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成熟法则-4

作者:水方 字数:15622 更新:2023-10-08 21:21:36

当然,这种心理倾向并不限于女性。有些人因与上司相处不融洽,觉得每日按时上班的机械式生活很无趣,于是自立门户、自创公司。当他在经营上有不顺利或不上轨道的情形时,经常以缅怀过去的梦想,来支持现在的生活。  6.若对动物过分关心会发生信任危机  近年来,饲养宠物的风气颇盛,爱护动物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那些过分疼爱宠物的行为,实在是使人感到迷惑。其实,这种行为实际上可能象征着人们内心的某些问题。  人会将无法直接发泄出来的感情,发泄在适合的对象身上,以消除不满的状态,至于这个对象,不限于妻子、弟弟等"人",也可能是动物。这是一种"替换"行为,即将无法满足的感情,借着宠爱动物的方式获得满足。  此外,替换行为不只会转向动物身上,也会以物品为对象。例如,母亲对夭折的孩子留下的遗物,经常显得过分关心依恋;又像无法得到情人的爱情时,经常会把不满转向对方身上的东西,诸如手帕、衣物等。严重者甚至对"物品"产生性欲,成为恋物狂或性倒错。  这种替换行为是不可取的解除欲求不满的方法,其背后隐藏着人的防卫机制,使人陷入不信任别人的危险,所以应尽量避免此点。第42节:态度"雷区"(1)  三、态度"雷区"  1.部分矛盾远胜于过分的完美  2.传递的态度比传递的内容更有影响力  3.爱者薄之,恶者厚之  4.地位、角色影响人的能力和意识  5.为什么一般人对第一印象难以忘怀  6.意见过于一致的团体容易隐藏个体的怀疑  7.好消息扣50%、坏消息加50%  8.把恩怨"上纲上线"的现象  9.把特殊现象一般化的倾向  10.很关注人际关系的人较难掌握相处的主导权  1.部分矛盾远胜于过分的完美  我们要有所行动时,不仅会受动机、理由及无意识作用的影响,同时也会考虑"逻辑的接受"这个条件。例如我们打算在暑假里旅行,就会想那时南下的人可能会很多,如果能错开这段时间,等南下人潮散了再开始旅行,或者向与人潮相反的方向进行,就不必担心拥挤的状况。有了以上种种想法之后,才开始实行计划。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常因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认识不清,而遭致惨痛的失败。因此,当我们从事自己毫无经验的活动时,都会显得格外慎重,且对表象表示怀疑。所以,表面看来似乎很完整、正确的信息,并不一定能完全说服人,就像无懈可击的逻辑理论,人们反而会怀疑其背后可能有陷阱而产生戒心,不轻易相信一样。  进行诈骗等智慧型犯罪的人,就很懂得利用这种心理倾向。又如真正经验丰富的推销员,大都会在事先声明商品的不完美,或本身的困难。例如:"有一点点瑕疵,所以去交货的时候客户拒收"、"我只交了一半的货,这样我没办法向公司交代,所以就算是亏本,也得换成现金再回去。"像这样表现出"不完美",反而能赢得顾客的信任。此外,百货商场常在高级品旁边拍卖次级商品,也是利用"不完美"的心理,使人体会出真实感。  2.传递的态度比传递的内容更有影响力  我们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家庭、学校、公司等团体为中心,诸如因亲子、夫妻、师生、从属关系而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人,以及在家长会、舞会中才会接触到的人。无论如何,像这种直接与对方接触而形成的关系,被称为"看得见的关系"。  而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我们也可能与网络上的朋友、电视上的演艺人员、收音机里的播音员、小说中的主角等人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看不见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态度常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包括上面说的"看得见的关系和看不见的关系"。依据信息理论,我们是否会被说服和是否会改变态度,几乎是由我们对传递者的好恶决定的,也就是说结果因对方的魅力而定。比方说,你认为"没有魅力的老师"叮咛你不要忘了做功课,还不如电视上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提醒你"不要忘了做功课"效果好,是"人"使你想做功课,而不是那句话。因此可以说,"人的魅力"有时比信息内容更具改变的吸引力。第43节:态度"雷区"(2)  利用权威的说服,固然可获得暂时的效果,但不具持续性。我们常听有些父母抱怨,现在的小孩子不再听从父母的话,是因看电视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其实,他们在抱怨之前,应检讨自己是否具有说服  小孩的魅力。  3.爱者薄之,恶者厚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各种人、事、物,从而涉及"评价"的心理活动。这些人和事物,对自己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存在,都需要加以"评价",否则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严格说来,我  们的生活,是建立在无数个"评价"上的。  那么,这些评价是否都是根据公平、客观的标准作判断呢?不尽如此。  例如,当一个男性与女朋友分手后,他对别人说他对女朋友的各种不满,说她轻浮、不守时,甚至举出胸部太小、长雀斑等微不足道的缺点,还批评说"跟她在一起真累!"即使他所说的话相当接近事实,但是否真的是因他嫌弃她而提出分手,实在值得怀疑。  与之相反,有一位女性结婚之后与父母住在一起,夫妻俩后来收入颇丰,她经常告诉她的朋友说:"住在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育儿比较轻松,而且,我从来不因此感到拘束,他家并不像名门贵族一样,生活得自由自在,没有什么不好啊!"看到她表露出幸福的感情,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信以为真。  人的所有与需要不相符合时,就会产生矛盾的心理。为了解决矛盾的心理,会使用心理学中所说的"合理化"或"找理由"的做法,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酸葡萄"、"甜柠檬"的心理。以前面的例子来说,表面上看来是男的百般挑剔他的女朋友,事实上,是因他被女朋友甩了,心里产生矛盾,而说些不利于她的话来解除矛盾。而后一例则可能是那位女性对婚姻不甚满意,为了消除不满,于是经常对别人强调婚姻幸福的一面。  所以,我们应从对方的评价中,看出其内心的心结,不然,很容易看错对方内心的真实情形。  4.地位、角色影响人的能力和意识  日本有一位广为人知的职业棒球教练三原休,他一向以知人善用而出名,许多默默无闻的选手,都被他训练成一流的选手。那时有一位表现杰出的游击手丰田泰光,最初吸收他时,表现并不怎么突出,经过三原休一手栽培,成为日本第一游击手。  选手实力再好,训练再刻苦,如果在其内心没有足够的自信,仍然无法引导出其潜在的能力,三原正是给选手自信,让其觉得"能再继续下去",使丰田茁壮成长。  只要处于某种地位,任何人都会表现出适合于该地位的态度与能力,也会慢慢学会其中的技巧、知识等。把这种心理法则应用在丰田身上,他并非先有能力才获得游击手的地位,而是先把他定位在游击手的位置,然后他才表现出适合于此地位的能力,进而成为日本第一游击手。第44节:态度"雷区"(3)  同样地,即使你没有当董事长的能力,只要一直摆出董事长的架  势,慢慢地,你就能拥有适合于这个地位的能力;就像你的功课虽然不怎么好,而在行为举止方面一直装个优等生,渐渐地会产生自信心,功课也因此大加改善。相反地,即使你有相当好的能力,但因一两次的失败失去这个地位,甚至被冷冻起来,你的能力因此就无从发挥。企业经营者、老师及父母等指导者,应充分利用地位效果的影响。  同样,演出的角色也会影响表演者。有些为了使公司同事之间增进彼此了解的经营教育课程,以及为安慰患者而进行的心理辅导,经常让成员充当各种角色来完成任务。此法的构想主要是借着互相交换立场,增进沟通。此外,也因角色的交换,使彼此在行动与发言方面能更周全。当然,在换回原角色时,不但对对方的角色充分了解,也更加深认识对方对自己的期待要求。  由此可见,人被给予某种角色时,一旦完成了角色的任务,自己  在其他方面的想法也会跟着改变。就像被调升为管理职务的同事,往往不会再和以前一样,与一般员工之间有同伴意识以及劳动者意识。  5.为什么一般人对第一印象难以忘怀  我们对人的第一印象,经常就被作为判断对方整体状况的依据,这种判断方法正确吗?为什么第一印象是如此深刻而不易消失呢?  的确,有很多人一见钟情。恋爱、结婚,以后的家庭生活也一直无忧无虑,就以为自己的第一印象判断很正确。但这毕竟只是结果的一种而已,我们在面对一个人或一件事之前,很少完全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如同相亲,在与对方见面之前所以会有好印象,主要是从介绍人那儿听到了有关此人的品性、学历等条件。如果你没听说对方是正派的知识分子,你会一见面就喜欢他吗?如果你没听说对方体贴、温柔,在你面对健壮魁梧的人时,你会感觉到他的体贴、温柔吗?  因此面对面时的第一印象,可以说是"第二印象"、"第三印象"。如此看来,我们的第一印象必定受事前所得情报的影响,而其正确性的确值得怀疑。  我们相信第一印象正确,还有一种原因,是我们不喜欢改变它。对于印象形成方面颇有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家亚修曾指出,当人意图将第一印象当做唯一的存在时,对后来所得的情报,就会有予以排斥的倾向,会在无意识中改变后来得到的知识或印象,以配合既有的整体印象。因此,只要对对方有好感,本来是雀斑,也会把它看成酒窝。  在此以被骗婚女子的悲剧来说明过分重视第一印象可能受到的伤害。有位女性从周围人口中得知对方的一些消息,以为那男人是可靠的人,后来对他所说的谎话,一直深信不疑。甚至在他被警察以骗婚的罪名逮捕时,她不但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还努力帮助他。可见,不论第一印象如何,我们绝不能靠第一印象判断对方,而应综合以后的观察结果再下判断,最好不要草率下结论。第45节:态度"雷区"(4)  6.意见过于一致的团体容易隐藏个体的怀疑  下面是一位经理的经验之谈:他在进该公司两三年时,他私属的单位接下一个促销计划的策划工作。虽然计划如期完成,但他当时总觉得计划本身有些不妥,至于问题出在何处,他又无法明确指出。再加上自忖只是刚出道的年轻人,在前辈面前不敢随心所欲地发言,于是没有提出自己的疑虑。后来,果然不出他所料,本来以为十全十美的计划,因为其中一部分的错误估计,使得整个促销计划完全失败。  后来他一直为没有提出自己的怀疑而后悔。这件事中,最主要的不在于有没有勇气,而是他当时掉入了人们很容易忽略的陷阱中。因为,在意见过于一致的团体中决定自己的意见时,个人即使对团体的决定有所怀疑,也会因害怕触犯团体的一致感,而隐藏自己的顾虑,这种现象叫做"全场一致的幻想"。  我们有时参加发言不踊跃的会议,许多人唯一做的事,只是对提出的意见表示赞同,为什么会如此呢?团体的形态是造成沉默的原因之一,比如,发言者所提意见的内容,并无独到之处,只是遵循上司已做的判断与决定而已。这种独裁型的团体,当然不能引起人们发言的意愿。另外,纵然在很符合民主的会议上,如果成员的意识结合得相当紧密,也很容易产生"全场一致的幻想",尤其是对团体归属意识越高的人,越无法在会议进行时提出可能破坏团体气氛的建议。  7.好消息扣50%、坏消息加50%  有一公司的经营者,在百忙之中必定抽空在公司内各角落走走,并与员工们直接面对面地轻松闲聊。他之所以尽量制造与员工谈话的机会,并非想使他与员工们相处得更和谐,而是借着这样的接触,获得有关工作的信息。因为,有些顾客对公司的意见或其他情报,在传到他耳中之前,都已经过好几个人的过滤,如此得来的情报就不够准确。而他与进入公司两三年的职员聊天,所知道的真实情报,可能比向他报告的人那里多得多,尤其是有助手经营不好的消息。  也许你也有类似的经验,对于自己公司不利的消息,在报告时,会搁置于最后,并附带一句:"我想这件事不是很严重的……"  当然,隐藏有问题的消息不让上司知道的行为是不对的,但这种因对方不喜欢听而将其过小评价的消息报告,很可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可由消息的改变,看出传递消息者的心理过程,亦即为了减轻对方知道消息时自己必须承受的不快感,心理的防卫机制会产生保护作用。  反过来看,我们认为对方可能喜欢的消息,较有夸大报告或评价的倾向,因此对消息的价值判断方面,人们常会说:"好的消息应扣掉50%,坏消息则加上50%。"从这句话我们可了解,报告者的价值判断,经常与实际情形不同,不可听信片面之词。第46节:态度"雷区"(5)  8.把恩怨"上纲上线"的现象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经常把"现在的年轻人……"挂在嘴边,并说些发牢骚的话。  这种批评方式,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对年轻人的某些共同行为或风气不很欣赏,而以现在全部年轻人的方式表达出来。但实际上,可能是他针对某个人的攻击,却夸大其词地指责全体。  这种取代心理在心理学中称为"理性化",会有这种想法的人,大部分是想把自己的看法,以客观的方式表露所致。同时,这也  是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倾向,尤其是在对任何事都严格依循规范处理的  人身上,较常见到这种态度。  此外,个人的好恶,也会被替换为理性化的哲学问题。例如:父母与小孩相处不和时,他们会说"看法与价值观都不相同"或"连为什么要活着都不清楚",把感情问题替换为观念问题。  像这种私人问题被替换为哲学问题,主要是使自己的言行合理化,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理性,其实不然。就像前面老人的报怨,他可能以为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纪,认为自己的处世方法比现在的年轻人好,至于他本身过去也有的缺陷或坏习惯,则完全搁在一旁不谈。  9.把特殊现象一般化的倾向  有时我们问从外地旅行回来的人,不同的人对该地印象常常是不同的,而且差距很大。若是你,你相信哪一边的说法?他们说的可能全都正确,也可能全都错误。  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听起来似乎是禅学的问答。事实上,他们可能是因自己偶然的印象而曲解为一般的状况,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体验到的曲解、误会、偏见等不正确看法所产生的原因。  例如,我们偶尔到餐厅吃饭,如果有一次遇到服务员无礼的对待,就会认为所有的服务员都如此,从而给予一般化的解释:"现在的服务员越来越没有敬业精神。"而且,只要有一次这样的印象,对其他的印象都会产生抵抗感,而使片面的印象越来越强烈,行为倾向也更加明显,最后可能成为坚定的信念,进而产生对所有服务员的曲解与偏见。  一般而言,偏见是指社会团体中观念、想法固定化,就如同小孩从小被灌输某种观念,长大后这种属于团体的观念依然还存在。若对这种偏见追根究底,其源头,很可能是一个人的曲解,却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因此,很多"例外"被视为一般的情况,而"一般"的情况也会被当成例外状况。有权威主义倾向的人,较易产生偏见与曲解,这些人对自己既有的印象相当顽固,拒绝作任何改变,而经常主观地说:"现在的老师……"或"最近的小孩……"我们在接受一项观念之前,应先分清一般与例外的情形,否则就很容易掉入陷阱。第47节:态度"雷区"(6)  10.很关注人际关系的人较难掌握相处的主导权  有人说:"喜欢对方就注定要吃亏。"当一个人单方面向另一个人表示好感时,想要头抬高、大声说话,似乎不很容易。这种情形,就像有些年轻夫妻,主导权一旦被妻子抓住后,不但夫权丧失了,父权也会被夺走。  这就是对人际关系不关心的人,往往能掌握领导权的原理,美国  学者将其称为"最小关系原理"。对人际关系关心的程度,会影响彼此依存的状态,关心人际关系的人,他依赖此关系的程度比不关心者高,因为他比较重视不要失去对方。结果,前者必须经常默认后者的要求,给予让步。  如此看来,就不难了解一家之主为什么会丧失父权与夫权,因为他对妻子、孩子都过分关心,所以家中的主导权被妻子、孩子抢走。比方说,妻子只要对他说:"你把薪水全部交给我好不好?"或是"下次的工作奖金,我想买一件大衣,不知可不可以?"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恳求的口气,但事实上,他喜欢对方已到五体投地的程度,任何话对他来说都是命令句。另一构成因素,是对自己的意见无法坚持到底。如果你想掌握主导权,即使对对方很关心,表面上绝不可全部表露出来,反而要装作不太关心的样子,如此一来,就更能掌握领导的地位,自己的意见也较不容易被人否定。因此,如果你处于失去家庭主导权的尴尬状况,你应该在态度上作某种改革。  但有一点你应特别注意,"最小关系原理"有其适用对象,这二人(即当事者)的关系,必须是夫妻、恋人、家人的其中一种,如果在商界,这种关系是不可能存在的。48节:行为"雷区"(1)  四、行为"雷区"  1.以粗暴的言行补偿自卑感  2.人会以各种理由把自己的不良行为正当化  3.偶然听到的情报比直接听到的情报更易相信  4.缺乏自信时,会加入到流行的行列  5.在众人面前宣布目标  6.逃避于无关的事物中  7.接触次数比接触时间更决定人际关系  8.人在被迫的情况下,精神或肉体都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能力  9.高密度的群体中,人的被暗示性会提高  10.只要自己参与讨论,就不会对结论不满  11.为维持团体的共同目的,成员会更团结  12.人只要被对方承认优秀,就不会过分纠缠于其他利益  1.以粗暴的言行补偿自卑感  每到考试阶段,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考完试的考生的态度与考试结果的关系。有些考生一从教室出来,就问东问西:"这题的答案你会不会?"或是"那题你会不会写?"并与朋友大声说话或谈笑。表面上看来,他们对考试很投入,事实上,这些大部分都是对刚才考试没多大自信的人。相反地,对考题很有把握的人,在考完时会慢条斯理地收拾文具,显出很平静的样子。  考完后大声喧哗的考生,到底是在何种心态下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他们因为考试,产生自卑意识与紧张,因而在无意误解中想解除这种紧张状态,而导致这种心理现象。像这种心理的紧张,意图以发声与身体的活动解除的现象,心理学将它视为"攻击"的一种形态。  在此所说的攻击,并非对对方采取破坏的行为,而是将自己的主张积极向外发展的态度,也就是因欲求不满所产生的无意识的结果。  小孩有时会突然在言行上表现粗暴,经常是攻击性心理在作祟。这些孩子在学校喜欢恶作剧,或欺负了小朋友,令老师感到头痛。其实,若仔细分析他的家庭关系,会发现这类孩子在无意误解中以胡闹的行为恢复心理的平衡,若没发现此点,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很难改变他不好的行为。  2.人会以各种理由把自己的不良行为正当化  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可看到,贿赂平日一直是正直严谨的官员时,经常会这样说服对方:"不要说得那么难听嘛!你上面的人都这样做了,又不只有你一人如此。"此时他会有些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他能否昧着良心的是"上面的人都这样做"这句话。  当人有了不对或不好的行为,会在无意识中寻找合适的动机与借口,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并解除由此产生的罪恶感。只要内心想从不快的状况中解脱,这种心理就会自动起作用。  相信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验,为了替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常以"大家都这么做,应该没问题"、"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可以不会做"的名义掩饰自己不好的行为,从而顺理成章地使自己行为正当化。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倾向,喜欢让某种行为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一致或同步,而且,越缺乏自信的人,这种倾向越明显。我们在中小学校就常发现,全班对某一个学生特别没有好感,甚至欺负他,原因可能是班上某一个具领导地位的学生率先这么做,于是其他学生也跟着做。在此事件的背后,有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有时明知欺负人是不对的行为,但因"他可以这么做,我当然也可以"的念头,便助长了坏念头的实行。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想促使对方做某事时,可以拿有权威者为借口,来达到说服的目的。例如前面说服官员的人,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应避免掉入这种陷阱中。  3.偶然听到的情报比直接听到的情报更易相信  在任何一个集体中,必定有一两个喜欢收集、传播闲话的人,虽然有人说:"我们绝不可轻视传言的影响力。"但是,人们对于口传式的情报,出人意料地信赖,其传播力相当强。  至于情报的可信度,因其内容与传递者的信赖程度而异,传递方式亦会产生影响。一般而言,传递速度最快者,要算是耳边传递方式。过去曾有一则新闻,因一名女高中生在公交车上的道听途说,引起社会一阵不小的骚动。第49节:行为"雷区"(2)  为什么人们对于偶尔听来的情报,比直接得到的情报更易相信,而且会再传给他人?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直接得到的情报,都隐藏着某种意图与动机,因而听者心存戒备。而对于偶然中无意听到的消息,却容易以为不是专门说给自己听的,从而忽视传言可能存在的意图与动机。  我们不仅容易相信偶然听来的消息,而且在传递这项消息时,会强调"我也是听说的……"来隐藏本身的动机,感觉上较不需要负担责任。而且,在传出消息时,不免添油加醋一番,使消息更加变质。美国心理学家报告中曾指出一个实例,昨天还正常、健康的家庭主妇,因一整天都没有在附近出现,就被说成她已被人"杀死",由此可见传言的愚蠢与可怕。  4.缺乏自信时,会加入到流行的行列  在心理学的范畴中,尤其是社会心理学,"流行"这个课题一直是最普遍的研究主题之一。如你稍微细心地观察流行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可发现我们对流行的态度,足以反映出自己的心态。  以1978年日本的流行为例,那时在年轻人之间,无论是服装或食物,都很流行"热带风格",年轻男女穿着热带款式的衣服到海边戏水,听着热带味十足的音乐,甚至连食物、饮料都属于热带风格。  这种流行趋向,在流行模式上亦大不相同。过去的流行,尤其是服装饰品的部分,大多是以巴黎或纽约等大都市为中心,但这时的流行,出发点却在加勒比海,服饰、饮食都有浓厚的加勒比海色彩。这一情形,不但没有遭到先进国家群众的排斥,人们反而趋之若鹜。最近数年间所谓的现代流行,大都依此模式进行,也就是不再像过去由居于文明顶端的人或国家领导流行,而是从完全相反的方向开始流行。  流行本身会随着时代的变更,产生相当大的变化,但追求流行的人的心理,依然不变。尤其是人对自己的思考方式或其他有关事项缺  乏自信时,很容易接受外面流行的服饰、发型等影响,而希望借此恢复自信。  5.在众人面前宣布目标  有一位经理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经过大量错误与失败,后来终于把他制造的商品推销出去而成功,从此事业顺利,不断发展。他把本身的秘密及信念写成一本书,给员工们阅读,其中有一句话:"在众人面前宣布目标。"即使别人讥讽你只是吹牛或光说不练,也无所谓,但一定要公开出来。如此一来,你只能进不能退,而且自己也会更坚定地使计划实行。因为,你为了不落人笑柄,不得不全力以赴,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不可思议地达到目标。  这种情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可以说是达到目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精神生活上的目标,只是在自己的心中下定决心,要改变哪些部分,或要达到哪些目标,很可能在达到目标之前,因意志力的薄弱,而修订计划。而"宣布"出自己心中的目标,就第50节:行为"雷区"(3)  不会轻易地修改,与目标始终保持紧密的关系。心理学将此称为"宣布与想法的效果",不仅可应用到自己身上,也是改变他人的有效手段。我们根据心理学家罗森索尔的某种实验,他请学校的老师在每班选出5位学生,在其他学生面前宣布,这5位学生的成绩会不断进步,老师本身也尽量如此相信。结果,果然如老师的预言,那5位学生有很显著的进步。  罗森索尔借用希腊神话中塞普路斯王雕刻美女像,后来因对她的爱,使其真正变成人的故事,将此实验现象称为皮美良效果。  反过来说,如对方对我们怀有敌意,故意在别人面前"宣布"自己将有所改变,而使自己就像皮美良一样如别人的期望而行动,如此一来,就容易使自己陷入被人操纵的危险。  而如果你掌握了这一点心理技巧,则可以改善局面。  在初次见面时,如果你希望对方是个有决断力的人,那么不管他是不是这种人,你都可以给他冠上"你是个做事很有决断力的人",对方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便不得不按照你为他贴上的标志去行动,也就是说,他会受到这个标志的约束。  "要一个人有优点,就让这个人去担负这项优点。"这是英国名首相丘吉尔所说的。最了解这项心理机制的,便是设法使嫌疑犯认罪的刑警,例如:"你本来不是个会杀人的坏人,你的邻居也都说你很孝顺,但是你这样闷声不响,最伤心的还是你的母亲,你是要做个孝顺的儿子,还是让母亲伤心?……"这番话给这位犯人冠上"孝顺"的标志,他也就会采取"孝子"的行动了。  6.逃避于无关的事物中  每当多湖辉批改考卷时,总是有一两位学生在答案的开头这样写:"对于这个问题,我研究不够,不过,我对于《自我规定与自卑感》这个主题,则了解得颇为透彻……"然后接下来是一连串牛头不对马嘴与主题完全无关的答案。多湖辉进而谈到某一著名数学家,他在学生时代的一次考试时曾这样说:"这种无聊的题目,我根本不想回答。"对于自己关心的部分,则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篇,结果他的能力被肯定。我们并不否认,在这种答非所问的答案中,的确有些独到的见解,可是毕竟还是错误的答案。他有一位朋友在大学中任教,认为只要有答案,至少给10分作为辛苦的代价,像这种所谓的"温情主义"者并不少。  暂且不论如此做对分数会有什么影响,我们从心理学来分析这类学生的态度,能挖出更深一层的意义。  他们大都有一种心理,以为反正我尽力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可以自我满足,至于分数方面并不十分计较;换句话说,人为地避免面临困难的状况,将意识集中于完全无关的方向,以减轻因问题产生的不安。诸如此类的例子,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第51节:行为"雷区"(4)  例如,有些上班族,为了逃避家庭问题,经常把自己埋首于工作中;也有些快到退休年龄的人,对退休后的生活感到不安,反而对工作更认真、更热衷。除此之外,有些考试失败,或因失恋而痛苦的人,会突然对运动或其他嗜好很有兴趣。其实,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逃避目前所遭遇的痛苦与伤心。  利用这种暂时性的逃避,可得到代价性的满足,但这是蒙骗自己的手段。这种手段在正面的意义上来说,能发泄并改变情绪,这种欺骗的技巧,是烦恼多、"心病"多的现代人所应积极学会的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7.接触次数比接触时间更决定人际关系  假设你要接近一位小姐,并让她接纳你,给你一小时时间,至于如何分配这一小时可完全由自己决定,你会如何使用这段时间?时间的分配对结果是否有影响?我们假定有A、B两个竞争者,A将一小时分成4次,一次与她见面15分钟;而B则集中使用一小时,即仅见面一次。在此有一先决条件,他们两人追求方法与说法都一样,那么,你认为A与B两人,哪个更能获得那位小姐的好感?  当然A采取分散法还必须考虑到分散间隔的问题,但据一般的情形来说,A的分散法比B的集中法成功率较高。这些学习理论中,学习较多熟悉的内容时,反复间隔较短的集中法,不如反复间隔较长的分散法的熟习度高。因为持续地学习,容易使学习者厌恶与感觉迟钝,失去每次接触时的新鲜感;相对地,分散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做适当休息,所以每次接触都觉得很新鲜。虽然,学习理论与人际关系的构造不尽相同,但从厌恶、感觉的迟钝、接触的新鲜感等方面来看,无论对象是人或物,结果都大致相同。  总之,无论对象是人或物,接触次数较多者,比连续接触者习惯与亲密程度要高。比方说,本来不怎么喜欢古典音乐的人,若是让他慢慢地接触,自然会产生亲密感而喜欢上它;但如一开始就连续一小时,甚至两小时地让他听,就会令人感到厌倦,使得原本就不喜欢的态度更加恶化。  有一位先生经常谈起他的"10元说服女人的方法"。他说,每天在同一时间打一通电话给对方,如此重复10次之后,可使最初对你抱有敌意的女性,从此改变态度。其实他的成功秘诀,并不是一次打10元的集中法,而是重复10次的分散法。  8.人在被迫的情况下,精神或肉体都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能力一位作家曾写过这样的体验:当他情绪陷入低潮而无法下笔时,或是接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毫无干劲去完成时,就将自己身边所有的钱都花光,使自己处于困窘中。直到截稿日的前几天,他面临着写与不写的抉择,如果还是不能完成,那么,生活就会陷入危机状态。此时的他,会突然产生一股力量,发挥难以想象的集中力,出现惊人的灵感。而且,在此情况下的成果,可能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第52节:行为"雷区"(5)  姑且不论是否能达到他所说的境界,相信谁都有一两次类似的经验。其实,每一个人若被逼到危险的状态下,会不可思议地做到。平时无法发挥出来的能力,也就是接近死亡的境地时,可以发挥出科学所无法解释的超能力,如耐力、直觉力等。在此,我们并非对所谓的念力与感应力作全面的肯定,不过,让自己拥有平时以为是超能力的能力,并非不可能之事。  的确,我们应明确认识此点,即使处于极端的困境,也不应自暴自弃或轻易放弃,只要凡事尽力而为,相信最初以为无法克服的困难,都可一一解决。  9.高密度的群体中,人的被暗示性会提高  日本曾有一个车站,因电车误点而使群众在愤怒的情况下,冲进站长室,并对站长及职员们动粗。参加这次暴动的人,都是平凡的上班族,很少有粗暴的行为。  当然,如果当时等车的人不多的话,就不可能造成这次骚动。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平常不可能从事的行为,会受群体力量的影响,失去个人冷静的判断力与批判力,附和群众的行为。  追究原因,正是因为在群体中,有共同的关心与目的地,即一体感很强,无名的自我意识会失去,而与群众趋同;换言之,个人的责任感与主体感薄弱,判断时也比较容易失去理性。  我们在群众中的行为,虽然不一定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在"大家都做了,自己也可以这么做"的心理下,容易造成附和雷同的行为。即使自己所做的是犯罪行为,也以为责任应由指导者与煽动者去负担,自己只是掺杂在其中的一个而已,并没有犯下多大的错误,甚至以为自己完全无罪。  曾有一位老球迷抱怨,现在的观众水准越来越低,喜欢在观众席上大声叫嚷,妨碍其他人看球赛。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一些太过兴奋的观众,会把东西丢进球场内,甚至发生输球队的球迷把对方选手打伤的憾事。  这是因为,当这个群体有一个大家共同关心的目标,形成强烈的一体感时,那么每个无名的个体,都会丧失自我意识,造成一种从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者金巴尔多把这种现象称为"无个性化",这时人的理性会减弱,变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此外,群体还有一个特征,会使人的被暗示性提高,只要给予一些关键性的暗示,就可以使群体不约而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前进。  比如说,人们常常看到别人在排队,也跟着在后面排。有一家冰激凌店在开业的当天,雇请数十个学生在店门前排队,过路的行人不禁驻足,心想:"这家店的冰激凌真的那么好吃吗?"有些人便装作是特意来买冰激凌的,而加入队伍的阵容中,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同调性心理"。第53节:行为"雷区"(6)  如果是只花几十元,去买吃了不伤身的冰激凌还无所谓,但是若是有些不法商人利用人的这种"同调性心理",卖给客人一些昂贵又不实用,或是对人体有害的药品那就糟了。因此千万不要赶潮流、跟着别人一窝蜂做事,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  10.只要自己参与讨论,就不会对结论不满  现在假设有两组家庭,同样要在难得的假日里外出旅行。其中一组家庭的父亲,是独裁型,父亲"命令"说要去A地,全家人的旅行地点就这样被决定。而另一家庭,父亲的作风是民主型,他先将家人聚集在客厅讨论,有人说想去A地,有人说想去B地,后来大家决定到A地。同样是去A地旅行,你认为哪一个家庭玩得尽兴呢?  当然是后者。前者这个家庭,可能在尚未到达A地之前,小孩开始发牢骚想去别的地方玩,母亲也小声地抱怨,结果除了父亲之外,全家人都把头朝向窗外,好像在看风景一样。而后者的家庭,虽然母亲原有别的提议,但一出发后就已忘得一干二净,而与孩子们兴奋地计划着旅行的行程,车内的气氛显得相当和谐。  产生这么大差距的原因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决定的方式"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欲求,这种欲求若没有被满足,就会产生不满。由父亲一人来决定,等于抹杀了全家人各自自我实现的欲求,当然会不满。而在讨论时吵吵闹闹的家庭,因为每个人都已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至少已满足了某种程度的自我实现欲求。况且,即使最后的结论对自己不利,也因自己曾经参与决定,而不在意结果是否与自己的意图相反,不会感到不满。  原有的不满明显地减轻,工作效率相应提高。许多工作效率调查  也证明了此点,工作团体的满足度,并非取决于工作内容,而是受决定的形式影响较大。也就是说,无论对方是否不满,只要有让他参与的形式,一切会进行得更顺利。  11.为维持团体的共同目的,成员会更团结  一般所谓公司组织等集体,通常对外来的压力抵抗力较强,内在的压力则较弱。当然,集体是人的集合体,所以,必然有个别不同的意识与价值观。集体必有其共同目的,但长期持续如此,容易使成员对集体的共同意识逐渐淡薄,进而缺乏团结心;集体开始分裂,甚至走向毁灭。因此,许多企业或学校,会定期进行人事变动,用意即在于使容易固定化的组织,借着这样的推动,带入新鲜的气息,预防腐败与停滞。人如果长久处于缺乏变化的固定环境中,会有节约思考活动的心理倾向,因为这样才不必花费多余的精力。在此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团结一心。第54节:行为"雷区"(7)  但如组织面临外来的压力时,就会加强彼此的团结,而且,此时可能还能发挥平日自己所无法达到的力量。说明此点最好的例子,是美国威廉·兰巴特所作的实验结果。  他找到几个信仰犹太教的学生和信仰基督教的学生,测验每个人可忍受痛苦的程度。在测验时,在他们的手上缠着像量血压一样的胶布,并加上硬胶布以增加压力。然后在犹太教学生被测验时,告诉他"基督教学生比犹太教学生耐力好",相反对基督教学生说"犹太教学生比基督教学生耐力好",当他再一次做同样的实验时,他发现无论是基督教或犹太教的学生,他们所表现的忍痛力比上次的结果都提高许多。  我们可由这个实验得到证明,无论是信仰何种教派,每个人在团体中只是发挥个人所及的能力,但若是为了保有自己所属团体的名誉,则可能发挥比平时更大的力量,而且能感受到团体所承受的压力,每个成员会在无意识中更团结,表现出集体精神。  不只如此,即使夫妻之间,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某对夫妻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闹离婚,一位熟悉他们的记者认为,那对夫妻没有离婚,是一项奇迹。  他预测,那对夫妻必定会在今年内离婚,但是,事实却出乎他的预料。也许,那对夫妻的感情非常不好,甚至不想相见,然而,经由记者加油添醋的报道后,原本相互敌视的夫妻,这时多了一位共同的敌人。  于是,为了联手抵抗记者,他们又重修旧好。  一般来说,不论是公司、家庭或夫妻,一旦面临外界的威胁,内部便会产生集体精神,维系一种稳定的关系。  12.人只要被对方承认优秀,就不会过分纠缠于其他利益  "超"复杂的利害关系中,人们只要前进一步,就必须在某些方面退让一步。至于让步的方式,人们很难以是否合理来计算利害关系,也不可能以得失结果推算对方的心理构造。有时,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合理的"让步行为",其背后可能存在着某种心理条件。  让步是相当有效的手段。例如,两人主张各不同,且为自己的主张争论不休,争到最后一定会产生一个胜利者。在我们的想象中,这个人一定会意气昂扬地要求对方接纳自己的意见,其实不然。当争论有了结果时,令人意外的是占优势的一方会说:"我只要你了解就好了。"双方互相折中让步,他也对输的一方的主张表示认同。  我们可用人的"征服欲"与"获得欲"的不一致来说明让步的心理机制。当我们征服对方,确定自己处于优势时,就已得到很大的满足,不会太执著于实质利益。  反过来说,因为有这种心理倾向,如果认同对方处于优势地位,给他名誉,那么,自己就可以非常省力地得到实质利益。像这种运用对方荣誉感的处世法,应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做法。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