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听完汇报,徐守盛一声叹息:“痛心啊!明天去南京,向省纪委汇报。” 之前,其实仇和已经和徐通过电话,徐守盛也已向江苏省纪委书记曹克明电话汇报过了。曹是当年全国大案邓斌案的主办人。 5月15日,一行人来到南京,由王益和向江苏省纪委、省检察院具体汇报。 省纪委分管苏北地区的一个常委对王益和说:“你说查出了问题,那只是个人交代的,你也不能说是事实。” 王益和回答:“至少是线索吧。” 当晚,省纪委决定立案审查黄登仁,是为“5•15”案件。因为黄时任宿迁市副市长,专案组由省纪委、省检察院人员组成。 三天后,“5•15”专案组进驻宿迁。当时,黄登仁在泗洪视察。5月19日,黄被“双规”。同时被“双规”的还有他的老婆。办案地点在泗阳。黄在自白书中说: 感到事情来得太突然了,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说明办案的事黄登仁事先一点不知道。”王益和对此解释说,“我对办案人员纪律要求很严,只向我单线汇报。” 交代,一个接着一个 5月20日,黄“双规”后第一个交代的是沭阳县沭城镇党委书记徐守诚。这个人为了能进县常委会,送给黄一枚金戒指、两箱茅台、5000元钱。这是事前办案人员所没有掌握的新情况。 当天上午,省纪委分管苏北工作的同志即致电王益和: 将徐守诚带来。王益和随即电话请示仇和。仇和说:“我们正在观摩。” “能否晚上带人来?”王益和向省纪委电话请示。对方回答:“不行,不能等,要马上带来。” “那你就带吧。”仇和回答王益和。 正文 第三章 “求天求地不如仇和”(7) ( 本章字数:2431 更新时间:2009-2-17 20:35:00) “你们下一站往哪儿走?” “华冲镇。” 王益和一行两辆警车直奔华冲镇守候。当时,沭阳县直机关及各街道、乡镇百来号干部在仇和的率领下正进行现场观摩。队伍刚到华冲,仇和即从第一辆车上下来,将王益和拉到一旁,小声问:“真的要带人走?” “真的要带走。” “那你去车上找吧。” 王益和从第二辆车上找到徐守诚。 “怎么找到我?”徐守诚惊问。 “我不知道,省纪委找你谈谈话。”王益和站在大巴车的通道边,当着满车人的面如实相告。 徐守诚被当众带走后,车上霎时鸦雀无声。中午吃饭时,100多人同在一个大厅里进餐,满屋子竟然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嘴巴吧嗒声——不要说没有一个人说话了,就是连大气也不敢出。 “每一个人都在想,下一个被带走的将是谁?”参加了当天观摩的陈怀美说。那顿终生难忘的午餐至今刻印在他的脑海里,只要一闭上眼睛,那沉闷甚至有些阴森恐怖的场面就会浮现在眼前。 “在这样的场合带人走给干部们确实带来了极大的震慑。”8年后,王益和告诉笔者,“在观摩途中带人走纯属偶然,是因为省纪委催得急。后来,外间传说以及一些媒体说是仇和与我特意安排的,那不是事实。” 始料未及,徐守诚的问题竟一共牵涉50多个干部,省纪委和省检察院的同志建议将这些人全都带到“5•15”专案组驻地宿迁市开会。 王益和犯难了: 一次性将这么多人全部推向对立面,那往后全县的工作靠谁来做?在整个办案过程中,他第一次向上级强烈表达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好在省纪委书记曹克明已有交代,一般干部只要交代清楚了送钱送礼的事实就不予追究了,除非自身也有受贿问题。 王益和立即向仇和汇报此事。在仇和争取下,徐案牵涉之人除副县长陈震、耿志君由王益和与当时的沭阳县长负责通知谈话外,其他人均由县委办通知,省纪委派人来谈话,地点放在沭阳县第二招待所,而不是宿迁市。 耿志君是黄登仁提拔的后备干部,原为沭阳县化肥厂厂长,在1997年初成为新一届政府的副县长。专案组所掌握的情况是他曾送给黄登仁2000元钱。 一大早,耿志君就进了县政府二招,省纪委办案人员黄利民即与他开始了谈话。上午不见他出来,中午不见他出来,下午还不见他出来。他坚持自己是在仇和来沭阳后提拔的,与黄登仁无关。一直到傍晚6点,在黄利民“那2000元是怎么一回事”的点拨之下,耿才“如梦方醒”,承认自己确实给黄登仁送过一回钱,但仅此一回,并且,那是很久远的事了,不提醒都记不起来了。 如释重负。眼看着终于“过关”,从地狱门前折返回来的耿志君按捺住内心的狂喜匆匆下楼,差点与迎面而来的王益和撞个满怀。 “你怎么搞到现在?你如实交代就行了呀!”王益和问,话里有几分埋怨,更有几分关切。原来,包括王益和在内的专案组成员都以为耿志君只有几千元的小问题,说清楚,自我检讨一下就放过了。 “我不知道交代哪一笔呀!”耿志君不打自招,回答了一句大实话。或许因为耿毕竟年轻,或许因为王益和的问话对他来说太突然了,又或许,真的是冥冥之中天注定! 一语破天机。现在则需要继续审问了。这一回,耿的精神防线一触即溃,他悉数交代,前后9次给黄登仁送钱,共计4.9万元。最后一次是在两个月前,1997年春节期间,耿还送去6000元孝敬已调离沭阳的“老领导”。 办案人员再反过来追问: 这些钱是怎么入账的?原来,在任县化肥厂厂长期间,他贪污上百万元。此外,耿还大肆受贿,给化肥厂供应煤炭的河南某企业,一次回扣就给了他20多万元。 当沉浸在收受巨款所带来的喜悦中时,他应该不曾想到,等待他的将是无限期被剥夺自由,在徐州监狱中了却余生。 另一名副县长陈震获刑4年。 副市长黄登仁最终以受贿22万元定案,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公安局长的五封串供信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电影《无间道》里曾志伟所扮演的“大哥”这句经典台词被无数人转引,除泼皮、调侃之外,也有一些经验心得的成分在其中。当前文所述的沭阳县委常委、公安局长姜正成游走于各种势力之间得心应手、颐指气使之时,当他权倾一方之际,直至当他牛气冲天地叫板仇和之日,不知他可曾想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黄登仁“5•15”案件立案一周之后,早已撒开的反腐大网开始收向姜正成。 正文 第三章 “求天求地不如仇和”(8) ( 本章字数:2244 更新时间:2009-2-17 20:35:00) 早在王益和来沭阳之前,宿迁市纪委曾对姜正成调查两个多月。姜正成与县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大队大队长耿东明因罚款分配不均,长期不睦。两个人各自都找一帮人整对方的材料,有些是捏造的,有些事出有因。宿迁市纪委查了两个多月,一无所获,遂下结论: 没有问题。有了这个结论壮胆,姜正成立马找到市委书记徐守盛反映: 市纪委也跟我见过面了,现在该给我安排工作了吧。仇和在整顿治安时,将姜正成调离公安局,放在县政法委闲置。 “徐书记很恼火,让县纪委好好查查。”王益和说。 专案组很快从人民来信中发现县公安局招待所所长给姜正成送钱的线索,不到一周时间,就基本查实姜正成受贿事实,随即对姜实行“双规”。因为姜是沭阳县委常委,遂由市纪委从泗洪县抽调的田宝玉、张建国具体审查。 姜正成毕竟是公安局长出身,反侦查能力强。他被带到泗洪县大兴镇招待所隔离审查后,很快就捕捉到了机会。招待所一个年轻的女服务员,名叫耿小青,沭阳人。每每她来打扫卫生时,姜正成都会装出一脸的无辜,主动与她拉家常,言语间充满冤屈与悲伤。 “孩子,你是沭阳人,我也是。我是个好官,受了歹人的陷害,我冤枉呀!”一天,姜正成瞅准时机,涕泪纵横,扑通跪在耿小青面前苦苦哀求:“帮我送封信出去吧,家里人都不知道我在哪儿呢,他们会有多着急啊!求求你,你是我这辈子的大恩人。” 少不更事的服务员哪里经得起这般哀求,她以为人不伤心不流泪,面前的这个和他父亲差不多年龄的人可能真有冤情。她在提心吊胆中悄悄将姜正成托付的信件寄出。收信人名叫姜恒山,是姜正成在沭阳县财政局工作的叔叔。 从耿小青的嘴里,姜正成还成功地打听到了负责审问他的办案人员张建国的家庭住址。他在信中让姜恒山火速给张建国家送去1万元钱。 随后,姜正成将主攻的目标瞄向张建国。他向他哭诉: 自己并无半点问题,只因在沭阳官场受到“奸佞”排挤。因为有了钱的铺垫,张建国很快被拉下水,他先后偷偷帮助接受讯问中的姜正成带出了5封信,每次都是张到外面打公用电话,通知姜恒山来取信。信中,姜正成让姜恒山翻供,咬定说各派出所所长送给姜正成的钱都已退还了。 也许真是天不藏奸,姜正成“双规”中的遥控没能掩盖真相,反而加速了他犯罪事实的败露。由于信中涉及的人名太多,姜正成家里人记不住,没有将这些信件销毁,而是留在家里的桌子上。当时,专案组已确定姜正成受贿1万元的事实,已够立案,遂对他刑事拘留。当办案人员手持搜查令出现在姜家时,5封串供信还摆在桌子上。 “气数已尽!”王益和说,这样反而好查了,因为牵涉之人、之事信中说得一清二楚,顺藤摸瓜即可。令办案人员吃惊的是,信中竟然还有张建国家的电话,以及要感谢他云云。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多少聪明人——自诩为或自以为聪明的人,在重复这一宿命。姜正成获刑6年,张建国也锒铛入狱。 粮贸大酒店的灯光与周末舞会 为期近一年强有力并卓有成效的反腐举措,为仇和接下来的改革施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赢得了民心。现在,疾风骤雨过后,是让干部们舒缓高度绷紧的神经、放松心情的时候了。 现在,随着查处县政协副主席叶志连、副市长黄登仁、县委常委兼公安局长姜正成这“三大战役”的结束,沭阳反腐风暴渐渐归于平息。 当狂风掠过海面,宁静再次主宰沙滩时,清算“落水者”、打扫干净屋子便成了最后一道工序。 那一年,沭阳一共受理初查案件286件,查结267件,查处党员干部243人(包括党内处分),移送检察机关11件,其中刑事处罚的副处级以上干部就有7人: 黄登仁、姜正成、耿志君、陈震、叶志连、侯建滨和农业银行沭阳支行行长汤宏(此时任农行宿迁市分行行长);涉案副科级以上干部35人: 袁茂堂、宴友宾、窦道仁、耿东明……还有徐守诚、张汉乐等人被撤销职务,留党察看。沭阳官场经营多年、盘根错节、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堡垒”终被摧毁。掀动反腐按钮的人,正是仇和。 腐败分子特别是那些多年横行乡里的贪官锒铛入狱大快人心,一些老百姓甚至燃放鞭炮以示庆祝。大小官员们在畏惧中开始收敛,官场风气逐渐扭转。 1997年底,暴风骤雨式的办案结束,所有办案人员全部从粮贸大酒店撤出。但粮贸大酒店的灯光一直在沭阳官员的心头晃荡。“请你到粮贸去!”这句当时令人心惊肉跳的话语,尽管在往后的日子里被人们当成了玩笑,但听了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正文 第三章 “求天求地不如仇和”(9) ( 本章字数:1511 更新时间:2009-2-17 20:35:00) 粮贸大酒店,位于沭阳县城天津北路与南京西路的交叉路口,一幢普普通通的四层小楼,孤立在沭河大桥收费站西边。如今,它已变成了一家民营医院的营业场所,刚一进门,就有“导医”过来热情地拉客。已经看不出半点当年的痕迹,这里曾是令贪官们望而生畏的反腐风暴眼。而当年,这里平时大门紧闭,十几辆车停满了门前的一小片空地,专供办案之用。每当紧闭的白色移动栅栏打开、让车进出时,就在告诉人们:“又有人进去了!”而楼内彻夜通明的灯火则在时不时提醒人们:“今晚又有人在受审!” “打扫干净屋子”,是为了广开门庭、重修新政。现在,疾风骤雨过后,是让干部们舒缓高度绷紧的神经、放松心情的时候了。 仇和开列了一剂时髦的“药方”——周末舞会。周末舞会的官方名称叫“周末沙龙”。其运作方式颇像奥运会,由县政府各机关单位轮流举办,这一周在交通局办,下一周轮到水利局……而在每一次舞会结束时,还要举行一个小仪式,将“周末沙龙”的牌匾交给下一个举办单位。无特殊情况的话,每次舞会包括仇和在内的县四套班子成员全都参加。与社会上的舞会不同,“周末沙龙”的出席者必须自带舞伴,而且只能是单位职工或家属。 “举办周末舞会,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时任沭阳县副县长的陈学平(现宿迁市交通局长)说,“一是为了缓和反腐之后的紧张空气,二来缓解工作压力。”当时,仇和提出了“四逼”,即将干部逼向书本、逼向基层、逼向市场、逼向社会,干部们普遍工作压力很大,周末舞会就是要让大家放松一下心情。 当时,沭阳的干部大多不会歌舞,仇和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不论会还是不会,都必须参与,并且亲自带头。针对许多干部不会唱歌、跳舞的状况,仇和责成主办人员专门请来淮剧团等文艺团体的演员,以及一些学校的教师上门指教。当时,一位名叫赵丽丽的音乐老师正是在充当舞会老师的过程中显露出了才华,被引进政坛,并一步步走上了如今的宿迁市副市长的岗位。 “现在的沭阳干部到外地招商引资时,无论是唱歌、跳舞都不怯场,有许多人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陈学平笑言。 现在的“周末沙龙”已不见了当年“舞会”背后反腐风暴的影子。但对于仇和而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权、慎欲”作为座右铭,时时告诫自己,并要求属下“经得起考验,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作风上清廉。 仇和经常说,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证领导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他甚至要求“所有机关单位的门面房一个不准留,拿在手里出租,就有腐败的可能”,因为他深信只有“公权支配最小化,市场支配最大化”才是安全之策。 即便如此,在仇和任上,沭阳每年都会办几个大案子,譬如后来的粮食局长仍是前“腐”后继,卫生局长也出了问题。可见“染缸”之深矣。仇和砸向腐败的重拳从未停歇过,而他站稳了脚跟。 越是老百姓怀疑和不相信的事情,越要做到让老百姓信服。在沭阳惩治贪官,许多人认为是个永远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仇和做到了,也因此,有了“求天求地不如仇和”的说法。 正文 第四章 沭阳本没有多少路(1) ( 本章字数:2546 更新时间:2009-2-17 20:35:00) 第四章沭阳本没有多少路, 抓紧修路也就多了 1998年11月,江苏省县乡公路通达工程现场会在沭阳召开。 所谓“通”,是指乡到村全部通上公路;所谓达,是指全省县到乡公路全部达到沥青(黑)或水泥(灰)路面标准。这是江苏在20世纪末必须完成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现场会放在沭阳开,不仅让全省的交通局长们备感困惑,就连主管交通的副省长陈必亭也十分纳闷: 放在哪儿开不好,为什么要放在沭阳?要知道,沭阳可是个江苏尽人皆知的贫穷县、落后县、少路县,省里开会,有哪一次表扬轮到沭阳,又有哪一次批评轮不到沭阳? 当时的省交通厅长杨卫泽成竹在胸地汇报道: 确实要放在沭阳开,一则近两年来沭阳创新机制狠抓交通成效突出,二来沭阳能办到,江苏没有地方办不到,在沭阳开最有说服力。第四章沭阳本没有多少路,抓紧修路也就多了是穷苦一辈子,还是受累一阵子? 勒紧裤腰带大办交通!1997年6月11日晚,沭阳县影剧院,仇和在交通建设全县动员大会上慷慨激昂: 沭阳县要“扩大载体,打开通道,以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和支撑长足的经济发展”。 “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地方志这样描述古宿迁地区地理位置之显要。 沭阳县处于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五个城市的中心位置,也处于沿海经济带、徐连经济带和运河经济带三带之间,区位优势并不算太差。 但是,长期以来社会事业的“欠账”,使沭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公路建设在全省密度最小、等级最低、质量最差。 全县黑色路面仅有一条过境国道,长不过56公里,人均拥有灰黑路面积和长度均列全省倒数第一。省道也只有4条,共142公里。就质量而言,偌大一个县,境内只有一条二级路、半条三级路,其余均为四级以下被老百姓称为“泥石”的砂石路,并且,全县697个行政村中有109个村甚至连砂石路也没有通。仅有的国道、省道还大部分路面破损严重,坑坑洼洼,线型也不合理,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 “车子跳,沭阳到。”老百姓的顺口溜有点尖刻但十分形象、实在。当时在沭阳县委组织部工作的周君成说,那时的交通状况很糟糕,205国道是沭阳境内唯一黑色沥青路面,宽不过7米,很不平坦。“1996年的一天,我从县城去毛圩乡,20多公里的距离,开车单程竟要花近三个小时,砂石路面严重凹凸不平,尘土飞扬,去一趟回来满身尘土。乡村间连砂石路也没有,都是土路,更难走了。我们开车尚且如此,老百姓平时行路难就可想而知了。” 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回良玉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大“水桶”,由13块板子(江苏有13个地级市)组成,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的板子很长,苏北地级市的板子很短,最短的是宿迁。 相对于宿迁,沭阳可谓短板中的短板。交通设施严重落后,长期的闭塞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瓜果等农产品运不出去,花卉烂在田里。一次,仇和去毛圩乡调研,遇到一个农妇在村头卖鸡蛋,价钱很便宜。仇和问:“为什么不到镇上去卖呢?那儿价格高些呀!”农妇摇摇头:“路不好走,等到了镇上,好蛋都颠成坏蛋了,还有谁买?” “宁可受苦一阵子,也不要受穷一辈子。”农妇的话更加坚定了仇和的决心: 交通严重滞后这个制约沭阳发展的穷根必须铲除,不迅速缓解瓶颈制约、不彻底解决交通问题,地方发展、稳定都将无从谈起。 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增长趋缓,物价指数偏低,国家大力启动内需。机会来了!仇和判断,这正是欠发达地区节省创业成本的有利条件,实施“基础先行”战略的最佳时机。 勒紧裤腰带大办交通!1997年6月11日晚,仇和在沭阳县影剧院召开的交通建设全县动员大会上慷慨陈词: 沭阳县要“扩大载体,打开通道,以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和支撑长足的经济发展”。他向下属描绘了一幅令人惊诧的蓝图: 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实现“市县公路等级化、县乡公路黑色化、乡村公路砂石化、全县公路网络化”。全县公路网络初步计划形成三个层次: 一是全县公路主骨架形成以京沪高速、205国道、沭海路为三纵和以沭宿路、304省道、307省道新沭灌路、老沭灌路为五横的格局。 二是加快交通主骨架的延伸,建成19条总长315.5公里的县乡、乡际道路,实现县乡与乡际之间的直接通车。 三是使697个行政村村村通车。与此同时,还要改造、拓宽县城五条出口道路。 此时,陈怀美坐在主席台上,认为仇和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上面不给钱,沭阳没有钱,这路怎么修?” “梦话!”对仇和了解不多的人就更不信了。 深谙下情的仇和当然知道下属们的想法,但他没有急于拿出他的“锦囊妙计”。他首先发动了一场席卷全县、以“我看沭阳交通”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宣传”,以争取上下左右各方的支持。 正文 第四章 沭阳本没有多少路(2) ( 本章字数:2215 更新时间:2009-2-17 20:35:00) 大会小会、报纸、电视、电台,开始了舆论的密集“轰炸”,向官员、公务员、老百姓反复灌输以下思想: 抓交通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交通。 交通建设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措施,是富集生产要素的重要通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 交通建设是政府行为的主要内容,因为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的就是应担当起“构筑市场载体,培育市场主体,推动社会发展”这三大任务,而交通建设自然是构筑市场载体的基础。 这些思想与其说是全县的“共识”,倒不如说是仇氏的观点。 新“淮海战役” 战略归战略,再美好的蓝图都要从纸面走向地面。筹集修路钱仍然是个不可回避的难题。仇和想到了有偿借资,即向全县财政供养人口借资,以后连本带息逐步返还。对于有偿借资,干部们的说法却是“克扣工资”。 没有钱路怎么修? 1997年,有5条路开工建设,需投资1.34亿元,除其中一条205国道获得贷款1800万元、沭阳通往宿迁市的沭宿路得到省市两级补助900万元外,其余资金全靠县里自行解决。 等不来、要不到,缺口怎么填平?自力更生! 在沭阳,缺的是钱,多的是人力,仇和第一招是大量无偿使用人力,用足“两工”(即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尽量让农民多出力、少出钱。 当时,沭阳每年可用“两工”达到1575万个工日,折合人民币15750万元,这是一笔巨大的可抵扣“支票”,因为修路恰恰需要大量人力。 “大讨论”已为动员全县民力、集中会战作了铺垫,当年,沭阳就使用“两工”约100万个,折合人民币2200万元。此后几年中,政府每年征用的群众义务工都不下百万个。其时,沭阳县新修公路的土方工程几乎全用农民的义务工完成。实行市场经济后,如此大规模地无偿使用“两工”修路,在中国公路修筑史上也许绝无仅有! 光有人力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沥青、石材、钢筋之类的物料都得掏钱买。仇和祭出第二招——有偿借资,即向全县财政供养人口借资,以后连本带息逐步返还。 对于有偿借资,干部们的说法却是“克扣工资”。因为有偿借资是下派的任务,在职职工每人每年“克扣”工资额的10%,离退休人员减半,相当于每月退休金的5%,逐月扣取,不可不扣。此举,共筹资约1000万元。 在有偿借款的同时,还号召干部们“捐款”,不仅干部们要“捐”,老百姓也得“捐”。在不超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5%的限额内,农村按承包土地人口每人收取15元。通过“捐款”,共筹集道路建设资金约2000万元。 “说是捐资,每月从工资里扣是不打招呼的,属于常规项目。遇到有其他新增项目需要额外再捐的,譬如建青少年广场,打招呼再扣。”沭阳县委工作人员钱桦当年是一名副镇长,月工资七八百元,每月少则扣七八十元,多的时候要扣掉一百多元。“大家也都习惯了,从1997年一直‘捐’到2002年前后”。 当然,修路中也有一些真正的捐助,譬如沭河中学捐赠40万元,一个化名李岩的人捐款2020元,县中医院的一名医生捐款2000元,沭城镇一位王姓人家捐石头20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的局面说明“我看沭阳交通”的大讨论深入人心了。 有了一些自有资金,运作的空间就大了。仇和的第三招是目光向外,利用自有资金撬动社会资金,进行杠杆融资。当年,就从浙江等地融得修路资金800多万元,修路资金缺口进一步缩小。 巧妇怎做无米之炊? “捐资、用‘两工’、工程队垫资什么的,都是一开始的做法,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参与了当年修路的宿迁市公安局副局长孙维说。随后,随着当地财力的改善,修路资金主要筹措方式变成了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银行贷款,以及政府牵头组建交通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出台社会筹资入股的政策,实行股份化运作。 现在,我们还得回到当年。如何使从沭阳人的口袋里抠出的有限资金在筑路中效用最大化,得讲究方法。仇和并非军人出身,但他对军事化运作的高效率情有独钟。有趣的是,沭阳修路不是以交通部门为主,而是统辖于“指挥部”,交通局只管技术。 正文 第四章 沭阳本没有多少路(3) ( 本章字数:2272 更新时间:2009-2-17 20:35:00) 全县修路共分五大层次: 第一个是指挥层,由一个总指挥部和四个分指挥部组成。总指挥部相当于“军委”,仇和任政委,县长薛甫伦任总指挥;总指挥部下设四个分指挥部,类似于“四大军区”,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分任正副指挥。总指挥部主要负责全县道路建设资金调度等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四大军区”主要负责工程施工组织、关系协调、矛盾处理、质量监督等全面指挥工作。 第二个是执行层,由每个乡镇抽调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乡(镇)长组成更小的指挥部,相当于“兵团”,重点负责包干路段现场指挥、民工的组织领导和施工管理工作。各条公路修建指挥部给每个乡镇分取一段路面,县里指派一个技术员,再配一些钱款,其余问题均由乡里按时、按质、按量解决。 第三个是技术层,每个乡镇选拔10名高考落榜生,由县交通局封闭培训作为修路现场技术骨干,负责技术指导、技术监督和主要技术环节处理,相当于“参谋部”。 第四个是施工层,每个乡镇抽调150名精干民工,由10名技术骨干负责培训,并以“1+15”的组织形成施工层,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主要负责具体施工操作,相当于“工兵连”。 第五个是协作层,在总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县交通、建委、供电、邮电、水利、金融、公安、宣传等部门组成协作层,紧密配合修路,协调运作,相当于“后方民兵”。 如此组织,日后被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评价为卓有成效的“机制创新”,在3年修路中,沭阳县“在37个农村乡镇成立了37个筑路公司,把380多名高中毕业生培训成了筑路技术员,把5500多名农民培训为筑路工人”。 而在百姓看来,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如此筑路真正是“官兵”同甘共苦。参与了当年修路的周君成说,指挥部全体人员吃住在指挥部,随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县直机关抽调培训成技术人员的同志,与老百姓一起上路。当时,他所在的组织部6个科长,3个去修路。 由于无钱买铺路机之类的设备,无法机械作业,所有路面全部采用上拌下灌人工摊铺,大量依靠人力。高峰的时候,几条同时开工的路段上“会战”的民工达10多万人,他们中有些人吃睡都在路边的工地上。 让人想起淮海战役 “从春天开始,到深秋结束,热火朝天的场面让人想起淮海战役。”在沭阳下放过多年的上海电影制片厂老作家邹安和说。当年,也是在这片黄淮故土上,这些筑路人的父辈们用独轮车推出了战争胜利的曙光,将人民解放军送到江南,车轮滚滚成了父辈们一辈子的骄傲与荣耀。而现在,他们自己冒着炎炎夏日和深秋的风刀霜剑去上工,再现父辈们的豪迈,造福自己及子孙。 “谁说人心散了?就看你有没有本事去凝聚民心,能不能恢复农民们主人翁的地位。”在邹安和看来,仇和所以能通过“收钱”、“派工”——以前一定会引来老百姓抵制、集访的方式修筑道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仇氏所推行的“两票制”让百姓大快人心,部分恢复了农民的主人地位。 群众选的村干部,自然能发动群众;为了自己选的人不被扳倒,大家齐心协力服从指挥,这样才在沭阳这个被称为民风“性懒”、“好斗”的地方,出现十几万农民出门修路、再现淮海战役的壮观一幕。“手段是政治性的,结果是经济性的——路是发展经济之基。这不能不说是仇和的高明之处。”邹安和说。 仇和的身影时常活跃在工地上。每逢节日或高温天气,仇和会命指挥部用卡车拉些肉、米、啤酒之类上路慰问修路人,有空时他还会身先士卒,在工地上推起独轮车。 作为指挥部成员的陈怀美回忆,1997年下半年的一天,城北筑路工地上,仇和娴熟地推着独轮车运土。四套班子成员中的其他人一推就倒,只有仇和能熟练操作。当时,路边有两个中年人路过,认出是县委书记,觉得新奇,就停下来盯着看。仇和生气地问: “你们这些人,有空袖手旁观,为什么不一起来干?” 一个中年人回答:“我们不是来看你劳动的,我们是来看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说完,两个人立即干了起来。 还有一位家住城关的老太太,一天领着小孙子到工地边散步。老太太一见正在劳动的仇和就自报家门:“仇书记,你别发脾气,我的小孙子在家里哭着吵着,就是要来看你推车。” 显然,县委书记上阵推车的事早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仇和没有精力也没兴趣去留意这些。考验他的是,有了资金,也有了人力,路是自然可以修的了,但能不能修好则是另一回事。既然是掏了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来办交通,要想百姓不骂娘,就得保证对得起百姓。 正文 第四章 沭阳本没有多少路(4) ( 本章字数:2412 更新时间:2009-2-17 20:35:00) 重罚之下,必生畏心。偷工减料者,罚!玩忽职守者,罚!谋取私利者,重罚!仇和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事故追查制和实绩考核、奖惩激励机制。 1997年8月,在江苏省道307公路改建工程中,由于领导者忽视责任,管理者疏于管理,施工者偷工减料,公路通车1个月就出网裂现象。除了责令施工单位修复路面、并处损失20%的罚款外,仇和严令对因主观原因造成质量事故的4名指挥部成员和12名乡镇带工干部给予撤销党内外职务、党内严重警告、警告和行政记过等不同程度的处分,并把8名施工负责人移送司法机关法办。 “严惩指挥部成员,对于仇和而言,很有些挥泪斩马谡的味道。”孙维说,修路才刚刚开始,还有大量的交通建设在后面,必须抓典型严厉处罚,否则无法起到震慑的作用。这一事件的处理,让全县干部群众看到了仇和抓落实的决心,起到了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后来,沭阳所有路网建设质量都很好,迎宾大道就是一个例证,建成使用6年,连一个坑洼都没有,就是高速公路也很难做到。 穷与志: 谁是因,谁是果?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克隆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形容沭阳的公路建设就是: 沭阳本没多少路,抓紧修路也就多了。 多少年来,沭阳的多任领导也曾想干点事,但当他们面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财政困境时,大都选择了放弃。 所谓“人穷志短”,人穷是因,志短是果。在仇和的眼里却正好相反,因为志短,所以人穷,前边是因,后边才是果。 仇和坚信,一个地方的落后与先进是相对的、动态的、可以转化的,只要发展思路正确,再加上有一股改变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 观念的不同,带来了结果的不同。两年之内,沭宿路、沭淮路、沭海路、205国道、307省道、二环路、京沪高速沭阳段……如变魔术一般相继建成,道路宽敞平整,清洁漂亮。仇和的交通先行战略及一系列举措,使得沭阳的交通落后状况得到根本改观,全县道路主框架基本形成,人流、车流、物流的通道打开,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性突破的一页翻开,“瓶颈”制约的死结渐渐解开。 沭阳不再是往日的沭阳了! 1999年1月28日,老沭河桥上。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季允石一行走了又走,看了又看。一旁作陪的仇和不失时机地介绍: 季省长,省级机关有两位领导同志没来沭阳前一点不相信沭阳的变化。 “我是第三个不相信的人!”季允石快言快语,“但今天来沭阳看了才相信,我已经不认识沭阳了,沭阳大变样了!”临行前,季代省长还不忘再次赞扬: 以前常来沭阳,这一段时间没来,发现沭阳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城乡公路通达工程进展情况非常好,“我深受鼓舞”。 深受鼓舞的还有时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俞敬忠。俞曾是江苏省委原驻沭阳扶贫队第一任队长,1998年11月底,他和110多名原扶贫工作队队员重返沭阳。这位对沭阳心有千千结的老人动情地谈起他的三次意外: 自扶贫离开沭阳到1996年底,由于与前县委书记黄登仁不是同道中人,一步不曾踏进沭阳。“1997年初来沭阳时,我感到很意外,觉得扶贫后的沭阳与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扶贫的成果不是巩固了、扩大了,而是流失了、变少了。” 1998年6月,俞敬忠调查江苏省农村小城镇建设情况,听说沭阳小城镇建设力度大,面貌大变。“当时,我不太相信,就到实地看了看,又一次感到意外,变化确实很大。” 第三次意外就是在1998年11月底这次重返沭阳。“沭阳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完全出乎预料!”俞敬忠赞叹。现在,沭阳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公路为纽带的城镇体系,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连接着一个一个小城镇。“当年,我们想干且努力去干的事,今天干得更好了、更出色了;当年我们想干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干的事,今天也干起来了,干成功了。当年我们不敢想的事,今天也大胆开拓创新、放开手脚干了。” 1998年11月19日上午,沭阳县交通宾馆,江苏省县乡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此召开。作为实现江苏省跨世纪宏大工程——20世纪末,全省县到乡公路全部达到沥青(黑)或水泥(灰)路面标准、乡到村须全部通上公路——重要举措的现场会,怎么放在沭阳开?这令全部与会的江苏省13个地市的相关头头脑脑大惑不解。 8点30分,宿迁市委书记徐守盛首先向会议致欢迎辞并介绍宿迁市交通建设情况。他称赞沭阳的作为“举市瞩目”,在短短的发言中,他两次特别提起沭阳县大办交通的突出成绩: 1996年,全县只有205国道沿线的8个乡镇通上了柏油路,总里程56公里,而且其中34公里还是破损路面,乡村公路砂石化里程不仅居全省、也是居于全市下游。 正文 第四章 沭阳本没有多少路(5) ( 本章字数:2396 更新时间:2009-2-17 20:35:00) 在财政状况非常窘困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新的领导班子用改革的思路、开拓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大力推进县乡村道路建设,大胆借助民力,勒紧裤腰带办交通。1997年一年内,全县自力更生铺设的黑色路面达152公里,是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全县黑色路面总里程的3倍。1997年至1998年两年里,全县共铺设7条柏油路,共308公里,是1996年底全县拥有柏油路总和的6倍。全县38个乡镇中通柏油路的比例由1996年底的21%激增到84.23%。 8点50分,江苏省交通厅长杨卫泽发言。杨厅长开宗明义: 沭阳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加快交通建设的路子,关键在交通建设机制的创新,在于举社会之力办交通。此次会议的宗旨就是总结推广沭阳县“抓机制创新,举社会之力,万众一心共图交通建设大业”的筑路精神,在全省交通系统开展学习。 交通厅长如此高度概括,凸显了沭阳经验的分量。这又激起了几分与会者了解沭阳实施通达工程具体经验的欲望。 现在,轮到主角登场了。9点20分,仇和坐到了演讲台上。花丛边两个麦克风已开启,电台、电视台的话筒排满面前。深色西服、白色衬衣、浅色领带,一丝不苟、油光可鉴的三七分头,由于身体下意识地随着铿锵有力的发言而微动,两缕头发掉在额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今天的豪迈与激情。 是的,他任上的沭阳,今天终于可以在全省13个地级市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市长以及盱眙、阜宁、海门、沛县的负责同志面前,在各市交通局长、公路处长和宿迁市各县(区)分管交通的副县(区)长、交通局长、公路站站长面前,扬眉吐气一回——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沭阳数十年未见! 沭阳县、新成立的宿迁市,还有憋着一股劲的仇和,太需要这样的机会来公开展示穷办苦干的成果了。现在,他终于代表沭阳,一改多年一成不变的听众角色,成为南京、苏南、苏中以及苏北兄弟聆听的对象。难怪,他在今天的主报告中难掩内心的激动。 仇和在会上慷慨激昂地讲了30分钟,这与他在沭阳筚路蓝缕的两年相比自然不算长,但对于会议报告而言已绝对不短。他主要介绍了沭阳近两年投资3.1亿元,新铺柏油路308公里的实绩。 沭阳,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县,哪来这么多钱?仇和解释了众人的疑问: 靠的就是抓动员机制创新、抓领导机制创新、抓投入机制创新、抓监督机制创新、抓路政机制创新、抓开发机制创新。他那尽管努力咬准发言仍明显带有苏北口音的普通话,牢牢吸引了台上、台下由不屑、怀疑到惊讶、肯定的目光。 10点18分,“精神为之一振”的副省长陈必亭在开场白中坦言:“一个月前,交通厅向我建议现场会放到沭阳开,我当时很纳闷,怎么跑到沭阳开?听了仇和同志的介绍以后,觉得在沭阳开有两条理由: “一是沭阳县委、县政府和170万沭阳人民确实重视交通工程建设,‘六抓’很到位很成功。 “二是沭阳能办到,江苏应该是没有地方办不到。近两年来,沭阳抓住了地区经济欠发达的根本症结: 交通滞后,全县穷干、苦干、扎扎实实干,时间不到两年就初步改变了交通落后的局面,难能可贵!” 肯定的不只是省长。与会的徐州市交通局副局长胡存壁说,沭阳他是第一次来,以前曾有耳闻,以为作为江苏省有名的贫困县,沭阳应该跟周边县一样,交通滞后,道路凹凸不平。难以想象,不到两年时间,沭阳竟彻底改变了交通滞后状况。沭城二环路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比较起来,徐州市三环路某些方面有所不及。“回去后,我们要组织人员来沭阳学习道路建设经验。” 胡存壁并非恭维,尽管沭阳缺钱少物,一些道路规划标准之高着实令人惊讶。下京沪高速到沭阳县城有一条迎宾大道,长3.8公里,算上快慢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宽度竟达到80米。有没有必要修这么宽?当初连县里四套班子领导都有争议。相持不下,仇和带着四套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径自来到高速路口的高架桥上,现场商讨必要性。 当时,京沪高速在沭阳境内有4个出口,这在全国也是少见。如此之多出口是仇和从省、市交通部门争取来的,为的是借以发展道口经济,希望对落后的沭阳能有所带动。但摆在眼前的是,高架桥东边成片半荒半种的菜园,名字虽叫苹果园,却无苹果,荒芜凋敝。 没有实体经济支撑,要那么宽的路不是浪费吗?但在仇和眼里,这里不是成片的菜园而是一张可以摆满工厂的“白纸”。基础先行了,这荒园未来未尝不能成为“工业园”。 80多米宽的迎宾大道最终还是在1999年抢在京沪高速公路通车之前修成了,包括道路、路灯、绿化、管网等在内,花费2200万元——其中不小部分仍来自于“自力更生”,靠全县干部、群众的非自愿“捐资”。等到2006年仇和离开宿迁时,迎宾大道路面还不见一处坑洼,而路边工厂已星罗棋布: 恒顺、大红鹰、华能电池、盈丰纺织…… 江苏省一位领导感慨: 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建设,沭阳建成现有的道路至少需要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