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气呼呼地爬起来,照着那个家丁就是一个嘴巴,骂道:"没长眼的东西,是你娘死了还是怎么着,这个急?""老爷,老太太不行了,想见你,让小人到宫里去找您,没想到赶巧您回来了……"家人有些委屈。"什么……?"李莲英吃了一惊,"老太太怎么样啦?""老太太清早起来还好好的,到快吃中饭了,去上茅房,……跌了一跤,就,就不能说话了,到请了先生来,号了脉,认了病,说是不会活过今天。这会儿老太太醒了,一声一声喊您的名字。老爷们就让小的到宫里去请您……"家丁的话还没说完,李莲英已经跑着穿过了庭院,过了月门,上了台阶。早有家人挑起了门帘。他跑了进去,屋里已是满满的一屋子人了。"娘——,娘——,"李莲英带着哭腔,用的是大城方言,"娘,我是英泰!娘!"李莲英原来的名字叫李英泰。"英泰,英——泰!"老太太的声音很小,只有跪在她枕边的李莲英才听得清楚,"英——泰,娘——好——想——你——……"老太太的语没有说完,便咽气了。她见到了儿子李莲英,在满意中闭上了眼睛。"娘——""奶奶——"哭声、喊声,响成了一片,在小小的屋子里回荡。李莲英更是扑到母亲的尸体之上,泣不成声。哭了一阵,大家先后止住,商量这个丧事该怎么办。李莲英首先想到的是赶快回宫,向慈禧太后禀明了,好回来办丧。于是暂不参加商议,急急地从他母亲枕边的木头盒子底部翻出那张已经发黄的草纸,看了看,是药方,揣进怀里,回宫去了。"老佛爷!"李莲英一见到慈禧太后,便跪在她面前嚎淘大哭。"这是怎么啦?"慈禧太后从来没有见过李莲英这样,"不会有人敢欺负你吧?有什么要紧的事,让你这么伤心?""回老佛爷,奴才的母亲,……今儿个后晌,去世了!"李莲英含泪而答。"那你准备怎么办?"慈禧太后问。"奴才想向老佛爷告假,护母亲回故里。这也是先母生时之愿!""老家那边的陵墓,还没有修吧?""没有。""那先在这儿找个地方把灵柩放着,在老家建墓,建好了墓再搬过去吧!这阵子我身子不舒服,还真离不了你!但你是个孝子,这个知道。你还是先回去把丧事办一办。赶紧就回来,等墓穴修好了,再好好地过。"慈禧太后边想边说。"奴才也是这样想的,准备明年二月扶母柩回大城老家,三月举办葬礼。""这样很好。你在我身边这么多年,也没有时间在你母亲那里行孝,这回这丧事,我给你一帑(相当于四十八万两)银子。先支用着,如果不够,再到袁世凯那里去要!""谢老佛爷恩典!"李莲英含着眼泪,向慈禧连磕几个头。"天也不早啦,你先回去办丧事吧!这里我让别人来侍候!""是!"李莲英退了出来,到自己房里收拾收拾,再跟两个小太监吩咐侍候老佛爷,并把那张发黄的纸交给他们,让他们去配药,给慈禧太后吃。自己便又坐了驮轿,匆匆地回家去了。晚上,李莲英回到家。他四弟李升泰和五弟李世泰在等着他呢,看到他回来了,便围上来,李升泰说:"二哥,到了宫里,跟皇太后说了,皇太后都不赏点钱?""赏了!""多少?"李升泰和李世泰同时瞪大眼睛。"老佛爷说先给一帑,让使着,不够再找袁大人去要!"李莲英有些得意。"二哥,那您看这事到底该咋办?"那哥儿俩要李莲英拿主意。"老佛爷这阵子身子不大好,我是不能离京的。你们俩先回去,跟乡里、族里商量商量,把一切都筹办筹办,这边由我照应!""那葬期……""你们先回去修陵,这冰天雪地的,葬期等过了年,天暖和了再说吧。"李莲英表现得很坚决。于是李升泰和李世泰回到了大城老家。李家子弟,闻知李母去世,无不放声痛哭。痛哭之后,便着手准备葬礼了。寻找工匠,择日动工建墓,这是非常容易的事。其他事就不大好办了。一则需要人,一则需要物,但最关键的是要有钱,李家是不缺钱的。为了把葬礼办得体面、圆满,李氏兄弟找来了蓦门村的乡绅蒋积德,娘庄子的族长万道义、九官庄子的吴平贵……各村各族的头头脑脑、望门贤士,满满当当请了一屋子。"各位乡亲,"李升泰向大家拱了拱手,说话了,"家母不幸在京师去世,但她老人家生前有嘱,要回李家祖坟,所以我哥儿俩奉我二哥之命,筹治丧事,还请各位鼎力相助,多多偏劳!""帮助李兄葬母,理所应当,李兄不必客气!"乡绅们异口同声地应道。"诸位,"李世泰发话了,"给李家办事,不要怕花钱,这次家母丧事,就照着五十万两银子花。我二哥说了,只老佛爷就说给他四十八万两银子让办这事!大家放开了,该多花的,绝不能省着!"这席话把大伙给说蒙了,这些人,也都是乡里的能人,可以说是见多识广,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什么样的奇事怪事没经过,可是,这么多银子,确实是听都没听过。一个个都听得嘴张得老大,发出一阵阵"嘘"声。平日里,每家遇事,都是省着用,抠着花,能省一个就省一个,有时真为难;这次倒好,一下就五十万两,这么多钱,可怎么花?这群没见过大世面的人心中茫然了。于是,大家就尽量放大自己的想象,设想着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丧葬场面。从家里到坟地,从孝子到乡民,从灵堂到灵车……每一个小小的方面,都已投入了极大量的金钱,这样总该行了吧!经过半个月的筹划,终于列出了个葬礼事务清单。递给了李升泰和李世泰,两弟兄觉得还行,但李莲英到底满意不满意呢,他们也不知道。那李莲英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这事成与不成,还得李莲英最后点头。于是,李升泰就把蒋积德、吴平贵等人叫了来,说:"这个单子我哥儿俩看了,觉得还行,但就是不知道我二哥满不满意,所以,我想请你们几个上趟京城,带上这单子,让我二哥瞧瞧,如果成,咱们就这么办,如果不成,听他指示。""二老爷在宫里是大总管,一定很忙的,我们去见他老人家又不方便,还是您自己走一趟吧!"这几个乡绅推辞道。"家里这一摊子事,我离不开身,就辛苦诸位了,你们也顺便在京里逛逛。"说着把跟他一起回来的家人喊到身边,说:"你和这几位爷一起回京师去,侍候他们住到咱家,再着人到宫里去找二老爷。""是!"那家人应了一声就出去收拾行装去了。这几位乡绅,没有办法,也只得回家准备。那李升泰却说:"什么也用不着准备,只回去和家里人道个别,盘费支用,要多少拿多少。"再说李莲英,在他的两个兄弟回籍之后,匆匆地收拾了一下,安置了母亲的灵柩,就回宫侍奉病中的慈禧太后去了。他家里的那个药方还真灵验,给慈禧煎了两剂,病就回了头,慈禧高兴得直夸药好。这天,李莲英忙完了事,正在后宫休息,一个小太监来告诉他:"大总管,府上有人来叫您,说是老家来几个人,要见总管。""老家的人,找我,有什么事呀,是不是又求我老李办什么事?"李莲英心里揣摸,便问:"没说找我有什么事?""听说是为了老太太的丧事来的!""嗯!知道啦!"这下李莲英放心了,这几个人找他是商量母亲的丧事的,不是找他办事的,便向慈禧太后告了假,坐了轿子,出了宫门,直奔弓弦胡同。到了家,下了轿,进了屋,四位乡绅正在那等着呢,看到有人进来,再看来者的打扮和容貌,便知一定是李莲英了,于是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冲着李莲英一抱拳,同声说道:"二老爷,您回来了!"李莲英急忙还了一礼,答道:"几位乡里,一路辛苦!这次到我这里来,要多住几日,好久都没有乡亲来了。""二老爷,我等来京,是为了老太太的丧事来的,在这儿不能久留,还得回去办事呢?只是由于小地方人,没见过大世面,对葬礼的各种安排,怕二老爷不称心,先来跟二老爷说,如果不够体面,我们回去再办!"李莲英又向众深施一礼,说:"诸位辛苦了,给我李莲英办事,我决不会亏待你们!这丧事到底怎么办,你们先跟我说说!""这是各项支出的清单,请二老爷过目。"蒋积德掏出了那个单子,递了过来。李莲英接过单子,一条一项地看。看完了,抬起头,向大家看看,又点了点头,说,"照这样安排,还说得过去,不过,我总觉得这么大一件事,就花五十万两银子,少了点,所以想再加进去五十万两,把这丧事办理再体面点,所以还望诸位回去跟升泰说,要把当前这种安排再扩大一倍,办得越排场越好!"几位乡绅早已目瞪口呆,还要加五十万两,这可往哪儿花呀?真是犯愁。但也不能顶撞李莲英,只得"喏","喏"而应。李莲英也看出他们有点失态,便说:"办这么大一件事,花那么点银子,不算啥!家母辛苦一世,贫苦惯了,为了我们这帮儿女,可是受累了,作儿女的,怎么能知恩不报呢?诸位说是不是?""是,是!""所以说,这次丧事,一定要办得分外隆重,仪式要特别讲究。要我看,这殡仪就按京城里的规矩,需要的仪仗、工匠,直接从京里请得了。再就是酒席,招待客人,不论是谁,都得用上等的酒菜,在大丧期间,能让三乡五里的乡亲们都不动烟火,那才是我的心愿呢!凡是来吊唁的,不管他是谁,乡绅也好,平头百姓也好,佃农也好,乞丐也好,只要能来,都要发给孝服,给他们饭吃。尽量多搭些席棚,白天呢,可以用来待客,晚上,可以让他们住宿。开灵期间,一定要让李家的祖宗风光风光,要天天祭拜,而且从家门到坟场的路,要早早铺平夯实,路边的树上,都要扎上白绸子,坟场上要搭三道,不,五道牌坊。……还有别的,你们回去和升泰、世泰他们商量,越排场越好,不要怕花钱。"这帮乡绅,真是给弄迷糊了,不知道这李家哥儿几个为什么这样花钱,好像跟钱有什么仇。真是他妈的不一样,几十年前,他李家算个啥呀,不就是因为出了个太监,这气势一下子就不一样了。真是,怎么就没想到让自己的儿孙去做太监,光耀光耀门庭呢?李莲英吩咐完了。几个乡绅都已铭记在心,便要起身告辞,即日返回,被李莲英挡住了,说:"你们几位,也不常到京里来,这次为了家母丧事,不辞车马之劳,既然来了,就得住上几天,在这里玩几天再回去。"又对站在他身边的李成武说:"一定要把这几位叔叔侍候好了,我宫里事忙,这就回去了!""是!"李成武应得非常干脆。李莲英回宫去了。几位乡绅在李成武的陪同下,在京城游玩了几天后,乘车回大城去了。回到大城,把见李莲英的情况向李升泰和李世泰做了交待。接着便是准备,把原来的安排又扩大一倍。到了光绪三十二年二月,葬礼的一切准备都完成了。李升泰派人通知了李莲英,李莲英准备亲自扶棺回乡,就到慈禧太后这里来辞行。见了慈禧,跪下道:"老佛爷,奴才的母亲去年冬天去世,因陵墓未修,寄葬京效,现陵墓已成,想亲自在护送母灵回籍发葬,求老佛爷恩准!""你是个孝子,这我知道,护送母柩回籍,也是大事,你去吧!我给你两个月时间,葬了你母亲,早些回来!""谢老佛爷恩典!"李莲英叩了头,回弓弦胡同去了。回到家里,安排运灵。他亲自扶灵柩到通州,装上船,由李成武、李福德、李福康由水路护送,李莲英则乘车先行回乡。到了李贾村家中,把各项安排遍览一番,觉得还算满意,遂安排灵车,准备接灵,但灵船即迟迟未到。原来,李莲英在北京雇了几个押灵的人,这几个人全是旗人,对李莲英的猖狂很是看不惯,想拖延运送时间。到了天津附近,起了风,而且很大,几个押灵的便借大风之故,将船上插着的李字大旗给拔掉了,扔到河里。船上没有了这旗子,就等于没了通行证,到了大红桥一带,给水上检查署的喽罗挡住了。当头的一个对着他们高喊:"喂,干什么的?停下?妈的,停下!"因为是晚上,这帮喽罗怕是土匪的船,不敢靠近,只一个劲地喊。那几个旗人见喊,就停下了船。那喽罗们看他们不像土匪,便壮着胆子跳上船来搜查。李成武哥儿仨在船上睡得正香,被吵醒了,出来见一帮官兵在船上乱翻,开口便骂:"干什么?妈的,瞎了狗眼了,也没看是谁家的船,竟敢乱搜!""凡是在这块水面行走的船,没有爷爷不敢搜的,不敢扣的!怎么着,不服气,爷们没酒喝了,就不高兴,不高兴就要扣你小子的船!这是哪的船,黑更半夜,偷偷摸摸地干吗?扣下来!"那领头的喽罗赶横的。"妈的,我让你扣!"说着,李氏三兄弟便上来抓住那喽罗便打。"想打架,早说呀!"一帮喽罗一拥而上。李氏三兄弟被打得鼻青脸肿,给绑了起来,船也扣押下来了。李莲英左等右等,等不回灵船,急了,派人到天津漕司去问。漕司一查,才发现这一帮喽罗惹祸了,敲竹杠竟然敲到李大总管头上来了,便把这几个喽罗抓了起来,给李氏三兄弟松了绑,疗了伤,派兵把李母灵柩押送回大城。灵棺先被请入李府庄园,在大厅中设立灵堂。李母的灵堂设在大厅正中。灵前摆放着香案,香案上放着一尊大大的紫金香炉,其中香烟整日不断,缭绕似是仙气。供桌上所摆的供品,干鲜水果,四季糕点,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且每天早、中、晚三番替换。大厅四壁,挂满了王公大臣们送来的挽联挽帐,长短不一,参差有致。院子的廊柱和门窗,皆裹以白绸黑纱,大门上的金字匾额早已撤换了下来,挂上了"当大事"三个字。大门、仪门、三门全部大开,从大门外就能看到肃穆的灵堂。院内院外所有的树木、花草,也都给扎上了白花,李府的孝男孝女,远亲近朋,个个都是头戴白帽,身着白袍,脚上白布蒙鞋。整个李府,除了李母的灵棺是枣红色之外,全是白的。再看那口棺材,以枣红大漆涂色,上雕全漆花卉,前面是五福捧寿,后面是一簇莲花,两侧四季花卉簇拥,棺盖之上,皆是彩绘的牡丹,甚是辉煌。每到夜晚,灵堂内外,灯笼齐明,亮如白昼,更有香烟缭绕。步入其中,如入仙境。李莲英早从北京请来一大批喇嘛,李升泰手下的地方乡绅们,也把周围几个县的和尚、道人全请了来,整天参禅诵经,超度李母的灵魂,做祭坛,做道场,走金桥,走银桥,以各种方式使李莲英的母亲顺利地升入天堂。每天早晨,开灵之时,要鸣神枪,八杆火铳轮番鸣放,夹杂着鞭炮,近处的人震耳欲聋,远处听去还以为又发生了什么战争。李莲英的母亲生前非常喜欢看戏,可能是当时中国文化的残缺吧,看戏是当时中国妇女的普遍爱好。所以,李莲英从京城里请来了正宗的京戏,戏台搭在陵园的门边右侧;李升泰派人从保定请来了河北梆子,安置在陵园门外左侧,两台戏对着唱。由于李家出手大方,所以戏班更是买力气唱,让一些平时没有机会去看正宗戏班演出的人们过足了戏瘾。另外还有三四伙唱着小调,敲着锣鼓家伙的小戏班,星布于李贾村的一些角落,为李家捧场。每天祭奠李母的人群和前来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此来彼往。无论是请来念经的,唱戏的,还是干杂事的,甚至前来看热闹的,都受到了李家的款待。为招待来客而搭起的席棚就有两排,长长的,中间形成了一条细长的胡同。胡同两边景色一模一样,桌椅板凳,一律齐备。白天,用以招待宾客,大摆筵宴;晚上,则供那些雇来的杂工和无家可归的乞丐们住。所以,李贾村不但衣着华贵的达官来来往往,而且衣衫褴褛的乞丐更是成群结队。招待宾客的酒席,那绝对是上等优等的。按照当时的规矩,大城流行的最高级别的宴席叫"十三碗",就是四边,一边一个凉碟,四个小碗,一边一个,做酒席,随吃随添,供应不断,中间九个大碗,作饭菜,其中盛的全是整鸡、整鱼、整鸭。每天早、中、晚三顿,每次开四十席,走了一批,又坐上了一批,批批相连,使三顿饭基本相连。那些整年见不到腥浑的老白姓则是趁机大吃特吃,喜不自胜,而厨中的大师傅,则是苦不堪言,虽是冬天,却也是汗流满面。李莲英则极力表现出皇家的气派,表现出自己的大方。只要能到他家来凑热闹,也不管是听戏的,还是看热闹的,一律入席。李莲英扬言道:"我李某受浩荡皇恩,应当周济四方。所以,凡是来者,都不要客气,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拿就拿。"同时,李莲英让人在李府大门外两侧埋了八口大缸,缸内满满当当,全放的是肉,四乡五邻,都可以随时来拿;酒更是处处皆是,随喝随拿,毫无限制。那些饱受饥饿折磨的人们,都跑到李府来拿李莲英赏赐的肉,更有一些嗜酒成癖的人,找来了坛子、罐子,从李家盛了酒,带回家中,以备日后再喝。每天,李家都要派出数十辆大车,到各地去购买物品,单单猪肉一项,就要用十多辆车。买来的生猪,都先存着。没处存放,便在李贾村外挖了一个能容得下三四百头猪的大池子,把买来的生猪放到里面,随用随杀。起初,猪还是比较容易买到,后来不但猪价提了,而且连大城邻近的青县、静海、文安、任邱各县都很难找到一头出栏的猪。厨房里的厨师,有从北京请来的,有天津的,保定的,更多的是大城本地的名厨。红案厨师二百多人,白案厨师都不知道有多少。厨中所用物品,锅、碗、瓢、盆,都是在天津买了,用船送到李府来的。起初,事情并不是多么热闹。刚开灵三四天,亲朋好友,应该来的都来,可是,四乡八里的乡亲们,对李家甚是忌惮,都不敢贸然来吃。所以,虽有锣鼓乐队,戏班小调,但门庭却是冷落,李府上下,基本上全是一白到底的孝男孝女,极其单调。李莲英见此情景,指着李升泰大骂:"你个混蛋,怎么搞得,在家里就这种人缘?摆好了宴席,请来了戏班,乡亲们为什么都不敢来看,不敢来吃?"李升泰哑口无言,但自己能有什么办法,无论是谁来,他也没挡着,也没说不让谁吃饭,但这乡亲们就是不来,他能有什么办法,难道要他一家一户地去请!李莲英又对几个管事的乡绅说:"请几位多留神,无论是谁,看热闹也好,讨饭的也好,只要上李家门,一律酒席款待。我有的是钱,花多少钱我不在乎,我要的是热闹,排场。看他们还不来给我捧场!"几个乡绅说:"二老爷,这事你不能怪四爷,乡亲们都不敢来,主是因为您……""胡址!他们不来,为什么要怪我?我平时回乡,不论对谁都以礼相待,他们凭什么怕我,凭什么和我赌气?""二爷,您想想,三百匹对子马,荷枪实弹,戒备森严,乡亲们都是没见过大世面的人,敢来吗?"李莲英一想,真是这样,如梦方醒,一拍脑袋说:"撤!他妈的全撤了!看你们不来!"原来,李莲英母亲去世,北京大小官员,都借机向李莲英送礼,献殷勤。直隶总督袁世凯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先派儿子袁克定送来四十万两银子,然后又派来了三百匹对子马,作为护卫和仪仗。谁知道,用来显示威风的对子马却吓得乡邻们畏而远之,使李府变得更加萧条。所以,李莲英下令所有对子马,撤到三十里以外驻扎。退去了对子马,来李府看热闹的人果真多了起来。看热闹的人多了,李莲英也就高兴起来了,每天哼着京戏,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甜甜地笑,或者到这边瞧瞧,那边看看,欣赏着自己用金钱换来的气派。送葬封棺的日子终于到了。这一天,是大丧期间最气派、最壮观的一天。其送葬仪式极为讲究。按照乡俗,先要为死者送路,也就是要朝着西天拜王母娘娘,求她老人家保佑李母的灵魂顺利到瑶池仙境。所有的孝男孝女,在李府大门之外,按照辈份顺序,面西而跪,焚香三拜上天。拜完了天,就该关葬了。送殡的队伍,极其庞大。最前面,是一辆马车,上面载着纸钱和麦麸,车上的人边走边撒。这被称为"买路钱"。车旁八杆神桅,边走边放。紧接着,后面是"导旗",共十面,由袁世凯派来的警卫扛着,中间夹着四十名身穿黑衣、腰挎匣枪的新军,这是袁世凯专门从保卫人员中抽出来给李莲英助威风的。再接着是铜锣十面,五人一排,排成两列,边走边敲。幡伞四十把,由执事扛着,五人一排,排成八列。再后面是六个彩亭彩轿,每顶都有八个人抬着。再后面是由十五六岁的童男,手持两把用柳枝糊上白纸做的雪柳,称之为"雪柳仪仗队"。跟在仪仗队后面的,是一大群和尚、道士、喇嘛和吹鼓手,后面紧跟着一乘轿子,八人抬着,是李母的魂轿,里面放着李母的魂牌。再下来才是亲朋和孝子。再看路边,两边全是一个挨着一个,放着用纸扎成的、糊成的纸工艺品。原来,李升泰和李世泰从北京回来后,筹办丧事,把大城县所有做纸活的艺人全部都请了来,准备大丧的纸活。上百的艺人,在两三个月中,每日劳作不息,做出的工艺品以万计。但李莲英还不满意,又让人从北京和天津请来一批能工巧匠,赶制纸活。做成的纸工艺品,竟把从李府大门口,到墓地长达五六公里的道路两旁全摆满了。再看这些工艺品,有珍禽,有奇兽,有家畜,有家禽,有生肖,有日常用品,有亭台楼阁,有丫环仆人,有奇花异卉……真是俱全,应有尽有。把从李府大门到墓地的道路,装饰得像一条彩龙。走在最后面的是灵车。灵车是从北京雇来的师傅扎制的,是用四辆车的轱辘把杠木捆轧在上面连接起来的,上面铺着木板,木板上再安装上专门安放棺木的底座。棺木放在底座上面,用红缎绣花的大罩罩上。棺木前面摆着供桌,供有干鲜水果、糕点等,两侧有用纸糊成的童男童女,各站在一朵盛开的莲花之上,一只手举着灯笼,另一只手拿着拂尘。灵车上,棺之侧,坐着死者的亲近女眷。灵车由十多名年轻力壮的孝子和四五十名车夫轮换拉着。这按当时的习俗叫"拉灵车"。整个送殡的队伍,长达三里多长。灵车走得很慢,其他的队伍也缓缓前进。从李家到坟地的道路,早雇人修过了,所以极其平整,灵车走得很平很稳。花了两三个小时,终于走完了这段路,到达了坟地。袁世凯的三百匹对子马早已在墓地周围放岗警戒了,个个胸前戴着白花,手持火枪,肃然而立。仪仗队分列到了墓内通道的两侧,孝男孝女们,分成了两群,分别跪到了通道两侧,迎候灵车。灵车慢慢地进入墓地,八支神枪连续鸣放,共二十四响,此后,又是震耳的鞭炮声。放完鞭炮,应该下葬了,于是奏起了哀乐,灵车便顺着通道,被缓缓地送入墓室。孝男孝女哭声震天,向墓道口围了过来,最后再看那棺木一眼。棺木被安放到了墓室中,便用三合土掩埋,李母被埋到了九泉之下。早有人把道路两边的纸花、纸人等收了起来,运到墓前,堆成了花山纸海,然后用火点燃。顿时,火光冲天,这诸多能工巧匠辛苦三月余的成果,就这样被付之一炬了。李莲英的母亲,带着满意和自豪,带着贵妇人般的荣耀,到西天去了,到瑶池仙境去找王母娘娘了,因为她的儿子已经花钱给她买通了通向天堂的路,所以,她不必再到地狱中去找阎罗王了。埋葬完了,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整修墓地。这事早有人安排停当了,用不着李莲英操心,他便回到了李府,答谢亲朋乡邻,好不谦恭。他的帐房先生给他报来了这次丧礼的花销:白银一百二十方两,小麦四百五十石,生猪二干头,白布六千五百尺。李莲英看着财单,点点头,笑了笑,说:"花的不算多,这事办得还算节俭。"葬完了母亲,按理李莲英该回京城了,因为慈禧太后的身体一直不大好。但是,他却不紧不慢,呆在家里不肯走,慈禧给他的假期早到了,他还是不提回京的事。他四弟李升泰很是纳闷,便问他:"二哥,咱娘的丧事办完了,皇太后准你的假也到时候了,您什么时候准备回京师呀?""怎么,这家是你一个人的,想赶我走呀!我偏不走!""不是谁想赶你走,咱家所有的东西全是您的,我只是怕你耽搁了时日,回去给皇太后没法交代!"李升泰觉得委屈。"老四,我想让你先回去,顺便到宫里去通报一声!"李莲英神秘兮兮地说。"我?我到皇宫里?我能干什么?"李升泰又有些迷惑。"不干啥,你只要找到管事的太监,跟他说,要他告诉老佛爷,就说我因母丧劳累,卧床不起,不能进京!""二哥,你这是什么意思?""没什么意思,我就想在家里多呆几天。"其实,李升泰怎么能明白宫里的事,又如何能懂得李莲英的心思呢?李莲英跟随慈禧太后这么多年,得到的封赏不计其数,李莲英觉得这次回籍葬母,是个讨官的好机会,便先不回宫,在家装病,实施他的讨官计划。李莲英病重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慈禧的耳中,慈禧听后很是着急,急忙下诏令李莲英回京,再行治疗。于是,李莲英回到了北京,在弓弦胡同住了月余,进宫来见慈禧。"老佛爷,奴才真怕再见不到您!这几个月奴才不在身边侍候,老佛爷一向可好?"李莲英一见到慈禧太后,跪下便问道。"好!还好!可就是没有你在身边好!你的病怎么样了?"慈禧对李莲英很关心。"谢老佛爷垂询,托您老人家的福,好些了,但还没有全好!"李莲英装出一副病态。"要不找御医给你看看?""谢老佛爷恩典!不用,现下这个医生挺好的,认病认得可准了。只是,只是……""你还有什么要说?""老佛爷,奴才跟您老人家这么多年了,现在奴才也老啦,又是个病身子,想求老佛爷赐奴才出宫!""什么?你想出去。莲英啊,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最能体贴我的就是你呀!如果你要出去了,那我这个老婆子可怎么办?就你出宫这几个月,他们伏侍我,我就觉着不舒服。好不容易盼着你回来了,却不是回来给我做伴的,倒是向我辞行来了。"慈禧太后有些激动。"老佛爷,奴才也想在您身边侍候您,可是这身子骨不行呀!""你先回去再看看,如果还治不好,就传御医去看。我不能离了你!""奴才谢老佛爷恩典!""你先回去再养几天吧!"李莲英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这边慈禧太后可就嘀咕上了。当年安德海那么好,却被人弄死了,后来得了李莲英,这才舒舒坦坦地过了这么多年,现在我老了,他却要告病回家,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没有个知心的人,那可怎么过呢?不行,一定得留住他。怎么才能留住他呢?加官进爵,对,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他。但是李莲英已经是三品了,这回要升,就得一下子升到一品,可是这样一来,全朝文武,会答应吗?想了又想,最后想出了个"品级不升,补服有别"的绝招。清朝的官员的官服,在前胸和后背都有一块绣花的方布,这块方布就叫"补子"或"背胸"。把缀有这种补子的袍服,就称为"补服"。其中的图案,是按九品官制大小设置的,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鸳鸯,七品绣鸂鵣,八品绣鹌鹑,九品绣练雀。慈禧太后的想法是李莲英的官阶仍然不升,赐给他一品补服全袭。不久,慈禧太后下旨,赐李莲英一品补服全袭,满朝文武,不知原因,诧异不解,但宦是皇家的,补服也是皇家的,皇家想给谁,大臣们又能说些什么呢?况且赐的是慈禧太后的宠臣李莲英。李莲英得了一品补服全袭,当然心满意足,又回到皇宫中侍候慈禧太后了。七、树倒猢狲散慈禧太后驾崩了,全中国为此事最伤心的应该实属李莲英……大树倒了,树上的猢狲该去哪儿呢?光绪三十三年,军机大臣瞿鸿礼被开缺回籍,林绍年被入河南巡抚。于是军机有缺。庆亲王举荐靠得住、经事多、资格老的张之洞入京为军机大臣上行走。是年,张之洞已七十有一,白发苍苍。还有一缺,在庆王的极力推荐和袁世凯的努力下,补上了袁世凯。转眼过了春节,光绪帝的病情只重而不见轻,军机大臣们在处理其他大事的同时,还四处打听名医,为万岁爷治病。内务部原来就在外面聘用了两位名医,一位叫陈秉钧,另一位叫曹元桓。这两位大夫医术确实不低,尤其是那陈秉钧,行医多年,盛名极富。他有个行医的名字叫陈莲舫。他早就看出,光绪皇帝的病并没有多严重,最关键是需要静养,但是作为皇帝静养实不可能,所以一天天的拖下去,皇帝的身体只会一天坏似一天。他怕治不了皇帝的病却毁了自己来之不易的名声,便和曹元桓商量,决定辞去御医之职,脱身回乡。内务部大臣好言相劝,只是劝他不住,只得准其还籍。可是他们一走,谁来为皇帝治病呢?于是,朝廷急忙密电各省,要求访求名医,但陈曹二人须待有新的医生来接替他们时,方可离京。得到求医的密电,各省抚督个个不敢怠慢,明查暗访。经过两个多月的访寻,终于找来了数十位名医,但给皇帝治病,要精益求精,经过筛选,也就只有四五个人了。这五个人是:张彭年,施焕,周景焘,吕用宾和杜钟骏。其中,医术最高,最受光绪皇帝赏识的是京城名医吕用宾和浙江的杜钟骏。加上原来的御医,光绪皇帝的医生就多达十人。医生全是一流的名医,但却医不好光绪帝的病。这有一半责任在光绪帝,但还有一半责任则在这群医生。这些名医们,既是名医,自然都极富自信,在诊断和医治方法上,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加上医生是轮班医治,所以,医生、药剂变换频繁,于是致使医治收效甚微。皇帝病情不见好转,慈禧太后也就一直放不下心来。于是,就让李莲英叫医术最高的杜钟骏。杜钟骏战战兢兢来到慈禧面前,跪到地上叩头。行完了礼,慈禧问道:"你就是杜钟骏?""是!"杜钟骏低着头答道。"都说你医道很好,你可得好好给皇帝医治!""是!""你看皇帝的病到底怎么样了?得医治多长时间?""万岁本无什么大病,只是积虚太久,好起来慢一些。只要静心护养,还是会很快就见效的!""好,就按你说的去办。""是!"杜钟骏跪安而退,找内务府大臣,商量如何更快地医好光绪帝的病,但皇宫内的规矩和外面的规矩是完全不同的,从请脉到书写病案,开药方,再到寿药房配药,煎药,都有一整套的定制,是不能更动的,所以,他自己的各种设想都是无用的。到了仲秋,光绪帝的病情更重了,人越来越没有精神,吃不下东西,也越来越消瘦了。几个医生,看到此种情景,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害怕,更多则是后悔,悔当初不该应召入朝,这下如果医治不了皇帝,毁了自己的名声是小事情,万一因此丢了性命,那才叫亏呢!于是个个心急如焚,但各执己见,在用药治疗等方面,仍是互不相让。就在光绪皇病情加重的同时,慈禧太后也病了。老毛病又犯了,仲秋时,多吃了些腥浑,吃得肚里又不舒服,闹开了肚子。这下可急坏了李莲英,又拿出家传的秘方,可是这次一点效果都没有。没有办法,慈禧太后只得给李莲英说:"你去找杜钟骏来,给我号号脉。"李莲英应了一声便往内务府,来找杜钟骏。"杜大夫,老佛爷请你给她老人家号脉呢。"见了杜钟骏,李莲英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怎么,皇太后哪里不舒服?"杜钟骏有些惊讶。"闹肚子,已经好几天了!"李莲英说。"那为什么不早些来传我们过去请脉?"杜钟骏问。"你想想,皇上天天请脉,皇太后再病倒了,还不弄得人心惶惶的?""那这样讳病,也总不是长远的办法,尤其是老年人!""杜大夫,别多说啦,快去吧,老佛爷等着呢!""喔,是,是!"杜钟骏跟着李莲英就往外走。吃了杜钟骏的药,总算止住了泻。自己的病稍有好转,慈禧太后就又为光绪帝的病担忧了。这天皇帝和军机大臣们见面,竟由于体力不支,趴在了御案之上。慈禧太后吃了一惊,军机大臣们更是吃了一惊。沉默了片刻之后,慈禧太后说:"皇帝病了这么长时间,越来越重了,你们谁能认识什么名医,不妨保荐了来。"庆亲王回奏道:"奴才前些年大病一切,久治不愈,后来是袁世凯保荐的屈庭桂看好的。""屈庭桂,这个人怎么样?"说着,慈禧太后把目光投向袁世凯。袁世凯答道:"屈庭桂在北洋已多年,是个西医,历任医官,院长。臣家中老小,全是由他医治的。""臣虽未曾请屈庭桂看过病,臣的家小却请他看过病,听说医术高明。"张之洞在一旁说。"喔,中医、西医都是一样的,只要能治得好病。既然你们都保荐他,我看可以让他来看看。""请皇太后定个日子!"奕劻说。"今儿是初三……那就初九或是初十罢。"慈禧太后说。九月初九日,九九重阳,天色微明,西医屈庭桂便由颐和园的东角门到仁寿殿前待命。八点半左右,慈禧召见。见了面,行了礼,慈禧问道:"听说西医和中医看病的规矩不一样,都有哪些地方不同呢?""回皇太后,按照西医的规矩,皇帝得宽衣,露出胸背,一面听一面看。"慈禧微微点了点头,说:"喔,这样也行。"于是,太监为皇帝解了上衣,露出胸背来,屈庭桂用烧酒棉花擦过手,将听诊器挂在脖子上,开始看病。一面听,一面向光绪发问,一会儿在这儿按按,一会儿又在那儿敲敲。慈禧太后莫名其妙,便问道:"屈庭桂,你这是干什么?""试试皇上的体质。"其实,他是在检查光绪的肺,看是不是像传言的那样,光绪帝有"痨病"。"噢,是看皇上的筋骨啊?"慈禧又问。"是!"屈庭桂答道,接着又说:"行了,请皇上穿好衣服。""什么病?"皇帝没有穿衣服,先问道。"主要是虚弱。"以他的诊断,光绪帝的肺上肯定有毛病,肾也肯定有问题,但面对太后、皇上,屈庭桂只能搪塞了一句。"那该怎么治呢?""这,得一步一步来,皇上不是头痛吗,那就是先治头痛,再就是皇上胃口不好,就得先开胃。""你说得很好。"光绪帝连连点头。顿了一顿,屈庭桂对光绪帝说:"皇上,臣有个请求,不知皇上能否同意?""什么要求?说吧""臣想请皇上赏些尿液。"听了这语,一屋子人都觉得意外,屈庭桂也觉得不好意思,急忙解释道:"臣要拿回去化验一下,看皇上的腰子是不是有问题。""噢,那行!"皇帝很是慷慨。屈庭桂收拾了器械,退了出来,开了药方,因为西医不查脉搏,所以没有脉案。而且,屈庭桂的药方上也全是洋文,这下可难住了取药的太监,只得来问屈庭桂。屈庭桂告诉他:"这张方子你得拿到外国医院或是西药房去配,药怎么用,药剂师会给你说明的。""这都是洋文,他们万一弄不清楚,那该怎么办,还是屈大夫自己辛苦一趟的好!""不会的,药剂师每天看的,全是这种方子,不会出错的,放心罢!"屈庭桂肯定地说。那太监一看没法,也只得自己去了。屈庭桂领了皇帝的赏赐,回北洋公所去了。时下已经是九月了,到了十月,又该是慈禧太后的万寿期了。又到了该好好准备准备的时候了,可是慈禧太后的痢疾又犯了。有了病,心里就烦,就经常发牢骚,这天召见军机大臣,又狠狠地发了一通。"皇上的病越来越重,施焕和张彭年的药,一点用都没有,算什么名医?我看靠不住。这两天我不舒服,可不敢让他们来瞧。"慈禧太后余气未消,问:"张之洞,你平常有了病,都请谁看?""臣家人有病,一直都请吕用宾,挺管用的!""好吧,那就叫他来吧!"于是,派了太监去找吕用宾。品用宾家在北京,有了空暇就回家住,此时恰恰被人请走了,不在家。家人一听宫里头叫,即刻派车出接,过家门而不入,直接到了颐和园,诊了太后的病,开了药方,才有了喘息的机会。吕用宾治痢疾非常拿手,只两付,就止住了,三付之后,便全好了。慈禧太后非常高兴,夸他"不愧为名医"。相反地光绪帝的病却一日比一日重,一天一天,呆若木鸡。就坐在那儿什么都不干,也是头晕目眩,恍恍惚惚,本来应该躺下休息,可他还是死死地撑着,不想承认自己要倒下的现实。看看自己病入膏盲,想想慈禧太后寿日将近,不禁涕泪交流,说:"皇太后的好日子快要到了,我却病得越来越重,到时候不能给她行礼,这可怎么办呢?"但是,病还是没有因为他要在十月初十为太后行礼而好起来。所以,慈禧太后心中也不是滋味,想想自己的亲儿子,又想想眼前这个名义上的儿子,不禁悲从心中起,泪自眼里流。要过生日了,自己已经是七十好几的人了,还能在世上呆几天,还能有几个生日,本该快快乐乐,舒心地过个生日,可是,儿子却病得站都站不起来,这难道不可悲吗?光绪帝的病越来越重了,慈禧太后的万寿之日也越来越近了,各个地方前来祝寿的队伍,也从四面八方向京师聚集,就连多年不来朝拜的西藏达赖喇嘛都准备了贺礼,带着马进京入观。在乾嘉盛世,班禅喇嘛进京,是很经常的事,可是道光以后,内乱外患,迭起不断,道路之上惊阻难测,加上英国在印度那边不断骚扰,西藏与清政府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在却携礼来谒,朝廷必须重视,尽心安抚。达赖进京,对朝廷来说,当然是好事,慈禧太后也觉得应该尽心接待,笼络其心,而李莲英却极力谏阻,希望慈禧太后下旨,阻止达赖进京。这件事说来奇怪,老佛爷高兴,而且达赖进京,主要目的是给老佛爷祝寿,作为老佛爷的忠实走狗的李莲英却站出来反对。原来,在当时,有个极其古老的传说,皇帝不能与达赖同城,如果同城,必有一方不利。目下,光绪帝病重在床,达赖进京,很可能对皇帝不利,所以李莲英极力反对。慈禧太后也知道李莲英的意思,问道:"你是说,皇帝有病在身,达赖来了,怕有什么冲克?""正是这个意思!"慈禧太后默然了。她觉得,自从回銮以后,李莲英很知道爱护皇帝。其实,这也不能怪李莲英,回銮以后,慈禧太后虽说精神一直不错,但毕竟是老年人了,不论是从语气还是从容态上,都能显出老年人的姿态来。尤其是近两年,更是有些老态龙钟了,而且时犯痢疾,经常生病。这些使李莲英看到靠山不稳,所以他就得在侍候好老佛爷的同时,给自己找好出路。慈禧太后也知道,他反对自己,只是为了表现他爱护皇上,即决不会背叛她,于是也就原谅了他,但也没有下旨阻挠西藏番僧入京。达赖进京,依照以前的惯例,皇帝应当亲自接见。所以,达赖一进京,先见到庆王奕劻,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皇帝接见,庆王无法推辞,就把进见皇上的日子定在了十月初六,然后就来找慈禧太后。见慈禧,庆王没有开言,慈禧却说话了:"皇上的病又加了!让他歇息几天吧。""那皇上要给达赖赐膳,日子都定下了,到时候皇上还能去紫光阁吗?""定的是哪一天?"慈禧问。"十月初六。"奕劻想了想,又说:"要不改个日子吧?""改?改到什么时候?总不能改到万寿日以后吧!在十月初十之前,皇上是不可能站起来的!""这……,达赖这次来京,受了不少委屈,再得不到皇上的接待,英国人又在一旁使劲地拉拢,这怕对朝廷不利啊!"庆王忧心忡忡。"那也没办法,就是改了日期,皇帝也是不能亲临赐膳。这样吧,十月初六,让他在紫光阁用膳,你就陪着他。他带来的贡品,你让他初九日进呈,我好好地安抚安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