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毛泽东一定没有胆量到重庆来谈判。这样一来,破坏和平的罪名就自然落到了共产党头上,那么他也就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发动内战了。见毛泽东没有丝毫要到重庆来的迹象,蒋介石就更来劲了,一面发动所有的宣传工具大肆鼓吹要与中共和谈,进行“和平建国”,一面又于8月23日发出了第三封邀请电,并把与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交好的、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的张治中找来,准备派他去延安接毛泽东到重庆来谈判。蒋介石未免高兴地太早了。中共中央早就识破了这一阴谋诡计。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蒋介石迫于国内国际形势,迫不得已做出的‘假和平、真备战’的缓兵之计。”无非是企图用“和平谈判”麻痹共产党,欺骗人民群众,同时为他调兵遣将,部署内战争取时间。决不能让蒋介石的阴谋得逞。8月23日,也就是蒋介石发出第三封邀请电的当天,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蒋介石想消灭共产党的方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面对蒋介石在重庆摆下的“鸿门宴”,毛泽东大手一挥,“可以去,必须去”,“这样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8月28日下午3时37分,重庆九龙坡机场。灿烂的阳光驱走了重庆茫茫雾海,把古老山城点染得金碧辉煌。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张治中、美国特使赫尔利的陪同下飞抵重庆。1945年8月,张治中、毛泽东、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在延安机场(左起)到机场迎接毛泽东的除蒋介石的代表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外,还有邵力子、张澜、沈钧儒、谭平山、黄炎培、郭沫若、陈铭枢、左舜生、章伯钧、李德全等国民党军政人员、各民主党派人士、社会贤达,以及文化界、新闻界、各国通讯社记者、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及新华日报社的工作人员等数百人。机舱门打开了,毛泽东容光焕发地出现在门口。大家都想一睹毛泽东的丰彩,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向停机坪,同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毛泽东到重庆的消息,如同强劲的春风迅速吹遍山城。各阶层人士、中外友好,都以争先一睹为快,纷纷来到上清寺张治中的公馆——桂园。桂园,原为国民党财政部四川特派员关吉玉的产业,抗战期间曾是国民党第6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的临时官邸。这是一个由竹篱围成的不大的院子,一幢两层小楼,十多间房子,楼上是卧室,楼下是会客厅、餐厅、副官室、秘书室等。院子的北面和西面各有一排平房,作为警卫员和工作人员的住房。整个桂园房舍不算大,设备也一般,但在毛泽东看来这要比延安的窑洞不知好上多少倍。最为重要的是桂园紧邻马路,进出方便,距曾家岩(中共代表团机关所在地)、红岩村(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均不算远,而且马路对面就是蒋介石的待从室,周围戒备森严,特务流氓一般是不敢在此放肆的。于是,张治中爽快地把桂园腾出来让给毛泽东,他一家则全搬到复兴关中训练团的一所狭小破旧的平房里暂住。国民党的达官显贵,上自蒋介石,下至五院院长以及各部委会的负责人、文化学术界人士、新闻界人士、实业界巨子、社会贤达,纷纷来见,宛如众星拱辰。一时间,桂园成为当时中国政治漩涡的中心。毛泽东把重庆当作展现其雄才大略和人格魅力的舞台,一面同蒋介石进行紧张的谈判,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一面抓紧时间会见在渝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出席各种座谈会和宴会,向世人展现了他善于捕捉国际国内政治风云变幻,把军事斗争与谈判斗争完美结合起来的高超斗争艺术。8月30日下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前往两路口新村3号,拜访了宋庆龄。自武汉一别,两位老朋友已阔别十八载。十八年间,他们都在为实现孙中山的革命遗愿而战斗,此时在山城相逢,自然格外高兴。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互致问候。由于国共和谈即将开始,毛泽东与宋庆龄来不及深谈,短暂相聚后,就匆匆辞别。临别前,毛泽东邀请宋庆龄为国共合作再出力。宋庆龄愉快地接受了。9月2日傍晚,细雨绵绵。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应邀出席中苏文化协会为庆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而举行的鸡尾酒会。出席酒会的还有董必武、孙科、王若飞、冯玉祥、邵力子、王世杰、陈诚、张治中、陈立夫、郭沫若、马寅初、谭平山、王昆仑、李德全、史良、茅盾等各方面人士300余人。这是毛泽东来重庆后第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宋庆龄来渝虽有数年,但一直深居简出。于是中苏文化协会楼上楼下挤满了人,大家都想一睹这两位伟人的风采,二楼会场更是挤得水泄不通,欢歌笑语。国共两党、各派政治力量的代表聚首一堂,举杯同庆,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累累硕果。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为这团结、胜利的场面所感染,与大家一一握手、碰杯,共庆胜利,同祝团结。9月8日下午,毛泽东在桂园招待在重庆各国援华救济团体的负责人。宋庆龄代表“保盟”、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及夫人代表英国援华会、艾德敷代表美国联合援华会应邀出席。此外,英国、美国红十字会,世界学生救济委员会,国际救济委员会和公谊救护队的代表也出席了茶话会。会上洋溢着友好团结的气氛。毛泽东致词衷心感谢各方人士八年来对边区及解放区的诸多援助,并希望能继续这种援助。宋庆龄在讲话中表示:过去的救济多为战时救济,今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在建设方面“保盟”仍将继续做出援助贡献。次日,宋庆龄又专程来到桂园,拜访毛泽东、周恩来。当宋庆龄乘车到桂园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已在楼前迎候。毛泽东快步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客厅里,毛泽东与宋庆龄促膝谈心,推心置腹,畅叙旧情,剖析形势,交换对国事的意见,充满着欢声笑语。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桂园门口送宋庆龄毛泽东对宋庆龄在抗战期间为支援解放区军民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她不计个人安危,忠贞不渝地信守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表示深深敬意。宋庆龄对毛泽东也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不但是一党的领袖,并且是全国人民的导师”,他“思想敏锐,识见远大,令人钦佩”。同时,宋庆龄对当时内战危机四伏的严重局势十分担忧,但表示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反对内战的政策。会谈结束后,毛泽东一直将宋庆龄送到大门外,目送她乘车离去。“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筹建新中国的大业”——… 在中国革命即将迎来胜利之…宋庆龄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她太了解她的妹夫、那位自称为中山先生继承人的蒋介石了。1945年10月13日,也就是《双十协定》签订后的第三天和公布后的第一天,蒋介石向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发出了一份杀气腾腾的密令: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所订《剿匪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其功于国家者必得膺赐,其迟滞贻误者当必执法以罪。希转饬所属剿共部队官兵一体悉遵为要!和平的呼声犹在耳边,协议的墨迹尚未干透,国共之间已风云突起,兵戎相见了。1946年6月,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仪》,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7月20日,毛泽东号召:“全党同志和全解放区军民,必须团结一致,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宋庆龄一直希望中国“走上团结、和平的道路,进而达成天下一家的理想”,然而当内战不可避免地到来时,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反内战的革命中。7月25日,宋庆龄发表声明指出:国民党反动派“挑起一个无法取得胜利的战争”,因为“农民将拥护共产党”。为了扑灭蒋介石燃起的战火,她“特向中国两大党的领袖们和其它党派的领袖们呼吁,立刻将联合政府组织起来”。早在1945年12月,宋庆龄将“保卫中国同盟”改组为“中国福利基金会”,继续为解放区提供医药、物资。对宋庆龄的鼎力相助,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是不会忘记的。1946年12月17日,周恩来致函宋庆龄,转达毛泽东等延安朋友对她的惦念,感谢她“为解放区人民所做的工作”,称誉她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永远为人民服务的领导者”。随着内战的全面爆发,共产党与国民党,毛泽东与蒋介石,革命与反革命,光明与黑暗,在神州大地展开了生死较量。但蒋介石的将领们很不争气,纵有四百多万美式装备的大军,却在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面前屡战屡败。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劳动节口号》共有23条,把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分析、判断以及自己的政治主张公告天下。其中第五个口号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全国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的热烈响应。许多民主党派负责人和爱国人士应中共中央邀请,纷纷从全国各地及海外奔赴解放区。到是年底,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面临全面崩溃,蒋介石的统治已是风中残烛,摇摇欲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迎来了收获季节。人民解放军愈战愈强,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淮海战役解放了华东大部,胜利在即,华北地区除北平、天津几座孤城外均已解放。在神州大地,两种道路、两种命运的决战时刻已然来临。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北上的亲笔信1949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中国共产党和聚集在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团体及无党派人土,积极筹备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这历史的转折时刻,中国共产党如以往一样,从来没有忘记一向支持共产党,始终在政治上与共产党保持一致的宋庆龄。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联名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给宋庆龄发出一封电报,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电报全文如下:庆龄先生: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与汉年、仲华切商,总期以安全为第一。谨电致意,伫盼回音。毛泽东周恩来子浩此时的上海,正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反动派面临死亡的末日,更加凶暴残忍,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大街上警车呼啸,行刑队频繁出没,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刊登枪毙“共党要犯”的消息。他们还胁迫、劫持一些不愿离开大陆的国民党军政要人到台湾。就连贵为“国母”的宋庆龄也受到了特务的跟踪监视,处境险恶。“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筹建新中国的大业”——… 在中国革命即将迎来胜利之…中共中央极为关注宋庆龄的安全,对邀请她北上参加新政协采取了极为慎重的态度,作了十分周密的安排。这封电报,就是附在中共中央发给在香港的华南局领导人方方、潘汉年、刘晓的指示电之后,并要他们设法送给宋庆龄的。周恩来在审发中央指示电时,亲自加上了一段话,特别强调执行这个任务:“第一必须秘密,而且不能冒失。第二必须孙夫人完全同意,不能稍涉勉强。如有危险,宁可不动。”经认真研究,华南局领导提出了一个周密方案:先把宋庆龄接到香港,然后同何香凝一起北上。为此他们慎重选定在地下斗争中经验丰富的华克之赴上海执行护送宋庆龄来港的任务。华克之扮作富商来到上海,找到了宋庆龄的秘书,送上电报,陈述了自己的任务及下一步行动的打算,并再三表示一切听候孙夫人安排。读罢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文,宋庆龄十分感激,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她既为中共中央领导人对自己的尊重和深情所感动,更为中国革命大业终将成功而欣喜。但北上之事,宋庆龄有自己的考虑。2月20日,宋庆龄用英文写下了《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的亲笔复函:亲爱的朋友们:请接受我对你们极友善的来信之深厚的感谢。我非常抱歉,由于有炎症及血压高,正在诊治中,不克即时成行。但我的精神是永远跟随着你们的事业。我深信,在你们英勇、智慧的领导下,这一章历史——那是早已开始了,不幸于二十三年前被阻——将于最近将来光荣地完成。谨致敬礼!宋庆龄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日宋庆龄通过秘书向华克之转达她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复信及口信:“接获大礼,敬悉伟大的主席和全党同志对我的关注,至为感谢。经长时间考虑,确认一动不如一静。我将在上海迎接解放,和诸公见面。根据我的预计,蒋介石是无可奈何我的,请勿念。”随后,宋庆龄在致廖梦醒(国民党左派廖仲恺之女、曾长期担任宋庆龄的秘书)的信中,进一步感谢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盛情邀请,对不能即时北上表示非常遗憾,并特意请何香凝到达解放区后,代她再次向中共中央致意。宋庆龄虽然因各种情况所限未能即时北上,但她的心与中国共产党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在中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篇章之际,历尽风雨的宋庆龄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发自肺腹地说:“我的精神是永远跟随着你们的事业。”为了给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尽可能地多留下一些资金和物资,以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宋庆龄不顾个人安危,组织中国福利基金会参加中共领导的上海临时联合救济会,协助地下党同国民党转移、破坏国家资产的阴谋作了卓有成效的斗争。随后,她又争取到大批面粉、大米和奶粉等食品。由于当时局势混乱,她赶紧派人与赵朴初联系,将这批物资抢运出码头,妥善存放在上海各寺庙、庙堂内。后来这批物资对上海新政权克服解放初期供应上的混乱和困难,起了不小的作用。正如宋庆龄在信中所写得那样,革命形势突飞猛进,势不可挡。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摧毁国民党军号称“固若金汤”的千里江防。4月23日晚,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所在地——http://app.travel.ifeng.com/city_detail_261南京,宣告蒋家王朝的覆灭。5月27日,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一到上海,就打听宋庆龄的下落,并决定马上把她接到安全地方,专门派出部队负责警卫。接着,陈毅和潘汉年亲自登门拜访宋庆龄,向这位给予解放区以巨大物质支援、以特殊的方式参加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共同庆贺人民的胜利。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宋庆龄为人民的胜利而欢欣鼓舞,高兴地说:“解放了就好了。国民党的失败,是我意料之中的,因为它敌视人民、反对人民、压迫人民;共产党取得胜利,是必然的,因为它代表人民,为人民谋福利。”1949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八周年纪念日。6月30日晚,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举行庆祝大会。宋庆龄在邓颖超、廖梦醒的陪同下出席了大会。庆祝大会上,陈毅致词。随后,由邓颖超代因身体不适的宋庆龄,宣读了她亲自写的热情洋溢的祝词:这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个最伟大的时期。我们的完全胜利已在眼前。向人民的胜利致敬!这是我们祖国建设和前进的动力,我们的旗帜是“生产”,更多的生产。向人民的力量致敬!这是我们祖国的新光明。自由诞生了。它的光辉照耀到反动势力所笼罩的每一个黑暗角落。向人民的自由致敬!……这一次胜利的战士们的力量增强了。他们的英勇,无匹,他们的心同老百姓的心连在一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欢迎我们的领导者——这诞生在上海、生长在江西的丛山里、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困苦中百炼成钢、在农村的泥土里成熟的领导者。向中国共产党致敬!……这篇激情四射的祝词是一位历史见证人亲手写下的历史记录,是一位革命斗士发自肺腑的胜利欢呼,火一般的激情,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每个听众的心。会场上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筹建新中国的大业”——… 毛泽东亲到火车站迎接宋庆…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开幕。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及其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等134人。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召开新政协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个筹备会的任务就是“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便领导全国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力量,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举行。毛泽东在开幕式上讲话统一全中国,有系统地和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国防的建设工作”。鉴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将正式召开,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共中央决定派邓颖超专程前往上海迎接宋庆龄北上,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为此,毛泽东给宋庆龄亲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庆龄先生: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敬颂大安!毛泽东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周恩来也给宋庆龄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庆龄先生:沪滨告别,瞬近三年。每当蒋贼肆虐之际,辄以先生安全为念。今幸解放迅速,先生从此永脱险境,诚人民之大喜,私心亦为之大慰。现全国胜利在即,新中国建设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敢藉颖超专诚迎迓之便,谨陈渴望先生北上之请。敬希早日命驾,实为至幸。耑上。敬颂大安!周恩来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一日6月25日,邓颖超携带毛泽东、周恩来给宋庆龄的亲笔信,风尘仆仆地赶到上海。此前,廖梦醒已奉命先去看望宋庆龄,并向她转告了中共中央再次邀请她北上共商国是之意。宋庆龄听了廖梦醒的陈述后,陷入了沉思。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平逝世的极度悲伤,1929年5月从碧云寺“奉移”孙中山灵柩去http://app.travel.ifeng.com/city_detail_261南京的凄惨情景,又一齐浮上了她的眼前。宋庆龄抬起头来对廖梦醒说:“北平是我最伤心之地,我怕到那里去。”廖梦醒十分理解她的心情,劝慰道:“北平将成为新中国的首都。邓大姐代表毛主席、周副主席特地专程来迎接你。”邓颖超到达上海的当晚就前往寓所看望宋庆龄。两位知心的老战友在胜利后重逢,喜不自胜。宋庆龄细细读过毛泽东、周恩来的亲笔信。信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她的敬佩、信任和期待,给她带来极大的喜悦和鼓舞。新中国在召唤,战友们在期盼。宋庆龄欣然决定北上。她对邓颖超说:“个人情感事小,建国大计事大。我决定接受毛主席和周恩来先生的邀请,去北平!”临行前,宋庆龄请邓颖超转告中央领导不要开欢迎会,也不要到车站迎接。中共中央为宋庆龄的北上作了各方面周密的安排。在6月下旬邓颖超前往上海时就指示上海市委在宋庆龄北上时,要作好护送工作,以保护安全。7月1日又专门指示上海市委嘱上海铁路管理局,准备头等卧车并附餐车,供宋庆龄北上之用;在其北上时,专列由上海直开南京,然后再由浦口直达北平。中央领导同志还亲自过问在北平为宋庆龄准备住所事宜。8月3日,周恩来亲自到为宋庆龄准备的住所察看,看到住所比较宽敞表示很满意。8月26日,当听到宋庆龄从上海出发的消息后,毛泽东非常高兴地说:“邓颖超同志这次上海之行,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她的任务。”说完,毛泽东就翻看日历,扳着指头,计算路上的行程和到京的时间,期望之情溢于言表。28日下午,毛泽东提前起床了。按着习惯,他在院内的树荫下散步,然后就回屋吃饭。匆匆吃过饭,毛泽东就换上一身浅色的衣服和一双平时不大穿的胶底皮鞋,准备去火车站去接宋庆龄。“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筹建新中国的大业”——… 毛泽东亲到火车站迎接宋庆…毛泽东亲临车站迎接,这是少有的现象,自然非同寻常。他郑重地告诉工作人员: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是一位了不起的杰出人物,是中国妇女的典型代表,在全国全世界都很闻名。她早年就追随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开始了革命生涯。孙中山逝世后,她坚决与背叛孙中山先生事业的蒋介石反动派决裂,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战争中,她给予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很大的物质上的帮助。解放战争中,她一直利用她所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继续为各解放区募集了大量物资。金秋的北平,天高气爽。北平前门火车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郭沫若、聂荣臻、蔡畅、柳亚子、康克清等人,站在月台上等候宋庆龄的到来。随着汽笛一声长鸣,一列火车喷吐着白烟,徐徐驶进站台。毛泽东立即扔掉手中还未抽完的香烟,向火车走去。1949年8月,毛泽东、朱德等在北平火车站迎接宋庆龄火车缓缓停下。宋庆龄在邓颖超和廖梦醒的陪同下,面带笑容出现在车厢门口,月台上响起了极为热烈的掌声。只见她精神焕发,步履轻盈,身穿一件黑色的旗袍,颈上围着一条白色的纱巾,乌黑的头发在脑后梳了个发髻,显得非常朴素整洁、端庄大方。毛泽东立即迎上前去,伸出了双手。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幕出现了。重庆一别后,毛泽东与宋庆龄这两位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伟人,时隔四年在古都北平,在人民革命胜利的灿烂阳光下重又聚首了,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毛泽东高兴地说:“欢迎你,欢迎你,一路上辛苦了!”如此隆重的欢迎,实在出乎宋庆龄的预料。最令她想不到的是,毛泽东主席在百忙之中会亲自前来迎接她。“谢谢你们的邀请,我向你们祝贺。祝贺中国共产党在你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胜利。”“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筹建新中国的大业!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向你请教。”宋庆龄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说:“你们做得很好,我愿意为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随后,朱德、周恩来等人都和宋庆龄握手,对她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当晚,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为宋庆龄洗尘。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人都参加了宴会。宴会上,不善饮酒的毛泽东频频举杯,向宋庆龄敬酒。宾主回顾往昔,展望未来,洋溢着团结友谊的气氛,充满着胜利和喜悦的心情。毛泽东举杯向宋庆龄敬酒时说:“欢迎你这位在中国革命中劳苦功高,在与中共合作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杰出的女士宋庆龄先生,欢迎你与我们继续合作,共商建国大事,为把中国建设的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东方,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而共同努力。”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信任和盛情,使宋庆龄深为感动:“感谢毛主席、周副主席派邓颖超同志到上海去接我,感谢今天毛主席、周副主席等到车站去迎接我,感谢设宴欢迎我。今后,我要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为建设新中国努力奋斗!”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开幕。宋庆龄当选为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她还作为特邀代表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歌颂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今天,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动力,中国的人民在前进,在革命的动力中前进。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一个建设的巨力,一个新中国的诞生!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惟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胜利实现,因此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证。……让我们现在就着手工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与富强的新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联合起来,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会场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9月30日,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宋庆龄与朱德、刘少奇、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1949年10月1日,古老的北京城阳光灿烂,秋风送爽,披上节日的盛装。中国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1949年10月1日,宋庆龄(右2)出席开国大典是日,三十万翻身的劳苦大众欢聚在天安门广场上隆重庆祝自己亲手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歌唱自己的翻身解放。宋庆龄随着毛泽东、朱德登上了庄严巍峨的天安门城楼。15时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祝典礼开始。毛泽东以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随着毛泽东按动按钮,天安门广场上第一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此时此刻,宋庆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遥望着天安门广场中央矗立着的孙中山巨幅画像,心中思绪万千,激动不已。孙中山的遗愿,她为之奋斗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今天终于实现了。后来,宋庆龄在谈到此时此刻的心情时,是这样说的:这是一个非常庄严的典礼。但是在我的内心,却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欢欣。回忆像潮水般在我心里涌起来,我想起许多同志们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得了今日的光荣。连年的伟大奋斗和艰苦的事迹,又在我眼前出现。但是另一个念头抓住我的心,我知道,这一次不会再回头了,不会再倒退了。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开国大典使宋庆龄对北京有了一个全新的感受,一个月后,她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撰文《华北之行的印象》,写道:我这次到北京时的感觉,与我1925年所经历的,真有天壤之别,那时候这历史http://travel.ifeng.com/theme/town/list_0/0.shtml古城是帝国主义的基地,也是孙中山不幸逝世的地方。现在这个城市变成了人民的讲坛,我们听到了人民声震云霄的洪大呼声,它是新中国的诞生地,北京立刻使人感觉到是一个充满了广阔伟人思想、影响四万万七千两百万人民的城市……“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筹建新中国的大业”——… 毛泽东在贺年片上写道: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国家主要领导职务。她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57年,宋庆龄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前排右起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在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宋庆龄与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并肩战斗,同甘共苦,结下了深厚友谊。在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共同操劳中,他们互相支持,互相信赖。毛泽东对宋庆龄非常尊重和信任,经常就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与她交换看法,听取她的意见。宋庆龄也经常就国家建设中的问题,坦陈己见。他们之间在政治上推心置腹,肝胆相照;生活上也互相关怀,经常往来。(一)请假1950年春,宋庆龄因工作劳累旧病复发,不能到北京开会。为表歉意,同时也是表示对毛泽东的尊重,她特意写了一封信。毛主席:在京畅聆谠论,深感万分愉快。告别以来,倏忽二旬,想您最近身体健康,甚盼及时珍重,作充分休息。我返沪后即着手筹备救济总会宣传部工作,因事属创举,不得不周详计划,昕夕从事,刻无暇晷,致最近旧疾复发,正在诊治之中,故本月恐未克来京开会,尚希见谅。兹附上由美国转来之斯诺先生函一封,即请察收。我对渠最近之思想是否正确一时无法侦知,因久未阅其著作,故不易臆测。如有复函,我可代为转寄。此致敬礼!宋庆龄一九五○年六月三日北京中南海,毛泽东得知宋庆龄身体有恙后,非常挂念,当即叮嘱上海市委的有关领导人,前去探望。(二)赠书1952年,宋庆龄在陈毅等同志的建议下,将1927年以来发表的文章、演讲和声明等共计63篇选编成册。这本取名为《为新中国奋斗》的书于当年10月出版。宋庆龄立即将一本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赠予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