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华人首富的财富传奇_李嘉诚全传-9

作者:孙良珠 字数:21693 更新:2023-10-11 17:27:14

韩国:1.3万亿韩元(约77.64亿港元),人均价值65美元;  英国:44亿英镑(约479.6亿港元),人均价值600美元。  无论如何,这次招标还是引发了移动电话运营商的觊觎之心。当时,香港有6家移动电话运营商,其中5家跃跃欲试,有心参与夺标。有关人士预测,香港3大移动电话运营商胜出机会很大,它们是和记黄埔旗下的和记电讯、香港移动通信CSL和数码通电讯。而其中李嘉诚的和黄更是豪气冲天,志在必得。  第三代移动电话(3G)牌照的出现,除了标志着电信业新一轮弱肉强食的竞争外,亦扭转了市场对电信业前景的看法。英国及德国以高价拍卖3G牌照,引来市场哗然。而在亚洲,由于各种原因,新加坡3G牌照的拍卖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本次香港特区政府3G牌照的竞拍,就更吸引了业界人士的关注。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简称。3G是包括标准的制定、系统网络、终端应用开发等在内的一个整体概念。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中,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各种通信系统之间彼此互不兼容。但在3G时代,融合将成为最重要的特征。当时,全球业界对3G的期待是有目共睹的。但是,3G的前期投入也是巨大的,而由于人们对3G的强烈预期,使得有关3G的牌照也非常抢手。  在3G方面已投入庞大资金的和黄集团,其最大的对手沃达丰(Vodafone)行政总裁Chris Gent曾经表示,由于手机供应商未能如期推出3G手机,致使该公司的3G服务计划受到阻延,原定于2002年下半年推出的3G服务,可能延至2003年推出。他还指出,除非有足够的手机供应商,公司可能放缓兴建3G网络的速度。此言一出,沃达丰的股价当即下跌4.7%。  和黄集团总经理霍建宁却表示,沃达丰等众多国际主要对手纷纷延迟推出3G服务,给和黄带来绝对优势。  “对手拿着刀来打仗,和黄则是拿着机关枪来打仗。”霍建宁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寓意是对手延期推出服务,将使和黄有足够时间拓展市场,从而占领绝对优势。  霍建宁说,和黄在3G手机供应上没有问题。事实上,和黄集团已与摩托罗拉签订了价值7亿美元的手机供应协议,摩托罗拉公司将于2002年第3季度起为和黄集团供应3G手机,分销至英国、意大利、瑞典及中国香港等地。另外,和黄还在积极与其他手机供应商洽谈,无须担心手机供应不足问题。  而且,和黄已签订多项基础建设协议。霍建宁表示,集团投放于3G的资金比预计要低,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基础建设项目,节省了投资成本,可望提升集团的竞争力。和黄已持有英国、澳门、瑞典三地的3G运营牌照,未来的业务规模庞大,规模经济也将使成本大幅降低,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因此,霍建宁指出,市场投资气氛已比年初景气,他预计和黄在3G市场上的占有率10年内可达20%,部分地区如瑞典超过25%。  因此,对香港特区政府即将举行的3G竞拍,和黄当仁不让,势在必得。李嘉诚从房地产行业全面进军电信行业,是看中了这个市场潜在的巨大发展势头,在2G时代即将过去的时刻,选择和投资3G并抢占有利的地势,是李嘉诚对未来电信的一个预期。  其实,在2001年7月,和记黄埔就宣布将于2002年中期在欧洲推出第三代移动电话网络服务。而沃达丰由于缺乏足够成熟的3G手机而推迟在欧洲提供3G服务的计划,给和黄一个更好的机会。和黄的高层表示,公司正全面铺开3G计划,并没有任何押后实施的打算,对3G服务的前景仍然感到非常乐观。虽然,市场曾普遍对提供高速接入和多媒体服务的3G网络表示忧虑,认为高昂的成本和未经广泛试验的技术将令这种服务担上很大的商业风险。但显然和黄集团对3G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和黄在欧洲的3G计划覆盖范围包括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典,并且打算将网络范围进一步扩展至亚太地区的香港和澳大利亚。  2001年以来,欧洲的3G牌照拍卖是热点,也同样是和黄的重头戏。英国和德国已经在高价出让牌照,法国、波兰以及瑞典等国都在近期要拍卖3G牌照。和黄集团的欧洲化3G策略的重点是集中发展英国和意大利的3G市场。当时,和黄正洽商收购一家巴拉圭第二代移动电话公司。和黄集团积极在欧洲发展3G业务,曾联合日本NTT DoCoMo与荷兰KPN公司,成功取得英国的3G执照。但随后在德国却因为标价太高而放弃到手的执照,让予KPN。也有不少人对和黄退出德国市场感到困惑。  李嘉诚说,和黄在世界各地一向有经营2G的移动电讯业务,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以及香港特区等地皆有公司。欧洲的电讯业较世界各地发展得都快,移动电讯服务已由语音传输迈入数据传输,多个欧洲先进国家的政府已开始着手竞标3G牌照,供经营者角逐。和黄要做,就必须在国际最领先的市场中,取得最有利的位置,决定策略之后,就立即在欧洲电讯市场中展开部署。经过细密的研究后,认为最有利的做法就是出售欧洲现有的2G业务,转投资3G。和黄在英国原本就拥有经营多年电信公司Orange,非常熟悉英国市场;对于德国,我们则是新加入者,因此,计划与KPN合组公司共同竞投频谱为15兆赫的德国3G市场。不过,由于竞投非常激烈,最后的竞标价格已远远超过两家公司心中原定的预算,且最后只取得10兆赫的频谱,又明显不足供两家公司所共同使用。再加上和黄与KPN公司的业务模式不同,所以,最后决定按成本让售给KPN,退出合资公司。但是,李嘉诚也表示,如果和黄将来要发展在德国的电讯业务的话,不排除会租用E-plus的频道。  同时,和黄集团仍然会坚持其在欧洲开展3G业务的战略。它与荷兰KPN和日本电讯电话公司结成的联盟在德国、法国、比利时和英国都进行了3G的联合投资。在亚洲,和黄集团除了誓夺香港3G牌照,也有意在印度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参与3G牌照竞投和经营。随后在意大利取得3G的经营牌照更是显示了和黄的欧洲策略是多么的坚定和扎实。欧洲作为全球通信业最发达的地区,当然是李嘉诚练摊3G的最好场所,李嘉诚还表示,即使对美国市场和黄也在密切关注,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不排除切入的可能。由此可见,和黄的全球3G策略是雄心勃勃的。  李嘉诚对3G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他称:和黄在意大利与瑞典已申请到3G执照,至于德国,我们会另寻方法切入,因为拥有频谱不是惟一的竞争方法。做生意就是这样,这个方法行不通,也不会排除其他机会。但有了目标,也要经过仔细地精打细算,如果超出预算,就不能进行。 我个人对全球电信业务很有兴趣,而且时刻都在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李嘉诚坚信,无线数据传输将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而这也是李氏集团对3G垂青的一个最好理由。  虽然李嘉诚对3G和未来电信的前景非常看好,但也不是一味地蛮干,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竞争。李嘉诚表示,绝不能为了获得每一个3G营业执照而无限制地竞标。比如在德国的执照由于成本过于高昂,超过了和黄集团的预算,李嘉诚就选择了退出。  李嘉诚一向知道何时应该退出,这可以说是他的生意长盛不衰的秘诀之一。他常常告诫人们说,在管理任何一项业务时都必须牢记这一点。因此,在对电信投资方面,李嘉诚的主张从来都是稳中求进,和黄集团事先都会制定出预算,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以合适的价格投资。  对于电信投资,需要时间来创建网络和消费者群体,然后收获的季节才会来到。  有关研究报告预测,到2010年,全球的3G用户产生的收益将达到3220亿美元。然而,每位用户产生的平均效益(ARPU)将继续下降,预计将由当年的每月30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每月20美元。未来9年内将有30%的人使用移动业务,而这其中又将有28%的人使用3G业务。报告还指出,亚太地区是发展3G业务最有力的地区,3G市场收益将达到每年1200亿美元,用户占到全球的65%。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  当时,对未来电信的发展,和黄已经计划在将来3年里在英国的项目上投入60亿美元,在意大利的项目上投入51亿。并计划在2005年,这些业务能够实现收支平衡。但交易依然是实现收入的手段,和黄已向KPN和NTT DoCoMo出让了其在英国业务的小部分股权。但全球电信的不景气使得寻找买家变得越来越难,而且大多数公司都面临现金匮乏的困境。但是,即使如此,李嘉诚对未来电信的发展以及以3G为核心的战略依然没有改变。或许,以超人般的商业阅历和敏锐的眼光看好未来的市场,正是让这位奇才胸有成竹的原因吧。  市场真的那么需要3G吗?3G可以做什么?谁更需要3G手机?  2004年5月的《经济观察报》登载一篇综述报道说:  3G不能吃不能穿,它不能让你看起来更性感,也不能让你一夜暴富,它只是能够实现移动通讯的高速带宽的一类技术。  3G能够做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高速带宽能够做什么吧!你的手机实时收看电视节目不再费劲了,你甚至可以用手机开视频会议,可以下载很多程序来用,可以联网玩在线游戏,以及……  但你很少有机会在机场等飞机的那半个小时里死活要看贝克汉姆或者姚明,你也基本犯不着在打电话告诉妻子今天不回家吃饭时非得露个脸出来,你每天最企盼的时刻是关掉电脑、不用理会什么应用程序,你对游戏的喜好同样只停留在办公时间里……  3G已经被炒作得太久了,它已经被成功地描绘成了我们的未来生活,而且这种未来生活似乎已迫在眼前,你不想要都不行。  事实是,谁都不傻。就算你不说,也会有别人说。就算大家都不说,但是大家都不买账。究竟谁更需要3G?  设备制造商需要3G。  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客户就是电信运营商,设备商要想开创滚滚财源。如果不能让运营商永远为同一种产品掏钱,那就只能让运营商永远为自己的新产品掏钱。  因此,当看到数字蜂窝技术将移动通讯推上了下一个商业高潮时,设备商自然怦然心动,这个高潮就是3G。“3G的概念就是设备制造商提出来的。”电信咨询公司BDA的总裁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对记者说。  事实上,1G、2G的概念,也都是设备商们抛出来的。将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按G(代)来划分,使得技术生长之树被粗暴地切割成段,技术演进的连贯性和随机性被忽略。  那么,设备商的热情谁来买单?当然是运营商。  那么,运营商的热情又由谁来买单?  答案当然是消费者。可是,消费者并不给运营商面子。因为消费者看不到自己对此有多么必要的需求。  论道理,运营商并不爱赶时髦,所有的运营商都希望自己一次投入就可以赚一辈子钱。如果放到现在,消费者不给运营商掏钱,运营商也就不会给设备商掏钱。  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资本无比激动,它们嗅探着任何一个可以投资的机会。有了大量投资的撑腰,运营商们在21世纪初电信泡沫破灭前,纷纷贷巨资购买3G设备、铺设3G网络。  各国政府也看到了这个发财机会。商用移动通讯占了无线频段,无线频段向来是各国政府所有。政府们也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大捞一笔的机会,于是便向运营商们索要天价牌照费,谁出得起钱,谁就能获得使用某一频段的牌照。共有约27个国家的120个运营商为此所付费用的总额超过了1100亿美元,而仅英国沃达丰一家就向英国政府掏了94亿美元。  政府借此获取收入,为国民造福本无可厚非,但是此举大幅增加了运营商的3G建设成本,导致了运营商骑虎难下的局面:花高价购了设备、买了牌照,只好考虑怎样才能从消费者那里弄来钱。  于是,运营商不得已便成为了3G的二线鼓吹者,和设备商一起,想尽办法来让消费者掏钱。  但是,设备商和运营商们的种种努力至今未能奏效。事实上,且不论还没影儿的3G,就连用于过渡的2.5G(如中国移动的GPRS和中国联通的CDMA1X)技术,运营商都没能找到让消费者心动的理由。  与传统的话音业务相比,GPRS和CDMA1X技术已经能够提供额外的数据服务了,前者的网络接入速度相当于普通电话拨号上网,后者则3倍于此。尽管如此,全球仍然只有很少的消费者选择或者使用这种服务。  同样提供电信业分析的计世资讯对全中国手机用户的2.5G和3G业务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令人惊奇的结果是,68%的被访者表示从未听说过2.5G业务或技术。而且在使用过2.5G业务的用户中,有1/3仅仅出于新潮而偶尔尝试,并没有坚持长期使用。同样令人惊讶的另一个结果是,没有任何一种2.5G业务的使用率超过13%。  电信分析公司Frost&Sullivan中国区总裁王煜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家运营商认真分析过消费者的需求到底在哪里。  “运营商根本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王煜全说,“他们甚至都不考虑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仅仅是把技术抛给了消费者。”  王煜全将运营商比作汽车制造商,“你不能把汽车部件扔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组装。”在王煜全看来,彩信业务就是运营商让消费者自己组装的一个例子,“消费者不会用,运营商就应该提供现成的服务。”  彩信,又称多媒体信息(MMS),它可以让消费者将图片和声音与文字一起像传统手机短信一样发送出去。但计世资讯的调查显示,这项被中国移动寄予了极高希望的服务,经过了一年多的市场推广后,使用率竟然只有2.3%。  彩信业务市场暗淡不仅令中国移动失望,它在全球市场上都没有推广起来。  所有的观察者都同意,短信是目前惟一已知的“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邓肯·克拉克指出,短信功能的推广,原非设备制造商和手机制造商的本意,这个功能不过是用来发送测试设备时所用的代码。但是运营商突然发现了消费者对此功能的兴趣后,便围绕此服务大做文章,从而实现了短信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火暴局面。  “不要对用户谈技术。”几位分析师都如此对记者说道。邓肯·克拉克强调:“不要告诉他们使用的是几G,他们不关心这个。”邓肯·克拉克的观点与运营商们一致。2004年2月下旬在法国戛纳举行的2004年度3GSM世界大会上,运营商们的一致意见是:停止谈“G”,着眼用户。 用什么推广3G?  运营商认为缺乏3G手机终端和3G应用,因此迟迟不提供完善的3G服务;  手机厂商认为运营商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应用,因此迟迟不大规模推出3G手机;  应用服务提供商认为缺乏足够多的人使用3G服务网络和手机终端,因此迟迟不加大对应用的开发。  这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个解不开的死扣。  王煜全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还是先解决缺乏应用的问题。有了应用才会有用户,用户形成规模了,才能反过来刺激手机厂商、运营商和应用服务提供商的积极性。  因此,每个人都在等待应用的到来。  目前已经成熟地运营了3G移动网络的有亚洲的日韩两国、欧洲城国摩纳哥,以及李嘉诚旗下在香港和英国提供服务的和记黄埔。  但是,这几家都无法向别人提供运营3G的经验。摩纳哥小得可怜,可忽略不计,日韩也不能被树为3G榜样。王煜全向记者指出,日韩的3G移动服务不过是传统模式的顺延,这两国3G推广得力,只是经验使然,事实上已与3G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特性关系不大。  邓肯·克拉克也表示,日本推广3G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其设计精美、功能丰富、品种繁多(数十款)、价格低廉(80美元一部)的3G手机。相比之下,和黄的3G手机机型只有区区数款,不仅臃肿难看,还极为耗电。  尽管有不少弱点,但和黄的3G手机卖得并不算糟。然而,王煜全和邓肯·克拉克都指出,这并不是因为消费者接受了和黄的3G服务,而是因为和黄提供了特别低廉的话费套餐。  这一点,摩托罗拉的鲍勃·舒凯也很清楚。当被问及现在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时,舒凯拿起一部摩托罗拉的3G手机,用手遮住了硕大的屏幕,只露出键盘和听筒、话筒,低声对记者道:“语音。”  和黄的3G故事并非寓言,否则,我们怎么解释网络服务差但价格极便宜的小灵通在中国的盛行?  但同时邓肯·克拉克也提醒记者注意,目前视频会议在日本3G用户中的使用率在不断上升,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服务。  视频服务对和黄来说似乎也是一条靠谱的道路。目前和黄的3G手机主要由摩托罗拉提供。在2004年2月戛纳的3GSM大会上,摩托罗拉个人通讯部3G部门的负责人鲍勃·舒凯(Bob Shukai)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便大谈手机收看电视节目的服务。对于这个足球王国的球迷来说,能不能在线看电影并不吸引多少人,但能不能收看到实时转播的足球比赛,却是一件要命的大事。  事实上,要实现视频功能,用不着非得等到3G。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就已经开始各自推广其“可以看电视”的手机和服务了。  而且,如果把功能强大的3G手机当成一台小电脑的话,凭什么相信这台“小电脑”就能避免大电脑宽带上网同样应用不足的问题?  王煜全认为,真正的解决思路应该是,对手机用户进行细分,然后对每个细分的用户群体提供特殊的服务套餐。谈到这儿,王煜全引用了阿尔卡特一位高层的话,运营商需要考虑的不应该是“杀手级应用”,而是“杀手级鸡尾酒”(killer cocktail),意即专门针对不同的用户群,经过运营商妙手混合的几种服务的集成。  也是在2004年5月间,高盛香港发布了一份针对和黄3G欧洲业务的调查报告,称:从最近我们对英国和意大利做的现场调查来看,我们相信,和记黄埔将会宣布其3G用户迅猛增长,而3G业务的ARPU值(平均每月每用户收入)却有下滑的消息。  我们的现场调查还发现,在英国,沃达丰公司(Vodafone)和橙(Orange)公司在2004年夏季非常有可能推出3G服务;而在意大利,沃达丰与意大利移动电信公司也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展开类似的行动。  总体说来,我们相信,来自现有运营商在3G上的竞争性威胁足以抵消和记黄埔在3G领域用户数量增长的好消息。所以,我们对和记黄埔的股票评级仍然保留谨慎的立场。对于我们给予和记黄埔66港元的目标价格(基于12个月的净资产价值),最大的风险是3G的增值。  与米兰和伦敦的管理人员会晤后,我们估计,和记黄埔在意大利和英国的3G公司平均每天都可以新增5000以上的新订户。由此我们估计,和记黄埔届时将公布的英国3G用户数量为68万户,而意大利为70万户。至于其他3G市场(如澳大利亚、香港、奥地利、瑞典和丹麦),截至5月20日可能共有40万的3G订户。  我们相信,如果和黄解决了其3G手机的供应短缺问题,每天5000的新增用户数是可信的,这也大大地超出了我们原先估计的3500户的增长速度。所以,我们将和记黄埔英国3G的2004年度订户预测从130万提高到180万(增长了38%),将意大利3G从160万提高到180万(提升12%)。  依据和黄在2003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情况,我们估计英国3G的每个用户的补贴成本(SAC)为400英镑,将英国3G的EBIT(税前收益)亏损预测增加了9%达到9.64亿英镑,主要是因为当地持续上涨的用户补贴成本(SAC)。  对于意大利3G,我们对其亏损的预测保持不变,仍维持在8.08亿欧元左右,因为意大利的用户补贴成本比英国要低一些。  和黄3G在英国与意大利电信市场的份额大概略高于1%。到2004年末,还不足以对各国现有的3G运营商构成主要威胁。如果在意大利和英国每天增加5000用户,到2004年年底,和黄3G在各自国家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增长到3%。或许,运营商们现在开始可以看到和黄已经在影响他们的客户了。  经与英国和意大利3位管理人员的会谈,我们认为,和黄在5月20日可能宣布其英国3G的ARPU值为44英镑,意大利为40欧元。这个数字恰好低于和黄在2003年度报告中公布的预期数字—英国45英镑和意大利41欧元。  ARPU的略微下滑对和黄来说是可以预见的,因为无论是英国3G还是意大利3G,都开始降到一个低收益的预付费业务区了。  在欧洲之行中,我们一共进行了16次渠道调查:伦敦牛津街和米兰的3个旗舰店,还调查了沃达丰和橙在伦敦牛津街的商店,实地考察后得出以下一些关键结论:  首先,3G手机的短缺对和黄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我们参观的所有销售点都有大量的NEC和摩托罗拉的手机供应,从5月3日开始LG的手机也有了。5月5日,和黄宣布已向LG订购了300万部3G手机。根据《金融时报》报道,合同总额为10亿美元,平均每部手机的成本在330美元,这个成本比较合理,基本上和我们此前预测的NEC手机的300~350美元价格差不多。  其次,我们不希望看到和黄在NEC手机上有什么存货,尽管它刚刚下了大量的LG订单。基于此,我们相信,和黄可能开始在英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高风险市场主销LG,而在较低风险的香港等市场上主打NEC。另外,我们希望和黄对NEC手机的定价能更具竞争力一些,这部手机主要面向预付费市场。在对英国零售代理商的访问后,我们发现LG手机仅针对那些有意愿签署12个月合同的客户销售。  再次,来自英国和意大利现有运营商的竞争威胁,是我们对和黄股票持谨慎立场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管理者和实地访查,我们预计英国沃达丰和英国橙公司可能会在2004年夏季成为首批提供3G服务的运营商,T-MOILE、沃达丰意大利公司和意大利移动通信公司可能会紧随其后,于2004年第四季度开始推出。他们可能主要提供三星和索尼—爱立信的设备。  另外,很明显,英国全国级的分销商正在大张旗鼓地促销3G产品。  最后,我们发现,和黄英国3G的价格策略主要靠打包语音和短信服务来进行,这和我们2003年第四季度在欧洲所见的不同。2003年那时候,英国3G正猛推免费的视频内容,特别是足球视频片段来进行促销。也许英国3G认为,经过那个促销阶段,和黄有能力提供视频服务已经深入人心,现在他们宁愿专注语音和短信服务,用现有的2G和2.5G应用来抓住用户,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意大利3G的65%客户来自预付费市场,35%属于后付费市场。在整个意大利电信市场,预付费市场和后付费市场的平均比例是9%:10%。和黄意大利3G希望能向这个标准靠拢。  意大利最受欢迎的服务是墙纸、铃声、视频讯息、花花公子、现场秀节目的视频反馈等服务。近几个月以来每天吸引8000~10000次的下载。专家们预计非语音业务将占到ARPU值的15%左右。  管理层承认,意大利3G的用户补贴成本高于业内的平均水平。意大利3G现在不卖诺基亚7600,因为这款手机不支持视频呼叫,而意大利3G一直处心积虑地树立视频通信公司的形象。管理层预计,到2004年年底意大利3G的网络覆盖率将从现在的61%提高到70%。他们估计,公司52亿欧元债务将可能削减35亿欧元,除此之外,不需要额外的资金,并不需要额外的资金投入。  意大利竞争激烈,沃达丰是最积极做3G业务的,预计最迟2004年9月份,它就可以开展3G业务了。而意大利移动通信公司短期内主要关注于EDGE技术而且在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推出EDGE业务了。到2004年6月底,该公司可以在20多个城市以上获得经营3G业务的许可,2004年第二季度可以推出3G服务。  而第三大企业—WIND已经延期推出3G业务,该公司可以在2004年6月前勉强拿到3G许可证。和黄意大利3G没有兴趣收购WIND,因为WIND既有固定电话又有互联网业务,而且员工人数多达9000名。  也许,3G确是一个大蛋糕,但是,无论挥舞起资金的利刀切下多么大的一块,都不是马上就能吃下肚的,这个蛋糕还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发酵才会成熟。这是一段考验人的信心和耐心的时期,而耐心更需要实力的支撑。  2004年3月,李嘉诚公开表示,和黄3G业务的亏损数字将会扩大,主要是因为3G手机销售上升而导致补贴增加,早前定下的2003年年底取得100万名3G客户的目标也未能如期达到。  2004年5月,和记黄埔宣布,其3G手机用户在近两月增长迅速,公司在全球3G用户总数已达173万。  有关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和黄3G用户的增长要好于预期,但由于竞争对手沃达丰与Orange也即将推出3G服务,因此,公司仍需竭尽全力吸引用户。根据和记黄埔的统计,其用户总数从3月中旬的104万上升到了5月份的173万,主要分布于意大利与英国,香港也有84000名用户。平均每名用户创造的收益在英国为78美元,意大利为52美元。在过去9周内,平均每周有77000名新用户加入和黄,而在2004年头3个月,这一数字仅为37800名。据业内人士预测,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2004年年底和黄将拥有400万名3G用户。  不过,专家指出,用户数量不是实现盈利的惟一要素。在和黄的第二大市场—英国,每争取一名用户,和黄公司就要花费220英镑。因此,下一步公司应该深入挖掘数据服务,以获取利润。  2003年,和记黄埔的3G业务开局不顺,由于手机缺乏,未能实现预定的用户数量,业务亏损高达183亿港元(23亿美元),预计2004年的亏损还将创新高。随着荷兰电信运营商KPN的退出,日本NTT DoCoMo也放言要出售和黄英国公司的20%股份。对此,和记黄埔的高层人士称,DoCoMo与和黄的关系依然非常稳固。不过他也承认,NTT DoCoMo出于战略考虑,拟退出欧洲市场。而李嘉诚则宣称,手中握有180亿的现金,即便回购DoCoMo的股份,对集团财务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截至2004年5月,和黄的全球3G客户每日上客量已超过1万名。分析人士指出,要注意的是,李嘉诚所说的每天上客1万名指的是全球市场,这也意味着和黄的全球3G业务,即使用3年时间也可能达不到1000万用户的水平,这与2G的全球用户总量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在业务拓展并不乐观的同时,3G正在成为和黄的财务窟窿。就在这一年,和黄把所持有的内地合资零售企业“宝洁—和记”的全部20%股权,提前出售给合营伙伴美国宝洁(P&G),套现156亿港元,并获得137亿元的利润。分析人士相信,这笔盈利将用来抵消和黄3G业务今年的亏损,确保和黄2004年的盈利不会显著下挫。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高级分析师贺军在《财经时报》撰文认为,和黄强调说“宝洁—和记”是公司的非核心业务,这只是一种解释。事实上,为了不让3G业务亏损拖累2004年的盈利大幅倒退,和黄自年初起,已不断地筹划各种操作,包括分拆上市、出售资产等,借此获得数以十亿元计的特殊盈利。市场预期,由于3G亏损将继续影响和黄2005年和2006年的业绩,相信和黄将暂时保留旗下赫斯基能源等其他资产,延至另一个财政年度才考虑变现。如果和黄要靠“卖家当”来填补3G的窟窿,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如果3G市场需要5年才成熟,和黄能继续在3G上支撑5年吗?  贺军的文章说,李嘉诚是个投资策略大师,他当然不能无视这种情况的继续出现。我们认为,李嘉诚很可能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操作,将3G业务的影响孤立化,尽量淡化掉,最终解决3G的困扰。野村证券的分析师不久前也大胆预测,和黄到2006年时将会放弃3G业务。理由很简单:“我们看不到和黄的3G有达到收支平衡的可能。”目前野村对3G的估值为负630亿元。据估计,和黄现在每天用于3G上的投资额高达1亿元。在这种局面下,和黄完全可能放弃3G业务。这是一次壮士断腕,只不过,这个腕太大了一些。  一时间,3G对于和黄来说成了一个负面的话题。有媒体甚至说,3G似乎已经成为和记黄埔香港公司头顶的一片阴云,这片阴云甚至遮住了一桩漂亮交易带来的光芒—如果不是因为3G, “和黄卖宝洁”净赚50倍的故事会被认为是李嘉诚财技又一次魔术般的精彩演绎,而不是屈就为和黄3G的丰厚“陪嫁”。  2004年5月12日,和记黄埔香港公司宣布,作价150亿港元将手中持有的20%广州宝洁股权全部出售。和黄在公告中透露,该20%股权作价超过现金20亿美元(约合156亿港币)。这笔交易,一票赚走137亿港元,接近和黄2003年143亿港元的盈利。  宝洁中国公共事务部张经理向记者介绍了这笔交易的背景:早在1988年,和黄与宝洁就在大陆成立了宝洁—和记有限公司,和黄持有该公司31%股权,宝洁持有另外的69%。1997年,和黄与宝洁对原协议进行了修改,和黄出售宝洁—和记10%权益给宝洁,双方股权比例变为宝洁持有宝洁—和记80%股权,而和黄持股下降为20%。  在1997年的协议中,宝洁与和黄约定,给予宝洁认购权,可以在2007~2017年期间,收购和黄所持的剩下20%股权。  对于宝洁提前3年就行使了认购权,宝洁张经理表示,宝洁非常看好其在中国的发展,宝洁近年来在大陆地区有非常好的发展速度,每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因此,宝洁总部认为,与其几年后以更高价格收购这部分股权,不如提前收购以节约成本;另外,公司独资后将更有利于宝洁加强对中国区的经营管理、战略决策上的投入。  而和黄新闻发言人张景如女士则表示,之所以交易提前,是因为和黄和宝洁协商后发现,现在进行交易符合双方的利益;同时,宝洁方面提供的收购价格比较有吸引力,在双方意愿一致的情况下才达成了此次交易。  知情人士说,当初宝洁选择和黄作为进军内地的合作伙伴,主要是看中了其在内地政界和商界广泛的人脉。而16年的运营结果显示,宝洁—和记在中国内地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宝洁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地设有十几家合资、独资企业,宝洁的飘柔、海飞丝、潘婷等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同时,宝洁连续多年成为全国轻工行业向国家上缴税额最多的企业。  而和黄得到的回报也是惊人的。1988年,和黄帮助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即为今后的退出达成“分阶段行使多项认股权和认购权”的协议。1997年,和黄行使第一批认股权,其在1997年、1998年分别获得特殊溢利1.86亿和4.34亿美元;而在2004年6月,其行使最后一笔认股权后,仅仅就转让此合资项目收益而言就超过200亿港币。  和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形容这笔买卖是一个“让人牙根发软的肥鸡腿交易”,他否认出售宝洁是为了填补和黄3G业务的亏损,而主要是为股东创造价值。霍建宁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我们要的就是‘哗’地一声的感觉。”  “哗”地一声之后,资本市场的热情似乎不高。和黄股票在逆市小涨两天之后,5月14日开盘价又跌回50港元以下至49.8港元。香港东泰证券研究部联席董事邓声兴表示,和黄接近200亿港元的3G业务亏损已经严重拉低了和黄的股价,如果不计3G业务,和黄传统的港口零售业务足够支撑至少58元的股价。  对于和黄出售大陆宝洁股份,香港业界普遍认为与弥补3G亏损及现金流有关。在2003年,和黄3G电讯业务计入折旧及摊销后的税前亏损高达183亿港元;而据预计,2004年该公司在这一业务上的亏损将会超过去年。  在和黄公布交易第二日,德意志银行发表研究报告,将和黄评级由“持有”调高至“买入”。德意志银行指出,和黄高价出售大陆宝洁股权获利137亿港元,完全抵消3G业务对和黄2004年盈利的影响。  而大和证券认为,宝洁—和记是和黄的非核心资产,将其出售不会对和黄未来的零售业务有重要影响,抵消3G开业成本可能是促使和黄出售宝洁—和记的原因,交易应可以促进和黄零售业务的增长。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则宣布确认和黄债务的A3评级,前景维持负面。穆迪认为,和黄于交易完成时,将收取20亿美元,可温和加强该公司的财务弹性,但对和黄经常性现金流影响甚微。穆迪重申,和黄3G业务需要庞大资金,因此评级展望维持负面。  和黄是1999年进入全球3G市场的,5年时间对3G的投资达到220亿美元。但截至2003年年底,反映在财务记录上的数字是3G业务亏损183亿港币,相当于每天烧掉5000万港币。虽然和黄已拥有香港地区、英国、澳洲、奥地利、丹麦、爱尔兰等十几张牌照,覆盖欧洲大多数国家,但3G似乎还没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在英国、香港地区运行阶段,因为手机品种不足、体积庞大、耗电量高、下载速度慢等缺陷,和黄的3G服务并没有取得消费者认同。而更重要的是,3G设想中的高利润来自于消费者对高级别语音、图像等多媒体内容的处理、传输的需求,但目前看来,这部分内容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诱惑力。在这种现状下,原本的高端路线最后却不得不选择大规模降价以赢得市场。  在市场价格一降再降的同时,和黄却必须承受当年高价收购牌照带来的巨额资产摊销。2002年,和黄3G业务亏损20.7亿港元;2003年,3G亏损183亿港元,亏损急速上升7.8倍;2004年,和黄表示其3G亏损将是历年最高。  基于这种背景,香港业界认为,自2004年以来,和黄采取的和记环电套现、宝洁—和记出售以及未来几个月将2G电信业务分拆上市,就是为了弥补其在3G领域的亏损。  对于外界的评论,和黄发言人对记者强调,其出售大陆宝洁股权与3G无关,其交易主要是因为价格理想,也是为了对股东有交代。该发言人还说,和黄在2003年就融资100亿美元用于3G的投资储备,并无资金压力,对于3G业务,公司继续看好并准备加大投入。  和黄发言人说:“和黄对3G的投资前景毋庸置疑,当年和黄投资Orange时,该公司因业绩亏损一样不被外界看好,但和黄却在其后通过出售Orange获得100多亿美元的利润。本次和黄对3G的投资一样有信心。”  但市场耐心似乎一点点在消逝。大多数的证券分析师都认为,受3G的拖累,和黄2004年的盈利会下降60%以上。ING估计,计算分拆和记环球上市的收益,和黄的盈利将会跌至55亿美元,德意志证券的预测则是48亿港元。  事实上,在2004年和黄的资产销售特殊收益单里,第一个项目正是1月份和记环球借壳上市,和黄配股套现13亿港元;第二个则是于2004年3月提交分拆和记环球2G业务二次上市申请,估计年中集资78亿港元,摩根大通估计和黄可以获利50亿港元;而5月份,和黄也向美国证监会登记,以方便出售其美国priceline.com股权。  也就是说,宝洁中国股权一开始并不是和黄套现填补3G亏损,维持财务健康的第一选择。  据悉,和黄可卖的资产至少有1888亿港元之巨,但为什么会是宝洁?  与美国宝洁15年的合作,这已经是和黄第二次出售宝洁股权。1997年,和黄曾经将13%股权出售给美国宝洁,套现50.7亿港元,获得特殊收益47.62亿港元,当年合资公司的估值为390亿港元。7年后,合资公司的估值达到780亿港元,上升一倍。  但是,正如里昂证券高级分析师danie schutte的疑问,虽然这是一笔很不错的交易,但投资者会更想要知道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出售,特别是中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大好的时候?  而ING金融香港分析员徐启棠认为,这桩提早实现的交易背后暗藏玄机。他认为,和黄出售宝洁股权应该有3个原因:  1.和黄从合资公司赚得的利润由2002年1.2亿港元大幅上升到2003年的4.46亿港元,中国消费品市场爆炸性的增长,使得外资更加看好在中国的资产,和黄基于对外资的独资心态的把握,才敢于开出翻50番的高价;  2.最让市场感到意外的是,原本可能承担2004年3G亏损的应该是分拆旗下2G业务上市计划,而非宝洁股权,这显示出投资者对于分拆上市并不是很有兴趣,同时说明分拆上市眼下并非最佳时机;  3.和黄137亿港元特殊收入加上传统业务增长带来的盈利,在2004年和黄盈利将高达190亿港元,与2003年的143亿港元盈利相比,增长34%,这是自1999年和黄卖“橙”以来最高增长的一年,问题是,和黄需不需要这么大的盈利增长呢?如果需要的话,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2004年和黄在3G的实际亏损要大过预期。  徐启棠作为香港最资深的IT分析师之一,跟踪和黄3G项目长达3年,但徐启棠对记者坦言,和黄的3G数据最难获得,资料太少,相关的营运数据少得可怜。  和黄3G亏损到底有多少?和黄对此类数据一直是讳莫如深。除了160亿美元的牌照费可以查证以外,和黄在3G的投资尤其是营运成本只能依靠推算和估计。  徐启棠推算,2003年和黄3G亏损应该为97亿港元,2004年则应该在125亿港元左右。东泰证券联席董事邓声兴则估计亏损总共约为200亿港元,一年的营运成本大约应该是在5000万港元。徐启棠和邓声兴依据的都是和黄公布的各地上客人数以及收费模式、补贴等。  在这之前不久,徐启棠的一份感性体验报告吸引了很多的眼球。这份名为《我的3G体验》的分析报告结论直截了当:“3G”尚未为大众市场做好准备。  徐启棠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用的就是3G电话。声音非常清晰,梁启棠对此很肯定,比如3G的视像通话服务表现最佳。但是,徐启棠坦言,有些后悔自掏腰包3980元去使用一项自己认为仍未成熟的服务。  作为一个3G的初用者,徐启棠急不可耐地第一时间试尽3G的各项功能。而在“断断续续”地使用约8小时内,3G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使用3G手机至少需要准备好3块电池。在一天之内共换了3次电池之后,徐启棠幽默地说:“或许,和黄3G的深层含义就是时刻准备好3块备用电池和3个充电器。”  市场人士普遍不看好和黄的3G前景。投资银行Nomura更预测,和记黄埔可能在2006年年底退出亏损的3G移动电话业务。  Nomura分析师Mark James认为,和记黄埔2004年的3G业务亏损将从2003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27亿美元,和记黄埔的股东可能会要求更早一点退出3G业务。  James称,很难看到H3G公司如何得到资本的经济回报。我们的评估是该公司将亏损630亿港元。我们的和记黄埔预测包括一个推测,即该公司将在2006年年底退出3G合资公司。  Nomura投资银行的预测是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发表同样的预测之后做出的。标准普尔的一位分析师称,他甚至不相信和黄的意大利分公司3Italia能够生存下去。这个公司是到目前为止吸引用户最成功的。和记黄埔战胜了欧洲的移动电话公司,于2003年首家在欧洲大陆的英国和意大利商业性销售移动视频手机。最初是由于技术故障、手机价格高和客户服务质量不好以及手机供应不足等问题,和记黄埔没有实现在2003年年底在英国和意大利拥有100万用户的目标。  分析师称,和记黄埔对新兴的3G技术下了220亿美元的赌注。该公司的3G服务每天要烧掉1亿港元(1280万美元)。市场对于该公司3G业务的担心已经拖累了和记黄埔的股票价格。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和黄财务董事陆法兰会见机构投资者时透露,集团未来对欧洲3G业务仍然需要投入66亿欧元,相当于620亿港元,其中和黄需要由内部资源出资25亿欧元,另外38亿欧元已安排好,属未动用的银行信贷,至于余下的3亿欧元,则用作瑞典3G业务的少数股东资金。  陆法兰说,3G业务将进一步投入的约66亿欧元,当中已包括瑞典3G网络的兴建费用;瑞典监管部门此前要求包括和黄旗下HI3G在内的3G网络商,在2004年12月1日前把3G网络覆盖范围拓展至全国886万人口。  和记黄埔旗下和记电讯3G业务—“3香港”服务是在2004年1月正式推出的,其香港中环旗舰店的开业仪式热闹非凡,舞狮表演以及喧天的锣鼓,吸引了不少媒体和市民前来“凑热闹”。  为了更好地推销3G手机,“3香港”推出的服务收费和手机价格,都比市场事先预期的要便宜。3G服务月费,最低月费为263港元,其中已包括1300分钟、600分钟的基本以及网内通话时间;其次,还有月费383港元以及533港元的多种选择。  推出伊始,“3香港”又提出,客户若在2004年2月28日前办理“上台”选用3G服务者,即可享有多项优惠。其中,选用533港元月费计划的客户,在头两个月可无限次免费享用各项文字和多媒体内容下载或串流播放服务(但股票和指数资讯除外);而选用263港元和383港元月费计划的客户,在头两个月也可享用其月费计划内包括的文字和多媒体内容的双倍用量。  “3香港”还通过一系列电视广告、100部印有“3香港”广告的出租汽车,以及开放销售点让客户试用3G服务等,加深香港市民对3G的认识。  3G手机的优越性,加上“3香港”优惠的营销策略,连日来吸引了不少香港市民到网络商的门市了解3G所提供的服务,有市民在了解有关服务后便一掷数千港元购买手机“上台”,有人甚至购买数部手机,有的门市更一度出现排队轮候购买手机和“上台”的人龙。  用户方先生在“开台”首日已购买了两部手机3G并选用263港元的月服务计划。但他事后发现,高用量服务计划不单语音和视像通话不设时限,而且可以无限次浏览网络商提供的各式信息,加上网络商也向高用量用户送上两块电池和充电器,所以他又到门市加钱更改了服务计划。  方先生说,3G是一种新科技,它提供的信息是2.5G不能提供的,加上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视像会议,而且服务收费也算适中,所以便立即决定“上台”。  另一位选择高用量服务计划的张先生表示,3G提供的新闻、音乐和足球信息十分吸引人,加上手机播放的影像十分流畅,所以他便花费近8000港元购买了两部手机给自己和女友。他认为,由于优惠期内高用量服务计划可无限量使用视讯服务,加上有赠品,所以他选用了比较值的高用量计划。  和友人一起“上台”的李先生说,3G最吸引人的是可以与亲友进行即时的视像对话,所以买了两部,一部自己用,另一部给太太。如果好用的话,会叫朋友们一同使用。  有分析家预测,虽然3G只是一种刚投入市场的电讯服务,但由于有关网络商已能提供足球、新闻、投资理财、电影、音乐、娱乐、时尚、游戏、体育、天气和交通实况等信息,用户还可以利用3G手机进行视像通讯,连接家中的电脑做家居遥视,因此前景非常乐观。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香港的其他3家3G持牌商却在静观李嘉诚探路,他们对这块诱人的蛋糕采取了小心翼翼的态度,心甘情愿地让“李首富”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和黄的锣鼓难免敲得他们心头痒痒,但他们都以和黄这个3G的“哥伦布”马首是瞻,吸取教训,借鉴经验,考虑各自的3G发展战略。  有3G持牌商指出,由于市场目前对视像通讯需求不大,加上3G手机选择式样少,因此,并不担心“3香港”的行动会对现有流动电话商构成威胁。  业内人士指出,和黄过去曾多次延迟在香港推出3G的时间表,个中原因是手机电池耗电量大和网络经常断线,这反映3G服务在现阶段仍然未完全成熟。所以,香港其余3家3G持牌商目前并不急于推出3G服务。相信这3家持牌商将等待手机厂商推出更多不同型号的3G手机供市民选择时,才会逐步推出3G服务。  “数码通”发言人表示,香港目前已有固网电话商推出视像电话服务,但市场反应并不热烈,这反映市场现时对视像通话的需求并不迫切。但他指出,“数码通”并非看淡香港3G前景,只是觉得目前并非推出3G服务的好时机,将等3G手机式样选择多一点、网络技术更为稳定,以及发掘一些适合客户需要的服务时,才会推出3G服务。发言人重申,“数码通”在今年年底推出3G服务的时间维持不变。  Sunday的发言人则表示,该公司在年底推出3G服务的承诺一直没有改变,鉴于市场普遍预期对3G的接受程度要到年底才成熟,因此Sunday在年底推出服务是合理的。发言人说,由于和黄早于一年之前已表示会率先推出3G服务,加上公司目前的移动电话月费和数据传输服务收费的竞争力已相当强,因此,现时并没有计划调整收费,或推出一些策略回应“3香港”推出3G。  另一家3G持牌商CSL表示,“3香港”的推广活动对CSL的客户人数并没有太大影响。CSL将根据市场对数据传输的需求以及手机供应量,再决定推出3G的具体时间。  也有顾客表示,目前只是由单一网络商提供3G服务,而且有关的网络又不是覆盖全港,因此,会密切关注3G的发展,并观察视像电话效果和质量,然后再考虑是否使用3G服务。  专家认为,3G能否成功取决于其网络覆盖程度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目前,“3香港”在全港设有1200个发射站,尚未能全面覆盖地铁沿线和行车隧道。加上3G手机待机时间短的技术弱点,而且网络商目前只能提供一款手机供客户选购,因此3G尚需一段时间才能普及。  Frost&Sullivan中国区总经理王煜全对和黄3G运营的企业家精神持肯定态度,他指出,能看到新业务对未来市场的重要意义,并主动给自己施加压力,是难能可贵的。  2004年3月18日,中国移动香港公司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2003财年的经营情况。  年报显示,截至2003年12月底,中移动全年纯利355.6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度上升9%;营业额1586亿元,较上年度增长23.4%;2003财政年度的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从2002财政年度的773.1亿元增至922.78亿元,上升19.4%;总资本债务比例由26%降至18.3%。截至2003年年底,中移动手头净现金达117.6亿元,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为563.56亿元,较2002年年底增加127.12亿元。应该说,由于3G牌照未能下发,停止了大规模网络建设的中移动业绩全面提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贯高擎3G大旗的李嘉诚似乎遇到了困难。  和黄年报显示,2003年3G业务税前亏损119.39亿港元。2003年3G部门总营业额为20.23亿港元,扣除税项后净亏损为96.68亿港元。3G业务2003年折旧及摊销金额为63.71亿港元,相对2002年则为2.31亿港元;在计及有关开支后,3G业务亏损为183亿港元。  王煜全说,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保守派获了利,而先行军吃了亏。但是当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  首先,中移动的业务存在着一定的隐忧。  2003年1~4季度,中移动每月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呈逐级下跌态势,从第1季度的人民币105元跌至第4季度的100元,全年平均ARPU为102元,而2002年ARPU为115元,降幅为11%。  虽然用户通话分钟全年稳步增长,从第1季度的平均每月209分钟逐步增加至第4季度的平均每月270分钟,但众所周知的是,作为基础业务,话音的用量是不可能无限上涨的。而且随着小灵通的大规模推广,中移动的话音业务将会受到更大的挤压。  再来看看作为中移动业务增长点的新业务收入情况。  中移动去年新业务收入为162.05亿元,上升85.5%。但业务收入仍然主要来源于短信。短信服务收入从2002年的42.4亿元飙升至为99.09亿元,上升134%,原因是2003年发送的短信数量从2002年的404.1亿条激增至935.1亿条,增幅超过一倍。非短信数据业务收入虽然较2002年增长一倍有余,但由于基数太小,只是从13.4亿元上升至28.5亿元,并没有出现大家期待的爆炸性增长。  同时,和黄的境遇也不像想象中那么糟糕。  和黄目前已在英国、意大利、香港地区、澳大利亚、奥地利、丹麦和瑞典推出了3G业务,在全球共有超过1000万2G客户和超过103.8万3G客户,其中英国约36.1万、意大利约45.5万及香港约3.65万。目前每日3G用户增长量超过一万。和黄在英国及意大利3G业务的ARPU分别为45英镑及42欧元,其中前者数据收入约占14%~15%,约为6英镑。这些都牢牢确立了和黄全球3G领导者的地位。  虽然在国内,上不上3G仍然是争论的焦点,但是在全球范围,3G实施已经逐步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2004年已被定为3G年,欧美各大运营商也纷纷推出3G。可以预期的是,一旦3G在全球呈现燎原之势,和黄势将成为最大赢家之一。  而且,眼前的困难也难不倒和黄,别忘了李嘉诚是资本运作的高手。2003年和黄资本回拨78.1亿港元,主要来自于和黄2000年将所持英国3G业务35%的股份出售给日本NTT DoCoMo和荷兰Royal KPN NV的所得,这也是2003年收益持稳的主要因素。其他的一次性所得也缓解了2003年3G业务亏损的压力:和黄称,已经出售了所持沃达丰公司和德国电信的全部股份,共计收入所得26.3亿港元。  由于电信业先期投资巨大的特点,在未来电信市场的争夺中,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不追求眼前利润、精心培育市场,将会成为成功的关键之一。  欧美政府出于对3G市场的盲目预期,采取了杀鸡取蛋式的牌照拍卖方法;由于同样盲目地对暴利的追逐,欧美很多运营商大规模投入3G,造成了过去几年全球电信业务市场的低迷。虽然3G牌照也给李嘉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但他无疑是高瞻远瞩的。他懂得以自己在资本层的实力精心培育3G这棵幼苗,以期获得更大的回报。  企业是以风险换效率(Efficiency)。关键是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谋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市场的监管者是以时间换有效性(Effectiveness),以保证市场秩序的实现。  对企业而言,风险是永远都要面对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特别是在市场未来难以预期的电信市场,企业家精神将会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第三十五章 南北联姻 精心布局圆旧梦  对于李嘉诚来说,广州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地,与他的老巢香港仅咫尺之遥,卧榻之旁,岂能置之不理?房地产是他的老本行,驾轻就熟,做起来得心应手,而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已发展得十分成熟,正可以让他大展拳脚。  2004年7月间,正值广州申亚成功之时,广州市政府发布了一个消息,在谈到广州亚运村建设规划时,表示有意与房地产商合作开发这个项目。无疑,这是一块有巨大投资价值的风水宝地,谁能“染指”,谁就抓住了不可估量的商机。  广州市为筹办2010年亚运会,预计将兴建12个大型建筑项目,总投资额将达到近5亿美元,其中将投资2亿美元兴建亚运村。  亚运村的设计和建筑将采用保护环境的材料,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并尽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饮用水将达到国际标准,100%的污水通过生化技术处理。亚运村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将由国际认可的环保机构参与设计、指导施工。同时,亚运村将建设成为先进的智能化社区,构成基于宽带网络的信息化服务系统,数字化网络技术将各种设置实时联网。另外,亚运村与外界的交通也十分方便。  亚运村所在位置将毗邻亚运会主会场区。据估算,从亚运村到广州绝大多数的体育场馆都将不超过25分钟车程。规划中的亚运村将是一个安全宁静的“小而全”的社区,内设公寓、餐饮、娱乐、医疗、金融、通讯信息、体育训练等设施。  据说,广州亚运村的开发建设权将有可能花落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集团,可能成为“李嘉诚制造”。  广州亚运村总规划占地280万平方米,包括广州广氮集团原厂区用地(俗称广氮地块),以及其东边的建材市场和泡沫厂(现培英中专)、北面的马鞍山、海军农场和南边的车陂村、沐陂村、棠东村等地块。其中,广氮地块是亚运村规划中最核心的用地区,总占地约125万平方米,南北向约1.3~1.5公里,东西向约0.8~1公里,地块规整,总体较为方正,是目前市中心区难得的大块用地。如果总体开发建设,将会是市中心区内最大的地产项目。  广氮地块是广州2010年亚运会的初选地块,也是亚运会规划用地的中心地块,可谓地王中的地王。“老地主” 广州广氮集团只有三十多人留守厂区,留守人员中职务最高的负责人是广氮集团办公室主任蔡先生。消息从这儿传出来,显然是来源可靠的。  蔡先生告诉记者:“与和黄的合作就差定价格啦。我们这块地占地125万平方米,李嘉诚想给12~13个亿,广州市政府却至少要14~15个亿,(待价格谈妥后)估计很快也就成事了吧?”  守门的广氮老员工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李嘉诚的人’都来了十几批啦!几乎每个月都有人来看上几趟,跟看自家的地似的,来熟了,也不和我们打招呼,自己带人来带人去的,出入自由呢。还有××银行带来的人,一批又一批的,也分不清楚谁跟谁了。”对此,守门的保安们已见怪不怪了。  蔡主任还告诉记者,因为该厂目前还欠着某银行4个多亿的贷款,因此,自2000年4月正式宣布停产倒闭以来,该银行也经常带人来看地。  当然,最近几个月来得最多的还是和记黄埔的人。  业内人士指出,按广州市政府目标价15亿元算,125万平方米平均下来每平方米也就1200元。目前与广氮地块步行不过5分钟的中海康城,楼价已涨到均价每平方米4800元,车陂路另一头的富力天朗明居二手价亦要5000元/平方米,骏景花园房价更是早就超过了6000元/平方米。按广氮地块目前传出的价位,再计算上亚运村的无形价值,广氮地块的开发潜力十分可观!  业内人士指出,早在年初广州市政府正式宣布申办2010年亚运会时,就已盛传未来亚运村选址将定在广氮。7月1日广州申亚成功,亚运村选址广氮的风声再次传出,更有与地产商合作开发建设亚运村的规划。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均是著名地产大鳄,实力雄厚,进驻广州多年。亚运村作为面向国际化的开发项目,广州市政府选择与“和黄”国际化背景如此强大的地产商合作,可能性应该较大。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