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官家世关于老子的先祖,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至于何种说法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各种说法有一个共性的结论:老子的几代祖先都是贵族,是各朝的史官。老子当然是出生在一个史官的家族中。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来说,尤其在家族观念盛行的春秋时代,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独特的家庭文化,使老子从小就受到了薰陶。他好学聪颖,在家世的影响下,他一步步地走向文化巨人的位置。由于老子的人品、思想和学识的超乎寻常,又是史官世家的后裔,在周王朝的史官告缺的时候,就选中了他。成为史官,使老子有机会阅读大量的史籍资料和其他图书,进一步提高了他自身的知识量和知识层次,为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巩固厚实的理论基础。加之史官的政治生涯,使老子大大增加了对当时社会的体验,为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史官家世,为老子成为文化巨人提供了重要条件。老子传 432逆境中的童年和少年公元前571年,在涡河北岸的宋国相地,老氏家族又添了一位小成员。他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巨人、人类发展方向的指路人——老聃。老聃童年的命运是不幸和孤苦的。在他还没有出世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老聃生下来的时候,耳朵长得大而重,没有父亲为他取名字,亲友就根据他的大耳朵,给他取名聃。聃,就是耳漫的意思,也就是耳大垂。老聃出生的那一年是庚寅年,也就是虎年,亲友们就叫他小李耳,就是“小老虎”的意思。当时江淮之间人们把老虎叫做“李耳 ”,老聃的家乡曲仁里一带也是把老虎叫做“李耳 ”。为什么在这里老虎被叫做“李耳”呢?方以智《通雅》卷四十六:虎“或曰狸儿,转为李耳 ”,也就是说,是一种称呼的音变所致。乡里的邻居们都只叫他小名李耳,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大名,可见其童年受冷落的遭遇。在老子的时代人们根本没有姓,所谓的姓“李 ”,是后世的人强把“李耳”中的“李”称为姓。其实“李耳”就是一个名字而已,并不含姓李的意思。民间传说中有各种牵强而又望文生义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有人说称老老子传 44子为“李聃”也可以,是不符合现实的,在老子的时代,是不会有人这么叫的,因为大家都没有姓。在曲仁里一带,流传着许多老子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大概地了解一下小李耳的善良和聪慧。小李耳肯动脑筋,善于向自然学习。他的第一位老师是合欢树。有一次他和一群孩子们争论一棵大树是什么树。一个孩子看到树的一面有一个“槐”字,就说是槐树;李耳看到树的另一面写有“楝”字,就说是楝树。最后才弄清楚了原来是合欢树。从此以后,他认识到看问题不仅要看正面,还要看反面。他从善鸟与恶鸟的外形相似,认识到善恶难分,要区分善恶,必须静心观察。他富有爱心,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小李耳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学习书本以外的东西。他通过买东西时从夸自己东西非常好的人手中买的东西常是假的,从有一说一的人手中买的东西常是真的这种现象中,总结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古时的曲仁里一带常有干旱的时候。种田的人为了求雨,就磕头祭神,额头都磕起了大包。这引起了李耳对水的关注和思考。他认识到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没有生命,没有人。水默默地流淌着,日复一日,无需自我表现,无需人们的表扬。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去路,它绕开走,无声无息老子传 45地流淌。水又是那样的谦虚,总是往低处流去,尽管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污秽的东西,但是水从不嫌弃,愈是低处的水,就愈能容纳涓涓细流,从而汇成湖泊。水是那样的有力,它载物送往远方,一旦水积攒到一定的威力,舟覆船翻,毫不留情。水看起来是那样的柔弱,却又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冲蚀河岸,横没村庄树木,滴穿石头,无不显示出柔与刚的威力。对水的思考,使李耳的思想不断地丰富完备起来。李耳通过对许多自然事物的观察,从中学习丰富的人生、社会、宇宙知识。独到的见解使他的思想充满了活力。李耳从小失去了父母,受了许多的苦。苦难更激起了他旺盛的求知欲。毕竟出身于士大夫家庭,他有机会读了不少的书。由于他的苦学,逐渐得到了族人的帮助,为他请了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老师商容,李耳从商容那里学到了许多礼仪方面的知识。有一次商容病了,李耳去探望,同时想多学点知识。李耳问 :“先生病情很厉害,还有什么话要教诲弟子的吗 ?”商容说 :“经过故乡的时候要下车,你知道这个礼节吗 ?”李耳答道:“大概是表示不忘故旧根本的意思吧!”老子传 46商容听了非常满意。商容又问 :“从高大的树旁经过要弯腰伛背赶快走过,你懂吗 ?”李耳答道 :“大概是表示尊重老一辈的意思吧!”商容听了也非常满意。商容是深习殷礼节的官,他教给李耳许多殷商礼制的知识。李耳从礼之中也悟到了不少道理。这为李耳以后反对“礼”、“仁义”提供了标的。因为他深入地懂得了礼,从而知道了它的症结所在,而能够从根本上找出其不合适之处。后来周王朝选中了他做藏书史官,从而李耳有机会学得更多的知识,为其最终成为思想之大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渊博的知识,使他扬名各国。老子传 473第一次被免职任周朝藏书史,给老聃以极好的学习机会。这时他已使用大名老聃了,人们尊称他为老子。他贪婪地读着各种书来充实自己。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尚书》,这本书记载着从尧到周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讲话、文告,其中渗透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和许多精深的道理。《尚书大禹谟》说:“人心惟微,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意思说 :“人心易私是危险的,道心是很微妙而难以为人们明白的,人们只有精诚守一,恪守中正之道,才能够认识大道,转危为安,处理好人生和治理社会 。”据司马迁说,从帝喾起就是用把握中道的办法来管理国家,尧继承了这一原则又传给了舜,舜又传给了禹。老聃读到这十六字的格言深受启发。过去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有无相生,正反相倚的,都有两个方面,它们都在不停地变化转换之中,人们怎么能把握住它们呢?认识了这一点,又忽略了另一点,把握了今天,往往放过了昨天和明天。人们的认识总跳不出圈子,总是不明白大道;讲的道理再多,也仅仅是在某一点上有些体会,而又恰恰地丢掉了另一些,这岂不是道心老子传 48难明吗?现在可以用这十六字原则把握好中正之道。老子将这原则方法用八个字来表述出来,即“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尚书舜典》中记载了舜的故事,这也对老子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尧为了考验舜,把舜放到大麓这个地方去。一天,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舜镇定自若,似乎对狂风雷雨都视而不见。老子由此想到,一个人为什么会在恶劣的环境中惊慌失措、呼天喊地呢?不就是因为面临生命危险吗?如果一个人忘了生死,危险还能动摇他的心吗?舜为什么能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动声色吗?不正是由于他能够生死不入心吗?生死不入心的人是真正懂得生命意义的人,是善于养生的人。由此他想到如果一个人能像舜一样生死不入心,他不管走到哪里,遇到什么险情,也会毫无畏惧的。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也就显示出“无”的威力。《尚书大禹谟》中记载了舜对禹的称赞。舜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老子对此很欣赏。觉得这其中的道理是非常奥妙的,不仅一般人难以认识,而且与一般道理是相反的;但正因为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使天下大治。老子从中得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老子传 49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同时老子对禹在做王的前后能始终一致地保持朴素、谦虚、孝慈的作风很钦佩,发出“我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的感叹。老子从禹的一个故事中得到了生的价值和死的意义所在。有一次禹登上船时,忽然一条黄龙把船背了起来,众人顿时感到六神无主,而禹却平静地笑道:“我的生命在天帝掌握,我竭尽全力为万民奔劳。生,只不过是我的命所寄托之处;死,乃是我归去 。”禹说完了,黄龙逃去。老子从中悟到生的价值和死的含义。认识到生是人之所借寓,死是人之所归。在周王室图书馆里,收藏了很多民间歌谣,以及商代和周朝历代君王歌颂祖先的诗。 其中《 诗大雅皇矣》中有一段诗 :“上帝告文王,我怀念你的明德,不张大号令的声威和严厉的形色,不长用教刑的夏楚和官刑的鞭革,好像你是不识不知,顺着上帝的自然法则 。”老子很欣赏这种智慧,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是对一切都无知,但实际上严格按自然规则办事。对一切小道理不执著计较,似乎无知,恰恰是对大道理的认同。经过多年钻研,老子已成为一位精通周礼的理论与制度的学者。老子传 50春秋末年,各诸侯国逐渐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由于外迫于少数民族的侵扰,内拘于周礼的传统威力,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号,表面上听命于周王室,实则由齐、秦、晋、楚、吴等国称霸。周王室把握政权的诸公卿士,也结党营私,争夺王朝权力。老聃对这种明争暗斗是看不惯的。他身为国家藏书史官,严格守住本职工作,记录和保存了一切官场的活动。当时周朝甘氏一族由甘简公掌政,与族人甘成公、甘景公不和。老子不知为什么得罪了甘简公,被免去史官之职。他第一次被周王朝罢了官。罢官之后,老子没有回故乡相,而是朝东来到了鲁国。因为鲁国是很崇尚周礼的,老子要亲身到周礼之国考察一下。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的一个友人去世。出葬那天,年仅17岁的孔丘也去了。孔丘十分好学,特别爱钻研周礼。这一天出葬队伍正在行进时,突然遇到日食。老子叫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左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过后再走。送葬归来,孔丘向老子表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孔丘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的,而且日食多久是不知道的。等得太久,死者会不安的,所以日食时还是继续走为好。老子告诉孔丘说,诸侯朝王,大夫出访,无不日出而行,日落而歇。送葬也是一样。夜晚看到星星而赶路的,老子传 51只有罪犯以及回家奔父母之丧的人。日食时天很黑,如同夜晚,是不应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一种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葬时遇到日食,应当停下来,等日食过后再走。老子在鲁国期间也不停的学习,感悟沧桑之大道。老子传 524复职与孔丘初访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周甘简公因为没有儿子,就让其弟甘过继承他的爵位,这就是甘悼公。甘过企图消灭甘成公、甘景公这两支力量。于是甘成公、甘景公贿赂周王朝重臣刘献公,设计杀掉了甘悼公,让甘成公的孙子继承了甘简公的一切,这就是甘平公。这一场周王朝的内讧,倒给了老子以回到周朝的机会。老子因得罪了甘简公一党而丢官,甘成公、甘景公居然从形式上把老子看作甘简公的对立面,因此老子得以复职。经历了这一场政治事变,经过多年颠沛辗转的周游,老子的见识更多了,思想也更成熟、更深沉了。在齐鲁之地,他听到民间流传的许多关于晏婴的故事,深有感触。庆氏灭亡后,其领邑被分给齐诸大夫。齐王把邶殿边鄙六十邑给晏婴,晏婴不接受。晏婴说,庆氏生前尽量扩大邻邑以满足其欲望,以至遭受杀身灭门之祸。我现在的领邑不足以满足物质欲求,现在给我增加了邶殿六十邑,当然可以足欲了;而一旦欲望满足了,离灭亡的日子也不远了。我不是厌恶财富,而是老子传 53害怕丧失财富。我不敢贪多,就是要守一定的幅度啊。老子认为,从舜禹到晏婴,这些圣贤都贯串着一种守弱无欲而谦下的精神。《周书 》有言曰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这种“辅之”、“与之”都是暂时的,其最终结果是“败之”、“取之”。反之,一个人要不想被废除,就不要过于兴旺;不想被削弱,就不要表现为强大。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严重了,过失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了。周王朝的甘简公也正是因为聚敛太过,而贻祸于自己的弟弟。联系自己的失官,老子认为自己在甘氏家族的内争中,自己的言行也有失于检点之处。自己得罪了权贵而去职,是因为忘了在福中孕藏着祸患而粗心大意了。经过反复思考,老子认为守柔弱、守静笃是一种防止祸患的好办法。这是老子为人思想的雏形。老子复职后几年,孔丘到周朝王城学习周礼。此时孔子二十几岁,学识已大有长进。他为了进一步学习周礼的知识,便和南宫敬叔一起来到有宗庙、有丰富典籍的周王城。孔丘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向老子请教问题。在与南宫敬叔参观了祭天地的天坛地坛和各种祭祀文具之后,带着问题向老子请教。老子很高兴地接待了他们。老子传 54老子耐心地解答孔丘的问题。此时的老子从总的方面来说,还是拥护周礼的。他教给了孔子很多周礼方面的知识。但在周王朝作了三十年之久史官的老子,熟睹了奴隶主官场的腐败,开始对周礼的实质有所认识,他仿佛看到了在文质彬彬、温情脉脉的礼仪纱幕后面隐藏着丑恶阴险和巧诈;周礼成了某些人谋取漂亮名声和官爵利禄的手段。眼前这位二十多岁的孔丘如饥似渴地来学习关于周礼的知识,从他的眼神、举止动作和气质上看,都隐约可以看出一种骄矜之意和急于从政的劲头。对这个青年,不可深谈,但也要适当敲一敲他。当孔丘满意地向他告辞时,老子诚恳地对孔丘说 :“我送你几句忠言吧 。”老子问 :“你在庙堂阶前看到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其背后的铭文能背下来吗 ?”孔丘说,背下来了,其中有几句正在揣摩。如“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等等。老子听罢,说,这正是我时常思考的关于做人的道理,也是我要送你的良言。一个人自以为聪明,好议论别人的长短,以为自己的认识深刻,这种人也就接近死亡了。一个人自以为知识渊博,懂得一切,这种人已经身处危境了。希望你去掉身上过多的骄气与功名利欲以及自我表现的毛病。老子传 55老子的教诲,孔丘虽然不能完全接受,但也促进了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老子传 565第二次被免职老子生于衰世,他的一生经历过多次动荡。周王室的内讧,再一次使老子被免职,结束了他的史官生涯,也促使他进一步成为明天道的文化巨人。周景王喜欢王子朝,想立他为继承王位之人。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驾崩。王子丐之党与王子朝争夺王位,都城中的国人立王子猛为王,此即周悼王。王子朝借助百工叛乱的力量杀王子猛。贵族单子、刘子求助晋兵攻打王子朝。晋国立王子丐为主。两方力量对峙五年终于赶走了王城中的王子朝。王子朝与召氏之族、毛氏得、尹氏固、南官带了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奔到楚国。老子虽未参与这次内争,但也没有逃过现实生活的非难。因王子朝用武力掠走了大批典籍,老子蒙受了失职之责,受牵连而失去了藏书史官之职,只得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故乡。回乡的路土,呈现在老子眼前的是一片战后破败的景象:断垣颓壁,井栏摧折,阡陌错断,水渠破损。虽战事已停止近一年,但是田园仍大半荒芜。可谓“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一路上,不时听到凄凉的歌声:老子传 57登上那草木青青的山上啊,登高要把爹来望啊。爹说:咳!我儿当兵啊出门远行,早沾露水晚披星。多保重啊多保重,树叶儿归根记在心!登上那光秃秃的山顶啊,想娘要望娘的影啊。娘说:咳!小子当差啊奔走他乡,朝朝夜夜不挨床。多保重啊多保重,千万别丢了你的娘!登上那高高的山岗啊,要望我哥在哪方啊。哥说:咳!我弟当兵啊东奔西走,日日夜夜不能休,多保重啊多保重,别落得他乡埋骨头。这首民歌,此时表达了老百姓的反战情绪。这对老子传 58老子来说,更增加了对侯王争雄的厌恶。为了表面上的东西而滥用武力进行战争,损大道贻害社会,是不可取的。对于社会中贫富的悬殊和贫富的对立,老子也进一步得到了了解。奴隶们劳动时有一首民歌为:丁丁当当来把檀树砍,砍下檀树放河边,河水清清纹儿像连环。栽秧割稻你不管,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上山打猎你不沾,凭什么你家满院挂猪獾?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吃闲饭!做车辐丁当破木头,破来放在河埠头,河水清清河水直溜溜。栽秧割稻你闲瞅,凭什么千捆万捆你来收?别人打猎你抄手,凭什么满院挂野兽?老子传 59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无功把禄受!做车轮儿砍树响丁当,砍来放在大河旁,河水清清圈儿连得长。栽秧割稻你不忙,凭什么千捆万捆下了仓?上山打猎你不帮,凭什么你家鹌鹑挂成行?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受供养。老子从现实社会中感到了人民的穷困和富族的骄奢。对当权阶层越来越看清其贪婪、虚伪的真面目了。他开始与他过去所维护所信仰的制度决裂了。老子传 60第四章 探求天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之道,利而不害。老子从与周礼决裂开始,走向探索新的治世方法,再进而探索宇宙本源,形成道法自然,以无为本,有无统一的天道观。于是老子的思想体系逐渐完备起来,并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辉煌最深刻的人生处世指南。从老子与周礼决裂及探求天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老子思想的朴实性以及深刻性,促进我们对人生的思考。老子传 611对礼制的叛逆人民的疾苦促使老子对社会合理性的深入思考,统治阶层的虚伪使老子认识到礼崩乐坏的现实。什么是礼制?礼难道就是让百姓忍受剥削痛苦的麻醉药?礼难道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原则?礼难道就是诱骗青年为少数人的私利去争战厮杀的信条?在王子朝夺位的内乱中,王子朝的行为在人们看来是多么的虔诚。他甚至把周的宝箱沉入河中。王子朝的言辞也是那样口口声声要维护周先王之制,奢言什么“王不立爱,公卿无私”,要求诸侯“奖顺天法,无助狡猾 ”,真是彬彬有礼之极。但是,他的骨子里却是为了自己能登上王位。闵子父批评王子朝企图“以专其志,无礼甚矣”。然而,王子朝的言辞不也是很合礼吗?大家都以“礼”为武器互相攻击,而涡河边上的乡民却只凭着忠厚信任彼此相处得很好。“礼”究竟是什么?礼不过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起始的开端,是无耻之徒的面具而已。人们制定了礼,被礼束缚,又用礼作为掩饰丑陋行为的工具,礼是多么虚伪无用的东西啊。老子凭借丰富的知识和高深的智慧看破了礼,看到了礼的本质。他的关于礼的思想枷锁逐渐被打烂,老子传 62他的精神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对许多社会现象也有了新的看法。老子在王都任职的时候,就听说郑国的强盗很多,执政的子产制定了许多法律,甚至铸了刑书,其目的之一就是用刑法来对付铤而走险的百姓。然而这一举动不但收效甚微,而且法令对人民压迫得越紧,人民越是想方设法反抗;有些法令被统治者利用,给人民造成更大的苦难,所谓“盗贼”就越来越多了。子产死了以后,郑国“盗贼”闹得更厉害了。由此老子感到,事情往往是向相反方向发展的。提倡礼正是因为社会上非礼行为太多,实行法制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维持不下去了。只要人民的要求达不到适当的满足,即使法令花样不断翻新,也是无法维持破败的制度的。郑国子大叔残酷镇压敢于反抗的人民,虽然能得逞于一时,但既然到处“苛政猛于虎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苛政是难于长久维持制度的。反抗苛政的斗争之火一定会重新燃起的。因为苛政把人民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惟有奋起反抗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老子由此总结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结论。民轻死的原因就是因为统治者过于追求奢侈浮华的生活。《老子》七十五章总结说:“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老子的思想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他潜心领悟老子传 63人生、社会、宇宙之大道,寻求一种最本质的、适合于人本性的生存境界,寻找一种合大道的生存乐土。《诗魏风硕鼠》对老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这首诗大意是:土耗子啊土耗子,打今儿别吃我的黄黍!整整三年把你喂足,我的死活你可不顾。老子发誓另找生路,明儿搬家去到乐土。乐土啊乐土,那才是我的安身之处。土耗子啊土耗子,打今儿别吃我的小麦?伺候你们整整三载,一个劲儿把我坑害。老子和你这就撒开,去到乐国那儿才痛快。乐国啊乐国,在那儿把气力公平出卖。老子传 64土耗子啊土耗子,打今儿别吃我的水稻!三年喂你长了肥膘,连句好话儿也落不着。你我从今就算拉倒,老子撒腿儿投奔乐郊。乐郊啊乐郊,谁还有不平向人号叫!贫苦奴隶的嚎叫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老子读来,也激起了探求人生大道的深入思考。乐土在哪里?乐国在哪里?乐郊在哪里?统治者没有贪欲,不苛征人民,让人民有一个安宁生活的家园,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安于天命,不正是最自然最美好的生活吗!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暴政思考进入了理论构想,同时这种构想也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为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勾勒出一个粗线条的画面。至于压制人、愚弄人的礼,是应该被抛弃的古物,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老子传 652孔丘再访与仁义之争孔丘不断地学习,学问大有长进,很多人都拜他为师。他为了取得学问上的更大成就,不断到各地访问学习。后来鲁国发生政变,鲁召公被逐,死在异国。鲁国其他各派政治集团都没有看中孔丘,孔丘得不到重视,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他选择了集中全力培养学生和研究古文化的事业。孔丘搜集、整理了许多书册。他是一位非常尊崇周天子的人,希望天下统一,诸侯听从周天子号令。当他听说王子朝把周王室大批文化典籍劫往楚国时,想把自己收集和整理的书册送到周王朝国家图书馆去,用自己的行动去维护周天子的地位和威信,同时这对自己来说,一旦成功便是一种极大的荣誉。然而没有相当地位的人介绍,是难以实现的。当他从子路那里了解到老子已被免职回老家居住时,认为老子也许会起很大作用的,于是便带着子路等学生携书册到宋国相邑,想请老子帮忙。此时的老子已有了新的价值观念,已经从信仰六经转向贬斥六经。对孔丘所收集的那一类书册已视如草芥了。况且东周王室藏书已名存实亡,王室内乱,藏老子传 66书于王室无异于飞蛾投火。于是,当孔丘到了相邑请求推荐时,出乎孔丘的意料,老子竟拒绝了。于是孔丘引述六经,想以六经中的理论及六经的价值来说服老子。老子对孔丘的想法是一目了然的,他打断了孔丘的话,说 :“你的话太冗长了,希望听你讲讲要点。”孔丘马上回答说 :“六经的根本在仁义。我就是以仁义为标准来衡量一切的 。”老子问 :“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孔丘答道 :“是的. 君子不仁便不成其为君子,不义便不能生存。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还有什么要指教的 ?”老子问 :“什么叫仁义呢 ?”孔丘答道 :“心中正而无邪,愿和乐而无怨,泛爱众人而不偏,于万民而无私,就是仁义的大概。”老子说 :“你后面说的话是很危险的。现在讲泛爱众人,不是太迂阔了吗?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现实生活,都明白地证实了所有讲无私的,恰恰都是为了实现偏私。这并不是说我宣扬仇恨和自私,而是要使你明白,利人才能爱人,己利人,人才能利己,爱人与利己是一致的,无私才能成其思。但是现在的人只是为了利己的目的,爱人只是虚假的,却又不承认利己,这不是很迂阔吗 ?”老子传 67孔丘并不能很快地理解老子的意识,于是老子又进一步用大自然做例子说 :“人的一切行为应当是自然的。你看,天地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日月本身是光明的,星辰有秩序地罗列着,禽兽成群和谐地生活,树木自然地生长,这一切都不是神造的,也不是什么人有意安排的,它们都是按自然本性生长、存在、发展。天地并无仁爱之心,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人的本性也是自然,不是某些人所提倡的仁爱。所以圣人也是不提倡仁爱的,任凭百姓自作自息。想要天下之人不失去他们生养之道,就一定要顺着人们的自然本性去做,也就是顺道而行,这是最好的选择。何必急于人为地标榜什么仁义. 所以说,所提倡的仁义,的是求人的本性,际效果是扰乱了人的本性。你的学说,实在扰乱了人的本性. ”孔丘已近不惑之年,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已经成熟,老子鄙薄仁义的观点是不能接受的,但一时又反驳不了,于是暂且回客舍住了,苦思说服老子之策。孔丘想从逻辑上找出老子立论的错误。他想老子的讲救世而不讲仁义,岂不如同那些辩者把一块白石中的白色属性与坚硬属性分开一样狡猾吗?而另一方面,老子把无私说成有私,从强调差别又走向了合同异,不也是同样的错误吗?第二天,孔丘率弟子兴冲冲地又来见老聃。孔丘老子传 68问老子 :“有人学道,可是立论总是相互矛盾。不可以的说成可以,不是的说成是。又像辩士一样,硬把石中的白色与石中的坚硬分离开,这样的人能称作圣人吗 ?”老子明白孔丘所指,回答道 :“这样的人只不过像小吏治事一样玩弄小技能,劳形伤神,自以为得意而已。狗被人驯化,猿猴被人捉来演戏。这些玩小智的辩者,如同丧失了本性的猎狗一样,怎能称作圣人呢?”老子知道孔丘尚有许多深刻的东西不明白,接着又告诉孔丘 :“我来告诉你那些你所不能够听到和不能说出的大道。凡是具体的人,无知无闻的多,有形的人和无形无状的道共同存在,是不会有的。起居、生死、穷达,这是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事有治迹,不执滞于物,不执滞于自然,这便叫作不执滞于自己。不执滞自己的人,称为与天融合为一 。”老子见孔丘面有困惑之色,便继续说 :“就具体事物而言,说得白无坚,说得坚无白;说生死齐一,无是无非,当然是荒谬的。但是我讲的大道,是物之本,区分什么坚与白,是毫无意义的;但是说生死齐一,无是无非,那倒符合大道的。因为常道是深不可识的,是不能用一般的是非去评判它的。大道废才有仁义,才有是非之分。大道不废,当然就不会有什么是非之分了。仁义无大道,毒害人心,再没有比这更老子传 69大的祸乱了。要想救天下,那就要使天下不失其本性,应顺化而行。白鹤不必天天洗才白,乌鸦不必天天染才黑。它们的黑白属性,无待于辩论,它本来就存在。治世救天下也是一样的道理 。”孔丘这次访问没达到预期目的,与老子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分歧。孔丘无法反驳老子,在其内心却对老子的大道产生了求知的愿望。老子与孔丘的这次有关于大道与仁义的争论,标志着老子思想已完全摆脱了旧的思维方法和旧的思维观念的束缚,而达到了更高的境界。老子教诲人们顺自然以把握万物之本源,而不必像一般人那样孜孜学习有限的片面的知识,那如同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样。老子还说,不要把毁誉挂于心上。一毁一誉挂在心上,便会受名实双重之累,而失去了道,违背了道。老子传 703居沛求天道公元前511年起,吴楚之间不断争战。吴军攻到楚国的夷(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之神父),战火乱兵不时骚扰相邑。在家人和弟子的劝说下,老子来到沛泽隐居。许由曾在此地隐居。在沛泽隐居期间,老子对现行社会制度的批判以及救世方略的思考升华为对宇宙生成及万物本源问题的探讨。老子曾研读了大量的商周典籍,其中包括《易》。在老子时代,一般认为伏羲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它是卜筮之书,周人用以向神问事.八卦是天(乾)、地(坤)、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等八种自然物。用这八种自然物作为宇宙间一切存在物的最基本的东西,似乎把人们关系密切的一切自然物都囊括无遗了。在商周时代的人也许觉得已经是穷尽了天地万物之理了。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了,自然要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这八种自然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可以互相产生吗?其中有更根本的东西吗?于是人们在思索中又把天、地这两种自然物作为八卦的始基,作为天下万物的父母。乾(天)的性质是阳刚,坤(地)的性老子传 71质是阴柔,阴阳交合而产生万物。《易》中的这些观点,老子是熟悉的,由这些观点,特别是阴阳两种力量的斗争与统一的观点,使他进一步对伯阳甫的学说发生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