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品中国文人-16

作者:刘小川 字数:11501 更新:2023-10-11 17:42:47

为这口头禅,李清照不止生了一回气。赵明诚常常夜里赔不是,哄得她玉齿大开粲然一笑。中年夫妻亦缠绵,手忙脚乱的。屈指算来,夫妻恩爱,二十七年整。李清照忙完了夫妻事,意犹未尽,谈起了历代诗人,双颊潮红两眼发亮。那赵明诚已沉沉睡去……李清照经常批评苏东坡,说东坡填词不协律,使她为之头疼。虽然这位两宋第一名士学究天人,可她李清照偏要说,东坡词,“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她最欣赏李煜,那风度,那才气,方为词人本色。再者,时隔二百年,谁接李重光的班?俺李易安是矣。李易安也表扬欧阳修、二晏、柳永,认为他们是词家正统,强于所谓豪放东坡。赵明诚嘀咕:娘子口气越来越大。他坚决不同意,跟她争论,并提醒她说:“别忘了,你父亲是苏门弟子。”李清照在床上就蹦起来了,瞪圆了杏眼说:“父亲是父亲,我是我!”两口子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睡觉背对背,谁也不理谁……然而争吵的好时光已经不多。这一年的五月,建康突发兵变,对军事一窍不通的赵明诚仓皇逃向安徽。不久,兵乱平息,高宗驾临建康,诏令赵明诚任湖州知州,并要他火速到建康听圣谕。赵明诚把老婆安顿于池阳(安徽贵池县),飞驰金陵。《金石录后序》记载池阳江头的离别场景:“六月十三日,明诚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李清照(10)赵明诚目光射人,情形不妙。李清照待在小城池阳,焦急等候老公的消息。时值三伏天,酷热难耐。李清照身居官舍,眼看平静下来了,忽又心神不宁,几日不能消。奇怪。老公此去建康面圣,应该说不是坏事,他的湖州知州的任命是发表在先的。可是为何心不安呢?赵明诚临走时叮嘱过李清照,待池阳别动,等他的书信。战争时期,皇命临时变动是常事。转眼已是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于鹊桥的时刻,李清照写下一首词《行香子》,像个不祥之兆。全词如下: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浓愁。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李清照此间与老公离别,时间短暂。不像新婚时,更不比三年前,然而浓愁散不开:草丛中几个虫子叫,竟然惊落了梧桐叶子。晴也不是,雨也不是,风也不是:离愁把李清照拨得团团转。“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个夜晚,空中弥漫着杨玉环唐玄宗的气息。说不清道不明……李后主生于七夕死于七夕,莫非这七夕是个不祥的时辰?李清照整夜徘徊于官舍的庭院。脑子不可思议地清醒着。思念烧烫了她的心房,双颊却冰凉。《行香子》改写了七夕,可她此刻的思绪出离了词句,抛向那座著名的石头城。她当然不会知道,几百年后有个人,写了一本令亿万读者泪湿黄卷的《石头记》。那个男人,一生痴迷她和她的作品,尤其是这首写于池阳七夕的《行香子》。雨过天晴皓月当空,裹一身月白色轻纱的李清照徘徊着。究竟为何,七夕无眠?晨光熹微时,下人送来了赵明诚的书信。李清照读了半行字,手便抖上了。草草收拾了几件衣裳,来不及告别当地官员,解舟东上,直奔建康。原来,赵明诚受皇命催促,冒着酷热赶得太急,到建康城就病倒了。过了一些时日,眼看将息不起,才给李清照写了这封字迹潦草、语气急促的短信。李清照赶到丈夫身边。向来红润的老公一脸蜡黄。伺奉汤药月余,病人不见起色。探访者络绎不绝。其中有个不速之客:张汝舟。他带来了一件名贵的玉壶古玩,赠送赵明诚。病榻上的金石学家目注古玩,时而微笑,时而眼中含泪。他连“把玩”的力气都没有了。李清照一直手拿玉壶,放左,放右,置前,配合着亲爱的夫君的目光。夫妻二十八年,做过多少动作。这最后的床头动作叫在场的人哽噎。张汝舟伸手抹了几回泪。八月中旬,四十九岁的赵明诚扶病写下绝命诗,含恨西去。李清照当场昏死过去,亲朋唤不醒。此后大病一场。人在病榻魂在天,寻她的檀郎。上天入地求之遍,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耳边有痴男——张汝舟每天抱一束她以前最喜欢的木犀花来看望她,亲自下厨,为她熬鸡汤。日将晚时他离去,并无半点磨蹭。下人于窗边夸张大人,说:不愧是君子,是主人生前的挚友。冬日里,李清照脸上慢慢回复了血色,身子还长了几斤肉。张汝舟谨慎地赞美她的容貌,体态,她摇摇头,微笑着瞧窗外的雪花。亡人是越望越远了,活着的人还得享受生命。享受着,怀念着……李清照眼下是寡妇,却不是礼教意义上的未亡人。她催着张汝舟去他浙东的任职之所。也许,这许多年来,她对张汝舟的那点心思不是不清楚。她还算个中年美妇吧?女人到这个紧迫的年龄段,也许更渴望男欢女爱。“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韵藉,木犀花!”然而命运再起波澜,苦命的李清照在劫难逃。金兵铁蹄南下,一心要捉宋高宗。建康城眼看守不住,城里乱作一团。那张汝舟春末也消失了。李清照想:大约是奉命去浙东,匆忙间不及告辞。张汝舟消失不要紧,李清照还守着大宗文物呢:书二万卷,金石书画二千卷,并器皿茵褥无数。所有这些东西,每一件都是赵明诚抚摸过的。她宁愿死,也不愿文物丢失。青州烧过一次,她痛心疾首!徐熙、吴道子、杜甫、白居易、李公麟、苏轼、徽宗、蔡京、蔡襄、黄庭坚……的亲笔字画,丢了怎么得了!建康“行在”传言蜂起:金兵克日度长江,高宗随时准备放楼船逃跑。也有百姓说,皇帝要在王气蒸腾的金陵城与金主决一死战。而李清照的直觉告诉她:高宗要跑。她气愤,却不能上书皇帝。于是挥笔写下千古流传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直接指责宋高宗及一大帮逃跑主义者。寥寥二十个字,出离了愤怒,转为愤怒的平静,把李清照推向杰出的爱国女诗人。杰出是说:任凭失国之痛的种子开出灿烂的词语之花。李清照写这绝句,距金人占领北中国已有数年。她写不来口号诗。虽然口号诗自有它的历史价值。她忧着文物,托明诚的妹夫把文物运到江西洪州(南昌)去。这位妹夫是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有他在江西照料,文物可保。李清照打算在建康处理完一些事之后,随即赶往洪州。李清照(11)几十车文物,在剑戟森森的士卒保卫下出城了,李清照松了一口气。高宗的伯母隆佑太后也去洪州,看来江西的安全非常可靠。岂知到了十一月,金人陷洪州,隆佑太后及那位兵部侍郎连夜逃亡,侍卫溃散,几十车国宝级文物全部“蒸发”。李清照闻讯,痛哭失声,在赵明诚的墓前长跪不起。下人拽她走。皇帝已经放楼船溜了。金兵即将攻破石头城。李清照再次卷入逃难的滚滚人流,盲目地追随着皇帝的御驾行踪,向南再向南。所幸弟弟李迒和她一起逃。逃杭州、越州、明州、温州、台州,一路乱窜。“出陆(浙江建德),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之为动词,去的意思。皇帝停留处称驻跸。四十七岁的贵妇,整整逃了一百天,踉跄三千里。有趣的是,据说她在海上写出了平生的豪放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苦难催生抗体,诗句反呈喷射。大诗人无一例外。李煜被掳去汴梁之时,不是也在船上写下了一首著名七律么?“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李煜镇定的情状,想必感染了李清照吧?大诗人向大诗人看齐。大海上风波险恶,李清照直接与天帝对话了,拣要紧的说,提到她写诗。清人黄了翁激情点评:“浑成大雅,无一毫脂粉气,自是北宋风格。”不过,我们已经见识过了,脂粉气也没啥不好。曹雪芹也是有脂粉气的。大作家通常兼具阳刚与阴柔。十二世纪三十年代初,南宋小朝廷偏安于杭州,改杭州为临安。李清照的生活随之安定下来。痛定思痛痛亦消——悲痛也有时间性的,也许任何悲痛都不能独立于时间之外。这倒不是麻木。有些东西,会在日后点滴前来照面,而照面的多寡强弱,取决于这些记忆自身的能量,以及它们“跃入当下”的契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卓越的生存论阐释,可能适用于古今中外任何个体的生存细节。此书密度甚大,容积无限,庶几接近我们所能想象的天书。欲理解身边事物、“世界之为世界”,不妨读几部难读的书。一味的轻松阅读,浅阅读,读者从中所能获取的,无非是那点生存经验的简单反弹。浅阅读决不指向更高。浅阅读制造群体,不可能对应个体。这一目了然。“娱乐天下”的叫嚣,不过是朝着动植物所具有的生命形态的疯狂倒退。李清照活得很个体。“缓缓运动着的古代”,倒是个体多多。今日历史学,不妨细思量。世纪之交山河破碎,李清照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李清照,写诗填词,并不像稍后的陆游辛弃疾。她遵循着自己固有的路数。遵循倒不是说,用意志去干预创作。艺术的嬗变自行其是。艺术总是慢慢来。从少女的清新、少妇的愁闷到几经劫难的中年沧桑,艺术完成着自身,不受外力牵引、意志掌控。请看小令《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语调轻松,几同早期词作。故乡只淡淡一笔。只因故乡太沉重,所以才这么淡处理。诗人矜持着,拒绝向命运低头,沉痛之人不作沉痛语,很能符合她的天性。而天性融入了人世修炼,显现出轻描淡写的高贵。鬓边有梅花。李清照是要美到八十岁的。此间未满五十,还早呢。有时候她又批评梅花:“梅蕊重重何俗甚!”一个人打发日子,情爱之躯闲置。元宵节,她也不去街上凑热闹,关在家里写诗,纤手托香腮,杏眼向灯明,给我们留下长调《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济楚:整齐的样子。元宵节,少女时代的记忆涌逼,于是李清照不出去,谢了香车宝马、酒朋诗侣。这也表明,平时她要出去,领略杭州繁华。她未曾脱离贵妇们的交往圈子,这些女人能饮酒赋诗。往日相召,李清照欣然前往。元宵节谢客,是因为少女的欢娱对照当下,使她失去疯玩儿的兴趣。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基调还是快乐的,有心思听人笑语。文学史和历代诗歌选,对这首名词的阐释显然有问题。我想说的是:不能因为李清照提了一句中州,就把词的主题往别处拽。此间她有长诗《上工部尚书胡公》,表达对时局的看法,追忆山东祖辈的文化光荣。末尾几句说:“当年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中国历代诗歌选》对此诗评价高:“有豪迈气,无女儿态。”李清照(12)但是,李清照之为李清照,恰好在她搀入了豪迈的女儿态。对一个宋代诗人来说,填词,写诗,分属不同的表达区域。诗言志,词诉诸日常情态。女儿态有啥不好?曹雪芹的功劳,就是写出了各种各样的、令男儿汗颜的女儿态。曹公还发明了一个词:须眉浊物。从女孩儿到女人,李清照亮出了环环相扣的女子情态。她与曹雪芹有异曲同工之妙。漫长的封建社会,男权遮天蔽日,亮出女儿态,本身就是思想、是艺术、是价值。为什么说《红楼梦》好而《金瓶梅》不好?是因为后者将女人摆到玩物的位置上。把思想理解成“某种思想”,乃是运思着的思想的大悲哀……古典文学研究的某些固化已呈冰封之势,破冰需要时间。李清照寓居杭州,叹息“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她希望回到旧日情怀。希望强烈,又落不到实处,于是转生哀愁。这哀愁异于当初在汴梁做少妇时的郁闷。《孤雁儿》自序云: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楼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吹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寄?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美人迟暮。美人寂寞。玉楼寒,玉楼空,春情意,情怀如水……李清照怀念亡夫,带着慵懒的、感伤的、强烈的妇人气息。寡妇不仅深深怀念着亡夫,寡妇同时也是自由身!一个又一个夜晚,李清照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愁人夜长,而当年那些个欢娱的夜晚啊,仿佛眨眼便是通宵。《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展有余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刚强豪迈的女人出此语,读来令人伤心。细读李清照,谁能不辛酸?想想济南城里的那位美少女:“见客人来,剗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再看看汴京街头那位俏皮的美少妇:“卖花担上,买来一枝春欲放…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往事如烟。我们来看写李清照颇具深意的《念奴娇》: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杆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古人点评:新丽之甚;媚中带老;新梦,却不知梦何事?古人问得真好。李清照将满五十岁了,却显然有着少妇的容貌和内心。满目宠柳娇花,不胜慵懒情状。慵懒是说:风流身子时时闲置。她在杭州住楼房,有庭园、重门,物质条件蛮好。春天里常常上楼,玉栏杆慵倚。她关心天气,希望斜风细雨变成春日暖阳。她要出门去。萧条庭院难系她满腹春情。她的“新梦”有点蹊跷。老是梦见赵明诚,有些乏味了吧?她还不甘心单凭记忆打发时光。新梦之后,感觉到被冷香消,反衬梦中被热香浓。古人追问她的梦境,其实已有答案,只不说破罢了。意识的层面,赵明诚的音容笑貌是占了绝对优势的。但潜意识活动频繁,李清照自己也管不着。潜意识在何处活动?在梦境。这一年的春夏之交,张汝舟突然出现了。李清照乍见老朋友,欣喜之情挡不住。喝茶,吃饭,散步。谈起赵明诚,张汝舟语音哽噎,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那几十车烧毁、丢失的金石书画,更使他捶胸顿足、质问苍天。二人同悲,同恨,同记忆。一别多年,那张汝舟依然年轻。他不时往李清照脸上、身上溜溜眼珠。李清照瞧了别处。张汝舟似乎顺便提起,眼下他单身。夏日里春衫薄。李清照走动时,长腿蜂腰闪烁。薄暮时分,二人还在西湖边溜了一圈儿。张汝舟赞美李清照步态轻盈。李清照望湖一笑。笑容随湖波荡开去。夏日的午后,庭阴遮蔽。二人对坐品香茶。鸟在鲜花之间扑腾穿梭。来了雷阵雨,二人起身,移至室内继续交谈。炉香袅袅,重现了少女、少妇时代的美好时光。李清照从墙上取下蒙尘的古琴,试着拨几声。张汝舟立于侧后,咧嘴笑笑。笑声与琴声不大协调,李清照没注意。张汝舟无缘无故消失了好一阵。仲夏时节,李清照每日倚楼慵望。夏风吹拂她弹性尚好的肌肤。云鬓依旧。酥胸起伏。梦中出现了张汝舟……她喃喃念着东坡词:梦中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这一天的擦黑有人敲门,李清照陡然来了心跳,也不问门外是谁,抖抖索索将门大开,一条人影窜进来:不是张汝舟是谁?这男人搂定她,贴紧她,凭她怎么用力挣脱,却挣不脱的。各自嘴里胡乱说着什么。渐渐地,力与力使到一处了。紧要关头的李清照冷静下来。她明确表示:张汝舟得明媒正娶。李清照(13)这一夜张汝舟未能如愿。虽然动作是有的,且幅度大。临走时他回头问:你是名门的媳妇,不管舆论么?李清照轻松笑答:舆论于我如浮云。于是,择了吉日明媒正娶。杭州城议论纷纷,李清照听而不闻。蜜月挺好,激情胜过七月流火。昼夜颠倒衣裳,被翻红浪。美人焉能迟暮?身心的舞蹈至死方休。李清照动着,爱着,呢喃着。中秋是个不眠夜呢。情怀如水,玉体如银。秋天朝着夏天,中年迈向青年。李清照满心喜欢期待着温暖的冬季。可她一头栽进了冰窟。张汝舟想把她残存的一些文物据为己有。这念头一露,李清照的心顿时冷了半截。她手上有几件珍品,包括宋徽宗写绘于绢上的一幅团扇面。不得已时她才出手,靠这些东西度过余年。张汝舟哄走了她的玉壶,又来索要徽宗团扇书画,说是送领导、疏通仕途。李清照识破了他的嘴脸,坚决不给。张汝舟动粗,抚摸过她全身的那只手转为耳光、拳头。李清照奋力厮打,坚硬指甲抓破他的脸,钢铁长腿踹他下腹部。蜜月的延长期,两口子突然反目成仇,几乎每日厮打。庭院深深深几许……浓阴下,绣房中,雕窗旁,玉榻上,云发散乱四肢挥舞,呢喃变呻吟,雪肤现血痕。我们的诗人不哭。没有一滴泪。张汝舟毕竟力气大,长期混迹江湖,还会一点拳脚,这时派上了用场,“遂肆侵凌,日加殴击”(见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这事太惨了。面目狰狞的丑男人,骗财骗色,骗到李清照头上。单纯的贵妇,情商令智商陡降。历朝历代,这类闹剧、惨剧一再上演。怀念着亡夫的中年美妇李清照,碰上外表光鲜的骗子张汝舟。后者既已原形毕竟,索性不再伪装,露出流氓本相,把妓女“晶晶”带回家,浪给李清照看。并羞辱李清照说:你瞧这晶晶,这模样,这身段,比你三十年前如何?晶晶玲珑剔透哩,床上手段比你多……李清照眼中冰凉。她写下诉状告到衙门去了。离婚案惊动了皇帝,皇帝下诏,“付之廷尉”,令有司治张汝舟的罪,“遣柳州编管”。可是按宋律,妻子告丈夫也有罪,当判两年监禁。李清照作好了入狱的准备,同时捎口信给翰林学士綦崇礼。此间她彻底冷却了情爱之躯,大脑异常清醒。盛妆出庭,冷艳逼人。多亏綦崇礼相助,李清照在牢房里只待了九天。由于她的身份和事件的一波三折,出狱时,市民围观,人潮涌动。李清照平静地穿过人流,云鬓插着傲雪的梅花……从她嫁给张汝舟到离婚入狱,刚好一百天。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盏两杯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矣,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牌《声声慢》。句句血和泪,不忍卒读。诗人如此发哀声,却有刚劲之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美人垂暮却从容。命运能毁灭她,但不能打败她。这首《声声慢》,乃是宋词的巅峰之作,无愧于苏东坡辛弃疾的任何词作。她的哀愁,也是古往今来受欺压遭凌辱的所有女人的哀愁。值得注意的,倒是古人多从字句、韵律的角度玩味此词。严重倾斜于形式的点评,暴露出古代男人的某些不良心态。例子多,不予列举罢。离婚后的李清照长居杭州,有女友劝她搬到别的城市,她婉言以拒。杭州挺好的。江南的山光水色继续滋润着她,年过半百仍不显老,羡煞一帮老姐妹儿。她爱穿的月白色丝质衣裳,爱戴的玛瑙头饰,爱插的梅花桂花,一度成为杭州城里的时尚,宫廷市井皆仿效。她不愁花消,姐妹们拿钱给她,不许她卖那些随她多年的古玩字画。有些场合,她也和男人们接触,接受他们彬彬有礼的的赞美。她不恨男人。内心深处的融和春光令容颜饱满。年近六旬她一头青丝。这在今天也罕见。曾有两鬓霜华,奇迹般的返黑。犹如老东坡挖吃野菜,“发之白者日以返黑。”姐妹们戏称她老来俏。苦难拖不住她的。阳光的李清照,岂能活向漆黑的深渊?命运之海波涛险恶,被她逐一化入古老汉语的优美节奏。《瑞鹧鸪》咏双银杏:“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玉骨冰肌未肯枯!这便是李清照。她美得很平静了。姐妹们唱她的早期词:“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她喜饮团茶,家里便有了许多团茶。又是一年春天到了,酒朋诗侣来相召,畅游金华城南之双溪。李清照待在自家庭院,最后一次迎接记忆的波涛,让眼泪打上句号。焚香,抚琴,默坐。然后铺开纸笔,《武陵春》一挥而就。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14)寥寥几行字,载走许多愁。汉语艺术真是灵丹妙药。李清照活过了七十岁……李清照有《漱玉词》传世,录词六十多首。存疑词若干,残篇若干。今本《李清照集校注》(王学初先生校注),是收录她的诗词文最完整的一部书。她一生有两部大书。另一部的书名,赫然曰爱情。她敢爱,并向世人传达爱的声音。两千余年封建史,数她声音大。大而美。美而稀。她使一对一的爱情体验臻于极致。眼下被影视炒得天翻地覆的四大古典美女相形见拙:她们无一例外是政治的产物或男人的玩物。名女人玩物多矣,包括染指皇权与血腥的则天武后。惟有李清照是她自己——自由的李清照,洁净的李清照。这意义其大无论。从司马迁到苏东坡,男儿尚且九死一生争自由,逸出权力黑洞,凸显个体生存。而李清照降生于黑洞之外。父母又那么宽松,丈夫又那么优秀和蔼平等。自由的种子,自由的树,绽放清丽照千秋的永不凋谢的李花桃花梅花木樨花。男人们向来是权力的对立面,像孙猴子拼命翻腾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李清照在别处。俏立在自由的风中。不用跌跌撞撞奔官场、百感交集写华章。文学史上这美妙身影,具有不可辩驳的惟一性。可是这许多年,对李清照遮蔽多矣。本文无意颠覆李清照在教科书中的形象,只不过这些年来,有时想到她,并不觉得她多么吸引人。最近得一契机回头细端详,发现问题出在她的相关评论、赏析,以及半吊子水平的影视剧。七十年代末我初读她时的惊奇与心跳,被这些东西抹去大半。评论、影视、讲坛、舞台剧,把李清照往别处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导至罕见之杰出女性面目模糊。这很可惜。李清照是宋代的一位贵族美妇。应当还原她的女人本色。修养与风骨,皆由本色出。除了她生得美之外,她还用文字去捕捉纯美,将人生诸环节牢牢地笼罩于美感中:从优美到凄美。少女,少妇,怨妇,寡妇,老妇,她逐一描画,细腻动人。后期词植入了刚劲,而早期词已露此端倪。刚劲是为了抵御命运。南渡之后她美得令铁石男儿心酸。比如辛幼安。她的性格很要强的。同时女儿态女人态十足。这是李清照的感人处。巾帼不让须眉,却保持芳香袭人的脂粉气,脂粉气又透出自由风骨。文字皆由命运出。她的词作确系超一流,文学史拥有她真是运气。依我愚见,李煜,李清照,苏东坡,辛弃疾,当属同一级别,并肩立于词史最高峰。清代已有《三李词》风行于世:李白,李煜,李清照。建议目前的教科书为李清照辟专章。李杜以后的唐宋男性诗人,普遍存在“影响的焦虑”:李杜光焰万丈,诗人们难以挣脱这光区。宋诗几代人努力,调动一切手段,用事,用史,用哲理,用禅机,试图在李杜身旁另起巨峰,结果只能是:差强人意。李清照没有这种焦虑。她以前的女性诗人,找一位三流的都很难。她随手一划,便是千古诗篇。瞄准男儿争雄,甚至藐视北宋。显而易见,她于闺中、重门中的文化努力有着高度的自觉性。晋唐宋文化,在她清晰的目光的烛照之下。清照二字,天意存焉。她有文化视野,而决不仅限于文学眼光,这一点,至关重要。北宋有此大气象,远远胜过盛唐。而今天的某些中国作家,若是一味在文学圈中打转,势必日益缩小圈子。失掉文化视野的文学,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欲赢得视野,须收回东张西望的目光回头读书,西学中学,书城货架上那么多,年复一年躺着,尘封着,困惑着,渴望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键”,男人们手拉手围成圈儿。李清照嫣然而入,纤手不让巨手,蜂腰压倒熊腰。倩影起舞须眉瞠目。连朱熹都被她的魅力所折服,忍不住要在理学的课堂上为她讲话。宋词碰上李清照。李清照碰上宋词。双方皆幸运。李易安严把词关,不让诗来染指,郑重宣告:“词别是一家!”难怪她批评苏轼词:“皆句读不葺之诗耳。”她于宋词功劳大,以纯粹的女性手笔,带动许多不可一世的大老爷们儿。连辛弃疾这样的豪壮圣手亦受她影响,英雄气足儿女情长。稼轩系易安同乡。余如姜白石、陆放翁、吴文英……名家不可胜数哉。清代的纳兰性德视她为偶像。她常用的词牌,如《减字木兰》、《蝶恋花》、《菩萨蛮》、《浣溪纱》、《渔家傲》、《如梦令》等,亦为毛泽东所喜用。济南这地方,神奇如绍兴。今日文坛,不止一位大家出自有风骨传统的山东。遗憾的是,李清照之后,女性诗人却又矮下去了。罪在礼教。清代女诗人多,好诗少。五四运动以后,女作家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肖红,冰心,丁玲,以及笔者单闻其名的张爱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女作家女诗人,至少在数量上更有压倒男性之势。妇女大翻身,这多么好!不搞女权运动的李清照功莫大焉。我们再来看作为女人的李清照。她的一生行迹清晰:1.济南成长,汴京成婚。2.三年之后丈夫宦游,她独抱浓愁写下传世之作。3.青州十年忙于幸福,带领姐妹们闹自由。4.莱州接着幸福,拽着丈夫谈词和诗。5.金人铁蹄踏破中国,李清照的命运被切成两段,踉跄向南三千里。亲爱的丈夫死,宝贵的文物丢。6.遭遇财色骗子张汝舟,梅开二度却惨遭蹂躏,花瓣散落尘土,而香如故。7.江南山水护芳姿,美人垂暮却从容,玉手写下《漱玉词》。8.美过了七十岁,美到今日……李清照很可能没生儿女。母性的缺失反倒成就她佳作如潮。她少女时代的春心跳得厉害,婚后风流婉转。爱情与艺术是她的全世界。保养加修养,加妩媚江南,使她的漂亮五官性感体态能最大限度挽留春光。她单纯。单纯驻颜,复杂损容。唐宋女人,想必已有身体的自觉。绮陌红搂的诸妓身影,也波及深闺浅闺。描写徽宗时代小县市井的《金瓶梅》,那几个女人风流百端,活出了某种轩昂。可是缺爱情,难逃那只玩弄的脏手。李清照情烈、欲旺,拥有封建女子稀缺的爱情,难怪她一旦爱在手,便紧紧地、紧紧地抱住不放。就像林黛玉。李清称得上十一世纪末的新女性。二十一世纪初,仍具有榜样的力量。她生活的勇气给人印象深刻。她的作品,闪耀着“女性之为女性”的夺目光辉。李清照曾经丢失那许多珍贵文物,但愿我们在文明的进程中,不要丢失她。不要丢失她万般珍爱的晋唐宋。并以此上溯、类推。欲前行必须回行……本文写作的过程中,有良师益友千里提示。蜀人于陋室受教多矣,谨此再拜!李清照与英国现代女作家伍尔芙有相似处。李清照,伍尔芙,都是贵族出身,都有良好的教养、深厚的学养。都有甘做绿叶的好丈夫。伍尔芙写意识流小说,与《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齐名,共同解构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小说。二人又同年生同年死,颇奇特。加上“永远痛苦”的卡夫卡,三架马车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之先河。伍尔芙的代表作《海浪》,乃是反复回旋的人生咏叹调,六个主人公,三女三男,意识奔流,情绪迭宕,场景跳跃。拿《海浪》与《漱玉词》并读,平添趣味:盖中西之杰出女性,心有灵犀焉。和李清照一样,伍尔芙的作品因深入女性视角而屹立于时间之外。她也写评论。也美貌,单是脖子的线条就迷倒无数西方男人。李清照与法国女杰西蒙娜.波伏瓦同样有可比处。波伏瓦写《第二性》,是女权运动的世界性英雄,才华横溢,艳光四射。不过她苦苦追忆少女时代的憧憬,却发现潜意识中有上当的感觉。为争女权她其实在撑着。撑得辛苦。萨特先生艳遇不断,法国、美国、古巴……妙龄女子姹紫嫣红,波伏瓦竭力相信自己并没有吃醋。意识,意志,害苦了这位穿裙子的哲学家文学家。而李清照更像个女人,能自由,能写作,能挽留少女情状、少妇情态。波伏瓦若读《漱玉词》,一定会羡慕得大声喊叫,通宵徘徊巴黎城,泪流满面,就像她在加缪出车祸的那个晚上。关于李清照,意犹未尽。先写到这儿吧。2007.11.23.再改于眉山之忘言斋曹雪芹(1)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写多卷本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中国的曹雪芹积一生心血、花十年时间写下《红楼梦》。二者俱为经典中的经典,叫人仰望不够。我是一直觉得,二者间有相通处。追忆与梦境,岂不是指向相同之物?两部小说规模宏大,拿它们做方方面面的对照研究,非笔者能力所及。不过我老在想,普鲁斯特因长期患哮喘病而闭门写作,曹雪芹则于青年时代跌入困顿,荣华富贵永不再,于是提笔写红楼。两位作家的创作动机相似:让时光重现。《追忆逝水年华》分七卷,第二卷为“在少女们身旁”,第三、四卷为“女囚”、“女逃亡者”,第七卷为“重现的时光”。曹雪芹追寻昔日光景,其直接的冲动,亦是回到少女们身旁。一部《红楼梦》,写了金陵十二钗尚嫌不足,又要写金陵十二副钗。一大群女子,携带着她们各自的命运向我们涌来。而两百多年前,她们都在曹雪芹的眼前、笔下、睡梦中。作者化身为贾宝玉,与她们同呼吸共命运。亲历并见证豪门大族之败、封建大厦之倾。鲁迅讲得真好:“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唯宝玉一人而已。”荣华富贵一场梦。美好女性一场梦。一位清代作家写小说,名和利都谈不上。“小说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曹雪芹这三代豪门子弟,忍饥受寒还遭人白眼,“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他每天在破窗下写呀,写呀,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在纸上过日子。语言有这功能。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蕴藏着人类生活的全部记忆。纸上过日子,这个短语能符合曹雪芹的写作动机么?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