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2

作者:王海江 字数:16963 更新:2023-10-11 17:17:46

“那你的意思呢?”皇太后顺着他的话问道。  “立帝之事,非同儿戏。我听说他们已经决定要迎那个偏远山区的小南蛮子来当皇帝,我认为这不行,万万不行。”江彬站在那里目中无人地说道。  杨廷和发现皇太后顺着江彬的话发问,似乎对立兴世子有动摇之意,赶紧插话道:“禀太后,立兴世子嗣帝位是有遗诏的,现在已告示于天下,不能有变啊!”  “不行,不行!大明皇室人才济济,寿定王、汝安王哪个不比小蛮子强?要立新帝,就应该从这两个王爷中挑选,为何要舍近求远啊?”江彬仍然强词夺理。  这时,皇太后脸上露出不易觉察的笑容,她接着道:“嗯,你说得有道理。”  “太后……”杨廷和知道太后早就想在这两个“祐”字辈的王爷中挑选一个来继承皇位,现在又有江彬提出,怕她改变主意,于是忍不住喊出声来,以拦住她的话语,打消其变卦的念头。  “但是,现在已经晚了。遗诏已经告知天下,怎么能当儿戏改来改去呢?”皇太后又不慌不忙地向江彬解释道。  杨廷和听后,总算松了一口气。  但江彬的脸上陡起肃杀之气,他昂首挺胸站在那里,故意用手提了提身上佩戴的宝剑,用带着寒光的双眼环视众臣后说:“不想改么?今天谁也别想出去!”  “江提督差矣。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你竟敢在内阁刀刃相见。有谁怕呢?”杨廷和一蹦起来针锋相对地说。只见他脸色铁青,双眉倒竖,两肩高耸,作出一副要格斗的架势。  江彬哪会受得了这种气?抽出宝剑,上前一步,就要与首辅大人一见高低。与会的僚臣有的胆怯躲避,有的静观其变,有的低头不语。  “好了好了,论条件,几个王爷都有资格入京继嗣。”皇太后突然一拦,他们两个被迫停止示威。随后,只听太后对内侍道,“来人,再拟两份懿旨,一立寿定王朱祐榰;一立汝安王朱祐梈。”  杨廷和一听,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道:“皇太后,千万不能这样啊!”  江彬听后,脸上的肃杀之气才有所收敛,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众臣僚按照皇太后的懿旨商定,此二懿旨与先拟遗诏一起,三诏并发。皇太后命这三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以至南郊仪式迎君为定。  在这三诏之中,要数湖广安陆州的朱厚熜距京城最远,有两千多里。此时的朱厚熜还不知道皇宫里发生的惊天动地的事哩。  自从朱厚熜被皇兄恩赐袭封藩国,他愈发认真管理府事,潜心修炼自己,一有时间便在家里温习《孝经》,这是父亲在世时教他读过的一本小册子。这天他又想到为君“至德要道”的问题。父亲曾经讲过“孝为德之本”的道理。其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朱厚熜越读越感受到其中深刻的内涵,心里不停地叹道:多好啊,讲得多好啊。  一天夜晚,朱厚熜和长史袁宗皋说起新近发生的一些事,脸上写满了兴奋: “长史,我前几天重登阳春台,站在上面看着江水缓缓而下,特别清澈。你说怪不怪,往年我却没有这种感觉。”  长史看着兴奋的小王爷不失天真,心中别说有多满足了,就说:“那是你心里有喜哩。年少袭封藩国,说明皇上器重你,王爷,你前程大着哩。”  “是吗?我想请一个军师,让他给我出谋划策,把我的藩国治理得更好。你说行吗?”朱厚熜说话时,眨着一双大眼睛望着袁长史。  “那当然好。找到人了吗?”袁宗皋关切地问。  “再看看吧,如果合适就请他。”朱厚熜并不想明说。  第二天一早起来,朱厚熜却皱着眉头,坐在太师椅上,心里惴惴不安,好像在极力回忆昨晚的一幕。突然,他吩咐陆炳道:“你快去把那个算命先生喊来。”  正在为自己的处境犯难的严嵩,怎么也没算到一大早会有喜事降临。他特意穿上那件藏青官袍,理顺头发,用黑锅灰将稀疏的眉毛描得更浓,显出机敏清癯,俊朗飘逸,仙风道骨的样子。他兴冲冲地跟着陆炳来到一处高大气派的建筑物前,看到大门前高悬的横匾,心里不禁一缩:“兴王府”啊,皇亲国戚!我估计得不错呀。  朱厚熜一看见仙风道骨模样的人,心里就有一种本能的崇敬。看见严嵩,他立即站起来迎接赐坐,并吩咐仆人泡上藩国娘娘寨产的上等云雾茶,表现出一片虔诚之心。待严嵩入座,世子支开手下仆人,压低声音说:“先生有所不知,本王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急死本王了,所以一大早请先生来解解。是这样的,昨晚深夜,本王一个人飘然驾云升空,吓得本王一身冷汗,一着急,满头黑发突然变成雪白银丝。你说,这是什么征兆?”  严嵩故作深沉地捋捋稀疏的短胡须,眯着三角眼,掸掸官袍跪在地上道:“恭喜王爷有喜了!”  朱厚熜迷惑不解地说:“喜?本王并没有成婚呀。”  严嵩笑笑:“不是那个意思。”然后拿出纸笔边画边对朱厚熜说,“王爷您瞧,王上添白,吉象无限。为什么呢?”严嵩将“王”字上面放个“白”字,变成了一个“皇”字。指着字说:“王爷看,这是什么?”  朱厚熜一看,心里豁然开朗。哦,我是在做皇帝梦啊。  朱厚熜在王府做皇帝的美梦,而在北京皇宫里,为立嗣问题,正剑拔弩张。  江彬逼着皇太后又发两诏,才带着贴身心腹回到营地。哪知他还没有落座,中宫太监随后高声喊道:“江彬江提督接旨——”  混账东西,皇帝都死了,还接什么鬼旨。江彬心里狠狠地骂道。但身为朝廷大臣,有旨就得接,是绝对不能公开抗旨的。所以江彬还是整理一下官服,取下佩剑,出门跪在地上听旨。他不听则罢,一听怒从心头起。  原来,江彬一离开内阁,杨廷和即刻禀报皇太后同意,又拟一道皇帝的遗诏,决定罢掉江彬拥兵京城的威武团练营;在京操练的各边将兵,皆给重资,令其回至本镇,并特别强调各镇守将官也一并返回。  这当头一棒敲得江彬缓不过气来,狠狠地骂道:“混账,这帮狗东西是想要我的命哩。”江彬好后悔哟。武宗病重期间,他一直马不停蹄地在边防诸镇巡视,连看望皇上的时间都没有。如今皇上宾天,靠山塌坍,以致事事受人挚制,处处被动应付。实际上,他那天回到京城,对朝廷形势的发展还是很警惕的。立即派心腹到宫内打探情况,点滴动静尽收眼底。他一面调整队伍布防,一面武装手下干将。除了自己外出有贴身兵将随从以外,更是命令手下将士时时提高警惕,做到甲不离身,剑不离手,以防不测事件的发生。现在还是发生了。江彬对身边的李琮说:“这班混账大臣,皇帝殡天的消息对我瞒得好紧啊!原来,他们是要拆我的台呀,你说该怎么办?”  李琮是江彬手下团练营提督,他抓住机会进言道:“怎么办?这还不清楚吗?他们已经张开大嘴在吞我们了。你想想呀,宫廷如此机密行事,分明是怕我们知道,打乱他们的计划。我建议从长远计,不如速图大业。如果成功,富贵无比,万一不成,退至塞北,弄一块地盘,再图发展。”  江彬听后,热血上涌,恨不得立即放剑宫廷,杀光那帮老贼。但一想自己毕竟是边防将领,在北京的根基不是很稳,总觉得无从下手,犹豫不定,决定邀请安定伯许泰商议。  许泰是真正的京师世袭武将,与江彬交情深厚。但他平素与杨廷和等内阁文臣也来往密切,关系融洽。他听了江彬的计划,现出犹豫,默默地思考一会儿说:“如此大事,要慎之又慎。你想想,杨廷和敢在你刚回营时宣诏罢除团营,敢下令遣返边卒,这说明他们早已周密谋划,有恃无恐。否则,他们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动你的一兵一卒啊。”  “许兄说的极是。但即使我不作此想,那班内阁大臣会怀好意吗?会放过我吗?”江彬疑虑地说。  许泰道:“这好说,我先去探听一下,怎么样?”  江彬默默应允。  许泰告别江彬,策马疾驰,直抵内阁。在大门口巧遇首辅杨廷和,上前主动招呼道:“首辅近来可好?”  杨廷和听见声音,猛一抬头,见是许泰,和颜悦色道:“谢谢伯爵关心。你来得正好,我等因大行皇帝突然晏驾,百事繁杂,正欲邀请诸公入内,协同办事,偏偏是遗诏上面罢团营、遣边兵,不照旨办又不行。这种种事宜均仰仗许公与江彬江提督多多疏通,善为着叠,所以一直不敢奉请哩。”  许泰说:“江提督正为此事令兄弟我前来探询,这终究是军国之事,不知首辅如何裁夺?”  “你转告江提督,虽然遗诏已经传宣,但不要那么着急。我等奉太后懿旨,已去迎接新帝,不管是哪位王爷先到,可能来往还需要些时日。现在国务倥偬,全无把握,请伯爵往报江公,应丢去前嫌,同舟共济,尤其欢迎他常来内阁,共商机宜。”杨廷和趁机将江彬在这之前如何大闹内阁之事对许泰说了一遍,并表明自己并不计较,先释前嫌。  许泰听后非常满意,高兴地与首辅告别。  杨廷和站在内阁门外,一直用目光送着许泰,直到看不见为止。收回目光,思绪又一次放飞:太后左右不定、三王无序争帝、江彬飞扬跋扈……诸多画面映入大脑。他不禁抬起头,刚好望见坤宁宫。这里是历代皇后的栖息之地,控制内宫的心脏。如今皇帝刚刚驾崩,这里就显出一片凋零。黄色的琉璃瓦黯然无光,红色的宫殿墙斑驳陆离,更有那雕梁画栋也被时间销蚀得面目全非。再看看那昂首呼啸的龙形兽吻,也已耗尽威风,成了断檐朽木。对啦,折断了的兽吻,这可要及时修好啊,不能让未来的新皇后住进这残破不全的宫殿里。想到此,杨廷和一阵兴奋。啊!有了,有了,终于有了。老臣这就与皇太后商量去,看他江彬还有什么话可说。  江彬与心腹李琮正等着许泰的消息。许泰回来后,面带笑容地对江彬道:“其实首辅对大人是挺宽容的,他希望和你共弃前嫌,同商国事。”  “是吗?内阁没有新的动静?”江彬关切地问。  许泰轻松地答道:“没看出来,风平浪静的。”  “这就是假象!提督大人千万别被假象所迷惑。”威武团练营提督李琮在一旁提醒道,“大人,别再犹豫了,生死富贵,在此一举!”  “你容我再想想,那天我闯阁的时候,皇太后还是向着我的,只有那头死羊(杨廷和)一个人跟我作对,但许泰兄回来不是说他要与我和好吗?”江彬分析道。  “他用的是缓兵之计。大人,你如果再犹豫不定,坐失良机,会后悔莫及的呀。”李琮不失一切机会向江彬进言起事。  江彬对李琮的步步紧逼拿不定主意,转而问许泰道:“许兄,你的意思呢?”  许泰在说话前先看看李琮,然后慢慢地说:“我的意思很明确,皇太后在确立帝位继承人时,为了咱们的意思,连发三诏,史无前例呀。这说明太后和首辅是很看重咱们的,紧急关头,最好避免鲁莽行事,要三思而行啊。”  “许大人的意思是说我鲁莽?好,不信,咱们走着瞧,不出三天,你我都会被打入大牢的。”李琮显然对许泰的言语不满。  “李大人多虑啦,现在满朝文武大臣都在坚于职守,我没看出有谁要吃咱们的迹象。”许泰表情平静,虽然说话慢条斯理,李琮听了却特别生气。  江彬一直听着他们两人的争论,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也理不出个头绪来,只好说:“让我再考虑考虑吧。”于是许泰先行作别,李琮故意迟走一步。但江彬并未明白其意,说道,“你也去把团练营安置一下,虽然大事未定,但还是应加强防范,随时应对不测。”  “这就对啦。我的意见是,最好在今天晚上起事,杀他个措手不及。”李琮直言道。  “你说什么?想掉头啊。”  “哈哈……哈,没想到堂堂提督大人说出这种话来。在这血雨腥风之中,谁敢说自己不掉头啊?”  “好啦好啦,去吧。有事我再通知你。”江彬被李琮缠得不耐烦了,再一次下了逐客令。  李琮长叹一声:“呜呼,我四镇边兵完矣!”说完,突然抽出随身短剑,当着江彬的面,“嚓”的一下砍掉自己的左手……  没想到江彬对此并不惊慌,反而不屑一顾地骂道:“你个懦夫,莽汉!要图大计就不能过于张扬,懂吗?回去好好养伤,本督知道怎样行事!”  显然,江彬胸有成竹,他之所以藏而不露,是防着许泰。许泰是京师将领,平素与杨廷和关系密切,不得不防啊。这不,太后发了新的迎帝诏书后,江彬派出特使快马加鞭地向二王报信,欲拔头筹大功;他已暗中派出高手亲信藏于荒僻山林,拦截南方安陆兴王府进京的车驾。还有对朝中官宦的拉拢,京城要地的防务……都一一安排就绪。现在只等新帝到京,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江彬想,他杨廷和算老几?皇帝我都能拿在手上把玩,他还自不量力地跟我斗?  杨廷和看到坤宁宫的残缺兽吻,心里起了主意,这主意一定要与太后相商才行。派谁去呢?司礼监宦官韦彬倒是最合适的人选,但韦彬与江彬关系密切,又是姻亲,弄不好会暴露。杨廷和知道,江彬与宫内许多官宦的关系复杂,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向江彬邀功请赏。但只要说话时注意,他们是不可能识破其中奥秘的。  原来,杨廷和是在谋划怎么逮捕江彬。这几天,他与大学士蒋冕、毛纪和司礼监宦官张永密谋,决定以皇太后密旨的名誉捕获这个祸害朝廷的奸臣。但采取什么方法,如何逮捕,却成了大难题。江彬身材高大,勇猛无比,又是四镇边兵驻京的总兵提督,虽然已下诏遣返边军,但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啊,所以杨廷和总是提醒自己说话办事皆要慎之又慎。  这天,司礼监宦官韦彬来到内阁请求道:“首辅大人,您抽一点时间给大行皇帝题写铭旗吧。”  杨廷和一看是韦彬,毫不推辞,一语应承。临到写字的那天,杨廷和不经意地说:“依老臣看,坤宁宫的兽吻应该修理啦,不然,新皇后入宫住到哪儿呢?”  “首辅说的极是,我正准备禀报皇太后办这件事哩。”  “这么说我俩想到一块儿了。我看这事不能迟疑,你抓紧时间禀报太后,最好这两天动工。你说行吗?”杨廷和不动声色地说。  “这还不容易,我这就去跟太后说。首辅大人放心,就是明天动工也来得及。”韦彬毫不怀疑自己的办事能力,也不忘在首辅面前表现自己。  “好,就按你说的办。如果皇太后同意的话,你就通知我一声。”杨廷和不断地激将韦彬,使他顷刻间感觉到了杨首辅的可爱,并不像江彬说的是个朽木僵尸。  皇宫的建筑开工有严格的规定,不管大小建筑或是修修补补,皆视为重大事情,在动工之前,都要举行祭典仪式。参加这种仪式的人选也有严格规定,必须由工部尚书和一位德高权重的武官在动土之前亲自祭祀。被选中的大臣,意味着获得了一种崇高的荣誉,自然感到万分高兴,往往推掉一切事务和应酬,也要按时参加。经禀报皇太后,祭祀大臣决定由工部尚书李遂和边军总兵提督江彬担任。  江彬接到懿旨后,心里暗暗高兴。他知道一般的臣僚是担当不起祭祀重任的,这又一次说明皇太后对他的器重,也说明杨廷和确实愿意与他尽弃前嫌,合作共事。许泰的话不假。  谁知团练营提督李琮听说后,极力阻止江彬参加,并毫不掩饰地说:“现在内廷阴森可怖,只见刀光剑影,并无协商共存。提督要三思而行,不要功亏一篑,遗恨终身啊!”  江彬却平静道:“你看见什么刀光剑影了?整天紧张兮兮的。我看这几天宫里平静得很,杨廷和并没有什么大举措。告诉你吧,朝廷里所有派别都在伸着头巴望,等着新帝的到来。你要知道,谁得到皇帝,谁就得到天下。武宗在的时候是这样,武宗不在的时候还是这样。”  “提督,你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这次的祭祀仪式就是杨首辅最大的举措。”  “是吗?我倒要看看他杨廷和究竟有多大的举措。你去给我挑选三十精兵,到时我带上。”在李琮的苦苦劝说下,江彬才让了一步。  “这不行。现在是起事的时候了,你还泰然自若,自信无事,真是急煞我也。”李琮绝望地叫道。  “兄弟,记住,你再乱说,破坏大计,我将亲手处死……”哪知江彬还没说完,李琮大喝一声“不用了”,随即抽出宝剑照着自己的喉咙就是一抹,一颗人头直滚至江彬的脚下。江彬气愤异常,毫不惊惧,顺势一脚将李琮的头颅踢出门外……  过了一天,就是坤宁宫维修兽吻开工的日子。这一天春光明媚,微风徐徐。江彬带着众卫士,骑马佩剑,威风凛凛地进入皇城。得意之中,他竟然忘记朝廷的既有规定:所有进入皇宫的武将,必须换上吉服,而且卫士不准入内,要留在宫门之外。江彬也不得越雷池一步。  上午辰时,参加开工的大臣宦官、皇亲国戚以及各种工匠汇集到坤宁宫前,举行神圣的祭神典礼。只见祭坛上放着牛首猪头等各种祭物,参加的人们庄严肃穆地望着它们。礼炮过后,由工部尚书李遂、四镇边军总兵提督江彬并肩走向祭坛,双双跪匍于地,叩首祈求天神保佑!江彬神情肃穆,但在心里祈求天神的却是另一种意思,而绝不是为了坤宁宫!  祭典完毕,江彬并没有察觉异样,在心里直喊李琮死得冤枉。原来,首辅杨廷和、大学士蒋冕等一班大臣都对他江彬礼而待之,有什么好防备的?想到此,便为自己的疑心太重感到愧疚,对李琮的死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好后悔的了,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江彬正在想时,司礼监宦官韦彬、张永走过来说道:“江提督难得进宫一次,中午留下来吃顿便饭吧。”  江彬与韦彬的姻亲关系,众人皆知,韦彬留他吃饭,江彬哪能多想,满口答应下来。又想到宫里风平浪静,那么多卫兵留在外面怕别人生疑。况且自己生来就是武将出生,生来死去,经历无数风浪,如今这个小小的祭典仪式,却带那么多卫兵,不让人耻笑?想到这儿,江彬叫韦彬代为通知留在宫外的卫兵,令他们撤离回去。  吃饭地点设在张永办公房里。饭菜上齐,宾客对号入座。陪同两位祭祀大臣的都是内阁要员。首辅杨廷和第一个举杯致辞,请大家同敬天神,祈求保佑。就这样你来我往,劝酒声祝福声碰杯声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酒过三巡,大家的兴致更高,脸也红了,话也多了,情谊更深了……就在这时,忽有中宫太监来报,声称传宣皇太后懿旨。  众人立刻停止喧哗,用不解的神情望着太监。只听他高声宣道:“皇太后懿旨:即刻逮捕叛臣江彬,打入牢狱。”  说时迟,那时快,传旨声未落,只见室内突然冒出十多位侍从武官,把高大壮实的江彬牢牢围住。  江彬的反应也特别敏捷,他摔掉酒杯,一跃而起,推案纵身,使出一身拳脚功夫,打得侍卫武官无法近身。江彬一边打一边往门口退,孤身在此大打出手,硬是拼出一条生路。眼看江彬就要跳至门口,杨廷和等几位老臣却死死地封住大门。韦彬对这场戏没有丝毫准备,只站在一角用“公鸭”腔喊道:“别打啦,别打啦,再打我就去喊太后了。”可有谁听他的呢?侍从武官们分成两层合力一围,江彬被围在了人墙中。谁料,江彬的身子突然往下一沉,向门口侍从武官的裤裆里一钻,几个人像狗吃屎般地倒下。江彬迅速打开已被关闭的大门,跳出门外,不顾身后追兵,急匆匆地往西华门逃去。跑到那里,只见城门紧闭,无法脱身。又回头向北边的地安门跑去,将至地安门时,望着大门并未关闭,稍稍安下心来。他铆足力气,正要冲刺而过,却被前面的守门官兵拦住道:“提督且慢,有旨留提督,还想擅行么?”  “皇上已死了,现在哪里还有圣旨?”江彬一边怒斥官兵,一边挥拳推搡兵士,口中不断威胁道,“若再拦阻,我要你等小命。”  兵士们哪里会听他的?大家一拥而上,将他牢牢擒获,用绳索紧紧缚住,拟送刑部。此时的江彬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了,像村野泼妇一样,对捆绑他的兵士破口大骂。那些年轻的兵士并不生气,而是故意跟他逗着玩儿。只要江彬骂一声,他们就在他的下巴上拔掉一根胡子。就这样兵士们越拔,他就越骂,而他越骂,他们就越拔……直到江彬感到自己的下巴变成光溜溜的,才停止谩骂。  拿下江彬,杨廷和总算松了口气,这下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准备迎接新帝了。想到新帝,他最担心的就是远在湖广安陆州的小王爷朱厚熜。从王到主 一点之差  这下好了,在三王争位的局面中,本来朱厚熜离京城的路途最远,处于最为不利的境地,现在他又要为祭拜亡父耗去三天宝贵时光。  朱厚熜做梦也想不到,在北京的皇宫,为了他及其他王爷的命运,正在上演一场尔虞我诈、刀光剑影的闹剧。而他在远离尘嚣的藩国,却过着平静恬淡,富有诗意的生活。他的小伙伴陆炳、三娃、还有红莲,都长大知事了。从那次与红莲约会开始,相见时便有害羞的感觉,分手时又恋恋不舍。唉,多折磨人啊。人为什么要这样呢?年少的朱厚熜怎么也想不通,那次的头发变白梦,就是跟红莲玩耍造成的。那天,他们在芳草萋萋的地方玩耍,他追着红莲不放,终于抓住她那纤巧细嫩的小手,她顺势一歪靠在自己身上,一头秀发飘洒在他的脸上,真香啊!当天晚上,他就做了那个噩梦,谁知经那个算命的严先生一解,却变成一个皇帝梦。  说到皇帝,有小道消息传到朱厚熜的耳朵里,说武宗皇帝驾崩,新帝已经继位,也不知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朝廷该通知自己到北京去参加庆典呀。他想去问问地方行政官员,但一想又觉得不妥,你皇亲国戚都不知道的事,地方官员怎么会知道?还是耐心地等待北京的消息吧。  负有重要使命的北京使臣们正在日夜兼程地赶往湖广安陆州。阁员梁储怀揣杨廷和亲手交给的锦囊,牢牢记住首辅的话:“宁可跑死百匹马,不能耽搁半时辰。”他们奔跑十天,进入湖广,仿佛来到另一天地。可这里的明媚春光,茵茵绿草,艳丽鲜花对他们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见到未来的皇帝朱厚熜。  三月二十六日,迎驾的勋戚要臣终于到达安陆州。一班重臣顾不得风尘辛苦,便商议着如何拜见新帝之事。现在的朱厚熜明的身份是藩国小王爷,而暗里的身份却已经为皇位的继承人之一,那在拜见时用什么礼仪恰当呢?有人说就用皇帝大礼吧,反正遗诏上早就规定了的。  听到此,礼部尚书毛澄阻止道:“用不得,用不得。如果现在就用天子礼仪,到北京登基那天用什么礼仪呢?正式登基没有礼仪,那沿用至今的劝进、辞让之礼岂不被荒废?这是万万做不得的。”毛尚书说的有理,只好先委屈一下新帝,继续使用藩国王爷礼吧。  晚上吃漱完毕,各人迅速回到自己的房间,是思是想是睡,暂且不表。但内中有一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他索性起床,站在窗前看着天空,下弦月已沉入山中,只有无数的星星泛着幽冷的青光,有的紧紧盯着下界,好像要洞穿人间的丑态;有的对世事不屑一顾,现出嘲笑的面容。他虽然劳累,却无法入睡,想到以后的前程,禁不住悄悄拉开房门溜了出去。  他便是迎驾队伍中的宦臣代表、大太监谷大用。这位在正德年间被列为“八虎”之一的太监,深谙吹拍之术,总想比别人先行一步跨到皇帝身边。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步啊!想到此,他加快脚步,匆匆向王府走去。  到达王府,谷大用轻敲大门。守门侍卫问道:“谁?三更半夜的。”  “是我。”谷大用压低声音说。  守门侍卫打开门,谷大用上前亮明身份,心想这乡巴佬王爷不敢说不见。  门侍有点受宠若惊地说:“大人稍等,待小人进去禀报一声。”  这时朱厚熜正在烛灯下苦读《孝经》,听到门侍来报,摆摆手果断地说:“不见!告诉他有事明天再说。”  门侍讲明来人身份,劝小王爷还是见一见为好。哪知朱厚熜发火道:“说不见就不见,还啰唆什么?”  门侍正要转身回话,朱厚熜又喊道:“哎,站住。去请袁长史款待一下他吧。”  第二天,安陆州艳阳高照。以梁储为首的迎驾大员,在锦衣校尉的护卫下,浩浩荡荡来到兴王府。此时人们都感到天空有些异常:红红的太阳升起,缤纷霞光罩在城区不愿散去,一群群白鸽穿梭飞舞,盘旋于王府周边欢叫不停……  朱厚熜昨天晚上才接到通报,说今天有重要臣僚光临。他自然要早早起床,而出得殿门看到这种奇异景象,一时把迎接大员的事给忘了,只对小伙伴陆炳说:“快快把红莲姑娘喊来,和我一起观看这绚丽风景。”  陆炳接令,拔腿就往红莲姑娘家跑去。哪知还没等陆炳回来,只听王府大门外传来太监似的声音,高声喊道:“湖广安陆兴王府王爷朱厚熜接旨——”  朱厚熜听到喊声一惊,不是听说皇帝已经驾崩了吗?还有什么旨可接!这时,陆炳带着红莲姑娘兴冲冲地赶到王府,只见宽阔的王府大院里整齐地站着一排排大小官员。官员们个个头戴青纱翮翎帽,身穿修长缎官袍,一脸严肃地躬身站着。看那脸色,有皱着的有拉着的,有低眉的有觑眼的。小小红莲哪见过这种阵势,扭头就要往回跑。  “哎,不要走。”朱厚熜见状,急叫一声。  红莲止住脚步,稍一犹豫道:“你家既有大事,为何这般戏弄于我?”说完又拔脚欲走。  “你回来!等事情办完,我就陪你去玩。”朱厚熜当着那么多朝廷大员的面,根本没有放走红莲姑娘的意思。她只好低着头,穿过院落,藏身内殿。  朱厚熜“唱”完这一插曲,按臣子规矩跪下接旨。他刚弯下一条腿,只见宦官谷大用上前把他搀扶起来,小声道:“万岁爷,这些俗礼就免了吧!”  朱厚熜听到皇宫里的要员喊他“万岁爷”,心里扑通扑通直跳,但转念一想可能是这太监在宫中侍候皇帝喊惯了的,一时口误,也就没有在意。  看到朝廷大员并没有开始宣诏的意思,长史袁宗皋悄悄与朱厚熜耳语两句,带着宾客一道前往王府承运殿。这里是王府的正殿,高大宽敞,雄伟气派,逢着各种重大仪式都是在这里举行。  站在庄严肃穆的正殿里,朝廷官宦反而给朱厚熜行谒拜礼,随即由专使拿出一份密封文件,开封宣读遗诏,只听宦官谷大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绍承祖宗丕业……兴王长子厚熜……伦序当立……嗣皇帝位,恭膺大统。”  遗诏读罢,朱厚熜才确信皇兄厚照确已驾崩。他想起皇兄平素对自己的关怀,不由悲从中来,立即面朝神龛,匍匐跪拜,响头三叩,禁不住哭出声来。阁员们一见此景,也不由自主地低头默哀。只有谷大用上前一步,对朱厚熜劝道:“万岁爷节哀。您对大行皇帝的一片深情,微臣铭记在心。现在您已嗣皇帝位,恭膺大统,应该高兴才对呀。”  “是啊,是啊,万岁爷应该高兴,应该高兴。”众大臣齐声附和着。  在众官员的劝说下,朱厚熜才擦干眼泪,脸上由平静转为喜悦。只因谷大用私下劝说王爷时喊了“万岁爷”,大家也只好跟在后面附和,现在看到王爷脸上露出笑容,众臣情不自禁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谁知小王爷对此并不领情,他拉下脸面严肃地道:“众位大臣言重了。本王虽承蒙先皇之恩,嗣皇帝位,但尚未正式登基,就越礼而行,岂不有言不顺名不正之嫌?”  毛澄听了这番话,连连点头,称赞不已:“是是是,吾皇英明。”心想这新帝虽然年纪轻轻,却特别注重言行的中规中矩,又看看他生得相貌堂堂却不失清秀之气,做事老成持重而又挟帝王之风。虽居偏远小国,其言行举止皆显京城皇族之态。只有这山清水秀之地,才能育出青龙之王啊!  遗诏宣罢,侍臣请朱厚熜升座,藩邸及州府地方官员则恭立两侧,诸臣分别进金符献吉言,朱厚熜一一接受,众臣再次拜谒祝贺,随之,庄重简短的仪式便宣告结束。  却说老阁员梁储自出京后,首辅杨廷和又派心腹内侍快马加鞭送来锦囊一个。打开一看,是宫内为皇帝继位一事发生的变故,说那北方二王离京又近,占有天时地利之势,弄得不好,这伦序当立的皇帝就会被别人抢去。所以特别嘱咐他一定要抓紧时间,马不停蹄,带着朱厚熜第一个赶到北京登基。  兴王府内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小王爷朱厚熜要继承皇位的消息立即传遍郢中城区,百姓们你传我,我传你,个个脸上溢满自豪的神情。一时城内喜气洋洋,人们自发地像过年一样庆贺起来。王府内更是一派欢庆忙碌的景象,杀鸡的,宰羊的,买酒的,跑场的,大家都铆足了劲,要好好地庆祝一番。  朱厚熜看到这一场面,心里自然高兴,可转念一想,当前正是国丧之时,怎么能只顾欢喜忘了愁呢?于是下令立即将灯笼彩旗拆除,宴席也以素菜为主。众人正在兴头上,听了这一命令,甚是不服,唆使陆炳去劝说世子取消这一命令。  朱厚熜一听,斥责道:“吾皇兄刚刚驾崩,举国哀痛。我等怎能忘恩负义,欣喜若狂呢?这里虽有朝中大员,但我等只要以礼相待,尽心服侍,使其满意就行了。”  中午已到,为钦差大员的接风宴席开始。朱厚熜早已令人在王府正殿的神位上供奉着武宗皇帝的灵位,开席之前,他带领众人跪在武宗的灵位前,为驾崩的皇兄祭酒三杯,然后才开席吃喝不在话下。  倒是王妃蒋氏此时心里甚是矛盾。儿子承蒙天帝福泽,入京继统,总算没有辜负其父王的一番心血,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大喜事。然而,孩子生于藩国,长于藩国,对京城,对朝廷虽有耳闻目睹,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儿子只知道皇帝的显赫,哪晓得内廷的险诈。这一去是福是祸,真难说呀!又想到自从兴献王归天以后,儿子代理府务两年,越发显示出举止持重,思想成熟,处事练达,可以放心地让他去了。  梁储因惦记着时间紧急,没有心情观光游览。当天晚上,他单独拜见朱厚熜,言明形势,说道:“本来,武宗皇帝殡天后,太后与朝臣商议,王爷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怎奈那江彬另有野心,逼着太后和朝臣又作决定,再发两诏给寿定王朱祐榰和汝安王朱祐梈,三人争夺皇位,只有先到为君,后到为臣了。万岁爷应该审时度势,力争主动,避免功亏一篑呀。”  朱厚熜听后,也感到形势对自己不利,甚至非常危急,想想后却说:“我父王尚在松林山上,就是再急,也必须祭祀三天,否则,便是不孝啊。”  梁储一听,光祭父就要三天,那怎么能行,这不是自动放弃皇位吗?便说道:“万岁孝敬父母,真是天下大德。祭拜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这三天时间,是不是太多了?”  “多什么?古人孝敬父母天天如此,我仅仅需要三天你就嫌多?”  “天天孝敬父母,当然是应该的,老臣是说现在的形势不同,万岁应该权衡裁定,有所轻重缓急才是啊。”梁储此时也不知面对的是王爷,还是皇上,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才好,又更加明确道:“这三天关系到你是万岁爷还是千岁爷的问题,终究是先争得帝位重要,你说呢?”  “大学士所说差矣。当皇帝与孝敬父母哪个重要?当然是后者重要。无父母便没有生身,没有生身,又怎么去做皇帝?本王主意已定,你不必再说了。”面对朝廷要员的劝说,朱厚熜丝毫未动摇决心。  梁储灰心丧气地退下,寻思着如何说动兴世子,速速进京,抢夺皇位。哎,对啦,今天晚上我们一起上山祭拜,看他如何?于是梁储又转身回到朱厚熜那儿说:“万岁,不如我们今晚连夜去祭拜王爷吧!”  “有那个必要吗?你们长途行走,都太辛苦,还是歇息好了再说吧。”朱厚熜不给梁储一点余地。  这下好了,在三王争位的局面中,本来朱厚熜离京城的路途最远,处于最为不利的境地,现在他又要为祭拜亡父耗去三天宝贵时光,再加上两千里地,百十州府的应酬,不要说还有两个离京城那么近的叔辈王爷跟他相争,就是没有人与他争位,像他这样不慌不忙的,等到了北京,那皇位不也搁凉了?  一班朝臣知道朱厚熜的想法后,大失所望,别说三天,即是半个时辰对他王爷也是千金难买呀。谷大用说:“得赶紧想办法,不能让他拖下去。”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半天,也没找出好办法。这时太监张锦道:“我听王府的人说,新帝只听一个人的话,如果要他出面,肯定能改变他的主意。”  众人都问是谁?  张锦说:“听说那人是个算命的术士,能说会道,世子最相信他了,已经把他请到府上当军师哩,这人名叫严嵩。”  众人听后,决定请严嵩出面劝劝朱厚熜。  严嵩被传到阁员驻地问道:“各位阁员,有事么?”  梁储说:“我想算一卦,行吗?”  “当然行。”严嵩让梁储说一个字。梁储想都不想,顺嘴说了个“举”字。  严嵩将这个字写在纸上,略微考虑一下说:“哎呀,大学士,恕在下直言,这可是个下下卦哩。”  “怎么讲?”梁储一惊,难道自己要有灾难啦?  “您看,这字头说明朝廷还未理出头绪,多头争位,也就是说最少有三人争夺皇位。再往下看,是个‘兴’字,‘兴’字头正主兴王府,但这也表明还有两个人站在‘大’字上兴风作浪,想压兴王。去掉这两个人,就变成‘大’,再把这二人压倒成两横,和下半部相连,就是个‘奉’,只有君主才能叫人敬奉呀。从卦象上看,现在这三个人争得正激烈哩。”  “嗯,严谋士说的正是。我们也正为这事找你来的,你一定得想想办法,让新帝放弃祭祀父王三天的想法,否则误了皇位,你我都没有好处。”梁储如实将现在的紧急情况相告严嵩。  严嵩捋着胡须点点头道:“嗯,办法倒有,但没必要让皇上放弃孝道。”  “这么说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了?”梁储急切地问。  “两全其美倒不敢说,在下敢保证主子不致输给对手,争到皇帝之位,只是怕他不肯按在下所说的去办!”严嵩看到众人露出疑惑的神色,又说,“要说不管做什么事,欲想击败对手,都不能明火执仗,而应该……”严嵩想到说得太露骨,自己的嘴脸不暴露了吗?所以立即停住了话头。  梁储不知其意,只是追问道:“应该……应该怎么办呢?”  “你是说新帝上进北京吧。”严嵩故作高深地道,“到时候再说。”  钦差要员们在焦急中等待了两天。第三天凌晨,一班臣僚早早起床准备就绪,好等新皇上三日祭孝圆满上路。他们已经忍无可忍,这样提前行动的目的就是做给朱厚熜看的。大家与朱厚熜商议,为了路途不受干扰,拟派侍官充任先锋今日出发,通知沿途州府官员,不准迎来送往,接待时一律从俭,以争取时间。商议毕,众官正要散去,忽听一人喊道:“不行。”大家抬眼一看,原来却是严嵩。这时,梁储才想起前天严嵩说有良策在胸,正要发话,却听朱厚熜问道:“严师傅有何高见?”  严嵩不慌不忙地道:“现在天下大势未定,既然最大的孝道已敬,就应该抓紧一切时间,一心成就大业。”  众人听了严嵩的话大失所望,说:“谁不知道时间的重要啊?”  “但是在如何利用时间,如何快速上,我们却没有好的办法。若是按照刚才商议的结果去办,先锋开路,通知诸官不准接来送往,这可能吗?其结果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大家想想,如果一路官员知道我王进京登基皇位,恭膺大统,势必接风请客,送礼祝贺,谁能阻挡得了?如果这样,恐怕一年也走不到哩。”严嵩一说,大家如梦方醒,纷纷点头称是。  那么如何才能躲过这些干扰呢?这是大家面临的最难的问题。  有的说不要辇驾,单骑直奔;有的说躲开州官,昼夜兼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无法确定。还是朱厚熜从小深受道教思想影响,相信天命胜似一切,对严嵩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卜算的“問、王”二字果然应验,想到此,又说:“严师傅,不如再抽一签来决定吧。”  严嵩求之不得,即遵命拿出字签,伸到世子面前。只见世子先伸出右手果断地抽出一支,递给严嵩。然后又伸出左手快速地抽出另一支,却拿在手里,等待严嵩解说。  那严嵩打开手中的卦签一看,是个“白”字,再拿过另一签看是个“人”字,随后严嵩又拿出卦阄,朝空中连扔三下,怪哩,都是青龙腾飞,上上吉卦。严嵩说:“‘白’解因果,‘人’解行期。巧的是这个‘白’字,千岁曾经做过一个梦,今天再一次验证,‘王’字头上加‘白’,当皇帝是不成问题的。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人’字。卦曰:一人一口,一口一人。这人口不成字,只有口人方合卦,那么口中有人就是个‘囚’字……”严嵩正侃侃而谈,忽然一人冲将过来,抓住他的衣领道:“好你个大胆的算命先生,竟敢借卦骂我主是囚犯,侮辱新皇上,看我不宰了你。”  众人抬头一看,乃是王府侍卫、世子的小伙伴陆炳。他在听到这个“人”字有问题时就感到气愤,所以他边说边挥拳往严嵩身上打去。当时,朱厚熜正听在兴头上,看他这么胡搅,厉声喝道:“住手,休要鲁莽。”陆炳没想到世子还维护严嵩,只好将拳头停在空中,把严嵩推个趔趄,甩手而去。世子好像中断了思维,只得让严嵩从头讲起。  严嵩又讲到“囚”字时说:“看来万岁必须扮作囚犯,借助囚车,以钦犯大行其道,方能速速进京,坐上皇位。”  众官员一听,如坠云里雾里,有惊的有疑的,有迷的有惑的。大学士梁储曾经听过严嵩断卦,心存佩服,但听说要新帝扮作囚犯进京,未免有点玄乎。于是问道:“严师爷说的似乎有理,但你凭什么让新皇上作囚犯?这不有辱我大明王朝吗?”  “是啊,是啊。王爷是光明正大的嗣皇帝位,怎么能做那种见不得人的事呢?”久不发言的大太监谷大用接着话头说。  严嵩刚才虽然受到惊吓,脸色还有些发白,此刻却镇静异常。只见他挺挺胸膛,扬扬脖子,清清嗓子说:“你们想想,为了一个皇位,连发三诏,公然争帝,史无前例。这说明皇位争夺不仅仅是三个藩王,更重要的是其背后力量的角逐。另外两王,一个在德安,一个在卫辉;一个离京七八百里,一个离京仅四五百里。我以千里对百里,那不是乌龟跟兔子赛跑吗?况且兴王府与襄王府曾有过隔阂,谁能肯定他不受人指使为难于我?更难于对付的是沿途的百县千官,如果他们都动起来,你请我接的,真是要经年累月才能走到。所以采取正常的走法,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固然风光,然必输无疑。而要想取胜,办法必须出人意料之外。充当钦犯就做到了这一点,虽然此招损了点,但却安全保险,抢先一步,便为君主。”严嵩一番口舌说得大家心服口服。  然而,寿宁侯张鹤龄又道:“这办法再好,汝安王只要一两天便能赶到,那怎么办?”  “我说过,从签象上看,我主必坐皇位无疑。天下……”  “既然这样,就没有必要扮囚犯了。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严嵩还没说完,张鹤龄又拦道。  “一点也不矛盾。天下大势就是这样:骄兵必败,哀兵能胜。寿定王、汝安王那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占着绝对优势,但我认为这同时也是他们的劣势,再加上二王资历优,结交广,北方大小官员必然都要出动迎来送往,巴结他们。五里一小宴,十里一大宴不足为奇。一路上打鼓的、敲锣的、吹号的、抬轿的势必会越来越多,路近无忧将把他们牢牢困住。如此一来,思想必然懈怠,时间定会延误。那几百里路不走个三四十天才怪哩。”严嵩说到此处手舞足蹈,得意洋洋。  众大臣听到这里,心里豁然开朗,纷纷称赞严嵩才高八斗,智谋过人。谁知在一旁一直未说话的王府长史袁宗皋突然道:“主意倒好,可路途遥远,皇上在囚车里吃什么呢?难道叫皇上也吃囚犯的饭菜吗?”  “这……这……”严嵩一时答不上来,脸已涨得通红。  “看来这个办法行不通。”寿宁侯张鹤龄又补充一句。  朱厚熜听后,恰似一盆冷水当头而浇,一下凉到了心里。想想自己一个小王爷,坐囚车还好说,但要像囚犯一样餐餐吃那粗粮烂菜,怎么受得了?便说:“算了算了,另想办法吧。不当皇帝也罢,要本王整天吃那囚犯食物,办不到!”  世子信心动摇,说明要另想办法。现在时间紧迫,该怎么办呢?  “有了,有了。”只听严嵩跳起来喊道。  “有什么了?”朱厚熜好生奇怪。  严嵩看看众人无精打采的样子,提高声调说:“我们可以做一种外形难看,但却好吃的食物。看万岁喜欢吃什么就叫厨师做什么。”  但是这么短的时间,要求又这么高,谁做得出来呢?  严嵩向朱厚熜建议:“万岁可谕令全城厨师连夜到王府集中,规定他们在天亮之前一定要做出一种‘吃肉不见肉’的食物来,否则,满门抄斩!”  时间紧急,世子哪敢耽搁,立即谕令全城厨师齐聚王府。不大一会儿,已经来有二十多人。  厨师们初登王府,异常高兴,想想王爷要到北京当皇帝了,有机会到王府露一手是何等荣幸的事,说不定还有机会跟到皇宫里侍候皇帝哩。哪知他们一听小王爷的训话,个个吓得腿软骨酥,浑身哆嗦。你道为什么?就因为这“吃肉不见肉”难在“不见肉”。厨师们大都掌勺十数年,在这个小城里多少有点名气,谁知小王爷要当皇帝了,竟然想出这么怪的菜肴。唉,厨师的命哟,不如一种菜值钱。他们边绞尽脑汁想菜,边掐着手指数时辰。眼看月过中天,鸡叫三遍,菜型还没有出来。  领头的大厨师姓詹名多,是王府里的掌勺师傅。他年纪虽然不大,但手艺高超,小小年纪被选进王府挑大梁。他的妻子不但年轻漂亮,更是温柔贤惠。可惜两人结婚几年,尚无子嗣。詹多想到此止不住一阵伤心,因此格外用功思考,直到现在连晚饭还没吃哩。这时有人咚咚咚敲厨房的门,并唤詹多的名字。他一听,知道是妻子送饭来了。但因菜还未做出来,大门锁着打不开,两人只能隔窗相望。好在他是王府里的厨师,值守的侍卫也不好干涉,就让他站在窗口与妻子说话。妻子说给他带来了两个红薯好充饥。詹多听到后,眼泪“滴答滴答”流下来,并用双手将红薯推给妻子吃。就这样,两人你推我搡,来回多了,把红薯皮推破,露出细嫩的红薯肉。詹多见此眼前一亮,心想,红薯看起来难看,但吃起来好吃。他又认真地看看红薯,嘴里却念道:“用皮包肉。”灵感一来,他发疯似的哭喊道:“有救了,有救了,师傅们,我们有救了——红薯、红薯,你们看红薯。”  众厨师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疑是詹师傅压力太大,是不是变疯了。可怜的詹多呀,年纪轻轻的,就这样给毁了。  詹多发现大家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自己,又情不自禁地傻笑,镇静一下,咳了两声,清清嗓门对大伙说:“兄弟们,我已想出办法可做一道好菜,大家不必担惊受怕。”然后,他就拿着红薯当着大家的面,如此这般地讲了一番。你道这红薯为何能救大家的命?  原来,在詹多的带领下,大家将白白的肥膘猪肉和瘦肉剁成小指大的肉条,再用生粉、食盐、葱姜等佐料拌匀,把它们放在已摊好的鸡蛋皮上一包,再放入蒸笼里用火猛蒸,蒸熟拿出来,状若红薯,但吃起来却比肉还香。  经过这一番讲解,厨师们掌握了要领,大家齐心协力,等到天亮,已经做出十多个蒸笼,足够世子入京途中食用了。有人说这么好吃的菜,应该取个什么名字呢?总不能叫无名菜吧。是啊,应该有个名字。有人说这是仿照红薯做的,干脆就叫“红薯”吧。众人立即反对,说这是大家用生命换来的菜,一定要取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字。有个老厨师说就叫“詹多肴”吧,是詹多救了我们的性命。  詹多听了之后,笑眯眯的,他高举双手向大伙致意道:“要说这菜应该叫‘剁菜’,但这又是为新皇上特制的,皇上吃的菜叫这个名字就有点土气。等会儿呀如果皇上要问我们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都不说,一直瞒着他,叫他吃到北京去也不知道,同不同意?”大家都说好。  詹多接着又说:“那这道菜就叫‘瞒龙’吧,瞒着皇上做的……瞒龙菜。”  “好!瞒龙菜,这个名字最好……”众厨师异口同声地喝彩起来。  在大家取菜名的时候,值勤侍卫把这一消息报告给坐卧不安的朱厚熜,厚熜和朝廷钦差大员们闻讯赶到厨房,眼望从厨房飘出的白白蒸气,一股浓香扑鼻而来。朱厚熜三步并着两步走,用嘴咂吧着香喷喷的空气,仿佛已经尝到了美味。  完成对父王三天的祭祀,朱厚熜就要启程进京了。虽然诸事齐备,万事不愁,但那种与亲人与故土的牵挂却是无法了断的。王妃蒋氏对儿子视若命根,而朱厚熜对母亲一直孝敬有加,母子情深人人皆知。要分别了,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母妃蒋氏。她虽然是女流之辈,但毕竟跟随丈夫在王府生活几十年,从王府到朝廷这一路有多少坎坷,她是最清楚的。虽然世子一朝登基,君临天下,权势显赫,但皇宫深深,变幻莫测。大内中的尔虞我诈,相互倾轧,其阴险毒辣,不择手段是任何人也难以想象的。况且年仅十五岁的小厚熜生在藩国,到京后,一无靠山,二无关系,三无心腹辅臣,即使坐上皇位,那以后的前途命运,谁能料到呢?想到这儿,蒋娘娘止不住泪流满面。  “母亲,您哭了?”朱厚熜来到母妃的寝殿凤翔宫,欲与母亲告别,看到这一情景,眼睛也不禁湿润起来。  蒋娘娘迅即抹去泪珠,说道:“儿要进京当皇帝,我这是高兴哩。”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9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