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和珅全传:从御前侍卫到军机大臣-2

作者:张铁成 字数:24101 更新:2023-10-11 17:48:25

安明知道机会来了,连忙跪倒在和珅面前说:“原来的两位户部侍郎与新来的尚书不和,相互斗法,自己受到牵连才被降职为笔帖式。这是小人与尚书大人之间的误会,望和大人明察。”和珅知道安明原来的职位是户部司务,不是什么高级职位,官复原职还是很容易办到的,于是就让安明耐心等待,待寻得机会就向尚书大人举荐他。其实,和珅在这里是有所保留的,以现在和珅户部侍郎的身份以及人尽皆知的皇帝对其的宠幸,只要跟尚书开了口,就没有被回绝的道理。只不过和珅心机颇深,不会表现得太爽快。安明自然千恩万谢。不久,和珅向户部尚书保举安明出任司务的职务。尚书不愿得罪和珅,便做个顺水人情,答应了下来,安明终于成功复职。恰在此时,安明的父亲病故。按照清制,官员若有双亲故去,必须回家守孝三年,三年期满后再重新分派职务,这叫“丁忧”。如果为了保住官位而隐瞒不报,不回家守孝,那就是犯了大不孝的杀头大罪。安明眼见着这户部司务的肥缺到手了,此时若回家守孝,三年后官场风云变幻,到时候还得到处求人。官迷心窍的安明竟然真的为了官位而决定秘不发丧。其实,官场中的关系就是这样,你的职位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呢!况且是丧父的大事,大家谁人不知。有一位御史查实消息后,知道安明有和珅的后台,不敢直接报告给皇上,而是先禀报给太傅朱珪。朱珪是后来嘉庆帝永琰的老师,为人正直。当他知道安明“丧父而秘不发丧”的消息后十分气愤。他与吏部尚书永贵很有交情,加上本来就看不惯和珅的作为,便想请永贵出面弹劾和珅,这样显得更有分量。永贵连年在外征战,颇有军功,是乾隆十分信任的大臣,却与和珅向来不和。永贵听到安明迷恋官位而不愿回家守制,气得拍案而起。又怕事有出入,又马上秘密派人去安明的老家探访,确认安明的父亲确实不久前去世了。永贵于是信心满满地认为这次一定可以扳倒和珅。只可惜永贵的儿子伊江阿坏了他的大事。伊江阿认为父亲已经是老人了,和珅是朝廷新贵,日后必定大富大贵,投靠和珅才能保证日后的富贵,于是经常讨好和珅。和珅清楚永贵的地位,也乐得结交伊江阿这样的权贵子弟。二人之间常以兄弟相称。永贵和他的儿子伊江阿对和珅的态度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二人经常为此争论不休。这天,永贵又数落伊江阿:“和珅这样欺上瞒下的人,举荐一些寡廉鲜耻之辈担任要职,父亲死了都敢隐瞒不报,和珅居然蓄意包庇,保举他升官,真是不知廉耻,我一定要弹劾他!”伊江阿大惊失色,慌忙退下。他暗自想,现在和珅正受皇帝宠信,父亲肯定参不倒和珅,到时反而引火上身,恐怕还要连累了自己。于是,伊江阿决定给和珅送个人情,连夜求见和珅。和珅连忙请进书房。伊江阿神色慌张地说:“家父明日要参劾和大人,还望大人速速做好准备!”和珅大惊失色,永贵是朝廷重臣,他要参劾自己,可不是小事,连忙问原因。伊江阿道:“大人曾经保举一位官员,此人父亲去世,却为保住官位而隐匿不报,恐怕对大人不利。”和珅立刻就想到了安明。和珅连忙致伊江阿一礼,道:“我确实曾经保举过一个人,当时是看他办事得力,是个人才。至于是否死了父亲,我却不知道,定是受了这个小人的蒙蔽!多谢贤弟今日来告知此事,否则我有性命之忧,贤弟真是我的救命恩人!”伊江阿怕永贵起疑心,不等和珅多说,就赶紧回去了。对于永贵的地位,和珅还是十分清楚的。永贵是当之无愧的朝廷重臣,地位远比和珅这个官场新贵重要得多。如果永贵果真要与自己为难,还真有些危险。和珅连夜派人叫来了安明,询问之下,果然如伊江阿所说,安明刚刚死了父亲,秘不发丧。和珅训斥道:“你真是糊涂,父亲去世这样的大事,怎么能瞒得住别人?明日永贵要弹劾你,必然连累我,治我一个不察之罪!”和珅叹口气,又接着说,“永贵亲自出面,这事情将无法挽回!这是杀头大罪,事已至此,证据确凿。连我都跟着受害,势必受到牵连。我今天叫你来,只是提醒你安排一下后事,到时候你说话要有些分寸。”安明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请求和珅念在他忠心耿耿的情分上,对他的家眷儿女,留心照顾。说罢,低头无语,默然而退。当天夜里,安明把家中贵重的钱物秘密送到和珅府上。和珅也在思考补救的办法,他决定先发制人,连夜写了一份揭发安明的奏折。第二天早朝,永贵果然参了安明、和珅一本,奏折道:“御史及户部司员属吏联名呈报,户部司务厅司务安明大逆不道,父死匿而不报。前次京察,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和珅竟然仍保举此人为官,分明是与安明勾结,狼狈为奸,弄虚作假,欺瞒朝廷。”永贵向来做事谨慎,这次又是有备而来,准备充分,证据确凿,和珅就算再受皇宠,其渎职之罪也是免不了的。朱珪和其他一些平时对和珅不满的大臣也都纷纷附和。乾隆最痛恨的便是安明此种不孝之人,听后勃然大怒,立即质问和珅。谁知和珅毫不慌张,大声奏道:“皇上圣明,安明丧父不报,欺瞒朝廷,大逆不道,奴才也受了蒙蔽。这几天这件事才流传出来,奴才与永贵一样,也是昨天才得到消息,知道事情的原委。奴才本已经写好了奏本,不想永贵先奴才一步。”说罢呈上早就准备好的奏折。和珅知道乾隆向来对自己比较喜欢、重用,这次只要小心应付,不被抓住把柄,不难推托。果然,乾隆一看和珅的奏折,确实是早已经写好,言之切切,愧疚之情跃然纸上,心中已经有了袒护之心。永贵等人见和珅早有准备,心里凉了半截。但既然已经打开天窗说亮话,就不得不继续下去。于是就进一步说“皇上,安明父亲病故,秘不发丧,户部上下都知道这件事,和珅身为户部侍郎,却说刚刚知道,谁会相信?而安明这等不忠不孝之人,和珅居然保举他,分明是有意包庇,欺瞒圣上,不只是失察之罪。”乾隆心中既然已有包庇和珅之心,自然会为他说话,加上和珅确实写了奏本,至少是个开脱的理由。于是就说:“和珅确实是受了蒙蔽,如果存心包庇,不会亲自写奏折参劾他的。再说,户部上下尽人皆知,为何早不见有人提出此事?和珅是诚心认罪,就治他个失察之罪,以观后效吧。”永贵明知和珅是包庇安明,但苦于没有真凭实据,眼见乾隆有心放过和珅,只好不再坚持。最后,安明凌迟处死、抄家、全部财产充公,和珅得以顺利开脱罪名。和珅则大事化小,只落了个小小的失察之罪,降二级留任。和珅善于观察分析,知道皇帝对自己还是比较信任的,于是就放下心来,只要自己以后好好表现,继续升迁并非难事。和珅经历了这次官场历险,虽然化险为夷,但此事让和珅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还只是刚刚站稳脚跟,做事还须小心谨慎,提防政敌抓住机会把自己打倒。经过这次历险,和珅也知道了乾隆的脾性、摸清了对付的办法:凡事都要预先留好后路,造成一种与自己毫无关联的假象。只要拿不到证据,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和珅结怨福康安福康安,字瑶林,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出身富贵之家。福康安的父亲傅恒是乾隆帝的第一个皇后——孝贤皇后的弟弟。傅恒历任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汇典馆总裁、保和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封一等公。傅恒战功赫赫,为乾隆所倚重。福康安是傅恒的第三子,他一出生就有尊贵的地位。福康安从侍卫起家,历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袭父封三等公。后来跟随名将阿桂出兵金川等地,军功卓著,封一等嘉勇公,并获“嘉勇巴图鲁”称号。而且曾被授予三眼顶戴花翎,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能够得此殊荣者,也仅仅7人而已。与背景显赫的福康安相比,和珅无论在根基、地位上都大为逊色。福康安屡立战功,一步步赢得皇上的信任,自然看不起寸功未建就平步青云的和珅。有一天,福康安因为军功受到乾隆帝的封赏。和珅自知羽翼不丰,有意结交权贵以巩固自身地位,于是退朝后,特意等在金殿门口等福康安出来。和珅向慢步走出的福康安行了一礼,满面笑容地口吐莲花:“恭喜大帅又得封赏,大帅真乃国之栋梁,鄙人仰慕大帅已久,如大帅肯到鄙人府上一叙,定能蓬荜生辉,不胜荣幸。”福康安知道和珅的底细,心中自然不服,也不堪与之为伍。于是冷冰冰地说道:“和大人贵为大学士,怎敢受你的大礼?素闻贵府富丽堂皇,我恐怕无福消受,实在是高攀不起,拜访一事,以后再说吧。”说罢扬长而去,竟不顾愣在原地的和珅。纵然和珅心中对福康安十分痛恨,却也不敢得罪他,只好咬牙忍住这口气。和珅担任崇文门税务监督的时候,对所有来往官员都收取一定的税金,行为十分猖獗。有一次,山东布政使陆中丞进京朝见皇帝,不知道规矩,经过崇文门税关时,一时间难以凑齐税金。陆中丞无奈之下,只好把随身行李都放在京城之外,只带一名侍从进了城。陆中丞进京城后,向友人借了衣服、被褥才能住下,实在狼狈。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和珅在崇文门定的关税过高,雁过拔毛,堂堂一省的布政使衣服都扔了才能进城,有失堂堂朝廷命官的体统。朝廷中的官员都知道和珅正受宠,不敢随便出来议论。后来,福康安知道了陆中丞一事,心中实在难以忍受这等龌龊之事,就向乾隆帝禀告了此事,上奏请求改变崇文门收税过高的情况。因为如今地方官员俸禄微薄,大老远的来到京城,还要受盘剥,长此以往,官场风气恐怕将越来越差。乾隆知道福康安所奏属实,但也并没有责怪和珅,因为崇文门收税也是经过他同意的。和珅虽然没有什么损失,却更加记恨福康安了。但像福康安这样有权有势的人,谁敢对他怎样?和珅只好继续隐忍,但却并未放弃报复福康安的想法。不久,和珅就给了福康安一个下马威,却操作得滴水不漏,让福康安哑口无言。福康安常年在外带兵打仗,他的老部下李天培是他本人一手培养出来,并做到了湖北按察使的职位。乾隆五十四年(1789)七月,李天培从湖北进京述职,他想趁机给自己的老上级福康安带些礼物,于是精心挑选了一些上等的木料。由于路上要走水路,他就使用了朝廷专门用来调运官粮进京的漕船,按规定绝对不允许“公船私用”。可李天培以为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就跟着上路了。天不作美,李天培私自给漕运“加塞”,致使航道充盈难行。恰巧和珅的弟弟和琳当时是湖广道御史,专门负责监督官员,他很快发现了李天培的行为,一时间难以定夺。为什么呢?因为认真追究起来,这是假公济私的大罪,按照大清律法,难免要牵扯到福康安,如果福康安不知情还好说,如果知情,二人都要被严惩;不过当时这种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况且李天培假公济私并未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在蔚然成风的假公济私行为中,私自托运这点儿木料也不算什么,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和琳不敢因此事而弹劾李天培,害怕得罪其背后的福康安,以后在官场难混;但若要装作不知道而被别人发现,向皇帝告发了的话,自己也难以承担罪责。和琳犹豫不决,就与在朝中的兄长和珅商量。和珅一听大喜,他善于把握皇帝的心思,知道乾隆最近有意整顿吏治。福康安又和自己向来不睦,此事证据确凿,正是打击福康安的绝佳机会,而且自己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再说,只要弹劾李天培假公济私一事即可,对福康安可以只字不提。只要钦差大臣继续追查,早晚会牵连到福康安,但那和自己的弟弟无关,真正感到棘手的是查案的人。于是,和珅授意和琳利用御史的身份向乾隆帝上奏折,只需弹劾李天培私自动用漕运船只、假公济私即可,不要提及福康安。乾隆接到奏折,大为震怒,就命令阿桂彻查此事。事情本来就很简单:李天培用漕运的官船私自托运木料,木料的主人却是两广总督福康安。福康安当时正在安南征战,京城的宅院正在翻修,需要上好的木材,而湖北汉口一带一直是木材汇集之地。于是福康安书信委托老部下代为置办,并北运抵京。李天培知道这些钱只能自己出,而且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但碍于情面,无法推脱,又不想花费自己太多银两,于是就将置办好的木料一起装上朝廷在湖广的漕运粮船,来把这批木料运到京城,以省运费。这种假公济私的行径被御史和琳发现,这才有了弹劾李天培一事。阿桂作为主管此事的钦差大臣,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感觉十分棘手。他心中十分清楚,这是和珅在向福康安示威。阿桂觉得不宜把此事扩大化,有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禀奏皇帝:“李天培擅用官船,理应受罚,但河道拥塞、航道迟滞,并非出于他的本意;买木材是福康安委托,但是私自动用官船是李天培的个人决定,福康安并不知情,臣以为应该治李天培的罪,但此事与福康安无关。”和珅一听,知道这是阿桂为福康安求情。连忙上奏:“李天培假公济私,实属大罪,皇上应该严加惩治,否则就是纵容,难免有其他官员仿效。”乾隆心中也有心整饬吏治,加上对和珅向来欣赏,决心要把李天培这件案子办成铁案,以儆效尤。于是,他下圣旨严惩,着令重新判决:“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致使航道阻塞,后果严重,革除一切职务,发配伊犁;福康安对部下约束不严、纵容部下,难辞其咎,念其作战有功,判决革职留任,扣罚总督养廉银三年、俸禄十年。”此外,阿桂作为钦差大臣,有意包庇,其责难逃。乾隆下旨申斥阿桂:“朕命你去办案,意在让你秉公办案。谁知你却一味包庇福康安,分明是亵渎大清例律!”这样,阿桂因拟罪过轻,同样也受到了乾隆的处罚。福康安在外作战,不仅没有受到表彰,却因一件自己都不明白就里的小事,就被罚没十年“工资”,心中很是郁闷。他回京后才知道是和珅在背后使坏。福康安这才知道了和珅的手段,此后再也不敢对这个年轻人大意了。和珅也知道,福康安为人正直,战功显赫,不似李侍尧之流那般的品行恶劣、贪婪无度,给他一个教训也就行了。大家同朝为官,最好还是化敌为友,过于锋芒毕露,反而对自己不利。此后,和珅在朝中有意拉拢福康安,福康安也不愿得罪正受宠的和珅,双方关系趋于缓和。甘肃贪官查贪官和珅本人是个大贪官,但是他惩治起别的贪官来却毫不含糊,也颇有手段。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钦差大臣阿桂、和珅奉命在甘肃督军,天长日久,官兵军饷难以为继,况且粮草将尽,一时难以征集。甘肃布政使王廷赞早有贻误战机之嫌,这次害怕皇上怪罪,自作聪明主动要求将自己多年积攒的“廉俸银”四万两白银充作军饷,以解燃眉之急。王廷赞本以为会得到乾隆的嘉奖,谁知弄巧成拙。乾隆向来对贪污之风深恶痛绝,这次见王廷赞如此急于邀功,加上甘肃并非富庶之地,怎会有这么多银两;况且他曾经上报甘肃连续大旱,请求朝廷拨款救灾,而和珅却同时上奏甘肃连降大雨。乾隆知道其中必定有徇私舞弊之嫌,于是密令和珅打探虚实。和珅虽然对军事不在行,查办贪官还是有一手的。和珅多年浸淫官场,知道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只有自下而上才好查。他首先吩咐家奴刘全等人,化装成外地商人,打听甘肃最近是否连续干旱。调查发现,甘肃这些年来风调雨顺,从来没有旱情。同时打听到,甘肃规定监生把应捐的谷粮折为银子。本应捐粮43石,折合成银子就是47两。另外加收办公银、杂费银八两,所以每人得缴纳银子55两,这些银子名义上用于赈灾,既然没有灾情,去向自然不言自明。和珅十分震惊,整个甘肃的官员竟然能够把这么一件大事掩盖得毫不透风,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要是这个案子办得漂亮,那将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案,自己就更有资本在皇上面前邀功得宠了。想到这里,和珅来了精神,他抓住线索,深入调查,发现了巨大的官场黑幕。原来,甘肃从7年前开始上报朝廷称:甘肃地区连年大旱,请求捐监。乾隆帝当即责令当时的甘肃布政使王亶望负责捐收粮事宜。甘肃官员王亶望、勒尔谨、王廷赞等人早就已经暗中勾结,监生交来的钱粮全部被他们私吞。此后,甘肃官员每年都谎报旱灾,私吞银两无数。而且这些人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反而个个升迁。如今,王亶望已经升为浙江巡抚,王廷赞则成为新一任甘肃布政使。他们官官相卫,竟然将此事捂得密不透风。老天有心要厚待和珅,给了和珅一个立功的机会。不过,由于此事牵涉的人过多,必须小心行事。和珅一边写奏章急报皇上,一边制定自己的计划。首先要清查甘肃各地的监粮账目,甘肃捐监多年,国库内自然应该储存监粮;虽然并无灾情,但历年赈灾也需要有账目记录,否则无法向朝廷交代。只要清查存粮是否和账目对上就可以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清查存粮并非易事。此前,乾隆也曾派刑部尚书袁守侗前往甘肃核查官粮。官场里都是见面笑哈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些所谓的核查大多是走过场。甘肃官员为了蒙混过关,将粮仓做了手脚,下面是空的,上层铺上一层木板,然后用粮食铺满,京官不明就里,还京复命时竟然奏称“仓粮系属实贮”。甘肃官员还假惺惺地上奏说粮仓不够用,需加盖26处仓房,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和珅知道,清查仓粮需要布政使的配合,由于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前去热河觐见乾隆帝,于是和珅召见了兰州知府蒋全迪,要求他配合清查国库存粮。蒋全迪当然知道和珅此次核查非同小可,有意拖延时间,谁知和珅早有准备,他以皇上有令,自己马上要还京为由,要求第二天就去核查。蒋全迪不知是计,答应下来。到了晚上,和珅悄悄来到阿桂的军营中。以要办案为名向他借得亲兵100名,以供调用。第二天,和珅带着亲兵,到粮仓和蒋全迪见了面。蒋全迪一见和珅身后的一群士兵,心里有些慌了,不知如何是好,但事已至此只得下令开了仓门,100名士兵立即涌入粮仓各处。和珅命令跟随的士兵,一个个仔细检查。士兵们很快就回报了和珅早就知道的结果——粮仓是空的。蒋全迪猝不及防,当场瘫软在地。和珅二话不说将他带回营地连夜盘问。蒋全迪哪里受过这等折磨?很快就把事情的前后经过招了,至此,案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原来,甘肃捐监、冒领赈灾款都是前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为了贪钱而想出来的。王亶望是山西临汾人,他的父亲江苏巡抚王师为官清廉,谁知却生了个贪财的儿子。王亶望靠捐钱入官场,他善钻营取巧,很快被提拔为甘肃宁夏知府,后来又成为甘肃布政使。王亶望视财如命,甘肃又没有那么多油水,怎么办?只有赈灾才能获得敛财的机会。他就勾结陕甘总督勒尔谨一起谎报甘肃灾情,并假意让亲信蒋全迪作为兰州知府,授意各州县收来的捐监粮食都交蒋全迪处理。蒋全迪变本加厉,要求各级官员将粮食直接折成白银上缴。然后全部以赈灾的名义做假账开销,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已经开销监粮600余万石用来“赈灾”。乾隆不知道实情,只是看到一次次的奏报,还以为王亶望真的赈灾有功,遂升其为浙江巡抚。监粮折银是不符合捐监规定的,新任的甘肃布政使王廷赞立即上报总督勒尔谨,勒尔谨本来就是参与者,怎会处理?他还说服王廷赞参与进来,就这样雪球越滚越大,最终难以收拾。和珅本以为自己那些勾当就已经够贪心的了,没想到甘肃官员的行为令他大开眼界,惊讶不已。他更加下定决心要把此案查个水落石出。捐监本是一个省的大事,要想瞒住,肯定涉及面极广。蒋全迪供认,甘肃全省官员有100多人牵扯其中,实在是个惊天大案。经过数天的审讯,和珅终于查明了甘肃捐监冒赈的账目明细,又收集了必要的证据,马上辞别阿桂,押解蒋全迪到热河面圣。路上他把案情做了大概说明,呈了一份折子给乾隆帝。乾隆帝接到和珅的奏折,大为震惊,几乎不敢相信。和珅一到热河,乾隆就急忙召见,问他有没有真凭实据?和珅胸有成竹,将实情一一道出“甘肃多年来并无旱情,甘肃国库不仅没有贮存监粮,就连平时国库应存储的正项存粮都是亏空的;陕甘总督勒尔谨带头欺蒙圣上,贪污银两,不仅如此,他们还私分朝廷拨款;而所谓的监粮根本就是有名无实!”乾隆帝出离愤怒,感觉自己受了欺骗,火冒三丈,腾地站起来说:“勒尔谨竟然如此大胆!这么重大的事情,勒尔谨怎么能瞒过他人,甘肃全省的官员全都是贪官吗?”和珅说:“皇上莫动龙颜,甘肃冒赈一案牵连甚广,只怕大小官员都有参与。奴才已经将蒋全迪捉拿归案,这些都是他亲口供述的。另外,甘肃布政使王廷赞正在热河觐见,可以将他拿下审问,事情自然可以大白于天下。”乾隆一时间难以回过神来,口中不自觉地自言自语:“别人贪污,朕还可以相信,但这个王廷赞,朕一向知道他为官清廉,怎么会做出这等事情!王廷赞曾做过安定县知县,为当地做了很多好事,政绩卓著,名声很好。他怎么能贪污?”和珅知道,说了这么多乾隆都难以相信,只因缺少证据。于是对乾隆帝说:“皇上,根据兰州知府的招供,王廷赞直接经手办理的监粮,就有500多万石。兰州战事,王廷赞自愿捐出四万两银子作为军饷,以他的俸禄,不吃不喝也难以积攒这么多。”乾隆觉得和珅对此案已经有所了解,于是就命和珅全权负责审理此案,和珅信誓旦旦应承下来。由于和珅准备充分,对甘肃冒赈案已经调查得十分清楚,所以审理十分顺利,王廷赞很快就招供了。远在兰州的阿桂也把进一步清查的结果写成奏折,急报乾隆帝。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开始至今,甘肃共有27万多人报捐监生,甘肃省收取白银1500多万两,甘肃官员借赈灾之名,侵吞赈灾钱粮折合白银将近300万两。受到牵连的甘肃官员达112名,贪污数量在1000两银子以上的县官63人,知州5人,同知3人,通判5人,县承2人。按大清律,贪污白银千两以上的官员即为死罪。乾隆帝气得浑身发抖,他向来标榜清廉,如今发生这样群体性的贪污案,可谓旷古未有。乾隆帝当即下旨:“主犯王亶望、蒋全迪主管其事,罪大恶极,立即处死;勒尔谨听任下属王亶望犯罪,且参与其中,念其曾经有功,赐其自尽;王廷赞发现前任官员的问题后,不但不弹劾,反而效仿贪污,判决绞监候!其他涉案官员,刑部根据大清律,拟定判决。”口气这等严厉,谁都看得出来,乾隆帝这次下决心大开杀戒了。刑部尚书德福却十分为难。他上奏说:“按照大清律,贪污千两以上就要判处死刑,总不能把这六十多位官员都杀了吧?”虽然法不责众,但乾隆帝也铁了心要惩治一番:“受牵连的112位官员,抄没家产。其中,贪污白银二万两以上者,情节严重,斩立决;贪污白银2万两以下者,斩监候;贪污一万两以下者,刑部视情况酌情处理。”最终,涉案的官员中:贪污两万两以上被处死22人;贪污一万两以上处斩监候15人;贪污万两以下、千两以上的26人。共67名省、道、府、州、县主官被送上断头台或入狱,100余名贪官家产被抄。和珅这次去甘肃总算没有空手而回,还因为清查冒赈案立了大功。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一月,乾隆帝任命和珅兼任兵部尚书;同年十二月,任命和珅兼职管理户部三库,有了这么大的政绩,和珅的仕途更是顺风顺水了。第四章 命断紫禁城——一朝天子一朝臣激众怒聪明一世纵容自己是开始,其结果必将是毁灭。满足欲望是人的本性,但满足过度就是纵容了,纵容自己的欲望将使你视线模糊,难以清醒,使你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危险就会悄然袭来。和珅其实是个聪明人,但是在进入官场十几年后终于开始飘飘然,尤其不惑之年过后,更是屡屡犯浑,做出很多糊涂事。难道向来善于把握皇帝心思的和珅也遭遇了“官场平台期”?抑或是江郎才尽,难有大作为了?乾隆眼见自己越发老去,太子迟迟未定。这是由于康熙立太子时的纷争给他留下了阴影,乾隆处理此事显得格外小心翼翼,从一开始就不立储。大臣们也都心知肚明,但是皇帝身轻体健,谁人敢出来说话?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眼看皇帝即将进入古稀之年,锦县有不怕死的生员金从羲呈上“建储、立后”奏折。不想捋了龙须,乾隆以为这是咒他早死,龙颜大怒,将金从羲处以极刑。这样一来更无人敢提此事。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乾隆自己都等不下去了,因为他登基时曾许诺不能超过祖上康熙61年的帝王生活。况且按照惯例,十月初一要颁发下一年的《时宪书》,必须要有新皇帝的年号。所以,乾隆决定昭告天下确定永琰为太子。这样,乾隆才稍稍安下心来。乾隆一安心,和珅可就慌了神。乾隆是他的靠山,他伺候乾隆几十年,和乾隆帝已经有了超越君臣的关系,一切都得心应手。如果忽然之间换了主子,自己一时难以得到新皇帝的宠信,又无法摸透其心思,那自己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就要付之东流了。于是他用尽各种招数劝乾隆暂缓归政。尽管和珅谀词如潮,列举了乾隆在位的种种好处,又大赞乾隆的英明神武,然而,这次乾隆是铁了心要退位——他不想食言而肥。善于见风使舵的和珅马上转变风向,他知道无法阻止新皇帝的登基,但是他可以努力在乾隆与太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之间找一个最佳结合点,既能讨好乾隆,又能得到新皇帝的宠爱,让目己成为“两朝股肱之臣”。和珅为了讨好永琰,以送玉如意为幌子进行试探。永琰其实是个挺有心计的人,他明白即使自己做了皇帝,有乾隆这个实权派的太上皇在,还不是什么都得听他的?所以,永琰选择了隐忍,他为了稳住和珅,对和珅一味顺从,使和珅慢慢产生了错觉,以为此等孺子必可玩于股掌之上。其实,自康熙诸皇子竞植私党,酿成数起狱案后,清制规定皇子不许与诸大臣有任何往来。和珅却在紧要关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其用心昭然若揭。永琰居然能够轻松解除和珅对他的警惕和戒心,那个机敏的和珅不知道到哪里去了。难怪有人说,人一着急就会失去智慧。自以为是的和珅认为自己用一块如意就把新皇帝轻松拿下,却不知此时他正是“猪羊前往屠宰家,一步一步寻死来。”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终于看清了嘉庆帝的真面目,可惜为时已晚。和珅的另一件蠢事就是诬陷洪亮吉。乾隆五十九年到嘉庆二年,连续三年应试会试,主考官居然是窦光鼐而非和珅,副主考是咸安宫官学的正总裁洪亮吉。当惯了这一职位的和珅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本打算趁机捞一把的,现在希望也落空了。他无法买通主考官,只好去找副主考洪亮吉,希望可以收服洪亮吉,让他为自己服务。照例接触之前要摸一下对方的老底。这一摸不要紧,发现洪亮吉居然是自己的政敌王杰的幕僚,而且,洪亮吉写了很多讥讽时政的诗:早闻内禅光唐宋,欣喜元年值丙辰。全楚正欣秋再稔,史官应奏日重轮。尧阶未在迫陪列,尚愧西清侍从臣。竟敢讽刺禅位!如此大胆,这还了得!和珅灵机一动,准备据此参洪亮吉一本,说不定还能趁机扳倒窦光鼐,这主考官之位还是自己的。订下计策,和珅似乎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已经迫不及待地向自己扑面而来。第二天早朝,他迫不及待地参奏:“微臣偶然见到一本诗集,其中诗作多有诬我官府、影射攻击我大清之意!”并开始念洪亮吉的诗:六王虽毕闾左空,男行筑城女入宫;长城东西万余里,永巷迢迢亦无庥。宫中永巷边长城,内外结成怨苦声;入宫讵识君王面,三十六年曾不见。乾隆帝一生作诗无数,这诗明明是写秦始皇的,他岂会看不出来?刚好王杰也在,他对洪亮吉的诗很熟悉,当然更知道和珅的意图。他知道洪亮吉曾写过一首《万寿乐歌》,于是从和珅手中抢过诗集,把《万寿乐歌》呈给乾隆帝:“免钱粮、免漕粮,四次两次看腾黄。今年诏下龙恩厚,普免正供由万寿。三分减一,十减三。前史盛事何庸谈,大农钱粟虽频散。耕九余三积、储粮,户部银仍八千万。”看到这儿,乾隆知道其中的内容是在歌颂自己。接着往下看,更是在歌颂自己勤于政事:“夜未央,乾清宫中烛蜡煌。日将出,勤政殿前传警跸,机廷文阁三两贤,日或一再瞻天颜。万机当昼皆周遍,七品宰官多引见。”总之,乾隆读完是龙颜大悦,更是指责和珅乱告状,当着群臣的面责备了和珅一顿。而坐在乾隆身边的太子已了然于胸:和珅这是冲着自己来的,洪亮吉是自己钦点的副主考,和珅明着是告洪亮吉,暗地里也是责我失察,用人不明。由此,更加对和珅怀恨在心。和珅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左右都不讨好,算是走了一个昏招。和珅虽然对嘉庆比较放心,还是有所提防的。常言道:诗能言志,为了明白太子的真实意思,和珅对太子永琰实施监控。他首先派吴省兰为嘉庆帝的侍读,以为嘉庆整理诗文稿件之名,行监视之实。其次,借太上皇之手,限制嘉庆的行为和心腹,同时大力培植自己的骨干,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权力网络。还真让和珅抓住了把柄。和珅报告给乾隆,乾隆差点儿把嘉庆帝给废了。嘉庆不但受到太上皇指责,更得到了一句“你若下诏,须奏朕知晓,不得擅专”。起初,嘉庆没有意识到危险性,他见军队毫无战斗力,就又擅自作出决定,要举行冬季大阅兵。和珅知道这是乾隆的痛处,赶紧奏明太上皇,太上皇以军队尚未准备好为由下令停止。嘉庆终于明白,只要太上皇在,自己就不过是个木偶。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和珅搞的鬼,心里更对和珅满腹怨气。其实和珅也是迷了心窍:新皇帝再没有权力,那也是暂时的;太上皇都奔九十了,指不定哪一天连下旨的力气都没了,你还死死抱住不放,难怪最后被赐死抄家。可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挟太上皇以令皇上和珅喜欢读书,他当然知道历史上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对曹操是非常欣赏的,加上自己和曹操的经历相似,都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所以,等到嘉庆登基,和珅就想到要“挟太上皇以令皇上”,实现自己掌控大权的目的。嘉庆帝即位时已经36岁,胸怀大志而又不失沉着稳重,他吸取了曾祖父康熙时期皇太子立而复废,废而复立的教训。就算登基后也是对乾隆小心在意,不敢有半点马虎,小心翼翼地侍奉着太上皇乾隆帝。就算他对父皇乾隆帝的做法有时并不同意,也从不露半点声色。对于太上皇的宠臣和珅,嘉庆帝内心充满了怨气与不满,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但他知道和珅在时时注意和提防着自己,稍有差池就会立刻被太上皇知道。为了不让和珅抓住把柄,巩固嗣皇帝的皇位,嘉庆帝一直韬光养晦,听任和珅恣意妄为,专横跋扈……其实心中早已经把算盘打得噼啪作响,一切只待秋后算账。和珅在对嘉庆进行试探后认定,这个皇帝对自己不会构成威胁,加上太上皇让位不让权,自己仍人是朝廷的实际掌控者,于是更加踌躇满志,得意忘形。太上皇有名无实,精力不济,一切事务仍交由和珅办理,和珅趁机“挟太上皇帝以令皇帝”,更加权倾一时,举国上下从中央的“部院群僚”到地方的“督抚提镇”等文武百官都是和珅的部属幕僚,受他掌控。乾隆末年,湖南、贵州苗民起义,一时之间尚不能镇压。不料,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湖北、四川、河南、陕西、甘肃等省,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影响深远的白莲教大起义。在乾隆去世之前,一切军事用兵大权,都掌握在和珅手里,一切军报都必须先向他汇报,然后才转达给太上皇和嘉庆帝,将领的任用、兵士的调遣及军需开支等也都由其控制。其实仕途发展如日中天的和珅也曾想到一旦太上皇归天,新皇帝嘉庆可能不会信任自己,因此,他也做了提防嘉庆帝的准备,但是由于嘉庆帝表面上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把自己的城府埋藏得很深,所以和珅也就放下了心。和珅贪财甚至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朝野上下许多人对他敢怒不敢言,有的阿谀奉承,有的敬而远之,有的嘴上不说,心里嫉恨。即便如此,文武官员也无人敢公开与之抗衡——两个皇帝都不能把他怎样,我们又能如何?甚至连乾隆帝的诸皇子们都对他望而生畏,不敢得罪。和珅为了拔高自己的地位,借着太上皇耄耋之年,脾气古怪暴戾,喜怒令人捉摸不定之际,竟然骄横到随意恐吓诸位皇子皇孙的地步。宫中的人经常会见到他在太上皇召见后故意散布消息:“今天‘老佛爷’(乾隆帝)很生气,要对×阿哥杖几十,要对×阿哥进行惩罚……”常常吓得皇子、皇孙们惶恐不安。这还不算,他还时不时敲打嘉庆帝,气焰十分嚣张。乾隆帝虽然已经人至暮年,但仍不甘心放权,但毕竟年老体衰,视力减退,精力不济,批奏折也是丢东忘西。和珅见的多了,竟然常常建议太上皇如何如何,有时还让乾隆撕掉重新拟旨,这其实是犯了君臣之别大忌。后来,嘉庆帝亲政后,给和珅定的罪名就有这么一条:“皇考力疾披章批谕,字画间有未真之处,和珅胆敢口称不如撕去,另行拟旨。”显然,这在封建专制社会中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当然,和珅不敢随便矫诏,大多数场合还是利用太上皇的权势,来达到他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阿桂去世后,虽然和珅已是首席军机大臣与文华殿大学士,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内阁首辅,即“真宰相”,但他还不满足,因为在爵位上他只是个伯爵。于是,他借勒保“生擒”白莲教起义军首领王三槐一事,想给自己晋爵,请求太上皇乾隆帝恩准。乾隆其实此时对他已经几乎言听计从了,当然满足了他的要求,很快就晋封他为公爵。这么重大的事,他居然压根就没有通过嗣皇帝嘉庆,嘉庆帝虽然心里十分不满,却也无可奈何。这种事情发生的多了,就会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太上皇可以直接提升、加封官吏的职位和爵位,嗣皇帝只有默许、认可,毫无自己的主见。而太上皇所作的决定,又大都受和珅的影响,嗣皇帝嘉庆实质上并无多少实权,纯粹是个傀儡。嘉庆帝对此也十分清楚,只好诸事让和珅三分。虽然朝中也有不少大臣气愤不过,偷偷向嘉庆帝告状,但嘉庆也都一笑了之,并不生气,反而常常在大臣面前表示自己要依靠和珅处理政务。当时来华的朝鲜使节有这样的一段记载:“皇帝登极以后,虽恶和珅,而无一言相及。一日和(珅)筵奏太上皇减太仆寺马匹,皇帝独自语曰:‘从此不能复乘马矣。’筵臣之旁闻之者,知珅之必无幸焉。”这表明嘉庆是个有心计的人,处处给足和珅面子,外表上不动声色,对和珅的为所欲为不加干涉,并不时表示对和珅的尊重,利用一切机会放松和珅的警惕。史料也有确切记载:嘉庆帝“自丙辰(即1796年)即位以来不欲事事,和珅或以政令奏请皇旨,则辄不省曰:惟‘皇爷(乾隆帝)处分,朕何敢与焉。”嘉庆帝的这种俯身隐忍,获得了时人的赞许,都说嘉庆帝聪明、智慧,有城府。说他:“自即位以来,知和珅必欲谋害,凡于政令,惟珅是听,以示亲信之意,俾不生疑惧,此智也。”嘉庆帝这种唯唯诺诺的表现,既麻痹了和珅,又让嗜权如命的太上皇十分放心,顺便还给自己博得了一个“孝”字,可谓一举多得,实在是妙不可言。嘉庆知道和珅一直都在试探自己,所以嘉庆帝每遇有事向父皇乾隆帝奏报时,往往请和珅“代言”;每当身边有人反映和珅种种不法行为时,他常常故意申斥他们:“朕方倚相公(和珅)理四海事,汝何可轻也。”表现出对和珅的极大信任。和珅聪明一世,却被嘉庆轻易骗过,不得不再赞叹一声嘉庆的聪明机智。对于嘉庆,和珅一方面采取了拉拢、套近乎的办法,想为自己谋条后路。例如,在嘉庆帝即位前,通风报信,并呈上如意,积极表明自己的拥戴之功,并向嘉庆帝说:“皇上今后衣食住行全部由臣负责,不用动用国库帑金。”以博得嘉庆帝的好感;同时又在嘉庆帝周围布置亲信,名为辅佐,实为监视嘉庆的动向。谁知嘉庆帝早就看透了他的伎俩,不仅没有让这些人看出其真实用意,还趁机在他们面前夸赞和珅,从而巧妙地瞒过和珅,为日后亲政立即扳倒和珅打下了基础。钓鱼者终被反钓嘉庆与和珅的几次斗争失败后,终于明白了他的一国之君的地位不过是个虚位,太上皇只要一息尚存,和珅就会一直得意忘形下去,自己就永无出头之日。但是此刻还不是出手的时候,只能先忍下这口气,不让和珅看出自己的宏图远志,以免受害。怎样才能不引起和珅的怀疑呢?嘉庆想起了老师朱珪对他说的话: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至诚。他明白了:自己地位尚且不稳,和珅又常常提防自己,形势可谓十分险恶。此时只有涵养身心,虚己以待,谋定而后动。要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只能先不暴露自己的弱点和真面目,心平气和地潜伏下来,全神贯注地寻找敌人的破绽。然后俟机而动,静候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先哲老子也说“为天下谷”,古语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身为君主就应虚怀若谷,这样既可保护自己,又可锻炼容纳万物的胸襟。嘉庆知道自己需要做的是克制自己,不动声色,表现得像老子所说的“婴儿”“稚子”一样懵懂,让和珅对自己不加丝毫提防;然后出其不意给以致命一击。在这方面,他非常崇拜自己的先祖康熙帝。他不动声色地杀了鳌拜一个措手不及,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伟业。想想自己已经人近中年,而康熙帝当年只是个少年,祖上能做到,自己未必不能!从此,嘉庆决心把种种心机深深埋藏起来,实行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治”。整日服侍在太上皇左右,而国家大事也都唯太上皇之命是从,乾隆对此很满意。但是如何让和珅放松警惕呢?嘉庆也进行了详细的谋划,嘉庆知道自己身边的人都是和珅的耳目,没有一个人是可以信赖的。从这点上讲,嘉庆是孤独的、无助的,所以,一切事情必须亲自办理,不敢交由别人去做,而且行动也是处处留心,唯恐露出马脚,让和珅抓住把柄。侍读吴省兰名为老师,实际上是和珅的耳目,何不利用他来麻痹和珅?嘉庆想到自己在被宣布为储君前,和珅曾经送玉如意来示好。就故意写下数首《咏玉如意》,表达对和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序:上皇诏宣朕为阜储前日,和相持玉如意一柄奉朕,拥戴朕之耿耿忠心可见矣。今日登基,不忘所自,以诗记之。其一羡主产天西,良玉琢成器。温润而坚贞,命名曰如意。其二妙选昆冈百谷精,指挥如意应心成。书祥伊始三登兆,嘉慰皇衷万宝盈。序:辞旧迎新,又见如意,想此玉所自。朕已登基一载,想和相拥戴之德可表,勘乱治民之绩亦可嘉焉,和相真股肱之臣也。其一和阗嘉玉质精良,义取吉徽如意彰。农愿丰收继昨年,民歌击壤乐尧天。其二洁白质精粹,比德象温纯。不为暇疵累,常置黼座旁。这只是其中的两首,尚有许多未列举。如嘉庆所愿,这些诗通过吴省兰一首不落地进入到和珅的耳朵里,和珅本来就是让吴省兰监视嘉庆的,看嘉庆对自己如此感恩戴德,高兴得心花怒放。加上吴省兰还不时送来《静坐》(静坐萧斋度小年,梨清茶熟最怡然。瑶琴挂壁难成曲,漫引南薰插五弦)、《宋徽宗临古》等诸多表明嘉庆帝“颓废、疏于朝政”的诗句来,和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和珅由此断定:嘉庆能当上皇上已经心满意足、怡然自得了,对政权没有更大的奢望和野心。嘉庆是个细心的人,他觉得一味地拍和珅的马屁会引起他的怀疑,所以他偶尔也写写一些小诗,不痛不痒地讽刺和珅一番。无非就是说和珅抽大烟,满身烟味不说,还弄得手和牙齿都变得焦黄了。最后还不忘说一句:和珅的妻妾会不会反感他抽大烟?和珅看到这些诗句,对只会玩脂弄粉、不理政事、毫无大志的嘉庆都有点儿看不起了,更加认定嘉庆无所事事、胸无城府,最多写几首诗自娱自乐罢了。可以说,嘉庆的烟雾弹是非常成功的,他终于瞒过了和珅。嘉庆二年(1797年)九月初八日,嘉庆的发妻皇后喜塔腊氏因病逝世,留下一子旻宁,就是后来的道光帝。嘉庆异常悲痛,禁不住写了一首悼亡诗,不想诗中有“泪珠错落酒同浇”等字句。惹得太上皇不高兴,因为正好犯下太上皇怕老惧死的忌讳。愤怒的太上皇还专门下了一道旨:“虽处大丧只辍朝五日,嘉庆可素服七日,遇奠祭时,方可摘绥,各衙门章疏及引见折,照常递呈……”嗅觉敏感的和珅当然不会错过打击嘉庆的机会,他马上派福长安严加监视嘉庆,若见其有“不孝”之事,立即禀报太上皇,太上皇也让和珅观察嘉庆是否“重情爱而忘孝义”。嘉庆这几年也隐忍惯了,不在乎再被多冤枉一回,对太上皇和和珅对他的监视与刁难也已经视若无睹。失去了爱妻,他虽然心痛欲裂,也只能悲苦于内心而不敢再表现出丝毫。还强作笑颜对内阁下达诏谕来迎合太上皇心意,谕道:“朕日侍圣上,昕夕承欢,诸取吉祥。礼以义起,宫中之礼亦得遵义而行。故王公大臣等,奏事如常,服饰如常。天下臣民等,自当若喻朕崇奉上皇孝恩,敬谨遵行,副朕专降尊养至意。”之后,嘉庆一如继往地服侍太上皇,表面看不出丝毫不恭敬和过度的伤心,七天守孝期过,总算又逃过了一劫,于是对和珅就更加憎恨。《清史稿》记载,有一次,和珅携宜绵报来的前线奏折奏见嘉庆帝时故意长跪不起、五体投地,嘉庆忙道:“和相请起,以后见朕,不是公开场合,不必行此大礼。”和珅本来也是试探嘉庆的,现在见皇帝这么说,当然就不再坚持了,于是又奉上奏折曰:“请皇上御览圣批。”嘉庆知道这是和珅的第二次试探,忙道:“朕刚刚登基,一时之间尚不能主政,此等军政大事,和相处置便是,不必报于朕,朕于政事不谙,于军事更不熟悉,诸事都要请教太上皇、仰赖相公,相公今后当不吝教辅才是。”和珅听后非常满意,这才转身离去。看着和珅离开的背影,嘉庆拭去额头的冷汗,庆幸总算过了这一关,并暗下决心:这场戏在太上皇驾崩之前一定要做到底。从此以后,凡事启奏太上皇的时候,嘉庆总不忘请和珅转奏。嘉庆还经常对自己身边的侍卫、伴读、仆役等人说:“尔等有所不知,朕方依靠相公治理国家,哪能慢转相待呢?朕正要厚待尊重和相,使其尽力辅弼朕。如果相公对朕略有松懈,朕如何治国?朕还能靠谁呢?”这话当然都一一到了和珅耳中,和珅闻言,彻底对嘉庆放松了警惕,遂携妻带妾去踏青了。嘉庆见自己按老师朱珪教导的“不喜不怒,沉默持重,唯唯是听,以示亲信”的战略果然令和珅放松戒备。现在只等自己亲政,然后彻底清算和珅的旧账。太上皇寿终正寝太上皇乾隆85岁退位,开始了训政生活。当时他身体还算健康,饮食、睡眠等尚属正常,每年除在皇宫、圆明园住些日子外,还到热河避暑山庄走走……只是精力已大不如前。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带着对权力的不甘和大清辉煌之梦,老态龙钟的太上皇乾隆帝终于走完了他89年的人生历程,安祥地、永远地离开了成就了他的辉煌、令他难以割舍的大清。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曾为平定大小和卓而自豪不已;他亲自组织修订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他曾经六下江南……就连即位之初的愿望他也如愿以偿了:在位60年,并亲手将国家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但是他交给嘉庆的,是一个被他折腾光了的摇摇欲坠的帝国。对于这位自诩为“十全老人”的逝去,朝野官员和平民百姓们的反应都非常平静,“皇城之内,晏如平日,少无惊动之意,皆曰此近百岁老人常事。且今新皇帝至孝且仁,太上皇真稀古有福之太平天子”。乾隆执政60年,他的去世毕竟是非常有影响的一件大事,朝鲜使者对此作了详细的记录:正月初一日五更,臣等诣乾清门外等候。天明,皇帝率三品以上行贺礼于太上皇帝,而殿庭狭窄,诸王贝勒于门内行礼,三品官及外国使臣于门外行礼。礼毕后,臣等由右上门至太和殿庭。少顷,皇帝出御太和殿受贺,三品以上官至外国使臣,行三拜九叩头礼,一如太上皇帝前贺仪。盖太上皇帝自昨冬有时昏眩,不能如前临朝云矣。初三日卯时,太上皇帝崩逝于乾清宫。当日戌时仪注来到,而主客司移付,以朝鲜、暹罗使臣等处,备颁大布一匹,随时成服云。而初四日昏后礼部知会朝鲜、暹罗使臣等,每日辰、午、申三时前赴景运阁随班举哀云。嘉庆帝虽然遭受丧父之痛,但是作为一个嗣皇帝,终于可以亲政、放开手脚去施展自己的抱负,再也没有羁绊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军国大事,这又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乾隆帝的离去,也终于结束了嘉庆只能名义上接班而无实际权力、一直小心翼翼躲在父皇身后的尴尬局面。同时,一场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势在必行。前方的考验,将非常残酷,对此嘉庆也早有思想准备。太上皇在世时,嘉庆素知和珅借太上皇之威,大肆贪污受贿;但是和珅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自己无法撼动。乾隆病逝的第二天,嘉庆帝在安排好父亲丧事的有关事项后,就迫不及待地下令夺去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之职,并命他与福长安一起守值殡殿,名为尽孝,实际上是限制他的行动,为惩处他作准备。朝鲜使者徐有闻记载:“正月初四日,即削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衔,仍命与福长安昼夜守直殡殿,不得任自出入。又召入大学士刘墉、吏部尚书朱珪。珪则为珅中伤,方巡抚江南云”。乾隆死后,嘉庆召见和珅,并怒斥他专权跋扈,和珅闻听此言,情知有变,放声大哭。嘉庆表情淡定地问:“皇考待你如何?”和珅泣不成声:“先帝恩典,天高地厚,奴才没齿不忘。”嘉庆帝说:“皇考向来视你为股肱之臣,一刻离不开你。皇考弃天下时留下遗诏,让你随他而去。你不是也常常在皇考面前说要誓以死报朕躬吗?皇考待你不薄,你以身殉死,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过是略报隆恩,毕竟是死得其所,算是死而无憾了。”和珅一听,知道这是嘉庆要杀人灭口,顿时吓得面如土色。他跪在嘉庆帝面前,叩头如捣蒜一般,并痛哭流涕道:“奴才家还有老母妻儿老小,奴才死了,老母再无生理,妻儿也难有生计;奴才死不足借,让他们怎么办呢?”嘉庆帝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你的阿谀奉承之言尚未落地,岂可转眼就忘?你的表现实在是辜负皇考对你的信任啊!”说完,就喝令和珅出去,和珅终于明白大难临头了。同时,嘉庆帝还以官方形式评价了乾隆帝的历史功绩,其中提到:我皇考临御六十年,天威远震,武功十全,凡出师征讨,即使是边远的部落,无不立奏荡平。就算有乱民王伦、田五等,偶尔出来搅乱一番,也不过是数月之间即被消灭,从未有经历数年之久,浪费粮饷至数千万两之多,却仍不能成功的事情。原因就在于带兵大臣及将领们全不以军务为重,只顾着玩兵养寇,借以冒功升赏,损公肥私。即使是在京中的谙达、侍卫、章京等人,遇有军务事件,无不设法前往。而当他们从军营回京时,即使是平日里称穷乏的官员,也会马上发达起来,往往托词请假,并非实有祭祖省墓之事,不过是用所蓄之资,回家乡添置产业。此皆朕所深知。可见备路带兵大员等有意拖延,皆蹈此藉端牟利之积弊。试想一下,肫私之资财,无不是勒索地方所得,而地方官吏又必取何止一次?而且你们每次奏报打仗情形,小有所获,即虚报战功,纵然受挫打败仗,也总是千方百计地掩饰罪过,并不据实陈奏。推测他们的意思,总以为皇考年事已高,所以只将吉祥的话语入告。但军务关系紧要,并不容人稍有掩饰。他们历次奏报说斩贼数千名至数百名不等,有何证验?也不过是任意虚捏而已。如果稍有失利处,尤其应当据实奏明,以便指示机宜。似此掩败为胜,岂不贻误重事?军营积弊,已非一日。朕综理庶务,综名核实,止以时和年丰,平贼安民为上端,而于军旅之事,信赏必罚,尤不肯稍从假借。特此明白宣谕:备路带兵大小各员,均当洗心革面,力图振奋,务于春令前一律剿办完竣,绥靖地方。如果仍旧蹈袭欺骗掩饰、怠玩故辙,再超过此次定期,也只好按军律从事。言出法随,不要以为幼主可欺!这其中表面上揭露了和珅专权下的种种积习流弊,无疑是对和珅的批判。而且,再结合当日剥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职务的一系列举动,加上太上皇刚刚去世,嘉庆就采取这么大的动作,朝中聪明人也不少,很快就看出嘉庆帝有拿和珅开刀的意思,故朝中大臣开始纷纷上奏弹劾和珅的种种不法行为。嘉庆帝也顺水推舟,开始了对和珅的清算。阶下之囚受人怜嘉庆首先不露声色地办好太上皇的葬礼,然后麻痹和珅,以治丧为借口暂时免除他的军机大臣、步兵统领等军职;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了和珅。不可一世的和珅终于还是栽在了嘉庆手中,为自己的大意付出了代价。正月初八,乾隆去世后第五天,嘉庆帝知道和珅长期把持军机处,任意封锁消息,恣意妄为,遂下谕指出:内阁、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及直省督抚、布政、按东二司,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员等,以后有陈奏事件,都应直达朕处,不许另有副封奏报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也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即如各部院衙门奏章呈递后,朕可即行召见,面为商酌,各交该衙办理,不关军机大臣指示也。何得豫行宣露,至启通同扶饰之弊耶?同时以给事中王念孙、御史广兴等弹劾为根据,宣布夺大学士和珅、户部尚书福长安职,下狱治罪。特命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前往宣旨,由护军统领阿兰保监押以行。并命永璇总理吏部、成亲王永瑆总理户部及三库,为铲除和珅做了充足的准备。王念孙是江苏高邮人,是原吏部尚书王安国的儿子,乾隆四十年进士,历任工部主事、郎中、陕西道监察御史、吏科给事中等职。因弹劾和珅有功,升任直隶永定河道。后来因发生永定河水漫堤事故,引咎辞职,于道光年间去世。他还是清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一生著作丰富,有《导河议》、《读书杂志》、《分逸周书》、《汉隶拾遗》等著作流传。广兴是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高晋的第十二子,以捐纳为礼部主事。因敏于做事,背诵案牍如泻水,很受大学士王杰的器重。因第一个上奏弹劾和珅罪状升任副都御史。累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署刑部侍郎等职。后因内库绸缎缺额罢职,后又被以苛求供应、收纳馈赠等罪状处死抄家。十一日,嘉庆帝为和珅问题特发上谕指出:“朕亲承付托之重,此时突遭皇考去世大故,守孝之中,每思《论语》所说三年无改之义,如我皇考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实心实政,四海内外,人所共知,方将垂示万年,永为家法,何止三年无改?至皇考所简用的重臣,朕断不肯轻易更换,即使有获罪者,稍有可宽恕的地方,无不想法予以保全,此确实是朕的本意,自必仰蒙皇考明鉴……今和珅罪情重大,并经过科道诸臣列款参奏,实有难以宽恕之处。所以朕于恭颁遗诏之时,即将和珅革职拿问,胪列罪状,特降谕告知大家。”同时将和珅二十项罪行公布于众:昨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谕旨,和珅于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泄露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其大罪一。上年正月,皇考于圆明园召见和珅,伊竟骑马直进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无父无君,莫此为甚,其大罪二。又因腿疾乘坐椅轿抬入大内,肩舆出入神武门,众目共睹,毫无忌惮,其大罪三。并将出宫女子取为次妻,罔顾廉耻,其大罪四。自剿办川楚教匪以来,皇考盼望军书,刻萦宵旰,乃和珅于备路军营递到奏报任意延搁,有心欺蔽,以致军务日久未竣,其大罪五。皇考圣躬不豫时,和珅毫无忧戚,每进见后,出向外廷人员谈笑如常,其大罪六。皇考力疾披章批谕,字画间有未真,和珅胆敢口称不如撕去另行拟旨,其大罪七。前奉皇考敕旨,令伊管吏部刑部事务,嗣因军需销算,伊系熟手,是以又谕令兼管户部,题奏报销事件,伊竟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例,不许部臣参议一字,其大罪八。上年十二月,奎舒奏循化、贵德二厅贼番聚众,在青海肆劫,和珅竟将原折驳回,隐匿不办,全不以边务为事,其大罪九。皇考升遐后,朕谕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来京,和珅不遵谕旨,令已、未出痘者俱不必来,全不顾抚绥外藩之意,其居心实不可问,其大罪十。大学士苏凌阿两耳重听,衰迈难堪,因系伊弟和琳姻亲,竟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寺卿李光云曾在伊家教读,保列卿阶,兼任学政,其大罪十一。军机处记名人员,和珅任意撤去,种种专擅,不可枚举,其大罪十二。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隔段皆仿照宁寿官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蓟州坟茔设立享殿,开置隧道,致附近居民有和陵之称,其大罪十四。家内所藏珍珠手串二百余,较大内多至数倍,并有大珠较御用冠顶尤大,其大罪十五。又宝石顶非伊应戴之物,伊所藏数十,而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且有内府所无者,其大罪十六。银两、衣服等件数逾千万,其大罪十七。且有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内藏埋银两三百余万,其大罪十八。附近通州、蓟州有当铺、钱店赀本又不下十余万,以首辅大臣下与小民争利,其大罪十九。伊家人刘全不过下贱家奴,而查抄家产竟至二十余万,并有太珠及珍珠手串,偌非纵令需索,何得如此丰饶?其大罪二十。其余贪纵狂妄之处尚难悉数。着将胡季堂原折发交在京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并翰詹科道阅看,悉心妥议具奏。如有自抒所见者,另折封陈。同时,嘉庆委派由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大学士刘墉、朱珪等人组成强大的审理班底,对和珅的罪行进行审理。虽然具体审理过程难见记载,但是李孟符在《春冰室野乘》中也有所体现:一问和珅:“现在查抄你家产,所盖楠木房屋,奢侈逾制,并有多宝阁,后隔段样式,皆仿照宁寿宫安设,如此僭妄不法,是何居心?”一问和珅:“昨将抄出你家藏珠宝进呈,珍珠手串有二百余串之多。大内所贮林串,尚只六十余串,你家较大内多至两三倍,并有大珠一颗,较之御用冠顶苍龙教子大珠更大。又真宝石顶十余个,并非你应戴之物,何以收贮如许之多,而正块大宝石,尤不计其数,甚有极大为内府无者,岂不是你贪墨的证据吗?”一纸系和珅供词,凡三条:奴才城内原不该有楠木房子,多宝阁及隔段式样是奴才打发太监胡什图到宁寿宫看的式样,仿照盖造的。楠木都是奴才自己买的,玻璃柱子内陈设都是有的,总是奴才糊涂该死。又,珍珠手串,有福康安、海兰察、李侍尧给的。珠帽顶一个,也是海兰察给的。小些的给了丰绅殷德几个。其大些的有福康安给的。至大珠顶是奴才用四千余两银子,给佛宁、额尔登布代买的,亦有福康安、海兰察给的。镶珠带头是穆腾额给的,蓝宝石带头系富纲给的。又家中银子,有吏部郎中和精额于奴才女人死时,送过五百两。此外寅著、苏凌阿都送过,不记数目,其余送银的人甚多。自数百两至千余两不等,实在一时不能记忆。再,肃亲王永锡袭爵时,彼时赉住(布)有承重孙,永锡系赉住(布)之侄,恐不能袭王,曾给过奴才前门外铺面房两所。彼时外间不平之人,纷纷议论,此事奴才也知道。以上俱是有的。又一纸亦系供词,而问词已失。凡14条:大行太上皇帝龙驭宾天,安置寿皇殿,是奴才年轻不懂事,未能想到从前圣祖升遐时,寿皇殿未曾供奉御容,现在殿内已供御容,自然不应在此安置,这是奴才糊涂该死。又,六十年九月初二日,太上皇帝册封皇太子的时节,奴才选递如意,泄露旨意,亦是有的。又,太上皇帝病重时,奴才将宫中秘事向外廷人员叙说,也是有的。又,太上皇所批谕旨,奴才因字迹不甚识,将折尾裁下,另拟进也是有的。又,因出宫女子貌纳娶作妾,也是有的。又,去年正月十四日,太上皇帝召见时,奴才一时急迫,骑马进左门,至寿山口,诚如圣谕,无父无君,莫此为甚,奴才罪该万死。又,奴才家资金银房产,现奉查抄,可以查得来的。至银子约有数十万,一时记不清数目,实无千两一锭的元宝,亦无笔一枝、墨一盒的暗号。又,蒙古王公原奉谕旨,是不出痘的不叫来京。奴才(决定)无论已未出痘都不叫来,未能仰体皇上圣意。太上皇帝六十年来抚绥外藩,深仁厚泽,外藩蒙古原该来的,总是奴才糊涂该死。又,因腿痛有时坐了椅轿抬入大内,也是有的。又,军报到时,迟延不即呈递,也是有的。又,苏凌阿年逾八十,两耳重听,数年之间由仓场侍郎用至大学士,兼理刑部尚书,伊系和琳儿女姻亲,这是奴才糊涂。又,铁保是阿桂保的,不与奴才相干。至伊犁将军保宁升授协办大学士时,奴才因系边疆重地,是以奏明不叫来京。朱珪前在两广总督任内,因魁伦参奏洋盗案内奉旨降调,奴才实不敢阻抑。又,前年管理刑部时,奉敕旨仍管户部,原叫管理户部紧要大事,后来奴才一人把持,实在糊涂该死。至福长安求补山东司书吏,奴才实不记得。又,胡季堂放外任,实系出自太上皇帝的旨意,至奴才管理刑部,于审情实缓决,每案都有批语,至九卿上班时,奴才在围上并未上班。又,吴省兰、李潢、李光云都系奴才家的师傅,奴才还有何办呢?!至吴省兰声名狼藉,奴才实不知道,只求问他就是。又,天津运司武鸿,原系卓异交军机处记名,奴才因伊系捐纳出身,不行开列也是有的。和珅此前何等风光,能够承认这么多项“指控”,可见是遭受了不少牢狱之苦。所审问内容多又围绕事先罗列好的二十大罪展开,和珅当然要承认。那个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和珅,早就一去不复返,牢狱之中,只剩下一个威风丧尽,听凭摆布的囚犯,如此而已。一条白练了此生和珅的案子是嘉庆帝主抓的,效率当然非常高,很快罪名就被确定下来,接下来便是发交各省督抚进行议罪了。嘉庆的这套借大臣之口弹劾,然后皇上再以顺天应民之意,迅速除掉权臣、政敌的把戏,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却屡屡奏效。常言说:六月的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其实那些当官的见风使舵的能力也不弱。和珅得意时,一个个趋之若鹜、唯恐落于人后,就在乾隆驾崩当天,还有些政治灵敏度低的官员,竟然直接绕过嘉庆帝,前往和府劝慰和珅要“节哀”;谁知十日不到,竟会有天壤之别,那些官员也都纷纷倒戈,真是莫大的讽刺。和珅在朝中经营20多年,从来没被人直接弹劾过。可是等到嘉庆帝下定决心要收拾和珅时,朝中大臣又人人争相控诉,个个表白自己曾如何受过和珅的迫害和打击,唯恐皇帝不信;更有甚者在大殿之上竟然痛哭流涕,对和珅进行血泪控诉。态度变化之快,让嘉庆帝看得目瞪口呆。从前与和珅过从甚密者自然急于表白自己;素来就看不惯和珅为人者更是群起而讨伐之,纷纷要求将和珅凌迟处死,方解心头之恨。最突出的是直隶总督胡季堂,他在奏折中说:“和珅丧尽天良,非复八类,种种悖逆不臣,峦国病民,几同川楚贼匪,贪墨放荡,实在是个无耻小人,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请依大逆律凌迟处死”。文辞水平虽一般,但其处死和珅之意志坚决,让嘉庆帝非常满意。嘉庆帝立即批示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员讨论这个意见,其实这就已经定下基调,就是让大家对这个论断进行表决。众人好不容易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当然纷纷靠拢。见大局已经无可挽回,下嫁和珅儿子丰绅殷德的固伦和孝公主,“涕泣请全和珅肢体,屡屡恳请不止”。“大臣董诰、刘墉也乘机进言,认为和珅罪大恶极,虽千刀万剐犹属轻罚,然而是曾任先朝的大臣,请从次律”。嘉庆帝见朝中大臣对自己已经俯首帖耳,知道已经达到了目的,不想过于深究,以免大臣说自己过于严厉、失了仁慈之心,于是在量刑上作了一些小小的变通。嘉庆在传达处罚的谕令中说:和珅种种悖妄专擅,罪大恶极,于法实无丝毫可贷。因思圣祖仁皇帝之诛鳌拜,世宗宪皇帝之诛年羹尧,皇考之诛讷亲,此三人分位与和珅相等,而和珅之罪尤为过之。从前办理鳌拜、年羹尧皆蒙恩赐令自尽,讷亲则因贻误军机于军前正法。今就和珅罪状而论,其压搁军报,有心欺隐,备路军营听其意旨,虚报首级,坐冒军粮,以致军务日久未竣,贻误军国,情罪尤为重大,即不照大逆律凌迟,亦应照讷亲之例立正典刑。此事若于一二年后办理,断难宽其一线,唯现当皇考大事之时,即将和珅处决,在伊固为情真罪当,而朕心究有不忍。且伊罪虽浮于讷亲,究未身在军营,与讷亲稍异。国家本有议亲议贵之条,以和珅之丧心昧良,不齿人类,原难援八议量从未减,姑念其曾任首辅大臣,于万无可贷之中,免其肆市。其实,受尽和珅窝囊气的嘉庆本欲将和珅凌迟处死,唯如此才能一出心头那口恶气。但既然有公主和大臣为其求情,嘉庆帝就仿效康熙诛鳌拜、雍正诛年羹尧的前例,恩赐和珅于狱中自尽,并宣称是为国体起见,并非针对和珅本人。当日,和珅即在狱中被勒令自尽。乾隆时期,和珅的运气太好了,以致在乾隆死后盛极而衰。也许是对和珅恣意弄权、贪污腐化的报应,嘉庆元年以后,和珅的家庭接二连三地遭到不幸。嘉庆元年(1796年)七月初七日,先是和珅的掌上明珠——刚满两岁的次子夭折了;仅仅两个月后,和珅的弟弟、时任四川总督的和琳又在军中染病身亡;紧接着第二年,和珅的孙子也夭折了;第三年二月,陪伴和珅30年的结发妻子冯氏也撒手人寰;之后不到一年,他本人也一命归西。和珅死后,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在河北蓟州找了一块地,草草将他掩埋了事,生前身后对比之强烈,实在让人不胜欷歔。嘉庆不是老眼昏花的乾隆,他自己也是委曲求全了好几年才主持朝政大权的,所以任何伪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那些与和珅关系密切的人,无论怎样辩解都无法逃脱被处理的结局。和珅的弟弟和琳虽病死军中,但嘉庆认为“有罪无功”,削去其所赐公爵,撤出太庙,拆毁所立专祠;其子丰绅殷德因系固伦和孝公主之额驸,加恩留袭伯爵,“在家闲住,不许出外滋事”;侍郎吴省兰、李璜降为编修;勒令大学士苏凌阿、太仆寺卿李光云原品退休;左都御史吴省钦革职返乡。朝廷政坛经历了一场大地震,难免会生出诸多事端。为迅速稳定政局,防止有人乘机挟嫌诬陷,引起案件的扩大化,嘉庆于处死和珅的第二天,及时发出了禁止株连的上谕:“和珅任事日久,专擅蒙蔽,以致下情不能上达,若不立除元恶,无以肃清庶政,整饬官方。今已明正其罪,此案业已办结。因思和珅所管衙门本多,由其保举升擢者自必不少,而外省官员奔走和珅门下,逢迎贿赂,皆所不免,若一一根究,连及多人,亦非罚不及众之义。且近来弊端百出,事难悉数……倘臣工误会朕意,过事搜求,尚复攻击阴私,摘发细故,或指一二人一二事以实其言,则举之不胜其举,并恐启告讦报复之渐。是除一巨菇,又不免流为觉援门户陋习,殊非朕之本意也”。和珅被捕,确实有很多他的门生故吏惶惶不可终日,嘉庆这一行动迅速打消了他们的顾虑,朝廷的日常秩序迅速恢复。当时人们对嘉庆处理和珅一案的评价良好。朝鲜使者曹锡中记载:和珅处置后,人皆谓皇帝有三达德。自即位以来,知和珅之必欲谋害,凡于政令,唯和珅是听,以示亲信之意,俾不生疑惧,此智也。一日裁处,不动声色,使朝着一新,奸宄屏息,此勇也。不治党羽,无所诛连,使大小臣工,洗心涤虑,俾各自安;皇妹之为坤子妇者,另加抚恤,此仁也。嘉庆干净利落地处理了和珅,并且没有引起大的骚动,可见其政治能力非同一般。所以,大清在他手中仍然缓慢地向前发展着。和珅家人及后代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