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开国十大元帅-陈毅传-11

作者:佚名 字数:20678 更新:2023-10-11 17:44:43

食封锁突破。新四军的枪械弹药粮秣被服得到补充,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姜埝战斗后,陈毅发电报告中共中央:蒋介石“再三严令韩坚决打到底”并分别电令两李及税警团应与韩合作。韩德勤亲自到宝应县曹甸镇去动员八 十九军军长李守维,要他不要象上次营溪、古溪战斗那样舍不得本钱,要拿出两个师来决战并亲自指挥。陈毅、粟裕估计,这一次省韩除留一二个旅在 北线守备外,将倾巢出犯。若能歼灭,搬掉拦路石,打开苏北抗战局面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然而全国的大局使陈毅的任务更加复杂艰难。① 黄逸峰 1981 年 3 月谈话。当时,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遭到失败,在全国的其他地方 对共产党暂作缓和。对新四军 3 路进攻也有变化:因陈、粟主力撤到了江北,苏南顽军对新四军的攻势相对减弱;在淮南则是新四军有意缓和;只有苏北 韩德勤是当时唯一奉密令要坚决打到底的,就全局来说有必要维护这种全国性的暂时缓和。在这样的形势下要通过决战来歼逐韩军,对陈、粟来说就有3 个很高的要求: 一是必须准备在八路军及四、五支队无法及时增援时,在战役上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进行决战,9 月毛、朱、王有电报:“在苏北防御战条件及 地理远隔条件下,八路军、新四军只能作战略配合,不可能希望他们作战役配合。两军各部均应准备独立作战。各部均不向韩进攻,而于韩向我进攻时 各个击破之。”这指示和陈毅一贯来“以独立作战为原则”是一致的。问题尖锐地集中在独立作战的目标是“击破”还是“歼灭”?陈毅当然求歼灭, 仅仅击破,韩军仍会卷土重来。但是以 7000 余人一战求歼韩军主力一二万人,谈何容易!中共中央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刘少奇一直殷切希望能在八 路军和四、五支队的战略和战役的配合下“解决”韩军主力;但刘少奇后来权衡了全局的影响和远道增援的困难,乃向陈、粟提出:“目前你们的作战 方针还应是独立打破重围,求得以速决为原则。在胜利后即以比较谦虚的态度言和,冲突可暂时停止。”显然,中共中央与刘少奇的考虑是:能够 增援和配合,则应“解决”即歼灭韩军主力,一举基本上解决苏北问题;在不能有效地增援和配合的情况下要独立作战,则大体上只能击破或打破重 围,然后言和暂停冲突。独立作战和歼韩主力是不可得兼的。然而陈毅却想独立歼韩。陈毅只希望八路军作战略配合。他在报中共中央的电报中说:“积 极向兴化盐城推进即可援助我们”。陈毅所部则“作充分准备,吸引省韩南下,选择适当时间和地点上以大力歼灭之。我们自己是有把握的。”这是在 军事上给自己提出的很高的要求。二是因此而必须确实保证中间势力武装严守中立,不会中途变卦背后插 刀,新四军才能最大程度地集中仅有的 7000 余兵力专力对韩。营溪战斗打了保一旅后新四军迅速送还人枪,在中间武装中影响很好,各保安旅、团均有 人来联络。但是攻克姜埝后,新四军又和两李及陈泰运紧相比邻,易生摩擦;加上攻坚得手,新四军战斗力之强不免增加中间武装的疑忌,在韩军大举进 攻而新四军全力相搏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两李等是否会趁火打劫突然袭击,致使新四军不支溃败,是十分严重的问题。这还将成为陈毅的统战工作是否正 确的验证。绝对需要使两李等部始终严守中立。这是在政治上也是在军事上给自己提出的又一很高的要求。三是必须使苏北的绅学各界在战争责任问题上帮新四军说话,谴责韩德 勤。这样才能减少国民党顽固派搞反共分裂的借口至最低限度。新四军打破封锁虽然符合绅民的愿望,但攻克姜埝形式上总是主动攻击,有些中间人士 总觉得在桌面上说不响。要使中间势力敢于公开地联名或以个人名义向全国以及国民党最高当局为新四军说话,使作战时新四军在政治上军事上更有 利,使战后共产党更能领导苏北抗战,这是陈毅向自己提出的第三个很高的 要求。陈毅与朱克靖、黄逸峰、季方、钟期光、管文蔚、惠浴宇、陈同生、叶 胥朝、季恺等都充分发挥了联络、宣传、组织的作用。周围 8 县的代表人物更多地来到黄桥,会商结果,联名给苏北各军事长官、全国政界著名人士并蒋介石发了 3 道电函。这 3 道函电,都是韩国钧领衔,由黄逸峰、胡显伯、黄辟尘、朱履先、 季方等 15 人或 28 人签署。第三个电函末尾有“或派要员莅办,挽救危局。”意思明显:韩德勤不行,请另换“要员”吧。陈毅报告中共中央:他已和李 明扬约定,在大战爆发时由李明扬致电蒋介石,“指斥韩顽处置失当要求重庆撤去韩另委贤能”。大家商定,由全国战地党政委员会中将设计委员黄逸峰等出面,在姜埝 召开军民代表会议。韩国钧、李明扬、陈泰运都将派代表参加。韩德勤也在紧张准备。他召开旅以上军官参加的军事会议。并要两李、 陈泰运都派要员参加。会上进一步明确“先南后北”方针。两位亲信的中将:李守维和独六旅旅长翁达表现坚决,决心一星期把陈毅赶落长江,然后挥师 北上解决黄克诚。为了威吓和驱策南线各部队以真面目进攻黄桥,韩德勤将不听调度、可能投共的原共产党叛徒保二旅旅长张翼执行枪决。此次进攻黄 桥的韩军主力有 4 至 5 个旅及炮兵部队,加上各保安旅以及两李、陈泰运的 部队共26 个团 3 万余人,要把孤悬江北的陈毅所部“一鼓而荡平之”。 韩德勤自诩精于谋略,他还向亲信布置了两条密计。一是组织若干部队佯攻姜埝,诱新四军分重兵在姜埝守备,韩军主力却从海安、曲塘出击,直 取黄桥。此计实现,确能使陈毅手足无措。二是要求陈毅退出姜埝作为和平的先决条件。他明知姜埝富庶,新四军流血打下急需依靠它解决给养与寒衣, 决不肯让。新四军推托不让,他便有了进攻的借口,中间势力也会觉得他并非师出无名。9 月 27 日将在姜埝召开军民代表会议,与会代表已舟车云集。9 月 26 日韩德勤通过韩国钧和李明扬向陈毅转来电报:“新四军如有合作诚意,应先退出姜埝”,则一切都好商量,否则就要加以讨伐。据黄逸峰 1981 年 3 月谈:中间人士闻讯气愤而又担心,明知省韩是故意 要挟,要价“未免太高”;又担心新四军不肯割爱,使省韩貌似有理,放胆进攻,则和平无望。殊不知陈毅早就料到韩德勤会如此煎逼,也早已得到韩军“作战计划佯 攻姜埝而以主力由海安攻黄桥”的情报,他向中央毛、朱、王报告:“我们为取得政治优势暴露韩之真面目争取中间派合作,决心将姜埝让给两李,全 力集结黄桥附近”。这一“决心”是达到上述 3 个很高要求的妙着:第一,军事上高度集中兵力,才能打歼灭战。 第二,姜埝让与两李,使他们“从事实上感觉新四军发展不仅与他无损且能得利”,就会在决战中保持比较可靠的中立。 第三,新四军让出姜埝,韩德勤还会进攻,就能暴露其真面目,使他在中间势力面前完全孤立。 陈毅在军民代表会议上慷慨陈词:宣告新四军顾全大局,同意退出姜埝。绅商各界同声赞叹。朱履先的发言最有代表性:“如果你们退出姜埝,省韩 还来进攻,则是欺人太甚,万分无理。不但欺骗了你们,也欺骗了我们,省韩必遭苏北人民之共弃!”两李得陈毅通知,喜出望外,即派一纵队前往姜埝接防。陈泰运方面, 陈毅也让黄逸峰去联络,并赠送百多条步枪,几挺轻机枪。陈毅进一步向他们指出:省韩如果战胜了新四军,回过头来就会收拾他 们。据黄逸峰说;李、陈都向陈毅作了决不参战并提供情况的保证。韩德勤却以为自己的威胁非常成功,足证新四军实力不足,“匪胆已寒”, 乃出尔反尔,公然打电报下命令,要新四军立即退出姜埝,经黄桥开回江南。各界代表“闻讯大哗”,方知“根本歼灭新四军乃其既定的不可动摇之政策。” 陈毅令部队按原方案在 9 月 30 日撤出姜埝。同时,他写了一封信致韩国钧,经黄辟尘等过目后送去海安。这封信充满爱国爱民的义愤,激动人心。 黄辟尘、卢止庵、吴云山等代表也分别致函韩国钧、李明扬:“陈指挥为顾全大局,爱护地方,已退出姜埝。”他们自己在韩德勤的顽固态度面前“能 尽智竭”,“准有返家候命”了。韩国钧闻知详细后不禁叹道:“贼子无信,天必殛之!”很想当江苏省主席的李明扬还真给蒋介石打了电报:“苏北局 势日非,措置未免有失当之处。恳即派大员来苏坐镇,力求改善,挽救危局,否则将不堪闻问矣!”第四节独立歼韩政治上孤立省韩的部署圆满完成了,决定性的问题还在于:军事上如何 在八路军和四、五支队的战略配合下,完全以自己的力量,不仅粉碎韩军的进攻,还要歼灭韩军的主力。根据侦察和统战所得情报,韩德勤进攻的部署如下: 右路军是两李和陈泰运部队。韩德勤令其向黄桥西侧进攻,并从右侧掩护在中路进攻的韩军主力。事先,省韩多次向国民党军委会告状,使之得出 了“李明扬不服韩之指挥,坐观成败”的严重考语,同时,韩又给两李 10万元拉拢。战时,省韩还将派专员在两李及陈泰运的指挥部联络监视。所以 这右路军的中立也并非完全可靠,万一变脸,1.2 万人的兵力压上来,当然是严重的威胁。左路军由第一、五、六、九、十共 5 个保安旅的大部组成,任务是攻击 黄桥东南。进攻军的主力全在中路。中路军又分 3 路。第八十九军的三十三师为左 翼,攻击黄桥东面。军长李守维亲率一一七师大部及军独立团、炮兵团等为中坚,由营溪南下,攻击黄桥东北。装备精良的主力独立第六旅为右翼,攻 黄桥北面。这中路共有兵力 1.3 万人以上,中路的 3 支人马在黄桥附近将基本上联成一片,离黄桥 20 里时相隔也不过 10 余里。新四军若集中兵力攻击 其一路,另一路很快可以增援,很难围歼,相反会使新四军迁回部队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地位。如果全部进攻力量 26 个团 3 万余人齐头并进,黄桥新四军更穷于应付。 同时,日寇也加强了长江封锁。沿江驻守的顽军也劫走船只,不让新四军“逃往江南”。 这是抗战开始以来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摩擦作战。 作战方针是独立歼韩。实现这方针的作战方案却非常难以制订。一种考虑是固守黄桥,等待增援;或固守黄桥,击溃进攻之敌。击溃不 是歼灭,只是打退。固守的结果,双方消耗都很大,这对新四军来说还是得不偿失。更严重的是新四军消耗过大,战斗日期延长,黄桥将出现危局:原 本中立的两李、陈泰运部队和原本不积极进攻的保安旅、团将乘机或被迫向黄桥进攻。甚至如刘少奇所提醒的“敌‘扫荡’配合韩”。这都可能造成不 堪设想的后果。实践证明,虽然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八路军黄克诚部到 10 月 1日前后都决心增援陈毅,八路军并于 10 月 5 日出动,但在八路军所不习 惯的河川地区战斗前进,速度受限。在韩军主力已于 10 月 6 日被全歼于黄桥的情况下,八路军经过多次战斗方于 10 月 10 日抵达盐城以南的白驹一带, 离黄桥地区尚远。如果黄桥新四军采取固守方案,危险极大。另一种方案是分派一部分主力东进,吸引韩军分兵追击。新四军主力也 不守备黄桥,求得在运动中歼顽主力一部,迫使韩顽撤退。这方案分散了新四军主力,不能大量歼灭韩军主力,战役一开始即放弃黄桥,进行无后方作 战,必然影响民心士气,对支持战争亦很不利。陈毅、粟裕与钟期光、叶飞、王必成、陶勇等反复勘察和研究,制订了 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并以独六旅为首歼对象的作战计划。以黄桥为轴心,可在扼守黄桥过程中大量吸引和消耗韩军主力;更便于 在黄桥及其翼侧关照全局,围绕此轴心机动地转用兵力,逐个地分割围歼韩军。 吸取营溪战斗的教训,决心最大程度地诱敌深入,将韩军直放到黄桥附近,以便切实包围。 最关重要的是选准独六旅为首歼对象:独六旅为韩军中路右翼,再右即为右路军两李部队。两李可以被迟滞, 使独六旅的右侧完全暴露,便于新四军主力埋伏于其开进道路之西面,举行突袭。在正规防御战中采取游击运动战的伏击突袭,可以取得出敌意料的巨 大优势,利于战斗速决。而速决,对于这次战役的初战来说,特别重要:韩军其主力增援不及,新四军可以及时转兵进行连续的歼灭战。独六旅是装备 精良的主力,韩德勤决想不到新四军会打强敌,新四军便能出奇制胜。打掉独六旅这样的主力,使韩军大为削弱,韩军士气也会大受影响。打掉独六旅 这样的主力,可以进一步吓住两李、陈泰运等中间势力中的不稳定分子。打破了中路军的右翼,中路军中坚的翼侧暴露,缺口大开,便于新四军向东穿 插,对其中坚或左翼再次进行迂回包围,连续作战。这样,在兵力部署上,就采取了更加出敌不意的高着:决定以四分之三 的兵力即一纵、二纵的近 6000 人作为机动突击力量;仅以四分之一的兵力即 三纵不足2000 人坚守黄桥。在局部兵力运用上还有不寻常的做法:向东北阻击韩军中路中坚的二纵 部队,不是以一般分队而是以战斗力强、经验丰富的分队进行游击性的阻滞,不断袭扰,反扑,尽量拉开它与左、右两翼的距离,这就便于新四军突然袭 击,围歼独六旅。三纵在守备黄桥的兵力单薄的条件下还保留了多层的预备队,不断反突击,多次向镇外出击,直至最后配合一、二纵大举出击。作战方案是周密的,但战争中的意外情况太多,战役的责任极为沉重, 一向潇洒豁达的陈毅此次作战毫不轻松。他把自己的公文箱挑子也“轻装”了,把最珍爱的书籍、日记、诗稿藏到指挥部所在地严徐庄严博士家书橱的 古书后面去,准备在黄桥保卫战失利时打游击。他继续谋划:把留在江南的两个主力营都调过来,而且照会两李:“敝军两个团即将过江通过贵军防区”; 他把朱克靖、黄逸峰等派到两李指挥部和各中间势力部队去掌握动向;他发动朱履先、胡显伯等再次致电重庆请蒋介石命令省韩将其部队调去打日军, 这次的电报征得空前众多的 245 位人士签名。由于八路军和四、五支队有力配合,韩军的几个旅被牵制在北线。刘少 奇报告中央:黄克诚部主力决心于 4 日开始行动南下阜宁,并继续向盐城前 进。10 月3 日,中共中央向重庆国民党当局提出“韩不攻陈,黄不攻韩;韩 若攻陈,黄必攻韩。”10 月 5 日,中原局向南下八路军及四、五支队发出《为配合陈毅部消灭顽韩的政治动员令》,四、五支队 3 个团东进,将控制运河 继续向兴化前进。这种积极的动作,有可能将战略配合逐步发展为战役配合。但是,在黄桥战场,因为是在内线作战中完全靠自身力量实行外线包围 歼敌,就必须速决。而不能为等待增援而冒被围困在黄桥以致日军、中间势力都来下手的极大风险。10 月 3 日,大雨二日后放晴,一度受阻于雨的韩军正式开进。新四军节 节阻击袭扰。中路的左翼三十三师最早抵达黄桥以东,3 日中午,开始炮击黄桥外围,下午,开始前哨作战。10 月 4 日凌晨,三十三师从东面猛攻黄桥,午前 11 时第一次总攻被三 纵击退,在黄桥城防工事外围百米一带对峙至午后 1 时,顽军后撤换防,准备第二次总攻。新四军首战求歼的部队独六旅却于 4 日下午 2 时许方由古溪出发经高桥 向黄桥作一路纵队“旅次行军”。陈毅待其先头部队进至离黄桥五、六里处,其后尾已脱离可以依托守备的高桥镇,即令预伏在大路西侧的一、二纵队出 击,从西向东横扫,将其截为数段,加以包围隔断。二纵嗣后即向分界镇迂回前进。一纵继续分割围歼独六旅,从午后 4 时至黄昏,将其逐部解决,旅 长翁达中将自杀。一纵 3000 人围歼了独六旅 3000 人。李守维亲率的中路中坚一一七师的三四九旅因遭新四军的阻击钳制,距 离尚远,无法解独六旅之围。李守维判明新四军主力正用于围歼独六旅,黄桥守军必少,乃令三十三师死力猛攻。三十三师战斗力颇强,一部突进了黄 桥东门。此时黄桥如果失守,即使消灭了独六旅,新四军 3 个纵队仍将被八十九军分割,整个战局仍可能迅速恶化。陈毅、粟裕立刻命令陶勇的主力第 三团反击。这时正好传来消息,江南的老四团第三营已渡江,离黄桥 20 余里,部队闻讯振奋,陶勇挥起马刀,率部反击,将顽军悉数歼逐。独六旅就歼后,二纵已绕至顽中路左翼三十三师之侧后,并于 4 日午夜12 时进占分界镇;一纵由高桥经八字桥插向东南,到达李守维指挥部所在地 野屋基的侧后;三纵又于 5 日凌晨 2 时以两个营一度从黄桥出击,至此,新四军 3 个纵队第一线 5000 余兵力三面围堵八十九军 1 万之众的态势初步形 成。5 日上午,在一一七师主力到达黄桥外围后,李守维下令以强大炮兵火 力掩护三十三师及一一七师同时猛攻黄桥,战斗一度十分激烈。但三十三师受二纵牵制,不敢倾力向前。此次总攻终被击退。而一纵随即向野屋基一带 发起进攻,二纵也加强攻击。八十九军方知自身将陷于不保。八十九军不愧是主力,抵抗与反扑相当顽强。陈毅报中央和叶、项的电 报中说:“空前恶战”,“攀登屋顶顽固抵抗拼刺刀七八次”,“我一、二、三、四、九各团进攻凶猛,刺死敌官兵在千名左右,敌胆始寒”。5 日午夜,三十三师在 二、三纵夹击下被击溃,大部被歼,余部向八十九军军部及一一七师靠拢混合。用两李部队的副总指挥、军统分子卢印泉向重庆及三战区报告中的话来 简述:“三十三师有一部败退,波及军部危急。(李守维)仓卒间未加部署,下令全军退却。结果伏兵四起,纪律不好,人民蜂起追杀,全军覆没。”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中将在黑夜突围时被乱兵拥入河中淹死。 新四军不顾疲劳,当即展开追击,于 6 日下午包围解决了麇集营溪的独 六旅残部、一一七师余部共3000 余人。新四军遂于七日黄昏占领海安。随后,又连下富安、安丰、东台,于 10 月 10 日与南下增援的八路军胜利会师于盐 城以南白驹镇北的桥头。此役,韩军主力第八十九军及独立第六旅被歼 12 个团,连同保安旅团被 歼一部,共歼顽军 1.1 万余人。刘少奇对南下八路军及四、五支队的政治动员令中说这次决战“有伟大 的决定的意义”。黄桥战役胜利后,刘少奇 10 月 8 日报告中共中央说:“在敌寇汉奸与顽固派的夹击中,我党在华中工作已取得决定的胜利,打开了苏 皖广大敌后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局面。”第五节军政全胜大胜以后,陈毅面临着两大具体问题:一是要不要进攻兴化,歼逐省韩; 二是如何对待中间势力。韩德勤从东台逃入兴化水网地区,他在兴化周围尚有三十三师的一个旅 和保安部队共 1 万余人。他一面增修工事,一面托韩国钩、李明扬等向陈毅 求和。这时,如果仅仅着眼于建设华中的大根据地,似应以彻底解决韩部为有 利,衅由彼发,师出有名,反正是已经决裂了的,再决裂一下亦不是大问题。在把省韩赶离江苏后,共产党、新四军就可成立苏中和苏北两个行政公署, 将来还可召集 6 个根据地(加淮南、淮北之路东、路西)的党、政、军、民代表大会成立苏皖行政委员会。但是还必须估计韩顽尚有相当力量,会死守 兴化最后阵地,新四军疲劳、地形不熟、不惯水战,攻兴化不一定有胜利把握。陈毅多次发电报告情况,请示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关于是战是和的方 针。当时苏北各方代表云集于陈毅的指挥部,探询新四军的意图。蒋介石、顾祝同则利用两李、陈泰运对新四军的恐惧心理,胁诱他们与韩合作,共同 对付新四军。陈毅认为急攻兴化,固然可能立即消灭韩部,但要付出重大军事代价;更重要的是会促成李、陈与韩的联合,各保安旅、团会被迫投降日 军当汉奸。黄桥战役新四军忍让自卫,取得广大中间势力的同情;决战胜利,又和八路军会师,军政力量均已占压倒优势,苏北人民已公认共产党的领导。 如急攻兴化,政治上反为不利。中共中央根据全国形势,电报指示:应该考虑韩德勤与蒋介石、顾祝同 的关系,暂时不宜采取彻底消灭的政策而使国共关系严重恶化;应对韩顽施加军事政治压力,扩大抗日根据地,迫使他接受和平条件,特别是促使重庆 政府命令顾祝同、李品仙停止进攻皖南、苏南、皖东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同意刘少奇的建议由陈毅统一苏北军事指挥。 陈毅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指示,在八路军、新四军继续向兴化推进的同时,通过李明扬等向韩德勤提出 5 项和平意见:撤除对皖南等地新四军 的包围;新四军停攻兴化;韩放弃反共方针,分区抗敌;改善政治;召开各方合作会议。韩德勤表示原则上同意,并托李明扬带回 3 项意见。后来,韩、李分别 把新四军的要求电告了蒋介石。与此同时,陈毅与黄克诚 10 月 21 日在盐城会见,乃下令八路军、新四 军停止进攻兴化,原地固守。要不要歼逐省韩的问题暂且如此解决,而中间势力的问题却又复杂起 来。韩德勤的 3 项意见中,有开各方合作会议由民众代表韩国钧召集,地点 在泰州。这已露出了拉拢李明扬的端倪。地点在泰州,即会议将实际上以李明扬为主人。陈毅报中央:李明扬于 10 月 24 日到海安拜会陈毅、韩国钩。 李明扬表现积极,同意先保留韩德勤,分区抗敌;省韩如不改变反共的方针,则共同反韩。李等可在苏北建立新的国民党集团与共产党合作。李明扬还同 意会议地点改在曲塘。会议时间为 10 月 30 日。陈毅深知中间势力的特性。他们以自己的利益为依归,有不可避免的两 面性。李明扬过去借助新四军抗韩,如今韩顽军政俱败,他很想取韩自代,却要“自上而下”进行,不敢自动驱韩。李、陈等对新四军、八路军的大发 展有恐惧,他们的政治动向值得时刻注意。果然,陈毅从韩国钧处得知了内情。陈毅 11 月初报中央并叶、项、胡:“省韩、明扬似对韩国钧微露要我让出东台之意见”。陈毅看透:让出东台, 便是使新四军不能和八路军打成一片,仍然被限制在靖、泰、通、如地区,掌握不了苏北全局的抗日领导权。陈毅一面向韩国钩表示“坚拒”,一面深 入了解,很快得悉李明扬、陈泰运又想联合韩德勤向新四军索取东台,又要把和平会议改在泰州开,“将韩国钧老头子弄到泰州去以群众代表名义要求 新四军让出东这是民族革命战争在苏北的领导权谁属的大问题,陈毅当然坚决斗争。据陈毅于会后给中共中央的电报:在附近 12 县的代表纷纷来到曲塘 的时候,陈毅偕管文蔚等“按期到了曲塘,即揭破其奸计,同时劝韩国钧不要受他们利用,指责李明扬无信义及韩德勤不派代表来证明其无诚意到 会军民代表均在我影响之下尤其是韩国钧更义愤韩李无诚意,一致电责李明扬李明扬不得已亲来曲塘,因省方代表不敢来,乃改开谈话会决定 临时办法 4 条,基本改造苏北办法 8 项明扬、国钩及到会代表均同意”。韩国钩以 84 岁高龄认真主持了这次会议,并要求到会代表一一在和议文件与 通电上签名。他还要求李明扬当众起稿,写成《韩国钧、李明扬等呈国府电文》、《韩国钧、李明扬等呈韩主席电文》。通过这次会议,苏北的中间势力又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韩顽进一步 被孤立。陈毅把会议经过详细报告了毛、朱、王、叶、项并胡、黄,中共中央复电表示“你处理的办法很对”。几天前,陈毅已给中共中央发去《关于苏北统战工作的经过与主要经验》 的报告,系统地总结汇报了自 1939 年挺进苏北开始与两李等中间势力既联合又斗争的整个过程。毛、朱、王向全军转发了陈毅的报告,并说:“中央及 军委完全同意陈毅同志的统战方针及统战工作,为使各部队团以上干部深切研究统战策略,破除其狭隘而不开展,顾小利而忘大义,称英雄而少办法的 观点,特将陈毅报告转告你们作具体教育材料。”此时,由季方、季刚(国民党南通行政专员)兄弟出面,邀请新四军派 两个团进入如皋、南通、海门、启东地区。新四军与那里的国民党保安旅、团及游击武装万余人,都逐个以和平手段解决了抗日合作问题。在共产党领 导下,在季氏兄弟主持下,该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稳定地逐步地转上新的轨道,广大群众和绅商都很满意。11 月初,刘少奇呈报中共中央:为统一华中军事指挥起见,提议中央任 命陈毅为新四军、八路军在华中各部队的总指挥,并参加中共中原局为委员。如叶挺到华中,即由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中央书记处复电,同 意叶挺过江后,以叶挺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在叶挺未过江前,由陈毅代总指挥。并决定胡服力政治委员,叶、陈、胡统一 指挥所有陇海路以南之新四军、八路军。11 月 7 日,华中总指挥部在东台成立。23 日,移驻盐城。12 月上旬,苏北第一次临时参政会在海安召开,到有泰县、泰兴、江都、 靖江、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崇明、兴化、东台等县各界代表 200 余人。大会选举黄逸峰为议长,朱履先、朱克靖为副议长,国民党靖江县党部书记 长盛仁栋也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会上,无论国民党员、共产党员、无党派民主人士、工、农、青、妇、绅、商、学、军,均毫无限制地自由发言,实现了政治权利的平等和真正的民主自由。大会通过了陈毅的政治报告。刘 少奇在闭幕时代表中共中央讲话,受到热烈欢迎。至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苏北的领导权。反顽为了抗日的目的达到了, 苏北抗日的形势很快改观,由原来国民党的占地盘不抗日一变而为新四军、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积极主动地打击日军胜利越来越大。就在原为韩德勤 部队盘踞而不抗日的苏中地区,1941 年,新四军和地方武装、民兵,对日伪 作战就达520 余次。 1941 年 11 月,一旅一团在临近黄桥的高明庄截击日 军,毙伤日军 80 余人。 1942 年 6月,三旅七团在斜桥战斗中全歼日军警 备队长以下 70 余人,生俘日军 3 人,首次缴获日本 92 步兵炮。9 月,七团又在粟裕亲临指挥下于谢家渡伏击敌人,击毙日军南浦旅团五二大队大队长 保田中佐以下 110 余人,生俘日军 3 人。 1944 年 3月的车桥战役,一旅一 团和三旅七团在粟裕统一指挥下协同作战,取得攻坚打援的双重胜利,歼灭 日军一个大队,击毙大队长三泽大佐以下日军 460余人,生俘日军山本一三 中尉以下 24 人,毙俘伪军 500 余人,一举扫除了日、伪据点 13 处。 1943 年 4月开始的南通、如皋、海门、启东的反“清乡”斗争,广大干部、民兵“区不离区、乡不离乡”,展开了最广泛的群众性的抗日斗争,彻底粉碎了 日军控制苏中沿江地区的图谋,广大农村和集镇始终是抗日民主根据地。第七章陈代军长(上)第一节临危受命自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和中共中央中原局进驻以后,盐城已成 为中共领导华中敌后抗战的“司令台”。 1941 年元旦期间,陈毅在文庙大 成殿下回顾3 年来的斗争历程,展望未来,以洋洋洒洒的两万余字,著文向 社会各方回答了“现在苏北应该做些什么?”的问题。元旦这天,他检阅了总指挥部直属队的队列,接着出席了盐城县参议会的成立大会,晚上他作为“兼校长”又出席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的开学典礼。这时他所专心考虑 的,是如何使华中抗日队伍和根据地的建设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为总指挥部及其所属部队均处在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夹击之中;自 从两个月前国民党发出“何白皓电”开始,第二次反共高潮便正式掀起。蒋介石已经派遣李仙洲、汤恩伯、李品仙率部向华中、山东的新四军、八路军 进逼。中共中央除令江南新四军部队迅速北移,并从华北派遣八路军一部南下以加强华中兵力外,号召所有华中与山东的党与军队必须动员起来,为坚 持抗日根据地,打破顽固派的进攻而奋斗。中共中央特别强调:“军事指挥在总指挥(叶挺)未到江北以前,统一于副总指挥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的指挥之下 各部须完全服从他们的命令,不得违误。山东分局划归中原局管辖,中原局统一领导山东与华中”。陈毅与刘少奇政委等重任在肩,夜以继日地部署工作,并且商定在 1 月12 日开始举行一次旅级以上干部会议。数日后,发现日军在盐城附近据点大 量增兵。敌、顽夹击的形势已在眼前。陈毅为落实东北方向的防务,于 1 月7 日前往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但当他于 11 日下午返回总指挥部时,盐城已遭日本飞机轰炸,文庙、抗 大宿舍及仓库等多处中弹。其时,“皖南事变”已经发生,国民党军正在皖南围攻奉命转移途中的新四军。陈毅等深为日、蒋双方反共的配合默契而气 愤。机要科收到叶挺军长的电报,内中说:“本军 5 昼夜不停与五、六倍之敌激战于重围,计划又告失望。现将士 疲劳过度,只好固守一拼,惟士气尚高。今事已至此,只好拼一死以赎 其过。”陈毅与刘少奇等紧急商定对皖南军部的救援之策。其中主要意见是:“请求朱(瑞)陈(光)罗(荣桓)准备包围沈鸿烈(国民党山东 省政府主席),我们准备包围韩德勤,以与国民党交换。”3 天后,中共中央复示同意:“限 10 天内准备完毕,待命攻击。山东由 朱、陈、罗负责,苏北由刘、陈负责,以答复蒋介石对我皖南 1 万人之聚歼计划。如皖南部队被蒋介石消灭,我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韩德勤、沈 鸿烈,彻底解决华中问题。”高干会议如期在城郊举行,大家对皖南情况至为关切。 13 日皖南电讯 中断,军部下落不明,与会者无不万分焦急。 15 日传闻皖南已经失败,叶挺军长等已被国民党扣押,许多人听了失声痛哭。陈毅也有揪心的痛苦,但 在局势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如何驾驭形势,高级领导人亟须作理智的思考。刘少奇认为,在抗日的前提下,中共方面的基本指导方针应该是在政治 上取攻势,而在军事上则宜取守势。陈毅表示赞同。他认为,现在是蒋介石已经下手了,但还要看发展,现在必须加紧准备力量以应付更大的事变,还 须解决好部队人员中的急躁冲动和悲观失望情绪。高干会议于 15 日结束后,又分别做了些工作,17 日各返原防。总指挥 部则陆续由文庙迁至盐城南郊的熊氏宗祠。陈、刘电报中共中央:“军部问题发生后,我们已开过干部会,注意悲观泄气情绪之克服。”拟“在苏北成 立新四军军部,并以陈毅代军长。”其时,国民党已于 17 日发布了反革命命令,诬蔑新四军为“叛军”,取消番号,并将军长叶挺交付军事法庭审判。这就把第二次反共 高潮推向顶峰。中共中央军委针锋相对,于 1 月 20 日与 22 日先后发布命令和发言人谈 话,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并强烈谴责了中国亲日派的罪行。总指挥部和中共中央中原局经过了几天紧张的准备,于 1 月 25 日下午在 盐城“游艺园”举行了庆祝新军部成立大会,发布了新军部领导人就职通电。①陈毅随即发表《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的长文。 陈毅已一再在失败的条件下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收拾残局,重整旗鼓。1927 年秋冬和朱德把南昌起义军带出危境是第一次;1934 年到 1937 年和项英坚持南方游击战争是第二次。现在他和刘少奇 一起力挽危局是第三次了。陈毅记得在本月上旬,中央曾经给他和刘少奇发来一个很秘密的电报, 明确指出:应把这次反共高潮看作我们奠定华中基础的机会,如同上次反共高潮奠定了华北基础。虽然华中的斗争是长时间的斗争,不到蒋介石遇到了 更多更大困难,他是决不放手的,但我们奠定基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陈毅十分赞同在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大举进攻时采取这种进攻战略和相应的步骤。 新军部成立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整编部队,布阵华中,统一指挥。1 月 26 日是庚辰年除夕,当夜陈毅与刘少奇向中央军委报告了新四军部队整 编方案。对此,中央军委同刘、陈作了多次商议、调整,最后决定新四军编 为 7个师和 1 个独立旅,军部直属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及特务团共约 9 万 人。陈毅与刘少奇等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和华中地区的实际需要,提出了新 四军今后的任务是坚持华中敌后抗战,阻止反共军的进攻,迅速加强根据地各项建设,积聚力量,准备与敌伪军和反共军进行长期斗争。一俟条件成熟 即向西向南发展。各师的具体任务是:第一、第三师坚持苏北,建设巩固的根据地,建立强大的地方武装,以便主力机动作战;第二、第四师分别在淮 河南北,巩固津浦路东,坚持津浦路西,加强对西防御,随时准备迎击反共军的进攻;第五师独立坚持鄂豫皖阵地,并以一部沿江而下,打通与第七师 的联系;第七师发展皖中,坚持皖南敌后游击战争,积极打通与第二、第五、第六师的联系;第六师坚持苏南,阻止反共军北渡。这样便统一形成了新四 军在华中的战略布局。中共中央书记处于是年 3 月 27 日通过:中原局(5 月,改为华中局)由① 中共中央已于 1 月 23 日在延安代新四军领导人起草并发表了一则《新四军将领就职通电》,次日,又发表了《新四军将领声讨亲日派通电》,但这通电盐城 25 日尚未收到,故陈毅等又发了一则通电。刘少奇、饶漱石、曾山、陈毅 4 人组织;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由刘少奇、 陈毅、邓子恢、赖传珠、饶漱石 5 人组织。新四军创建已 3 年多,此时从组织上、指挥上完全统一起来。以后,陈 毅总结皖南军部失败的教训,认为端正建军路线是根本任务,要求把新四军由游击兵团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正规兵团而斗争。第二节反投降,反“扫荡”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日军兴奋异常,加紧向华中各根据地“扫 荡”,并叫嚣要“完成皖南事变未竟之功”。1941 年 1 月,便将原驻防镇江地区的独立第十二混成旅团(简称第十二旅团)调到苏中沿江和运河沿线, 侵占了黄桥等重要市镇,同时又和汉奸汪精卫一起加紧引诱泰州地区的国民党苏鲁皖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长江率部投降。准备李部投降后,立即大 学进攻海安、东台、盐城等地,歼灭新四军军部和新四军苏北主力。刘少奇、陈毅认为,要坚持华中抗战,保卫华中抗日根据地,必须坚决打击投降势力, 粉碎敌伪“扫荡”。第一步是反投降。陈毅电报指示粟裕和苏北指挥部:一方面加强对两李 的统战,尽可能制止投降;另一方面,要集中七、八个团,注意隐蔽,准备反“扫荡”和随时消灭投降卖国的部队。陈毅并于 1 月 28 日亲自南下赴东台。一是代表中原局和新四军领导人出 席苏北临时行政公署的成立大会。二是要和粟裕研究反投降的具体部署。陈毅所乘的汽船行至刘庄附近,突然起火。风势很大,越烧越旺。陈毅 跳入彻骨的河水中,指挥灭火,并将不会游泳的警卫员、炊事员救援上岸。救火声惊动了附近的第二纵队医院,院领导将陈毅等接到医院,换了棉衣, 送来感冒药。陈毅说:“把药片留给病号吧。”只喝了一碗姜汤。第二天,管文蔚派船把他接到东台。他在苏北临时行政公署成立大会上 发表了演说。大会刚毕,便收到刘少奇发来的急电,说是日军因其侵华战略 需要,以 5个师团大举向河南进攻,国民党顽固派 20 万反共军进攻华中的部 署已被打乱。望速返盐城,共商大计。陈毅阅电后,即前去二里桥苏北指挥部和粟裕对反投降部署作了研究。2 月 3 日即返抵军部。中央除了刘已电告的指示之外,还有一份指明目前华中指导中心应着重 考虑 3 个基本战略区的战略方针,这 3 个战略区是鄂豫陕边,江南根据地(包括苏南、皖南、浙东及闽浙赣边 4 个地区),鲁苏战区。而鲁苏战区是用以 支持其它两大根据地的基本根据地,是要陈毅着重建设的。刘少奇认为,既然国民党当局已将新四军番号取消,我们正好用新四军 的名义在华中大闹一下。对于投敌的部队,我们应立即集中力量,首先解决 之。陈毅完全同意。大雪下了一昼夜,四野积雪盈尺,2 月 12 日晨,陈毅踏着积雪到码头, 乘汽船再赴东台。14 日,大雪初霁。陈毅和粟裕等在火盆边查阅泰州一带地图,分析着各 方动向,讨逆战役的计划逐渐成熟。2 月 17 日,接获军部急电:李长江已公开投敌,野心很大,海安、东台 及兴化均在其阴谋计划之内。刘少奇指出:此贼不除,后患甚多,望集全力迅速解决之。苏北指挥部在海安以西之邓家庄举行讨逆战役誓师动员大会,陈毅对营 以上干部作了战斗动员。这时正式颁发了军长、政委签发的《讨伐李逆长江命令》,任命新四军苏北指挥官粟裕为讨逆总指挥,叶飞为副总指挥,刘炎 为政治委员,命令他们速率所部歼灭李逆。18 日黄昏,部队沿海安到扬州的公路向西出击。第二纵队司令王必成首先率部攻克姜埝,叶飞、陶勇分率第一、第三纵队迂回包围泰州,进展神速。20 日晨便突入了李长江总部,李逆翻墙率百余人仓惶逃走,两个支队战场反 正。此役共歼李伪军 5000 余人,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其中有大宗的黄色炸药。考虑到泰州重地为日军所必争,粟裕在给李逆以歼灭性打击后,于 21 日下令撤出东返。3 月 11 日,到达根据地之新河边,陈毅准备返回军部,临行前,应粟裕 之请向部队作一次形势报告。他清醒地指出:“整个华中形势,在敌伪联合围攻之下,我们均只能占据乡间作长期坚持,只有在坚持长期斗争中,始能 巩固自己的阵地,城镇之得失不足虑。苏北工作应转入农村作持久的布置,立即在苏北(即苏中)党政军中传达,把工作中心转入农村。”后来“盐城 大扫荡”的实践,证明陈毅这番话是很有预见的。讨逆的胜利引起了延安和重庆的巨大反响。毛泽东主席曾在 2 月 24 日致 电在重庆的周恩来,通报说:李长江叛变,陈毅率新四军讨伐,哿(20)日占领泰州,俘获人枪数千,李率数百人西逃,逆部有两个支队反正。望广为 宣传。为了讨逆,陈毅远离军部两个月,一旦回来,万机待理,但他念念不忘 的一件大事是对形势任务的认识和如何有预见地把握在新形势下战略策略的转变问题。因此,他于 3 月 17 日又特地给粟裕、刘炎写信,着重指出。南部工作反摩擦已总结,应特别强调抗日,在人民中进行民族教育,将 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在人民中间作普遍宣传,在学校中作为课本,务使人民家喻户晓。地方群众工作应列为党政 军的工作中心,军队派赴地方民运工作的同志,即应拨归地方党指挥。要说服部队同志拨枪拨人归地方党去建立根据地并不蚀本,只有将地方工作深 入,根据地建立,部队才能有更深厚的巩固与扩大的基础。这个指示,将华中抗战应由城镇转入农村的新形势、新特点进一步指出 来了。讨逆战役胜利后,陈毅判定日军必将疯狂报复,因而下指示、发文件、 写文章、作报告,总是强调加紧反“扫荡”的准备,指示反“扫荡”的方针 与作战原则。6 月11 日,他又在华中局第 7 次会议上强调:“盐城随时都须 准备反扫荡。”他又在 6 月下旬发表《论“扫荡”与反“扫荡”》一文,告诉大家:“敌寇对苏北,从本月初即开始调兵遣将,计划大规模‘扫荡,行 动。”他号召苏北军民“要密切注视敌寇初步‘扫荡’的企图,一切作充分 准备”。7 月上旬,日军已令其第十五、第十七师团和第十一旅团各一部,接替 其第十二旅团在长江北岸和运河沿线各据点的守备任务,然后以第十二旅团全部和伪军第一集团军等部共 1.7 万余人,拟从东台、兴化、射阳一线进攻 盐城新四军军部。在陈毅、刘少奇的主持下,确定了反“扫荡”的部署。要求第一师与第三师密切配合,南北策应,以粉碎敌人的“扫荡”。为了保障军部和华中局等领导机关的安全,逐步向城外秘密疏散。这时, 盐城的“摊子”就显得太大了。陈毅和刘少奇把抗大五分校副校长、盐城卫戍司令洪学智找来,向他传 达了反“扫荡”的计划之后,交给他一部电台,并将卫生部、财经委员会等约 4000 余人,外加抗大五分校 2000 人,合计 6000 多人,要他带往盐东县盘 湾、龙王庙一带疏散。他俩考虑到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和国际友人的安全,先用汽船将德国记者 希伯、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等转移,又将在鲁迅艺术学院执教的许幸之等人接回来,要他们随军部行动。7 月 10 日上午 7 时,雨过天晴。刘少奇、陈毅带领一部分机关工作人员 登船出发,傍晚在湖垛东北约 10 华里的北左庄宿营。随即同全军各部通报情况,开始办公。接着又将希伯等人送往第 3 师,并在新河庙及高作等地成立 联络站。7 月 20 日,日、伪军分别由东台、兴化、射阳、陈家洋向盐城猛扑。日、 伪曾在南京夸称:“要以闪击战打击陈毅将军即今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及其主 力”。在北左庄的陈毅检查了参谋处与各方的情况之后,找来了卫生部筹备卫 生学校的负责人崔义田。原来卫生学校在盐东县海神庙筹备时,即计划于 7 月 20日开学,并请陈军长前去讲话。现在由于准备反“扫荡”,卫生学校已 千头一天(19 日)由海神庙迁到了高作镇的一座大庙里,仍准备按时开学。但因敌情严重,都认为陈毅军长不会到校讲话了。崔义田见陈毅就问:“军长,你还能到卫校去讲话吗?”陈毅笑答:“崔 大夫,我们一面要打仗,一面也要工作啊!”于是两人立即上马,下午两点钟,在卫校师生的热烈掌声中登上了讲台。陈毅讲话,先分析了形势,讲了这次粉碎敌人大“扫荡”的计划和必胜 条件,使大家都感到鼓舞。说到业务,陈毅幽默他讲了个小故事。他说,过去有个会看相的阴阳先生,想找一位大夫治病,他跑遍了全城医寓,看到每 位大夫的招牌上都拥挤着无数冤魂,不敢入内,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块一个冤魂也没有的招牌,心想这位大夫的医术一定很高明,在他手下从未冤死一个 人。后来进去询问,才知这个医寓刚才开张,而他自己又是就诊的第一个病人讲到这里,全场都大笑了,都明白了,陈毅勉励大家都不要鄙薄技术 工作,要钻研业务,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否则在我们的手下也会出现“冤魂”的。由于军部来电话催促,陈毅很快结束了讲话。临行应邀为卫校题词。他 写道:“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间的桥梁,对人的治疗,药物方面是属于自然科学,而精神安慰和救护方面必须借助于革命的社会科学。新四军 医务工作同志与一般医生不同之点在此。”日军于 7 月 22 日占领盐城。又利用雨后河水暴涨的机会,调来许多特制 的装甲汽艇在飞机配合下四处搜寻,陆地上则投入一部份骑兵和大量步兵。陈毅和刘少奇则率轻便机关和敌人“捉迷藏”。军部暂驻的北左庄是在西塘 河东岸,四周都是小河沟,象一个小岛,敌人的装甲汽艇一遍又一遍地在周围巡逻,也没有发现这里的秘密。刘少奇、陈毅等考虑到,在日、伪大“扫荡”的同时,顽固派势将乘人 之危而向我侧后进犯,因电示邓子恢、彭雪枫组织临时指挥部,即移皖东北统一指挥皖东北和淮宝部队。电报发出后,军部向西北方向转移,到达仁家桥宿营。这时传来消息, 鲁迅艺术学院(包括“新安旅行团”一部分)和抗大五分校转移至北秦庄,遭到日军袭击,作家邱东平,戏剧家许晴等 10 余人牺牲。刘少奇、陈毅闻讯,立即派参谋金冶化了装前去处理善后。25 日拂晓,军部抵达硕家集与第三师会合,29 日陈毅、刘少奇到达陈家 集西北之岔头,向第三师交代,现在军部及庞大的后方都拥集于附近一带,遇敌扫荡,必受损失,必须争取时间分散转移。为此要求三师部队在东沟以 北行动,以吸引敌人,转移敌人视线。但是,仅仅过了 3 天,三师指挥部突然发现韩德勤派出 6 个团以上兵力进攻益林,三师处于日、韩夹击之中,遂 放弃益林,主力转移。日军占领益林。军直属队转移到殷家桥时,又发现阜宁城的日军南开,发生了遭遇战,军法处和医院陷入险境。幸亏这时天下大 雨,日军行动受阻,军法处、医院等由曹家移至岔头,转危为安,但供给部的许多物资却损失了,三师后方亦略受损失。刘、陈考虑到情况复杂,为了保证在严重情况下指挥不能间断,决定两 人分开行动。刘少奇由军参谋长陪同,亲率一个连及直属队转至东北方向活动,以便安稳地指导整个华中工作。陈毅富有游击战争经验,便留下继续处 理后方物资等的善后工作。31 日晨 5 时,刘少奇等一行便由北路马出发,沿黄河堤向大高庄方向而去。陈毅正在忙于处理后方,忽然接到第一师发来的电报,说他们围攻泰兴 城,继续作战,缴获甚多。陈毅深知,一师为了配合盐阜区反扫荡,当日、伪部署进攻盐城时,便发动了攻势作战,围攻和袭击了泰兴、靖江、如皋、 南通地区 10 几个日、伪军据点,正当日军向盐城“扫荡”时,又进一步发动攻势,围攻泰州、泰兴城和姜埝,攻克天星桥、孤山、黄桥、季家市、加力、 古溪等重要据点,对盐城至东台的敌占交通线,不断进行袭击和破坏。这使“扫荡”盐城的日伪军南北不能兼顾,不得不于 8 月初将大部从盐城、阜宁 地区南撤,转向苏中进行报复“扫荡”。三师主力一部随即收复了东沟、益林。陈毅十分欢喜,立即向刘少奇报捷。刘少奇正在大高庄召集各部首长会议,研究将后方医院分散隐蔽问题, 收到陈毅来电,大喜,立即宣布散会,并电告陈毅速到张家码头会合,以便 商决大计。陈毅冒着大雨而行,到达张家码头已雨过天晴。刘少奇将他们商量的一 个反攻计划交给他看,决定第二天到洲门的北路马村开会讨论。他们到达黄河岸边这个贫穷的小村时,已有许多人住下了,不仅有接回 来的那些知识分子,以后连那位著名的“外国婆子”史沫特莱也在这里。在这里讨论的反攻计划是集中力量在盐城地区发动进攻以牵制向苏中地区扫荡 的敌人。根据反攻计划三师的两个团、第二旅、军部特务团和抗大,分别袭击湖垛、上冈、伍佑、刘庄、冈门、南洋岸的日、伪军,颇有斩获。如第二 旅等部攻克盐城东南之裕华镇,全歼日军两个小队,伪军近 600 人,其中日 军被击毙70 余,生俘 7 人。继而又攻克秦南仓等据点。这一切,造成了盐阜 地区敌人的极大恐慌,被迫又将“扫荡”苏中之兵力北调,以保持其占领地区。日、伪军对苏北发动的一次空前大“扫荡”就这样被粉碎了。在一个多 月的斗争中,新四军共作战 130 余次,毙、伤、俘日、伪军 3800 余人,击沉、击伤汽艇 13 艘。第三节强攻程道口1941 年春,国民党汤恩伯集团侵占了新四军第四师所在的豫皖苏边区 后,妄图继续侵犯苏北根据地。韩德勤为接应汤部东进,于 7 月间日军扫荡盐阜地区时,以保安第三纵队两个团侵占了泗阳西北的程道口,并以第一一 七师、第三十三师各一部先后侵占淮阴、涟水间的大兴庄、张官荡地区,继续沿六塘河向西扩张,企图以程道口为中心,控制运河两岸,再向两边扩张, 东接曹甸、车桥,西抵津浦铁路,构成一条横贯淮北、淮海根据地的东西走廊,为汤恩伯创造东进苏北的有利条件。刘少奇指出:如不即令淮海全党全 军全民以极大的决心来挽救这种危险形势,就“有使华中全局受严重之危险之可能”。为此,华中局和军分会研究确定以陈毅为首组织一个前方指挥部(简称前指),前去解决这个问题。9 月 27 日上午,刘少奇以及参谋长和司令部的几位科长都来到陈毅的房 间里商定前指的组织问题。前指除作战、侦察、教育等科长或副科长、参谋外,还配属一部电台和两个机要员,由特务团派一个营作警卫工作。华中局 和军部还电告皖东、皖东北各地:军长此行将代表华中局指导各地党政工作。28 日下午 3 时,陈毅一行由侉周出发,前来军部汇报工作的四师政治部 主任肖望东同行,到了盐河岸一个叫做垮儿沟的村边待渡。这是地下交通线必经的一个“渡口”,警卫营先已放好警戒,先遣人员在盐河的东西两岸拉 了一根绳索,借来一个平底的大木桶用以代替渡船,每次可坐三四个人,拉着绳子往返过渡。“船”到河心,陈毅轻声地对肖望东说:“等我们把程道口的顽固派打 掉,我们就可以通行无阻,用不着这样夜间偷渡了。”他打了个手势,说:“程道口是顽固派插在我们心中的一根钉子,不拔掉怎么行呢!”肖望东说:“顽固派在那里集结了将近 1 个师的兵力,工事也很坚固,听说日本鬼子开 了装甲车去用炮轰过,也没有轰开”陈毅说:“是啊,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我给他准备的兵力,超过他 3 倍多,非消灭他不可!”29 日,前指同淮海区的部队取得了联系。第二天,技术侦察部门破译了 一份电报,其中说:“陈匪已窜入淮海区活动。”陈毅一惊,然后哈哈大笑,说:“好呀,顽固派在教育我们了:要提高警惕性,否则我们就要受损失, 就会打败仗喽!”随即布置了加强保密防好工作。陈毅用了两天的时间,同独立旅和第十旅的领导人商讨了攻打程道口、 消灭王光夏的问题,特电请刘少奇从七旅增派一个团前来淮海区参战。军部乃派七旅十九团赶到。十九团来到田圩子,陈毅亲往看望。开过团、营干部会议,就由团长胡 炳云陪同向全团 3000 多人讲话。陈毅首先讲了形势任务,然后便历数了十九团的光荣历史。他从南昌起 义的教育团,讲到长征路上红一军团红二师的突击团,讲到进入华中敌后的“胡大队”,赞扬十九团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也是华中敌后战场上我军的骨 干和主力之一。他殷切地期望着全团同志在即将进行的战役中为党为人民再 立新功。当天晚上,陈毅同大家一起观看了八路军一一五师的慰问团的演出,第 二天,才返回区党委向军政干部会议作总结。10 月 12 日这天,陈毅给刘少奇等发去一个电报,其中说:胡(炳云)团已会面。此问军政会议总结了工作,淮海区原来 25 个区,现只有 11 个区, 而且完整的只有 8 个地区,地主逃跑,财政困难,顽、匪、伪向我中心地区推进,地区日益缩小,而顽、伪、匪的力量则日渐壮大。许多顽县长单身北 夹活动,近来拥有数百人积极向我区推进。连日均指出地方工作过左倾向及统战中错误,对敌、伪、顽各种进攻姿势不能以灵活方式去回答,在战略战 术上未能积极采用针锋相对的进攻政策,党、政、军配合不好,意志及政策不统一。连日讨论,一般在了解方面有进步,今后要特别提倡党、政、军一 元化。陈毅的这份电报,引起了刘少奇等华中局领导人的震动。 14 日回电要 陈毅向淮海区党、政、军领导人明确指出这种危险形势及其成因。如不引起严格注意,立即改正,不但我们主力不能发展与保证安全,似亦可能引起失 败。华中局表示完全同意陈毅对淮海区在政策上过“左”的批评,现在首先 要向淮海区的党部与军队立即布置阻止与粉碎顽韩之企图,立即不顾一切牺牲与疲劳,首先控制史家集、程道口、仰化集、老陈圩一带及运河两岸,无 论如何要阻止姜云清三十三师到达程道口建立据点的企图,并进一步将盐河北岸的顽军赶到盐河南岸消灭其一部。为此,华中局通令有关各区:军长在淮海区时期,一切军事行动部署及 举动由军长决定;必要时可再从阜宁抽 1 个团到淮海;四师在运河南岸部队必须积极配合完成此一任务,并完全执行军长的统一指挥。陈毅当然掂量得出华中局给予他的支持的分量,一是将政治委员的附署 权交给了军长一人全权掌握;二是对于当时部分干部中那种盲目自满、甚至骄横不服从命令以必要的制约。经几昼夜的紧张准备,对程道口的攻击方案终于制定了。 程道口是六塘河与运河最接近处的一个小镇,在六塘河东北岸,历来是一个重要通道口,居民大都姓程,但也称“陈道口”。顽固派韩德勤的保安 第七旅旅长兼第三纵队司令王光夏,在春夏间占据程道口后,强拉了 1000 多民夫,经50 天经营,在毕家滩以南的岸边建立了 3 个土围寨(在六塘河南 的张圩子也建了 1 个),中间一个为主,东、西两个较小。当时的情报资料这样记载:围寨是内外两层,外围墙高 6 尺,宽 6 尺,东、西、北三面宽 8 尺,3 丈远一个炮楼,内围墙东、西、北三面高 1.5丈,宽两丈,外壕深、 宽各 1.5 丈,围墙里脚修了暗堡,射击孔比地平面略高,外面不容易看见, 人称“地乌龟”。围墙之外有 1层铁丝网。外壕之外,还有 3 层铁丝网,用 粗铁丝编织,攀在树上和七、八尺高的很粗的木椿上。外壕的外沿下壁还有 掩蔽部。兵力配备有王光夏 900 人的保安第五团,500 人的保安第六团,以及 400 多人的泗阳县常备队、骑兵连,配有迫击炮 2 门,重机枪 2 挺,轻机枪12 挺,步马枪近 800 支,还有土炮 200 门,储备的粮食够两个月用,火药堆放 了几间屋子,外壕下还有蓄水池。陈毅确定攻击部队于 14 日开始运动,15 日开始土工作业,至 17 日夜完 成,19 日夜开始总攻;以 19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