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育儿百科-84

作者:松田道雄 字数:12895 更新:2023-10-09 12:59:50

掉奶瓶。为了纠正“偏食”,而强迫孩子吃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孩子就会厌烦而逃离饭桌。若父母无论什么都吃得很香,就可防止孩子产生厌食毛病。每顿能够吃1 碗米饭的孩子,牛奶量可以减少到400 毫升。但不要为了让孩子吃更多的米饭,就一点都不给孩子喝牛奶。关于零食与正餐的比例问题,详见"325 孩子的零食”。夜间因尿湿了尿布而醒的孩子,可以在换完尿布后给他喝点牛奶。孩子高高兴兴地吃饭是最重要的事情。为了让孩子使好勺子,母亲手把手让孩子吃饭这是孩子最讨厌的。手灵巧的孩子超过1 岁半就会拿筷子了,但不会拿筷子也不要紧。强迫左撇子的孩子改用右手吃饭,总是矫正矫正再矫正的话,孩子会变得完全不会独立吃饭了。就让孩子自由地用左手吃饭好了。渐渐地孩子会自己拿着杯子、咖啡杯喝奶的,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母亲可以把着孩子的手帮忙。孩子的零食 参阅"325 孩子的零食”。362.晚间哄孩子睡觉以为孩子到了1 岁半、2 岁左右了,晚上的入睡也相对容易了,那可就错了。这个时期的孩子越发喜欢对母亲撒娇了。可以说绝对没有孩子在母亲给他换上睡衣、盖上被子后就能静静地躺下入睡的。孩子困起来,就恢复了原始状态,白天已不再跟母亲撒娇的孩子,到了晚上也会缠着母亲。从钻进被子里到入睡的10~15 分钟这段时间里,希望母亲能在身边的孩子占绝大多数。通过各种调查的结果来看,各个家庭里最多的就是这种让孩子依偎母亲自然入睡的方法。孩子能自己说小便,能自己拿勺子吃饭,可以说能“自立行动”了,但是,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仍然有一种对母亲割舍不断的依恋。这种依恋常表现为把母亲拉到自己的身边。作为母亲如果拒绝孩子的这种依恋,申斥孩子让他自己去睡,这样做能促进孩子的“自立”吗?如果让孩子的心里,怀着对母亲拒绝自己的怨恨,会比孩子自己不能穿鞋更会留有后患。孩子心底对母亲的仇恨,会恶化他同母亲的关系,从而妨碍孩子与母亲的合作,推迟白天的“自立行动”。因此,入睡前,孩子想让母亲在身边的话,母亲就应该高兴地满足孩子,让孩子安心、快速地进入梦乡。在母子同睡一室的情况下,这样做才是自然的。如果洗澡能使孩子快点入睡的话,就给孩子洗完澡再让他睡。入睡前吮吸手指的孩子较多,但是,如果一开始陪着孩子睡的母亲就握着孩子的手的话是可以预防的。这多半是由于强迫孩子自己睡觉而养成的毛病。而一旦吮吸手指成癖,母亲也不必紧张,只要躺在孩子身边陪着孩子,孩子就能很快入睡,因而吮吸手指的时间也就变短了。孩子如果睡午觉,晚上入睡的时间就会相应地推迟。睡了午觉的当天晚上,最好不要让孩子睡得太早。在被子里躺着不能入睡,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或是吮指,或是嚼被角儿。最好是在孩子到了特别困的时候才让他上床睡觉。在喂母乳长大的孩子中,有的孩子在夜间改不了喝母乳的习惯,在陪这样的孩子睡觉时,如果他吃上5~10 分钟奶就能入睡的话,不妨给他点母乳吃。只有那些白天也依赖母乳而不能吃饭的孩子,从营养方面来说,这时的母乳对孩子才是有害的。我们的祖先,给孩子喂母乳直喂到下个孩子出生,而且这种做法也曾作为民族的习性延续下来。将对母亲的依恋转为倾心于吃母乳的孩子,什么时候断奶好,应考虑孩子的性格、孩子所处的环境,根据各个孩子的不同情形来决定,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刺激。不少孩子睡前离不开奶瓶,如果对孩子来说那是个最简单的入睡方法的话,可以继续让他抱着奶瓶入睡。如果是白天奶喝得很多、饭也吃得不少的孩子,为了防止他发胖,要减少白天的牛奶量,牛奶中不要放糖。363.排便训练如果是在4~6 月份时长到1 岁半的孩子,可以开始进行排便训练。但是,对小便间隔时间短的孩子还是困难的。如果是不喝茶水、果汁等就总是口渴的孩子,就应常给他喝茶水和果汁。这样一来,小便的次数就会增多,母亲也就不太好推测孩子的小便时间。小便间隔在1 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定时让他排尿,如果排尿规律起来了,就可以将尿布撤掉(见327排便训练)。母亲在让孩子小便前、孩子的小便过程中及小便后,要常说“嘘嘘”,“尿了,好孩子”等,这是为了让孩子有意识排尿。孩子一旦说了“嘘嘘”,不管是小便前也好,小便后也好,都要给予表扬:“好孩子,会说嘘嘘了”。但是,即便会说了“嘘嘘”,能很好地在便器里小便的孩子也常常会失败,这时如果生气地在孩子屁股上“啪、啪”打几下,再斥责说“怎么不说嘘嘘了呢”,往往孩子从此以后就会再也不说“嘘嘘”了。让孩子小便,孩子就打挺、强烈反抗,这时,训练排便就很困难,要问隔二三周后再实施。如果以后孩子还是抵抗的话,排便训练还可以往后延期。气候、排便的间隔时间、孩子的情绪能协调的话,排便的训练10~15 天就可以完成。稍作等待,这个时期一定会到来的。因此,勉强孩子,把孩子弄得又哭又闹,不是聪明的办法。在气候好的时候,母亲看时机成熟了,就可以撤掉尿布只给孩子穿短裤。而习惯了短裤里边有尿布的感觉而能安心的孩子,撤掉尿布的话,恐怕会有不安感还要求垫上尿布。无视孩子的这种感觉,硬是将尿布撇掉的话,每隔1 个小时母亲要领孩子去卫生间排1 次尿,这样如果搞得好,孩子不会反对撤掉尿布。但也有的孩子无论如何在卫生间都尿不出来,而一出了卫生间就尿了出来。这时如果对孩子指责说下次一定要尿完再出来,把孩子关在卫生间里面,这种做法不可取,孩子将变得厌恶并拒绝去卫生问了。有的孩子在刚开始的二三天里,没等告诉母亲说要小便就尿了出来,但不久就能喊母亲说“嘘嘘”了。没有了尿布,孩子排尿时尿液直接沿着腿向下淌,这种感觉恐怕很不好受。和小便时的“嘘嘘”一样,也有的孩子一大便时就发出“嗯嗯”声,但大便往往比小便来得慢。老实的孩子,当母亲在规定的时间里让他大便时,一般都能很顺利地便出来。这不能说孩子已经学会告诉母亲要大便了,但结果都是一样的,节省了尿布。在寒冷的季节(9~12 月)里进入1 岁半的孩子,训练他排尿是较困难的,最好是等到第2 年的4 月樱花开了的时候。白天孩子是可以告诉母亲要小便了,但到了晚上还是做不到。多数孩子夜晚还是要用尿布。不过,有尿少的孩子,睡前母亲让他小便1 次,就整个夜里都不再小便了。当然,这些也会随着天气变冷而改变。男孩子在撤掉尿布时,有的母亲往往会发现孩子的尿线不是很直,而是从侧边流出来,这是生理性包茎造成的(见522 包茎)。364.便器的使用方法便器,并不足孩子从几岁起就必须开始使用。有的孩子根本就没使用过便器,多数孩子从1 岁半左右开始使用便器,是因为孩子能坐到便器上稳稳当当地排便。在这之前,即使是有便器,也仅仅是母亲把着孩子,让孩子把便排在里面的排泄物的容器而已,而不是为了孩子能坐在上边的道具。即使到了1 岁半,将便器作为排便的道具来使用,也只是大便的时候。因为1 岁左右的孩子,一让他小便,他就会讨厌得打挺蹬腿,所以根本就不坐便器。早晨起来的第1 次小便也是母亲抱着在便器上尿的。孩子尿与不尿的判断需要的时间比较短,母亲即便是抱着孩子也不会累。但大便就需要时间了,孩子超过1 岁半,体重也增加了,母亲也不能长时间举着孩子在便器上,因此要让孩子坐便器。孩子能否很好地坐在便器上,要看孩子坐在便器上舒服与否。母亲如果只考虑便器可以长时间使用,就买来大号的便器,孩子会因圈口大没有安全感,因此会不喜欢。要买屁股恰好与便器圈口大小能吻合的型号,孩子才会有安全感。若便器的前部呈鸟头、马脸状的话,孩子就会认为它是个玩具,会只顾玩而不能专心地排便。便器最好是恰好屁股能与便器大小吻合,把孩子屁股套进便器他自己出不来,等“嗯嗯”地排完便,再将孩子抱出来。气温低时,皮肤接触到便器会感到凉,孩子就会讨厌坐到便器上。最好用旧毛毯或布做个大小与便器相同、圈型的空心套子套在便器上。在便器上能顺利大便的孩子,渐渐地小便也会在便器上便了。当然,1 岁半的孩子,不是哪个都在便器上排便的。在寒冷的季节,所有孩子都会讨厌便器,当母亲的要把便器弄温暖以后,才能把孩子放在上面。在训练孩子排便问题上最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厌烦就不要勉强他。把孩子放在便器上或领孩子去卫生间,孩子就大声哭泣时,要断然停止排便的训练。如果强求孩子,孩子将会对便器或卫生间产生恐惧症,那就更难排便了。而这样一来,大便就排不出来而在大肠下段变硬,越来越不容易排出,就是排出来也必须承受排便时的疼痛,便器恐惧症就更加严重。最后,常常是大便又硬又粗,肛门被撕裂,排便时非常痛,不得不使用泻药或灌肠把大便变软后再排。当然,虽然到了这种程度,也并不意味着它将永久化,孩子肯定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以自己的方式把大便排出去的,因此不必太担心。环 境365.给孩子创造一个游玩的场所孩子过了1 岁半,走路也快了,手也灵巧起来了。但认为孩子超过了1 岁半,就必须买些特别的玩具则是没必要的。可用现有的玩具(见332 给孩子创造一个游玩的场所),让孩了更活跃地玩好。为了更活跃地玩好,需要一个大一些的空间,重要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游玩的场所。孩子在沙地上玩的时间也渐渐地长了起来,给他拿上蜡笔或多功能笔,让他在大点的纸上画画,孩子也不会马上就厌烦起来。就是玩积木时间也长一些了。这就是说孩子能精力集中地、持续地玩了。喜欢运动的孩子,看到其他孩子玩三轮车,自己也想要。到了2 岁左右,就可以给孩子买了。夏天孩子喜欢玩水,如果玩得时间长了,别忘了戴帽子。力量增大了,破坏力也加大,孩子常常将玩具拆成零件,母亲要注意防止被弄坏的地方割破孩子的手、碰到孩子的眼睛,靠弹簧运动的玩具多是白铁皮制做的,比较锋利,所以很危险,更要小心。不要让孩子养成撕书的毛病,不管多旧的书画册,第1 次撕破时一定要给予批评,这很重要。孩子不能区别旧书可以撕,新书不可以撕。开始的时候,不要给孩子旧的、易破的书。其实,为了锻炼身体,我们也希望让这个年龄的孩子做做体操。但是,只有母亲和孩子两人是做不了体操的。勉强让孩子做也没有意思,孩子会逃掉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家庭里能做的锻炼,只有周日和父亲在宽敞的场所游玩及每天在规定的时间里母亲领着去散步。散步,对每天关在屋子里的孩子来说和玩是一样的快乐(见377培育健壮的孩子)。366.防止事故必须了解伴随孩子的成长,事故发生率也增加了。在临街的家庭,常常不经意开着门,孩子会跑到街上而迷路了,有时被车撞成重伤,也有的跑到小河边掉进河里淹着,这些仅仅是因为母亲忘了把门关好的缘故。这个年龄的孩子也可以将箱子和木凳拿来垫在脚下登上去,因此,围栏也就失去了作用。在公寓住宅的3 楼阳台上,母亲不小心把冰箱的包装箱放在那儿,孩子登上箱子翻过栏杆,从阳台上掉下来的例子也是有的。到了近2 岁时,孩子可以跑得比较快了,跌倒了磕了头时也会摔得不轻。在浴盆中嬉闹摔倒磕了头的情况也与1 岁左右的孩子相比力量有所不同。孩子磕了头的时候,如果磕的是后头部,就有可能引起脑的损伤或颅内血肿。孩子的头磕得严重时,父母必须检查包肿的情况以弄清楚磕伤的部位。持续神志不清时,要带孩子去急救医院。所说的摔后立刻能哭出来就没问题,在过1 岁半的孩子后头部受到力量很强的跌摔时,就不能生搬硬套了。头部受到很强力量磕碰的时候,虽然孩子立刻哭了出来,停止哭泣后也恢复了精神,也还是要在被磕碰后两天内严加注意。在这两天里如果有呕吐、抽搐、昏睡、不能站立走路、语言障碍等情况发生时,一定要领孩子去脑外科看医生。如果见有脸色异常苍白,左、右瞳孔大小不一致时,应怀疑有颅内血肿,这种情况必须手术将血肿清除。从高处摔下来,或被车撞后立刻有意识丧失、昏迷不醒时,当然要立刻叫急救车去医院脑外科。颅内是否有出血,通过CT来检查一下就知道了。从高处掉下来后,弄不清楚磕伤部位时,虽然只是哭了一会儿就没事了,但也必须注意。从1.5 米以上处掉下来时最好先请教医生,洗澡也要停一二天,尽量让孩子在家中静养,过了1 周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可以说从家庭里每天都有的椅子、桌子、床上等1 米左右高的地方跌下来,是绝不可能出现颅内出血的。仅次于跌落的事故是烫伤。在用杯子沏红茶喝的家庭,常发生孩子弄翻了杯子,热茶烫伤了孩子的手、脸、胸的事。应该将沏红茶的杯子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等到了能喝的温度时再放到餐桌上。厨房里的事故也很多。把安着长胶皮管的煤气炉放在炉台上是危险的,通着胶皮管的煤气炉上,锅里正煮着饭,孩子走过来绊了胶皮管,锅被弄翻了,把孩子从头到脸烫伤的例子也是有的。一定要将煤气炉或煤油取暖炉的胶皮管弄短,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模仿成人做事造成的事故也不少。有的孩子看到父亲用挖耳勺抠耳朵,就用织毛衣的针抠耳朵,而把耳朵穿透了。还有的孩子喝了父亲的安眠药。有用剃须刀把脸割破了的孩子,有用指甲刀剪破了手指的孩子,还有模仿木匠师傅将钉子衔在嘴中吃下肚里的孩子。不能让孩子看吞东西的魔术表演,孩子会模仿的。有的孩子将从医生那里开来的药,随随便便一鼓作气全部喝了下去。不能把油漆、汽油等装在装饮料的空瓶中,孩子一旦喝了,请参阅“651 急救”进行处理。夏天领孩子外出,一定不要忘了给孩子戴帽子。开车外出时,不要把孩子独自放在车里自己下车办事,因有过热而致孩子死亡的例子。母亲在领孩子在车道上行走时,一定要牵着孩子的手,自己走在外侧。新年吃的年糕,要切成1 厘米大小,否则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是危险的。367.春夏秋冬有的孩子在婴儿时就夜里啼哭,到了这个年龄也没能停止。长大了,哭闹也更厉害了,或闹母亲、或自己坐起来不睡。这时有的母亲领着孩子去大医院,做脑电图检查并开来治癫痫病药给孩子吃。其实这种情况是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自然痊愈的,因此不必要做这些。只要白天让孩子充分运动就可以了,冬天里不能因为害怕寒冷就把孩子关在屋里。2 岁左右的孩子,当天气转暖、衣服也减少的时候,母亲先将扣子给孩子解开,剩下的可以让孩子学习自己脱。对喜欢洗澡的孩子,如果从洗澡前脱衣服开始的话,就可以进行得很顺利。相反,在天气转冷的季节,在给孩子穿睡衣之前,让孩子自己脱衬衣是很困难的。排便的训练也要在温暖的季节里开始进行,在寒冷季节里开始则不易成功。2 岁时恰逢冬季,即便是不进行小便训练也没关系。一进入6 月份,平时就不很爱吃饭的孩子,甚至可以说会变得完全不吃饭。但孩子只要是和以前一样精精神神地玩,就不必介意,可以给孩子喝些凉牛奶。超过1 岁半的孩子,夏天可以领着他去海水浴。下水前要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再把身体浸在水里。身体浸在水里的时间不要超过5 分钟。在沙滩上被阳光过度照射,会引发皮炎、发热,因此要多加注意。庭院中的塑料游泳池,水深要控制在10 厘米以下,超过20 厘米,孩子摔倒的话是危险的。孩子活动能力大幅度增强,所以在寒冷季节里烧暖气、做饭时更要特别注意。烫伤多数是孩子掀翻了放在饭桌上的热菜碗、热红茶碗引起的。还要绝对避免在暖炉上放水壶。作为季节性疾病,初夏时节“口腔炎”(见250 初夏发热的疾病)多发。秋季台风多,痰多的孩子咳嗽加重(见370 “小儿哮喘”)。到了深秋,有的孩子夜晚睁着眼睛哭闹,大概是因为做梦小便,被颇有想像力的恶梦吓着了。它的预防措施就是让孩子白天多在户外活动。一进入冬季有“秋季腹泻”(见280 秋季腹泻)。但2 岁左右的孩子就是患上了此病也不太严重。异常情况368.孩子的呕吐这个年龄的孩子把吃进去的食物呕吐出来时,母亲要注意观察是怎么呕吐出来的。高热、呕吐时,往往是使咽喉疼痛、嗓子不舒服的疾病。初夏时节多是“口腔炎”(见250 初夏发热的疾病),冬季多是病毒性扁桃体炎或链球菌引起的“咽喉炎”。不发热而剧烈咳嗽,与咳嗽同时发生呕吐的这种情况,在百日咳大大减少的现在,往往是由“哮喘性支气管炎”引起。平时就有积痰的孩子,精神不错,只是胸中有呼噜呼噜的痰鸣声,就不必那么着急看医生。没有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孩子,如果每晚都剧烈咳嗽甚至憋红了脸、咳后又呕吐的话,也有可能是百日咳,应该及早治疗。多次呕吐、伴有腹泻的话,如果在夏季,必须考虑细菌性疾病(如痢疾),一般都伴有发热,要尽快看医生。冬季里呕吐和腹泻一起发生时,多是“秋季腹泻”(她280 秋季腹泻),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1 岁零7~8 个月的孩子,到了2 周岁就大大减少了。不发热而伴有剧烈腹泻的呕吐,可考虑是疝气的嵌顿(见139 腹股沟疝)。肠套叠在这个年龄不太多,但并不是没有。369.自体中毒症从这个年龄起到上小学的孩子,可见到一种特别的呕吐,不发热是其特征,而有呕吐及打呵欠,是此病的重点。这种病在星期一早晨发病的比较多。孩子星期天在家里或去郊外游玩1 天,回来后的次日早晨,或是星期天里亲戚家同龄的孩子来玩,高兴得1 天不停地跑来跑去,次日清晨开始发作。特别是疲劳后也不进食就睡下,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万幸的是近年来这种病逐渐减少了。一般来说是孩子早晨起床时,说什么也打不起精神,吃早饭时也振作不起来,只吃一半就不吃了,过一会儿,吃过的东西就都呕吐出来。母亲以为喝茶水能止呕吐,可是,给孩子喝茶水后连茶也呕吐出来。孩子精疲力尽地躺在床上,多次打呵欠。而一把孩子放进被子里,孩子就立即迷迷糊糊地睡过去,脸色也不好,测体温大约都在36~37℃之间。母亲还以为是昨天吃的东西不消化,而给孩子灌了肠,结果排出来的是普通的便,孩子还是呕吐。最初医生看到的就是这种状态。如果询问了前1 天里曾有孩子特别高兴、欢闹的经历,可以推测到是前1 天的疲劳所致。其实不用任何处置,只要让孩子静静地睡上二三个小时,孩子就会自然恢复精神。有经验的医生会让孩子睡觉的。小睡之后孩子会恢复精神,高兴地吃起碎冰块。母亲这时可以巧妙地控制一下孩子,给他果汁、茶水、饮料等补充水分。水分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会一下子精神起来,什么牛奶、面包、饼干等就全都能吃了。不少孩子连晚饭也能吃丫。孩子兴奋玩耍后次日发生的症状,无疑是疲劳的表现,静静地让孩子睡一觉后就能恢复过来,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对这种状态起“自体中毒症”这样奇怪的名子,完全是处理错误的结果。孩子一下瘫软无力又有呕吐,母亲及医生就考虑是患了什么大病,按着孩子给他注射,这会给孩子正倦怠无力的身体又加上了疼痛的折磨,孩子会越来越虚弱下去,呕吐也控制不住,体内的代谢机制混乱起来。通常不出现在尿中的酮体等也在尿中出现,意识也丧失了。到了这种状态,门诊医生慌忙让孩子住院治疗。住院时的孩子意识不清,非常衰弱,住院医师以为是什么中毒了,做了各种细菌检查,但什么都没发现。这些症状与引起中毒症状的痢疾非常相似,但因没有外在的原因,所以起了自体中毒的名子。住院医师如果看到了一开始时的症状,也会明白是因疲劳所致的,而因他看到的只是被折腾了好长时间变得十分衰弱的孩子,因此说他是中毒而做了处理也不足为怪。孩子因为点儿什么高兴的事,尽情欢闹了的次日,瘫软呕吐等一旦出现,母亲必须让孩子静静地休息睡觉。孩子一发病就住院,一个劲地注射给孩子增加疼痛,并禁食、连续点滴三四天,这样一来,说它是不用点滴,只睡觉就能治好的病也没有人相信了。“自体中毒症”这个名字不好,德国医生给这个疾病起名叫“周期性呕吐”。这是因为一旦得了这个病,会反复多次发作。这种病一般是从2~3 岁开始,一年内发作4~5 次,直到上幼儿园后才好。但也有到了上小学2 年级还发病的。这多发生在对细小事情很在意的孩子。因为是敏感类型的孩子,因此对人格来说没有什么损害。最近,在英国给生米就胰岛素分泌过多的孩子进行禁食、降低血糖的实验,发现如果是幼儿,断食18 小时就会发生血糖降低。在“自体中毒”的孩子中,恐怕除疲劳外还有糖分不足的原因。现在的孩子总是吃甜食,所以低血糖也减少了,突然断食十几个小时,血糖就会降低。孩子与成人相比,更不能承受空腹,即使是相当短暂的断食,血糖的降低幅度也相当大。给“自体中毒”的孩子喝糖水、果汁等就会精神起来,这也是升高了被降低了的血糖之故。孩子发作了一二次“自体中毒”,母亲就能体会到这是疲劳原因造成的,因此早晨起来发现孩子有些不太正常时,应让孩子安静地睡觉,然后给孩子吃糖、巧克力、喝果汁等,让孩子再睡会儿。冷静的母亲会说:“没问题,安静地睡吧”,惊慌的母亲则把孩子带到急救医院,而医院就如同处理交通事故一样处理孩子的病情。这两种做法导致的孩子的心理变化是不同的。孩子一旦失去自信,自己就把自己当成病人,抵抗锻炼,也不去冒险,整天关在家里,因此会越来越衰弱下去。370.“小儿哮喘”患了感冒,因咳嗽时间很长,母亲很担心,就换了个医生看,有时会被医生诊断为“小儿哮喘”。医生说孩子的肺内有痰,母亲很吃惊。另外,也有由母亲做出诊断的。以前就有在晚上临睡前及早晨起床时咳嗽一阵这种毛病的孩子,在某一秋天的晚上,如果孩子突然开始胸中“呼噜呼噜”地作响,大汗淋漓,甚至头发都湿了,说难受而大哭,母亲就会认为是“哮喘”。不管是谁诊断的“哮喘”,都是从婴儿时就开始的症状,从满2 岁后的秋天开始突然积痰的。成人的哮喘和孩子的积痰是不同的。成人的哮喘患者,自己认为患有“哮喘”,但3岁的“呼噜呼噜”有痰鸣声的孩子,没把自己当成病人,这是很大的不同。哮喘的病人,有自己是病人的这种意识,因此把病看得很重,不敢大胆地在外边锻炼。为了使孩子不像成人那样把自己看成是患“哮喘”的病人,有必要让孩子继续拥有自己是健康人的自信。即使是3 岁的孩子,周围的成年人总用非常担心的表情护理他,说为了改善体质领他去医院注射,孩子也会感到自己得了很重的疾病。这样一来,对母亲的依赖就更加强烈起来。对母亲的依赖性一强,积痰多时就依着母亲撒娇,丧失了靠自己的力量将痰吐出来的意愿,痰就越积越多。把孩子当哮喘患者来对待,其实就会将痰多的孩子培养成哮喘。有积痰在胸中的孩子很多。不在乎此事被养育成长起来的孩子,到了上小学时就像忘了似地自愈了。在有五六个孩子的家庭里,没有“哮喘”这种病,而在1 个孩子的家庭里有“哮喘”,这件事,也说明母亲对孩子过于溺爱、娇惯,是滋生哮喘的温床。晚上稍有些痰声,次日清晨孩子仍能精精神神、像平时一样玩耍,那就最好不要把孩子当病人对待。在气温突然下降的日子里,痰会积留的很多,因此这段时间不要给孩子洗澡。稍有气温回升的话,尽量把孩子放到户外锻炼。来自母亲的自立性对孩子很重要,要尽量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见385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前发生过哮喘大发作,急救医院也去过二三次的母亲,应该记住孩子最开始发作时的情况。孩子夜里突然发出“咝咝”的痰鸣声,就毫不犹豫地马上给孩子喝有效药物。哮喘的早期治疗早已成为医生的常识,强效药物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交感神经兴奋剂等。但是,医生为了能在夜间发作时服用方便,往往给孩子开顿服性药物。还有就是药局推荐的喷雾式吸入药中,多是含有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的制剂,这样的药物最好是在孩子服用后一二天病情减轻时就停服,在家里不能随便长期持续服用此类药物。最近,大气污染引人注目,在工场烟囱林立地带,哮喘病患者增多了,父母必须向建起了烟囱污染空气的公司提出抗议。虽说不是所有处于此种环境的孩子都会积痰哮喘,但污染是积痰的原因之一,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不能对孩子持放弃的态度,认为只要有烟囱,患哮喘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鼓励孩子不要在乎积痰这点事,把痰咳出来,不要把孩子当病人对待。易被忽视的是家里的“烟囱”,那就是父亲的香烟。吸烟人吐出来的烟雾所含的有害物质,比起吸烟人本人,家里人吸入的更多。知道家里孩子“咝咝”地痰鸣,父亲就该戒烟或者是到室外去吸。孩子“咝咝”的痰鸣声响,是有很多原因的。既有病毒感染,也有对特定物质过敏的。有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要尽量趁着孩子年龄小就加以清除。这是为了防止随着孩子成长而扩大过敏范围。最好避免买小动物来作为宠物饲养。跳蚤有时也会成为过敏原因,因此要常常喷洒杀虫剂,最好连抽屉和房间都进行全面清理。也有的医生确信哮喘的原因是身体对外来侵入的过敏原的过敏,决定推荐把过敏原在皮肤上试敏,并把这种过敏原少量多次注射到人体来消除过敏的“脱敏疗法”。因为这种方法孩子不仅疼痛,且无效又危险,英国的免疫过敏学会,已不推荐用此法治疗哮喘。371.经常求医看病的孩子医生每天在诊室里给很多孩子看病,会遇上每月肯定要来1 次的孩子和二三个月只来1次的孩子。每个月必来1 次的孩子的母亲在候诊室中向二三个月只来1 次的母亲诉说,为什么我们家孩子这么弱呢。但是,从医生的角度看,谁家的孩子都不弱,谁家的孩子都很强壮。只不过是经常领孩子看病的母亲小心谨慎,而偶尔带孩子看病的母亲胆大而已。第一胎的孩子、前四胎是女孩后一胎是男孩的孩子、父亲总是出差在外的家庭里的孩子、结婚10 年后才生的孩子、第一胎孩子夭折后又生的孩子,这些孩子的母亲不可能胆大。1 岁半到2 岁左右的孩子,如果说常去看的疾病,大体上是有规律的。最多的是一咳嗽就被领来看病的孩子。一般都是家庭里流行感冒,传染给了孩子,孩子就咳嗽。但更多的是从婴儿时期起就积痰于肺内,一旦天气变冷,就出现“呼噜呼噜”的响声,憋气咳嗽。白天并不那么严重,一般在早晨或晚上厉害。孩子也不发热,吃饭也正常,还照常精神十足地玩。谨慎的母亲,一旦孩子咳嗽就领孩子去看医生;胆大的母亲,就是咳嗽,只要精神好,也不领孩子去医院。这是因为她有了以前的经验。当然医生总是要给来看病的孩子开药处置的,因此,总是要等医生说“可以不来了”为止,母亲就一直领着孩子往医院跑。由于医生的不同,有的人总是不说“可以不来了”。这时,在往医院跑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被候诊室里其他孩子染上病毒,真正患了感冒。另外,也有因大便稍微变软母亲就领来看医生的孩子。稍吃多了点,或吃不太新鲜的水果,次日大便的次数就增多,到了后来便不成形。在这种时候,胆大的母亲看到既没发热,又有精神,食欲也不错,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只是把饭量减少到平时的七分就完事了。但是,不管哪个孩子,一般都相隔二三个月左右,突然高热1 次。那是病毒引起的疾病中的一种。但一二天就都能降下来。这种时候,即使是胆大的母亲也要领孩子去看医生。1 岁半到2 岁的孩子,大体上每隔二三个月要患1 次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但二三个月里多次来看医生的孩子也未必就非常弱(见479 经常发热)。只是,上了幼儿园的孩子,与前1年相比,感冒也增多了,还得了麻疹、水痘。那是新的1 年里感染机会增加了的缘故。所以比起只在家里养育的孩子,上幼儿园的孩子看医生的次数多了,这也是自然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上了幼儿园,身体就变弱了。孩子一旦麻疹、水痘、腮腺炎接踵而来,母亲在工作单位又不方便总请假照顾孩子,这时有的母亲就想放弃工作。但是,要知道孩子从此获得了免疫,再感染的机会减少了,母亲不再请假也可以了。因此,应该想到,无论是孩子还是母亲,都已经过了关。即使是只在家里养育的孩子,母亲喜欢逛商店,常领孩子上商店楼顶的儿童游乐场,这也会染上类似上幼儿园孩子的传染病。整年往医院里跑的母亲也是有的。母亲喜欢从医生那儿开药,而医生也喜欢开药给孩子,于是孩子就总是不停地服药。有的母亲把本身能够自然康复的疾病,错认为是药物治好的,确信孩子如果不看医生病就不能治好。这使孩子丧失了锻炼的机会,在候诊室里候诊期间又会染上其他病,使患病的机率大大增加。这样看来,经常看医生的孩子也并不一定是孩子在哪个方面有缺欠,而是医生给孩子的处置方法导致了孩子不得不这样。母亲应该体验一下孩子不看医生自然痊愈的过程。虽然这样说,因体质问题,也有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发热次数多二三倍,其热度也高达39~40℃。这样的孩子一般到了3 岁就不发热了,这是因为免疫机制在体内形成较晚之故。从高处掉下来 参阅"265 婴儿的坠落”。烫伤 参阅"266 婴儿的烫伤”。吞食了异物时 参阅"284 吞食了异物时”。不爱吃饭 参阅"338 不吃饭”。突然出现 高热参阅"343 突然出现高热时”。持续高热 参阅"344 持续高热”。腹泻 参阅"346 腹泻”。发热抽搐 参阅"348 抽搐”。孩子的痛哭 参阅"349 屏气哭死过去”。哮喘 参阅"370 小儿哮喘”’。集体保育372.给孩子一个好心情早晨8 点就要来到保育园里的孩子,活动4 个小时之后已经非常疲倦了。与在小房间里5~6 人分为小组进行游戏相比,在大房间里和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更容易疲劳。像这样混合保育,又没有小房间,1 岁半到2 岁左右的孩子就会相当疲劳。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是午睡。午睡安排在午饭之后比较合适。午睡要有午睡室。目前日本的保育园中很少有单独的午睡室,作为保育园这是不合格的。如果是混合保育,又没有午睡室,由于个性和年龄不同,孩子们午睡的时间有所差异,很难协调好午睡和玩耍的关系。当大孩子又蹦又跳地玩耍时,小孩子却只是地坐在房间的角落里元精打采。如果以小孩子为标准安排午睡时间,大孩子又会因为缺乏睡意而大声喧哗。所以将1 间保育室作游戏室、又作午睡室,是非常不合理的。午睡时要让孩子们各自使用自己的被褥。要给被褥制作区别标志,以便孩子们辨别。在入睡之前要先让孩子们排便,然后换上睡衣。1 岁半至2 岁的孩子还不会自己脱衣服,但要鼓励他们尽可能完成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有的孩子不肯午睡。在家里睡觉时,必须让妈妈陪在身边直到睡熟,否则就无法入睡的孩子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这样的孩子,保育员要在他们身边临时陪伴一会,以使他们安心地入睡。每个孩子午睡的时间都有所差别。对于很快睡醒的孩子,要悄悄地让他(她)起床,带到午睡室外面大小便,然后把睡衣换成游戏服。午睡前后的工作,1 个保育员是无法照顾过来的。小孩子尽管疲惫精神不好,但当精力没有充分发泄出来时常常具有攻击性,容易引起冲突。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必须留有奔跑的空间。如果挤在一间房子里混合保育,当玩具数量不足时,小孩子常因被大孩子抢走玩具而闷闷不乐。在院子里玩耍时由于游戏器械过少,孩子需要排队等候很长时间,也会感到乏味无趣。正如当今的家庭育儿被称为“密室”育儿一样,当今保育园的保育也被称为“软禁”保育。由于保育员人手不足,街道交通不安全,园外保育逐渐停止了。但是孩子们却非常渴望到园外去,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心情,应该把园外散步纳入每日日程。至少不要放弃向这一目标的努力。1 岁半到2 岁间的孩子还不能够自理,他们希望所依赖的大人常在自己身边,否则就会感到不安。保育员无论何时都应该跟在孩子们身边,做到随叫随应。如果忙于其他孩子如厕后的处理、饮食的准备以及散乱画册、教材的整理,对于孩予的任何要求都回答“等一下”、“待会再说”,小孩子就会陷入不安之中。373.让孩子学会自理保育员在营造1 个快乐融洽的集体时,必须发挥个人的推动作用。如果不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育员就无法腾出时间,投入精力去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为了让每个孩子排便、吃饭、穿脱衣尽可能实现自理,鼓励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最好当着大家的面表扬鼓励孩子。当然也不要流于形式。保育员与孩子们的情感是密切交融在一起的,应该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会使保育员感到由衷的喜悦。由于孩子们个性及能力不同,有的灵巧些,有的笨拙些,因此其自理程度也有所差异。孩子到了2 岁左右,往往希望自己能够用筷子吃饭,用杯子喝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区分出自己的餐具,不与其他孩子发生混淆,要在餐具上分别做出标记。日本的饮食习惯,主食和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