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水族馆我在北韩古拉格的十年LES AQUARIUMS DE PYONGYANG:Dix Ans Au Goulag Nord-Coreen姜哲换、皮耶·李古乐(Pierre Rigoulot) 著钟玉珏 译作者姜哲焕与家人从耀德释放一年后。最右边是当时十九岁的作者其他人由右至左分别为作者的四婶、祖母、妹妹美湖以及四叔。序 台湾版姜哲焕首先我要对台湾出版社工作人员们致谢——他们将我被关押在北韩强制收容所经历故事《平壤水族馆》翻译成中文,竭力让台湾与中国读者们也能见到此书。我还要感谢杨虔豪先生,他催生本书中文版,并费心编修校订内容。另外,我也希望此书对还在北韩遭遇苦痛的我的朋友、家人及北韩同胞们,可以成为慰藉。朝鲜半岛和中国是共同延续长久历史的邻国,比起世界任何国家都更具有能相互理解对方的同构型。近代时期,东亚地区随着共产革命获胜的中国之登场而经历了巨变。台湾和中国处于分立,朝鲜半岛上,南北韩也因意识型态的不同而被分割。北韩于一九五〇年六月挑起南侵战争,中共军队介入支持,催生了其后两国长久的同盟关系。朝鲜半岛南边是南韩(大韩民国)政府,而北边在受到中国防堵的情况下,金氏王朝得以在北韩内部消灭所有牵制势力,树立无所不为的绝对权力,与希特勒的纳粹及斯大林的恐怖政治并肩成为蛮横的暴力政权。中国人历经毛泽东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的极端打压,也应远记得全国曾发生为数众多百姓饿死的最惨烈恐怖时代。庆幸的是,因为邓小平主席的改革开放,那个个人偶像崇拜与集体疯狂的时代已消逝。中国虽然还达不到国际社会的水平,但已实现了相当程度的变革。但北韩不为邓小平主席的改革开放所动,反而为维持个人独裁权力,更加极端地行使暴力及塑造个人崇拜,一九九〇年代后半还造成数百万人饿死的大惨剧。在全国六个地方,现在还有数十万政治犯被关押在近似于纳粹集中营的监狱,屠杀、拷问或挨饿至死的惨况正反复上演。中国政府为极大化自身在东北亚、尤其是在朝鲜半岛上的利益,一面力阻北韩崩溃,另一边还将为躲避饥饿与暴政而出亡的可怜北韩同胞们强制遣送回北韩。以「孔子之国」自居的中国,却助长邻国国民受屠杀之势,追究原由,仅是不符自己国家利益。对于力图主导二十一世纪世界的中国而言,这样的处理方式与其自身地位是全然不相称的。若中国更加自由化和民主化,我认为台湾和中国将可重返「一个中国」。若自由与民主的中国崭新诞生,那么朝鲜半岛上的金氏王朝也将宣告终结,并步上统一之路。我认为台湾和中国人都应该了解金氏王朝是怎么样的体制,以及他们是如何压迫并虐杀可怜的老百姓。同时也必须透过台湾人和中国人对袒护暴政的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才能使它最终走上正途。现在,中国为了让北韩走向中国式的改革开放道路,正对其施加压力中。北韩这个无药可医的暴力政权若不有所改变,就会像中东的利比亚或叙利亚一样被人民的力量给换下来,这向来是历史的真理。中国正处在该繁荣经济还是要适切推进民主化的历史性十字路口上。为了让东北亚有更美好的未来,对于促进韩国、台湾和中国国民守护人类自由与尊严,并营造更和平的世界等理相,我希望贡献己力台湾和大韩民国都是拥有自由民主主义体制的国家。使这份自由跨越中国,让北韩百姓们也能一同享有,我认为这应当是身为人类的权利。再次致上诚挚谢意!(杨虔豪译)序 从个人经验了解极权政体东吴大学端木恺讲座教授。黄默这几年来,华文出现了一个新的字汇:脱北者。脱北者指的是从北韩逃亡出来投奔自由的那一群人。根据一篇《纽约时报》的报导,这一群人的人数在过去十年来增长了七倍,共计有两万三千人。{1}他们大多数逃亡到中国,再由中国转往南韩。这里推荐的这本书,作者姜哲焕就是一位脱北者。姜哲焕在平壤度过非常优渥、愉悦的童年。他的祖父在日本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祖母则深受社会主义的影响,多年来献身社会运动,也是北韩劳动党在日本的重要干部。后来,他们一家人响应祖国的号召回到北韩。最早几年姜哲焕的祖父位居要津,祖母在社会上也十分活跃。因为这样,我们的作者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书名中的「水族馆」,指的就是他童年时平壤家中的养鱼缸。好景不常,在姜哲焕九岁的时候,祖父受到政治斗争的牵连,被判叛国罪。一家人,包括他的祖母、父亲、四叔与妹妹,都被送到耀德集中营,度过悲惨的十年。被送到集中营的时候,他紧抱着他的养鱼缸。我们不难想象,到了集中营以后,他的鱼都死了。姜哲焕在这本书里头描述他在集中营的十年。集中营处于深山僻野,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几乎说不上有什么医疗设备;工作繁重,经常在饥饿状况下过日子,又时常受到管理人员的惩罚。饥饿、惩罚、刑求和死刑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虽然他们了解政府把北韩社会说成天堂,把领导人说成不世的伟大领袖,都只是一派谎言,但也只能身不由己跟着这样说,在集会上高喊口号。他们一家人在十年以后被释放出来,一九九二年姜哲焕逃离北韩,先到中国,然后再转入南韩,现在是《朝鲜日报》的记者,这本书由他与一位法国记者共同书写。姜哲焕到了南韩,南韩政府为他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他十分急于把他的遭遇说出来,为北韩的同胞仗义执言,呼吁南韩的社会关心他所经历的暴政统治。然而,不幸的是,在记者会上他的说法受到怀疑。有些记者问他:「首尔情治单位有没有帮你一起编造部分故事内容?」在他听来,这是不可思议的问题,他不能了解为什么南韩的同胞不关心北韩的集中营。后来他上了大学,在大学里也受到左派知识分子的挑战,认为他所说的情况只是个人经验,不能证明北韩的暴政。这些左派知识分子都说些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大理论,但这些话都不是姜哲焕所能理解的。他只能对他们说:「去北韩吧,去了你们就不会再替金日成的失败找借口。自己去了解了解吧。」姜哲焕在南韩受到的质疑和挑战,带出了一个十分难缠的问题,那就是个人经验与普遍理论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本书作者虽然回答不了南韩记者与左派知识分子的质疑,但这并不表示个人经验与普遍理论是毫无关连的。我们非常难以想象,只有个人经验而没有普遍的论证,我们对事物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但是只有普遍理论而少了个人经验,那也十分容易流于空洞,无法与我们的生活产生关连。这样的问题不但发生在我们对北韩的理解,也在二十世纪不同的社会一再地出现。譬如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运作期间,被害人证词就引起这样的争论,不少人对于个别的人陈述他们在隔离政策下的遭遇都有或多或少的质疑。{2}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七〇年代红色高棉政府在柬埔寨的灭种政策。{3}又,流亡海外的中国民运分子针对劳改营所作的证词,也受到同样的质疑,即使在台湾,也有不少人批评民运分子的证词夸大了中国政府的恶行。我想我们或许能说这些极权或是专制政体都有他们共同的统治模式,那就是透过谎言与暴力的统治。对这个问题探讨最透彻的,是汉纳·鄂兰的《极权主义的起源》。{4}虽然这本书在五十年前问世,但迄今还没有比鄂兰的分析来得更深刻的了。二十世纪的极权专制的统治何其相似,集中营草菅人命的情况大同小异,个人悲惨的生活经验也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能说个人经验不可能反应社会与政治的现实吗?普遍理论对个人经验的了解没有帮助吗?从另外的层面来看。逃往南韩的脱北者虽然在生活上得到政府的补助,减轻了经济上的、压力,但在认同上、在社会的竞争上,都面对十分严重的问题。譬如他们受到政府补助上了大学,但都难以与南韩学生竞争,退学率特别高,甚而有不少自暴自弃、酗酒的行为,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得到南韩社会与政府的关注。{5}近来北韩的政局与社会经济政策似乎有了改变。虽然北韩还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国家,少有可靠讯息,但从种种迹象看来,在金正恩继承父业成为北韩统治者后,统治高层可能有了严重的冲突,经济发展也有松动的可能性,在经济发展策略上向中国取经,同时也派遣数以万计的劳工到中国工作。然而,实际上的情况如何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序 揭露地狱中的地狱杨虔豪高中毕业的暑假,我读完了《平壤水族馆》英文版,当时开始有采访脱北者想法的我,很希望这本书也能在台湾问世。于是上了大学后,一直设法透过韩国记者与人权团体工作人员与姜哲焕联繋,表达我想让中文版也能问世的想法。可惜的是,先后约了几次时间最终都因故无法碰上面。二〇一一年夏天,《我们最幸福》与《这就是天堂》两本记录脱北者经历的书籍在台湾发行,皆登上畅销排行榜,我也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或留言,可见台湾人对于北韩与脱北者的好奇,想更进一步窥探北韩这神秘的国家。在卫城出版社找上我为《这就是天堂》校订内容并撰写推荐序时,我立即向他们谈及《平壤水族馆》一书。这是第一本受到国际关注的脱北者著作,姜哲焕不仅向外人公开北韩政治犯收容所践踏人权的惨况,更赤裸地揭露了这个极权国家的邪恶与恐怖。读过《我们最幸福》与《这就是天堂》的人都应该在书中看到姜哲焕或《平壤水族馆》被数次提及,可见其分量及影响力。但此书发行近十年,被译成各国语言,却迟迟等不到在华文世界问世,甚为可惜。出版社也对此书感到兴趣,在《这就是天堂》发行后,我们着手讨论与计划能让华文读者也能看到《平壤水族馆》,我也终联繋上了姜哲焕。直到取得版权,我告诉姜哲焕发行中文版之事,二〇一二年初,我们终于在首尔见了面,并邀请他为中文版撰写新序。虽然我们已透过网络对话过数次,但见面时姜哲焕仍有些害羞。他跟我说其实去年底他已经来过台湾,但因为停留时间不长而未与我联繋。他有点沉默寡言,冷静地听完我讲话,冷静地回答,并没有太大的情感表现出来。在此同时,中国逮捕境内数十名脱北者并将其遣返北韩的消息曝光,美国与南韩政府公开要求中方停止遣返,并应将脱北者视为难民身分妥善处理相关问题,但中方维持一贯立场将脱北者视为经济犯,拒绝妥协。宗教及人权团体遂聚集于中国驻南韩大使馆前集会抗议,呼吁中方停止助纣为虐的行为。向来为脱北者发声的南韩国会议员朴宣映也在使馆前扎营绝食。瞬时,脱北者议题再度跃上南韩及国际媒体版面,获得世人关注。我亲赴集会现场进行采访,不只居住在南韩的脱北者,连许外国人都前往声援。南韩记者也对于来自台湾亲临现场的我感到好奇。在接受最大报纸《朝鲜日报》专访时,我就一个外国人的观察提出看法:脱北者并不单纯只是人权问题,它同时牵涉到政治与经济问题,但若要让民众了解脱北者议题,从政治与经济切入都太艰深,一定要让人体会脱北者的境遇,这问题才有可能被解决。只可惜,南韩还没做到这一步。在北韩的信息封闭、南韩的排外氛围以及长期下来资本主义所衍生出的自利心态等多种因素结合下,形成了南韩社会漠视脱北者问题的情况。或许是太具批判性,隔天有关我的报导,这番发言未被刊登。但我想,同样对台湾而言,从人权角度切入脱北者议题是最能促使大众关心及了解的方式。尤其是当中国涉及遣送脱北者而引起争议时,做为华文世界最具自由、民主与开放风气的台湾更应认真思考我们能够扮演的积极角色。《平壤水族馆》道出北韩集中营囚徒们的惨境。他们可能被卷进政治斗争失势或仅是单纯批判政权,甚至没犯下任何错误只是受家人牵连就被送入集中营。若将北韩比拟作地狱,那么这些为了维护国家体制而肃清反对势力所设置的恐怖营房就是地狱中的地狱。囚徒们无法做一个自然人有尊严地活着,他们受权力迫使而被奴役,面临饥饿、暴力、性侵害与公开枪决等多重威胁。不只是姜哲焕所待过的耀德集中营,在北韩全境还同样存在以「管理所」为名的六座主要集中营,估计有二十万人被关押于此,集中营做为现在进行式正持续上演一出出残暴恐怖的戏码。随着《平壤水族馆》中文版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我和姜哲焕有更多的来往互动。为让中文读者更贴近书本内容,二〇二一年夏天我度赴韩与他见面,一起对书本全文进行最终校订,并对若干艰深内容下标注释。也许是因为中文版即将问世,姜哲焕感到兴奋。和他确认书中人事物时,他有说有笑,讲话语气不再像以往严肃,感觉放松许多。但当问到在北韩的亲人近况时,他再度沉默下来,因为他的脱北,他许多在北韩的亲友甚至官员干部受到株连,有的被撤职,有的被送进集中营。他的身上似乎承受着无形却沉重的负担。临走前,姜哲焕问我:「台湾和中国讲的普通话和文字都一样吗?」我跟他解释,两方讲的话几乎雷同,只是一方是写简体字,一方是写繁体字,但大致上都能沟通。姜哲焕听得津津有味,似乎是对台湾充满好奇。我说,脱北者问题对中国官方相当敏感,但只要书能在台湾和香港发行,中国读者也有机会能读到。好不容易盼到中文版到来,我们俩都期待着广大读者们能看到此书。回想高中时还默默读着《平壤水族馆》的我,如今终于顺利催生中文版问世,甚感欣慰。我希望此书能够触发大家进一步了解北韩实态,在脱北者已成特殊国际问题的当下,同样身处东亚的我们必须思考并一起发挥影响力,未来才有改变的可能。▲(原件)公开处决刑场等卫星图片,图片提供:美国北韩人权委员会▲(原件)公开处决刑场等卫星图片,图片提供:美国北韩人权委员会序 新修订版姜哲焕身为南韩大报之一《朝鲜日报》的记者,二〇〇〇年以来,我开始主跑和北韩相关的新闻。我访问并报导了约五百名北韩难民与脱北者的故事,这些人有的藏匿在中国,有的成功移居到南韩重获自由。其中一个告诉我:「在一九九八年饥荒的高峰,我亲眼目睹成堆的尸体横陈在咸兴(东北部靠海城市,也是咸镜南道首府)车站前。由于民众接二连三饿死,速度之快,连棺木都缺货,多达数百人被草草埋在东兴山的一个万人坑。」我访问的所有北韩人,对一九九〇年代末期大饥荒的描述几乎大同小异。老百姓拚命在森林与坡地上寻找任何可食用的草叶。没多久连草也没了,只好改吃煮过的树皮与稻草秆,让粗硬的纤维变软好消化。这些种种让我想起一九八七年之前,自己被关在北韩耀德古拉格(集中营,北韩官方名称为耀德政治收容所或第十五号管理所)期间所经历的可怕遭遇。我忍不住自问:「难道北韩整个变成一个巨大的古拉格了吗?大大小小的集中营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跟我一样被关在古拉格的人,如今得吃多少苦才能保住性命?」一九九二年我冒着生命危险逃离北韩,寻求南韩的庇护,目的是要将北韩政权在政治犯集中营所犯下的发指罪行公诸于世,。由于父母受祖父牵连被冠上罪名,我自九岁起,就被关咸镜南道的耀德政治犯集中营,在此度过悲惨的十年。我先逃到中国,然后在抵达旅程终点大韩民国重获自由的那一刻,忍不住流下喜悦的泪。不过在随即登场的记者会上,我被某些记者问得哑口无言,他们显然只想从我嘴里逼出他们想听的答案——「首尔情治单位有没有帮你一起编造部分故事内容?」原来,这荒谬的问题不过是个序幕,预告我将在这所谓的自由世界继续受折磨。不管我还是其他脱北者多么努力地疾呼,多数南韩人对于北韩集中营的真相,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韩国人把我们的话当耳边风,我转而期待国际社会似乎是过于天真。我们的话石沉大海,得不到任何回响。对于寻求政治庇护的南韩,我满怀期待。而今这里有愈来愈多民众相信,唯有透过和解与合作才能和北韩和平共处。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漠视金正日迫害他的同胞百姓的残酷行径?面对距离首尔仅四十英里(约六十四公里)的邪恶,南韩人似乎不乏保持沉默的道理与理由。有关金正日与他令人瞠目结舌的暴行,真相一再被扭曲。今日在南韩,如果你反对金正日,就会被贴上「反动分子」的标签;如果你支持这位独夫,就会被视为「进步的知识分子」。目睹这颠倒是非的怪诞现象,辛苦逃出金正日魔掌的一群人信心受挫,乐观尽失。不过一九九〇年代末期,几乎被浇熄的希望余烬瞬间重燃,大批北韩难民越界逃至邻国。一夕之间,国际社会态度丕变,倾耳细听重获自由的北韩人指证历历。外国媒体争先恐后采访逃往中国的北韩难民,听他们揭露北韩境内种种违反人权的暴行。二〇〇三年以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连椟三年通过决议,每通过一次决议,措词都更加坚定与强硬,谴责平壤当局违反国际人权。不可思议的是,尽管国际社会一片挞伐,多数南韩民众却无动于衷,继续放任道德良心昏睡不醒。联合国对北韩人权决议案进行投票时,南韩当局不是选择缺席(二〇〇三年),就是投下弃权票(二〇〇四与二〇〇五年)。为了合理化其无动于衷的行为,南韩当局声称若投票支持决议,可能影响南北韩透过对话所达成的和平共存。此说法等于自打嘴巴:根据大韩民国宪法,非军事区(DMZ,Demilitarizedzone)两边的韩国人民皆属南韩政府之管辖。在邻国日本,有关北韩的新闻收视率大体高于其他报导,脱北者的回忆录也常打入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反观南韩,这类书籍始终逃不过在书架上积灰尘的命运,所以北韩人士的文稿在南韩出版社屡吃闭门羹也就不足为奇。我常忍不住想,难道帮助北韩同胞挣脱枷锁的梦想,注定要石沉大海?我在南韩信了上帝,不过祂似乎铁了心不理会我的祈祷。我问上帝:「为什么他们必须吃这么多苦?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得忍受这种磨难?」每个夜晚,当我思及同胞的苦难,心就再痛一次。「祢既然是永生神,为什么放任邪恶政权荼毒这些宝贵灵魂?我的族人还要忍受这样的煎熬多久?」然后有一天,一件简直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了。对于一个九岁便关在北韩集中营的男孩成功投诚南韩,我称之为奇迹。但当我听到世界第一大国的总统刚读完」本集中营回忆录,而且想和该回忆录的作者见面聊聊时,我的感受简直无以名状。那个作者就是我!二〇〇五年六月十三日,我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和小布什总统整整谈了四十分钟。我对他道出北韩人民的苦难,然后我们针对如何帮助他们脱离苦海,交换许多诚挚的意见。和布什总统会晤的当下,我豁然明白上帝的确永生不死,祂透过小布什总统,让眼盲的国际社会看到北韩入民的处境。三百多万死于饥荒与成千上万命送集中营的北韩冤魂,原本被世人冷漠以对,而今上帝稍稍动个指头之后,情况立刻有所改观。白宫一会之后,许多藏身在中国的北韩同胞纷纷捎来电子邮件替我加油打气,也感谢美国总统对他们的关心。我确信,自己和小葙希总统见面的消息一定也传遍了北韩境内,让枯等已久的两千三百万人民重燃了希望与勇气。对关在北韩古拉格的二十名政治犯而言,这消息肯定就像见到救世主一样振奋人心。从北韩境内传出的消息透露,单单这个事件就足以抹杀北韩官方多年来的反美宣传。在南韩,此事对年轻世代的影响尤其明显。过去因为讯不足,导致他们对北韩同胞的苦难不闻不问。白宫之行让我个人的能见度大增,演讲邀约不断。此后,我持续为北韩境内的人权侵害问题发声,力道与影响力是以前的百倍。此外,我认识了几位南韩国会议员,他们变得非常关心北韩的人权问题。国会议员金文洙甚至推出一系列活动,鼓励南韩人民阅读《平壤水族馆》。希特勒大肆屠杀犹太人之际,国际社会不想相信真有此事。没有人愿意想象日日夜夜随风飘到自己村落的烟灰,竟来自焚尸毁迹的集中营。直到六百万名犹太人惨遭屠杀,世人才终于正视这惨绝人寰的悲剧。今日,「集中营」一词已和当年希特勒的大屠杀密不可分。可惜我不知该怎么解释:才能让世人明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同样的悲剧(甚至比当年更不堪)仍不断在北韩上演。共产主义的实验已宣告失败,而北韩则是这个实验的残遗。在我的祖国,已有二十万政治犯陆续在集中营惨遭杀害,而今每天还有不计其数的人被押送到集中营。一如希特勒的纳粹党,北韩劳动党完全未给这些沉默的羔羊任何解释,就直接将他们送往屠宰场。难道我们可以袖手旁观放任历史重演吗?若耶稣门徒保持缄默,不敢勇于发出不平之声,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6}我相信,时机已然成熟,世人应发挥集体良心,对金正日(按:已于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过世)政棹的蛮行发出不平之鸣。对北韩这个「暴政前哨站」祭出强硬立场,既不会恶化也不会延长北韩人民的苦难,反而会逼使金正日停止杀人如麻的暴行。我担心,若我们再不尽快管束这位狂人,就会像当初放任希特勒胡作非为的那些人一样,得为自己未善尽道德责任,再次接受上帝的审判。谨代表那些尚身不由己的同胞,我想向小布什总统表达感激之意,谢谢他对我数百万北韩同胞的痛感同身受,他们在被称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庞大集中营里,死于饥饿。我也要感谢本书读者,愿意和我一起承担同胞的苦难。感谢那些我记不住、甚至是叫不出名字。的幕后英雄,感谢你们鼎力协助,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我祈求上帝,希望你们每个人收获满满。我特别要感谢德博拉·费克斯(DeborahFikes),您的名字我永生难忘。然后,我要感谢太太尹惠莲。最后,我邀请各位加入祈祷行列,祈求北韩早日脱离暴政,早日获得解放,早日转型为真正的民主国家。二〇〇五年七月四日、首尔,南韩*姜哲焕目前是「民主网络对抗北韩古拉格」(www.nkgulag.org)的共同创办人引言 世上最后的斯大林式政权——北韩皮耶·李古乐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因为时差加上四小时采访,我累得不想说话,任姜哲焕开车载我四处走。姜哲焕播放他最爱的歌曲,第一首是〈白鸽〉(Lapalomav)接着是配上〈黑眼睛〉(Yeuxnoirs)旋律的〈纳塔莉〉(Nathalie)。{7}他调高音量,音乐从雨个黑色喇叭流泄而岀,让他精神为之一振。这套汽车音响一定让他荷包失血不少,音质一流。看着他面露笑容,流畅地换档,我静静不哼一声,以免坏了气氛。不知不觉车子来到狎鸥亭,在这区你会看见经济宽裕过头的青少年走进古驰、路易威登之类的精品店。红灯,车子停下。行经戏院与缪斯餐厅时,天色渐暗。这家高档餐厅标榜烛光晚餐、现场轻歌剧,不知怎地宣告歇业。姜哲焕换档加速,驶往阿米加饭店。我俩的译者宋五庆(音译)就住在饭店几百公尺外的公寓。我们现在所在位置是首尔,是韩国历史悠久的首都,居民一千四百万。姜哲焕在这里有电子邮件账号,他上网;他去滑雪;他担心现代集团股价的涨跌;姜哲焕说韩语,写字是用地道韩文。韩文共有二十四个表音字母,其中十个是元音,十四个是子音,五百多年前由世宗大王发明。总而言之,姜哲焕是不折不扣的韩国人,但他并非南韩人,而是来自于另外一个也叫韩国的国家。那里看不到大宇汽车,也看不到车内安装音响。在乡下,老牛拉车倒是处处可见。那里没有网络,没有印刷精美的时尚杂志,看不到光鲜亮丽的女模照。报纸没有百家之言,只有统一口径。广播电台频道乏善可陈,旋钮从头转到尾,只听得到唯二个官方频道,别妄想有十个或二十个频任君选择。电视频道只有一台,当然也是官方经营。若想在北韩到处走,老百姓得先向劳动党申请许可,然后知会工作单位主管。姜哲焕来自北韩,亦即南北韩非军事区以北的国家。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的非军事区宽四·五英里(七·二四公里),长一五〇英里(二四一·四公里),穿过朝鲜半岛的心脏,烙下一道抹不去的巨大伤痕。非军事区两边架起三百多英里的铁丝网、围篱、人员杀伤地雷,让韩国一分为二,无法统一。韩国人怎受得了?当然受不了。他们多多少少对两韩分裂心生反感。想象一下被铁丝网一分为二的美国:若以北纬三十六度线为界,纳许维尔(Nashville)和曼菲斯(Memphis)将分属两个国家;俄克拉荷马市(oklahomacity)和土尔沙(Tulsa)将被迫说再见。北卡罗莱纳州中部的罗利与德罕(Raleigh-Durham)以及绿乡与温斯顿一塞勒姆(Greensboro-winston-salem),都将变成彼此遥望的边城。只有德国人能够捉摸这种揪心的痛。人民为逃亡而遭射杀的痛;遭人为分割的两个世界发自内心仇视彼此的痛。不过,两德之间到底还保留了一些通道,允许若干交流;德东人民至少。看得到德西的无线电视台节目。反观朝鲜半岛,其分裂是彻底的:北方是韩国人,南方……也是韩国人。然而双方互不往来,两国之间也禁止通行。若你住南方,哥哥在北方,你再也不会听到他的音讯V若你住这边,而你母亲在另一边,你最好还是把她忘了吧。不过别担心:两国之间的非军事区驻军人数之多,可能堪称全球第一。一九四八年,南北韩各自立宪建国,正式分裂分治。因为美军的两枚原子弹,日本帝国垮台投降,连带结束对朝鲜半岛为期约一个世代的殖民统治(一九一〇至一九四五年)。原本应该欢庆朝鲜半岛自由独立,但韩国人却颓丧地看着国家沿着北纬三十八度线被一分为二。北方、被苏联部队掌控,南方由美军接收。分裂(split)一词也许不尽恰当。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南北各自成立临时政府,按协议,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大选建立统一政府后,两个临时政府将交棒下台。不过大选一拖再拖,从未举行。南北临时政府互不相让,谈不拢选举日期、国会议员席次,也搞不定哪个政党有资格出马参选。双方争执不下,导致大选迟迟无法举行,而这正合斯大林之意,因为他完全无意让苏臌部队尽早撤出北方。他在北韩扶植了一批亲苏联的政治领袖,协助他们建军,高调倡议农改运动,煽动贫穷农民对抗地主,该运动获得全球左派政党广泛支持。最终,当斯大林的人马发现集体化(collectivization,集体生产、管理、拥有)时机已然成熟,根本没费力实行农改。与此同时,联合国渐感不耐。很多次会面促成几场会议,非难性公报也引起苦甜掺半的响应。总之一九四五年过去了,联合国仍拿不出任何行动,一九四六年也是一样。一波波难民从北方逃往南方。一九四七年,出亡愈来愈困难。苏美部队在二战期间连手对抗法西斯主义的兄弟之情才落幕不久,如今却彷佛昨日云烟。冷战已经开始。三十八度线愈来愈像国界。在北方,「北朝鲜人民委员会」成立,开始研拟新国家的雏形。在南方,较不具野心的美国选择建立庞大警察部队,而不学对手苏联建立实力坚强的军旅,无心在此创造心目中的理想政府,决定把执政大权交给日据时代一批与日本关系不错的资产阶级。尽管美国对南方的整顿乏善可陈,却得到联合国的背书与支持,他们不顾苏联反对,径自在南方组织片面的全国普选。这次选举根本称不上普选,国会多达半数席次虚悬,然而「大韩民国」还是义无反顾地诞生了,由曾经对抗日本殖民、高风亮节的李承晚出任国会议长。这一切发生在一九四八年八月。北方政府立刻做出反应。次月,他们在北方最大城市平壤,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由曾率队在满洲国抗日的地方游击领袖金日成出任领导人。金日成领导的北韩是羽翼丰满的国家,已经过彻头彻尾的改造,军警力量之完备健壮,足以让苏联军队于一九四八年秋撤出。苏联一撤出,美军就没有理由续留南方,故在同年冬天亦撤出南方。接下来的发展外人不甚清楚。直到一九九四年叶尔辛(BorisYeltsin)将前苏联相关文件公诸于世,外人才发现,金日成当时似乎等不及想立刻挥军攻打南方。当时南方军队的阵容与实力都不若北方,经济发展青黄不接,还得疲于应付由北方撑腰的游击队攻击。斯大林一向谨慎,观望了几个月后才发出许可。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尽管观察家皆拍胸脯保证北方出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北方坦克终究穿越了沿三十八度线而设的非军事区。短短三天,首尔便告沦陷。北方部队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迅速击败李承晚政府规模不大的南韩部队及其数百位美国军事顾问。没多久,朝鲜半岛九成幅员落入北韩的掌控。这就是韩战的发端,一场充满不可思议逆转的军事冲突。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Truman)迅速做出回应。他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谴责北韩莽撞的侵略行动,并呼吁联合国这个年轻的国际组织祭出「所有可行的办法」。由于苏联不满联合国接纳蒋介石的「中华民国」进入安理会,遂长期缺席以示抗议,没想到反而让联合国轻易表决通过参与韩战的决议。六月二十七日,联合国呼吁会员国军援南韩。九月十五日,美国部队在麦克阿瑟将军指挥下,出其不意攻北韩项背,北韩部队不是四散奔逃,就是遭彻底歼灭。在联合国的蓝白旗帜下,如今土耳其、英国、法国、荷兰等部队也加入美国和南韩的行列,携手解放了首尔,并继续渗透北韩,攻占平壤,一路挺进至北边的鸭绿江,即北韩西北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边界。毛泽东立刻动员数十万志愿军加入战局,导致联合国部队死伤惨重,不得不仓皇撤退。双方一来一住,胜负再次逆转联军放弃平壤,撤到三十八度线以南,然后是首尔沦陷。经过五个月激烈交战,前线趋稳。天平再次逐渐往另一边倾斜:首尔二度收复,联合国部队又稍稍将战线往北推了一步。距离金日成对南韩发动奇袭三年、犠牲了一百万人之后,停战协议总算在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即斯大林过世后不久,于名叫板门店的小村庄签署。联合国成功阻止北韩攻占南韩,但也没能成功统一南北韩。某天,我和一位刚投诚南韩不久、还未完全从震撼中恢复的北韩士兵聊天,他几乎是以恳求的语气,请我告诉他事情真相。「韩战到底谁臝谁输?」他问我。「这里的说法跟北韩版本完全相反!」我该怎么回答呢?平手应该是公允的说法,毕竟双方最终大致回到开战时的位置,不过这种说法似乎过于油腔滑调,对方可是相当诚恳地提出这个问题。我该说双方都是输家吗?这说法绝对不假,毕竟战争和成千上万命丧黄泉的牺牲者带来数不清的悲剧。然而,这个答案等于忽视了南韩接下来。的发展,当初如果没有把共产势力逼回北方,南韩绝无今天的发展。一九八七年落实民主化之前,南韩实际上属威权统治——有时甚至到了独裁的地步。尽管如此,南韩自一九六〇年起,在该政府主导下,出现前所未见的经济荣景。三十年来持续不懈的努力将南韩经济从孟加拉国的水平,提升至与西班牙并驾齐驱。过去的首尔,泥土路上有小女孩卖发变现,而今却目睹林立的摩天大楼划破天际线,街上车水马龙。奔驰的汽车以银灰色为主,几乎每辆都配有立体声音响和空调,而且标榜韩国制造。短短几十年内,南韩已跃升为全球第七大工业国。同一时间,北方四十公里的北韩,立起意识型态与军队的防御营垒,时而接受毛泽东中国的庇荫,时而接受布列兹涅夫苏联的保护,但有一个人对北韩的掌控是时时刻刻、无孔不入的,这个人就是金日成。他在一九八〇年代展开血腥清算,为自己儿子金正日的接班铺路,打造全球第一个世袭的共产朝代。北韩与「资本主义」南韩之间的政经交流始终未脱离「胚胎」状态,然而另一方面,偶尔爆发的准军事突袭持续闷烧升温:一九六八年,北韩特工攻击青瓦台(南韩总统府);一九八一年,南韩官员访问团于参访缅甸首都仰光期间遇袭;一九八七年,(南韩的)大韩航空喷射客机在半空中爆炸;一九九四年,北韩潜艇越界侵入南韩领海,之后又陆续偷袭挑衅;一九九九年,两韩爆发海战,诸如此类云云。北韩人口两千两百万,老百姓的一举一动受到警方严密监控,旅行得获上级核准,新闻播报得先检查过滤。标榜独立自足的主体思想成了唯一意识型态,即使向国际要求援助时,主体思想依旧牢不可破。监狱、集中营遍及全国。北韩经济师法斯大林辖下苏联的经济模式——管控、中央极权、集体管理,在一九七〇与一九八〇年代摇摇欲坠,随着苏联解体、中国实施改革、伟大的领袖金日成于一九九四年过世,北韩经济也跟着彻底崩盘。饥荒逐渐蔓延全国,据悉饿死的人数多达三百万。今天的北韩彷佛一艘遇难的船,渐渐被大海吞噬。多亏国际伸出援手,北韩政府(其实是一个党)才可保留原本该用来向国际市场购买粮食或民生用品的强势货币。北韩领导人偏好将他们仅有的资源用于发展先进武器。北韩将自制的飞弹卖给伊朗、叙利亚。北韩射程最长的飞弹再过不久可能足以涵盖美国国土。与朝鲜半岛有利害关系的国家或团体,当然不乐见朝鲜半岛局势危及亚太地区的稳定,因此想方设法拉拢金正日,深信可透过利诱或说服的方式,让他看见民主制度与经济自由化的诸多好处——真不懂他们怎会有这样的想法。金日成热爱电影的儿子金正日,在二〇〇〇年六月十二日他亲自担纲演出的大秀里,笑容满面、精神奕奕地和南韩总统金大中举行高峰会,但这次高峰会并未改变任何基本现实。一如高峰会举行前,北韩人民还是因饥饿而死,而且毫无政治自由可言。孩童发育不良,数以千计年轻女性被卖至中国。军队在平壤大街小巷巡逻,全力捍卫他们所幻想出的社会主义天堂。有些人成功脱逃,姜哲焕是其中之一。他在一九九二年饥荒全面爆发之前逃离北韩。不像今天许多人因为饥荒而出亡北韩,他出走是因自己曾在十五号集中营吃过很多苦,担心可能再次被捕下放劳改,这次的罪名是「偷听地下广播」。他的遭遇终于在西方曝光,尽管姗姗来迟,但终究是第一位详细阐述青壮年在当代北韩生活实况的过来人。这本巨细靡遗描述北韩集中营亲身经历的著作,成为第一本在西方出版的相关书籍。{8}我和姜哲焕第一次见面时,他才脱逃到首尔不久。当时我在国际人权组织{9}任职,因工作之故定期到南韩出差,访问脱北者有关北韩对人民的压迫。我深信,北韩政权之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不仅因为北韩老百姓对外界全无所闻,还因为国际社会对北韩政权施加于其人民的罪行与恫吓一无所知,因此我建议姜哲焕现身说法,把金日成与金正日治下,北韩人的真实生活公诸于世。他点头首肯,认为自己责无旁贷,应让世人知道平壤当局的恶形恶状,更重要的是披露北韩的集中营制度我们在首尔见了五、六次面,整天待在旅馆房间里形同闭关,只在中饭与晚饭时间休息。我们请了一位精通法国文学的南韩学者充当口译,她的角色既重要又无可取代。她谦虚有礼,更帮助我迅速掌握了南韩这个国家的复杂底蕴,以及北韩对人棹的蔑视。因此本书来自三个人的心血,我们因合作而结为好友,一致希望透过本书提高国际社会对北韩的关注。所有和北韩打交道的人士,无论是外交官、政治人物、商业人士等,都该知道他们的对谈者,是世上最后的斯大林式政权,它监禁十五至二十万人民于集中营,藐视信仰自由,用浮夸不实的文宣无情地对老百姓洗脑,也是二十世纪末史上最严重饥荒的罪魁祸首。对北韩最贴切的形容已有现成词汇,请容我再次提出说明:这个政权是「ubuesque」{10}的,也就是荒诞可笑又暴虐。阅读本书就像踏出捍卫人权的第一步,让北韩对人民的打压成为全球人权卫士的心头之忧。第一章 平壤的快乐童年一九六〇年代,北韩{11}的苦难与不幸尚未浮出台面。就经济表现来看,南北韩无分轩轾,而且北韩当局赖以炫耀国威的平壤,劳动党不断标榜的政绩与承诺看似说到做到,并非信口开河。相信我,我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绝非胡言乱语。我出生于平壤,也长于平壤。在「伟大的领袖」金日成与「敬爱的领袖」金正日守护之下,我甚至在平壤度过几年的欢乐岁月。我还小的时候,觉得金日成像个耶诞老人。每年他寿诞,我们都会收到他发送的蛋糕与糖果礼盒。我们敬重的大家长亲自挑选礼物,展现和蔼仁慈的一面,让这些礼物尝来别有一番滋味。除了蛋糕糖果,我们每三年还会收到他慷慨致赠的一套校服、一顶帽子和一双新鞋。母亲们都说,这些聚酯纤维布料裁制的制服耐穿、好洗又免烫。至于鞋子,经时间证明为质量极佳。校服致赠仪式在紧临学校的大礼堂隆重登场,特别布置的会场贴满了标语和领导人肖像。校长、劳动党代表二上台致词,在座家长报以热烈掌声。接着学生代表上台,以稚嫩的童声由衷地感谢劳动党,宣誓效忠「千里眼」(金日成),并怒斥所有北韩的敌人,第一个被点名的总是美帝,「因为它的魔爪仍紧勒着一部分祖国(南韩)不放」。最后,学生代表受托保管这批贵重礼物:,隔天再发放给其他学生。其实金日成比送礼的耶诞老人更好。他似乎永远都那样年轻,而且全知全能。金日成与儿子金正日(据悉已被指定为金日成的接班人)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会送礼的耶诞老人,更像是神。新闻、广播、海报、我们的课本、我们的老师:所有人所有事,似乎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这两位集宇宙宠爱于一身的杰出领导者,将我们朝鲜人独有的智慧与不可撼动的共产革命理想联姻,正在为我们打造伊甸园般的社会主义国家。难道不是金日成敏锐的政治头脑和无人能及的智慧,缔造了无数奇迹?举例来说,冷血无情的美帝侵略者,可不是被金日成打得颜面扫地落荒而逃?多年之后,我才了解那场战争真正的起因,以及后续发生的纷纷扰扰。我和其他几百万名北韩孩童都认为多亏有「伟大舵手」的军事天才,以及来自中国不无小补的国际援助(北韩和中国团结犹如「唇齿」),我们英勇的人民军才能把美军打得溃不成军。金日成的称号不胜枚举,包括「人类天才的明灯」、「举世无双的天才」、「居高临下的思想顶峰」、「指引人民的北极星」等,北韩对他的个人崇拜,程度之夸张足以和俄国的斯大林、中国的毛泽东并驾齐驱,甚且有凌驾于这二者之上的态势。一九九八年,北韩「最高人民会议」更做出惊人决议,推举金日成为「永远的主席」——,此时距他逝世已有四年!天真如我,以及我所有的玩伴,金日成与金正日在我们眼中是十全十美的一对完人,丝毫不受基本生理机能的玷污。我们都坚信这对父子既不用排尿,也不会拉屎。谁能想象神做这样的事呢?看着肖像中他们慈父般的脸庞,我从中得到安慰,以及庇荫、仁慈和自信。★和其他孩童一样,我六岁开始上小学——照朝鲜人的公式计算,我应该已经七岁了。朝鲜人的一岁始于受孕,每年元旦再加二岁。(所以韩国和西方算出来的年纪最多可差到两岁。)北韩官方一般倾向捍卫朝鲜传统,却废除传统的计算岁数方式,倒是民间私下仍广为使用。我们的小学叫「人民学校」。{12}金日成曾经来我学校参访一次,让校方脸面有光——这是件难得的大事,小孩在此就读的家长无不感到殊荣备至。在这里,我也拥有美好回亿,尤其对罗青圭(音译)老师念念不忘。她温和可亲、教学有方,总是能找到最适切的话来鼓励我。尽管他们个个死守共产主义教学法,但几乎每位教过我的老师都勤于教学,并以无比的耐性指导学生,就连在批斗与自我检讨会议上也不例外。未曾生活在共产主义国家的人,看到小孩模仿大人的政治性口吻,痛斥自己和同学缺乏革命精神,或辜负伟大领袖金日成的信赖,想必会震惊不已。不过总结会议时,老师往会说些鼓励性的话,而不是责骂我们,然后期望大家未来都能加倍努力。我不认为我们之中任何人的心灵不因批斗会而烙下了无法抹灭的伤痕。为让孩童熟悉北韩讲究军衔制的共产主义,我们在学校都得接受分级。还不到七岁,我们的制服就开始挂上星星——两颗或三颗,端视我们的位阶而定。同学除了接受「政治领导」(班上的第一号领袖)的指挥,还得听命于班代表,也就是班上的第二号领袖,班代表由老师指派并经全班投票认可。老实说,我对军事纪律并不那么当真:有一天,我怂恿班上十五位同学逃学去动物圜玩。十五位学生同时缺席,这种事没两下就穿帮了,然后在学校里引起了大骚动。身为班代表,我不但遭到公开降级处分,同时被要求在自我检讨时,要怀着比平日更深沉的内疚感,而且行为举止得更加谨慎守分。学校课程的第一要务,是训练将来可为革命服务的小战士。如同其他国家的学生,我们学习读写文字,并且错误要愈少愈好;我们的学习科目包括算数、绘画、音乐、体操表演等。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习共产主义的精神,以及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革命史。由于后者的重要性凌驾于一切之上,所以我们得死记一堆问题的答案,诸如…金日成的生日与生辰?金日成对抗日军时,有哪些丰功伟业?金日成在某一天的某一个会议上发表了什么谈话?我和同学一致认为死背这些重要事迹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而且颇有成就感。透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对政治领袖的崇拜之情与感恩之心彷若泉涌,心甘情愿为他们和祖国肝脑涂地。和班上所有同学一样,我加入「红小兵」。我们这些小毛头肩上斜背着假机关枪行军,一副要上沙场征战的模样,多么壮观。尽管我们行军时,大抵是学如何排队形以及一边唱军歌,大家都很欢这类训练,一听到指令马上立正站好,从不用师长下达第二次命令。我们当下觉得自己是金日成的小战士。我们从来不被要求做超出能力的事,训练内容已针对学童年龄做调整,主要是绕着操场齐步走几圈,或是绕行街区。一直到高中毕业前两年,才被要求做较高难度的活动,诸如登山、,熟记紧急空袭指令、学习躲避敌机、帮助疏散民众至最近的防空洞等。★放假时,我多半和街坊孩童在外玩耍。我最爱与同伴约在离家不远的大同江畔垂柳下。这里是我和朋友们的地盘,因为了如指掌,所以完全不用顾虑安全。每隔一阵子,我们会听到附近响起钟声,响着响着,钟声逐渐和整个大地合而为一。天暖时,我们会玩水、抓蜻蜓和其他昆虫。冬天也一样开心。在十二月下旬的节庆期间,当局会用脚灯替金日成雕像打光,并在雕像上悬挂布条,祝贺全国人民新年快乐。寒假从十二月三十一日持续到二月中旬,当我和玩伴打雪仗打得厌烦时,我们会回到最爱的大同江,在那溜冰或比赛冰上曲棍球,。否认我曾有过快乐的童年,实在有失厚道。但我生在少数家境优渥的北韩人家,我们家位于火车站附近敬临洞的新小区,环境清幽、通风良好而且绿荫夹道,虽不如权贵高官区豪华,但也算数一数二的高级住宅区了。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的小区环境好比一座公圜,反倒不像都会区。我们家的房子相当宽敞,容纳一家七口绰绰有余:我的父母、小我两岁的妹妹美湖(美丽的湖)、祖父母、我的四叔(根据朝鲜习俗,叔伯姑嫂会依年龄和辈分冠上数字),还有我。我们的生活安逸舒适就连其他平壤人都比不上_,一般北韩家庭更是望尘莫及。我家有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甚至还有一台人人称羡的彩色电视机。我们用这台彩色电视,收看剧情高潮迭起的政治犯连续剧《清正廉洁》(Clem Hands)。就连衣着上看起来也比邻居体面,所以祖母会将我们不穿的衣物分送给邻居。我们住的小区没有穷人,至少在大城市看不到贫穷现象。当时北韩尚未爆发大规模饥荒和能源不足的危机。配给制度在当时发挥了宏效,家家户户都在月初收到政府发放的配给券,用来兑换粮食和燃油。我们家更幸运,因为祖父在职司配给物资的单位担任主管,家里可说是要什么有什么,就连肉类都几乎取之不尽。有幸认识祖父的人偶尔会到家中拜访,只为在离开时,可多放些东西在他们的袋子里,补充政府发放之管制物资的不足。★其他的儿时记忆陆续重回我脑海。我家离苏联大使馆只有几步之遥,驻外使节的小孩有时会入侵我与同伴视为「势力范围」的地盘。我们带着敌意,好奇地打量一群留金发、说外国话的小孩,从我们的地盘穿过。我们会骚扰他们,试图扯他们的头发,而他们有些会把我们推开,有些就脚底抹油闪人。不过说也奇怪,这些别扭的挑衅鲜少爆发成群体斗殴。然而,我们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和自己人打架的机会。我是个麻烦的小孩——固执、爱记仇、倔强,从不错过和竞争者比试较量的机会。打架的时候,祖父会看情况介入。他超级疼我,每当看我居于劣势就出面制止,骂我和对手是小流氓;但只要我占上风,他就放手不管,在旁骄傲地面露笑容。在北韩,大人会鼓励我们这年纪的小孩培养竞争精神。我记得那时每个班级的同学都被冠上一个数字,根据力气大小决定名次高低。然后班与班之间会举办比赛,让每班的第一名彼此对打,看看究竟谁厉害。韩国人有暴力的一面,但也堪称多愁善感,只要听抒情歌曲或看内容感伤的小说,就能哭得淅沥哗啦。所以,容我此提及另一个儿时记忆,这记忆和一个六岁女孩有关。当时我七岁,觉得这女孩美若天仙。有个电影导演和我看法相同,相中她,安排女孩在他的电影里饰演一角。我想她一定也同样喜欢我,因为我们俩有好一段时间如胶似漆、形影不离。祖母还曾经开玩笑说「再不久就帮你们办喜事好了。」祖母的话让她开心不已,却激怒了我。我到底在生什么气呢?祖母可能不经意误触了敏感地雷。性在北韩的教育体制里属禁忌话题,在我的意识里可能也是如此。也许我想用盛怒掩饰羞赧?不管理由为何,这段初恋对我和她而言,意义一样重大:数年后,我人早已在集中营,就读高中的她竟斗胆探听,想知道我是否安好。终于获释后,我到她府上拜访才知道一切为时已晚。这位人如其名的女子「具本玉」(货真价实的宝石),早已嫁作人妇,搬离老家。我从未得知她身在何方。我还有另一桩儿时恋情:水族箱里的鱼。在我的朋友之中养鸽子才是主流,但我对鸽子并无特别感觉。我爱鱼,甚过一切。即使在教室里听讲,我满脑子想的都是鱼。担心少了我的陪伴,牠们会无聊;担心鱼缸的水温不对;担心坏人闯进家里伤害牠们。我认识的小孩几乎个个都有水族箱。不过我的家境比较好,所以房间里共有十个鱼缸沿着墙面一字排开。我运气不错,家附近就有一家商店专卖水生植物、彩色卵石,以及其他水族箱装饰品。为了确保拥有全部最新商品,我每天一早就起床,赶到商店报到当第一个顾客。女老板很喜欢我这个忠实小顾客,每次上门,她一定笑容灿烂地欢迎我,然后听一个九岁小孩认真而严肃地要求她,务必在下一次进货时,为他保留某某新鱼种。我想要拥有小区内最美、最大、最怪的鱼。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想试试抓几条附近河里的鱼种,为我的水族箱增色。这招从来没有人试过。所以我去抓了几只鱼,迅速带回家丢进水族箱,然后又跑出门邀请朋友来家里欣赏我的新斩获。可是等我和众人回到家里时,呜呼哀哉,水族箱里的新房客已悉数归天。如同比力气大小,养水族箱的鱼也是一场激烈的竞赛。每次有人得到比我们自己拥有的还漂亮的鱼,我们的心就被嫉妒啃啮。有一次,我家附近一个男孩邀大家去他家看一条外国来的鱼,说是别人送他的礼物。那确实是只不同凡响的鱼,一双眼睛大又凸。不过,鱼主人才一离开水族箱,受邀的一位男孩便猛地伸手到水里,把那只鱼的一边眼睛整个挖出来。这只鱼就是太漂亮了,所以不能住在别人的水族箱里。第二章 资本家与革命家携手并进我们家境比较富裕,不仅拜祖父母的社会地位所赐,也因为祖父母曾住过日本,而且在那里发迹致富。祖母是家族里出走日本的第一人。她出生于朝鲜半岛最南端的济州岛,那里不仅多风、多马,女人也是出名地坚强。直到今天,还可在电视上看到她们穿潜水衣遁入海中寻找贝类的英姿,反观丈夫则在家中照顾小孩。翻阅较旧的地图,这座岛不叫济州,而被称作「奎尔帕特」(Quellepart)。之所以这样命名,和一群初来乍到的法国传教士有关,他们逢人就问「en quelle partie」亦即「在哪个地区」——我们登陆在朝鲜的哪个地区?{13}不论该岛叫济州岛还是奎尔帕特岛,总之它是诸多围绕朝鲜半岛的外岛中最大的一个。近年更发展成重要观光景点,是南韩新婚夫妻度蜜月的首选之地。不过,一九三〇年代济州岛上生活不易:多数岛民移居日本,到殖民帝国的精华地区寻求工作机会。朝鲜自一九一〇年起被日本帝国殖民统治。祖母是家里的三女儿,她的家境贫苦,三餐往往用地瓜打发,偶尔能配几口鱼吃。十三岁那年,她离开济州岛前往日本。祖母是个聪颖过人的小孩,她笑着告诉我,小时候她的父亲老爱对她说:「如果妳是男生肯定可以成为大人物。」她独自离家前往京都,希望能在当地的纺织厂工作。可惜她少长了一英寸。依规定,工厂老板不得雇用十三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女孩并无身分证明,雇主只好以身高当作判定年龄的唯一依据。祖母比同龄女孩稍矮,因此对方要她长高点之后再来,但她不愿就此放弃打道回乡。有阵子她在街上乞讨,同乡的韩国女工人收留她,让她在工厂宿舍暂时栖身。那时她吃的东西多半来自鸡贩施舍,鸡贩给她客人不要的鸡头。我隐约觉得她有所保留,并未把最糟的部分告诉我。她就这样生活了一年,终于长高一两英寸并获得纺织厂的雇用。工作很辛苦,但她乐在其中。当收到生平第一份薪水时,她非常自豪,马上回报了那些帮助她的女孩。不管剩下的钱多还少,她全都寄回老家。那时正逢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崛起之际,尤以教师最为热中。祖母在夜校指导老师的启蒙下,初次接触社会主义思想。祖母是个聪明的学生,专心、好奇、一学就通。几位老师愈来愈喜欢她,并透过聊天讨论,设法拉拢这位年轻正直的女孩,希望她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一分子。二十岁那年,祖母加入日本共产党,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认识了也来自济州岛的男子,也就是她未来的丈夫。祖父家共有三个小孩,身为长子的他移居日本,是为了摆脱奉父母之命但并不幸福的婚姻。结婚时他才十五岁,女方也差不多年纪,两人并不相爱,没多久婚姻就失败收场。祖父最后下定决心出走,留下妻子照顾父母。根据儒家传统,已婚女子真正的依归是夫家,即便离婚或分居,依旧是夫家的成员,现今韩国仍延续此传统。因此祖父的元配若想回娘家,极可能被赶出家门。祖父的日本行比祖母顺利多了。抵日不久,他就在一家珠宝行找到工作,学习镀金。以很决的速度精通镀金技术出师后,他自立门户开了家珠宝店,专门制作样式新颖的首饰。大约在这个时候,他遇见了祖母。一个一心想致富的男子和一个满脑子革命思想的女人,坠入了爱河并结为连理。我父亲是两人的第一个爱情结晶。一九三四年,他们搬回济州岛跟祖父的家人同住。这对西方人来说也许匪夷所思,但在韩国一点也不足为奇。祖父的元配只能忍气吞声,和丈夫的第二个老婆住在一个屋檐下。祖父母在济州岛没待多久便返回日本。但祖母返乡期间并未闲着,在她积极奔走之下,共产党连络窗口在人数上终于有长足进展。此外>她也帮忙在济州岛上组织众多的讨论小组,并举办多场讨论会。相较之下,祖父对革命理念兴趣缺缺,他纯粹是因为深爱祖母,爱屋及乌,才能够忍受那些革命思想。祖母对革命的热情不输祖父在事业上冲锋陷阵的拚劲、,这股热情或多或少引起他的共鸣。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追求相同的极致,不屑平静无波、缺乏火花、随波逐流、一帆风顺的生活。难匿祖父对祖母神魂颠倒。当她提到「革命」,他听在耳里像「热情」,彷佛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契合的伴侣。在祖父痴迷的眼里,另一半对革命事业奉献的心力,远比革命事业本身重要。她对共产革命的热_以及她的信念,使他对革命事业的意兴阑珊显得微不足道。他成全她,并为此感到开心。不过,祖父从不因富有而失去对人间疾苦的同理心。其实他对穷人慷慨解囊,因此常逗祖母说,就催生社会正义而言,他目前的贡献可能远甚于共产主义明日的成就。他也寄了很多钱接济他的岳家亲戚,若没有他的帮助,他们可能还得继续与贫穷奋战。祖父彷若一颗新星,社会与经济地位不断攀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结束珠宝事业,转做获利更丰的白米贸易。不久,他又突发奇想在京都火车站对面开设一间赌场,生意一鸣惊人。由于获益极佳,祖父很快就开了第二家分店,接着又开了第三家。每间赌场都吸引大量人潮,客人长期络绎不绝。二战期间,移民在日本的人数大幅成长,短短几年内总数激增到两百万。除了祖父母这群较早到日本的移民,还有几十万男女在二战期间移居日本(多半是被迫),以舒缓日本的劳力短绌。二战结束后,不少朝鲜人选择留下,但这些旅日朝鲜人严重分裂为两派:一派支持苏联撑腰的北韩政府,另一派拥戴美国做后盾的南韩政府。一九五〇年韩战爆发,双方阵营情绪沸腾,立场更为强硬。在日韩侨成立了两个意识型态水火不容的组织,支持南方政府的侨民成立「民主阵线」,日文叫「民团」。支持北方政府的侨民则成立「旅日朝鲜人总联合会」,简称「朝鲜总联」(或「总联」),该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当时朝鲜总联在日本的民气略胜民团一筹;南韩政府不仅无法顺利转动经济引擎,还接纳许多声名狼藉的反动人士,并提供前亲日走狗政治庇护。反观北方,不仅经济稳定成长,还展现坚定的爱国赤诚。祖父母不知道当时北韩领导阶层已沦为莫斯科的傀儡,一如当时欧洲大部分的民粹政府。此外,曾力抗外国割据的共党干部正遭到北韩当局系统性地消灭。他们也不晓得北韩政府伪造统计数据,美化实际上仅勉强支撑的经济,让外人以为北韩经济实力雄厚。祖父跟着祖母以及其他朝鲜共产党员一起加入朝鲜总联。此外,绝大多数穷困的旅日朝鲜人也群集在朝鲜总联的旗帜之下。祖父在组织中是个异数。他财力雄厚,但在组织的声望和影响力却不如祖母。虽然对总联同志的爱国情操不至于无感,但他真正在意的是能够参与祖母为之狂热的运动。祖父持续经营自己的事业,同时也答应担任总联经济部门的主管,甚至自掏腰包捐钱给总联。就我所知,当时总联京都分部之所以扩编神速,来自祖父的金援功不可没。一九四九年六月,原本隶属于日本共产党的朝鲜侨民集体转移阵地,投效新成立的「朝鲜劳动党」,其实就是北韩共产党。一如全球各地的其他共产党,劳动党宣传动员能力无人能及,以民主、开诚布公的方式吸引普罗大众。妇女组织、捍卫文化与和平的团体、运动社团,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社团组织,幕后都有劳动党在操盘指挥。祖母是劳动党最活跃的干部之一,后来成为京都区的总干事。除了身为党员的诸多本分,还要履行总干事这份额外的责任。我确信,要是体能许可,她不屈不挠的积极行动力,一定会驱使她加入更多社团。即便如此,祖母总是能够挤出时间照顾她的孩子们,以她自己的方式将小孩拉拔长大。在京都的那几年,祖父母住的是豪宅,位于漂亮的高级住宅区,周遭不乏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点缀其间。每个孩子自己的房间:冢里的厨房有好几个,个个空间宽敞。诸多怪事当中,尤属祖父家中的仆役全是日本人最为吊诡——当时日本家庭请的家仆多半是韩裔。这一切奢华是祖父亲手努力得来,祖母却是对此感到心惊,深怕她和家人会被安逸的生活腐蚀。还有什么比不必要的奢华更毒害一个人的正义感?她今天之所以能够理解世界的需求,难道不是因为曾有过三餐不继的苦日子吗?这一切不是印证了共产主义的辩证法:坏事倒头来变好事,黑不见底的愁云惨雾升华成高尚的自觉,曾经患难才能同甘苦!她曾跟我提及那段日子,声称「奢靡绝非鼓吹正义感的发酵剂」。祖母因而选择以穷苦的方式扶养小孩。父亲跟我说过,尽管以祖父母的财力足以帮孩子购入穿不完的新衣,但父亲和其他弟弟妹妹往往穿补过的袜子,衣衫褴褛。还有一件趣事可以证明父亲与其他手足看起来不像「祖父的小孩」。根据日本学校惯例,教师会亲自到学生家里做访问,就在父亲的老师准备家访那天,发生了一件非常滑稽的插曲。因为老师是初次拜访,所以一路上由父亲带路。愈靠近家里,老师就表现得愈惊讶愈不可置信。「你一定是走错路了,」老师说道:「我们正朝高级住宅区的方向前进。」「不,我们没走错,前面转角就是了。」父亲答道。老师按捺不住心中讶异,不停地叨念着,但他们的确没有走错。当老师踏进京都首屈一指住宅区一幢美仑美奂的宅院后,依旧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我后来在父亲携回北韩的家庭录像带里见识过那幢别墅。那是一栋三层楼的别墅,附加游泳池和一座花园。我不懂祖父母为何送小孩去一般的日本学校,而非朝鲜总联所办的学塾。许多父母不希望孩子与韩国之根脱节,把孩子送到这些力抗日本文化的防卫堡垒。至于父亲、叔叔、姑姑为何没机会读这些韩校,永远都会是个谜。一九六与七〇年代,朝鲜总联教育网在日本的势力不容小觑,其辖下有从小学至大学、多达一百五十所的教育机构。不过,到了一九八〇年代,由于七十多万名朝鲜移民纷纷融入日本主流文化,朝鲜总联教育网所招学生人数锐减。此外,北韩的公共形象渐走下坡,愈来愈多人对于变成「金日成将军麾下骄傲的战士」兴趣缺缺。虽然朝鲜总联的影响力与光环大不如前,至今依然屹立不摇。一九九八年五月,朝鲜总联召开第十八届大会,坚定的老领导人韩德铢连任主席(后面还会有更多关于他的故事)。朝鲜总联目前旗下还有二、三十家企业,并掌控十五家新闻机构。朝鲜总联的获利支撑了北韩的经济,比迈阿密流亡社群金援古巴卡斯特罗政权还有效。一九九八年,据悉从日本汇回北韩的资金有将近八千万美金。★高中毕业后,尽管身为长子的父亲理应继承衣钵,接管家族欣欣向荣的博奕事业,但他决定进京都大学追求他的摄影梦。其他孩子在学业上也都有杰出表现,前途一片光明。大姑是药剂师,二叔念东京的早稻田大学,后来当了记者,其他弟弟妹妹分别进入医学或生物的领域。朝鲜总联的干部极力鼓吹高学历移民返回北韩,不断营造「母国求才若渴」的印象,声称回到北韩,他们才能为国家和人民而不是美帝的爪牙日本服务。朝鲜总联不满足于号召朝鲜菁英,因此同时卯足全力促进各阶层朝鲜移民的归国。朝鲜总联行动真正的幕后主事者是北韩政府。一九六〇年代,在金日成的指示下,北韩以统一两韩以及维护国家地位的最后希望自居,企图引诱朝鲜移民言下之意,南韩是反动的,而且是美国的傀儡政权。韩国移民融入日本当地生活的过程并不顺利,而且经常遭人歧视,因此北韩政府的宣传成功引起海外朝鲜社群的共鸣,数千人因而受到金日成的感召,,决定返国。像祖父母这样生活优渥的朝鲜人之所以心动,是因为认同金日成政权的意识型态,加上前途一片光明:家乡将提供他们管理高层的公职,漂亮的房子,他们的物质生活绝对无虞,而且子女可留学莫斯科。祖父对于返回北韩不以为然,祖母却是百分之百的支持。接下来发生一连串没完没了的争执,最后由祖母胜出。不久之后,祖父母一家便踏上返国之路回到北韩。第三章 来年,在平壤!祖父虽同意回北韩,但却迟迟不肯行动。就返回北韩的政治与经济风险来说,促使他拿定主意的理由显得有些不够正经。在京都期间,祖父很快就与当地的山口组帮派老大结为好友。祖父对这个人激赏不已,相信他具备过人的智慧、勇气、生意头脑,而且正直讲信用。祖父对他百分之百信任。在我看来,他们俩不仅是朋友,更像拜把兄弟,因此我推断他们大概曾立誓义结金兰。结拜在东亚十分普遍,两人透过歃血或交换信物结为兄弟。欧洲人可能视若儿戏的举措,在东亚人眼中却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我确信,祖父与这位帮派老大都认定这是一辈子的约定。等到非下定决心不可时?祖父很自然地找上他,征询他的意见,而且黑帮老大确实也帮助祖父扫除最后的疑虑。他告诉祖父,响应祖国的召唤,帮助祖国成长繁荣并改变自己的人生,是祖父身为朝鲜人的义务。我家人的命运就此拍板定调,我的命运也和他们分不开。每个人,不管愿不愿意都登上了回北韩的船。一行人中,祖母迫不及待想返乡,爸爸和他的弟弟妹妹则走得心不甘情不愿。即便抵死不从的二叔,最后也没能脱身。有些核心家庭外的亲戚力挺二叔,甚至有表亲说愿意收养他。为此,他和父母打了一场硬仗,不过要是最后占上风,被迫与父母分居两国,恐怕也不是他能够承受的结果。他解释自己想继续留下的理由,甚至表示愿意接手家族事业,一边经营管理,一边完成大学学业。祖父断然拒绝既已决定回国,他打算和日本断得干干净净。对二叔而言,一想到要离开成长、上学、父母相遇相恋的这个国家,就觉得难以忍受。登船时,他临阵脱逃直奔亲戚家,祖母赶来逮人。当二叔拒绝就范(当时小孩鲜少不听父母的话),祖母掴了他一个大巴掌,强拖着他往码头去,最后在船离岸前及时赶到码头。其实,二叔还有一个选择:向日本当局申诉,表示父母的举动有违其意愿,据此要求日本政府的保护。当时日本政府已发现,朝鲜劳动党及相关组织不断向朝鲜裔家庭的一家之主施压,鼓吹他们携家带眷返回祖国,因此日本当局在港口附近设了小型办公室,里面有一名官员以及数字红十字员工,他们会在乘客登上驶往北韩的船只前,询问他们离开日本是否出于己愿。二叔举棋不定直到最后关头。一方面,他深爱父母,希望当个对父母百依百顺的乖儿子;另一方面,他留恋现在的生活,对未来在异地的生活多所疑虑。或许他有什么不祥的预感吧。就在拿不定主意时,他瞥见母亲强势、不容违抗的眼神,心里似乎就踏实了。日本官员询问他是否自愿返回北韩,他回答,是的。于是乎,又一个人的命运被改写。上船后,期盼许久的美梦俨然成真。一路上,全家人受到无微不至的照料,被安排在豪华舱等,享用珍馔佳肴,反观其他返国侨胞被当作一般乘客,祖父母一家大小所受的礼遇不输共产党高干——甚至更好,犹如回国参加金日成寿宴大典的一群佳宾。祖母说,同船的还有一位名人,叫金永吉(音译),是歌剧演唱家,在日本成名致富。当船驶近北韩沿岸时,他来到驾驶舱所在的船桥,面朝应许之地高歌〈我的太阳〉(O Sole Mio),四周乘客的情绪顿时沸腾。这不幸之人。身为艺术家,他想和祖国人民分享上天赐与的禀赋,却被冠上间谍罪名,在胜湖里集中营{14}服刑至死。据悉,胜湖里是北韩最残酷无情的集中营之一。金永吉一回到北韩,当局以盛大排场隆重欢迎他归国。金日成甚至授与他无限荣耀,握着他的手许久。在日本,金永吉享有国宝级地位,但这个人后来竟成为诸多归乡日本韩侨所共同经历的悲剧的象征。你可以说我无情,但我认为金永吉所代表的是愚蠢与无知。他的故事,和我家人以及那些满怀信心跳入深渊的人,说来大同小异。他们不约而同印证了一件事:人类做梦的影响力,以及幻想足以让人盲目的惊人力量。之后我陆续看清,在其他地方、其他年代,信奉共产主义的政权与势力都曾端出类似的空头支票,让老百姓买账做舂秋大梦。许多民族因而步入悲剧:在法国、美国、埃及等国都出现过类似不幸,其中最为世人熟知的例子非亚美尼亚人莫属。受到斯大林宣传的蛊惑,一九四七年葬身亚美尼亚的人多达数万,他们还以为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一块富饶的乐土。苏联当局事后承认,,亚美尼亚百废待举,每个人必须卷起袖子苦干,但苏联向返乡移民承诺,当局会尊重当地的宗教与传统文化,而且再过不久他们就会目睹下一代在社会正义的庇荫下,虎耀龙腾、蒸蒸日上。这些开心从日本西海岸港口新泻出航的韩国人,一如早他们十五年从马赛港离开法国的亚美尼亚人。离港前,亚美尼亚人将手上白面包(全是政府配送的补给品),丢给岸上的亲戚。数年后,他们不断咒骂自己,也埋怨那些把亚美尼亚说成丰饶乐土的骗子。他们一再向法国当局求助,为离开亚美尼亚什么都愿意做。无奈一切为时已晚。同样的际遇也在返乡的爱国韩民身上重演。他们满怀信心与希望离开日本,而且携家带眷,让只熟悉日本生活的妻小一起返乡。他们完全没料到自己正一步步逼近悬崖,一旦掉落深渊,面对的将是隔离、穷困、严密监控,有时甚至是下放劳改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