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哈佛新鲜人-2

作者:史考特·杜罗 字数:41408 更新:2023-10-08 21:19:56

“这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维亚回答。  “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佩里尼继续问道:“你要怎么证明呢,维亚先生?”  事事要求检验与佐证,并不容易。许多内心深处的本能信念,根本是分析不来的,有些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比如说,我相信财富应该要广泛分配给大众才合理,但是我也同时相信,私有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力;从个案的讨论当中,却常发现这两个原则纠葛不清,难以平衡。  一切取决于证据  然而,经过密集的训练之后,同学调和与辩护自我立场的技巧,很快就有长足的进步。第四周时,马恩教授在课堂上带动大家讨论如何规范娼妓的问题,我注意到同学就事论理的态度与从前大不相同。娼妓区暴力倾向与犯罪行为的统计数据,现在成为辩论的焦点;理性挂帅,一切取决于证据,情绪性的字眼愈来愈少。这种转变,却令吉娜感到不安。“马恩是不是在乎我对娼妓的感受,并不重要。”她说:“但是,我对这个议题是怎么思考的,绝对和我的感受密切相关。先有所感,后有思,对我而言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以为理性可以超越感性的人,不是我想做的。出于感受的见解,也可以是好的。”  有类似反应的,不仅吉娜一人。接二连三听到相同的论调(其中不乏出自于我敬重的朋友):担忧自己被学校教育限制住,压抑情感,改造成冷冰冰的纯理性动物。所言所思,虽然合乎高度抽象的理性标准,却与感性经验无涉,距离从前丰富旺盛的生命愈来愈远。  有这些抱怨的,大多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仔细想想,或许像我这样亲身经历60年代、结了婚、工作过的人,其实已经实践过一套原理原则,所以比较不担心课堂所学,会把原来的自我消蚀殆尽。当然,这不代表同学的疑虑是多余或不真实的,借着倾听他们的心声,更可以让我意识到学校教育对我的可能影响。  安娜开始埋怨,我把教授质问学生的态度搬回家,吵架时,总像咄咄逼人的律师一样,挑其语病,攻其弱点。学校的影响不仅如此,看事情的方式与习惯都已改变。在课堂上,我们学习如何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地分析问题。结构性的思维,是佩里尼教导我们的基本技巧,从细微处着手,归纳整理,再进而广泛推演到其他层面。严密的架构与逻辑,在法学论辩中确实有效,但我怀疑是否能适用于生活中别的事务上。其实这还不打紧,最叫人不舒服的是,法律思维的根本态度。  和吉娜的聊天当中,我有感而发,冒出了一句:“龌龊的法律思维!”之后,愈想愈觉得有道理。律师看问题、想事情的基本态度,就是怀疑与不信任。反复检验别人的话,希望从中找出什么漏洞,或挑出什么端倪。为了厘清可能暗藏的玄机,再简单的话语也变得不再单纯。  一方面,你不轻易相信任何事情;但是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理论的完整,以及逻辑上的一致,你又会强迫自己接受一些可笑的东西,像是:公司是个“法人”,公寓租户租的是土地,而不是房宅等等。  从法律观点显现出来的世界,与一般人眼中的世界是不相吻合的。置身于现实的我,在游走法律的过程当中,该如何自我调适,避免“法律世界”干扰到“个人世界”,是当务之急;只是究竟如何下手,还不清楚。  “每次刑法课讨论问题时,”吉娜表示:“我都好想站起来说,其实最重要的是同情心。不过,马恩教授会有什么反应?要不礼貌性地点点头,说两句很好很好;要不盯着天花板,当做没听到。难道,我的想法真的错了吗?”  不管是吉娜的想法,还是她预期马恩的反应,我都赞同。“这正是问题所在。”我说。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人提供适当的解决之道。  年度大笑话10月7日(星期二)  佩里尼的课,依旧是最大的挑战。随着课程的进展,其他教授都已经放松许多。无论是侵权行为、民事诉讼或刑法课,抽点到的同学不用再讲述个案细节,只需回答一两个问题,就开放给其他同学讨论。虽然没人喜欢被抽点,但现在如果不想说话,或准备不周,无论是摩利斯、吉格曼 或马恩教授,都会放你一马。  然而,契约法就不同了,被点到的同学一定得作答,并且讲述案例仍然是必要的。虽然有时佩里尼会拉开主题,可是峰回路转之后,还是会回到开讲的同学,用一贯冷峻的态度,丢下一连串难缠的问题;所以一旦被抽点,整堂课都不好受。为了应付佩里尼的考验,读书小组在课前积极准备,模拟各种可能的情况,以防成员不幸中奖,成为被审问的主角。激烈的争执时时可见:“这个契约因为错误而无效。”“不对,不对,错误是单方面的。”“没有,本质上,双方都有错误。”  当然,被抽点不全然是坏事。在这难得的机会,如果好好表现,对成绩大有助益。众所周知,佩里尼在开讲同学的名字下面,都会标下大大的记号。  每逢契约法的课,一股紧张的气氛自然形成,大家密切关注今天的幸运儿是谁,并且好奇佩里尼会用怎样的方式来“教训”他。或许,这也是课堂上笑声不断的原因吧。另一方面,公平一点来说,佩里尼凶是凶,幽默感倒是十足。说话妙语横生,也开得起玩笑。  星期一他阐述某个论点许久之后,突然问起:“昨天有没有人去看刚上映的晚场电影?”教室立刻传来一片痛苦的嘻笑声。这个时候忙都忙死了,哪还有时间看电视、电影的。后头一个同学,猛不期然地大喊:“这也是指定作业吗?”不用说,这是本年度最大的笑话,佩里尼也跟我们一同笑了起来。  故事还有后续。今天课堂上,讨论发生在肯塔基州的旧案子“布恩对库伊”。被抽点的哈威尔,人缘极佳,可是却倒了大楣,得痛苦地跟佩里尼奋战。看来,他丝毫没有准备,只有支支吾吾,照本宣科;讲来讲去,勉强迸出一句:双方的口头承诺已经为时一年。  “噢,整个案例就在讲这一丁点儿东西吗?”佩里尼面有愠色地说。  天啊,这等于是在问他有没有读个案嘛。佩里尼真的生气了!事实上,案例后头的裁量意见有提到,口头契约超过一年以上无效。大家不禁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因为传言中,佩里尼教训偷懒学生的方式是很可怕的。  只见教室另一端的哈威尔,拼命翻查案例书,做临死一搏。最后,他抬起头来,语气柔弱地说:“可是,我真的去看了那个晚场电影。”  全场哄堂大笑,没有人不东倒西歪,紧张的气氛顿时解消。佩里尼也微微笑了一笑,等大家情绪平息后,辛辣地回了一句:  “是啊,哈威尔先生,绝对看得出来。”  10月初开始,每天都见到高年级生穿戴整齐地来到学校。走廊间,学长个个西装笔挺,学姊则尼龙洋装、高跟鞋纷纷出笼。  现在正是哈佛法学院的面谈季节。为期两个月,全美各地差不多800家律师事务所或政府机构,都会派代表来学校招募人才。三年级生寻觅的是长期饭碗,等暑假通过律师资格考后,就会正式上班。他们大部分的出路,是去城市的大型事务所当受聘律师。至于二年级生,  找的则是暑期工读机会,多半也是去大型私人公司做法律书记。  表面上来说,面谈季节的到来,与法学院新鲜人无涉。行政单位为了“鼓励”同学不在第一年的暑假就去工读,负责安排面谈及职业咨商的庞德就业辅导室,不提供新生任何服务。经验告诉我们,新生在经过一年困苦煎熬之后,最好利用暑假多休息,才能走好更长远的路。  当然,另一方面,雇主也多不喜欢用法律技巧尚嫌生嫩的一年级生。  话虽如此,许多同学还是排除万难,和高年级生一同参加校园内的面谈,并在暑假顺利找到工作。不过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新鲜人,都离就业辅导室远远的,对于应征过程的细节不太明了。  虽然没吃过猪肉,毕竟看过猪走路。借着观摩学长学姊的求职经过,对未来前景大致有个底。不要看还有三年才毕业,决定前途的第一轮回面谈,在一年后的今天就会展开。届时,该如何淘金,就各凭本事了。传统上,二年级暑假找到的工读,像是正式就业之前的实习;大多数哈佛法学院的学生,先前在哪实习,之后就在那取得长期饭票。所以说,再过一年,安娜和我心底就会有个谱,未来将去何处落脚,以及我会去做哪个领域的律师。  抱着先睹为快的心情,在这面谈旺季,我四处向学长学姊打探相关讯息。消息显示,芝加哥、克利夫兰、匹兹堡、纽约等地,工作机会较多,而旧金山、波士顿、西雅图的前景,较不乐观。从学长学姊的口中知道,他们其实很不喜欢求职的过程。尽管哈佛学生的就业情况良好,面谈的痛苦与压力还是很大。在短短20分钟之内,你要面面俱到,好好自我宣传一番,并且随时准备承受希望落空的心理打击。另外还有一种压力,是比较不为人所知的。我大学时代的朋友迈克,就对我抱怨起面谈时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你知道吗?”一天午餐时,他说:“每家公司都有得炫耀,也都有得挑剔。你选了其中一家,就失去了另外一家’更好的‘。如果挑到的不是’更好的‘,就好像白白浪费哈佛为你建造出来的优势。”  我问迈克,到底怎样的工作是“更好的”。  他耸耸肩,无奈地说:“如果是有名气的大公司,薪水较高;如果是政府机构,权力大得多。到底哪个较好,很难说。唯一可确定的是,’更好的‘工作,是留给成绩好的同学。”  成绩扮演重要的角色  身为局外人,反复听到最明确的讯息就是,成绩非常重要。原本还以为,拼命争取好成绩的唯一犒赏,仅是进入《法学评论》的光荣资格。现在却发现,原来成绩就像是教授贴在学生身上的标签,告诉你将来在法律世界能有多大的成就。  “有些公司只聘全A的毕业生,有些公司只聘成绩A-的学生;由上而下,如此类推。”迈克说:“当然,不是所有公司都这样;但不可否认地,成绩还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成绩挂帅的情况下,被排挤的懊恼感觉,自然生起。有的人,怨叹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另一批人,为市场中没有自己应得的工作机会,大大不平。  来校招募人才的,大部分是私人的律师事务所。事务所里面的律师,共同分担责任,分享客户与收益,就像许多医疗诊所一样。公司大小不一,从两人到上百人都有(最大型的多散布在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洛杉矶等地);形式不是合伙制(股东制),就是聘任制。在哈佛出现的公司,很多都是超大型的,接洽的客户个个是有钱的豪门巨富,愿意负担超高的法律咨询费。一旦进去,将是一小时60美元到100美元的身价,有时甚至会突破两百美元。  大型事务所的好处不仅如此,对刚从学校毕业的新进律师而言,大公司的训练比较完整;再加上,咨询费用无上限,审视案件的品质可以维持在专业的高标准之上。面对的问题,多半是大企业的契约交涉、合并或借贷、证券业务、税捐缴纳等,非常具有挑战性。  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新进的聘任律师,终究希望成为公司的合伙人,通常需要苦上4到8年。既要尽快熟悉法律业务,又要随时以好表现吸引资深律师注意,工作压力十分繁重。许多事务所的律师朋友告诉我,一周起码要奉献出60到80小时。并且要知道,公司给顾客算帐的方式,是以15分钟,有时甚至以6分钟为单位,工作时间是不可能偷懒的。  不愿进大公司的理由,对迈克等人而言,倒不是沉重的业务,而是因为道德价值或政治信念的不契合。60年代活跃份子出身的迈克,原本就反对大型企业在社会的不当影响力,如今若要成为助长其气焰的一份子,自然感到不舒服。  “很多教授劝我,不要管政治,进去事务所接受训练就好。”迈克说:“但是,想想看,你如何能在白天帮美国钢铁公司,逃脱环境污染的指控;晚上回到家,翻阅环保团体的书报,然后说服自己不过是需要饭碗的平凡人?”除了参加大型律师事务所(同学称为“公司法”)的选择外,也各有其弊。进入政府机关,升迁的机会有限,能爬上高位者,多半是政治上的酬庸。至于所谓“白武士”的工作,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主,像是去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或其他非营利的消费 、环保组织等,刚毕业的学生很难被录用。想要自己开业,成立小型的律师事务所,也不是那么容易。最大的挑战是,凭一己之力,如何与70人的团队竞争。以上种种,吸引力再高,有一点绝对比不上大公司,那就是现实的收入问题。  只要有钱 随叫随到  事务所的利润确实优渥得多,而且打从一开始就如此。拿迈克来说,他暑假头6周,在印第安保留区的法律援助工作室服务,周薪80美元;后6周,在芝加哥的一家事务所工读,周薪高达325美元。在面谈过程中,金钱是免不了的诱因。与从前当老师的薪水相比,律师的进帐实在骇人。在史丹福的英文系,广受敬重的正教授,经过一生努力的教学研究,年薪不过2.2万美元,但那是 哈佛毕业生进入纽约律师事务所的起薪。更别说接下来调薪的飞快速度,尤其是升到合伙人的地位之后。据法学院报纸对校友的调查报告显示,现在当律师的平均年收入是7万美元。  对于居高不下的天文数字,我这个穷书生的态度是有点羞惭的。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看法。一天,奥布瑞、史帝芬和我遇见彼得,他刚完成面谈,正兴致勃勃,准备描述经过情形。他最想去的地方是薪水特高的纽约。问起是否会对极端优渥的收入感到不安,彼得的答复是不会。  “这是我应得的。”他说:“在学校待这么久,练得一身技巧,又有人愿意出高价雇用我,哪里不对了?我不是去偷去抢,而是辛苦赚来的。或许,法律对我有足够的吸引力,即使他们不付我那么多钱,我还是会拼死拼活地工作;但是能多一些收入,我一点也不介意。坦白说,我是知道如何用钱的人;赚够之后,我可是要好好享受。”  组里的同学,大多没有仔细想过到事务所大捞一笔的事情。金钱与执业,不是现在关切的问题。当然也有例外,有些人很早就抱定以赚钱为目标。像杰克,问起为何选择哈佛法学院,他毫不讳言地说:“我来这儿,就是为了钱。”不过,虽然金钱的诱惑等在前头,法学院新鲜人埋头苦读的案例书中,倒闻不出一点铜臭味。面谈季节中,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一年级生对未来的期望不高,预估毕业后的起薪是13000美元,而20年后的收入是2.8万美元。  许多人的志向是大型的律师事务所,但是有高达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希望做点别的事,像是非营利事业、政治事务、平民律师等。有趣的是,在不愿去大公司的同学当中,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认为自己终究会卷进去。  实际一点来看,我们大部分的出路就是如此。有四分之三的毕业生,都会待在私人事务所一段时间。整个情势就是往这个方向走。许多同学一进来,就热中于商业法;其他的,经过学校训练,也对这个领域愈来愈感到兴趣。并且,有相当多的同学,觉得律师的责任就是帮客户打官司,只要有钱,服务随叫随到,对自己或对客户道德上的检验与反省,不是分内的工作。对于这样的同学,金钱、权力、训练、专业品质等加在一块,大公司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去处。  我在旁观摩,深深感觉,即使逃离不了这股漩涡,恐怕也非得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挣扎。和迈克一样,我也曾积极参与过政治运动——公民权、反战,以及1972年麦高文的竞选活动。从前的政治信念,现在仍伴随着我;去大事务所执业,等于是去拥抱我所反对的不当权力。  与彼得谈过之后,史帝芬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他绝对不去大公司,而要回到学术单位奋斗。至于拥有企管硕士学历的奥布瑞,相信就算在商业界也可以维持良好的品格,于是嘲笑史帝芬是躲在象牙塔内的懦夫;史帝芬则不甘示弱地反讽奥布瑞,是占尽便宜的大肥猫。他们问我的意向,我回答即使真的去了大型律师事务所,也将是非常为难的选择。  “但是谁知道呢?”我说:“现在愈来愈多事情是不确定的。”  后来仔细想想自己说的话,觉得真是如此。随着闹轰轰的面谈季节,展望未来,我实在不知道,一两年后面对诱惑时,我能不能甘心放弃大公司的优厚条件,坚持自己想走的路。想着想,突然惊觉,怎么这么早就受到引诱,就产生怀疑?不愉快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  特殊的晚餐 10月9日(星期四)  又是忙碌的一周,在法律技巧课上,我们必须为卡兹“提出诉讼”。每个人都得草拟一份状子;到了下星期,还必须代表另一方,为葛鲁门准备答辩。老天才知道,我该如何挤出时间来做它。  时间永远都不够用,一整周的睡眠时间,都在五六小时上下。案件本身,已经不再是问题,只要集中精神读过一遍,重点都能掌握得住。但是随着技巧的逐渐累积,要求愈来愈高,新的负担也就产生。教授们发下的作业愈来愈多,困难度也与日俱增。案例书中,写得愈来愈简洁,一些关键点都被编辑省略掉。前几天,契约法的一件案例最夸张,读了老半天,还搞不清楚究竟谁是原告。  在煎熬困苦之下,我的状况还算好,或者该说是好极了。对法律,依旧保持强烈的兴奋感;并且,渐渐地已经掌握住学习的模式,手边资料不再是一连串深奥难解的理论。在这里,有一些永久不变的矛盾存在——例如:法律对公民而言,享有绝对的权威,尽管时时刻刻不停地被修改,每个人还是得乖乖地服从。同时,我也看到许多哲学上两难的困境,其中一点是摩利斯常常提到的:法规的制定,一方面要具备普遍性,能适用于广泛的个案当中;另一方面,又须具备相当的弹性,能够适度调整,应用于案例的特殊情况。该如何在真确与有效之间,寻得恰当的平衡点,又不致沦为平乏单调的宣言(像是:“杀人者死”等)?  这些难题,在脑海始终挥之不去;虽然有时候,会怀疑过度思索,可能有导致精神分裂的危险。前几天,在餐厅里叫了个汉堡,突然脑筋闪过一个问题,买卖双方是否已经达成了协议?如果我此刻反悔,把汉堡退回,要负担怎样的损失?餐厅可以拿回所有标定的价格,还是仅仅汉堡本身的合理成本?  许多同学并不像我一样沉醉于法律世界。虽然大多数同学可能还兴致勃勃,但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显然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凯伦依旧每日以泪洗面;不确定的恐惧感,对很多人而言还是家常便饭。一些同学,觉得学校无聊透顶;另一些同学,对于竞争的激烈气氛,仍然无法消受。我想,或许同学们应该更诚实、更宽容地看待自己。这里的确鲜少有人,愿意不经心地混日子;但在各自奋力的情况之下,彼此排挤强出头的现象毕竟难免。  不管原因何在,我相信同学抱怨时是发自内心的。虽然已经不只一人怨怼地对我诉苦,说过去一个月来,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可是同样环境下,我却想说,这段密集的奋斗经验,是我人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  哥伦布纪念日的周末,安娜和我伙同另一对夫妻,大卫与琳恩,到纽约州北方的一个湖边度假,在那里大卫的家人拥有一间小木屋。我们除了受邀共赏湖光秋色外,也顺便让自己轻松一下。这可是进入法学院6周以来的第一个休假。  开车出发时,我和司机大卫坐在前座,谈的还是法律。抵达小木屋时,太阳已下山,因此要到隔天早晨,才能见到他们极力推荐的美丽山丘。原本以为只有什么宏伟壮观的景物,才能带引我离开法律的魔境;然而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休憩地,也充分达到了效果。我们漫步于山间小径,悠闲地钓鱼,在火堆旁小酌、聊天,其乐无穷。有时进城到处走走,有时远观小山遍野的秋色。  几周以来,第一次有机会心无旁骛,与老婆好好相处。对安娜而言,这一个半月也不好过。她在剑桥北方郊区,找到美术老师的工作。虽然工作环境很好,体力上的负担却满重的,经常弄得她筋疲力竭。一个星期要教700个小朋友,还必须把教材从一间教室搬到另一间。而我,在她极需人在旁加油打气,帮忙适应新环境的时刻,却一点也派不上用场。我很少在家,就算在,也是紧张兮兮地拼命读书。面对这种情况,安娜还时时保有宽容的幽默感。她对我说,这一年使用的是五年来美满婚姻的“积蓄”,其中包括爱情、关怀与谅解。姑且不论她的容忍度,我知道这一点也不好玩。她经常是孤单而疲惫的;此外,还有一大堆家事等着要做。  趁此脑袋不受法律煎熬的时机,能在一起共享欢乐是很重要的。  “你看起来很轻松。”星期日早晨,安娜告诉我:“很久没看见你这个样子了。”  没错,精神松弛的情况之下,身体也觉得舒畅许多。充足的睡眠,胃不再紧张地收缩,脉搏跳动减低,不再不自觉地冒汗。此刻,深深感受到先前承受的压力如何之大。在这里,我变成另外一个人,与6周前相同的人。我能开始想想其他的事。不再斤斤计较用字遣词精确与否,也不会老是分析一句话,试图找出背后隐藏的意图。在阅读书报之际,我也能欣赏这片美丽的山麓,观察一只忙碌的蜜蜂,在传递花粉时飞过我的头顶。  “我想,有人把我的脑袋瓜偷走了吧。”我这样告诉安娜。  与大卫夫妇,很晚才共度早餐。餐后,悠闲地翻看星期日的报纸。下午,我们四人一起去爬木屋后的小山。大卫与我越过一棵小树,之后的路没有着手支撑的地方,脚穿拖鞋的安娜和琳恩,便留在后头信步闲逛,然后走回木屋。我和大卫则迈步前进,直上山脊。  山顶上,可以俯视整个溪谷:湖水静静地躺在浮云之下,颜色深灰地仿若石板岩;倾斜的山坡上,则挥洒着千万种神奇的原始色调。我们俩都没有出声,安静注视着这一片自然。脑子又闪过这几周的苦日子。强烈的自我要求、成功、卓越与完美——这算不算也是种疯狂?我到底怎么了?老天,我究竟对自己做了什么?  忍不住问了问大卫,从前法学院第一年的心理状况如何。  “回头想想,”他一本正经地说:“那时的我,是疯了吧。”  “我现在恐怕也是一样。”我说。  “唉呀!别担心了,终究会过去的。”他继续回答:“并且,没人会看得出来,在法学院里,大家都一样。”大卫刻意压低嗓音,以长者的姿态拍拍我的肩,沉重地说:“你只是在学习爱上法律。”令人难堪的时刻  从乏味中寻找新发现10月18日(星期六)  法学院现在堂堂迈入第二个阶段。在头几周,对缤纷而反复的法律世界感到新奇,对才气焕发的同侪抱持惊叹之情;如今,这些热度都已冷却不少。法学院的晦暗面,逐渐显露出来。倒不是说,学校变得枯燥无味,而应该说,一种中庸的平衡之道,取代了原有的狂热。对我而言,这其 实是好事一桩。  和其他大团体一样,组里的关系变成公式化,不再有新鲜感。一同上课,逐渐看出彼此的无知与弱点,不必要的敬畏情结顿时消失。温和谦卑的气氛,成为课堂的主流。看待对方,不再像是进入展览会场,好奇地打量未知的产品,也不会再被表面上光彩夺目的假象所迷惑。  如果有进一步的交往,都是私底下进行的;没有过度渲染的感觉,一切爱恨情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臭味相投的人聚在一块,产生友谊,也传出几件罗曼史。我和史帝芬愈来愈熟,白天就常在一起聊天,下课后一同走到哈佛广场搭车回家,晚上甚至还像高中生一样,时常通电话。我很欣赏他的机智;再加上,过去背景雷同,对许多事情的反应都差不多。  功课依然繁重,无论数量或困难度都只增不减。法律技巧课的作业持续进行,很快地,我们就要面对一大挑战:为卡兹的案子草拟摘要,提出即决审判的动议。至于正式的课程,我则开始心生不满,只对一门课没有怨言;出乎意料地,竟然是侵权行为。最近两三周以来,我对吉格曼和他的授课内容,愈来愈喜欢。浓厚兴趣的发生,是正在讲述“同意”(consent)这个概念的时候。个案讨论的主要关键是,被告坚称自己没错,因为造成伤害的行为是原告事先同意的。当时,同学对这堂课的疑惑已经累积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有些人干脆就放弃不管了。坐在我旁边的女同学,时时拿起报纸来看;另一边的男同学,有事没事就胡言乱语来娱乐自己:“动呀,怎么不动了?”他边俯视讲桌后头一动也不动的吉格曼,边轻声细语:“快点动啊!”我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对于吉格曼这个人,以及他丢出的死问题、假设状况,始终感到不解。如果殴打的定义是攻击性的身体碰触,那么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亲吻女子,算不算一种殴打?在桥墩快要倒塌之际,把一个人推下桥,算不算一种殴打?如果对方同意,殴打是不是就不成立?  我心里头咕哝着:有完没完啊!这些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永远都不会有答案。  呆坐在那儿,重复心里头想的话:没答案,永远不会有答案。突然惊觉,这不就是吉格曼,以及其他一些教授,不断阐述的重要讯息吗?法规宣告后,理论上的争辩是无休无止的。如果钻研侵权行为,用一套专门惩治故意犯罪者的道德系统,足以应付蓄意开车撞人的行为,  但是该如何看待意外的车祸呢?甲故意开枪吓乙,却碰巧打中空中的飞鸭,掉下来弄伤乙,我们应该如何判定甲的罪行呢?到底什么情况,你可以说没人犯错,受害者只是倒霉而已。  了解到并不是因为自己智识的不足而想不清解答,心中豁然开朗,吉格曼的课顿时变得很有意义。他现在对我而言,像是个观念制造的魔术师;他提的怪问题,仿佛是金匠的钟子,把眼前的法律概念,打造成精致耀眼的珠宝。  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我的新发现;像左右两旁的同学,就依然无聊地翻阅书报,口中念念有辞。泰瑞也是怨声连连,上星期他才告诉我:“那个死家伙,又在做哲学式的神游了,我实在受不了。”但是,我相信愈来愈多人,可以体会这门课的真义。兴奋的程度与日俱增,现在我几乎无法安坐于位。于是,现在倒数第二排的座位,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画面:一名女子在看报纸,一名男子嘴  永远的赢家  其他课就没那么幸运。马恩的刑法,简直糟透了。他平铺直叙地讲解个案,每节课都在比较案例与法典,烦不胜烦。除了对教书技巧有意见外,我的抱怨有时来自教授本人。像对待同学一样,现在教授的神秘面纱褪去,不再保有因为距离感而造成的尊贵形象,个人的好恶开始投射在教授身上。拿佩里尼来说,他上课的风采依旧,引领学生思索问题的技巧独到,是我见过口才最佳 的老师。契约法的三大基本概念——要约、承诺、约因,以及伴随而来的责任义务,搅和在一起并不好懂,但是在佩里尼精辟的解说之下,整个系统显得清清楚楚。话虽如此,我对佩里尼导引下的教室气氛,却愈来愈不能接受。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早晨都有契约法的课,坐在公车上,想到就生出恶心的感觉。”  上星期,史帝芬在电话中埋怨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佩里尼的课叫我浑身不舒服。每次过了星期三,我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类似的话,可从其他人身上听得。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佩里尼似乎对造成同学精神上的折磨,非但不以为意,甚至自得其乐。  即使原本颇受欢迎的摩利斯,也渐渐显露不讨人喜欢的地方。他教书的态度亲切随和,只是有时候觉得,温柔之处并不是出于对同学的关心,而是纡尊降贵式地故做姿态。课堂上继续讨论管辖权的问题,只是现在情况愈来愈复杂,不像从前简单的标准,人在哪里就归那里的法院负责,许多细微的因素需要考量,才能决定司法权的归属。有时候,摩利斯为了解释复杂的过程,故意制造问题来困惑同学,然后才用先进者的语调,凸显我们相对的无知与弱智。我真怀疑,出身于足球队员、竞争性格强烈的摩利斯,是否把教书当成是战场,而他则是这个场子永远的赢家。  抱怨归抱怨,我还是觉得学校生活意趣横生,许多东西值得学习。诚如前头所言,如今的我,只是不再对哈佛法学院赋予过度美好的想像,同时认清正反两面之后,才能以更健康的态度面对。接下来几周,就是要好好学习,如何适应逐渐升起的失望感觉。  激情过后的失落感  我迟早是该把紧绷的情绪放松下来。头6周,我就像是在天空过度翱翔的猎鹰,头晕眼花,认不清方向。上回哥伦布纪念日的休假,让我了解到,无休无止的飞行,是如何地疯狂与危险。我不能再没有限度地鞭策自己,该停下来的时候就停下来。休假完的星期二,回到教室一切讲究精准的紧张气氛,咬文嚼字地专注思索,没多久就生起厌烦的感觉。  10月中外头的景象开始变化,心情也随之转变。灰暗的天空,四处觅食的松鼠,寒冷的冬天就快来临了。此刻,回想起休假日在小山丘上对自己讲的话。或许警觉得太晚了吧。现在的我,疲惫不堪。所有精力与热情几乎都已耗尽,没有一丝余焰得以燃烧。心力交瘁,还得面对同样的课业压力,郁卒感油然而生。  更糟的是,从前压抑住的一些情感,此刻也不知不觉跑了出来。在头几周内,兴致勃勃,情绪高昂,许多眼见的问题都自然搁在一边,不去搭理;像是汲汲争取成就的后遗症、吉娜提出的教育改造个人的危险,以及面谈季节中感受到的自我怀疑等。这种种困难,并没有因为压抑而消失,现在反倒伴随着新问题,联手对我产生影响。并且,法学院的神秘光芒已逐渐黯淡。对我或其他同学而言,知识的增长无庸置疑,可是过程中足以振奋人心的新奇感,早就开始淡化消失了。  总归一句话,我的期盼已经不同了;但是翻开日记,上头还是坚定不移地写着:我必须“适应逐渐升起的失望感觉”。几个大字背后,其实隐含着不可控制的痛切之情;接下来几周,这种感觉将只增不减。  激情过后的失落感,似乎弥漫在各个同学身上。郁郁寡欢的神情,处处可见。面对公式化的作息与接二连三的作业,少数人依旧无怨无悔地勇往直前;不过最普遍的反应是,对学校及其要求,生出强烈的抗拒感。当然,抗拒归抗拒,不会真的轻言放弃。中途辍学者是有,不过大多发生在开学头几周。每一年,哈佛法学院休学的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离校的原因很多:婚姻、疾病、志趣不合等等;但不管是属于哪一类,辍学之后再回来的大有人在。  我们第二组,倒是个个都撑下去了。或许,每个人想当律师的志向已经稳固,或许每个人对10月中的低潮期,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大多数同学多少都认识几个哈佛毕业的校友,对其中的困苦与灰暗面已略有所闻,但还是勇往直前地来到这里;在有所预期的情况之下,就不致惊惶地不知所措。  无论郁闷来源何在,许多同学逐渐显现出不合作的态度。虽然上课出席是强制性的,但现在每节都开始有人跷课,最严重的是马恩的课,缺席率高达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之间。唯一例外是佩里尼的契约法,因为他执行出席政策是非常严厉的。不过来归来,有些同学干脆坐到最后头去,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泰瑞就是其中一员。时而跷课,时而躲到教室最后排。  “我已经受够了。”他说:“那些家伙老是教训人,要求我们该如何思考才对。我才不管呢,我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  同学态度明显的转变,可从侵权行为的课堂上看得出来。10月中的一天,吉格曼教授正讲述“折抵”(conversion)的概念,一种对窃盗行为的救济方法。如果窃贼把你的车偷去开,即使刑事上裁定仅是好玩,并无占为己有之意,民事上仍可要求赔偿,强迫窃贼按市价把车买下。这个选择是有价值的,尤其如果你的车已遭到损坏;不过同学们常常忽略掉。  就在此刻,教室中央突然传来一句带有挑衅意味的问题:“你讲的概念,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吉格曼对同学的态度向来客气,但那句话的口吻确实太不敬了;于是他没好气地回答:“先生,有空的话,稍微翻一下个案吧。”  尖酸刻薄的话,惹得一些人笑了出来;但是没过多久,一声嘘声从四周响起。对讲者言论不苟同时报以嘘声,是哈佛大学由来已久的传统。每年法学院,受到哈佛大学部毕业同学的影响,也都感染上这个习性,我们第二组也不例外。只是从前嘘声的响起,都是针对同学政治上过度保守的发言,老师一向幸免于难。不过自从那天吉格曼受到嘘声的洗礼之后,同学开始如法炮制用在教授身上,尤其当教授不理会学生,或用严厉言词指责同学时。老师们的反应,通常不是紧皱眉头,就是和缓地加以解释。  同学不甘示弱的态度,愈来愈强烈。学期刚开始时,即使同学有不痛快的感觉,大都先自我谴责,认为是自己的无知无能。可是现在就不同了,怪自己,不如先怪学校,或怪教育。苏格拉底教学法,是不公平,也不人道的。课堂所学的,过于偏重技术面,而不关切律师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整个HLS的气氛过于死板,像是制造法律机器人的工厂。  最激烈的批评,多半来自于哈佛法律学生会的成员。哈佛法律学生会是一个学生组织,以改革法学院教育组织与形式为宗旨。年初时就已成立,组里有多位同学参加。像读书会中的凯尔,从前常抱怨同学攻击性格太强的海伦,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刚开始时,他们比较收敛,至多互吐苦水,没什么太大的动作;但到了学期中,同学不满的情绪愈来愈高,他们讲起话来也大声许多。挑战教授已成家常便饭,而马恩是最明显的箭靶子,因为他对科刑、保释、白领犯罪等议题的政治立场极为保守。  学生会成员中,话最多的是伟德,从阿拉巴马州来的狂热份子。外表看来一点也不激进,头发短短地,穿着体面,言行彬彬有礼,态度端正严谨,整个气息倒充满了南方旧式贵族的味道。不过一旦批判起法学院的作风,言辞犀利,咄咄逼人,丝毫不留情面。  第一次与伟德交谈,是在9月末的时候。每星期四和星期五,侵权行为与民事诉讼都在朗德尔大楼同一间教室上课;两堂课之间,大约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那天侵权行为课上完以后,坐在附近的一名男子问起我,觉得把书留在教室安不安全。我回答应该很安全,这里不像有贼的样子。  恰巧站在一旁的伟德听了,立刻反问:“是吗?真的没有贼吗?你为什么如此肯定?我看这里一半以上都是贼,只是不自知罢了。三年后的今天,他们进入大型律师事务所,收取高额的费用,跟去偷去抢有什么差别?况且,偷窃的例子现在就有。前不久,一个教授的皮箱,在办公室里被撬开。”  我不确定伟德的话是否认真,但我试着回答:学校这么大,总有少数害群之马。至于将来,的确会有好人,不幸沦落到恶名昭彰的坏公司。  “你该不会真的认为,这里每个人都是坏家伙吧?”我问。  “完全正确,”伟德回答:“这里大多数人都不是好东西。”  许多同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伟德抱持同样苛刻的态度。10月中时,有一小撮人,每当伟德一开口,就发出吃吃地嘻笑声。大家都知道,同样的马克斯理论又要复述一遍,进而批评课堂中研读的学理是如何保护上流阶层的利益。一天,在伟德不太理性的批判之后,  有个家伙满心不悦地走来,对着穿戴昂贵服饰的伟德频频点头,刻意模仿他的声调说:“革命完成后,每个人都有圣罗兰的名牌衣裳穿。”  所有学生会的成员,包括徒具热情不用大脑的伟德,逐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不过,我的态度是保留的。他们多是有钱人的子弟,出身于哈佛、耶鲁、公园大道、比佛利山庄,却常以穷困阶级代言人的姿态教训你。话虽如此,他们积极直率的个性,还是值得欣赏;并且日子一久,愈来愈觉得他们所言,并非全然无的放矢。  收拾书包 怏怏离去  10月21日(星期二)  很为难的一天。午餐时发生一件叫人苦恼的事。  好一阵子以来,我一直以为读书会的成员间有股凝聚力,小组讨论的确对学习有很大帮助。平常聊天时,我觉得其他成员也有相同的感受。又到了聚会的时候,大伙凑在一块儿,看能不能在 短时间内浏览过问题,共同找出答案。会面的时间是中午12点,除了史帝芬有个午餐约会外,都到齐了。  突然之间,许多成员对读书会发出不满的意见:太松散、没组织、没向心力,讨论漫无方向,有人发言太强势(这一点是奥布瑞提的,我想他说的就是我),以及太多人了。  最后一项是凯尔提出的,而且不停地反复嘟囔着。  “我们的人太多了,使得讨论很没有效率,根本无法专注于任何一个重点。”最后凯尔下了个结论:“我们必须缩减人数至四人,最多五人。”  说穿了,就是要将某些人扫地出门。这个意见让我很不舒服。就在我反驳凯尔之际,山帝突然用一种很小声,带着罪恶感的口吻说:“你们不会只因为我参加了两个读书小组,就要把我赶走吧?”  两个小组?大家异口同声,发出不可置信的疑问。山帝很快地承认,他也是另一个读书会的成员,而那个小组讨论的方式,主要以整理课程大纲、准备复习笔记为主。据山帝表示,他之所以加入这一组,是因为我们做比较多观念上的探讨,是另一组所没有的。  “嘿!”泰瑞说:“我们不想要这样摇摆不定,爱来不来的,必须要全心投入才行。”  可是,山帝拒绝接受暗示。他坐在那里,摸着一嘴乱七八糟的胡子,试图提出两全其美的方案:有他参加的时候,我们可以做思想的交流;至于他不能出席时,我们则可复习功课。最后,他甚至表示愿意影印另一组的讨论内容给我们。  那绝不是个好方法。凯尔直截了当地强调:“有人一定要离开,一定得走。”  我告诉山帝,他必须自己做决定。老实说,我并不赞成他突然被踢出去。就算他想留下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我也提醒他,另一组的人如果知道了,也可能会重新考虑他的资格;因为就我所知,几乎所有的读书会都有排他性。  山帝不同意我的说法,但表示会尊重大家的决定。小组的核心人物奥布瑞摇了摇头;打一开始,他就希望成立一个小型的读书会。  在大伙的遗憾下,山帝收拾起书本,怏怏离去。其他人则坐下来,规划将来的活动。这个事件,一整天都困扰着我。对于山帝的顽固,我是既同情又生气;但对无情地驱逐他,又觉得很羞耻。如果他自认可以同时应付两个读书会,与我们有何相干?小组成员的反应,令我不快。凯尔是那么冷酷,奥布瑞则过于现实,泰瑞自始至终对山帝脚踏两条船十分不满,明显地要他走人,而我却没有强力主张山帝有留下来的权利。  晚上电话中,把这件事告诉史帝芬,他也非常生气。  “该死的凯尔。”他说。  我必须承认,今天下午大家只有失没有得。渐渐地,我了解到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会见自我敌人吧。  “嘿!”泰瑞说:“我们不想要这样摇摆不定,爱来不来的,必须要全心投入才行。”  可是,山帝拒绝接受暗示。他坐在那里,摸着一嘴乱七八糟的胡子,试图提出两全其美的方案:有他参加的时候,我们可以做思想的交流;至于他不能出席时,我们则可复习功课。最后,他甚至表示愿意影印另一组的讨论内容给我们。  那绝不是个好方法。凯尔直截了当地强调:“有人一定要离开,一定得走。”  我告诉山帝,他必须自己做决定。老实说,我并不赞成他突然被踢出去。就算他想留下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我也提醒他,另一组的人如果知道了,也可能会重新考虑他的资格;因为就我所知,几乎所有的读书会都有排他性。  山帝不同意我的说法,但表示会尊重大家的决定。小组的核心人物奥布瑞摇了摇头;打一开始,他就希望成立一个小型的读书会。  在大伙的遗憾下,山帝收拾起书本,怏怏离去。其他人则坐下来,规划将来的活动。这个事件,一整天都困扰着我。对于山帝的顽固,我是既同情又生气;但对无情地驱逐他,又觉得很羞耻。如果他自认可以同时应付两个读书会,与我们有何相干?小组成员的反应,令我不快。凯尔是那么冷酷,奥布瑞则过于现实,泰瑞自始至终对山帝脚踏两条船十分不满,明显地要他走人,而我却没有强力主张山帝有留下来的权利。  晚上电话中,把这件事告诉史帝芬,他也非常生气。  “该死的凯尔。”他说。  我必须承认,今天下午大家只有失没有得。渐渐地,我了解到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会见自我敌人吧。  “是的,杜罗先生?”马恩教授低头看了看点名表,确定没有念错我的名字。  现在是10月的第四周,我们讨论的是犯罪未遂——有意图或是被诱使,但未完成的罪行。案例的主角是个喝醉酒在酒吧内捣乱的人。他拿出了枪,威胁其他客人,最后则用枪指着酒保的头,并且扣了板机,可是枪卡住没有发射。马恩问这种行为在《模范刑法典》中属于什么罪?同学们翻过刑法典,纷纷提出不同的看法:伤害罪、谋杀未遂罪等。马恩问可不可以算过失杀人未遂罪?我知道这个答案,并且自认为是很聪明的答案,因此赶忙举起手来。  “不可能是过失杀人未遂,”我说:“未遂罪必须是有意图的,然而过失杀人则是一种非故意的行为。”身旁的同学个个微笑,我甚至听到有人发出赞叹:“哇!”没错吧,多棒的论点啊!  马恩看看天花板,低下头来,很客气地对我说:“你有没有感受到背后风的嘘声?”  我顿时愣住了。  “我猜,是来自你刚才打开的天窗吧。”他说。在我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坐回椅子上时,马恩开始解释:有意图的谋杀未遂,在某些足以减轻罪行的情况下,如酒醉或精神错乱,依法典可以归类于过失杀人未遂罪。  我犯了个错误,虽然谈不上是今年最大的失误,但还是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说得更严重些,根本是丢脸极了。最近这种事在我身上发生了好几次——举手发言时不想清楚,随口说出不恰当或是完全不正确的话。课堂上犯错总叫人懊恼,更别说是经常如此。  “我是不是太差劲了?”有一天,史帝芬在民事诉讼课堂上回答出错后,焦虑地问我。“一整年来,我不曾觉得如此难受。”吉娜为了一些错误,忧心烦恼了好几小时。  一天苦读20小时  时间一天天过去,课堂表现变得愈来愈重要。现在,大家经常评论同学在上课时发言的情况,尤其是那些被点到名的人。“杰克今天表现得很好。”“是啊!不过当佩里尼在那个问题上对他穷追猛打时,真是替他难受。还是麦特妮比较厉害,讲话面面俱到,真是聪明十足的家伙”。  同学们对上课时发生的事如此在意,原因相当复杂。表面上看来,不外乎是同侪间相互竞争的心理。不过也有些外在环境的因素,加强了这种趋势。两个月来,我们几乎每天都做相同的事,听相同的教授讲课,读一样的书,做一样的探索。课堂之余,缺乏属于个人的发展管道。在制式的团体生活当中,大家面容齐一,没有人是特别的。唯一能凸显自己的方式,就是借由课堂表现,被众人冠上优秀、聪颖、反应敏捷、法律高手等字眼。在这种情况下,确认自我与争取成就的动机,融合为一。  如此一来,也引发出其他问题。当同学愈希望有好的表现,就愈能看清底下的事实:没有一个确定的指标,可以告诉你自己到底学了多少,学得多好。尽管我们勤勉奋斗了好几个月,谁也不知道是否能顺利通过任何一科。当然,纯粹从几率来看,不过关的担忧是多余的。哈佛法学院很少给F的成绩。40年以前,有三分之一的新生会当掉;但是现今,几乎没有人会因为成绩的原因离校。不过再怎么说,课程内容如此困难,又没有绝对不会失败的保证,一切还是小心为妙。殷殷企盼成功的心态,加上对自己所处状态的不确定感,两面极端的幻想交替出现:一会儿梦到足以光耀门楣的超级表现,一会儿被沦落街头的残酷景象给吓醒。害怕失败的病症,一直要到一月期末考之后才会结束。一试定江山的政策,让同学们早早就开始心惊胆跳。有些紧张大师,甚至从10月中起就马不停蹄,汲汲准备考试。其他人,则四处找寻蛛丝马迹,看能不能打探出影响成功与失败的相关因素。LSAT高的同学,就时常跑去调查课业成绩与LSAT分数的关联。还有一种说法,像我这种年纪稍长、又结过婚的人,通常会在班上名列前茅。为了心安,我不断用此坊间传言来麻醉自己。  无论各家说法如何,最被信赖的指标,还是课堂上的表现。140个同学共聚一堂,面对教授,思考同样的问题,谁能率先讲出大道理,谁就最有机会在考场上获得光荣的胜利。愈相信这种想法,力求表现的压力就愈大,许多不成文的规定也逐渐打破,比如像是发表意见不引用课外的参考书籍等。一天,契约法课讨论的个案内容是:一个宾州男子,在南北战争时志愿从军,离开家前,允诺妻子每个月会寄回20元的生活费,但后来却爽约了。妻子不甘,上法庭告丈夫违约背信,结果败诉。佩里尼用这件案例告诉我们,法院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承诺,以及商业上的约定并不等同视之。这个主题,以后还会经常回过来讨论,但是山帝似乎等不及了,发表远远超越在前头的高论。“我对这件案例有个蛮不错的观点。”他说:“既然丈夫参加的是北军,他可以领取南北战争的退伍津贴;况且,如果他不幸早死,遗孀原本就可拿到一笔抚恤金。所以我好奇地查了查领取美国内战津贴的名单,发现从1877年起,个案中的逖胥太太在丈夫死后,每个月都领到8元的补贴。”  同学们对于山帝的历史解答,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纷纷报以嘘声。佩里尼原本就不喜欢我们在现阶段找课外书来读,如今正好逮到教训的机会,讥讽地说:山帝真是教人失望,怎么不跑到哈利斯堡的军墓区,看看逖胥太太的冤魂是否还在那里?  尽管山帝的努力闹出笑话,公开引用课外书籍的行径不再是禁忌。许多人开始承认常常翻查佩里尼写的入门书,并且发现佩里尼上课时的评论,往往从中原封不动地搬出。为了求好表现,入门参考书对很多同学而言,已经成为必读的功课。更有人神经兮兮地跑去图书馆,读《法学评论》里的文章、法约条款,以及案例书中提及的参考个案。  “我真不明白,那些家伙究竟想证明些什么。”东尼在图书馆里对我说。他向来在馆内的学术论文区读书,最近发现第二组的同学,一窝蜂挤到这儿查资料。“教授又不是白痴,如果老是偷取别人的观点,怎么会不被发现。等着瞧吧,那些人不会因此得到比较好的成绩。”  不是每个人都和东尼一样乐观。许多人感受到同侪压力,纷纷找参考书籍来读,深怕功课落人之后。传言中,有同学夸张到一天浸淫于法律的时间,长达20小时,一周140小时;每天图书馆一开门,就赶忙报到。也有同学整晚关在宿舍里头读书,除了半小时的用餐时间,都在整理课堂笔记,周末时还花工夫打字,把它弄得漂漂亮亮。吓人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做好学生的标准已经不同;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拼老命,于是前后差距逐渐形成。  超人一等的表现  课堂中最能看得出差别,以往人人才赋平等的假象却除,高下立见分晓。法律怪才的传闻一直都有,他们怎么考永远都是A+。许多教授据说学生时代就是如此,我们基于好奇心,拼命打探第二组中是否有类似的人物。最近几周,似乎开始有几个厉害角色,频频发言;他们不像克雷莉莎、卡霖等人,徒为发言而发言,品质不一。这些人从来不会成为笑柄,天赋异禀,随时可以洞 悉问题的核心,发表高明的见解。其他自叹弗如的同学,以既崇拜又妒羡的口吻,称为“大明星”。  像纳德就是个明星级的人物。他瘦瘦高高的,讲话带有浓厚的缅因腔,反应非常敏锐,对契约法很有兴趣,深得佩里尼的欣赏。一天,佩里尼问了个问题,同学都答不出来;教授左看看,右看看,最后指着纳德,叫他起来作答。结果,他精彩的见解,叫我们都傻了眼;老师频频点头,再度印证了他聪明绝顶的才华。纳德超人一等的表现,时时可见。每当一叫到他的名字,很多同学脸色都怪怪的,不如人的屈辱感由然而生。忌妒心强的人,就会说纳德其实一点也不厉害,他只不过是学术上的纸老虎,借着翻读课外的论文资料来膨胀自己。想来也真羞耻,每回听到这种说法,竟然也不知反省地跟着起舞。仿佛说出正确答案的人,都是招摇撞骗的坏东西。  等我找到机会认识纳德之后,发现他真是个机智幽默,多才多艺的家伙。不仅懂得音乐、戏剧、政治,还在学生组织办的免费大学里,教人家做中国菜。他在契约法课的杰出表现,绝对不是虚胖,而是天赋与浓厚兴趣所造成的。  当然,也有一两个所谓的“明星”,的确招人诟病。像哈诺,个子小小,头发半秃,讲起话来自以为是,态度非常傲慢。每次一开口,就把我们当成是受二等教育的次级学生,只有他才是高尚的精英份子。发表高论的同时,还随着重音摇头晃脑,仿佛管弦乐团的指挥一样。  虽然到下学期时收敛不少,但在10月末时,他已经是班上最惹人厌的家伙。差不多同一时间,我跟他有过私底下的接触,于是对他有我自己的评价。  10月的最后一周,我们正研读非法侵入的法规,吉格曼在课堂上举了一个假设,引发激烈的讨论。两条紧邻的铁路,分属不同人所有。其中一条铁路的所有者,为了排放废水,需要接条管子到外头的荒地,但水管势必经过另外一条铁路。在这种情况下,算是非法的侵犯吗?45分钟的争辩当中,同学壁垒分明:强烈主张财产权的,认为未经铁路主人许可的水管,应该强制拆除;另外一派,则从社会整体的考虑出发,认为这类小小的侵犯,是必要而且应该允许的。课堂结束前,吉格曼告诉同学,类似的案例曾经发生在爱荷华州。“究竟最后谁赢?”同学好奇地问。  吉格曼一如往例,不给答案,只把案例出处写在黑板上。  读书会结束后,奥布瑞和我到图书馆找这份案例,结果发现不在书架上。环视左右,见到哈诺,心生狐疑地走近他的座位旁,果不期然,案例书正阖着躺在案头上。  不消说,当组里140个同学都在找这本书的紧要关头,读完不放回书架的行径,实在太自私了。憋住心中的怨气,走上前去,表示需要借用这份报告一两分钟。他挥挥手背,叫我们自己拿去。  奥布瑞和我一同翻读案例书,判决结果是:私设水管的铁路公司,需要负担使用费,但是法院驳回了强制拆除的要求。虽然裁决正提供了两派折衷的解答,但我们根据所学,都觉得有点奇怪(日后的课堂上,我们会学到爱荷华的这个案例,开启了当代公害防治法规的大门)。  我把书还给哈诺。“不可思议的结果,不是吗?”我随口问了一句。  他蒙着头继续看书,连瞧也不瞧我一眼。  “我不确定那是什么意思。”我又说。  哈诺还是不搭腔。看了他一会儿,然后把书放在桌上。  “谢谢罗!”我说。仍旧没有反应。  几天后再提起这件事,有人告诉我,哈诺用功时的原则是:不跟任何人讲话,谁也不例外。从事如此神圣伟大的工作,怎能受到干扰?在我拿书时,跟我摆摆手,已经很难得了;等我再回去时,无动于衷的态度,才是正常的。  史帝芬向来有一种可怕的黑色幽默。当我告诉他这个故事时,他开始咯咯大笑:“你知道我为什么对哈佛情有独钟?因为像哈诺这种人,铁定名列前茅,科科拿A+。这就是伟大的精英教育制度。”  我同意他的看法,可是一点也不觉得好笑,只感到沮丧。史帝芬口中的“精英教育制度”,一而再地浮上我的脑海。也就是说,要在哈佛法学院里成功,只有靠杰出的表现;而杰出表现是高度英才与坚强毅力相互配合,才能产生的结果。想想自己,完全够不上边。我既没有能耐,一天工作20小时;也没有绝顶的聪明,可以在十几小时内,又读指定的案例,又翻阅课外的参考资料。跟哈诺、纳德这类人比起来,我上课的发言实在乏善可陈;更糟的是,我还会犯错,很愚蠢的错误。说穿了,我只是个幸运的庸才。承认自己的平庸,真是令人痛苦。放弃生活无虞、名声响亮的职业,却来到这里,面对自己才智有限的残酷事实。无能的挫败感愈来愈强烈;那一天,在马恩的课上犯下丢脸的错误,羞耻的感觉达到了最高点,自哀自怨的情绪完全淹没了我。  走出教室时,十几年来未曾流下的眼泪,差一点夺眶而出。我好想向马恩及班上的同学解释,我并不真的那么蠢,我也能完成一些有价值的工作。但是,却没有机会证明,无论是对他们,或对我自己。  伤痛终会过去。走出哀怨的阴影后,我发誓再也不让那种感觉控制我。倒不是找到了什么平衡点,建立了更健全的心态;我的决定是,上课时不再发言了。保持疏离的态度坐在教室,忍住说话的欲望,旁观众人表演。没有勇气再承受那么大的耻辱,失败的恐惧征服了我。接下来好几周,我都是安静无声的局外人。  与教授共进午餐10月30日(星期四)  这个星期,有些比较轻松的活动——与教授们共进午餐。读书会的五人小组,昨天先跟佩里尼一起吃了饭,今天中午则和吉格曼有约。饭局进行得还算愉快,但我倒不觉得有什么实质上的收获。  午餐约会是HLS由来已久的惯例。老师可利用这个机会,缓和师生互动太少的严厉批评。大多数教授都会尽量排出时间,配合学生提出的请求;有些教授甚至会主动邀请同学,一起吃顿饭,喝杯酒。据彼得学长表示,去年马恩教授在午餐聚会,都会掏腰包请客。  佩里尼则有不同的架子。月初时,他用一贯犀利的目光环视四周的同学,然后说:“我有件事情要宣布。”接着愉快地举起双手。“现在起,我午餐的时间都有空。”最后再加上一句:“各付各的。”  从此,他几乎每天中午都跟三五个学生在一起。我们这一小组吃饭的地点定在费德南,一间不错的法国餐厅,位于哈佛广场。私底下的佩里尼,跟站在讲台上的,并没有太大差别。一个标准的完美主义者,希望周遭世界完全按照心目中的规矩运行。连吃他的龙虾沙拉,都有一定的角度,我亲眼看见他调整沙拉盘的位置。然而,他还是挺吸引人的,有一种平板的可爱。讲话时,细心地注视坐在四旁的我们。话题主要环绕在他在学校外头接的计划。身为国会共和党议员的顾问,一大串华府政治人物的名字陆续出现。我很惊讶,佩里尼对待参议员的方式,跟对付学生没什么两样。他洋洋自得地跟我们说了一个故事:在餐厅里吃饭时,跟顾问计划中某个小组委员会的主席起了争执。“我让他哑口无言,完全没得反驳。脸红脖子粗地站在那里,真是有趣。”  就某些特定的议题而言,他比我想像的讲理得多。例如:法学院对女性与少数族群入学资格的保护措施等。谈话中,我跟他起了小小的冲突。争执是发生在,学校是否刻意注重商业法的发展。我其实只是随口一提,没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佩里尼的反应,倒十分强烈。  “我不同意,”他反驳地说:“完完全全不同意。强调商业法的是同学,不是老师。是你们这些学校教育的消费者,来决定课程的安排。我们可没有大排长龙,等着修公司与商业发展的课。你应该去瞧瞧,相较之下,注册家庭法或刑事诉讼的同学有多少。”  或许也有道理吧。大体而言,他的想法还算公平,态度也蛮诚恳的,只是显得有点放不开。透过对话,对佩里尼个人有更深层的认识。也许具有强烈表演性格的他,要在讲台上才能无拘无束地挥洒自如吧。  至于吉格曼,就跟课堂上见到的一样,有点害羞,有点拘谨。我们去的是一家意大利餐馆,布置朴素得多,可以轻松地坐下来好好聊聊。他讲了许多执业律师的经验。来学校之前,在华盛顿一家大事务所工作,常有机会上最高法庭。他轻描淡写,分享一些关于最高法院的闲言闲语给我们听,其中最常提及的是法官道格拉斯。吉格曼在50年代时,做过道格拉斯的书记官,至今还互相有联络。言谈之间,可以感受吉格曼对回到学术界的喜悦。最常听到他  对别人的赞美就是:“很精明、了不起的学者。”当他问起上课情况,我们都表示肯定与欣赏,这的确也是组里大多数人的共识。  师生互动频繁 收获丰硕 如同日记上所写,与教授的午餐约会是项传统,希望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HLS,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可能频繁。想想看,一组有140个同学,怎么彼此好好认识呢?这种现象,到了二、三年级之后,也不会改善,因为大班级的课还是很多。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哈佛特有的缺点,因为学生人数太多;其实不然,它是美国法学院共通的毛病。即使学生总数没那么惊人,各个 法学院的师生比例都超低;唯一能媲美的,只有商学院。低比例的造成,又是我们已故院长朗德尔先生的“杰作”。  “朗德尔院长对法学教育的一大贡献是,”有个教授在年底时,对一群学生说:“让它变得便宜许多。靠着苏格拉底教学法,同时指导140个学生不再是神话,适切的大众教育成为可能。他向美国各大学校长证明,开设法学院可以赚钱,不需要雇用一大堆老师。”  有些教授否认大班级的产生,是出于经济考虑。教商业与税务课程的海瑞奇,刚被指派担任我们法律技巧课小组的指导老师。一晚,小组成员去他家作客。闲聊当中,海瑞奇为大班级的教育功效辩护。  “想想看,这边有史密斯想讲话,那边有詹森想讲话;另外还有个葛林,要发表不同的意见。140个学生齐聚一堂,多元性强,正可以反应各种看法,有助于更深入的探讨。”他并且提醒我们,在众人面前练习说话,可为将来法庭的公开辩护做准备。  不管大班级的好处有多少,同学们还是喜欢互动性强一点的学习环境。学期中,法学院的学生委员会,正式向学校提案建议,未来法一的课程,应该有一门课是35人的小班。这种单一课程小班制的做法,在其他法学院已经很普遍了,比如说:耶鲁、加州大学(勃特分校)、明尼苏达等学校。午餐时的聊天当中,我很意外佩里尼支持这项提案,甚至相信最理想的做法,应该是所有课都改成40人的小班。然而,大部分的老师还是反对,认为修改制度的代价太高,不切实际。  对于我而言,小班制的提议适切有理。当我还在考虑去哪一所法学院时,有朋友极力鼓吹耶鲁,因为那里的师生比例最高。那时我不以为意,不过现在可以想见,师生频繁互动带来无比的收获。  最起码,如果班上学生人数少,同学就不至于盲目地猜测自己学习的状态。在大班中,教授通常不会给你任何赞美的鼓励,无论表现是如何优异。理由可能是,避免在众多同学复杂的情绪上,增添不必要的困扰与敌意。有时,摩利斯会在同学讲完话后,迅速而有技巧地加上一句:“非常好的见解。”但也都只是点到为止。更何况,他之能够如此,主要是因为比较轻松的气氛已经先被营造出来了;其他老师如果跟进,恐怕效果不彰。小班制就不同了,教授可以对学生有多一层的认识,充分掌握各个学生进步的动态;或褒或贬,因人而异。同学也因此能有个体的感觉,而不仅仅是一大群人当中不被认知的小成员。  小班制另外的优点是,教学成效会大幅提升。学习法律的过程是很奇特的,有时候一个弯没转过来,就全盘皆输。才刚领悟到的同侪,或许没办法提供什么帮助;可是有经验的教授,往往能够很快看到症结所在,一点就通。但是,要怎么找到教授解答疑问呢?现在一下课,就15或20个同学挤到前头,有的只是要吸引老师的注意,有的是不愿错过老师的任何一句话,有的则是尽问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要能够逮着机会做有效果的对谈,几乎是不可能的。到办公室找老师呢?也没那么容易。一方面,教授们都很忙,常常不在;另一方面,如果在没想清楚问题之前,不好意思特别跟老师约时间碰面。坦白说,有些教授像摩利斯、吉格曼等人,都很乐意拨出时间与学生讨论功课;但是大多数教授,却常常给学生一种“不要来找我”的感觉。例如马恩,一直到第七周,才在班上公布他办公室的号码,并且还加上一句:“要来,以后再说;我现在很少会到办公室去。”  我相当同情教授的处境。他们也希望有自己的时间,如果遇到一群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是很累人。然而,我渐渐感觉到,HLS老师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感,无论在课上或课外都极端严重。造成的原因,不单只是制度,教授的个性也是关键。  “即使变成小班制,我很怀疑你们跟某些教授的关系会有任何改善。”那天在海瑞奇家中,  谈到学生委员会的提案时,他对我们说。“许多教授不善与人交际。”海瑞奇试着用委婉的语句,传递出一个事实:哈佛法学院聘了一群自以为了不起的狂妄份子。HLS的教授,倾向于把自己当成是精英中的精英,千挑万捡之后的不时之选,怎么有时间把精力浪费在学生身上?  神秘笑容 难以忘怀不仅如此,这群骄傲的家伙,为了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鲜少与人有非正式的接触。在HLS,教授口中的称谓,都是“先生”、“小姐”的,很不亲切;即使对自己的同事,也极少直呼其名。整个文化造就了不可化解的疏离。无论是老师或同学之间,在教室外头遇到,多半只是点个头,笑一笑,一点也不像朋友,反倒像商场上的泛泛之交。我们所有的联结,都是出于“不得已  ”,脆弱而无感情。  组里是有同学在私下侵犯了老师的个人空间。一个家伙,不请自来地跑到教授家里去;另一个家伙,要求教授帮他解决私人的法律难题。但是,撇开这些极端的例子不谈,正常的互动少之又少。这一年曾经出现在学生餐厅的老师,五根手指就数得清。到了冬天,很多老师为了避开同学,宁可冒着风雪走在外头,也不愿意在大楼之间的地下走道,与学生照面。  有一天,当我问起彼得,为什么从来没在图书馆内见过教授,他那神秘的笑容令我难以忘怀。  “傻瓜,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图书馆啊。”我怎么也想像不到,100码之外,有个全世界最大的法律图书馆,他们却还要在办公大楼的五楼,建造另外一个不让学生进入的藏书室。  遥不可及的教授,会增添同学的敬畏之情。他们拥有操纵生死的无上权力。既可传道解惑,又能威胁恫吓我们。要让学生的周末泡汤,就出一大堆作业;要让同学脑力激荡,就考问一连串困难的概念。最重要的,他们是法律游戏当中世界级的专家,而我们正在努力地挤入殿堂。在许多方面,教授是同学效法的典范;有些时候,甚至成为神话式的传奇人物。课堂之余的非法律式对话,常常围绕在老师身上,互相交换传言。一会儿,马恩教授从前办过什么样的大案子;一会儿又是,佩里尼跟哪个政治人物交过手。至于摩利斯,大家就更崇拜了,因为他才从法学院毕业不久,在学校留下一段辉煌的成绩。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虽然伪造的成分居多),在一个4小时的测验当中,摩利斯不仅从容地完成考试,还写出一篇因为忙于《法学评论》的工作,而忘记缴交的报告。结果两项,都得到全班最高的分数。  对我而言,由于刚卸下教职,跟教授交往的感觉格外复杂。从讲台上的权威,转换成坐在指定位置上,相当程度任人摆布的被动角色。我开始觉得,自己又回到青少年时期。事实上,从外观来看,阴暗的走廊铺着油布,旁边摆着一长排学生的储物柜,法学院还真有点高中的味道;再加上,对周遭环境的不满,年轻时候的脾气与叛逆性格,似乎又涌现出来。我的反应,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从哈佛法律学生会的成员身上,多少可以嗅出青少年特有的愤怒。或许,这就是对学校猛烈批评的来源吧。  除此之外,内心的感觉还更推回到孩提时代,想要吸引父母注意的痛苦。在课堂上,举手等待发言,迫切希望讲出大道理,赢得老师的赞赏。这种心态,与小孩有何差异?原本以为,孩子气的阶段早已过去;没想到,孩子气的消失,其实跟外在环境相关。现在一旦被当成小孩看待,所有孩童情绪又都跑出来了。难怪在马恩课堂上的犯错,对我影响如此深远;因为它交织着两种耻辱感:一方面是,小孩无法取悦大人的伤心;另一方面是,成人丧失自尊的羞愧。  对于教授的复杂感觉,可从下面的实例略窥一二。汤姆是从前在加州朋友家中的旧识。他原本在另一所学校教书,今年才来哈佛客座。得知消息后聚在一块,愈混愈熟。汤姆慷慨大方,很快地就成为好朋友;我们之间,绝对不同于一般的师生关系。有时,我会找汤姆一道吃饭,地点通常离法学院很远。  有一天,我和泰瑞恰巧在体育馆碰到汤姆,当时才刚下完课不久。从前不曾叫过他汤姆以外的名字;但是此时此刻,对他的第一个反应是:法学院的教授。因此,当他亲切地打声招呼:“嗨,史考特”时,我竟然不由自主地回了一声:“教授,你好。”  比跟妻子还亲密的关系11月1日(星期六)  细雨纷纷的11月,总带给人郁闷的感觉。但是,老天啊,我的心情简直糟透了!整个世界一片黑暗,从早上起来,到放学回家,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就好像身处在乌漆抹黑的无边隧道,伸手不见五指,拼命地往前走,却看不到出口处的亮光。家庭的气氛不再融洽,我们时常争吵,显然安娜已经受够了法学院学生妻子的苦。对安娜而言,很难没有不平的感觉。每当我在这儿享尽哈佛法学院的荣耀时,她却老远地跑去乡下学校,从事体力负荷的繁重工作。即使偶尔有机会共处,我都常常心不在焉。再加上,来到新地方不久,没什么好朋友可以帮忙解闷,振奋精神。法学院并不是个提供社交活动的好场所。一旦到了周末,大家都很庆幸,不必见到彼此。这是有道理的;即使好不容易安排了聚会,大家谈论的话题,还是环绕在HLS上头。  要能排解苦闷并不容易,而安娜总是一个人想办法承担。周末时,她常常独自跑去城里,逛逛博物馆,看看展览,买买东西。我的忙碌,的确阻碍了家庭的幸福。上星期安娜怨怼地说,我跟法律的关系比跟她还要亲密,意有所指地抱怨性生活不美满(从同学的聊天当中可以知道,这种问题不仅发生在我们身上)。凡此种种,令我生出强烈的愧疚感,但又非常无助,因为我没办法让法学院的功课负担减轻。  疲惫的学校生活持续进行,繁多的作业,令人困惑的观念,怎么样都闲不下来;为了学好法律,心无旁骛、完全专注是必要的。最麻烦的一周就要来临了。法律技巧课的重头戏即将上演,每个小组都要在近日内交出即决审判的动议、谈判过程的记录,以及一份研究报告。我们这一组排定的时程是,星期一提诉讼要旨,星期三做口头辩论。整个周末,我和组员威利聚在一块,加紧赶工。除此之外,刑法与侵权行为这两门只有一学期的课,现在正以超快的速度进行当中,每个星期差不多有60到80页的指定作业;另外像民事诉讼,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功课如此繁忙,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打马虎眼了。案例的摘要整理,我决定这星期暂时不管它,没什么大不了的。几乎每个人都跟我一样叫苦连天,沉重的压力让我们无法好好睡一觉。三或四小时的休息,已经够偷笑了;有时,忙到整晚都不能睡。严酷的折磨之下,大家自怨自艾,气氛十分低迷。  真是灰暗的季节啊。  模拟谈判 受益无穷  法学院新鲜人这整年都是起起伏伏,有好有坏;但是11月的头两周,可真是惨到谷底。感谢上帝啊!  法律技巧课的作业,把大家弄得头昏脑涨,都快被逼疯了;这种惨烈的状况,只有日后的期末考可以媲美。如今的发展,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原本还有许多同学,对法律技巧课漫不经心 ,觉得无聊透顶。事实上,我们这一小组的老师韩里倒满不错的,很细心地教导一些基本技巧。有一周,我们观赏一卷录影带,是同学奥布瑞面谈客户的模拟过程,颇为精彩。从中学习到如何录取出庭前的证词,如何草拟质询稿。再前一周,我们模拟与对方的谈判,试图协商解决卡兹的案子。  我个人觉得受益无穷,但是有些同学认为纯粹是浪费时间,不如把精力放在要打分数的正式课程比较实际。  然而,撰写诉讼要旨的作业(法律技巧的最后一项功课)倒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几乎每个人都全心投入。诉讼要旨是律师写给法官的书面答辩,主要把先前的相关案例整理出来,印证自己的论点;并且分析对方可能引用的案例,指出关键的差异,说明不适用于此的理由。从前在课堂上,我们已经仔细讨论过法官的裁量意见,每一小点都不放过。虽然老师不希望我们借用课外的参考资料,同学们还是一窝蜂地跑到图书馆查询,其中最热门的恐怕是法律百科全书。大家对自个儿努力不懈的精神都引以为傲。一天在图书馆,遇到奥布瑞和他的工作伙伴费尔,马上把他们的精心杰作秀给我看,洋洋洒洒40页的答辩状,远远超出十页的要求。  当时,我真不了解,为什么同学们的态度有如此极端的改变。组里面精明外向的女同学伊莲娜,倒给了我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一天在朗德尔大楼的电梯中相遇,两人都正好要往图书馆去。伊莲娜松软无力地靠着墙,口中喃喃抱怨,为了准备诉讼答辩,接连几天都未睡好觉。  “为什么要把这档事看得这么严重?”我问她。  “因为我输不起,看不得对手神气活现的臭屁模样。”接着,她微笑地说:“你知道我们的对手是谁吗?哈诺。”  但是即使对手不是惹人厌的哈诺,大多数同学似乎也抱定非赢不可的决心,在竞争性格与成就欲望的驱使之下,战斗力强烈地爆发出来,打倒敌人成为眼前迫切的目标。回想起来,其实原因并不那么单纯。透过提出简易判决动议的练习,整个学期的挫折与沮丧有可能就此消失;因为只要好好地打成功这一仗,就会生出能够胜任未来律师工作的快感,并且证明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努力没有白费。另外,从书面答辩与口头辩论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评估出各个同学的学习成果,明了自己在班上的位置。简易判决的动议,是要求法官不经审判直接裁决。法官阅读双方提出的诉讼要旨以及附带的证词,聆听口头辩论,裁定是否有一方证据确凿,明显站在法律的上风,因此不用浪费时间进行审判。如果法官接受了简易判决的动议,就表示提案的一方获胜;若是否决,则必须安排正式的审判。  在卡兹的个案当中,原告与被告都提出了简易判决的动议。虽然,两者都被驳回的几率很大,但是如果要旨写得好,辩论时找出决定性的破解之道,立即获胜的可能不是没有。压倒性的胜利,是许多同学的梦想,因为那代表自己的法律天分,已受到权威的认可。为了达成目标,他们拼死拼活,费尽心思。面对这种激烈的竞争热潮,我不愿卷入,决定适度地抽身。虽然口头辩论(阐述答辩状的重点,并回答法官提出的问题)是跑不掉的,但我一点也不担心,反正顺其自然,有什么就说什么,容易得很。我企图说服工作伙伴威利站在同一阵线,一切放轻松。话才没讲两句,他满口答应。组里面,大约有5到10个同学,只想到法学院来混个学位,其余的都不在乎,威利就是其中一个。他们没有想要出人头地的雄心壮志,因此丝毫不受竞争压力的影响。一天,威利跟我说,工作分量得缩减,因为星期四晚上他喝得烂醉,隔日早晨要多休养。  我们达成协议,准备答辩状的时间不超过12小时。星期五、星期六两天,就把它完成。这样的工作时数,是其他绝大多数同学的三分之一。要旨内容大约就是,把对手引用的最具说服力的案例(事后才知道的)拿出来,大批一番,然后就此阐述己方的论点。星期一把成果交给韩里;刚开始还觉得有点怪怪的,但后来不断地告诉自己,担忧是多余的。  既然如此漫不经心准备答辩,照理说应该多出来很多时间才对。可是前一周,我已经答应韩里,接下一份志愿性的功课。工作主要是查询图书馆的资料,针对一个复杂的侵权问题,整理相关的法条与案例。需要的时数,大约是25到30小时。在我组里只有一些人愿意做这项工作。而我之所以接下工作,是因为原本就知道,自己会随随便便应付答辩的功课,为了弥补罪恶感,不愿意在其他人忙得焦头烂额时偷懒。多事的下场是,与大家一样承受功课落后的压力,如今我在侵权行为课的指定读物上,已经整整落后100页,其他课程也差不了多少。  精辟演讲 荡气回肠功课再多,我还是不愿意放弃纳德尔(Ralph Nader;译按:美国当代消费者权益运动的活跃领导人)的演讲。星期二晚上,安娜不大舒服,于是我拎了本侵权行为的书,独自前去会场。  我对纳德尔崇拜已久。他不仅是个狂热的反对份子,并且思维透彻,想像力丰富,批判社会体制时,绝对不是胡吹乱盖、凭空乱骂。当晚,纳德尔要谈论的体制是,哈佛法学院以及一般的法学教育。纳德尔也是HLS的毕业生,但对哈佛并没有太多的恋眷之情。在一本传记中,他形容法学院的学生是:“关在铁笼里学习自由的概念。”我迫不及待聆听他的批评;  这一阵子郁卒的心情绝对其来有自,不会只是出于我的神经紧张。  纳德尔的演讲非常精彩;一个多小时,完全不用稿子。个子细长,皮肤黝黑,比在电视上见到的要好看些。他靠着讲桌侃侃而谈,有股牧师传道的热忱。  “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纳德尔说:“在精致的伦理架构下,发展必备的分析与实证技巧,以伸张社会正义。”然而,哈佛及其他大多数的法学院,因为过于注重技巧的实用价值,把原来的目标给忽略了。  他提醒我们,仔细反省经过学校训练之后的心理机制。如同吉娜所言,法律思维会带来习惯性的谨慎与迟疑,有时反而会与一般常识,以及基本的正义直觉背道而驰。  他批评个案教学法的缺失。到底这些案例所彰显的,是属于谁的法律?个案书中挑选的,多是经过上诉过程的大案子。但是除了有钱人,谁能负担昂贵的律师费来进行到这个阶段?社会当中,有很多犯罪行为和法律问题,并没有经过激烈的法庭争辩,也因此不会列入案例书里。“你想想看,”他问:“有多少佃农会上法庭控告香吉士这样的企业财团?”  案例中显现出来标准的律师工作是什么?面谈客户、写答辩状、到法庭做口头辩论——就是我们在法律技巧课上学到的那些事。难道律师的形象,非得是谁付钱就听谁的,而不能是组织性强、理想性高的运动者吗?我们扪心自问:最复杂难解的法律问题是什么?是课堂上指定的案例问题吗?处理公司行号的税务细节,真的需要利用学校资源、花时间特别指导吗?其他既困难、又重要的问题呢?像企业与政府的腐化、消费者权益、提供贫民法律服务等?  “问问自己,”纳德尔接近尾声时说:“最不可能解决的难题,是不是应该交给最优秀、最有能力、最具信心的人去处理?以精英自居的你们不去做,谁去做?你们不必把自己的知识力量与才华,用在不顾公共利益的大财团身上。这种工作,你不去做,他们一样找得到别人去做。如果你的想法是:’我是个眼光短浅的专技人才,没有理想抱负,也能愉快地过日子,‘那你根本是在作贱自己。”  离开演讲会场时,我的情绪高昂。当然,他的谈话也是有漏洞。比如说:我就很怀疑,学校教育是不是应该像他主张的那么政治?但是大体而言,他的见解颇具说服力。长久以来,为自己即将成为律师的不安感觉,稍稍获得纾解。  开车回家之后,投身法律界的意义感悄然生起,这几天的郁闷与沮丧也暂时消失。不过,要如何把热情转化成实际的行动,还是未定之数。现在的自我敌人,不是具体可见的,而是面对压力时的无形态度。改变是必要的,但该从何处着力呢?  没想到,不到24小时之后,一个明确的目标出现在眼前。  点到没有准备的同学 星期三早晨,安娜的情况没有好转。她先前被小朋友的感冒传染,如今声音沙哑到无法教书,于是决定请假一天。上午好好休息,可能的话,下午跟我在学校碰面。趁此机会,可以看看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人物:佩里尼与吉格曼;并且还顺便见识一下,我排在两点钟的口头辩论。  她中午到达时,组里面的气氛正处于一种不寻常的高昂状态。上回的刑法课,同学参与踊跃,提出的评论打动了马恩,因此他试图赋予课程更高的活力。撇开枯燥的法条不谈,我们现在正探讨刑事诉讼上的相关议题,读的都是美国最高法院颇富争议的案例,像“米兰达对艾斯寇贝多”,处理被告的权益问题。今天,马恩找来一位警察,到课堂上模拟瓦伦法庭在审理“泰瑞对俄亥俄州”时,通过的搜身法规。马恩事先在志愿者查理身上藏了一把枪;当警察示范搜身动作时,只轻轻拍了拍查理的衣服,没发现任何武器。于是查理从口袋掏出了枪,并且直接指向警察,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此刻,窘困的警察把查理推往墙壁,重新搜身,  告诉大家他是怎么对付自以为聪明的家伙。从头到脚仔细搜查,连两腿间的敏感部位都不放过。  这一次的演出,带给大伙相当的乐趣。接下来的讨论热烈,环绕的主题是,如何在法庭订下的规则与警察的实际作业之间,寻得适切的平衡点。下一堂是契约法课,每个人的心情仍然保持愉快,似乎预见有好事要发生一样。我把安娜介绍给一些未曾谋面的同学——吉娜、凯尔和凯伦,并安排她坐到教室最后头,耳提面命地叮咛,万一被佩里尼点到时的应付之道。  课一开始,就知道佩里尼并没有感染到我们的好兴致。自从法律技巧课答辩状的作业交代下来之后,出席率就节节下降;而现在口头辩论又紧迫眉梢,缺席的人就更多了。显然,许多同学准备口头辩论,比答辩状更下苦心。今天整整有四分之一的座位是空的。佩里尼走进教室时,盯着疏疏落落的空位好一阵子。  通常佩里尼一堂课只讨论一个案例。然而,不知道是因为低出席率让他很沮丧,还是个案本身的缘故,短短40分钟,两个案例已经结束。当佩里尼低头看点名表时,同学之间酝酿出一股不安的气氛。我猜大多数人,对于指定读物中的第三个案例都不曾详读。昨天,我是什么也没看;不过,我按照规定,事先递给佩里尼一张条子,上面写着:“功课太多,喘不过气来,所以没有准备。”除非有极为特殊的状况,像是台风或是感染肺炎,班上同学很少会写纸条通告佩里尼。原因是,怕自己成绩受到影响。虽然在HLS,考试是匿名的,卷子上就只有号码。老师打了分数后,交给注册组的人,核对号码与姓名,然后才登录成绩。所以,阅卷的教授根本无法知道,批改的卷子是属于哪个同学的。但是,佩里尼的威吓力量太强了,同学担忧他会把纸条留下,届时用来比对考卷上的笔迹,进而对曾经不准备功课者扣分。我是不相信佩里尼会这么无聊。  “慕尼先生!”佩里尼吼了一声。到现在,他依然使用那种慑人心魄的高昂声调,抽点同学开讲个案。  慕尼是个高高瘦瘦、个性温和的家伙,非常安静,几乎没听过他发表什么意见。表情严肃的他,抬起头来;才一开口,我的心就快要跳出来了。  “老师,很抱歉,”慕尼说:“我没有准备。”  佩里尼手握铅笔,肘臂悬在空中,眼睛盯着点名表,静止不动。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咬咬牙龈,开口说话。“你是说,没想到会讲到这里,是吗?”佩里尼目光凶狠地瞪着慕尼,声调冰冷而不齿,仿佛对待一个反叛者。没错,慕尼是背叛他了。  慕尼再一次紧张兮兮地试图解释:“我今天法律技巧课有个口头辩论要准备,所以……”  “这个教室内,也有其他同学今天要做口头辩论,不是吗?你有留条子给我吗?这个规定第一天就明白地告诉你了。慕尼先生,如果有任何原因,事先要给我解释的条子。”佩里尼怒气冲冲地走下讲台。听说,类似的情况几年前也发生过。当时,佩里尼站在那个学生旁边,强迫他当场读个案,然后一行一行地考问,整整修理了将近40分钟。但是此刻,佩里尼似乎还没想出修理慕尼的方式。  他走回讲台。  “慕尼先生,你星期一来的时候,最好先做万全的准备。”一贯的声音与面容,加上更深的怒意。下星期一,他会怎么整治慕尼呢?一定很可怕、很恐怖。现在的佩里尼,看起来简直要杀人,可怜的慕尼啊,该如何在恐惧下度过这5天呀!  不该把研究生当成小孩全班都吓呆了,一动也不动。佩里尼低头在点名表上,狠狠地做了个记号,然后改点坐在慕尼左边的人起来讲解案例。为了增加同学的压力,法学院的教授在发现有人没准备之后,通常会故意再挑邻座的同学作答。即使态度温和的马恩,也采行这种方式。用意在告诉你,如果偷懒,邻座的同学会跟着倒霉受害。因此,不准备功课的后果,除了当众的耻辱之外,还会多一份同侪的  鄙视。这可说是苏格拉底法带来的连坐酷刑。  “幸运儿”齐玛曼缓缓起身,含糊不清地解释个案。他跟在座的其他同学一样,吓得喘不过气来。  “他说了些什么?”有人小声地问。  “没什么可听的。”佩里尼厉声地回了一句。然后,不顾还在说话的齐玛曼,迳自拿起座位表,边环顾四周,边对缺席者画下记号。  痛苦的一小时终于过去了。佩里尼把点名表夹在手臂下,对着同学怒目而视。  “我本来要讲更多的,”他说:“但是,看看你们的准备如此不足。”说完,没好气地快步离去。  大伙儿跟着安静地走出教室。对于这个局面,我不知道该怎么想。与安娜一同前往侵权行为课时,正好跟葛利格并肩而行,于是介绍给安娜认识。  “你觉得如何?”我问葛利格。  他耸耸肩说:“我想,佩里尼是气疯了。”  “你会觉得不舒服吗?”  “还好,”他回答:“慕尼应该很清楚被逮到的下场。”  “哎呀,你才刚从海军退役,”我笑着说:“早已经习惯了,对吗?”但是,整件事并不因为玩笑话而烟消云散。我知道自己的想法,于是脱口而出:“这是不对的,非常不对。一个老师不能如此对待学生。哪里也不行,更别说在140个同学面前。”  显然,我不是唯一对这件事感到不满的人。在侵权行为上课前,琳茜决定鼓吹同学采取行动。她二十几岁,黑黑瘦瘦的,是哈佛法律学生会与法学院女联会中最活跃的份子之一。  “我希望对刚才契约法课发生的事有意见的同学,能够在课后留下来几分钟,大家做个讨论。”她说。  侵权行为课结束,等吉格曼教授离开后,伟德、读书会成员凯尔和琳茜共同走到教室前头,主持会议。事实上,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人留下来。大多数同学都很生气,不断听到有人高声抗议,佩里尼不该把我们当成不懂事的小孩,老是以严词恐吓,还定些不通情理的规矩。我们应该借此事件,把心中的不满传送出去。  也有少数的人为佩里尼缓颊。纳德表示,这只是一个好老师偶尔犯下的错误,应该可以原谅。另外一些人,觉得这是慕尼与佩里尼两个人之间的事,无须过度渲染。慕尼本人就是其中一个。  “我不希望大家有什么举动。”他一再地说:“我犯下的错误,应该由自己来承担。”  尽管如此,大多数同学还是不愿善罢甘休。凯尔认为,这件事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心情,每个人上课都将如坐针毡,深怕遭受同等的待遇。  接下来,同学们热烈讨论,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比较恰当。有人建议,星期一时全体罢课;有人提案,每个同学都写张条子,告诉佩里尼我们统统没有准备。最后的结论是,大家共同递交一份抗议书。信的内容,由凯尔、琳茜和伟德负责,但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与起草的工作,并且隔天还要经过全体同意才算数。  会议结束前,我和安娜悄悄地离开。我排定的口头辩论时间就要开始了,赶紧往举行的地点庞德大楼前进。在路上,边走边回想整件事的经过,以及同学的反应。坐在教室后方,看着会议的进行,到现在我还不确定自己真正的看法。  安娜突然开口:“你知道吗?我不觉得事情那么严重。”她说:“佩里尼的确很无礼,不应该用那种方式跟慕尼讲话;不过,也没那么可怕嘛。”  我惊讶地看着她。“亲爱的,”我说:“你难道没看到他注视慕尼时,眼中的恨意吗?”  “但是,那不就是你们口中的佩里尼吗?我几乎每晚都听你提起,佩里尼好凶,佩里尼好跋扈等等,不是吗?”  想了想安娜的话,或许也没错。从局外人的观点来看,的确如此。但是,就身陷其中的我们而言,事情没那么简单,中间夹杂着压力、不确定感、个人尊严,以及未来前途的束缚。与佩里尼正面对决,想起来是个挺吓人的场面;不过大伙已经准备反击了,而现在正是个好时机。  “亲爱的,我想你很难了解这种感受的。”我告诉她。  她点点头,同意这是很有可能的。  称职律师的重要指标  口头辩论的情况,仿佛一场浩劫。  抵达教室前的一刹那,就知道完蛋了。我们的对手吉米和裘蒂,都穿出最正式的衣服。吉米是一套昂贵的三件式西装;裘蒂的,一看就知道是出于高级裁缝师的手笔。至于我和威利,则都只套件破旧的运动夹克。  等“法官”进场后,大事就更不妙了。在实际的法庭中,处理简易判决动议的法官,只有一名;但是如果法官愈多,问题就愈尖锐,基于这个理由,法律技巧课决定找两人充当法官:一个是学校的老师,另一个则是新生顾问委员会的成员。不管扮演法官的是谁,法庭内形式上的要求都得遵守。所以,要对法官尊称“阁下”,而法官对律师的称谓是“辩护人”。由于这类文绉绉的称呼,安排的法官最好都是自己不熟的,要不然会很尴尬。意料中,主考官是别组的老师昆利,从来没看过;但是,新生顾问委员会搞了个乌龙,另一名法官竟然是彼得。当我见到他时,一颗心立刻往下沉。彼得是多么注重卓越成就的人啊,对于法庭练习,一定抱持非常认真严肃的态度,我实在不想让他失望。  大伙进了教室,各就其位。昆利与彼得坐在讲台前,双方律师在第一排分坐两旁,中间以走道隔开;安娜则去教室后头找位置。  威利起身做开场白,依传统方式说出第一句话:“容我诉说几言,希望能切中法庭之意。”  恐怕,这是我们两个唯一讲对的话。威利的态度,一眼就看出兴趣缺缺。话说得很快,语气轻浮,有时甚至显得粗鲁无礼。对于法官的质疑,他常常轻蔑地予以反击。比如说,他会告诉昆利:“法官,那不过是你个人的意见罢了。”有一回,当彼得提出某个观点,他仅轻描淡写地说:“也许吧,不过我现在不想谈它。”  威利讲完回座时,明显地看到昆利与彼得两人,脸色铁青得难看。轮到我之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口头辩护是律师称职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法学界的传奇人物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戴维斯(John W. Davis)等,都是高明的辩论人才。要成为好的辩护者,一般认为有两项基本要件:第一,是具备机智的口才。法官随时会打断你的话,提出质疑,再琐碎的问题都可能出现。为了对付各种可能,敏捷的反应是必要的。并且,既然问题宽广无边,辩护者还需具备的第二要件是,充分地准备,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以这种标准来看,我显然是不及格。发下来的相关案例厚厚一叠,我也没怎么细读;在写诉讼要旨时,就随便抽取了一些条文,插入答辩状内,充当立论的根据。除此之外,再没有做其他准备,反正心想,到时候照本宣科,交差了事。结果,才讲了一两分钟,昆利和彼得就把我打断,提出一连串尖锐的问题,对案子不熟的我,根本无法作答。为了度过这难熬的15分钟,我竭尽所能,用各种偷吃步,隐藏自己的无知。我拼命在最小的问题上大作文章,并试图把每一项质疑,巧妙地转移成语义上的争端;我甚至三不五时,对彼得露出亲切的微笑,提醒他我们是同一阵线的好朋友,企图把法庭上一板一眼的形式界限消除掉。  卡兹的案子,最后进入关键的法律问题。雨衣厂的老板葛鲁门,想要解雇卡兹,可不可以简单地宣称,他对卡兹的工作表现不满意;或者,必须提出任何理性的人都能够相信的佐证?威利和我是葛鲁门的辩护律师,我们把重点放在:解雇与否,原本就应该取决于雇主的主观满意度。有许许多多的判例是支持这样的立场,不过我却忽略了大半。好心的昆利,一二连三地做些提示,尝试引我入正轨。但是,心理保持备战状态的我却会意不过来,反而盲目地回击。因此,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自打嘴巴,把己方最好的论点弄得满目疮痍。最后,昆利终于放弃了。  “辩护人,”他说:“你不觉得我们一直在绕圈子吗?”  “是的,法官阁下。”我回答。回座后,我偷瞄了彼得一眼,发现他的神情,疑惑中带有痛苦。  学习如何面对挫折  在实际的法庭,恐怕法官马上会否决我们的动议;不过为了让吉米和裘蒂也有表现的机会,裁决延缓片刻。裘蒂是组里唯一的医学博士,高大体面,和蔼可亲;吉米则是康乃尔大学的中国通。与他们交手始终保持君子之争,一点也不伤感情。据我所知,有些敌对的同学,竞争趋于白热化,气氛非常火爆。像读书会中的史帝芬和凯尔,刚好分到不同的阵营,至今凯尔还四处抱怨,  史帝芬协商的技巧过于拙劣。但是吉米和裘蒂风度翩翩,从来不会显露出杀气腾腾的模样。他们只是尽力做好分内的工作,安安静静地写状子,并充分准备今天的答辩。眼前标准的典范,让我突然了解到,这整个作业,也可以是非常积极而正面的。不用说,  等过程一结束,昆利就立即宣布他们是获胜的一方。这种压倒性的胜利,并不多见。  “我想为今天的辩论下点评语。”昆利在放我们走之前,冷静地说。虽然他语气和缓,耐性十足,也没指名道姓地骂人,但明白人一听就知道,他对我和威利的表现非常不满。昆利说:有些辩护人,一点也不在乎自己在讲什么;有些辩护人,一味地争论,连问题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有些辩护人态度消沉,乱比手势,运动衫的扣子也不扣好,一副骄横的模样。  外头的交谊厅,准备了裘蒂亲手烘培的咖啡蛋糕。我们一伙人,边吃边聊,谈论的都是接近尾声的法律技巧课。这门课最后,有一场关于卡兹个案的模拟审判,不过没有规定非得参加不可。  我再次恭贺吉米与裘蒂,然后就带着安娜告辞离去。回到家,我迅速灌下两杯酒,希望它赶紧发挥麻醉的作用。从现在起,每当我郁郁寡欢地坐在厨房边,安娜都会拍拍我的肩膀,以恶作剧的辛辣口吻说,不用担心,她依然爱着我。可是,我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现在来看看这段日子,我学习到的就是如何面对耻辱。各式各样令人羞愧的事相继发生:挫败、情绪失控、被当成是小孩子等等。凯尔后来提及,我们对佩里尼之所以如此生气,主要是因为被使唤来使唤去,觉得很丢脸。  回头想想,其实不需要把这类事情看得那么严重。所有的耻辱与痛苦,归根究底,都是过于渲染的结果。不过即使冷静下来之后,我还是对口头辩论的挫折无法释怀。原本一件值得好好去做的事情,被我彻底搞砸了。漫不经心的态度,让我与彼得的友谊出现裂痕,甚至在老婆的面前抬不起头。并且,没有脱罪的借口,不能转而指责老师,或怪罪学校。一切的耻辱,都出于自己的错误。唯一解决之道,就是借酒消愁,尽快把它忘记。  连署抗议书 余波荡漾星期四,对佩里尼的反弹力量,不再那么强烈。凯尔利用侵权行为与民事诉讼之间的半小时空档,对大家宣读前晚赶工出来的抗议书,但是留下来听的同学,只剩下差不多60到70个,其中还有许多人在底下对信件中的语句冷嘲热讽。  经过24小时的降温,同学忿忿不平的感觉已经渐渐消退。很多人开始附和纳德的说法:这只是一个好老师偶尔犯下的错误,应该可以原谅;或者认为,应该尊重慕尼的请求,让他自个儿解决。另外,还有个没有根据的谣言传出,说佩里尼已经透过研究助理,警告同学不得做出任何令人困窘的举动。许多人担忧成绩会受到影响,害怕佩里尼把心中的怒气带到班上,从今以后,一直到6月,日子将非常难熬。  学生会的许多成员,都很生气同学的软弱,纷纷站出来批评第二组欠缺道德勇气。有些情绪激动的人,开始指名道姓地对骂。最后,凯尔终止大家的辩论,拿出抗议书,用赞成者签名的方式解决争端,并率先大笔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我在教室后头观看会场的局面,还决定不下该怎么做。吉娜走到我身边。  “怎样,你会不会去签?”她一脸迷惘地问。  “不知道耶,”我说:“真的不知道。”困惑的我,实在感到痛苦。佩里尼曾经是个很棒的老师,再加上,老天啊,昨天下午我才刚刚体会充分准备功课的重要。佩里尼强力要求同学用功,也是有道理的。  不过想了又想,再怎么说,佩里尼粗暴无礼的行径,对同学是太残酷了。衡量是非轻重的过程中,我记起前些时日纳德尔的演讲,一般常识性的思考有助于厘清问题。不好的事情的确发生了,为了遏止坏事重演而采取行动,一点也不过分。我应该把心中的意见表达出来。至于谣言的恐吓,不必去理会;因为如果是真的,正表示抗议是合理而必要的。  打定主意后,走到前头,看了看信件的内容,发现语气其实并不强硬。除了赞扬佩里尼教书的技巧,肯定准备功课的价值与重要之外,唯一带有批评的段落,写得谨慎小心,只表达我们的期许,希望以后类似情况再发生时,老师能够控制情绪,不要过度反应。赞同的我,把名字写在上头。  最后,全组140个同学,只有29人连署。我的朋友中,奥布瑞和泰瑞签了,而史帝芬和吉娜没有。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我认为自己做了件对的事。  连署抗议书这整件事情,并没有因为递交出去而落幕,后继动作持续扩张,酝酿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件”。组织性的反对行动,在哈佛法学院是头一回,信件内容很快就散布出去。  星期一,凯尔领导一群学生会成员,成立“机动一百小组”,希望结合所有新生,共同加入抗议的行列。他们决定印制宣言,表达全体新生对哈佛经验的不满;并安排横跨各组的大规模集会,让所有支持者聚在一块,商讨未来的计划。  凯尔极力拉拢我,成为“机动一百小组”的成员;但是参加过几次会议后,我有些迟疑。凯尔精力充沛,才气纵横;只是如果认真起来,丝毫不通融的顽固性格,令人难以接受。他有个怪僻,总喜欢把上课笔记漂漂亮亮地刻在昂贵的厚皮本子上,薄薄一本要4美元。同学们看了都觉得好笑,不过没有人敢当面戏弄他。显然,他觉得自己对法律的评注,颇值得珍藏。在读书会当中,凯尔每次一开口,就好像做专题报告一样,正经八百,并要求绝对的安静。他刚进法学院时,就把志向放在大学的教职上,我想他心目中教授的形象,恐怕是未来的自己。成为法律教授的雄心壮志,并不容易达成。除了要保持全A的成绩,挤进《法学评论》,还得给任课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凯尔已经有了不少辉煌的纪录。哈佛大学部毕业时,获得最高荣誉奖;大三时,创办全校性的课堂笔记买卖中心,至今还存在。传言指出,这项新兴行业的设立,让凯尔声名大噪,并赚了好一笔钱。下雨天时,都见他搭计程车上学。现在,他成为活跃的运动份子。我不知道,一丝不苟的个性,结合高昂狂热的雄心,会将凯尔指领何方。虽然欣赏他坚持立场的勇气,我还是决定退居一旁,不予介入。  至于佩里尼,似乎想让事情过去,不再多提。星期一,是“事件”发生后第一次上课,大家紧张的心情不亚于开学日。许多同学窃窃私语,我则特别瞄了慕尼一眼,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脸色有点苍白。当佩里尼走进教室时,全班鸦雀无声。  “周末时,我因故离开剑桥;”他边把手中的书放在讲桌上,边开口说话:“所以必须承认,对今天的课没做好万全的准备。”  此言一出,笑声四起,许多人热烈鼓掌。这已经是佩里尼能做到的,最接近道歉的表达方式。大家不禁松了一口气。与鲁道夫叔叔(“鲁道夫”是佩里尼的名字)的过结已解,课程也能回复正常。佩里尼还是用一贯的机智与活力,掌控全场,并且不再为难慕尼。  尽管如此,凯尔和学生会的成员,并没有松软的迹象。他们认为佩里尼亏欠一份诚挚的道歉,况且问题症结,并不止于单一事件。星期四,“机动一百小组”散发传单,每个新生在朗德尔地下室的信箱都拿到一份。  “哈佛法学院到底怎么了?”传单的开场白如是说。内容避开指名道姓的人身攻击,但包括一连串深切的抱怨:刑法课程的无关紧要、契约法课的威言恐吓、法律技巧课要求的刻板形象等等。根据可靠消息,原本还要批判摩利斯假情假意的优越感,可是最后以些微票数的差距否决掉。传单最后,鼓励遇到类似状况的别组同学共襄盛举,参加星期三的大型聚会。  抗议事件上了早报就在“机动一百小组”传单出现的同一天,另一只警钟在第二组敲起。不过,这与什么事件、抗议无关。摩利斯宣布,隔日早晨将举行测验。  话才刚讲完,立刻引起一阵骚动。“这次测验并不算在总成绩之内。”摩利斯比比手势,试图安抚大家。“我的目的只是要让你们多一些考试的经验,并且验收一下你们学习的成果。如果不  想具名,没关系;甚至不来考试,也无所谓。一切随你的选择。当然,我是建议你们试试看。不过,别太认真,准备一两小时就够了。”  除了摩利斯提及的用意之外,它也正好帮我们了解一下自己的学习状况。只可惜,时间紧接在法律技巧课口头辩论之后,大家紧张的压力与强烈的竞争气氛还未平息,就得再面对另一项挑战。摩利斯表示,问题会跟期末考类似,所以就像是个模拟测验一样。同学们听了,都觉得非同小可,考试结果,将会是个准确的排名指标。一想到这,许多人就又陷入无法自拔的恐慌情绪。  史帝芬一下课,就语气急促地逮着我说话。  “我们会碰面吧?读书小组?讨论民事诉讼?”  又来了,同学们的情绪再度摆荡于恐慌与放弃之间。泰瑞,选择了后者。当我问起要不要参加考试时,他死命地摇头。  “绝不,”他说:“我才不要傻乎乎地为啥都不算的东西卖命。没有充分准备,我不参加任何考试。别让他人在时候未到之前,逮着机会,算计你的分量。”  我决定参加测验,但不想大张旗鼓地准备。于是对史帝芬说,考前的读书会没必要。并且提醒他,摩利斯说一小时的准备就够了。  “别那么天真了。”史帝芬告诉我:“每个人都已经开始准备了。他们将熬夜苦读;如果我们不协力合作,根本没机会。”  不仅奥布瑞表示赞同,连忙着“机动一百”的凯尔也点头同意,于是我们四人在当天下午碰了头。心里老大不愿地参加;结束后回家,翻开笔记随便读一读,就丢到旁边去。我一直告诉自己:放轻松,放轻松。星期五早晨到学校,一边口中念着放轻松,一边看见同学们彼此互问刑事诉讼课的问题。显然,史帝芬的预期是对的,他们的确很用心准备。耳边传来一些案例,几乎完全没有印象。我赶紧离去,不想多听。  在朗德尔地下室的信箱当中,发现一份我写的诉讼要旨,上头有彼得的眉批。自从口头辩论之后,我就没再见到彼得了。那天,他匆匆忙忙地离去,我也羞愧得刻意躲避他。除了把诉讼要旨还给我外,彼得还附上一张纸条,写着:  “你的答辩状比口头辩论高明许多,不过如果我对其中任何一个说尽好话,那绝对是骗人的。坦白讲,你的表现不是最差的,但我知道你的能力,我期望的并不是这样。”  此刻,我不想重拾上周颓丧的感觉;对于彼得的直言不讳,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气愤。把答辩状重重地摔到地面,或许还踢了两脚。管他的卓越成就,都是废话!稍稍平息之后,我试着用理性的态度面对,质问自己:到底是谁的错?你究竟在生谁的气?想想,把地下的答辩状拾起,留给威利。闷闷不乐地回到走廊,恰巧撞见史帝芬。  “你有没有听说?”他问。  “听说什么?”  “你绝对不会相信。”边说,边递给我一份早报,翻开其中一页,上头有篇小小的报道,标题是:“哈佛法学院的抗议事件”,里面描述了“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机动一百小组”的诞生。佩里尼的名字出现好几次,不过只在结论部分有直接的批评,一字不漏,引用29位同学连署抗议书中的关键段落。看了,我有点悔不当初。  “他们为什么要印出来?”我问史帝芬:“他们从哪取得这份抗议书?”  “也许他们觉得同学都支持吧。”史帝芬回答。接着他还告诉我,组里有个同学的同居人是记者,先前看到“机动一百小组”散发的传单,决定追踪报道。小道消息指出,女记者曾经打电话给伟德,是他提供所有的资料,包括递交给佩里尼的抗议文件。这正是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既然连署了抗议书,就有一份责任,可是我原本以为,文件属于同学与佩里尼之间的私人对话,我完全不想成为公开羞辱佩里尼的共犯。  法学院新鲜人的一般症状史帝芬的消息仅止于此,于是结束交谈,前往侵权行为的课堂,在那儿应该能获知事情最新的发展。我叫住琳茜,事情发生后主持会议的人。据说,她今天早上与佩里尼碰了面。  “他很生气,”琳茜告诉我:“非常地生气。我去办公室道歉,他几乎不发一言。想想看,他所接触的三教九流,都会看到报纸,实在是不名誉啊。并且,他对抗议书的流出,非常不高兴,  认为侵害了隐私权。他还表示,所有参与连署的同学都有责任。”  “这下可好了。”我说。  琳茜耸耸肩,安慰我:“放心,过一阵子,他会冷静下来的。”  “真的是伟德搞的鬼吗?”我继续问。  琳茜看看四周,然后悄声地说:“唉,每个人都对他表达关切,但是他根本不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太单纯了!”  单纯?老天啊!是无知吧!教室内的我,显得坐立难安。如果没有刊登那封信,我还可以认为佩里尼咎由自取。但是,佩里尼说得没错,不当的侵害已经造成了。未经查证,就把对佩里尼的“恶言”登出。罪恶感愈来愈强,心情十分沮丧。彼得写的纸条还是时而出现在脑海,一想到此,我就更无精打采了。  侵权行为与民事诉讼之间的空档,我们读书小组又聚在一块做考前冲刺。我依旧心不在焉。回到朗德尔大楼,增添了几分焦虑,整个人好像失去了方向。摩利斯把考试簿发下,我悲伤地摇摇头。突然想起,几年前念英文研究所,参加最后一堂考试时的兴奋模样。摩利斯宣布考题:“论述’裴诺伊尔对内弗‘的案例”。答案必须包括对司法管辖权相关概念的分析;  这正是头两个月,我们深入讨论的课题,所以似乎不显得困难。  但是,当我打开考试簿时,情绪犹如乍开的水闸般狂泄而下。过去几周的痛苦、恐惧和疑虑,沓然而至。怎么会这样?我怎么又回到必须寻求自我肯定的低潮期?我究竟想要证明些什么?顿时,涌现脑海的只有挫败与不名誉。几周下来,我所做所为获得的结果就是如此。更糟的是,耻辱即将重演。我很确定,百分之百地肯定,再度的失败就要发生在此时此地。几分钟后,预感果真应验。  我奋战许久,企图写下一点前后连贯的东西,可是怎样都挤不出来,最后终于放弃,把簿子撕毁。当摩利斯宣布时间已到,我知道自己又失败了,彻彻底底的失败。羞辱与哀伤的感觉,油然而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神愈来愈消沉,打击愈来愈重,伤痕愈来愈深,真是痛苦万分。不行了,非得讨救兵不可。  课一结束,我直奔庞德大楼的地下室,前往法学院的保健中心。其中的心理咨商部门,就如同墙上挂的灭火器一样,扮演紧急救难的角色。  抵达时,我努力控制住自己。  “哈罗!”我大叫着:“是否要悲伤地呻吟,才能进去见她?”边说,边故做姿态,想要直接闯入医师的房间。  或许是叫得够大声,马上得到反应。护士赶忙来问我,有没有自杀的倾向?才不是,当然没有,只是心里难受。这算是HLS学生的一般症状,无须大惊小怪,所以得排队等到感恩节过后,才能看到医生。怏怏不乐地约定好时间,然后回家。  整个周末,我沉溺于苦痛的深渊无法自拔。从来不曾在考试上吃瘪,今天却尝到恶果。考试算不算分不重要,重要的是,长期以来的自我怀疑终于得到了证实。我是个可笑又可怜、没用的失败者。这种耻辱,在心中有如猛烈的火轮,不停地翻滚。全世界的人都对我失望透了:马恩、佩里尼、汤姆、彼得、我的朋友、我的父母,还有妻子安娜。这种感觉,在星期一回到学校的“犯罪现场”时变得更糟。跑到哈克中心喝杯可可亚,此刻我的神经衰弱到禁不起咖啡的刺激。头脑昏花的我,拿出杂记本,写下一段文字,印在这本书的最前头。  不管如何,我努力使自己平安度过接下来的一周半。情况没有好转,但也没有变坏。  星期一,佩里尼试着与组里同学重修旧好,不过在态度上,比上回要来得辛辣些。上课一开始,先说了些关于报纸刊登的事情,然后把慕尼叫起来,问了他一些问题。没有特别温和,也没有特别刁难。一切,就这样顺其自然地过去了。  “机动一百小组”的会议照常举行,不过只有30个人出席,很快就决定解散这个组织。据说,凯尔已经写了一封信,正式向佩里尼道歉。  星期结束前,摩利斯发下另一份测验,要我们回家做。卷上都是简短的选择题。这次,我对自己的学习稍稍恢复了信心,小心翼翼地回答每道问题。  感恩节的到来,给了我宝贵的休养时间。独处一段日子,对自我疗伤,似乎有所助益。加州的朋友马莎,趁此假期来拜访我们。共度感恩节后,安娜和她一同到康乃狄克州拜访马莎的家人。  因为还要准备功课,我独自一人留在阿灵顿。尽管学期当中,读书小组已经聚在一块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对于马恩的刑法测验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大伙利用假期空档,忙着把课程大纲整理出来。刑法的案例书是最新出版的,目前市面上还找不到相关的导读参考书;再加上,这门课上得杂乱无章,一点系统也没有,所以分工合作,共同做些归纳整理是必要的。再过三周,本学期就要结束了,我得赶快把负责的部分完成。  独处细思量 心情转愉快一整个周末,我整理大纲的进度缓慢而无效率。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空荡荡的房里走来走去,试着厘清过去这一个月来发生的种种事情。除了一提再提的忙碌生活与沉重压力外,我反省到另一个哈佛大班制的缺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无法建立。人一多,谣言满天飞的现象就无法避免,没有紧密的结合,几乎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而且,群众的盲目与偏执,最近颇令我头痛。  “自我敌人”愈来愈多——这个名词,用来形容所有环绕在身边茫然与黑暗的集合体,似乎愈显贴切。最近的一次体会,发生在口头辩论与摩利斯的考试上头。不管是明智还是愚蠢,当时我只想在如无头苍蝇乱飞乱窜之际,放慢一下脚步;可是事实证明,我根本没有坚强到能够承担失败的后果。放眼一月的期末考,为了避免挫败的打击,我必然得放弃一些努力想保有的事物;譬如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是要被牺牲的。  这个周末,对我来说犹如雪中送炭。细心思索之后,我觉得头脑清晰许多,心情也跟着愉快起来。我想,自己是复原了,于是星期一时,就把心理医师的约会取消掉。我前些时候,是有点不对劲,但那只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过度反应,谈不上什么大危机。为了心安,我开始找关于法学院的心理文献来读,结果证实,我的情形并非罕见的特例。“焦虑症状发生在法学院新鲜人的比率,远比其他处于’正常‘环境的人要高出许多。”一个心理医生这样写着。随着时间的进展,大多数法学院新鲜人都觉得自己生活荒腔走板,很多人的情形比我严重、比我痛苦。据我所知,今年在哈佛就至少发生一起自杀未遂的事件;更别说,无以数计的同学,在这段时日都寻求了有生以来第一次的心理治疗。不寻常的现象,一定代表着什么。  不可讳言,有些人之所以过得如此艰难,是因为精神太脆弱,经不起一点打击。但是,大体而言,我不认为HLS学生的痛苦、焦虑和沮丧,应该全部由自己负责。  后来,摩利斯曾经对一群同学谈起法律教育的问题。其中有段话,很值得在此引用:“我接触过很多哈佛法学院的毕业生,分布于各个年龄层,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我:’法庭不足以惧‘。其中有些人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韩战,或是越战;但是尽管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大多数人居然表示,心里上的害怕、郁闷、压抑,以在哈佛念法学院时最甚。相较于斯,第一次上法庭的紧张,根本不算什么。  我很高兴知道,学生经过磨炼之后,能对自己的法律技巧充满信心,做好律师的职务。但是,自己所处的机构,带给学生的竟然是一辈子最难过的时光,想到就一点也得意不起来。  我不认为,这是法学院值得骄傲的事情;反之,这代表此地一定有什么不对劲。”  摩利斯看着大伙,坚定地点点头。  “一定有什么不对。”他再次强调。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