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儿子,你尽管说

作者:玛丽·鲍尔斯—林琦 字数:53517 更新:2023-10-09 13:02:02

男孩情感培养手册:儿子,你尽管说 作者:玛丽·鲍尔斯-林琦  一个普遍而又错误的认识,认为支持男孩的情感会有损于其阳刚之气,这是完全不可信的,看过本书之后就会消除我们的担心。作者反对那种认为男孩不成为勇士则成为懦夫的非此即彼的理念。事实上,男孩可以做到既强壮又感情丰富;既善于表达情感又举止得体……,而且男孩仍然是男孩。  书中还对跟男孩谈论内心感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如果您希望支持男孩的情感发展,那么用这本书作为行动的指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您在男子汉概念上持什么观点,您都能在本书中获得培养男孩的最实用的知识。京华出版社 出版  第一章  卷首语  开篇词满怀深情地将此书献给我的母亲和父亲——埃丝特·B·鲍尔斯和安东尼·H·鲍尔斯——玛丽首先要向读者和有心理咨询需求的朋友们郑重声明,出于对前来找过我咨询的男孩及其家庭的尊重,本书中所引用的大量事例与人名都进行了保密性处理,任何人名和事件都无须对号入座,如有雷同,实属偶然。书中披露的有关研究对象的信息也都得到了当事人的同意。另外还有一些我自己的生活小故事,但是为了尊重他人的隐私,只保留了事件的真实内核,而把涉及到个人身份的信息做了虚构。  我审读本书的最后一遍校样时,正值美国“9.11惨案”刚刚发生之后的一星期。那时候很难把精力再重新集中在写作上,不仅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且我也怀疑本书的内容对于经历了震撼心灵的恐怖事件之后的人们是否仍然适用。但是,当我和全美国的众多心理学家一道指导家长们该怎样与孩子谈论这次恐怖袭击的时候,我获得了一个可靠的认识——家长应该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和感受,加之亲耳听到男人们、女人们公开表达自己关于悲剧的情感,这些都促使我重新关注起这本书来。不管我们的生活中是否发生过恐怖事件——或许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契机——情感的重要性以及与人交流情感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孩子可能是未来的领导人和外交官,因此我们要继续致力于在情感方面支持他们——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都应该这样。  序  您即将阅读的这本书为您提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实用工具,这些工具能帮助男孩进入他们自己的神秘世界——他们的情感和心理感受。本书不会只是一味地说教,而是邀请您一起来认真地思索男孩的情感发展,或许甚至还会争论,然后将激励您对男孩进行广泛的交谈和倾听。  一本书怎么会有这种功能呢?作者玛丽·鲍尔斯-林琦运用成长心理学和心理医学的专业知识,从一个特别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健康男孩的办法。她把天生的气质、社会交往、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智慧等几方面联系起来,为我们演示了如何支持男孩从出生到青春期的情感发展过程。她还帮助我们看清楚了文化惯例对男孩向我们表达——或仅仅是自己意识到——心理感受的严重影响。  有一个普遍而又错误的认识,认为支持男孩的情感会有损于其阳刚之气,这是完全不可信的,看过本书之后就会消除我们的担心。作者反对那种认为男孩不成为勇士则成为懦夫的非此即彼的理念。事实上,男孩可以做到既强壮又感情丰富;既善于表达情感又举止得体……而且男孩仍然是男孩。  除了许多很有用的办法之外,另外一个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书中还对跟男孩谈论内心感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如果您希望支持男孩的情感发展,那么用这本书作为行动的指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您在男子汉概念上持什么观点,您都能在本书中获得培养男孩的最实用的知识。  米歇尔·居里安  2001年10月9日  序作者简介:  米歇尔·居里安,家庭实用心理治疗师、心理学教育工作者,著有14本著作,其中包括三本全国畅销书:《男孩的好奇心》、《棒小伙子》和《男孩和女孩不同的学习过程》。他还以顾问的身份为各种人士提供服务,服务对象遍及教区、家庭、心理治疗师队伍、社区心理服务分支机构、教会、政界人士等等。他每年还要到大约35个城市主持研究会、从事顾问工作、出席重要会议。居里安推出的适用于家长和志愿者的音像资料被美国和加拿大的“帮助孩子”服务机构所采用。他现在住在华盛顿州斯波肯市。  内容概要(1)  本书的第一章阐述了讨论男孩情感问题的来龙去脉,读起来或许有些地方稍显生僻,然而却是必要的准备。男孩子的情感世界相当复杂:不仅仅是感受的堆积,也不光是生理上的知觉问题,甚至也不只是反映在他们的头脑里。此外,特定的文化条件也限制了男孩子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我把这种文化条件称为“同流规则”,它会导致性别扭曲,使男孩的心灵出现一种“情感真空”。  尽管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都稍微有些不太通俗的地方,但以后的章节里将针对影响男孩心灵的外界负面条件详尽地给出具体的手段和办法。因为影响男孩心理健康的负面文化有上百种之多,所以有必要在开篇进行一下总体的阐述,这才更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解决具体问题。关于外界条件对男孩子情感世界的负面影响,我并未简单地罗列,也没有完全从生物学角度去分析,我注重的是用尽可能多的心理教育手段帮助读者认识到男孩子情感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重要。  如果你发现这本书的某一章比较有趣,那你就径直去首先阅读它。因为每一章的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专题,所以读者可以不按章的顺序去阅读。当然,我建议读者一定要浏览一下第一、第二和第三章,因为这三章很凝练地介绍了男孩子情感发展变化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因素。  为着重强调男孩子情感的重要性,第一章的标题就取作“为什么男孩的情感很重要”,可以说正是这一章剥开了男孩情感世界的外包装。我从影响男孩情感的基本脉络入手,最重要的脉络就是情感心理学。虽然这部分内容有些学术气,但它阐明了男孩子情感的客观实在性。另一个重要的脉络是社会因素,就是在主流文化中无处不在的抑制男孩子情感表达的消极因素。  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上各有侧重,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男孩的情感表达方式与社会化潮流密切相关。社会潮流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建立了一个“同流规则”,男孩子往往被引导着去服从这个“同流规则”,从而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无论是有意或是无意地遵循这个原则,都会导致同一个结果:男孩子丢掉自己的真实感情而成为一个带有某种病态的男人(例如:男孩子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退缩),我在第二章里详细论述了这一点。我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在刚性文化的驱使下,男孩经常试图掩藏自己的情感,有时候也会掩饰得很好。  第三章介绍了男孩情感意识的发展过程,跨度从出生一直到度过青春期,而且重点关注了他们的性格特征。无论你关心哪个年龄段,这一章都值得你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只看其中的某个年龄段,则不能全面掌握你所需要的东西。因为过去与未来是密切关联着的,你应该把个年龄段的特点都加以了解,才能全面掌握有效的方法,进而更好地帮助男孩的情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第三章是全书的核心部分。因为我研究的是从出生到成年的整个过程中的男孩的情感,这一章将让你全面了解男孩的情感变化历程。  虽然我们不能看见男孩的内心感受,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是如何把内在的情感表达出来的。第四章讲了什么是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情感表达,并点明了它们的后果。在这一章中,我综合了最新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男孩是怎么抑制自己的情感表达的。还给出了关于男孩情感问题所作的成人调查和访谈,这些调查和访谈描绘出了男孩情感表达的前景,或许有助于我们找到改变现状的办法。  第五章的内容非常重要。同时能够感受到自己和他人情感世界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神入,这种能力在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中是十分重要的,正是这种能力使得人类区别于动物或是机器。如果达不到神入的状态,男孩就不能很好地处理伙伴们之间或是与其他人的关系。我认为,对自己内心的把握比对他人的神入更重要。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详细探讨男孩的神入是如何建立的又是怎样被“扼杀”的,本章的重点在于给出了提高男孩神入能力的许多方法。  在第六章一开始,我提出了一个比较夸张的问题:“为什么男孩子总是用敌对行为来表达心中的不满?”一个现成的答案好像是:“是的,在现有的观念下,这才是完全合理的。”在这一章中我利用了一个模型,用来说明男孩的这种对人发怒和敌对的行为其实是源于畏惧心理(习惯上,男孩的畏惧可是不被允许的)。我认为实际过程是这样的:畏惧→发怒→敌对。通过形象地叙述,我们可以借助于这个模型把男孩的发怒和敌对行为与极具重要性的理智联系起来。事实上,理智可以化解人际间的冲突,我的意思是,男孩之间可以合理地抑制住发怒的情绪,而并不是让他们变得要么“一团和气”,要么充满敌意。  第七、第八章是写给对男孩的成长有特殊影响力的人们的,其实这个角色我们大家都可能做。在第七章,我特意告诉家长们在男孩的情感发展过程中应该怎样去做,我希望能让所有的男孩都把自己的家庭当作是发展和表达情感的理想环境。我热切地期待着,男孩的家庭、学校、和他们的朋友圈子都成为适合他们的情感建立和发展的恰当场所。家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行为能够根本性地决定着孩子们的情感心理的发展。  内容概要(2)  第八章是写给那些对孩子的生活有很大影响的人们的,因为这涉及到了对男孩的情感世界颇有影响的更大的生活环境,所以我建议家长也要认真阅读一下。在这部分我分别探讨了可能与男孩生活相关的养父母、学校教师、教练员、祖父母、长辈、心理医生、生理医生、家庭教师、宗教和精神领导人等等,这些人应该怎样帮助男孩在成长中保持健康的心灵呢?书中给出了具体而可行的指导。时刻让男孩感觉到他的情感备受关注是很有效的办法,所以关键之处就在于对情感的表达,这部分内容特别介绍了加强情感表达技巧的一些方法,包括成人怎样担当起情感表达的表率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男孩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男孩成长为有情有义的男子汉,我希望读者能就男孩子的情感问题与人多交流一下,并把阅读此书当作是一次我们之间进行的很重要的对话。  为什么说男孩的情感很重要(1)  情感丰富不是女性的专利,相反地,它能让男孩在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时候更加人性化。  ——约翰·林琦 《隐藏的痛苦》  耶利米是一个很活跃的四岁男孩,但是他总是欺负她刚刚出生的小妹妹。当他被鼓励着说出“妈妈不能陪我玩,我伤心极了”这句话之后,他的“敌对”行为在两天之内就减少了一半。这一现象令他的父母亲都不敢相信,他们几周来一直都在劝阻他欺负小妹妹,但却没有效果。与这件事相仿的是,当十二岁的米切尔向父母坦陈了“他已经被女朋友甩了,自己的感觉坏极了”这件事之后,他就不再狂躁了。而且他的父母注意到在把他的感受告诉父母之后,他的面部表情也轻松多了。  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够认识到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由于口头表达能力的局限,低年龄的孩子大多数时候是用行为来实现表达,但是,如果教他掌握了有关的词汇,即使是2岁的孩子也更愿意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情感。耶利米和米切尔最初都是用行为来表达他们的情感的,但当他们的父母亲注意并重视了对他们的引导,情况就得到了改善,孩子们正是通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来建立起情感的,像这样教会耶利米表达内心感受和倾听米切尔诉说自己的苦衷这种小事情,实际上是非常重要而且积极的培养步骤。  当孩子不能用口头方式表达情感时,他就会转而用行为动作方式来表达情绪。事实上,一些诸如头痛、消化系统不适(胃痛)等症状在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这种心理和生理的关联已经引起行为医学界的注意,本章将着重从生理学角度讨论大脑-情感-身体之间的关系。  特伦斯·瑞尔在1999年问一位美国老人怎样造就一个好男人时,这位老人回答:好男人就是适时地会笑会哭而且有责任感,这个回答不同于我们的文化中对男子汉的规范。虽然相对来说美国的文化还算是比较重视个人感受的,但是直到今天,对男孩的情感仍然远不如对女孩的情感那么重视。鉴于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应该大方地告诉男孩怎样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重点介绍男孩的情感之前,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情感在人类社会中的一般作用。  情感的作用  各种各样的情感及其表达方式伴随着人类历史而存在着,但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人们在科研和临床方面一直关心着忽视了情感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并且努力探索着解决情感问题的有效手段和实用方法。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情感的作用,就极易导致对抗情绪,当我们在教育男孩时不经意地忽视或者明确地压制他们的情感时,这种对抗就必然会发生。  思考一下,我们每个人为什么会有情感?它有什么作用?一个说法是,情感使人类的生存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我认为情感的存在提升了人的生存质量,至少表现在这四个方面:个人需求、个性标志、沟通方式、思想意识。  情感表达了需求 婴儿如果不痛哭可能就得挨饿,他们天生就会看别人的脸色,而且他们需要大人的慰藉。随着他们的长大,他们的需求也在发展,并且不断把生活中的各种需求表达出来。  情感给了我们个性 它是阅历的组成部分,并且让我们具有了独特的个性。她或他都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着生活,我们大家是靠“看”来认识别人,靠“感受”来认识自己的,个体的个性反映在种种感受上。  情感促成了人们之间的表达和沟通 必须从情感上才能衡量一个人是否孤独。人们总是把自己的经历与他人分享,有时候即使是完全的私人经历也不例外。情感让我们大家紧密联系起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颇有滋味。  情感与思想是紧密联系的 一些理论家强调,没有情感的伴随就不会有思想意识,别的不说,至少这种伴随关系会使情感从正反两方面影响记忆中的印象和其他知觉能力,而印象和知觉能力反过来又控制着我们的情感。  从男孩到男人  如果不能诉说自己的需求;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个性;如果没人和他沟通;如果他的思想与情感不一致,男孩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假若存在这些情形,那男孩将会变得孤傲而且听不进话去,他们会对自己的处境和能力持怀疑和恐惧的心理,他们会感到孤独并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表现得极其冷漠。  事实上,很多从事男性研究工作的人(基莫尔 1987;莱温特 1995;琳琦和基尔马丁 1999)都撰文说明了这点,即许多男孩恰恰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大的。长大后的男人往往发现自己很孤单;不能确认并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意识和情感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个问题的根源并不是性别造成的,而正是由于严格地坚持了男性的特点所致(诸如:坚强、独立、竞争意识,绝不儿女情长等等)。文化给了男性这样的要求:体格健壮并成长为家里的顶梁柱,这是男孩甚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于是,很多歪曲的情况发生了,其中之一就是错把“强壮”和“深沉”等同起来,而且进一步成为男子汉的标签了。我并不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男性造成的,而把这种现象看作是对男性的“拔高”。这种毋庸置疑的男子汉概念和规范对男孩子极具影响力。简单地说,女孩子往往可以不受性别规则的限制,而男孩子就只能按男性的标准来做事。男孩子是以放弃体验完美生活或表现完全特征的权利来适应这种不容商量的规范并被人们接受自己的,结果到他们长大成人后才被发现在人格方面有很多缺陷。  为什么说男孩的情感很重要(2)  男孩情感的不利因素:畏惧心理  对男孩情感不利的因素是无处不在的。我一说到这个话题,家长、学校、所有的女人和男人都会不太自然(只有男孩自己看上去很轻松),很可能男孩的家长就是最大的负面影响,他们觉得把“男孩”和“情感”联系起来不那么可接受,或者说是荒唐的。  最初,这种局面让我很惊讶,但是当我注意到种种拘囿男孩情感的文化传统的时候,我明白了。在我走访了一些男孩的家长之后,我清晰地掌握了男孩的情感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原来家长对男孩情感不以为然的态度是来源于无法想象男孩子的情感表达会导致什么后果,他们担心,一旦男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会被人不理解、嘲笑或遇到其他不公正的待遇,并被看作是欠缺男性化的。大家都认为男孩是否表现得够男人味(用十分狭隘的观念作为准则)是评价男孩的首要标准,在这种习惯意识下,男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很可能受到伤害。  当然,男子汉的概念是我们的文化氛围造就的,美国的情形是:在表露情感方面,男孩子比女孩子受到的限制要多得多。在我们的文化中,把缺乏情感和够男子汉气等同起来是司空见惯的。于是,虽然家长们主观意图仅仅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别的男孩嘲笑,但客观上的负面影响却是维护并保持着这种荒诞不经的习惯意识。下面这些故事将让大家看到即使是出于家长想保护孩子的好意,这种负面的氛围也会给男孩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耶利米的故事  萨姆是一位很聪明而且善于表达的父亲,他有两个儿子, 15岁的史蒂文,14岁的耶利米。萨姆很赞同男孩子应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在实际抚养自己的儿子时,他却只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护耶利米的情感不受到别人的冷落,而不是耶利米表达情感的能力。萨姆把这解释为“在尊重孩子的个性上做出的明智选择”,耶利米无论如何都不外露情感,相反大儿子史蒂文却很敏感并及时地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来。另外,耶利米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和好几位喜欢打闹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他们也都是从不情感外露的小家伙们,他们直到整个中学时代都在一起,结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团伙”。  我仔细地听萨姆回忆起耶利米在幼儿园时期就不再和爸爸妈妈吻别了,他和他妻子,特丽女士都非常羡慕那些女孩儿的父母们,人家能得到的吻别仪式男孩子的家长却很少能得到。当他们拥吻耶利米时,小家伙几乎不会有任何的回应,而且他的那帮小朋友们也都这样。无奈之下,萨姆和特丽也不在坚持要求孩子这样做了,转而尊重起儿子的这种在人前不露声色的个性来了。因为这群小男孩们不赞同这样的行为,一切公开的亲情表示就都停止了,这是发生在幼儿园秋天开学的时候的事情。遗憾的是,从此以后即使在家里耶利米和父母亲的亲密景象也越来越少了。  放弃这种亲昵行为对于萨姆和特丽这对慈善的父母来说是一种牺牲,他们很愿意拥抱“乖巧的”大儿子,他也很接受这种爱的行为。按照耶利米家长自己的说法,耶利米以及他的那些伙伴们在气质上有点不同寻常。虽然这么解释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种气质的孩子的情感就不重要,而恰恰说明了他在情感表达上的困难。  在和他们的讨论中,我提出了萦绕在心头的疑问: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究竟为什么不能自在地把自己的感受表现给别人呢?特别是对自己亲爱的父母亲也如此。我提出这点之后,大家都沉默了一会儿。萨姆首先告诉我,作为家长当时他们考虑的是尊重孩子的意愿,他们认为强制孩子和他们吻别是很困难而且不恰当的事。事实上,尊重意愿对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培养感受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也同等重要。当时的情形所导致的后果我们大家都能想象得到,萨姆和特丽克制住了而没有再鼓励他们的儿子表达情感,如果他们努力去要求儿子,那就意味着他破坏了小伙伴集体的行为规则。  米切拉的故事  米切拉的父母是萨姆的邻居,他们讲述了过程类似但结果完全不同的故事,当他们的女儿米切拉长到四岁时,她开始拒绝家长拥抱或亲吻她,在家或在学校都不行。米切拉的家长把她形容成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她宁愿跑开也不和别人拥抱。像萨姆和特丽一样,他们也选择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不强求她和他们亲热。但是等孩子长到八岁时,她开始自愿地拥吻父母亲了,而且整个中学阶段都是这样。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别的?  是什么左右着孩子的情感表达  当然,主宰个性和行为特点的因素绝不仅仅只有一个或有限的几个,不过,发育心理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下面的内容看上去有些抽象,但我认为对于男孩的情感发展具有非常实用的帮助。  对发育的剖析  发育心理学遵从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延续和转变”,在生命历程中,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要么延续要么转变。《相互影响理论》(萨莫罗夫和詹德勒,1975)与《基因环境学》(斯卡尔和麦卡特尼 1983)都持这样的观点:环境条件应该与孩子的成长相适应,也就是说:孩子和他们的成长环境具有相互作用,并贯穿成长过程而同步发展。儿童的成长(包括感知能力、情感、气质等等)会得到环境(父母、家庭、伙伴、学校等等)的响应,环境因素反过来又分别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且这个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不断地持续着,并且环境和儿童的相互影响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看起来有些复杂了,不过我认为可以归结为:儿童和环境一起延续并转变着。  为什么说男孩的情感很重要(3)  理论的应用  现在,让我们把以上理论应用到米切拉和耶利米身上。当米切拉固执地拒绝情感表达时,她的家长(环境因素之一)作出了回应:他们没有强迫她,于是她延续了对他们的冷淡。尽管如此,米切拉的家长并没有停止对她的亲情表示,而萨姆和特丽则没有保持对他们的儿子耶利米这样做。米切拉的父母即使不被她接受也没有停止过这种亲密的表示,从家里到幼儿园并一直到她上小学,他们以特殊的方式向女儿传递着感情。虽然他们尊重孩子的愿望不去拥抱或亲吻她,但是家庭环境仍然不断地促进着米切拉的亲情表达。  米切拉和耶利米同样厌恶家长的亲情行为,但他们的结果却不同。最初,他们由于性格和感官的原因都不接受身体方面的亲密行为。他们的这种拒绝行为很难准确地从他们自身找到某种特定原因,也无法证明是不是由于家长或小伙伴们的某种回应影响了他们的童真。  我们看清楚的是最终米切拉对他的父母表现出了亲情而耶利米没有这样。如果当初米切拉的家长不再发出感情的信号,而是认定“她是那种冷酷型的孩子”,她的行为也许不会转变,或许她会像耶利米那样感情冷漠。然而,如果情感发展过程是持续不断的(实际上正是这样),那就总是有机会来改善家庭环境因素,从而教会像耶利米这样的男孩理解并表达感情。  直面顾虑所在  把米切拉和耶利米的例子综合起来看,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双方家长的思维方式,他们分别按照自己对规范儿童情感表达的文化规则的理解,做出了自认为是最好的决定,这就是顾虑所在。整个文化环境对家长们不断施加着压力,它们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看起来“多愁善感”。性格软弱对儿子自身极其不利,而且让家长也感到很羞愧。但女孩的家长就感受不到这种顾虑,米切拉的父母亲苦口婆心地向他们幼小的女儿“示好”的行为是非常适应文化环境的,而耶利米的家长就缺少了这种文化上的支持。  虽然评价的标准不尽一致,但以上两种情形哪一种会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的人生经验是显而易见的,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家长们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儿子的情感表达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我认为家长无论是努力试图让自己的“脆弱的”儿子“强大”起来,或是把儿子看得不懂规矩又无可奈何,他们的愿望都是良好的,但是我觉得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它们妨碍了家长认真考虑儿子情感的重要性。  先入为主  家长们的一些顾虑可能是在于“先入为主”,我用“先入为主”这个词形容家长们希望从孩子的现在判断出他们的未来。例如:一个三岁的男孩爱哭,父母就担心他到了中学也会有爱哭的习惯。有些家长全然不考虑儿子尚处在一个幼小的、脆弱的年纪,应当以适应幼儿的正确方式去对待,而是急于培养小男孩的坚强性。如果这样的家长抛开先入为主的想象,他们也许能找到适应这个爱哭的三岁男孩的最佳心理引导方法,那就是安慰他,然后让他获得心理平衡(与培养情感健康的女孩的方法是一样的)。但是很多家长出于担心儿子长大了变得“多愁善感”或性格懦弱,总是急于给孩子灌输坚强的意识。  先入为主的想法对孩子永远是不公平的,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能“三岁看大”,而且先入为主的根据也往往是荒唐的。社会文化对男孩情感表达的限制和压抑,对他们温柔和脆弱的内心情感尤其不利,对于这些家长们怎么会意识不到?实际上,家长们的顾虑来自于风行于世并不断被强化的文化信仰,在这种文化信仰下,男孩的情感被认为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根本无需感受和表达的,这种信仰和我将要在以下几章中提到的贯穿全书的“同流规则”是完全一致的。  认清障碍的实质  当我们认真思考来自于家长的对男孩情感表达的不利因素时,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米切拉的家长和耶利米的家长做法上有什么不同以及这种做法会如何影响孩子的情感表达,真正的问题是:“男孩的情感确实很重要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家长和其他相关的成年人必须克服顾虑而把注意力投向男孩的情感问题上来,与此有关的成年人包括:父母亲、祖父母、教师、辅导员以及他们的朋友。  限制男孩表达情感的文化障碍不允许男孩表达——抑或仅仅简单地感受——他的情感。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现象,而且要反对这样的传统,具体的反对方式就是鼓励并帮助男孩去体会、承认并表达他们的情感。如果男孩在情感上不被重视并得不到指导,当他有一些感觉表达不出来时,就会用不太健康的方式来处理,会表现得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并且脾气暴躁。  情感的意味  有关情感的生理学知识对情感的探讨是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把另一个抽象概念——瞬间的感觉——变得更好把握些,而且一旦理解了情感的生理学基础,男孩的情感就不会被认为不重要而被忽视掉。事实上,人体每时每刻都洋溢着情感因素。正因为如此,而且也是为了兼顾男孩的生理和心理,懂得一点与情感有关的生理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大致描述一下这些的目的在于让大家了解情感活动的复杂性,并非是在卖弄知识,当掌握了一些有关情感的生理学知识之后,你就能更好地认识到为什么当男孩感到沮丧的时候总是听不进别人的劝说;为什么说引导男孩表达情感对他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以及为什么生理行为可以调节情感。  为什么说男孩的情感很重要(4)  我想把这一小部分的内容表达得尽量通俗些,但有一些“行话”还是不可避免。不过,当你感觉到有些词句比较生僻从而暂时不宜流畅地理解时,尽管先跳过它们,甚至可以把前边都跳过去而直接去读本部分的小结(“揭开生理学的面纱”)。在你决定跳过这部分之前,需要明白我引入情感的“硬件”是为了强调人类情感的实在性。最重要的是:尊重科学!  关于知觉的生理学  “情感”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它的本意是“动作”,在生理学上这个词意味着感受、生理反应、相应的行为等。大量文献表明情感的源泉既是人脑又是肢体(是的,情感存在于全身!)。大多数人都知道中枢神经系统,但是不知道这个“第二神经系统”,它遍布全身(波特和乔普拉 1997),并有许多传送接收元所组成。  “传送”通常来源于蛋白质的生物化学机理,它像信使一样把信息传递到遍布全身器官的细胞当中;“接收元”是细胞中接收传来的信息的一个特殊地方,传送接收元理论上承担了情感信息与身体各器官之间的绝大多数联络任务(波特和乔普拉 1997),大量的情感接收元是在胃部,这也难怪为什么孩子们为什么经常会肚子疼,我们也经常会用“一肚子……”来形容某种感受。  很多知名的神经学家(例如:达马西奥 1994、莱杜克斯 1992,1996)专门从事于人的情感传递路线的研究。我获知的最具说服力的“大脑-情感-行为之间的关系”的例子来自于脑外科手术,脑部接受器械手术的患者仍然保有一定的知觉,事后他们还会描述出手术中的感受。譬如,当他们的脑皮层的某一部分在手术中受到刺激时,他们事后会说感到非常气愤、害怕或有其他感觉,很有可能那部分受到刺激的脑组织恰恰是掌管着情感的。  情感的物质化原理  一般认为,大脑-情感-行为之间的关系大体上类似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就像是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的中央处理系统相当于脑组织的“边缘系统”,这个边缘系统包括:脑灰体、沟回、丘脑、视丘下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个系统接受着主客观的刺激,进而影响到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继续和计算机类比的话,可以把我们的阅历和行为方式看成是计算机的软件,通过神经传导和激素的作用,各种信息传递并影响到我们全身的各个部位。  脑灰体主导着我们的愤怒和恐惧过程(瓦伦、希恩、麦克英纳尼、费舍尔、怀特和劳奇 2001),沟回看起来处理着所有好的或坏的情感(达马西奥 1994),莱杜克斯在1992和1996年两度发表文章指出了前部脑皮层(大脑的思考和推理部分)和边缘系统与情感的密切关系。所有这些大脑的组成部分处理着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知觉、味觉)得到的各种信息,并给出一种情感来。我们看到,大脑的每部分组织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功能,并且各组织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在大脑-情感-行为的精密回路中  前部脑皮层和边缘系统之间的联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界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思想和感触就是在这里发生联系的。男孩的大脑当然也不例外,与他们的情感有关的生理学因素和主观的思想相互影响着。可以借助这个界面教会男孩情感智慧,男孩也可以利用这个界面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感。  植物神经系统是影响人类情感的主要回路,它通过两个独立的子系统发挥作用: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能使人的心率、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速率加快,你害怕当众讲话吗?害怕在散步时突然蹿出一条狼狗吗?这种惊惧之下的生理反应(口干、反胃、心悸等)就是出自交感神经系统。当你受到惊吓时,它会自动地把信息传递到全身,使你产生应激反应,这就是恐惧的感受或情感。  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起着相反的平衡作用,它使人的心跳放慢、血压降低、缓解胃部不适。让你感到全身轻松舒适就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精密工作过程产生的作用,可以说它在“松弛反应”中起着主要的作用,缓解长时间的压抑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森 1975)。  作为对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它的两个子系统的补充,内分泌系统也是调节每个人情感反应的重要系统。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血液、淋巴系统或神经细胞传递到目标器官,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副甲状腺、脑垂体、下丘脑、松果腺、胰腺、睾丸和卵巢。  活动中的情感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实际当中是怎样共同发挥作用的。设想有个男孩被人故意用棒球击到脸部,于是交感神经系统将会把他的痛苦反映出来,他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为他的肌肉调动了更多的能量,如果具备这些正常的反应,他的交感神经就将做出“战斗或逃跑”的典型反应。被击中之后产生了如此多的内在反应,所以很容易理解男孩接下来做出的哭喊、跑开或是反抗的决定。当然,这些生理反应会驱使他做出何种举动取决于个性和环境条件,有些男孩会表现得很激烈,有些则不然。但不管是什么性格的男孩,年龄越大就越是掩饰他们的真实想法。  为什么说男孩的情感很重要(5)  在这种情况下,受到的伤害和威胁刺激了男孩的交感神经系统,他必须得到安慰才能够放松下来,需要一种安全感来调动他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他的对安全感的体察能力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是相辅相成的,一旦他感到安全了,内分泌系统不再受到刺激,从而副交感神经就让他的心跳平缓下来,血压也恢复正常。调动副交感神经系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让男孩走出时常出现的不由自主的恐惧→发怒→报复的怪圈。  剖析体内的信息传递  詹姆士-朗日学说主张情感来源于生理反馈,生理反馈发生在边缘系统并导致行为上的反应(卡尔森 1992)。这种生理、大脑结构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每一个依靠生理化学方式互相联系着的单个细胞,这方面有一些不同类型的生理化学例子,已经确知最典型的与情感相关的生化物质是激素和神经传递元。  前文提到过,激素产生于内分泌腺并随着血液作用于身体的各部位;神经传递元是大脑释放出的一种化学物质,分为复合胺、多巴胺、肾上腺素(兴奋激素)和乙酰胺。大脑的接收区根据这些物质发出动作指令,发生在大脑中的这种化学活动对于情感和心境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遍布全身的体细胞中也有着不同类型的接收元,其中在腹部、肩部、背部和胸部比身体其他部分要多些。在大脑里边缘系统的其它区域情况也很复杂,诸如与记忆有关的海马状突起等部位有着丰富多样的接收元,而存在于与恐惧和愤怒相关的脑灰体的情感接收元则相对形态简单但是数量巨大。当一种情感产生时,98%的信息来源于全身的体细胞,只有2%的信息来自大脑中的接收元(波特和乔普拉 1997)。  细胞中的化学反应取决于从外界得到的信息,例如,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可能会引起你的恐惧或愤怒就是脑灰体受到刺激的缘故,而另一件事又可能刺激到你的大脑沟回激起你的愉快感受。事实上,某一种情感所展示出来的就像是由这些生理反应经过复杂而精细的共鸣而成的和弦。  当感受与情感不合拍时:从生理学看“违心”情感  至此,在了解了必要的“硬件”和“软件”知识以后,我们就应该非常严肃地来考虑一下:是什么让男孩的内心感触封闭了起来?导致如此后果的的往往是一些熟悉的行为。他们的一些表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在前来找我接受心理调整最初的时候。他们说:“我不怕”(在我发现他身上留着在学校被人欺负的伤痕时);这对我没什么大不了的(当他的父母亲离婚了);这件事对我来说再好不过了(当他回忆起童年时被继父打过的时候)。  必须释放情感的能量  在前面简要提到的几个例子中,那几名男孩自己也许真的没有感到恐惧和愤怒,长此以往,他们可能会变得麻木起来。我们知道,在外界的刺激下,体内的生化信息经由神经传递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这种生理能量必须得到释放,我认为释放的方式要么是通过行为“管道”,要么是引起身体内部的变化。  本书中所讲的大部分男孩的故事印证了这一点,很多男孩的情感被自己和他人忽略了——不得不以另类的方式传达出去,这是一种病态。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当男孩的情感得不到重视时,主管平静的副交感神经系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普遍认为男孩实际上在主动回避副交感神经的积极作用。无论在读书或参加体育活动当中,关注并引导男孩掌握镇定和自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样重要的还有他们与人相处的技巧。对情感不敏感的男孩往往不能激发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使自己平静下来。和所有人一样,男孩一旦学会感受情感,就能够按照生理学规律适时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并从中获益匪浅。  控制情感的开关  在承认情感回路存在的前提下,如果情感的回路畅通,对父母的离婚感到惊慌失措的男孩是可以“感受到”这份经历的。但是文化氛围也会对心理和生理造成影响,受此影响而习惯于忽略情感的男孩会造成他的大脑-情感-行为系统“短路”,这将导致男孩误解了自己身体内部的信号,从而畸化了原本正常、健康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男孩一再忽视自己的悲伤就会使他的生理上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会变得伤感甚至沉沦,而最好的方式是表达出伤感并恢复常态(没有悲伤的)。在遇到恐惧和愤怒的事情时也会有类似的情形,除非他意识到愤怒和恐惧的存在并把这种情感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来,否则他将受到来自亢奋的神经系统的负面影响。  晓之以理  对于生理状态、情感和控制情感的意识,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假如男孩有意回避自己的情感感受,那他就很难使自己平静下来,这样的男孩常被人看作是“急脾气”的,或者由于他们总是坐不住,被人们称为“淘气包”。由于不会真正控制自己,那些有意回避情感的男孩往往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出无理行为的毛病。  幸运的是,只要具备了全方位的帮助条件,这些男孩“能够”学会驾驭自己的情感。简言之,了解思想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到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对认知的阐述(思想)是大脑-情感-行为回路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包含了男孩解释自己情感的合理方式。例如,对他的同学说“你在吃午饭的时候嘲笑我令我很难过,请不要再这样了”就是合理的表达愤怒的方式,而抄起课本痛击那位同学的头就是不可取的方式了。  为什么说男孩的情感很重要(6)  作用是相互的以下各章讲述的的内容旨在帮助男孩主动驾驭情感,绝不是让他们成为情感的俘虏。在正式展开之前,有必要先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大多数人都很了解大脑对行为的影响,但是很少有人考虑行为和经历是如何影响着大脑做出相应反应的。科学家们早就发现了不同环境的历练对大脑的影响作用,但不知为什么,一般人还是不太接受这个论断,可是大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确实是“相互作用着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有着一条通道):大脑←--------------→环境(情感和身体) (行为和经历)这种相互关系对男孩的情感有着特殊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想过试图从很小就教会男孩掩饰自己的情感,那么在生理学上,他的掩饰情感的实际行为就会在大脑-情感-行为回路当中形成一种影响。简言之,让男孩“忽视”情感是“具备”可能性的。一种称为雅司病(“自闭症”)的心理疾患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林琦和基尔马丁 1999),这说明男性受到的影响更大。他们既对他人封闭,也不认真感受自己的内心;既欠缺与人交往的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  不易发现的生理学现象男孩的情感像器官一样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身体中,对一个12岁的男孩来说,一个大力投来的棒球、恐吓、持续的嘲笑、遭到白眼、被孤立等等事件会让他感到恐惧和愤怒,大脑立即和腹部的接受元取得联系,激素和神经传递元也各自发挥着作用,促进着细胞之间和器官之间的联系;交感神经系统也参与了进来;肌肉和呼吸都变得紧张起来;位于边缘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神经化学物质的活性增加;大脑-情感-行为回路完全调动了起来,同时副交感神经系统也做好了让一切平静下来的应对准备。  或许这一切的变化并不会显现在男孩的脸上,假如你问他有什么事,他或许会回答说:“没事。”如果你接着问他:“一切都很好吗?”他也会用“很好”来回答。而且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他说谎,很可能他真的没有觉察到自己的生理活动。这恰恰是男孩的情感不被重视所造成的。  情感的智慧梅耶和萨洛维(1997)曾经给出了一个情感智慧的理论模型,他们指出了四大技巧,对于清楚地认识男孩需要掌握的情感技巧大有裨益,它们是:(1)情感的意识和表达;(2)情感和理智的联系;(3)情感的解析;(4)驾驭情感。  情感的意识和表达准确把握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了解别人的情感、体会诸如艺术、文学、音乐等等所表达的抽象情感,这几方面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男孩需要具备全方位的情感能力,才能建立起完全的情感,在体会情感方面某一种能力的欠缺就会成为人生阅历的一个断点。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体察他人的情感都是必需的技能,能够准确地“读出”别人的感受就能与老师和同学们建立起更融洽的关系,所以男孩恰如其分地把握自己的情感并读懂他人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换句话说,男孩必须先有准确的内心感触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需要。当然,体会自己的情感和体察别人的内心世界这两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情感和理智的联系对自己的情感的清醒认识会带来理智的思考并有助于判断、联想和行动:“我要认真准备考试了,该看书去了,不看最后一节比赛了。”或者“我可不想被学校开除,所以不和那家伙计较了,免得把事情弄麻烦了。”这是两个把情感和理智结合起来的例子。  情感的心境也会影响思想和行为,当男孩高兴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反之,在他沮丧的时候,他便会厌学或是不愿意做作业。心情影响着思想,反过来思想也影响着心情。悲观和乐观的想法总是交替出现的。  理解思想和感受之间的关系并把二者结合起来是一种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发展的情感技巧,当两岁大的男孩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时,显然只会发怒而不会去想道理。但当前部脑皮层(主管复杂的推理)慢慢发育起来(大约到8岁),男孩就“积攒起了”相应的推理能力。一旦认知能力和情感伴随在一起,就会有更多的让他们增长见识并做出完善决定的素材。  情感的解析弄懂复杂的情感并把握住经历和情感之间的关系,这种能力是随着年龄和实践经验而发展的。举个例子:当米奇的爷爷因患病中断了每个星期天带他去钓鱼的时候,七岁的他尽管很失望但是也能理解,但是放在三年前他就只会感到失望和不满。事实上,在情感的意义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多数情况下是复杂和多层面的。“爸爸,虽然我很生气,但是我仍然很爱你”或“尽管妈妈对我发脾气,但我知道她还是爱我的”,这样的说法就是很好的证明。(在此也可以看到情感和理智之间的密切关联。)把握复杂的情感还要有另一方面的能力,那就是能够预料到情感之间的转换。当安全感来临时,恐惧就转化为恬适;当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对立情绪可能演变成神入(从内心深处理解对方);当完成了学习计划时,焦虑可能就会被骄傲和喜悦所代替。解析这种转化需要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幼小的男孩根本不可能独自实现。但是和其他的情感技巧一样,这方面的能力也可以教会并指导男孩去掌握。为此花点时间是值得的,因为掌握辨识情感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指标。  为什么说男孩的情感很重要(7)  驾驭情感  驾驭情感的能力是成熟的一个标志,它意味着能够认识到情绪的好坏并且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一个男孩如果一直忽视自己的情绪,就不能认真体会情感(前面的生理学知识中曾经讲到)。男孩只有具备了感觉、体察和剖析自己的情感的能力,才能驾驭、控制情感并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到聪明的处事办法。  最终目标是化解消极情感并享受积极的情感。有效的情感驾驭意味着适时地强化、保持和控制情感。所以,能成功地抑制住愤怒的男孩,或虽然期盼着学校的晚会但仍然不放松文化学习的男孩,都是很好地驾驭了情感的男孩。  情感的“分类”  谈到分类,大家或许要问哪些是本源的情感,对这个问题,学者、心理医生和科研人员有着不同的解答。虽然很难确知新生儿的情形,但是根据儿童成长学学者(沙菲尔 1999)的推定,婴儿在两个月大甚至一个半月大的时候就能显示出兴趣、痛苦、厌恶和满足的情绪来,到7个月大时,一些基本的情感诸如愤怒、悲伤、高兴、惊讶和恐惧等会相继表现出来,而且几乎是同时具备了表达这些基本情感的能力。长到一岁以后,孩子就有了第二层级的情感能力,这包括得意、害羞、内疚和羡慕。  每个人都体验过不同类型的情感并且各种情感都表现得很鲜明。之所以在标题“情感的‘分类’”中加上引号,是因为心理学家们的“理论”定位以及各自的目的和作用有所区别。例如,实用临床心理学专家海蒂·凯杜珊(1998)就强调,接受心理治疗的孩子至少要学会表达快乐、悲伤、激动和恐惧四种情感。  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应该在种类里加上“痛苦”,“他让我感到痛苦”是一种无须科学演绎的普通经历。通常我们会本能地在腹部和胸部感觉到这种伤害(由于情感接收元),这个说法阐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情感和心理经历。当我仔细了解的时候,总是发现受伤害的感觉会导致恐惧感。  显然,情感的根本特征取决于年龄和个人气质等内因,随着孩子的长大,同伴的影响以及场合的规范等外因也会作用于孩子的情感特征。在本书中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男孩往往受到太多外因的影响,以至于我们看到他们的情感呈现得非常单调。  向轻视男孩情感重要性的习俗挑战  研究表明,体会并表达情感而不是掩饰或者抑制情感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例如,理查兹和格罗斯(2000)对表达和抑制情感的后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他们指出,持续地强迫自己掩饰愤怒、焦急、失望等情感会使得注意力分散并损害到推理能力。  另外还有两项研究评估了隐藏强烈的好坏情感所造成的生理影响。其中一项记录了隐藏情感引发心血管系统的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在要求不隐藏情感的对比组成员身上则不存在(格罗斯和利文森 1997);在另外一项研究中,当要求被测试者极力隐藏自己的厌恶情绪时,也观察到了与以上情形类似的生理变化,接受测试的人在规定的情况下表现得不停地眨眼,而且交感神经系统活跃,同时身体(生理)活性降低,心率减慢(格罗斯和利文森 1993)。  研究结果对男孩意味着什么  研究认为,抑制和隐藏情感会影响思考、记忆和肌体健康,因此,当男孩有意使自己的情感“不外露”时,他们的身体正遭受着负面的影响。从生理角度来关注情感是很有意义的。应该特别指出,不是情感本身影响了思维和身体健康(斯伯克在《漫漫星空》中曾这样说),对睿智的思维和良好的身体健康形成阻碍的恰恰是在情感上“缺少表达”。  在过去10年中,情感表达和身体健康的关系已经在临床上受到关注(彭尼贝克 1995;1997),同样被关注的还有情感和包括焦虑、沮丧和行为古怪等现象在内的心理紊乱之间的联系(格罗斯和曼诺兹 1995)。这些研究结论不见得适用于“所有”男孩的情况,但至少促使我们去考虑阻碍情感表达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了解了抑制情感和认知能力以及健康之间的联系,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抑制情感与在男孩中多发的像多动症、自闭症和自虐倾向之类的心理紊乱之间的关联。  结论  前不久,我遇见一位6岁的男孩,他在参加少年棒球联盟比赛被一次失误的投球击中了脸部,突如其来的伤害令他放声大哭,疼痛难忍之下,他跑向他的父亲。我看到他父亲把他搂在怀里轻声安抚着,仅仅几秒钟之后,男孩觉得“一切都好了”并止住了哭。当他父亲把他放在场边的运动员休息区时,男孩立刻跃跃欲试地想继续上场参加比赛,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看到他父亲抱起来轻摇他的时候,我深有感触。他没有听到这样的话:“拿出点男孩子样来,别哭”,“没事,根本就没受什么伤”,或“行了,回去继续比赛”,相反地,他得到了表达痛苦并获得安慰的机会。说到这里,我联想到在前来找我治疗的成年男人或男孩当中,许多人都不会哭诉也不会得到安慰,而习惯于把自己的感受深埋在心里。像8岁的鲍比,他告诉我:在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有哭……11岁的米切尔,他最要好的朋友为了让他理解什么是坚强一次次地把他摔倒在柏油地面上,直到严重受伤他也没有哭。  为什么说男孩的情感很重要(8)  如果说情感的目的之一是表达人的基本需求,那么重视这种表达的信号就是十分重要的,这种信号理所当然地需要向能够回应并提供帮助的人发出。男孩往往会在沟通方面出现问题,因为与女孩和成人一样,男孩也需要有恰当的方式表达并调节他的情感,但是对男孩来说,表达的原则却过于苛刻,甚至可以说,要求男孩必须遵守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和原则是不公平甚至不人道的。  向轻视男孩情感重要性的习俗挑战,这就会和主流文化的主旨发生冲突。这场挑战反而使家长们感到忧虑,因为他们认为让儿子因为“阳刚之气”不足而被社会拒绝,意味着对儿子的故意伤害。他们担心,如果促进儿子的情感发展,孩子就会被同伴们视作懦弱、幼稚并且女孩子气。没有人能对他们的这种直觉给出科学的根据,因为:男孩的情感非常重要,家长要做的事还很多幸运的是,情感表达是一种很容易教会的技巧。家长以及所有成人应该懂得,要创造条件让那些能够感受和表达情感的孩子们多交流——当然也要懂得怎样帮助那些已经让情感“蒸发”了的、年龄稍大的男孩。  第二章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1)  虽然规范男孩及其行为的老一套规矩依然盛行,但是在我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内心中,这些过时的观念是非常荒谬的。  ——威廉姆·波拉克 《真正的男孩》  以人性化的眼光看待男孩  我最近在当地一所小学放学的时候见到了一位二年级的男孩,他正和一群同学站在学校大门口,他一看到他父亲就飞跑过去,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扑进爸爸的怀抱,孩子的渴望霎时间转化为喜悦。看到父子俩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样子,我相信他们经常这样子“打招呼”。  他们应该是没有受到我所说的同流规则的束缚的,同流规则歪曲了男子汉的概念,它要求男性不露声色,即使是正面的感情也不能表现出来。成年人往往忘记了男孩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认识不到其实男孩和女孩在心理需求方面的一致性远大于差异性,形成这种一致性的根源就是,无论男孩也好女孩也罢,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  在本章中,我在阐明文化如何影响男孩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将探讨男孩内心情感活动的本质规律,还将讨论家庭内外的成长环境对男孩的影响。首先关注的就是“同流规则”,这是左右男孩情感的主要外因条件。“同流规则”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要求男孩遵守的形形色色的行为规范,另外也意味着作为规则它们又统治着男孩的内心世界。这两种含义都表明了男孩在主流文化的氛围中长大成人的困难之处。  面对很多的规则,我首先关心的是限制男孩体验和表达情感的那些。其他的也会加以探讨,但是限制体验和限制表达是两个突出的、备受关注的桎梏。本章还要讨论外因条件的力量和对“出格”(不像文化所默许的男子汉那样的)行为的惩罚以及男孩的性别特征。这一章的根本目的是要强调男孩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并且揭示了男孩的情感和行为是如何受社会条件影响的。  同流规则  “同流”也可以作为一个类别的隐喻,很贴切地代表了存在于男孩群体中的基本原则。这个词也代表了一类男孩,他们会忽然冲进厨房、书房、储藏室或车库,眼皮也不抬地打声招呼,旋即又跑得没影了,骑上单车或摩托,去破解电子游戏的下一关了。这个“同流”也可以是一群在学校或其他场合抱成一团的小男孩组成的一个小“帮派”,他们在情感表达方面互相之间很有影响力。这种“同流”体现了了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一致性,它让男孩感到很有面子、有人缘和善于交际,而且有些刺激和乐趣,但是它也制约了男孩的自主体验。  像任何社会组织一样,“同流”也有有形或无形的标准。“同流规则”扭曲了男孩需要遵守的男子汉标准,男孩们很早就学会了用这些规则来评价别人和判定自己。威廉姆·波拉克 在他的划时代著作《真正的男孩》中,把类如这种的规则比喻为“男孩密码”;金德伦和汤普森(2000)在《抚养亚当的儿子》一书中则称其为“残酷的文化”,这些都是对这个规则本质的不同说法。怎么说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正视它的存在。  虽然“同流规则”或许是让“同流”得以存在的粘合剂,但是了解并服从“同流规则”的男孩并不见得就是“同流”的成员。不管在不在“同流”中,男孩们都会认同这些规则,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假如不服从规则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他们担心自己不是真正的男孩、不够“男子汉”、将来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很神奇吧?男孩们并没有读过同一版本的“规则”,但是每人都知道“同流规则”是什么,这就是文化的效应,它在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一伙人与另一伙人之间流传着,而不需要一本具体形式的书来传播。男孩们之间的交往似乎很好地传授了男子汉的概念。这些规则的对错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是如果不假思索地奉为原则,将对男孩极为有害。  对“同流规则”的讨论是本书的主要任务,因为这些规则对男孩有严重的伤害性,特别是在情感表达方面。那么,这些规则具体地都有哪些呢?以下就是我从男孩和男人身上观察了解到的一些:  年幼的男孩:受伤也别哭;男孩和男孩一起玩;女孩都没出息;男孩要坚强;强壮有力才是真正的男孩;做事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十岁左右的男孩:受伤也不能哭;除了比赛中得分之外任何时候都不要喜形于色;不要对他人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担心或拿不定主意时别让其他人看出来;什么事都要从容面对;和别的男孩的关系不要太亲近,以免被人误以为是同性恋(同性恋是丑恶的);千万不要显得女孩子气;女孩子应该是性感的;男孩子要坚强;能当运动员才是令人钦佩的男孩;做事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敢做敢当;对弱小或看不起的人可以嘲笑他;要笑对挫折;真心不可外露。  十三到十五岁的男孩:受伤也不能哭;不要喜形于色;不要对他人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担心或拿不定主意时别让其他人看出来;什么事都要从容面对;和别的男孩的关系不要太亲近,以免被人误以为是同性恋(同性恋是丑恶的);千万不要显得女孩子气;女孩子和女人都是祸水;可以讲一些黄色笑话或故事;能当运动员才是令人钦佩的男孩;做事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男人应该占统治地位;要敢做敢当;对弱小或看不起的人可以嘲笑他;要笑对挫折;总是要摆出冷酷的样子;回答问话尽量简短(“哦?”“行!”“不!”);真心不可外露。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2)  十六到十八岁的男孩:受伤也不能哭;不要喜形于色;不要对他人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担心或拿不定主意时别让其他人看出来;什么事都要从容面对;千万不要显得女孩子气;和别的男孩的关系不要太亲近,以免被人误以为是同性恋(同性恋是丑恶的);可以讲一些黄色笑话或故事,有性行为才会成为真正的男人;女孩子和女人都是祸水;能当运动员才是令人钦佩的男孩;做事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世界是属于男人的;在这个世界上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称号;喝酒是很有气派的事;要敢做敢当;对弱小或看不起的人可以嘲笑他;要笑对挫折;总是要摆出冷酷的样子;要坚忍不拔;真心不可外露。  所有年龄段的男孩:不能对“同流规则”评头论足。  事实上,还有很多与此类似或大同小异的规则,以上这些是当今美国灌输给男孩的严格的男子汉概念的一部分,它深刻地影响了男孩的情感甚至各方面的生活。即使男孩或男人宣称自己不受这些死板的教条的约束,他们依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因为这些“同流规则”在男性头脑中太根深蒂固了,而且它们又是一环套一环的。它们也许可以稍稍变通一下,但是依然会归结到这样一条原则:男孩必须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随心所欲。  男孩是怎样沦为“同流”的奴隶的  不幸的是,男孩们认为,违反这些规则比放弃它们更糟糕,被冷待或被称为胆小鬼、有毛病、“阴阳人”,这些可能的情况严重威胁着男孩在内心深处的根本自我定位。但是,我希望大家能找到真正的危险所在,思考一下男孩“遵守”所谓的规则将对他们的内心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当这些“同流规则”深入到男孩的内心时,则不管他们是不是属于“同流”的一员,时刻都在这个规则的控制之下。当男孩认为不该把烦恼或喜悦与其他男孩分享时,他们也不会把自己的感受与别的人分享,包括对自己的家人也不说。身处“同流”中是这样,在“同流”以外也会时常被“同流规则”提醒着。男孩一旦听从了这些规则并随之关闭了自己的情感大门,那是极不健康的做法,并且从此会导致一些男孩使自己的情感“蒸发”掉。  与自身的性格和年龄无关,男孩都会从“同流”中认识到只有懦夫在受伤后才会“哭”;只有“女孩”才关心父母的离异,而且学会了不对任何人吐露情感。如果不接受情商教育,又缺少有关成年人的引导,男孩会一直秉持着这些规则直到长大成人。这些规则对男孩情感表达的严格约束作用或许就是男孩成为“同流”的奴隶的最可怕的例证。  男孩是输家  特伦斯·里尔(1997)描述了社会文化接纳男孩的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他们掏空,去除掉他们的情感;第二步再把男性的特权意识灌输给他们。我觉得这种表述算是权威的,因为这是男人自己说的话,是出自一个“圈内的”对此有兴趣的人之口。这种不太人性的做法对男孩有极大的潜在威胁。剥夺一个人的自我感受并授予他另一种特权,这种办法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处方。危险还在其次,让我更多地想到的是:男孩的宝贵的天性被人偷走了。  在我们的文化中,男孩的心理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男孩不能或不愿向任何人展现或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种情形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对成人的调查研究表明,限制情感表达会引发诸如沮丧、多病、人际关系紧张甚至精神错乱等严重后果(彭尼贝克 1995)。学术界普遍认为,正是由于试图隐藏自己的情感,男孩和男人们常常会做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举动来。  旁观者清  在电影院 要了解男孩敏锐的感受能力是怎样失去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随时随地地观察他们。我曾经在一个周末观察到下面两件事,第一件事发生在一个星期六,我去看一场电影,电影的名字叫《西蒙的白桦树》,是从约翰·埃尔文的小说《为欧文·米尼祈祷》改编的。讲的是一个残疾男孩的故事,他是一个早产儿,个子出奇地小,一直到十五、六岁也只有3英尺高,影片着力渲染了他如何度过一段对正常男孩也很不容易的痛苦时光。  在影片开始后的15分钟内,每当残疾的西蒙出现在银幕上,有四个男孩(可看作是一个“同流”)总是夸张地大声发笑,或许是他们尽管看上去还是孩子,但声音已经像是成人的缘故,他们莫名其妙的笑声在剧场里听上去很刺耳。他们似乎在模仿某些电视连续剧的场景发出很做作的笑声,好像他们故意摆出一副男孩们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必须作出的虚假姿态:“当你觉得不舒服(处于弱势、悲伤、恐怖之中)时”就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把感受隐藏或伪装起来,只管放声大笑。这就是‘同流规则’”。  我注意观察了一下我的丈夫约翰,也证实了我的看法。是的,这些男孩的反常举动令他也有些不耐烦。全场观众都被电影所打动,而这几位少年却在竭力抵抗着真实的感受,别人只好耐着性子去体会电影中摄人心魄、催人泪下的场景。后来,我意识到这就是“同流”,在其中的个人的感受要服从集体的要求,这就是“同流”效应。  说实话,要不是离他们较远,我可能就要管管了,我不希望他们破坏我们全家体验西蒙的故事。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我坐在那里想象着:我走近其中的一个男孩,和颜悦色地制止他的失礼行为,就像是一个班主任一样,他们在制止同学打架时一般不使用强硬的手段,代之以一种更有效的平静的方式。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3)  庆幸的是,无需影院的管理人员和观众干涉这些男孩,他们渐渐地进入到了应有的状态。在开演一小时以后,他们开始安安静静地观看了。当演到西蒙好朋友的母亲去世时,他们笑不出来了,当看到西蒙由于自认为这位朋友的母亲之死和自己有关系而独自去海边哭泣时,他们也开始伤感了。由于没有他们的不和谐笑声,所有的观众都被电影感动了,影院恢复了应有的气氛。  在一座教堂 再举一个需要“恰当气氛”的场合的例子。我去出席一个专门为16岁孩子举行的宗教仪式,参加的人有几个女孩、两名男孩和两位成年女性。这项活动要求孩子们自我检验并反省自己对信仰的忠实,是一个严肃又充满私密的聚会,通过它可以唤起内心深处的积极的情感。我注意到,女孩子们都表现得很恬适,而男孩子则不然。对他们来说,能够忍住不笑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一旦歇斯底里地笑起来,就很难制止得住。  如果房间再大点或人数再多些,男孩们就可能分散注意力并把我们的注意力也引开。通常,“同流”越大,它的效应就越明显。但在这个小环境里,尽管没有可以效仿的男性告诉他们“同流规则”在这里不适用,两个男孩也无法做出不恰当的表现来。我希望经过这次做礼拜让这两位男孩懂了很多事,可事实令我失望了。当大家举起手祈祷时,他们再也抑制不住一直控制着的笑声了。我觉得他们对这种场合特有经验,那就是:当感觉不太合拍时就把感觉隐藏起来。(“同流”规则。)  以上两个例子有一个共同之处,这两种场合都是让男孩在公众场合体验并表达个人的情感。当我和教堂的负责人交谈以后,我得知各年龄段的男孩都有这样的行为。回到家中,我不但为他们也为我们成年人感到失望。当我们的文化把男孩隐瞒情感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时候,我们都是输家。“男孩就要有男孩样”,我设想一种文化氛围,在其中男孩可以尽情地表现:既可以胆小也可以咄咄逼人;既可以很有礼貌也可以很粗俗;既可以清纯也可以老于世故。我进而设想出,17岁以下的男孩都非常乐意参加教堂的礼拜仪式,当着其他男孩的面,探索他们的感觉和灵魂。哦……  如此来看,在男孩从孩童时代到青春期的过程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错在了哪里?是什么让男孩失去了体会并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能力?用什么办法来教育孩子远离毒品?又如何避免“同流规则”导致他们的情感压抑?可否通过谈心或一场感人至深的电影来唤醒他们,让他们不再一笑置之?  彼得·潘和其他迷失的孩子  很多年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关心着以上提出的疑问,我们也从研究成果和文章中(居里安 1996,1999;金德伦和汤普森 2000;波拉克 1998)得到了一些答案,但是我认为首要的环节是“家长”能够主动地对这些问题自问自答。要帮助男孩从“同流原则”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家长们就必须弄清楚男孩是怎样受到“同流原则”约束的,并且要知道如何避免让这些规则植根于男孩的心中,否则我们就将继续维护着一个让孩子迷失的文化氛围。  在詹姆斯·巴莱所作的著名的小说和电影里,彼得·潘和其他迷失的孩子们远离父母生活在“理想国”里,我们不知道这些孩子为什么不和家长在一起,只知道这些孩子是离家出走了。他们每一天都过得充满快乐,追随着他们的领袖彼得·潘一次次地冒险,他们天不怕地不怕的做法和每一次精妙的脱险构成了精彩的故事情节。  但是他们依旧渴望得到一种典型的来自父母的童年幸福:睡觉前家长给他们讲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又了解到原来他们想拥有的还不仅仅是听故事,这些都来源于他们的记忆深处。在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背后,他们渴望着“物质和情感的双重满足”。(临睡前听故事的愿望就是包括了两者的一个典型象征。)彼得·潘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每天晚上都会离开他的伙伴,到温迪家的窗外,聆听她给她的小弟弟讲故事,听完以后他再迅速离开。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说明彼得和他的伙伴们光靠所谓的勇敢表现是不能满足内心的情感需要的。  把温迪带到“理想国”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白天无忧无虑地玩耍,晚上还有故事伴着他们入睡……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但是当温迪和她的弟弟因为想念妈妈而哭泣的时候,“理想国”里的孩子们也会跟着哭起来。  我们看到,所有的孩子们都被温迪描述的幸福的家庭生活所打动,我们也明白了温迪是怎样“化解”这些孩子们的悲伤的。她讲出来的幸福感和男孩们的出走形成鲜明的对照。或许大多数男孩很早就没有了情感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迷失的男孩》这个题目起得恰如其分,因为其中的这些男孩们失去了健康的心灵和完整的家教。我相信,巴莱的这部饱含感情的作品对今天的文化环境依然是非常恰当的。  家长在拽回迷失男孩中的作用  在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方面,男人可以做的和女人一样好。我认为温迪和那些迷失的男孩需要的就是一位男士,假如不介意的话,可以定义一个“男妈妈”(迪纳斯丁 1976)。这也要求我们的文化环境要更加尊重男性(不仅仅是男孩),让他们更加感性化,同时也起到表率的作用。应该相信,男士是可以担当“做母亲”的角色的,而且可以做得相当好。特别之处在于男孩很乐于效仿他们心中的偶像。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4)  当我从学校毕业到研究所工作的时候,全部注意力都在文献、论文和研究工作上了,那时我的丈夫约翰就对我们幼小的孩子摩根表现了足够的“母爱”。我曾经在约翰一边做科研一边工作的时候独自照顾过我们的大孩子,这一次女儿摩根体验的是她的“男妈妈”。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紧密接触意味着什么,但是当她到了四岁时,看到了自己刚出生时的照片,照片上的她依偎在父亲怀中 ,摩根好奇地问道:“我是不是爸爸生的呀?”  受父亲影响较多的摩根的情况或许与其他孩子有所不同。在圣经或大多数文章里都主张由母亲对孩子进行情感抚慰和培养,这是一种文化,当今的大多数媒体也是这样宣传的。  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照顾孩子的男性(“男妈妈”)多一点,就会极大地减少暴力情形(考特伦 1998)。在本书中我更多地使用了“家长”一词,而较少用“母亲”,希望大家理解并认同我的用意。  现在,我必须说明,当男孩用幽默来缓解紧张情绪或博得同伴的好感是十分好的方式,而且这也是他独立、自信、充满竞争力的体现。当然,该出手时就出手可以造就出了不起的人生体验,不过当好胜心居上的时候就会带来麻烦,“同流规则”就很提倡好胜心。  男孩的情感被剥夺了  注意一下这些短语:“男孩子哭鼻子太没出息”、“回到妈妈的怀抱里去吧”、“懦夫”、“像女孩子似的”,这些都是对表露情感的男孩常用的话语。当男孩的所作所为和习惯要求有出入时,心里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角色”行为。典型的“超角色”行为就是违背“同流规则”。在女孩身上也会出现“超角色”行为,但是在男权主义的家庭文化氛围中,男孩的表现必须充满阳刚之气,否则就要受到惩罚。男孩当然不愿意受惩罚,所以也就避免发生“超角色”行为。因此,男孩就自然地被引导到了“同流规则”中来。  早早被贴上了勇敢的标签  男孩的情感障碍会导致什么后果?在第一章中提到这会引发一些生理后果,我们现在要重点讨论的是,剥夺男孩的情感会使男孩的人格扭曲。“同流规则”和整个文化环境都约束着男孩的情感,男孩的正常情感被剥夺,并且一定程度上也损坏了他们的人格组成。  从男孩在感到恐惧或受伤害时被告知“男孩子可不兴哭鼻子”开始,他的感受就开始发生了扭曲,他会因此学会把他的感受和经历割裂开来。当男孩在生活中被那些遵从“同流规则”的人们一遍遍地强化着这种割裂时,他会觉得自己没什么弱点。而当人一再否认自己有弱点时,就会变得——什么都不怕。(制造商们大概很了解这点,在市场上推出了很多类似“大无畏”的商标……)。  等男孩到了青春期意识到麻烦来了的时候,他在情感方面已经失去得太多了。家庭、学校、媒体以至整个文化环境让男孩从一出生就受到了综合的情感影响。关于这种社会性影响的威力,可以参看论文《未知的孩子》(斯特恩和克拉克 1989),其中讲述了两组不同的参与者,当把同一个身穿黄色衣服的婴儿抱到他们面前时分别被告知孩子是男孩或女孩,然后再分别要求他们描述一下所看到的婴儿,他们的说法非常老套:形容“女孩”看上去很“甜美”、“漂亮”、“乖巧”,而“男孩”则是“壮实”、“顽皮”。这个实验指出了人们头脑中的性别模式以及人们去维护这种模式的俗套,我们性格中的顽皮或乖巧或许就是这么形成的。  文化环境带给男孩的:情感要藏而不露  社会影响无处不在,它们总是把男孩的行为规范到某种期待的状态,其实这种期待就在身边人的眼中。有多少人认为男孩可以或有权利恐惧、悲伤或紧张不安呢?又有多少人认为男孩应该急性子、强壮和充满自信呢?社会条件,或者说主流文化教给男孩的是:感到弱小的时候要强壮起来;想哭的时候要强忍住;要咄咄逼人而不是温文尔雅;情感要藏而不露。很小的时候,男孩就懂得了要避免任何“女性化”的表现,特别是不能把自己的情感告诉别人。顺理成章地,这些文化规范导致了一些典型的柔性特色的消失,诸如有教养而且会表达情感。  解读男孩的沉默  我在做另外一个专题研究(鲍尔斯-林琦 1996)的时候偶然发现,文化对男孩情感的剥夺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本来我感兴趣的是女孩在青春期的自尊心是否是天性使然(调查结果证明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有关男孩的现象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数据表明男孩从儿童时代后期一直到度过青春期,其情感表达能力(无论好的还是坏的)都出现了戏剧性的降低,而女孩则不然。从事实中发现,在孩提时代男孩和女孩的情感表达是大体相当的,但到了青春期中后期,女孩的情感表达能力就凸显出强势来了。(参见本书第四章以及其他研究成果。)  当男孩被问及例如“对女朋友和你分手有何感受?”或“爸爸妈妈一到周末就喝醉酒,还打打吵吵的,你对此有什么感受?”之类的问题时,他会沉默不语或仅仅是耸耸肩膀,这种现象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一般人不会把这种情感沉默看作是男孩的一种病态,觉得这很正常,习以为常了。甚至可以说,让沉默的男孩恢复正常的情感意识已经成了一个亟待攻克的难题了。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5)  男孩是怎样落入男子汉概念俗套的  阳刚之气是很正面的一个概念,但是与之伴随的“俗套”长期以来成为了限制男孩情感的巨大障碍。这种被文化环境定义的男子汉俗套被认为是最适用于男孩和男人的信念和态度,“同流规则”就是其具体而严格的体现。男子汉俗套充斥于现实生活和大众文化中,男孩从中学会情感表达“规则”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或大众文化中的这些俗套几乎没有受到男孩或男人们的挑战,但有时也会出些个别的俗套“另类”。许多文艺作品赞扬了女性的传统美德,而非常有头脑的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库巴·古丁斯则向传统的男子汉俗套发起了挑战。库巴·古丁斯在接受电视台专访时,眼含热泪说出了“我爱我的妻子”,后来当他获得学院奖的时候,他又一次动情地说出“感谢上帝”,“我爱我的妻子”这样的话。(他应该为他打破“同流规则”而获奖,我们需要更多这种榜样。)  我见识到的另一个“另类”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名6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决定引导而不是管束这个“多愁善感”的儿子。这位男孩在接受采访(2001年4月5日)时说,当得知卢旺达的人们用不上干净的水时,他感到非常悲伤,于是用4个月的时间攒了70美元,用这笔钱为卢旺达的一个农村打了一口井。后来他不断地把多余的零花钱存起来用于支援那里的人们,在他的带动下,人们集资为卢旺达人民建起了50口水井。假如当初他的家长按照“同流规则”或是狭隘的男子汉俗套来培养他,他绝对不会做出如此的举动来。  认识到具体情况的重要性  讨论男孩的情感和性别俗套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作为运动员的库巴·古丁斯得过很多奖项,或许还要算上很多关于他的纪录片,这和他打破了“同流规则”不无关系;而那个6岁的男孩可能直到去电视台接受采访前,一直都受到某种伤害。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情感的男孩往往会受到双重的打击:一方面因为破坏“同流原则”而受到谴责,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及时而有力的支持。鉴于男孩表达情感的重要性,那些听到他们表达的人必须对信息有足够的了解和重视。这似乎看起来很容易,但是站在男孩的立场上来看,文化氛围对他们是非常不幸的。  羞愧感掩盖了男孩的情感  设想一下:詹姆士正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子里,一个比他强壮得多的男孩试图欺负他,詹姆士害怕地赶紧逃走了。回到教室以后,他对同学海姆讲了这件事。假如海姆说:“如果是我也会害怕的,真庆幸你能逃脱。”詹姆士为此感到很温暖,而且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一定会鼓起勇气把他的情感经历告诉信得过的人。  但是,如果海姆对詹姆士说:“你真没出息,要是我一定会和他拼命。现在他知道你‘怕他’了。”詹姆士就会这样来考虑:(1)把担心的事告诉别人真不好;(2)恐惧和逃跑不应该是男子汉的选择;(3)遇到事情最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4)下次,打死也不能逃走。羞愧感给男孩的情感造成了太大的压抑。  下面是另一件发生在一个五年级班里的小事。由于坐在前面的同学突然把椅子推到后边,恰好挤伤了坐在后面的威尔的手指头,“难忍的疼痛”令威尔流出了眼泪,身边旋即传来这样的话语:“大小伙子,哭什么呀?像个女孩子似的。”威尔立刻止住了哭泣。在“同流”的注视下,不能显出一副弱者的样子来。他甚至为自己的感受觉得羞愧。在这一瞬间,威尔和旁观者都领会到了:“多愁善感的男孩算不上是真正的男人。”男孩如果受伤了,“千万别把受伤看得很重或者哭出来。”的确,大多数人(包括女孩)都不愿意在人前哭泣,但是男孩是特别被告诫不能当着别人去哭的,因为这等同于羞耻。  男孩性意识的社会化影响  性意识是让男孩成长为男人的强大动力。在美国,男孩的性意识成长于处处充斥着性的文化氛围中。不难想象,在男孩的性方面,“男孩没什么可在乎的”这句话是极其苛刻和不公的,它默许了男孩的性行为,却不代表亲密的经历和情感反应。一个典型的性意识的例子是有过性行为的男孩往往用一种“评分”手段来描述他“所得到的”,在这里性关系不是亲密的,而是一种获取。这种社会化的性意识让男孩把自己的性活动与一群“野马”等同起来。  实际上,在成长为一个所谓的男子汉的过程中,男孩的很多情感和行为都受到了限制。我一直认为这种情况影响了男孩的全面成长,但是包括克里斯蒂娜·霍芙·萨默斯(2000)在内的许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社会对男孩和女孩的要求本来就应该全然不同,特别是在情感和性方面。这种教育理念(侧重生理方面的)往往强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男子汉角色及其行为。  生理学上针对男性的性观念似乎影响了男孩的性意识和性行为,我掌握的大量事实说明男孩或男人的“无法控制的”性欲常常会导致性犯罪,例如在和女友约会中的性侵犯。我不认为男孩的性发育只取决于复杂的私密情感而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诸如“同流”的影响。男孩(女孩也一样)非常需要培养起健康的性意识来。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6)  男孩在性方面的相互影响  有很多事例说明了男孩和女孩的性意识是如何被唤起的。我想起一位朋友说起的她8岁大的女儿萨布丽娜的经历,那是发生在公开场合的事(就是“同流规则”模式)。在游泳馆中,当萨布丽娜从两位当年在幼儿园就曾是同学的男生面前走过时,听到了他们悄悄的对话,“她挺性感的”,萨布丽娜没有对此作出反应(是呀,她说什么好呢?“不是”?“什么意思”?)。事后,萨布丽娜对妈妈说当时她感到很不愉快,而且她真的不懂什么是“性感”。天晓得那两个男孩是不是知道(“同流规则”只有规矩,没有定义)。  这两位男生知道萨布丽娜很聪明,是个游泳好手,而且在足球方面也很不错,但是当他们坐在一起的时候,唯一可以“闲聊”她的话题却是“性感”。而萨布丽娜还仅仅是个女童,第二性征还“根本”没有发育。所以整个事情是很荒唐的,不过却突出了“同流规则”在男孩身上的影响力。显然两位男孩关于她的表达受到了某种影响,他们不说“她真聪明”……“她游泳特别棒”……“她是个足球天才”等等,而是遵照了“同流规则”的意思:“女孩子应该是性感的”。他们就认这个规则,不管别的。  男孩在性方面的相互影响过程  男孩在性方面的相互影响往往会导致“性放纵”,这里所说的“性放纵”是指淫乱和性虐待以及性骚扰。性骚扰的受害者一般是女性,但也有男孩受到来自其他男孩的性骚扰。  在我举办的各期性心理培训班上,总有不少人叙述他们所见到的男孩之间的性骚扰现象,这种性骚扰往往表现为一些我们所熟知的欺侮、伤害或贬损的词汇,例如诬蔑某个男孩的性能力或性器官“当不起男人”。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伙伴之间的性骚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他们在性方面必须要表现得咄咄逼人,所以性放纵得以不断地存在。  这种性放纵的另一方面是使男孩在还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亲密关系的情况下了解到了细节性的知识,这通常是由于成人出版物或色情媒体的原因。解释男性性活力的有各式各样的理论(包括强调物种繁衍的进化论),但我认为男孩往往是在生理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就接触到了类似于《花花公子》杂志之类的东西。  在找我接受治疗的人中,很多男性对我说起他们的这种经历,他们当时的感受是震惊、兴奋和迷乱,而且他们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过。他们把这些藏在心底,继续服从着“同流规则”。这种过早接触到的性知识导致一些人悄悄沉迷于色情物品。这个例子不光阐述了意外情况导致的纵欲(以色情物品的方式),还说明了它对男孩或男人性意识潜在的害处。  如果不加干涉和教育,男孩就会被“同流规则”中的性意识影响伴随着长大。在同辈之间,男孩都会很骄傲于自己的性能力。《花花公子》通过网络提供了全天候的色情节目,男孩轻而易举地就可以获得这些内容,电视剧、商业频道、音乐节目、电影无不如此。色情遍布于大众文化和男孩接触到的一切东西当中。  有趣的是,这种色情现象导致男孩远离并恐惧同性恋的心理,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异性性活动上以证明自己足够男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如此便使得与其它男孩交往的亲近程度受到了限制。我见过两名女大学生手挽手走在校园中,看上去互相在安慰着什么,样子十分自然而和谐。我想过男孩为什么不敢这样呢,无疑是怕破坏了“同流规则”或被贴上同性恋的标签。不过在我看来,同性恋也是一种人类现象,但对于接受异性恋的男孩来说,同性恋就是一种严格的禁忌。  在文化和社会对同性恋的压力下,男孩极力要通过异性性行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男孩如果在这方面不受“同流规则”约束的话,真不知道反而会有多少人为此担心。(异性来往可能倒让家长更放心些。)不幸的是,一直以来,男孩发生了性犯罪还会辩称“是她愿意那样的”。如果不从男孩性方面的互相影响(通过“同流规则”)去理解的话,就不会对这些犯罪状况有清楚的认识。  我们往往可以从现实生活或虚构的文艺作品中找到答案,我就是从沃丽·兰姆的畅销小说《我知道这是真的》(1998)中发现答案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多米尼克孩提时代的性经历,他叙述了男孩“短暂的”亲密行为,乍看上去,似乎是在说男孩的情感比性成熟更无助,不过我认为,这两方面都是与男孩的成长紧密相伴的。  这一段内容的目的之一就是剖析男孩的性意识是怎样互相影响的。理解了家庭和社会文化对男孩的束缚带来的后果,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让男孩从家长和有关的成人那里得到更多的性知识。  卢卡斯的故事  探究男孩在性方面受到相互影响的有效途径是深入分析具体的事例。看一下这个例子:卢卡斯是一名曾获得“全美优秀男孩”称号的孩子,他的父母杰里和迈克尔也是非常本分、善良的两位,卢卡斯从一生下来父母就对他钟爱有加,祖父母也非常疼爱他。大家可能会问,卢卡斯生活在这么幸福的家庭里,还会有什么问题吗?然而,在我们的充斥着色情的文化氛围里,在“同流规则”的影响下,幸福美满的家庭也会产生出萎靡不振的儿子。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7)  在他18岁那年,在一次晚会上,卢卡斯把致幻剂放入了珍妮的饮料中。他当初是通过朋友认识了同岁的珍妮的。他曾经两次想与她约会,但是都被她拒绝了,也没解释什么原因。他为此大惑不解,因为珍妮看上去是个很随和的女孩子。卢卡斯以为珍妮是在故意摆架子拿一把。联想起电视里充斥着的带有性暗示的片段,当卢卡斯得知珍妮要来参加晚会时,他决定采取在她的饮料中“投药”的方式来“生米煮成熟饭”以便和她发生性关系,而那几位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伙伴都对此表示赞同。  发生在约会中的性侵犯  问题在于,卢卡斯认为仅仅是和珍妮发生了性关系,他不认为那就是强奸,也不觉得在珍妮不知情更没有认可的情况下对她使用致幻剂是犯罪。卢卡斯的注意力只在性关系上,全然没有考虑珍妮的感受,在这个意义上说,他几乎没把珍妮看作是个体的人。事实上,卢卡斯的朋友们大都和其他女人有过性关系,而且也没人说清楚他们和那些女人的具体关系,他们津津乐道的只是性。卢卡斯只有过两次“性行为”,所以他觉得有些比不上他的伙伴们(“同流”),好像自己当不起小伙子似的。也没人告诉他其他的东西。  读者也许会认为,卢卡斯和别的男孩差不多,有点性冲动是正常的(是);而且,在一起参加晚会的时候,珍妮喝了些酒也表现得激情四射(是);所以,这不能算是“强奸”(否)。从理论上讲,很多国家的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当一个人不具备判断力时(在药物和酒精的作用下也被视为判断力不健全),不能与之发生性关系。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性行为应该被看作是强奸,是犯罪。  这种在约会中的性侵犯的发生率比人们想象的高得多。女性往往不愿把遭遇告诉别人,而且,由于致幻剂的作用,女性往往记不起发生过什么。更严重的是,致幻剂会让大脑产生错觉,受害女性分辨不清是酒精的原因还是药物的作用,当然也觉察不到对她有企图的人与其他人有什么异样。  男孩是文化的牺牲品  我认为性侵害事件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女性,男性同样是受害者,对这一点大家或许不赞同。上例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卢卡斯不顾珍妮的意愿,而且缺乏同情心,但是放在整个文化背景中来看,更重要的是卢卡斯缺乏情感感受。  卢卡斯不懂得对女性的尊重,只是把女性看作为性对象,这就使得他的全部性意识变得极端狭隘。设想一下,如果男孩认为和毫无知觉的女性做爱是正常的性关系的话,那他不光是在欺骗女方,也是让自己受骗,这将在以后为他的性爱方面带来问题。  男孩在性方面的相互影响需要外界文化的极大关注。以上事件清楚地表明,卢卡斯一开始就认为他做得没错,按他的话来说:“男孩和女孩发生性关系是不必考虑女孩的想法的,这是天经地义的。”这种可悲的想法把人变成了性满足的工具,而不是把人看作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个体。持这种观念的男孩或男人不仅伤害了女方,而且也伤害了他们自己。  大家相信,像卢卡斯这种性侵害行为在高中和大学校园中并不鲜见。仅1993年,在加利福尼亚就报告了17起类似情形下的严重性犯罪并有8人为此被捕(斯莫洛 1993),很多“风流倜傥的”高中男生加入了一个叫做“骑兵队”的团伙,这也是个“同流”,在其中的男孩总是不断地“征服”女孩,不管她们是否愿意。当7名受害人提出控告的时候,一名报告人的父亲竟然说:“我的儿子不过是做了一件每一个精力充沛的美国男孩在这个年龄都会去做的事罢了。”(有时候,“同流规则”也在控制着成年人。)  男孩子在性方面变得无所适从  这位当父亲的错在哪里了?卢卡斯的父母哪里错了?文化在这里起到了什么样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那么简单的。电视节目里好像除了展现两性的欢愉就没得干了似的,家长们同样在这种文化中受着熏陶;另外,家长出于恐惧心理会暗暗地努力遵守“同流规则”。这两个因素可能是造成小男孩性放纵的主要原因,而且普遍的从众现象也会加剧这种情形。男孩可能不会单独承认他的过错,但会承认他也有份。当 “同流规则”进入男孩的内心深处之后,与荷尔蒙的“冲动”汇合在一起,就会引发极其可悲的后果,约会中的性侵犯就是例子。  为了了解卢卡斯为何对珍妮缺乏理解以及导致性侵犯的原因,我们要对一些社会的和个人的因素作深入的剖析。事实上,他的家长也是按照当今美国每个家庭抚养男孩的方式来抚养他的:和他一起游戏、度假、看电视等等。尽管大多数男孩不一定会性犯罪,但是也会有不正常的性观念以及一些过错。  另一方面要考虑的是卢卡斯的生活中有哪些欠缺。有两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一是卢卡斯对发生性行为的愿望的描述:“因为别人都有过这样的事。”我想象着假如卢卡斯能把他对性的认识说给别人,结果或许就是另外的情形了。换句话说,卢卡斯如果把他对性的渴望告诉他的父亲(或其他有关男性),结果会怎样呢?他的父亲了解了以后会不会给出有益的劝告呢?有可能卢卡斯会在“同流规则”以外学会其他的排解方式。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8)  另一件一起我注意的事是卢卡斯对女孩的看法:在他眼里珍妮不是个体的人,只是他的性目标。假如他的家长能告诉他女孩在和男孩约会时最关心的是什么,效果会怎么样呢?如果他们能帮助卢卡斯解析(即解释其真相)各类媒体上戏谑女孩子的大量信息,卢卡斯可能就会对珍妮的个性表现出充分的尊重。  关于男孩性问题的困惑是这样的:男孩子的内心真实感受和想法是什么?如果不表现出性优势来,他们会不会仍然被同伴视为“真正的”男人?当看到男孩被我们的文化很典型地同化了的时候,就不难意识到:正是对男孩情感表达方方面面的限制,和文化对他与伙伴们相互影响着的性侵犯意识的默许,导致了性犯罪,至少也会导致他们暗暗地受折磨。男孩们受着同样的教化,因此他们的思想、感受和行为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男孩和女孩的生理需求  我认为大多数男孩和社会方面的困惑源自于男孩的生理需求不同于女孩这个错误的假设。然而事实正相反:男孩和女孩的生理需求是非常相似的,尽管男孩和女孩的荷尔蒙、肌肉群以及骨骼结构不尽相同。虽然男孩和女孩接受到的德智体教育有所区别,但是我认为他们有着完全同样的“基本生理需求”。  这些需求包括:对安全感的需求、自我认识和感知的需求、必要时表达想法和感受的需求、爱和被爱的需求、自主抑制愤怒的需求、对自豪感的需求、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需求、信任和被信任的需求等等……而且还远不止这些。男性的生理需求其实就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女性同样也具备。  男孩也有着和女孩一样的情感,不是吗?但是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把男孩当作另类一样地看待和抚养着。扪心自问:“如果男孩不能哭(或不能本性化地表达自己),他们会怎么办?”这让我想起发生在1970年的一件事,当时我临时照顾一个6岁的男孩,他叫理查德,他很喜欢项链。当然,他的父亲则不以为然(这位父亲望子成龙心切,不希望他儿子被别的小朋友冷落。)有一天,看到我带着一副串珠项链,理查德以他6岁的聪明,摸着我的项链说了一句令我永远难忘的话:“我能和你喜欢同样的东西真是太好了。” 当时我也仅仅只有12岁,但是我明白他话语里的意思。现在我明白得更多了,因为我有了“性别放大镜”,透过它我可以看到那些老一套的观念是怎样束缚我们的。理查德需要从中证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需要别人了解他并使他意识到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映照出男孩真实的自我  映照一词意味着反省自己的想法、体会自己的感受并做出相应的行为,映照帮助男孩看清自己,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形式。这个词曾经被玛丽·安施渥斯(1973、1978)和约翰·波尔拜(1969)在研究中使用过。在平时,映照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出的。当父母看到婴儿咧开小嘴时,他们会这样映照:“哦,看把你高兴的”。和大孩子在一起会这样映照:“我知道你不高兴,但是也不能冲我撒气呀。”或者说“托米太对不起你了,我相信你的内心一定受到了伤害”。男孩可以有无数的机会得到外界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映照,当然也可能得不到。  为什么说映照很重要  如果男孩没能准确地获得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映照,他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思想并感受到自己的情感。特别是当成年人不断地告诉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又与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相抵触时,他们的真实身份可能被扭曲。  明显地,映照是让男孩认清自己的有效途径,它帮助男孩形成自己的风格(记住,情感的重要性就在于风格。)在复杂的心理现象中,映照也是一种心灵互通的模块。男孩必须先学会鉴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与他人进行心灵沟通,鉴别是通过观察父母或监护人的“映照”完成的。2到4岁是教会男孩感受自己和他人的重要阶段,遗憾的是,也正是在这个年龄段,男孩往往被教会去做一个“了不起的男孩”(即让他们忽视恐惧感、疼痛感)。仔细想想,会发现这仿佛是一种滑稽的军事训练。  许多男孩的心理需求并没有接受过外界的映照。以卢卡斯为例,他的一些心理需求就没有被映照。(否则,他就会对珍妮有更多的理解。)最坏的情形是男孩仅凭没有被映照过的内心感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男孩学会了让情感“蒸发”,但它并不是真的蒸发了,而是变成了错误行为的思想动机。  映照包括对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回应。当理查德表示为“和你喜欢同样的东西”而感到高兴的时候,能够影响其内心世界的映照应该是:“你对项链之类的漂亮东西很有眼光呀”;他的情感的映照应该是:“不能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确实挺遗憾的”;对他的这种行为的映照应该是:“你渴望拥有美好的东西”,相反,理查德的父亲却是这样说的:“别傻了……项链是女孩子用的东西……你怎么会喜欢那个呢?”  简言之,映照意味着一个人被别人真实地看见并听到,它是保障心智健全、个性发展和交往能力的基础。  男孩的个性  在第一章曾经说过,孩子们和环境是互相影响的,而且这种相互作用会伴随着一生的发展过程。本书着重进行了对个性的讨论,因为个性与成长过程特别是情感的发展具有密切的交互作用。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9)  个性影响着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体会和行为习惯及模式,人的许多个性化的东西都是取决于个性的。有的男孩天生就比别人奔放些(外向),也有的就很文静和收敛些(内向)。相应的个性特点还包括随和、好奇心、心眼儿较重、敏感和急脾气。与其他个性特征相比较,以上这些在学术上叫做“五大个性”。  要正视个性的重要性  由于男孩的个性会引起身边的成年人做出相应的回应,所以家长以及其他成年人很有必要仔细分析一下各种类型的个性。不同的个性会带来不同的回应,进而影响到男孩整个的社会实践。举个例子,有的男孩特别爱哭,有的男孩即使受了伤也会表现得静如止水,他们各自家长对他们做出的反应就会是截然不同的。害羞的男孩和爱哭的男孩情况大体差不多。一个7岁的男孩可能刚刚了解一点滑雪常识就想从山坡上滑下来试试,而同岁的其他男孩或许正在拥挤的比萨饼店游乐角被爸爸抱着打滑梯呢,父母对他们的回应也是绝对不同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男孩的情感又怎样映照回他自身从而造成深远的影响。  有的男孩轻易地就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给别人,而让有的男孩说出自己的感受比拔牙还难开口。成年人往往会根据男孩确认和表达情感的难易程度做出不同的反应,然而生物是有“多样性”的,无论男孩本来的个性如何,他都可以学会适当地“延伸”,从而使情感的感受及其表达达到一种健康和谐的状态。  男孩的个性会受到环境的映照和“同流规则”的影响。如果一个男孩具有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个性,包括父母在内的成年人就会认为他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或他的看法不那么重要;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情感表达非常活跃的男孩又会让成年人们觉得“别理睬他才能锻炼他的韧性”。  不论男孩的个性如何,他们都有各自的情感,而且大人们对他们的情感尊重并做出反应是天经地义的事。尊重男孩的个性、重视他们的内心感受并设法让他们健康地表达情感是我们面临的头等大事,这一切都要在和“同流规则”的斗争中完成。  决定男孩情感的社会影响  各类关系和社会境遇是左右男孩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在社会交往中,从狭隘的男子汉角色意识(诸如“同流规则”)中挣脱出来的努力,也对男孩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说到和谁的关系,诸如男孩、女孩、家长、兄弟姐妹、老师、朋友等等,交往关系的核心都是情感表达。对男孩来说,似乎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掩盖了他们的情感表达。例如,有的男孩“人缘不太好”就往往被人视作是品行不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猜测他会不会在家里或学校里为某些事无理取闹。  与此类似地,一个颇受同伴和大人们好评的男孩就被称作是“乖孩子”,虽然人们很少由此联想到心理健康,或把他看作是一个在社会交往中能够很好地控制并运用情感的男孩,但是他对自己情感的认识和控制显然比其他人好,不过他在社会中的情感发展却往往会被忽视。  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  男孩从与他人交往中获得的反馈信息要么让他学会健康的情感表达,要么使他的情感掩藏起来。基于反馈带来的暗示,男孩学会了社会交往技巧,或者懂得了在社会环境中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也知道了什么是不能说不能做的。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男孩总是会得到些意味深长的暗示,却很少意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意义。  有些男孩缺乏社会情感技巧是毫不奇怪的,例如,一个动不动就哭喊的男孩其情感所获得的社会回应大多数是负面的:会被人不理睬、孤立、不尊重,并不断被告诫别总是叽叽歪歪的。但是在没有解决哭喊的原因(恐惧、悲伤、愤怒)之前,他不会平静下来。也许表面上会平静下来,但是却没有把内心表达出来。教会这类男孩表达自己的感受,使之不再“悲悲切切”,事实上并不是一件办不到的事,而且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应该让这类男孩懂得怎样把稍显过分的情感表现和自己的真实想法一致起来,承担这种社会情感技巧教育责任的应该是家长、教师或辅导员。  通常,当男孩强烈的内心感受没有表达出来或是被注意到时,就需要通过哭喊来宣泄一下。“骄纵情感”往往会导致漫无目标的敌对行为(见第四章),而不会让男孩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哭喊就是一种骄纵情感,其他的还会体现为:好斗、自夸和欺负人,这些表现都是根植于情感的。这些行为决定了男孩的社会关系形象,并进而交替影响着男孩的情感发展。  好斗性 这是一种在学校和运动场上引发了社会问题的骄纵情感。10岁的孩子会在输掉比赛走回场边时把盛饮水的瓶子踢开,将愤怒(恐惧?)表达为傲慢。制怒是一种不太困难的社交技巧,像这样的男孩应该学会更好地控制情绪。如果他的同伴对他的发作不予理睬,并且有成年人及时地“开导”他,对他的行为和情感控制是一个很好的反馈。如果仅仅是没人理睬但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怎样去做,那他就不容易学会控制愤怒情绪。  自夸 如果一个男孩总是夸耀自己的篮球技术及以往的比赛成绩,他的队友和同伴就很可能对此嗤之以鼻。自己稍加留意或是被成年人点拨一下,他就会幡然醒悟并停止“吹牛”。正视自己并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情感技巧,情感能力对处理人际关系大有裨益,男孩应该充分认识并理解到这一点。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男孩必须学会运用情感而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10)  欺负人 欺负人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表达,一般是由于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显示实力、报复或者是自卑心理在作祟。我认为欺负人的男孩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想让心里痛快些,但是他表达情感需求的方式却伤害了其他人。近来频繁发生的学校暴力事件促使大多数学校都制定了严密的预防措施。诚然,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包括家长在内的成年人没有从男孩的情感需求这个根本去解决问题,效果不会太好。我们首先必须尽力帮助男孩表达情感需求。  必须要认清欺负人的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被欺负的人也应该宣泄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免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诸如产生“我真没用”之类的想法)。越是年轻,就越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也是导致欺负人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其实,未尝不可说出自己的负面情绪来,不过对于男孩来说这就破坏了“同流规则”(遇到不顺心的事时,真心不可外露)。欺负人的和被欺负的应该同样得到帮助:男孩应该有机会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直接告诉包括父母在内的值得信赖的成年人。  体育和竞赛  体育竞技是男孩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无论是否亲自参加,都会对男孩造成影响,因为“同流规则”要求对团队的忠诚,参与或不参与体育竞赛的男孩都在同一个标准的约束下,都要接受崇尚不惜一切代价去获胜的“同流规则”的衡量。  有个说法叫做“要么得到要么失去”,我认为应该把它改成“有得到就会有失去”。体育比赛对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把胜负绝对对立就是不利的一面。当体育活动演变成单纯的对抗,其结果就只能是一方获胜另一方失败。想想看,这是一种极端的思维逻辑,要么上到顶峰,要么跌进谷底。这种“不是……就是……”的思维方式是极其错误的。我认为,在这种氛围下取胜或失利都是对人性的摧残,胜者觉得很了不起(成了无敌英雄),败者感到丢脸极了。  如果处在以成败论英雄的氛围,那么就需要有强大的心理适应能力,随时保持高度的亢奋和进取心,以防可能的失败。这种状态给情感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不惜一切代价、在任何时候都要获胜的信念严重影响了与别人的正常交往。  应该看到,体育竞赛也有非常积极的一面,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情感所需要的经历:挫折、愤怒、兴奋、骄傲、窘迫、果断等等。从体育中可以不断得到情感表达和情感控制的机会,每一个项目都能让人体会到稍纵即逝的机会感。事实上,让男孩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使自己变得勤奋、坚韧、充满活力(不论输赢如何),说明体育竞赛其实是对情感发展非常有意义的锻炼。  友谊  深厚的友谊和长久的交往关系必须依靠亲善能力才能建立,亲善能力包括大量的阅历和技巧,最重要的一是能相互信任,二是能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并和他人交心,当然大多数男孩都能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起友谊来(马克比 1990)。友谊并不意味着必须在一起交头接耳地说悄悄话,当然,大多数男孩可以通过体育、娱乐等方式建立起与伙伴之间的友谊。我曾经见过两个7岁的女孩依偎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节目,但是不可想象同样是7岁大的男孩也会这样,这种差别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社会因素和生理结构。我希望的是在男孩之间也可以建立起善意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友谊,现实为什么不是这样呢?  能够对一个值得信赖的好朋友说说心里话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慰藉,它为男孩在情感上遇到的不如意提供了排解的机会。我从那些前来就诊的男孩中了解到一个非常一致的情况:最令他们难受的事就是没有知心朋友。诚然,交一个好朋友并维持住友谊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要有一定的情感技巧。  或许与男孩的情感表达最相关的就是他拥有“值得信赖”的人们,假如男孩不懂得应该对信得过的人说说自己的内心情感甚至是“心底的秘密”,有一些事就会发生。一种情形就是会使男孩闭锁自己的情感,继而让情感以不适当的负面方式发泄出来(抱怨或欺负人等等),甚至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  另一种可能的情形是男孩不知道该把谁当作倾诉对象,他们可能对不值得信任的人敞开心扉,这将导致非常糟糕的后果,特别不利于他们挣脱“同流规则”的束缚。暴露内心反而受挫会进一步把男孩推向“同流规则”。  所以男孩对友谊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除非男孩有机会和其信得过的人亲密交谈,否则他将要么随便找人倾诉,要么回避情感。如果男孩体验到的友谊是那种只能做不能说的,那其实就是又回到了“同流规则”,这和我说的宝贵的友谊是两码事,这种情况下要先教会男孩怎么交到真正的朋友。在孩提时代能够交到好朋友的经历是受益终身的宝贵阅历,可以从中体验到交谈、倾听、互信、帮助、正视、宽恕……以及从恐惧到爱护的所有相关情感。  不寻常的行为  谈到男孩的社会活动就必须考虑它们的“不寻常”行为,也就是指那些与传统意义上的性别角色有所不同的行为。不寻常行为与老一套的男子汉概念格格不入,是对“同流规则”的破坏。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11)  对男孩违背男子汉传统概念的惩罚来得太早、表现得太粗暴、持续的影响也太深远(林琦和基尔马汀 1999),对女孩则不是这样。极端情况往往是:高中的女孩可以打垒球、参加田径比赛,而男孩若喜欢芭蕾、轻音乐、诗歌就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寻常的而受到惩罚。  担心被看作是胆小鬼、不够男人或是怕被人形容成女孩子气,就像是男孩成长为男子汉道路上的紧箍咒。我认为男孩惧怕受到对“非常规行为”的惩罚极大地损坏了他的情感表达能力,他们在生活中,都有过因为不那么规范的行为而受到冷遇和嘲笑的经历。对不寻常行为的羞辱和惩罚就是让男孩情感“蒸发”的元凶,男孩由于恐惧受到惩罚而丧失了自己的情感。  结论  情感往往由于诸如愤怒、悲伤和恐惧等负面感受才被觉察到。在当今文化中,“别这么多愁善感”是一种轻蔑的说法,这意味着比较而言高兴和自豪之类的正面情感也不会被人关注。对男孩来说,体会或表达正面和负面的情感都是不光彩的——应该害臊的。然而,情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男孩也不例外。只有具备了体会幸福和悲伤、自信和恐惧的能力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我坚信,每个人天生都有体会并表达情感的权利,男孩也不例外。  男孩必定会有社会交往,而一旦超越了像“同流规则”之类的狭隘的男子汉框框就会被惩罚。这些促使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男孩的社会交往过程,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男孩必须在家里、学校和邻里之间学会完整地做人,不是吗?  以上针对“同流规则”的负面影响做了一番剖析,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我并不反对男孩有一群同流的朋友,我也认为某些情况下“同流规则”也会有其积极的一面,而且在生活中有时候也确实需要有所掩饰,也经常需要“全力争胜”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我的意思是:“同流规则”太有“主宰”意味了,它损害了男孩的情感发展,为了男孩我们至少要使这些规则得到合理的修订。  第三章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1)  从出生到青春期,男孩在很多方面逐渐地告别了情感,我们的目的就是防止男孩彻底失去这些情感。  吉米是那种人见人爱的男孩,他天性好动,上小学时不喜欢学习,但是他在足球场上获得了成功,而且天性顽皮,让人一看见他就会忍不住想笑。但是当他升入高中后,就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把兴趣从足球转向了滑板,而且不顾家长的反对蓄起了长发。他一拿到驾照,人们就常常见到他开着一两前风挡贴有“大无畏”标志的新车四处狂奔,风挡玻璃上的标志似乎在昭示着他的狂想。事实上,在他四处张扬他的无所畏惧的时候,他的父亲正身患绝症。  本章将围绕一些实际的话题展开讨论,例如:“男孩的感受如何?”“我们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帮助男孩成长”等等。装饰在吉米的汽车风挡上的图标(也有很多男孩把它贴在T恤衫上)彰显着他们的满不在乎,女孩要是穿一件带有“大无畏”图标的T恤衫就有点不像样了。不是吗?我们的文化允许女孩感到害怕但是男孩不被允许,这就是解释。“大无畏”图标迎合了文化中对男子汉的本质性的规范,但却不符合人类的天性。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有感到恐惧的时候。  我认为“大无畏”标志是男孩在当代社会交往中的一个象征,而且它是一个矛盾的心理现象,简要地折射出了男孩情感发展中的窘境:男孩是不能感到恐惧的,但心理发育正常并充满活力的男孩一定会有恐惧或其他的情感。  气质在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气质一词已经在前边的章节中做过介绍,它也可以被看作是做出情感回应的一种风格,情绪转变的先兆,或是对某种特殊刺激的敏感反应(多利茨基 1996)。与情感一样,气质也和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有关。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特定的气质具有很强的遗传特征,有人相信气质一半是由遗传决定的(卡雷 1999)。事实上,有证据表明一些孩子由于生理遗传的原因而喜欢体验恐怖的东西(罗宾逊、凯根、莱兹尼克和科尔利 1992)。  气质的种类  气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它制约着情感的发展方式,典型的方面就是它影响着孩子的活泼性。像沃纳(1993)曾提到的那种“从容型”气质的孩子在危急时刻几乎没有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且从外表很难看到他们有什么异样。从科学角度来说,这种气质会一定程度上钝化或抑制边缘系统的生理反应。一般认为,这种气质的男孩不会像“暴躁”男孩那样对意外流露出沮丧。与那些害羞或急躁型气质的男孩相比,他们长大以后也极少会出现焦虑不安或惊慌失措的神情。  对儿童气质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了,其中托马斯、切西和伯尔奇是对气质相对稳定性研究方面的前辈,儿童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专门研究过气质中的“胆识”问题(卡根、莱兹尼克和吉本斯 1989;卡根和斯尼德曼 1991),最近,学者们出版了几本关于儿童气质的通俗读物(卡雷 1999;格林斯潘和萨尔蒙 1996;内维尔、约翰逊和卡姆龙 1997)。我在此不想劝读者试图改变男孩的气质,我认为,对于包括家长在内的成年人来说,清楚地认识到气质的差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男孩面对外部世界的不同的行为方式。最后,家长也应该帮助男孩认识并管理好自己的气质。  托马斯、切斯和伯尔奇(1970)把儿童按气质分为三大类:随和型、慢性子型、固执型;五个等级:“规律性”(吃饭睡觉等作息安排)、“得失观”(不依赖父母,有进取心)、“适应性”(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反应度”(对大小事情的)和“完整的心境”(为苦恼的事苦恼,为高兴的事高兴)。  威廉姆·卡雷(1999)最近牵头做了许多气质方面的科研项目,对气质揭示了很多新的方面,比如:活泼水平、不专心、第一反应、持久力和注意力、控制力以及敏感性。与其他人的看法一致,他也断言气质一半是由遗传决定的。虽然如“随和”和“固执”等早先的分类方法在研究中仍然沿用,但是有一些新的词汇改变了大众的看法,诸如:“勇敢的孩子”和“意志坚强的孩子”。而“充满挑战性的孩子”也被分成了五种类型(格林斯潘和萨尔蒙 1996),便于大家很容易地判别孩子属于哪种类型。  专家和学者们特别指出,情感技巧影响到控制能力(对情感的控制力)、情感开放程度也是气质的一个方面。事实上,情感的确是和气质紧密相关的,男孩的气质决定了他的情感表达的数量,而且家长对男孩情感表达的回应也反过来决定着情感表达的程度。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例子,看看以上理论在具有“随和”气质的小男孩劳尔身上的应用。从来没什么事让劳尔烦心,在婴儿时期他就不爱哭闹,在儿童时代早期,他一直表现得随遇而安。他拥有积极的完整心境,并能很好地适应变化(他十岁就去参加野营而且没有哭)。看到儿子这种悠然自得的天性,劳尔的父母亲认定他在情感方面不需要太多的帮助,这是这类型男孩家长的普遍反应。他看上去很好,所以不必接受情感培养(婉转的说法就是没有任何“问题”)。这种态度很有代表性:为什么要修理没毛病的东西呢?所以说,这就是忽视男孩情感的根本症结所在。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2)  把情感和气质联系起来当家长认定他们的儿子没受到任何烦扰时,他们同时也就忽略了男孩的一切情感。结果男孩就失去了许多思考和谈论自己或他人的情感的实践机会,并且错失了一些重要的情感智慧,从而影响到对自身和他人情感的认识和分析。即使对一个气质上很随和的男孩来说,如果没有外界对其情感的映照,也会使他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欠缺,并导致非正常的情感回应。在这一点上所有气质类型的男孩都是一样的,不过固执的(易发怒、易冲动的)男孩和慢性子(容易焦虑或害羞的)男孩不易被家长察觉到这点。家长对男孩的气质与情感的回应取决于家长是否具备气质方面的知识及其掌握的程度,而且也会受到“同流规则”的影响。  关于气质和情感之间的联系,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在渡过青春期以后大多数男孩的情感表达竟然会表现得差不多,性格上外向的和内向的男孩都遵循着同样的表达原则,情感的直接表达被局限在了淡漠、好斗或者是友善这几种形式。在运动场等少有的几种场合里,男孩才可以纵情地表达兴奋和合作姿态。这种情感表达范围的局限性是可以避免的,克服的方法就是从孩子咿呀学语一直到青春期结束,家长应该不断地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参见第四章)本章希望读者了解的最重要观点是:无论男孩的天生气质是什么样的(注意力、兴趣点、敏感度、情绪等等),它们都需要掌握足够的情感智慧。由于年龄和气质特点的不同,男孩的情感技巧“看上去”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认为下面的内容会让大家备感吃惊,读者将会看到:孩子们在很幼小的时候就有了情感感受——从一出生就开始了。  发展的序列以下几节将分五个年龄段探讨男孩情感的发展和同伴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将阐释一些情感技巧,但重点放在情感表达的技巧上,因为情感表达是关系到男孩一生的情感健康的重要手段。我强烈建议读者阅读所有年龄组的内容,以便对男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零到三岁由于发生的新鲜事之多使零到三岁这个年龄段显得非常重要。包括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在内的人们都曾经以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除了吃和睡时没有其他太多感受的。尽管非常艰难,心理学家们还是努力推翻了认为幼儿不会感受情感的错误认识。当今专门研究儿童成长的专家们已经确认,有几方面的情感是在儿童三岁以前就已经形成了的。  零到三岁的情感(及其引人注目的行为)零到三岁的情感及相关行为如下:*新生儿:愤怒(哭闹)、恐惧(惊厥)、 厌恶(面部扭曲或用舌头抵抗怪味道的东西)、 高兴(发笑)、 满意(表现平静);*三个月:欢喜(对别人的高兴表情做出回应)、悲伤(对别人的不快和愠怒表情做出的回应,抑或是同情的起源);*两个半月到六个月:悲伤(面部表情)、惊讶(面部表情)、害怕(面部表情);*八到十个月:有与人交流的渴望(呼应监护人的表情,这也许是情感控制的先兆)、怕见生人(哭闹,不搭理陌生人,盯着不熟悉的人看);*一到两岁:兴高采烈(兴奋得大叫)、表现意志(发脾气)、不好意思(垂下双眼,低头,脸红)、害羞(垂下双眼,低头,脸红)、内疚(垂下双眼,低头,脸红)、骄傲(有点成就时微笑或拍手)、狂躁(大发雷霆)*三岁时:同情心(“感受”并回应别人的悲伤、痛苦和高兴等等)、情感控制(按照文化环境的规则隐藏某些感受,例如接受了“男孩子不哭”的说法而在痛苦的时候也不哭)。(以上资料来源:多沃茨基 1996、格林斯潘 1985、伊扎德 1982、夏斐耳 1999)。  婴幼儿不光可以分辨来自别人的情感并控制自己的情感,还能够理解所有人的情感。这是成长心理学中“独立情感说”的核心原则,它确认了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已经有了基本的情感和情感技巧。如此说来,家长和监护人对男孩的情感回应从一开始就是极其重要的。  与三岁以下的男孩相处三岁以前的孩子得到的养育远多于其后的年龄段,在这个阶段,他们被大人们抱着、哄着、娇惯着,接受着亲吻、爱抚、呵护。也正是在这个年龄段,男孩们尽情地享受着亲情而不会感到不好意思,而且也的确是男孩最可爱的时期。我们总是看到学龄前的男孩扑进大人的怀抱里,毫无顾忌地亲吻着大人,他们大声说出“我爱你们”也不是件很难为情的事情。而且这时的他们也很少有什么伤心事,也不会动不动就哭出来。  展示亲情和哭泣都是情感表达的方式,我们一般对这时的男孩比稍大的男孩在情感表达方面要宽容得多。或许更准确地说这是由于文化上的某种宽松所致,这种情况下假如男孩没有大方地表现其感受,反而会被认为“不像个男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或监护人对男孩早期的反应没有受到“同流规则”的影响,在前边的章节已经讨论过婴儿从一出生开始就落入了性别的俗套。  根据气质来塑造三岁以下的男孩其实在这个幼小的时期,气质的特征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了,这些特征大多会影响到男孩的情感表达以及由此引来的别人的回应。例如,一个“暴躁”的孩子一方面会得到家长和监护人的安慰,另一方面也会引来“使他变得坚韧起来”的回应。有些成年人专门让男孩在幼小的时候体验哭,以此来作为男孩为小学乃至一生或者说做人的准备,而另一些人则用必要的安全感来使男孩感到安慰。很多家长认为如果太在意男孩的敏感性,那会让他一辈子都带上胆小的毛病。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3)  亲情的重要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结果恰恰相反:让一个脾气急躁的男孩得到安慰有助于缓解他的心理感受,而不会令他更加敏感,不过让一个暴躁型男孩的家长完成一次拥抱的确不很容易。无论大人们怎么做,气质特性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试图把一个生性暴躁的男孩锻炼得坚韧起来并不会“消除”他的犟脾气。所以大多数专家对各年龄段的倔孩子都用一种反传统的手段来治疗他们的心理问题:注意到他的痛苦感受,然后安慰他们,之后再教会他们排解强烈的心理感受。  亲子问题研究专家恩施沃斯、布莱哈尔、沃特斯和霍尔(1978)指出,在出生以后的头一年里,如果婴儿的哭闹能得到安慰,那么过了第一年婴儿将会哭得更少——绝不会更多。他们会表现得更加安逸、独立,并且和监护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史罗夫在1983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个关于亲情所做的典型研究改变了过去那种认为哭可以让婴儿学会自我安慰的错误观念。事实上,婴儿在需要的时候得到的安慰是一个重要的回应过程,而那种让婴儿自立的方式(尽管也有一定的效果)则会导致男孩的情感消失,将来如果想唤回在这样小的时候就消失了的情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我们该做什么 因为家长往往把敏感和暴躁跟“同流规则”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也把它当作一个基本的气质话题最先提出来。从敏感方面可以看到“慢性子”和“固执”型男孩学会随和的重要性,而且由于缺乏引人注目的行为表达,“逍遥”型孩子的情感更容易被忽视。很容易理解“慢性子”和“固执”型男孩的气质和他们情感表达的相关性。像惊呼、哭喊、羞怯、打闹等表达不满的行为十分引人关注,但男孩如不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监护人是不会注意到的。  对于不同气质的零到三岁男孩,有以下两种主要的回应手法:  相信直觉而不拘泥于“同流规则” 大多数家长认为,当他们的小儿子伤心地哭泣时,他们会安慰他(非常正确!);但当孩子发脾气时,他们不会去安慰他(对,他需要冷静一下,应该受到某种节制)。  先把固有的气质接纳下来,再向反方向“延伸” 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且要耗费双方大量的时间,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完成的。不过未必如此,设想一下,一个害羞的人完全可能“延伸”自己而成为一个演说家。当然根据他的害羞的本质,这种延伸意味着巨大的付出,兴许他还是个慢性子人。学龄前的慢性子男孩遇到新情况的最初反应是退缩,心情和情感反应都不会太积极。作为家长此时应该温和地让他们自己面对曾经令他们退缩的人和事,而不能比他们更消极。与此相仿,固执的(易冲动而且粗心大意的)男孩就需要延伸平缓的一面,心态应该积极,但是反应不能太激烈。指导男孩在气质的反方向上得到延伸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  家长怎样促进零到三岁男孩的情感发展  映照 对于早期男孩情感正确发展的最重要干预手段就是“映照”。在第二章曾经介绍过,映照是家长对于儿童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所做出的一种相应的表现,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行为。当孩子感到高兴并欢笑的时候家长报以同样高兴的微笑就是一种映照;在孩子悲伤时监护人伤感的面部表情也是一种映照;“你真快乐;”或者“我知道你很难过”,这些都是映照的话语。家长们自然地先是用面部表情来表达映照,等孩子长大了再渐渐地辅以更多的言辞。  家长可以在管教孩子的同时给出情感映照。比如,如果小家伙发脾气了,并且捡起一块石头扔了出去,家长可以同时对此管教和映照,告诉他:“我知道你很气愤,但是乱扔东西可不好。”下一步教导他控制愤怒的方法是告诉他生气了该怎么办:“你应该把你的气愤告诉我,”或者说“你可以回到房间里冷静一下,然后再告诉我究竟怎么了。”这样,男孩就有机会学会用语言而不是激烈的举动来表达自己。不过要达到效果,首先需要孩子能描述情感并且能形容自己所体验到的感受。  让情感语言化 男孩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会情感的口头表达(没有早晚之说),当然掌握相关的词汇越早越好。正处在某种情感经历的时候去表达它是很容易的(这也是映照),如果男孩没有表达情感感受,家长需要适当地启发一下。举例来说,罗伯托正在玩拼字游戏,他的表妹米莎过来(有意地)把玩具从桌子上划拉到了地上,这当然很令人气愤。假如罗伯托对此一声不吭,家长或许可以说:“哦,罗伯托,真不幸,你的拼字游戏被米莎破坏了……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感到非常生气和沮丧,你说是吗?”即使罗伯托回答说“我不知道”,但是你的适当模拟和表达已经开始了重要的情感技巧的传授。  模拟 情感模拟是另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它既包括行为也包括语言。模拟可以(也应当)发生在男孩的任何年龄段,从一出生一直到长大成人。这种手段可能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促进男孩情感发展的方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一下子完成了以下两方面的事:(1)由于让男孩见识了其他人的处事方法,所以有助于发展他深入领会情感的能力和技巧;(2)让男孩的情感反应正常化。比如家长可以讲一讲自己的类似故事。上例中,假如罗伯托听到父亲轻声对他说:“感到气愤是很正常的……我记得当初我表妹弄坏我的积木就曾让我非常生气”,这时罗伯托会觉得:他不光可以有这种感觉,而且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也是极其正常的。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4)  成人在与零到三岁男孩交往中发挥的作用  我相信重视零到三岁孩子的情感发展将有益于家庭内部的沟通,再小的孩子都应该被重视。由于大多数有关男性的规范很大程度上是由男人建立并拥护的,所以成年人对沟通的影响也大多数来自于男人,他可以揭示出——并使之接受——男孩情感发展的重要性。情感和相关的行为不会凭空发生,实际上,男孩以及男人的情感表达十分值得关注,并需要得到来自家庭、学校及其他公众场合的呼应。  男人的独特角色 想象一个场景:大约15户邻居们正在一起聚会,米奇忽然走到屋子中央,来到主持人面前,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摆弄着小画片玩起来,大家都显得非常惬意。突然米奇大哭起来,他的父亲马上走过去把他抱起来,轻轻地拍打着并在他耳边小声说着什么。几秒钟以后,米奇不哭了并要求把他放下来,然后走回原来的地方接着玩耍,很幸福的样子。  其实米奇所需要(并且得到了)的就是一种“补充能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通常是在12到18个月大时,会忽然感觉到孤独,进而感到害怕,他需要实实在在的安全依靠(来自于家长或监护人),并从中得到心理“支持”。在刚才这个例子里,父亲给了孩子这种支持。在30年前的美国(或许现在仍然有其他许多地方),母亲曾是提供心理支持的唯一角色。  作为父亲,能像米奇的父亲这样当众给孩子一种情感上的满足,给父亲的角色规范带来了转变,有助于男孩的情感健康。让做父亲的有意识地完善抚养功能,他就会理解并接受男孩的情感。比较研究表明,孩子们的父亲有目的地多照顾孩子,将会使整个社会的暴力行为大大减少。  父亲能够给小儿子的情感发展以很大的支持,他们的行为决定了社会对男孩的回应方式。个体是受社会规范制约的,如果重视男孩的情感成为一种风气,那每个家长就会做得很好。重要的是,在婴幼儿期,男孩需要和女孩一样得到情感映照和回应,而且个人和社会都应该把这一点当作是一个规范。  四到七岁  从成长的角度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最我行我素的。斯坦利·格林斯潘(1993)把这个阶段描述为“世界在我手中!”他们平安度过了学步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独立自主(和幼儿园小朋友随心所欲地玩儿,而不希望家长在身边);玩伴的范围越来越大;而且根本不用顾虑青春痘和时装之类的问题(暂时如此)。虽然有了一点社会身份的意识,但是孩子们之间还是相当公平的。  皮亚盖特(1952)的认知理论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形容为处在跃跃欲试的、本能的阶段,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孩子是凭感觉而不是逻辑思维行事的。例如,如果孩子看见把瓶子里的水倒进一个大盘子里,他会认为水“少”了,因为“看上去就是这样”。而且,在这个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孩子们心里仍然时不时会冒出“神奇的幻想”来。小罗伯特知道梦里可怕的事并不是真的,但他还是要把所有的门窗甚至柜门都关起来,还要开着灯才敢上床睡觉——“以防万一”的心态。  这些认知方面的情况和情感发展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把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联系在一起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本书的突出概念)。早期的情感本能依旧,但是心理轨迹不同了,现在他们可以更多地来思考自己的感受。所以在这个年龄段,在早期情感得以保持的同时,家长给予大量的情感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年龄的男孩在情感表达方面已经有可能受到“同流规则”的约束了,所以家长对所谓的规则无论是支持或是反对的说法都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举个例子:卡尔文邀请了很多小朋友参加自己的6岁生日晚会,但是阿伦没有被邀请,于是阿伦感到很伤心,在家中闷闷不乐。家长此时的回应(阿伦的闷闷不乐已经侧面表达了他的情感)能让阿伦学会今后该如何解决不愉快的遭遇、弥补自身的弱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感受所引发的家长的说法和做法会形成“极深的”印象,所以家长应该对他进行明确的情感指导。  在零到三岁,神经反应只是在大脑中留下印象,经验还仅仅停留在下意识的状态(肉体上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四到七岁,男孩能够思考他们的感受,并且以一种本能的认知形式把从感受中得到的东西记忆下来。当听到“大小伙子了……不能哭啊”的说法时,这个年龄的男孩就会认定悲伤是不应该有的感受,并且即使感到悲伤也要装得若无其事。尽管他们还不明白什么表现规则(“同流规则”怎么要求的),但是开始意识到或许某种感受方式是不应该的了,所以会选择有所隐瞒。通常,这就是情感“消失”过程的开始。  虽然说世界都在他们手心里,但是由于对自己的能量并没有恰当的认识,所以常常也会把自己吓一大跳。例如,因为等不见父母亲回家,小卢克很生气,他大声哭喊着、咒骂着:“你们难道出车祸了吗?”然后跺着脚跑回自己的房间。但是当他平静下来,又开始感到极度的恐慌,担心事情“真发生了”。说到底,只有在玩耍的时候他才会觉得世界在自己手中。  这种可怕的经历曾发生在一个10岁的孩子身上,他后来找我做过心理调节。当时在他用车祸诅咒过不久,他的母亲真出了车祸。让这个孩子明白事故绝非是缘于他的情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费了很大的劲才让他恢复过来。其实,卢克在因果关系的认识上忽然又回到了早先的认知水平(像是个6岁的孩子)一点也不奇怪。总的说来,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小男孩的情感可能引发的问题,特别要注意到这个年岁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天然特征。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5)  与四到七岁的男孩相处  与更大的孩子比较,四岁到七岁的男孩性别意识还不是很强,“同流规则”也还没什么统治力。但是“情感的种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会被种下,它将把孩子引导到被狭隘定义了的男子汉性别角色。离开家庭的时候,在学校、在运动队或在各种小集体里,这个年岁的男孩的情感表达都会受到不可抗拒的影响。以上这些经历和男孩的情感表达能力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其中之一竟然是由于女孩的存在。  害怕沾染上女性化的意识初现  女孩怎么会和男孩的情感表达消失有关系呢?这是一种间接关系,女孩并没有直接去影响男孩,而是主流文化中“关于”男孩和女孩的认识导致的结果:“同流规则”明确表示女孩子不是“受尊重的”,所以,像个女孩子那样不是什么好事。一般认为,本来是男孩,如果被认为像女孩的话,那就不是一般的不好,而是糟透了。在这种社会认同气氛下,女孩成了胆小、脆弱以及所有“情感素材”的代名词。虽然这个时期的男孩女孩的关系很平常,但是女孩的行为符合传统意义上男孩的方式(诸如爱运动、喜欢冒险、崇拜体育明星),远比男孩按照公认为女孩的标准方式(诸如玩文静的游戏、喜欢打扮、爱哭)行事更让人接受。这非常突出地表明,在社会认同的前提下,在锻炼交往技巧和情感发展方面,女孩比男孩的机会要多得多。  在这个年龄段,社会似乎把男孩挤压进了严格的性别角色规范的墙角,“同流规则”有了广泛的发挥作用的机会,主流文化既传播了所谓的规范又充当了这种规范的仲裁者。  根据气质来塑造四到七岁的男孩  假设有一个出生在乡下的胆小的6岁男孩,他的家长也很内向并且沉默寡言,那么他可能在与人交谈时会很不自在,特别是谈到关于情感一类的私事,于是他也就得不到太多的交流“练习”。而另一个害羞的男孩,对于情感交流有过一些实践,他在与人交往时就会觉得比较有意思。但是谈论情感绝不是男孩自然而然的行为,一个男孩可以热衷于谈论足球,但绝不会因此就乐于说起自己害怕闪电和打雷。谈论情感是一种私密的交谈,它需要信任、合适的谈话对象并且要多实践才能做到。  情感表达实践 情感表达实践是在每一年龄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四到七岁,这种实践行为大多是靠观察大人们完成的,如果儿子看到父亲在隐瞒自己的情感,他也会学着去照做。示范良好的情感表达是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它不光让男孩真切地体会到自己的感受,还让他知道应该怎样去应对。例如,一个父亲对他的儿子说:“你妈妈这么晚还没回家让我很担心……不过我想不会有什么事的……大概是堵车了”,这种示范会起到三种作用:(1)说出了(而不是隐瞒)他的感受;(2)描述了他的想法;(3)演示了处理焦急和恐惧心理的技巧。而且这也必然会拉近父子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所有这些都有力地、直接地教给了男孩情感并让他们懂得了处理方法。  害羞的和内向的男孩的家长总是在对抗孩子的弱点,而不是正视它,所以我就要从懦弱气质的孩子讲起。在巴顿的书《真实的孩子》中(1969),有一幅插图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它通过一个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平时安慰孩子的方式总是掩盖了他们真正的需要。  这幅插图说的是,一个5岁的男孩由于他妈妈没有按时回家而感到非常焦急,由于想念妈妈,到了临睡觉的时候他开始哭闹不止,他爸爸一再告诉他“没什么事,妈妈很快就回来的”,而男孩听到这些反而哭得更厉害了(因为他的感受没有被理解)。虽然做父亲的想安慰孩子,但是孩子仍感到害怕,小男孩将会要么“让自己的感受消失”,要么一直哭到让父亲真正理解他的恐惧。理解可能是这样体现的:“是啊,妈妈不按时回家真令人担心,让人无法入睡。”先取得了认同,接下来的策略就好施展了。  情感映照必须正视男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真实自我。监护人不能正视男孩的情感,男孩就不能学会运用自己的情感(并不一定是情感消失)。通常,男孩的体会只能得到一半的认同:他可以获得安慰,但却掌握不了情感。  对男孩心理感受的日常关怀 作为演示和映照的补充,对于这个年龄段男孩的情感表达实践,家长应该采取的形式是直接说出男孩的感受并帮助他们自己也能说出来。日常的实践能使男孩非常熟悉并乐于使用情感语言。举个例子,老师注意到一个叫居伊的男孩对写字很没有信心,他的握笔姿势不正确并且写出的字总是不对。居伊也不说自己有什么麻烦,或许他也没有意识到错在哪里。他只是一个劲地埋怨家庭作业太多,而且总是搞得筋疲力尽。这种情形下的情感表达实践或许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居伊,你一定在为写不好字而苦恼,我可以帮助你吗?”根据每个男孩的不同特点,家长和教师得到的回答也不同。男孩有可能会说:“没什么……”,并且为他的沉重的苦恼而哭出声来,如果这样的话,那是因为有人说出了他的内心感受。我认为只要成年人对男孩说出了这种情感,男孩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并不重要。只要情感被说出来,目的就达到了。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6)  在这个年龄段,成年人可以做很多事来塑造男孩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而不论是对什么样气质的男孩。无论男孩的性格是“随和”、“听得进去话”或“固执”,都需要理解并表达情感的实践。“固执的男孩”可能会抵触任何想进入他内心情感世界的行为,这可能会令家长想放弃情感表达的实践。而那些“好动的、根本就坐不住的男孩”更少谈论“心理感受”方面的事情。但是,这两种类型的男孩都需要情感表达的实践,并且应该明白情感的意义及其真实感受。  家长怎样促进四到七岁男孩的情感发展  虽然这个年岁的孩子常常敢离开家到外面去玩耍,但他们依然遵循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作为家长,应该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同流规则”并没有把孩子带走(迄今为止),但是男孩“正在”越来越清楚“同流规则”对情感表达的约束。并且男孩能敏锐地觉察到家长说的话是不是符合那些规则。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建议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实践机会,特别是与情感感受有关的。  谈论感受 这种实践是对付“同流规则”的疫苗,它包括为男孩演示情感或与男孩的感受直接互动。对这个年龄的孩子,与之进行有关情感的日常对话是很恰当的。如果没有家长的指导,男孩(和女孩)可能就不会意识到他们内心感受的重要性,因为主流文化一直在漠视而且往往忽视情感表达,大概只有恐怖电影是个例外。  最近我给一个7岁的男孩测试智力的时候,发现他的智力非常优秀,但是在一个子项目中,他却不能描述“愤怒”一词的涵义(其实答案就是简单地把愤怒概括为一种情感或感受)。我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一个非常聪明的男孩居然不会用口头方式描述一种很简单的情感。看来,把那些没有被足够重视的情感的涵义教给男孩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老式的”谈话方式的补充,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用来帮助教育这个年龄的孩子理解和解决情感问题的卡片游戏,而且多数是为家庭设计的。  别忘了演示正面情感 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千万要记住,在男孩的情感发展过程中正面的和负面的情感表达“都”很重要。确认并说出全部情感是极端重要的,正像我一直所说的,表现出正面情感不但是正常和健康的,而且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缓冲器。所以,当男孩感到骄傲、兴奋、幸福等时候,家长最好及时分享并给出恰当的回应,而且要与发现男孩的负面情感表现时给出回应同样积极(后者由于男孩的一些反常举动更容易引起家长重视)。  在这个年龄段后期,当男孩已经学会怎样形容自己的感受之后,对家长来说最简便有效的与儿子进行情感表达实践的方式就是一句简单的问话:“你对此有什么感受?”,这可以应用在有过某种体验或发生了某件事之后。这种直截了当的提问从这个年龄段(事实上也可以更早)一直到整个青春期都可以进行,还有一种等效的问法:“你是怎么想的呢?”后一种说法对于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大有益处。  成人在与四到七岁男孩交往中发挥的作用  随着男孩更多地在家庭以外的场所活动,诸如运动场、学校以及宗教活动场所,他们的交往圈子变得越来越大,而每一种际遇都会自然而然地改变或强化男孩情感表达的规则。应该认识到这种重要性:哪里有男孩扎堆儿,哪里就会潜移默化地被“同流规则”所控制。所以只有成年人对此发起挑战并对男孩的情感表达给出不同的规范,才能帮助男孩在交往中实现情感的健康发展。  改变“同流规则”的规范 作为孩子们交往的引导者,成年人在促进重新规范男孩情感表达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些人包括教师、辅导员、体育活动教练员以及其他和男孩长时间在一起的人,其中教练员对于男孩来说是个特殊的角色,他在教育男孩运动并争胜的时候自己也同时充当着“同流规则”的防守者,特别重要的是他既要教会男孩坚韧勇敢、不畏痛苦,还要教会男孩区别对待运动场和其他场合。  争强好胜的意义在体育中不同于在社会交往中,如果教练在这方面对男孩教导得不够,那么家长必须加以引导。假如男孩没有从自己尊敬的成年人那里学会这种区别,那么“坚韧起来”的思维方式就会泛滥到运动和竞争以外的生活中去。曾经有一个男孩接受过我的治疗,他是一个高中足球运动员,从七岁起就练习足球,到上高中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封闭了自己的情感。他用小刀来划自己的胳膊,以便来体验痛苦的情感。事实上,他已经变得太过坚韧了。  除非是体育教练,一般人很少会故意压制男孩情感中的软弱。教练告诉男孩鄙视痛苦和恐惧是有特殊目的的(往往是为了获胜),其他人对男孩情感脆弱面的拒绝通常是为了迎合文化的要求。因此,成年人在面对四到七岁的男孩时,承认男孩的情感而不是忽视它的存在对男孩是很有好处的。绝大多数优秀的教练员知道这些,他们不仅重视情感在体育中的作用,而且教会运动员去运用情感。这些教练员往往不会忽视疼痛和恐惧感,而是让运动员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并把它转化为运动场上的优秀表现。  教育 另一个改善男孩情感发展的社会化的方式是学校开展的“情感心理”教育,这种课程有别于传统课程,是给全体学生开设的,内容包括情感教育、处事能力、沟通技巧等等,很常见的一种情感心理教育方式是让学生和专家一起讨论。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7)  这种努力可以让男孩获得在情感发展过程中对付负面情感的免疫力,并且帮助男孩规避“同流规则”。丹尼尔·戈尔曼(1995)在他的畅销书《情感智慧》中,详细列举了已经在美国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的旨在满足情感需要的情感心理教育课程计划。  八到十一岁  在这个依然幼小的年龄段,前几年显露出来的情感仍然延续着(并且也应该存在),这时候的新情况是他们有了把情感“综合”起来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综合是指把思想和情感合并起来,或者是把对人、经历或是事物的情感联系起来。例如,一个男孩可能会对自己的妹妹生气,但是同时他也爱她,假如他对这两种情感都很明白,那他一定不会在生气时去打她。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孩子在八到十一岁具备了这种把对某人的正面和负面情绪综合起来的能力(哈特尔和怀特塞尔 1989),不过我发现有的孩子早在五岁时就学会了把情感综合起来。  一般认为,综合能力是一种成熟和健康的控制情感的技巧。所以,懂得如何把思想和情感综合起来与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如果一个男孩遇到恐惧时能把它和自信心综合起来,那么他的器官活动就不会受到来自恐惧的太多影响。不同于那种“不能害怕”的粗暴方式,当男孩学会了把思想和情感综合起来时,他会发现他完全可以感受并应付恐惧。  事实上,我在心理治疗临床实践中运用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就是出自对这种综合能力的重视,它被称作“认知-情感-行为”疗法,顾名思义,它涉及到了三个层面:想法、感受和行动。基础情感是与内在想法和外在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我看到认识并处理基础情感使孩子和成人都可以获益匪浅,这对解决问题和发展情感智慧大有裨益。从技术上讲,“认知-情感-行为”疗法的技巧完全可以移植到家庭或学校来进行。  由于在八到十一岁孩子身上已经“成长”起了新的认知技能,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掌握把想法和感受综合起来的能力。他们不再仅仅依靠感性和直觉,而是能够观察、演绎和推理。他们能看懂把水从一个细长的瓶子里倒入扁阔的盘子里时水量并没有减少。通过对这些身边事物的细致观察,男孩自然开始思考关于情感的方方面面。不过如果没有家长的干预,他们就会把“同流规则”当作宝典。  与八到十一岁的男孩相处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