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只有极少数的公职是任命的,大多数情况下“逢任必选”,所以“官做得越大”,竞选的能力越强。精于竞选、官拜高位者或是筹款能力超级,或是个人魅力无敌,抑或巧舌如簧能谋善断。但不管竞选者的个人特点与风格如何,他们都必须是驾驭竞选规则的“好骑手”,即便他们对规则无法做到烂熟于心,身后自有一大帮竞选专家帮忙出谋划策。仔细看来,笑到最后的竞选者周围总有那么一批精于算计、有胆有识的竞选团队成员,他们对于美国总统竞选程序和规则的把握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综观奥巴马的竞选经历,不能不说是多方面因素的完美结合。从环境来看,2002~2004年,在经历了与拉什竞选的失败之后,奥巴马吸取教训、韬光养晦,努力以自己在伊利诺伊州议会的突出表现来挽回自己的形象。此举收效甚巨,奥巴马在州议会推动完成了多个法案的立法工作,小有名气的他开始获得同事与民主党党内人士的赞许。当就自己的竞选意愿征求他们的意见时,奥巴马意外地发现自己原来颇受欢迎。恰好这时候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党派竞争愈演愈烈,谁能在参议院踢掉共和党人谁就能在民主党内树立威信。在这种情况下,党派斗争很容易冲淡党内矛盾,某些党内竞争所惯用的手段和话题一下子没了用武之地。对于处于弱势的人来说,“团结一致对外”总是一步冠冕堂皇的“缓招”。对于整个民主党来说,不管有没有经验,不管肤色如何,只要能把共和党拉下来就是党的好同志!这种混战场面当然是常常被诟病为“经验不足”的年轻黑人奥巴马所希望看到的。他能以党内积极分子的身份投入到其中而不必遭受类似“不自量力、野心勃勃”的党内指责。在竞争环境公平的条件下,奥巴马胜算就大了不少,毕竟他从政记录良好,没有什么对手可以利用的弱点,对手们拼得弹尽粮绝、奄奄一息之时,就是他横空出世之日。 正如上面所讲的那样,步入美国政坛的敲门砖是竞选,要在竞选中胜出就必须了解竞选的规则。2000年奥巴马挑战拉什的竞选失败从一定程度上讲是无视民主党内选举游戏规则的结果。民主党内的资深党员、政治名流都是既得利益者,如果每个初出茅庐的晚辈都去挑战老前辈的位置岂不乱套?这不仅会威胁到这些人的既得利益,更有可能影响民主党内的政治默契和苦心维持的生态环境,奥巴马若非有天大的本事,难逃党内阻力。可贵的是,他后来很好地吸取了失败的教训,2004年参选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与其说是奥巴马的个人魅力发挥了巨大作用,莫如说是他巧妙地利用了党派斗争。在党派斗争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党内阻力就会相应地减小。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卫?阿克塞罗德凭借优秀的竞选组织才能使奥巴马的竞选工作顺利展开,他为奥巴马制作的电视广告后来被业界称作经典。从奥巴马的国会参议员竞选到后来民主党预选乃至美国总统竞选,奥巴马身后的竞选团队不断扩大,招揽了不少知名的竞选专家和重量级新生代写手。没有他们的工作,奥巴马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技艺高超的剑客;有了他们,一个承载了许多人梦想的希望才得以趋于实现。 再看奥巴马的运气。从古至今,凡成大事者皆有三分“诡运”,从美国的华盛顿到巴顿,从中国的刘邦到刘备,无一不是有点“神来气旺”的味道,奥巴马在这一点上很有相似性。试想一下,若不是爱丽丝?帕尔默、布莱尔?豪尔、杰克?莱恩等人“自断筋脉”,奥巴马何能顺利胜出,一路奏凯?(就连民主党人自己都承认,奥巴马和共和党的竞争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挑战)若没有2002年的两党斗争,以及美国政治僵腐的大环境,奥巴马这颗嫩芽什么时候才能出头?若非遇到了大卫?阿克塞罗德以及后来组建的优秀竞选团队,奥巴马单打独斗能撑多久?若当年民主党大佬没有相中奥巴马,让他在全国代表大会演讲,这位新生代政客的声誉能否提高得如此之快?有人说奥巴马是政治投机者,客观地讲,奥巴马的“政治投机”能力还需要加强,但是他的运气真的是一点都不差。 适宜新人崭露头角的政治环境、对选举游戏规则的良好把握、团队协作和不错的运气这四个因素之后才是奥巴马个人能力发挥的舞台。兼有黑白血统,让他谈及种族问题时可以直言不讳;受过精英教育,白人中上层赏识他;做过社区义工,下层民众信任他;有勤勉的议会立法记录,选民支持他。要论可选性,奥巴马可能略输两党多位对手,但美国的政治机器可以给这个年轻人在总统位置上成长的机会,美国人负担得起这个希望的代价。这一切结合在一起,让奥巴马似乎成为了一个必选项。第23节:拨云见日:我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来(1) 三、拨云见日:我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来 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奥巴马就成为了媒体红人,被圈内政治记者看好,认为他参选总统是迟早的事。但是直到2005年1月, “总统”这一职位在奥巴马看来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奥巴马年轻得让自己都觉得没什么底气。可就在这个时候,一系列对美国的“利空消息”,反倒成了奥巴马的“利好”:美国经济面临衰退、伊拉克战争和中东周边安全局势久拖不决、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民众对政府信心跌至谷底、布什总统的支持率居低不上等。美国政坛需要一场“变革”、一缕“清风”。 要不要竞选?这个问题摆在了奥巴马的面前。奥巴马清楚地知道,此前的所有选举与总统选举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这里有更微妙的规则,这里有更强悍的对手,这里有更广泛的选民,这里有更多的媒体关注。要不要参选总统、怎样参选总统,曾经的成功和失败都给了奥巴马足够的提醒。 如果参选,奥巴马将面临什么样的考验? 媒体的聚光灯。2004年之后新闻媒体一直非常关注奥巴马的动向,文字和图片报道接连不断,其中正面报道大于负面,总体不错。但是这究竟是建立在深入价值判断之上的真正的关心与肯定,还是仅仅出于纯粹的新闻兴趣,抑或是临时树立起来的奚落无能政府的政治标本?万一出现一个同样有噱头的“政治超男”,奥巴马会不会一下子失宠呢? 选民。通过多年的经营与积累,奥巴马已经积聚起了一定数量的忠实拥趸者,但是这批支持者最开始以学生和中下层居多,他们有票但是不一定有钱。况且从数量上讲,奥巴马的支持者从一开始还拼不过希拉里的“女子近卫军”;要说钱,民主党其他候选人更是胜过他不少。怎样聚集更多的支持者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自己的竞选团队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张罗呢? 对手。潜在的竞选者中有两个强有力的对手,一个是希拉里,另一个是爱德华兹(此前还有克里)。2006年希拉里狂砸2000万美元连选连任纽约州国会参议员,气势汹汹,党内外叫好声一片。希拉里经验丰富,夫妇俩民主党内势力又广又厚,可选性一流。而且她也不乏噱头——女性候选人,这么多年从未见女总统候选人,女性选民是否会因为这拼了命地倾泻手中的选票?爱德华兹——“美国梦”的新版本,上届大选民主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出身平凡但魅力非凡。算来算去,希拉里这一堵墙就够厚的,预选赢不了提名充其量只能算是露个脸,这个代价值不值?第24节:拨云见日:我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来(2) 第一夫人希拉里国会参议员希拉里 党内因素。在美国大选中政党的影响虽不比从前,但仍旧非常重要,这是基本的游戏规则。没有事先征询党内资深党员和政治名宿的意见,预选想要成功难于登天。问题在于,即便征询了党内大佬的意见,他们也不一定会表示支持。一来奥巴马还太年轻,“年轻”二字意味着没有经验,意味着时间有的是,以后再选也不迟。二来希拉里和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党内有相当的影响力。鉴于民主党代表有“超级代表”(即不从竞选中产生的天然代表,包括民主党的现任官员、议员、名流等,约占民主党代表的四分之一)的游戏规则,奥巴马即便能够在普通代表票上略胜一筹,要得到“超级代表”们的支持难上加难。三来即便奥巴马胜出,能不能在和共和党的对决中赢得先机也是个问题。奥巴马有他的长处,但是民主党挑选哪个人去竞争总统宝座还要看对手是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强出头参加预选,必须获得党内高层的支持,以一个较低的姿态进入到预选,躲过强劲对手的识别,而后还要趁势而起,适时反攻。 那么,奥巴马有什么优势呢? 年轻,政治背景干净;从政口碑良好,上中下层都有支持者;在伊战问题上一直保持反对立场,赢得不少政治资本;个人魅力四射,“奥巴马热”愈演愈烈;黑白巧克力,能满足多种口味的选民。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奥巴马的胜算能有几何?根据奥巴马的政治顾问得出的结论,“奥巴马并非没有机会”。但是自古“骄兵必败、哀兵必胜”,仅仅是凭借狂热基层选民这一点就想问鼎白宫宝座,是不是有点“农民起义”的味道了?因此,尽管政治顾问们建议奥巴马竞选,但是否真的要踏入这条“稍有不慎、满盘皆输”的河还得仔细盘算。 历史上能够有足够热情和实力连续多届竞选总统之人屈指可数,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说,总统竞选就是那么一锤子买卖,任凭你怎么年轻也架不住这个耗人的游戏,许多人竞选失败之后便淡出政坛。在有限的政治生命中何时追逐总统梦,这是每一位做梦者都必须仔细掂量的事。 时机是否真的这么快就到了? 2006年,媒体一直在鼓噪,选民一直在激动,但奥巴马却保持了应有的冷静,与其说他是举棋不定,倒不如说是在耐心等待。基督教徒做事讲究一个“预示(Sign)”,奥巴马在等什么预示呢? 奥巴马并没有消极等待,他的竞选团队正在以参选的目标悄然展开“隐形预选”工作。2006年5月25日,奥巴马给了所有人一个预示:他成功地将两位著名的竞选专家——阿尼塔?邓恩(Anita Dunn)和明杨?穆尔(Minyon Moore)揽入帐中。这一事件仿佛奥巴马的探测气球一样进入了媒体和民众的视野,大家觉得奥巴马可能要玩真的了,因为他招募的这两个人似乎都是奔着预选而去的。 阿尼塔?邓恩2000年曾任前新泽西州民主党参议员比尔?布拉德利(Bill Bradley)总统竞选高级顾问;在加盟奥巴马竞选团队之前受雇于印第安纳州国会参议员伊万?贝(Evan Bayh)的竞选高级顾问,为贝参议员提供参选建议。进入奥巴马团队之后,阿尼塔?邓恩全权负责奥巴马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希望基金(Hope Fund)的运作。 明杨?穆尔的竞选顾问经历更加引人瞩目,他曾于1988年帮助杰西?杰克逊参加总统竞选;克林顿政府时期受聘白宫;2004年约翰?克里竞选总统的时候出面负责与少数派选民群体联系。作为奥巴马的免费顾问,明杨?穆尔负责另外一个重要的项目——非裔美国人接触计划(African AmericanOutreach Program)。 虽然奥巴马的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Robert Gibbs)矢口否认两位著名竞选专家的加盟意味着奥巴马将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但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2006年5月25日是奥巴马参加美国总统大选的最初表示,奥巴马的隐形预选工作从此正式开张。第25节:拨云见日:我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来(3) 此后,奥巴马平均每周都会收到300多封见面会邀请。面对媒体和选民关于是否竞选总统的提问,他总是予以否认。越是这样,媒体和选民追得越紧;越是追得紧,关于他的新闻就越多,引来的关注就越多。奥巴马很好地利用了大众传媒的好奇心,每次露面都赚足了眼球,省了不少广告费。此时他的“希望基金”已经募集到400万美元,在各个可能的竞选对手中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当时媒体的估算,2007年1月的前半月有4场预选活动大约会耗掉2500万美元,1月之前能筹集这笔钱的可能参选者屈指可数:希拉里、克里(后来退出)、爱德华兹(当时仅仅是表达了竞选的意愿)、弗吉尼亚州州长马克?华纳(Mark Warner,后来并未参选)、印第安纳州参议员伊万?贝(Evan Bayn)、前副总统戈尔(戈尔最终并未参选)。这些人里面,希拉里、克里和爱德华兹都对伊战投了赞成票,而华纳则选择中立。考虑到当时伊战在美国人心中的厌恶感,这些人的选举从一开始就遇上了选民们的消极情绪。如果不算前副总统戈尔,众多希望一试身手的竞选者中只有奥巴马和威斯康星州国会参议员拉斯?范因戈尔德(RussFeingold)在伊战问题上是“清白的”,而后者几无实力筹到如此巨款。 更有趣的是媒体,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奥巴马身后为他加油鼓劲。面对“奥巴马太年轻”的指责,媒体把国会山的历史翻了个遍:“历史上曾有许多参议员竞逐总统宝座,除了1960年约翰?肯尼迪胜出之外,其他都以失败告终。似乎有这么一条定律:在国会山呆得越久越招选民记恨。相比之下,年轻(未受政坛瘴气毒害)不能不说是一个优势。”它们还把现任总统小布什抓成了典型,“小布什当选总统的时候不过只有六年的政治经验,六年,在其他大多数州州长那里简直只能算是个‘起步价’,但这并没有妨碍小布什当选。”反正一时间众多媒体大声疾呼,年龄不是问题! 也有一些媒体表示了反对,或是通过相反的声音对奥巴马参选表示了“担忧”。 首先,“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才47岁,任参议员不过4年,从政时间不到10年。急个啥?就算民主党人获得了2008年大选的胜利,2012年再连选连任一届,2016年奥巴马也不过50多岁,到时候再竞选还算是个少壮派总统嘛。”的确,“跳得太快”很有可能毁了奥巴马这棵好苗子。要是他竞选2008年总统,但是最后啥都没捞着,或者出了什么漏子,有生之年如果想再次卷土重来决非易事。1988年,同为民主党政治新星的乔?拜登(Joe Biden)摩拳擦掌准备竞选,和现在的奥巴马情况类似,结果因剽窃丑闻黯然退出,后来虽然留在了政界,再想问鼎总统宝座却已不可能,担任奥巴马的副总统倒是进入白宫的一条捷径。另一个鲜活的例子是克里,正当2004年稍逊风骚的克里摩拳擦掌准备东山再起的时候,民意测验却对他说“不”。在2006年11月的一次CNN的民意调查中,51%的被调查者不希望看到克里再次出现在民主党的竞选舞台之上。克里的总统梦被选民直接判了死刑。统计表明,民主党不相信失败者,他们提名上一届总统竞选的失败者作为下一届候选人的记录还要追溯到1956年的阿德莱?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en)。 其次,媒体认为奥巴马还没有完全成长为一个政党的代言人,他精于言辞、口若悬河,但是这却让老一辈民主党人觉得不可靠。一个政党的代言人不能只耍花枪,奥巴马还有待成长和观察。再次,奥巴马出道以来尚未接受过共和党对手的强劲挑战,败在他脚下的共和党候选人要么是“自废武功”,要么是临阵磨枪。先不说执政经验,光论竞选经验奥巴马就差了一大截。 最后一个原因,还是那三个字,希拉里。以当时希拉里的选情,奥巴马几乎不可能超越;希拉里若获胜也不一定会提名奥巴马为副总统人选,与其说四年后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再次参选,不如耐心等上一些时日。第26节:拨云见日:我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来(4) 奥巴马没有因为舆论的夸赞而得意忘形,也没有因为媒体的消极看法而垂头丧气。他在这一场风暴般的讨论中一直都保持着不置可否的冷静态度。 2006年9月,一个新的“预示”让奥巴马参选与否的话题再次升温。奥巴马受艾奥瓦州参议员汤姆?哈金(Tom Harkin)的邀请参加传统年度庆祝活动——炸牛排大会。由于艾奥瓦州在预选中的重要意义艾奥瓦州是美国总统大选预选中党团会议的第一站,和初选第一站新罕布什尔州并称预选“风向标”。,受邀参加这个宴会的政客大多是有意愿并且有实力竞逐预选之人。2006年,奥巴马的名字列在了哈金的客人名单之上。当被媒体问及为什么要邀请奥巴马的时候,哈金回答:“毫无疑问,奥巴马的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奥巴马并不是政治摇滚明星,他是一个勤勉的公仆,是一个实干者。他在参议院的工作有目共睹,他是真正为选民服务的人。”奥巴马参加炸牛排大会之前再次扩充了自己的竞选团队,著名竞选专家史蒂夫?希尔德布兰欣然加盟。 2006年10月23日,在参加自己新书《无畏的希望》的一个宣传活动的时候,奥巴马公开表示了对竞选总统的兴趣,他说:“我正在考虑参加竞选。”但他同时表示“这仅仅是一个意向性的考虑,一切要等到中期选举结束之后再做仔细思量。”这次表态虽然不明确,但已让奥巴马之前“不参加竞选”的态度有所松动,圈内认为这位年轻的参议员仍然在试探选民和媒体的反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奥巴马如果参选将会搅乱现有的选民格局:他将轻松地获得反伊战的自由主义左派支持,并且从希拉里手中夺得相当数量的黑人选票,从而很有可能赢得多个初选州的胜利。说到底,这才是奥巴马最基本的“胜利方程式”。 2006年11月,CNN针对民主党可能参选者进行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党内民意测验: 11月17日~19日,共抽查了530位民主党党员,结果显示希拉里的支持率以33%高居榜首,奥巴马15%位居次席,爱德华兹和戈尔14%,克里7%,其余可能的参选者支持率均不足4%。 另一项有关“第二选择”的调查中,44%的被调查者支持爱德华兹,42%的支持戈尔,希拉里39%,克里38%,奥巴马排名垫底。它意味着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进行下去,即便有竞选者退选,其支持者的选票也很少会落到奥巴马头上。 在“你最不喜欢的参选者”调查中。克里以51%荣膺民主党选民“最讨厌的人”,戈尔43%,奥巴马38%,爱德华兹36%。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作民主党“分裂者”的希拉里却在这一逆向指标中排名最后。在不支持希拉里当选的人里面,只有27%的选民对她表示反对。这意味着希拉里当时遇到的党内阻力最小,如果马上举行预选希拉里将轻松胜出。 对于奥巴马来说,CNN的这次民意调查是一个必要的提醒。它意味着:奥巴马并不像媒体和选民吵嚷的那样受欢迎,民主党内的选民还是看好希拉里和爱德华兹,至少在当时是这样。奥巴马如果要想在民主党的预选中有所斩获必须获得民主党内部的认可。虽然民意测验的结果显示奥巴马并非民主党内的宠儿,但是奥巴马年轻,形象可塑性很强。相比起来,希拉里等人已经定型,只能在现有的形象上修修补补。奥巴马占有后发者的优势,而且人气一直在上升,“希望基金”也在不断增加,筹款优势初显,这样下去,到了2008年保不准会有翻盘的可能。 2006年12月,民主党内德高望重的人物,马萨诸塞州国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Edward Moore Kennedy),在华盛顿的家中高规格宴请国会参议院健康与教育委员会(HealthandEducation Committee)的诸位参议员同事。与会的各位民主党嘉宾全是党内重量级人物:艾奥瓦州参议员哈金、康涅狄格州参议员多德、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当然,全场最新的面孔要数奥巴马。此时,他和希拉里虽然都没有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预选,但两人的竞争却早已展开。谁都看得出来,民主党内一场围绕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恶斗即将上演。应邀参加宴会的俄亥俄州民主党众议员布朗和众议员伯纳德很显然是嗅到了什么味道,布朗打趣地说:“我们来这里干什么,火药味这么浓。”就连肯尼迪本人也不敢怠慢两位民主党的“超级巨星”,他把希拉里和奥巴马分别安排在了自己左右两边,以示公平。第27节:拨云见日:我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来(5) 在肯尼迪任主席的健康与教育委员会,希拉里和奥巴马的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头一天早上的参议院投票过程中奥巴马和希拉里擦身而过,奥巴马眨着眼碰了碰希拉里,结果希拉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理都没理他自个儿走开了。这个小事情立刻成为了国会山的谈资,共和党人借此笑柄说民主党又犯老毛病了。在肯尼迪和哈金看来,希拉里和奥巴马之间一无矛盾二无宿怨,只不过是性格不大一样罢了,两个人都垂涎民主党提名,但是并没有因此产生什么过节。 “民主党的老毛病”大约是指民主党“不团结”的缺点。在美国,人们把共和党比作“推土机(Bulldozer)”,而把民主党比作“大帐篷(Big Tent)”。之所以叫民主党“大帐篷”,是因为民主党的党员身份较共和党更为复杂,跨越了多个社会阶层,这样一群人“围坐在一个帐篷下”,必然吵吵闹闹,在诸多问题上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与共和党只需协调少数持不同意见者相比,民主党则要将身份迥异的群体捏合在一起。每到关键时刻,共和党常常展现出“精诚团结”的形象,这一点在“是否对伊拉克开战”问题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历次总统大选投票中共和党人也有相当的团结意识,他们的投票率一直高于民主党人。相比之下,民主党往往在重要的环节“掉链子”,常常对一些小事情斤斤计较。2008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就连民主党领导人、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也承认:“民主党内部依然不够团结。” 此前不久,奥巴马的竞选团队推出了一个很绝的电视广告——“不要告诉妈妈我支持奥巴马(Don?t tell Mama, I amfor Obama)”。“妈妈”这个词是希拉里当年做第一夫人时的绰号,后来被她的铁杆支持者用来做昵称。奥巴马的竞选团队此番拿“妈妈”调侃,很明显是冲着希拉里去的。在民主党其他可能的竞选者按兵不动的情况下,奥巴马竟然敢上马挑衅,也难怪希拉里不待见他。 奥巴马的支持者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指责希拉里阵营的人蓄意散播前副总统戈尔即将参选的消息,借此分流奥巴马的竞选赞助,这样做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除了电视广告,奥巴马还直接跑到希拉里的地盘——纽约州,与多位重量级捐款人面谈,以寻求他们的支持,其中包括著名的金融投机家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对于好事的新闻媒体,奥巴马则表现出了应有的低调。当被问及对希拉里的印象的时候,奥巴马丝毫没有吝惜自己的赞赏:“她是一个女强人,聪明果敢,连我都相信她能最终赢得民主党的提名”,“能和她竞选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希拉里则很少在公共场合谈及奥巴马,即便聊到,也只是只言片语。作为一个政坛老将,她当然清楚自己谈论奥巴马越多越表明她在意奥巴马的潜在威胁,越会引起媒体的注意,反倒成全了奥巴马。10月份的时候,她被偶然问起如何看待奥巴马可能参加提名竞选,仅仅是一个“挺好啊”就打发了。但是作为民主党的前辈,希拉里仍然体现了自己的高姿态和气度。此前她曾力排众议,安排奥巴马和另一位新任参议员、科罗拉多州的肯?萨拉扎(Ken Salazar)上了国会山的头条新闻,并没有因为奥巴马对她构成的潜在威胁而打压新人。此举获得民主党内部的一致赞扬。 对于奥巴马和希拉里提前上演的明争暗斗,希拉里的主要支持者并没什么友善的意思。超市大亨卡其玛提迪斯(John Catsimatidis)就公开地表示了对奥巴马的质疑,但是他的反对并没有什么新鲜花样,不过是说奥巴马年轻、缺乏经验什么的。第28节:拨云见日:我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来(6) 希拉里和奥巴马把这一时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组建团队和招揽竞选专家上。两人同时聘任了参议院前多数党领袖汤姆?达施勒的竞选干将皮特?鲁斯(Pete Rouse)。西弗吉尼亚州前国会参议员约翰?洛克菲勒的高级助手塔梅拉?鲁扎托(Tamera Luzzatto)也进入到希拉里的竞选班子中。在竞选活动方面,至少从一开始,两人都保持了低调的态度,把自己的竞选活动限制在本州之内。纵使自己呼声渐高甚至人声鼎沸,也没有忘记对其他的老同事表示应有的尊敬,而是运用自己的政治才能在国会山巧手经营人际关系,尽量获得更多的跨党派支持,并且提出跨党派议案。 在这些方面,有八年国会经验的希拉里似乎略胜奥巴马一筹。在一项关于医疗保健的动议上,希拉里成功地与前众议院议长金里奇(Newt Gingrich)以及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比尔?福利斯特(Bill Frist)达成共识,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誉。在堕胎问题上,希拉里的言论也较以前放缓。一切都表明前第一夫人正在努力调整自己的政治形象,力图体现柔软的政治身段。 奥巴马的平步青云最初让民主党内一些少壮派议员颇为嫉妒和不服,但奥巴马凭借在刚刚过去的国会选举中卖力的拉票筹款抵消了不少对自己的负面看法。另一位民主党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参议院多数党党鞭理查德?邓宾(Richard Durbin)坚定地站在奥巴马的身后,“别松劲儿,一切才刚开始呢”。 2006年12月18号晚上,奥巴马以开场嘉宾的身份通过远程转播亮相在著名的“星期一晚上橄榄球赛”“芝加哥熊队”主场迎战“圣路易斯山羊队”的比赛现场。在此之前,就有媒体预测奥巴马正式宣布竞选的日子就要来临。因此,奥巴马这次亮相受到了巨大的关注。星期一下午的时候,奥巴马的竞选团队做出重要决定,建议奥巴马对选民和媒体就自己参选一事做出进一步的表态,话题可以围绕这场竞选对于美国和美国人民的重要意义。 转播一开始,奥巴马就出现在屏幕上,他端坐在自己华盛顿的办公室内,“今天我将在这里回答你们一个疑问,一个在美国人民脑海中萦绕已久的疑问,一个关于美国未来的疑问——究竟什么样的2008年将决定美国的命运……”,一番激动人心的讲话之后,奥巴马将整个开场引向戏剧化的高潮,“今晚,所有的猜测都将停止。我要大声地告诉我家乡的芝加哥人民,告诉所有的美国人民。我,准备好了,”说完他顿了一下,带上了一顶芝加哥熊队的帽子,“准备好见证芝加哥熊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就这样,奥巴马再次以一个风趣的表态为自己的正式登场赚足了眼球。对于所有观看了这次转播的人来说,奥巴马的参选已无悬念,而他的活力形象却通过信号传到了850多万户家中。 2006年剩下的日子,民主党内的选情发生了一些有利于奥巴马的进展和改变。首先是他和希拉里的经费都在节节攀升,不断刷新民主党的筹款记录,其他的可能竞选者却进展缓慢,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受此影响,民主党的参选队伍大幅缩水,落在后面的诸位竞选者纷纷宣布退出。印第安纳州美国国会参议员伊万?贝在12月16号正式宣布退出民主党提名争夺。在面对媒体时,他表示奥巴马是他退出的主要原因。此前,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州的第一次巡回演讲就吸引了无数的听众,几乎是万人空巷;相比起来,贝的演讲效果却差强人意,去了七次也不见起色。见此对比,贝觉得胜选无望,旋即宣布退出。贝是民主党内第三个宣布退出的竞选者,此前还有前弗吉尼亚州州长华纳和威斯康星州国会参议员范因戈尔德。 民主党的民意测验专家皮特?哈特认为,竞选者的相继退选与奥巴马的强劲势头有直接关系。奥巴马的参选提高了参加民主党预选的筹码,那些习惯在艾奥瓦州和新罕布什尔州预选开始之后再伺机出位的竞选者意识到,希拉里和奥巴马已经把选民手里的钱和票瓜分得差不多了。照这种阵势,除非前副总统戈尔杀将进来,否则民主党内无人可与希拉里和奥巴马鼎立三足。但是此前戈尔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参选,于是民主党的较量实际上就缩小到了希拉里与奥巴马之间。 西北大学政治学教授威廉?梅耶对希拉里与奥巴马之间的竞争做出了自己的预测,他认为两人的竞争一开始可能很难完全展开。两人都是可选性十足的人物,都在党内有大批的拥趸者。这就导致两人的基础选民并非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而是合在一起,这些选民其实也拿不定主意该投谁。两人在竞选的时候必然会有所顾及,生怕会有什么什么过分的言论伤害到自己的潜在选民。第29节:拨云见日:我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来(7) 对于奥巴马来说,2007年开门第一件大事莫过于自己的竞选班子组建完毕。他早在2006年就开始低调组建自己的竞选班子。刚组建的时候只有不多的几个顾问,提供一些战略建议和民意分析,还不能真正算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团队。后来奥巴马的选情一路攀升,吸引了不少知名竞选专家的眼球。另一方面,奥巴马因有高强的筹款能力从而使竞选经费充足,能够负担得起知名竞选专家的高薪。相比起两党的其他对手,他的竞选团队豪华程度有过之而不无及,单凭这一帮人马,奥巴马也能平地炸出几个雷来: 大卫?普劳夫(David Plouff)。AKP传媒的合伙人,该传媒公司曾负责包装2004年奥巴马的国会参议员竞选,为其最终当选立下汗马功劳。大卫?普劳夫是奥巴马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全国竞选总负责人。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大卫?普劳夫曾受聘密苏里州民主党众议员迪克?格普哈特,任竞选高级顾问。2000年的时候,大卫?普劳夫曾任民主党国会竞选委员会执行主席和格普哈特竞选团队的二把手。 大卫?阿克塞罗德(David Axelrod)。阿克塞罗德在民主党内可谓大名鼎鼎,2004年他与普劳夫一起制作了堪称经典的奥巴马国会参议员竞选广告。2008年奥巴马美国总统大选的正式竞选广告也由阿克塞罗德操刀。在加盟奥巴马团队之前,阿克塞罗德先后与前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和前艾奥瓦州州长汤姆?维尔萨克合作过,两人均是奥巴马2008年民主党预选的潜在竞争对手。 罗伯特?吉布斯(Robert Gibbs)。吉布斯在与媒体打交道方面经验丰富,长期关注美国国会参议院,与多位国会参议员私交甚笃。2004年奥巴马国会参议员竞选成功之后,吉布斯便开始同奥巴马的合作,现任奥巴马的新闻发言人。在此之前,吉布斯曾是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2004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总统竞选时的新闻发言人。和普劳夫一样,吉布斯对民主党盘根错节的政治关系了若指掌,之前曾任民主党参议院竞选委员会首席新闻官和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参议员弗里茨?荷林斯的竞选新闻发言人。 保罗?哈斯塔德(Paul Harstad)。奥巴马2004年国会参议员竞选时的民意测验专家,此次重回奥巴马2008年总统竞选团队负责民意测验方面的研究与建议。 康纳?贝彻(Cornell Belcher)。贝彻是民主党民意测验方面的后起之秀,此前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霍华德?迪恩身边工作多年,实际上是民主党的民意测验专家。此次进入奥巴马竞选团队,将与哈斯塔德一起负责民意测验方面的相关工作。 朱莉亚娜?斯穆特(Julianna Smoot)。斯穆特是奥巴马的高级助手,负责经费管理。她与南达科他州民主党前国会参议员汤姆?达施勒(Tom Daschle)关系密切,此前曾负责达施勒在参议院工作期间财务方面的工作,并曾担任1998年约翰?爱德华兹参议员竞选的财务总监。2004年,斯穆特受聘民主党参议院竞选委员会负责经费管理。 史蒂夫?希尔德布兰(Steve Hildebrand)。民主党前国会参议员汤姆?达施勒的旧部和心腹,2002年曾帮助南达科他州民主党国会参议员蒂姆?约翰逊(Tim Johnson)竞选连任,两年后转而帮助达施勒谋求参议员第四任期。希尔德布兰在总统竞选方面经验非常丰富,2000年曾负责阿尔?戈尔(Al Gore)的艾奥瓦州的预选工作。希尔德布兰为奥巴马2008年1月多个州的预选提供了建议和指导。 卡桑德拉?布茨(Cassandra Butts)。奥巴马哈佛法学院的同班同学,负责奥巴马政策方面的研究与建议。她同样曾在格普哈特的团队工作过,现供职于美国著名智囊——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American Progress)。第30节:拨云见日:我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来(8) 保罗?德维(Paul Tewes)。保罗?德维曾是希尔德布兰的副手,负责2000年阿尔?戈尔(Al Gore)艾奥瓦州预选的临场调度工作;2004年民主党参议院竞选委员会政治政策方面的负责人;2005年与希尔德布兰联手创建了一个咨询公司。德维全权负责奥巴马艾奥瓦州的竞选工作,直接导演了奥巴马在艾奥瓦州的翻盘好戏。 比尔?伯顿(Bill Burton)。奥巴马2008年总统竞选的新闻秘书。2006年美国民主党国会竞选委员会首席新闻官,2004年克里总统竞选的新闻发言人、格普哈特竞选的新闻发言人。 丹?普费夫(Dan Pfeiffer)。奥巴马随身新闻秘书。2002年蒂姆?约翰逊竞选的首席新闻官,2004年达施勒参议员竞选的副总经理。2004年之后任印第安纳州美国国会参议员伊万?贝(Evan Bayh)筹备总统竞选的首席新闻官。 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不仅仅是众多竞选者中最好的,也是最有特色的:团队成员经验丰富、功勋卓著,每个人都是自己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很多人彼此有过合作经历,磨合成本低、工作效率高。许多人曾经多次受聘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国会竞选委员会,对民主党的全国政治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并且积累了不少的人际关系。多位竞选团队成员背景深厚,与民主党内部资深党员关系密切(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中2/3的人与达施勒或格普哈特关系密切)。不难看出,这个团队能够有效地弥补奥巴马“党内根基不深”的缺点,对预选后期超级代表的争夺大有帮助。 2007年1月16日,奥巴马去国会上班途中和游客合影 奥巴马真正让希拉里和爱德华兹感受到压力还是在2007年之后。如果说2006年媒体和选民对奥巴马参选的期待是万众瞩目的话,2007年各种媒体对奥巴马的报道可谓是“狂轰滥炸”,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了这个国家的正常社会生活。不知道奥巴马?没关系,随便打开电视、收音机或者连上互联网,不过五分钟你脑子里面就能显示出一个光明、活力、正直、给人们带来希望的新一代政治新星。 大众传媒如此主动地报道一个政治人物,恐怕还要上溯到肯尼迪时代。也许就连奥巴马本人也不曾想到这铺天盖地的场景。2007年1月16号,希拉里造访伊拉克之后返回美国,原计划通过电视媒体向民众汇报此行的收获,以转达自己对于伊战的立场。希拉里的记者招待会,这在以前怎么也算是一个大事件,即便民众不太感兴趣,电视媒体也不得不认真对待。结果倒好,希拉里的记者招待会转播突然改期,换成了奥巴马的插播新闻!虽然希拉里的竞选团队马上发表声明辟谣,说希拉里的节目改期完全是因为己方的时间调整,她希望与同行的另两位参议院同事一起举行记者会,而纽约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麦克胡格(John McHugh)因为身体原因据报告称,麦克胡格因脱水滞留德国。滞留在了德国(与希拉里同去伊拉克的有伊万?贝和约翰?麦克胡格),整件事情与奥巴马无关。但是从民众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不论从声势上还是媒体关注度上,希拉里都渐渐处于下风、沦于守势。 此前希拉里的团队一直对何时正式宣布竞选隐忍不发,并且强调“以我为主”,与其他竞选者无关。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拉里还能稳坐多久,是一个未知数,特别是在奥巴马宣布将在2月10号正式公布自己是否参选的消息出来之后。希拉里本来就在气势上落后了,正式宣布竞选的风头再被奥巴马抢去,还要不要选啦?这种情形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1984年民主党预选的场景。同样是一开始就被看好,同样是从政经验丰富,同样是个人能力超强,民主党热门总统候选人沃尔特?蒙代尔最后差点就被后起之秀加里?哈特反超。希拉里能招架得住奥巴马的攻势么?第31节:拨云见日:我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来(9) 正式预选前的这段“隐形预选”时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政治名流都争先恐后地出版自己的著作,其中不乏总统预选的各位热门人物。希拉里的新书《十年》(It Takesa Village)、奥巴马的《无畏的希望》、爱德华兹的《家》(Home)、麦凯恩与他人合作的《当机立断》(Hard Call)、前副总统戈尔的《理性危机》(TheAssault on Reason)纷纷出版,前总统候选人克里也有一本关于环境的新书要出版,只不过名字还没有起好。另外两位共和党的竞选者——罗姆尼和朱利安尼也有计划要出新书,一时间好像所有的政客都突然变成了作家。 尽管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阵营都不乏炙手可热的总统候选人,尽管2008年总统大选在“隐形预选”阶段就已经是群雄并起,但是领跑的、最显眼的,还是希拉里和奥巴马。民主党特殊的“超级代表”规则让民主党内许多政治名人直接卷入了希拉里和奥巴马之间的候选人之争。奥巴马参选成为定局之后,民主党党内人士开始不得不面对这个单选题。 2007年3月4日,奥巴马与克林顿夫妇在阿拉巴马州 “奥巴马有魔力,希拉里有实力,这场巨人间的碰撞是魅力和肌肉的较量,是团队和金钱的比拼”,民主党竞选战术专家西蒙斯的话一语道出奥巴马和希拉里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希拉里强在手腕,在华盛顿做第一夫人、在国会山拼杀多年,人脉广布、威望颇高;奥巴马则以个人魅力为看家法宝,不说别的,单看他在艾奥瓦州与新罕布什尔州的万人演讲场面就知道什么是“魔力”。在竞选的初期,奥巴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是将这种看不见的魔力转化为看得见的党内的支持。 前面提到的奥巴马的坚定支持者,民主党伊利诺伊州国会资深参议员、参议院多数党党鞭理查德?邓宾以自己老党员的身份向外界表达了对奥巴马的支持,他说:“2008年总统大选是新生代领袖改变美国命运的机会。”放眼望去,两党中能够称得上有新生代领袖潜质的人只有奥巴马。邓宾的这番话不应被简单地看做是老民主党人对晚辈的夸奖和祝福,而应算作是民主党高层对奥巴马的赏识。 老资格的民主党人纷纷站出来为奥巴马搭阵,这让奥巴马的竞选多了不少底气,也让希拉里在党内支持上的优势开始动摇。民主党另一位年轻的黑人国会议员、阿拉巴马州新晋众议员雅特?戴维斯(Artur Davis)称赞奥巴马这种能带来改革的领袖“一代才出一个”。要知道戴维斯和奥巴马同为民主党的政治新星,同是哈佛高才,他第一次进入众议院的时候还不到40岁。如此之高的评价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主党内新生代党员对奥巴马的态度,特别是黑人党员。 伊利诺伊州民主党众议员拉姆?伊曼纽尔(Rahm Emanuel)在这件事情上算是最矛盾的人之一。他曾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受到重用,进入克林顿内阁。但是身在伊利诺伊的他和奥巴马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也许就是奥巴马和希拉里同时寻求他的“超级支持”。面对记者的提问,伊曼纽尔不得不打趣地要求“证人保护”,意思大概是“有权保持沉默”。对于他来讲,这的确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2007年7月29日,奥巴马和民主党资深参议员克里在一起和伊曼纽尔一样犹豫不决的还有被誉为全民主党中最有经济头脑的前任财政部部长罗伯特?鲁宾和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纽约州的民主党议员查尔斯?兰格尔。后者曾得到希拉里不少帮助,后来又积极鼓励奥巴马参加民主党预选,可以说是态度最不坚定的一个。 希拉里和奥巴马之所以引得民主党内部大伤脑筋,是因为两人的可选性并不重叠,甚至在多个方面存在对立的特征。奥巴马认为这是未来和过去之间的一次交替,而希拉里则认为这是经验之间的较量。奥巴马从一开始就反对伊战,希拉里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支持伊战,只是在战况急转直下、美国国内民怨沸腾之后才更多地表示批评。希拉里凭自己在民主党内的多年积淀与经营站上竞选者的舞台,而奥巴马则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招徕了不少新的选民。“不少人在寻找能够让他们看到希望的领袖,寻找能够打破现有僵化政治格局的人物。这些选民是奥巴马可以依靠的对象。希拉里则希望以自己的经验和优异的从政记录吸引选民,同时做出一些改变。”民主党民意测验专家高弗雷?加林如是说,他在整个预选中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第32节:拨云见日:我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来(10) 可以说,希拉里和奥巴马都在创造历史,但是他们的成就不能被简单地插上性别或者种族的旗帜。奥巴马的确是一个黑人,但是他的这次竞选和1984年杰西?杰克逊的竞选完全不能等同起来。作为一位以民权运动起家的领袖,杰克逊的竞选自始自终就是一次民运思想的宣传和运用,矛头直指种族问题。奥巴马呢,他也许最终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他的竞选思想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高于种族问题的层面上。他在演讲中有意回避种族问题,而一直使用“整个美国”、“所有美国人民”作为呼吁对象。同样,希拉里登上民主党最高政治舞台并不主要是因为她的性别,而在于她和克林顿的强强联手、在于她对民主党的贡献、在于曾经第一夫人的声誉以及现任参议员的影响力。在竞选的过程中,希拉里没有张口闭口“女总统”,这也不是她的性格和风格。 希拉里和奥巴马不能被简单地打上性别或者种族烙印,并不意味着性别或者种族因素在本次预选中的作用不重要。凭借什么获得入场券是一码事,选用什么策略进行游戏是另一码事,性别与种族话题其实一直都是两人可以使用的竞选武器。那么,这两张牌到底质量如何?客观地讲,希拉里的“性别”牌要比奥巴马的“种族”牌使用风险更低,毕竟美国的“性别大战”在70年代之后便进入了愈合期。作为美国国会历史上第一任众议院女议长,南希?佩洛西的出现让那些对“女性地位”敏感的选民充满了对“女总统”的期待。希拉里的新闻发言人霍华德?沃夫森(Howard Wolfson)承认,“强有力的女总统竞选者的确能让选民激动,对年轻和女性选民特别如此”。但另一方面,女议长的出现也降低了女性选民对女总统的渴望。 与“性别问题”相比,“种族问题”则是难以名状,几百年来死而不僵。整个美国社会选择小心地将种族问题搁置在一边,但是问题却一直都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打“种族”这张牌得冒巨大风险,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更严重的是,原本聚集在奥巴马周围,由男人女人、黑人白人、老人青年、知识精英下里巴人组成的有机整体可能为此变得“电解质失衡”,四分五裂,从而最终削弱凝聚力。奥巴马在选情占优势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出这张牌的,即便是在不占优势或者对手主动挑起的情况下,也会趋利避害地应对。 2007年1月,奥巴马征询了民主党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汤姆?达施勒和前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格普哈特(两位都曾参加过总统竞选)的意见,权衡各种利弊得失之后,终于做出了决定并于2月10日正式宣布参选。 其实,早在2006年末,奥巴马参加民主党总统预选便已成定局,但是他在伊利诺伊州春田市正式宣布这一消息的集会依然吸引了上万支持者到场。2007年2月10日,在伊利诺伊州老州府办公大楼的门外,年仅45岁的美国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奥巴马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 这是一个精心挑选的地方,1858年就在同一个地方,亚伯拉罕?林肯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讲《一个分裂的家》(A House Divided),他向所有人大声疾呼:“一半自由一半奴役的政府绝不可长久!”这篇伟大的演讲是林肯当年竞选美国国会参议员的宣言书,更是他与奴隶制作斗争的起点。两年后,这个年仅45岁的国会参议员甚至还没有完成自己的第一个任期便匆匆踏上通往美国总统之路,他觉得自己已经有能力去领导这个国家,甚至领导这个世界。 “请原谅我的冒失和大胆,在伟大的林肯总统曾经演讲过的地方宣布我的竞选决定”,奥巴马当着上万支持者的面说道,“我承认我对通往白宫的道路还知之甚少,但是对一件事情深信不疑,那就是我们必须要改变!” 在改变的道路上我们并不缺乏那些看上去很美的点缀。政策、计划,一个比一个宏大和精细,但是结果如何?导致我们失败的原因,是缺乏一个正确的领导,这恰恰是我们政治中最薄弱的东西。它的存在让我们醉心于鸡毛蒜皮上的斤斤计较,让我们在关键的选择面前举步维艰,在大同小异的政治立场上你争我夺,而忘记了应该挽起袖管、同舟共济,一起去面对真正的挑战。 仅凭你我之力,尚不足以改变。分裂的结果必将是失败。但是多年前那位瘦削的伟人让我们相信可以期待一个不同的未来,他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一诺千金,什么是信守不渝。什么叫不同的种族、宗教、信仰和身份之下我们合众为一。 他告诉我们希望可待。 他在奴隶制的阴云下振臂高呼“我们来自四面八方,彼此心怀志向,更或充满敌意,但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为的是最终的胜利!” 我们今天亦因此而相聚。 竞选,为的不是高位,而是为了能与你们一起去改造这个国家,为了正义与公平、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尊严、为了所有人的福祉! …… 让我们拾起让联邦更完美的未尽之志,去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