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bilai,1215~1294)元朝的创建者。庙号世祖,蒙语尊称薛禅皇帝(Secěn qahan)。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参见彩图插页第81页)。 蒙古灭金,据有中原地区以来,习惯于游牧的蒙古贵族,把他们原有的落后制度强加于汉地,造成了政治混乱,生产破坏的恶果。这种情况,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蒙古的统治,因而需要有所改革。忽必烈为藩王时,便思“大有为于天下”,热心于学习汉文化。先后召僧海云、僧子聪(刘秉忠)、王鹗、元好问、张德辉、张文谦、窦默等,问以儒学治道。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雨驻爪忽都之地。先后任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屯田唐、邓,都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忽必烈又在这里任诸儒臣兴立屯田,兴复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使关陇地区的吏治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些成效更加深了忽必烈采行汉法的认识,并进一步取得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对他的拥护。他们中的代表人物,通过交相引荐,聚集在他的幕府里,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年底,班师北还,留兀良合台继续经略云南诸地。1256年,命僧子聪卜地桓州东、滦水北的龙岗,建开平城,修筑宫室。忽必烈采行汉法的活动招致了蒙哥的不满。1257年,蒙哥遣使勾考关中、河南财赋,藩府诸臣都受罗织致罪。忽必烈采用姚枢建议,送家口前往和林,以为人质,并亲身入觐,始取得蒙哥谅解。蒙哥停止了勾考,但仍尽罢其所设置的行部、安抚、经略、宣抚、都漕诸司。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忽必烈初以足疾家居休养,后因负责东路的诸王塔察儿进攻襄、郢地区无功受谴,蒙哥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九月,忽必烈率师抵淮河,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的消息传来,忽必烈仍挥军自阳逻堡渡长江,围鄂州(今湖北武汉),并以军接应从云南北上的兀良合台军。这时,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擅自征兵,图谋汗位的消息,忽必烈立即采纳汉人儒士郝经的献计,与宋约和,轻骑北返燕京。 1260年三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在诏书中明确提出了“祖述变通”,“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提倡“文治”的政治纲领。它的基本精神是要更改蒙古旧制,采行汉法,建立与中原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封建政权。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以王文统任平章政事,在各地分设十路宣抚司,任汉人儒士为使。同年五月,阿里不哥也在部分留居漠北的诸王拥戴下,称大汗于和林。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的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在与阿里不哥鏖战的同时,中统三年(1262)春,益都行省李璮乘机叛乱,被忽必烈迅速镇压。这两件事都对当时的政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阿里不哥的失败意味着草原诸王保守势力受到挫折,使忽必烈能较少牵制地推行仪文制度改从汉法的基本政治纲领,而李璮的叛乱又强烈地引起了忽必烈对汉人的猜忌,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废除汉人诸侯的世袭制度,削弱这些家族的军权,在地方上实行军民分治等等,一方面以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则可严密对汉人的防范。此外,又在各级政权中引用色目人分掌事权,使与汉人官僚相互牵制。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与政治意图下兴建的新王朝,其创制立法,始终着眼于在保持蒙古贵族统治特权的前提下,对旧制作必要的更改,使政权机构能大体上符合汉地的统治需要,又足以确保蒙古贵族的既得利益。 中统五年八月,忽必烈又改元为至元。经过从中统元年到至元初年的增改损益,新王朝的各种制度大体上确立下来。至元八年(1271),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次年,确定以大都为首都,标志着新王朝的政权建设已全部完成。元朝政权在总体上是取法于中原前代王朝的体制,与中原的封建经济基础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但也保留了不少蒙古的落后旧制。因此,这个政权本身是充满矛盾的,作用也比较复杂。中央集权政治的重新确立,恢复了正常的统治秩序,对人民的赋役剥削限制在一定的数额之内,较之前此的黑暗混乱是一大进步。忽必烈很重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立司农司,垦荒屯田,兴修水利,限制抑良为奴,等等。在他统治期间,社会经济逐步恢复,有些地区有所发展,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出现了“户口增,田野辟”的景象。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这个政权也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落后旧制。如:分封采邑制度(投下二五户丝制);遍及于各生产领域的驱奴制;手工业中的官工匠制度;商业中的斡脱制;贵族世袭的选举制度以及民族压迫政策等等。这些制度在元朝一代始终保留下来,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使元朝的社会矛盾愈益激化。 在建成新王朝、稳定对北方统治的同时,忽必烈又积极着手统一南宋的战争,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十三年,下临安,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发展了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南北方的统一也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前景,其影响都十分深远。 全国统一以后,忽必烈的保守、嗜利和黩武等消极因素都有了发展。采行汉法、改革落后旧制的工作陷于停顿。这时,早年追随忽必烈,并在元王朝的创制中起过重要作用,对忽必烈具有影响的汉人官僚或逐渐被疏远,或相继谢世。忽必烈所依任的是回回人阿合马。阿合马从中统初便主管中央财政,多方搜刮,权势日重。至元十二年右丞相安童出镇西域后,阿合马独擅朝政。汉人官僚不满于阿合马所为,斗争一直很激烈。忽必烈始终左袒阿合马而逐渐疏远汉官,朝政进一步向黩武嗜利的方向发展。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加剧。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而告终。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外侵战争不仅给邻国造成破坏,带来痛苦,而且对本国人民也是极大的灾难,因而受到人民的反对和抵制。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却保护了东北和西北广大边疆的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按照蒙古习俗,忽必烈置四斡耳朵,分处四皇后。大斡耳朵属长妻弘吉剌氏察必皇后。十八年,察必去世,继娶其妹南必为皇后。忽必烈素有足疾,晚年体弱多病,相臣常不得入见,往往通过南必奏事,因此南必皇后颇干预国政。至元三十一年(1294),忽必烈病逝,年八十,在位三十五年。子十一人。第二子真金早立为皇太子,先忽必烈去世。至元三十年,始以皇太子宝授真金第三子铁穆耳(元成宗),确定为皇位继承者。 参考书目 J.A.Boyle,TheSuccessors of Genghis-khan,trans.fromRashīd al-Dīn:the Jāmi‘al-Tawārīkh,New York,1971. (周良霄)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 (Toqon-temür,1320~1370) 元朝末代皇帝。蒙古语乌哈笃皇帝(Uqahatuqahan)。元明宗和世■长子。和世■被害暴死后,其弟图帖睦尔(元文宗)取得帝位,将妥欢贴睦尔徙居于高丽大青岛,一年后,又移居静江(今广西桂林)。至顺三年(1332)文宗去世,遗诏让位于明宗子,明宗次子懿璘质班即位,是为宁宗,在位五十三日而卒。四年六月,妥欢贴睦尔即位于上都。 妥欢贴睦尔即位后,任命有拥戴之功的伯颜为中书右丞相。伯颜与左丞相唐其势(见燕铁木儿)等争权夺利,斗争激烈。元统三年(1335),伯颜以唐其势集团“私蓄异志”为名,杀唐其势及其弟塔剌海,鸩死其妹皇后伯牙吾氏。于是伯颜独秉国政,专权自恣,排斥儒生,废除科举制。当时政府横征暴敛,贵族、官僚、寺院获得大量赐田,一般地主加紧兼并土地,统治集团纵情享受,挥霍浪费,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处于苦难深渊的广大劳动人民,被迫纷纷发动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震撼着元朝的统治。妥欢贴睦尔为了加强统治,下令严禁汉人、南人私造私藏兵器和喂养马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 后至元六年(1340),妥欢贴睦尔支持脱脱逐走伯颜,起用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复科举取士,开马禁,减盐额,修辽、金、宋三史,颁《至正条格》,史称“脱脱更化”。但这些新政并没有能挽救元朝的社会危机。至正四年(1344)黄河泛滥,导致沿河州郡灾荒连年,人民死亡过半,国库空虚。妥欢贴睦尔被迫于十年改变钞法,十一年用贾鲁修治黄河。钞法变更,导致物价上涨;修河时紧工迫,官吏乘机对百姓敲榨勒索;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终于爆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 妥欢贴睦尔对农民起义进行血腥镇压。至正十一年至十四年,主要由脱脱及其他地方长官,用中央及地方军队,甚至诸王、爱马(见投下)的军队进行镇压。十五年至二十三年,主要依靠察罕帖木儿等地主武装进行镇压。二十三年后,朱元璋势力壮大,渐次统一南方,元朝已无力对抗。与此同时,元统治集团日益腐败,内部斗争加剧。十四年,中书平章哈麻等乘脱脱出兵高邮,劾他劳师无功。妥欢贴睦尔听信谗言,贬脱脱,于是国家大权尽归哈麻、雪雪兄弟。妥欢贴睦尔更怠于政事,荒于游宴。十六年,哈麻、雪雪谋废妥欢贴睦尔,立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事败被杀。其后,皇太子及其生母奇皇后仍谋废立。宫廷内分为两派,一派拥护皇帝,一派支持太子,各自分别和统军将领孛罗帖木儿或扩廓帖木儿相勾结。自至正二十四年起,两派矛盾尖锐化,北方陷于军阀混战的局面,元军将领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势,互相攻伐,妥欢贴睦尔的号令已失去作用。 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开始北伐。洪武元年(1368)七月,明兵逼近大都。七月二十八日,妥欢贴睦尔率后妃太子奔上都。八月初二,徐达率明兵入大都,元亡。 洪武二年六月,明将常遇春、李文忠攻上都,妥欢贴睦尔奔应昌。次年四月,因痢疾死于应昌。庙号惠宗,明太祖朱元璋加号顺帝。 (邱树森) 《元文类》 《元文类》 元朝诗文选集。本名《国朝文类》。元苏天爵(1294~1352)编,七十卷。天爵,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撰著有《元朝名臣事略》、《滋溪文稿》等,生平事迹见《元史》本传。该书成于顺帝元统二年(1334),共收窝阔台时期至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时期约八十年间名家诗、文八百余篇,按文体分作四十三类,故名。苏天爵留意本朝史事,曾三居史馆,预修武宗、文宗实录,编辑该书也从留存史事着眼,“以载事为首,文章次之”。元朝官方称该书“虽文字固富于网罗,而去取多关于政治”,把它与姚铉《唐文粹》、吕祖谦《宋文鉴》相比。元代著名文人王鹗、李谦、阎复、元明善等各家文集今已不存,他们的一部分诗文赖该书得以保存。又收姚燧所作碑铭墓碣四十余篇,因现存姚燧《牧庵集》文字经过清朝四库馆臣篡改,由该书得见其部分原貌。书中收录之《经世大典序录》,对研究元代史事尤为重要。今人通用《四部丛刊》影印至正二年(1342)杭州路西湖书院刊本。 (杨讷) 元文宗图帖睦尔 元文宗图帖睦尔 (Tuq-temür,1304~1332)元朝第十二代皇帝。蒙古语称札牙笃皇帝(■Jayahatu qa-han)。武宗海山次子。英宗时出居海南,泰定帝时召还,封怀王,居建康,后迁江陵。 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死,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在大都发动政变,谋立武宗子为帝,遣使至江陵迎接入都,道过河南,行省平章伯颜发兵护送北上。八月,梁王王禅、丞相倒剌沙等拥立泰定帝子阿剌吉八于上都,改元天顺,发兵攻大都。九月,图帖睦尔接帝位于大都,改元天历,在燕帖木儿及其所属钦察军团和一部分武宗旧部的支持下,击败王禅、倒剌沙等,取上都;接着又调兵平定了四川、云南的反对集团。武宗长子和世■在仁宗时被迫出走,留居按台山(今阿尔泰山)以西之地,图帖睦尔在即位诏中曾表示“谨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让之心”,并遣使迎接和世■回朝。天历二年(1329),和世■得讯南还,在和林北即帝位,是为明宗。当明宗南行至上都附近的旺忽察都(在今河北张北县北)时,名义上已逊位的图帖睦尔与燕帖木儿前往迎接,伺机毒死明宗。于是图帖睦尔复于八月即位于上都。次年,改元天历。他在位期间,创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封赠先儒,亲祀南郊,颇有意于兴文治。当时回回官僚集团,因倒剌沙等的失败而受到严重打击,因此色目人在朝廷上的政治势力被削弱,而钦察官僚集团则权势大增。燕帖木儿独揽相权,“挟震主之威,肆意无忌”,政事一决于他,甚至立太子也要先取得他的同意。燕帖木儿擅权恣纵,故吏治继续败坏,财政愈趋竭蹶,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一直很尖锐。至顺三年(1332)八月,病死。庙号文宗。 (周良霄) 元英宗硕德八剌 元英宗硕德八剌 (■Sidibala,1303~1323)元朝第九代皇帝。蒙古语称格坚皇帝(Gegehen qahan)。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长子。生于怀庆(今河南沁阳),自幼受儒家教育,通汉族封建文化。延祐三年(1316),立为皇太子。七年正月仁宗死,即帝位。时仁宗母答己太后任过去被仁宗罢黜的权臣铁木迭儿为右丞相,相互勾结,排除异己,诛杀前平章政事萧拜住、杨朵儿只,权倾朝野。硕德八剌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立太祖功臣木华黎后裔拜住为左丞相,极力抑制答己、铁木迭儿一党的势力。至治二年(1322)八、九月,铁木迭儿、答己相继去世。十月,立拜住为右丞相,表示要“励精求治”、“一新机务”。此后数月,采取了一些改革性的措施:广泛起用汉族地主官员和儒士,如张珪、吴元珪、王约、吴澄、王结、宋本、韩镛等人一时均得擢用;发布《振举台纲制》,要求推举贤能,选拔人才;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精简机构,节制财用,行助役法并减轻徭役;颁行《大元通制》,以加强法制,推行汉法;清除铁木迭儿余党,查处他们的贪赃枉法事件。这些措施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贵族的反对。三年八月初,尚存的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阴谋发动政变,密遣心腹去漠北,约晋王也孙铁木儿为援,许以事成后立之为帝。当月五日,硕德八剌、拜住由上都启程返京,途中宿营于上都西南二十里南坡店,被铁失等刺杀。史称“南坡之变”。也孙铁木儿闻讯后称帝,是为泰定帝。 参考书目 萧功秦:《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元史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北京,1983。 (邱树森) 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 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派,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赵煦(宋哲宗)即位,年仅十岁,其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分执政。宣仁太后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接着全盘否定了新法,诬蔑新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新法大部废除,许多旧法,一一恢复。如差役法,知开封府蔡京依司马光的限令,在五天之内全部恢复,对社会的危害较熙宁以前还要严重。通过变法而积聚起来的钱财,也在反变法派执政的几年当中“非理耗散殆尽”。与此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打击变法派。章惇曾对司马光恢复差役法的主张一一进行批驳,反变法派动员全部台谏力量,对章惇屡加击逐,直至被迫赋闲。列为王安石等人亲党的变法派官员,全被贬黜,其中蔡确写《车盖亭诗》,以为皆涉讥讪,贬死于新州。变法派人人怀自危,惶惶不安,吕惠卿在谪籍不敢喝口冷水,唯恐因此得病,而被反对派抓住把柄。对西夏,则继承了熙宁以前的妥协政策,把已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割让给西夏,以偷安一时。这些倒行逆施,激起社会上广泛不满。头脑较为清醒的人们曾劝告司马光,要为年幼的宋哲宗设身处地,异日若有人教以“父子义”,唆使哲宗反对今天的“以母改子”,后果不堪设想。司马光说:“天若祚宗社,必无此事!”司马光及其后继者,无视小皇帝,因而愈益激起宋哲宗的不满。哲宗亲政后说,他在垂帘听政期间“只见臀背”,斥责反对派全不懂君臣之义。宣仁太后一死,复辟旧制的反变法派随之垮台,并受到倍加沉重的打击。 参考书目 邓广铭:《王安石》,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 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漆侠) 元稹 元稹 (779~831) 唐中叶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拓跋氏的后裔。父宽,曾任比部郎中。稹八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十五岁明经及第,二十四岁以书判拔萃科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二十八岁时,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居第一,拜左拾遗。屡上疏议论时政,为宰相所憎,出为河南尉。后为监察御史。元和四年先后劾奏故东川节度使严砺等地方大吏的不法行为。宰相怒其不庇亲党,借故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徙通州司马,移虢州长史。穆宗即位后,以诗文为穆宗所知。他在《连昌宫词》里提出的“努力庙谋休用兵”的主张也深合穆宗之意,故很快由膳部员外郎转祠部郎中,知制诰,不久又迁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长庆二年(822)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稹初居官,勇于谏诤,弹劾权贵无所规避。经过十年摧折困顿之后,急于求进,与宦官知枢密魏弘简相善,并陷入与李宗闵、裴度争权位的斗争中。不久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五年(831)卒于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任所。在任地方官期间,他比较注意民生,在同州曾令百姓自报土地顷亩以均平赋税,在越州命属吏组织百姓修筑陂塘,春贮雨水,夏溉旱苗。 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所写乐府诗有组诗《乐府古题》十九首、《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以及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等。或“寓意古题,刺美见事”,或直接揭露现实黑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情况。他与白居易为诗友,诗名相埒,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元和体。元诗传入宫廷,妃嫔近习皆诵之,宫中呼为元才子。他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著名的元代杂剧《西厢记》就是根据它改编的,但思想内容有较大区别。传世诗文集有《元氏长庆集》。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元稹集》,附诗文集佚。 (吴宗国) 身毒 身毒 印度河流域古国名。始见于《史记》,为中国对印度的最早译名。原文为梵语Sindhu,古波斯语讹为Hindhu,古希腊语更转为Indus。其后中国古文献中亦作申毒、辛头、信度、身度、天竺、贤豆、印度等,皆同音异译。其领域有时亦包括印度河以东的南亚次大陆地区。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28年左右到达帕米尔以西的大夏,听说在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身毒国,并在大夏看到从身毒国贩运来的邛竹杖和蜀布。张骞认为大夏在汉西南,而身毒在大夏东南,则身毒应距中国蜀郡不远。汉武帝听信此言,从蜀郡四道出使,企图从中国的西南地区经身毒通往大夏,但因当地少数民族的阻拦没有成功。据《后汉书·西域传》所载,中国在2世纪时对身毒的地理、物产、宗教、政治情况已有初步了解;且知当时身毒许多地区皆属“月氏”,即早期贵霜帝国(即贵霜)。这是由于东汉时佛教已传入中国的缘故。 (孙毓棠) 爰田 爰田 即易田,指休闲耕作。始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晋惠公时,晋受挫于秦,为取悦于民而作爰田。《国语》也记此事,“爰田”作“辕田”。战国时,有的地方仍保留此制。 爰亦作■。《说文解字》有■字,许慎以“■田易居”释之,又说“爰”,“籀文以为车辕字”,则“爰”、“辕”、“■”相通,有换、易之义。对爰田的解释,唐以前人说法不一。东汉贾逵《国语注》以为“辕,易也,为易田之法,赏众以田。易者,易疆界也”。唐孔颖达《左传注疏》云:“服虔、孔晁皆云,爰,易也。赏众以田,易其疆畔。”则服、孔基本上沿袭贾说,认为晋作易田之法,又赏给晋民田地。晋杜预《左传注》以为晋将一部分公田之税免去,使民得利。和贾说爰田应包括“易田之法”和“易疆界”之说颇有不同。除以上各说外,贾逵还有另一说,以为辕即兵车,有根据田地数摊派车赋之意。这一说法最难成立。韦昭《国语注》指出晋作爰田的目的是为了“赏众”而非要民增加军赋。《汉书》的各家注,对爰田的解释似胜于贾、杜等家,如张晏以为:“周制三年一易,以同美恶,商鞅如割裂田地,开立阡陌,令民各有常制。”指出古代爰田制就是三年一易田,以使民之受田做到好坏轮换。而孟康注则更加明确,以为商鞅之前就有爰田,和商鞅时不同之处是还要“易居”。这和《诗·魏风·硕鼠》记载的“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情况相合。郑玄以为由于田地连续种植三年之后,地力耗竭,需要抛荒若干年,于是农民易迁他处,去垦辟经过休闲的田地。可见爰田和易居有连带关系。 春秋时,随着农作技术的发展,土地使用率提高,休闲期相应缩短。《周礼·地官·大司徒》载:“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遂人》又云:“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余夫亦如之。”因土地肥瘠的差别较大,国家授与农民的田地也分成不同的品级(其中“莱”,是指休耕地)。《大司徒》所说的“不易之地百亩”,当是最好的土地,年年都能耕种。但其余两种,要休闲一年或两年。《遂人》所说“中地”、“下地”和《大司徒》的“一易”、“再易”一样,要休闲一至两年。其上地的田和莱共为一百五十亩。清沈彤《周官禄田考》以为是“三分百五十亩而岁耕其二”,即每年耕百亩休五十亩。《周礼》中所记述的田制,当是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情况,表明当时只爰田而不易居。因为农业技术的进步,田地休耕的年限也相应缩短,最长不过两年,和过去休闲三五年或更长时间大不相同。特别是其中部分田地已无须休闲,表明爰田制正在走向消亡。战国时,爰田制停止的时间随地而异。据《吕氏春秋》,魏武侯时魏国大部分地方的田地可以连续耕作,而邺还需保留隔年休闲之制。秦在经济上的发达程度似不及魏,故商鞅变法后犹有爰田的残余。 (吴荣曾) 袁晁 袁晁 (?~764) 唐中叶浙东农民起义领袖。明州(今浙江宁波南)人。初为小吏。安史之乱时期,唐政府在江浙一带加紧搜括,这一地区的农民纷纷反抗。当地统治者命令袁晁擒捕,他拒不受命,于宝应元年(762)在明州翁山(今浙江定海东)聚众起义。八月攻克台州(今浙江临海),赶走刺史史叙。随即建元宝胜,署置公卿数十人,都是农民出身。一时,“民疲于赋敛者多归之”。起义军向北、西、南发展,先后攻下越州(今浙江绍兴)、衢州(今属浙江)、信州(今江西上饶)、温州(今属浙江)、明州、杭州(今属浙江)及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十余州,参加义军的群众达二十余万人,与附近起义的方清、陈庄等部相呼应,形成对唐朝的严重威胁。唐统治者十分恐慌,急令李光弼镇压。光弼部将张伯义、王栖曜等首先集中全力进攻袁晁。九月,信州沦于唐将领张镐之手。十二月,义军失利于衢州。广德元年(763)三月,袁晁与唐军大战于台州,连日十余战,终以众寡悬殊而失败,袁晁被俘。不久,其弟袁瑛所率残部也被镇压,起义终告失败。二年十一月,袁晁被执送长安,遇害。 (胡如雷) 袁崇焕 袁崇焕 (1584~1630) 明末著名军事统帅。字元素。广西藤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福建邵武知县。时明军在辽东与后金对峙,日趋被动。崇焕虽身为知县,却天下为己任,以边才自许。天启二年(1622),入京朝觐,因御史侯恂之请,被破格擢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清太祖努尔哈赤夺占广宁,大臣廷议守山海关,以防御京师。危急之际,崇焕单骑巡阅山海关内外,还朝备陈关上形势和方略,请兵御守山海关。廷臣称其才,升为佥事,监督关外军。他力主坐镇宁远(今辽宁兴城),守关外以捍关内,深为大学士、蓟辽督师孙承宗之倚重。修筑关外重镇宁远城,进兵备副使,再进右参政。后高第继孙承宗任蓟辽督师,崇焕拒绝执行高第撤守关内的命令,刺血为书,激励将士,誓死守卫宁远孤城。大败后金十万围攻大军,炮伤努尔哈赤,赢得明朝对后金作战的第一次胜利(史称“宁远大捷”),一扫明军望敌而溃的暮气,收复辽西大片土地。 袁崇焕墨迹 袁督师庙 北京 朝廷擢其为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时魏忠贤遣其党羽刘应坤、纪用等出镇辽东,他抗疏进谏,不纳。七年,后金兵渡鸭绿江南下,他采取积极战略,遣将修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破后金主力,取得宁锦大捷。战后终因不附魏忠贤,被其党所劾去职。熹宗崩,崇祯即位,魏忠贤被诛。朝臣纷请召袁崇焕还朝。崇祯元年(1628)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入都,帝召见平台。他慷慨陈词,计划以五年时间恢复辽东,并疏陈方略,依靠辽东人民保卫辽东土地,筑城屯田,坚壁清野,待机而进攻,对当时辽东军事形势作了全面的估计和筹划。到任后,即加强防守,收复失地,安抚流亡。杀皮岛(今朝鲜椴岛)守将毛文龙,整顿军制,以严明纪律。翌年,清太宗皇太极避开其防守地区,率军十万取道喜峰口入关。崇焕闻讯自辽东千里驰援,十一月抵达蓟州(今天津蓟县),在后金攻占遵化、直抵北京城下的紧急关头,率军入卫京师,与后金兵鏖战于广渠门外,取得京师之捷。皇太极屡受重挫之后,乃设反间计,朝士诬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崇祯性情多疑,听信谤言,崇焕竟被下狱,三年八月被冤杀。有《袁督师遗集》。 (万明) 袁绍 袁绍 (?~202) 东汉末军阀。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出身名门大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灵帝死,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宦官,事泄,何进被杀,袁绍率军尽诛宦官。董卓专权,绍政见不同,逃奔冀州。董卓拜其为勃海太守。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以过董卓,袁绍被推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声势颇大。董卓畏惧,挟汉献帝西入关中,不久被杀。关东军内部开始互相兼并,袁绍夺取冀州牧韩馥地盘,自领冀州牧,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初平四年进攻黑山起义军,杀数万人。建安四年(199),袁绍消灭幽州公孙瓒。至此,袁绍已跨据黄河下游的四州之地,领众数十万,成为当时最大割据势力。豪强为其社会支柱,恣意兼并;下民则贫困痛苦,倾家不足交纳租赋。同年,袁绍准备向曹操发起进攻,直捣许都,劫夺汉帝。监军沮授、谋士田丰劝其进屯黎阳,据守黄河,以逸待劳。遣精骑以搔扰曹军,这样不出三年可击败曹操。而以郭图、审配为代表的一部分将领主张迅速决战。袁绍采纳后者的意见。五年,袁绍发布讨曹檄文,率十万大军、战马万匹,进军黎阳。当年与曹操决战于官渡(见官渡之战)。袁绍兵力虽数倍于对方,由于丧失民心,主骄将侈,又“有才而不能用”,故被曹操偷袭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火烧全部军粮,主力七万多人被消灭,只与其长子袁潭带八百多骑败回河北。两年后惭愤病死。诸子亦败灭,所据之地尽并于曹操。 (祝总斌) 袁世凯 袁世凯 (1859~1916) 北洋军阀首领,中华民国大总统。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 叔祖甲三以督办安徽团练镇压捻军起家,累官至漕运总督。父保中系地方豪绅。叔父保庆曾在甲三军中带兵,官至江南盐巡道。袁世凯自幼过继保庆为嗣子,少年时随嗣父先后到济南、南京等地读书。保庆死后,复随甲三子、户部侍郎袁保恒至北京就读。1876年(光绪二年)和1879年,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决计弃文就武。1881年5月,袁世凯至山东登州,投靠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任“庆军”营务处会办。吴长庆为淮军统领,统率庆军六营驻防登州,督办山东防务。次年8月,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当时朝鲜和中国有宗藩关系,吴长庆受命前往镇压。袁世凯负责前敌营务处,以整顿军纪和镇压兵变有功,为朝鲜国王所看重,并得清政府奖叙五品同知衔。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吴长庆回国。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举,袁世凯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12月,朝鲜开化党在日本驻汉城公使馆支持下发动政变,捕杀事大党多人。袁世凯闻讯率领清军干涉,使事大党重掌政柄。日本政府借此要挟,袁被调回国。次年,复任清政府“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并以道员升用,加三品衔。1893年,升为浙江温处道,仍留在朝鲜。至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化装逃出汉城,回到天津。战争爆发后,被派赴东北前线,协助前敌营务处周馥,负责筹拨粮饷,联络各军。 1895年12月,袁世凯由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聘德国军官十余人担任教习,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百余名学生任各级军官,并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清末民初的军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小站练兵是清末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从此,声誉鹊起,扶摇直上。1897年,擢直隶(今河北)按察使,仍主持练兵。 时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开展,袁世凯捐资参加强学会,以示赞同维新。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密谋发动政变,推翻新政,光绪帝处境孤危,遂接受了维新派“抚袁(世凯)以备不测”的建议,于9月16日召见袁世凯,特赏候补侍郎。次日,维新派谭嗣同密访于法华寺,要求他统率新军进京,“除旧党,助行新政”。袁世凯当面应允,但随即回天津向慈禧太后的宠臣、直隶总督荣禄告密。21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宣布重新临朝“训政”。次年6月,袁世凯升任工部右侍郎。12月,署理山东巡抚,率领全部新军(时称“武卫右军”)前往济南。时山东境内义和团运动爆发,他认定义和团为“左道邪教”,派兵到各州县残酷镇压。一跃而成为中外所瞩目的实力人物。1901年11月,继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实授,权势更加显赫。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形势,施行新政。袁世凯表示极力拥护,并借机扩大自己的权力。1902年,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任会办大巨,掌握实权。创办各种武备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至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每镇一万二千五百余人,除第一镇系满族贵族铁良统率的旗兵外,其余五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练兵时期的亲信军官。同时,袁世凯还兼任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及会议商约大臣。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通过办理新政,他得以“内结亲贵,外树党援”,处心积虑扩张权势,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北洋集团势力的扩张,对掌握中央政柄的满族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双方权力之争日趋激化。皇室亲贵煽动一些御史上疏屡弹劾袁世凯权高势重,任用私人,甚至预言将步曹操、刘裕后尘。1906年,袁被迫辞去各项兼差,并将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次年,又被调离北洋,到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年幼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次年初,袁世凯被载沣罢去一切职务,令回籍“养疴”。但他的许多部属依然位居要津,实权在握,袁世凯时刻准备东山再起。 1911年10月(宣统三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汉阳、汉口相继被革命军攻占。载沣被迫重新启用袁世凯,于10月27日任钦差大臣,节制湖北前线陆海军。11月1日又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指挥北洋军攻占汉口后,即进京组阁,并迫使摄政王载沣退回藩邸,接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他又命令北洋军攻占汉阳,迫使革命党人接受了停战议和的建议。12月,派唐绍仪南下与革命党人谈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坚持以清帝退位和袁世凯宣誓效忠共和,作为选他当大总统的先决条件。于是,袁世凯借革命党人的声势,逼迫宣统帝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退位。次日,向南京临时政府保证:“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15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继任,并议决请他到南京就职。但他以北京发生“兵变”为借口,拒绝南下。参议院不得不允许他在北京就职。 袁世凯虽然当上了民国临时大总统,但从就职伊始便极力图谋专制独裁统治。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并试图组织政党内阁,以对袁的权力加以限制。因此,袁把国民党视为实行集权的最大障碍,策动北洋军警干涉政治,逼迫国民党人退出内阁,裁减南方各省的革命军队,派人刺杀国民党的领导人宋教仁。同时,拉拢以梁启超为首的清末立宪派,资助他们组成进步党,以此来与国民党人对抗。在外交方面,他得到英国的有力支持,从五国银行团获得两千五百万英镑借款。经过一系列的准备,袁世凯于1913年7月公然派北洋军南下,镇压了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把北洋势力伸向长江流域各省。同年10月,袁世凯派军警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并取得列强的正式承认(参见彩图插页第129页)。接着,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另行召集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作为独裁统治的工具。1914年5月,宣布废除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临时约法》;撤销国务院,成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通过这次改组,迫使支持过他的进步党人退出政府,剥夺了段祺瑞等人的军权,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不仅可以终身连任总统,还可以指定继承人。 1914年底,袁世凯以为做皇帝的条件已成熟,示意心腹爪牙四出煽动,制造舆论,声言共和制度行不通,只有改为帝制,国家才能富强。为了取得日本政府对帝制的支持,他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于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中的大部分条款(见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不久,又唆使一些北洋官僚政客出面组织筹安会和请愿团,加紧了复辟帝制的活动。至12月11日,御用的参政院以国代表大会总代表的名义推戴他为“中华帝国大皇帝”。在假意推辞之后,于次日发布接受帝位申令。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准备于1916年元旦加冕登极(见洪宪帝制)。 袁世凯重新穿起龙袍在天坛祭祀 但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各阶层的义愤。不仅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帝国主义列强亦不断对他提出警告。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袁世凯陷于众叛亲离的境地。5月下旬忧愤成疾,6月6日在举国声讨中去世。 (李宗一) 袁枢 袁枢 见《通鉴纪事本末》。 袁术 袁术 (?~199) 东汉末军阀。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袁绍从弟。自曾祖父起四世中有五人位居三公。举孝廉,除郎中,累迁至虎贲中郎将、后将军。避董卓之祸,由京师洛阳出奔南阳,割据其地。南阳户口数百万,手工业、商业较发达,袁术征敛无度,百姓苦之。他对袁绍充当关东牧守的盟主很不服气,远交幽州公孙瓒,而袁绍也联络荆州牧刘表以牵制袁术。初平四年(193),袁术进军陈留,与曹操交战正酣,刘表从襄阳进逼其根据地南阳,袁术被曹操击败,向襄邑(今河南睢县西)、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一带退却。退至扬州九江郡,赶走刺史陈瑀,自领其州,以寿春为根据地。袁术自负出身名门大族,以为海内鼎沸,乃英雄有为之时,不顾部下反对,于建安二年(197)在寿春称帝。称帝后,先为吕布所破,后为曹操所败。在他统治下,“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四年,袁术资实耗尽,众叛亲离,想前往青州投靠袁绍长子袁潭,又怕曹操邀击,愤惭呕血死。袁术一生,罪恶累累,后代史家称他“无毫芒之功,纤介之善”。 (祝总斌) 圆明园 圆明园 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 焚烧后的大水法残亦(摄于19世纪末叶) 乾隆时期铜版画《圆明园·大水法》(西洋楼) 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岛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园胜景,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于园中。长春园内还有一组欧式建筑,俗称西洋楼。 圆明园还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咸丰十年(1860)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持续了两天两夜的大火,将圆明园烧成一片废墟。 同治年间(1862~1874),慈禧太后准备修复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开。(参见彩图插页第115页) (王道成) 圆仁 圆仁 (794,一作793~864) 日本入唐求法的天台宗僧人。俗姓壬生氏。下野国(今日本枥木县)人。九岁出家,师事广智,十五岁师事最澄。838年随遣唐使到中国,847年携带大批经典和佛像、佛具等自登州(今山东蓬莱)乘船归国。在京都比叡山延历寺任第三世天台座主,兼传密教,著《金刚顶经疏》、《苏悉地经略疏》,为日本天台密教奠立了基础。圆寂后,朝廷赐号慈觉大师,为日本大师称号之始。 圆仁留唐近十年,他广泛寻师求法,曾到五台山巡礼,足迹遍及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诸省,并留居长安近五年。他用汉文写的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宝贵资料。圆仁的记述涉及唐王朝皇室、宦官和士大夫之间的政治矛盾,他与李德裕、仇士良的会见,社会生活各方面如节日、祭祀、饮食、禁忌等习俗,所经过的地方的人口、出产、物价,水陆交通的路线和驿馆,新罗商人在沿海的活动和新罗人聚居的情况等等。关于唐代南北佛教寺院中的各种仪式等,圆仁更有详细记载。他在唐时适值武宗废佛(见会昌废佛),关于845年(唐会昌五年)正式下诏废佛之前对佛教徒的种种迫害措施以及朝廷大臣、宦官对废佛的不同态度,不同年龄的僧尼和外国僧人所受的不同待遇等等,在其书中都留下了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参考书目 小野勝年:《入唐求法巡禮行记の研究》Ⅰ-Ⅳ卷,铃木学衍财团,东京,1964~1969。 (周一良) 月赤察儿 月赤察儿 (Ö■ci■cer,1249~1311)元前期大臣。又译月赤彻儿。蒙古许兀慎(Hühü■sin)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忽之曾孙。年十六,以勋臣后裔召入朝为怯薛官,至元十七年(1280),任第一怯薛长。次年,授宣徽使,掌管宫廷饮膳、怯薛给授、诸王赏赐及蒙古人民财赋等事务。曾率所部怯薛和属僚参与开凿通惠河。三十年,加授知枢密院事,仍为宣徽使,与伯颜、安童、完泽等同为元世祖忽必烈亲信重臣。大德四年(1300),拜太师。当时,海都、笃哇势力强盛,常侵掠漠北,于大德二年,乘守边诸王备御怠忽之机,大败元军。元成宗铁穆耳急遣皇侄海山(元武宗)出镇称海,统领防边诸军;五年,又派月亦察儿到漠北,辅佐晋王甘麻剌督军。这年秋,海都、笃哇大举东犯,月赤察儿分领一军,配合海山、甘麻剌等,与敌激战于帖坚古山,击退敌军。十年,又率军从海山西逾按台山(今阿尔泰山),讨伐叛王明里铁木儿(阿里不哥子)等,降之,并掠取察八儿妻子、部众十余万口而还。 十一年,武宗即位,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以月赤察儿为行省右丞相,封淇阳王,漠北诸王、诸将皆听其指挥。时西北叛王部众多归降,月赤察儿奏请移军驻戍并屯田于按台山之北,而安置降人于山南,以便防范,于是西北边境安宁。因功先后受赐江南田万亩,又得增赐清州民户一万七千多户为食邑。至大四年(1311)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入朝,病死于大都。 (陈得芝) 乐毅 乐毅 战国时名将。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之后。因贤而好兵,为赵人所推举。及赵武灵王沙丘之乱,乐毅离赵至魏。后闻燕昭王立志报齐之仇而广延天下贤士,于是由魏使于燕。燕昭王待以客礼,遂委质为臣,任亚卿。燕昭王经过长期准备,欲出兵伐齐。乐毅认为齐乃霸国之余,不易独攻,乃亲自出使约赵,别遣使约楚、魏等国共伐齐。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燕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又以相国印授之。于是乐毅率燕、赵、秦、韩、魏五国之师伐齐,济西一战,大破齐军。乐毅遣还诸国军队,独率燕军乘胜深入,攻下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燕昭王亲至济上劳军,封乐毅于昌国(今山东淄博东南),号昌国君。除莒(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外,齐七十余城先后被乐毅攻下。乐毅于整军经武的同时,还在齐地采取了一些收拢人心的政治措施。燕昭王死后,继位的惠王与乐毅有旧隙,齐将田单便乘机纵反间于燕。燕惠王误使骑劫代将而召还乐毅,乐毅畏诛,遂西奔赵,被封于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号望诸君。乐毅去后,燕破军亡将,齐乘势复国。燕惠王悔惧,使人谢于乐毅,乐毅则报书于燕惠王以自明心志。是后燕复封乐毅子乐闲为昌国君,乐毅则兼为燕、赵出力,两国皆任之为客卿。后乐毅卒于赵。 (葛志毅) 岳飞 岳飞 (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字鹏举。河北西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曾当佃客。宣和四年(1122),投军,参加征辽之役。靖康元年(1126),金军南侵,攻破东京开封府(今属河南),康王赵构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建置兵马大元帅府,岳飞志愿从军抗金。 建炎元年(1127),北宋亡,宋高宗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岳飞上书言事,力请高宗返回开封,恢复失地,被宋廷削夺军职。后随张所、王彦、宗泽等抗击金军,屡立战功。建炎三年冬,金完颜宗弼率军渡江,企图一举灭宋。岳飞时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当各军溃败之际,整饬所部,招集散兵游勇,转战广德军(今安徽广德)等地。建炎四年,又率军屯驻宜兴县。金军自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沿运河北撤,岳飞率军袭击常州,克复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金军退至江北。宋廷委派岳飞任通、泰镇抚使,驻军于江北泰州(今属江苏),进援楚州(今江苏淮安),在承州(今江苏高邮)等地与金兵鏖战,因众寡悬殊,被迫退军江南。绍兴元年(1131),岳飞隶属张俊,转战于江南西路和淮南西路,击破盗匪李成军,招降张用。绍兴二年,又出兵荆湖南路和广南东、西路,击破盗匪曹成军。绍兴三年,镇压了吉州(今江西吉安)和虔州(今江西赣州)的农民起义军。绍兴四年,任江南西路、舒、蕲州兼荆南、鄂、岳、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统兵北上,破金与伪齐联军,克复郢州(今河北钟祥)、襄阳府(今属湖北)、随州(今湖北随县)、邓州(今河南邓县)、唐州(今河南唐河)和信阳军(今河南信阳),自承宣使晋升节度使。当年冬,出兵救援庐州(今安徽合肥),击败金、伪齐军。绍兴五年,晋升两镇节度使,采用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镇压为辅的策略,瓦解了洞庭湖一带的杨么起义军(见钟相、杨么起义),自制置使升招讨使。绍兴六年,又迁宣抚副使,再次出师北上,攻占镇汝军、虢州(今河南卢氏)、商州(今陕西商县)、西京河南府的伊阳(今河南嵩县)、长水(今河南洛宁西南)等地。当年冬,又击破金军与伪齐军的进犯,兵临蔡州(今河南汝南)。绍兴七年,升任宣抚使,计划并统刘光世等军,大举北伐,并提议丧失生育能力的宋高宗建储,遭高宗、秦桧等人猜忌,宋廷取消北伐计划。绍兴八、九年,岳飞反对高宗、宰相秦桧等人降金乞和,重申收地两河,唾手燕云的壮志。 绍兴十年,金军毁约南侵,宋廷被迫命令各军抵抗。岳飞早已制定了“连接河朔”的战略方针,此时便挥师大举北上,分兵攻占北至郑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等处的广大地域,派遣梁兴等深入黄河以北,组织游击军,袭扰金军后方。金朝都元帅完颜宗弼乘岳家军兵力分散之机,亲率大军反攻。岳家军先后在郾城、颍昌(今河南许昌)等地,以少击众,大败金军主力(见郾城之战)。宋廷反而迫使岳飞班师。绍兴十一年,出兵增援淮西,旋被招回临安。罢宣抚使,改任枢密副使,解除兵柄。岳飞仍反对和议,力图保全韩世忠及其旧部,遭秦桧党羽弹劾,罢官赋闲。十月,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设置冤狱,诬陷岳飞。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1.27),被害于大理寺狱,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惨遭杀害。 宋孝宗赵眘继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淳熙五年(1178),谥武穆。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改谥忠武。 岳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最杰出的将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提出和贯彻了“连结河朔”的战略方针,主张黄河以北的游击军和正规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连金军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反对 岳飞抗金图 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参考书目 邓广铭:《岳飞传》(增订本),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 王曾瑜:《岳飞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邓广铭) 岳钟琪 岳钟琪 (1686~1754)清朝名将。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康熙五十年(1711),由捐纳同知改武职,任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五十七年,任四川永宁协副将。五十八年,准噶尔扰西藏,次年,钟琪奉命率军随定西将军噶尔弼入藏,直抵拉萨,击败准噶尔兵。六十年升四川提督。雍正二年(1724),率军随年羹尧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授三等功,赐黄带。三年,兼甘肃巡抚、署川陕总督。奏请于河州、松潘及丹噶尔寺为互市所,以便各族人民进行交易。五年,在陕甘两省推行摊丁入地。又对四川乌蒙等土司实行改土归流。六年,湖南靖州生员曾静使学生张熙投书岳钟琪,称他是岳飞的后裔,劝他起兵反清。岳钟琪向朝廷告发,曾静等被捕解京,构成雍正朝最严重的文字狱,杀戮惨重。雍正年间,屡征准噶尔。官拜宁远大将军。后因刚愎自用,坐失战机,致使准噶尔入犯哈密,劫掠牲畜,抢夺粮饷,被大学士鄂尔泰、副将军张广泗所劾,削爵夺职,拘兵部,后获释家居。乾隆十一年(1746)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师久无功,因钟琪久官四川,以总兵衔启用。不久,授四川提督。十四年正月,随经略大学士傅恒参与大金川之战,轻骑入勒乌围,说降大金川土司沙罗奔,金川平定。加太子少保,授兵部尚书衔,还四川提督任,赐号威信。乾隆十九年,于镇压陈琨起义时,病死于四川资州(今四川资中)。谥襄勤。著有《薑园集》、《蛩吟集》等。 岳钟琪沈毅多智略,御士卒严,而与同甘苦,人乐为用。终清之世,汉族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唯他一人。高宗称之为“三朝武臣巨擘”。 (刘如仲) 越 越 中国古代南部民族名。有狭广两义。狭义指先秦时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战国初一度强大争霸中原的越国及其部族,在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已为楚国所灭,其部族首领仍称越君。或楚威王七年(前333)为楚所灭;或说,终战国之世,虽为楚所削,但一直延续到秦统一六国。广义是对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下游即“自交趾至于会稽七八千里”沿海地区(略当今苏、浙、闽、台、粤、桂六省及越南北部)及其土著居民的泛称。这一地区为《禹贡》扬州之域,故又称“扬越”;因其居民“非一种”,“各有种姓”,故又称“百越”或“越人”。据其语言、习俗和地域的差异,秦汉时的越人依当时的称谓亦可分为瓯闽、南越、西瓯、雒越四个地区的一些部族。 瓯闽(略当今浙、台、闽一带)源出先秦之越。越国在战国后期为楚所“灭”,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继灭楚之后,降服了越君,以其地置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北徙越民于乌程、余杭、黟、歙、芜湖、故障等地(今苏、皖、浙接壤地带),而谪徙中土之民以实之。次年,秦统一六国,随即派遣五路大军五十万人进行统一百越的战争。一军指向相传为勾践后裔的瓯闽地区的闽越王无诸和东海王摇,两王都被废黜为“君长”,以其地置闽中郡(今福建福州);四军指向南越、西瓯(今两广地区),开“新道”、凿“灵渠”以行军运粮,西瓯君译吁宋战死,在南越、西瓯设置南海郡(今广东广州)、桂林郡(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象郡(今广西崇左境),大徙中原之民与百越杂处,共同开发珠 越人用器陶匏壶 广州龙生岗出土 江流域。但西瓯部分余众退据丛林继续抵抗,并曾挫败秦军,秦军统帅屠睢死于此役;同时,包括台、澎等沿海岛屿在内的“东海外越”也还未被征服。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见陈胜、吴广起义),不少早已徙居淮北的越人参加了起义军,被废黜的无诸和摇也率领越人随着鄱君吴芮投入起义行列,在推翻秦王朝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秦南海郡龙川令赵佗当时代行南海尉事,乘机起兵割据,“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汉高帝五年(前202),汉王朝建立,以助刘灭项功,无诸复立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治今福建福州);惠帝三年(前192),“举高帝时越功”,摇也复立为东海王,都东瓯(治今浙江温州),时俗号为东瓯王。高帝十一年,汉封赵佗为南越王,都番禺(今广东广州)。十二年,立越裔南武侯织为南海王,居揭阳(今广东揭阳)。这时,西瓯君长也“南面称王”,南徙雒越(今越南北部)的蜀王子也称安阳王。这种百越地方政权相对独立的局面,随着汉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而发生变化。吕后末(前180年前后),西瓯王、安阳王为赵佗所灭,在雒越设置交趾、九真两郡。文帝初(前179~前174),南海王反,汉击平之,徙其民上淦(今江西新干)。 越人用器陶桶 广州华侨新村出土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攻东瓯,东瓯请举国内徙,“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王反汉,次年汉出兵灭南越,以其地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并开珠崖、儋耳两郡。元封元年(前110),闽越反,汉出兵讨之,闽越诸将杀其王以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至此,百越各族全部置于汉王朝郡县统治下,完成了秦王朝未能完成的统一大业。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推动下,百越地区的经济、文化有着明显的发展。有些地区的出土文物反映出:汉武帝以后的铁制工具显著增加,文化面貌上的民族特点逐渐减弱。部分百越族与汉族在共同的经济生产与贸易活动以及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瓯闽族与汉族混合的“山越”,在东汉末三国初(公元3世纪初)还很活跃,到南北朝后逐渐从历史上消失。在另方面,岭南百越却长期留存。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交趾雒越征侧、征贰曾发动反汉斗争,“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凡略六十五城,自立为王”。延至建武十九年始克讨平。西瓯,东汉称乌浒,人口众多,灵帝建宁三年(170),郁林太守谷永曾招抚十余万,开置七县。魏晋以后,岭南百越有蜒、儴、俚、僚、■等名称,“随山洞而居”,分布很广,他们是今天壮侗语各族的先民。 秦汉时永昌郡西南(今云南省西南与老挝、泰国、缅甸接境地带)的掸国和滇越,珠崖、儋耳的“雒越”,也是百越的一部分,他们当时还较原始,使用“木弓弩,竹矢,或骨为镞”,但也都为开发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 (蒙默) 越 越 春秋末霸国。《史记》以为其君主是夏王少康的苗裔,为姒姓。《世本》则以为乃芋姓。春秋中期始见其与楚盟会,后吴楚交兵,楚采取联越制吴的策略,越人常随楚攻吴,吴、越遂成世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破楚入郢,越军乘虚入吴,为楚声援。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吴王阖闾伐越,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吴军兵败,阖闾受伤致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三年,夫差大破越军,勾践率五千残兵退保会稽山,卑词厚礼,忍辱乞降。勾践卧薪尝胆,不忘会稽之耻,他着手改革内政,休养生息,以恢复实力。勾践十五年,越军终于趁夫差北上争霸而国内空虚之机,袭破吴都,杀死吴太子。夫差返国后无力报复,只得忍让言和。其后越军不断进攻,勾践二十四年,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国终被越国吞并。勾践破吴后,亦北上聘问中原诸侯,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邪(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兰时齐、晋内部矛盾尖锐,楚国元气未复,越在四强中最为强盛。进入战国,越势渐衰,越王翳迁都还吴(今江苏苏州),已无力与诸强角逐。楚威王(前339~前329在位)时,越王无彊兴兵伐楚,大败被杀,越遂被楚吞并,其王室贵族也散逃四方,各自称王称君,服属于楚。 (罗世烈) 云梦秦律 云梦秦律 秦律早已亡佚,现在所看到的部分秦律,是1975军从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所得,因此称为云梦秦律。这些秦律书写在六百多支竹简上,其中包括律文、问答和其他一些文书资料,总共约有一万七千字。律文是秦国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陆续制订和颁布于世的,是今天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法律条文。这批秦律资料已全部著录在197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里。(参见彩图插页第16页) 每条律文之后常系有律名,计有《效律》、《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徭律》、《均工》、《司空律》、《军爵律》、《置吏律》、《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律》、《除吏律》、《游士律》、《除弟子律》、《中劳律》、《藏律》、《公车司马猎律》、《傅律》、《屯表律》、《捕盗律》、《戍律》。除律以外,还有《工人程》、《封诊式》、《牛羊课》之类的单行法令或条款资料。后世称有的律文为程、式,大概起源于秦。以上诸律,仅《效律》首尾完具,其余皆为摘抄,有的可能还经过抄写人的删节和简括。尽管出土的秦律仅是选抄了秦律一部分,但从众多的律文名目来看,知道秦律分类已臻于相当细密的程度。 云梦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可见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订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由于秦执法很严,凡官吏有舞弊或贪污受贿者,都将受到很重的惩罚。律文中也有一部分和军事有关,其中包括对军队的训练和军纪、奖惩等内容。再有如《田律》之类,是为保护水流、山林等自然资源而制订。保护官府和国家的利益,在秦律中置于重要的地位。 法律答问共一百八十七条,和《唐律疏议》里的问答相似,是为解释法令条文而编订的,而且也和法令条文一样地具有法律效力。问答中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以伤害人身、侵犯财产之类的刑事犯罪内容居多。云梦秦律并未选抄盗律、贼律之类的条文,但通过一部分答问可以了解到有关盗律、贼律的某些内容。从问答来看,秦律禁止民间相互斗殴,凡因斗殴而伤害别人肢体发肤的,都要受到较重的刑罚。对盗窃犯的惩处尤为严酷,若偷盗赃物价值满一百一十钱者,便被判处徒刑服苦役若干年;甚至偷采价值在一钱以下的桑叶,也将罚徭三十天。窝赃、分赃都要受重罚。对于盗窃未遂者也要科以严刑。以上情况表明。任何对私有财产的侵犯,都要受到法律的无情惩处。 秦律中的刑罚有以下几种:一、死刑:主要有弃市和磔。二、肉刑:有斩足、宫、劓、黥等残害肢体刑。三、徒刑:将犯人拘禁起来,并使服苦役,受这种刑的罪人被称为刑徒,后世徒刑之名即从此沿袭而来。这种刑罚依轻重分为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司寇几等。城旦舂又分为黥劓城旦和完城旦。黥劓城旦为徒刑中最重者,故须兼受肉刑,可见秦的徒刑和后世亦不尽相同。从城旦到司寇依次减轻,但拘禁年限不详。秦律中徒刑是常用的刑罚,从盗窃、伤人到官吏的严重渎职,都可判处此刑,故刑徒人数很多,从而使官府获得大量的无偿劳力。史载秦二世胡亥时修建骊山陵墓等大规模工程,使用的刑徒达七十万人之多。四、迁刑:迁为流放之意,史载始皇将嫪毐舍人迁蜀,秦律中屡见迁犯人于蜀边县的话,则蜀是秦经常流放罪人的地方。五、笞刑:即鞭笞之刑,秦律中有笞五十、笞百之类的话。六、赀罚:赀是法律要求罪人向官府交纳财物或提供劳役以达到惩罚的目的。官吏因失职等过失而常常被判以赀盾、赀甲的处分,对于平民则常常判以赀徭之罚。秦律允许某些罪人可用钱财赎罪,律文中常提到赎黥和赎耐,即被判处肉刑或徒刑的罪犯若能交 纳赎金,便可免受刑罚。除钱财外,秦律规定罪人可用自己的军功爵或输纳奴隶赎罪。赎罪制的存在,表示法律在富人和贫人之间是偏颇不平的。 从秦律来看,秦已有一套较为细致的检验制。案件发生后,由县令史负责现场及物证的勘查,如属伤人及杀人案件,令史还派法医对伤者或死者作详细的检查。判刑时也按案情的具体情况加重或减轻,如犯罪出于过失,就要比故犯为轻。犯人如同时犯数罪,则按其中最重者判刑,罪犯如能自首或检举同伙或他人,可以获得从轻处理。和罪犯有亲属、僚属、邻伍关系的,常常要为共同承担法律责任而受株连。对于控告不实或诬告者要反坐。犯同样罪的人,量刑时视其官爵高低或社会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别。先秦时有的法家标榜“刑无等级”,秦律中并不存在这种情况。 云梦秦律不仅是研究秦从战国到统一后刑法制度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了解秦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宝贵史料。 (吴荣曾) 云南回民起义 云南回民起义 18世纪50~70年代,云南地区回族人民在太平天国起义影响下掀起的大规模反清起义。1856年(咸丰六年),在清朝地方官挑拨下,回、汉人民为争夺南安(今双柏)石羊银矿而发生冲突,遂即转化为起义。之后,云南各地回民相继揭起义旗:马金保、兰平贵起于姚州(今姚安);杜文秀起于蒙化(今巍山);马复初起于新兴州(今玉溪);马如龙起于建水;徐元吉起于澄江;马凌汉、杨振鹏起于昆阳(今晋宁);马联升起于曲靖,马荣起于寻甸。这些分散各地小股起义队伍,很快形成两支势力强大的起义军。一支以马复初、马如龙为领导,统率徐元吉、杨振鹏等部活动于云南东部、南部;另一支以杜文秀为领导,活动于云南西部。 活动于云南东部、南部的起义军,兵马众多,声势很大,但起义军领导者马复初、马如龙皆为回族上层分子。没有反清到底的决心。1857~1861年间,三次围攻省城昆明,时战时和,一直未能攻克,最后投降。 杜文秀领导的西部起义军,自蒙化起义后一直坚持抗清,得到各族人民支持与响应。起义军攻克大理后,杜文秀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号令,蓄发易服,旗帜尚白,以甲子纪年,联合汉、彝、白等民族建立政权。大理政权在军事上不断打击清军,使起义势力不断扩大,控制云南大半省份。与此同时,起义军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推行一系列加强政治统治与发展社会生产的措施,深受滇西各族人民拥护与支持。1867年(同治六年),起义军二十余万兵分四路,东下围攻昆明,起义势力发展到顶点。然而起义军长期列兵城下,围而不攻,致使清军利用时机重新调整力量。1869年,在清军猛烈反攻下,围城战役失败,此后局势急速逆转,步步失利。1873年,清军兵临大理城下,起义领袖杜文秀服毒后出城与清军议和,被清军杀害。清军统帅岑毓英背弃议和诺言,纵兵血洗大理城。至此,坚持十八年的云南回民起义宣告失败。 (马汝珩) 云南铜矿 云南铜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