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心中万分熨帖,止不住当面称赞:“是个称职的好儿媳。” “还有我呢,也是个好孙儿呀!”刘彻上前来,轻轻搬弄太后的大腿。 “对,还有我的乖乖好孙儿。”太后兴致极好,“孙儿,每天都在读书写字吗,学没学作诗啊?” “皇奶奶,学过背诗。” “今天皇祖母要考考你,当面作诗一首如何?” “我……”刘彻迟疑一下,“试试看,作不上来,皇奶奶可别打我的板子。” “哈,不会的,不会的。” 王美人一旁可是急了:“胶东王,不会就说不会,你皇祖母不能怪罪你,千万莫要逞能。” 刘彻没有理会母亲的规劝,全神贯注地在思索,未几便一句句吟诵出来: 长寿宫中看, 满庭尽神仙, 寿星居中坐, 王母在人间。 窦太后喜得前仰后合:“我的乖孙孙,真个是绝顶聪明啊,居然把哀家比成了王母,我岂不就成了长生不老的神仙。” 王美人也已放心地笑出声来:“胶东王所说不差,太后就是我们大汉朝的王母娘娘。” 自此,窦太后对王美人与刘彻印象日佳。 不久,窦太后寿辰,景帝设宴为她祝寿。宴席摆在景帝的寝宫未央宫,外面宣了长公主,妃姬与子女中,只传了王美人和胶东王。景帝最先传谕给长公主,他想在宴会开始前同刘嫖商议一下册后立储之事。正等得焦急,外面传来了脚步声,他急切地站起身来。可是,等来人入内一看不禁大失所望,原来是唐姬红涨着粉面风风火火闯来。 “你来做甚?”景帝的态度与言语都相当冷峻。 “太后寿宴,我也要参加。” “你!”景帝用惊愕的眼神打量着唐姬,“这是何等高贵的场合,怎么能有你的位置?” “我也是你的姬妾,怎就不能出席?” “你,你不过是王美人的使女,要明白自己的身份,不要存非分之想。” “我过去是使女不假,可被你临幸后已诞育你皇家的后代,被封为姬。”唐姬和景帝较上劲了,“今天这寿宴,你答应我要去,你不答应我也要去。” “你莫非还能反了不成!”景帝动气了,“我堂堂天子,不信还治不了你一个宫女。” 唐姬一看景帝不买她的账,索兴哭闹起来。她坐在地上撒泼打滚,鬼哭狼嚎,头发散乱,钗环不整。 长公主恰好来到,见此情景,吩咐总管说:“叫人把她架出去,皇上面前岂容她泼妇般搅闹。” 第二部分 窦太后的密信第20节 刘彻被立为太子 有人发话,总管太监即不容分说将唐姬弄走。 “刘嫖,你凌驾于万岁之上,就是欺君灭主。万岁还未如此待我,你太狠毒了,必然不得好死。”唐姬骂不绝口,但是一切都无济于事,她还是被拖走了。 刘嫖回头唾了一口:“全是兄皇惯的,早对她严厉些,她敢这样无理取闹!” “唉!”景帝叹口气,他说不出怪谁。 刘嫖不失时机诱导:“就此事看来,后宫不能无人统领,应该册立皇后,好有人代兄皇处理后宫事务。” “长公主之意是在今日寿宴上,就向母后奏请?” “正是。”刘嫖毫不含糊,“立胶东王为太子,王美人为皇后,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王美人自然是乐见其成,在一旁喜得嘴都合不上了。 说话间,窦太后凤驾来到未央宫,景帝等将太后迎至上坐,与刘嫖并王美人,轮流为太后把盏布菜,全都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喜气话,说得太后是眉开眼笑。所以当景帝提出立刘彻母子的话题后,窦太后一口赞成。 王美人当即跪倒席前:“多谢太后、万岁抬举我母子二人,定当不负圣恩。” “皇上是哀家爱子,皇上高兴老身就欢喜,自然要遂皇上之意。”太后倒是想得更深一层,“不过,既已立为太子,就当选个博学重臣为太子师,让我的孙儿百年之后更胜当今皇上。” “母后所虑极是。”景帝如愿以偿乐不可支,就对刘嫖说,“长公主远见卓识,就请你物色人选吧。” “若依我看来,太子师非卫绾莫属。” “长公主说的可是建陵侯?”王美人问。 “正是。”刘嫖深入介绍,“他精通儒学与文学,又善驭车之术,对兵法还颇有研究,在‘吴楚七国之乱’中,就是他出力平定的,并因而得升中尉,河间王刘德就是在他的教导下而成为学问家。胶东王有他为师,定会文武兼备,日后成为一代明君。” “这……”王美人犹疑,“而今他年事已高,又是侯爵高位,能答应做辛苦异常的太子师吗?” “圣上降旨,谁敢有违?”刘嫖是不容置疑的口吻,“再说,能为太子师也是抬举他,日后他的家族也少不了沾光呢。” 景帝已是打定主意:“太子的培养事关国家大计,卫绾堪当此重任,朕意也是选定他了。” “那就请万岁在册封皇后太子颁旨时,一并诏示。”窦太后显然也赞成这一人选。 “好,朕明日上朝就昭示天下。” “皇上、王美人你们都遂心如愿了,我们今日理当尽欢尽兴。”太后有一种权力得到施展后的满足,因为这一切毕竟还要她首肯,说明她在朝中尚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刘嫖坐在一旁却是闷闷不乐,似乎在怄气。 王美人见状小心翼翼地问道:“长公主为何突然间沉默无语,莫不是适才我的言语有冲撞得罪之处?” “你们倒是都满意了,可把我这个月老冰人给晒在一边了。”刘嫖的不满一下子发泄出来,“太子、皇后都明确了,我的女儿怎么办?” 景帝这才恍然大悟:“啊,朕明白了,是尚未给阿娇确立名分。” “阿娇怎么了?”太后不解地发问。 “母后,是这样。”景帝向太后述说经过。 “好啊,造一座金房子,哀家的乖孙孙真个是敢做敢为之人,日后说不定能干出多少轰轰烈烈的惊天伟业。”太后喜得脸上的皱纹都放开了,“这门亲事我看就定下来吧!” 刘嫖当即跪倒叩拜:“谢母后成全。” 经过一系列流血的明争暗斗,在汉景帝前元7年,即公元前150年,七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其母王美人被立为皇后,刘彻终于取得了皇位继承权。 公元前140年(汉景帝建元元年)的夏季格外闷热,似火的骄阳烤得大地像烙饼的煎锅,在地上走一遭脚底板就要发烫。鸟儿不飞,狗儿不吠,田野里见不到耕作的农夫,一切都为炎热所征服。只有长安城外的树林内,还不时传出一阵阵“踏踏”的马蹄声,两个青年人不顾盛暑正在练习骑射。 年少的那位,面似银盘,金箍束发,一双朗目,炯炯有神。他就是当今太子刘彻,立储以来悠忽十载,他从一个小孩子,已长成十六岁的俊拔少年。他胯下一匹雪白的御马,手挽一张金背乌漆弓,围着一株钻天白杨绕跑一圈,至对面二十丈远近处,向树干发出一箭,雕翎便向那刮下树皮的白茬飞去,虽说那箭靶只有饭碗大小,但刘彻几乎箭箭射中,因而他的情绪也就格外高涨。 教习骑射的韩嫣担心累坏太子,便加以劝阻说:“殿下,今日技艺已是大有长进,不妨回城休息,明日再练如何?” 刘彻正在兴头上,哪肯就此罢手:“韩将军,你可不要有所保留啊,不必顾虑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东宫太子府是不会让你另谋高就的。” 这样的酷暑炎天,身为太子的刘彻本该在宫中或花园纳凉,可他立志要学好满身武艺,以为日后君临天下一旦带兵征战而用。本来东宫也有演武场,可他为人好动不喜静,说是三伏天郊外比府内凉爽,吃过早饭后就未带护卫只与韩嫣二骑便出城了。 韩嫣是在匈奴出生,随匈奴的生活习惯,从小便精于骑射,他告诫刘彻,匈奴人个个长于骑射,是对汉朝天下的最大威胁,要想边疆安宁,必须有一支强大的马军。刘彻发愤练习骑射,这也是重要的原因。 刘彻说过后不见韩嫣回话,停下马来问道:“韩将军,你为何不语,莫非信不过本宫?” 韩嫣这才转过身来:“殿下,适才末将似乎觉得有人影闪过。” “你呀,真是多疑了。” “不然,为将者就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相信我的直觉,十有八九是不会判断有误的。” 听了他的话,刘彻也就注目观察,良久,只有森森树木,寂寂荒林,哪有人的踪影,遂付之一笑:“韩将军,小心过甚,就是草木皆兵了。” “没有可疑之处最好。”韩嫣深知他的责任重大,“殿下,我们还是回城吧。” 刘彻看看肋下:“这壶中尚有三支箭,让我全都练完。”说着,转过马头就要再策马跑动。 “吱吱”,伴着一阵刺耳的风声,一支羽箭直向刘彻后心飞来。就在刘彻侧身躲闪之际,韩嫣举起手中弓一迎,那箭应声镶在了弓背上。几乎是同时,韩嫣飞马冲向几丈远的白杨树,轻舒猿臂将树后的刺客擒上马来。回马跑至刘彻面前,将刺客摔在尘埃。 “韩将军真个是身后有眼。”刘彻赞许,“本宫此后出行何需再动用大队护卫人马,有将军一人足矣。” “末将见到殿下也是有准备的,”韩嫣跳下马去,将太监装束的刺客薅起来,扯掉他罩在脸上的面纱,露出的却是女子的面容,不免大为诧异,“你,什么人,为何行刺?” 刺客低头不语。 刘彻催问道:“快些从实招来,本宫与你素不相识,有何仇恨,竟然暗中行刺,是受何人指使?” “太子,刘彻!”刺客开口了,“说什么素不相识,就是你害得我欲生不得欲死不能。” 韩嫣在一旁呵斥:“还不跪下同千岁讲话。” “我跪他?”刺客冷笑几声,“他倒是该当跪我。” “胡说,看我一剑刺穿你这女贼。”韩嫣亮出宝剑。 “休得鲁莽,”刘彻制止韩嫣,他感到对方话中有话,“这一女子,你是何身份,何出此言?” “哼!”刺客又是一声冷笑,“我与你父当今皇上同床而眠,且又诞育下你的弟弟。” “你!”刘彻真正重视起来,“究竟是何人?” “我就是被你那无情父皇始乱终弃打入冷宫的唐姬。” 刘彻听后,颇为吃惊地“啊!”了一声,十年前的一段往事,此刻又清晰地涌上心头。 十年前夏日的一天,失魂落魄的唐姬在五柞宫的花园中,昨日景帝对她的态度,使她极度伤心几乎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她想要参加太后的寿宴未果不算,而且遭到景帝的无情训斥,再加上刘嫖劈头盖脸的臭骂,令她简直是无地自容,她觉得没脸见人了。呆呆地望着湖水出神,心想莫如一死了之。正要纵身投水之际,看见六七岁的刘彻从园门跑进,跳跳蹦蹦地在湖畔玩耍。不由得想起这个孩子已立为太子,日后就是一国之君了。自己与景帝生的“发”,同是龙种而“发”却连个名分皆无,而那个王美人就因为有了这个刘彻,还被册封为皇后。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心下不由得发狠,不叫我得好,你也别想得好。我要叫你王美人断了皇后的根基。她见刘彻在湖边聚精会神地观看蚂蚁搬运食物,便悄悄靠近,猛地抱住,将小刘彻推入湖中。 恰在此时,王美人从园门走入,边走边呼唤刘彻的名字。唐姬要跑已是躲避不及,她见刘彻在湖水中挣扎,情急之下跳入湖中将刘彻救起。对此,王美人虽说有所疑虑,但也未深究。事后询问刘彻,他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但刘彻心中明白,是唐姬要加害自己,只是不知为何要下此毒手。以后唐姬被打入冷宫,二人再没见面,想不到十年后又险些中了唐姬的暗箭。不过这一次刘彻明白了,原来唐姬对自己有这样深的仇恨。 一旁的韩嫣提醒说:“殿下,这个唐姬对皇上和您如此仇恨,是个不可救药的隐患,及早铲除,免留后患。” 唐姬自分必死:“刘彻,我早已活够了,你让姓韩的痛快地给我一剑,也让我早早脱离这苦海。” “殿下,让末将送她上路。” 刘彻思忖片刻:“将心比心,她的做法亦可理解,已经是个很不幸的女人了,何苦再赶尽杀绝,留她一条生路吧。” 刘彻说罢,领着韩嫣回城了。 唐姬一心求死:“刘彻,不杀我失去这个机会,你要后悔的。” 刘彻业已去远,唐姬犹豫再三,想到十岁的儿子,终究难以割舍,整理一下衣装,仍是太监打扮回到了宫中。 唐姬居住的偏院由于树木稀疏,越发显得暑热难当。成群的知了在树上呱噪个不停,心绪烦乱的唐姬加快了步伐,出去已经半日,发儿锁在房中,此刻早该是饿得啼哭不止了,可为何竟然这般安静?打开门锁入内,竟四处不见发儿的踪影,唐姬好生纳闷,这房门紧锁,发儿还能上天入地不成? “发儿,发儿--”唐姬室内屋外地呼唤寻找,空落落的院子哪有发儿的回应。唐姬显得烦躁不安,发儿是她生存在人世上惟一的寄托,如果没有发儿,她绝难忍辱偷生还留在这人世上十年哪。累了,也渴了,唐姬无力地走近水缸,拿起水瓢去舀水,低头一看,不禁大吃一惊,水瓢失手坠地。水缸里倒栽葱立着一个小孩,不就是她的发儿吗!唐姬发疯般将发儿拽出来,又是拍打又是控水,一切都已无济于事,发儿已是死去多时了。显然这是发儿口渴时自己去舀水,不慎跌落水缸中淹死了。面对发儿的尸体,唐姬所有的希望都彻底破灭,遭此沉重打击的她,一下子躺倒在病榻上。 第二部分 窦太后的密信第21节 御医窃禁脔 景帝还是个重情义之人,唐姬毕竟同他有过一夜之缘,所以在获悉唐姬病倒后,特派御医李三针去给医治。 李三针虽说已年近五旬,由于本身是医生,且又保养得体,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人长得白白净净,风度儒雅。他身背药箱进入唐姬的卧房,唐姬刚好进入梦乡,不由得放轻了脚步。环顾四周,虽说唐姬没有宫女侍奉,她人又在病中,但室内有条有理,清爽洁净。心下暗暗称许,虽说业已落魄,依然这样整洁实在是难得啊。他的目光又转到了唐姬身上,见她五官匀称,眉眼鼻子口唇无不玲珑得体,特别是那皮肤,雪团似的白,且又细腻光滑。因为天热,衣着甚少,大半个酥胸敞露出来,水红抹胸拦不住两只圆鼓鼓的玉乳,那蛾眉微皱的睡态,足以令人生怜。 唐姬实则是在假寐,她的心中如翻江倒海般在折腾。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自己苦苦熬了整十年,经过精心准备,好不容易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实指望能够一箭报仇雪恨,谁料想画虎不成反类犬,落入了人家刘彻的手中。幸好这位太子大度不予计较,自己又算拣得一条性命。可是今后再也无报仇的机会了,她曾伤心地大哭一场。哭过之后,痛定思痛,她又咬牙坐起,想到了一句俗话,叫做父债子还,何不来个子债父还。算计刘彻已无可能,何不也把矛头对准皇上。想起来景帝也足以令她恨得咬碎钢牙,那一夜风流债尚未偿还,这些新仇旧账全都要算在景帝的头上。当得悉李三针要来为自己医病之后,一个大胆而狠毒的想法立即跳上了心头。 唐姬“噗哧”一笑,睁开两只杏眼,忽闪几下长长的眼睫毛,两腮现出迷人的笑窝,发出了令人肉麻的声音:“李大夫。” 李三针便有些手足无措:“唐娘娘,你,没病啊?” “怎说无病,有啊!”她乜斜着杏眼。 “那,是何处不舒服?” “这里。”唐姬玉指指向阴部。 李三针感到周身发热:“我,不明白。” 唐姬索兴撩起了裙子,露出了毛茸茸的芳草地:“这下你该会意了。” 李三针贪婪地睁大双眼:“娘娘不可如此,在下是来给你治病的。” “好啊,那你为我针灸吧。”唐姬抛出一串媚笑,“我不要你三针,只一针即可。” “一针?” “是啊,”唐姬将纤纤玉手搭上了他的双肩,“只是不要你的银针,而要你的肉针。” 李三针再也控制不住了,他猛地将唐姬抱在了怀里。随之而后是急风暴雨般的狂吻,在胶着状态中,二人剥光了身上的衣服。 事毕,唐姬半伏在李三针胸膛上:“我这方寸之地,整整干旱了十年,是你给了我渴求的甘霖,滋润了我这颗快要干瘪的心,我要经常得到你,我需要你的征战和抚慰。” 李三针吻一下她的额头:“只要有机会,我自然会常来看视你,同你效床笫之欢,我仿佛也成了皇上。” “偷吃禁脔,难道你就不怕杀头?” “你忘了一句俗语,道得是‘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既然连死都不怕,那么我求你一件事,想来是不会见拒的。” 李三针心头一震,暗说果然还有条件,看来世上是没有不付出代价就得到的:“请娘娘示下。” “你是御医,一定会配制毒药吧?” “要毒药何用?”李三针警觉地坐起,“有仇人要报复吗?” “我要你毒死当今皇上。”唐姬摊牌了。 “什么?你,竟有此念!” “我与皇上不共戴天!” “这可万万使不得,弑君可是灭门大罪啊!” “哪个要你立即便杀,”唐姬在他脑门上点了一下,“笨蛋,以你御医身份,设法给他下慢药,做得人不知鬼不觉,这叫做暗算无常死不知。” 这一言倒是点拨开李三针的迷窍,他想到景帝最喜吃蜜枣,而且每日都是由他经手验过进奉至御前,要在这里做手脚倒是容易得很。只是就为了得到这个女人的身体,便冒如此风险,自己岂不是一个大傻冒。但他又委实不想失去这娇美可意的佳人,就含糊应承说:“好,且容我仔细斟酌一番,想一个妥善万全之策。” 唐姬也不好立地挖坑:“也罢,明日听你回话。” 二人又温存一番,方始分手。 麦子已经黄熟只待收割,年近花甲的庄户人李二柱站在田头,眯缝着双眼,望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说不出的欣喜。他盘算着这块地能打多少粮,能卖多少钱,然后打多少酒,给女儿、媳妇扯半匹绸做几件衣裳。 一阵嘈杂的人声马嘶声传来,未待他辨清原委,就见十几个家丁簇拥着一个乘坐高头大马的财主,从麦田里无所顾忌地横冲过来。那黄金地毯一般的麦田,立时被践踏得一塌糊涂。 李二柱扯开喉咙嚷起来:“都给我滚出去,你们是疯子还是瞎子,麦子都给糟踏了。” 来人哪里理会李二柱的呼喊,照旧踩着麦子径直走过来,为首的管家轻蔑地说:“你咋呼啥,不就是踩了麦子吗,许老爷给你钱就是。” 说话间,骑在马上的财主许老爷许盛也已到了李二柱面前:“管家,将十两银子给他。” “给。”管家将一锭白银塞在了李二柱手中。 李二柱有些懵懂:“这,这是何意?” “给你就收下,这是许老爷的恩赐。” 李二柱问道:“是你们踩了我的麦子赔我的银两?” “不,是这块地。” “什么?我这一块地的麦子,你就给十两银子。”李二柱瞪大了眼睛,“你们简直就是强盗!” “哪个说要买你的麦子,”管家一言出口令李二柱大吃一惊,“我们许老爷是将你这块地买下了。” “啊?”李二柱又气又急,将银子掷回管家怀中,“你十两银子买这块地是一厢情愿,白日做梦去吧!” “许老爷的话从来与圣旨无二,放明白些收下银子是你的造化,否则,你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我还没看透呢,买卖总得自愿,我的田地卖不卖由我。”李二柱越发硬气起来,“踩了我的麦子,你们得赔偿,现在都得给我滚出去。” 许盛撇了撇嘴:“对我许老爷你敢出言不逊,小的们,给我教训教训他。” 众家丁得令,呼啦啦一齐上前,你一拳我一脚,转瞬间将李二柱打了个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李二柱在麦田里抱头乱滚,但嘴里却不讨饶,依旧是骂声不断。 许盛还从未见过这样经打的人,他哪容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一连声地发话:“给我狠狠地打,打死了由老爷我做主。” 家丁们听了这话,全都放开了手脚。这一来李二柱便挺不住了,渐渐地已是体无完肤,他不住声地连呼救命。 恰好经由此地的韩嫣听到求救声,策马飞奔过来,到了近前,见众人群殴李二柱一人,禁不住高声断喝:“呔!你等六七人众毒打一人是何道理,还不立刻与我住手。” 管家回过身来,将韩嫣打量一番,见他是武士打扮,料想不过是哪个官宦之府的教师爷,便没放在眼里:“哪来的野种,敢来管许老爷的闲事,分明是活够了想找死。” 韩嫣一气跳下马来,举起拳头:“听俺良言相劝,痛快住手还则罢了,不然我这拳头可不是吃素的。” “哟嗬,还真反了你呢。”管家招呼一声,“来呀!给我上,先教训一下这个管闲事的家伙。” 第二部分 窦太后的密信第22节 世间尚有公道 众家丁得令,又都呼啦啦拥向韩嫣,拳脚齐下,劈头盖脑打过来。然而,这回可不是打李二柱那样随心所欲了,反过来是家丁们被韩嫣打了个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一旁的许盛见此情景,哪里受得了这个。他大吼一声:“小的们与爷退下,看我收拾这个蟊贼。” 二人交起手来,许盛可就后悔了,他明白对手绝非一般武士可比,显然是个能征惯战的高手,就凭自己的武功,很少有人能接过十招。眼见处于下风,他回身肩头一抖,腋下接连发出三支袖箭。韩嫣没想到对方使用暗器,躲过一支二支,没能躲过第三支,左肩窝被射中。他心头腾地火起,也不再有所保留,左手虚晃一下,右手一记铁砂掌狠狠击去,正中许盛的前胸,那许盛痛得叫了一声,一口鲜血喷出,便“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韩嫣打过以后也觉得出手过重了,但此时已是覆水难收,他退后一步:“从今而后,休要再仗势欺人,须知世间尚有公道。”说罢,他跨上马一溜烟似的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管家与家丁们见主人被打,要拿李二柱出气,又将其打了个半死。 许盛摆手制止说:“别打了,留个活口,还有用处。” 管家说:“打死算了,也给老爷出口恶气。” “你是昏了不成,老爷今日是为何而来?” 管家恍然大悟:“啊,明白了。” “让他按上手印。”许盛忍住疼痛,手捂胸口吩咐。 管家从怀中取出在府中写好的卖地文契,打开带来的墨盒,抓起李二柱的食指,沾上墨迹,便在文书上留下了李二柱的指印。此时此刻,李二柱是听凭摆布毫无反抗之力。 许盛见大功告成,让家人扶上马回府去了。回到府宅后,叫过家丁孙狗:“狗子,老爷一向待你如何?” “那还用说吗,天高地厚,恩同再造。在府中吃香的喝辣的,过的是人上人的日子。” “好,老爷若有用你之处呢?” “自当是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何需万死,一死足矣。” 孙狗一惊:“老爷此话何意?” “老爷我不能受这份窝囊气,我要致李二柱于死地,就说他打死人命,官府就要治他死罪。” “老爷的意思是让小的装死?” “装是不行的,官府要当堂验尸。”许盛“嘿嘿”一声奸笑,“看起来就要委屈你了。” “哎呀,这万万使不得。”孙狗惊得七魂出窍,“老爷,我家中老的老,小的小,无人照顾啊!” “黄泉路上你只管放心走,你的家小自有老爷看顾,管保他们今生今世不缺吃不少喝。”许盛已是没耐烦再NB021嗦,“小的们来呀,将孙狗与爷当堂打死。” 家丁们哪管那许多,七手八脚一顿捶巴,转眼之间孙狗就已气绝身亡。许盛命管家出面,抬着孙狗的尸体,一纸诉状告到长安府衙,他道是李二柱毁约并殴打孙狗致死,将他打成重伤。 府尹得知原告苦主是当朝御使大夫之兄,又是人命大案,哪敢怠慢,立即发出拘传火票,命差役将凶手李二柱立即抓捕到案。 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李二柱躺倒在麦田中,几次想挣扎起来回家都力不从心。他失望地仰天长叹,心说难道就死在这麦田里不成。 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是韩嫣不放心,又转回来查看。见李二柱奄奄一息的样子,便将其送回家中。柴扉前,李二柱一双年幼的儿女正依门翘望,李二柱病榻上的妻子欲起身拜谢韩嫣,也未能做到。 韩嫣心中不忍:“就不必拘礼了,当务之急是快些找医生治伤。”他从袖中取出一小锭银子放在了床上,转身要离去。 李二柱叫住他:“恩人留步。” “还有何事?” “请告知尊姓大名,日后也好图报。” “路见不平相助,乃理所当然,何言报答,后会有期。” “恩人且慢,在下还有一事相求。” “请讲。” “舍弟李三针,现在朝中为御医,烦请恩人带信与他,让他设法为我报仇。” “怎么,御医李三针是你胞弟?” “恩人莫非认得他?” 因李三针平素也常到太子府治病,故而韩嫣也与其有过几面之识。但此刻他不想暴露身份:“倒是不曾谋面,只是听说过他的大名,道是不论多么疑难的病症,他的银针用上,不过三针必定痊愈。” “恩人,我夫妻不能行动,孩子幼小,万望能传个信息。” “好吧,口信我一定带到。”韩嫣觉得义不容辞。 斜阳的光辉明艳而又柔和,石脑街上的行人无不漫步在这夕阳的余晖中。李三针的宅邸是个小小的四合院,临街的院门有三级矮矮的石阶,韩嫣在门前下马,轻轻扣动了门环。 李三针只雇用一个仆人,应声将院门打开:“请问壮士,敢莫是求医?” “非也,”韩嫣回答,“我是捎信来,李大夫可在?” “不巧,他上朝未归。” “回来后烦请转告他,乡下他的兄长李二柱被人打伤,而且伤势严重,请他务必去看看。” “请问壮士大名。” 韩嫣不想卷入太深:“过路之人,带个信而已,你告诉主人就是。”说罢,他调转马头离开。 李三针的官车刚好回到宅门前,他看见了韩嫣的背影,心中疑团顿生,太子府的家将来此做甚?不由得盯着韩嫣的身影出神。 仆人过来说:“老爷回来得正好,那人方走不远,他捎话说乡下的二老爷被人打伤,还说伤得厉害,要你回去看望。” 李三针听了一惊,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兄长,一向老实本分的近于窝囊,已到了不能亲自进城的程度了,这伤势定然不轻。他也顾不得再进屋了,交待仆人几句,乘坐他的官车,便出城去了。 李二柱的住处,离长安城大约二十多里路,双马官车行驶如风,不过半个时辰李三针就到了兄长家的院门前。刚刚下车,就听到了哭声。他心中一紧,莫不是兄长他辞世了不成?他忙不迭地闯进房内,只见嫂嫂和两个侄儿侄女抱头哭在一处,令人好不伤感。 李三针急问:“嫂嫂,我二哥他,他,怎么样了?” “三弟,你晚来一步啊!” “难道说兄长他已不在人世了?” “不,他,他被长安府的差人抓走了。” “这却为何,他又是如何被人打伤?” 李二柱之妻将经过学说一遍,李三针听说是同许盛家发生争执,心头未免一紧。因为他最清楚,许盛之弟许昌现为御史大夫,官高位重不说,许家还同窦太后是至亲,连皇上也要敬畏三分,这件事怕是要难缠了。 李妻见三针默默无语,催促恳求说:“三弟,你二哥原本就已伤势垂危,倘若官府再施刑讯,只怕他就难有活命,你一定要尽快去长安府交涉,为咱李家讨回公道。” “何劳嫂嫂叮嘱,手足情深,小弟定当竭尽全力保兄长无事。”他顾不得再多说,转身出屋乘上官车又风驰电掣般返回城中,直奔长安府衙。 长安府尹闻报李三针来访,知其是御医,当即延入二堂。落座后动问:“上医不在宫中侍候皇上,来到小衙所为何事?” “今有一事相求,还望能给个方便。” “上医是当今万岁御医,深得皇上信赖谁人不知,有事尽请讲来,在下官管辖之内无不全力而为。” “如此先请受我一礼。”李三针起立深深一躬。 府尹也起身回礼:“这如何使得,要下官做甚,还望上医明示。” “实不相瞒,在下是为兄长的官司而来。”李三针也就揭锅了,“家兄李二柱,本是城郊老实本分的农户……” 没等李三针将话说完,府尹便急切地打断:“怎么,上医是为李二柱的人命官司而来?” “人命?”李三针以为自己听错了,“难道家兄他已经惨死在大人堂上了?” “哎,差矣。”府尹正色说,“不是令兄命断,而是他打死了许府的家丁。” “什么,家兄他打死了别人?” “正是,许府抬来死尸具告,本府这才派出差役拘拿令兄到案。” “这……不会吧?听嫂嫂讲,家兄一人被许府群殴,已是遍体鳞伤啊!” “令兄有伤不假,可他毕竟打人致死,这人命关天大案,下官不能不办。”府尹客气地一揖,“还望上医担待。” 李三针想了想:“请大人容我与家兄见上一面。” “这……”府尹犹豫一下,“按理说死囚是不能相见的,但上医不比他人,就破例见上一刻钟吧!” “如此多谢了!” 当李三针在狱吏引导下于潮湿发霉的牢房中见到李二柱时,他的兄长已是难以行动了。 李二柱抱住弟弟的胳膊:“他许府十多个家丁,我哪能打死他们的人,哥哥我只有挨打的份啊。要不是一壮士路见不平,三弟就见不到我了。” 李三针想,这个壮士定是韩嫣无疑,只要找到他,就可证明兄长无辜。 李二柱不见回答,急切地说:“弟弟,为兄被诬,你可要为我鸣冤啊!” “兄长放心,小弟必当全力周旋,你且耐心等待,我已心中有数,想来当会成功。” 李三针见到府尹,取出一锭银子:“大人,家兄实属冤枉,在下就去找寻人证,还望在此期间对家兄予以关照。” 府尹推回银两坚辞不受:“上医这如何使得,请从容取证,令兄自有下官看顾,保他无事。” 第二部分 窦太后的密信第23节 太岁头上动土 李三针放心地走了,他直奔东宫太子府。通报后管家引入,韩嫣恰在刘彻身边,二人正研读兵法。 刘彻待人一向热情:“李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家兄遭人诬陷,被长安府打入死牢,特来请韩将军营救。” “这却奇怪了?”刘彻感兴趣地问道,“韩嫣一介武夫,又不谙诉讼之词,莫非要他劫牢不成?” “这倒不敢。”李三针说明来意,“欲劳韩将军大驾,前往长安府衙证实,家兄并未殴伤人命。” 刘彻转过脸去:“韩将军,想必你是知情人。” “殿下,请恕小人未曾及时禀报之罪,李先生之兄被打时确被在下遇上,并给李先生报信,只是……” “什么?有话直说,不必吞吞吐吐。” “行凶者是御史大夫许昌嫡兄,且又与太后沾亲,过从甚密,此事怕是难缠,还是不介入为佳。” “这……”刘彻听说牵扯到窦太后,也不由得沉吟,因为自己这个祖母势力太大了,连父皇都畏惧,自己还是莫到太岁头上动土了。 李三针见状,双膝跪倒在刘彻面前:“太子殿下,家兄之命危在旦夕,惟有韩将军可证明他无罪,恳请允他到堂作证,也让家兄不致屈死。” 刘彻赶紧伸手相搀:“李先生快快请起,这等大礼如何当得。” “殿下不应,我就跪死在这东宫了。” 刘彻又看看韩嫣:“韩将军,本宫以为,莫说身为太子,就是平头百姓,亦应伸张正义,李二柱横遭诬陷,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韩嫣劝道:“殿下待位东宫,理当谨言慎行,许昌倒不足惧,一旦与窦太后交恶,怕是对前程有碍。” “这……”刘彻迟疑一下,“想来太后亦明理之人,焉能是非不分,许家仗势欺人,太后是不会偏向的。” 韩嫣依旧担忧:“俗话说得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此事与别事不同,你是惟一见证人,你不去作证,李二柱就要被屈含冤而死,看来韩将军是非去长安府衙不可了。” 太子已是把话说得明明白白,韩嫣无法再寻借口推托:“末将遵殿下之命,出面作证就是。” 李三针欢欢喜喜起身,向刘彻千恩万谢。太子刘彻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他为自己的壮举而自豪。殊不知,这件事竟埋下了与太后一党不和的种子,致使刘彻险些失去皇位的继承权。 长安府衙庄严肃穆,正大光明横额在迎面高悬。“肃静”、“回避”等执事牌矗立两厢,三班衙役手持黑红棒雄赳赳分列廊下。府尹端坐书案之后,乌纱红袍不怒自威。犯人步入这气氛森严的大堂,个个都会不寒而栗。 府尹今日升堂的心情与往次可是大不相同,以往他都是信心十足胜券在握,而此番他却备感头痛。因为当事双方一是当朝御使,一是皇帝御医,原本就都是不能得罪的。现在又冒出来个太子府的家将,又将太子殿下卷入了此案,他真不知今日这个案子怎样个断法。 李二柱身为被告第一个带上堂来,府尹见他身体虚弱,莫说是跪,就是站也站立不住,想想他的胞弟李三针,命人搬上一把椅子,破例允其坐下。随后,当事双方的许府管家、李三针和证人韩嫣也一同被请上堂来,分别面北而立。 府尹例行地一拍惊堂木:“大管家,你状告李二柱打死贵府家人孙狗,可是实情?在我大堂之上,可要句句是真,否则反坐。” “大老爷容禀。”管家早已将状词熟记于心,“只因李二柱已将其田以二百两白银之价卖与许府,但他迟迟不交,许老爷带我等前去催讨,李二柱蛮不讲理,率先大打出手,重拳打死许府家人孙狗,将许老爷打成重伤不能行动,是而由奴才代主呈递诉状,望老爷明断。” “青天大老爷,他是一派胡言。”李二柱一旁早是气得不能忍耐。 若换了别人打官司,对李二柱这未经许可即开口抢话的行为,定要当堂训斥,由于碍着御医的面子,府尹也就不予理会了:“李二柱,对管家所说之事,你有何陈述?” “老爷在上,他句句是谎,小人何曾出卖田产?” 管家当即抢过话头:“大老爷,空口无凭,现有卖田契约为证。”他将文契取出呈上。 府尹仔细看过文契后问道:“李二柱,这上面可是你按的指印?” “大老爷,小人从不曾卖地与许家,更不曾与其立过文书。” 府尹吩咐书办:“上前验证指纹真伪。” 书办走到李二柱近前,让其食指沾上墨汁在文契一角按下,两相对照些许不差:“禀老爷,确系李二柱指纹。” “李二柱,你还有何话说?” “这……”李二柱不知该如何回答。 管家在一旁冷笑着说:“大老爷,刁民李二柱业已理屈词穷,此案我许府已是获胜。” 李三针在一旁忍不住了:“大人在上,指纹相对不假,焉知不是许家在将家兄打昏之后,捉其手指硬按上去。” 管家不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姓李的,你是血口喷人,无稽之谈,你兄长将我方人员打成死伤,他又怎有被打昏之说?” 李二柱可是被提醒了:“大老爷,正是如此,小人从来家无笔墨,手指上原已沾有墨汁,显然是许家所为。” 府尹询问书办:“可是如此?” “禀老爷,李二柱食指已有墨迹不假。” 管家听后急忙分辩:“李二柱那日卖地时也曾沾墨,故而留下旧痕,这有什么奇怪的。” 李三针又抓住了漏洞:“管家之言令人费解,你言称家兄早已卖地与许家,却又为何昨日方按指印,前后不能自圆其说,显然是编造谎言欺骗官府。” “这,这……”管家张口结舌,他只好掉转话题,“文契之事且不管它,杀人偿命总该公断吧?” “大人,许府管家实为诬陷。”李三针反驳。 “谁可为证。” “末将可为旁证。”韩嫣开口了,“昨日末将途经李家麦田,听得有人高呼救命,过去只见许府十数名家丁,群殴李二柱一人,已将其打得体无完肤,若无我上前相救,李二柱性命不保。” 府尹质问管家:“实情可是如此?” “大老爷,是李二柱打死孙狗打伤我家老爷在先,”管家狡辩说,“是众家丁见李二柱打死人命后气愤不过,才拥上前痛打凶手。” “管家此言难以蒙蔽府台。”韩嫣又出证词,“末将到场时何曾见到有人死在地上?那许盛之伤是末将气不过所打,再者说,李二柱只身一人一介农夫,如何能将满身武艺的许盛打伤,更不要说他能面对十数家丁,还能将所谓孙狗当众打死,岂非咄咄怪事。” 府尹觉得有理:“管家,对此你做何解释?” “孙狗尸体大老爷已是验过,这还有假吗?”管家急切间不知如何辩理才好,“难道说还是我们自己打死孙狗不成?” 李三针又听出了纰漏:“管家之言,说不定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呢!” 府尹再问管家:“你还有何话说?” “大老爷,韩嫣证言不足为凭。” “此话怎讲?” “这个姓韩的,他根本就不曾到过现场。”管家决意耍赖不认账。 李三针觉得好笑,反问道:“管家,韩将军可是太子府的家将,难道他还会平空编造不成?” “太子府怎么样,谁能保证太子府的人就不说谎了。” 府尹也同李三针所想相似:“管家,本官倒要请问,韩将军有何必要以谎言出证呢?” “这……”管家情急智生,索性信口攀咬,“李三针他常去太子府医病,同韩嫣早就相识,他用重金相贿,韩嫣自然要作伪证。” “信口雌黄,你有何凭据?”韩嫣厉声质问。 “一琢磨也就是这么个理,用不着什么凭证。”管家决意一口咬定。 府尹左右为难,双方谁也不敢得罪,万般无奈之下,他耍了个花腔:“此案本官难以判断,且待明日早朝禀明万岁请旨定夺。” 李二柱重又送回牢房,许府管家匆匆离开,直奔许昌府中去了。 韩嫣与李三针在府衙前分手:“李大夫,未能如愿救出令兄深感抱歉。” “韩将军哪里话来,此案分明是府尹滑头不敢公断,在下内心万分感激太子殿下与将军伸张正义。” 韩嫣提醒道:“而今不是道谢之时,在下愚见,要救令兄性命,非你亲自面见皇上求情不可了。” 李三针点点头:“有理。” “而且事不宜迟。”韩嫣显出切实的关心,“俗话说夜长梦多,你要防许家恶人先告状。” 听了这番话,李三针愈发感到形势紧迫:“多谢将军提醒,在下即刻就去未央宫。” 戒备森严的皇宫,可不比寻常所在。李三针每经过一道宫门,都要受到黄门太监的盘问。原本就心急的他,显得比往日神色慌张,就引起太监们的注意,便要盘问几句。后来他干脆就声称万岁龙体偶有不适,宣他火速进宫医病。这样他磨破了嘴皮子,总算到达了未央宫门外。 第二部分 窦太后的密信第24节 牵扯到了太子 执事太监杨得意正向外走,李三针紧趋几步上前:“杨公公,借一步说话。” “李大夫,万岁并未宣召,你进宫何事?” “公公有所不知,在下有事要当面向万岁禀奏。”李三针深深一躬,“烦请通报一下。” “哎呀,不巧,万岁已奉太后懿旨,就要去长寿宫见凤驾。” 说话间,景帝乘坐便辇恰已出了宫门。 李三针俯跪在地:“叩见万岁万万岁!” 景帝没有停辇:“李先生进宫为何?” “万岁,臣有一事启奏。”李三针站起跟在了御辇之后。 景帝头也没回:“朕应太后之召就去长寿宫,有事待朕回时再奏不迟。” “万岁,此事……”李三针还想再说,但景帝的御辇业已走远,他也就只好止步了。 长寿宫中,窦太后精神极佳,满面春风地与御使许昌谈笑风生。因为太后是许昌的姨妈,为此许昌常来宫中看望,景帝也未觉奇怪。见礼落座之后,景帝开口说:“母后召儿臣来不知有何吩咐?” “皇上,是一个命案需要你来定夺。” “母后请道其详。” “许昌啊,你就向皇上奏明吧。” “万岁,是这样。”许昌言道,“家兄以五百两银子购得农户李二柱田产,交割之日,李二柱赖账不给。并下狠手打死家丁孙狗,家兄也被打成重伤。按理说杀人偿命,可长安府尹不敢宣判,要请旨定夺。” “长安府为何不敢判案?” “原因是此案牵扯到了太子。” “太子!”景帝吃了一惊,“又与太子什么干系?” “皇上莫急,其实与太子关连并不是很大。”太后告诉说,“太子府的家将韩嫣出面为李二柱作证,声称孙狗之死非李二柱所为,而其兄李三针又是御医,故而长安府不敢判决。” “有这等事。”景帝态度倒是明朗,“有道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当真是李二柱打死人命,按律自当偿命。” “万岁,此事千真万确。”许昌趁机插言。 太后接着说道:“人命大事,谁敢胡言乱语,皇上,就请做个决断吧?” 景帝不能不有个态度:“杀人偿命,这是自然。” 太后偏偏就盯住不放:“皇上,光是这样说说还难算数,就请降旨吧?” 景帝想既然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事,太后又立逼不等,何不就做个顺水人情,便在长寿宫中提笔书写了一道圣旨。许昌拿到圣旨片刻未停,当即离开长寿宫前去长安府。 又半个时辰后,景帝方才回到未央宫。他惊愕地发现李三针仍在宫门前徜徉,停下车辇问道:“李卿一直等在此处吗?” “正是,”李三针急切之情溢于言表,“万岁,臣有一事相求。” “莫非是令兄的人命官司?” “万岁如何已知?”李三针双膝跪倒,“还望万岁明察秋毫,救家兄性命。” “国法无情,岂能偏废,令兄杀人理当偿命,朕已降旨问斩,你就死了这求情之心吧!” “啊?”李三针登时间傻在那里。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凉风吹过,李三针才清醒过来,再看四周,皇上早已进入了宫室,附近寥无一人。他双腿已是麻木,强撑着站起,捱出了皇宫,不知不觉间到了长安府。府尹派刑房师爷传出话来,李二柱业已奉旨问斩,请李三针前去牢中收尸。 李三针犹如失魂落魄一般,下意识地又信步走到了唐姬的住所。 唐姬看到李三针,仿佛是天上掉下一张大馅饼,一下子扑到他的怀中:“该死的薄情郎,这几日你死到哪里去了,害得奴家盼红了眼睛。” 怀抱唐姬香软的玉体,李三针突然间清醒了。这是在活生生的人世,面对着娇滴滴的佳人,烦恼的堤坝瞬间垮损,现实的美色令他忘乎所以。与唐姬相拥上床,好一番颠鸾倒凤,真个是如胶似漆。 雨散云收,唐姬点着李三针的鼻子数落:“姓李的,想白占姑奶奶的便宜啊,交待你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交待的事,什么事啊?”李三针一时懵懂。 “装什么糊涂?”唐姬瞪圆双眼咬牙切齿,“为我报仇之事,何时能够要了皇上的狗命?” 李三针仿佛是震聋发聩般腾地坐起,下意识地重复一句:“要皇上的狗命……” “对!我与皇上有深仇大恨,誓不两立。” “深仇大恨!”李三针口中机械地重复着,下地穿上鞋,“我有深仇大恨哪,应该要了他的命。” 唐姬有几分明白,跟下地来,温存地靠过去:“我的李郎,你打算如何下手,何时下手?” “这你就不要管了,我自有办法。”李三针大步离开,一副视死如归的凛然气概。 明晃晃的阳光照进未央宫,金银器皿无不闪耀出夺目的亮丽。景帝感到有些眩晕,闭上了双眼养神。太监杨得意紧站在下手,全神贯注地守候在一旁,随时准备皇上的役使。 李三针轻手轻脚地走进,今日与往昔大不相同,他除了肩背着药箱之外,手中还提着一个小小的竹篮。 杨得意轻声问道:“李大夫,未经宣召自行进宫,有何贵干哪?” “杨公公,我是特为万岁送蜜枣而来。”李三针举了举手中的篮子。 景帝实则是在假寐,闻言睁开眼睛:“很好,朕这两日口苦,正思食用些甜蜜之物。” “是臣记得万岁喜食蜜枣,故而进奉。” 杨得意接过送至景帝面前:“请圣上御览。” 景帝见篮内的山东金丝小枣红润浑圆,立时激起了食欲,捻一个就要往口中送:“好枣,个个鲜艳如新。” “万岁且慢。”杨得意叫了一声。 景帝一时间怔住:“为何?” “这……”杨得意看看李三针,不好明言,“这入口之物还当谨慎才是。” “啊,”景帝明白了,他觉得杨得意之言不无道理,但他口中却说,“李大夫是朕心腹,断然不会加害朕的。” “小人天胆也不敢做下灭门之事。”李三针从景帝手中取过那枚枣儿放入自己口中,认真咀嚼后吐出核来,“万岁尽请放心食用。” 景帝果然彻底放心了,他抓起一把就吃:“不错,味道甘甜而又清爽,朕甚是喜食。” “万岁,虽然可口,亦不可贪食,每日最好不要超过十粒。”李三针关切地加以规劝。 自此景帝日食蜜枣十枚,而且一日也不间断。他怎知这是李三针暗中做了手脚,食之上瘾欲罢不能。而且俱用毒药浸泡过了,足以令他慢性中毒,又不至于被人发现。 一个月后,景帝不豫,自然还是李三针调治。他开的方子皆为些不痛不痒的药,既不治坏也不治好。又过月余,景帝病势转重,看看已不久于人世。 这一日上午,李三针又为景帝例行医病之后,心内已是有数,料定景帝拖不过今明两天了。他不觉心中分外地轻松得意,自己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可以慰藉兄长在天之灵了。心中得意,不知不觉哼出了家乡的小调: 汾河水呀哗啦啦, 吕梁山哪黑茬茬, 小毛驴它下匹马, 枯死老树发新芽。 …… 在景帝身边侍疾的太子刘彻,本意是追上李三针问一问父皇的病情,在景帝病榻前他未敢启齿,待李三针走出后他快步追出。离开尚有一丈多远近,刘彻听到李三针忘情地哼着小曲,内心里陡然升起不满。怎么?皇上已是危在旦夕,身为御医的李三针非但不为救治不力而惭愧,反倒是这样快活,这未免太不正常了。想着想着,他放慢了脚步,边思忖边跟在了李三针身后。 第二部分 窦太后的密信第25节 毒鸩汉景帝 百无聊赖的唐姬正在房中剪纸花,看见李三针走进,又是呼地扑上去:“该千刀万剐的李三针,你这许久又死到哪里去了?” 李三针显出几分得意:“我去办你想办的大事。” “你,杀了昏君?” “他虽说尚未毙命,却也是危在旦夕了。” “快告诉我,你是用的什么方法?” 李三针将他用砒霜泡蜜枣的毒计,得意地学说一番:“这就叫暗算无常死不知。” “李大夫,你说的全都当真?” “岂有戏言。” “那我可真要好好地谢你!”唐姬在李三针脸腮响亮地一吻。 “其实你用不着说谢。”李三针说时还是咬牙切齿,“我也是为家兄报仇雪恨了。” 窗外的刘彻将一切都听了个真而又真,他心中暗说:“好你个李三针,父皇待你不薄,竟然下此毒手。还有毒妇唐姬,好心放她一命,却恩将仇报,鼓动李三针投毒,真是一对狗男女。” 太子刘彻悄悄离去,他眼下顾不上惩处李三针和唐姬,他挂念父皇的病情,直奔御医馆,找来三名圣手御医,要他们带上治疗砒霜的药物,立即为父皇清毒。 未央宫里,景帝已是气如游丝,见到刘彻眼中闪出些许亮光。三名御医逐一上前把脉后,都是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景帝自己心中明白,示意刘彻近前:“太子,朕自知已没有多少时间,有些话要嘱咐你,让他们退下。” 刘彻挥手,三御医知趣地退出,然后他俯身贴近景帝:“父皇,有何吩咐?儿臣在恭听。” “皇儿,为父登基仅仅十六年,刚刚四十八岁就要离开人世,离开这君王宝座,确实有些眷恋,然天命难违不得不去。朕一生待人宽厚,这也许是为父最大的不足,但知其错朕还要再下最后一道圣旨。诸侯王与列侯各赐马八匹,七品以上官吏赐与黄金二斤,民户每家百枚铜钱,宫人发放宁家准其婚嫁……”景帝说不下去了,他就在这对天下人的同情与恩赐中终止了生命。如果他还有气力说话,那么说不定还有多少赏赐。 刘彻怔了足有好一阵时间,他不相信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去了。少时,他醒过神来,在景帝床前失声大哭。真个是涕泪俱下,悲痛欲绝。 闻讯赶来的太子师卫绾近前劝道:“太子殿下当节哀自重,先皇辞世固然悲痛,但妇人之状不足取。太子应以国家为重,立即安排登基事宜。” 刘彻揩干了眼泪:“恩师之言令人难以苟同,父皇尸骨未寒,我这里就张罗继位,岂不叫人耻笑本宫。” “殿下此言差矣。”卫绾正色言道,“常言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正位后方可安天下,方可死了觊觎者之心,方可稳定大局,方可天下太平,这并非殿下个人急切与否,是国家利益之所在。” 刘彻被卫绾说得无言可辩:“那,这登基大典总得认真准备一番,至少也要月余方妥。” “殿下,凡事要追求效果,不要拘泥于形式,夜长则梦多,你从容筹备大典之际,万一有人挑战皇位,岂不平添麻烦?” 刘彻感到有理:“若依恩师之言,近日就当登基即位了。” “说甚近日,就是今日。” “今日?”刘彻觉得过急,“似乎显得仓促,一切都未安排,多少必要的礼仪和程序,总不能置于脑后吧?” “而今就顾不得那么许多了。”卫绾以师傅的口吻吩咐道,“擦干泪水,更换衣冠,升殿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