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中东风云人物》 作者:时延春

作者:时延春 字数:31773 更新:2023-10-11 17:24:36

接连撞击热点的萨达姆  一提起萨达姆,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当今世界上执政时间颇长的一位领导人,也是各种新闻媒体报道最多的风云人物之一。我曾会见过他,研究过他,对这位焦点人物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  1990年5月上旬,我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访问伊拉克,伊拉克方面安排萨达姆总统会见万里委员长,我参加了这场会见活动。我仔细端详了萨达姆的风度和容止。他蓄着阿拉伯传统的小胡子,眉毛浓重,两眼炯炯有神。他身穿军装,腰间挎一把手枪。他思路敏捷,讲话条理分明,认真听取客人的讲话,并亲自做笔记。他与我们热情握手,照相留念,还亲自把我们送到门口。这次会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访问伊拉克期间,我在空暇时间阅读了一些介绍萨达姆的书籍和文章,在与陪同人员交谈时也涉及萨达姆的一些兴趣爱好。据我所知,萨达姆喜爱历史,爱读政治、历史之类的书籍。他喜欢文学、音乐,特别爱听伊拉克西部贝都因民歌和阿拉伯著名女歌唱家乌姆库尔舒姆的歌曲。他在空闲时间听听音乐,弹弹阿拉伯琴,有时也动手写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有些诗人写了赞扬他的诗并朗诵给他听,在这种场合他显得非常高兴。他重视新闻媒体方面的报道,每天都坚持读报听广播,伊拉克新闻界如发表有关他的报道都要由他亲自审定。  萨达姆看上去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这与他喜欢锻炼身体有关。他擅长骑马、打网球,也喜欢游泳。  萨达姆来自农村,喜欢到农村去视察,了解农村情况。有时,他穿一件阿拉伯长袍,这与伊拉克农民的习惯装束有些雷同,所不同的是,他在穿阿拉伯长袍的同时,嘴里还叼一支古巴雪茄,在反映萨达姆生活的画面里就能找到这样的照片。以前,萨达姆喜欢穿欧式服装,但后来他经常身着戎装,腰间挎一把手枪。  在访问伊拉克期间,我除陪同万里委员长与伊拉克领导人举行会见、会谈及参观外,还挤出时间参观了一些著名景点。两伊战争期间,巴格达基本上没有遭到破坏。不少人告诉我,萨达姆在此战期间是一手抓打仗,一手抓建设,巴格达和其他地方新建了不少建筑物和设施。我沿着底格里斯河滨游览,品尝了香喷喷的名为马斯古夫的烤鱼,浮想联翩,随手写下《巨流侧畔巴格达》一诗,诗文如下:  平川托起巴格达,  濒临巨流两岸跨。  重镇扬威四千载,  天方夜谭传佳话。  青铜雕塑叙典故,  马斯古夫味道佳。  金色尖塔蓝顶寺,  奇花异草美如画。  这是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前巴格达留给我的印象。的确,这座横跨底格里斯河的历史古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在访问伊拉克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幼发拉底河下游右岸的巴比伦古城遗址。当时,我曾写下《西亚古都巴比伦》一诗。海湾战争后,我对这首诗加以修改,形成以下诗文:  西亚古都巴比伦,  圣庙祭祀守护神。  空中花园称奇迹,  塔楼浮雕荡无存。  石墩桥梁柏油路,  计周历法传后人。  昔日辉煌今安在?  幼发拉底河探询。  古老而富庶的伊拉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伊拉克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一直是新闻媒体和世界舆论的热门话题。  伊拉克是海湾地区的一个大国,全国面积为441839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200多万。伊拉克位于闻名遐迩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贯伊拉克全境,两河在库尔纳汇合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海湾。一望无际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构成伊拉克大部分国土。在历史上,伊拉克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农业国。后来,伊拉克的农业发展不尽人意,只有椰枣生产一直享有盛誉。全国有椰枣树3300余万株,年产椰枣平均在40万吨以上。伊拉克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1998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多达1125亿桶,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储量约达3?1万亿立方米。在两伊战争前,伊拉克石油日产量最高时达450万桶,相当可观。目前,平均日产石油约260万桶。  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伊拉克便成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早在公元前4700年,两河流域就出现了城邦国家。从公元前2000年起,在这块土地上先后建立过苏马连王国、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后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50年,它为波斯帝国所灭。公元7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伊拉克接受了伊斯兰教,并入阿拉伯帝国。公元125 8年,蒙古人入侵伊拉克,阿拉伯帝国逐渐衰落。16世纪,它成为奥斯曼帝国一部分。后来,英国势力渗透到伊拉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彻底崩溃,它统治下的各地区纷纷举行起义,帝国主义列强借机划分势力范围。1914年,英国军队占领巴士拉。1916年6月,汉志酋长谢里夫侯赛因发动阿拉伯大革命,得到英国的支持。谢里夫侯赛因派其三子费萨尔率兵从麦加北上,于1918年到达叙利亚,成立了“大马士革政府”,并于1920年3月自立为国王,但遭到法国军队的反对。  当法国在叙利亚扩张势力的时候,英国继续在伊拉克扩大地盘。1919年1月,英军占领巴格达。1920年4月,伊拉克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区”。伊拉克人民为反对英国占领军的统治展开了英勇斗争。英国为维持其在伊拉克的统治,采取了软硬两手。一方面,英军对伊拉克人民的反抗斗争进行残酷镇压。另一方面,英国采取以夷制夷的办法扶植傀儡。1920年7月,费萨尔被法国军队废黜,从叙利亚逃往伊拉克,被英国占领军扶植为伊拉克国王。与此同时,英国在1921年8月安排了一次巴格达公民投票,宣布伊拉克独立,成立伊拉克王国,费萨尔为伊拉克王国国王,但英国并未取消对伊拉克的委任统治。伊拉克人民继续斗争,迫使英国于1932年放弃对伊拉克的委任统治,同意伊拉克加入国联,伊拉克取得完全独立。1958年7月,以阿卜杜拉?卡赛姆将军为首的“自由军官集团”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费萨尔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国。1963年2月,复兴社会党人发动政变,推翻卡赛姆政权,从此,复兴党成为执政党,长期执政。  就在这片古老而富庶的大地上,出现了当今历史上一位世界级风云人物,他就是赫赫有名的萨达姆。在他的统治下,伊拉克连续20多年一直作为世界热点地区备受世人关注。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历尽艰险登上总统宝座  1937年4月28日,萨达姆出生在巴格达北部萨拉赫省提克里特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全名为萨达姆?侯赛因,是个遗腹子,9岁时又成为孤儿,靠舅父抚养成人。他的祖父和叔父曾先后参加过反抗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这对年幼的萨达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萨达姆在中学阶段就开始关心时局和政治,参加学生运动,进行反对费萨尔国王的斗争。 1957年,萨达姆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1959年,萨达姆在巴格达大学学习法律专业。那时,他阅读了大量领袖人物的传记,培育了强烈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他积极参加政治社会活动,成为学生运动中的核心人物。1959年10月,他受复兴党的指示,与其他9名青年去刺杀当时担任总理的军人独裁头目卡赛姆。他们的这次行刺活动遭到失败,萨达姆因腿部中弹而被捕入狱。在牢房中,他忍着疼痛用剃须刀剜出腿上的子弹。伤愈不久,他奇迹般地成功越狱,逃回故乡。他不甘寂寞,便又离开家乡,孤身一人四处奔走,遇到重重困难。迫于形势,他决定离开伊拉克,骑着一头毛驴穿越茫茫沙漠,历尽千难万险,逃到了叙利亚。他在叙利亚逗留了一段时间,感到难有成就,决意去埃及投奔纳赛尔总统。他被告知,纳赛尔总统对他的壮举表示赏识。  1960年2月,萨达姆进入埃及开罗大学攻读法律专业。他在开罗大学学习阶段继续从事政治活动。1962年底,他任复兴党开罗支部领导成员。1963年2月8日,复兴党在伊拉克发动政变,推翻了卡赛姆政权。政变成功后,萨达姆随即回国,担任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副书记,并负责中央农民局工作。1963年11月,非党派军人阿里夫掌权,出任总统,排斥复兴党人,复兴党被迫转入地下。萨达姆积极参与反对阿里夫统治的活动。1964年10月,他在叙利亚边界地区秘密运送武器入境时被发现,再次被捕入狱。萨达姆在狱中过了两年的铁窗生活,再次成功越狱逃走,继续进行推翻阿里夫政权的活动。  1968年7月17日,以艾哈迈德哈桑贝克尔为首的复兴党青年军官集团发动军事政变成功,推翻了阿里夫政权。复兴党再度上台执政,由贝克尔出任总统。萨达姆受到贝克尔的重用,平步青云。1968年11月,萨达姆担任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复兴党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副书记。1970年他在复兴党第十次大会上当选为民族领导机构成员。1976年1月,萨达姆被授予上将军衔。1977年7月,他出任复兴党民族领导机构副总书记。1979年7月,贝克尔总统称病辞职,萨达姆接任总统。与此同时,他还兼任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之职,1994年5月兼任内阁总理,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  萨达姆执政的第二年,两伊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成为当时的世界热点。  伊拉克和伊朗均为海湾地区大国,又是近邻,但长期以来,两国存在严重分歧和尖锐矛盾,多次发生冲突和战争。  两伊分歧首先体现在边界问题上。两国对边界线的划分历来就有争执,尤其对阿拉伯界河的划分分歧更深。这条界河长约100公里,河界原以该河伊朗一侧浅水段为界,河流主权属伊拉克,但双方都享有自由航行权。1937年,双方同意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两段共11公里以该河深水线为界。1975年,两伊达成《阿尔及尔协议》,伊拉克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作为两国的新边界,放弃根据1847年和1937年两国的边界条约其对阿拉伯河的主权;伊朗则同意将巴格达东北伊朗境内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但后来两国仍因边界划分问题产生纠纷。  两伊分歧其次体现在宗教教派问题上。两国都是伊斯兰国家,伊朗90%以上的居民是什叶派;伊拉克境内虽有什叶派,但却是由逊尼派掌权的国家。两国存在尖锐的教派分歧。  两伊分歧还体现在地区称雄之争。两国都认为自己在海湾地区势力最强,最有影响力,应该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两国为此长期不和。  1979年2月1日,流亡法国15年的伊斯兰宗教领袖霍梅尼返回伊朗,成立伊斯兰革命临时政府。2月11日,霍梅尼正式接管政权,巴列维王朝宣告灭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以后,伊朗一切按《古兰经》和《圣训》行事,国家各个领域实行全盘伊斯兰化,主张向外输出伊斯兰革命,并把伊拉克作为输出伊斯兰革命的首要目标。霍梅尼号召伊拉克军民起来推翻萨达姆政权。  霍梅尼的言行激怒了萨达姆,也使两国关系进入紧张状态。萨达姆下令逮捕了伊拉克什叶派领袖,并支持伊朗反对派的行动。两伊关系进一步恶化,多次发生边界冲突。  1980年9月17日,萨达姆宣布废除关于两国边界划分的《阿尔及尔协议》,收回阿拉伯河主权。9月22日,伊拉克出动10万兵力、1000辆坦克,分3路在近1000公里的边界线上全面出击,打响了两伊战争。伊拉克采用的是突然袭击的作战方针,伊朗处于被动挨打境地。战争开始阶段,伊拉克相继占领了北起席林堡南至霍拉姆沙赫尔的伊朗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981年9月起,伊朗局势趋于稳定,接连组织4次反攻,收复了除北部外的大部分土地,两伊战争开始处于胶着状态。1982年3月起,伊朗接连发动代号为“胜利行动”、“圣城行动”和“斋月行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场形势发生变化。  1982年6月初,伊拉克表示,只要伊朗同意停火,伊拉克军队立即准备在两周内全部撤回国际边界,结束一切形式的武装行动,但这一提议遭到伊朗拒绝。在此情况下,伊拉克主动从伊朗撤军,旨在保存实力,加强边界防守。1982年10月至1987年冬,两伊战场再次处于胶着状态。双方发动“油轮战”、“袭城战”等,竞相袭击对方的石油基地、中心城市和其他重要的经济、军事目标及海湾油轮。在战场上,两伊互有攻守,集结重兵频频发动一系列攻势,但双方在军事上的均势未能打破。1988年,伊拉克变单一防御战略为以收复失地为目标的新战略,在南部战场发动主动进攻,收复了法奥半岛、萨拉姆杰地区和盛产石油的马季农岛。  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为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联合国、伊斯兰国家、不结盟运动及有关大国对两伊进行了大量调解工作。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战,把一切军队撤到国际边界内;联合国秘书长派观察员监督停火与撤军;交战双方释放和遣返战俘;委托一公正机构调查冲突责任问题;在适当国际援助下进行战后重建工作;就一切未决问题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体面的解决方案。伊拉克当即表示接受这项决议,伊朗开始既不接受也不拒绝,直至1988年7月才正式表示接受。8月,两伊实现陆、海、空全面停火,随即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开始直接谈判,讨论落实安理会第598号决议有关的问题。  1990年4月,两伊关系出现转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致信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提出希望两国首脑举行直接谈判,解决两国间的问题。6月,伊拉克主动向伊朗提供地震救灾物资,伊朗方面表示感谢。7月,两伊外长在日内瓦举行停火以来的首次直接会谈。8月,伊拉克宣布从伊朗撤军,交换战俘,在1975年《阿尔及尔协议》基础上解决两国边界问题,伊朗对此予以响应。科威特没有想到,兄弟般的萨达姆竟会这样! 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给双方带来沉重灾难。据统计,双方死亡60万人,其中伊拉克20万,伊朗40万;两伊受伤人数多达100万,其中伊拉克约40万,伊朗约60万;战争消耗和经济损失约达5400亿美元,两国的经济发展最少推迟20到30年。两伊战争还危及海湾国家的经济和国际航运安全等领域。战争期间,500多艘中立国船只遭到袭击,其中50多艘被击沉,损失货物达1000万吨。两伊人民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受害者,伊拉克人民企盼在战后能够休养生息,过上太平日子,但事与愿违,萨达姆又把他们拖入到另一场更为悲惨的战争中。  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  1990年5月上旬我随万里委员长访问伊拉克,有幸参加了总统的会见,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会见中,萨达姆谈了他对国际形势和对中东、海湾形势的看法,尤其谈到石油问题的重要性及阿以冲突的严峻性。万里委员长阐述了我国对一些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原则立场。两国领导人还探讨了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途径。  访问期间,我曾有一种预感,两伊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中东、海湾地区并不太平,仍将是多事之秋。果然,在我们访问伊拉克两个多月后,便爆发了海湾危机。1991年1月,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参与了对这场战争的研究和分析。我曾陪伴这场战争度过了若干个不眠之夜,也曾为这场战争执著地思考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当时,我出席过许多有关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的研讨会,到过不少单位做报告介绍情况,撰写过不少文章并在报刊上发表。海湾危机期间,我还撰写了一本介绍中东和海湾地区的书《中东热点地区的秘闻轶事》,书中自然少不了萨达姆和伊拉克。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我随李鹏总理访问中东、海湾六国,其中包括科威特和沙特。在科威特,当我看到当时仍在熊熊燃烧的油田大火,看到科威特遭受浩劫后的凄惨情景时,还真是为那场危机感到惋惜。  海湾危机的那一幕顿时又出现在我脑海中。  1990年科威特的夏季显得格外炎热,首都科威特市内的室外温度高达53摄氏度,为数十年所仅见。为此,科威特一度传说,气候异常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另有一种传说认为,科威特与伊拉克之间的争端已经公开化,两国领导人的谈判已经破裂,这也是一种不祥之兆。但无忧无虑的科威特人相信,科威特和伊拉克都是阿拉伯国家,在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中,两国人民休戚与共,两国间出现的争端是兄弟之间的纠纷,将会通过友好协商与和平谈判获得解决。当时,科威特人没有料想到伊拉克与科威特争端公开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1990年8月1日晚,科威特城依然显示出它惯有的魅力。皓月当空,稀星闪烁,与满城的灯光交相辉映。各条街道上车水马龙,超级市场里人流如织。咖啡店里顾客盈门,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夜深了,人们在配有空调设备的寝室里入睡。这完全是太平盛世的繁荣和平景象。  8月2日拂晓,酣睡的人们被一阵阵可怕的声音从梦中惊醒。他们侧耳倾听,战斗机从房顶上呼啸而过,坦克的隆隆声、大炮的轰鸣声和机枪的射击声交织在一起。他们方才意识到,这是一场激战。人们纷纷打开收音机,或打电话联系,急切地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很快便了解到,原来是伊拉克军队侵占了科威特。  8月2日凌晨2时,伊拉克出动10万精锐部队、350辆坦克和数十架飞机,对科威特发动闪电式的袭击。伊拉克先头部队由共和国卫队两个师、后续部队三个师组成,兵分两路侵入科威特。一路沿巴士拉至科威特主要公路南下,另一路沿科威特沿海公路推进,两路在科威特首都以北会合,对首都形成包围之势。与此同时,伊拉克海军舰艇和随舰登陆队从海上登陆,对围攻科威特首都的战役进行策应。伊拉克军队重点围攻埃米尔王宫、国际机场、电台、国防部、军事学院等要害部门。科威特仅有的2万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科威特埃米尔等主要领导人乘直升机逃往沙特阿拉伯的塔伊夫。伊拉克军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武装占领科威特看似偶然,其实并非偶然,两国分歧既有历史缘由,又有现实原因。  在历史上,两国边界之争由来已久。公元7世纪,科威特属阿拉伯帝国版图。1871年,科威特成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随着英国在海湾的扩张,英国强迫科威特签订了英国?科威特秘密协定。这项协定规定,科威特酋长未经英国同意,不得将领土的任何部分租让、出售或赠与其他国家政府或臣民。1907年,英国修改了这项协定,规定英国有权“保护”科威特不受任何武装侵略。1913年,英国与土耳其签订条约,规定科威特为奥斯曼帝国的“自治区”。1920年,伊拉克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彻底瓦解,帝国统治下的各地区出现了领土之争。1932年,伊拉克费萨尔王朝内阁首相赛义德致函英国总督亨法利,提出划分伊拉克、科威特边界的意见,科威特埃米尔表示同意,但英国殖民当局加以阻挠,该项意见未能实现。  1939年,科威特计划开凿一条运河,以便将阿拉伯河水引入科威特。伊拉克首相乘机要求科威特将部分海岸和布比延岛割让给伊拉克,遭到科威特拒绝。196年,科威特独立。此后不久,伊拉克总理卡赛姆公开声称,科威特是“伊拉克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新向科威特提出主权和领土要求,并在两国边界地区部署部队。伊拉克与科威特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导致英国出兵。阿盟为此进行紧急调解,英国撤军,伊拉克允诺不对科威特使用武力,危机暂时平息。  1963年伊拉克复兴党上台执政后,科威特以3000万英镑的代价换取了伊拉克对科威特主权和独立的承认,两国并建立了外交关系。1963年10月,科威特首相萨巴赫(后任埃米尔)与伊拉克总理贝克尔(后任总统)在巴格达达成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伊拉克承认科威特的独立和领土,双方确认了1932年伊拉克费萨尔王朝时期提出的有关边界的意见,这就是后来双方在边界地区的实际控制线,但两国间160多公里长的边界一直未最后划定。  1973年3月,伊拉克与科威特发生边界冲突。科威特指责伊拉克袭击并占领科威特北部边防哨所,并侵入科威特境内近两英里。而伊拉克则指责科威特对伊发动侵略,并提出两国各自后撤10公里,但遭到科威特的拒绝。萨达姆任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时曾公开向科威特提出对瓦尔巴和布比延两岛的领土要求。伊拉克外长称上述两岛对伊拉克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两岛必须归属伊拉克,并对两国边界其他地区提出了领土要求。经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秘密调解,伊拉克与科威特边界紧张局势暂时得到缓解,伊拉克军队撤出了科威特沙漠地区。1977年7月,两国重开边界,萨达姆保证不会入侵科威特。1978年5月,两国签订“合作条约”。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科威特表示支持伊拉克并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财政和物质援助,两国边界争端有所缓解。1989年9月,科威特萨巴赫埃米尔访问伊拉克,试图与萨达姆等伊拉克领导人探讨解决两国边界纠纷,但未获任何结果。石油 领土 债务进入1990年后,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边界争端再度激化。7月,伊拉克向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卡利比递交了一份备忘录,突如其来地对科威特进行了措辞激烈的指责;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表了内容相同的讲话。科威特国民议会就此发表声明,断然否认伊拉克的指责。此后,科威特很快便向阿盟秘书长递交备忘录,反驳伊拉克的指控。两国纷纷派要员出访游说并展开新闻战。与此同时,两国都向边界地区调兵遣将,尤其是伊拉克军队的动向更令人关注。一时间,海湾地区空气紧张起来。  阿拉伯国家为缓和这一触即发的形势纷纷出面调解。好几国领导人与伊拉克、科威特两国元首进行了电话联系,埃及穆巴拉克总统和约旦侯赛因国王还对两国进行了闪电式访问。阿盟秘书长卡利比更是直接出面斡旋。在埃及、沙特、阿尔及利亚、也门元首及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斡旋下,伊拉克与科威特同意在沙特的港口城市吉达举行谈判。8月1日,在沙特国王法赫德的主持下,科威特王储萨阿德与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易卜拉欣举行了谈判。易卡拉欣仍按伊拉克致阿盟照会内容对科威特进行指责,并提出双方发表新闻公报,以确定第二轮会谈在巴格达或科威特进行。科威特拒绝了伊拉克的指责和建议,谈判破裂。萨阿德王储遂于当日晚6时返回科威特。8月2日凌晨2时,伊拉克终于刀枪出鞘。  伊拉克出兵入侵科威特的直接现实原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两国在石油政策方面存在尖锐分歧。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石油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油价从1990年1月的每桶21美元下跌到年中的14美元。伊拉克指责科威特执行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计划,不执行欧佩克制定的限产保价的石油政策,一再超配额生产石油,无端降低油价,致使伊拉克蒙受140亿美元的损失。伊拉克称,科威特的做法是在剜伊拉克的肉,砸阿拉伯的饭碗。科威特则称,它在两伊战争期间确实是超额生产石油,但把大部分盈利用以援助伊拉克、巴解组织和阿拉伯事业。两伊停火后,科威特遵守欧佩克规定的配额,为限产保价作出了牺牲。科威特石油大臣解释说,科威特要求增加石油生产配额是为了满足它在西欧发展石油下游业务的要求。  第二,两国的领土纠纷日益严重。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两伊战争期间吞食伊拉克的领土,在属于伊拉克的地方建军事、石油设施和哨所,称这是对伊拉克的军事侵略行为。伊拉克还称,10年来科威特在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南部偷采属于伊拉克的石油,这些石油价值24亿美元,伊拉克对此保留要求偿还的权利。此外,伊拉克一直认为,科威特是伊拉克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威特则指出,伊拉克对它的指控是歪曲事实,颠倒黑白。鲁迈拉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威特境内,科威特是在自己领土上采油,无可非议。科威特反过来指控伊拉克在科威特境内打井采油,使科威特油田储量蒙受损失。科威特还指出,它与伊拉克之间12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有一段盛产石油的沙漠地带迄今未划定边界。事实上,这段沙漠上的油田呈锅底形,底部正好在科威特境内,加之科威特采油技术设备先进,因此,伊拉克感到科威特得了便宜而使伊拉克吃亏。对于领土纠纷问题,科威特要求阿盟组成一个仲裁委员会,根据科威特与伊拉克间现有的条约和有关文件划定两国边界。  第三,两国就债务问题产生争议。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外债约700亿美元。当时,海湾阿拉伯产油国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财政援助和贷款,其中科威特提供150亿美元,既有赠款,也有贷款。伊拉克提出,当年它与伊朗作战是保卫阿拉伯民族,因此应正式免除两伊战争期间它欠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债务。科威特认为它在两伊战争期间一直慷慨无私地援助伊拉克,但是伊拉克未经协商,单方面提出将所有债务一风吹是难以接受的。  伊拉克和科威特争端逐步从外交战、新闻战向军事冲突方面演化。事态在急剧变化,美国做出了直接介入的姿态。正当全世界以焦虑的心情注视事态发展、阿拉伯国家竭尽全力斡旋时,伊拉克最终还是武装吞并了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是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在国际社会和阿拉伯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就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应科威特政府的要求举行紧急会议,通过安理会第660号决议。该项决议谴责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认为这一事件破坏了国际和平与安全;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将其入侵科威特领土的全部军队撤至入侵前的位置;呼吁伊拉克与科威特两国立即举行谈判解决争端。  同日,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艾哈迈德?阿比德发表声明,要求伊拉克军队撤回到国际公认边界的伊拉克一侧,呼吁伊拉克与科威特通过对话,以理智和克制的态度解决争端。南斯拉夫联邦外交部长隆查尔在贝尔格莱德就此事件召开不结盟国家驻南斯拉夫使节紧急会议,会议对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表示深感不安,指出把这种行动作为解决争端的办法是不能接受的。  伊拉克对国际社会的这些反应未予置理。8月4日,伊拉克电台宣布成立“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该“临时政府”由9人组成,由侯赛因?阿里任总理。许多通讯社报道说,侯赛因?阿里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科威特的别动队。  8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再次举行会议,通过安理会第661号决议。该项决议要求所有国家立即停止进口伊拉克或科威特的一切商品和产品;停止向伊拉克和科威特出口一切商品和产品,包括武器和其他军用设备;不向伊拉克提供任何资金和任何其他财政及经济资源;吁请各国保护科威特合法政权及其机构的资产;对伊拉克在科威特扶植的政权不予承认。  尽管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接连通过两项决议,但事态仍在继续发展。8月7日,伊拉克电视台宣读了“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的一项声明称,“临时政府”决定废除科威特君主国,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日,萨达姆总统发表讲话称,“科威特好比是伊拉克这棵大树上分出的一根枝杈”。8日,伊拉克宣布,伊拉克与科威特合并,组成“统一的国家”。担任“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总理仅4天的侯赛因?阿里被任命为“统一国家”的副总理,其他8人被任命为部长级总统顾问。  8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拉克兼并科威特问题召开会议,一致通过第662号决议,宣布伊拉克无论以何种方式、何种借口吞并科威特,均不具法律效力,都是无效的;呼吁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拒绝承认这一吞并,不要从事任何可能造成间接承认这一吞并的活动和交往;再次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恢复这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萨达姆铁了心,就是不撤!与此同时,很多国家领导人发表谈话,许多国家政府发表声明,舆论界发表评论,对伊拉克入侵和兼并科威特进行谴责或表示遗憾;主张不以武力手段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要求伊拉克撤军;尊重并支持科威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呼吁伊拉克与科威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就该问题作出的各项决议。一些国家指出,希望伊拉克在联合国和阿盟范围内解决与科威特的争端问题;希望所有有关国家保持克制,避免事态扩大化和复杂化,以利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伊拉克入侵和兼并科威特事件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很大震动。事件刚一发生,阿拉伯各国领导人便进行多方联系,试图通过调解和协商,根据阿盟宪章精神,在阿盟范围内解决这一争端,避免冲突升级。但由于各种原因,阿拉伯国家对这一事件的立场并不一致,存在严重分歧。多数国家对此进行谴责或表示遗憾;部分国家对伊拉克表示不同程度的支持。  8月2?3日,阿盟应科威特的要求在开罗举行了部长理事会紧急会议。会议发表一项声明,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认为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分歧不应诉诸武力解决,不应以武力推翻别国的合法政府;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科撤军。阿盟21个成员国中,14国对这一决议投了赞成票,4票反对,1票弃权,伊拉克和利比亚未出席会议。这一投票结果反映了阿拉伯国家对此事件所持的态度。  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尤其震惊、不安和关切,纷纷表态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8月7日,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巴林6国组成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外长在沙特阿拉伯的港口城市吉达举行会议。会议发表的一项声明指出,必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尊重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伊拉克的入侵是对科威特主权和独立的公然践踏,严重违反国际法准则和阿拉伯及伊斯兰法规;重申支持科威特及其合法政府;拒绝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及带来的消极后果,呼吁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军。在阿拉伯世界三个区域性组织中,海湾合作委员会对此事件态度最鲜明,立场最一致。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许多阿拉伯国家立即提出召开阿拉伯首脑紧急会议解决这一争端。此后,各国围绕这一提案频繁活动,加紧磋商,各种主张、方案和建议纷纷出笼。有的阿拉伯国家主张伊拉克必须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恢复科威特埃米尔合法政府;有的国家主张科威特割地赔款,以换取伊拉克撤军;有的主张成立一支泛阿拉伯维持和平部队;有的则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有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提出某些修正或补充意见。  8月8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讲话中对萨达姆总统进行了严厉指责。他呼吁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军,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并就两国争端进行谈判。他否认埃及已同意派部队去沙特参加由美国牵头的多国部队,但他表示,埃及准备派兵作为阿拉伯联合缓冲部队去海湾地区。  8月10日,阿拉伯首脑紧急会议在开罗召开。阿盟21个成员国中的15位国家元首出席会议,其中包括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突尼斯未与会。伊拉克由第一副总理拉马丹率团与会。阿曼、摩洛哥、索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派政府级代表参加会议。穆巴拉克总统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明确指出,目前海湾危机的解决办法只能是伊拉克军队全部从科威特撤出。他还指出,阿拉伯选择和阿拉伯保护伞是目前条件下惟一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会上不乏争论和交锋,尤其是伊拉克代表团与科威特代表团之间的唇枪舌战更令人注目。最后,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谴责伊拉克入侵和兼并科威特;谴责伊拉克在靠近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区集结军队;要求伊拉克军队立即从科威特撤回到1990年8月1日之前的地方,恢复伊拉克入侵之前的科威特合法政权;支持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阿拉伯国家根据联合国宪章和阿拉伯共同防务协议为实现合法防御所采取的措施;应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要求,向这些国家派遣阿拉伯部队,帮助保卫其领土和安全,以防外来进攻;重申遵守联合国安理会作出的有关伊拉克入侵和兼并科威特问题的决议。在出席会议的20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对这项决议投了赞成票;伊拉克、利比亚和巴勒斯坦反对;阿尔及利亚和也门弃权;约旦、苏丹和毛里塔尼亚对该项决议有保留。  阿拉伯首脑紧急会议闭幕前夕,萨达姆总统发表讲话,呼吁阿拉伯人和全世界的穆斯林发动一场圣战,解放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圣地麦加和麦地那,推翻沙特王室政权和埃及政权。8月12日晚,萨达姆总统提出一项“全面解决中东占领问题”的倡议。他在这项倡议中提出,应把所有的侵略和所谓侵略问题一并提交安理会裁决。根据同一原则,以色列必须无条件地从它占领的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及一切阿拉伯领土上撤军;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两伊从对方领土上撤出去,然后再安排解决科威特一案的计划。安理会必须按作出对伊拉克进行制裁决议的同一原则,处理上述“占领”问题。他在这项倡议中还提出,取消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美国和其他外国军队立即撤出沙特阿拉伯,由一支不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军队取而代之,这支阿拉伯军队的规模和参加国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美国和以色列迅速作出反应,表示拒绝萨达姆提出的此项倡议。部分阿拉伯国家则支持这项倡议。  伊拉克入侵和兼并科威特,还造成了65个国家驻科威特使领馆的命运问题。8月9日,伊拉克电视台发表一项声明称,由于科威特与伊拉克已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驻科威特的各外交使团的使命已经结束,不再具有官方地位,从而变为非法。因此,伊拉克外交部要求各国在8月24日之前关闭在科威特的使馆,这些使领馆可将其一切公务活动移到巴格达进行。伊拉克的这一举动在国际社会又掀起新的风波。一些国家表示,它们拒绝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兼并,联合国安理会、阿盟等国际组织已就此作出明确决议。因此,这些国家认为,伊拉克要求外国关闭驻科威特使馆违反了国际法,是非法的。欧共体、东盟、日本、泰国等表示拒绝把外交使团撤出科威特。有的国家表示准备从科威特撤馆,但不将使领馆合并到其驻巴格达使馆。此外,许多国家在科威特有大批侨民、工程技术人员、承包劳务人员和其他人员,这些人员的安全也应一并予以考虑并应做出适当安排。驻科威特外交使团及大批外国人的去留问题已变成错综复杂然而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外交危机。8月18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第664号决议,要求伊拉克不得采取任何危害外国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行动,允许外国公民立即撤离伊拉克和科威特,允许他们立即与他们国家驻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领事官员进行接触,并要求伊拉克政府撤销要外国关闭驻科外交使团的决定。美国人坐不住了 8月25日,安理会以13票赞成、2票弃权通过了第665号决议,呼吁在海湾地区部署海军力量的国家必要时采取与具体情况相称的措施,以阻止出入伊拉克的船只,并对其货物和目的地进行核查,从而确保安理会关于对伊拉克实行贸易制裁的第661号决议得以实施;号召所有的成员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向要求帮助的有关国家提供援助,同时要求有关国家在执行本决议时协调行动。  1990年8月海湾危机爆发后到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前,这场危机一度处于军事对峙阶段。这是指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的军事对峙。  伊拉克以武力吞并科威特为美国染指海湾提供了良机。海湾危机爆发后,美国迅速作出反应,提出处理海湾危机的指导原则,即:伊拉克必须立即、无条件、全部从科威特撤军;科威特合法政府必须恢复;美国一向致力于海湾的安全与稳定;美国决心保护美国公民的安全。与此同时,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政府邀请美国出兵海湾。  美国为确立其霸权主义的战略需要,打着“主持正义,反对侵略”的旗号,决定出兵海湾。1990年8月,美国军事当局制定了大规模出兵海湾的“沙漠盾牌”行动计划,布什总统下令美军第82空降师和一批战斗机首先进驻沙特阿拉伯,并牵头组成多国部队。  到1990年10月底,“沙漠盾牌”的第一阶段即防御阶段的部署宣告完成。这时,美国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23万人,其中地面部队16万人,装备主战坦克1000辆,海军作战舰只80余艘,空军作战飞机约450架。除美国和海湾6国军队外,多国部队中其他向海湾地区派兵的国家达20多个,总兵力约9万人,其中阿拉伯国家派兵5.5万人,其他西方国家派兵3.5万人。  1990年11月初,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实施“沙漠盾牌”第二阶段即进攻准备阶段计划。到1991年1月,美国陆续向海湾地区调集53万人的兵力,其中陆军约30万,坦克2500余辆,装甲车2000余辆;海军17余万人,其中海军陆战队9.5万人,各种类型的舰艇120余艘,舰载机450余架,陆战队作战飞机260架;空军5万余人,各种类型作战飞机约860架。阿拉伯国家的总兵力约20万人,坦克1600辆,作战飞机200架。其他西方国家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约6万人,各种类型的舰只60余艘,作战飞机200余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形成明显军事优势,具备了向伊拉克发动进攻的军事能力。与此同时,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制裁、军事上封锁的手段,采取“以压促变”的方针。  与此同时,伊拉克也强化种种应对措施。伊拉克加紧扩军备战,强化对科威特的占领;抓和谈旗帜,派员四处游说;利用宗教招牌提出“圣战”口号,利用阿以冲突和美国军事介入在阿拉伯世界掀起反美浪潮,采取“以拖待变”的方针。伊拉克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形成军事对峙。  在对峙阶段,国际社会有关方面为争取和平解决危机作出不懈努力。此一时期的各种调解活动非常频繁,种种解决方案纷纷出笼,但都无济于事。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 8号决议,规定伊拉克应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从科威特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强迫它撤军。1991年1月9日,美国和伊拉克两国外长在日内瓦举行会谈,但因两国立场相距甚远,会谈破裂。  伊拉克没有按安理会第678号决议规定的日期从科威特撤军,国际社会调解海湾危机对立双方的努力均告失败。1991年1月17日,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历时42天,因此,人们称之为“六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地面战斗历时4天,计100小时,因此,人们又称其为“100小时战斗”。  这场战争共分两个阶段。1991年1月17日至2月23日为第一阶段,历时38天,是空袭作战阶段。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等10国空军参加了空袭作战行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动用2000多架作战飞机,对伊拉克共进行10万余架次空袭,平均每天出动2600多架次。在这些空袭作战行动中,85%为美军飞机。在出动的空袭中,50%的飞机执行轰炸和战斗掩护任务,总投弹量达20万吨。人们注意到,当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当量总共才4万吨,由此可见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的空袭活动规模之大。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第一阶段空袭的主要战略目标主要集中于三大系统。连续大规模袭击伊拉克的还击力量系统,包括地对地导弹发射装置、核设施、生化武器工厂等;连续大规模袭击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其中包括雷达、机场、机库、防空导弹等;连续大规模袭击伊拉克的指挥中枢系统,包括情报、通讯、指挥控制系统等。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使伊拉克作战指挥失灵,丧失战争升级能力,剥夺伊拉克的反击能力,确保多国部队掌握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和制空权。  第一阶段初期,伊拉克主要利用战前准备好的大量地下设施,采用以“藏”为主的方针,较有成效地顶住了多国部队大规模空袭的“三板斧”,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挫败了美军空战制胜、速战速决的企图,迫使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延长空袭作战时间。伊拉克为改变被动挨打局面,向以色列发射了35枚地对地导弹,其中17枚被以色列“爱国者号”拦截;对沙特阿拉伯发射36枚导弹,其中28枚被拦截。伊拉克发射的导弹对战局的发展未能产生实际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连续大规模空袭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伊拉克损失惨重,指挥控制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战争潜力大为削弱,其作战部队后勤补给线基本被切断,科威特战区伊拉克军队地面一线部队14个师的战斗力被削弱50%以上,二线部队战斗力只剩下50%到75%。  1991年2月24到28日为海湾战争的第二阶段,历时4天,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地面攻势的阶段。地面战斗进行了100小时,故被称为“100小时战斗”。  多国部队中,出兵参加地面作战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巴林、卡塔尔、阿曼,共计11个国家。多国部队制定的作战方案的特点是,周密准备,密切配合;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空中地面火力密切配合,同时压制战役全纵深;用兵一反常规,着眼全局取胜;充分发挥装甲部队的机动能力,实施快速突击;大纵深分割包围,实施一翼卷击;空降密切配合,进行前后夹击。萨达姆被打回老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巧妙地运用了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策略。战前,美国将地面部队主力部署在沙特与科威特边境以南地区,并不断进行实战进攻演习,使伊拉克误认为美军将从科威特南部地区实施主要突破。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英、法海军则在科威特沿海佯动,使伊拉克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将发起大规模登陆作战,旨在夺取科威特首都,从而诱使伊军主力集中部署在科威特境内。但在地面战役发起前,美军巧妙地将其主力第18空降师换位。第18空降师曾参加过入侵巴拿马的战争,是美军王牌空降师。该师人不知鬼 不觉地调到伊军设防薄弱的科威特以西的伊拉克与沙特边境,也就是科威特与沙特边境交会点两侧及其以西300多公里的腊夫哈一线。伊军由于失去制空权和空中侦察能力,对美军兵力部署这一重大变动毫无察觉。  1991年1月24日凌晨4时地面战斗打响,美军仅留不足一个师兵力作为战役预备队,其余部队全部投入战斗。多国部队先后分5路从科威特与沙特边境及伊拉克与沙特边境突破防线,美军两栖登陆部队在海上进行佯攻。美第七军和英第一装甲师组成的突击纵队为主攻部队。美军不是从其主攻方向首先发动进攻,而是从沙特与科威特边境对科威特南部地区的伊拉克军发动了突然进攻,这更使伊军坚信美军的主攻方面在沙特?科威特边境一线。但数小时后,美、英、法主力部队突然在沙特?伊拉克边境突入伊拉克境内,打得伊拉克守军措手不及。多国部队成纵梯次配置,采取大纵深迂回穿插的战略,向科威特纵深推进,对科威特进行战略迂回,分割包围伊驻科部队及伊南部的共和国卫队。多国部队对科威特战区的伊军基本形成包围态势。  就在这严峻时刻,萨达姆主持召开了一系列高级领导人会议,对战争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一些部署,决定对多国部队采取避其锋芒、保存实力、伺机反击的方针。伊拉克为准备与多国部队在科威特进行决战,在科威特部署了三道防线。伊拉克在第一道防线配备了大量坦克、机枪等各式武器,布兵10万,并设有大片布雷区、反坦克壕和大面积带刺铁丝网。第二道防线由26万多军人、90门大炮和1500多辆坦克组成。伊拉克在第三道防线配备了三个装甲师和数百辆T?72坦克,其中多数是受萨达姆直接指挥的共和国卫队精锐部队。此外,伊拉克还在科威特境内挖了大量战壕,修了大量暗堡,埋了大量地雷。但在多国部队猛烈攻势下,这三道防线无济于事。伊拉克军队按照萨达姆命令撤退,在溃退之中连遭多国部队空袭,死伤众多。  2月26日深夜,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的特种部队首先进入科威特城。27日凌晨6时许,科威特军队举行入城仪式,同日上午9时许,入城的科威特军队在市中心国际和平广场升起科威特国旗。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在科威特城机场及周围地区全歼伊军第三装甲师,击毁伊军坦克100多辆,多国部队在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及科威特西北部地区围歼伊拉克共和国卫队5个师等精锐部队。2月28日上午,战斗基本结束。当日上午8时,美国总统布什下令美军及其盟国的军队暂停军事行动;上午11时,萨达姆也被迫宣布停火,并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就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做出的12项决议。  这12项决议如下:(一)1990年8月2日通过的关于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660号决议,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要求伊拉克和科威特谈判解决它们的争端。(二)1990年8月6日通过的关于对伊拉克采取经济制裁的第661号决议,决定对伊拉克采取强制性的广泛经济制裁;成立监督执行该项决议的661委员会;保护科威特合法政府及其机构的资产;不承认占领国在科威特建立的任何政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国外的资产。(三) 1990年8月9日通过的关于不承认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第662号决议,决定伊拉克不论以任何形式和任何借口兼并科威特均无法律效力;要求所有国家、国际组织和专门机构不承认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兼并;要求伊拉克撤销其兼并科威特的行动。(四)1990年8月18日通过的关于要求允许第三国国民立即离开科威特和伊拉克的第664号决议,要求伊拉克准许和便利第三国国民立即离开科威特和伊拉克,准许领事人员立即和继续不断前往探视这些国民;不得危害这些国民的安全或健康;要求伊拉克撤销其关闭各国驻科威特外交和领事使团及取消使团人员豁免权的命令。(五)1990年8月25日通过的关于对伊拉克实行海上封锁的第665号决议,呼吁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正在海湾地区部署海军部队的会员国必要时在安理会授权下采取符合具体情况的措施,拦截一切进出海运船只,以便检查与核实其货物和目的地,并确保第661号决议所规定的与此种海运有关的规定。(六)1990年9月13日通过的关于对伊拉克或科威特平民提供人道主义食品援助原则的第666号决议,请秘书长定期向661委员会提供伊拉克、科威特食物供应情况,由该委员会决定是否出现了人道主义紧急援助的情况,并应通过联合国,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或其他适当机构的合作下提供食物,以保证这些食物分到原定受惠者手中。(七) 1990年9月16日通过的关于谴责伊拉克撤销驻科威特外交使团的第667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释放被扣留的外交人员和外国侨民,进一步要求伊拉克立即保护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使领馆所在地及其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且不得采取任何阻碍使领馆履行职务的行动,包括同它们的国民接触和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与利益。(八)1990年9月24日通过的关于委托661委员会审查援助要求的第669号决议,委托该委员会审查向因执行贸易禁运而遭经济损失的国家提供援助。(九)1990年9月25日通过的关于禁止向伊拉克空运的第670号决议,就对伊拉克、科威特实行空中封锁有关事宜作了具体规定。(十)1990年10月29日通过的关于要求伊拉克对其侵略承担责任的第674号决议,要求伊拉克不得扣留第三国国民为人质;重申要求伊拉克立即保护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外交及领事人员与馆舍的安全和福祉;决定伊拉克应对此次战争破坏及经济损失负责。(十一)1990年11月28日通过的关于谴责伊拉克改变科威特人口构成的677号决议,责成联合国秘书长保管一份已获科威特合法政府证明其真实性的科威特人口登记册,所登记人口的截止日期为1990年8月1日。(十二)1990年11月29日通过的关于对伊拉克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的第678号决议,给予伊拉克最后一次遵守安理会第660号决议及随后的所有有关决议的机会;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各有关决议,否则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并执行安理会所有有关决议,并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海湾危机结束后,联合国安理会就处理海湾战后有关事宜又通过了一些决议。中国大陆人员和台胞撤离科威特纪事 伊拉克在这场战争中惨遭失败,损失严重。仅在地面战斗中,伊拉克就有42个师被歼灭或被击溃,被俘官兵约达8万人。从空袭阶段到地面战斗中,伊拉克伤亡人员共达10到15万人。伊拉克被击毁的坦克3300辆,火炮2200门,装甲运兵车2100辆,分别占伊拉克各战区坦克的78%,火炮的70%,装甲运兵车的73%。伊拉克的工业、石油及其他经济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巴格达和巴士拉遭受破坏的程度更为严重。据统计,伊拉克在这场战争中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  由于力量对比悬殊,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赢得了这场战争。据统计,多国部队人员损失仅1000人左右,其中美军300人左右;损失各种类型飞机约50架,其中美机38架;美国两栖攻击舰与巡洋舰各1艘触雷负伤。  沙特阿拉伯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沙特阿拉伯是这场战争的主要对阵国,但无力应对局面。面临伊拉克的入侵威胁,沙特政府毅然决定让美国等多国部队进驻沙特,并动员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惜一切代价,依靠外国力量打赢这场战争。据统计,这场战争多国部队的战争费用高达700亿美元,而沙特在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中的各项支出就达500多亿美元,其中向美国出资135亿美元,约占捐赠总额450亿美元的30%。此外,沙特阿拉伯还向多国部队提供陆、海、空军基地,负担多国部队一切后勤供应。  科威特遭伊拉克入侵,遭到严重浩劫。据报道,科威特在这场浩劫中各项损失高达600多亿美元;死亡人员1.2万之多;40多万人流离失所;约200幢楼房被焚毁;全国950口油井有67 0口被伊拉克点火焚烧,每天烧掉价值1?4亿美元的原油。此外,这场战争造成严重污染问题,尤其是油烟造成的大气层污染更为严重。  中国大陆人员和台胞撤离科威特纪事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我国在科威特共有4885人,其中大部分是在科威特工作的工程劳务、医务等各类人员,有大使馆、新华分社工作人员,还有约150名台港同胞、新加坡和埃及华裔。由于形势紧张,伊拉克占领军胡作非为,我国在科威特的人员安全毫无保障,他们在生活上也遇到很大困难。有的公司储备粮严重不足,有的工地缺水,有的公司的汽油遭伊拉克士兵抢劫,无法发电,高温下无法开空调。  我国驻科威特使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了必要的应急措施,决定把住在埃米尔王宫附近的8名新华分社人员和在科威特大学学习的留学生接回使馆,并把在科威特工作的女医生和女劳务人员安排到商务处招待所。使馆为稳定各公司数千劳务人员的思想情绪,解决他们的具体生活困难做了大量工作,但科威特的条件每况愈下。8月9日,伊拉克宣布各国在8月24日之前必须关闭在科威特的使馆。大家听到这一消息后,心情更加焦急,都在盼望着国内尽快作出撤离在科威特工作人员的决定。  伊拉克入侵、兼并科威特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我在科威特工作的全体人员的安危,江泽民总书记亲自过问此事。李鹏总理指示:“要争取时间,抓紧采取一切办法,不惜代价,把在科威特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同胞)平安接运回来。”在外交部、经贸部、公安部、中国民航总局、国务院港澳办和对台办、海关总署、卫生部等单位的具体参与下,制定了撤离回国的总体方案。根据这一总体方案,在国内,这项工作的对外交涉由外交部负责,人员撤离的组织安排由经贸部负责。由于海湾水道被封锁,通往沙特的陆路又为伊拉克军队阻绝,惟一的办法只有从科威特乘车经伊拉克转至约旦首都安曼才能搭乘飞机。所以,在国外,这项工作由驻科威特、伊拉克、约旦和阿联酋使馆分段负责。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滞留在科威特的台港人员约150人,其中大多数是台湾人员。他们中有台湾派驻科威特“商务代表处”的人员,也有私营企业的人员,而大部分是“中华工程公司”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家属。这些技术人员在科威特主要承担机场跑道的修建工程。由于他们住在机场附近,他们的住所便成为伊拉克入侵者重点警卫的禁区,这给他们在生活上带来很多困难。  伊拉克入侵、兼并科威特后,台湾当局也曾研究过如何接出台留科人员的方案。台湾“外长”钱复等公开表示,台湾“有自己的办法,要用自己的渠道”。他们声称,台湾当局一直在接触各种渠道,设法安全撤出台留科人员,但这些渠道“绝不包括中共”。当时,台湾当局曾与美国、日本、伊拉克、伊朗、约旦、韩国、沙特、巴林、泰国、匈牙利等10国进行过联系,乞求帮助,但都无济于事,它所谓的渠道不灵。滞留在科威特的台湾人员只好自谋出路。台“外交部”派往科威特负责主持全面工作的“代表”见势不妙,与其妻及属下9人假以韩国籍现代公司属员身份先行逃离科威特,撇下其他台湾人员于不顾。两名在科私营企业工作的台湾同胞为逃命,驾车逃到科威特与沙特阿拉伯交界处,两次企图越境逃离科威特,但都被伊拉克士兵用枪逼回科威特。  “中华工程公司”在科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家属宛如一群孤儿,叫天不应,呼地不灵,一筹莫展。这些台湾同胞听说他们住地附近的科威特妇女被伊拉克士兵强奸,对自己眷属的安全分外担心。他们通过我国有色公司和中土公司驻科办事处负责人询问我们使馆能否向他们提供帮助,我们很快便给予肯定答复。接着,台湾“中华工程公司”驻沙特、科威特经理直接与我们使馆就此事宜进行电话联系。次日,他与另外三人到我们使馆提出三点要求:第一,住地附近驻有伊拉克军队,这些军人到台胞住地找姑娘,威胁到台胞女眷的安全。为此,他们要求将29名女眷及孩子迁至中国大使馆住。第二,要求使馆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可以把国旗挂在住地。第三,大陆人员撤离时,要求帮助他们一起撤离。  我国驻科使馆经研究并请示国内,对台胞的要求很快给予答复。对其第一项要求,对台胞女眷的处境深表同情,但使馆住房有限,实在难以腾出多余空房,便将台胞女眷及孩子安排在使馆商务处招待所住,大陆在科工作的150名女职工也做了同样安置。对其第二项要求完全给予满足。对其第三条要求表示同意,将统一安排他们随大陆职工一起撤离。因台湾的护照不能使用,将发给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因情况特殊,手续可以从简。台胞对此再三表示感谢。他们提出,如大陆在科人员有何困难,他们也将鼎力相助。他们主动向大陆公司工地送油、送水。台胞眷属及孩子住进商务处招待所后,受到热情周到的照料,他们深受感动并提出要送给招待所一万美元,以表酬谢之情,被我们有关人员婉言谢绝。在这段时间里,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亲如家人。他们共同表示,不论是大陆人还是台湾人,大家都是中国人,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渡难关。撤离海湾 中国赢得满堂彩海湾危机继续发展,伊拉克当局要求各国驻科威特使馆闭馆的日子越来越近。国内要求一定要把在科的全体中国人安全撤出,行动越快越好,以防不测。国内一再指示,人员撤离时要编好大队、小队、班、组,指定各级负责人,要求大家听从指挥,严格组织纪律,途中提倡团结互助,遇有情况冷静处置,严防出现混乱,要充分体现中国人有组织有纪律有道德的气度。人员分批撤离时,应优先照顾妇女、患病人员。国内还一再指示,为体现祖国对港、澳、台同胞的关切,在撤离时,对港、澳、台同胞应优先照顾,并向他们提供一切便利; 要求驻科威特、伊拉克、约旦、阿联酋使馆大力协助查找和安排港、澳、台同胞,尽快使他们安全撤离科威特、伊拉克,并对他们的合理要求酌情适当满足。  根据国内指示,驻科威特使馆和驻科各公司人员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人员撤离工作中去。他们进行周密细致的组织安排工作,除安排大陆全体人员和台胞外,还找到了在科的香港人、华裔新加坡人、埃及华侨、马步芳的侄孙女及孩子、在科威特定居多年的原籍新疆的老华侨全家等。此外,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混乱情况下,有32名大陆劳务人员一度下落不明,经我方与伊方联系,才知道他们已被送往巴士拉监狱,伊方很快便把他们送往我国驻巴格达使馆。与此同时,使馆拟定了全体人员分批撤离的名单,通知到每个人。计划用100辆大型车辆,于8月18日集中安排大批人员撤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8月16日,这100辆车被伊拉克军队强行开走,用作将科威特的物资运到巴格达的货车。这一突然变化使中方人员无法按原方案集中撤离,只能重新组织车辆。从8月19?25日,在短短的一周内,在科的全体中国人员共4885人全部撤出科威特。  在撤离科威特之前,我国驻伊拉克使馆就按国内指示精神,做好了必要的对外交涉和组织安排工作。伊方应允通知伊拉克边防站对中国人提供方便;免除进出境签证;不检查行李;鉴于部分在科劳务人员的护照无法从业主处索回,对无护照者给予特殊照顾,由使馆出具集体旅行证,证明他们来自科威特。撤离人员路经伊拉克如遇抢劫,伊方答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与此同时,使馆组织人员携带食品、罐头、饮料、药品、汽油,分头到巴格达各路口负责接送,照料撤离人员,并负责收容失散人员。在使馆人员的努力和关照下,失散人员全部归队,全体撤离人员得到了短暂却十分必要的休整,这项雪中送炭的工作给撤离人员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驻约旦使馆为接送撤离人员做了大量工作。驻约旦大使就此事宜多次与约方联系交涉,使馆参赞率员专程到边界迎接、照料撤离人员。约方对中国人提供了一切方便。当撤离人员从伊拉克出境时,约旦边防官员把入境签证的印章交给中国人自己办理盖章手续。按照国内指示,驻约旦使馆包下四家旅馆,供撤离人员过境休息之用,大使馆还派专人负责迎送和照料他们食宿。  为能迅速、安全地将在科全部人员接回祖国,经国务院批准,民航总局决定派专机前往安曼接人。这项决定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在国外人员的关切,也是一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任务。这项工作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先把撤离人员由安曼接运到阿联酋沙迦,第二段再从沙迦运抵北京。为此,驻阿联酋使馆和驻迪拜总领馆专门成立了迎送撤离人员领导小组,派专人负责这项工作。  到8月29日中午,4741人(中方在科人员4738人,另有3名华裔新加坡人)分乘我国民航的24架次包机和班机平安回到北京。137名台湾人和4名香港人在撤至安曼后自行返回目的地,另3名埃及华侨径直返回开罗。  当第一批撤离人员抵达北京时,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受李鹏总理委托,专门到机场向他们表示欢迎和慰问。机场海关人员遵照国务院领导关于“特殊情况,特事特办,提供一切方便”的指示,对全体回国的撤离人员给予热情而又周到的照顾。  此次撤离工作进行得如此顺利,受到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单位的一致赞扬。江泽民总书记指示,要对此项工作给予表扬。在接运人员过程中,各使馆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赢得了撤离人员的好评和赞扬。  从科威特撤出的全体中国人都已平安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这项工作引起了巨大反响,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  在国外,当外国人看到挂有五星红旗的浩浩荡荡车队时,他们齐口称赞:“中国好!”当撤离人员听到国内决定派专机接他们回国的消息时,当他们从国外到国内,所到之处都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时,他们处处感到祖国的温暖,很多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人在抵达北京时打出自己书写的标语:“祖国好!”“祖国,我想念您!”有的人高呼:“共产党万岁!”许多人深有感触地说:“尽管行程数千公里,历尽千难万险,但每到一地都得到使馆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并能在短短几天内顺利回到祖国,这同滞留在伊拉克、约旦边界上其他国家数万难民无依无靠的境遇相比,还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好!”这段发自肺腑的言谈,表达了广大撤离人员的心声。  积极协助台、港、澳同胞撤离科威特一事,在台湾岛内和香港引起强烈的反应,并获得普遍赞扬。台湾舆论认为,从科威特撤离人员一事清楚地表明了海峡两岸的国际地位和外交实力的悬差态势,显示出台湾“外交”的“弱势无力”和大陆在外交上的优势和强大的影响力;台湾当局在国际上无法保护台胞的权益,说明台湾“实质外交”作用十分有限。有的报纸嘲笑、指责台湾当局在人命关天的时刻还“不要中共帮助”,表明他们纯系只顾自己“面子”,而“不以人道为前提”的行径。  接连撞击热点的萨达姆  香港报纸在社论中说,在救援台湾在科人员问题上,北京处理得相当漂亮,自应赢得台湾及海外各地华人的赞扬。香港《天天日报》8月26日在题为“中国使馆救人显尽民族感情”的社论中说,如果不是得到中共驻科威特使馆的义助,数百名港客及台湾人员仍陷落在战火迫在眉睫的险境,不知何日方能与家人团聚,甚至客死他乡的战火中。该社论还说,中共使馆协助营救港台同胞,让这群无助的“孤儿”先行撤走,纯是基于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纵所处地域不同,政治信仰有异,但彼此都是炎黄子孙。台湾的一些知名人士,甚至台湾及在海外的亲台华文报纸也都认为,撤员一事有利于促进未来两岸的关系。  许多随大陆人员撤离科威特的台湾同胞再三感谢对他们提供的帮助,多次流下激动的泪水。他们说,是祖国拯救了他们,他们永远不忘祖国对他们的关怀和照顾。旅美华人赞扬这一行动体现了我国对台胞“怀有深厚的骨肉情谊”,是“患难见真情”。他们称赞我们采取果断行动,向处于险恶环境中的台胞伸出援助之手,此精神十分珍贵,犹如一颗“精神炸弹”,其政治影响“无可估量”。它使广大华人看到,新中国才是全球炎黄子孙的“名副其实的坚强后盾”。  此外,台湾“外交部”派驻科威特“代表”因玩忽职守,临阵脱逃,受到台湾舆论界和许多华人的谴责。8月28日,台湾“外交部”以“在非常情况下失职”为由,解除了他的职务,并给予记过处分,据说他是台“外交部”第一位因失职而被解职的“外交官”。  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世人不会忘记这一事件。在这一危机中,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渡难关,它是海湾战争中有关中国人在海外命运攸关的一段生动插曲,也将成为中华民族统一进程史中的一段佳话。战后,萨达姆内外交困 萨达姆应对困境  海湾战争的重创本已使伊拉克元气大伤,制裁措施的实施对伊拉克更是雪上加霜。萨达姆内外交困,处境维艰,但他从不认输,在困境中奋力拼搏。  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仍来自美国。战后,美国对伊一直采取“ 遏制”政策。为此,美、英、法在伊拉克设立“禁飞区”和“安全区”,美、英战机对伊进行狂轰滥炸。美中央情报局在伊设有据点,美特工和雇用的间谍在伊大肆活动。几年的实践证明,美国采取的这些措施未能达到动摇萨达姆统治基础进而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的。于是,美又提出“倒萨”口号,采取“遏制”与“倒萨”并举的方针。美一直在加大对伊施压的力度。  美国向伊拉克施压的另一手段是在国际社会中孤立伊拉克。从客观上讲,伊拉克出兵入侵科威特,在海湾战争中是战败国,联合国针对伊拉克连续通过了许多项决议,伊拉克与周边国家及世界上许多国家交恶,使伊拉克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与此同时,美国极力打压伊拉克,损坏伊拉克的形象,在外交上孤立伊拉克,增加了伊拉克的困难,压缩了伊拉克的外交活动空间。  美国还通过支持伊拉克国内外的反对派向萨达姆施压。美国中央情报局拉拢和扶植伊拉克在国外的反对派,向其提供资金,召集他们开会,制定“反萨倒萨”计划。美国利用库尔德族向萨达姆发难。库尔德族是伊拉克的少数民族,拥有近400万人口,居住在伊拉克北部。长期以来,库尔德族企图谋求独立,与中央政府矛盾尖锐,多次造反被镇压,遭受杀戮。海湾战争结束后,库尔德族地区爆发了反对萨达姆的武装暴动。南部什叶派妄图借此机会建立独立于中央政府的阿拉伯斯坦,他们举行反萨达姆的抗议活动,一度控制了南部部分地区。反对派遥相呼应,在首都巴格达发生了反对萨达姆的骚乱,甚至连伊拉克驻加拿大大使和驻突尼斯大使也叛逃到伦敦,加入反萨达姆联盟。  自1990年8月以来,联合国通过一系列决议,对伊拉克实行全面制裁,使伊拉克综合国力严重削弱,伊拉克的经济、社会状况全面恶化。在长期制裁的情况下,伊拉克外汇储备几近枯竭,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下降,货币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物资短缺,社会普遍贫困化,人民生活极其困难。因缺医少药,死亡率相当高,儿童死亡率更高。社会秩序不断恶化,犯罪率不断上升。  美国、以色列和伊拉克国内外的反对派一直在策划暗杀萨达姆,从肉体上将他消灭。为此,他们制定了一个又一个方案,采取了许多行动,其中包括收买伊拉克高级军官,派遣杀手潜伏到伊拉克内地靠近萨达姆的地方,寻机使用尖端精密武器,但这些手段均无济于事。与此同时,反对派也对萨达姆的儿子采取暗杀行动。1996年12月12日,萨达姆长子乌代在外出途中突遭袭击,他虽幸免于死,但却严重受伤,落下终生残疾。  困境出乱,海湾战争后,萨达姆家族纠纷频仍,矛盾重重,严重内讧,发展到自相残杀地步。萨达姆两“驸马”始而叛逃继而回归又双双命丧黄泉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实例。  萨达姆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及三个女婿,他的大儿子名为乌代,二儿子名为库赛,大女儿名叫拉黛,其夫婿侯赛因卡迈勒,曾任工业和军工部长,二女儿名叫拉娜,其夫婿萨达姆卡迈勒曾任总统特别卫队司令,小女儿名叫哈拉,与一名高级军官结为伉俪。  萨达姆的大女婿和二女婿是同胞兄弟,生于伊拉克萨拉丁省欧加村,与萨达姆是同乡,是萨达姆叔叔的儿子。萨达姆的大女婿侯赛因卡迈勒生于1958年,年轻时入伍当兵,接受军事训练。因他与萨达姆是同乡,又有亲戚关系,便被派到萨达姆卫队任少尉军官。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有一次亲临前线视察,突遇伊朗飞机轰炸。侯赛因卡迈勒见状不妙,奋不顾身地扑上前去,掩护萨达姆,表现得非常勇敢。萨达姆对这位青年军官非常赏识,下令破格提拔,并将自己的大女儿拉黛嫁给他。侯赛因卡迈勒成为“驸马”后,平步青云。萨达姆授予他上将军衔,先后任命他为军工部长、国防部长和工业、工矿部长等职,直接参与领导伊拉克的一系列武器研制和开发计划。侯赛因卡迈勒进入萨达姆核心领导层后,请求萨达姆任命其胞弟萨达姆卡迈勒为特种部队司令,负责萨达姆总统的安全,遂与总统的二女儿拉娜结婚。这样,卡迈勒兄弟二人便成为伊拉克显赫人物。  随着卡迈勒兄弟权力的膨胀,他们与萨达姆总统大儿子乌代产生了政见分歧和权力之争。在处理联合国武器核查问题上,卡迈勒与乌代产生分歧。卡迈勒主张与联合国武器核查特委会进行全面合作,以此争取联合国尽快解除对伊拉克的制裁,但乌代则持强硬立场,坚决拒绝与联合国武器核查特委会进行合作。他们为此争吵,互不相让关系进一步恶化。这种情况引起了萨达姆总统的警觉,他开始进行干预,从而使卡迈勒兄弟感到不安。兄弟二人深知岳父的谋略与手腕,也深知乌代的为人。乌代性情暴躁,飞扬跋扈,素有“小暴君”之称,他经常与人争吵,一时性起便开枪打人,甚至连他的叔叔也被他开枪打伤。卡迈勒兄弟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担心自己会遭到厄运,经过一番周密策划,决定出逃。  1995年8月8日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辰日,又恰逢纪念两伊战争结束7周年,伊拉克官方宣布,全国放假4天。就在这一天凌晨,卡迈勒兄弟带着他们的妻子、孩子和随同人员,乘坐十几辆奔驰牌轿车,悄然驶出巴格达城,经过近1000公里的长途跋涉,顺利到达约旦首都安曼。他们抵达安曼后,提出了政治避难要求。约旦国王侯赛因于8月10日接见他们,同意给予他们庇护,安排他们下榻在安曼市郊的一个国王迎宾馆内,并对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安措施。卡迈勒兄弟在安曼举行记者招待会,声称他们是因为对伊拉克现状不满及对伊拉克前途感到担忧而出走的,表示他们谋求与伊拉克其他反对派采取联合行动,尽一切努力推翻萨达姆政权。  萨达姆两“驸马”携带家眷叛逃寻求政治避难,在伊拉克国内引起极大震动,在国际社会中也掀起轩然大波,萨达姆极为恼怒。  1995年8月9日,萨达姆颁布命令,罢免侯赛因卡迈勒军工部长的职务。与此同时,他派其长子乌代与前国防部长阿里马吉德作为特使,于8月10日抵达安曼会见侯赛因国王。乌代力图说服侯赛因国王遣返出走者,得到的答复是出走者愿意留在约旦。乌代又请侯赛因国王允许他与出走者见面,得到的答复是出走者一致拒绝这种见面。在乌代离开安曼后,萨达姆又派其夫人访问安曼,企图以母女之情感化两个亲生女儿,说服她们回国,但依然没有成功。于是,萨达姆发表了一份告人民书,宣布卡迈勒已背叛祖国,并指控他们盗窃了伊拉克人民数百万财产,成为大逆不道之人。杀婿没商量美国对伊拉克最高决策层发生内讧感到高兴,8月8日,克林顿总统与侯赛因国王通电话,强调如约旦遭到伊拉克的威胁,美将给予军事支持。8月11日,美国派高级军事专家飞往安曼会晤卡迈勒兄弟。  卡迈勒逃往约旦本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想利用约旦为活动基地,在美国支持下,联合伊拉克反对派,推翻萨达姆政权,由他取而代之。但几个月过去了,他的梦想化为泡影。 美国从他们兄弟身上并没有捞到多少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对他们感到失望。伊拉克的反对派对他们兄弟二人没有好感,对他们出走的意图产生怀疑,对他们敬而远之,不愿与他们合作。1995年12月,卡迈勒宣布成立“拯救伊拉克高级委员会”的反伊倒萨组织,但无人响应,他成为孤家寡人。  久而久之,卡迈勒兄弟与约旦的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侯赛因国王采取疏远卡迈勒的办法,表示对他们不满,国王举行宴会只邀请萨达姆的两个女儿出席,不再邀请卡迈勒兄弟。1995年10月,两兄弟表示要离开约旦到其他国家定居,侯赛因国王不持异议,但要求他们把妻子和儿女留在约旦。与此同时,他们的妻子和儿女执意要回伊拉克。1996年1月,约旦政府高级官员暗示,如果卡迈勒兄弟决定要回伊拉克,约旦将热烈欢送他们。接着,约旦当局批准伊拉克反对派在约旦设立新的办事处,不再理睬卡迈勒兄弟俩。卡迈勒恼怒之下,公然直接批评侯赛因国王,这在一个王室政权统治下的国家是绝对犯禁的事情。约旦政府警告卡迈勒称,如果法官发出传令,卡迈勒必须出庭受审。这意味着,卡迈勒在约旦已经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面对约旦当局的逐客令,卡迈勒被迫采取措施。他打电话给伊拉克驻约旦大使,表达了自己希望返回伊拉克的要求。他还写信给萨达姆,希望返回伊拉克定居。伊拉克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发表简短声明称,伊拉克政府决定接受卡迈勒等人以普通公民身份回国的请求。  1996年2月20日,卡迈勒兄弟俩偕妻子儿女乘坐3辆奔驰汽车,由伊拉克驻约旦大使陪同,在约旦一名安全保镖护送下离开约旦回国。萨达姆总统长子乌代到边界迎接他们,并同他们热烈拥抱和亲吻。根据乌代的安排,乌代同两个妹妹同乘一辆车,卡迈勒兄弟俩及其他人分乘另外车辆。卡迈勒兄弟抵达巴格达后被送往萨伊迪亚区马吉德叔叔家,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2月23日,巴格达电台广播了拉黛和拉娜要求同卡迈勒兄弟离婚的消息。  2月24日,伊拉克内政部发表一项声明称,卡迈勒的几名堂兄弟于23日晚间持枪袭击了卡迈勒在巴格达萨伊迪亚区的住所,在交火中,卡迈勒兄弟及其父亲等人在这场火并中丧生。巴格达电台在报道中强调,约20名愤怒的马吉德家族成员杀死了卡迈勒兄弟等人,以洗刷他们给家族带来的耻辱。卡迈勒家庭成员称,他们打死卡迈勒等人是为了执行1995年8月卡迈勒兄弟叛逃后由家族作出的判处他们死刑的决定。卡迈勒的堂兄弟在给萨达姆的电报中说,他们有责任剪除家族大树上的枯枝败叶。伊拉克官方人士称此举动为家法的惩罚。  长期以来,萨达姆多次成功地避开明枪暗箭,挫败了一次又一次企图暗杀他的活动。他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采取了多方面的防范措施。据报道,萨达姆在全国各地建有十几座总统府,多为地下坚固建筑。有些地下总统府很深,距地面12到15米,各种设备和储备物品应有尽有,其中包括各种通讯联络设备、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萨达姆有一批铁杆警卫人员,有共和国卫队、特种部队、特别安全局、情报总局等机构,对萨达姆及其直系亲属采取极为周密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有报道称,萨达姆有12名替身,他们经过化妆和训练,在相貌、动作和姿态等方面酷似萨达姆,他们经常作为萨达姆的替身在公共场合露面。  面对困境,萨达姆使出了浑身解数奋力抗争。他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统治,连任总统、复兴党总书记、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他果断地镇压了叛乱和暴动,对库尔德族分化瓦解,铲除了包括他女婿在内的反对派,破获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伊拉克的秘密组织,粉碎了中央情报局策划的政变和谋杀阴谋。通过这些措施,萨达姆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外交方面,萨达姆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不断派高级代表团四处游说,用经济手段分化西方国家,正式承认科威特的主权和联合国制定的伊科边界,在武器核查问题上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玩“老鼠戏猫”游戏。经多方努力,伊拉克与联合国于1996年5月签署石油换食品谅解备忘录,于同年12月实施伊拉克部分出口石油。2000年,不少国家相继开展“闯飞”活动。很多国家恢复、加强了与伊拉克的关系。伊拉克的外交处境有所改善,美国惊叹国际反伊联盟面临崩溃的危险。“怎么又是一个布什?” 萨达姆与美国抗争  小布什入主白宫后,进一步强化了对伊拉克的立场。“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决心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加快了“倒萨”部署。  但美国在筹备对伊拉克动武过程中遇到了五方面困难。其一,美武力“倒萨”师出无 名,在国际上和者甚寡。其二,中东地区普遍反对美国动武犯伊,阿拉伯国家忧虑甚深。其三,美国内存在不同声音,并非铁板一块。其四,美此次武力犯伊,沉重的财力负担难以分摊,而1991年美让沙特和科威特承担了绝大部分战争费用,昔日之梦今朝难圆。其五,“倒萨”后的伊拉克政局及与此相关的中东、海湾政局难以料定,美颇费思索。  针对这五大难题,布什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第一,开展外交攻势,争取国际认可。布什亲自打电话给中、俄、法三国元首,美英结成“倒萨”联盟,美派特使四处游说。2002年9月12日,布什在联大发言时闭口不谈武力“倒萨”,极力呼吁国际社会迫使伊拉克全而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要求联合国通过一项对伊更加强硬的新决议。显然,美国尽量让安理会通过决议,以便使自己的行动合乎国际法。第二,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做中东、海湾国家工作,促使一些阿拉伯国家改变立场。美在这方面取得某些成效。第三,布什下大功夫做国内有关方面工作,首先在白宫内部统一思想和步调,继而向国会提交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决议草案,要求国会授权布什使用他认为合适的、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强制伊拉克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第四,如美武力犯伊,其财力负担的数额取决于这场战争的规模和进展等因素。一般估计,这场战争的费用最少为500亿美元,最多为2000亿美元。如美能拉几个国家入伙结成“倒萨”同盟,并采取共同行动,费用可多方承担。如美采取独家行动,费用将由美一家承担。有的美国将军说,如能实现“倒萨”目的,费用再大,美也在所不惜。第五,关于战后伊拉克政局问题,新闻媒体评论较多。据报道,美国对这个问题已经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种种方案,其中包括阿富汗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与时同时,美国为确保胜利,加紧进行军事部署。据媒体报道,美国在伊拉克周围地区部署10万兵力,各种类型的作战飞机45 0架,坦克和装甲车3200辆,中远程火炮450门,导弹发射装置100套,以及大量炸弹和巡航导弹。美国制定了有关作战方案,必要时再增派兵力和武器装备。  萨达姆对事态发展的严重性早已心中有数,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第一,巩固内部。萨达姆凭着20多年的执政经验和权威,牢牢地控制着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充分发挥执政党的作用,依靠家族势力和秘密警察机构,确保他的最高领袖绝对权威地位。第二,重视军队的作用,全民动员,加强战备,强调要与入侵者战斗到最后一滴血,誓死保卫祖国。第三,积极开展外交攻势,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二者并举的方针,并利用联大等国际机构,宣传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以图阻止美武力犯伊。第四,做阿拉伯国家,尤其重点做周边国家工作,与宿敌科威特和伊朗改善关系,以图减轻压力,扩大自己的回旋余地。第五,采取灵活策略,宣布伊拉克政府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重返伊拉克,以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打乱美的部署,继续与美周旋。  国际社会充分意识到伊拉克问题的严重性,普遍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伊拉克问题。与此同时,人们也看到,布什“倒萨”的决心并未发生任何变化。美国声称,美国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萨达姆政权,如果萨达姆自杀、引退、出国流亡,或发生政变将他杀死、赶下台,就可避免这场战争。布什并扬言,如果伊拉克不进行合作,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有能力独自领导倒萨联盟。  伊拉克再度成为世界热点问题,对国际政治、世界经济、中东及海湾地区格局、伊拉克政局等方面带来重大影响。萨达姆这位风云人物的命运也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不死鸟”阿拉法特  自2001年12月3日起,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一直被以色列军队“软禁”在约旦河西岸拉马拉的官邸内。2002年9月20日,以军再次围困阿拉法特的官邸,将官邸的大部分建筑炸毁,并进一步逼近阿拉法特的办公室。阿拉法特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其一举一动均在以军的监视之下,他已经成为笼中之鸟。阿拉法特缺医少药,生活困难,仅靠饼干、罐 头之类的食品维持生活,他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以色列总理沙龙表示,允许阿拉法特离开约旦河西岸城市的前提条件是阿拉法特不能再返回巴勒斯坦地区。显然,这是以色列向他进一步施压,企图逼他就范。但他坚定地表示,宁愿成为一名烈士,也决不向以色列投降,要为巴勒斯坦事业奋斗到底。这是巴勒斯坦领袖人物的遭遇,这种情景不由勾起了我对阿拉法特的回忆。  阿拉法特印象记在我珍藏的相册里,有几幅照片在我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第一幅是1984年5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阿拉法特时我为他们当译员的照片;第二幅是1984年3月李先念作为国家主席访问约旦时会见阿拉法特我为他们当译员的照片;第三幅是1985年11月我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工作时与阿拉法特在开罗欧鲁巴宫的合影。另有几幅照片是我与夫人在开罗工作时见到阿拉法特的大姐英阿姆、他的弟弟法塔希夫妇拍下的照片。  阿拉法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巴勒斯坦人民杰出的代表。在世人的眼中,他是一位传奇人物。  每次见到阿拉法特,我都注意观察他的风度。他总是头缠黑白或红白格头巾,身穿墨绿色军装,腰间挎一把手枪,俨然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军队指挥员。究竟手枪里有没有子弹,一直是个谜。  对于阿拉法特头巾颜色的含义,他自己有专门的解释。他说,黑白方格代表巴勒斯坦农民,红白方格代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方格中的白色代表居住在城里的居民。阿拉法特说,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他在以色列占领区生活了4个多月。那时,他效仿当地的农民戴这种方格头巾,从那时起,他一直戴这种头巾,借以显示他的独特风格。  每次与阿拉法特握手,我都留意他的容止。他高高的鼻梁,面容虽然有些清癯,但两眼炯炯有神,目光如剑。我记得我与他在开罗欧鲁巴宫见面时,他显得特别热情。他把我称为老朋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接着便是拥抱相吻。这种热烈场面顿时使我产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感。  每当我与他本人或与他姐姐弟弟交谈时,我都有意识地研究他的情愫。他是一位有血有肉、富有感情的长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镇定自若,奋不顾身,气贯长虹。但在平时,他总是面带笑容。尽管他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操劳,但时时关心着周围的人,与大家唠唠家常,询问别人的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使人们感到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父兄。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