜色,而呈现的卡片上又画有不同物体,即在不同颜色背景中有不同物体的图画。年长儿童要比年幼儿童更准确地记住背景色,但在记忆卡片上的物体时,年长儿童并不优于年幼儿童。这说明年长儿童在记忆时,能有意识地按照要求和目的进行记忆而不会去记忆与要求无关的信息。(3)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变得更富有建构性。这主要表现在儿童更有可能超越给定的信息而做出推论。帕瑞斯和林道尔(S.G.Paris & B.K.Lindauer, 1976)让7岁、9岁和11岁儿童阅读如下句子:他/她妈妈烤了一个面包;他/她的朋友打扫了厨房的地板。随后要求儿童回忆句子。给一半儿童提供回忆线索,线索是句子暗含的工具的名称:烘箱(第一句)和扫帚(第二句)等等。给线索的11岁儿童要比没有得到这种帮助的儿童回忆得更多,但7岁和9岁儿童并不像11岁儿童那样,能从线索中受到那样多的帮助。显然,年幼儿童并没有自发地进行推论(如从“烤面包”中推断出“烘箱”来)。  (4)工作记忆的发展。加拿大心理学家凯斯(R.Case)将皮亚杰的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集中研究了工作记忆的发展。他认为,工作记忆能力包括两方面,即操作空间和短时贮存空间。前者用来对信息进行加工,后者用来贮存加工所需的信息。凯斯认为,认知发展的变化并非起因于工作记忆能力的整体变化,而是由于操作空间效率的提高。而操作空间效率的提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儿童不断成熟,他们的神经结构越来越高效;另一方面,随着儿童经验的增长,他们将现有的图式整合成更高层次的新图式。规则的发展  辛格利(R.Siegler)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某些重要方面可以用规则的建构来刻画,即用更为具体的规则代替皮亚杰的运算来解释认知的发展。他利用皮亚杰研究过的杠杆平衡问题证实了这一点。给儿童呈现一个简单的杠杆,在离支点不同距离处,可以放上不同的重量,要求儿童判断杠杆是平衡还是哪一端下降。辛格利运用心理学的任务分析技术,确定出儿童完成这一任务可能需要如下四个规则:(1)用规则1的儿童会认为,有更多重量的一边会下沉,如果两边重量相等,则杠杆平衡。(2)用规则2的儿童会认为,如果两边重量不等,则根据重量判断;如果重量相等,则考虑距离。(3)用规则3的儿童会同时考虑重量和距离,当重量或距离有一种相等或都相等时,他们能正确判断。(4)用规则4的儿童已掌握了重量×距离的规则:向下的力等于重量乘以离支点的距离。  接下来,辛格利又设计了六类平衡问题,以便引出不同规则支配下的反应模式。他将每个问题类型的五个变式呈现给5~17岁儿童。90%的儿童一致地遵循四个规则中的某一个。正如所预期的,选择规则的复杂性随年龄增加,大多数5岁儿童用规则1,17岁儿童则常用规则3和规则4(见表10-2)。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S.Vygotsky)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早期做了许多儿童思维的研究,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他的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而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又主要表现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以及语言的习得与使用上。  社会性的相互作用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通过与更有能力个体(如父母、教师等)的相互作用而得以促进。这一发展是借助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实现的。维果茨基区分了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儿童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即实际发展水平;二是在更有能力个体的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水平,即潜在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儿童不能独立完成但在他人帮助指导下能完成的任务范围叫做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儿童只有尽力去解决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才能促进认知发展。  当更有能力的个体帮助儿童完成困难的任务时,他们常常采用支架(scaffolding)的技术来进行。支架的概念来源于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当建筑工人建造大楼时,会在大楼四周搭建脚手架,为工人的工作提供支持。当大楼建造好后,脚手架就不大需要了,可以逐渐撤去。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支架是由更有能力的个体提供的、旨在帮助儿童成功完成最近发展区任务的支持机制。当儿童能力有所发展时,就可以逐渐撤去支架。  奥姆罗德(J.E.Ormrod)列举了一些在不同情境中经常用到的支架:(1)与儿童一起制定一个解决新问题的方案;(2)以儿童易于模仿的方式演示如何完成任务;(3)简化任务;(4)将复杂的任务分解为几个更简单的小任务;(5)通过提问,让儿童以适当方式思考如何完成任务;(6)将儿童的注意维持在任务的相关方面;(7)激发并维持儿童完成任务的动机;(8)提示儿童完成任务的目标。语言  维果茨基认为,语言的习得与使用是儿童智慧能力的一个主要成分。他提出,儿童在语言的使用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言语,这时的语言主要被用作交流的手段,与儿童的思维过程还没有联系,语言的交流功能游离于语言的智慧功能之外。第二阶段是自我中心的言语阶段,儿童开始用言语来形成思想并调节智慧能力,但这时的儿童必须通过自己跟自己讲话的方式才能调节和指导思维行动。第三阶段是内部言语阶段,儿童将自我中心的言语加以内化,转变为内部言语,儿童可以不出声地用内部言语调节思维和行动。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含义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强调教学应该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维果茨基则主张通过有目的、系统的教学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我们认为,这两派讲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在教学时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应依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则应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教学要适应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具体、直觉水平进行教学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局限性使他们需要凭借具体的实际经验来理解并运用定义性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他们倾向于直觉地理解抽象的关系,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学校只能教他们读、写、算等基本知识、技能。实际上,只要方法得当,他们可以直觉地或半抽象地掌握许多科学概念。正如布鲁纳所指出的,许多复杂的概念可以在充分简化之后使之适合某一认知发展水平。这样,每个正常儿童就能在与其年龄相对应的认知发展水平上掌握这些概念。尽管如此,当教师面对认知发展处于具体、直觉水平的儿童时,他们的困难任务就是用适合儿童特点的语言描述科学的概念和原理,便于儿童理解。许多教师往往不易做到这一点。据心理学研究,其原因是:(1)教师在教别人时,他的自然倾向是采用与他自己学习新知识时相同的讲解水平;(2)教师一旦获得了困难的新概念,便倾向于把这个概念看成是不证自明的,忘了儿童学习过程中局限的发展因素、需要纠正大量的错误概念和含糊的认识。教师一旦掌握了一个特殊学科的结构以后,倾向于按学科的有关概念和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考虑学科结构,忘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不断分化的心理过程;(3)教师自己由于知识丰富和认知结构高度分化,能意识到许多简单概念中的细节、内容的意义和限制条件,而常常不能意识到,介绍这些复杂内容只能使学生更加糊涂。因此,如何使教学内容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应该指出,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具体性和直观性,并不意味着对他们的教学只能是发现的或非言语的。言语讲授的接受学习也是可行的,唯一必要的条件是教师用语言讲解抽象概念时,需要给学生提供有关概念的例子。这种例子既可以是语言描述的,也可以是用实物或模型演示的。如果能把言语讲解、演示和有指导的发现经验很好地结合,则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水平。根据中学生认知发展抽象水平占优势的特点进行教学  根据认知发展的理论,儿童进入青年前期和青年初期,认知功能渐渐由具体、直觉水平占优势过渡到抽象水平占优势。中学教师面对着抽象思维能力渐渐占优势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要适应他们认知的新发展。  如前所述,认知发展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及其关系时,可以省去具体的实际经验这根拐杖而直接理解语言或其他符号陈述的抽象概念及其关系,唯一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对于构成这些概念或原理的概念已经掌握。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在讲授教学中也会使用一些具体例子,但这里使用具体例子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直觉的意义,而是为了讲清真正的抽象意义,或者使讲解鲜明、生动。  虽然在这一发展阶段,学生可以省去具体的实际经验而直接理解新的抽象概念,但并不是说,具体的实际经验、发现或问题解决的经验,在他们今后的学习中不再必要了。如前所述,当他们遇到新的学科,尤其是遇到其中的困难部分时,他们往往还会回到具体、直觉的水平。但是,由于学生在这种具体学科的学习中,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渡非常迅速,所以,利用具体的实际经验或发现经验以便产生或提高直觉的意义,只应在这门学科教学的早期阶段。另外,运用发现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鉴别科学方法和检验言语的理解,还是必要的。教学要促进认知发展  教学虽然要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但不能一味地被动适应,要主动地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运用最近发展区的概念,阐明了这种可能性,即通过教学,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水平转化为儿童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同时再开辟新的最近发展区……如此循环往复,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此外,维果茨基的理论还指出了促进认知发展的方法,即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中,运用支架的技术,促进儿童由最近发展区水平向独立解决问题水平的转化。  维果茨基的理论虽然论证了教学促进认知发展的可能性和技术,但在教学哪些内容才能促进发展上却讲得比较笼统。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则在教学内容上较之维果茨基的理论更为具体。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认知发展其实是知识的发展。据此,教学要促进认知发展,就要教给学生有组织的、结构化的陈述性知识,自动化的智慧技能以及高效的认知策略。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前面几章中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赘述。学习风格的个别差异及其教学含义个体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目前,通常用与学习关系密切的能力倾向表示个别差异。一般分为三类:(1)智力和原有知识;(2)成就动机及相应的个性特征;(3)学习风格。研究认为,这些个别差异对学习与教学的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的影响:作为潜在的认知加工技能的智力对教学活动的质(即学习活动的种类)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与成就动机有关的个性倾向主要对教学活动的量(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起作用;而作为典型的个体学习方式或学习倾向的学习风格,其主要作用在于参加并调节学习活动的进行。本节论述学习风格的个别差异对教学的影响。下一节论述智力的个别差异对教学的影响。学习动机将在第十一章论述。学习风格概述学习风格的定义学习风格的研究历史不长,至今尚无公认的定义。我们在国外研究者对学习风格的定义基础上,作出如下界定: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这里的学习策略指学习方法,学习倾向指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有些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会随学习任务、学习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有些则表现出一贯性,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那些持续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就构成了学习者具有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学习风格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进行细致分析。其中对学习影响比较大、现有研究也较多的层面是学习风格的心理层面。  1.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主要指个体对外界环境中的生理刺激(如声、光、温度等),对一天内的时间节律以及对接受外界信息的不同感觉通道的偏爱。例如,在生理刺激方面,有的学习者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有的则喜欢在背景音乐中学习;在时间节律方面,有些人喜欢清晨学习,有些人则喜欢在晚上或深夜学习。  2.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认知要素具体表现在认知过程中归类的宽窄、信息的继时性加工与同时性加工、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分析与综合、沉思与冲动等方面。情感要素具体表现在理性水平的高低、学习兴趣或好奇心的高低、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内控与外控以及焦虑性质与水平的差异等方面。意动要素则表现为学习坚持性的高低、言语表达力的差异、冒险与谨慎等等。  3.学习风格的社会要素。包括个体在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例如,有些人喜欢独立学习,有些人喜欢和他人一起学习。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及其教学含义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  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实质上是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在学习中的体现。所谓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场独立认知方式与场依存认知方式,冲动型认知方式与沉思型认知方式。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两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H.Witkin)对知觉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威特金为了研究飞行员怎样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和见到的外部仪表的线索调整身体的位置,专门设计了一种可以摇摆的座舱,舱内置一座椅。当座舱倾斜时,被试可调整座椅,使身体保持垂直。研究发现,有些被试主要利用来自仪表的视觉线索,不能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另一些人则主要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尽管座舱倾斜,仍能使身体保持垂直。威特金将前一种人的知觉方式称为场依存方式,后一种称为场独立方式。后来的研究发现,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场独立性者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场独立性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性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场独立性者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而场依存性者则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他们难以从复杂的情境中区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  此外,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学生对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偏好。场独立性学生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反之,场依存性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因为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外来结构,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与讲解。场独立性者与场依存性者在学习上的不同特点见表10-3。  表10-3 场独立性者与依存性者的学习特点场独立性者场依存性者学科兴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科成绩自然科学成绩好社会科学成绩差自然科学成绩差社会科学成绩好学习策略独立自觉学习由内在动机支配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由外在动机支配教学偏好结构不严密的教学结构严密的教学沉思型与冲动型  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沉思型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而冲动型学习者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较快,但容易发生错误。总之,冲动与沉思涉及在不确定的情境中,个人对自己解答问题的有效性的思考程度,对其判别标准题的反应时间与精确性。研究表明,约30%的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都属于冲动型,有的可能是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思维很敏捷的缘故。  研究发现,沉思型学生与冲动型学生相比,表现出具有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策略,更多地提出不同的假设。而且,沉思型学生能够较好地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忍受延迟性满足,比冲动型的学生更能抗拒诱惑。此外,沉思型学生与冲动型学生的差别还在于,沉思型学生往往更容易自发地或在外界要求下对自己的解答作出解释;冲动型学生则很难做到,即使在外界要求下必须作出解释时,他们的回答也往往是不周全、不合逻辑的。  在学习方面,沉思与冲动这两种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来说,沉思型学生阅读成绩好,再认测验及推理测验成绩也好于冲动型学生,而且在创造性设计中成绩优秀。相比之下,冲动型学生往往阅读困难,较多表现出学习能力缺失,学习成绩常不及格。不过,在某些涉及多角度的任务中,冲动型学生则表现较好。  由于阅读、推理之类的任务需仔细分辨概念,因而粗心大意的学生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当一个问题的答案不能直接得到,需要从一开始就仔细阅读材料,注意分析各种可能的条件时,更是如此。为了帮助冲动型学生克服他们的缺点,心理学家着手创造一些训练方法,对他们的不良认知方式进行纠正。研究表明,单纯提醒儿童,要他们慢一些作出反应,对他们并无帮助。但通过教他们具体分析、比较材料的构成成分,注意并分析视觉刺激,对克服他们的冲动型认知行为较为有效。也有人让冲动型学生大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自我指导,当获得连续成功以后,由大声自我指导变成轻声低语,而后变成默默自语。目的是训练冲动而又粗心的学生有条不紊、细心地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这种具体训练收到了较好效果。学习风格的情感、意动要素  学习风格的情感、意动要素涉及很多方面,这里我们仅论述与学习动机有关的内控性与外控性、正常焦虑与过敏性焦虑以及学习的坚持性。内控性和外控性  内控性和外控性涉及控制源的概念。所谓控制源,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命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根据学习者在控制源上的差异,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学习者相信自己从事的活动(包括学习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己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所作的努力能控制事态发展。他们相信奖励以个人的行为而定。具有外部控制特征的学习者则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摆布,这些外部复杂且难以预料的力量主宰自己的行为。他们相信奖励不依自己的活动而出现。当然,在全体人群中,极端的外控者和内控者只是少数,大多数是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  学习者持有的不同控制源主要通过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学生投入任务的精力、学生对待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学生对奖励的敏感性以及惩罚或分数对他们的意义、学生的责任心和对待教师的态度等一系列变量,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正常焦虑与过敏性焦虑  焦虑是指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指对当前或预计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按焦虑的性质,可分为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正常焦虑是指客观情境对个体自尊心可能构成威胁而引起的正常的焦虑。如,学生面临重要考试而又把握不大时产生的考试焦虑;个人做错了事感到有可能损害自己形象时产生的焦虑等。这里需要指出,正常焦虑并不是指适当水平的焦虑,它同样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不同水平,这取决于自尊心受到威胁的程度。过敏性焦虑不是因客观情境对自尊心构成威胁而引起,而是由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自尊心受伤害程度越高,过敏性焦虑水平越高。对于某些儿童或学生,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外界(主要是父母)的内在认可和评价,从而导致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和价值感,当他们遭受失败和挫折时,就极易引发神经过敏性焦虑。  无论是正常焦虑还是过敏性焦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其对学习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抑制作用,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原有焦虑水平的差异、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以及学习者本身的能力水平。许多研究发现,对于机械学习或不太困难的有意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焦虑有促进作用。但是当个体遇到了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尤其是遇到了一些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尚无现成答案的问题时,不同的焦虑水平则会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见图10-1),即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过低或过高的焦虑均对学习不利。从学习难度上说,难度大的学习,焦虑水平低较好;难度小的学习,焦虑水平高较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过敏性焦虑者,当他面临解答新问题时,往往会产生过分恐慌或焦虑的反应。如果他不能从现有的解决问题的“仓库”中找到一个现成的、合适的答案,那么就会抑制学习,并丧失学习信心。  实际上,焦虑对学习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已有能力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随着学生能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焦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会日益失去其消极作用。此外,就学习情境压力与焦虑的关系来看,一般是低焦虑者在压力大的学习情境下学习效果较好,而高焦虑者则适合压力较低的学习情境。          学习        效        率                     焦虑水平  图10-1 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学习的高坚持性与低坚持性  学习的坚持性作为学习风格的意动要素,是指个体为完成学习任务而持续克服困难的能力,通常以学习者每次学习活动持续的时间长短为标志。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坚持性的高低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具有高坚持性的学习者在完成一项较困难的任务时,能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面对挫折不气馁,直至最终完成任务;学习坚持性较差的学习者则松松垮垮,一遇到挫折就灰心退缩,以致不能完成规定的任务。在需要学习者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运用意志努力的任务中,两种学习者的成绩具有显著的差异,高坚持性者明显优于低坚持性者。对于后者来说,增强他的学习坚持性是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习者坚持性的高低受到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的吸引程度、学习者的态度、动机水平以及成人榜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教师或家长还可以通过提供积极的反馈来改善学习者的坚持性,尤其是根据学习者的个人目标进行反馈,效果更佳。智力的个别差异及其教学含义智力及其个别差异智力的含义人们都知道,智力反映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但在给智力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时,心理学家却遇到了困难。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智力定义,如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但归纳起来,大多数心理学家和教育领域的专家都同意:智力是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斯腾伯格(R.Sternberg)开始对智力进行深入研究。1985年,他发表了《超越智商》一书。在书中,他对智力进行了全新的分析与界定。他认为,智力是使个体产生适应环境的行为的心理能力,而作为产生这种适应行为的心理机制是信息加工的反省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的协同作用。其中,反省成分的作用是实现控制过程,包括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计划、监控与决策,它们被统称为执行过程;操作成分指用于完成一定任务的加工过程,如信息的输入、编码、贮存及提取等,称为非执行过程;知识习得成分则指选择性编码、选择性联合、选择性比较,用于获得新知识,包括各个领域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以上三种成分的充分协同工作便使得个体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解决各类问题。  从斯腾伯格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人适应环境能力的好坏,或智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个体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更与后天的学习、培养有关。斯腾伯格智力结构中的反省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无一不与知识、技能与策略的掌握密切相关。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智力中确实有些东西是很难因教育的影响而变化的。美国哈佛大学珀金斯(D.N.Perkins)用如下智力公式对此作了说明:  智商=能量+技巧+内容知识。  能量(power)指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它很难因环境或教育因素而改变;技巧(tactics)指策略性知识;内容知识则指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显然,教育对智力产生影响是通过后两者来达到的,而在这两者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应用策略性知识的能力。珀金斯的智力公式其实区分了两类智力:一类智力是先天的智力,主要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类为后天的智力,其实质是广义的知识。我国智育目标中提出的“发展智力”,发展的应是后天的智力,即包含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广义的知识。智力测验为了对智力进行定量分析,从比纳(A.Binet)和西蒙(T.Simon)开始,心理测量学家编制了各种智力测验。其中最著名的除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外,还有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以及瑞文推理测验等。这些量表都几经修订,在中国也有修订版。在过去十年中,一些心理测量学家又根据现代的智力观编制了新的智力测验,如KABC量表(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并逐渐得到重视与推广。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测验编制者在选择测验项目时,尽量避免特殊经验因素、知识因素的影响,努力扩大基因因素的影响,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完全排除不同类型的认知经验、不同认知的刺激程度以及不同个性与动机变量的影响,因此智力测验测得的智力,只能视为在多种因素决定下已实现了的能量或起作用的能量。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IQ),其含义是被测验者通过智力测验获得的智龄分数与他的实际年龄之比,用公式表示: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智商的高低基本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但是,由于个体的智力年龄并非随年龄呈线性增长,而是到一定年龄出现停滞不前的趋势,因此心理测量学家在对16岁以上者的智力测验中引入标准分数,即将个体的测验得分与其同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作比较,根据其在该群体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智力的高低。以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为例,其智商标准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IQ=[(测验分数-100)/15]×100。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个随机抽取的样组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质和量两方面。量的差异  所谓智力的量的差异主要反映在IQ的分数上。一般来说,对未经挑选的儿童,且人数众多时,他们的智商呈常态分布(见图10-2)。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