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和珅-4

作者:唐文基 字数:21389 更新:2023-10-11 17:21:07

和珅也曾经试过戏弄刘墉,最有名的一次,大概就是激刘墉去参皇上了,那时刘墉刚出巡办案归来,回朝述职,早朝前与诸位大臣呆在朝房里等待,有几个官员便趁机过来拍刘墉的马屁,说他办案精审,明察秋毫,一路上早就听说百姓们都尊称他为刘青天,和珅在一旁听了极不自在,觉得刘墉俨然在自己之上了,就不冷不热的说道:“抓几个小小的贪官,谁还不会,不知道若是遇上大官,刘大人又会如何。” 刘墉哪受得了和珅的讥讽,接着说,不论官有多大,只要是犯了法,他刘墉一样敢参奏他,这话,刘墉是说给和珅听的,试想满朝之中,官最大的也许就算是和珅了。和珅眉头一皱,计来心来,有心要和珅难堪,就说:“我说出一个人来,你就未必敢参,你我可以打个赌,你若敢参他,我就给你磕三个响头,你若是不敢参,就当着各位大臣的面给我磕三个响头,你看如何”,刘墉被和珅激得性起,立刻击掌为誓,“只要和大人能说出他是谁,我就敢参他。”和珅见刘墉已经入了自己的圈套,就一脸诡异的笑容说“当今圣上,你敢参吗?”一语既出,在座的满朝文武全都惊呆了,刘墉心里也是一沉,知道这是和珅设下的陷井,然而今天无论如何不能输给和珅,当下把心一横说:“我当是谁,原来是皇上,我正要有本参奏,我若果真参奏下来,你可不要食言。”和珅于是与刘墉再击三掌,一言为定。稍顷,王公大臣们一起上殿面君,刘墉等其他大臣的本章奏完,站出朝班说:“臣有一本要奏一人,只是不敢上奏。”众大臣一听,不禁都倒吸一口冷气,刘墉果然要奏了,乾隆还迷惑不解,说道:“恕你无罪,快快奏来。”刘墉还是说:“臣不敢冒奏”,乾隆不耐烦了:“不是恕你无罪了吗,要奏快奏,不奏退朝。” 刘墉这才说道:“臣要参奏的,是当今万岁。”乾隆听了一震:“什么,你要参奏朕。你要参奏朕什么罪名。”“偷坟堀墓,罪在流放。”乾隆怒道:“朕……朕偷坟掘墓,这从何说起。”刘墉道:“万岁不记得了,前几年乾清宫失火,修葺急需木材,无耐,您只好下令将明陵的殿宇拆下,运来木材救急,这不是偷坟掘墓吗?”“啊,这……,这……,”乾隆被刘墉说的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什么,刘墉接着说:“这件事皇上并未亲自动手,乃臣下所为,只是难逃其究,臣想万岁需受流放之闾右之罚,臣此次由江南归来,带回了一个戏班,声音清丽婉转,冠绝天下,臣恭请万岁至臣家中看戏,可当流放之罚。” 刘墉说到这,乾隆转怒为喜,原来,乾隆素喜看戏,听刘墉这么一说,早就动心了,赶着要去刘墉府里一观。于是说:“刘墉所奏,确为实情,朕自当受过,移驾刘墉府。”和珅静静立在旁边将整个过程尽收眼底,心里越来越气,生气之余不禁也暗暗佩服刘墉的机智,这么困难的局面,竟被他三言两语应付过去,看来自己是不及他呀,日后,这是小心为上。再说乾隆兴高采烈的到刘墉府中看戏,料定这件事必有隐情,不然,刘墉何必费这么多周折,刘墉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向乾隆言明。乾隆听罢,有些气恼和珅,开玩笑开到朕头上来了,回宫之后,又把和珅好一通训斥,和珅陷害刘墉不成,反给自己惹了一身麻烦。纪晓岚,即纪昀,此人的机智不在刘墉之下,也留下了许多戏弄和珅之作,一次,和珅的新府第落成,这是和珅费了很多的心血才营造好的安乐窝,建造的极其精巧、华美。尤其是后花园,采江南园林的布局,回廊曲水,舞台歌榭,令人赏心悦目,乾隆听说和珅的府第建成,便率着身边的近臣到和珅府观赏,其中就有纪晓岚,和珅毕恭毕敬的跟在后边,每到一处,和珅不无得意地向乾隆讲述建筑的构思之妙,说的乾隆频频点头,非常满意,忽然来到一处竹林中,茂密的竹林一片翠绿,让人看了顿觉神清气爽,生世外之感。乾隆连声道好,林中有一亭,在竹叶的环抑中,幽静清雅,和珅便趁机请乾隆为此亭题字,乾隆回身望了望一直跟在身后,不言不语的纪晓岚说:“纪爱卿素有诗才,又写得一笔好字,不如由纪爱卿为此亭题名如何?”和珅听了也非常高兴,谁不知道纪晓岚是有名的才子,他的题名定会让自己的府第棚壁生辉,锦上添花,忙命手下人等预备好笔墨,笑盈盈的请纪晓岚题名,纪晓岚也不推辞,略一沉吟,提笔写下了两个苍劲的大字:“竹苞”,跟在一旁的群臣,连声称赞这一名字合乎竹林的景致,又极典雅,实在妙不可言,和珅也听的喜不自禁,脸上堆满了笑容。纪晓岚也不言语,写完就束手站在一边,微笑着看着和珅,倒是乾隆率先看出了个中端倪,大笑道:“和珅,纪晓岚在取笑你,难道你还没看出来吗?哈哈。”和珅不解,乾隆说:“你且把那‘竹苞’二字拆开一看是什么”“拆开来,……‘竹苞’,……”和珅还没想到,早有心思快的大臣喊了出来,“个个草包”,“哈哈……”,众人顿时爆出大笑,和珅知道自己又被纪晓岚戏弄了,一张脸气得通红,闷在一边生气。虽然,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和珅也深为忌恨纪晓岚,可和珅还是能与他相安无事,共同合作。和珅在担任四库馆正总裁时,纪晓岚为副总裁,事实上,《四库全书》的编篡、定夺大部分是由纪晓岚完成的,和珅知道自己才学不济,尽可能的采纳纪昀的意见,不乱发议论,两人通力合作,才最后完成了《四库全书》的最后定本。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能够同朝为官,无疑也是一种缘份,和珅同刘墉、纪晓岚等人之间,既相互争斗,也许还不无一丝相互钦佩存在其中,有些“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感觉,不然和珅一人横行天下,是不是也会感到些寂寞呢?第四章 如何与皇帝相处总揽大权,独霸军机处军机处是雍正六年开始设立的一个机构,当时清政府正在平定新疆、准尔噶尔的叛乱,为了更加及时有效的调用军需物资,成产了"军需房",这就是军机处的前身,后来,叛乱平定,军需房也就保留下来,成了军机处。这其实,也是中国历史传统的趋势,历代的封建帝王,为了更好地集中权力,把统治权由以宰相为首的官僚系统手中争夺过来,总会在靠近内宫的地方设立一个直接吏属于自己的机构,处理国家大事,而这一机构逐渐成形,又会逐渐过渡成官僚的系统中的一部分,封建帝王又要重新建立新的机构,雍正设立的军机处就是这种性质的一个机构,清制废除了宰相制度,权归六部,然而军机处实际上行使了宰相的职责,掌管几乎国家的全部重大事务,由此可见,军机处在清朝的行政体中的重要地位。和伸在乾隆四十年到嘉庆四年,24年的时间里,担任军机大臣长达23年之久,以军机大臣兼步军统领达22年,以军机大臣、步军统领兼户部尚书达15年之久,再加上如嘉庆所说:"和伸揽权专政……盖由和伸以军机大臣兼御前大臣,事权过重,内外官员,畏其声势不敢违拗。"军机处几乎完全控制在和伸一人手中。偶有敢违背他的意图的人,和伸就不遗余力地加以打击排挤,同时任军机大臣的王杰,就是被和伸排挤的一例。王杰,字伟人,陕西朝城人,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中进士。后得乾隆赏识,一生中历任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左都御吏,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要职。王杰在军机处任职期间,正是和伸专权的十几年,《清史稿》中记载,当时,和伸"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整个军机处,却因为乾隆喜爱王杰,总是不能得逞,情急之下,他竟然想出了一招无耻至极的决策。一天王杰正在军机处内值班,和伸特决来到军机处,见王杰独自一个人坐在炕边就色迷迷地凑过去,拿起王杰的手,一边抚弄一边说一些王大人的手好骄嫩呀,等等不堪入耳的话,最后竟然欲行非礼,王杰拼命挣扎,方才躲过,逃出军机处,处了这些奇耻大辱,王杰满腔愤恨,几乎要气晕过去,可是这样的事又怎能拿出来跟别人说。王杰在军机处再也呆不下去了,终于在嘉庆元年(公元1996年),以自己的脚伤未愈为借口,称病辞官回乡了,直到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嘉庆帝亲政,和伸已查抄问罪之后,王杰才重新出任首辅,入主军机处。排挤掉王杰,和伸在军机处内更是翻云覆雨无所顾忌了,甚至愚蠢到同已然登基称帝的嘉庆帝争权夺利。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体系中,长久以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选拔考察官员的制度,由吏部下属的"考功司"主持,分为"京察"和"大计"两种,"京察"针对在京为官的官员,而"大计"则是针对地方官员设立的考查制度。考查选拔官员向来是行政权力中最重要的一种,可以通过官员的任免培植自己的势力,打击异已。这一权力在和伸任吏部尚书时是由和伸牢牢把持的,然而,嘉庆登基后,刘墉出任吏部尚书,而刘墉对嘉庆忠心耿耿,为官正直,选官权落到他手中对和伸来说无疑不是个好兆头,于是和伸就想把选官权从吏部转移到自己操纵的军机处,也就是由嘉庆、刘墉那里抢过来。和伸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说:"自太上皇禅位,皇上亲政以来,天下安定,未有什么大的变局,值此之际,更应该肃清吏治,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国家政策的体现,法令的申张严明,全系于官员身上,所以,对官员的考察选拔实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奴才认为,单是考功司已不足以担此重任,这样的大事应该交给军机处,由众为大臣共同办理,吏部可以行辅助军机处之责。"嘉庆立刻明白和伸的意图,无奈自己现在还是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军国大权还被乾隆控制着,他能做的,只有据理力争,试图说服乾隆:"按照大清的体制,全选官吏一向由吏部考功司主持,大学士洞察,朕以为考功司多年经办此事,对官员状态清楚了解,且经验丰富,而且吏部尚书大学士刘墉办事干练、清正廉明,定能禀公而断,不至于出什么纰露。"乾隆一时难以绝断,决定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和伸等嘉庆走后,居心叵测的对乾隆说:"太一皇,皇上此举是为了能掌握全选天下官员的权力,好选择任用对他忠诚的官员,扩大自己的权势。这几句话恰好说到了乾隆的痛处,乾隆担心的就是自己退位归政后大权旁落,听和伸这么一说,立刻决定选官权交由军机处处理,吏部只是从旁协助。和伸在这场与嘉庆帝的争斗中,竞争战胜了皇帝,心里飘飘然起来,他并不知道,当他越来越紧的把权力收拢过来的时候,离自己的覆灭之期也越来越近了。第四章 如何与皇帝相处帮忙奴力与帮闲文人和伸在乾隆后期的朝廷里,文武皆通,不仅对国家用武大事,运筹帷幄,谋划大计,还兼通满汉,对蒙、藏文字也颇识大意,承诣书谕,办理俱佳,他还知书达礼,嗜好诗词书法,与乾隆同在诗词歌赋上颇能应付,乾隆正是喜欢"巧与迎合、式于显勤。"的干练之才。1.军国大事谋略家和伸在乾隆后期,当政长达20多年,在乾隆的同意下,对清朝前期制定的所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做了一系列的变更革新,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在这一点上,和伸可谓是一位军国大事的谋略家,当然,更多的是他为了方便自己独断专权而做的调整,为清朝以后的统治留下了弊端。和伸长期在军机处任职。利用职权对军机处做了大量的调整,而且等到后来和伸倒台后,已经分辩不清哪些是原有的体制,哪些是出自和伸的手笔了。清代学者洪亮吉曾说:"十余年来,其更变成例,汲行一已私人,犹未尝平心而论,内阁、六部各衙门,何为国家之成法,何为和伸所更张,谁为国家自用之人,谁为和伸所引进。以及随同受贿舞弊之人,皇上纵极仁慈,纵欲宽胁从,又因人数其广,不能一切屏除。"嘉庆上台后,翦除和伸即使想要彻底清除和伸党羽,也因人数过多,忠奸难辨只好作罢了。和伸能做到这一步,首先因为他改变了过去军机处章京人数均有定额的做法,而是规定:"其挑补俱由军机大臣自取,并不带领引见",这样一来,军机处就成了脱离皇帝管理之外的独立衙门,和伸完全掌握了军机处的人事任免权,可以不经过皇帝就决定人选,任人被排挤出去,和伸利用这一机会,将军机处中绝大部分与已不和,不依附于他的人撤职或调出,肆意利用党羽,使若大一个军机处完全成了和氏的天下。另外,和伸还对传统的台谏制度做了变更,中国传统的官僚体制,因为制度建设的松散和不健全,主要还是由官员进行"人治",与此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官员的体制,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封建社会中才设立了所谓的"谏官"制度,谏官起源于汉朝的"御史台"所以又称"台谏"之官,谏官的任务就是"风闻言事"负责监督各级官员的行为和操守,有权利直接向皇帝上书弹劾官员,而且可以仅凭"风闻",即不一定需要具备充实确凿的主据,就可以加以参奏,历代的谏官,都为封建君主重视,大多选用清正耿直之士来抬任,到了和伸那里,他以年青官员、办事不如老年官员持重,多非无稽之谈为由,规定以后谏官之能任60岁以上的官员,试想人到老年,锐气大减,又离告还乡时日不远了,谁还肯为了参劾官员毁掉自己的晚年,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所以,自此以后,台谏之官大多缄口无言,形同虚设,而且和伸还规定,以后凡是承递给皇上的奏折,都必须同时向军机处递交一份副本,这就是《清史稿》中所说的:"同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这样一来,和伸便把朝臣上书言事的渠道给封住了,谁会胆敢把弹劾和伸的奏折送到他手中。和伸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不用再担心有人会告他的状了。在军事方面,和伸也手握重权,他除了担任正蓝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镶蓝旗的副都统,都统之外,还曾兼任过兵部尚书,掌握过整个国家的兵权。乾隆后期,甘肃农民起义,和伸曾做为钦差大臣前去督军,后来,台湾起义,又是和伸向乾隆举荐福康安任主帅征讨台湾,而且整个用兵的粮饷,后勤也多是由和伸准备安排的。和伸在制度上变更最为重要的是议罪银制度的设立,这项制度由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左右开始设立,一直延续到乾隆逝世才告终止,其间大约经历了二十年,议罪银由和伸在军机处内部设立的密记处加以管理,收取的银两绝大部分不归入国库,尚非法所难寡,是以酌量议罪,用示薄惩。也就是官员交纳银两以代罪的制度,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要皇帝需要银两了,可以很容易的寻找原由,叫官员出钱,因为议罪银采取的是"自愿"交纳的形式,有一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也为了日后减少麻烦,未雨绸缪,常常不等怪罪就先交上银两,而且从重交纳,以博取皇上欢心,据记载只议罪银一项,乾隆每年的收入就可达30万两左右。和伸在制度上所做的一系列变革,在嘉庆亲政后随着他的倒台大多被废除,但是,毕竟对乾隆统治后期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了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官员贪污成性等等社会的混乱局面。第四章 如何与皇帝相处皇帝的理财高手乾隆之所以特别宠信和伸,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和伸善于敛财,他总是运用各种方式,为乾隆聚敛到不可计数的财富供他挥霍,正国为这样,乾隆才感到自己的生活中无论如何离不开和伸。乾隆统治时期,整个社会经过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历励精图治,表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富足,国库也较为充裕,这些无疑会使得乾隆有些沾沾自喜,对自己的政绩颇为得意,这就好像一个殷实之家的主人,看到自己的财富日多,就会变得喜好讲究气派,追求排场,乾隆也渐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多的最为好大喜功的皇帝之一,然而更再大的家业,也架不住整日的挥霍,乾隆一生中曾六下江南,多次拜谒泰山,三孔等古迹,还修建了多次宫室,再加上他性喜收藏,对各种诗词碑帖,古玩玉器无所不爱,就连当时的乾隆使者都感觉到乾隆的奢侈无度;他说:"皇帝穷奢极侈,故赋重役烦,生民困苦,不自聊活矣。"这样,到了乾隆中年的时候,大清帝国的国库已然有些不支了,而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富贵日子的乾隆,很难一上子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他迫切需要一个善于理财又能广开财路的人,和伸的出现恰逢其时,立即就成为乾隆的心腹,被乾隆视做国之栋梁。和伸是一个只知道敛财不会考虑社会生产发展与否的人,所以,他的广开财路,说白了只不过了是巧立名目,把各地官员和商人种的财富搜刮过来而已,而且,这些钱又必须来的名正言顺,让乾隆用的理直气壮,为此,他广泛号召官员,为了感激皇恩浩荡,自愿向进行贡献,以示忠心,他这么一说,谁敢不听,如果不贡献财物,岂不成了对皇上不忠心了。当时,无论是朝中的官员,还是各地的地方官都争先恐后,不遗余力的把搜括来的财物贡献出来,乾隆的第五、第六次南巡,靠的差不多全是江南一带官吏和富商的贡献,内务府几乎没有什么支出,还有每年到了皇上、皇太后寿诞或是年节之际,各地的礼物也会源源不断的涌入京城,让乾隆十分高兴,对和伸的理财才能赞不绝口S,好像这些财富全是和伸一人的功劳,他就忘了"羊毛了在羊身上"的道理,和伸为他聚敛的财富还不是出自天下的百姓。和伸除此之外,确实也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费了不少脑筋,他在身为崇文门税务总监期间,像管理自己的家产一样精打细算,绞尽脑汁,京城中自明朝起就设有收税的关卡,原本有一道,即在九座城市分别向进出京城的客商官员收税,到了清朝全部集中在一处,在崇文门统一收税,设正副监督各一人,因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肥缺,皇上一般会任命他最喜爱的大臣掌管,以示恩宠,因此和伸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这一职务,捞尽的油水,崇文门的关税在和伸的掌官之下,越来越重,恨不得雁过也要拔毛,不仅过往商旅不堪重负,就连朝廷官员也是难以应付,清代的笔记中曾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凡外吏部,官职愈尊,则需索愈重,大臣殿观,亦从无与较者,吴汇陆中丞以山东市政使陛见,关吏所索过奢公实不能与,乃置衣与被于外,携一仆前行曰:"我有身耳,何税为?"既入,从故人借衾褥,事后不定还之而去。"堂堂一位希政使大人,竟会因为关税索要太重,而将行李全部寄放在城外,只衣进城,向故友借来被褥使用。由此,普通的百姓如何也可见一斑了。据传说,京城周围的百姓入城时,都会在帽沿上插上两文制钱,让把守的税吏自行摘取,已经成了习惯,这种苛刻的税收,使崇文门以每年17.32万两的收入位居全国30个税关的第四位,远远高于其他的关口。和伸除了任崇文门税关总监督以外,还长期担任内务府大臣,内务府是皇室的财政机构,主管包括皇室的日常用度在内的一切开销,经过乾隆多年的奢侈生活,内务府早已是捉襟见肘,府库空需,难以为继了,据史料记载,和伸担任内务府大臣前,"本府进项不敷用时,檄取户部库银以为接济",可是和伸出任内务府大臣之后,不出几年,状况就大为改观,内务府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有多出的银两可以接济外府了,整个局面来了个彻底的扭转。每年乾隆的寿诞,都是内务府的一笔巨大的开支,和伸没有接手之前,历任大臣每逢皇上寿诞都会百般无奈,既不能办的寒酸,又确实是苦于银两不足,常常到了最后,只能勉强应付,很难令乾隆满意,到了和伸手中,皇上的寿诞成了求之不得的好事,他不但能操持的排场隆重,自己还能从中大捞一笔,乾隆五十五(公元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他像往年一样下御旨,要求务求节俭,不可铺张,剩下的一切都放心的交给和伸去办了。经过和伸的细心筹备,庆黄办的异常隆重、盛大,史书记载:"皇帝虽立节省,而群下奉行、务极侈大,内外宫殿,大小仪物,无不新办,自燕京至圆明园,楼台饰以金珠翡翠。假山亦设封院人物,动基机括,则门窗开阖,人物活动,营办之资,无虑屡万,而一毫不费官需,外而到省三品以上大员,俱有进献,内而各院部院堂悉捐未俸,又以两滩盐院所纳四百万金助之,方自南京营运,及其输数云。"乾隆无疑将和伸看成了一个聚敛有方的精明强干之人,只要有和伸在,他就不必担心钱财的问题,和伸凭借这一点,在乾隆心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牢牢站稳了脚跟。第四章 如何与皇帝相处出色的民族事务家和翻译家和伸除了善于理财之外,还是一个出色的民族事务家和翻译家,有清一朝同国内各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家对外交人材的需求也日益加大,而中国传统化的训练对这方面的人材的培养,无疑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伸凭借着他在咸安宫官学中,熟练掌握的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脱颖而出,成为乾隆时期最为出色的民族事务家。西藏自唐朝文成公主嫁给土蕃首领松赞干布之后,就和中央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元朝时,中央政府开始正式在西藏派驻行政机构管理地方事务,西藏地区佛教鼎盛,藏民都信奉佛教的一个分支:喇嘛教,所以,宗教领袖同时也是西藏的政治领袖,明朝万历年间,喇嘛教领袖南嘉措被尊称为达赖喇嘛,成为被中央政府承认的第一位西藏本土的首领另外还有班禅额尔德尼,西藏就处在达赖喇嘛和班禅的统治之下,雍正年间,准噶尔部的头目策旺阿拉布坦趁西藏内部为争夺统治权的斗争而出现了两个达赖六世之机,攻入拉萨,囚禁了达赖六世,清政府派兵前往救援,经过艰苦的争战,驱逐了准噶尔兵,重新拥立青海所言的达赖六世登上宝座,举行了隆重的宝床大典,从此,西藏在清政府的间接管理下,安定了二十多年。乾隆四十五年时值乾隆七十寿诞之期,西藏六世班禅飞骑送来一封书信,信用藏文写成,和伸来到后,心里不禁暗自得意,他拿起书信郎声念道:"小僧自幼仰承文殊菩萨大皇帝拳养之恩,不胜尽数,非他人所能比,小僧乃一出家之人,无以极弥,虽然每日祝祷文殊菩萨大皇帝,金莲座亿万年牢固,并让众赖喇等奉经祈祷,但仍时时企望观见,文殊菩萨大皇帝庚子年为大皇帝七旬万万寿。欲往称祝,特致书大皇帝膝前,以达敬意。"读罢,垂手肃立一旁,举月四望,想到皇上身边的这些大臣竟无一人能读懂班禅来信,越发感到自己的不可替代。乾隆听罢大喜,他原本就喜爱排场,七十大寿又是人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如果庆典上能有班禅领班诵经,前来贺寿,一定会锦上添花,令举世瞩目,天下归心,于是乾隆授意命和伸拟诏,和伸用满、藏、汉三种文字拟定了诏书。昔据章加呼图克图奏称:班禅额尔德尼因庚子年为大皇帝七十万寿。欲来称祝。朕本欲见班祥额尔德尼,因道路遥远,或身子尚生,不便令活佛远涉。今活佛亲自修书,致达意愿,实属吉祥之事,特允所请,是年朕万寿月,即弛热河,外藩华集。班额尔德尼及若于被时到热河,最为便宜。"诏书拟好后,乾隆为了显示自己对班禅此行的重视,同时也为了展现清帝国的强大。特命在热河为班禅择地建庙。这倒不是乾隆有意奢侈,别出心裁的主意,早在康熙年间。五世达赖进京陛见的时候,康熙就曾在热河特意为他建造黄寺,以供停驻下榻之用。所以乾隆此举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因为和伸这一次表现的极为出色,乾隆就把建为班禅建造庙宇的事交给他全权处理。和伸不敢怠慢,自康熙年间,五世达赖进京面圣之后,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位西藏的领袖走过雪域高原,这次六世班禅进京,皇上一定极为重视,为班禅建造的庙宇一定要富丽堂皇,体现出皇恩浩荡。于是他亲往热河,勘测地形,细心监督图样设计,特意强调体现出西藏赖喇教黄庙的风格,不久,和伸就把设计好的图样呈进到北京,请乾隆御览,庙按原有名称称为"须弥福寿之庙",在普陀东乘三庙东侧建造计划共占地三万七千九百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了日落则扎什伦布寺的风格。建造在山麓之上,在作寺正中,建大红台一座,以此为中心,把封院分为前中后三个组成部分,前部建有碑亭,后部建琉璃万寿塔,依循山势,逐次升高庙的前部建筑由五孔石桥,石狮子、山门、碑亭、琉璃牌坊组成。周围建有围墙环绕,左右建有东西掖门,上面按照中式宫城的格局建有楼台。这座庙坐北面南,正中的大红台与东红台,吉祥法喜殿相毗连。交相辉应,相得益彰,给人造成一种辉煌庄严的感觉,乾隆细细看过后,连连称赞,命和伸加紧督选,财力、人才悉听他调用。历时不到一年,"须弥福寿之庙"建成开光,和伸因督选有功,被乾隆封赏,同时,通过这件事,和伸展示出了他出色的外交才能,被乾隆任命为理藩院尚书,管理蒙、疆、藏事务及外交上的一切事宜。第四章 如何与皇帝相处语言魅力大师随着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完成,整个世纪越来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世界各国之间的建立起了联系,一个国家的进展再也不可能脱离世界独立发展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到了乾隆一朝,各国的使节纷纷进入京城,希望同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和伸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出任理藩院尚书,总理清政府的外交事宜,他曾先后接待过朝鲜、英国、安南、逻罗、缅甸、琉球和南掌等国的使臣,尤其乾隆和英国同清政府之间的外交事务,几乎是交由和伸全权处理的,他凭借他的机智与语言天赋,出色的完成了外交事务。早在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28年)当时还是吏部侍郎的和伸就在朝鲜使者的心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据朝鲜使者记载:"皇帝乘马执鞭过臣等所望处,间不过五、六步。顾谓侍臣曰:彼是乾隆使臣乎?有一黄衣者对曰:'然矣',衣黄者闻是吏部吏郎和伸云。皇帝遽曰:'通官前来'。则衣黄侍臣谓通官曰:'使臣何为起对?'皇帝笑曰:'朝鲜礼法。例如此矣。'此次后,和伸与朝鲜使者接触频繁,以至于我们在朝鲜使者的多种记述中经常可以看到和伸的名字,成为我们现在了解和伸的一份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在历史上显然更具意义的是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国政府正式派出以乔治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贡斯当为副使的使团访华。由英吉利海峡的朴茨茅斯港出发,分乘军舰"狮子号"和"印度斯坦号"前往中国、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希望能同中国建立贸易通商关系,打开中国的大门,开拓新的巨大的市场。因为中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早在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1年),朝臣就下令关闭了宁波,漳州等几处通商口岸,只留下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极大限制了中外之间的商品贸易,英国的产品迟迟不能大面积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英国政府希望能通过这一次大规模出使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打开新局面。马戛尔尼一行800余人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后,受到了清政府的热情接待,和伸身为理藩尚书全权负责接待事务。中英双方刚开始接触,就遇到了难题,中方坚持要马戛尔尼其所有随从在面见乾隆时要按照中方的礼仪行跪拜大礼,而马戛尔尼则认为自己是代表大英帝国前来的"钦使",不同意行这么重的礼节,中国政府中的多位官员同英使交涉都无功而返,反而端正的不怎么愉快,和伸只好亲自出面英使见了和伸,同和伸有过一定的接触后,就感到这个中国官员不简单,态度也不再如先前一样蛮横,在和伸的建议下,采取了折中的主意,在农历八月初十乾隆在万寿节庆典之前,先举行非正式会见,这时,英国公使可以按照英国礼节,行单膝跪拜礼,但等到乾隆万寿节庆典之际,他们必须按中国规矩,三拜九叩。为此和伸专门制定了一份详细缜密的礼仪程序表:呈递给乾隆御览。"臣和伸谨奏:窃照英吉利国贡使到时,是日寅刻,丽正门内陈设卤薄等大驾,王公、大臣、九卿等俱穿蟒袍褂齐集。其应行入座之王公大臣等,各带本人座褥至澹泊敬诚殿铺设毕,仍退出,卯初,请皇帝御龙袍褂升宝座,御前大臣蒙古额附,侍卫仍照例在殿内内翼侍立,乾清门行走,蒙古王公、侍卫亦照例在殿外分两翼,侍卫内大臣带领豹尾枪长靶刀,侍卫亦分两班站立,其随从三五大臣、九卿,讲官照例于院内站班,臣和伸同礼部堂宫率钦天监副索德超,带领英吉利国正副使等恭逢表文,由避暑山庄宫门右边门进呈殿前阶下,向上跪捧恭递。御前大臣福长安恭接,转呈御览,臣等即令该贡使此向上行三跪九叩头号礼,毕。其应入座五三公大臣以次入座,带领该贡使于西边二排三米,领其叩头入座,俟令侍卫照例赐茶,毕。各于本座站立,恭候皇上出殿、升舆。臣等将该贡使领出,于清间阁外边伺候,所有初次应行例尝该国王及贡使各物,预先设于清音阁前院内,候皇上传旨毕,臣等带领贡使,再行瞻觐。颁尝后,令其向上行谢恩礼毕,再令随班入座,谨奏。"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繁的把和伸的奏章全部抄录在这里,是因为,当时接见英使的全过程完全是按照和伸的设计进行的,这几乎是接见过程的一幅全景速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和伸在气势汹汹的英使面前,最大可能的保障了大清帝国的尊严,如果同清末那些接待英使的官员们相比,更可以显现出和伸在这一眯上的难能可贵。接见仪式就这样顺利的结束了,随之而来的谈判过程中,更显示出了和伸的机智和巧言善变,英国使节在进见乾隆之后,就向乾隆提出了开放通商口岸,两国进行贸易的要求,乾隆对此不屑一顾,觉得对英使已经仁至义尽的,就派和伸去打发他们回去,和伸得到报告说英国人因远涉重洋,水土不服,已经病了三人,就以此为借口,对马戛尔尼说:"公使先生,听闻贵国使团中不幸故去了几位随员我代表万岁表示哀悼,我国与你国气候差异甚大,尤其入冬以后,天寒地冻,你们远到而来,本应多留你们住些时间,然而皇上体谅你们鉴于这种情况只好让你们早些回国了。"原本是打发别人走的话,到了和伸口里,反而成了处处为对方着想了。马戛尔尼来华的目的还没有达到,怎能轻易回国,他说了几句表示谢意的许之后,就拿出了早已拟好的条约,共有六条:""1.准许英人在舟山、宁波、天津三处贸易;2.准许英人在北京设立一个货栈,以便买卖货物;3.在舟山附近给英人一个小岛,以供他们停泊停只,存放货物;4.同时,在广州附近也设立这样一个小岛。5.免除或减少曲国由澳门贩入中国货物的关税。6.中国海关公布税则,以便英国商人照章纳税。和伸接过英使的文书后,不卑不亢的说:"足天不是想在我中国国土中建立一个国中之国吧?" 马戛尔尼连忙说:"不是,如果贵国有不同意见,我们还可以商量。" 和伸接着说:"贵国要求使用中国的土地又不许我们设防,这样的事怎么可以拿来商量呢?"一句话,说得马戛尔尼一时语塞无言以对了。和伸见气氛有些僵化,便立刻命人拿来乾隆赐与美使的礼物一件之向马戛尔尼说的妙处,这些难得一见的珍贵礼物,再加上和伸的巧舌如簧,把马戛尔尼乐得不知所已,早把刚才的不愉快忘记了,将条约的事搁到一边,暂且不提。和伸等离开英国公使驻地后,马上把他们要求呈报给乾隆,乾隆对这些要求一概拒绝下了一道谕旨说:"我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本不需外夷货物,因为茶叶、瓷器、丝绸乃两洋各国必需的东西,朕体谅西洋各国的难处,所以准许在澳门开设洋行,满足夷人所需。至于额外贸易之事,与天朝法度不合,不准进行,天朝法制森严,每一尽土地都开于版图,不容分制,英人请求赏给土地一事,断不可行,至于英商免税、减税一节,西洋各国均属相同,亦不便将英国上税之例独为减少,公布准则一节,粤海关向有定例,毋庸另行晓谕,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全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和伸领会了乾隆的意思,对英使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客气,第二天,和伸召见了马戛尔尼,把乾隆回复英国的国书交给他,示意他马上率团回国,马戛尔尼无奈只好带领着庞大的使团回英国向女王复命去了。第四章 如何与皇帝相处御前奉和诗人乾隆皇帝一向喜好夸耀自己的文彩,平日里极为喜欢吟诗作赋,觉得自己的诗作上可比李杜下不让温韦。每到一处,总忍不住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华,题名赐字之余,还要赋诗一首,以志心志,和珅为了能同乾隆有共同语言,也刻意留心学习做诗,尤其是泛览乾隆的诗作。令他的诗风与乾隆极为相似,深为乾隆所爱。历史上常有这样一些御用文人,用手中的笔墨粉饰太平给朝迁装点门面,为皇帝歌功颂德,就连才华横溢,放浪不羁如李白者不也曾为唐玄宗写过“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类的诗作吗,这样写出来的诗,往往词藻华丽,空洞无物,只会渲染气氛,却毫无真情实感,所以通观历史上留下来的千古不朽的诗作,几乎没有几首是出自御用文人之手,和珅在此道中还算是较为优秀的一个他的诗还曾受到过钱泳的称赞,说他的诗有佳句可采,因为他写诗风格酷似乾隆,所以,有时乾隆就命和珅代为题诗,和珅的诗集中留下了不少奉“敕”而做的作品,如《奉敕敬题射鹿图·御宝戊申》:木兰较猎乘秋令,平野合围呦鹿竞霜叶平铺青嶂红,角弓晓兵寒风劲图未制匣宝装成,贮就天章玉彩莹。文修武备双含美,犹百孜孜体健行。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诗只有真正发自内心,也会有感发的力量,我们要探究和珅的诗才决不能只看他的御前名和之作,更应该关注那些他真正情郁于中峭得不发的作品,从中才能更好的看出和珅的才华,和珅的妻子冯氏在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病故,和珅悲痛欲绝,做悼亡诗六首:其一:结篱三十载,所愿白头连。何期中道别,入宝音容查。屏纬尚仿佛,经关卷徒缭倒。泪枯挽奠从,艺穴伤怀抱。游川分比鳞,归林叹支鸟。追思病时言,尚役争足好。(时争足疾复作)犹忆含殓前,不冥心未了。自此退食余,谁与伴昏晓。抚棺一长痛,虽彼蒙藏矫。其二: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场此一坯土,泉址会相随。今日我笑伊,他年谁送我。凄凉寿椿楼,证得涅槃果。其三:夫妻辅车倚,唇亡则齿寒。春来一齿落,便知非吉端。衰哉亡子逝,可怜形影单。记得去春时,携手凭栓杆。玉蕊花正好,海棠秀可餐。今春花依旧,寂寞无人看。折取三两枝,供作灵前观。如何风雨妒,也紫同摧残。这几首诗没有用他常用的七言体,而全部采用了五言古风,让人很容易想起两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和珅的这几首诗写的也确如《古诗十九首》一样质朴无华,直指人心,落地有声,欲哭无泪,将他悲痛的心情描画的淋漓尽致。类似的佳作在和珅的诗集中还可以找到,他在陪同乾隆在热河避暑时,接到了次子夭折的消息,这对于爱子如命的和珅不啻晴天霹雳,提笔写下了《忆悼亡几绝句十首以当挽词》:河汉盈之两泪倾,都关离别恨难半。双星既有夫妻爱,应识人间父子情。连来惜子俗皆然,半白生男溺爱偏。今竟无情抛我去,几回搔首问青天。襁褓即知爱文章,(是儿生而颖异,每逢啼哭乳母抱起屏壁间,指点字画,即转啼为笑)痴心望尔继书兵。归家不归看题壁,短律长条一律藏。字语先知父母呼,每逢退食足娱吾。秋来归去无聊甚,触处伤情痛切肤。寄语老妻莫过伤,好将遗物细收藏。当时昏眼如经见,竹马玫瑰总断肠。“双星既有夫妻爱,应识人间父子情”也许就是钱泳所谓的诗中佳句了,正是“不能有此事,不可无此语”,和珅的这一句诗,将痛失幼子的彻骨之痛写的令人不忍率读。所以,和珅尽管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御前应和诗人,但是他的诗作中还是有不少佳品的,他的诗都收录在《嘉乐堂诗集》中,流传至今。乾隆皇帝一向喜好夸耀自己的文彩,平日里极为喜欢吟诗作赋,觉得自己的诗作上可比李杜下不让温韦。每到一处,总忍不住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华,题名赐字之余,还要赋诗一首,以志心志,和珅为了能同乾隆有共同语言,也刻意留心学习做诗,尤其是泛览乾隆的诗作。令他的诗风与乾隆极为相似,深为乾隆所爱。历史上常有这样一些御用文人,用手中的笔墨粉饰太平给朝迁装点门面,为皇帝歌功颂德,就连才华横溢,放浪不羁如李白者不也曾为唐玄宗写过“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类的诗作吗,这样写出来的诗,往往词藻华丽,空洞无物,只会渲染气氛,却毫无真情实感,所以通观历史上留下来的千古不朽的诗作,几乎没有几首是出自御用文人之手,和珅在此道中还算是较为优秀的一个他的诗还曾受到过钱泳的称赞,说他的诗有佳句可采,因为他写诗风格酷似乾隆,所以,有时乾隆就命和珅代为题诗,和珅的诗集中留下了不少奉“敕”而做的作品,如《奉敕敬题射鹿图·御宝戊申》:木兰较猎乘秋令,平野合围呦鹿竞霜叶平铺青嶂红,角弓晓兵寒风劲图未制匣宝装成,贮就天章玉彩莹。文修武备双含美,犹百孜孜体健行。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诗只有真正发自内心,也会有感发的力量,我们要探究和珅的诗才决不能只看他的御前名和之作,更应该关注那些他真正情郁于中峭得不发的作品,从中才能更好的看出和珅的才华,和珅的妻子冯氏在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病故,和珅悲痛欲绝,做悼亡诗六首:其一:结篱三十载,所愿白头连。何期中道别,入宝音容查。屏纬尚仿佛,经关卷徒缭倒。泪枯挽奠从,艺穴伤怀抱。游川分比鳞,归林叹支鸟。追思病时言,尚役争足好。(时争足疾复作)犹忆含殓前,不冥心未了。自此退食余,谁与伴昏晓。抚棺一长痛,虽彼蒙藏矫。其二: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场此一坯土,泉址会相随。今日我笑伊,他年谁送我。凄凉寿椿楼,证得涅槃果。其三:夫妻辅车倚,唇亡则齿寒。春来一齿落,便知非吉端。衰哉亡子逝,可怜形影单。记得去春时,携手凭栓杆。玉蕊花正好,海棠秀可餐。今春花依旧,寂寞无人看。折取三两枝,供作灵前观。如何风雨妒,也紫同摧残。这几首诗没有用他常用的七言体,而全部采用了五言古风,让人很容易想起两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和珅的这几首诗写的也确如《古诗十九首》一样质朴无华,直指人心,落地有声,欲哭无泪,将他悲痛的心情描画的淋漓尽致。类似的佳作在和珅的诗集中还可以找到,他在陪同乾隆在热河避暑时,接到了次子夭折的消息,这对于爱子如命的和珅不啻晴天霹雳,提笔写下了《忆悼亡几绝句十首以当挽词》:河汉盈之两泪倾,都关离别恨难半。双星既有夫妻爱,应识人间父子情。连来惜子俗皆然,半白生男溺爱偏。今竟无情抛我去,几回搔首问青天。襁褓即知爱文章,(是儿生而颖异,每逢啼哭乳母抱起屏壁间,指点字画,即转啼为笑)痴心望尔继书兵。归家不归看题壁,短律长条一律藏。字语先知父母呼,每逢退食足娱吾。秋来归去无聊甚,触处伤情痛切肤。寄语老妻莫过伤,好将遗物细收藏。当时昏眼如经见,竹马玫瑰总断肠。“双星既有夫妻爱,应识人间父子情”也许就是钱泳所谓的诗中佳句了,正是“不能有此事,不可无此语”,和珅的这一句诗,将痛失幼子的彻骨之痛写的令人不忍率读。所以,和珅尽管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御前应和诗人,但是他的诗作中还是有不少佳品的,他的诗都收录在《嘉乐堂诗集》中,流传至今。第四章 如何与皇帝相处插手多种文化事业和伸不仅长期掌握着乾隆朝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在文化方面,他也操纵着诸多重要的权力,和伸历任过许多官书的正总裁,经筵讲习,教习庶吉士,殿试卷官,翰林院掌握院学士和平日起居住官等职务,控制了书籍与的出版与查禁及考试,经选,教育等一切事务。乾隆一朝在文化事业上最大的举动是《四库全书》的修纂,由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开始直至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才告初步完成,其间共历时达十年之久,《四库全书》的总裁也几经易人,在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十月,落到了和伸的头上,和伸因为学识不足,仅负责一些总体策划,安排三类的事务,具体的选本,校定,则由纪晓岚、陆锡熊、陆费犀等人负责,后来乾隆四十七年《四库全书》修成后,共抄录了四套,分别藏于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圆明园内的文源阁,皇宫中的文渊阁和沈阳故宫中的文溯阁,一日,和伸闲来无事,在文渊阁中翻看《四库全书》却发现了很多抄录有错的地方,这么好的一个打击纪晓岚的机会,和伸怎能放过,他细心的把书中的误抄录下来,交给乾隆,并且说:"《四库全书》呈现我朝文法之盛 ,可纪昀等人竟如此漠视,校对草草了事,致使书中多有谬误,实在罪无可恕。"乾隆看罢和伸指出的错误之处,大为恼火,他向来对自己下令修纂《四库》期望颇高,将这当成他流芳百世的重要绩业,现在竟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岂不是给后人留下笑柄,当下命纪晓岚率人重新全面校正文渊阁的藏书,陆锡熊率人前往沈阳,校正文溯阁藏书,所有一应费用,全由他们自己支付,要知道《四库全书》共收书总计3479种,79016卷,36078册,如此浩如大海的藏书,不是经年历月怎能校完,和伸总算找到机会,报复了纪晓岚,陆锡熊到了沈阳,愁苦交加,不久就病死在沈阳了,另一位《四库》总校官陆费犀也没能幸免,和伸不仅免去了他所有职务,还命他自己出钱为《四库全书》每一本都装裱封面,制作四地所需的书匣,陆费犀没过多久也步陆锡熊之一法,命丧黄泉了。和伸除了任《四库》正总裁外,还历任过许多官书的总裁,如《开国方略》总裁,国史馆总裁,清字经馆总裁等,他在各种官书总裁期间也没有闲着,总是寻找机会,施加影响,在他负责国子监石经的过程中,属下校勘官彭元瑞校仇之余,撰写了一部《不经考文提要》,献给皇上。乾隆对这本书大加赞扬,这下可气坏了和伸,就向乾隆进言说:"不是天子无权考虑经文。"谁知乾隆不加理睬,说彭元瑞乃是奉旨考证,有何不妥,和伸见这一办法没有奏效,一计不成,又生一讲,他说彭元瑞的书中错误甚多,他愿重写一本,对彭的书再加以修正。得到乾隆首肯后,他马上召集了几个学问高深的翰林,对彭书和经文细写研究,写成了《提要举正》一书,献给皇上,要求皇上把彭元瑞的书弃掷不用,乾隆仍不是许,和伸就命人将自己主编的《提要举证》抄写三部分别放在懋勒殿,翰林院和国子监,同时把彭瑞书中涉及的字在石经上乱加患改,使彭元瑞的《不经考文提高》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被人弃置不了,和伸这才心满意足。第五章 人生的变局慧眼识《红楼》美文传天下和伸一生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千古奇书《红楼梦》的完成,出版。流传竟然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和伸的发现,我们实在有理由担心《红楼梦》能否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字史上的一朵奇葩,永远放射着夺目的光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十月,和伸出任《四库全书》正总裁之后,多次鼓励乾隆发布上谕,进一步催促各地"将违碍字句的书籍,着力查缴少有的严格,而据红学家们研究,《红楼梦》就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广为流传,为人所知的,其过程几乎与《四库全书》的修纂相始终。早些时候,虽然坊间也可以见到《红楼梦》的刻本,但是作为禁书,由少数为了牟利的书商,冒险刊行的然而到了乾隆五十四年以后,江南各地已可以随处见到《红楼梦》的刻本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红楼梦》由曹雪芹在乾隆中期著成,曹雪芹是康熙时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自小家中豪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后来,突发变故,因为在康熙帝诸皇子争夺权皇位的斗争中,曹家支持皇八子元 ,皇四子元稹即位后即查抄曹家,曹雪芹当时只有十三岁,一下子被抛入了贫寒交加的境域中,生活上的巨变,令他痛苦不堪,到了成后后,家境更加穷困,竟然达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遂看破世情,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开始写作《石头记》一书,到了乾隆三十八年,曹雪芹唯一的儿子因无钱延医买药,不治身亡,曹雪芹不堪丧子之痛,撒承人寰,由下了《红楼梦》前八十四回的书稿和原四十回零之散之的回目及井断。不久,《石头记》被人辗转抄录传开,据说,和伸的党羽苏凌阿花费巨资买到了《石头记》的原抄本,珍藏家中。和伸早就听说了《石头记》一本,但是苦于无处可寻,倘若他真要有心命人查找,原也不难,可是他身为朝廷负责审查书籍的官员,怎能公开命人查找这部禁书呢,所以,当他偶然从苏凌阿那里看到《石头记》时,欣喜之情就可想而知了,他很快读完了书的前八十回,不由倾心折服,认定这是一天下第一的小说,于是打起了如意算盘,这样一本书,皇上一定喜欢,只要我像删削修改《四库全书》一样对它做一番处理,不就可以把他献给皇上,以讨皇上欢心,进而刊行天下,落得个好名声吗?而且这部缺少后四十回,正可以命人在续写时对书中主旨做些修正,使它合乎礼法。和伸命人找来了当时的著名文人高鄂,命他续写完成《石头记》一书,高鄂与他的朋友程伟元恰好早就在为《石头记》续卷成篇,听完和伸的话,喜不自禁就将他们续写的书稿交与和伸。和伸拿来细读一番之后,认为写得过于绝望悲凉,就让高鄂重新安排一个略为圆满的结局,同时对前八十回中厌世的文字也做些修改,高鄂虽然心中不忍,却也无可奈何,只好按和伸的意图重新修改了《石头记》并更名为《红楼梦》,和伸看过新稿后,非常满意,就逞递进宫,请乾隆御览,乾隆一见果然非常喜爱,整日里手不释卷,一气续完,在和伸面前赞不绝口,和伸于是请求乾隆解除对《红楼梦》的禁令,刊行天下,乾隆允诺,由当时全国最好的出版机构武英殿刊刻一套聚珍版,从此《红楼梦》一书,流遍全国,风靡一时。和伸一生,虽然毁坏书籍无数,但仅凭襄助《红楼梦》出版一事,已可以说是善莫大焉,第五章 人生的变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黄金有价,情义无价",在夫人冯氏生病之后,在朝廷左右逢源的和伸终于明白了黄金不是万能的了。人往往要自己或自己心爱的人生命攸关的时候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健康最重要,身体最重要,活下去是最重要的,然而,在绝大部分时间,人们追求的是金钱和享受。和伸也是一样,自从儿子夭折后,夫人冯氏一病不起,和伸动用他的权术延清天下名医,可惜都治不好冯氏的丧子之痛,和伸忧急万分,因为冯氏是他心灵中的港湾,冯氏要倒下了话,他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办,所以他发誓如果有人能治好夫人的病,他愿意舍弃一切家财。嘉庆三年,冯氏病情日渐严重,和伸眼睁睁地看着爱妻形消肌损,却无能为力,有时自己独自一人看着库房里堆满的奇珍异宝、黄金白银,他不由得发出一声苦笑,这些都有什么用啊?能换回我的妻子吗?人们在无能为力的时候,只有向神求助,神总是生活中的最后一根稻草,和伸也在心中祈求上苍可怜夫人冯氏,为了讨个彩头,他在七夕这天安排了一个盛大的祈祷活动。在他的指挥下,豪华的和府中搭起了彩棚,青案供着"牵牛河鼓天贵星君"和"天孙织女福德星君"和牌位,和伸和病中的冯氏一起向"牛朗织女"诚心祈祷,希望自己对爱妻的疼爱能感动这对恋人、神仙,可能是因为和伸拆散了太多的痴男怨女的缘故,他们诚心的祈祷并没有让牛朗织女动心,冯氏依然咳嗽不止,还常伴有血丝。但和伸不死心,他似乎相信神明也会给自己几分薄面的。过了几天,就是传统的鬼节了,故老相传,这一天似乎对病人考验更大,尤其是冯氏这样的病人,因为这天幽冥地府的群鬼都要出动,和伸一想到传说便不由得打了个冷颤,今夜冯氏该不会……。他不敢再想下去了,只有又用出他用惯的贿赂大法,不过这次贿赂的对象是鬼神了,或许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和伸的大把银子的庇护下,牛头马面暂时放过了冯氏,冯氏熬过了鬼节,和伸欣喜若狂,自己的银子总算派上了用场,因为一过鬼节,天气转阴,而女人阴气盛,所以夫人的病应该会慢慢好转的。这段时间,和伸也懒得上朝,乾隆也知道和伸对夫人情深义重,也没有怪罪于他。而下面的老百姓无不齐声称好。自己的赋税又轻了不少。和伸几乎每天都陪夫人,他有病中的夫人寂寞、苦闷,不断想出小招数来博夫人一笑,他终于明白周幽王为何为了褒姒的一笑而愿意烽火戏诸候了,如果冯氏病能好,他甚至敢冒犯他曲意奉承的乾隆。中秋节到了,团圆的日子,和府上下的丰绅殷德、公主等人齐齐到病房向冯氏跪拜,冯氏由于节日的冲喜,也是得有说有笑,脸上甚至泛着平时难得一见的红晕。和伸一看难得夫人精神如此好,便大赏奴仆,让他们吃上平时难得吃到的肉食。冯氏看和伸为她四处奔波,求医问药,也是心中泛起无限柔情,她轻轻地唤过和伸,把手中的一小块月饼喂进和伸嘴里,和伸也赶紧喂夫人吃月饼,他们似乎又回到了新婚时喝交杯酒的情人,两人互相握着手,四目相投,心里都想着同一句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两人沉浸在两情相悦的幸福之中,心中都没有任何防备,冯氏慢慢睡着了,嘴角带着笑意,和伸却忍住眼泪,因为他心中的伤痛不是眼泪就能表达的,他再也不能唤着冯氏的小名将她叫醒了。他抬头看了看天,月亮还是方才那么圆,月光依然那么柔和。冯氏是否已经到了月亮上与嫦娥话衷肠了?古人讲"贤内助",套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成功的男从背后总有一个女人。" 和伸的发迹与冯氏是分不开的,冯氏对他的支持正如唐时长孙皇后对太宗世民的支持,请原谅我把唐太宗与和伸混为一谈,虽然如此,但他们的感情都是别无二致的。和伸敬重冯氏,当然有冯氏娘家于他有恩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冯氏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在她病重期间,她还念念不忘和伸的腰腿疼病,千叮咛,万嘱咐他保养好身体。最关键的是,和伸从冯氏身上看到了自己人性的一面。在外边尔虞我诈已变成习惯的和伸只有在冯氏面前才能坦坦荡荡,是冯氏让他体验到做人的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说,冯氏是他 的一面镜子,照出自身美好的一面镜子。现在,自己心灵中的一小块镜子业已破碎,和伸就迷失了方向。冯氏在和伸心中永远占据了最重的份量,安葬完冯氏后,冯氏所居寿椿楼中的一切都接原样摆设,永远不让人居住。和伸和丰绅殷德时常去恩吊、怀念殁人。第五章 人生的变局极尽能事,力讨小妾欢心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传统中,由于人们广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观念一直深入人心,在古代不但男子地位崇高,女子也甘于作为男人的附庸,所以才有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也才有了封建的三妻四妾的婚姻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女子最高的理想是遇到一个好丈夫,然后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妻良母。和珅的妻子冯氏就是一个很好的贤妻良母的典型。可是除了冯氏外,和珅还有其他一些小妾。据史料记载,和珅不仅疼爱正房冯氏,而且,非常宠爱自己的几个小妾。权力、金钱、美色在几千年来一直是交织在一起的,可以说这三种东西代表了封建社会男人的最高追求,和珅从二十六岁开始受宠于乾隆开始,也逐渐在追逐这三种东西,权力他首先得到了,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爷,金钱他也得到了,他的家产数以亿计,作为一位成功的官僚,现在缺的就是美色了。和珅于乾隆三十二年与大学士英廉孙女冯氏结婚,婚后两人互敬互爱,但冯氏知道,自己不可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和珅,与其让他象其他八旗子弟那样到处厮混,还不如让他多娶几个小妾,稳住他的心。和珅在冯氏的劝告下,先后纳了好几个小妾。和珅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风度翩翩,精明能干,在当时英国使者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中记述:和珅“容貌端重,长于语言,谈吐隽快纯熟”又说和珅“为人狡黠,善于逢迎。”这种人服侍皇上,皇上满意,服侍女人,女人也会喜欢的。而且当时和珅少年得志,虽年方而立可已经飞黄腾达了,所以,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说,和珅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钻石王老五”。因此和珅也就很受女子的欢迎。不仅如此,和珅对自己的小妾百般宠爱,为了小妾的一笑,甚至不惜日抛千金,为了讨小妾的喜欢,和珅动用皇室土地,建了一座小楼,名曰:“迷楼”,装修的金碧辉煌,极尽奢华之能事,后来,和珅就整日与小妾在此楼鬼混。后来和珅扶摇直上,更注重生活的享受,他童仆成群,姬妾众多。清人陈悼在《归云室见闻杂记》中记载:和珅“后方姬妾无数”。虽然如此,和珅仍不满足,甚至打起了乾隆后宫佳丽的主意,乾隆在南巡时,沿途各地进贡不少美女佳人,和珅也看中了其中一个从江宁府进贡的女子名叫黑玫瑰,可被乾隆捷足先登,不过和珅还是有办法。由于乾隆年事已高,每年春季都会遣散一批宫女,和珅略施小计,吩咐太监总管借机把黑玫瑰也遣出宫,黑玫瑰也顺理成章地从皇宫转移到和珅的别墅淑春园,两人共赴巫山云雨。不过和珅也为他的风流付出了代价,后来这也成了和珅的一大罪状,在嘉庆的上谕中有一条:“将出宫女子娶为次妻,罔顾廉耻,其大罪四。”和珅讨好小妾很有一套,很有生活情趣,古时有千金难买一笑的说法,和珅为了讨小妾的欢心,也不惜使出浑身解数,甚至把讨好主子乾隆的手段都用上了,比如说其中一个爱妾爱吃荔枝,生性吝啬的和珅为了讨好小妾,不惜叫下属用快马把荔枝从广东运到京城来。依稀有唐时明皇讨好杨贵妃之遗风。几个小妾在和珅的蓄意讨好之下,对他更加依赖了,因此在和珅被嘉庆赐死之后,好几个小妾都为他自杀殉身了。嘉庆五年正月十八日,在和珅吊死的当天,豆蔻得知消息,赋七律二章挽之:“谁道今皇恩遇殊,法宽难为罪臣舒。坠楼空有偕亡志,望阙难陈替死书。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可怜最是黄昏后,梦里相逢醒也无。”“掩面登车涕泪淆,便知残叶下秋山。笼中鹦鹉归秦塞,马上琵琶出汉关。自古桃花怜命薄,者番萍梗恨缘艰。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豆蔻纵身跃楼身亡。卿怜也于正月二十日午刻,自缢身亡。做诗十首“晓立惊落玉搔头,宛在湖边十二楼。魂定暗伤楼外景,湖边无水不自流。香稻入唇惊吐早,海珍到鼎厌尝时。蛾眉屈指年多少,到处沧桑知不知。缓歌慢舞画难图,月下楼台冷绣襦。终夜相公看不足,朝天懒去倩人扶。莲开并蒂岂前因,虚掷莺梭廿九春。回首可怜歌舞池,两番俱是个中人。最不分明月夜魂,何曾芳草怨王孙。梁间燕子来还去,害杀儿家是戟门。白云深处老亲存,十五年前笑语温。梦里轻盘无边近,一声欤乃到吴门。村姬欢笑不知贫,长袖轻裙带翠颦。三十六年秦女恨,卿怜犹是浅尝人。冷夜痴儿掩泪题,他年应变杜鹃啼。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