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你在为谁读书-23

作者:张杨 字数:29581 更新:2023-10-08 21:22:03

十八年的电影结束了,不知道你能不能在其中看见一个完整的我,从小时候在爸爸妈妈呵护下成长的我,到自编自导自演自己未来的我。在一部部电影中,我成长了,我成熟了。我经历的这些电影,有的平淡,有的激情,可是它们都是我一一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它们,我会牢牢记在心里,正是它们,让我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让我成为我自己。虽然十八年的电影结束了,可是我即将开始自编自导我人生之后的电影了。我坚信我的舞台会越来越宽广。我更坚信,我的电影将越来越精彩。清晰定位、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坚持,认真思考袁瀚的成功案例带给我们的启发,学习他的优点,他的今天就可以成为我们的明天。——沙云龙第一部分 沙云龙点评:他的今天就可以成为我们的明天看过了袁瀚的“电影”,很多人会对他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感兴趣,尤其是他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还能考出SAT2280的高分,并最终被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录取,着实令我们羡慕。分析他成功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1、定位:袁瀚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能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比较优势和不足之处。因此他不仅认真学习书本知识,还积极参加竞赛学习,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这些都为他最终被美国名校录取作了充分的铺垫。2、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在袁瀚读小学的时候,老师鼓励他去考南外,这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虽然是压着分数线考进去的,但是经过几年努力,他的成绩还是排到了前列,升到高中部的时候,还考进了唯一的实验班,这样他就可以和全南京的优秀同学在一起,见贤思齐。同桌对他的触动,班级里其他同学对他的启发,这些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袁瀚在申请美国高校的时候来到新东方的Workshop班,跟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在一起,这样大家相互碰撞,相互激励,对他能够成功申请成功至关重要。未来他去美国的优秀大学读书,就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相互学习,耳濡目染之间,人的提升是自然而然的。3、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袁瀚从考初中开始,就一直有意识地挑战自我,比如参加竞赛等。一个人必须不断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断去做一些经过很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好的事情,才可以不断进步。就拿学习TOEFL和SAT来说,很多中国学生都觉得十分困难,尤其是开始学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想放弃,可是只有硬着头皮学下去的人,才能超越自己,不断突破,考出理想的成绩。4、坚持:恒者,亨也。同优秀的人在一起也好,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好,最终落实到操作层面,必须要能够坚持。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袁瀚考出了SAT高分是因为运气,请记住成功来自勤奋,积累带来好运。袁瀚如果没有多年英语学习的积累,也不可能只准备一个月的时间,就考出高分。看似偶然的背后,一定有必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要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来学习TOEFL和SAT,就一定可以考出好成绩。总之,认真思考袁瀚的成功案例带给我们的启发,学习他的优点,他的今天就可以成为我们的明天。沙云龙:英语词汇教学和出国留学咨询专家,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第一部分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1)李峭寒简介:她兴趣广泛——做播音员,参加模特比赛,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演奏厅演奏钢琴她是创新小科学家,用植物测定电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她还为孤独症儿童服务机构做志愿者,翻译材料,照顾患儿她在校刊上发起捐助活动,募集资金支援灾区她从模拟联合国的成功,走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大厅做演讲她将去往布朗大学,继续她心之所向的生活她叫李峭寒,一个信仰心的方向的自信女孩我们“适应”了社会,放弃了自我,最后就会导致“平庸”——与所有人一样,与标准一样,毫无特点。一个平庸的人,不管他做得再“出色”,也还是一个平庸的人。我们所要努力的,就是要证明自己并不平庸,而是一个独特的、鲜活的、有独立思想的人。——李峭寒我信仰我心所向当我面对今天的自己,回首走过的路,一种惊奇感,或者说荒谬感,突然扑面而来。我讶异于自己居然会出生,这是概率上一件小得接近于零的事件。我更讶异于我怎么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就像飞矢不动一般悖谬。我从没觉得自己在变,可每当回想起不久前的我,都仿佛在看另一个人。那一个个小小的事件,单独拿出来任何一件都渺小得不值一提,与无数牛人相比简直就是浮云,在漫漫宇宙时空中更只是尘埃。我的生活看起来平静得有如一汪清泉,然而平静水面上的一丝丝涟漪在偶然泛起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它们看似不经意的造访却会在很长时间后,造成这么可怕的蝴蝶效应,在时间轴的远处产生一个今天的我。今天的我,在码这些字时,常常会想,如果当初我不是这样而是那样做会怎样?庆幸很多,悔意也很多,然而生活不是《蝴蝶效应》,我不能像主人公一样,利用神奇的日记随意回到过去,改动一个小小的行为从而改变故事的结局,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决定身边人的命运。我只能把日记留下来,试图找寻到底是哪一件小事对我产生了如此神奇的影响。卢梭的自传是一部《忏悔录》,我需要忏悔的大概比卢梭还要多。夏多布里昂的自传是一部《墓畔回忆录》,我想每部自传都可以这样叫,即使是不信命运的人,在面对必将到来的死亡的时候,大概也会心虚而缄口吧。王尔德的自传是《狱中记》,而谁又不是“Captivesofourownidentities,livingincagesofourowncreation”呢?我常想,如果要我写,我一定会写“一个无神论者的自控书”。我常自问信仰是什么。有信仰、居其中的人不会发出这个疑问,可见我没有信仰,最起码没有坚实的信仰。尽管我身陷信仰危机,不时感到渺小,不时感到荒谬,但是我仍相信世界上有真理,人间有善。我信仰我心所向,并为之奋斗。这些不是信仰,但与之无异。学习从来都是我自己的事我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父母只在生活上关照我,学习从来都是我自己的事。还不认识字的时候我就每天让母亲将《格林童话》和《伊索寓言》读给我听。上小学后就开始了自己读书。那时大量空闲的时光都被我用来读一本又一本的杂书,一个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就这样度过。家里的藏书读完了,我就找出一本再从头读起。那时小小的我没有现在买书如山倒的资本,也没有现在读书如抽丝的陋习,由于资源有限,我就将一本书反复读上个七八遍,每当觉得情节不太熟悉了就抽出来再看,以至于后来书中的一些句子我都能自然而然地背下来了。这就是那时的我写作文得心应手的原因。而那些科普著作,就是我窥视科学世界的窗口,使得我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敬畏惊叹之心和一种希望了解她的动力。小学时期对我最重要的影响,也许就在于培养习惯。那时学习轻松,在学校与同学比赛谁最先完成作业,这样回家能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在课堂上我也是发言最勤的那个,就这样我渐渐地养成了学习自主的习惯,以及在竞争环境中斗志昂扬的性格。第一部分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2)童年也是一个人养成性格的最佳时期。在校广播站做播音员,与老师搭档代表学校参加区模特比赛,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演奏厅演奏钢琴……在台上的一个个瞬间,当时带给我的感觉也许是紧张、不安,而当我走下台时,一股自信已经在不经意间注入我幼小的心田,并对我日后的性格造成影响。尽管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能够听到母亲对我的“演讲”、“组织”等各种能力的批判。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潜意识中才一直很注重这方面的各种锻炼。现在想来,领袖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有人享受这个过程,有人认为被领导更舒服。这是合理的。如果人人都是强势的领导型性格,我们将见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喧哗与躁动,社会将因为无法分工而不能正常运转。但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总要扮演各种角色,各种“能力”的培养,就是要确保我们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担得起这些任务。比如,当我上小学时在简陋的小喇叭广播站里念稿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日后我会站在学校的电视台演播室里、模拟联合国的讲台上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报告厅里。童年更是科学性探究、创造性思维的启蒙时期。小时候的我,关于浩瀚的宇宙、苍茫的星尘,总是有很多问题。于是父母开明地决定给我买一台天文望远镜。从此我每天都对着星谱用想象在夜空中描绘一幅幅迷人的星图……之所以说是用“想象”,是因为北京那时的空气质量欠佳,加上我二年级开始就因为读书时间过长而近视,恶劣的观测环境导致我的观测十分失败。甚至有一次出现狮子座流星雨,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到郊区等待,其他人都看到了至少一次,只有狮子座的我一次都没见到。那时我还小,不懂得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在客观的困难面前很快放弃了我的观测事业(由此很可能直接导致一位著名天文学家的陨灭,视力和空气污染要负主要责任——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保护视力和治理空气对我国的科技事业是多么的重要),只留下那台硕大的天文望远镜作为我快乐自由的童年时光的见证。当然,在科学探究的路上我还是有成功的例子的。我五岁开始弹钢琴,乐感不错,在老师眼中又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家伙,于是当中央电视台“奇思妙想”节目征集名为“用废旧材料制作新型乐器”的一期节目的参赛选手时,学校就选中了我。我与另外两名同学,每个人独立设计一种乐器,准备到时共同完成一次合奏。我在双黄连口服液的小瓶里面分别装入不等量的水,将瓶子水平绑在一起,经过纠结的测音准、调水量的过程,终于制成了一件音准精确的小巧的吹奏乐器。不过麻烦事还有很多,首先水会不停挥发,因此即使我一时调好了,第二天也必须重新调。另外吹奏这个乐器对于肺活量不大的我来说很有难度,用力不足就会发出可笑的“嘘嘘”声,用力角度不对它就干脆不发声。而且为保证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我必须快速移动乐器,同时每个音之间都必须换气,否则在移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杂音。不过最终,我们三个人在台上配合得很好,演出了一曲由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合奏的《小星星》,并赢得了那场比赛。六年级的时候我又参加了一个“北京市中小学生环境小论文征文比赛”,我申报了一个测定电池对环境污染的项目。具体过程有:将电池内容物埋入我家的花盆并每天测定植物的长势,在我母亲单位的实验室测定pH值,在街上采访行人对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并作出统计……通过几个月的观察、实验、社会调查,我完成了一篇小论文参加比赛,并最终获得一等奖。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不仅是一次对科学的探索,更是我第一次接触严谨的科学系统研究方法,第一次了解论文这种东西,第一次自主完成社会调查并从社会层面思考一个科学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并试图寻找解决方法。这些小小的探究过程在今天看来也许很幼稚,当初为创意冥思苦想的煎熬,灵机一动的狂喜,那些三分钟热度,那些随心所欲,那些执著,今天看来都是一个小孩子的一时兴起,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但是也许就是这些小小的过程,成功的也好,失败的也好,对我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看万物都始终睁大惊奇的双眼,对万事都抱有好奇的童心,同时逐渐养成清晰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学会系统中有创新的探究方法。第一部分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3)我开始学习英语是小学四年级,与大多数同学比这是一个很晚的开始。但是我一开始就很重视语音,每天早上一起床就会打开音响播放学校的课文朗读磁带。父亲的车里也常备一盘英文名著朗读磁带,这样每天早上的半个小时和在路上的时间都被充分利用了。我不一定在仔细地听,但是日久天长,相同的内容每天重复,那些内容我渐渐就可以脱口而出,语音语调也十分标准。这时就再换一盘磁带,这样我没有花费什么时间和精力就解决了语音和背诵,甚至英文写作的问题。因为当我背诵句子的时候,也就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个地道的用法并可以灵活运用这个句型,甚至单词也变得简单许多,当我精确地知道它怎么念的时候,拼写也就不是什么困难事了,我只需照读音自然拼出来,再多看几遍就可以精准地记住拼写。从小到大,课本的单词表我从来没有刻意背过。当然这种英语学习应试有余,应用是远远不足的。学英语恰恰需要跳出应试的思维。一则笑话说道:一位在国内学英语特棒的高才生出国留学,某日驾车坠入悬崖身负重伤。警察赶到,冲着悬崖底下喊:“Howareyou?”英语高才生一听太简单了,立马答:“Fine,thankyou!Andyou?”于是警察就走了……所以,多看原版书、电影,用英文交流、实际应用英文才是正道。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自由的童年结束了,我怀着对未知的好奇和紧张升入初中。那时的我虽然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和执著的信念,却并没有广阔的视野和闯荡的野心。我安于栖身一隅,与同学们一起重复日复一日的枯燥的学习生活,一起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那时,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我的价值观很单一,就是做教育体制告诉我们的正确的事——学习、考大学、工作。毕竟,成绩才是决定我的轨迹的指标。在这样的体制下,我们被剥离开来,成长的过程并不十分重要,素质、能力的提高,人格的完善,思想的深邃都不那么重要,甚至学习知识的过程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只是最后的那个数字。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轨迹都变得模糊,只浓缩为几个节点:中考、高考……于是,我埋下头,开始学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就要改变你自己以适应这个世界。”家长、老师、社会如是说。于是,我一再改变自己。读“闲书”的时间一减再减,看些作文选就可以了;既然升学是目的,参加竞赛有可能加分,周末去上数学培训班是必要的;钢琴练习也停止了,因为时间有限,“情操”和“素养”可以以后再培养。我陷入了自己的世界——不,甚至都不是自己的,是周围的人告诉我的,是社会告诉我的,是体制需要的。我感到我们不再是一个个完整的人,而是一个个数字,考得好的是分子,考不好的是分母,反正都是数字;也有点像在流水线上被加工出来的一个个成品,学一样的东西,拼的只是谁更完美精确;更有点像木偶,那个强大的体制摆在面前,一条“阳关大道”被标记好,我们要做的只是往前走,被人领着,盲目地往前走,不必往两边看,不必关心其他。然而,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在我初二暑假被改变了。那次我与同学一起去临终关怀医院照顾老人,一位同在那里做过志愿工作的姐姐向我介绍,她一直在做志愿工作,除了定期来看望老人,还在郊区一家研究孤独症儿童的机构做长期志愿者。我答应她我也会去了解这个特殊的人群,并看望那些孩子。第二周,我来到这个叫做“星星雨”的地方。找到这里大费周章,大门毫不起眼,上面是孩子用稚嫩的笔触画的画,走进院子,只能看到一个破旧的滑梯和散落在地上的简单的运动器材。一位老师接待了我,告诉我这里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服务于孤独症儿童的非政府组织,并告诉我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很落后,因为财政资源有限,他们的条件设施很简陋。随后她带我参观了里面的教室,介绍了这里老师的情况,并告诉我我国在孤独症研究方面也很滞后,很少有中文原创的研究资料,他们的资料大多来自国外。下午我旁听了一节课,看到了那些可爱的孩子,因为缺乏基本的社交能力而不能与他人无障碍交流,长大后也不能融入社会。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来不愿抬起头来看看这个世界。老师告诉我,不知怎么的,患孤独症的孩子大多可爱漂亮,眼睛纯澈,好像星星的孩子,无意中降落人间。因此他们把这里叫做“星星雨”。听了这个美丽的故事,望着那些美丽脆弱的孩子,那些忧心如焚的家长,我第一次发现,我们身边有这么多迷失的群体,临终的老人、孤独的孩子、无助的盲人……当我们在追“梦”的时候,他们正在默默承受。尤其是那些天生处于劣势的孩子,他们没有选择就陷于如此境地,他们的父母必须默默承受不能承受之重。这里的志愿者,包括我见过的那位大姐姐,在大学忙碌的学业中每周都抽出好几个下午来到这里,无偿地默默奉献,不求回报。而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居然都如此漠然。第一部分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4)回到学校,我把我的感受见闻与同学分享,我的一位老友有一个理论:这不是那些人的错,他们不过是环境的必然产物。那些学业、生活、事业顺利,总之混得好的人,往往多有真实的感人温馨的家庭观,他们往往对他人洋溢着友爱积极的爱心,对社会充满感激。而混得不好的,感到自我价值没有实现,或干脆是自觉也没什么自我价值的,因而生活充满郁郁不得志的愤慨、不屑和挣扎,同时对他人也冷漠。当时的我很同意。但是同时,我突然感到一种需要:不是“适应”世界的需要,不是“反抗”世界的需要,而是与世界“和解”的需要。我们想要这个社会成为我们希望的那个样子,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于是我索要了一张志愿者申请表,申请为这个机构志愿翻译英文学术资料,发表在每期的《星星雨通讯》上,供家长和老师们参考。毕竟,学习知识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升学。在每周的翻译过程中,我都对这个群体多一点了解,也多一分为他们做事的动力。初三暑假,我终于有时间来这里亲身做一线志愿工作了。工作人员分给我“简单地陪伴这里的孩子一下午”的任务。我来到操场,找到我的女孩,七岁的“琳”。“你好,琳!”我蹲下来,热情地与她打招呼。琳低头不语,一直摆弄手中的玩具。我继续用各种“你在玩什么呀”“给我看看好不好”的开头试图与她对话,但她始终不理我。虽然之前早就了解到孤独症儿童经常出现不理人的情况,但这样的现实仍然让我有点失落。整个下午,我只是尽到了照顾她的职责,喂她喝水,保护她玩运动器材,把她从楼梯上抱下来,却没有达到与她交流,让她通过我了解外面的世界,试图与朋友交谈的目的。直到下午活动时间结束,铃声突然响了起来,琳尖叫起来“不要铃不要铃”,我赶紧抱住她,轻声安慰她,抚摸她的头,让她安静下来。琳一直在小声地嘟囔“不要铃”,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谈话”。这个暑假,我每隔几天就去看琳。最开始,琳看到我毫无反应,漠然地继续玩玩具或是低头不语。我照样整个下午追在她后面,在铃响的时候捂住她的耳朵。逐渐地,随着我去的次数越来越多,加上琳在研究所的学习治疗,她慢慢地认识我了。有一次,当铃响而我恰好在远处的时候,琳第一次大叫着“大姐姐”向我跑过来。我抱住她,感到了一种被人信任被人依赖的幸福感,和一种公民的责任感。我不再只埋头于自己的世界。我尽我的努力进入了琳的小小世界,改变了她,哪怕只是一点点,哪怕起点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对话。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发生了改变。我经常玩笑似的想,如果我能够搞定这样一个从不回应的“谈话”对象,我的交流能力应该会有质的飞跃。带着这样的沉甸甸的感觉,我通过保送升入高中。与以前尽自己绵薄之力不同,我知道非政府组织最需要的是更多人的了解、关注,和更多志愿者的支持。于是我开始通过电视台向全校介绍孤独症的知识,协助“星星雨”在图书馆举办讲座,并且建立爱心社,组织同学们一起到“星星雨”陪伴那里的孩子们。“星星雨”的老师说,我们是他们接待的第一个中学志愿团体。从此,我走上了志愿者的道路,与同学们一起,我们假期有时间就去那里陪伴孩子们。从这以后,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我们也逐渐有了更强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第一部分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5)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则更需要这样的责任感。在2008年突如其来的“5?12”地震后,作为校刊“汇文天下”部门的负责人,我发起了义卖捐助灾区的活动。我召集志愿者加急赶制海报,联络广播站进行宣传,与销售部合作在校园内外各个角落设计销售点。我们还设计了各种“合集”进行促销。最终我们募集了两千多元,并将款项全部捐赠给中国红十字会。但是只有物质上的支援是远远不够的,灾区的同龄人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帮助。作为学校电视台的主持人,我策划制作了一个心理救援的短片。我们请了年级的几位同学和心理小屋的老师,请他们每人对远方的同龄人说几句鼓励的话。话语不能过于伤感,不能触及伤处,而是要体现出年轻人的活力与承受挫折的勇气……我们还排练了一曲“真心英雄”。经过对参与摄制人员的培训和外景拍摄,摄制部分完成了。我们回到电视台制作室,将之前学校心理老师在汶川做心理咨询志愿者的时候采集回来的照片和志愿者给学生的信制成视频。经过几天紧张的制作,我们刻录了二十张光盘,捐赠给了全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现在,我是PEER(PeerExperienceExchangeRostrum)的一名志愿者,目前我们2009PEER的五十多名成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为7月、8月即将在陕西、湖南的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别进行的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作准备。在做志愿者、服务于NGO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人,熟悉亲近了一个个特殊的群体,心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逐渐地增加,对社会的认识越来越立体。是的,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国的NGO发展还很落后,但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参与进来,我们做得越来越好。中国有一百五十万孤独症儿童,无数偏远落后地区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当我们无数人在各个地方一起做一些事情,我们就已经在改变这个世界。从小窗到大窗出于对文字的热爱,我加入了学校的校刊编辑队伍,开始了约稿、催稿、采访、校对的生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总想着要把小小的专栏设计成一扇窗口,一个同学们观察校园动态的窗口,也是展望外面广阔天地的窗口。我也给校刊贡献了很多稿件。写稿虽是个苦差事,但也是促使人思考,使人思路清晰的动力。当我们报道一个校园或社会的热点问题的时候,比如文理分科问题,那些来自不同人的不同声音总能促使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多角度的思考之后再得出一个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答案。这样,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使得我能够较为敏锐地捕捉到社会问题,并全面地分析这些问题。高二时,作为校刊核心栏目“汇文天下”的负责人,我的工作转向组织策划。每周的例会我都试图激发讨论,使大家碰撞出更多的好点子。在尝试创新的过程中,我和另三名成员一起增加了“看世界”这个双语栏目,每期都到国际部采访一个不同国籍的同学,并收集整理该国家的相关资料、图片,使每一期栏目都成为了解留学生生活和这个国家的窗口。我们还采访国际部的老师,以了解更多留学生在中国的故事。我们采访来自瓦努阿图的师兄,让同学们了解了这个许多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太平洋岛国的风情;我们采访已经在北大就读的上届留学生状元,向她学习如何在异国的求学路上取得成功;我们向每个留学生班级发出问卷,调查他们对中国教育的看法。一期期的栏目都是一个个窗口,我们与国际部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世界”。第一部分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6)我们做开拓者,更做拾荒者。大家注意不到的东西,我们捡起来,串成回忆的项链。现在想来,校刊的经历也许对我是种历久弥新的磨炼。在稿件堆积成山的日子里如何平衡审稿与做作业的时间,约稿不成的时候用什么技巧可以成功地拿到想要的稿件,平息初中部成员对于初中部分数量过少的抗议,收集教师语录的精髓……在校园这个相对简单的环境中,运转一个最后需要见到实际成果,并需要把成果展示在全校面前的组织也许是最有效的锻炼方式。电视台则是更生动、色彩更丰富的窗口。高二伊始,我成为了学校电视台的主持人,第一个任务就碰到了一个大型活动:校庆报道。到场的有几百位五六十年代的校友,其中不乏各界精英。我与摄像师在学校的各个会议室里捕捉有意义的瞬间,与老校友交谈,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常常发出由衷的感叹。在每周三的主持中,我向学校开启了一扇窗口,一个展示学校、思考社会的窗口。模拟联合国成为“世界公民”从模联的选修课到北大模联的磨炼,我在其中又发现另一个通向世界的窗口。初上高中,周四下午内容丰富的选修课使我获得了学习的热情。我认真地浏览选课单,在法语、摄影、古诗词鉴赏各种课程中,我看到了模拟联合国。也许是联合国的威严震慑到了我,或是因为它新鲜的模式吸引了我,最后我毫不犹豫地踏进了模联的课堂。在选修课中对文件写作方法等基本知识有了简单的了解之后,我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次北大模联经历,而我又是在模联最为独特的世界遗产中心委员会:在这里代表们的职责是模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工作的特点就是在台上二十分钟的Presentation过程简洁清晰而完美,而台下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准备Presentation。我与另两名搭档一起准备印度那烂陀寺的申报。汇报分为十几个专题,我们三个人进行分工,每人分别准备几个专题。前期茫茫的准备工作是数不尽的阅读资料、查阅资料的过程,细琐又耗时。而最麻烦的部分是有些专题会找不到资料,我就分到了这样一个专题。有关那烂陀寺的“监管”只能找到少量的基本资料,更没有数据体现该遗产最近几年的监管有什么提高。网络、图书馆那一篇篇文章我都仔细地查阅过,但是这样的数据也许只有当地才找得到。这样,我们的准备工作,包括这一专题在内的好几个地方都存在这样的准备不足之处。我们三个就这样走进了北大。会议第一天的介绍,主席就准备活动的难度作了评估报告,特别指出了“监管”这方面的准备难度。第二天就是Presentation了,我们回到住处后,回忆主席的话,认为这是一个暗示,也就是他在评估过我们的报告之后认为大多数代表都在这一方面做得不足。如果我们改进这一方面,当然就会脱颖而出!于是我们顾不得第二天还要早起开会,连夜对这一部分进行扩充,对该遗产监管方面一贯的严密作了详尽叙述。结果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最终我们的申报以全场几乎最高的票数通过。会议中少不了的就是这样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反应和果敢的判断。在会议自由辩论中少不了唇枪舌剑,为争取票数少不了纵横捭阖,而会后我们无不庆幸我们结识了这样一帮真诚的朋友。第一部分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7)北大会议结束后,我们这帮人马回到学校成立了模联社团并充任董事会成员。我们参加模联的历史很短,组织很松散,建立社团就是想让这个活动继续系统化、正规化。招新会议、建制讨论、责任下放……一切都是未知,没有模式可以沿袭套用的时候,我们开创一个模式。作为宣传部长,我利用电视台和校刊的便利条件做广告搞宣传,向全校介绍这项活动,宣传这个团体。就这样,我们有了一个五六十人规模的社团。接下来就是对新人进行培训,当年我们在选修课上学习的,再加上我们在会议中体会到的,我们要让这些传播开去,传承下去。社团很快迎来第一次大型活动:第一届校模拟会议。我们请来外校模联人做技术指导、嘉宾,请没有经验和有经验的成员一起开会。准备工作很费周章,仅是借会议室就经历了对校长和副校长一个小时的游说。会议最终圆满成功,四十多名代表都又经过了一次锻炼。通过志愿者的经历,我努力成为一个“公民”,通过全球化教育的过程,我希望成为一个“世界公民”。我眼中的全球化模联不仅使我认识了一群来自各地的最优秀的高中生,使我把视野从身边放宽到全国,更使我学会从一个“世界公民”的视角考虑问题。在“地球村”的狂欢节中,我也在疯狂中感到了文化的力量和全球化的张力。因此2007年的暑假,我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参加了三周的交流项目SIG(SummerInstitutefortheGifted)。在那里我接受“文化休克”(俗称cultureshock)的洗礼,在远离comfortzone的地方继续挑战自己,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在中国教育下与美国学生的不同——长处和劣势。周一到周五的时间每个人都要上自己选的课,比如,我选的是Globalization(全球化)、Hip-Hop(街舞)、WordOrigins(词源)、Math(数学)和Broadway(百老汇)等。有的课程,如我选的全球化,就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如聊天般尽情讨论。老师扮演的不过是话题发起者的角色,而我们这些来自全球的学生才真正是这节“全球化”课程的主导者。在这里,看似漫无边际的讨论其实是激起发散性思维的头脑风暴。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同学面前作口头报告,锻炼当众讲话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还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甚至是剧院,完成了一个个综合多角度信息的收集、整合过程。这个过程是快乐的,但绝不轻松。而最后一节的百老汇课,则是老师根据报这门课的学生的特点编写一出小音乐剧,然后我们在接下来的课中排练剧本,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剧目知识和表演技巧。三周后我们将把排练成果通过汇报演出展现给全体营员。在最后一天的闭营仪式上,一个美国学生和我分别发表了StudentSpeech。在我的演讲的最后,所有中国学生共十几个人全都上台来,一人教给观众一句中文的离别赠言。最后,在为友谊响起的掌声中,这次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圆满完成。在那里我感到的不仅有种种新奇感,更有种种亲切感。我不仅感到了拥有国际视野的必要,更感到了维持自己民族性的重要。全球化绝不意味着抛弃我们的传统,绝不意味着文化灭绝。全球化是同质化的过程,是为了沟通无障碍,信息、技术、资源最大限度共享。但同质化不是单方向的同质化,我们的任务不是要被“美国化”,而是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融汇,方能学贯中西。我们首先是潮流的创造者,其次才是追随者。我们可以盲目地追随,也可以影响潮流。我们不应陷入西方文化的旋涡,而应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第一部分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8)在此后接待香港和台湾的同学的时候,我更是感到了这种责任。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那些一脉相连的共同点,对热点问题角度不同的思考让我感触更深。从宽容到多元化据说我在小时候就是以“宽容”闻名于居民院和班级的。小时候所谓宽容,不外乎被人欺负不记仇,没人爱理的人我能忍,没人爱干的事我去干。我听了发小对我的这个评价后,不禁感叹这明明就是比较好欺负,没个性。一般来说,有才的人都有个性。他们不需要平易近人的性格就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反之,没才的人就必须平易近人,因为除了“性格好”,已没什么优点可供人把玩。这“才情性格论”许是谬论,但我还是乐意被人叹作“宽容”的。在我理解,宽容不只是好欺负,更是一种对所有立场、观点和思维方式的开放态度。我想我小时候所谓的“宽容”,无非就是善解人意。当别人叙说的时候,我注意倾听,并往往能理解他的立场。而现在,我倾听一切观点,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纷杂的世界里,哪种声音是必须倾听的“正统”已无法辨别,我们唯有尽量多地获取信息才容易作出一个稳重的判断。就像前言所声明,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一个不敬神的人不知何为正统,他只有自己对每件事作出判断,并对自己的判断负责。而敬神的人只对神负责,并不对自己的判断负责;他们寻求的正是尼采所说的“一己的安眠”,以及“有助于安眠的麻醉性之道德”。只是按照神立的观念行事,并没有实质上的道德自律。高二第一次上哲学课,当我看到课本上对哲学简单粗暴的划分(唯物、唯心)和扣帽子的说法(唯物=科学,唯心=愚昧)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提出了质疑。在很多国家,哲学课并不是这样灌输一种所谓“正确”的人生观,而是向学生介绍哲学史,把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呈献给大家,让学生在思考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得出自己的结论。我本能地感到,哲学是教人思考的学科,这般简单粗暴的结论,抑制学生的思考,不是教育,简直是“反教育”。很多伟大的哲学家都持有唯心的观点,按照课本的说法,这些哲学家简直如同白痴一般可笑。马哲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的墓碑上铭刻着下面一段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记得初中时候的平面几何课,第一节课老师就告诉我们:“我们将要学习欧式几何。欧式几何有五大公理。这五大公理无法证明,经验告诉我们它们是对的。我们在认为它们是对的前提下展开得到欧式几何体系。当然也可以作另外的假设,建立与五大公理不同的公理,这样得到的就是非欧几何。”不同的几何体系中的定理都是由公理经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内部没有矛盾,没有孰对孰错。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向报社投稿,狂妄地建议“至少每个人都有权真正地思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被灌输。灌输知识的后果远没有灌输思想的后果可怕。也许我们是一群健康向上、整齐划一的青年,但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多元化。我们不需要整齐划一的人生观,而是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当然,这篇不符合主流思想的文章并没有发表。我想,我们需要和谐的社会,却不需要一元的思想。只有宽容各种不同的思想,允许它们百家争鸣,真理才能越辩越明。如果不允许“辩”,而只允许一种不会错的正统思想存在,思想将无法进步。后来,当我申请学校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是一种呼吁“多元化”的声音。当我看到密西根大学的申请题目“如果你是中学校长,你希望改革什么”的时候,我一气呵成就写完了这篇“希望改革政治课”的文章。在美国这样一个被多元化成就的国家,这样的思想并不是“异端”。爱智慧的人,应当独立思考而不是被迫接受。第一部分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9)然而,善于倾听并不意味着“长耳短视”。听到不同的声音有助于我作出较为完善,或者是尽量接近真相的判断,但是各种“舆论”往往都与真相离得很远,我更看中自己的实践与体验。我希望亲自体验西方文化,亲自融入那个社会,看看它到底是那种舆论说的那个样子,还是另有一番风情。于是,我想到了走出国门。申请的那些事儿我的内心总有一种惴惴的不安。“多少不同的可能,而我却在选择明天的早餐。”总有一个声音这样对我说。我知道人生很短,可能很多,我满足于我的生活,但我还是觉得它太不可预测。最开始,我不过是简单地觉得到外面闯荡经历未知事物应该是有意思的经历,后来在一步步往下走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无数之前没有想过的理由。我是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申请之路的,并不像很多同学从小就有明确的目标要到美国某知名大学。这条光荣的荆棘之路对我来说本来就只是一个“可能”而已,于是我怀着轻松的心情,报了第一个“五一”TOEFL词汇班,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单词。高一暑假在普林斯顿的交流,让我近距离接触到另一个迥异的教育体系、价值观,我希望了解它们甚至成就“更多可能”的想法才变得更强烈一些。但是多年来的“正统教育”使我根深蒂固地觉得即使教育方法有很多问题,高考还是全世界最靠谱的事。所以高二寒假SAT班开始时,我意识到如果要准备SAT,我的课业一定会受到影响。我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放弃留学,或者继续,并承担一旦失败高考也会受影响的风险。我们学校并无“前辈”,只有与我同级的战友。我们交流过后一起决定走下去,即便是没有后路。从那个暑假开始,我第一次认真投入了很多精力,每天背三百个红宝书单词,两天刷一套模拟题。开学后,我争取白天把学校作业写完,8点以后看SAT。考前的一个半月,我转为以阅读为主,每天刷一套题,一两点睡觉,第二天照样要集中精力把听课效率提到最大。那时我的确是做到了“尽人事”了。压力确实很大,由于参照标准很模糊,我也不是很了解,我一直不确定我是否能够成功留学。当时很有点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的味道,所以效率不错。上一次我这样背水一战大概是准备体育中考。中考体育加试前的那个寒假,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还有两个多月就要体育中考了,而八百米看起来仍像是不可能的任务,或者地狱般的任务。这个念头震撼到了我,使我提前进入紧张时期。于是我每天晚上都在楼下漆黑的夜色中绕楼跑两圈,差不多一千米,并且每天去健身房做有氧拉丁以便长跑中比较身轻,这样坚持了一个寒假。一开学,我就发现班里只有我每天这样练习。别人或许是没有意识到体育中考的来临,或许是认为学校会安排好训练事宜,总之我的体育成绩一下就从倒数变成了第一,从此变成了女生八百米的领队。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体育天赋和体格的人,正是对即将到来的困难的正视、直面和勇于承担的信念,让我改变了自己。这种信念,与之后我在留学之路上的信念,是同一种东西。红宝书的确是个梦魇,但如果坚持背确实还是很有效的。官方推荐的方法是快速浏览,但我觉得比较王道的还是看每个单词的时候尽量用一个自己的方法记一下,联想或是语音或是象形,什么都行,就是利用第一直觉。这样可能会比直接浏览慢一点,但记忆效率比较高。另外我还非常细致地做了总结近义词的工作。我过第一、第二、第三遍红宝的时候就尽量把同义词写在了每个单词的旁边。这样我就拥有了一本看上去很好很强大的旁边写满了密密麻麻近义词的红宝书……当然事实证明这是有点完美主义或者偏执型人格作祟,我完全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来做这个浩大的工程,因为事实证明我后来只又看了一遍左右……我高估了自己的毅力。我还有个本,用大括号把所有的相同的中文意思的词都括在一起……大家feelfreeto我,这个大概就是偏执型人格的女生喜欢弄的东西。但是确实有的还是很有效的,这样就能很快记住一大堆变态的词,比如,我记得“骗”这个意思的同义词大概是最多的,swindle什么的一共有二三十个……当然大部分都是一辈子也遇不到的,本活动只供背红宝书无聊时自high使用。这些东西都是有至少四个月的时间才有必要去搞的,如果你只有三个月甚至更少的时间,背核心词和做阅读才是王道。第一部分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10)高二下学期我充实地在虐SAT中度过了。从香港回来再过一个多星期就是期末考试了,我在那一个多星期里又集中突击了一下本学期的最核心内容,事实证明结果还不错,排名与以前比无明显变化。这个试验结果也可类推到SAT考试,比如GRE词汇固然是积淀,但考试差不多90%都是那核心的三千五。暑假开始,我参加了新东方Workshop。此前我对申请并不十分了解,在班上周老师会讲一些申请中的原则、选校的技巧等。在我了解了这些内容以后,申请的时候就不会走偏,而是可以有针对性地把最闪亮的一面展现给AO。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闪光点,如何发掘这个闪光点就是课上讨论的内容了。在分析别人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学会的是一种批判思维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自己的Essay写作中,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写文章也许是申请中最痛苦、最快乐、最广博、最深邃的一部分了。构思的过程就是自我发现的过程。我认为最重要的在于我们要有激情,有喜爱的东西。这要靠平时的积累,取决于平时真实的兴趣点。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关心的问题、思考过的话题,那他的Essay就会只触及表面,或者是遵照学校的喜好硬生生地捏造一些特点安在自己身上,或是说一些无关痛痒不真实的话。AO是一定能鉴别出这些的。这就是为什么Essay最能体现一个真实的申请人的原因。所以,最重要的任务,不只是为了申请论文,更是为了今后一生的发展,每个人都应该真正有自己的“生活”:这是除了按照学校的要求、老师的布置、社会的需要以外的真实的“兴趣”。是的,我们小时候都是有兴趣的,后来慢慢地因为“正经事”的压力太大,我们慢慢地放弃了兴趣。现在就是时候重拾那些“不正经”的事了。如果我们希望做完整的人,甚至有可能的话,做有深度的人的话,我们就要活得自由一点,不要被框架束缚住,不要做标准流水线上的成品。另外,一个人兴趣的多寡当然是与他的知识广博程度成正比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多睁大眼睛接收更多有趣的信息。你看,我们“适应”了社会,放弃了自我,最后就会导致“平庸”——与所有人一样的,与标准一样的,毫无特点。一个平庸的人,不管他做得再“出色”,也还是一个平庸的人。我们所要努力的,就是要证明自己并不平庸,而是一个独特的、鲜活的、有独立思想的人。绝对不要因为这所大学要的是“领导力”,我就变成一个领导。如果你写出来的不是自己,而是按照一个模子造出来的标准像,这与现行教育制度的理念没有任何区别。大学需要的是个体的人,带着他们的个体人格,给大学注入独特的那一份新鲜,甚至很多学校会特意寻找少数群体并给他们照顾。选校也是一个很纠结的过程。都说选校如相亲,match最重要。但是pointis,学校也正像那个面目模糊的少女/男,性格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就需要你doyourhomework了。我当时做得不是很好,除了在各处听到的说××大学是××的性格,我并不知道从学校网站等各种资料中怎么看出“性格”这么精髓的东西(从Essay的题目倒是能看出一些!)。于是,我采取了early拿下保底,以便regular中广撒网。这是一种比较流氓的行为,但确实是比较实用的。当我在得知earlyadmission的MichiganUniversity录取了之后,我就放心地将重心转移到了排名前二十的学校,节省了很多额外功。甚至Brown一开始都不在我的originallist上的,是我发现我regular范围缩小精力够用之后才加上去的。另外,比较影响心态的就是定位。记得我在CUUS上看到一位仁兄表达他自我定位的几起几落时,真是深有同感。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过程:一开始刚有留学想法的时候,由于是受到某种刺激,立誓HYP全奖非我莫属;上了一个班认识了一些人之后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叹道“唉!有他们在我可能也只能凑合前××了”;上了CUUS论坛看到真真假假一些chance帖之后,被深深地打击到,带着火星人一般的心情觉得有学校可去就不错了……总之就是由于最终决定因素的复杂,自我定位受环境影响很大。我当时的心情也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当然就是:要淡定。我8月底将前往布朗大学读大一。在这样一个以自由的学风著称的地方,我想我会尽情探索。没有核心课程,有如此多的可能,谁知道我会不会发现更多的兴趣呢,会不会开拓出另一片天地呢!在未知面前,我的未来似乎又模糊了,不过我喜欢这样的未知。知道结局的游戏是不好玩的。结束也是开始现在的我正在准备为我们即将前往的三个支教营点募捐和购买图书;参与一个古希腊哲学的读书讨论会;旁听北大的一些课程和各种讲座。生活未完待续,过去又不断变成回忆。没有回忆就没有人生,一个人之所以是他自己就是因为他拥有的那些回忆。当我回忆的时候,那些穿过时光的模糊片段在头脑中回放,仿佛一场电影。前两天读好友的日志,看到一篇讨论墓志铭的。大家众说纷纭,我也不禁想象起我死前的卡夫卡式场景:我病了,是那种万里挑一的病,病得要死。家人围在我身边,问我死前还想要什么。“你喜欢什么,亲爱的?”“我喜欢洁净的空气,蜂鸣的声音,素皮的书……”发问的人奇怪地摇摇头,走开了。可是能想到什么令人满意的答案呢?哪个答案不蕴涵着无尽的虚无感呢?我曾试图找寻生命的意义,终极的真理,存在的价值,但抓住的唯有虚无。我最后拥有的唯有回忆,如果我还清醒的话。甚至我带不走回忆。这样一想,便释然了。人生恍如梦,化蝶戏丛中。就算它是一场游戏吧,我也可以把它玩好;哪怕是没有输赢的游戏,也可以尽量havefun嘛。这样,当游戏结束的时候,我就可以微笑着,回忆着那一个个有趣的瞬间,满足地离场。第一部分 周成刚点评:优秀来自于主动追求一口气读完了李峭寒同学的故事,眼前浮现出一个鲜活的、多维的、真实的青年形象。李峭寒同学用自己的方法、实践和成绩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年轻人自我奋斗的故事,给人启发,让人清醒。在大部分小学生还懵懵懂懂的时候,李峭寒已经能够自主地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并且课内功课和课外活动一样不落。无论是每天的家庭作业还是学校广播站的广播节目,她总是满心投入,不经意间已经收获许多。李峭寒从小对书痴迷,有时候一本喜欢的书可以读上七八遍,知识又带给她探索自然世界的渴望,这种渴望促使她自己钻研,完成了她小学时代的第一篇学生论文。这种追求和探索精神是她培养的一种优秀习惯。她勇敢地去接触社会。人说社会是个锻炼人的大学堂。当大部分中学生天天做题做考卷、一切皆为中考作准备的时候,李峭寒同学再次先人一步,勇敢地走出校门,主动接触社会,投身志愿者的行列。她的志愿活动从临终关怀医院,到孤独症儿童关爱,到贫困县支教活动,到她自信地走上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讲台,每一步都在走向一个更加富有挑战的广阔新世界,她也正在成为一个具有强烈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表率。这种自我实践带给她的是更多的自信和勇气。取得一次成绩可能是偶然的,取得两次成绩可能有巧合,第三次的优异成绩一定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李峭寒同学是一个善于观察判断、善于思考交流、善于发现、总结和善于付诸行动的年轻人,这也是她今天能够成功走进美国名校的重要原因。大洋彼岸是一个不同的多元世界,人种、环境、教育制度、社会运作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和中国都不尽相同,李峭寒同学未来的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我坚信,这条未来的未知之路对于李峭寒同学来说会变得更加迷人和精彩,因为她每一天都在学习和成长。周成刚:著名英语教学与留学咨询专家,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一部分 周雪瑶 跌跌撞撞的幸运儿(1)她在美术上的天赋征服了美院的老师,老师专门为她独创了一套教育法她独自学画多年不为功利,首次参加美术考试就拿到最高级特长生资格家人的去世让她重新思考人生,她要做回真实的自己她高考失利,备受煎熬却决不气馁,再次走上战场直击美国高校她叫周雪瑶,她说自己是跌跌撞撞的幸运儿这个夏天,她即将前往RICE大学念她喜欢的建筑学为理想再次启程,意气风发我经历了太多校园时代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想到了太多曾经无暇去思考的问题。体会到了身上的责任:于家人,于身边人,于自己的责任。我开始宽容:宽容错误,宽容差异,宽容矛盾。我学会了发自内心地感激:感激人,感激事,感激从小到大我所经历过的遇到过的一切。我还会感到恐惧,还会感到彷徨,但这些不再会阻碍我追求我的梦想。——周雪瑶跌跌撞撞的幸运儿第一次直面惨淡的人生回溯到记忆的开始,我已是阿婆家的常住户。阿婆家的房子很大,却经常被客人塞得满满当当的:有阿公阿婆的老战友,有楼上楼下的邻居(好多是不堪忍受我弄出来的巨大声响来提意见的),还有诸多远的近的亲戚。其中,我最为期待的客人莫过于我的表姐表哥。自从老哥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从南方考到了北京并成功领导了三个弟弟妹妹,周末就开始变得无比激动人心:浩浩荡荡的出游;说不完的笑话打不完的嘴架;背着阿婆打电脑游戏,被发现以后被一起叫过去谈话……如果说老哥是兄弟姐妹中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小哥则是我绝对的榜样。比老哥小四岁的小哥也还是大我许多。当我还在小学面对凌乱的作业被老师发回重写的时候,小哥已经是北京绝对重点中学里实验班的学生了。为了追随小哥的脚步,我成功地说服老妈把我转学到了中关村一小。很意外地,原本全班二十几个双百分都没我份的成绩竟然在转学后第一个期末变成了全班第二。根据当时学校的惯例,我被保送进了数学班。对当时懵懂的我来说,数学班只是个有很多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顺便可以在同学中赢取崇拜的地方。因此对于奥林匹克数学的学习,也就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像游戏一样进行着。十岁生日那天,老哥和小哥第一次给我买了生日贺卡(当时买贺卡庆祝生日这件事在我们家被视为极大的奢侈行为),以庆祝我终于告别了没心没肺的个位数年代。半年后,我随着父母离开了阿婆家,再半年后,小学升初中的战役打响了。拜所谓的“中小学生减负”运动所赐,电脑排位这项万恶的制度被引入了小学升初中的录取当中。所有学生,无论好学生差学生,未来的命运都寄托在区教委那台小小的计算机随机生成的分配表上。那段时间,我真是听到了太多好学生被派到三流学校而浑浑噩噩度日,而差生中彩票得以进入好初中的恐怖故事。当实力与努力无法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时候,人会陷入极度的无助;而处于这种无助状态下的人,哪怕看到一丝的可能,也会拼尽全力赢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后来我才知道,这华山一条路正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在我六年级那一年,区里对初中招生的限制有所放松,允许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几所在前些年被限制招生的优秀初中招收总计五百人以上的数学竞赛特长生。海淀区是个教育大区,这个区优秀学生的数量远远大于这些学校开放的名额,竞争便显得无比激烈。作为海淀区鼎鼎大名的中关村一小,也在我们六年级开始后不久开展了专门为小学升初中奥数比赛作准备的数学班。这个数学班有着其他课外活动所不可比的特权:上课时间与学校正规课程重叠,如有特殊需求,数学班上的学生亦可以随时翘掉常规课程;聘请当时海淀区奥数界最为权威的老师来给大家上课;这个班上的学生有参与海淀区其他各重点数学班及初中实验班录取的优先权。而这个数学班的学生是以五年级时数学班的学生为基础,经过层层的考试、筛选选拔而来。要想上好学校,第一关便是通过校内的选拔。第一部分 周雪瑶 跌跌撞撞的幸运儿(2)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奥林匹克数学的重要。环顾四周,我身边有太多的竞争者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牺牲周末以换取在奥林匹克数学方面的造诣。从第一次考试开始,我便意识到了与周围人之间巨大的差距。我认真地做笔记、疯狂地做题、奋力地挣扎,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够让我赶上与他人之间数以年计的差距。在残忍的结果公布的那一天,我怀着无比绝望的心情坐在教室里,等待末日的审判。最后的结果响起,老师大声地念着每一个被淘汰者的名字。一个人走了,两个人走了,很多人走了。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奇迹般地还坐在座位上,任课老师已经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他们一定是搞错了。”我这样想着。下课后,我满心侥幸地离开了教室,迎面碰上了我们新来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林老师。“雪瑶,我要找你谈谈,你的成绩本来不足以让你留在数学班里,”林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是我让他们把你留下的。就我这几个月的观察,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上了数学班以后,一定要好好学,知道了吗?”我点点头,不敢置信。林老师在中关村一小是有着相当地位的。学校在数学竞赛中取得最好成绩的同学,全部是林老师的门生。能够入得她的眼的学生,那绝对都是一等一的优秀。我到现在都百思不得其解林老师是如何从当时在班上并不十分突出的我的身上找到闪光点的,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继续努力。而林老师为我做的还远远不止这些。由于我起步较晚,信息也不是十分灵通,于是错过了报名参加“迎春杯”比赛辅导班的机会。林老师便利用自己在圈内的关系,帮我临时加入已经开始的课程当中。尽管有林老师费心的帮助,我的成绩还是没有很大的提高。望着一摞摞卷子上依然不会的一道道数学题,我心里真是焦急万分。此时,林老师对我的信任成为了我前进的最大动力。我玩命地做题,努力地消化新知识,一点一点像蜗牛爬墙一样挣扎着向上爬,为自己的梦想,也为林老师对我的期待。回忆起那段时间的生活,我总是会不由得对当年尚幼小的自己肃然起敬。当时,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上学,除了上一天的学校的课,平均每天要上两个数学班。每天中午只给自己10分钟的吃饭时间,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做题和上课。通常晚上要到6点才能回家,用微波炉把老妈做好的套餐热一下,吃10分钟,然后便做题一直到11点半睡觉,周而复始。这是我至今“懒散”的生活当中最为刻苦的一段时光。纵使后来痛苦如高考与申请的准备,都不曾达到如此的强度。数学班虽然课业繁重,却是我当时每天最为开心的时光。目睹自己一天天的进步,信心也在逐渐地建立。同时,我在数学班上也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同学,我母亲也与一些同学的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同学和家长为信息闭塞的我们提供了原来根本想象不到的机会。自此,我面前的道路变得宽阔起来。机会多了,成功被录取的概率就提高了,可是失败的次数也水涨船高。虽说我的进步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但是我所要追赶的差距还是太大了。只能接受一次次口服心服技不如人,一次次令人沮丧的失败。在那个雪花纷飞的冬天,我和我妈在雪片般纷飞的考卷当中,接受了一次又一次从希望到失望的洗礼。第一部分 周雪瑶 跌跌撞撞的幸运儿(3)终于,在一个大雪的冬夜,路边的小饭馆里,我和我妈在又一次的失败面前对视无声。“你还想继续吗?”老妈心疼地问我。“嗯。”我回答。在后来很多的考试作文里,我对这段细节进行了大肆渲染。在那些故事当中我口若悬河,对着面呈崇拜状的老妈作出了如诸葛孔明《出师表》般气势磅礴感人泪下的演说。其实现在我还是能够基于这个故事写出一大篇为什么坚持,以及坚持与成功之间必然联系的论文,但那些都是马后炮。其实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我要是放弃了,那些苦不就都白受了?我不甘心。我不懈的坚持终于让本来暗淡无光的未来出现了曙光。我的成绩逐渐从班上的垫底挤入了第二梯队的末流,又从第二梯队的尾巴混入了第二梯队的前列。试卷上对勾逐渐取代了错叉,我也可以越来越多地回答老师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在某个初中很重要的一次考试当中,据说我考到了前二十的好成绩。而我在北大附中的考试也考出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面试的机会。就像所有的故事一样,在结局到来之前,主角是不会轻易获得成功的。前二十的成绩并没有让我获得最后的录取,该校对三好学生的执念将我生生地拦在高墙之外。而我期待已久的“华罗庚金杯”的考试,也以考砸而告终。由于“华罗庚金杯”的考试与北大附中的面试时间重叠,我进入北大附中的可能也在还没开始之前就宣布了死刑。在“华罗庚金杯”考试结束的第二天,我躺在床上,动都不想动。也许是天意吧,一个同学的家长的一通电话让我老妈一把拖下了尚在床上自怨自艾的我。原来北大附中的面试分为两天,为照顾这批去考“华罗庚金杯”的学生,北大附中允许错过面试的学生在第二天继续参加面试。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进入北大附中的校园。所有面试的学生都在当时看起来无比巨大的篮球场里排队等待分组与分配领导员。我这组的领导员是当时高一穿绿校服的一位模样十分清秀的姐姐。之后的面试进行得无比顺利,特别是一道有关不良少年的讨论题。我鬼使神差地看过一本叫做《寻找回来的世界》的书,专门讲少年劳教所的问题。而我后来才知道,这本书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曾被改编成电视剧而家喻户晓。我的这点墨水给面试老师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即使当时我全然记不起那本书的情节。当我迎着附中老师的微笑离开的时候,我想这就是我命中注定的那所学校了。2001年5月8号,我爸在回家路上接到了一通电话。进家门的时候他几乎是跳着的:“你被北大附中录取啦!”我哭了。很激动,很委屈,很开心!回学校拿录取通知书那天我并不在北京,是我妈去取的。据老妈的回忆,那一天,林老师的脸上满是笑容。后来在初三的时候,猛然想起要回小学看老师。运用游击战的战术绕过保安找到了林老师以后,她依旧满脸笑容。我跟她汇报了两年来的成果,也说了我对考北大附中实验(1)班的担心。她对我说:“你考不上谁考得上?你就是读清华北大的料!好好学习,中考以后来看我啊!”后来我没有悬念地考上了北大附中高中,稍微有点悬念地考上了实验(1)班。可我还是食言了,我并没有回去看林老师,因为什么我已经记不起具体的原因。高二的那个教师节我飞奔回小学,撞上了当年辅导我无数个中午的数学老师,寒暄了几句以后他告诉我,林老师退休了。第一部分 周雪瑶 跌跌撞撞的幸运儿(4)当我离开中关村一小的那个花里胡哨的铁艺大门的时候,我知道那曾经硝烟纷飞的一切,结束了。银杏叶下跳跃的幸福时光刚从六年级的血雨腥风里搏杀出来,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平和、安详。我背着崭新的书包,穿着最漂亮的衣服,摇摇晃晃地走进了北大附中。走上南楼壮观的楼梯,来到二层,见到了崭新的班级,宣告梦幻般的三年初中的开始。北大附中在当今这个功利主义横行的社会可谓是个异类。秉承北大的办学理念,北大附中充分尊重每一名同学的个性与决定,承认人与人之间天生的差距,支持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自然淘汰现象。我们老师曾经讲过一个北大附中著名的羊群理论:北大附中的老师会领着头羊向前走,后面的羊群需要紧紧跟住头羊才不会走丢,至于后面徘徊走失的羊群,我们的老师是无暇顾及的。这种教育方法对天生上进有纪律性的学生而言是十分有效的,而对广大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同学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在北大附中的六年,我看到了太多天赋异禀的学生由于自制力不足而被淘汰。也许附中这样的教育方法对社会而言是负责任的,因为这种方法保证了其输出人才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自然状态下依然能够有良好的表现,但是当今每家只有一个孩子,有的几个家庭承受得了被淘汰的命运呢?也罢!附中虽然对学业方面不作苛求,但是绝对向学生保证最优秀的教师资源。由于我们是“中小学减负运动”以来第一批初中学生,几乎当年最好的一批老师全部集中到了我们一个年级两个实验班加一个文艺特长班总共一百四十人这里。朱小音、刘建业、杨俊英、王铭,这一个又一个在北大附中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传奇教师每天准时出现在我们的讲台上,在一帮不知天高地厚吵吵闹闹的小孩子面前,讲授着其他学校学生一辈子也听不到的精彩课程。很遗憾的,这些老师年事已高,随着我们初中毕业,也纷纷离开了。附中放羊式的教育也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投身于课外活动。初二的时候,我在与朋友商量以后,决定办一个小型的班级刊物《四味书屋》。我们从同班同学那里收集到一定的稿件,再整理出一些平时或者上课时产生的笑话,再在word文档里进行简陋粗糙的排版,然后拿到门外的小文具店复印、装订,最后在初中各班发售,所赚取的利润当做稿费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发放。这是不是北大附中历史上第一份班级刊物我已经不得而知,但当时这份仅有半张A4纸大小总共只有12页的微型刊物在学校里应该或多或少地引起了轰动,要不然我们的学生处主任程老师也不会在六年后和我一起填写美国大学申请表格的时候聊起当年的这份小刊物。当时她脸上满是感到有趣的神情:“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那么漂亮的小刊物!”唉!在宠溺自己学生的事情上,有时候老师和家长真差不多。附中总是给人感觉那样的不拘小节。照我们学长的话说,“北大附中学生不像学生,老师不像老师”。在校园里,总是能够看到老师和学生一起坐在一张桌子上聊天或者老师和同学一起在操场上踢足球的景象。我们遇到麻烦的时候,无论大事小事,总是不吝惜体力,首先冲到老师的办公室谋求帮助,然后被和蔼却又有点哭笑不得的老师打发出去。对于附中的这种文化,我们初三时的班主任盛老师有着很简练的评价:“要大气。”第一部分 周雪瑶 跌跌撞撞的幸运儿(5)每每回忆起初中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我总是想起初二运动会的那个下午。当时阳光暖暖地洒满红色的操场,我们的同学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老师坐在我们这群不像样子的小家伙中央,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我想,正是附中这种自由得甚至有点散漫的文化给了我足够的空间去完成自我的认知,也是附中这种宽容到近乎无所谓的态度解除了我在后来作决定时的思想包袱。可是,高中的我却不再有如此的幸运。高中时,我们的班主任并不是一个纯正的北大附中人。如果说北大附中多是自由派人士,那么我们的这位班主任则是毫无疑问的集权派。由于性格上、理念上的差异,高中时期我有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与班主任的无谓对抗上面。在高二时爆发的与班主任之间的冲突,直到后来毕业以后返校,还被当年并没有教过我们班的老师提起,可见其激烈的程度。那段时间,愤怒蒙蔽了我的双眼,让我看不到外面更为广阔的天地。现在回头看看那些被挥霍掉的时光,无论是我的心智还是能力发展都陷入了危险的停滞,在本应飞速成长的年纪,我却像那被蒙着眼睛套在磨上的驴,走不出那块小天地。高考之后,我无颜面对当年的老师,更没有胆量重返昔日给我带来无数美好还有无数痛苦回忆的校园。每天晚上,曾经的过往都会在我的梦里出现。一开始梦里我总是在那条漆黑寒冷的走廊里奔跑,空洞的楼道中回响着高中班主任歇斯底里的声音。渐渐地,这样的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在明媚的阳光下,同桌同学的笑脸,朋友的笑脸,老师的笑脸。忘记了有多少次,我在这样的梦里痛哭流涕,醒来时发现满枕头所浸的泪水。我终于明白北大附中在我生命里的烙印有多深。我不忍将它排除在回忆之外,因此我必须学会宽容曾经那些所有的不愉快,宽容曾经带给我痛苦的人。毕竟,附中里有更多的爱我的人,而我也深深地爱着附中的老师与同学。准备申请材料的时候,我回去看望了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尽管当年我的高考失利,尽管我没能顺利地进入大学,他们却还像当年那样对我的前途充满着信心,即使当时的我对于未来还处于茫然的状态。我边填写表格,边与老师聊着当年的故事。我很惊讶地发现,虽然老师桃李遍天下,她却还能记住我们每个人成长当中的哪怕是很微小的细节。我不禁自豪:我的成长是由这样一群善良、智慧、有责任感的人所关注着的。离开学校的时候,我撞上了我初三时的班主任,盛老师。她有事走得很急,寒暄两句以后便匆匆地离开了。在我还在恍神的时候,她突然远远地回过身来,向我伸出了大拇指,大声地对我说:“无论以后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害怕。咱永远都是这个!记住没?”我忍住眼眶里的温度,点了点头。记得朋友说过,北大附中人对于银杏有一种执念。纵然以后在别处看到更茂密更灿烂的银杏,也总是找不到附中银杏身上的那种美感。我想,美的不只是秋天金灿灿的银杏,而是银杏树下的人之间那无法形容的情感吧。傻小孩迎头撞上艺术由于六年级时过于紧张的学业,我中断了当时已经坚持了八年的钢琴训练。老妈眼见我初中一年在家里过于悠哉,便想找点什么事让我做做。正好我初中时的美术老师强烈建议我学美术,于是在初一结束的暑假,我参加了一个美术学习班。第一部分 周雪瑶 跌跌撞撞的幸运儿(6)虽然我一直认为自己画画还不错,可第一次上规范美术课的成果却是相当惨不忍睹。第二次上课画的东西有了一点点进步,但也是相当的不堪入目。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老师从这个极度糟糕的开始看出了我绘画的天赋,并很快将我转手给她的先生张老师单独辅导。当时张老师三十多岁,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出身美术世家。无论是对艺术的理解还是绘画的技巧,那都是有着相当的水准。但是我们这对师生的配合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一帆风顺。根据张老师先前的理论,学校里的好学生通常都是美术班里最为令人头痛的学生。他们好钻牛角尖,自以为是,常常在画画的学生甚至老师面前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而且擅长左脑逻辑的学生通常都有着很令人无奈的右脑功能。当张老师听说我来自北大附中实验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便勾勒出来一个刺头的模样。可是没办法,拜托他教我的是自己的老婆,张老师也只好硬着头皮教下去。确实,刚开始学画的我离张老师印象中的“好学生”相去不远。我们经常为某个细节上的比例吵上半天,再为这条明暗交接线是不是比另外一条颜色深争执不休。而且常对于张老师某些绘画神圣化的言论嗤之以鼻(“绘画怎么可能让人性格产生改变?太扯了吧!”)。虽然我入门时画的是最为简单的石膏几何体,但是几个月下来,我的进步十分有限。加上我并不密集的课程和松散的练习,张老师曾对我学画有着极为精准的评价:老年大学。半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单调得令人发指的几何形体,转而开始了素描景物的学习。其实张老师从一开始对我能否画好静物是存在很大的疑虑的。因为静物除却形体上不规则带来的难度,每个物体的质感、色彩,甚至性格描绘都十分难以把握。很多几何体画得很熟练的美术学生在向静物绘画过渡的时候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像我这样连几何体都画得马马虎虎的,要不是成天吵着闹着不肯画几何体了,我想张老师说什么都不会同意我画静物的。可是学习静物绘画却成了我整个美术学习的转折点。静物绘画虽然难度大,但这些难题却给了我充分的空间去展示自己良好的空间理解能力、与生俱来的审美感觉,以及出类拔萃的模仿能力。张老师曾在纸上画一个土豆做示范,并让我按照他的方法来画另一个位置上的土豆。而我画完的结果让张老师愣住了:他甚至看不出到底哪个土豆是自己画的!当然,我画得好的不仅仅有土豆,还有黄瓜、西红柿、洋葱、杯子、水壶、砂锅,等等。尽管有两个月的课程由于“非典”肆虐而中断,我在素描方面的突飞猛进让张老师下了决心:在初三开始的时候,开始了石膏头像的课程。如果说静物的难点在于鲜活地表现出生活中的物品,石膏头像则对造型的要求更为严格。经常会出现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情况:小小的一点误差可能导致一个男人像个女人,抬头的姿势变成低头,英勇的神情变成恐惧。对一个学习美术的初中生来说,石膏像可算是素描方面最难的课题了。初三时,课业变得紧张起来,我本就不多的课外练习美术的时间被挤占一空,只剩下了每个礼拜上课的那两个半小时。就算是这样,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又轻而易举地闯过了这看似最为艰难的一关。我按部就班,稳扎稳打,从切面像、眼鼻像,到小型石膏头像、中型头像,每一幅画都比前一幅画有显著的提高。在中考前我们最后一次素描课上,张老师感叹:你以后要是不画画真的是太可惜了。第一部分 周雪瑶 跌跌撞撞的幸运儿(7)日子过得很快,等我考完北大附中高中的分班考试,张老师就带着我像之前说好的那样,开始了色彩的课程。由于我学习绘画的目的与众人不同,并不是为了应对任何考试,张老师也出于对我学习能力的信任,打算在我身上做一个教育方法的实验,即放弃美术学习所常用的水粉色彩,而是直接学习艺术领域最为神圣的油画色彩;同时以临摹大师的杰作代替常用的机械的写生作为学习绘画的最终模式,而且我有足够的自主空间来挑选自己所想要临摹的画作。应该说张老师的这一实验在我身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在临摹大师作品当中会遇到很多关于艺术理解的探讨,因此这段对油画色彩的学习不同于早期素描的学习,极大地拓宽了我在艺术领域的视野,让我真正意义上走进了艺术的世界。张老师自己虽然是古典油画忠实的信徒,但他开放的态度给予了我充分的自由去发掘属于我的艺术理论与艺术思想。而且他深厚的艺术知识与深刻的思考也对我当时尚在起步阶段混沌不堪的思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辅导作用。高一到高二两年时间,我真正完成的画作并不是很多,只完成了两幅临摹作业:一幅是莫奈的《威尼斯大运河》,另一幅是梵?高的《铜花瓶里的帝国皇冠(花)》。莫奈是我从小就十分喜爱的印象派大师,他的绘画有着浪漫的色彩,跳跃的光感,愉悦的情节,对于当时少女情怀泛滥的我来说,简直是再合适不过。可无论我怎样努力,我就是画不出莫奈眼中那个朦胧的世界。我明艳的用色,结实的笔触,生生把威尼斯清晨薄雾旖旎画成了闪耀金色阳光狂欢般的黄昏。虽然这幅画不能算是十分成功,可它却让我发现了心中长期潜伏的对绚烂色彩的偏爱。原来看起来瘆人嘈杂的凡?高也变得美丽动人。在跟张老师商讨协调后,我开始了《铜花瓶里的帝国皇冠(花)》的临摹。《铜花瓶里的帝国皇冠(花)》不仅是我艺术欣赏方面的里程碑,更是彻底颠覆我当时既有价值体系的一幅画作。我从来没有想到张老师一开始关于绘画会改变人性格的预言会真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也许因为艺术并不是一个可以被逻辑完全解释的世界,我从来没有成功地将我改变的原因令人信服地归纳总结。我只知道,我仿佛天生就知道他每一次选色时的感觉,每一处用笔的心态,那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激活了我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打开了通向自我内心的大门。通过这扇门,我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激情,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于梦想的渴望。我对我所希冀的、所拥有的与所欠缺的、所排斥的有着从未感受过的坦然。我终于知道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并且热爱我自己本来的样子。随着这幅画的完工,高三到来了。是否要坚持美术课也成为了难以给出答案的命题。在与家人商讨后我们决定还要继续美术课程,不过我们这次的目的是为了考取特长生。传说评级高的特长生能够获得很高的加分,但其实加分不是我决定考特长生的真正原因。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学画,除了老师一个人的表扬,我并不知道自己绘画的水平在同龄人当中到底是怎样的位置。高三特长生的考试给了我一次客观评定的机会,而这种特殊的经历也能够在历史性的高三备考中添上不寻常的一笔。第一部分 周雪瑶 跌跌撞撞的幸运儿(8)特长生考试是我所有经历过的考试当中,最漫长、最煎熬、最痛苦的考试。特长生考试分为三个部分:石膏头像,水粉静物,人物速写。其中头像需三小时,静物需三小时,人物速写两张各需十五分钟。加上之前之后的准备,从早上8点进考场到晚上6点出考场,考生要是没有充沛的体力,根本无法完成考试,更不用说保证绘画的质量。特长生考试的时候,我几乎是蹦跳着进了考场。第一次在公共画室作画的新鲜感让我每一个细胞都兴奋起来。到了考场上我才明白为什么张老师会说我画画很有章法。在我看来天经地义的绘画步骤在考场上几乎没有人使用。我耸耸肩,依然故我。这次在考场上与同龄人同场竞技的现实经历非但没有打击到我,反而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自信。从考场出来之后,我给老师打电话:“我觉得没准能拿到一级(最高级)。”最后结果竟然真的是这样。之后我又参加了清华文化艺术冬令营及中央美院的考试。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并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中央美院的考试结束后,高考备考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历时四年半的美术启蒙也就正式地画上了句号。虽然备考美术类考试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但时至今日,我依旧不认为这些美术类的考试影响到了我最后的高考结果。不仅如此,我还要感谢参加过的这些看似多余的考试,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经历使我的人生丰富多彩,与众不同。虽然这些年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画笔面前,我与当年十二岁的那个傻小孩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一次又一次我面对着貌似不可征服的难关,一次又一次我在不知不觉中将局限性甩在了身后。我为我自己的天赋感激上苍,更为我遇上张老师而备感幸运。记得那次我们又聊起好学生差学生的话题,他不禁哈哈大笑:“还是好学生好啊!你是我教过的最好的学生!”这句话,我将永远铭记在心。出国——命运给我的答案2002年5月的一个周末,我正在阿婆家和老哥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法国会几比零赢掉塞内加尔,电话突然响了。阿婆接完电话,神色慌张。家里原本懒散的大人们一个个都紧张起来,气氛凝重。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没有人理会我的问题。三天以后,妈妈告诉我,小哥跳楼了。我一下就懵了,泪水不住地往外流。我想大声地质问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优秀善良的小哥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想去谴责谁,可我又能去谴责谁?我想要答案,可谁又能给我答案?与小哥一起的那些美好的童年回忆飞速地在我的眼前闪过,猛烈的情感在我的胸腔里没有头绪地乱撞,让我喘不过气来。而当最初的悲恸与愤怒慢慢平息,一种阴森寒冷的恐惧却在我的身体里弥漫开来。小哥曾是我无可争辩的榜样。他这一路走来,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简直就像无数人生规划励志书上所给出的最好的公式。他善良、朴实、幽默、谦虚,也正如中国传统美德所提倡的那样。由于血缘的关系,我们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我才选择走了一条与他一样的道路。可是,小哥的事情给这条路指出了深渊般的未来。一定有什么出错了,而我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否则在前方等着我的,绝不是明媚的希望。第一部分 周雪瑶 跌跌撞撞的幸运儿(9)在每天晚上的泪水当中,我努力地思考小哥离开的原因。我用了很久的时间,才找到了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解释:任何人选择放弃这个世界的时候,必然是对这个世界产生了绝望。而产生绝望的原因,是因为未来不是他想要的。是的,在外人看来小哥似乎拥有了他这个年龄所拥有的一切,而且他的未来也必将是好工作、好家庭这样一帆风顺地进行下去。他的人生就像电脑里事先做好的程序,精准、完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没有丝毫的差错。从开始的那一刻,似乎就能看到最终的结局。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一个冷战。我可以料想如果自己处于这种程序化的人生里会感到多么的绝望。就像答一张已经知道最终答案的考卷,答题的过程只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手部运动。当生活中没有未知数,没有意料之外,生活就不再是生活,而沦为机械的生存。这就是我向自己交出的答案。我不想要公式化的人生,我希望我的人生经历缤纷绚烂,充满挑战。可我又如何能跳出这个怪圈?我想要程序当中所设定的一切美好,意味着我不能完全脱离正常的轨道;而我想要程序以外的刺激,可这却要求我离开我所熟悉的安全地带。当第一次了解到出国读书这种可能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是我给自己设下的矛盾命题的平衡点。可对当时的我来说,上大学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忙忙碌碌的学校生活很快填满了我脑壳里的每一处空间,出国读书这件事也就这样被我扔在了脑后。上高中以后,因为张老师有意无意地提及,我开始思考今后职业道路的问题。张老师对我艺术天赋的不断肯定也逐渐让我相信完全放弃绘画会浪费我的天资,然而完全从事艺术行当则更会浪费我这么多年来在理科学习方面的努力和成绩。当我将我的优势项目在眼前展开,有限的交集中,建筑这个专业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工作是事过无痕的。很多时候我们终其一生忙忙碌碌所获得的成果,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里转眼就被扔到垃圾桶里。而建筑是个严肃的、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事物。多少已经灰飞烟灭的文明因为它们所留下来的建筑被人们所认知,而那些早已逝去的人的存在被他们建造的建筑所证明。也许你会说所有的艺术品几乎都有这样的能力,没错,确实是这样。可建筑还有多数艺术品所不具备或者无法匹敌的使用功能。建筑能够为人遮风挡雨,提供最适宜人类活动的空间,从此将人类文明与残酷野蛮的自然分割开来。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中便会燃起一种强烈的神圣感。这就是我要做的,能为当今及未来的人们服务的,能同时提供美感与使用功能的建筑设计。于是我开始逐步地了解建筑,了解中国建筑设计的大环境,了解当今中国建筑设计教育的情况。申奥成功后北京掀起了一轮建筑热潮,一幢幢崭新的大楼拔地而起,一座座新型的地标性建筑也被推上舞台。一张张美丽(或是不美丽)的图片下一串串外语的名字分外的显眼。我很奇怪:为什么这其中鲜有中国设计师的身影?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