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郎咸平-2

作者:郎咸平 字数:55869 更新:2023-10-09 13:00:20

看来这场隐形的粮食战争,可能是多方参与的世界上复杂的战争,它不仅是国家力量、战略和策略的角逐,也不仅是金融大鳄资本的血腥和世界四大粮商逐利的阴谋,它最后的指向更关乎生活、生命和道德的批判,是每一个人必须关注、必须懂得的,必须奋起而争的力量角逐。(本文摘自[美]拉吉?帕特尔的《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第五章中国要如何救市(一):通过产业链整合提高利润,以供给创造需求提要: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的目的是明确的,行动是果断的,但是手段却偏重于基础建设。虽然基建可以提高就业量,但是副作用就是通过发行债券或银行融资而使得民营经济的资源转向公共建设。造成民营经济的萧条,失业率上升。为了避免副作用,政府应该考虑推动产业链整合,提高企业利润,从而建立以供给创造需求的新思维,而不是增加企业产能。?这个4万亿人民币占我国总产值的比重高达16%。你能想到我们国家会有这么大的力度来救市吗??今天的社会基本上都有工商链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部出问题,你救不救?不救的结果就是整个经济体系随着多米诺骨牌的倒下而崩溃。?我觉得我们应该向美国政府学习,随时保持弹性,哪里需要资金就用到那里,这个比什么都重要,而不要一头扎在基础建设上。?将4万亿人民币的资金通过政府的力量,用在与民生相关的行业上去。?不要老是讲提高消费,提高供给可不可以??什么叫供给创造需求呢?那就是协助我们的企业赚更多的钱,怎么协助?我想给我们政府一个建议,来帮助我们的企业赚更多的钱。一、市场能解决所有问题吗?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可没有把问题推向市场,要市场来解决。?这个所谓的工商链条有什么特性呢??他们为什么要违反市场化的原则去救市呢?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救市?首先。我想趁这个机会。和各位谈一谈救市的一个新理念。过去当我们政府谈到救市的时候。我们内地很多的专家学者都会说,政府不要干涉市场化的运作:。让市场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对此持什么观点呢?我说这种观念都是老旧的观念了,那么你现在看一看美国政府的做法。美国的次货危机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可没有把问题推向市场。要市场来解决。美国政府而是在短短的日子当中。迅速地、果断地做出了决定。什么决定呢?立刻救市,而且是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来救市。那么这个救市的理念到底有什么意义?我想先以美国为例说明一下。你想一想,如果美国不救市的话。是什么下场?那就是金融系统崩溃。而金融系统崩溃的下一步是什么呢?美国老百姓的信心崩溃。信心崩溃的下一步是什么呢?消费减少。再下一个呢,生产受到影响,企业破产。再下一个呢,失业,再下一个呢,消费继续减少。从而影响到实体经济。各位看到没有,这就是一个链条的崩塌。也就是我今天想和各位提的一个新观念,来取代市场化的观点,那就是美国也好,中国也好,我们已经走入了前所未有的“工商链条”的新时代。这个所谓的工商链条有什么特性呢?就是当一个部门出现危机的时候,如果你不去救助它,将从信心危机开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由此冲击到其他的部门,产生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使得整个经济全面陷入崩溃。这就是一个新时代,不要用市场化来解释我们这个社会,那是过去的世界。今天的社会基本上都有工商链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部门出问题,你救不救?不救的结果就是整个经济体系随着多米诺骨牌的倒下而崩溃。所以,美国政府的做法是合乎这种链条的需要的,虽然它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它非常了解市场化。而且我相信,它们对于市场化的理解,应该远远高于我们对市场化的理解。它们为什么要违反市场化的原则去救市呢?就是因为它们要斩断工商链条,设立防火墙。让金融危机不要影响到美国老百姓的信心,不要影响到它们的消费,不要影响到实体经济,这就是救市。其实美国政府救市的真正目的就是斩断工商链条、设立防火墙,否则就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政府这么做事的目的是对的。速度也是很快的,非常果断的。这一点呢,我给予正面的评价。同理可推,我把同样的问题拿到中国来,我们今天中国也同样处于工商链条的时代,各位还记不记得温家宝总理说的一句话?信心比黄金重要。请你想一想,如果美国工商链条的金融部门全面崩溃,那么结果就是这会冲击到第二张骨牌,而第二张骨牌就是美国老百姓信心的崩溃,我相信这也是温家宝总理所谈的“信心比黄金重要”的一个重要背景。二、救市的手段?究竟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手段去救助经济??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因为他自己不清楚要怎么救。我们回到中国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我想和美国的救市在三方面做一个对比。第一,目的。目的就是斩断工商链条设立防火墙。第二,速度。速度要快,你速度慢的话,就来不及了,整个工商链条因为信心的崩溃而全面崩溃,因此速度要快,也就是要果断。第三,手段。什么才是有效的手段。三者缺一不可。保尔森在2008年11月25日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他说大家千万不要认为,使出一招来就可以解决美国经济的问题,他说实际情况复杂得多。美国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各种不同的手段来救助美国经济。所以美国救市最大的问题是你准备用什么手段,非常复杂。同理可推,回到中国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我们政府在短短的时间之内,立刻决定提出GDP的16%,即4万亿人民币来救市。那么这个目的目前是清楚的,就是斩断工商链条,设立防火墙。否则老百姓信心崩溃的结果会使得整个中国经济受到冲击,这就是温家宝总理一再提出的信心比黄金重要的背景。所以对于目的而言,我认为中国和美国是一样的,这一点我也给予正面的评价。而且,这次中国政府的救市速度非常快,不像过去,把什么事情都推给市场,过去政府的反应太慢。这次没有。非常果断。我认为中国也吸取了美国斩断工商链条的经验,速度也够快。最困难就是第三步,我相信美国政府也好,中国政府也好,同样陷入一个手段的问题,究竟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手段去救助经济?美国政府说得很明白了。它是走一步看一步,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效,反正它该做啥做啥,因此它可以说每天都在变,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因为他自己不清楚要怎么救。我们和美国政府一样,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手段。所以,最初4万亿人民币大部分用在基础建设,政府希望能够通过把4万亿人民币投入到基础建设中去,继续拉抬我国的GDP,希望保持的增长率。4万亿人民币的小部分用在其他跟民生有关的建设。问题是这个方法对不对?我们今天有这么重大的衰退问题摆在前面。我们政府也很有决心拿出这么多的钱来救市,可是我要呼吁政府以及全国老百姓,救市手段是非常复杂的。你想想看,美国政府的金融经验这么丰富都搞不清楚要如何救市。因此,我们对于资金的使用一定要具备相当的灵活性。请注意,美国政府第一笔7 000亿美元救市资金的目的是希望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一个月之后全改了,因为实际情况太复杂。我们一开始,4万亿人民币基本上是投资在基础建设上的,我也希望我们政府的救市手段也要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不要一锤子买卖砸下去,砸错了怎么办?所以一定要走一步看一步,好在现在政府的救市手段也正在慢慢地调整。三、4万亿人民币怎么花才是正确的手段?4万亿人民币里面它的资金是怎么构成的??资源从民营经济大量转移到公共建设部门,从而形成公共部门是过热。而民营经济过冷的局面。?你们的薪水增长率减掉通货膨胀率,有多少人是挣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负的。?真正雇用了90%从业人员的是谁?是占据我们经济总量的民营经济。?如果金融危机影响到他们的消费,他们不进口了,我们出口不了怎么办呢?我对4万亿人民币究竟要怎么使用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各位想想,我们把大量的资金投资在基础建设上对不对,同时我再请问各位一句,4万亿人民币里面它的资金是怎么构成的?其中1万亿人民币是中央政府出,1万亿人民币是地方政府出,另外2万亿人民币是通过银行融资。首先,地方政府的1万亿人民币我很担心它出不了,为什么很担心?因为任何国家都一样,在经济逐渐走向萧条的时候,税收会大幅减少,而且我们地方政府的税收来源很大一部分和房地产有关,包括房地产的各种税收以及拍卖土地的收入,占了我们财税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当然了。其他还有所得税、企业各种税收等等。可是目前房地产是非常萧条的。而且各地拍卖土地的情况都不乐观,不但价格奇低。甚至常常有流拍的现象。另外一方面,企业的经营也比较困难,税收自然而然大幅度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在广东地区,很多地方政府的税收从2008年9月份开始大幅下跌了。如果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税收大幅下跌,地方政府如何支付这1万亿人民币?当然了,有些观点认为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债券,但这个说法目前又被政府否决了,还是从财政收入当中出这个钱。不过我认为非常难。因此,最稳妥的钱大概就是2万亿人民币的银行融资。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2009年的财税收入有问题的话,很可能他们也会转向银行继续融资,所以到最后,我很担心银行融资又变成了一个最后的手段。刚才问过各位读者了,银行融资的钱哪里来?我相信民营经济的资源又会被银行挤压出来,转到政府去做基础建设工程。而其结果会造成一个特殊的二元环境,也就是说资金由民营企业部门转到公共建设领域,因此公共建设部门就会慢慢膨胀,而民营经济就会慢慢萧条。这就是现实情况。而且,2008年11月上旬到下旬的股价走势就开始反映出二元经济了。原先股指是1 700多点,由于政府提出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方案,使得股价涨到接近2 000点。请你们想一想,是哪些股票在涨?是钢铁,水泥、大型机械,大型国企等等的股价涨了,因此拉动大盘上涨到了2 000多点。再请你想一想,民生必需品、消费品等等民营经济这些领域的股价涨了没有?你会发现没涨。也就是说,又是大概20%、30%的部门,拉动了股指涨到2 000点。当然到2008年11月下旬,股指还是继续下跌了。我告诉各位,股价的走势充分反映了我刚刚告诉各位的二元经济现象,也就是说4万亿人民币投下去之后的必然结果,就是资源从民营经济大量转移到公共建设领域,从而形成公共部门是过热,而民营经济过冷的局面。这种过热跟过冷并存的现象,也反映在11月整个月我们整个股市的走势,就是过热的部门带动了股指的上升,而过冷的部门却没有带动股指。到了11月下旬,股价又开始下跌,你发现情况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乐观。这种过热部门拉动股指的现象并没有持续,而是在反复。这让我非常担忧,担忧什么呢?担忧我们太早决定了这4万亿人民币的用途。我觉得我们应该向美国政府学习,随时保持弹性,哪里需要资金就用到那里,而不要一头扎在基础建设上。读者认为我们每年保持8%~10%的经济增长率有这个必要吗?首先我想从观念方面和全国老百姓跟政府进行沟通。我们以2008年为例,2008年GDP的增长率还可以到达9%。经济增长率达到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它意味着实值产出的增长。比如说今年有瓶矿泉水,明年是110瓶矿泉,110瓶和100瓶相比就相当于增长了10%。这里,我们是不谈矿泉水的价格的,价格涨也好跌也好,我们是不看的,我们看实际的矿泉水从100瓶涨到110瓶,这就是10%的实质产出的增长。所以我们这个GDP的增长率就类似以于矿泉水从100瓶涨到110瓶,价格不重要。我想请问各位读者,如果排除掉通货膨胀的因素,也就是说利润增长率减掉通货膨胀率的实值利润增长率,有多少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是正值?还有你们的薪水增长率减掉通货膨胀率的实质薪水增长率,有多少人的薪水增长率还是正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负的。如果你们的实值薪水增长率、实值利润增长率是负的,而GDP的增长率是正的话,各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那就是大量资源从民营经济转移到公共建设领域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仍然可以取得亮丽耀眼的GDP增长率,可是我们付的代价,就是由于民营经济丧失资源,而使得各位更贫穷了。所以这不是我所愿意见到的。而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政府在用这4万亿人民币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政府救市的目的是正确的,速度是果断的。但是在救市手段方面,我们还是僵化了一点。以美国政府最近这两个月出台的政策来看,美国政府的弹性政策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我想我们不应该回避问题。对我一个学者而言,我认为4万亿人民币应该用在刀口上,也就是说要将4万亿人民币通过政府的力量,用到与民生相关的行业上去。讲得更极端一点,这个4万亿人民币。我不希望它用于公共建设领域,因为我从来不认为通过造桥铺路就能让大部分人都充分就业,当然我从来不否认造桥铺路可以增加建筑工人的就业量。请大家注意,真正雇用了90%从业人员的是谁?是占据我们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是他们雇用了我们全中国绝大多数的就业人口。虽然这些基础工程的建设确实也需要雇人,可是雇的人数量再多,也远远比不上占我们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而且数量相差非常大,所以千万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民营经济因此失去资金来源,造成衰退的结果,那么会使得大量人员失业。而大量人员失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虽然公共部门能够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可是公共部门的就业范围毕竟小,就业人数也有限。而民营经济一旦衰退,所造成的失业量是很大的,那是很可怕的,所以这点我们要注意。我承认虽然投资公共建设领域也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是如果钱用在刀口上的话,救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应该把这个钱用在最有效率的领域,最需要钱的领域。而公共建设领域目前是不太需要钱的。和20世纪90年代相比,那时我们的消费还是比较旺盛的,大概占了整个GDP的60%。当时投资基础建设所创造的效益是非常高的,到了今天,和90年代相比,为了创造同样的效益,今天的基础投资必须提高3倍,你要投资3倍的钱才能创造出和90年代差不多的效益。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基础建设做得太多、太滥、太低效了。我们的基础建设,即这种所谓的钢筋水泥占的比例有多高呢?已经高达55%了,而消费却被压缩到35%。而且我担心消费的比例还会持续下滑。如果整个社会的消费持续下滑,那怎么撑得起整个宏观经济?而且我们整个民营经济的产能占GDP的比重高达70%,而我们的消费只能吸收掉一半,另外一半产能过剩了,这部分怎么办?过去是靠出口,但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如果金融危机影响到他们的消费,他们不进口了,我们出口不了怎么办呢?那就会出现大量工厂倒闭,大量人员失业。而且目前这种趋势正在发展,这是我非常担心的。如何将这4万亿人民币用在刀口上呢?我认为,要拿4万亿人民币来提高消费之用,而提高消费不是单纯叫老百姓花钱。我们要改变一个观念,我们天天讲要扩大内需,那什么叫内需?就是国内的需求叫内需。我们能不能换个思维,提高供给可不可以??四、如何扩大内需?我们今天的问题不是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老百姓太贫穷的问题。?公共建设是一锤子买卖,民营经济它会产生滚雪球的现象。不要老是讲提高消费,提高供给可不可以?什么叫提高供给呢?绝对不是叫企业在萧条时期扩大供给,这是错误的理解;而是让民营企业能够赚更多的钱,他们赚更多的钱之后,他们就会给员工更多的薪水,员工拿到更多的薪水之后,富裕了他才敢去花钱。我们今天的问题不是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老百姓太贫穷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消费在GDP中的比重非常少,因为你没钱,就是这么简单。而且最近很多人又被股市套牢了,更没钱了,怎么消费呢?所以,今天替老百姓创造财富是最重要的,怎么创造财富呢,那就通过政府的力量,拿着4万亿人民币给民营企业,去帮助广大企业赚更多的利润。而企业赚更多利润之后,它就会给员工更多的薪水。员工拿了薪水之后,它才会去消费买很多东西,然后企业才能赚更多的钱,企业赚更多的钱之后,它才会去做转投资,然后才会有乘数效果。比如说你投资1块钱,大概可以赚到5块钱到10块钱的投资效益,然后赚更多的钱聘用更多的员工,然后再赚更多钱,形成一个滚雪球的效应。如果投资在基础建设上,那就是一锤子买卖,比如说建一条高速公路,聘请一堆人来建公路,建完了呢?失业。怎么办呢?再建第二条。再让他们就业。如果第二条高速公路又建完了怎么办呢?再失业。回头来,再拆掉第一条高速公路再就业,拆完之后又失业了,再拆第二条高速公路,再就业。因为拆公路也需要人的。各位要注意,你建高速公路也好,拆高速公路也好,都是可以提高增长率,不是认为把高速公路拆了以后GDP就会减少,不是的。所以最简单的做法是什么?建一条拆一条,拆一条建一条。你可以永远增加就业量。可是不觉得有点荒谬吗?我们公共建设领域的投资效益已经很低了,我们的效益已经减少了3倍,而且雇用人数有限,现在我们还投入大量资金的话,那还不如把这些资金投入到民营经济中去,让它产生更多的效益。因此公共建设它是一锤子买卖,民营经济才会产生滚雪球的现象。所以,今天不要简单地讲扩大内需,需求虽然是重要的,可是在这个时刻,由供给创造需求才是一个新思路。五、供给创造需求的新思路?怎么协助我们的企业赚更多的钱。?我们应该在产业政策方面要有一个认识,不要继续在制造方面下工夫,而要从制造转到大物流的环节,而这种转移通过政府的力量来推动,我认为是最有效率的。?救市的钱要如何用在刀口上?什么叫供给创造需求呢?那就是协助我们的企业赚更多的钱,而不是叫企业简单地增加供给。怎么协助企业赚更多的钱呢?我想给我们政府一个建议。如何协助我们的企业赚更多的钱。我就以我们目前比较困难的东莞为例。我们东莞玩具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它的出厂价大概是1美元,2008年的利润是多少?如果不是负的话,也应该是0。所以,如果我们拿4万亿人民币资金去直接帮助这些制造企业来制造芭比娃娃的话,他们制造得再多,利润都是接近于0,所以我不是建议政府直接帮助制造企业。要怎么做,请你想一想?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多少钱?10美元。10美元减掉1美元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产生的,即它是由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企业,从纯制造而走入到利润更高的六个大物流环节,我常常称之为“六加一”,“一”是制造,“六”是大物流环节,那么由此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这里我不想说如何帮助企业在“一”里面赚钱,这里你很难赚到钱的,因为利润太低。政府应该协助我们的企业从“一”走人到“六”,从“六”里面赚钱,它的利润才是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产业政策方面要有一个认识,不要继续在制造方面下工夫,而要从制造转到大物流的环节,而这个转移通过政府的力量来推动,我认为是最有效率的。我想给各位几个例子。我在2008年11月和12月曾经去过泉州、晋江做演讲,我也去了汕头做演讲。我跟地方领导做了很多的沟通。我今天在这里不想讲这些企业的名字,免得有宣传的嫌疑。以晋江为例,晋江的领导告诉我,他们的出口企业的产值占了当地经济58%的比重,2008年年底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可是他们有相当多的品牌企业,而且他们的品牌企业都很大很有名气的,目前经营得还可以,整个成长率还不错。晋江的领导指出。这是由于他们品牌战略优势带来的效果。以晋江为例,零售点就高达23万个。汕头是一样的情况,虽然东莞很多玩具工厂倒闭了。但是汕头有一家玩具企业做得很好,它也是有很多的终端零售点。当然了,地方领导告诉我说,这可能是因为有品牌的缘故。我说,不是这个样子的,不是简单的品牌效应,而是他们除了“一”的制造之外,这些公司还有产品设计部门,而且还有众多的终端零售点,这就是“六加一”其中的一个环节。当然从产品设计走到终端零售还有其他的几个物流的环节。也就是说,表面上看起来这些企业都是知名企业,实际上这些企业成长率还不错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六加一”的整条产业链。虽然“一”的制造利润很低,接近于0,但是通过整个大物流“六”大块的环节,让这个企业非常有利可图。所以一平均下来,整个公司的效益还是不错的。而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够创造品牌,也就是说当你做“六加一”产业链整合成功之后,你就能创造品牌。所以我们不要误解,不是它有品牌,所以创造出它的效益,而是它掌控了整条产业链之后它才会有品牌。今天,我给政府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来考虑救市的钱要如何用在刀口上。目前我们的制造业似乎很困难,但困难的原因在哪里?比如说浙江、江苏跟广东有很多企业倒闭,生产力水平低当然是其中一个原因。可是我告诉各位,由于它们只重视制造这个环节,所以生产力水平低的问题就很严重,最后利润是负的时候,它们扛不下去,必须倒闭。但是对制造企业来说,如果它掌控了六大物流环节的话,它的生产力自然会提高,就这么简单。所以,通过掌控整个所谓的“六加一”产业链之后,企业就特别能抗压。而我们所谓的产业升级思维就要做改变,不要在“一”里面继续下工夫,因为你的利润率接近于0,你要从“一”进入到“六”。这个才是产业升级的具体观念。所以我们各级政府在这个萧条的时候,希望能够促成产业转型。在这里,我也希望把政府所谓的产业转型更加具体地勾画出来。所谓的产业转型不是在制造里面继续下工夫,不是叫你去购买更多先进的制造设备。我认为在萧条时候,我们政府更要协助企业进行一种特殊的转型,也就是从过去的“一”转到“六加一”的高效整合,才是我们该做的事。只有做成“六加一”的整合,才能替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而企业赚更多利润之后,它就会给员工更多的薪水,员工拿了薪水之后,他才会去消费买很多东西,然后企业才能赚更多的钱,企业赚更多的钱之后,他才会去做转投资,然后才会有乘数效果。这就是供给创造需求的新思维,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企业增加产能。?附录现场观众针对这个章节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我把问题和解答罗列如下给各位读者做个参考。观众:您觉得有什么措施是可行的,比如说带动某个行业来刺激国民消费?郎咸平:就像温家宝总理所提出的,希望大家赶快汰旧换新耐久消费品,把旧的电视机赶快换掉,买新电视机,然后再完善销售的渠道。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使整个消费品的消费上升,倒不需要局限于哪个行业,最好是大家有一笔钱去花,你爱买什么买什么,反正就是不要买民生必需品。你不要去买菜、买猪肉,这是不行的。你要买什么呢?你要买比较奢侈一点的东西,比如说钻石、音响、摩托车、汽车,买这个玩意儿还可以。观众:好,谢谢郎教授。观众: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基础设施投资这块,因为现在国内有一个新的消息,国内要投资中南部的高速铁路,从安徽合肥到湖北武汉。现在我的问题是,国家在做基础设施投资,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基础设施它还是不够完善?因为美国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了。所以美国不可能再通过基础设施来投资,去度过危机。像罗斯福新政的时候,他也是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来促进国内消费的。所以说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从一个什么样的范围来说,政府在基础设施上已经做得很完善了,比如说饱和的时候,就可以把这部分的资金用于国内消费了。郎咸平:我们的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了。基础设施刚开始是这样子,你建铁路,建公路,在一个没有铁路没有公路的地方,你这么做经济效益会往上走。建得多了之后,它产生经济效益的效率就下降了。我们目前不是在这个高点,而是在效益大幅下滑的低点。拿这个钱干吗呢?要藏富于民。希望能够通过消费刺激生产,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因为刺激生产之后,可以聘用更多的工人,给他薪水,然后再刺激消费,希望形成这种良性循环。由于我们目前投资基础设施的效率已经太低了,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再投资于基础建设。观众:刚才您提到2009年应该比2008年困难很多,我想您可不可以除楼市外,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做一个宏观的分析。比如说今年2009年比2008年困难,到底具体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哪些方方面面呢?郎咸平:我请问你一句话,你知道中国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的现状会产生多少失业人口吗?这就是胡锦涛主席为什么说2009年就业情况非常严峻的原因。过年之后,尤其是正月十五之后,当工人回来找工作找不到的时刻,那才是真正的危机时刻。而我们大量倒闭的制造业企业,是带来这个失业危机的首号杀手。中国最大的危机是自己的制造业,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经出了问题,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我国制造业迅速衰退。中国制造业除了直接雇用的工人之外,还有他的家属。工人大概就有2亿多人,加上他家人的话,可能会有七八亿人。这是不能掉以轻心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资金能够用在刀口上,也就是真正需要救助的不是那些基础建设的修路工人、建筑工人。而是这一大摊子的民营经济,它不能垮了,垮了的话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它涉及中国90%的就业人口。观众:按照我的理解,制造业出现一些危机的话,它应该在定单减少之后的大约半年时间,制造业才会出现萧条。如果说从年第四季度开始定单大幅度减少,那么我们制造业真正的萧条是在2009上半年。而2008年第四季度已经出现了萧条。这说明在年的上半年定单就开始减少了?郎咸平:当股价、房价在2006年出现泡沫的时候,制造业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开始恶化了,而其原因基本是汇率上升,《劳动合同法》的推出,成本的上升,还有宏观调控的误判。制造业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恶化一段时间,只是到了2008年年中才开始以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显现的。观众:我理解,就说目前我们的经济面临着两种威胁,一种就是已经出现的制造业的危机,第二就是金融危机。郎咸平: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我们是一个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民族,我们只看到别人的问题,从来不看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欧美各国忙于应付金融危机,我们天天讲人家要怎么样,怎么样。可是人家只有一个危机叫做金融危机。我们的问题比别人都多,我们有两个危机,我们不但有金融危机,我们还有制造业本身的危机。我们就算没有金融危机的话,我们的制造业危机本身也足以让我们进入衰退期。所以我们的问题比别人严重。观众:现在很多媒体上都在宣传,渲染金融危机带来的萧条。在金融危机出来之前,我们已经存在的种种危机,我们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应该如何来解决我们原来的问题?郎咸平: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应该在两三年之前,当股市跟楼市发生泡沫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拿今天的政策去帮助当时的制造业,比如说从融资、税收、产业转型或者是服务等方面。如果当时帮它们解决困难的话,楼市泡沫跟股市泡沫说不定都不会发生。就是因为制造业的经营环境太差了,所以它们的资金才转移到楼市、股市的。如果帮它们改善投资经营环境的话,它们就不会炒楼炒股。如果没有2007年的楼市泡沫、股市泡沫,这些资金也不会被套牢,这些都是误判。而实际上,我两年前所提出观点就是,楼市泡沫跟股市泡沫问题的本质,就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观众:您认为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对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来讲,对于解决我们制造业的危机会有什么作用?郎咸平:我担心通过银行挪出一部分来做基础建设投资会有负面的作用,会使得制造业更缺资金、更萧条。观众:郎教授刚才您也谈到,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薄弱,那么您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来振兴农村地区的消费能力?而且中央政府好像这次4万亿人民币的资金里面,似乎没有多少部分是用来振兴农业或者农村地区经济的,那么您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做哪些事情?比如说来帮助振兴中国的农业,我认为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比如说种植业、养殖业,包括林业。如果能够振兴中国农业的话,可能会吸引一部分去长三角或者珠三角那边打工的人员回乡,来从事他们原来的行业,也许会减轻一下中国制造业的失业情况。郎咸平:全世界各国,都是通过工业来支持农业的,没有听说过创造农业的内需来支持工业,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相对而言,农业的附加价值是很低的,所以根本就不可能靠农业的内需来拉动经济,而一定是通过附加价值高的工业来补贴农业。反其道而行之,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做过。因为农业人口太贫穷,附加价值太低。没有足够的冲击力能够冲击整个经济。观众:我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说像欧盟和美国有大量对农业的补贴。郎咸平:对,这是我讲的意思,用工业创造的价值补贴农业。举个例子,你在中西部投资1 000块人民币,你的收益是100块。同样1 000块人民币投资在上海呢,也许可以赚到10 000块人比币,你从10 000块人民币里拿出 1 000块人民币送给农村,这比你直接投资农业要好。为什么美国都投资在东海岸,包括加州、纽约州,美国的中西部也都是农业地区或者沙漠,那里根本不太开发的,为什么?因为效益太低。因此,美国或者欧洲如何对待农业呢?基本上是靠工业赚了大钱之后来补贴农业的,因为附加价值不同。1 000块人民币的投资,投资在工业上赚的钱可能是10 000块人民币,投资在农业所赚的钱可能是500块人民币。那么赚了10 000块人民币之后,拿出500块人民币来补贴农业比较好,不需要浪费钱投资在效益低的农业,这个就是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延伸阅读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天的中国享受着“世界工厂”的美誉。根据研究。在工业制成品中。中国已有超过13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种种证据表明,中国好像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然而,我告诉你,中国根本不是制造业大国,相反,中国制造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链竞争时代,单纯在劳动成本上面下工夫的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了尽头。所谓的制造业大国。只不过是国际产业链的分工里利润最薄的一环。事实上,在国际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做实际制造那部分如果赚到一块钱(10%)的话,那么对于外商,做这种产品设计与研发以及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这部分能赚到九块钱(90%)。换句话说,我们就是用这不到10%的价值。积累了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们同时为国外贡献了万亿美元,这几乎是全国80年的工资总额!那么什么叫做国际产业链分工呢?我们不妨以玩具业为例来看,一个芭比娃娃的前期产品设计,市场调研等均在美国完成,中国工厂只不过进行“来料加工”或“来样加工”,而后期的仓储、物流、批发、零售也是由外商来做。换言之,就是在国际产业链中真正做制造的是一块钱。我们称之为“硬一元”,而做这种设计、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这部分的产业链叫做“软九元”。国际产业链分工背后是怎么回事呢?本质是通过“软九元”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也是最不赚钱的部分外包给中国工厂,外商凭借其主导的产业链,靠其在订单上的优势,实际上支付给中国工厂的价钱可以远远比其自己制造的成本还便宜。过去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例如市场换技术,结果市场丢了,技术也没换来。这两年很多地方政府呼吁企业搞产业升级和品牌战略,我认为这又是一个误区。所谓的产业升级,不应该仍然在“6+1”的“1”上面搞升级,而应该从1升级到6的环节。此外,以ZARA为例,品牌的建立是产业链高效整合后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企业成功的原因,因此我们不能倒果为因。《本文摘自郎咸平的《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I~II》)第六章中国要如何救市(二):中国的最大问题是消费不足,公共建设无法救市提要: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措施以中西部的基础建设为主。这个政策忽略了中国的消费只占了的35%的现实情况。而中国的过剩产能也占了GDP的35%。过去通过美国人的泡沫消费将这个过剩产能吸收掉了。但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美国人的泡沫消费在2 00 8年的1 1月爆破了,从而冲击到了我国的实体经济。我们不能期望美国人恢复泡沫消费来吸收我国的过剩产能,我们应该自立救济,提高消费,而不是将大量社会资源用于公共建设的投资。?美国消费进入空前惨淡的局面。?美国创造这么繁荣的泡沫消费,已经开始全面爆破。?中国出口遭遇重创。?直接影响到中国35%的GDP。?如何挽救现有局势??为什么要呼吁美国人把信用卡丢掉?而丢掉的结果是给谁消费?给中国人消费,为什么??负债消费是否真的适合中国??完全吸收掉我们的过剩产能之后,中国经济才不至于走下坡。?一、4万亿人民币怎么用各位还记得在2008年11月的时候。我们政府推出了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工程计划。我们曾经讲过4万亿人民币本身占了我国的16%,而美国政府所提出的7 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只占了美国GDP的6%,所以可以看到我国政府投资的力度有多大,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经济萧条。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将更加明显地体会到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2009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将非常得严峻。我觉得这句话至少对我个人而言,非常具有启发。2009年的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就业是我国经济系统里面最重要的一环,那么我们如何来帮助老百姓解决就业的问题呢?我在上几章里面曾经谈过,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计划原定的用途是用于基础建设的,这对于中西部各省份的就业量而言它的效果是显著的,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这是一定的。所以,如果说我们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话,我觉得在中西部从事基础建设本身那是有正面动力的,这点我同意。可是当我们推行政策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坦然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投资这么多钱,在中西部做基础建设拉动就业的同时,我想请问,这么做的副作用是什么。比如说这次4万亿人民币当中有2万亿人民币是通过银行融资的,按照我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理解,银行在这个压力下,会从民营经济挤压出2万亿人民币,然后转给地方政府从事中西部的基础建设。虽然中西部的基础建设本身能够增加就业量,可是我所担心的副作用就是资源从民营经济转到公共建设领域的时候,民营经济本身会因为资源的大量流失,而面临更萧条的局面,这么做会减少总体就业量。所以,虽然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工程计划能增加就业量,但是能不能弥补因为资源流失而造成的民营企业就业量的流失,这点是我们要关注的。就在2008年的12月26号,周小川在中国金融论坛上做了一次发言,我觉得。他这次发言是很重要的。他说扩大内需是拉动中国经济最主要的内容。政府应采取更加全面、更广泛的提高收入和支持消费的政策。当然我们目前不知道这个谈话的落实程度有多少。但是至少,我认为政府已经将民营经济的问题摆上了议程。也就是说政策也开始慢慢向民营经济倾斜。增加收入和增加消费本身正是当务之急,因此政府不要光做基础建设。增加中西部的就业人口,而且还要避免因为资源流失,而使民营经济进入萧条,从而影响民营经济的就业量。所以,周小川的意思是要通过消费来拉动内需,也就是说让老百姓更富裕,有更多的钱买产品,买产品之后再生产,从而产生良性循环:生产之后要聘请更多的员工,然后给他薪水,他又需要再买东西,再消费,然后工厂生产更多的产品。通过这种拉动消费的方式,维持民营经济的就业量。所以我觉得现在政府除了投资中西部的基础建设增加就业之外,目前的政策应该要倾斜到增加消费这个方面。所以这一章我们就来谈谈,中国的消费出了什么问题,中国的消费要如何拉动。二、把美国人的信用卡丢给中国人托马斯?弗里德曼在文章中提出“中美共同体”(CHIMERICA)的说法,他说,正是由于中国愿意用其对美国的出口所得,持续持有美元和美国短期国债,美国才能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这样,美国人便有了所需之资,可以持续购买来自中国的货物,并且可以在美国添置房产。接着,美国人以其住宅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这样便可以进一步消费。这正是美国人在收入未见显著增长的情况下,财富却不断攀升的原因之一。可是当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的失业率不断攀升,美国人成为“世界历史上,负债情况最严重的消费者”,他们再也没有能力购买如此众多的中国商品。为了摆脱当前这场危机,美国人需要增加储蓄与投资,减少消费,抛弃持有的大多数信用卡。文章又说,当美国人这样做时,中国方面需要接受这些被摈弃的信用卡,并将其分发给它自己的人民。只有这样,中国人才有能力购买更多的中国商品,才有能力从其他国家进口更多的货物。可以说这篇文章描述了中美两国如今的经济困境,将中美经济紧密挂钩在一起了,信用卡代表了美国的消费模式,那么中国人到底应不应该接过美国人的信用卡,用美国的消费模式来增加消费呢?我还记得当我们政府在2008年11月份提出4万亿人民币刺激内需的方案之后,全世界各大媒体都予以大篇幅的报道,给予非常正面的评价。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要在这个时候被冲昏了头,别人的好评价当然让我们很高兴,但我们也要很虚心地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深层次地去思考各种不同的评价。我给各位举一个例子,我看到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年12月28号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作者是一名专栏作家叫做托马斯?弗里德曼,各位知道这个文章的标题是什么?标题是——“中国是救世主吗?不,它不是”。这篇文章我觉得最可爱的地方是它一开头,就讲了非常具有启发性的一句话。那就是他呼吁美国人把信用卡都丢掉,然后给谁呢?给中国人去消费,这句话我觉得讲得太有水平了。为什么要呼吁美国人把信用卡丢掉,而丢掉的结果是给中国人消费?因为中美两国在这几年的发展当中,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怎么个紧密法?他用了一个英文单词来表示,叫CHIMERICA,前三个字母是中国的意思,后面是美国的意思。CHIMERICA就是“中美共同体”的意思。他说美国人的消费和中国人的消费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他认为,今天中国经济真正需要的,就是周小川讲的那句话,拉动中国人的消费。而不是简单的基础建设。这种消费和美国人息息相关,弗里德曼开了一句玩笑,但我觉得不是玩笑,我觉得是很正确的一句话。那就是美国人应该把信用卡丢给中国人。这句话完全地、深刻地,而且是具体地描述了中美两国的困境,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我想把他的原话先说出来。然后我再告诉读者。我是怎么解读这番话的。他说你知道美国人怎么消费的吗?你看。中国每年大量出口商品,赚取了大量的美元外汇,然后中国人拿这么多的外汇,比如说2万亿美元的外汇去买美国人的债券,买了美国的国债。使得美国债券市场的资金非常充裕,由于资金非常充裕,结果就使利率变得很低了。而美国利率低的结果,就使得美国人开始购买房子。房子怎么买呢?就是在利率低的时候买房子,买了房子等房价不断上涨以后就把房子抵押掉,然后拿着这一笔钱再去消费。那么中国人怎么消费呢?比如我们在中国怎么买汽车呢?在中国买汽车你不是刷信用卡,而是付现金。要想从银行贷款是非常难的。那么美国怎么做?美国是110%的贷款,连保险费都给你一起贷掉。而且由于利率低,美国人买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统统是百分之百贷款,这就是美国人的消费形态;而且平均每个美国人有6张信用卡(他是这么说的,我感觉有点言过其实)。去吃饭刷信用卡,去逛超市刷信用卡,去哪儿都刷信用卡,这就是美国。所以在他的观念里面,美国人和中国人就靠这种挂钩的方式使得双方紧密相联,中国人购买美国的国债,就是我们赚到美元再返回美国,让美国金融市场的资金非常充裕,因此美国的利率很低。由于利率低,美国人更愿意买房子,然后等房子涨价后拿去抵押,借来的钱再去消费。由于利率低,美国人喜欢借110%的钱去买汽车,由于利率低,所以美国人喜欢用100%的贷款去买冰箱、买电脑、买洗衣机。同时,由于利率低,美国人特别希望刷信用卡,个人有好几张信用卡,这就是美国人的消费。这种消费特别有意思,托马斯?弗里德曼的文章里面批评了什么呢?他讲了一句话。我讲给各位听。他说,美国人的消费,尤其是前任总统小布什是这么说的,你们可以同时拥有大炮和黄油。也就是说,美国政府打伊拉克,打阿富汗花了这么多钱,没关系,军事跟经济挂钩,军事就是大炮,经济就是黄油,军事跟经济可以齐头并进一起发展,而且老百姓开始更加富裕。这是小布什政府讲的话。可是请读者注意,这不是真正的富裕,而这一切呢,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泡沫消费,就是这几年你所看到的美国经济的繁荣,全部都是泡沫消费带来的。什么叫泡沫消费?借钱来消费就是泡沫消费,如果你叫美国人出现金,我可以告诉,一般美国人既买不起汽车,也买不起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的。叫他出现金,他是买不起的,他必须要靠负债,而为什么他们愿意借钱?因为利率低。为什么利率低,因为中国花了万亿美元外汇买了美国的国债,因此使得美国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充裕,这两个结果相辅相成,造成了美国的消费泡沫,这是CHIMERICA的来源,这是弗里德曼的观点。我虽然不赞成他的观点,但是他道出了美国虚假繁荣的原因——泡沫消费。也就是说,他认为中国帮助了美国人由于低利率而造成这么多的负债。当然,他这么说,有点得了便宜又卖乖的意思。一个人不用现金消费而用负债来消费的消费方式通通叫做泡沫消费,因为用现金买不起。也就是说,美国人把未来的钱通过借款通通拿到今天来消费,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可是我告诉各位读者,美国人的财富并没有增加,只是美国人更肯去借钱消费,所以造成这种泡沫消费。可是这个泡沫消费按照弗里德曼的原话,已经到头了。在这次金融危机下就已经踩了急刹车了。由于消费下跌3.4%,请你猜一下,这种消费下降所导致的美国第四季度的GDP下降了多少?我可以告诉你,第四季度因为消费下跌3.4%左右,而使得美国GDP下跌了0.5%。第四季度,消费下跌幅度更大,而使得美国的GDP下跌3.8%。你可以想象情况多严重吗?也就是说我们前面谈的,创造这种繁荣的泡沫消费,现在已经开始全面崩破,而这一切就是从2008年11月开始的。?三、美国泡沫消费崩破的冲击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人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信心受到了重创。美国人把每年11月和12月视为传统假日购物季。在往年,从感恩节到圣诞节的一个多月时间是美国每年最重要的购物季,美国商家每年约有65%的消费量都来自这个季节。按照传统,很多商家都会在圣诞节前进行大抛售,在前几年的圣诞节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许多市民头一天晚上就在商场门口露营过夜,一旦商场开门,便蜂拥而上,场面可谓惊心动魄。而2008年,在美国,虽然许多商店门口一个多月前就挂起了“清仓大甩卖”的横幅,却再也看不到顾客抢购的场景了。据全美零售店的调查显示,在圣诞节前的一周中,购物人流同比下降了27%,而销售额则降了8%。并且调查显示,有30%左右的美国人在购物季已经在逐渐改变自己高负债的消费习惯,开始抛弃信用卡,改用现金消费。那么美国人这种低迷的消费信心怎样来提振?这种消费习惯的改变又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那么这一种泡沫消费全面崩破,对我们中国又有什么冲击?我接着弗里德曼的文章再告诉各位,为什么他认为要把信用卡拿给我们来花,我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有很多人说,包括很多经济学家说,我们中国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喜欢储蓄而不喜欢消费的民族。胡说八道,这是不对的。我以20世纪90年代为例,90年代我国GDP当中消费所占的比重高达60%,而现在,GDP当中我国消费所占的比重只有35%。消费比重急速下降。这绝非是因为文化让中国人喜欢储蓄而不喜欢消费,而是由于我们推行两个政策所导致的,第一个政策就是地方政府拉动GDP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样做的结果使得钢筋水泥式经济占GDP的比重达55%,而使得消费的比重被压缩到35%。第二个就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我们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时给予了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同时对于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或者是劳工被剥削等等问题,前几年采取了比较容忍的态度。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之下,我国的产能大幅扩张。我国产能扩张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呢?我国产能扩张已经将近占整个GDP的70%。但是我们的消费呢,只有35%。这就是这位专栏作家所看到的问题。今天中国要走到下一步,他认为他是很悲观的。他认为我们中国目前很困难。为什么?消费太少。更可怕的是我们有70%的产能,但是我们只有35%的消费。剩下35%是什么呢?就叫做产能过剩。通过我前面讲的CHIMERICA的例子,由于美国人通过负债,产生大量的泡沫消费使得我们扩大生产,然后又通过泡沫消费把我们35%的过剩产能给吸收掉了。因此我们过去不会发生问题,可是告诉各位,未来就会发生问题,如果美国第四季的GDP下跌的话,你可以想象他们的泡沫消费崩破到什么地步了。如果泡沫消费一旦崩破,它影响到我们中国的就是这个35%的过剩产能。我再重复一遍,这个35%的过剩产能为什么过去不会产生问题,因为它就是被泡沫消费给吸收掉了,可是泡沫消费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已经破裂了。而破裂的直接结果就是直接影响到中国35%的GDP,就这么具体。那我告诉你,如果这是实情的话,无论怎么做基础建设,也无法恢复35%的损失,请读者想一想,我们就算是一年之内就把4万亿人民币投下去,也就只相当于GDP的16%而已,何况这笔投资还要分几年进行。如果分两年的话,那只占8%,就算都投下去的话,也很难弥补35%的GDP的损失。最近除了弗里德曼的文章以外,还有很多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章。都对于我们4万亿人民币工程提出一些建议。我觉得这非常好。因为中国太重要了,没有人希望中国会走下坡,每个人都希望中国的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是有效的。所以我可以告诉各位。我最近所看到的海外媒体对于中国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都是非常得友善,而且提出了非常正面的建议,大家都希望中国政府要做好。如果我们再失败的话,对他们这些国家来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但是,就算我们把4万亿人民币完全压缩到同一年来执行的话,也不过是16%的GDP。弗里德曼所谓的消费减少会影响到中国,那可就是35%的,可见事态有多严重了。所以他讲了,干脆把美国人的信用卡拿给中国人,让中国人负债去消费,然后把35%的过剩产能给消费掉,否则中国的经济会走下坡,这是他的观点,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中国的负债为什么有潜力?请你注意一下,美国这种负债消费的方式已经使得美国家庭的负债比例高达GDP的95%。而中国人,不但收入低,而且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太健全的,比如说你的孩子生病了怎么办,你父母生病了怎么办,孩子上学了怎么办,这些都会强制你不得不储蓄,所以我们中国人的负债占GDP的比例只有13%,美国人是95%。所以他建议,中国要真正能够避免经济萧条、拉动经济发展,他开个玩笑讲,就是把信用卡给中国人,其实他是希望中国进行负债消费,越多越好,把不能通过出口吸收掉的35%的过剩产能,通过我们自己的消费把它给吸收掉。你千万别认为他讲得不现实。我再告诉你一个数据,我们目前的消费占GDP的35%,如果我们真的靠负债来消费,我们再借35%的钱全部拿来消费,那么就是70%的消费了,你晓不晓得占GDP比重70%的消费是一个什么标准?我告诉各位,这才是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消费。?我们中国人的负债比例只有13%,美国人是95%。?所以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直接拿钱给老百姓消费。我们目前GDP中消费只占35%的比重,我们的钢筋水泥占了55%。这个比例太不正常了。和国际标准对比一下,我们可以发现,GDP当中的消费比重按国际标准是70%~80%。钢筋水泥只占10%~20%。也就是说国际标准的消费比例应该是70%,而我们中国是只有一半。所以,通过高负债来消费,我们中国是有潜力的,我们只有13%的GDP是负债,美国是95%,我们通过负债再增加几十个百分点的消费,让我们的消费能从过去的35%变到70%。完全吸收掉我们的过剩产能之后,中国经济才不至于走下坡。所以把信用卡丢给中国人的原因就是让中国人开始负债消费。我个人觉得,我看到的我们学者的发言,包括很多国外学者的发言,我觉得他们是比较诚恳的。2008年12月15日,成都市对低保人员首次发放消费券,鼓励市民增加消费。而国务院用于扩大内需的4万亿人民币的资金也是为了增加收入以提高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与此同时。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也陆续出台,可是要提高消费还有别的更好的方式吗?中国人是不是真的只有接过美国人的信用卡,开始负债消费,才能解决经济面临的困境呢?除了弗里德曼之外。还有一个人。就是诺贝尔奖的得主蒙代尔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蒙代尔在美国发言,他呼吁中国政府发消费券,直接拿钱给老百姓消费,当然他只建议给每个人发100块。可是我在想我们目前的4万亿人民币如果平均分给每一个老百姓。每个人是3 000多块人民币,如果把这个3 000多块人民币去消费的话,马上就会使得我们35%的消费大幅提升,再加上乘数效果会使得消费比例进一步扩大。所以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如果真的像蒙代尔所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把4万亿人民币全部发给老百姓,一个人3 000多块人民币的消费券,当然我们要规定一些技术细节,规定消费券不能存起来,存起来就完了,非要逼着你花出去。台湾已经发了消费券,那么他们怎么逼你花出去呢?那就是消费券一整票不找零钱的措施,所以你不能拿去买米,买米是不能找零钱的,只能花一次,所以逼得你在3 600块台币之外你还得再贴点钱买个冰箱,买个空调什么的。就通过这种方法强迫你消费。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也就像周小川所说的,我们可以在消费方面大下工夫,提高我们的消费基数,把弗里德曼所担忧的35%的过剩产能给消费掉。四、中美合作拉动消费我想讲一句比较公道的话,美国政府也在帮我们忙。2008年11月25号,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开记者会,讲中美两国如何合作。保尔森是这么讲的,他说前面这种泡沫消费可以通过美国政府的帮忙让它重新恢复。怎么恢复?我给读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银行是怎么帮助美国人进行泡沫消费的?银行拿1 000美元借给A去买汽车,买完之后,银行把这1 000美元汽车债权卖给投资人拿回来美元;再借同样1 000美元给B去买冰箱,买完冰箱之后,再把冰箱的债权卖给投资人;银行再拿回1 000美元,银行再把同样美元借给C去买电脑,然后再拿电脑的1 000美元债权卖给投资人,取回1 000美元。也就是说,美国银行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把投资人的3 000美元通过银行负债的方式借给消费者,这就是我前面一直讲的泡沫消费。因为这3 000美元都是负债。所以负债所创造的消费通通叫做泡沫消费,因为用现金买不起的。目前出了什么状况,会让弗里德曼这位兄弟这么担心呢?就是保尔森所说的,消费全部被冻结了,也就是说,当银行把1 000美元借给A去买汽乍,拿到 1 000美元的债权后,银行不干了,他不把债权卖给投资人了,同时,B跟C也不向银行借钱了,整个消费市场被冻结了。也就是说,过去是3 000美元的泡沫消费,而现在变成1 000美元的实际消费。而这种3 000美元消费变成 1 000美元消费的泡沫消费破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2008年11月份。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出口制造企业从去年11月份开始,接到的定单数量大幅度下跌,同时,我国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也大幅下跌,原因就是美国人的泡沫消费在那个时候开始破裂了。所以这位专栏作家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3 000美元成1 000美元。那2 000美元怎么办?让中国人去消费。希望中国人通过负债把这2 000美元的消费补上。中国经济才有机会。如果中国不做这个事,而只是做基础建设投资的话,那就很麻烦了,那么中国35%的过剩产能立刻会曝露出问题来。但是美国政府决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我觉得这又是对CHIMERICA的一个最好解读。美国政府怎么做?保尔森在11月25号的记者会上提出,他说美国政府把救市资金从7 000亿美元提高到8 000亿美元,拿出其中1 000多亿美元借给投资人(他们就是国际金融资本或其马前卒),什么意思呢?就是请投资人拿着1 000亿美元中的1 000美元,向银行收购汽车债权,然后银行拿着1 000美元借给B去买冰箱,再把美元的冰箱债权卖给投资人;投资人再从美国政府1 000亿美元中拿出1 000美元给银行;银行再拿这1 000美元借给C买电脑,然后银行再把1 000美元的电脑债权卖给投资人,投资人再拿美国政府1 000亿美元里面的1 000美元给银行收购电脑的债权。通过美国政府这种资助,使得消费市场能够解冻。促使银行把资金借给A、B、C,让他们的泡沫消费重新开始从1 000美元上升到3 000美元。这是美国政府的期望。当然我相信各位读者一定都会有疑问,这也是你们所关切的,这个疑问就是,郎教授,这个政策有用吗?我要告诉你,不要对美国政府的救市政策有幻想。保尔森的立场跟我们的政府完全不一样,他有他的说法,他说美国政府这一招有没有效,他完全没有概念,甚至美国政府也不知道如何救市。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我们更要担心了。担心什么呢?我们更要担心美国泡沫消费从3 000块跌到1 000块会冲击到我们35%的。如果我们自己的消费不能够像周小川所说的那样大幅度提高的话,我们中国的经济将受到重大影响,这不是基础建设所能拉回来的,同时这个重大影响将造成大量人员失业。所以,基础建设虽然能够有效地雇佣劳动力。增加就业人口,可是抵挡不了35%的过剩产能的冲击。五、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在求救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都是百年企业,被视为美国工业的象征,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三巨头”却接连亏损,甚至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据统计,整个2008年10月,通用汽车的销量同比下跌43%,克莱斯勒下跌38%,而福特跌了36%。从11月初开始,有关它们在世界各地关厂、停工、裁员的消息也不断传来。于是底特律高层开始展开对华盛顿的游说工作,从2008年11月18日一直到12月20日,三大汽车公司、汽车工人联合会、美国国会,白宫之间上演了一场持久的辩论,而到底救不救三大汽车公司,就成了辩论的核心话题!?美国人的泡沫消费从11月份开始完全破裂了。?在三大汽车公司之上搞了一个“发改委”,美国人给它取了名字叫做“汽车沙皇”。?问题是三大汽车公司一旦崩溃之后,带给美国人消费信心的创伤,大得是你无法想象的。2008年12月中旬,又有一个新的事件发生了。这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出乎美国政府的意料,那就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要倒闭了(请读者回忆一下我写的前言,三大汽车公司的产能过剩就是国际金融炒家所设的套)。我们过去总是以为三大汽车公司一旦倒闭,不过就是汽车工业的末路,那不过是汽车工人的失业,但我们把它看得太简单了,这事情其实是很可怕的。12月上旬三大汽车公司通用、克莱斯勒以及福特已经扛不住了,然后这三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包了一架私人飞机,一路从底特律飞到了华盛顿去求援,希望美国政府从7 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当中拿出300多亿美元帮助三大汽车公司。结果你知道发生什么事吗?媒体一披露,说这三个首席执行官没有责任心,竟然花了股东20 000美元乘私人包机去华盛顿,你们三个家伙怎么不坐经济舱呢?这个事件被披露出来之后,美国国会立刻否决他们的提议,对他们说,滚回去,不干了,滚回去,不给你钱了。这三个人灰头土脸地回去了。回去以后,过了两个礼拜,这三个哥们又来了,因为他们扛不住了。这一次不敢乘包机了,也不敢坐经济舱了,这三个哥们挤在同一部车子里开车过去,据说那个车子是1.6排量的,很省油。两个哥们坐前座,另外一个哥们坐在后座,三个人轮流开,开了24个小时开到了华盛顿。油钱挺省的,大概只花了200美元。这个事件经过媒体披露之后,美国老百姓说,兄弟们干得好,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你们没有乱花我们股东的钱,好,300亿美元不给了,给你惩罚,给你一半。这三个接家伙摸摸鼻子,心里想骗到一半也不错吧。回去吧。但是。美国政府又把他们三个叫回来了,对他们说,别急着走,你那个通用的首席执行官一脸横肉,你准备下课。还有,美国政府对你们三大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不是很放心,我看你们三个都有问题,所以就决定,在三大汽车公司之上搞了一个“发改委”,美国人给它取了名字叫做“汽车沙皇”,实际上就是发改委的意思。我觉得美国越来越好了,他们越走越像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了。可是,就在2008年12月底他们又搞砸了。美国汽车工会发表声明拒绝降薪。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是70多美元一小时的工资。日本丰田公司在美国的工厂给多少钱呢?48美元一小时。所以美国老百姓希望他们把工资降一点,共渡难关嘛。结果美国汽车工会拒绝,就是不降工资。这一下把美国老百姓彻底惹毛了,你什么态度。结果参议院大笔一挥,180亿美元都不给了,滚回去吧。当时都是以为这不过是汽车公司的事情,结果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发生了什么可怕结果。那就是第二天早上开始,全美国、全球股价暴跌,不可想象的暴跌。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就是由于三大汽车公司的崩溃,使得美国老百姓对于消费的信心几乎完全瓦解了。我前面讲的3 000美元跌到1 000美元的泡沫消费的爆裂已经很严重了,现在三大汽车公司一破产,连1 000美元的消费都没有了,你可以想想有多严重。我想那个晚上,小布什总统肯定一个晚上没睡好,因为整个晚上在开会。这个会议的意义特别重大,因为小布什所属的是共和党,共和党从来不靠三大汽车公司的,因为他的选民不是他们,共和党的选民是华尔街,是石油公司,是军火公司,是有钱人。三大汽车公司是投民主党的,是奥巴马同志的重要支持者。所以小布什总统的内心深处可能想你们最好早点破产吧,又不投我们的票。可是到了当天发现都扛不住了,为什么?因为共和党亲眼看到美国人消费信心的全面崩溃。美国人消费信心一旦全面崩溃。就会使得我前面例子中的美元的泡沫消费也化为乌有,后果就这么严重。所以逼得小布什总统第二天早上8点钟在股市开市之前,立刻发表声明,参众两院不给钱,没关系,美国白宫给,用《紧急救援法案》拿出170亿美元给三大汽车公司,希望他们能够生存下来。这句话挽救了股市,否则的话,第二天继续狂跌,搞不好还连跌一个礼拜,全球股市就崩溃了。因为三大汽车公司的问题已经不是三大汽车公司的问题了,虽然三大汽车公司如果真的崩溃的话,将有480万直接、间接的失业人口,但这个都是小事。问题是三大汽车公司一旦崩溃之后,带给美国人消费信心的创伤,大得是你不可想象的。六、美国泡沫消费破裂以后中国怎么办就在美国政府做出拯救美国汽车业决定的当天,美国政府在对华贸易政策上展开新动作:就中国“驰名商标”战略涉嫌提供非法出口补贴为由,将中国告上WTO。这让已经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制造业再一次受到冲击。据统计,2008年,对外贸易收入占中国GDP总额的68%,而美国消费信心的崩溃,必然会影响中国制造企业的定单,一些制造企业不得已将本来用于出口的商品转为国内销售。那么国内的消费到底能不匏消化这些产能呢?面对出口企业所面临的滞销局面,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又能做些什么呢?三大汽车公司这个事情出来之后,3 000美元的泡沫消费全部化为乌有,原先是3 000美元跌到1 000美元,现在是3 000美元跌到0,就这么具体。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保尔森的1 000亿美元救市资金就像是肉包子打狗,振兴不了美国的消费。实际上,美国第四季度的GDP下跌3.8%,似乎已经说明保尔森的救市计划效果不彰。那么回到我们中国来,请大家注意,我们中国有35%的GDP是过剩产能,按照《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的说法,这一块要靠中国人自己来帮自己的忙。虽然,美国政府2008年11月25号宣布增加的1 000亿美元救市资金,但是12月中下旬的三大汽车公司的问题,使得美国人的泡沫消费几乎全线崩溃,而全线崩溃的结果就是,过去我们35%的过剩产能,是被这3 000美元的泡沫消费所吸收的,如果3 000美元突然都消失了,那就像一把尖刀一样,插在我国35%的过剩产能上。那怎么办?求人不如求己,所以这篇文章就用最后这个词——CHIMNERICA来说明。中国如何自救,这已经不是简单地把钱用于基础建设了,而是希望中国老百姓利用高负债的方式大量借钱,家庭负债不要只占GDP的13%,但也不必像美国人那样占95%,但可以上升到40%、50%,也就是开始多刷信用卡、多消费,把我们中国35%的过剩产能首先让我们自己给吸收掉。而吸收掉过剩产能之后的消费如果能够达到GDP的70%,那么这样才能达到国际标准。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能不能做得好,全世界都在关注,全世界关注什么呢?只希望中国能够按照全世界的平均消费水平GDP的70%来消费。如果能做这到一步,那就救了全世界。各位明白我的意思吗?怎么样把消费从35%扩大70%呢?拿钱给老百姓消费,花吧,借钱吧。而且我刚刚讲了,诺贝尔奖得主蒙代尔也说过,发钱给老百姓花。你不这么做,只想靠美国人帮我们消耗掉过剩产能是不现实的,而且我们不知道美国救市会有什么结果,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双重危机。所以我在这里想做一个总结。我觉得我们政府在这方面的态度还是比较正面的,也就是说根据实际的经济状况,我们已经对各项政策做了不少的修正,尤其是12月26号周小川的发言显然已经看到了我们中国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靠美国,因为它这个救市方案可能会有问题,而且美国去年第四季度GDP下降幅度高达3.8%,对于我们的冲击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们要做的好,只有自立救济。自己靠自己。而自己靠自己的方法,就是在我们从事中西部基础建设、增加就业量的同时,干万不要忘记,像这篇文章所说的,我们真正的需要是希望在萧条的民营经济中注入更多的活力,注入更多的资源,让大家的消费能够从过去只占GDP的35%拉高到70%。只有这么做,才能让我国经济稳定地往前发展。我个人对这方面非常地关切。因为美国泡沫消费的破裂将冲击我国35%的GDP,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很多人讲,我们中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因为我们中国的银行购买美国的次级贷款债券并不多,所以不会像欧洲跟日本一样发生金融危机。我可以清楚地告诉你,你这个说法太不靠谱了。因为像这篇文章所说的,国际金融危机将绕过我国的金融危机,直接一刀插在我们的实体经济上。所以跟各位做这么个总结,我们未来经济能不能避免衰退,似乎只有一条道路能走,那就是如何通过我们政府的资源整合,提升我们的消费比重,而且我们必须是自立救济。这就是那篇文章所说的,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把美国人的信用卡全部收起来,你们都不要用了,全部给中国人花,就能解决问题,这个讲得太形象了,而且一针见血,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如果真能做到这一步,拿信用卡给我们花的话,大家来花吧,花了之后中国经济才有希望。?附录现场观众针对这个章节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我把问题和解答罗列如下给各位读者做个参考。观众:国家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一个是消费,一个是出口,还有一个是政府支出。出口这一项显然是由于随着欧洲、美国那边的消费下降,所以我们这里也是日渐萎靡,然后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也不行。您能不能讲一下,能不能再有什么措施刺激某个行业,或者某一部分行业再来拉动消费,从而刺激GDP发展的。郎咸平:其实欧美各国人士也认为中国的下一步是要刺激消费。政府支出已经很大了,比如说修建高速公路、桥梁,和20世纪90年代相比,这么做的效果已经大幅降低。为了达到20世纪90年代同样的效果,今年我们的投资必须增加3倍。为什么?太多、太烂、太低效。还要靠基础建设拉动内需的话,效益就太差了。而我们过去的出口主要是被美国的泡沫消费所吸收了,目前也同样受累于泡沫消费的破裂。所以剩下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美国人的信用卡拿来让我们来花,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所以那篇文章虽然听起来有点挖苦的口气,但实际上就是那么回事,美国的泡沫消费破裂之后怎么办呢?希望我们中国人拿着美国人的信用卡,向银行多借钱来消费,否则你拉动不了内需,也发展不了经济,这也是为什么我呼吁政府要把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资金,不要光用在修建高速公路上面,而要用于拉抬老百姓的消费、让老百姓更富裕的方面,这才是下一步该走的路,而且似乎也是唯一的路了。观众:郎教授您好,刚才您提到了《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关于美国利率走低的原因。当时那篇文章里头提到,由于我们外汇储备增加了,然后购买了美国国债,从而使得市场资金增加,所以引发了利率下降,但实际上根据我的了解,应该在2000年左右,由于IT泡沫的破裂,是美联储主动把利息调低了。其实我想问您一下,对利率调低的真实原因怎么看?郎咸平:格林斯潘在2001年成功“扼制”了科网泡沫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后迷失了方向。美联储在调节利率水平的时候,本来只看通货膨胀率。但是格林斯潘坚信当时的利率不会带来太大的通货膨胀风险,所以开始采用低利率政策了。观众:郎教授您好,请教一个有关消费的问题,刚才你提到有关美国的一篇文章认为,把信用卡交给中国人来消费,提到这么一个观点,而且您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往下如果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事真的有可能发生的话,中国人拿了一些信用卡的话,那么我有一个疑问就是他会买什么东西。就比如说刚才你提到中国民营经济,比如说有35%的经济总量是面向国外出口,面向国外出口的这些产品,现在让国内把它消化掉。可是这些产品原来是面向国外的,如果需要用国内的消费来把它消化掉的话,这里面是不是有点不太容易消化?郎咸平:当然,您讲得完全正确。观众:所以您提到的刺激消费这个问题,能否帮我们讲得更深入一点。郎咸平:那个作者讲了一句话,中国没有多少农民可以买得起400美元的网球鞋和圣诞树的装饰物;而且中国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跟失业保险还不完善,没有社会安全保障,中国人怎么能够不存钱?也就是说,你讲的这些问题他们都知道,他也提到了,中国人购买力不行,我们广大农民的购买力是很弱的。刺激消费要做到可执行化的话,还需要一个很好的规划,所以今天我倒没有谈得那么仔细。我只是告诉各位。我觉得政府推出4万亿人民币工程本身,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工程还停留在基础建设的层面,希望通过基础建设来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人口。可是你有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副作用是什么?是民营经济更萧条,而更萧条的结果呢,是老百姓更不想消费。所以这个副作用更严重,会有更多的人失业,失业人员更多他们就更不敢消费,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现在该做的是什么呢?是把这个钱拿过来,鼓励大家消费,然后增加消费,才能够把我们的过剩产能给消化掉,这是一个理论模型。至于说应该怎么做,我今天没有讲,这也不是我该关心的事,因为目前还没走到这一步,现在连要不要增加消费都在犹豫的阶段,所以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让有关方面能够转变思维,能够开始注意到老百姓的消费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到时候再谈也来得及,目前谈早了一点,所以美国作家开玩笑讲,让中国人拿信用卡去消费,它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国人多负债,可问题又出来了,万一不还怎么办,也有后续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延伸阅读未来之路:全球经济大变局下的企业思维革命过去10年来,处于时代尖端的公司已经把实时商业(Real-Time Business)的概念引进他们的标准化运作程序中,以搜集当下发生的信息为基础,帮助企业在不断变迁的商业环境中快速反应。如今,我们看到企业运作的趋势正转向我所谓的预测商业(Predictive BusinessTM),以发展出一种洞烛先机、先发制人的企业经营能力。实时商业讲究的是做事情的速度,预测商业则与跨越极限、为过去所不能为有关。单点事件累积到一个关键水平将成为大规模风潮的引爆点,进而从中开启崭新的一页。我相信,在实时商业的领域内,我们对于动态数据的捕获、分析与模式辨识能力已经达到临界水平(critical mass),现在拥有了用更高的准确率预知未来商业事件的能力,我们已经触及了那个引爆点。对企业经营来说,拥有在事件发生之前便灵活敏捷地采取行动的能力,无疑是如虎添翼。预测商业将会改变各行各业的经营方式,对企业实务影响的范围与深度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企业网络连接台式计算机与服务器对企业运作所造成的改变。企业的下一轮革新称之为需求链,一种“有人买才开始做”的思维。现在,你冢附近的食品店运用的正是这样的经营模式,你点了最喜欢的三明治,他们在几分钟之内就组装完成给你。戴尔(Dell)便是计算机业中运用接单生产法最广为人知的企业。同样,汽车业在欧洲是制造业当中典型的接单式生产的例子。不过,接单生产也有其局限性,这种生产方法显然无法让顾客享受到购买当天就把新车从经销商处开回家或马上就可以用到新计算机的那种立即的乐趣。有些人会认为,这种做法不过是把存货的压力移转给供货商,谈不上发明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新型商业模式。反之,预测商业体现了我所谓“渴望网络”(eager network)的概念:“因为你知道需求将至,所以开始生产。”以这个观念为基础,企业可以同时免于供应链与需求链的陷阱。你自己既不需囤积存货,也不必逼你的供货商这么做。你更不会落入在适当的时机却没有足够多适当产品的窘境,因而错失商机。(本文摘编自[美]维微竟?拉纳藏夫的《未来之路:全球经济大变局下的企业思维革命》)第七章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股市展望提要: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冰岛股市的市值跌了90%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我们要如何理解中国2009年的股市呢?中国股市的决定因素是二元经济,也就是占了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主导了股市的发展。而不是2005年推出的股改。2009年中国股市的走向取决于两大因素:第一,股改中的大小非问题能不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第二,我们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能不能帮助二元经济中的民营经济。只有我国的民营经济有所好转,股市才有希望,否则政府的救市只有短期效果。?三年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的冰岛。今天却要靠捕鱼生活。?他们的股票市场跌了90%多。从今天开始下海,不是经商,是捕鱼。?全球股市,在金融危机中频频下跌。?你心中有没有一点良心,有没有一点对我们中小股民的一种信托责任,这是个软约束。?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我觉得最强硬的手法就是用新的法规或政策限制大非。我为什么给你泼一盆冷水呢,原因只有一个。通过这一章,我想和各位谈一谈2008年中国股市的问题以及对2009年的展望。当然在这个时刻谈这个话题是让人遗憾的,我们的股指从2008年开市时的5200多点,跌到了12月31号最后一天的1 800多点。一、冰岛这个国家冰岛2007年被联合国选为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国家。虽然冰岛只有32万不到的人口,但是2005年,冰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 975美元,位居世界第三。除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之外,冰岛还是世界上第二长寿的国家。2005年人均寿命达到了81.15岁。冰岛的福利也是十分完善的,连大学也都免交学费。福利好,教育水平高,人口素质自然高。冰岛人明白靠捕鱼维生是没有可能令国家富有的,所以他们便大力发展金融业。以高利率与低管制的开放金融环境,吸引海外资金。而冰岛的银行也效法其他国际投资银行,在国际资金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率短债,投资高收益的长期资产,次级按揭资产便是其中一种。之前几年的全球经济盛景,导致冰岛的银行过分借贷。财务杠杆因此达到了惊人的幅度,总外债规模竟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外债总额高达1 000亿欧元,相反冰岛央行的流动资产却只有40亿欧元。银行业已经到达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地步,所以银行一旦出现问题,政府根本无法解救,只好马上宣布面临破产。冰岛是全球金融危机中一个极端的例子,然而2008年全球股市、全球经济却与冰岛一样表现不佳。有一点是值得庆幸的,我们股市整年的跌幅还没有排全球第一名,全球第一是一个可怜的国家,叫做冰岛。冰岛这个国家太惨了!冰岛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我想告诉各位金融危机对它的冲击有多大——他们股市的市值跌了90%多。冰岛这个国家只有32万人口,但是人均GDP在全世界排名第三,甚至超过了美国,是非常富裕的国家。而且各位如果有机会去冰岛玩的话,你会发现这个国家什么都不产,只产冰。它所有的房子都是尖顶的,这样容易把雪给排掉,而且冰岛人把房子装饰得非常美丽,就像童话故事里面的场景一样,是非常美丽的国家,尤其是到下午五六点的时候,那种夜景是非常漂亮的。但是,这么美丽的国家它的股市市值跌了90%多,为什么?就是来源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就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冰岛老百姓一起来发现什么都变了,当他去银行提款的时候,发现冰岛所有的银行都倒闭了。想去政府上班的时候,发现政府也倒闭了,国家破产了。什么叫国家破产?也就是说外汇都用光了,自己的货币没人用,他们用克朗,没有用欧元。没有用欧元是这个小国家最大的错误,而克朗崩溃了,贬值幅度达到30%?40%。大量冰岛人逃离冰岛,就像大逃难一样。所以冰岛老百姓说,早上醒来之后突然感觉自己被丢进了冰凉的监狱里面一样,什么都没有了。可是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冰岛政府很有意思的,我觉得他们采取了一项很幽默的政策,他们开始通过媒体对外发表谈话说,不好意思啊,兄弟们,我们搞砸了,政府破产了,更不幸的是国家也破产了,最不幸的是外汇都没有了,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没有办法进口大米、小麦、猪肉、牛肉、鸡肉、鸭肉、鱼肉了。为什么?没钱了。老百姓说,那我们怎么办?政府说那你们都没东西吃了。冰岛政府倒挺幽默的,因为冰岛什么都不产,没有东西吃了,所以政府鼓励全体32万老百姓,从那天开始下海,不是经商,而是捕鱼。我不是跟你开玩笑,这句话是真的,真的要求冰岛老百姓去捕鱼,因为冰岛就是一个捕鱼为生的国家,只是最近这么多年,它介入了太深层次的金融操作才走到这个下场。不过我觉得,冰岛只有32万人,他们去捕鱼的话,没有问题的,因为人口数量很少,鱼的数量又很大。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就很麻烦,我们有13亿人口,我都怀疑比鱼多呢,最后由鱼来捕人可能还实际一点。冰岛的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的时刻,这个民主国家的老百姓第一次不通过选票,而通过一个更有效的办法——拳头——把冰岛总理给揍了—顿。就是因为这种冲击,使得冰岛的股市市值跌了90%多,跌幅排名全世界第一。在亚洲国家中,我们的股市跌幅排第二,越南比我们还惨,我们跌了67%,所以我们还不是最差的。二、提高GDP是救经济的万能法宝吗中国股市,在2007年10月16日股指创下了6 124点的纪录。飘红的股市让投资者热情高涨。2008年初,“黄金10年”、“沖上10 000点”等种种言论依然不时入耳。然而,时至今日,股市没能再现昔日的繁荣,股指也没能再回到6 000点,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资产随之大幅缩水,而绝大部分股民手中的资产也随着股指的滑落而逐渐萎缩。冷静下来的人们开始思索我们的股改之路。我相信我们的读者朋友,一定会对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感兴趣。从我们刚刚借用的冰岛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来,国际金融危机让冰岛的股价跌了90%,国际金融危机会对我们有什么冲击呢?我希望通过下面的篇幅,能给各位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剖析。首先我想请各位回忆一下,我在我的书里面做过各种预测,有没有发现,我从来没有讲错过。我对中国股价的估计,怎么讲怎么准。其实一点都不是因为我聪明,我这个人一点儿都不聪明,还有点笨。我所以能够讲那么准,是因为我发现中国的股票市场遵循着一个规律。它所遵循的规律就是完全反映了我们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我这么讲你们肯定觉得胡说八道,我们中国经济每一年都有10%的经济增长率,可没看到股票市场这么涨啊。你错了,那是表面现象,你知道我们国家10%的增长率是怎么来的吗?这一切都反映在股票市场里面,我们国家10%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由钢筋、水泥所拉动的。也就是说,我们国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修桥铺路,拉动了这十几年来经济增长。而这个经济增长,并不是由民营经济所拉动的,而完全是由基础建设工程所拉动的。可问题是,由于大量资金投入到这一类的工程,使得我国GDP变得非常扭曲跟畸形。我国GDP当中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钢筋水泥已经占据了GDP55%左右的比例。由于这块比例过高,因此使得消费被压缩到35%,这种GDP的形态结构和其他国家相比是非常扭曲的,非常不正常。我们就以欧美国家或者日本为例,他们的消费在GDP中的比例不是35%,而是70%、80%,我们还不到别人的一半。他们的固定资产投资,比如钢筋、水泥,只占GDP的10%、20%,而我们是他们的几倍。这种畸形的现象,使得我国经济在每一年保持10%增长率的背后,使得我们的民营经济更萧条,使得我们的民营经济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急速恶化。举个例子,中国民营经济怎么恶化的?有几大原因:第一,人民币汇率不断地升值,打击到了我国的出口制造业;第二,国际通货膨胀,使得成本上升;第三,超前的《劳动合同法》的推出;第四,宏观调控的误判。当然了,目前政府认识到由于《劳动合同法》的超前性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已经通过制定一些施行细则来做出修正,但是这已经对我国1/3以上的民营企业造成了打击。还有一个就是宏观调控出现了误判,当然政府在2008年下半年也做了全盘的更改。可是由于前几年宏观调控过于严厉,这使得我国民营经济的生存环境急速恶化。而恶化的结果是什么呢?恶化的结果就是使得资源大量外流,甚至很多资金从制造业中撤出了,而从制造业挪出的资金被拿去炒股,从而形成股市泡沫。也就是我到了2008年之后,重新回顾一下2006年、2007年,会发现那时候股市泡沫现象开始形成了,而不是像很多学者所谓的,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更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因此你有更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你发现不是这种所谓流动性过剩的情况。而是像我所说的,股市泡沫背后的本质,不是经济发展更成功,老百姓更富裕了,而是因为制造业在这种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宏观调控的压力之下,它的投资经营环境逐渐恶化,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从业者把投资在制造业的钱撤出来,拿出来炒股,所以造成了2006年股价的上升。三、股改是怎么回事股权分置也称为股权分裂,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时不上市流通。前者主要称为流通股,主要成分为社会公众股;后者为非流通股,大多为国有股和法人股。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在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八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即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2/3的股权不能流通。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而我们政府当时误判情势,甚至以为股指的节节攀升是股改所带来的结果。对这个股改本身,我从2005年开始就给予了严厉的批判,我认为股改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在2009年的这个时刻,我认为更有谈的必要。错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西方国家如何迸行股改。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例,他们进行股改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叫做股改三定律。定律一,股改的公司必须由具有信托责任的职业经理人领导才可以进行。而我们的股改对此没有提出要求,我们的上市公司普遍缺乏信托责任。什么叫信托责任?我就以2008年上半年为例,股价从5 000多点开始跌的时候,我们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竟然不顾我们中小股民的利益,大量抛售股票。你说他们这么抛合不合法?合法,因为这是原先政府对他们的承诺。可是我想问问他们,你们心中有没有一点良心,有没有一点对我们中小股民的一种信托责任,这是一个软约束,这是一种良心,和法律无关。可我们根本没有发现这种良心。他们说,政府给我们承诺,我们非抛不可,股价跌,那是跌你们的,我们才不管。这是为什么?归根到底,就是我们的上市公司缺乏信托责任,在这一个定律上就和英国不一样,他们强调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必须具有信托责任。定律二,英国强调只有好公司才可以股改,而我们呢,谁都可以股改。当然我们大部分都是坏公司。坏公司股改更糟糕,给老百姓造成的伤害更大。英国为什么只准好公司股改呢?因为坏公司股改的结果会伤害中小股民,因此最后大家会怨恨政府。所以英国政府不让坏公司股改,只让好公司股改。而我们让所有公司股改的结果,就是坏公司股改使得情况更恶劣,使我们中小股民更怨恨政府。定律三,是我一直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英国政府在股改之后,仍然保有一股黄金股,有什么用意?这股黄金股有一票否决权。这个太重要了。我在2005年的时候一直在呼吁,甚至恳求证监会保有一股黄金股,可是证监会并没有这么做,政府完全退出,什么都不要,完全退出股市。没有黄金股是什么结果?最近媒体常采访我,郎教授,大小非的问题出来了,你怎么看。大小非的问题是从2005年开始的,持股5%以下叫小非(小非流通股)。大非呢,是大非流通股,是持股5%以上的股份,所以这个小非在一年之内陆续地抛售。这问题我就不详细讲了,我相信各位股民都应该知道。这个大小非问题出来之后,给我们股市造成太大的振荡,压力太大,所以我们证监会提出很多的方案来亡羊补牢。因而,在2008年年底的时候,证监会又推出一系列的方案来补救。媒体问我了,郎教授,你对于证监会所推出这些方案,你心里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做得对不对。我怎么回答呢?我说我不想接受你们采访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想谈亡羊补牢,为什么?证监会根本就不该走到这一步的,也就是说如果在2005年证监会开始股改的时刻,肯听郎教授一句话,他们只要保有一股黄金股,就算我们的上市公司缺乏信托责任,就算我们上市公司中的坏公司也可以股改,问题也不至于如此失控,今天的问题都不会发生。比如说大小非的问题,政府有承诺,没关系,承诺可以延后,但是我告诉你,一票否决就可以了,为了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政府就应该保有一股黄金股,一票否决,那样今天大小非的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你看到股市不行了是吧,一票否决。承诺延后,等了股市稳定了以后再抛。可是当你放弃自己的一股黄金股之后,全体中小股民就将替政府买单。所以这一点,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如果你说你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世界上没有先例还情有可原,但是这个事情从撒切尔夫人时代就已经开始做了。而且我也通过电视媒体,通过平面媒体,不断地告诉证监会要保有一股黄金股,它就是不听。和读者开个玩笑,我不晓得为什么,反正我讲话它就是不听,别人讲它一定听。2008年之前,我会很愤青,最近半年媒体采访我,说郎教授,你最近心态平和了不少,你都不会愤青了,也不会骂证监会了。我说坦白讲,我真的不会愤青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成熟了,我长大了。而且我发现,当我说的是对的时候,他们不听的结果,就是使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大家到处请我演讲,想听我的正确观点,我太愉快了。所以你们最好都不要听,我讲我的,你们做你们的,过几个月 你们还是要回来听我演讲。四、股指是怎么下跌的中国股市,在2008年遭受了重创。仅37只个股上涨,1 213支股票被腰斩。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报收5 261.56点;2008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报收在1 820.81点,一年下来,沪指跌去了3 440.75点,累计跌幅65.39%。创中国股市创立以来最大跌幅。这种错误的股改,使得2008年的股市遭到重大的压力,到2009年这个压力不会减小。既然股改是错的,为什么2006年的股价会上升呢?当时证监会还认为由于股改成功所以2006年股价才会上升,当时我说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因为股改本身就是错的,股价上升是因为别的原因。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前面讲的,民营经济在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还有宏观调控压力之下,它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迅速恶化,而恶化的结果是其大量资金流入股市,从而造成2006年的股价大涨,这就是原因。至于股价大涨本身,我可以告诉各位,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批评我们中小股民,你们对情势也有所误判。误判什么?你们误判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成功之后的必然现象,这是错的,而我当时怎么告诉你们的?我当时讲的就是,这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如果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那么下一步呢,就是股价必跌,再一步呢,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这是一定的。当时政府就应该拿出大量资源,包括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11月份所提的,税收、融资、产业转型以及服务方面的政策。如果这四大政策在2006年的时候就能够帮助制造业的话,让它们能够赚更多的钱,让它们能够把资金留在制造业,就不会有大量资金从制造业中撤出去冲击股市,也就没有股市泡沫了,也不会把各位读者套牢了。可是我们当初把这些制造业全部推向市场。当时怎么说的呢?当时告诉它们,“找市场不要找市长”,整个胡说八道。如果当时我们的市长能够像今天一样拿出有效的政策,积极地帮助中小企业的话,我告诉各位,这些制造业的资金就不会冲击股市,就没有股市泡沫、股价大跌,更重要的是就不会有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倒闭。所以这一切是因为什么造成的?是误判。这句话是我2007年初讲的,在那个时候,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之下,我这么讲,惹人嫌,惹人讨厌。郎教授这几年忍辱负重,不容易啊!我演讲的时候只要我这么一说,保证全场大笑,其实我挺喜欢调侃自己的,博得听众一笑。当你们一头热的时候,2007年我就告诉你,这个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我发现没人听,我回去讲给我们家人听,他们都不听,塞着耳朵。跟我们家那只狗讲,它也不听我的,跑了……谁都不听。我那时真的很被动,好可怜,混到今天才发现我是对的。可是我这几年日子过得真是不容易啊。到了2007年5月30号,政府为了打压股市,又是误判,提高了印花税。提高印花税的结果是使股指从4 000多点跌到3 000多点。从5月份到11月份,股指又拉回6 000多点。我想请问各位股民,为什么你们不赚钱?我又要自我解嘲了,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你们没有听郎教授的演讲,你没有听我的话。其实当时你也是误判,你不晓得股指的波动,基本上是遵循二元经济理论的。什么叫二元经济呢?就是我国经济中和基础建设工程有关的部门是过热的。而民营经济由于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跟宏观调控的原因,它基本上是过冷的,这种二元经济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形势。那么过热部门是哪些部门呢?以2007年为例,包括地产,钢铁、水泥等建材,大型国企等等都是过热的部门。这些部门开始主导了我国的股市,尤其是从2007年5月底开始。也就是说,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5月底,是由于整个制造业资金冲击股市才造成股指拉到6 000点的特殊现象。而从2007年5月到11月,我请问你,为什么你不赚钱,因为你没有买大盘股,你买了什么?你自作聪明,买了二线蓝筹股。可是二线蓝筹股在这半年之中,从5月到11月股指就没涨,当时是哪些股票涨了?叫做“二八现象”,各位还记得吧?也就是占据了20%的大盘股把股指拉到6 000多点。当时的二八现象的“二”是指哪些股票呢?地产,钢铁、水泥等建材,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国企,替它们融资的银行还有证券公司它们的股票。你有没有觉得这几句话听得很耳熟?这不就是我前面讲的二元经济当中过热的部门吗?也就是说从2007年的5月到11月,二八现象所反应的就是二元经济,过热部门拉动了股指,而过冷部门没有变动。所以你当时如果没有炒大盘股而投资二线蓝筹股的话,你就基本没赚钱。到了11月,我在北京发言,呼吁我们的股民撤出股市。为什么?因为我当时已经预见了2008年的股票市场将一路狂泄。为什么当初我会这么讲?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中国2008年的股市是根据我前面讲的二元经济环境所运作的,也就是占了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他们这个部门真正地决定股票市场的走势。到了2007年的11月份,大盘股涨幅过快,因此一定会回调。而70%的民营经济它是持续萧条的,并且它的投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占经济总量70%的部门的股价要下跌。所以过热的部门要回调,过冷部门的股价要下跌,合在一起的结果,就是股指从2007年11月一直跌到2008年的12月31日。在2008年的5月份,我在凤凰卫视的《锵锵三行人》节目中讲,各位股民不要对奥运行情抱有幻想,中国股价在奥运之前必跌,我这个讲法又是不讨好的,因为全体股民,甚至学者都认为:第一,我们政府不会放任股价在奥运之前跌;第二,奥运主办国的股价在奥运之前都是大涨的,奥运之后才会跌。所以大家都保持着乐观的情绪。我为什么给你们泼一盆冷水呢,原因只有一个,那是因为5月份的资料已经显示了制造业回光返照的现象,那就是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读者还记得什么叫做回光返照吧。股市的虚假繁荣就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因此第一步就是股价大跌。第二步是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所以从2007年11月份开始已经是第一步了,股价大跌。到了2008年5月份我的资料显示,广东、浙江、江苏的民营企业倒闭比例已经高达20%、30%。这就是第二步。完全印证了我在两年之前说的话。到了9月份情况更恶化了,9月份的时候,过冷部门把2007年的过热部门也拉进来了,比如说地产、钢铁、水泥全部变成过冷的部门,所以过冷部门的基数更加庞大了。过去只是以民营经济制造业为主,现在还包括地产、钢铁、水泥,都进来了,基数扩大的结果是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股指为什么会跌到了1 700多点,这是由二元经济所带动的。到了2008年11月份股指又从1 700多点拉起来了,超过2 000点。为什么?因为政府在这个时刻及时地推出了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工程计划。我想请问读者,这个4万亿人民币工程投资在哪些部门呢?基本上是以中西部的基础建设为主是吧?又是二元经济当中过热的部门,所以各位请你回忆一下,从1 700多点拉到2 000多点是哪一些股票所拉动的?我念给你们听好不好?钢铁、水泥、大型国企,就是这些过热的部门继续在拉动股指的上升。但是当时在11月份的时候,媒体采访我说,郎教授,拉到2 000多点了,你认为下一步会持续上升还是持续下跌,我当然说会持续下跌,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一再告诉你们,真正决定股价的因素就是庞大的、占据了经济总量70%的民营制造业,现在钢铁、水泥、地产都被拉过来了,所以这个萧条的基数更大,而萧条的基数变大的必然结果是拉跌股指,这是一定的。所以到了2008年12月31号股指跌到1 800多点。因而,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二元经济主导了整个股市,再加上我前面所谈的错误股改,使得情况更恶化。五、展望未来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 500多家,资本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健康、稳定的股市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无不依赖于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而严格的监管才能有效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们开始展望2009年,我根本就不认为股改可以解决问题,你只能够防止它更恶化,要从根本上解决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政府当初把手中最好的武器,一股黄金股全部给放弃掉了。你既然放弃掉了,那你就得实现你的承诺,你只有让它抛售大小非,大小非问题就会出来,2009年股市的压力更大。如果当初保有一股黄金股倒还有缓转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都没有了。不过,我也希望证监会能够在这方面继续用更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我觉得最强硬的手段就是用新的法规或政策限制大非。我希望证监会和上市公司明白他们对于国家、民族及中小股民的信托责任在哪里。在这里,我们不谈法律。你既然当了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你就得对你的股东有信托责任,你要为他们创造财富,而不是老抓着政府的承诺死不放手。我请我们的上市公司回去仔细想一想郎教授所提的,弱化承诺,而强化你应该有的信托责任。只有大家发挥点良心,我们的股市才有希望,如果你还是不讲良心,不讲信托责任,抓着承诺不放的话,中国股市就难有作为。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什么?请你注意,我前面跟你讲的冰岛的故事,就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一旦来临,使得冰岛的股价跌了90%多。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它是从2008年的11月份开始的,也就是说从11月份,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和我们中国的市场挂钩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制造业它的定单在11月份大幅下滑,各级政府的财税收入在11月份大幅下滑的原因。因为我们有些民营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除了我前面讲的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跟宏观调控之外,从2008年的11月份开始又加上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第五把尖刀,配合上另外四大国内冲击,这五大因素会使得我国的民营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情况更恶化。如果他们的情况更恶化的话,将会使得我国股市的压力更大,再加上大小非的问题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两个力量会使得股市的前景并不乐观,或者可以说更悲观。在2009年伊始,我觉得,我们对于整个情势的看法,应该换个角度。我不可能在每本书里面谈股市,但是很多我的粉丝常常会来问我,郎教授你看股市怎么走。我这么告诉你,下次不要问我了。股市好不好,你就看两个问题:第一个,大小非问题能不能够彻底解决;第二个,我们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能不能帮助制造业。只有我国的民营制造业有所好转,股市才有希望。也就是说,如果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工程能扭转局面,再加上大小非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的话,我们的股市会上扬。如果经济情况更恶劣,大小非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才是开头,股市还会往下走。所以现在大家就不要再去看股指怎么走了,你要看最源头是什么情况。那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是过热的一部分,不是拉动GDP的一部分,而是看占据了经济总量70%的民营企业,你看它会不会好转,只有它好转了,股市才有上升的动力,它变坏了,对股市来说是下降的动力,这就是2008年为什么我们政府会实施救市工程,那有没有救?有救。而且我也必须坦白得讲,股市有救,可是只有短期的效果。因为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经济才是问题的源头。如果它持续恶化的话,会使得整个股市往下走,如果这种情况成为事实的话,政府再怎么救也就只有短期效果,而不会有长期效果。真正要实现长期效果一定要跳出股市才能解决股市的问题,这就是围魏救赵的道理。也就是一定要回到最基本的本原问题、根本问题,那就是解决民营经济的困难,困难解决得越多、越快,股市就会越好。世界银行目前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08年的2.5%放缓至0.9%,为世行自1970年起记录该数据以来的最小增幅。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做出的最新预测分别是7.5%和8.5%。虽然相对于过去5年中国10%以上的高增长率,经济增速下滑趋势进一步凸显,但中国经济预期增速仍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增长幅度。按照世界银行等机构测算,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左右,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而按照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8%左右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居世界第一。在2009年年初的时刻,政府在这方面已经推出了很多的政策,包括温家宝总理所提出来的,要通过税收、融资、产业转型以及服务来帮助中小企业。而且周小川在2008年12月26号也提出,政府这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除了投资基础建设之外,很大一部分要挪过来用在民营经济上,希望民营经济能够更繁荣,能够增加大家的消费,其实这些如果都能够得到执行的话,会对于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经济有利好的刺激作用。只有它好了,股市才会好。而且我觉得民营经济的作用是最大的,甚至在大小非之上。可是这两个问题一定要同时解决才能有效地推动股市的长期发展。所以,今年中央政府的政策已经慢慢转向了民营经济,而且由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效果会更大。我个人的态度当然是审慎乐观的,希望这个效果是有效的。只要它是有效的,2009年股市就会好转,如果没有效果,或者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大,那也没有办法了。而且在这里我必须得说,国际金融危机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那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萧条、大危机。这个冲击有多大,还要看美国政府如何救市,所以这非常复杂。如果美国政府救市成功,那么可以减小危机的冲击,对我们冲击也小一点。如果他们失败的话,我刚刚讲的冲击会更大。所以2009年对于我们股市来讲,由于我们制造业的衰退,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再加上大小非的问题,会变得特别不确定。大家要做一个心理准备。我相信很多读者都读懂了我本章节的讨论,因此下一个问题肯定想问我2009年到底该不该买股票?我不是股评家,我从来不告诉读者应不应该买股票,那是你们自己的决定,我只是告诉读者决定股价的基本面是什么。?附录在我做节目的现场,有几位来宾问了我有关股票的事,我觉得会对各位决定是否买股票有帮助,因此我把他们的问题和我的回答罗列出来给各位读者作参考。观众:我有个问题,关于股市的,请教您一下,您可以大胆地预测一下,中国政府下一步会不会在大小非上加一把锁或者加一块补丁?郎咸平:一定会的。观众: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政府会不会推出平准基金,或者类似的平准基金,会不会,谢谢。郎咸平:不知道,这个问题你应该问尚福林,不应该问我。如果平准基金的目的是来抬住大小非的话,那太悲哀了。所以我觉得问题还不是要不要平准基金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大小非的问题,再推出平准基金才有价值。否则拿平准基金去撑住大小非有什么意义呢?你理解我的意思吗?否则又是图利这些既得利益团体——上市公司,这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平准基金的推出我是赞成的,但是推出目的是什么,应该是要能够帮助我们中小股民致富。但是平准基金和大小非问题捆绑在一起的话,那就有偏差了,这帮不了我们。大小非问题出来之后用平准基金给你撑住了,那算什么呢?我们中小股民在这种情况下的获益是不大的。所以对于目前会不会推出平准基金,不是首要的,而是推出平准基金之后,我们以什么态度来对待这个基金。推出目的应该是要替中小股民创造财富,而不是去撑住大小非的漏洞。观众:那么2009年第三、四季度,会不会有一些复苏的迹象?或者2010年?郎咸平:不会。观众:我想知道一个抄底的时机?郎咸平:你别抄,你最好别抄。这绝对不会是短期的危机,你如果了解我国制造业的现况,你会非常担忧的。你最好别抄这个底。?延伸阅读逆市布局:经济危机下的经营投资策略经济危机已经形成:对发达经济体而言,私人消费最重要的增长引擎,正在随着消费信用的蒌缩而丧失。在全球周期同步的共生体内,发展中经济体高度依赖外需来推动经济增长,且外需作为拉动发展中经济体投资与消费的杠杆作用十分明显,当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减少时,后者的消费内需能力难以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与全球经济的增长支撑点。2009年全球经济将同步步入周期下行时期,且衰退的可能性极大。欧盟衰退较之美国更为严重:在发达经济体序列里,由于产业分工的秩序,作为高端制造业者与位于美国之后的主要金融中心区,欧盟与日本等经济体受到的波及更为严重。尤其是欧盟,由于房地产市场泡沫更加严重、金鼬危机更加剧烈且出口快速萎缩,其衰退的空间较之美国更大。全球经济陷入L型下行周期:本次下行周期出现于贸易与金融都更加全球化的时期,且冲击主要来自于银行业相关金融危机,下行的波及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整体经济将步入L型走势。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金融危机所致周期下行样本的事件性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危机所需要的恢复季度均值落于15.8个季度左右,约为4年时间。因此我们判断,全球经济将于接下来的时间落于较低速的增长,强劲复苏可能需要等到2012年左右。美股于2009年第3季度形成底部:一方面全球经济将在2009年上半年见于最低点;另一方面分析二战以后发达经济体中18次银行业金融危机的数据以及其中5次规模较大、对于实体经济影响较大的银行业金融危机的数据,由于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的股市下滑事情一般存续1?3年左右的时间,那么本次股市下降趋势可能继续维持1?2年。二者结合,我们判断美股将于2009年第3季度形成底部。中国经济突围的路径与主突破口:应对当前的经济困局,政府投资牵引仍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突破口。预计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GDP的贡献将超过1.5%。对消费的拉动效应0.4%左右。此外,行业内重组兼并与整合的产业升级也将引领中国经济突出重围。(本文摘编自中倍建投研发部执行总经理彭砚苹主编的《逆市布局:经济危机下的经营投资策略》)第八章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楼市展望提要: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2009年的中国楼市呢?由于制造业的投资经营环境恶化,使得大量制造业资金进入楼市,从而造成楼市泡沫。因此,中国房价的决定因素不取决于地区的富裕与否,而取决于制造业资金的流向。由于2007?2008年楼市泡沫使得房地产商有所误判而将大量资源投入楼市。但2008年房价下跌、房屋滞销的结果将造成2009年房地产业陷入全面停顿的危机,从而冲击建材等相关行业,造成大面积的失业。政府在这个时刻要严格规范零首付或20%首付,不能将银行推向火线,否则将带来类似于美国的次贷危机。?2008年,楼市突遇转折。?中国房地产的真正危机,绝对不是像我们所想的这么简单。?开发商面临资金链断裂危险。?尤其10月份之后,各地的楼盘都出现了滞销的情况,不但价格跌,而且成交量极少。?众多相关行业进入危机。?巳经随着地产市场的停滞,而使得非常多的相关行业立刻陷入冬天。?如何挽救楼市现有局面??我是希望我们政府要注意,大家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房价是否下跌、房价是否上升这个问题上。?2009年,楼市将何去何从??最极端的状况,你们有没有想到?从2009年开始,大家都不盖楼房怎么办?现在是2009年初,我想在这一章当中和各位谈一谈2008年的楼市和2009年楼市的走向。这个楼市的问题,几乎成为了2008年所有媒体所关注的重心。而政府从原先打压楼市开始,到了2008年的下半年又开始救市。我相信这个原因也在于我们对于整个楼市的误判,而且我不认为政府是唯一误判的,我认为我们开发商误判得更严重。所以我今天就想通过这一章,和各位谈一谈我们这个楼市是怎么回事。一、高处不胜寒的房价2008年,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是急速转折的一年。当众多开发商还沉浸在2007年“辉煌”的赚钱年代中不能自拔时,房地产市场却在2008年发生了“巨变”。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商品住宅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出现放缓或回落的现象。其中商品住宅开发投资减少,新开工面积增长放缓,竣工面积回落,成交量有40%左右的下滑,价格方面也有15%?20%的调整。而这些指标在过往的10年里都曾保持快速增长。可以说主要指标明显下跌,使得2008年成为中国房地产10年快速增长的转折点。那么在消费信心低迷的2009年,房地产行业还会发生哪些新变化呢?我还记得我在2007年的时候谈到广东的房价为什么会翻几番。2007年从1月到6月,深圳高档楼盘的房价几乎涨了4倍,我常常以香蜜湖的熙园为例,它每平方米的价格从1万块涨到了4万块。这个毫无道理,你说哪有可能半年之内涨4倍。而且根据很多学者做的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在深圳地区炒楼的资金,大概只有7%是外资,而且7%当中有6%是港澳台的资金,只有1%是真正意义上的外资。那么另外93%呢?都是内资。这些资金是哪里来的?他们炒作楼市的方式是什么?怎么冲击房价?其实这一切都给今天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我想请各位读者做一个回忆,就是从2006年开始,我国房价开始蠢蠢欲动,一直到2007年涨到高峰,到2008年像股市一样开始全面下滑。而且各位注意到没有,我国楼市和股市下滑的程度差不多,下滑的方向跟时间也差不多。为什么?因为今天冲击楼市跟股市的来源是一样的。也就是说,2007年开始,按照我的分析,房价暴涨其真正原因就来自于制造业的资金,也就是说制造业在它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之下,他除了炒股之外,他也去炒楼。那么2006年开始到2007年,为什么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会开始恶化?我在上章曾经提过,原因包括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国际通货膨胀所引发的成本上升,《劳动合同法》的推出以及宏观调控误判等等问题,使得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急速恶化。而这个恶化的结果,是使得大量资金从制造业流出,然后冲击楼市。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现象,从2007年开始,这股资金开始冲击楼市,它是先冲击高档楼盘的,高档楼盘价格被拉高之后,附近中低档楼盘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因此真正有泡沫的,还是中低档楼盘,而不是高档楼盘。这就是为什么到了2008年之后,房价全面下跌的结果,是中低档楼盘的跌幅反而更凶,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股资金冲击高价楼盘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请你想一想,是什么后果?那就是造成几乎全国房地产商对形势的误判。这个错误的判断是非常严重的,结果是社会上大量的有用资源被误导到了房地产市场来了。而且我最近到各地去演讲的时候,我发现走到二三线城市去看,都能发现那里盖了很多高档楼盘。我在2008年12月到徐州演讲,讲堂旁边的湖边盖了很多的别墅。我问他们卖多少钱,居然需要2 500万?4 000万块买一栋别墅,我在想谁跑到徐州去住这么贵的别墅,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我们这个国家是不是疯了,怎么这个样子?你说这种房价再跌50%,很多人还是买不起,而且就算再跌价我也买不起徐州的别墅。我在想连我都买不起,我就怀疑还有多少人买得起。我们的房价已经到了不可承受的地步了,那么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二、房价上升带来的错觉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1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到1.36亿平方米。按照中金公司发布的2009年宏观经济展望研究报告显示,在目前的成交量下,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南京、杭州、重庆等15个城市现有的库存商品房,需要约27个月才能消化。而如此大面积的商品房空置,使得开发商手中的资金日益紧张。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置业者逐渐减少大额消费,银行也对开发商持谨慎态度,使得开发商面临更为艰巨的资金压力。那么2009年,开发商会不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呢??坏事都是一起来的,就是祸不单行。?你们大家不要以为,房地产价格是取决于老百姓是否富裕的。?2009年整个房地产市场被冷冻住是最可怕的。?持续的结果,会使得我国钢铁、水泥行业全部发生重大危机。房价居高不下就是由于大量的资源被误导到了房地产市场,而且由于资金是先冲向高档楼盘的,所以高档楼盘的价格拉上去之后,中低档楼盘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在这种影响之下,非常容易在各地看到高档楼盘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冒出来,而且还在大量地建造。另外,购地成本也不断地上升,使得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来源也大幅增加。以2007年、2008年为例,光这一项收入就占到了地方财税收入的30%以上。可是各位知道这有什么危机吗?请你想一想,其实有个危机我已经看到了,我觉得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企业家,还有我们老百姓还没有看到。这个危机就是大量的资源被误导到房地产市场之后,形成楼市泡沫,楼市泡沫本身和股市泡沫一样,都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那么,我再强调一下,回光返照的下一步是什么?第一步一定就是房价大跌,第二步一定就是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但是我们的房地产商误判房价上涨这是一种长期的现象,他为什么会误判呢?因为我们很多学者说了,房地产价格之所以上升,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发展非常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因此去炒楼,从而造成楼市泡沫。另外,房地产商认为,还有几大原因也造成了房价的上升,包括:第一,中国人口不断地增长;第二,可用的土地越来越少;第三,城市化加速进程当中,会使得人们对楼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会使得需求量更大。由于以上几点他们误判了形势。误判这种泡沫现象是一种常态。由于误判房价泡沫成为常态的结果,使得社会大量资源涌入这个行业。其好处是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又上了一个台阶,包括卖地,包括地产税。更大的好处是什么呢?带动了相关行业,包括了水泥、钢铁、型材、装修、电梯行业等等。由于盖了大量楼房,因而对这方面的需求上升,所以造成了2007年楼市的一片火爆,比如电梯行业也是一片火爆,到2008年11月份稍稍才有下跌的趋势。可是整个2008年的形势还是很好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些配套工程,包括电梯等等,都是因为大量盖楼房之后涌人这个行业的。但是,今天中国房地产业的真正危机,绝对不是像我们所想的这么简单,仅仅会发生房价大跌之后老百姓会断供,然后会使得政府税收减少,或者是银行会发生经济危机。我告诉各位这都是可以看到表面现象。三、楼市泡沫带来的真正危机是什么从全国的平均水平看,房地产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在有些城市超过50%,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和交易量的萎缩,已明显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税收收入,为了缓解房地产市场停滞的局面,中央、部委及地方2008年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文件已经有上百项,可以说2008年是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年。从6月份开始,就有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鼓励购房者入市买房。到了9月份、10月份,“救市”政策更是层出不穷,从地方到中央都有相应的“救市”政策鼓励消费。放松二套房贷、减少税费、降低贷款利息……据计算这些政策实际上已经直接为购房者减少了20%以上的费用。另外,2009年元旦,银行开始执行5次降息后的最新利率,购房者的房贷成本的下降幅度将超过10%以上。以50万元20年期商业货款为例,执行新利率以后,购房者每个月可以少还365元货款。虽然有如此众多的政策出台,却依然没有改变房子滞销的局面,也没有根本改变房价过高的现状。那么房地产的价格,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你们有没有想到楼市泡沫会带来的真正危机是什么?那就是2007年、2008年时,当大量资源被误导进入房地产市场之后,使得很多房地产商资金链紧张,而房价大跌的结果是套牢了很多房地产商,更可怕的是什么?那就是制造业企业的大量倒闭,因为企业家的购买力大幅缩水。一个是房价大跌,套牢地产商;第二,真正大宗买家是制造业企业家,由于制造业企业大最倒闭的结果,使得他们的购买力也大幅下降。这两个相互影响的结果使得2008年下半年,尤其10月份之后,各地楼盘的销售都出现滞销的情况,不但房价下跌,而且成交量极少。这种必然的局面是由于以下两个同样的原因:第一是房地产商资金链过紧;第二是购买力持续衰退。这使得从2009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新楼盘开工很少。你想一想,如果从2009年开始,各地都不盖新楼房怎么办?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和房地产相关的所有行业,将由此同时突然地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冬天,包括钢铁、水泥、型材等等,或者是铝合金门窗、电梯等等的。请读者们想一想,这个危机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这个时刻,我觉得我们政府,应该要赶快面对问题,如果这个时刻真正来临的话,我们还得通过政府的力量盖更多廉价的经济适用房,盖更多的廉租房,而且必须在好的地段来盖才能吸引社会资源。否则所有这些相关产业将同时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冬天。这个冲击太大了,这个由房地产业所造成的对其他行业的冲击,会使得失业率到达一个不可想象的局面。其实这一切在2008年9月份的时候都已经发生了,当时铁矿石价格一直在涨,第一年涨76%,第二年涨19%,第三年涨95%,所以我们的钢铁行业误判,把这个泡沫现象也误判成为常态,因为他们的想法跟房地产商是一样的,他们认为这种上涨是由于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所以各个地方搞建设的结果,包括建筑,包括房地产,包括高速公路,包括桥梁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钢材。所以我们国家需要钢材是一个常态。因此他们误认为,这种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是一个常态,而误判的结果,从2008年9月份开始已经全部曝露。我还记得9月底的时候去上海宝钢做演讲,我当时把误判的情况跟他们说得很明白。我说你们宝钢从10月份开始业绩会下滑,他们不太高兴,说好好好,我说真的哦,你们的业绩会开始下滑的,他们又说好好好,但是他们心里可能不太高兴,所以中午请我吃饭的时候,就带我去员工食堂吃了两个包子。到了2008年10月中旬,有一天我在北京首都机场碰到宝钢其中一位领导,那个领导看到我亲热得不得了,看到我就冲过来,吓了我一跳,他说郎教授你太伟大了。我说怎么了怎么了,你不要激动。他说你走了一个月之后,我们宝钢的业绩真就那样下滑了,关了一半的生产线。这是为什么?因为在10月份以后,已经随着整个经济情势的恶化加上房地产市场的停滞,而使得非常多的相关行业立刻陷入了冬天,而且由于误判的结果使得很多钢铁企业在高价时积存了大量钢材而造成严重亏损。?四、看不懂的房地产价格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4万亿人民币拉动内需的10项措施,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另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对外宣布,未来3年将投资9 000亿元做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建设经适房400万套,投资6 000亿元,廉租房200万套,投资2 150亿元。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一些新形式的保障性住房。在江苏南京,保障房是由政府出资向市场购买商品住宅实现的。而在上海,国资背景的企业收购商品住宅的模式,也成为政府扩大需求的一种方式。在2008年的最后一个月,上海陆家嘴集团、外高桥集团、张江集团等国有企业,纷纷通过商品房市场购买普通商品住宅作为人才公寓,向外来优秀人才提供住宿。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无疑是扩大内需的一种途径,那么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否能改变房地产行业目前面临的停滞局面呢?2008年10月份,当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以后,你会发现,坏事都是一起来了,真是祸不单行。当我们的房地产业开始停滞不前的时候,所有的配套行业同时产生了问题。更严重的就是到了2009年,房地产业持续停滞的结果会使得我国钢铁、水泥、建材、装潢等产业产生重大危机。而且我跟各位读者讲一个新观念,大家不要简单地认为房地产价格是取决于老百姓是否富裕,因为表面上看起来,北京的房价很高,还有上海的房价很高,甚至你们觉得广东的房价很高,你们可能认为说这个区域应该是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因而造成了房价高的现象。而像合肥、徐州等二、三线城市,房价应该低一点。如果你这么想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我就以浙江为例,浙江够发达了吧。杭州是很好的地方,那里每平米的房价在20 000块左右。温州企业特多,所以它房价特高,每平米也在20 000块左右。因为有大量的制造业资金,尤其是温州制造业十分繁荣,涌入温州的房地产市场去炒楼,所以温州房价高。这两个地方房价高达20 000块一平米左右,这我可以理解。再谈浙江另外一个城市嘉兴,和合肥、徐州相比,离上海最近,而且等到上海建好磁悬浮铁路之后,从嘉兴去上海的时间,大概只有15分钟。这么近的地方,你猜它的房价是多少?和合肥、徐州一样是4 000块一平米。为什么?另外讲讲我们的苏南,苏南跟苏北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你说徐州 4 000块一平米可以理解是吧,那讲苏南。苏南最发达的区域,就是常州、无锡、苏州这一线。自古以来,苏州的园林就有很高的声誉,所以有这个概念以后,大量资金会流人苏州房地产市场,所以苏州房价特高,也是10 000?20 000块一平米。那么隔壁的无锡呢,房价是多少?4 000?5 000块一平米。你说有什么道理?都是苏南地区,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凭什么苏州和无锡差距这么大?而无锡的房价和苏北差不多,甚至和中西部城市差不多,完全没有道理。所以,你听我举这两个例子你会突然发现,中国房价的决定因素和老百姓的购买力是无关的,而基本上是根据资金的流向而决定的,这个资金流到哪里,哪里房价就高。这些资金不去的地方房价就不高,比如说嘉兴跟无锡。我常常开玩笑讲,无锡的“无”这个字可能让大家望而却步,所以不想去,觉得无锡什么都没布,感觉不好,所以不去。嘉兴呢,听起来像“假”的兴旺一样,都不是感觉太好的字。所以资金当然不去这两个城市,结果是使这两个城市的房价,就和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是一样的。所以真正驱动房价涨或跌的因素,就是这一股到处乱窜的制造业资金。这个制造业资金流到哪里,哪里房价就起来,这是一个最大的危机。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房价的走势和整个经济基本面几乎完全不挂钩。这就是2007年跟2008年我从中国楼市得到的最大感触。另外,我以北京房价的变化来做说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在2008年11月份,搞了个山西团,很多房地产商到山西去拉客户,为什么?因为他们想吸引山西煤老大的资金过来买房子。到2008年年底,北京35%的房子卖给了外地人,其中14%是山西人。可是2008年9月份之后,整个山西省的产值大幅下跌,也是由于我前面讲的国际能源危机,价格大跌的结果,使得山西也遭到重大打击。山西遭到重大打击之后,你会发现,这种资金它的流量就产生了问题。所以各位请注意,房价大跌的结果是套牢了房地产商。以山西为例,整个产值和整个经济萧条使得大家的购买力也急速下跌。而急速下跌的局面,是我们2009年所面临的一个新的危机:这个危机已经不是房价跌不跌的问题了,而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停摆,如果整个房地产市场停摆的话,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失业。五、中国会发生次资危机吗2008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文件中首次提出,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希望以此来缓解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的局面。另外,央行政策明确规定自2008年10月27日起,购买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这些政策无疑会增加银行等金融体系的压力,那么郎教授对这些政策是怎么看的呢??是国家垫资建造住房,而不是要求银行给予更宽松的信贷。?我们推动零首付或者20%首付的结果,就是我们把银行立刻推向火线。?使得房地产开发不至于全面崩溃。2009年楼市的问题已经和2008年不一样了,2008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乱窜,造成房价暴涨的现象。2009年整个房地产市场被冷冻住才是最可怕的。这就是我对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判断,你说怎么办?而且有类似问题的国家不止是我们,还有俄罗斯。俄罗斯在2008年年底也碰到同样的危机,俄罗斯政府干了什么事?第一,国家出钱把这些房子买下来,然后租给老百姓,为什么?俄罗斯政府这么说的,“为了使得房地产开发不至于全面崩溃”,这是俄罗斯政府的原话。第二,俄罗斯居民购买住房享受到的税务优惠可以增加1倍,你买房子的钱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上限可以高达10 000美元。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我们政府目前对这个危机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没有想到这个危机来得那么得快。你看俄罗斯,它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我们火爆,它们就已经碰到了重大问题,而俄罗斯政府的做法是直接参与。当然我是说这是俄罗斯的做法,我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也来做同样的事,而且我们政府也没有这种财力,也不可能垫资建住房。但是,我是希望我们政府要注意,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房价是否下跌。房价是否上升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这个问题目前看起来都是小问题,更可怕的是什么?是房地产商资金链紧张的结果,会使得2009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整个被冷冻住。而房地产市场被冷冻的结果,再加上制造业企业的持续倒闭,将进一步影响到银行体系下一步的安全。深圳有很多房地产商用零首付来促销。甚至我们的政府允许20%的首付。促销房地产本身,这一点我表示理解。可是对于这种政策,我也希望通过我的书给我们的房地产商,我们的银行,甚至给我们政府也提出一个新观念吧,那就是零首付也好,20%首付也好,这些都是次级贷款,为什么零首付?因为你没有钱,为什么你只付20%?因为你没有钱。所以就让我想起美国的金融危机是怎么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金融资本的贪婪无度。过去在美国买房子的人,都是信用卓著的,而且我认为都是具有信托责任的一批人。这些人买了房子,塑造出一个繁荣的美国经济市场:他买了房子之后,比如说他有10 000美元的购房贷款,银行拿到之后,卖出去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把这10 000美元的贷款切成10张债券,每张债券的面值是1 000美元,债券再卖掉。通过这种方法,把债券卖给投资人,然后银行拿10 000美元回来,再借钱给你买房子。所以整个美国的金融链条是不会出问题的,因为这个人他的信用是卓越的,同时具有信托责任。什么叫做购房者的信托责任?那就是你如果还不起的话,你千万别借。在美国,过去这是没有问题的,购房者有信托责任,同时信用也好,他向银行借钱买房子,买完之后,银行把这个债券卖给投资人。然后银行把投资人的钱拿回来,弥补资金的减少,然后拿同样的钱借给第二个人去买房子。次级贷款的真正问题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及其马前卒找了一批信用不好的人,同时也缺乏信托责任的人来买房子。什么叫缺乏信托责任?那就是他明明知道自己还不起钱,他还借钱买房子。所以通过当时很多造假的行为,让这些人合法地取得贷款。到最后的结果是次贷危机爆发,次级贷款债券有多少钱?1万多亿美元,而这1万多亿美元竞然造成如此恐怖的金融危机,你可以想想这个冲击有多大。所以在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全面停滞状态的情况之下,如果我们推动零首付或者是20%首付的结果,就是立刻把银行推向火线,这很可能就造成另一场中国的次贷危机灾难的开始。如果在中国也爆发次贷危机的话,那就冲击太大了,我都不敢想象了。所以我建议政府,在这个时刻,要从自己口袋里拿钱出来帮助房地产商,从自己口袋拿钱出来帮助购房者,而不要通过银行的运作,否则银行会立刻被卷入金融危机当中去,会产生我们中国自己的金融危机,我给你举个例子。当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刻,比如说花旗银行,由于购买了很多这种次级贷款债券,大概买了3 060亿美元,其中200亿美元亏损了,花旗银行亏损了美国政府怎么救?难道找别的银行去帮助它吗?不是的,而是从口袋里面直接拿出200亿美元帮助花旗银行,美国政府说这个钱给你,兄弟扛住,千万别倒闭。它这么做有什么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绕开金融机构,不要让金融机构负担更多的风险,而由政府直接拿钱来帮助这些银行,包括花旗银行。而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这个时刻,提出俄罗斯的国家垫资建造住房的政策,而不是要求银行给予更宽松的贷款。因为银行给予更宽松贷款的结果,会使得银行更快地被卷入危机中,爆发中国的次贷危机。我对于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是非常担忧的。我担忧的问题,和我们一般媒体担忧的不一样,和政府担忧的也不一样,我把大家的担忧做一个总结,那就是房价持续下跌可能会造成断供的现象。而且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可能还不起房贷也有断供的现象,从而影响到经济发展。我所担心的是什么?我所担心的是从2009年开始整个房地产市场被冷冻住了。讲个最极端状况,那就是不再建造新的楼盘了,这样做的结果会广泛地影响到相关行业,包括钢铁、水泥、型材等等,而这会造成大量的失业。政府在这个时刻,我认为应该直接拿钱来帮助老百姓,我呼吁政府不要允许20%的首付,同时更不允许零首付。因为20%以下的首付很明显会造成中国未来的次资危机,这一点是我们一定要防范的。六、业内人士怎么看我相信很多读者都读懂了我本章节的讨论,因此下一个问题肯定想问我2009年到底该不该买房?我不是中介,我从来不告诉读者应不应该买房,那是你们自己的决定,我只是告诉读者决定房价的基本面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邀请了一些业内人士,请他们谈谈该不该买房,读者听完他们的发言之后,再想一想我的观点,我相信你们可以做出一个比较成熟的决定。?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有多大的影响。目前房地产商的内心是值恐不安的。?政府出手救市能否挽回购房者的信心。如果这个消费信心一直在走低,那么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在今天的环境下是否到了买房的时机?到底这个时侯我们要不要买房??现在都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谁也不能清晰地预测房价的底部在那里?2008年下半年,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万科降价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很多争论。读者相当关切类似的降价事件在2009年会不会重演呢?在这个时候我们究竟要不要买房。[背景]:2008年9月,对于房地产的知名企业万科来说,是个难熬的月份,由于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的打折促销活动。引起了老业主的不满,个别情绪激动的业主,甚至沖进售楼处要求退房。退房之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房子该不该退激起了大家的热议,虽然万科退房事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暂时以万科坚决不退房而告一段落。但是表面看似平静的万科公司内部已经是暗潮汹涌,各地房地产开发商更是四面楚歌。那么,回首这次退房亊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们该不该买房呢?古方龙(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副社长):我觉得万科的这个降价是很正常的一个企业行为,市场中的企业必须以生存下去作为首要任务。我们学的经济规律告诉我们,房地产只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的一种展现,当整个经济基础开始动摇时,房地产它是怎么拉也拉不起来的,它只能是一路往下掉。蔡鸿岩(《楼市传媒》董事长):我们从万科自身的一贯发展历程来看,我不认为万科降价事件是一个真正为了企业的利益的正常经营行为。万科对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一直是抱有野心的。它的这种降价行为,我们从其企业自身理念去分析,是自相矛盾的。万科这个品牌怎么来的,是靠人性化的物业管理起家创出来的万科品牌。物业管理是什么,是做服务,是以客户服务为核心,制造出的一个品牌,而现在它带头降价,而且是在全国五六个城市接二连三地降价。我们认为对一个有良好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尊重客户的、负责任的企业来说,出现了这种情况,哪怕出现了一次也是不应该的,何况是接二连三地出现。何红光(中化分时度假机构总裁):实际上,房地产市场也是市场经济,刚才咱们前面很多嘉宾也讲了,当这个市场出现了转折的时候,王石也在媒体上提出来拐点的观点。实际上,他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的领导人,我们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春江水暖鸭先知”,他的信息量可能是最大的,包括对政策的研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万科这个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的领导人,在前面房地产高涨的时候它有可能囤积了很多土地,那么按照政策它又必须在一定时期内把土地开发完,这对它又是一个压力,作为全国标志性房地产企业,并不是说它要带头降价,而是它顺应市场的规律。郑荣霞(泽地萃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总裁):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比较赞成老蔡的看法。虽然我们开发的楼盘相对来说比较小一些,可是作为我来说,我觉得也不会因为现在的市场环境不好,就会大幅下调房价。因为每个房地产商他在定价的时候,对楼盘有一个定位,他不会说因为今天市场不好了我就马上降价。毕竟在楼盘开发之初有个市场评估,并且已经做了很多的市场调查、市场评估跟成本核算,既然如此,就不要轻易地因为市场波动就把价钱降下来,短期内这么做是不合适的。不管万科降价究竟是为了抢占市场,或者是无奈之举,但至少让我们感受到这个房价是有泡沫的。它最早的价位大概是在1平方米13 000元,后来降到均价1平方米10 800元,1平方米降2 000多元。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业主反应那么强烈,一套房子可能要省掉10万?20万的样子,所以对老百姓来讲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我们也感受到了,因为万科降价带来了很多的骚乱,很多想买房的人在这个时候不敢买房了,很多房地产商的成交量在缩水。郎咸平: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叫做定价权,如何定价的思维是特别重要,我们不要把它看得太神奇。目前在我们中国,就是这么个环境,就是这么个水平,我给各位讲,我们目前的房地产商他内心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惶恐不安,道理很简单。第一,他的成本是刚性成本,比如说他的购地成本、建房成本,还有其他刚性成本支出,再加上资金一积压的话,那个利息支出都是不得了的。刚性成本之下他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一下。大家购买房子主要的原因,不是说经济发展很好了,也不是老百姓每年的收入都增加50%更富裕了,所以拿出一半钱去买房子。如果是这种正常的购物行为的话,相对而言,有多少资金流入楼市是比较容易预测的,因为你可以根据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预测,房地产商可以根据需求,再慢慢来建房子,这都很好预测的。可是目前就不是这种情况,这个资金来源它是搞不清楚的,有多少资金流入流出都无法预测的。比如北京有个很有名的高档楼盘叫星河湾,它的第三期我也去看了。看完了,我就知道我买不起,我只是去看。售楼小姐告诉我说售价是40 000元一平方米,其中装修是10 000元一平米,我还兴致挺高地去看他们的装修。哇,那个装修富丽堂皇,感觉就像进了夜总会一样。你说我们到底有多少人,会因为住夜总会而每平米多出10 000元,我感到不理解。所以,现在楼市的资金来源就是很奇怪,就不是正常资金。所以说,房地产商一旦开发高档楼盘的时候,他就会根据市场状况做调整。因此要做差异化调整、差异化定价,这是他们的应对之策。但是这样一来,带给中低档楼盘的压力就非常大,包括政府推出的很多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而且很多地方的房价确实在下跌,那怎么办呢?所以中低档楼盘的价格,会出现万科现象,你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种环境之下,他选择这种方法,就像有些人所说的,2009年的经济形式更恶劣怎么办呢?更多人买不起房怎么办呢?所以它会突然做出些定价权改变的决定,那么这些就是房地产商在惶恐不安的情况之下做的一个决定,我认为就是一个定价权的决定,其实没大家想的那么复杂。七、香港房地产业集体过冬琢磨不透的市场让万科难以定价,这家成立于1984年曾连续保持14年利润增长的房地产公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根据北京市统计局2008年10月24号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四环以内的住房均价同比每平方米下降235元,购房者观望心态占据主流,如果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如万科这样的房地产企业,应该如何调整策略?假如退房潮愈演愈烈,对我国经济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香港的房地产业又是如何过冬的呢?万科是经历过几次大风大浪的企业,包括第一次宏观调控等等,它受过冲击,曾经被踢出局,因此它的危机意识比较强,换句话汫,它的风险管理意识比较强。我想给各位举例香港的“四大天王”。王石他每次演讲的时候都不忘提起,既然王石喜欢讲,我就把新鸿基拿出来谈。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长江实业,郑裕彤的新世界,郭炳湘的新鸿基,李兆基的恒基地产,叫“四大天王”,四大天王的风险管理意识之强是各位不可想象的。我以资本负债比例为例,就是负债除以资本(净资产),我们内地上市公司的资本负债比例是100%?300%,各位猜一下像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还有郭炳湘他们的公司的资本负债比例是多少?这些人不会借不到钱吧,他们的公司规模又大那么多,比万科大很多,香港法制系统又健全,信用体系又好,他们不会借不到钱吧。各位猜一下,这些人的资本负债比例是多少?我们内地上市公司是100%?300%,四大天王借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只有20%。为什么只有20%?因为这些人都很明白,知道怎样才是一名最好的企业家一个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家才是最好的企业家。不是说你在顺境的时候能赚多少钱,而是你碰到逆境的时候能够不倒闭,那才是真正的水平。所以有人私下问他们,包括他们做演讲的时候,问他们,你这一生成功的哲学是什么?我相信你会听到一句很奇怪的话,他们说“我们这一生成功的哲学就是保守”。当然他们的做法更成熟,还有几十年经验,他们的做法,包括跟客户之间的交流,会有非常平稳的过渡,也不可能说马上降价,像万科这么干的。他们非常有技巧,因为他们有经验,可是成功真正的本质灵魂是他们做事非常非常保守,所以这一点万科跟他们有一点类似。只是万科这个做事方式,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选择悲壮的道路,发生任何事情,他们都选择最悲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不理解这家公司的风格。八、拐点论的争议[背景]:2007年下半年,王石提出的拐点论引起大家的争议,如今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在蔓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萎靡的态势。近一段时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剌激房地产经济: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的契税的税率下调到1%,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最低首付调至20%。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都是为了鼓励消费,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今天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呢??特别是战胜这么多房地产商去抄到底,我觉得,可能难度比较大。?真正有泡沫的房地产,反而多是中低挡楼盘。?温州的房价是20000块一平米,嘉兴只有4 000块一平米,你怎么做解释??前段时间也有报道,有几位开发商去养猪了。蔡鸿岩:对于买房人来说,你如果现实有需求,那么任何时候都应该早买。从整个市场来说,在现在这个阶段,我认为在北京买房,从现实居住需求和投资来说,现在都应该是个很好的时机,我知道现在有很多的机构和投资者都在寻找有投资价值的房源,在抄底,这些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实际上就在传递着一个信号,他们的行为一定是代表着对市场的判断。陆新之(资深媒体人、商业观察家):当年马云是这么形容他老婆的,也就当时他的合伙人,他有两个名词,一开始跟他创业的时候他就把他老婆叫做生产资料,后来生意做大了,把他老婆放回家去管小孩,又把他老婆定义为生活资料。大家买房也有两个不同的范畴,大家是把它当作一个投资品,那么房子就是生产资料,还是仅仅当作你居住的生活资料,这两者是不一样的。试想如果你在北京也好,在上海也好,你本身要在这里工作,要在这里生活,那你的第一套住房肯定就属于生活资料的范畴,你住都住不上,或者可能你自己住在比较差的环境,这时你再去做一个投资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你要看你自己的支付能力,你肯定要在你的支付能力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去买。因为无论楼市也好股市也好,你基本很难清晰地预测它的底部在哪里,你只能从你自己个人的角度去考虑,就是说,谁都想买得聪明,买到最便宜的那一套,但是大家从历史上看,似乎这个点位对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建议,大家要比较理性地看待自己,我相信大家也有正常的理性判断,你很难在社会上战胜所有别的人,特别是战胜这么多房地产商,去抄到底,我觉得可能难度比较大。[背景]:但是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我觉得不管是投资买房也好,还是我们居住买房也好,我们都期待在进入楼市的时候,价钱是更低的,泡沫是更小的,我们投入成本是更少的,然后我们得到的会更多的,或者说我们买的房的性价比会更高一些。蔡鸿岩:还有一个现象,我们在前年底的时候,做过一个关于星河湾入住率的一个调查。当时调查了星河湾一期入住的500多名业主,包括一些非常著名的演艺界人士我们都发了问卷调查,我们直接访问了12名业主,我们得出的数据是,在这些被调查的住户当中,其中有超过50%的人,在星河湾的房子平时他是很少住的,他是偶尔来一次北京才到这个地方去居住。因此,我们把这类客户人群叫储蓄型的投资客群,而在北京,现在真正影响北京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就是这些投资客主导的客群。在2008年年底之前,全中国城市房价大幅度上涨,总体来说,有90%以上的城市房价上涨都是由于该城市所辐射的这个区域的投资客群在这个城市买房,而推动这个城市的需求和推动城市房价上涨。而辐射力越弱的城市,它的房价上涨越慢,比如说重庆是最典型的,而北京、上海的辐射性是最强的,所以它的房价上涨幅度是最快的。包括深圳,它带来的投资客是辐射全国的,深圳本身是最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移民型城市,所以有一些包括香港投资客在内的投资客群在主导这个城市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调控方向,自去年以来在这些方面有了一些转变。郎咸平:刚刚老蔡提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觉得我们最近对楼市不管宏观调控也好,或者执行其他政策也好,都没有把握这个重点,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一些楼盘的价格仍很坚挺,但是另外一些就已经下跌了。我把我这个理论背景做一下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老蔡所谓的现象,从2006年开始到2007年,尤其2007年,广州地区尤其是深圳地区,它的房价一翻翻几番,很不正常,那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比如说股价也是一样,2007年拉到了6 000多点,而2008年是很凄惨的,为什么2007年发生这么多泡沫现象?过去的10年间,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高增长阶段,各地房价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房地产企业的利润也是逐年增加,尤其是2007年上半年,房子的涨价声此起彼伏,地王之争愈演愈烈,那么,房地产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泡沫?今天房价的回调难道只是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吗?这背后还有怎样神秘莫测的关系?九、拉动房价起伏的那只手?2007年中国主流的开发商,基本上都没有经受住地王的诱惑。?到底我们这个时候要不要买房??未来一年左右,整个楼市肯定是一个萎缩期。?预测房价这件事不可为,包括一些名人也罢,必错,没有一个人是正确的。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