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根据讲座/录相带/计算机/电影做思维导图.复习思维导图笔记.创造大师级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和大师级思维导图的益处.下章简述导语我们都已经(在第3章里)看到过,由于传统的线性笔记方法而造成的令人惊异的智力泥淖,也看到了由于思维导图笔记而带来的诸多益处。在本章里,有关读书、参加讲座和获取大量知识所需的思维导图技巧会专门讲述出来。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简单归纳起来,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的技巧主要分为两类准备及应用。在以下各篇中,共有8个阶段。为方便查找起见,各阶段总结如下,都附有推荐的限制时间。由MMOST技术的发明人凡达。诺斯制作的、完整的总述性思维导图,其中包括了一个学习日计划(彩图36)准备1浏览——制作一个中央图像(10分钟)2设定时间和总量目标(5分钟)3把对该话题现存的知识用思维导图画下来(10分钟)4给目标下个定义并用思维导图画出来(5分钟)应用5总述——加上主要的思维导图主干6预览——第一级及第二级7内视——把思维导图的细节加上去8复习—完成思维导图准备l浏览(10分钟)详细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要大致浏览一下全书。最好的办法是先看看封面和背页,再看看目录,然后翻动全书几次,把握住对全书的“感觉”。然后取一张大纸,或者用一张思维导图专用纸,画一个中央图,把书的主题或者书名总结上去。如果书的封面和内页里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彩色图像,不妨使用这个图像。如果你对会从中央图像发散出去的主干有非常合理的把握,不妨同时画上主干。它们经常是与全书的主要篇章或者章节相符合的,也符合你阅读该书的目的。在开始制作思维导图的早期阶段,你是在给自己的大脑一个中心的焦点和基本的结构,在这个框架里面,它可以把所有从研究这本书得来的全部信息综合起来。2设定时间和总量目标(5分钟)根据你的学习目标,根据该书的内容和困难水平,和你已经具有的知识总量,决定你将花在本书全部任务上的全部时间,以及每个学习期间所包含的内容。3把对该话题现存的知识用思维导图画下来(10分钟)现在,扔下书本和你刚画的息维导图,拿过几张纸来,以尽量快的速度画一张速射思维导图,把你对于即将去研究的课题已有的知识画出来。这包括你在前面翻阅本书时得到的任何信息,加上总体的知识,或者在你的一生中得到的所有与该课题有关的任何信息。大部分人都很高兴而且很惊讶地发现,他们对一些课题已经具备的知识比他们预想的多得多。这个练习还能把合适的联想或者“铁锚架”带到大脑的表层来,并让它按照你正在研究的话题的方向运动下去,因而显示出很大的用途。它还可以让你看出自己知识领域里的强项和弱项,让你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是需要进一步弥补的。4给目标下个定义并用思维导图画出来(5分钟)在这个阶段,你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在刚刚完成的知识思维导图上增加一些内容,或者重新拿一张新纸,再做一次快速思维导图速射,说明你学习本书的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一些具体的问题,你希望得到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是你希望知道的更多的有关知识,或者是你希望获取的某些技巧。按照这种方式把目标用思维导图画出来,会极大地增大眼睛/大脑系统把它碰到的一些与目标相关的信息登记下来的可能性。实际上,目标思维导图起一种“胃口”的作用,它会自然而然地刺激你的研究。跟一个几天没有吃饭的人会整天想着吃东西一样,好的预备性思维导图会增大你对知识的“渴望”。应用(根据研究的材料决定时间长度)5—8总述、预览、内视和复习准备完毕后,你就可以开始在四个水平上进行的阅读了 ——总述、预览、内视和复习—这样水平上的阅读会把你带入该书更深的层次。这些阶段的细节情况见第21章集体思维导图家庭学习。这时,你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做思维导图;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一些标记,并在事后完成思维导图。这些办法都同样有效——你所选择的无非是根据个人偏好而要的方法,或者也许根据这本书是否归你个人所有而决定。.一边读一边做思维导图就好像与书的作者进行持续的“对话”,在书往前进展的时候会反映出知识的展开模式。不断扩大的思维导图也会让你注意到理解水平,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注意力。.事后画思维导图有一个长处,即你只在掌握理解了全书内容,和部分内容与彼此的关系后才开始做。你的思维导图因此就会更为全面,更有一个核心,也不太可能需要修改。不管选择哪一种方法,都必须记住,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目标不是简单地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复制作者的思想。它是要根据你自己的知识、理解力、解释和具体目标来组织和综合他或她的思想。你的思维导图应该能够理想地包括你自己的评论、想法以及从刚刚读到的东西里得到的创造性的理解。用不同的颜色或者代码会让你自己对该图的贡献与作者的思想区分开来。根据讲座/录相带/计算机/电影做思维导图这跟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差不多,只是,你会处于线性讲座或者宣读的影响之下,不能随意地指向材料的任何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要尽量快速地从总体上概览一下讲题。讲座、录像或者电影开始以前,你可以画一个中央图形和尽量多的主干(大部分好的讲座者都很高兴有人对其主题感兴趣,并乐意为你提供一张讲座预览,其中有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还有,开始之前,如果环境许可,你可以做一个两分钟的思维导图速射,把你对该讲题的现存知识画出来,以便让大脑准备好吸纳新知识。随着时间的推进,你可以在原来的思维导图上增加新的信息和想法,只要这些东西看上去很合适就可以了,如果需要的话,你还可以调整基本的结构。如对一本书作思维导图一样,你总可以把自己的评论以及想法增加上去,作为对讲座者的反应。如果你所接受到的信息杂乱无章,你所做的思维导图笔记乱七八糟,请别担心。如我们已经看到过的一样,所谓“整洁”的线性笔记实际上在大脑里是一个交流效果远远不及的方法。第22章提到的拉娜.以斯利尔把思维导图(彩图 37)当作她学校生活的一部分。这个女孩子画的思维导图合并了记笔记、写文章和考试几项工作。如拉娜所言;该思维导图是从我的历史课笔记里面直接拿出来的。我的老师通常每天都讲课,自然我每天也用思维导图记笔记。这幅思维导图主要记录美国早期政党及其立场。中央的图表示政治主张的分歧,这些分攻也导致了两大政治党派的形成。只需要看一眼我画的图,立即就可以确定这张图的主题和各党的一般特点。民主党一般是些平常的人,而联邦党通常都更关心贵族生活。这个思维导图里的图画笔记非常适用于整块划分一些概念,也易于回想起一些信息,并使历史课显得非常有趣。这幅图的等同物,即用线条记的笔记,至少有三页长——要学习三页的东西而不是一页,这当然不好玩。另外,这张图可以在一分钟内复习一遍,既节省时间,又能让我们记住更多的东西,因为重点词都互相联系在一起。使用思维导图还给学习增加了很多东西:乐趣、独特性、创造力、更易于记住、有组织,大大减少了澳鸭内容、复习和修改的无种。同时,思维导图还帮助我在历史课里都得了优秀一全都得优秀的好处!复习思维导图笔记记完了思维导图笔记以后,应该定期复习所记内容,以保持理解力和对所学东西的记忆。记忆的自然节奏在托尼.巴赞《启动记忆》第11章和《开动大脑》第5章里有详细的讨论。下面是一些要点:对于一个小时的学习内容.最佳的复习间隔和每次的时间限制如下所示:.10分钟后——复习10分钟.24小时后——复习2-4分钟.1周后——复习2分钟.1月后——复习2分钟,6个月后——复习2分钟.1年后——复习2分钟这道信息从此就进人长效记忆并存储起来。与其每次复习时把原图看一遍,不如把尚记得的内容再次快速地做一次速射思维导图。这证明你可以在不借助任何东西的情况下记住所学的东西。你可再次回过头来看原图进行检查,调整一下不符合的地方,并强化任何回忆不恰当或回忆模糊的地方。创造大师级思维导图如果你所学的是一门课时很长的课程,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画一张很大的大师级思维导图,里面要反映主要的章节、课题、理论和有关这个课题的主要人物及事件。每次读书或者听讲座之前,你都可以把任何主要的新想法加人到大师级思维导图里面去,这样就可以把内在知识不断增长的网络用外部镜象表达出来。第27章中的多用途大师级思维导图列出了处理一个管理上的紧急事件的办法!思维导图(彩图 38}是由布莱恩,海勒画的,它是对鸟的分类和“纲门”。海勒是位专心致志的业余鸟类学者,也是IBM公司的高级管理顾问。这张图是一个绝好的例子,说明了什么是内在知识的外部镜象。布莱恩在一单张思维导图上把一生积累的全部知识都列了出来。那些干过此类事的人都注意到了令人惊异和有回报的倾向经过一段合理时间长度的学习,思维导图的边界会向外伸展到其它的一些课题和学问上面去。因而,有关心理学的大师级思维导图的边境开始接触到神经生理学、数学、哲学、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等等。这并不是说,你的知识结构在不断地分散,因而远离了中心,而是说,你的知识开始变得深邃而且广泛,它们己经开始与知识的各个领域相互交错起来了。这是历史上许多大思想家们都非常熟悉的一个智力发展过程,所有的学问都彼此联系起来了。在这个阶段,你的大师级思维导图还会帮助你为人类知识持续的增长而做出贡献。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和大师级思维导图的益处1它们让你能够在所有时间内保持对知识“图景”的整体展望,因而可以给予你一种平衡,并对所学课题有整体的全面理解。2它们比线性笔记少占许多篇幅。10到100页的线性课文可以总结到一张思维导图里面去。3它们使你的大脑有一个焦点和结构,你可以在里面把任何课题的知识综合起来。4它们会增强大脑对于知识的“渴望”。5它们允许你把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与书籍、讲座或者宣讲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联系起来。6它们复习起来的效果和效率都大得多。7它们会强化你对一些书本、讲座和报告的记忆力及理解,使你能够在任何学习课程中出类拔萃。下章简述许多人在完成了正式的教育之后都就业于某个行业,或者进人某种高级职业。下面几章告诉你如何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使职业生涯更顺利,更有趣,也更有效率。第四篇商业和职业用途第25章会议预览.导语.个人的思维导图.集体的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主持会议.用思维导图主持会议的好处.下章简述导语在理想状态下,每个与会的人都应该是一个讲演人,同时也是位听众。使用思维导图就可以使大家都变成积极的参与者,个人如此,整体上亦是如此,而与会人员积极的参与是一次真正有促进作用和有成效会议的关键。个人的思维导图按照第14章和第24章所述的技巧,每个人都可以在整个会议期间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会议的主题就是思维导图的中央图像,而议程的主要项目就是思维导图的主干。随着会议进展,你可以随时把相关的想法和信息增加上去。另外,你也许会想给每位讲座者画一张思维导图。只要这些都在同一张纸上,它们就可以相当容易地指明交叉参考,因为主题和走向都是互相交融的。跟以前所说一样,不要担心整个思维导图乱七八糟。它们只是反映了某个特定时间内交流本身的混乱状态,总是可以在以后的时间里弄明白,并要重新加以引导的。思维导图(彩图39)是玛丽.托维女士在一个持续了四小时的“大脑托拉斯慈善会”的会议期间做的。中央的图像非常机智地表达了会议的主题,而思维导图本身与标准会议纪要里面的内容一样。玛丽女士在思维导图上利用的有效技巧,就是记录了在整个会议期间董事会成员的座次—这是额外但非常有帮助的助记技巧。思维导图(彩图40)是另外一个多语言思维导图的例子,里面使用到了日语和英语。这张由IBM日本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所做的思维导图是一份实时记录,把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的、为期三天的职业和社会会议的内容全部都记下来了。这张思维导图也可用作一个基础,供他回日本的当地业务中心作宣讲。集体的思维导图除开个人的思维导图外,建议在一个较大的板、屏或者图表上画一张大师级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每个人都看得见。这样,被推举出来的速记员就可以把每个人的意见登记上去,并把它们放在会议期间大家都看得见的悬空位置。这会避免把一些很好的、非常有见地的意见遗漏掉的常见问题,或者这些想法之间总是无法融合在一起,因为传统的会议结构设置和记录会议纪要的办法,阻挡了集体自然交流的成长。集体思维导图可以把难题解决与计划合并在一起。有一张思维导图总括了国际象棋大师雷门.肯、奥比、洛德,布洛克、安内特.肯、凡达.诺斯和托尼.巴赞之间举行的会议。这次会议涉及到是否把布洛克大厅仍然当作“思维运动”的国际中心,是否让它成为一系列活动的举办地点,这些活动包括“世界西洋跳棋冠军赛”、“世界记忆力大赛”、各个等级的“国际象棋冠军赛”、一些书籍的发放活动和“奥林匹克智力运动会”。位置、财务和营销都加以深度的考虑。作为这次会议的结果,总共确立了六项新的思维运动会活动。在会议当中使用思维导图的特别益处是,思维导图会展现出会议真正的内容,使之更为清晰,整个图景更有平衡感。研究表明,在传统会议当中,一般是给首先讲话、最后讲话、声音最高、讲话的声音很特别、用词水平较高或者职位更高的人以太多的注意力。而思维导图却打破了这种信息偏见,它会更加客观和综合地反映实际,可以让每个人都有被倾听的机会,也鼓励平均的参与,因而增强了团队精神。用思维导图主持会议主持会议的时候,思维导图可以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议主持人把会议日程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确定下来,就可以用这个基本框架来增加思想,指导讨论,并把传统中用会议纪要的形式记录的东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勾勒出来。色彩性代码的使用可以用来指明行动、思想、问号和重要的区域。按照这种方式主持会议,会让主持会议的人更像旗舰上的船长,指挥一条船安全地通过巨浪翻滚的思想之海。另一个办法是让一位正式的思维导图记要人坐在主持人旁边,让主持人同时参与各个级别上的活动,一边还可以不断地参考整个会议的各项进程情况。利用思维导图方法最为特别的一个成功例子是忠诚公司的布鲁斯.约翰斯敦。在《金钱杂志》一月号中,有一篇布鲁斯的专访文章,讲到他是如何成功地在过去的十年中实现了年平均21%的回报率的,是如何成为“美国最好的收益投资人”的。这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他办公室里的几本书,说明了他是一位决意要最大效率地利用自己的大脑的人:比如《大脑使用者指南》、《使用大脑的两边》。他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思维导图,这种记笔记的方法可以把一些关键的词和忍想集中在一页纸上。在每两周举行一次的员工会议上,约翰斯敦会给通常三十人左右的分析师和投资经理们讲话,他坐在会议桌的一边,用图形来主持讨论,同时,彼德.林奇,即全国增长率最高的投资机构忠诚麦哲伦公司的幕后操作人 .会在旁边用煮蛋计时器限定每个人的讲话时间。例如,在刚过去的十一月份的一次会议上,约翰斯敦画了一根绿色的枝条,上面写着“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也许——撤梢规定”。从这根绿枝上面又分出紫色的一些线条,上面一条线上标着“弹性——提高——费率”,还另标有“ B转换:购买电话电报公司股票!”会议之后,约翰斯敦下令以 2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两万股电话电报公司的股票。两个星期内,股价涨到了27美元!用思维导图主持会议的好处1思维导图可以保持每一位与会人员都能理解其他成员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